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胞白血病 5q13.3 断裂位点的线性 DNA 荧光原位杂交作图

毛细胞白血病 5q13.3 断裂位点的线性 DNA 荧光原位杂交作图

一、毛细胞白血病5q13.3断裂位点线性DNA荧光原位杂交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胡亮[1](2021)在《Rbm15通过调控mTORC1来影响肝实质细胞成熟》文中研究说明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新陈代谢的中枢,承担着分泌胆汁,调节血液平衡,解毒,糖代谢,免疫以及胚胎早期造血等功能。脊椎动物中,肝脏是由早期前肠内胚层细胞分化发育而来,随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细胞类型的实质性器官。肝脏的主要细胞类型包括肝实质细胞、胆管细胞、星状细胞、内皮细胞以及Kupffer细胞,其中肝实质细胞是肝脏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肝脏中最大的细胞类群。在生命活动中,肝实质细胞容易因各种外界因素诱导损伤,这往往会引发各类肝脏病变。我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一的肝病大国,对肝脏尤其是肝实质细胞的发育,成熟以及损伤再生机制的研究成为了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热点领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mTOR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因其能被雷帕霉素特异性抑制而得名。mTOR蛋白是一个典型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能与RAPTOR(复合物1),RICTOR(复合物2),LST8,以及m SIN1等组成复合物mTORC1/2,该复合物能磷酸化下游靶基因,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有S6k1,4EBP1,AKT,PKC。mTOR复合物是主要的细胞代谢调控因子,它能响应细胞内、外环境中的营养条件、生长信号以及环境压力,来调整细胞的代谢,增殖以及衰老等生命过程。异常的mTOR信号往往会引发多种人类疾病,比如糖尿病和癌症。因此,mTOR信号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靶蛋白分子,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斑马鱼是一种具有远大应用前景的模式动物。自1981年George Streisinger建立起完善的斑马鱼实验和养殖体系以来,迅速被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斑马鱼相对较小的体型、较短的性成熟期以及强大的繁殖能力使得研究人员能够以非常低的实验成本在短时间获得大量实验材料,便于大规模的药物和遗传诱变筛选;而且斑马鱼的早期胚胎是透明,对其内部组织和器官的观察就变得非常简单;同时斑马鱼与人类的基因组高度相似,能很好地模拟人类的器官发育和组织再生过程。这些优势使得斑马鱼在药理病理,环境监测,以及器官的发育和再生等领域都能一展所长。。器官的发育和再生一直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最为重大的问题之一。为了研究肝脏的发育与再生的调控机制,我们实验室很早前就构建了一个特异性标记肝实质细胞的转基因系Tg(lfabp:Dendra2-NTR)cq1。该转基因系不仅能特异性地标记肝实质细胞,并且能通过在egg water中加入Methazolamide的方法来特异性杀伤斑马鱼肝实质细胞从而损伤肝脏。基于该转基因系,我们利用ENU处理来诱导斑马鱼基因组中的单碱基随机突变,随后通过观察子代斑马鱼的肝脏荧光信号来筛选出影响肝脏发育和再生的突变体,结合图位克隆和DNA测序就可以筛选出影响肝脏发育和再生的基因。通过筛选,我们得到了一个非常特异的斑马鱼肝脏发育突变体cq96。在发育第五天,该突变体肝脏区域的荧光信号极弱,且肝细胞间的荧光强度存在显着差异并伴随有细胞增大的现象。突变体肝脏区域还存在一部分不表达或弱表达肝脏荧光的细胞。通过原位杂交实验我们发现突变体肝脏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显着降低,但是胰腺和肠道相关基因的表达正常。这些实验结果表明,该突变体表现出特异的肝脏发育缺陷。肝脏的发育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肝脏命运的特化阶段(肝脏出芽)以及生长,分化阶段。我们在发育60小时检测了能标记早期内胚层和肝芽的重要转录因子hhex、foxa3、gata6、prox1的表达情况,此时的肝脏出芽已经完成并处于快速增殖的阶段。原位杂交实验表明该突变体的内胚层发育正常,而且肝脏命运决定不受影响,肝芽的大小没有表现出异常。同时我们还发现发育第5天的突变体肝脏区域并未出现前体细胞基因的高表达,且肝脏重要转录因子hnf4a的表达也并未受到影响,这表明突变体的肝脏母细胞已经向肝脏细胞进行了分化,但肝脏细胞的功能受到了突变基因缺失的影响。进一步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该突变体胆管系统发育正常,但两个重要的肝脏转录因子Hnf4a、Prox1水平显着下降,这两个转录因子对肝脏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的完备十分重要。在器官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是受到严格调控的,而突变体肝脏区域荧光弱且阳性细胞数目少于野生型,可能与肝脏实质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凋亡有关。通过对PCNA的免疫荧光染色和TUNEL染色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该突变不影响肝脏细胞的增殖和凋亡。通过图位克隆,我们发现突变体的肝脏发育缺陷是由rbm15的突变所致。该基因编码了一个RNA结合蛋白,并在RNA甲基化修饰,m RNA出核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原位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的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发育第五天时在肝脏区域高表达。为了验证图位克隆的结果,我们通过CRISPR/Cas9敲除了该基因,并重现ENU突变体的表型;同时我们利用过表达系Tg(Hsp7ol:rbm15-Flag)在突变体中过表达Rbm15,48小时后突变体肝脏的荧光标记得到了显着增强,原位杂交的结果也表明肝脏功能性基因的表达也得到了显着提升。这些实验结果表明Rbm15的功能缺失影响了肝实质细胞的成熟。由于mTOR信号影响了肝脏的增殖和再生,且在肝脏的代谢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我们检测了mTORC1的下游蛋白4EBP1的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突变体中p-4EBP1的水平显着强于野生型,这意味着mTORC1的异常激活可能是肝细胞成熟异常的原因。随后的雷帕霉素处理成功地回救了突变体肝脏表型,同时Hnf4a的细胞核内蛋白水平以及肝脏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也得到了回救。我们的研究首次发现rbm15的缺失能非常特异地影响斑马鱼肝脏的成熟,但不会影响肝细胞的分化以及肠道、胰腺的正常发育。并证明了该基因的缺失会导致高水平的mTORC1的激活从而抑制肝实质细胞的成熟。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在肝脏发育的过程中,mTORC1的活性应当受到严格调控,过高的mTORC1对器官的发育会带来负面影响。这一研究对临床治疗肝脏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更深入地探索。

