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炭分析的现状和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景少波[1](2021)在《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文中认为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不断创新优化煤矿开采技术,逐步实现煤炭产业的智能化应用和发展,不断提升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建立更安全、更完善的煤矿生产体系,是保障我国煤炭产业资源开采安全性、调整我国能源资源结构和促进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关键一步。在对煤矿智能化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探究了煤矿智能化发展过程中精确定位系统技术、现场环境检测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等开采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较长时间内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分析,旨在为不断提高我国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研究水平和应用水平带来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王文海,蒋力帅,王庆伟,冯昊,唐鹏[2](2021)在《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技术现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化开采技术是深部煤炭开采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分析我国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技术及装备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煤矿智能化技术和装备大都处于初级阶段,就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系统地阐述,包括工作面自动取直技术、煤岩界面识别技术、液压支架跟机自动化技术以及采煤机记忆切割技术等。分析了制约我国智能化开采的因素主要包括智能化开采技术问题、装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技术和管理对策,并对未来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技术进行展望。
傅丛,丁华,陈文敏[3](2021)在《我国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探开发布局与政策探析》文中指出我国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对其勘探开发布局旨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与缓解环境污染、优化长江经济带能源结构与创新建设清洁能源体系以提升其清洁低碳能源供应水平,从而助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基于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从建立页岩气地质调查联动协调机制及其布局态势、发挥页岩气示范区引领作用、推进核心技术创新与设备国产化等方面剖析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探开发整体布局,并针对其扶持政策与标准体系进行汇总分析。资料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未来页岩气资源的主力产区;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全面部署长江经济带的页岩气资源开发,初步创建由国家支持引导、地方政府主导、有关部门配合的长江经济带地质调查工作创新驱动与联动协调机制,已形成从长江经济带上游向中下游快速拓展的勘查开发布局态势;长江经济带页岩气深层勘探开发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已逐步形成适合不同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主要关键技术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的示范效应显着,页岩气商业化基本成熟。我国已初步构建页岩气扶持政策与标准体系并积极参与页岩气国际标准化活动,但仍需加大力度分层次布局长江经济带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充分发挥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关键技术攻关与政策扶持力度,建议在制定国家页岩气"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时保持页岩气扶持政策的连续性,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探开发新格局。
