内蒙古西部荒漠区道路绿化灌溉应用研究

内蒙古西部荒漠区道路绿化灌溉应用研究

一、内蒙古西部荒漠地区公路绿化灌溉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文中指出河套地区的乌梁素海、乌兰布和沙漠、黄河、乌拉山、狼山和阿拉奔草原等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使河套地区成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和黄河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于国家的生态安全、地区稳定、社会繁荣、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以农业发展为核心推动地区现代化建设,成为灌溉面积达1100万亩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但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河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河套地区进行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生态面貌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出具体要求,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不断完善,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迈进。本文以河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详细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缺乏“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不完善的政策制度是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取得的成就,得出了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对于其他地区的一般启示,认为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制度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这对深化区域生态史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也对当前我国进行生态治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张德健,姜平平,智颖飙,华宇鹏,路战远,张荷亮,程玉臣,吕凯[2](2020)在《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文中认为农牧交错区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状况已成为污染生态学和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廓清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与富集状况,应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武川县和四子王旗农田土壤中Cr、Cd、As、Hg、Pb、Cu、Zn和Ni八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采用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法,分析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均存在污染,除Hg外,其它重金属均处于污染水平;(2)按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依次排序Cd>Ni>As>Cu>Zn>Cr>Pb>Hg,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研究区整体为中度污染;(3)农田土壤重金属Cd呈偏态分布,在土壤中存在明显的富集现象,推断与农业活动采用污水灌溉有关;(4)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于武川县中东部和四子王旗南部。其中重金属Hg具有单独来源,主要与灌溉和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与施用相关。Cr、Pb、Zn、Ni污染具有相同的来源,As和Cu具有很强的同源性。该结果以期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生物修复与综合治理提供案例借鉴。

赵志林,赵祥辉,王翠[3](2019)在《干旱荒漠区高速公路路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通过探析干旱荒漠地区高速公路陆域景观面临的现实问题,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从乌奎高速公路案例着手,研究破解荒漠地区高速公路影响植被生长的难题,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最后又推而广之,论述了荒漠地区高速公路绿化植被选择原则、栽植时间、壮苗识别、苗木栽植前的保护和处理措施以及苗木的栽植方法等技术要点。

闫晓辉[4](2019)在《荒漠区风积沙路基盐渍化积聚机理》文中提出针对内蒙古西部荒漠地区部分高速路路面发生盐渍化病害展开较系统地调查研究,病害路段的路基沿线地下水位远离地表(>50m),气候干燥,土壤水分含量极低,风积沙路基毛细通道被隔断,仍引起盐渍化病害。对于温差大的地区公路这一病害现象尤其明显,纵使对病害处路基填土进行换填,相应的病害部位仍继续发生破坏。由于路基土的盐渍化常导致路面病害发生,降低路面使用品质,但目前对当地的盐渍化治理与预防仍无有效措施,对何时达到盐渍化的时间效应无定性结论。因此,本文通过现场调研、室内、室外土柱试验以及多场耦合有限元软件模拟的基础上,研究内蒙古西部荒漠地区风积沙路基内部水分和盐分迁移聚集规律,在有效时间内防治该地区非盐渍土地区路基盐渍化的产生以及路基盐渍化所引起的道路病害,对于优化路基处置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得到如下几点结论:1.通过对病害路段区域赋存气候环境的调查分析以及病害路段土样进行现场取样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非病害路段所取试样中含盐率低,为非盐渍化土;病害路段基层绝大部分试样的易溶盐总量大于0.5%,盐渍化程度为中、强等级。病害路段试样成分含盐量普遍高于0.3%,病害路段基层、路基均出现了明显的盐渍化现象,为典型的硫酸盐盐渍土,硫酸盐盐渍化物质主要来源于海相沉积的地层环境;路基土体中硫酸钠在温度降低时结晶、析出,体积膨胀,是导致内蒙古西部荒漠地区出现路面横向隆起病害的重要原因。2.根据风积沙路基室内水汽试验和室外水盐迁移试验研究成果,传统认为压实风积沙具有阻盐、隔盐效果,是没有充分考虑盐渍化时间效应,压实风积沙只是阻隔了毛细水携带盐分迁移的作用通道,而没有考虑到风积沙路基在荒漠气候环境条件下,路基内部水分主要以汽态水与薄膜水的形式迁移,所以荒漠地区利用风积沙填筑路基并不能阻止路基盐渍化。3.通过室内外水盐迁移试验研究表明:风积沙路基浅层区域盐分的积聚,受温度影响土层内赋存的薄膜水和汽态水,二者同时存在并为盐分迁移提供了载体。