尤宗昊[2](2020)在《CCAT1在前列腺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癌症协会公布2019年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超过肺癌,位于男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高居第二位。近十年来,随着人群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西化,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递增,严重威胁老年男性的身心健康。自1941年首位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去势手术治疗以来,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已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经典疗法。超过80%的患者在肿瘤早期阶段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后临床疗效显着,但多数患者在经历14-30个月的治疗敏感期后,病变将逐步发展为雄激素非依赖状态,即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CRPC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十分短暂,逐渐成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前列腺癌激素依赖状态改变的机制,寻找高效的治疗措施,对于延缓肿瘤恶性进展以及提高患者生存率意义重大。近年来,不同类型RNA分子在肿瘤中发挥的作用得到广泛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为一种由200个以上核苷酸分子构成的非蛋白编码转录本,广泛参与到细胞增殖、分化、凋亡、DNA损伤反应以及染色体印记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根据亚细胞定位不同,LncRNA可在细胞核中与RNA、DNA结合,调节染色质修饰和pre-mRNA的剪切,抑或充当蛋白复合物组装的支架结构,同时也可在细胞质中发挥分子海绵吸附作用,调节转录产物的翻译及稳定性,从而影响细胞信号传导级联。雄激素受体(AR)作为配体响应性蛋白,可介导前列腺癌(PCa)中雄激素的效应功能。众所周知,即使在雄激素剥夺治疗以后,异常激活的AR对于PCa细胞的存活和CRPC的进展必不可少,而在对AR信号通路再激活的机制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RNA可通过招募特定转录因子的共激活因子调控AR下游基因的表达,在激素依赖状态的转变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RNA解旋酶DDX5(p68)属于DEAD box家族,具有依赖于RNA的ATPase活性,参与调控RNA的剪切、翻译。p68作为AR的共激活因子,与AR共同结合在AR下游基因启动子区域的顺式调控元件(AU-rich element,ARE)上,促进AR通路下游基因的表达,激活AR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本课题组通过结合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DPC)患者组织标本、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组织标本、远处淋巴结转移患者转移性淋巴结组织标本以及前列腺癌生物学信息数据库发现LncRNA CCAT1在CRPC以及远处转移淋巴结组织中显着高表达,并且在CRPC细胞系(PC3、Du145)中表达量显着增加,由此提示CCAT1可能与CRPC的进展密切相关。CCAT1定位于人类染色体8q24.21,首先发现高表达于结肠癌中,在其他如肝癌、胃癌、胆囊癌、肺癌、卵巢癌以及食管鳞癌的肿瘤组织中均存在异常的表达,而目前关于CCAT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知之甚少。基于此研究现状,本研究首先在PCa的细胞和组织中明确CCAT1的表达,随后分离细胞核、质组分并提取各组分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CAT1的亚细胞结构定位,并借助体内外功能实验探讨CCAT1异常表达对PCa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最后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分子机制研究进一步明确CCAT1在PCa进展中发挥重要生物功能的机制,为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理靶点的寻找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一部分CCAT1在前列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差异表达研究目的:近十年来,伴随我国日益加剧的老龄化社会进程,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递增。前列腺癌早期,肿瘤多为激素依赖性(ADPC),雄激素剥夺疗法可显着延缓肿瘤进展。但在经历14-30个月的敏感阶段后,多数肿瘤将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状态,被称为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即CRPC。一旦患者病情进入激素抵抗阶段,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药物以及肿瘤对放化疗缺乏敏感性,多数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小于20个月。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的完成,众多被认为是“转录噪声”的非编码RNA被证实可以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代谢以及个体的发育和肿瘤的发生发展。LncRNA作为一种相对较长的非编码RNA分子可形成复杂的RNA二级结构,结合RNA、DNA或蛋白调控它们的功能,参与编码基因的转录和肿瘤的发生发展。本阶段研究通过RNA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以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在不同阶段前列腺癌患者组织标本、细胞系中CCAT1的表达,并结合细胞核、质分离实验明确其亚细胞结构定位,综合评估CCAT1与前列腺癌临床发病及预后相关性。研究方法:临床收集8例ADPC患者与4例CRPC患者术后肿瘤组织样本,通过RNA ISH分析CCAT1在不同阶段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细胞核、质分离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fication real-time PCR,qRT-PCR)以及FISH明确CCAT1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与定位。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MSKCC)数据库中前列腺癌患者的LncRNA基因芯片数据二次分析,明确CCAT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患者的预后、生化复发的相关性。研究结果:通过RNA ISH、qRT-PCR发现,相比于ADPC组织及细胞系(LNCaP)而言,CCAT1在CRPC组织、细胞系(PC3、Du145)及远处转移淋巴结组织表达显着上升(P<0.05)。亚细胞结构定位、FISH显示CCAT1可同时分布在ADPC细胞系(LNCaP)的细胞核与细胞质中;而CCAT1的细胞质定位则主要存在于ADPC细胞系(Du145)中。综合分析TCGA数据库中前列腺癌患者基因芯片,结果显示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增加,CCAT1的表达水平逐渐上升(P<0.05),远处转移组织中CCAT1的表达也显着高于局部转移性肿瘤(P<0.001)。进一步分析MSKCC数据库前列腺癌患者的术后生存资料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提示在一组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的115例前列腺癌患者中,以纳入人数的前1/4为截点将115例患者分为CCAT1低表达组和CCAT1高表达组,CCAT1高表达组的83例患者的生化复发时间明显早于CCAT1低表达组的32例患者;同样的,对另一组150例随访患者生存情况分析发现,以纳入人数的前1/4为截点将150例患者分为CCAT1低表达组和CCAT1高表达组,CCAT1高表达组的109例患者总体存活率显着低于CCAT1低表达组的约41例患者。研究结论:上述研究结果提示CCAT1在CRPC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显着高于ADPC,此外,表达上升的的CCAT1与前列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亚细胞结构的不同定位,提示CCAT1可能通过不同的调节机制,参与前列腺癌的恶性进展过程。