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足跟痛58例

综合治疗足跟痛58例

一、综合疗法治疗跟痛症58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磊[1](2021)在《气滞血瘀型跟痛症中医证候与足弓形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气滞血瘀型跟痛症中医证候及其与足弓形态之间相关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气滞血瘀型跟痛症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就诊的58例单侧气滞血瘀型跟痛症患者。在《中医结合骨伤科学》的基础之上从气滞血瘀型跟痛症的临床表现中筛选出主症和次证,并按照其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分值,其中主症中的分值从轻到重分别为0、3、6、9分,次症中的分值从轻到重分别为0、1、2、3分,患者的舌脉象仅供辨证参考不计入评分,由此制定出中医证候评分表。对纳入的气滞血瘀型跟痛症患者进行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并采集患者的VAS评分及AOFAS评分数据。同时对气滞血瘀型跟痛症患者进行足底压力测试检查,采集患侧的足弓指数AI值。数据收集完整后,通过建立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对气滞血瘀型跟痛症中医证候评分与足弓指数AI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中线性模型分析: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方法,若两样本均满足正态性检验则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若两样本不满足正态性检验则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非线性模型分析:采用曲线拟合分析方法,通过观察因变量的平方项系数的显着性以判定两样本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最终通过制作散点图直观地判断相关模型的优劣性并探讨气滞血瘀型跟痛症中医证候与足弓形态的之间的关系。上述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2进行处理。结果:1.58例单侧气滞血瘀型跟痛症中医证候积分平均分为12.6±4.0分,其中轻度患者有9例,中度的患者有38例,重度的患者有11例。2.足弓指数AI平均值为16.00(11.33,29.28),根据足弓指数AI值判断患者的足型,其中本病症患者的足型分布为高弓足41例(70.7%)、正常足3例(5.2%)、扁平足14例(24.1%)。3.线性模型分析:足弓指数AI值与中医证候积分呈负相关关系(r=-0.603,P<0.05),与VA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423,P<0.05),与AOFA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539,P<0.05),表明线性模型成立。非线性模型分析:足弓指数AI值与中医证候积分呈U型关系(β=0.024,t=6.019,P<0.01),与VAS评分呈U型关系(β=0.007,t=4.835,P<0.01),与AOFAS评分呈倒U型关系(β=-0.073,t=-4.546,P<0.01),表明非线性模型成立,依据散点图判断非线性模型拟合更佳。结果显示足弓形态与气滞血瘀型跟痛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及足部疼痛、功能受限的轻重程度呈U型关系。结论:1.气滞血瘀型跟痛症中医证候与足弓形态呈U型关系,即足弓形态高或低均与患者中医证候轻重程度密切相关,足弓形态正常的患者中医证候程度较轻。2.本组气滞血瘀型跟痛症患者中高弓足人群占比最高,呈高发趋势且足弓高度越高,其中医证候越重。

马木提·阿木丁[2](2021)在《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联合封闭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联合封闭治疗跟痛症患者的疼痛、足功能的恢复情况及超声下足底筋膜厚度的变化,探讨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治疗跟痛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精准性,同时验证肌骨超声在治疗跟痛症中的定位、检查等辅助作用,为诊治跟痛症提供新思路和一些理论依据,并寻找治疗跟痛症的最佳方案。方法:本次临床实验的研究范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的门诊以及骨四科病房被确诊为跟痛症或足底筋膜炎患者60例。我们采用科学、随机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别选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包含3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先将接受肌骨超声引导下软组织封闭术,随后接受刃针疗法;对照组患者则只接受肌骨超声引导下软组织封闭术。嘱两组患者治疗当天避免受风寒、避免剧烈运动,并关注患足疼痛变化、局部温度及知觉的改变。并且分别在第1、2、3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1周后、2周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评分,完善相关评估以观察患足恢复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得知,两组病例在性别、民族、年龄等基本数据特征方面和治疗前VAS评分和Maryland足功能评分方面的研究无显着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后VAS评分:两组各个阶段的时间点通过分析比较可得出,两组VAS评分均呈递减趋势,而且治疗组VAS评分的递减趋势更突出,两组之间的比较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治疗后Maryland评分:各个时间点两组间进行比较,两组评分呈较为明显递增的趋势,且治疗组Maryland足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肌骨超声引导下封闭术和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联合封闭术治疗跟痛症,均能有效地减缓患者的疼痛,改善足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2)在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联合封闭术治疗跟痛症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明显,比在肌骨超声引导下封闭术治疗跟痛症更有效,更精准,治愈率更优;(3)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联合封闭术治疗跟痛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4)用肌骨超声检查方法测量治疗前后足底筋膜厚度发生变化,而且治疗组的变化非常明显,说明刃针治疗能够效地促进增厚的足底筋膜的恢复。