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压实风积沙路基土层内部温度变化幅度随埋深增加趋于平缓,分影响剧烈区(050cm)与影响薄弱区(50120cm),各层温度到达峰值具有滞后效应;压实风积沙土层深层区域盐分的迁入是硫酸钠盐地基下垫面与初始素土风积沙土层含盐量的浓度梯度为其提供了原始动力。在整个盐渍化过程中重力势、土层浓度梯度、土层压实度、外界环境温度、时间等因素均对风积沙路基盐渍化存在影响。4.在现场调研、室内与室外水盐迁移试验基础上,研究了荒漠区风积沙路基内部水、热、盐迁移的时空分布规律与理论分析,并构建了水、热、盐的迁移方程;利用室内土柱试验和COMSOL Multiphysics多场耦合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非盐渍土风积沙路基盐渍化进程中的盐分迁移规律,建立了关于非盐渍化风积沙路基内部发生盐渍化所需时间与环境温度、路基初始含水率、初始含盐率的回归公式,预估风积沙路基盐渍化(含盐量超过0.3%,以此为临界判别条件)形成的时间节点。5.根据风积沙路基土盐渍化的机理,提出在内蒙古西部荒漠地区阻止风积沙路基土盐渍化的阻隔技术要从源头上防止盐分迁入路基内部,在新建公路路基下垫面地基铺设碎石垫层的防治技术措施。

刘青云[5](2019)在《PAM与水泥复合改性青海风积沙的路用性能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荒漠风积沙地区公路修筑里程日益增长,且修建等级不断提高。在我国青海省内,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同时也为了提高青海省与其他省份间的交通运输能力,修建了大量的荒漠地区公路。青海风积沙面积广泛,粉粘粒含量较少,颗粒较细,具有表面活性较低,几乎无粘聚力、抗剪强度低、透水性好、含水量少、保水性差、毛细不发达等特点,在外力作用下极易松散和位移。要将风积沙作为筑路材料,就地取材,降低筑路成本,首先要解决的风积沙作为路基填料的整体强度、耐久性和水稳性三大问题。因此,本文以青海风积沙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道路底基层的填筑材料,从改善风积沙的路用性能出发,系统探究了风积沙在水泥、MK和PAM的复合作用下强度、干湿循环能力、冻融循环能力、抗冲刷能力和其微观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水泥和PAM的掺量为变量(固定水泥掺量分别为2%、4%、6%,PAM掺量为0、0.01%、0.05%、0.1%、0.3%、0.5%和0.8%共21组配比),测定标准养护条件下不同龄期时(7D、14D、28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讨论不同掺量水泥、不同龄期、不同PAM三种条件下强度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掺量越多,强度越高。4%水泥下强度均值为2%水泥下强度的2.29倍,6%水泥下强度为2%水泥下强度的4.83倍。在水泥掺量相同的条件下,PAM掺量对强度存在最优掺量为0.1%-0.3%,强度增长率最高达到127%,C6P0.3组28d强度达到1.42MPa,基本满足风积沙作为底基层的工程强度要求;(2)探讨固化剂掺量对风积沙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和雨水冲刷下的强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相结合,综合多个评价指标确定PAM的最优掺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干湿、冻融循环和抗冲刷试验均发现,PAM的掺量存在最优掺量,使得改性风积沙的抗水稳耐久能力增强,最优掺量均为0.1%0.3%。干湿循环试验发现PAM的加入使得风积沙吸水率减少,脱水率增加,在PAM掺量为0.1%时,吸水率和脱水率均最低,即PAM可以提高风积沙的保水性能;未掺入PAM的C2P0组在经历10次干湿循环后强度仅为0.1MPa,加入PAM后强度增加为0.23MPa;干湿循环次数大于6次后,强度急剧下降,10次干湿循环后,平均强度约为初始值的67%。冻融循环下未掺PAM的组别强度降低迅速,在10次循环后,强度降为初始值的15%左右,掺PAM的组别在1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降为初始值的48%,即掺入PAM可有效抵抗冻融循环,且冻融循环的损坏能力大于干湿循环的损坏能力;抗冲刷实验明确了固化剂掺量与冲沙量的关系,且在被雨水冲刷的颗粒中,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1-2mm颗粒占比减少,0.075-1mm颗粒增加;水流量与强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水流量越大,强度越低,这是因为水流量越大,在同等冲刷时间下,大颗粒逐渐带走小颗粒,使得风积沙整体结构发生破坏,强度迅速降低;(3)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EDS-SEM)两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探究PAM和水泥改性风积沙的微观作用机理:PAM和水泥复合改性风积沙的本质是PAM可与水泥水化产物中的Ca2+等二价阳离子反应形成阳离子桥,与水泥水化产物等共同形成较密实的空间骨架网状体系结构,增加颗粒间的黏聚力,提高强度;PAM与水泥复合改性风积沙时,PAM存在最优掺量。这是因为PAM掺量过高时,一方面遏制水泥的水化反应,另一方面水泥水化后的产物被裹在PAM形成的膜下,水泥和风积沙的反应受阻,无法形成致密的空间网状结构,导致黏聚力降低,强度降低;(4)通过颗粒流软件PFC2D认知改性风积沙前后参数变化以及冲刷过程中风积沙路基破坏的动态路径,明确改性风积沙宏观参数与细观参数间的变化关系。

杨郭鲁男[6](2019)在《生态城市的地方实践 ——生态工程对郊区农村环境及生计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因工矿开发、垦荒、过牧等无序开发而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随着国家、地方居民对生活环境提出的高要求与持续恶化的自然环境产生矛盾,自2000年以后,中央政府、内蒙古各级地方政府愈加重视以生态工程为手段的生态修复。本文基于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郊区奎素村因生态工程引发的环境变迁进行的实地调查,试图通过对奎素村环境变迁的过程进行分析,讨论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森林系统的建设对该地区居民生计方式、文化适应和主导产业的影响。笔者运用文献法与访谈法,从三个方面对奎素村的环境变迁进行分析:(1)导致环境变迁的历史原因;(2)环境变迁的过程;(3)环境变迁引发的生计方式的变化。笔者认为,奎素村在环境变迁的过程中之所以存在各类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新形成的周边环境“脱嵌”于村民的生活。以村民已有的知识或文化很难对其进行适应,无法从周边的生态环境中获得产品维持生计,仅仅依靠政府“输入”,就像没有断奶的孩子无法自立,结果只能是人口外流和乡村衰落。笔者以为,加强奎素村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关系才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除此之外,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及其郊区,因生态工程而引发的环境变迁应尽可能的照顾到当地生活者的生活体系,特别是在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民族地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应体现在以当地生活者为主体的“社区—生活—环境”三者结合的系统中。