第二部分CCAT1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研究目的:前列腺癌的恶性进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多因素、多步骤动态过程,共激活因子、染色质修饰酶以及AR剪切变异体等众多调控分子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细胞激素依赖状态的转变。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中,RNA ISH、qRT-PCR提示CCAT1在CRPC组织、细胞和远处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与ADPC组织和细胞中相比显着上升,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CCAT1在不同前列腺癌细胞系中定位不同,对肿瘤基因表达数据库中前列腺癌患者LncRNA芯片结果的二次分析揭示CCAT1与前列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以上结果均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CCAT1可能参与ADPC向CRPC转化的过程。但目前就CCAT1在人前列腺癌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尚无系统的功能学实验研究。因此,CCAT1是否参与前列腺癌的恶性进展,在细胞激素依赖状态转化的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本部分研究中,通过体内外构建异常表达CCAT1的细胞及裸鼠模型,我们探讨了CCAT1在ADPC和CRPC细胞中对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进展、凋亡细胞比例以及裸鼠皮下成瘤能力的影响,初步对CCAT1影响的细胞功能学通路进行了总结。研究方法:通过体外功能实验分别在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中过表达以及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Du145)中干扰CCAT1表达后,采用CCK8细胞增殖和低密度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CAT1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检测CCAT1对前列腺癌细胞周期进程以及细胞凋亡能力的影响;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低表达CCAT1的PC3细胞系,对CCAT1低表达介导的基因谱改变进行基因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和功能分类分析(Gene Ontology annotation,GO);Western Blot验证相关通路的基因变化。体内实验采用裸鼠皮下成瘤模型,验证CCAT1对PC3细胞系成瘤能力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IHC)检测实验组(低表达CCAT1)、对照组肿瘤样本中Ki-67、Caspase-3基因的表达情况,进一步证实CCAT1对前列腺癌细胞系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研究结果:体外分别构建稳定高、低表达CCAT1的前列腺癌细胞系后,CCK8实验和低密度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在CCAT1表达量相对较低的激素依赖性细胞系LNCaP中过表达CCAT1后,相比于对照组(NC组),实验组(CCAT1组)细胞增殖及克隆能力显着增加(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CCAT1能够促进细胞周期进程(P<0.05),降低凋亡细胞所占比例(P<0.05)。Western Blot证实CCAT1组与NC组相比,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蛋白、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表达显着降低。同时在CCAT1表达量相对较高的激素非依赖性细胞系PC3、Du145中干扰CCAT1表达后,相比于照组(si NC组),实验组(siCCAT1组)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显着降低(P<0.05);流式细胞检测发现干扰CCAT1表达能够延缓细胞周期进程(P<0.05),增加凋亡细胞所占的比例(P<0.05)。Western Blot证实siCCAT1组与si NC组相比,p21蛋白和p53蛋白表达明显增高。体外实验结果提示CCAT1在前列腺癌中发挥一定促癌基因的功能。体内实验的裸鼠皮下成瘤模型结果表明,干扰CCAT1表达后,PC3细胞的成瘤能力降低,皮下种植瘤的瘤体增殖速度和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皮下肿瘤进行病理切片后,IHC结果提示siCCAT1组肿瘤中细胞增殖基因Ki-67表达降低,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则明显增高。对干扰CCAT1所介导的富集通路和基因功能相关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提示DNA修复过程以及p53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与CCAT1表达的降低密切相关。研究结论:以上体内外功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CAT1的高表达能够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进展,并抑制细胞凋亡。相反,CCAT1表达受到干扰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进展受到明显的抑制,凋亡细胞比例增高。结合CCAT1表达下降后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可以得出结论,CCAT1在前列腺癌中发挥了促癌基因的作用。第三部分CCAT1靶向结合miR-28-5p逆转肿瘤抑制效应研究目的:第二部分体内外功能学实验结果证实CCAT1高表达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减少肿瘤细胞凋亡,而低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周期进程,增加凋亡细胞比例,从而在前列腺癌恶性进展中发挥促癌基因的功能。但CCAT1参与前列腺癌恶化的分子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仍需更加深入的研究。根据上文阐述,LncRNA在不同亚细胞结构中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参与到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在细胞质中,LncRNA可以通过与mRNA的3’UTR双链体结合或竞争性结合miRNA反式激活下游靶mRNA的衰变,调节细胞质中miRNA靶标基因的表达;而在细胞核中,LncRNA又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影响mRNA的功能。因此,在明确了CCAT1的促癌功能后,其分子作用机制将是我们探讨的重点。研究方法:通过体外逆转录构建生物素标记的CCAT1-sense与CCAT1-antisense的单链RNA,经折叠形成RNA二级结构后,将CCAT1-sense和CCAT1-antisense与前列腺癌细胞裂解产物孵育后进行RNA-seq分析,发现miR-28-5p是CCAT1在前列腺癌中潜在的竞争性结合靶miRNA分子。根据CCAT1亚细胞定位的不同,我们在Du145细胞中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qRT-PCR实验验证CCAT1与miR-28-5p相互关系,并通过一系列细胞功能学和功能回复实验,进一步证实CCAT1与miR-28-5p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构建生物素标记的CCAT1-sense和antisense后,体外RNA pulldown实验结合RNA-seq结果显示miR-28-5p均出现在CCAT1-sense和CCAT1-antisense两组RNA的富集产物中,且富集程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qRT-PCR实验结果均提示CCAT1可直接与miR-28-5p相互结合,CCAT1低表达可提高细胞内的miR-28-5p表达水平,而miR-28-5p的高、低表达亦可减少或增加细胞内CCAT1的表达水平。