胡汉高[3](2020)在《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对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治疗效果,寻求治疗本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简易方便的疗法,给予临床人员提供治疗本病有用的参考价值。方法:课题病例选取自2017年9月起至2019年10月结束,期间在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一科就诊,条件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病患66例,然后将符合本课题标准的病患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随机化分为三组,A组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处理,B组单纯采用体外冲击波处理,C组单纯采用中药熏洗处理,每组病例数均等。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并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进行病例随访。搜集并记录各组病例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患足)、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并将收集的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来分析,最后评估组内、组间不同时间段的疗效情况。结果:(1)全部过程结束三组各有1例脱落病例,最后纳入分析的病例为63例,三组病例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患足)及治疗前的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通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三组组内比较,治疗2周、4周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随访的VAS评分和AOFAS踝-后足评分与治疗前相对比(P﹤0.05),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种治疗方法均能减轻患者足跟疼痛,改善足部功能。(3)A组与B组、C组比较,其治疗2周、4周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随访的VAS评分降低、AOFAS踝-后足评分提高优于A组和B组(P﹤0.05),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疗法治疗本病在减轻足跟疼痛和改善足部功能方面优于冲击波或中药熏洗。(4)B组、C组两比较,B组治疗2周、4周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随访的VAS评分降低、AOFAS踝-后足评分提高优于C组(P﹤0.05),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冲击波疗法在减轻足部疼痛和改善足部功能方面优于中药熏洗。(5)临床疗效结果分析:三组患者间的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两比较发现A组的疗效分布优于B组或C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疗效分布与C组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疼痛和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使用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冲击波或单纯中药熏洗,不仅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足部疼痛、大大改善足部功能,且安全、副作用小、简易方便易被患者接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刘圳[4](2020)在《关节肿痛散熏洗对气滞血瘀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常规口服药物加关节肿痛散熏洗与单纯常规口服药物治疗气滞血瘀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关节肿痛散熏洗在治疗气滞血瘀型跟痛症的作用机理,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保守治疗气滞血瘀型跟痛症的方法,并在今后推广运用于临床。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出我院骨伤科门诊60名自愿参加本试验研究的气滞血瘀型跟痛症患者,采用单盲法、简单随机化法将他们分为治疗组(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关节肿痛散熏洗)与对照组(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各30例,分别治疗2周后;通过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Manyland足功能评分、以及中医病症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通过对两组治疗前Maryland足功能评分、VA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因等一般资料进行了统计学的比较分析,两组之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两组病例在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经过了两周的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都相较治疗前有显着下降,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14天后,对照组及治疗组Maryland足功能评分均相比治疗前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的治疗都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足功能。