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死亡病例临床病理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海兴[1](2021)在《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该疾病的特点,提高人们对本病准确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确诊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60例患儿病例资料,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淋巴结病理活检,统计分析本病的临床特点。结果儿童HNL是一种良性疾病,一般为散发,多见于7-14岁患儿,男女比例为1.61:1。所有患儿均出现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76.7%),其中91.7%的患儿出现发热症状,5.0%的患儿出现头痛症状,20.0%的患儿出现皮疹症状,8.3%的患儿出现消化系统症状,21.7%的患儿出现呼吸道系统症状。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白细胞减少症(80.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83.3%),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51.7%)、血清转移酶升高(21.7%)、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61.7%)、红细胞沉降率升高(85.0%)、C反应蛋白升高(73.3%)及病毒检测阳性(43.3%)。其中10名患者自行缓解,发热和淋巴结病变自行消退。其中有3例(5.0%)随访6个月以上,临床复发;因此,建议进行长期随访。60例患儿中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3.3%)、结缔组织病1例(1.7%)。结论儿童HNL患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易误诊,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多见,部分可见腹痛、头痛和(或)皮疹,但它的预后普遍乐观。
卢芳,彭芳,钟碧玲,王贵明,王爱武,陈艳宇,龙中华[2](2020)在《胎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尸检一例》文中研究说明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该文报道1例产前诊断中心送检死胎,尸体解剖发现左、右侧脑室明显扩张,多个脏器组织切片内见巨细胞包涵体,脑实质呈明显病毒性脑炎改变,病理解剖诊断:播散性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合并脑室扩张畸形。尸检提示:(1)临床上对于巨细胞病毒抗体IgM阳性孕母,应更积极地进行产前辅助检查,明显发育异常胎儿可选择终止妊娠。(2)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巨细胞病毒晚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作为诊断病毒性脑炎的辅助手段。
史艳平[3](2016)在《杨震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继承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杨震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载,是全国着名的中医肝病专家。先生心存仁爱,德艺双馨,熟读经典,博采众长。且师古而不泥古,善于融会贯通而勇于创新。他自青年起便悬壶济世,擅长诊治各种疑难杂症,尤以肝病见长。在长期的临床诊疗中,先生的学术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其学术思想独到,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卓越。我有幸成为先生的继承人,在跟师临诊时深切感受,理论学习时深入思考,临床实践中反复琢磨,个人思维上感触颇多,学术上获益丰厚。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杨震教授的学术渊源,挖掘、归纳、总结他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在继承先生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其学术思想进行临床应用验证。从相火理论出发辨治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采用凉血解毒、养阴散瘀法治疗本病,为中医药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1跟师学习 抓住每次学习的机会(包括门诊、查房、学术会议、小讲课、专题汇谈等),随时向先生请教,探讨相关学术观点及临床运用。认真做好跟师记录,包括诊病方法,临证用药等,从中分析总结先生的辨证思路和用药规律。2研读文献系统研究相关文献,以研读先生的着作,先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讲义文稿及其他继承人发表相关论文为出发点;向上延伸至四大经典、与先生学说相关的古代文献及先生推荐中医古籍;向下至现代医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杂志、书籍等,以求更为深入地探寻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深入对先生学术思想的理解和认识。3实践与探索 对先生学术思想形成脉络进行深入探索,系统思考后总结先生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并与个人所从事的儿科临床相结合,反复实践、探索优化,在实践中完善理论,验证学习成果,进一步加深对先生的学术思想的领悟。研究内容1杨震教授学术思想渊源通过肝病理论学术渊源与相火学说学术渊源两部分探索先生的学术思想渊源所在。1.1肝病理论学术渊源先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中,学术成就以肝病理论为主。通过对历代医家学术着作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为肝病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所创辨证论治及肝病治法方药为临床证治准则。金元四大家丰富和发展肝病学说。明清时期温病学说、气机学说及近现代中西合参的辨证论治理论,均对先生肝病学术理论形成产生了影响。此外,他曾师从王新午、麻瑞亭、午雪峤三位老师,尽得真传。先生在学术上兼容并蓄,吸收各医家学术之精华,结合个人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其丰厚的肝病理论学术思想体系。1.2相火学说学术渊源先生多年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其所推崇的相火学说可谓独树一帜,别具特色。“相火”始见于《内经》,当时用来阐述气候变化,后世医家逐步将相火用于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开启了对相火新的认识。金元时期,相火理论得到了丰富的发展,刘河间提出了命门相火,朱丹溪对相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包括相火的生理功能,相火的常与变等。张介宾认为相火的起源是命门,诸脏皆有相火。李时珍也推崇命门相火的观点,对相火的治疗分为火旺和火衰两类。这些理论,均对先生的相火学说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以朱丹溪的影响最大。2杨震教授学术思想研究与临床经验总结2.1杨震教授学术思想研究本节对先生学术思想体系的脉络进行梳理,将他的学术思想进行归纳分类。把学术思想分为学术观点和遣方用药特点两个部分,以便理清逻辑关系,便于学习。经过反复揣摩,深入思考,将先生的学术观点总结为“崇尚相火学说、重视滋养阴液、倡导疏肝调气、注重给邪出路”。这四点是对先生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是研究内容的核心。2.1.1杨震教授学术观点①崇尚相火学说:相火学说是先生学术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他通过学习古代先贤对相火的认识,结合自身对相火的理解与领悟,并与临床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相火学说理论。他推崇朱丹溪“相火论”的思想,但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完善。先生认为相火生于命门,藏于诸脏,而以肝肾二脏为着。