对miR-28-5p的功能学研究发现,miR-28-5p可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抑癌基因作用,进一步的功能学回复实验则说明干扰CCAT1表达后,下调细胞内miR-28-5p的表达可部分逆转CCAT1表达量降低对肿瘤增殖产生的抑制效应。上述实验更加进一步证实了CCAT1与miR-28-5p的直接相互作用。研究结论:CCAT1可与miR-28-5p直接结合,逆转miR-28-5p的肿瘤抑制效应,从而发挥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生物学功能。第四部分CCAT1招募AR共激活因子DDX5参与前列腺癌恶化的机制研究研究目的:在第三部分中,通过构建体外RNA分子逆转录体系结合RNA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证实了CCAT1可以在前列腺癌细胞质中靶向结合miR-28-5p这一肿瘤抑制基因,促进前列腺癌的恶性进展。如前所述,除了在细胞质中发挥分子海绵吸附作用,LncRNA还可在细胞核中桥接不同分子形成核蛋白复合体,调控基因的表达。第一部分的研究结果提示CCAT1在不同前列腺癌细胞系中亚细胞的定位存在不同,说明除了在细胞质中作为竞争内源性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 RNA)促进前列腺癌的恶性进展外,CCAT1还可能在细胞核中通过募集调控分子,充当蛋白复合体的支架结构促进CRPC的发展进程。因此,对于CCAT1在细胞核中发挥的促癌作用及机制值得我们更加深入的探讨。研究方法:体外逆转录构建生物素标记的CCAT1-sense与CCAT1-antisense单链RNA并经折叠形成RNA二级结构后,将CCAT1-sense和CCAT1-antisense与前列腺癌细胞核裂解产物共同孵育并进行差异性富集蛋白定性检测分析,通过Western Blot、蛋白电泳凝胶银染以及RNA免疫沉淀(RNA immunoprecipitation,RIP)验证与CCAT1-sense和antisense差异性富集的蛋白分子;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 IP)结合qRT-PCR验证高、低表达CCAT1后,被RNA解旋酶DDX5(p68)和AR共同募集的PSA不同片段是否存在相应的增加或减少;qRT-PCR、Western Blot验证CCAT1的异常表达是否引起AR下游靶基因PSA、hNKX3.1以及AR调节的去势抗性基因UBE2C的表达发生相应改变;细胞功能学验证CCAT1的促癌作用是否会被表达下调的p68逆转。研究结果:体外RNA pulldown实验结合富集蛋白定性检测,我们发现CCAT1 sense对p68蛋白的富集程度显着高于CCAT1 antisense,Western Blot、蛋白电泳凝胶银染、RIP实验也证实了CCAT1 snese对p68蛋白的高度富集。Ch IP assay、qRT-PCR证实过表达CCAT1后,由p68和AR共同募集的PSA不同片段的表达相应增加(P<0.05),干扰CCAT1的表达,募集的PSA不同片段表达相应减少(P<0.05);qRT-PCR、Western Blot证实随着CCAT1表达增加,AR下游靶基因PSA、hNKX3.1以及AR调节的去势抗性基因UBE2C的表达上升(P<0.05),而CCAT1的表达降低可以减少PSA、hNKX3.1和UBE2C的表达水平(P<0.05)。CCK8细胞增殖实验、低密度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表明在CCAT1过表达的LNCaP细胞中,干扰p68蛋白表达可抑制CCAT1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P<0.05),流式细胞凋亡检测提示,在CCAT1过表达后减少细胞内p68蛋白表达水平,可以增加凋亡细胞的比例(P<0.05)。研究结论: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前列腺癌细胞核中,CCAT1可以招募p68与AR定位于AR通路靶基因PSA的不同片段上,提高AR信号通路基因PSA、hNKX3.1以及AR调控的去势抵抗基因UBE2C的表达水平,异常激活AR信号通路,促进前列腺癌的恶性进展与CRPC的转化。

欧阳颖[3](2020)在《向心组装蛋白STIL基因敲除用于鼻咽癌治疗的探索研究》文中指出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粘膜内层的上皮性癌,发作多由EBV感染、遗传易感性以及环境等多因素引发的。鼻咽癌的全球分布极其不平衡,尽管鼻咽癌的发生率和致死率在逐渐下降,但鼻咽癌仍然是中国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鼻咽癌的治疗主要以放化疗为主,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辅。放化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的方案,明显的提高了鼻咽癌晚期患者的存活率,提示了我们分子靶点在鼻咽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前期研究中我们使用m RNA芯片鉴定了20个可能在鼻咽癌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高通量sh RNA筛选和q PCR验证结果表明STIL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最大。STIL敲除的CNE-2Z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STIL敲除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且影响了细胞周期。本研究进一步研究STIL对鼻咽癌增殖、侵袭和远处转移的影响,可能有助于开发以STIL为靶点的新治疗策略或更准确的预后预测。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公共数据库中STIL基因与多种肿瘤类型的关系,并在动物水平上进一步验证了前期的结论。再对STIL敲除的CNE-2Z细胞进行了转录组芯片的检测,包括STIL相关差异基因的分析以及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测定。还对鼻咽癌转移样本的血清进行了质谱检测及差异蛋白的ELISA测定。结果如下:1)TCGA数据库的STIL基因表达分析表示,STIL在多种肿瘤如鼻咽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等中均表达上调,生存率分析表示STIL的高表达导致了肾透明细胞癌(p=0.00024)和肝脏肝细胞癌(p=0.0003)的不良预后。2)BALB/c小鼠成瘤实验中,sh STIL组的小鼠肿瘤平均重量为0.116g,sh Ctrl组的小鼠肿瘤重量为1.117g,sh STIL组的小鼠肿瘤比sh Ctrl组的体积小且重量轻,表明STIL的敲除抑制了肿瘤的生长;3)sh STIL细胞转录组分析构建差异基因的相互作用网络,包括ITGA2、ITGAV、SMAD2、JAK1、PTEN五个基因。Western Blot检测以上基因的蛋白表达,均发现表达下调。q PCR检测以上基因的m RNA表达,发现ITGA2、SMAD2、JAK1、CD44、ITGAV均表达下调,PTEN表达上调;4)用sh Ctrl细胞做校正,sh STIL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分别为0.1和0.16,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受到显着的抑制(p<0.05);5)质谱分析筛选出鼻咽癌转移样本血清中8个差异蛋白,对HBD、KRT1以及SERPINA4蛋白进行了ELISA检测,未发现蛋白有显着差异,与数据分析结果不一致,后续需进一步验证。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证实STIL是促进鼻咽癌增殖、转移和侵袭的关键调控因子,为鼻咽癌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思路,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王晓华[4](2019)在《唐氏综合征现有筛查技术的分析及新标志基因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又名21三体综合征或先天愚型,是发现最早、最重要的染色体病,也是最常见的严重出生缺陷病之一[1]。该病的新生儿发病率在1.25‰左右,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生后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损害,所以预防患儿出生为临床主要策略。