组间进行比较,两组治疗14天后,治疗组VAS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疼痛的改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Manyland足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提示治疗组对足功能方面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在整个的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判疗效,经统计数据后显示,治疗组中治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7%;对照组中治愈7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优秀。两组患者在整个的研究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常规药物口服加关节肿痛散熏洗和单纯采用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常规口服药物加关节肿痛散熏洗治疗气滞血瘀型跟痛症可以更好改善疼痛、患者的足功能,临床疗效更好。同时由于中药熏洗疗法治疗简单易行,廉价,安全性高,无副作用,作用机制明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颜琳琳[5](2018)在《齐刺为主治疗足跟痛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齐刺为主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疗效。并通过评分指标比较疗程之间以及分型证治的关系,为临床针刺方法的选择、治疗疗程的把握以及分型证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针灸科门诊及病房,符合足跟痛诊断及纳入标准,并通过排除标准筛查的31例(男14例,女17例)足跟痛患者,其中肝肾亏虚型20例,瘀血阻滞型10例。均釆用局部阿是穴齐刺(深度约1.0-1.2寸),阿是穴连接电针仪。肝肾亏虚型选太溪、三阴交连接电针仪,瘀血阻滞型选承山连接电针仪。治疗观察周期为2周。治疗过程中,脱落1例(因不能耐受且心中惧怕针刺,治疗1次即止,换外用药物治疗),余30例(男14例,女16例)计入统计。全部病例作为自身对照。治疗3次/周(隔日一次),3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两疗程,每一疗程后休息2d。治疗一疗程和两疗程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简化McGi11量表评分(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及患者的不适记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疗效分析。以P<0.05表示统计结果所检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疗效结果在30例(30足)足跟痛患者中,治疗一疗程后,痊愈10足(33.3%),显效6足(20.0%),有效9足(30.0%),无效5足(16.7%),总有效率83.3%。治疗两疗程后后痊愈16足(53.3%),显效8足(26.7%),有效5足(16.7%),无效1足(3.33%),总有效率96.7%。治疗一疗程后,肝肾亏虚型有效17足(85.0%),无效3足(15.0%),瘀血阻滞型有效8足(80.0%),无效2足(20.0%)。治疗两疗程后,肝肾亏虚型有效19足(95.0%),无效1足(5.0%),瘀血阻滞型有效10足(100%),无效0足(0.0%)。2.简化McGi11量表以及分型比较结果比较治疗一疗程与治疗两疗程后患者PRI感觉分及PRI情绪分的降低幅度时发现,治疗一疗程后降低幅度大于治疗两疗程后,同时治疗两疗程后各项评分均有进一步降低;比较治疗前后VAS及PPI评分,提示治疗后VAS及PPI评分明显下降。且P<0.05,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比较肝肾亏虚型与瘀血阻滞型患者治疗一疗程与两疗程后疗效差异,P>0.05,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是穴局部齐刺并电针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结合选取患侧太溪滋补肾阴,承山行气活血,三阴交调补肝肾,治疗足跟痛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足跟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干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病人痛苦,促进临床痊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临床荟萃分析发现,保守疗法治疗足跟痛疗程的长短及远期疗效各有差异。本次临床观察发现,齐刺法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疗效明显,见效快,值得在足跟痛治疗中推广。并且治疗两疗程结束后与治疗一疗程后均有疗效,而治疗一疗程后患者主观疼痛的减轻程度更显着。但是总体而言,治疗两疗程较治疗一疗程后有效率明显提高,痊愈和显效率也有所上升,更适宜作为治疗疗程的参考。此外,分型证治疗效无明显差异,可能是样本量太小的缘故。