葛琎[4](2021)在《气流床气化炉水冷壁表面液态渣膜的形成、流动、换热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作为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要地位。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要求的提出,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能源领域的艰巨任务。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技术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煤炭转化技术,在我国极具市场前景。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由于操作温度高多采用液态排渣技术,壁面渣膜的控制是气化炉设计和安全运行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对干煤粉气化炉内壁面飞灰沉积过程和水冷壁表面液态渣膜流动、传热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采用了自行搭建的液滴流动观测试验系统对对渣滴流动过程进行直接观测和定量描述。对比研究了常温下硅油液滴、高温熔融纯K2Si4O9液滴在氧化铝制倾斜平板上的流动特性,并考察了温度、粘度、平面倾斜角度等参数对液滴流动的影响。建立了用于描述液滴在倾斜平板上运动的简化模型,得到了基于液滴最大高度、平面倾斜角度、粘度、接触线阻力、重力等参数的渣滴流动速度预测公式。结果显示,液滴流速实测值与粘度实测值之间呈现明显反比关系,二者对数关系的拟合斜率接近-1,与理论值相符。当不考虑接触线阻力时,本文模型的预测值显着高于实测值。模型包含接触线移动阻力后,速度预测值下降,更接近实测值,证明了滴接触线阻力是除粘度以外影响熔渣液滴流动的重要因素。其次,针对以往研究中渣层模拟和炉内空间模拟解耦的问题,本文将渣层模型通过交换壁面换热量和渣层表面温度耦合至CFD模型中,实现了对壁面渣层流动和传热过程的准确模拟。以简化的SHELL气化炉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了耦合计算方法与其他两种非耦合方法之间的区别,结果显示,固态渣层厚度比液态渣层厚度对壁面热流量更敏感。耦合方法所得固态渣层厚度为39.5 mm,非耦合方法结果为29.8 mm,相差了26.5%,证明了采用耦合方法的必要性和准确性。通过改变气化炉温度可知,随着炉温升高,渣层的总厚度减薄,壁面传热量上升。随着灰渣沉积量的增大,渣层变厚,气相向渣层表面传热量下降,但流动的液态渣吸收的热量上升。当气化炉水冷壁传热量在2~3 MW,炉温1700K~1800 K,高出煤灰的临界粘度温度200~300 K时,炉内壁面渣层的厚度和流动性比较合理。本文采用CFD方法模拟了稳态条件下GSP干煤粉单喷嘴下行气流床气化炉内两相流场、温度场、燃烧和气化反应分布,并结合灰渣沉积模型研究了炉内灰渣颗粒在壁面上的沉积情况。结果显示,颗粒壁面沉积量分布与气化炉结构以及炉内流场、温度场分布有关,温度是决定颗粒沉积与否的关键参数。气化炉顶部区域沉积量很少,主体中段颗粒沉积稍多且分布较为均匀,在气化炉底部锥形收口,由于下行的气流携带高温灰渣颗粒冲刷斜面,灰渣沉积在此处较为密集。提高氧煤比,虽然燃烧反应加剧,温度升高,但拱顶低温区依然存在。因此,气化炉壁面飞灰总沉积量并没有显着增加。当喷嘴旋流角增大时,高温区上移,下部低温区域扩大,颗粒沉积量也随之降低。最后,在炉内CFD模拟和壁面灰渣颗粒沉积的研究基础上继续耦合渣层模型,实现了颗粒附壁沉积、渣层传热、液渣流动等过程的准确模拟。气化炉壁面上固态和液态渣层厚度在壁面圆周方向的分布较为均匀,轴向方向的分布则与炉内气相温度场、壁面颗粒沉积量相关。炉膛主体,液态渣层厚度先逐渐增长,而后增长逐渐放缓。底部收口,由于壁面倾斜度放缓,液态渣层厚度增长迅速。随着氧煤比增大,气化炉内部温度升高,渣层厚度减薄,渣层表面流速增加。当提高基准氧煤比4%时,气体温度为1748 K时,炉膛水冷壁传热量可达40 kW/m2,与GSP气化炉实际运行数据43.8 kW/m2接近,说明本文模拟是准确的。
黄雨涵,丁涛,李雨婷,李立,迟方德,王康,王秀丽,王锡凡[5](2021)在《碳中和背景下能源低碳化技术综述及对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启示》文中指出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系统的低碳化转型,需要从碳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对已有的低碳化技术进行分类和梳理。该文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碳中和路径的研究,基于碳生命周期总结碳中和的技术方法,并分别梳理面向能源供给侧、消费侧(工业、交通、建筑)的碳减排与碳移除技术,提出现存问题。另外,还提出了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现存挑战,并分别从能源供给、消费侧的碳减排与碳移除提炼支撑其发展的关键技术,展望实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该文包括了低碳化技术的现状与应用前景,以期为当下围绕碳中和的技术研究与电力系统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高有进,杨艺,常亚军,张幸福,李国威,连东辉,崔科飞,武学艺,魏宗杰[6](2021)在《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关键技术现状与展望》文中提出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是我国煤炭开采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综采工作面环境复杂,设备众多,开采工艺各环节高度耦合,且采煤过程中各设备之间的动作协同性要求较高,这给设备的智能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为厘清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的技术现状,发掘