目前在该病的预防上临床应用主要以血清学筛查技术在孕早、中期进行筛查,再通过羊水、绒毛穿刺等细胞遗传学技术来确诊。但是这种应用流程存在筛查率较高、诊断率较低等问题。因此,本研究的重点是对现有筛查诊断技术进行梳理,研究各类筛查诊断技术在唐氏综合征预防中的适用范围及检测指征,并从转录组水平探索新的筛查途径,以寻找新的筛查因子,为今后建立更为有效的筛查诊断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一、唐氏综合征常用筛查方法的性能分析本研究通过对临床上所有入组孕妇进行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检测,对高危孕妇(包括高龄、超声异常、筛查高风险等)群体实施无创胎儿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筛查,应用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作为诊断标准,辅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进行补充诊断,研究结果显示如下:1、对41267例孕妇进行血清学筛查,筛出阳性孕妇1621例,初筛阳性率3.93%。最终554例孕妇(34.18%)接受了羊水穿刺检测,诊断21三体患者37例,确诊率为6.68%。血清学筛查操作简便且易于推广,孕妇群体接受率最高,达94.09%,但是筛查效率较低,阳性预测值仅为1.32%。2、对2667例孕妇进行NIPT筛查,初筛阳性19例,初筛阳性率7.12%。初筛阳性孕妇均接受了羊水穿刺检查,确诊21三体患者18例,确诊率为94.73%,确诊率提高了14.18倍。NIPT筛查效率较高,阳性预测值高达94.74%。但是NIPT筛查技术实验难度大,费用较高,难于用于普筛,知情同意率仅为21.97%。3、利用诊断金标准的羊水细胞培养技术,统计237例标本,结果失败3例,检测失败率为1.27%,漏诊1例非整倍体型21三体。该技术培养周期较长,平均时间为21d,且实验技术不易掌握,需要分子学检测技术进行补充。4、统计FISH技术与羊水穿刺技术同时检测的237例标本,FISH技术检测成功率100%,检测周期2448h。弥补了羊水穿刺培养时间长、培养失败率高的问题。但FISH技术漏检1例嵌合型21三体,存在应用范围较为局限等缺点。5、利用CMA技术与羊水穿刺技术同时检测了60例羊水标本,CMA检测出7例21三体,包括1例羊水穿刺技术漏诊的非整倍体型21三体,相对羊水穿刺技术提高了1.66%的阳性诊断率,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敏感性。但CMA对检出的一些染色体拷贝数的微缺失和微重复,临床难以判读和解释,因此只能作为诊断的补充手段。二、妊娠唐氏综合征的孕妇血液及胎盘转录组学研究上述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的筛查诊断技术虽可相互补充,但各有局限,依然不能彻底解决诊断率低的问题。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更有效的筛查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因此本研究进一步选取妊娠21三体患儿的高龄孕妇、妊娠21三体患儿低龄孕妇、高龄对照和低龄对照四类人群的血液和胎盘进行转录组测序,在转录组水平上筛选与唐氏综合征发病可能相关的基因。1、转录组测序共获得30.07Gb数据,Clean Reads所占比例为98.15%,转录组测序数据达标。结果分析各组基因差异表达较为明显,血液分组中21三体高龄组与健康高龄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个数多于21三体低龄组与健康低龄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个数;胎盘分组中21三体低龄组与健康低龄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个数多于21三体高龄组与健康高龄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个数;胎盘四组之间以及血液组中的高龄组之间,差异表达基因都是以上调居多。疾病组高龄与低龄之间胎盘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多于血液。2、比较得到的所有表达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患病组与健康组比较,血液和胎盘两类样品的所有差异基因共富集出3987条GO term,其中生物过程3102条,细胞组分336条,分子功能549条。四组比较共同富集出的条目有138条,其中生物过程87条,细胞组分35条,分子功能16条。3、通过KEGG分类,四组共富集104条通路。妊娠21三体与健康组之间显着富集3条,分别是:补体和凝血级联、疟疾和ECM-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高龄组血液和胎盘特异富集4条,分别是尼古丁成瘾、环磷酸腺苷、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与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信号通路。低龄组血液和胎盘特异富集2条,分别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花生四烯酸代谢信号通路。4、筛选出高龄21三体(血液、胎盘)重点相关的基因有4个,分别为:CRIP2、NR4A1、PFKFB3和FAM118A。低龄21三体(血液、胎盘)重点相关的基因有2个,分别为:HLA-DRB5和GNLY。21三体血液(高龄、低龄)重点相关的基因有2个,分别为:FCGR3B和HLA-DRB4。经q-PCR验证认为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5、选择上述8个基因经过临床样本的验证,其中的四个基因CRIP2、NR4A1、HLA-DRB5和HLA-DRB4可以作为备选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唐氏综合征的无创检查提供了新的潜在标志物。

蔡文治[5](2019)在《成人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比较Ph+ALL、Ph+MPAL和Ph+AML这三类具有相同遗传学背景但免疫表型截然不同的三组疾病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的异同点和治疗疗效,以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临床应用价值。2.比较Ph+ALL、Ph+MPAL和Ph+AML基因表达谱、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和基因突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3.初步阐述RUNX1突变在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系统性收集2009.012018.06我中心诊治的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相关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比较Ph+ALL、Ph+MPAL和Ph+AM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统计生存情况,探究TKIs、allo-HSCT对于治疗疗效和生存的影响。2.对76例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定制捕获二代测序分析其单个基因框移突变和点突变异常,对50例患者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基因组大片段缺失或扩增异常,对28例患者进行基因表达谱差异性分析,结合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明确Ph+ALL、Ph+MPAL和Ph+AML各自的特征。3.首先通过蛋白结构分析筛选RUNX1基因潜在功能位点,构建突变体质粒,分析各突变体的亚细胞定位,对G-CSF诱导的32D分化的影响,以及协同BCR-ABL1对人脐血CD34+细胞体外分化的作用,阐述RUNX1突变的下游基因改变。【结果】1.合计收集394例资料完善的病例:Ph+ALL 351例,Ph+MPAL 26例,Ph+AML 17例。三组患者初诊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依次递增、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依次递减,Ph+ALL更常见单独t(9;22)和P190融合蛋白,Ph+MPAL和Ph+AML易见t(9;22)伴随附加染色体异常以及P210融合蛋白。