钟朝培,陈日兰,朱英,刘谦,吴思远,朱青青[6](2018)在《近年来针灸治疗足跟痛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不同针灸方法对足跟痛的治疗概况,以筛选出治疗足跟痛的最佳治疗方法,提高足跟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收集近年来针灸治疗足跟痛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按不同的针灸治疗方法来进行整理并归纳总结。结果:发现针灸治疗足跟痛方法众多,临床疗效明显。结论:说明针灸治疗该病具有方法多样,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但仍需继续加强统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

俞涛[7](2017)在《Z型拨针和局部激素封闭治疗跟部炎症性跟痛症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设置对照组进行局部激素封闭疗法,前瞻性进行单盲随机对照研究,通过评价Z型拨针微创治疗跟部炎症性跟痛症的疗效,为因跟部炎症而引起的跟痛症综合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此研究过程中,跟痛症的患者是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樊效鸿教授门诊患者中选取得到,且就诊时间均为2015年04月至2016年04月这段时间范围内,各项指标均符合该项研究要求的60例患者。选择单盲对照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Z型拨针治疗组)和对照组30例(局部激素封闭治疗组)。所有患者均在门诊治疗室给予治疗,治疗组患者以2次为1疗程,常规治疗1次,1周后根据病情决定缓解程度决定是否行第2次治疗。对照组患者以3-4次为一个疗程,每周定期注射1次。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半年的各特定状态下VAS评分、Maryland足功能评分和治疗半年后的疗效评定情况,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对两组单盲对照法研究过程中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研究性治疗过程中,运用数据统计学原理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疼痛部位、各特定状态下VAS评分、Maryland足功能评分方面的评分数值进行验证和分析,因P>0.05,表现为无差异性,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1月及半年的各特定状态下VAS评分及Maryland足功能评分方面与治疗前相比较,通过对治疗结果进行数学统计分析得出,P值P<0.05,表现为有差异性,因此具较好的统计学意义,置信程度良好,充分说明这两种治疗方法在跟痛症的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疗效;3.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1月及半年的各特定状态下VAS评分及Maryland足功能评分方面组间比较,对其结果进行数学统计分析得出,P值P<0.05,表现为具有差异性,因此具较好的统计学意义,可以说明治疗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要好;4.对半年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治疗组愈显率9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愈显率80%,总有效率93.3%。最终结果表明对照组的整体治疗效果没有治疗组整体治疗效果好,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Z型拨针、局部激素封闭治疗跟部炎症性跟痛症,均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足部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2、运用Z型拨针治疗患者跟部炎症性跟痛症临床资料表明,其近期、远期治疗效果显着,相对局部激素封闭治疗效果更佳。

刘鹏[8](2017)在《中药熏洗方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拟通过使用中药熏洗方治疗跟痛症,评价与分析在治疗前后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此为根据来证明中药熏洗方对跟痛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6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治疗组20例,用中药熏洗方治疗;对照1组20例,用双氯芬酸钠乳膏(扶他林)治疗;对照2组20例,用温开水熏洗治疗。以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观察并记录三组治疗前、治疗7天后、14天后、21天后的VAS评分及Maryland足功能评分,经统计学处理,评价与分析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分布、发病部位、病程和BMI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及Maryland足功能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三组患者治疗7天后、14天后、21天后的VAS评分比较,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两两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7天后,治疗组与对照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与治疗组、对照1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治疗组与对照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与治疗组、对照1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天后,治疗组与对照1组之间,对照2组与治疗组、对照1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治疗7天后和治疗14天后,治疗组与对照1组的疼痛缓解无明显差异,但均优于对照2组,第21天时中药熏洗方组明显优于扶他林组的止痛效果。(4)治疗后Maryland足功能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21天后,Maryland足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较治疗组和对照1组差。(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对照1组为90%,对照2组为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方在治疗跟痛症方面疗效显着,能够明显改善足跟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中药熏洗方治疗跟痛症无创、操作方便、经济实用且无副作用,为临床治疗跟痛症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邓海军[9](2016)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58例跟痛症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中医疗法在治疗跟痛症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患者,分为别治疗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予以补益肝肾、散寒活血方内服,对治疗组予以在对照组内服方剂基础上的重要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情况,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29例,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29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2.76%(24/29)。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较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唐传其,陆强益,梁燕芳,王立源,杨柳,陈泽林[10](2013)在《补肾法治疗跟痛症临床研究述评》文中认为跟痛症(Painful heel syndrome)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临床常见病,多见于40~60岁。以足跟后滑囊炎,足跟下脂肪垫炎,跟腱炎,跟骨骨刺,筋膜炎,神经卡压等一组以足跟部疼痛为主的多种疾病的总称。现代医学对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内服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和痛点封闭类固醇类激素药以及手术治疗,但效果不确切,易反复发作,副作用大。近几年来对跟