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法,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围绕采煤机、液压支架群、供液系统、运输系统等核心设备,综述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的发展历史和技术现状,介绍了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现有的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梳理智能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其次从控制理论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采煤机滚筒自适应调高、支架姿态控制、支架自动跟机、工作面直线度调整、设备协调控制等技术难点所面临的科学问题,从系统建模、控制算法及优化决策等方面,介绍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路径和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后,根据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展望了采煤机、液压支架、运输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方向;结合计算机视觉、三维激光点云技术、大数据分析、多智能体控制与决策等方向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综采工作面在视频目标识别与跟踪、关键设备三维姿态感知、透明工作面地质信息获取与建模、设备故障综合诊断、工作面信息挖掘与智能分析、设备集群智能最优控制等方面的智能化技术。
张平松,欧元超,李圣林[7](2021)在《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及装备的发展现状与思考》文中指出矿井物探作为煤矿智能开采过程中一类重要的精准地质勘探及监测预警手段,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从基础技术理论、软件模拟性能到装备研发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升,在当前矿井地质保障系统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值此"十四五"开局之际,总结回顾了以矿井地震类、矿井直流电法类及矿井电磁法类等为主的矿井物探技术、装备发展历程及现状;检索统计了近30年来国内发表的矿井物探类高质量学术论文,并从发表年份、论文作者、机构来源、高质量期刊等多个角度进一步剖析了矿井物探发展规律及特征;面对当前国内煤炭开采地质条件深部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指出基础理论不够完善、应用条件拓展不足、仪器装备智能稳定性亟待提升、数据反演多解性尚未突破等仍是阻碍目前矿井物探技术发展和高质量应用的关键性问题。针对矿井地质保障系统协同构建及其发展趋势,笔者从矿井原位试验平台建设、透明化矿井地质构建、高素质矿井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思考。未来发展应瞄准精准智能开采方向,紧紧围绕《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的提高智能精准化矿井物探技术装备发展目标,从实际出发,稳步合理全面地推进矿井地质透明化,加速国产高性能多属性参数仪器设备开发,构建多源地质灾害信息云监控、诊断与保障系统等工作,不断提升新时代矿井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谢和平,任世华,谢亚辰,焦小淼[8](2021)在《碳中和目标下煤炭行业发展机遇》文中研究说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相关路线图、时间表和政策措施正在制订和落地实施,将推进经济社会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基于我国资源禀赋特征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短期内仍离不开煤炭。科学研判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煤炭消费演变趋势,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双重目标的客观要求。分析了美国碳达峰前后现代化进程、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等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提出我国能源优化发展的三大路径,即持续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费;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电力结构;大力发展CO2能源化资源化新技术,推进CO2再利用;增强能源自给能力,保障能源安全。研判了我国能源消费格局演变趋势及不同时段煤炭消费规模,即我国能源消费格局演变分为煤炭由基础能源(2021—2030年)—保障能源(2031—2050年)—支撑能源(2051—2060年)、新能源对应由补充能源—替代能源—主体能源的3个阶段,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分别为15%~29%,30%~49%,50%~80%。即使全面实现了碳中和,仍需要煤炭作为电力调峰、碳质还原剂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兜底能源(15亿~12亿t/a)。阐述了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煤炭行业将迎来的三大机遇,即实现煤炭高质量发展的机遇、煤炭升级高技术产业的机遇、煤炭抢占新能源主阵地的机遇。