TKIs的使用率和种类在三组中相似,Ph+ALL治疗诱导能获得93.5%的血液学缓解和34.5%的分子生物学缓解,Ph+MPAL血液学缓解率与Ph+ALL相似,为90.0%,但分子生物学缓解率仅为5.9%,Ph+AML难以获得理想的血液学缓解(68.8%),但三组总体生存和无事件生存无显着差异。205例(60.3%)Ph+ALL、12例(48.0%)Ph+MPAL和11例(64.7%)Ph+AML患者进行allo-HSCT,总体生存和无事件生存均得到显着改善,多因素分析中allo-HSCT具有最强的预后价值。TKIs可改善患者生存,使用达沙替尼进行诱导治疗的患者生存最优,2年总体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为79%和72%。诱导治疗能否获得血液学缓解和分子生物学缓解均显着影响预后。2.Ph+ALL、Ph+MPAL和Ph+AML基因表达显着不同,Ph+ALL上调BCR-ABL1经典的下游信号通路,即PI3K-Akt和RAS信号通路基因表达,Ph+MPAL上调造血微环境相关因子表达,Ph+AML上调肿瘤相关转录因子、Wnt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Ph+ALL易见大片段基因扩增和缺失,B细胞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IKZF1、PAX5缺失见于22/37例(59%)和13/37例(35%)患者,突变分别见于3/50例(6%)以及4/50例(8%)患者,组蛋白甲基化相关基因SETD2、KMT2D突变见于9/50例(18%)和4/50例(8%)患者,与Ph-ALL相比罕见RAS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突变。3/6例(50%)的Ph+AML患者表现为RUNX1突变,未有患者检出Ph-AML患者中突出存在的FLT3、NPM1和DNMT3A突变。11/20例(55%)Ph+MPAL患者检出RUNX1突变,其中6/8(75%)为双克隆,5/12例(42%)为双表型;3/7例(42.9%)检出IKZF1缺失,2/3例(67%)为双表型,1/4例(25%)为双克隆。3.通过蛋白结构预测分析,筛选并构建RUNX1-D171N、RUNX1-R177X、RUNX1-D305N、RUNX1-S287fs、RUNX1-V425fs突变体以及Vector和RUNX1-WT质粒,其中RUNX1-R177X和RUNX1-D305N除了在细胞核中表达以外,在细胞浆中也显着表达,其余突变体与RUNX1-WT相似,仅在细胞核中表达。单独的人源或鼠源G-CSF引起除RUNX1-R177X以外的32D细胞逐渐凋亡,联合低剂量IL-3引起RUNX1-R177X的32D细胞分化阻滞。无论是液体培养还是半固定培养,RUNX1-R177X协同BCR-ABL1均引起人脐血CD34+细胞髓系分化阻滞。在BCR-ABL1背景下,RUNX1突变进一步上调原癌基因CSF1R的表达,并通过CSF1R与其他造血微环境相关因子交互作用。【结论】1.Ph+ALL、Ph+MPAL和Ph+AML临床和实验室特征迥异,诱导治疗疗效Ph+ALL优于Ph+MPAL和Ph+AML,但生存情况无显着差异,均可从TKIs(尤其是达沙替尼)和allo-HSCT中获益。2.Ph+ALL、Ph+MPAL和Ph+AML患者具有显着不同的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特征;Ph+ALL以IKZF1、PAX5等B细胞相关转录因子异常为特征,常见SETD2、KMT2D等组蛋白甲基化基因突变,罕见RAS信号转导通路基因异常;Ph+AML以转录因子RUNX1突变为特征,少见FLT3、NPM1、DNMT3A突变;Ph+MPAL同时表现为IKZF1缺失和RUNX1突变,双表型Ph+MPAL更常见IKZF1缺失,双克隆Ph+MPAL更常见RUNX1突变。3.RUNX1突变主要位于RHD区域,导致RUNX1基因功能失;RUNX1突变后亚细胞定位发生改变;RUNX1-R177X突变阻滞G-CSF诱导的32D细胞分化;RUNX1-R177X突变协同BCR-ABL1抑制人CD34+细胞分化;RUNX1突变可能通过上调原癌基因CSF1R表达发挥作用。

周颖星[6](2018)在《超高灵敏流式检测技术在人类端粒长度的单染色体水平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串联重复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组成的复合体,能够防止染色体末端的降解、融合和重排,从而维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由于在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无法完整的复制滞后链DNA,在通常的DNA复制中染色体末端会发生序列丢失(即末端复制问题),因此在正常的细胞衰老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多,DNA多次复制,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最终会逐渐缩短。当端粒逐渐缩短,端粒维持染色体的稳定功能受到破坏,细胞将会出现衰老的表现;而当端粒持续性缩短直至长度不足3 kb时,大量细胞将会走向死亡,机体则表现为衰老或早衰,在此时极少数的细胞端粒酶活性被激活,转化为无限增殖的癌细胞。由于端粒的长度存在高度的异质性,不同染色体的端粒缩短程度是不一样的,而在整体水平分析大量端粒长度其结果也是所有端粒长度的平均值,无法揭示少量的非常短的端粒的存在,而正是这些短端粒的存在才是触发衰老和癌变的关键;此外,在不同物种之间端粒长度存在很大的差异,人类端粒长度(0.5-18 kb)远小于实验室常用动物模型(25-150kb),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在单个染色体水平精确、简单、快速、高通量地检测人类端粒长度和短端粒比率的方法。目前端粒长度主要分析方法是末端限制片段分析法(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TRF)、定量 PCR(quantitative PCR,qPCR)、STELA(single telomere length analysis)、Q-FISH(quantitativ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和Flow-FISH,但是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群体中关键的短端粒的长度和比率。本论文拟用实验室自行研发的超高灵敏流式检测装置,依赖于其高灵敏、多参数的检测性能,建立一种单个染色体水平的端粒长度的检测方法,并将该方法推广至临床样品的研究中。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主要对端粒的结构和功能,端粒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关系进行介绍,并简介现有的端粒长度分析方法和超高灵敏流式检测技术(high sensitivity flow cytometry,HSFCM)。本章的最后简要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思路以及研究内容。第二章为单颗粒水平染色体检测的超高灵敏流式分析方法的建立。我们以实验室常用永生细胞作为实验对象,通过优化提取过程中的各种条件,建立一种简单易行、普适性强、质量高的染色体悬液制备方法;并结合核酸染料PI和Picogreen对染色体进行标记,利用HSFCM实现了单个染色体的流式核型分析(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染色体的数目和大小);通过利用荧光显微镜对所提取HeLa细胞的染色体的结构直接进行观察;结合流式核型分析结果中荧光峰的中位值和相应染色体DNA含量的线性关系,采用Matlab软件对HeLa细胞的染色体流式核型分析数据进行理论模拟。结合这三种手段,验证所制备染色体悬液的纯度以及染色体的结构完整性。第三章为端粒长度的单染色体水平HSFCM测定方法的建立。采用所设计能特异识别端粒重复序列的肽核酸探针,通过对杂交条件的优化,建立在悬液中对染色体的端粒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采用HSFCM对单个染色体的散射和绿色荧光信号进行检测,结合AlexaFluor488当量已知的荧光标准球所绘制的荧光强度和AlexaFluor488当量的标准工作曲线,将单个染色体端粒的荧光信号强度转换为单个染色体的端粒长度,实现端粒长度的单染色体水平测定。第四章为端粒长度检测的HSFCM与传统分析方法的对比。我们选择五种永生细胞系(HeLa、A549、HEK293T、SMMC-7721 和 Hep G2)作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HSFCM和三种主要的传统分析方法(TRF、qPCR和Q-FISH),并将四种分析方法的性能进行对比,从而验证我们所发展的在单染色体水平测定人类染色体端粒长度的HSFCM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五章为临床急性和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样本的单染色体水平端粒长度测定。