王卫东[7](2019)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驼队贸易与族群互动 ——以马鬃山地区为中心(1912-1938)》文中研究表明驼队贸易是内陆干旱地区特殊商业环境下形成的一种行商性质的贸易方式,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该种贸易的组织和运行以更大范围的物资流动为基础,以局部地区内部农牧族群之间的物资交换需要为动力。河西走廊西部地区驼队贸易的组织方式和活动特征既是该地区人民为满足物资交换需要而结合区域特征进行探索的结果,又是历史时期该地区多族群文化长期相互交融的产物。驼队在河西走廊西部的游牧区和农耕区之间的活动过程不仅是进行货物的贸易和运输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各族群间进行频繁的经验、技术、文化和人际关系的交流交换的过程。因此,驼队贸易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更是一种包含着文化互动、关系交融、经验共享、利害共生的整体交换式的交互行为。马鬃山及其周边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天然交通环境和特殊的族群分布格局,成为河西走廊西段驼队贸易的显要之区。民国时期马鬃山及其周边地区的驼队贸易处于区域间传统农牧商品的交换向西北地区农牧产品交换面向世界贸易体系进行的转换过程中,该种贸易反映出该区域在面向世界体系发展过程中的族群交往状态及该区域与更大区域之间的关联。

刘博洋[8](2019)在《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我国西北地区公路工程建设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其中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的公路工程建设需要穿越大量荒漠化地区,“绿色公路”理念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领域的不断推进深化,公路工程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的关注度也持续提升。随着绿色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工程建设人员、专家及学者也越来越多的认识到绿色施工效果评价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而且当前国内外研究对绿色公路的绿色施工效果评价均未进行成体系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如何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绿色施工之后进行绿色施工效果评价这个问题,也是从国家公路工程建设层面提出的新方向和新要求,极具研究价值和研究潜力,因此,本文针对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的绿色施工效果评价进行研究。本文以“四节一环保”的作为根本理念,从组织管理、施工技术、能源资源、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区域经济等方面提出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一级评价指标6个,二级评价指标25个,三级评价指标65个),通过层次分析模型优化、模糊综合分析模型优化、灰色聚类分析这三个分析阶段建立了模糊灰色聚类评价模型,并简要说明了该模型的拓展及适用性。为了验证模糊灰色聚类评价模型适用于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本文的模型验证实例选取了世界上单体工程体量最大的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京新高速临白段(阿拉善盟境内)高速公路”,该项目的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综合得分为2.687分,最终得到京新高速临白段(阿拉善盟境内)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等级为“良”的结论,并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了相应措施及建议。由于我国绿色施工起步较晚,特别是在绿色公路建设领域当中,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研究具有很大研究空间,本文较早提出了对荒漠化绿色施工效果进行评价这一研究课题,但其他等级公路绿色公路施工效果评价研究并未深入涉及,后续研究还需要众多工程建设人员、专家及学者给予指正并进行优化完善。

韩丹[9](2018)在《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紧缺、土地供需矛盾、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是当前限制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交通系统的高能耗,大规模占地,高污染等现象更是尤为突出。虽然,目前倡导的新能源汽车号称节能减排,但是在我国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下,新能源汽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交通用地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存在严重的浪费和闲置现象。交通规划思想的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解决交通问题的思路。因此,交通系统的能源和土地利用的创新性规划转型变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受到生产性城市理念的启发,从挖掘交通空间的生产潜力入手,提出充分利用交通空间开发可再生能源的规划策略,试图缓解目前城市和交通系统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包括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策略、我国的相关潜力分析、规划体系的建构策略等主要章节:首先,研究梳理了城市规划理论对交通规划理念和形态布局的影响,并分析了在生产性城市和相关理论的影响下,交通空间所经历的生产性变革,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创新性实践。国外的相关实践主要经历了实践构想、探索性实践和规模化实践三个阶段。新技术的进展也是可能影响规划实践的重要内容。其次,研究对适宜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交通空间进行了分类,并针对不同的空间类型,分析了其定义和特点。根据可再生能源技术种类和应用位置的不同,研究提出了直接利用型、空间结合型、变废为宝型和混合利用型四种整合的方式。