相火之常具有恒动的性质,温煦脏腑周身皮毛,受心火支配,与肝肾之阴密切相关,是人体的动力所在。而相火妄动则可引起耗伤阴津,甚则出现阴损及阳之虚衰之证。在此理论指导下,先生将反常相火分为郁热相火、血热相火、湿热相火、瘀热相火、阴虚相火及相火虚衰六种。同时,将先生论治相火的方法总结为“郁热发之、血热清之、湿热化之、瘀热凉散之、滋阴润之和虚则补之”。通过观察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挖掘先生相火观点,对小儿相火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异常情志、不当饮食、温病伏邪、药毒及孕母相火素旺等原因均可引起小儿的反常相火,并提出小儿反常相火的论治方法。②重视滋养阴液:重养阴液反映了先生肝病临床中以肝体、肝阴为本的思想。他推崇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认为阴液作为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阴液亏虚为人身之常,肝体为阴,寄相火,相火妄动、五志化火及热病均可引起阴液亏损。针对人体“阴常不足”的特点,在辨证时注重阴血、肝阴不足,在论治时重视滋养阴液。在治疗时通过补肝血、养肝阴、滋肾水、养肺阴、滋脾阴,益气养阴、滋阴熄风等不同治法来柔肝养阴。同时提出疏肝不过于温燥、慎用苦寒泻火及强调防重于养的治疗原则。③提倡疏肝调气:《素问·举痛论》有“百病生于气”之论。先生认为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司疏泄者肝也”,肝失疏泄则可致诸脏之病,故诸病治疗皆以疏肝为要。他在突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的同时,将脏腑关系、气血津液辨证融入疏肝调气之中,形成独特的辨治方法。通过疏肝调气的方法来治疗诸脏之病,使肝气条达,升降有序,则机体功能正常。治疗时采用疏肝行气解郁、疏肝行气止痛、疏肝行气化痰、疏肝行气化湿、疏肝健脾、疏肝和胃、疏肝利胆、疏肝泻火及补肝气、益肝血等多种疏调肝气之法,旨在通过气机一通,则一通百通。④注重给邪出路:人体以五脏六腑中心,与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变化皆以“通”为要,这样机体才能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而“通”之法以“给邪出路”最为便捷有效。在治疗外感热病,依“肺与大肠相表里”,予通腑泻热;内科杂病多有痰、热、湿、瘀、毒等多种病理因素互结,只要有内热之证,均可采用通下、润下、清下的方法;在治疗肝病时,也多采用给邪出路的方法,通过利小便以利水泻热,或通大便以排出郁、热、湿、瘀、毒等;而小儿为纯阳之体,外感内伤皆易热化,治疗时也当于发表、和中、清里时加用通下之品。2.1.2杨震教授遣方用药特点先生临床用药经验丰富,他深谙药性、选药灵活。他的用药经验也是学术思想和辨治法则在临床中的体现。本节介绍了先生用药以辨治施治为原则、遵从理法方药;善用经方及多方共用;用药以“平”见长;喜用对药;常用花叶类药;多用引经药及鸡内金等。突出了他对方剂及药物的认识和应用特点。2.2杨震教授临床经验总结在此就先生临证最为常见的肝系疾病、杂病及儿科疾病的经验进行总结整理。力求深入、完整理解和领悟他的学术主旨。2.2.1杨震教授治疗肝系疾病及杂病经验先生多年来从事肝病临床工作,本节对他临床治疗最常诊治的疾病经验进行了整理与研究。列选了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抑郁症、痤疮等五种常见疾病。对疾病特有的辨病规律进行概括,治疗经验多能体现先生的学术思想,亦是他学术思想的具体运用。尤其较全面地总结了先生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的经验和辨病思路。2.2.2杨震教授治疗小儿疾病经验先生曾在儿科工作,在儿科领域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挖掘、整理、探讨等多种形式,归纳总结他治疗儿科疾病,如性早熟、病毒性心肌炎、手足口病、药物性肝损害等的诊疗特色,分别从相火、温病等方面论治疾病,充分突出不同的辨治特色。3应用相火学说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通过对先生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继承,特别是“相火”学说的深入领悟和理解之后,探索其在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中的应用,为本病的辨治开拓新的思路,从理论挖掘到临床实践均实现了进展。3.1目的:观察运用相火理论辨治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优效性。使“相火学说”理论的理解在临床实践中得以深化,验证继承先生学术经验的成效。同时为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辨治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3.2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符合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瘀热黄疸型病例9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凉血解毒、养阴散瘀中药。治疗周期为21天。分别在治疗2周、治疗3周,评价两组疗效、症状积分、生化指标及炎性指标等。3.3结果:①收集完整病例85份,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②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治愈18例(41.8%),显效17例(39.5%),有效6例(14%),无效2例(4.65%),总有效41例(95.34%)。对照组治愈10例(23.8%),显效12例(28.57%),有效8例(19.05%),无效12例(28.57%),总有效30例(71.43%)。两组患儿疗效经Ridit检验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③两组中医证侯积分疗效经Ridit检验有差异性(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周、3周的证侯积分对比有差异(P<0.01),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④两组生化指标对比,如TBIL、DBIL、ALT、AST、ALP、GGT、TBA等与疗前对比均有差异(P<0.05),表明治疗后两组的肝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BIL、DBIL在治疗2周、3周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ALT、AST在治疗2周、3周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ALP在治疗2周、3周均无差异(P>0.05)。两组GGT在治疗2周、3周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TBA在治疗2周时无差异(P>0.05),在治疗3周时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CMV-DNA在治疗2周、3周后的阳性例数无差异(P>0.05)。⑤两组的IL-6与TNF-a在治疗前均有较高水平,治疗后较前均有所下降,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⑥随访结果表明,治疗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3.4结论:①应用相火学说之瘀热相火辨治婴儿CMV肝炎联合西医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预后;②凉血解毒、养阴散瘀中药具有利胆退黄、保肝降酶、减轻炎性反应的作用;③凉血解毒、养阴散瘀法可能成为中医治疗婴儿CMV肝炎的常用方法之一。研究成果经过三年的跟师学习,细致研读古代文献及先生着作、学术论文等文稿,对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系统总结,提出“崇尚相火学说、重视滋养阴液、倡导疏肝调气、注重给邪出路”为先生学术思想的核心。并运用先生的学术思想对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治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收到预期疗效,达到对先生的学术经验传承和发扬的目的,同时使自身学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辛绍杰,张爱民[4](2012)在《病毒感染与肝衰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病毒感染与全身许多器官功能衰竭密切相关,包括呼吸功能衰竭、肝脏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以及免疫功能衰竭等,这些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是许多病毒感染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引起肝脏功能衰竭的相关病毒包括嗜肝病毒感染与非嗜肝病毒感染。一、嗜肝病毒感染(甲型、乙型、丙型、丁型与乙型混合或重叠感染、戊型等)1.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HAV是小RNA病毒,主要经粪一口途径传播。人感染HAV后,可表现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感染。6岁以下儿童感染HAV后,70%为亚临床型感染;大龄儿童