通过优化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提取和体外培养的条件,我们实现了对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体外培养,并将所建立的HSFCM方法应用于临床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长度的检测。通过对比健康人和白血病不同阶段患者的短端粒含量,考察其是否能用于疾病治疗效果的评估;通过对比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或急变期患者的短端粒含量,考察短端粒是否能作为疾病急变的一个指标。第六章为特异染色体端粒长度的单染色体水平测定。我们搭建了配备有488 nm和642 nm两个激光器的超高灵敏流式检测装置,利用分别靶向端粒重复序列和特异(X和18号染色体的α-卫星DNA序列)染色体的两种肽核酸探针,实现了对特异染色体的指认及其端粒长度的同时分析,对比了X和18号染色体之间的端粒长度差异。我们还发现HeLa细胞中存在X染色体的亲本同系物(即拥有相同的α-卫星DNA序列但拷贝数不同的两种X染色体)。第七章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思路和方向进行展望。

解珺丹[7](2014)在《白血病新融合基因PAX5-UBE2D4的克隆及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检测65例初诊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及19例染色体核型分析为9p13异常患者中PAX5基因重排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特征。2.从一例伴dic(7;9)(p11-13;p13)的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的研究入手,定位克隆PAX5的新对手基因及融合基因,并对其新融合基因进行初步功能研究,以深化我们对PAX5相关融合基因致白血病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3.分析BCR/ABL1阳性急性白血病中BTG1基因缺失的发生情况,阐述伴有BTG1基因缺失的BCR/ABL1阳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初步探讨BTG1缺失与BCR/ABL1阳性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1.通过R显带技术对84例患者骨髓标本进行核型分析,并选用位于9p13PAX5基因两端的RP11-344B23和RP11-652D9克隆,常规抽提DNA,采用缺口平移法标记荧光素,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65例B-ALL及19例伴有abn(9p)异常的患者进行PAX5基因重排或缺失筛选,并分析其临床及实验室特征。2.收集7例伴有dic(7;9)的患者骨髓标本,其中4例应用DNA抽提试剂盒(Invitrogen公司生产)抽提基因组DNA,各自送检至少1.5ug DNA于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选用安捷伦人类比较基因组芯片(Agligent Technologies,SantaClara,CA,USA,244K)对4例患者进行Array-CGH技术检测,同时应用送检公司所提供的软件(Agilent Genomic Workbench Lite Edition6.5software)进行数据与图像的分析,明确7号和9号染色体的重排情况;利用RT-PCR验证易位中PAX5新对手基因(位于7p13的UBE2D4基因);设计引物并利用KOD高保真酶扩增出PAX5-UBE2D4融合基因全长,根据后续功能研究的需要分别将PAX5-UBE2D4及BCR/ABL两个融合基因全长克隆到慢病毒载体LV5。采用慢病毒包装体系包装PAX5-UBE2D4及BCR/ABL病毒,并用病毒侵染NIH-3T3细胞及小鼠原B细胞BaF3细胞株,成功构建过表达PAX5-UBE2D4、BCR/ABL、PAX5-UBE2D4+BCR/ABL三种稳转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验证蛋白表达情况,绘制生长曲线、甲基纤维素集落形成实验、实时定量PCR等情况观察这些对NIH-3T3及BaF3细胞的恶性转化能力。3.收集2001-2013年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和治疗的BCR/ABL1阳性急性白血病44例,选用安捷伦人类比较基因组芯片对22例患者进行Array-CGH技术检测,并对这44例患者的骨髓标本mRNA,利用RT-PCR精确定位BTG1基因缺失位点,并总结BTG1缺失组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其与发病机制及复发的相关性。结果:1.伴随9p13/PAX5重排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65例B-ALL及19例9p13异常患者中PAX5基因缺失的有20例(23.8%),PAX5基因易位的有2例(2.4%),PAX5基因扩增1例(1.2%),总的异常率为27.4%(23/84)。伴有t(9;22)的PAX5基因重排阳性率高于不伴有t(9;22)的PAX5基因重排率,PAX5基因重排在不同性别、年龄及不同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2.PAX5-UBE2D4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应用FISH技术、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RT-PCR和基因测序技术对其中1例患者白血病细胞dic(7;9)(p11-13;p13)的断裂点进行精确定位,克隆到一个新的累及PAX5和泛素结合酶UBE2D4的融合基因,PAX5-UBE2D4。该融合基因由PAX5的1-7号外显子和UBE2D4的2-7号外显子融合而成,且UBE2D4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出现移码后提前终止。通过分子克隆及细胞培养技术,利用携带PAX5-UBE2D4及BCR/ABL慢病毒载体的质粒转染NIH-3T3细胞及BaF3细胞,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后发现,PAX5-UBE2D4能促进细胞的生长,且能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形成集落,同时PAX5-UBE2D4可使BaF3细胞减少对IL-3的依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AX5-UBE2D4融合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在细胞浆可少量表达,融合蛋白大小约55KDa。通过定量PCR检测PAX5的表达,感染组细胞均表现为PAX5高表达。3.BTG1基因缺失在Ph阳性急性白血病中的发生率及作用在44例初治的BCR/ABL1阳性急性白血病中,共有14例患者出现BTG1缺失(14/39,31.8%),包括10例BCR/ABL1阳性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0/32,31.3%),2例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2/6,33.3%),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2/6,100%)。在此研究中,共精确定位5种BTG1缺失断裂位点,从第284个至第304个碱基,横跨20个碱基对,形成截短型BTG1转录本。在BTG1缺失型及野生型患者相比较,两组在外周血WBC计数、Hb水平、PLT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性别、年龄及化疗的总体缓解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实验通过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PAX5基因异常进行FISH筛选,发现PAX5基因异常是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类遗传学异常,还可见于AML-M2,同时常伴随常见的再现性遗传学异常,如t(9;22)(q34;q11),在B细胞的发育分化及增殖过程起协同作用,诱发B-ALL的发生发展。2.发现一种累及PAX5基因的新获得性染色体易位:dic(7;9)(p11-13;p13)。