针对交通空间整体化的能源开发策略,研究提出了交通走廊沿线空间的利用、城市交通存量用地的再利用、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相结合的基本方式。再次,研究就我国开展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可行性和潜力进行了分析。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直接支持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开展,但是在可再生能源和土地集约利用两方面都存在适宜其发展的政策导向和背景。研究利用GIS、PVsyst等软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交通空间的太阳能发电潜力进行了量化模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有着可观的交通土地面积,在这些土地上有着可观的太阳能发电潜力,非常适宜开展这一项目。最后,研究提出了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的策略,从规划介入的必要性、规划定位、规划目标与特点、规划技术流程、开发管理和潜在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规划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系统化的策略分析和构建,以建立适宜我国相关发展的规划体系。并结合美国的规划与实践经验,比较分析了其与我国在法律法规、规划定位等方面的异同,并总结了其对我国的重要启示。研究继承了生产性城市的创新理念,总结了国际先进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量化分析了我国交通空间能源潜力,提出了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规划策略,以期望对促进未来交通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建设性和创新型的参考建议,从而加快实现城市在能源、土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梁颖[10](2018)在《内蒙古荒漠区锦鸡儿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荒漠区作为亚洲中部荒漠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锦鸡儿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域。因其气温高,降水少,辐射强等气候特点,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植物在表型和基因等方面形成了适应和进化上的意义,使锦鸡儿植物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功能、遗传特性等多方面成为荒漠植被的优势植物,本研究通过研究遗传结构来认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为此,应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对分布于内蒙古荒漠地区9种锦鸡儿优势种:矮锦鸡儿(Caragana pygmaea(Linn)DC.)、狭叶锦鸡儿(C.stenophylla Pojark.)、中间锦鸡儿(C.intermedia Kuang et H.C.Fu)、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 Kom.)、短脚锦鸡儿(C.brachypoda Pojark.)、藏锦鸡儿(C.tibetica Kom.)、荒漠锦鸡儿(C.roborovskyi Kom.)、白皮锦鸡儿(C.leucophloea Pojark.)、鬼箭锦鸡儿(C.jubata(Pall.)Poir.)19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比较种间和种内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探讨其与土壤因子、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以及环境对形态分化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形态及土壤养分特征分析:柠条锦鸡儿的平均冠幅(42934.36 cm2)和平均株高(203.23 cm)显着高于其他8种锦鸡儿,而狭叶锦鸡儿和短脚锦鸡儿的平均株高(20.05 cm&25.67 cm)和平均冠幅(3387.51 cm2&1167.91 cm2)均处于较低水平,9种锦鸡儿的变异表现不同,狭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短脚锦鸡儿株高和冠幅在种内差异显着(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高度与有效积温存在显着相关关系(P<0.05),与10-20 cm土壤全磷有极显着的关系(P<0.001);冠幅与有效积温、0-10 cm土壤全磷有极显着的关系(P<0.001)。2)SSR遗传多样性分析:19个锦鸡儿居群的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047和0.1807;居群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573,种群间基因流(Nm)为0.5935;无论在居群水平上,还是在种的水平上,都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种间分布不均匀,从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来看,柠条锦鸡儿均为最高(0.4355和0.2816),白皮锦鸡儿均为最低(0.3259和0.2015),说明柠条锦鸡儿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白皮锦鸡儿的遗传多样性最低;9种锦鸡儿都具有丰富的遗传分化(GST>0.15),相比较而言狭叶锦鸡儿、短脚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的遗传分化程度较大,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基因流Nm均大于1,意味着居群间基因交流频繁,可维持该物种的稳定性。3)遗传多样性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19个锦鸡儿属居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并无显着相关性,r=0.00173(p=0.5042>0.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平均气温显着的影响着遗传特征(P<0.05)。4)聚类分析表明:9种的锦鸡儿属植物能明显的区分开来;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群聚在一起;同一物种内,地理距离相近的种群会优先聚类。

二、内蒙古西部荒漠地区公路绿化灌溉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西部荒漠地区公路绿化灌溉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概念界定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一)河套地区的生态概况