王玮[5](2010)在《胆道闭锁与病毒感染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胆道闭锁是发生于婴幼儿的进行性炎症性胆管病,最终导致肝外、肝内胆管的梗阻及肝硬化。胆道闭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来自临床和动物实验的证据提示围生期的某种病毒感染诱发的宿主炎性反应很可能是致病原因之一。其中,巨细胞病毒和轮状病毒是胆道闭锁研究中最受关注的两种病毒。尽管研究发现胆道闭锁患儿有很高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但是临床上仍缺乏足够的证据表明这样的感染与肝外胆道损伤继而闭锁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因此我们的研究目的之一是在原有豚鼠先天性感染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国内高致病力毒株无法通过近交系传代获得的现状,摸索围产期远交系豚鼠巨细胞病毒(Guinea pig cytomegalovirus, gpCMV)感染并导致幼鼠肝胆损伤的合适病毒滴度,建立感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围产期CMV感染后肝脏实质和胆道系统的病变情况,进一步了解CMV在胆道闭锁发病中的作用;恒河猴轮状病毒感染(Rhesus Rotavirus, RRV)的胆道闭锁动物模型是目前胆道闭锁研究中最为常用的工具。由于轮状病毒对反转录基因基因技术的抵抗,使得对该病毒致病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受到极大限制。本研究的第二部分拟利用同组轮状病毒混合感染后可发生基因重排的特性,筛选单基因重排病毒株,通过病毒株的表现型分析确定RRV致胆道损伤的关键致病基因节段及其致病机制。材料与方法:一,豚鼠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及肝胆损伤机制研究:gpCMV于豚鼠胚胎肺成纤维细胞上传代适应。按病毒接种时间将动物分组为:1,孕晚期组,孕晚期豚鼠于孕40-43天腹腔接种1×109TCID50病毒悬液,同时设生理盐水或空白对照,活产子豚鼠出生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标本。2,新生鼠组,随机取新生豚鼠23只,于生后12-24小时腹腔注射1×108TCID50病毒悬液,于接种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标本。3,幼鼠组,随机取新生豚鼠16只,于生后10天腹腔注射1×108TCID50病毒悬液,于接种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标本。观察生长情况及黄疸症状。所有血液标本常规肝功能检测。肝脏及肝外胆道标本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原位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部分标本冰冻切片原位杂交检测gpCMVmRNA在肝胆系统的表达。胆汁标本双抗酶标ELISA法检测胆汁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和白介素6(Interleukin 6, IL-6)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检测CD8+细胞的表达。二,轮状病毒致小鼠胆管损伤关键基因的研究:将毒性病毒株RRV与非毒性病毒株EDIM(Epizootic Diarrhea ofInfant Mice)(体内)或TUCH(Tulane University and Cincinnati Childen’s Hospital,新分离出的猴轮状病毒株)(体外)共感染。所得部分双基因或三基因重排子代与亲代,或其他子代进行回交或杂交以施加选择性压力。将培养所得病毒悬液接种MA104细胞系后琼脂糖凝胶铺板,挑选病毒斑。病毒纯化后抽提R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基因型分析。将所筛选出的单基因重排病毒株接种新生BALB/C小鼠,进行病毒致病性分析,部分小鼠接种后7天杀死取肝脏及肝外胆道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分析。此外,将单基因重排各株接种胆管细胞系,4℃共孵育1小时后计算结合病毒量与总接种量的比例进行病毒细胞结合力分析;重排病毒株接种胆管上皮细胞系,感染剂量MOI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为1。48小时后对病毒进行滴定,了解增殖情况。各重排克隆接种新生鼠后7天后取肝外胆道标本制成匀浆,于MA104细胞系上进行滴定,了解病毒负荷量。结果:一,围生期豚鼠巨细胞病毒感染模型建立及分析:孕晚期及出生时腹腔接种巨细胞病毒可引起子代豚鼠肝胆系统损伤,表现为:1,孕晚期感染豚鼠出生体重明显低于盐水及空白对照(P=0.0029,P=0027)。生后20天,体重增长也明显落后于盐水及空白对照。新生鼠及幼鼠组病毒接种后豚鼠体重增长较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2,孕晚期感染子豚鼠与空白及盐水对照组相比,出生时及生后10天TB、DB、ALT、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时及生后10天两组比较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生后20天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前两组,较对照无明显差别(P>0.05)。部分子豚鼠肉眼可见大便变白,伴TB和DB水平的升高。新生鼠组病毒接种后10天AST水平较20天组和空白对照升高(P=0.027,P=0.043)。3,63.6%的孕晚期感染子豚鼠肝脏存在单核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病理改变,炎性细胞浸润以汇管区为主。可见小叶间汇管区的破坏和纤维化改变,合并小胆管增生。伴有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和坏死,肝内胆汁淤积。偶可见肝内微脓肿形成。新生鼠接种后10天出现肝脏病变(3/8),但病变较孕晚期组明显减轻。幼鼠组未见明显肝脏病变。4,有肝胆损伤者肝内细胞凋亡信号密度分布基本与炎症浸润程度一致,主要表达于肝脏实质细胞和汇管区间质细胞,血管和胆管上皮偶见信号表达。孕晚期组出生时肝脏细胞凋亡指数均值6.7±1.322,汇管区细胞凋亡指数均值5.13±2.112,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增加(P<0.05),与新生鼠组肝损伤者凋亡指数无明显差别。5,病毒gpCMV阳性杂交信号表达于胆管上皮及血管内皮细胞及汇管区基质内,但肝细胞内未见表达。孕晚期组豚鼠gpCMV阳性率17.27%,而新生鼠及幼鼠组豚鼠肝胆系gpCMV-mRNA阳性率(55%,50%)均明显高于孕晚期组(P=0.011,0.018<0.05)。6,新生鼠感染后10天,20天胆汁中可见HGF表达增加(P=0.0292,P=0.0461)。各组胆汁标本中未见IL-6的表达。7,孕晚期组(8/14)和新生鼠组(3/3)肝胆损伤者有CD8+细胞表达,主要分布于肝脏实质和汇管区间质。二,轮状病毒致小鼠胆管损伤关键基因的研究:1,在RRV对EDIM的体内杂交中,得到单基因重排株4株,将EDIM背景单基因重排株D6/2接种新生鼠后(第4基因节段来自RRV),诱导出与RRV类似的胆管损伤症状。RRV对TUCH的体外混合感染中(包括回交及子代杂交),分离出所有22个RRV或TUCH背景下单基因重排病毒株。分别命名为RTn(RRV背景重排株,第n个基因节段来自TUCH)或TRn(TUCH背景重排株,第n个基因节段来自RRV)。n代表第1至11个基因节段。2,致病性分析发现:重排株RT4没有致病性。相反,重排株TR4诱导出与RRV相似的黄疸症状,致病率(94.2%vs.100%,P=1.000)及致死率(88.24%vs.80.96%,P=1.000)无明显差别。58.33%的RT3感染小鼠表现胆道梗阻症状,其致病率和致死率明显低于RRV(p=0.001,0.000<0.05)。