二、综合疗法治疗跟痛症5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疗法治疗跟痛症58例(论文提纲范文)

(1)气滞血瘀型跟痛症中医证候与足弓形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辨证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
    2 研究方法
        2.1 中医症状体征量化积分
        2.2 VAS疼痛评分
        2.3 AOFAS踝—后足评分
        2.4 足弓指数AI值数据采集和评估
    3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分析
    2.气滞血瘀型跟痛症中医证候评分描述性分析
    3.VSA评分及AOFAS评分统计分析
    4.足弓指数AI值统计分析
    5.气滞血瘀型跟痛症中医证候评分与足弓指数AI值关系分析
    6.VAS评分与足弓指数AI指数的相关性
    7.AOFAS评分与足弓指数AI指数的相关性
第三部分 讨论
    1.气滞血瘀型跟痛症的中医证候特点
    2.足弓形态对足底压力的影响
    3.中医证候量化方法在中医骨伤的应用
    4.气滞血瘀型跟痛症患者中医证候与足弓形态的关系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跟痛症中西医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2)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联合封闭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的计算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准备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指标
        2.5 质量控制措施和脱落人群的处理
        2.6 统计学方法
        2.7 流程图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观察指标分析
        2.1 VAS评分
        2.2 Maryland足功能评分
        2.3 足底筋膜厚度变化分析
    3 疗效分析
    4 不良反应、安全性及脱落
讨论
    1 关于跟痛症的概述
    2 现代医学对跟痛症的研究进展
        2.1 足跟解剖
        2.2 跟痛症的病因病机
        2.3 跟痛症的诊断
        2.4 鉴别诊断
    3 中医学对跟痛症的研究进展
    4 跟痛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4.1 健康教育和心里疏导
        4.2 保守治疗
        4.3 手术治疗
    5 刃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6 浅谈肌骨超声技术
    7 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联合软组织封闭治疗跟痛症的优势
    8 存在的问题
    9 展望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跟痛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导师评阅表

(3)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文献综述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处理
    2.2 治疗方案
    2.3 相关评估指标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治疗前各组病例基本资料分析
    3.2 各组治疗前后的足部VAS评分比较分析
    3.3 各组治疗前后的AOFAS评分比较分析
    3.4 临床疗效分布分析
    3.5 不良反应
4 讨论
    4.1 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中医认识
    4.2 跖筋膜炎跟痛症现代医学相关研究
    4.3 中药熏洗方的组成、方药及相关药理分析
    4.4 中药熏洗作用机制及骨伤科方面应用
    4.5 体外冲击波作用机制及在骨科疾病治疗的应用
    4.6 联合疗法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作用及优势之处
    4.7 本课题不足之处
    4.8 本课题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4)关节肿痛散熏洗对气滞血瘀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1 中医学对跟痛症的认识
        1.1.1 中医学对跟痛症的病因病机认识
        1.1.2 中医学对跟痛症的辨证分型
        1.1.3 中医治疗
    1.2 现代医学对跟痛症的认识
        1.2.1 现代医学对跟痛症的病因认识
        1.2.2 跟痛症的类型
        1.2.3 跟痛症的鉴别诊断
        1.2.4 西医对跟痛症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1.4 中止、剔除和脱落标准
        2.1.5 脱落或剔除后的相关处理
    2.2 研究方案
        2.2.1 分组
        2.2.2 盲法的设计
        2.2.3 治疗方案
        2.2.4 疗效评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2.2.5. 安全性指标
    2.3 统计方法
        2.3.1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分析
        2.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ryland足功能评分比较
        2.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2.3.4 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
        2.3.5 安全性检测
第三章 讨论
    3.1 关节肿痛散熏洗治疗气滞血淤型跟痛症的理论基础
        3.1.1 中药熏洗法的理论基础
        3.1.2 关节肿痛散治疗气滞血瘀型跟痛症的作用机制
        3.1.3 关节肿痛散治疗气滞血瘀型跟痛症可能存在的药理作用
    3.2 关节肿痛散治疗气滞血瘀型跟痛症的研究结果分析
    3.3 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齐刺为主治疗足跟痛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详细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症候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剔除或脱落标准
    2.治疗方法
        2.1 针灸处方
        2.2 针具选择
        2.3 电针仪选择
        2.4 针刺方法
    3.观察方法
        3.1 观察时间
        3.2 观察项目
        3.2.1 疗效评定
        3.2.2 评价量表
        3.2.3 安全性评价
        3.3 数据处理
    4.观察结果
        4.1 临床疗效
        4.2 典型案例
        4.3 治疗过程中患者特殊及不适情况记录
        4.3.1 特殊情况
        4.3.2 不适情况
讨论
    1.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1.2.1 古代文献病因病机记载
        1.2.2 现代文献辨证分型记载
    2.足跟痛西医发病机制及对应疾病
        2.1 跖筋膜炎
        2.2 神经卡压
        2.3 足跟内高压
        2.4 脂肪垫老化
        2.5 跟骨骨刺
        2.6 足部炎症
        2.7 足部的异常结构
        2.8 某些疾病
    3.各种疗法治疗足跟痛的优缺点
    4.齐刺治疗足跟痛的优势
    5.选穴分析
    6.疗效分析
    7.特殊及不适情况分析
    8.齐刺疗法的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一 足跟痛中医治疗研究概况
    综述二 足跟痛西医治疗研究概况
    综述三 齐刺法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6)近年来针灸治疗足跟痛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方法
    1.1 针刺疗法
    1.2 温针灸疗法
    1.3 针刀疗法
    1.4 火针疗法
    1.5 穴位注射疗法
    1.6 董氏奇穴疗法
    1.7 腹针疗法
    1.8 其他疗法
2 结语及展望