        1.地形地貌
        2.气候
        3.水资源
    (二)主要生态问题
        1.土地沙漠化
        2.土壤盐碱化
        3.环境污染加剧
        4.水土流失加剧
    (三)生态问题的成因
        1.脆弱的生态环境
        2.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的缺失
        4.不完善的政策制度因素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成就
    (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起步阶段(1949—1978)
        1.多措并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2.发展林业,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3.兴修水利,治理土地盐碱化
        4.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发展阶段(1978—2012)
        1.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2.推进生态林业建设
        3.完善水利配套工程
        4.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示范工程
    (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完善阶段(2012—2021)
        1.完善地方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2.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
        3.绿色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相结合
    (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成就
        1.土地沙漠化趋势被遏制
        2.土地盐碱化程度减轻
        3.环境状况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4.探索形成产业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模式
四、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启示
    (一)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
        1.人是生态问题出现的核心原因
        2.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体
        3.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最终受益者
    (二)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
        1.不合理的政策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政策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决定性因素
        3.政策是弥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
    (三)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
        1.制度建设不完善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制度建设是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效率的保障
        3.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四)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
        1.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2.科技进步缓解了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3.科技进步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
        1.生态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
        2.“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多主体共同推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2)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1.3.1 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21]
        1.3.2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22-24]
        1.3.3 地积累指数法[25-27]
    1.4 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
2 结果与讨论
    2.1 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
    2.2 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
    2.3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2.3.1 土壤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
        2.3.2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2.3.3 地积累污染指数评价
    2.4 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分析
3 结论

(3)干旱荒漠区高速公路路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乌奎高速戈壁荒漠路段绿化景观现状剖析
    2.1 乌奎高速概述
    2.2 戈壁荒漠路段绿化景观现状
    2.3 原因剖析
    2.4 景观绿化建议
3 研究结果
    3.1 干旱荒漠区高速公路路域景观养护难题
    3.2 绿化树种选择原则
    3.3 绿化树种栽植技术
        3.3.1 识别壮苗
        3.3.2 栽植的季节和时间
        3.3.3 苗木栽植前的保护和处理措施
        3.3.4 苗木的栽植方法和技术

(4)荒漠区风积沙路基盐渍化积聚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盐迁移研究进展