相对应的TR3尽管诱导出与RRV相似的致病率(88.89%,P=0.218),77.78%的小鼠最终黄疸症状消退并存活。其余RRV背景重排病毒株疾病的表现型与RRV类似。TR7、TR1和TR2一样未诱导出任何肝胆损伤症状。其余大多数TUCH背景单基因重排株诱导—过性肝胆损伤症状,几乎所有小鼠最终存活。3,病理分析证实各重排株的疾病表现型与汇管区及肝外胆道病理改变密切相关。4,细胞结合能力:重排株RT4的细胞结合率(3.97%±0.93%)明显低于RRV(16.03%±1.31%,P=0.003<0.05)及其他所有RRV背景重排株(P<0.05)。其余RRV背景重排株细胞结合率与RRV无明显差别(P>0.05)。相反,重排株TR4(12.43%±2.25%)表现出明显高于TUCH:5.33%±1.27%,p=0.001)及所有其他TUCH背景重排株的细胞结合率(P<0.05)。除了TR8和TR2外,其它TUCH背景重排株细胞结合率与TUCH相似(P>0.05)。5,感染性分析:克隆RT4在胆管上皮细胞系和肝外胆道的滴度均明显低于RRV(P=0.013,0.000)。相对应的克隆TR4的滴度无论在胆管细胞系还是小鼠肝外胆道均明显高于TUCH(P=0.004,0.0446)。在胆管细胞系上,所有其它RRV背景重排株的滴度与RRV类似(P>0.05),在肝外胆道大部分低于RRV(P<0.05)。TR7、TR1和TR2在胆管细胞系及肝外胆道滴度均低于TUCH(P=0.001,0.012,0.0069)。其余引起症状TUCH背景病重排株在胆管细胞系的滴度均高于TUCH(P<0.05)。等级相关分析提示TUCH背景重排株在肝外胆道平均滴度与病毒致病率相关。结论:一,围生期豚鼠巨细胞病毒感染模型建立及分析:1,孕晚期和出生后即刻接种gpCMV病毒可导致子代豚鼠的感染和肝胆系统炎症损伤。2,肝内和汇管区浸润炎性细胞以单核淋巴细胞为主,伴有CD8+T细胞的表达,提示Thl抗病毒免疫在此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病毒mRNA主要表达于汇管区及内皮系统,证实了CMV病毒对胆管上皮的亲和性。其攻击胆管上皮标本并引起炎症损伤的机制待进一步研究。4,损伤主要发生于围产期,与接种时间直接相关,表明宿主免疫状态不成熟可能是致病的重要背景因素。二,轮状病毒致小鼠胆管损伤关键基因的研究:1,基因节段4是决定小鼠胆道模型RRV对胆管上皮致病性的关键基因,也决定了RRV对胆管上皮感染的特异性,其机制在于影响病毒与胆管上皮细胞的结合能力,继而影响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其蛋白产物VP4与胆管上皮相关受体的相互作用很可能是决定胆管细胞对病毒易感性的关键环节。2,基因节段7被替代后,病毒的致病性、细胞结合能力和胆管上皮复制均未受影响,其蛋白产物VP7相关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可能对胆管上皮的易感性影响不大。3,基因节段3对RRV致病性有重要影响,其被替代所带来的“中间型”可能是包括宿主因素在内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4,基因节段1,2对病毒致病性无明显影响,但两者之间可能在病毒复制中存在协同作用。
梁卉[6](2008)在《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婴幼儿贫血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婴幼儿贫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的130例肺炎患儿,所有患儿于发病的第6~7天进行血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F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及CMV五种病毒特异性抗体及支原体抗体检查,全部患儿均CRP<8mg/L,根据CMV检测结果分为CMV感染组和非CMV感染组,将CMV感染组中经过新生儿筛查的30例患儿根据筛查结果分为先天性CMV感染组和后天性CMV感染组,对CMV感染性贫血患儿进行更昔洛韦治疗对照观察。结果(1)CMV感染组的患儿较非CMV感染组的患儿贫血程度重,贫血发生率高,P<0.05,差异有显着性。(2)先天性CMV感染组患儿较后天性CMV感染组患儿贫血发生率高,贫血程度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MV感染组CMV-DNA拷贝数和Hb数值相关系数,r=-0.322,p>0.05,两变量间无相关关系存在。(4)两组病人肺炎愈后2个月,CMV感染组贫血病例显着多于非CMV感染组(P<0.01)。CMV感染组轻度贫血约2周左右恢复正常,中度贫血约需1-2个月,而重度贫血需要3-6个月,非CMV感染组贫血患儿2周-2个月内全部恢复正常。两组数值经卡方检验,X2=7.426,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5)经更昔洛韦治疗CMV感染性贫血后,病毒载量显着降低(P<0.01),血红蛋白值升高明显(P<0.01)。(6)随诊1月后,更昔洛韦治疗组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非更昔洛韦治疗组,持续贫血病例明显减少(P<0.01)。结论婴幼儿CMV感染可引起红系造血功能紊乱,导致贫血。先天CMV感染导致贫血的发生率高,程度重,持续时间长。更昔洛韦治疗能明显缩短贫血病程,降低病毒载量。
冯向春[7](2008)在《新生儿高直接胆红素血症临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高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临床分析、随访,了解该症患儿的预后,探讨不良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0年5月~2006年5月在青岛市儿章医院新生儿科和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住院的新生儿高直接胆红素血症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和回顾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随访,失访15例,随访率83.70%。随访的77例包括内科治疗组46例及外科治疗组31例。两组分别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随访,了解死亡率,分析死亡及其他不良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对存活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并对两组病例预后进行比较。[结果]1.内科组54例,失访8例,随访对象46例,其中死亡9例,死亡率19.57%,实际观察人数为37例。37例大多数预后较好,其中治愈和好转占67.57%。观察组患儿头围及智能发育较正常对照组差,差别有统计意义,体重及身高差别无统计意义。2.外科组38例,失访7例,随访的31例患儿根据生存与死亡进行分组,比较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别无统计意义。90d前手术者占存活者总数的56.25%,明显高于120d后手术者的12.5%,差别有高度统计意义。存活的16例中治愈和好转占50%。仅有3例胆总管囊肿术后患儿行智能测试,结果均显示正常。3.外科组诊治年龄晚于内科组,差别有统计意义,外科组不良预后发生率64.52%明显高于内科组的45.65%,差别有统计意义,外科组死亡率48.39%明显高于内科组的19.57%,差别有统计意义。[结论]新生儿高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预后差,死亡率高,尤其需外科治疗的患儿往往诊治较晚,不良预后发生率高,生存质量差,应早期积极干预。
么宏强[8](2006)在《绵羊肺腺瘤病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绵羊肺腺瘤病(sheep pulmonary adenomatosis ,SPA)是由β型反转录病毒引起的一种肿瘤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疾病,我国农业部列为三类疾病。本研究在对内蒙古某市种羊场绵羊肺腺瘤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选择2个SPA自然病例带回实验室,进行临床症状观察、血液学检查、X线检查、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病理学观察。同时用含JSRV-NM株的SPA肺肿瘤组织无细胞滤液0.3 ml气管内接种1日龄羔羊7只,经18个多月的系统观察,对存活下来的4只人工感染羊,也进行了同上的系统临床病理学研究。本研究还分别提取2只自然感染羊、4只JSRV-NM株人工感染羊、6只健康对照羊的肺组织基因组DNA,根据JSRV-NM株病毒基因组全序列,采用Primer Premier 5.0引物设计软件,在env基因TM区和LTR U3区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PCR方法,检测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SPA病羊肺肿瘤组织中JSRV的前病毒DNA。