张荟懿[9](2021)在《木家庄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支护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深部开采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开采模式。根据深部开采的条件,需要使用相应的支护手段,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在大量的深部矿井中,围岩主要由工程软岩构成,这对如何有效进行支护工作提出了挑战。在深部软岩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大,底臌严重等问题十分严重,威胁着煤矿井下的生产安全与生命安全。针对这种巷道围岩变形问题,本论文以木家庄煤矿5号煤下山巷道支护作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工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并在总结了各种影响因素后,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符合工程条件的合理的支护方式,进行了现场应用。主要得出了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建立巷道围岩变形的理想力学模型,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规律与特征,得出了巷道围岩塑性区半径与塑性区位移的表达式;(2)研究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发现:随着巷道埋深增加,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分布范围也将扩大、位移量上升;而巷道围岩自身性质中,内摩擦角对巷道围岩塑性区变化影响不大,相对地,内聚力则可以正面影响围岩体的稳定;围岩附近分布的断层改变了巷道所处的应力环境,造成巷道失稳;地下水产生的压力也会促进围岩中裂隙的出现,引发变形破坏;(3)运用FLAC3D软件,建立木家庄煤矿5号煤下山巷道的三维模型,根据模型研究了巷道变形过程中的塑性位移、应力分布与塑性区分布的变化,并将新设计的通过增加锚索控制巷道围岩的新掘巷道支护方案结合巷道模型进行验证,发现新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降低巷道围岩变形的位移量与变形速度;(4)在木家庄煤矿5号煤下山巷道的新掘巷道试验段对新支护方案进行了现场应用验证,在180天的观测后,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底臌量从500 mm左右下降到240 mm以下,顶底板移近量从接近1000 mm下降到450 mm左右,即巷道围岩变形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王继康[10](2021)在《基于轴辐理论的内蒙古煤炭物流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储量全国第一,煤炭供给与需求地理上的不匹配,使得煤炭物流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煤炭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且目前对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运输、区内煤炭资源流动的研究较少,而煤炭物流节点和物流通道的布局直接影响着运行效率、运输成本的高低。因此,从煤炭资源分布与生产情况、煤炭物流节点建设情况与物流通道布局情况等三个方面阐述内蒙古煤炭物流空间布局的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指出优化煤炭物流空间布局的必要性。选取与物流节点综合能力相关的指标,建立一套能够全面反映煤炭物流节点综合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每个节点城市的综合能力,选取综合能力强、排名靠前的几个节点城市作为枢纽节点城市。利用引力模型测度煤炭物流节点城市间的煤炭物流联系强度,确定煤炭枢纽节点城市的辐射范围,分析和选择各节点城市之间的连接通道。然后基于轴辐理论确立了轴辐式物流网络优化模型,以物流网络成本最优为目标,验证第四章和第五章节点与通道布局优化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从物流能力的角度应选取鄂尔多斯、呼和浩特、赤峰作为枢纽节点城市。依据轴辐理论,应该在鄂尔多斯、呼和浩特、赤峰这三个枢纽节点城市之间建立干线通道;在鄂尔多斯与包头、呼和浩特与乌兰察布、赤峰与通辽等枢纽节点与非枢纽节点间建立支线通道;在引力强的非枢纽城市之间如乌海与巴彦淖尔、巴彦淖尔与包头、包头与乌兰察布等建立点对点支线通道。通过对优化效果的验证发现以鄂尔多斯、呼和浩特、赤峰作为枢纽节点城市构建的干线通道、支线通道和点对点支线通道符合成本最优的目标;通道布局方案还需增加呼和浩特与包头之间的支线通道、呼伦贝尔与兴安盟之间的点对点支线通道。
二、煤炭分析的现状和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炭分析的现状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煤矿智能化概述 |
2 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发展现状 |
2.1 精准定位系统技术 |
2.2 现场环境检测技术 |
2.3 数据分析技术 |
2.4 视频监控技术 |