        1.2.2 水热盐迁移研究进展
        1.2.3 水热盐耦合迁移模型研究进展
        1.2.4 盐渍化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土样基本性质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点
    2.2 野外调查和取样
    2.3 粒度成分与化学性质分析
        2.3.1 粒度成分分析
        2.3.2 化学成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热盐迁移试验研究
    3.1 水汽试验研究
        3.1.1 水汽试验设备与设计方案
        3.1.2 水汽试验分析与结论
    3.2 室外水热盐迁移试验
        3.2.1 室外试验设备与设计方案
        3.2.2 室外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室内水热盐迁移试验
        3.3.1 室内试验设备与设计方案
        3.3.2 室内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盐渍化时间效应研究
    4.1 数值模拟方程建立
        4.1.1 基本假设
        4.1.2 水分平衡方程
        4.1.3 热平衡方程
        4.1.4 溶质平衡方程
    4.2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分析
        4.2.1 初始边界与参数选取
        4.2.2 试验设置
        4.2.3 试验与模拟对比分析
        4.2.4 水盐运移规律仿真平台
    4.3 盐渍化时间效应分析
        4.3.1 时间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4.3.2 时间效应回归方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隔断层技术研究
    5.1 防治路基盐渍化技术分析
    5.2 隔断层铺设原则
        5.2.1 隔断层的类型
        5.2.2 隔断层铺设位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成果

(5)PAM与水泥复合改性青海风积沙的路用性能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积沙路用性能
        1.2.2 风积沙改性研究
        1.2.3 路基边坡抗冲刷研究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土样
        2.1.2 PAM(聚丙烯酰胺)
        2.1.3 水泥
        2.1.4 偏高岭土
    2.2 试验内容
        2.2.1 基本试验
        2.2.2 无侧限抗压强度(UCS)试验
        2.2.3 干湿循环试验
        2.2.4 冻融循环试验
        2.2.5 冲刷试验
        2.2.6 扫描电镜试验(SEM)
        2.2.7 X射线光谱仪(EDS)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风积沙的强度与水稳耐久性能
    3.1 改性风积沙强度(UCS)
        3.1.1 不同掺量PAM的固化强度对比
        3.1.2 不同水泥掺量下的固化强度对比
        3.1.3 不同龄期下的改性风积沙强度对比
    3.2 干湿循环下的力学性能
        3.2.1 干湿循环对改性风积沙质量变化影响
        3.2.2 干湿循环对改性风积沙强度的影响
    3.3 冻融循环下的力学性能
        3.3.1 改性风积沙饱和下的质量变化关系
        3.3.2 不同配比下饱水时质量变化
        3.3.3 饱水后强度变化
        3.3.4 未掺PAM的风积沙冻融前后抗压强度
        3.3.5 掺PAM的风积沙冻融前后抗压强度
    3.4 水稳抗冲刷性能
        3.4.1 室内抗冲刷试验装置制备
        3.4.2 水流量与冲沙量的关系
        3.4.3 固化剂掺量与冲刷后强度折损变化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AM改性风积沙的微观试验及机理分析
    4.1 微观试验(SEM-EDS)
        4.1.1 SEM试验原理和常见物象形态
        4.1.2 EDS检测
        4.1.3 水泥水化产物与PAM胶结作用
    4.2 微观机理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降雨冲刷下路基边坡破坏模式颗粒流模拟
    5.1 二维颗粒流(PFC~(2D))的基本理论
        5.1.1 PFC研究方法和假定
        5.1.2 PFC接触模型选择-平行黏结模型(Parallel Bond Model)
        5.1.3 颗粒流方法基本方程及物理模型
        5.1.4 PFC求解
    5.2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5.2.1 参数标定
        5.2.2 边坡颗粒流模型的建立
        5.2.3 降雨冲刷下的颗粒流运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室内试验数据分析
        6.1.2 颗粒流数值模拟与室内对比分析
        6.1.3 PAM改性机理分析
    6.2 不足与展望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致谢
参考文献

(6)生态城市的地方实践 ——生态工程对郊区农村环境及生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主题与叙述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二、历史视野中的呼和浩特
    2.1 千年青城:呼和浩特的历史演变
    2.2 游牧到农耕:呼和浩特的生计与环境变迁
    2.3 蓝天绿地:环境保护语境下的呼和浩特
三、奎素村环境变迁的进程
    3.1 奎素村概况
    3.2 奎素村的环境变迁
    3.3 变迁中的互利、冲突与博弈
    3.4 自上而下:旅游业的确立
四、变迁中的生活
    4.1 新的就业岗位
    4.2 旅游业的困境
    4.3 徘徊着的村民
    4.4 平衡生态与生活
五、讨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7)河西走廊西部的驼队贸易与族群互动 ——以马鬃山地区为中心(1912-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范围
        (一) 驼队贸易的限定
        (二) 研究区域的限定
        (三) 研究时间段的限定
    三、研究综述
        (一) 关于近代驼队贸易的研究
        (二) 关于河西走廊商业贸易与族群交往的关系研究
        (三) 关于物品流动中族群交往的研究
    四、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法与材料
        (二) 研究内容介绍