同时,对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以及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凋亡情况。实验结果表明:(1)2只自然感染绵羊均出现了SPA典型的临床症状,“小推车试验”阳性,脉搏和呼吸频率高于正常,贫血,X线胸透发现病羊肺部有不同程度的云絮状实变区。(2)剖检可见,肺脏体积增大,表面和切面上有大小不一、质度较实的黄白色小结节,有些病例肺胸膜的脏层与壁层发生粘连,支气管、细支气管内可见白色泡沫状黏液。(3)病理组织学检查,肺泡壁上皮细胞和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增生,呈乳头状向肺泡腔内或细支气管腔内生长,邻近肺泡腔内有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4)透射电镜观察,病羊肺泡壁上皮细胞被大量肿瘤化的立方状上皮细胞取代,有些细胞的细胞质中发现有明显的板层小体,证明肿瘤细胞主要来源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5)4只人工感染绵羊均出现了一些SPA临床症状。剖检、组织学检查以及透射电镜观察,人工感染JSRV-NM株病羊所引起的主要病变及其性质,和SPA自然病例的病变及其性质相似。(6)2只SPA自然病羊PCR检测结果都为阳性,而2只健康对照羊PCR检测结果都为阴性;4只JSRV-NM株人工感染病例PCR检测结果都为阳性,而4只健康对照羊PCR检测结果都为阴性。(7)2个自然病例、4个人工感染病例,外周血中CD2+、CD4+、CD8+T细胞表现为暂短的升高,其后迅速下降,之后可反复出现起伏;而在JSRV的持续作用下,病羊体内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凋亡和坏死。
黎耀强[9](2004)在《中医治疗艾滋病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艾滋病的最早病例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于1981年所报告,1982年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亦即艾滋病;1984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分离出了一种逆转录病毒,1986年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亦即艾兹病毒,此后,艾滋病的研究便突飞猛进。本文的第一部份是综述这一曲折的过程。 因为种错纵复习的因素,艾兹病仍然在世界各地蔓延着,尤以发展中国家为甚;我国自1985年亦发现首例艾滋病患。第二部份是综述艾滋病在全球的流行概况。 我国自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先后分别在全国各省、市及地区检测出艾滋病带原者,临床上亦先后发现艾滋病患。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改变,人民观念亦有所改变,加速着艾兹病的蔓廷。第三部份作为专章,综述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的概况与持点。 艾滋病病毒,在结构方面的研究己经有很好的成绩,其基因序列亦己十分清楚,第四部份是综述艾滋病病毒的特性。 艾滋病的诊断,以实验室诊断为主。艾滋病的实验室诊断,亦即以抗原或抗体为至的诊断方法,目前还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第五部份是综述艾滋病实验室诊断的现况。 艾滋病的临床诊断,因各国国情及经济条件不同,病人的年龄等差异,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案,我国亦因本国国情不同而有我国自己的方案。第六部份是综述各个不同方案的异同。 艾滋病的治疗,以主流医学,即西医为主,但目前尚没有可靠的药物;目前能用的药物都仅能作局部控制病情,但副作用很多、药价也不便宜。再者,目前用药方案也尚未统一。第七个部份是综述目前西医西药治疗艾兹病的概况。 中医中药在几千年防治各种急性传染病和慢性病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许多事实说明了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有很大的优势;我国部份医疗工作人员,十多年前就有用中医中药,包括针炙,在非洲治疗艾滋病的经验,本人亦于十三年前开始,用中医中药方法,配合西医方法,治疗第一位艾滋病病患,至今亦巳有数十例,大部份病者情况都常稳定,实验室指针也很正常,中医中药治疗可能是是艾滋病患的契机,同时也这可能是中医中药的契机。第八个部份作为重点,综述目前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的概况。 目前,尚未寻找到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有效药物,也还没有找到可以用来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有效疫苗。预防控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健康教育,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个人对社会应承担责任的意识。从而使那些有高危险行为的人改变其危险行为,使那些没有高危险行为的人避免将来发展成为有高危险泛行为的人。 治疗是最后手段,中医一向强调<冶未病,不治己病>鞣揭窖б嘤幸?一套较完整的预防操拖。第九部份是综述重点在艾滋病的预防策略。 国家政策,对国计民生起主导作用,面对艾滋病,非得由国家力量通盘考虑,要达到有效治疗与控制是有困难的。作为本文的最后附录部份,包括国家有关部会的政策性指令,作为参考,本文才算完整。
徐进平[10](2003)在《HCV E1和HCMV IE86蛋白的性质和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包括两个部分:(1)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E1基因的表达及E1蛋白质免疫学性质研究。(2)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最早期蛋白与转录调控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本文首次报道了HCV武汉株(WH strain)全长E1基因cDNA全序列,将该cDNA分别克隆于载体pQE30、pBlueBacHisB和pcDNA3.1(-)中,分别在大肠杆菌、真核细胞和实验动物肌肉组织中进行表达。全面研究了HCV E1 cDNA在大肠杆菌和真核细胞中表达的HCV E1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HCV包膜蛋白的功能和揭示HCV E1的变异规律及其特点,为将E1蛋白质应用于HCV的临床诊断和研制有效的、HCV疫苗,预防和治疗丙型肝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HCV全长E1 cDNA含576bp,编码含19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HCV武汉株和日本株(HCV-J型)E1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74.48%,编码的氨基酸的同源性为78.13%。其免疫优势表位P1(210-223aa)和P2(315-327aa)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1.43%和100%。这证实了Ray以前所推测的P1可能是一个变异较大的区域,而P2较保守的观点。 大肠杆菌中表达的HCV E1为23kDa、非糖基化的融合蛋白,形成包涵体。以包涵体作为抗原,采用ELISA可检测出HCV阳性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在确定的HCV阳性患者中阳性检出率为48/90。推测E1的抗原性可能与其B细胞表位,即RMAWDMMMNW(317-326aa)相关,而与E1蛋白是否糖基化无关。以包涵体作为免疫原,小鼠抗HCV E1 IgG抗体水平在第8周达到高峰,抗体滴度可达1:2400;家兔抗HCV E1IgG抗体水平在第8周达到高峰,抗体滴度可达1:5760,并能诱导小鼠粘膜产生免疫应答。E1蛋白能诱生小鼠较高水平的CTL应答、DTH应答,并引起CD8- T细胞数量在免疫后明显升高。推测E1蛋白表达所形成的包涵体结构直接作为免疫原,有利于HCV E1抗原的呈递。说明HCV E1包涵体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HCV E1基因cDNA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产物主要为40kDa的融合蛋白,极弱地表达29-40kDa蛋白。推测该蛋白分子量差异是因表达产物经不同程度糖基化所致。