(7)Z型拨针和局部激素封闭治疗跟部炎症性跟痛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2.1 临床病例选择
        2.2 分组及治疗方法
    三 观察指标
        3.1 安全性观察指标
        3.2 疗效性观察
        3.3 不良事件与处理
    四 统计方法
    五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治疗前两组各因素比较
        5.2 治疗后两组相比较
        5.3 安全性指标
讨论
    一 祖国传统医学对于跟痛症的认识
    二 现代医学对于跟痛症的认识
    三 拨针的渊源及对于治疗跟痛症的理论依据和优势
    四 局部激素封闭的作用机理
    五 跟痛症常用治疗方法总结
    六 疗效分析
    七 存在的问题及课题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中药熏洗方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资料研究
    1 祖国传统医学对跟痛症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跟痛症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与说明
第三部分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跟痛症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表
个人简介
致谢

(9)中医综合疗法治疗58例跟痛症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标准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补肾法治疗跟痛症临床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辨证施治
2 内服疗法
3 内服外治疗法
4 针药手法疗法
5 针灸疗法
6 外洗外敷疗法
7 问题与展望

四、综合疗法治疗跟痛症5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气滞血瘀型跟痛症中医证候与足弓形态的相关性研究[D]. 王磊.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联合封闭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D]. 马木提·阿木丁.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3]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 胡汉高.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4]关节肿痛散熏洗对气滞血瘀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齐刺为主治疗足跟痛临床疗效观察[D]. 颜琳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1)
  • [6]近年来针灸治疗足跟痛的研究进展[J]. 钟朝培,陈日兰,朱英,刘谦,吴思远,朱青青. 大众科技, 2018(03)
  • [7]Z型拨针和局部激素封闭治疗跟部炎症性跟痛症的随机对照研究[D]. 俞涛.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8]中药熏洗方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鹏.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03)
  • [9]中医综合疗法治疗58例跟痛症的疗效分析[J]. 邓海军. 黑龙江中医药, 2016(01)
  • [10]补肾法治疗跟痛症临床研究述评[J]. 唐传其,陆强益,梁燕芳,王立源,杨柳,陈泽林. 新中医, 2013(06)

标签:;  ;  ;  ;  ;  

综合治疗足跟痛5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