第一章 马鬃山及其周边的驼队贸易传统
    一、马鬃山及周边地区的族群生计
        (一) 生态环境
        (二) 社会状况
        (三) 族群生计状况
    二、马鬃山及周边地区的驼队贸易
        (一) 商业条件
        (二) 商业特征
        (三) 驼队贸易
    三、驼队贸易中的驼队
        (一) 驼队的组织与分工
        (二) 驼队的运输与贸易
    四、小结
第二章 驼队贸易中的活动、空间和商业网络
    一、驼队活动
        (一) 驼队活动周期
        (二) 运输时期的驼队活动
        (三) 放场时期的驼队活动
    二、驼队活动空间
        (一) 驼道空间环境
        (二) 驼道道路网
    三、驼队贸易中的商业网络
        (一) 区域内商业网络
        (二) 跨区域商业网络
        (三) 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方市场
    四、小结
第三章 驼队贸易中的多族群交往与文化交流
    一、驼队贸易中的族群交往
        (一) 驼队贸易的社会关系基础
        (二) 驼道中的族群交往
    二、它队贸易中的文化交流
        (一) 驼队活动中的多族群文化互动
        (二) 驼队贸易中的跨区域文化交融
    三、小结
第四章 驼队贸易的衰落
    一、驼队贸易衰落的社会环境因素
        (一) 社会秩序保障缺失
        (二) 驼道治安混乱
        (三) 商业空间的萎缩
    二、驼队贸易衰落的区域经济因素
        (一) 区域经济局限
        (二) 区域社会经济危机
    三、驼队贸易衰落中的其他因素
        (一) 驼队贸易的局限
        (二) 商业格局变革的影响
        (三) 现代运输手段的影响
    四、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8)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评价方法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的内涵
        2.1.1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的概念
        2.1.2 绿色施工的概念
        2.1.3 绿色施工的特点
        2.1.4 绿色施工的原则和要点
    2.2 效果评价基础理论及方法
        2.2.1 指标和权重的确定方法
        2.2.2 效果评价内容
        2.2.3 效果评价方法
    2.3 效果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主要影响因素
    3.1 影响因素调查
    3.2 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3.2.1 组织管理因素
        3.2.2 施工技术因素
        3.2.3 能源资源因素
        3.2.4 自然环境因素
        3.2.5 社会文化因素
        3.2.6 区域经济因素
    3.3 绿色施工因素综合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的构建
    4.1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标及原则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标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效果评价指标结构层次模型
        4.2.1 选取评价指标
        4.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3 确定效果评价指标标准
    4.4 本章小结
5 建立模糊灰色聚类的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模型
    5.1 建立模糊灰色聚类评估模型
        5.1.1 层次分析模型优化
        5.1.2 模糊综合分析模型优化
        5.1.3 灰色聚类分析评价
    5.2 评价模型的拓展及适用性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
    6.1 项目基本情况
    6.2 项目绿色施工效果评价
    6.3 措施与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B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C 京新高速公路临白段(阿拉善盟)绿色施工效果专家评分汇总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紧缺与可再生能源
        1.1.2 土地的供需矛盾
        1.1.3 交通规划的发展现状
    1.2 研究问题和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社会意义
        1.3.2 环境意义
        1.3.3 经济意义
        1.3.4 学术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交通空间的生产性理念与实践综述
    2.1 生产性理念回顾
        2.1.1 城市规划理念对交通规划的影响
        2.1.2 生产性城市及相关理论
    2.2 交通空间的生产性变革
        2.2.1 空间的集约
        2.2.2 空间的复合利用
        2.2.3 空间的生产性挖掘
        2.2.4 案例分析
    2.3 交通空间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实践
        2.3.1 实践构想阶段
        2.3.2 探索性实施阶段
        2.3.3 规模化实施阶段
    2.4 交通空间能源生产的技术进展
        2.4.1 太阳能
        2.4.2 风能及其他
第3章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策略
    3.1 宜能的交通空间的分类
        3.1.1 路权用地
        3.1.2 公路服务区
        3.1.3 路面
        3.1.4 上空空间
    3.2 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合方式
        3.2.1 直接利用型
        3.2.2 空间结合型
        3.2.3 变废为宝型
        3.2.4 混合利用型
    3.3 交通空间整体化能源开发
        3.3.1 交通走廊沿线空间的利用
        3.3.2 城市交通存量用地的再利用
        3.3.3 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相结合
第4章 我国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潜力分析
    4.1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政策导向