以40kDa E1蛋白为抗原,采用ELISA方法检测HCV抗体,在确定的HCV阳性患者中阳性检出率48/90。该检测结果与包涵体HCV E1蛋白临床检测一致,但反应强弱有差异,糖基化蛋白反应弱。该蛋白可诱生免疫实验动物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小鼠抗HCV E1 IgG抗体水平在第6周达到高峰,抗体滴度可达1:2400;家兔抗HCV E1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工gG抗体水平在第8周达到高峰,抗体滴度可达1:7680。HCvEI糖基化蛋白能诱生小鼠抗s工gG反应,但不能诱生小鼠slgA反应。通过LDH检测,发现该蛋白也能诱生小鼠CTL应答,并引起小鼠免疫后CD扩T细胞数量明显升高以及DTH应答,说明HCV El糖基化蛋白能诱生细胞免疫应答。 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用pcEI转染肝癌细胞HepGZ,HCvEI基因cDNA在HepGZ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为35kDa的单一糖基化成熟蛋白,且该蛋白能与临床HCV抗体阳性血清特异结合。采用亲和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证实小鼠股四头肌细胞能摄取质粒pcEI DNA,并表达了HcvEI蛋白。通过肌肉注射途径,直接注射裸露质粒pcEI DNA免疫实验动物,发现pcEI DNA能引起7/8小鼠,5/5家兔抗HCVEI抗体阳转,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HCv El抗体。通过LDH检测和比较CD;+/CD,‘比例,peEI引起小鼠免疫后CDs+T细胞数量明显升高以及DTH应答,说明pcEI能诱生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以人巨细胞病毒的最早期蛋白工E86为材料,研究工E86蛋白与细胞和其它病毒的转录调控因子和通用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的能力,建立基因表达调控的大分子体系研究模型。为在大分子体系水平上,进一步了解大分子体系中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方式,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具体意义奠定了基础。 将HCMV IE86 eDNA克隆入pGEX一 ZT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GST一IE86融合蛋白。SDS一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GST一IE86融合蛋白存在于细胞裂解上清中,为可溶性蛋白,分子量为92kDa。通过亲和层析柱纯化,分别获得纯化的GST和GST一IE86融合蛋白。采用特异性亲和层析共分离技术研究HCMV IE86蛋白与转录调控因子和通用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表明HCMV工E86蛋白能与直接结合启动子DNA的转录调控因子SPI、API、APZ及通用转录因子TFllB相互作用而形成异源蛋白复合物,该转录调控因子及通用转录因子与HCMV工E86蛋白同时被吸留在亲和层析柱中。但是,HCMV工E86蛋白不能与NF一KB相互作用。 HCMV IE86蛋白与转录调控因子及通用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活性与IE86蛋白的糖基化无关,而IE86蛋白的锌指结构可能是关键。IE86通过与SPI、API、APZ等转录调控因子、RNA多聚酶H所用的通用转录因子TFllD、TFllB等相互作用形成大分子体系,通过这种大分子体系的作用启动和增强转录。工E86蛋白在识别和结合启动子特异序列的转录调控因子与RNA多聚酶H的通用转录因子如TFllD、TFllB之间可能起到连系的桥梁作用,从而加速转录起始复合物的装配过程。我们推测工E86?
二、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死亡病例临床病理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死亡病例临床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3)杨震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杨震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
第一章 杨震教授肝病理论学术渊源 |
第二章 杨震教授相火学说学术渊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杨震教授的学术思想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 |
第一章 杨震教授学术思想研究 |
(一) 杨震教授学术观点 |
1 崇尚相火学说 |
2 重视滋养阴液 |
3 倡导疏肝调气 |
4 注重给邪出路 |
(二) 杨震教授遣方用药特点 |
1 以辩证论治为原则,遵从理法方药 |
2 善用经方及多方共用 |
3 用药以“平”见长 |
4 喜用对药 |
5 常用花、叶类药 |
6 多用引经药及鸡内金 |
第二章 杨震教授临床经验总结 |
(一) 杨震教教授治疗肝系疾病及杂病经验 |
1 杨震教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经验 |
2 杨震教授治疗肝硬化经验 |
3 杨震教授治疗脂肪肝经验 |
4 杨震教授治疗抑郁症经验 |
5 杨震教授辨治痤疮经验 |
(二) 杨震教授治疗儿科疾病经验 |
1 杨震教授治疗小儿性早熟经验 |
2 杨震教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经验 |
3 杨震教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
4 杨震教授治疗小儿药物性肝损害经验 |
临床验案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应用相火学说辨治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研究 |
(一) 婴幼儿抗巨细胞感染治疗研究进展 |
(二) 中医学对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认识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疗标准及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杨震教授学术生平 |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症状体征评分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胆道闭锁与病毒感染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豚鼠围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及肝胆损伤机制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轮状病毒致小鼠胆管损伤关键基因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补充数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完成论文 |
致谢 |
综述 |
附页 |
(6)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婴幼儿贫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7)新生儿高直接胆红素血症临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新生儿高直接胆红素血症内科治疗组临床预后分析 |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观察组患儿基本临床资料 |
1.2.2 观察组与对照组家庭一般情况比较 |
1.2.3 观察组与对照组体格、智能发育的比较 |
1.3 讨论 |
第二部分 新生儿高直接胆红素血症外科治疗组临床预后分析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外科治疗组患儿基本临床资料 |
2.2.2 外科治疗组患儿生存与死亡病例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
2.2.3 生存者与死亡者手术日龄比较 |
2.2.4 生存者临床疗效评价 |
2.2.5 外科治疗组患儿光镜下病理改变 |
2.3 讨论 |
第三部分 内科治疗组与外科治疗组两组间临床预后比较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2 结果 |