3 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发展展望 |
4 结语 |
(2)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技术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智能化开采研究现状 |
1.1 国外智能化开采研究现状 |
1.2 我国智能化开采研究现状 |
2 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的关键技术 |
2.1 工作面自动取直技术 |
2.2 煤岩界面识别技术 |
2.3 液压支架跟机自动化技术 |
2.4 采煤机记忆切割技术 |
3 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
3.1 智能化开采的制约因素 |
(1)智能化开采技术不够成熟。 |
(2)装备的稳定性、可靠性研究需要加强。 |
(3)煤矿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急需专业的人才队伍。 |
3.2 智能化问题应对措施 |
4 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技术发展展望 |
(1)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控制[18]。 |
(2)复杂环境下的智能决策技术。 |
(3)“全面自动化+人工辅助”将是未来智能化开采的发展目标[20]。 |
5 结论 |
(3)我国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探开发布局与政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探开发布局 |
1.1 建立页岩气地质调查联动协调机制 |
1.2 形成从长江上游向中下游拓展的布局态势 |
1.3 发挥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引领作用 |
1.4 推进核心技术创新与设备国产化 |
2 页岩气扶持政策与标准体系 |
3 结论 |
(4)气流床气化炉水冷壁表面液态渣膜的形成、流动、换热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世界能源格局和发展趋势 |
1.1.2 我国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必要性 |
1.1.3 洁净煤技术和发展趋势 |
1.2 煤气化技术 |
1.2.1 煤气化原理 |
1.2.2 煤气化技术和设备 |
1.2.3 气流床气化炉的数值模拟研究 |
1.3 煤灰粘温特性 |
1.3.1 煤灰粘温特性和测量方法 |
1.3.2 临界粘度温度 |
1.4 煤气化炉水冷壁表面液体渣膜形成、流动和换热 |
1.4.1 煤气化炉内飞灰颗粒碰壁沉积特性研究 |
1.4.2 气化炉壁渣层流动、换热试验研究 |
1.4.3 气化炉壁渣层流动、传热模型研究 |
1.5 本文研究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
2 熔融灰渣液滴在倾斜平面上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样品和试验方法 |
2.2.1 试验样品和物性参数 |
2.2.2 试验系统 |
2.2.3 液滴流动过程图像处理方法 |
2.2.4 试验条件 |
2.3 液滴速度预测模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硅油液滴在倾斜平板上的流动 |
2.4.2 硅油液滴流动速度预测 |
2.4.3 熔融渣滴在倾斜平板上的流动 |
2.4.4 熔融K_2Si_4O_9液滴流动速度与粘度之间关系 |
2.4.5 基底湿润条件对液滴流动速度的影响 |
2.4.6 熔融灰渣液滴流动速度预测 |
2.5 本章小结 |
3 气化炉水冷壁上液态渣膜流动、换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壁面渣层流动、传热计算模型及其与炉内CFD计算的耦合方法 |
3.2.1 渣层流动和传热过程的简化 |
3.2.2 壁面渣层计算模型 |
3.2.3 计算流程和软件结构 |
3.3 模拟对象和计算条件设置 |
3.4 计算结果分析 |
3.4.1 计算结果验证 |
3.4.2 案例1 双向耦合方法计算结果分析 |
3.4.3 案例1~3 计算结果对比 |
3.4.4 壁面渣层传热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GSP型气流床气化炉CFD数值模拟与飞灰壁面沉积特性 |
4.1 引言 |
4.2 气化炉内CFD模拟控制方程 |
4.3 飞灰颗粒壁面沉积模型 |
4.4 灰渣颗粒沉积子模型与气化炉CFD模拟的耦合 |
4.5 数值模拟工况与灰渣物性参数 |
4.5.1 气化炉几何结构与网格划分 |
4.5.2 计算工况设置 |
4.6 结果与分析 |
4.6.1 炉内流场分布 |
4.6.2 炉内温度和组分场分布(添加分区分析) |
4.6.3 颗粒壁面沉积行为分析 |
4.6.4 氧煤比对颗粒壁面沉积的影响 |
4.6.5 喷嘴旋流角对颗粒壁面沉积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GSP型气流床气化炉水冷壁表面渣层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计算工况设置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基准工况下炉壁壁面液态渣层和固态渣层厚度分布 |
5.3.2 基准工况下炉壁液态渣层内流速、粘度和温度分布 |
5.3.3 基准工况下炉壁渣层和水冷壁传热特性分析 |