        4.1.1 可再生能源政策导向
        4.1.2 当前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导向
    4.2 基于GIS的我国交通用地的太阳能潜力模拟分析
        4.2.1 方法和原理
        4.2.2 数据来源
        4.2.3 模拟步骤
        4.2.4 结果
    4.3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光伏一体化潜力分析——以兰新铁路为例
        4.3.1 相关背景
        4.3.2 模拟对象
        4.3.3 模拟步骤
        4.3.4 结果
    4.4 公路服务区的光伏一体化潜力分析
        4.4.1 相关背景
        4.4.2 模拟对象
        4.4.3 模拟步骤
        4.4.4 设计方案
        4.4.5 结果
    4.5 主要结论和分析
第5章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
    5.1 从规划角度介入的必要性
        5.1.1 现状——我国城市规划与可再生能源规划相脱节
        5.1.2 趋势——可再生能源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中
        5.1.3 途径——供需侧结合,总控规互补
    5.2 规划定位
    5.3 规划目标与特点
        5.3.1 规划背景
        5.3.2 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5.3.3 规划的特点
    5.4 规划技术流程
        5.4.1 前期调研评估
        5.4.2 空间布局
        5.4.3 规划选址
        5.4.4 选址的可行性评估
        5.4.5 指标体系的建立
    5.5 开发管理
        5.5.1 能源项目的招标
        5.5.2 经济模型评估
        5.5.3 补贴机制和购电机制
        5.5.4 管理机制
    5.6 潜在影响分析
        5.6.1 驾驶安全因素
        5.6.2 道路维护因素
        5.6.3 环境因素
        5.6.4 景观因素
    5.7 美国相关规划实践的介绍与分析
        5.7.1 美国公路路权用地可再生能源项目介绍
        5.7.2 与我国的比较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讨论
    6.4 研究不足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内蒙古荒漠区锦鸡儿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锦鸡儿属的分类
        1.1.2 地理分布
        1.1.3 解剖学特征
        1.1.4 生理生化研究
        1.1.5 细胞学研究
        1.1.6 遗传多样性研究
        1.1.7 经济价值功能
    1.2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1.2.1 地理位置
        1.2.2 地质地貌
        1.2.3 气候
        1.2.4 土壤
        1.2.5 植被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路线
第二章 内蒙古荒漠区锦鸡儿属的形态特征及其与生境的相关性分析
    2.1 前言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植物形态学数据获取
        2.2.3 土壤数据收集和测定
        2.2.4 气候数据搜集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分析
        2.3.1 形态特征分析
        2.3.2 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2.3.3 形态特征与气象因子及土壤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内蒙古荒漠区锦鸡儿属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研究方法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分析
        3.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3.3.2 遗传分化与基因流分析
        3.3.3 遗传距离与遗传一致度
        3.3.4 聚类分析
        3.3.5 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生境对内蒙古荒漠区锦鸡儿形态特征的影响
    4.2 内蒙古荒漠区锦鸡儿遗传特征与适应关系
        4.2.1 内蒙古荒漠区锦鸡儿遗传多样性
        4.2.2 内蒙古荒漠区锦鸡儿遗传分化与基因流
    4.3 内蒙古荒漠区锦鸡儿聚类分析
    4.4 生境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内蒙古西部荒漠地区公路绿化灌溉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D]. 王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J]. 张德健,姜平平,智颖飙,华宇鹏,路战远,张荷亮,程玉臣,吕凯.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3]干旱荒漠区高速公路路域景观研究[J]. 赵志林,赵祥辉,王翠.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9(10)
  • [4]荒漠区风积沙路基盐渍化积聚机理[D]. 闫晓辉.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5]PAM与水泥复合改性青海风积沙的路用性能与应用研究[D]. 刘青云. 东南大学, 2019(06)
  • [6]生态城市的地方实践 ——生态工程对郊区农村环境及生计的影响[D]. 杨郭鲁男.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7]河西走廊西部的驼队贸易与族群互动 ——以马鬃山地区为中心(1912-1938)[D]. 王卫东.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8]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研究[D]. 刘博洋.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9]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D]. 韩丹. 天津大学, 2018(06)
  • [10]内蒙古荒漠区锦鸡儿遗传多样性分析[D]. 梁颖. 内蒙古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内蒙古西部荒漠区道路绿化灌溉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