3.2.1 两组病例治疗前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
3.2.2 两组随访病例预后比较 |
3.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的参考文献 |
致谢 |
(8)绵羊肺腺瘤病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绵羊肺腺瘤病概述 |
1.1.1 绵羊肺腺瘤病的发现 |
1.1.2 绵羊肺腺瘤病的病原学 |
1.1.3 绵羊肺腺瘤病的流行病学 |
1.1.4 绵羊肺腺瘤病的发病机理 |
1.1.5 绵羊肺腺瘤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1.1.6 绵羊肺腺瘤病的诊断 |
1.1.7 绵羊肺腺瘤病的防制 |
1.1.8 绵羊肺腺瘤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 |
1.2 绵羊肺腺瘤病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 |
1.2.1 绵羊肺腺瘤病临床病理学研究的意义 |
1.2.2 绵羊肺腺瘤病的临床基本检查 |
1.2.3 绵羊肺腺瘤病的实验室检查 |
1.2.4 绵羊肺腺瘤病的特殊检查 |
1.2.5 绵羊肺腺瘤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
1.2.6 绵羊肺腺瘤病的超微病理学观察 |
1.3 绵羊肺腺瘤病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
1.3.1 绵羊肺腺瘤病分子病理学研究的意义 |
1.3.2 PCR 技术在绵羊肺腺瘤病研究中的应用 |
1.3.3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在绵羊肺腺瘤病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
2 实验一绵羊肺腺瘤病自然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
摘要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器具试剂 |
2.1.3 试剂 |
2.1.4 仪器 |
2.2 方法 |
2.2.1 兽医临床基本检查 |
2.2.2 实验室检查 |
2.2.3 特殊检查 |
2.2.4 病理组织学观察 |
2.2.5 超微病理学观察 |
2.3 结果 |
2.3.1 流行病学调查 |
2.3.2 临床症状检查 |
2.3.3 体温测定结果 |
2.3.4 脉搏测定结果 |
2.3.5 呼吸数测定结果 |
2.3.6 实验室检查结果 |
2.3.7 特殊检查结果 |
2.3.8 病理学观察 |
2.3.9 超微病理学观察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实验二绵羊肺腺瘤病人工感染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
摘要 |
3.1 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病毒来源 |
3.1.3 实验试剂、器具及仪器 |
3.2 方法 |
3.2.1 兽医临床基本检查 |
3.2.2 血常规的测定 |
3.2.3 X 线检查 |
3.2.4 病理组织学观察 |
3.2.5 超微病理学观察 |
3.3 结果 |
3.3.1 临床症状检查 |
3.3.2 体温测定结果 |
3.3.3 脉搏测定结果 |
3.3.4 呼吸数测定结果 |
3.3.5 血常规检查结果 |
3.3.6 X 线检查结果 |
3.3.7 病理学观察结果 |
3.3.8 超微病理学观察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实验三绵羊肺腺瘤病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病例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
摘要 |
4.1 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试剂 |
4.1.3 仪器 |
4.2 方法 |
4.2.1 PCR 检测方法 |
4.2.2 SPA 自然病例外周血中免疫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 |
4.2.3 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凋亡的检测 |
4.3 结果 |
4.3.1 SPA 自然病例PCR 检测结果 |
4.3.2 SPA 人工感染病例PCR 检测结果 |
4.3.3 SPA 自然病例外周血免疫细胞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
4.3.4 SPA 人工感染病例外周血免疫细胞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
4.3.5 SPA 人工感染病例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总体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9)中医治疗艾滋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概述:艾滋病病毒之发现,命名及现状 |
第二篇 艾滋病的流行概况 |
第三篇 中国艾滋病的流行概况 |
第四篇 艾滋病病毒 |
第五篇 HIV感染的诊断与临床 |
第六篇 艾滋病的临床 |
第七篇 艾滋病的治疗 |
第八篇 中医治疗艾滋病探索 |
第九篇 艾滋病的预防对策 |
附录 |
(10)HCV E1和HCMV IE86蛋白的性质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第一部分 人丙型肝炎病毒E1基因的表达及E1蛋白质免疫学性质研究 |
Ⅰ 文献综述 |
1.1 人丙型肝炎病毒颗粒的特征 |
1.1.1 病毒颗粒的形态 |
1.1.2 病毒颗粒的密度 |
1.1.3 体外感染细胞内病毒颗粒 |
1.2 人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
1.2.1 HCV基因组结构及序列的多样性 |
1.2.2 HCV蛋白质的加工及病毒蛋白的性质和功能 |
1.3 HCV的变异和分型 |
1.3.1 HCV的变异 |
1.3.2 HCV基因型 |
1.3.3 HCV基因型分布 |
1.3.4 其它 |
1.4 人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 |
1.4.1 急性感染 |
1.4.2 慢性感染 |
1.4.3 HCV与肝细胞癌 |
1.5 HCV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诊断 |
1.5.1 HCV的流行病学 |
1.5.2 HCV的临床诊断 |
1.6 人丙型肝炎病毒的疫苗 |
1.6.1 HCV感染后的免疫应答 |
1.6.2 HCV疫苗 |
1.7 HCV包膜蛋白的研究进展 |
1.7.1 包膜蛋白区的基因结构 |
1.7.2 包膜蛋白区高变区 |
1.7.3 包膜蛋白的表达 |
1.7.4 包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1.7.5 包膜蛋白的免疫与疫苗研究进展 |
Ⅱ 研究目的 |
Ⅲ HCV E1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HCV E1基因的PCR扩增 |
3.2.2 HCV E1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
3.2.3 含HCV E1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
3.2.4 HCV E1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3.2.5 武汉株(WH strain)和日本株(HCV-J型)E1基因DNA和编码氨基酸序列比较 |
3.3 讨论 |
3.3.1 HCV E1基因在HCV分型中的作用 |
3.3.2 HCV E1蛋白半胱氨酸残基与E1E2复合体 |
3.3.3 HCV E1蛋白糖基化位点 |
3.3.4 HCV E1蛋白抗原表位结构位点分析 |
3.4 小结 |
Ⅳ HCV E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E1蛋白质免疫学性质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HCV E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4.2.2 HCV E1蛋白的纯化 |
4.2.3 HCV E1包涵体的电镜观察 |
4.2.4 HCV E1蛋白的抗原性分析 |
4.2.5 小鼠抗HCV E1 IgG的检测 |
4.2.6 家兔抗HCV E1 IgG的检测 |
4.2.7 小鼠抗HCV E1 IgA的检测 |
4.2.8 小鼠抗HCV E1 SIgG的检测 |
4.2.9 小鼠抗HCV E1 sIgA的检测 |