5.3.4 进口氧煤比对壁面渣层流动和传热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内容与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6)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关键技术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发展历程 |
2 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技术现状及难点 |
2.1 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系统架构 |
2.2 采煤机智能化技术现状及难点 |
2.2.1 采煤机定位技术现状及难点 |
2.2.2 采煤机姿态检测的技术现状及难点 |
2.2.3 滚筒自适应调高技术现状及难点 |
2.2.4 记忆截割技术现状及难点 |
2.3 液压支架智能化技术现状及难点 |
2.3.1 液压支架姿态控制技术现状及难点 |
2.3.2 液压支架自动跟机控制技术现状及难点 |
2.3.3 工作面自动调直技术现状及难点 |
2.3.4 工作面设备协同控制技术现状与难点 |
2.4 供液系统智能化技术现状及难点 |
2.4.1 多泵恒压控制技术现状与难点 |
2.4.2 乳化液自动配比技术现状与难点 |
2.5 运输系统智能化技术现状及难点 |
2.5.1 刮板输送机故障诊断技术现状及难点 |
2.5.2 刮板输送机智能调速与煤流检测技术及难点 |
3 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研究前沿及技术展望 |
3.1 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发展方向展望 |
3.2 煤矿综采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研究前沿及技术展望 |
3.2.1 计算机视觉在智能化开采中的研究前沿及技术展望 |
3.2.2 基于激光点云的智能化开采研究前沿及技术展望 |
3.2.3 透明工作面研究前沿及技术展望 |
3.2.4 综采工作面大数据挖掘研究前沿与技术展望 |
3.2.5 综采工作面设备群体智能决策与控制研究前沿与技术展望 |
4 结语 |
(7)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及装备的发展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主要物探技术方法概述 |
2 物探技术及装备发展应用现状 |
2.1 矿井地震类 |
2.2 矿井直流电法类 |
2.3 矿井电磁法类 |
3 存在的关键问题与发展思考 |
3.1 当前阻碍矿井物探技术应用的关键性问题 |
3.1.1 基础理论不够完善 |
3.1.2 应用条件拓展问题 |
3.1.3 仪器装备智能稳定性亟待提升 |
3.1.4 数据反演多解性尚未突破 |
3.2 矿井地质保障系统协同构建及发展思考 |
3.2.1 矿井原位试验平台建设 |
3.2.2 透明化矿井地质构建 |
3.2.3 高素质矿井技术人才培养 |
4 结语 |
附录: |
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发展现状———基于科学文献的统计分析 |
(8)碳中和目标下煤炭行业发展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1 碳达峰前后美国现代化进程与能源消费特征 |
1.1 碳达峰前期(1949—1999年) |
1.2 碳达峰平台期(2000—2008年) |
1.3 碳达峰后期(2009年至今) |
2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路径及消费结构 |
2.1 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变化趋势 |
2.2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路径 |
2.2.1 持续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费 |
2.2.2 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电力结构 |
2.2.3 大力发展CO2能源化资源化新技术,推进CO2再利用 |
2.2.4 增强自给能力,保障能源安全 |
2.3 碳中和目标下煤炭消费主要领域 |
2.3.1 电力调峰 |
2.3.2 碳质还原剂 |
2.3.3 保障能源安全 |
2.4 碳中和目标下能源消费格局 |
(1)缓慢过渡期(2021—2030年)。 |
(2)关键过渡期(2031—2050年)。 |
(3)过渡结束期(2050—2060年)。 |
3 碳中和目标下煤炭行业发展机遇 |
3.1 回归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
3.2 煤炭行业升级高技术产业的机遇 |
3.3 抢占新能源主阵地的机遇 |
4 结论与展望 |
(9)木家庄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支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部软岩的定义 |
1.2.2 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理论应用现状 |
1.2.4 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及巷道变形现状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井田概况 |
2.1.2 巷道概况及围岩地质特征 |
2.2 巷道变形现状分析 |
2.2.1 测站布置 |
2.2.2 观测数据分析 |
3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理论研究 |
3.1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力学模型 |