4.2.10 CTL效应的检测 |
4.2.11 小鼠CD_4~-、CD_8~-细胞数量的变化 |
4.2.12 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结果 |
4.2.13 安全性 |
4.3 讨论 |
4.3.1 HCV E1蛋白抗原性 |
4.3.2 HCV E1蛋白诱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
4.3.3 HCV E1蛋白诱导小鼠粘膜产生免疫应答 |
4.3.4 HCV E1蛋白诱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
4.3.5 HCV E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包涵体蛋白的形成 |
4.3.6 HCV E1蛋白糖基化及其免疫学性质的关系 |
4.4 小结 |
Ⅴ HCV E1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E1蛋白质免疫学性质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重组转移质粒的构建 |
5.2.2 重组病毒的筛选与鉴定 |
5.2.3 HCV E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
5.2.4 HCV E1蛋白的纯化 |
5.2.5 HCV E1蛋白的抗原性分析 |
5.2.6 昆虫细胞和大肠杆菌表达的HCV E1蛋白抗原性比较 |
5.2.7 小鼠抗HCV E1 IgG的检测 |
5.2.8 家兔抗HCV E1 IgG的检测 |
5.2.9 小鼠抗HCV E1 IgA的检测 |
5.2.10 小鼠抗HCV E1 sIgG的检测 |
5.2.11 小鼠抗HCV E1 sIgA的检测 |
5.2.12 CTL效应的检测 |
5.2.13 小鼠CD_4~-、CD_8~-细胞数量的变化 |
5.2.14 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结果 |
5.2.15 安全性 |
5.3 讨论 |
5.3.1 HCV E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
5.3.2 HCV E1蛋白的纯化 |
5.3.3 HCV E1蛋白的抗原性 |
5.3.4 HCV E1蛋白诱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
5.3.5 HCV E1蛋白诱导小鼠粘膜产生免疫应答 |
5.3.6 HCV E1蛋白诱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
5.4 小结 |
Ⅵ HCV E1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DNA免疫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含HCV E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
6.2.2 HCV E1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
6.2.3 HCV E1基因在小鼠肌肉组织中的原位表达 |
6.2.4 小鼠抗HCV E1 IgG的检测 |
6.2.5 兔抗HCV E1 IgG的检测 |
6.2.6 体外CTL检测 |
6.2.7 CD_4~-、CD_8~-细胞数量的变化 |
6.2.8 安全性 |
6.3 讨论 |
6.3.1 HCV DNA免疫 |
6.3.2 HCV E1基因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 |
6.3.3 HCV E1基因在肌肉组织中的原位表达 |
6.3.4 pcE1诱生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
6.3.5 pcE1诱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
6.3.6 提高HCV DNA免疫效果的途径 |
6.3.7 HCV DNA疫苗的安全性 |
6.4 小结 |
Ⅶ 总结 |
第二部分 人巨细胞病毒最早期蛋白与转录调控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
Ⅰ 文献综述 |
1.1 人巨细胞病毒的致病性 |
1.2 人巨细胞病毒颗粒的特征 |
1.3 人巨细胞病毒基因组结构 |
1.4 人巨细胞病毒基因表达产物 |
1.4.1 HCMV的结构蛋白 |
1.4.2 HCMV的非结构蛋白 |
1.5 人巨细胞病毒立即早期基因 |
1.5.1 HCMV基因的时序性表达 |
1.5.2 HCMV IE基因的增强子 |
1.6 人巨细胞病毒立即早期蛋白功能 |
1.6.1 IE72蛋白的功能 |
1.6.2 IE86蛋白的功能 |
1.6.3 IE55蛋白的功能 |
Ⅱ 研究目的 |
Ⅲ 含HCMV IE86 cDNA重组质粒的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重组质粒pBIE86的构建和鉴定 |
3.2.2 重组质粒pGIE86的构建和鉴定 |
3.3 讨论 |
3.3.1 HCMV IE86基因 |
3.3.2 重组质粒pBIE86 |
3.3.3 重组质粒pGIE86 |
3.4 小结 |
Ⅳ HCMV IE86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GST-IE86融合蛋白的纯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HCMV IE86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4.2.2 GST-IE86融合蛋白的纯化 |
4.3 讨论 |
4.3.1 可溶性GST-IE86融合蛋白 |
4.3.2 GST-IE86融合蛋白的纯化 |
4.3.3 HCMV IE86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
4.4 小结 |
Ⅴ HCMV IE86蛋白与通用转录因子和转录调控因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IE86蛋白与通用转录因子TFⅡB的相互作用 |
5.2.2 IE86蛋白与转录调控因子SP1的相互作用 |
5.2.3 IE86蛋白与转录调控因子AP1的相互作用 |
5.2.4 IE86蛋白与转录调控因子AP2的相互作用 |
5.2.5 IE86蛋白与转录调控因子NF-κB的相互作用 |
5.3 讨论 |
5.3.1 HCMV IE86蛋白的功能 |
5.3.2 转录因子 |
5.3.3 HCMV IE86蛋白与TFⅡB的相互作用 |
5.3.4 HCMV IE86蛋白与SP1的相互作用 |
5.3.5 HCMV IE86蛋白与AP1的相互作用 |
5.3.6 HCMV IE86蛋白与AP2的相互作用 |
5.3.7 HCMV IE86蛋白与NF-κB的相互作用 |
5.3.8 HCMV IE86蛋白激活基因转录机制 |
5.4 小结 |
Ⅵ 总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死亡病例临床病理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D]. 马海兴.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2]胎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尸检一例[J]. 卢芳,彭芳,钟碧玲,王贵明,王爱武,陈艳宇,龙中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0(07)
- [3]杨震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D]. 史艳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4]病毒感染与肝衰竭[A]. 辛绍杰,张爱民. 第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12
- [5]胆道闭锁与病毒感染的动物实验研究[D]. 王玮. 复旦大学, 2010(11)
- [6]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婴幼儿贫血的影响[D]. 梁卉. 青岛大学, 2008(07)
- [7]新生儿高直接胆红素血症临床预后分析[D]. 冯向春. 青岛大学, 2008(07)
- [8]绵羊肺腺瘤病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研究[D]. 么宏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11)
- [9]中医治疗艾滋病研究[D]. 黎耀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4)
- [10]HCV E1和HCMV IE86蛋白的性质和功能研究[D]. 徐进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