3.2 巷道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埋深及地应力的影响 |
3.2.2 巷道围岩强度的影响 |
3.2.3 围岩区域地质构造的影响 |
3.2.4 孔隙水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效果数值模拟与支护方案优化 |
4.1 模拟方案设计 |
4.1.1 FLAC~(3D)简介 |
4.1.2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4.1.3 模拟方案设计 |
4.2 深部围岩支护效果数值模拟 |
4.2.1 巷道围岩位移量的变化 |
4.2.2 锚杆(索)应力 |
4.2.3 巷道围岩所受垂直应力 |
4.2.4 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 |
4.3 本章小结 |
5 针对木家庄煤矿的支护优化方案现场应用实测 |
5.1 现场应用方案 |
5.2 现场应用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轴辐理论的内蒙古煤炭物流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方法 |
2.1 煤炭物流相关概念 |
2.1.1 煤炭物流 |
2.1.2 煤炭物流节点 |
2.1.3 煤炭物流通道 |
2.1.4 物流空间布局 |
2.2 相关理论 |
2.2.1 轴辐理论 |
2.2.2 系统论 |
2.2.3 设施规划理论 |
2.2.4 点轴开发理论 |
2.3 相关方法 |
2.3.1 主成分分析法 |
2.3.2 引力模型 |
第三章 内蒙古煤炭物流空间布局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内蒙古煤炭物流空间布局发展现状 |
3.1.1 煤炭资源分布及生产情况 |
3.1.2 煤炭物流节点建设情况 |
3.1.3 煤炭进口及主要口岸情况 |
3.1.4 煤炭物流通道布局情况 |
3.2 内蒙古煤炭物流布局存在的问题 |
3.2.1 节点设置不合理、功能定位交叉不明确、服务范围重叠 |
3.2.2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3.2.3 煤炭运输缺乏高效的运输通道 |
3.2.4 煤炭通过公路运输的物流成本偏高 |
第四章 内蒙古煤炭物流节点城市布局优化 |
4.1 煤炭物流节点城市综合能力评价 |
4.1.1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与方法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能力评价 |
4.2 煤炭物流节点城市选择 |
第五章 内蒙古煤炭物流通道布局优化 |
5.1 煤炭物流节点间引力及枢纽节点的辐射范围测度 |
5.1.1 煤炭物流节点间引力测度 |
5.1.2 煤炭物流节点间辐射范围的测定 |
5.2 煤炭物流支干线和点对点通道优化 |
5.2.1 干线通道 |
5.2.2 支线通道 |
5.2.3 点对点支线通道 |
第六章 煤炭物流节点和通道布局优化效果验证 |
6.1 验证思路及模型假设 |
6.1.1 验证思路 |
6.1.2 模型假设 |
6.2 模型参数说明及模型构建 |
6.2.1 模型参数说明 |
6.2.2 轴辐式物流网络优化模型 |
6.3 模型的求解 |
6.3.1 基础数据的准备 |
6.3.2 模型求解结果 |
结论与展望 |
1、研究结论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煤炭分析的现状和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J]. 景少波. 陕西煤炭, 2021(06)
- [2]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技术现状与展望[J]. 王文海,蒋力帅,王庆伟,冯昊,唐鹏. 中国煤炭, 2021(11)
- [3]我国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探开发布局与政策探析[J]. 傅丛,丁华,陈文敏. 煤质技术, 2021(06)
- [4]气流床气化炉水冷壁表面液态渣膜的形成、流动、换热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 葛琎. 浙江大学, 2021(01)
- [5]碳中和背景下能源低碳化技术综述及对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启示[J]. 黄雨涵,丁涛,李雨婷,李立,迟方德,王康,王秀丽,王锡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1(S1)
- [6]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关键技术现状与展望[J]. 高有进,杨艺,常亚军,张幸福,李国威,连东辉,崔科飞,武学艺,魏宗杰. 煤炭科学技术, 2021(08)
- [7]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及装备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 张平松,欧元超,李圣林. 煤炭科学技术, 2021(07)
- [8]碳中和目标下煤炭行业发展机遇[J]. 谢和平,任世华,谢亚辰,焦小淼. 煤炭学报, 2021(07)
- [9]木家庄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支护研究[D]. 张荟懿.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10]基于轴辐理论的内蒙古煤炭物流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王继康.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