该易位基因组水平的断裂点分别位于PAX5第7内含子及UBE2D4第1内含子之间。与野生型PAX5蛋白一样,PAX5-UBE2D4的融合蛋白位于细胞核内,对PAX5的转录活性可能有一定影响,PAX5-UBE2D4融合蛋白能使BaF3细胞获得增殖优势,协同表达的BCR/ABL蛋白可抑制细胞的粘附和凋亡,促使细胞不依赖于细胞生长因子而过度增殖。3.BTG1基因缺失在BCR/ABL1阳性急性白血病中的发生率可达33.3%,高于国外报道,本研究首次发现在MPAL及CML-BC(B系)中也存在BTG1基因缺失。BTG1基因缺失可能在BCR/ABL1阳性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及复发过程中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王雁玲[8](2011)在《MDS患者骨髓MSCs分子遗传学分析和CsA对MDS患者骨髓MSCs增殖凋亡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骨髓MSCs不仅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增殖特性等干细胞共同的特点,而且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同时MSCs仅低水平表达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Ⅰ类分子,而不表达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Ⅱ类分子,故而免疫原性较低。因此骨髓MSCs在医学各个领域都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目前已在多个临床科室中应用。骨髓MSCs成为干细胞研究的热点。MDS是一组恶性克隆性疾病,遗传不稳定导致有明显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倾向,从探索MDS发病机制入手以研究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因而对MDS的研究也是现在血液病研究的一个热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可以治愈MDS的唯一方法,一般认为,进展型MDS、输血依赖、无5q-的患者应尽早移植,但是移植后严重GVHD仍然是MDS患者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体外培养的BMSCs回输体内后,具有促进放化疗后的骨髓造血恢复,造血重建和减少GVHD发生的作用。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恶性克隆和骨髓微环境的相互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特性的研究甚少。MDS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造血干/祖细胞增殖与凋亡、造血微环境、免疫过程的参与、基因甲基化等多方面。由于MSCs是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造血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MDS患者MSCs的异常也可能对MDS发生、发展起着促进作用。MDS是一组异质性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对于MDS患者骨髓MSCs有无相应的克隆性基因异常改变,仍存在争议。凋亡与细胞增殖一起维持机体的稳态,细胞凋亡过程的抑制和凋亡调节基因的紊乱,是疾病特别是肿瘤形成的另一重要机制,造血系统中因异常细胞凋亡引发各种血液病已日益引起人们关注。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可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CsA作为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后的抗排斥反应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CsA也已被常用于MDS患者的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CsA可诱导HL-60和K562细胞凋亡。临床应用CsA是否对MDS患者组骨髓MSCs产生影响值得研究,但是关于CsA对MDS患者M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作用鲜见报道。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细胞遗传学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MDS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并研究MDS患者骨髓MSCs的生物学特性和核型,分析MDS骨髓MSCs核型是否存在与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相应的克隆性基因异常改变;研究CsA对MDS患者M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作用,从而探究MDS患者骨髓MSCs是否有异常,MDS患者骨髓MSCs在发病中是否发挥作用,也为MDS患者的自身骨髓MSCs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对42例MDS患者应用细胞遗传学和/或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MDS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2) MDS患者骨髓MSCs的培养及鉴定。对42例MDS患者骨髓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纯化骨髓MSCs,同时采集15例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的骨髓标本作为对照组。观察骨髓MSCs在光镜下的生长特征,诱导骨髓MSCs成为胰岛分泌细胞,对所获得的细胞进行免疫表型(CD29、CD34、CD45和CD105)的检测,确定所获细胞绝大多数为骨髓MSCs。(3)收集经细胞遗传学或/和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证实有明确克隆性异常的17例MDS初诊患者的骨髓标本,培养为骨髓MSCs,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术分析这些MDS患者的骨髓MSCs。(4)收集15例未经治疗的以RAEB-Ⅰ和RAEB-Ⅱ为主的MDS患者骨髓,同时采集15例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的骨髓标本作为对照组。培养为骨髓MSCs,将MDS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别分为4组,未加药组、1×103ng/mlCsA浓度组、1×104ng/mlCsA浓度组、5×104ng/mlCsA浓度组;应用MTT分析CsA对MDS患者的MSCs的增殖的影响。(5)收集15例未经治疗的以RAEB-Ⅰ和RAEB-Ⅱ为主的MDS患者骨髓,同时采集15例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的骨髓标本作为对照组。培养为骨髓MSCs,将MDS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别分为3组,未加药组、1×103ng/mlCsA浓度组、1×104ng/mlCsA浓度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RT-PCR等技术分别分析CsA对MDS患者的MSCs的凋亡率、以及CsA对MDS患者MSCs的Caspase-3的mRNA表达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1) MDS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经检测证实存在明确的克隆性异常,如5q-、+8、7q-、20q-、i(17)、+15、+22等异常。(2) MDS患者的骨髓MSCs培养、鉴定:骨髓MSCs呈梭形、漩涡状生长。骨髓MSCs经成胰岛样细胞诱导后表达胰岛样细胞特征。流式细胞仪表面标志鉴定显示高表达MSCs的重要标志物CD29、CD105,不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抗原如造血前体细胞标志抗原CD34和白细胞标志抗原CD45。MDS患者的骨髓MSCs胰岛样细胞诱导分化能力同对照组。RCUD、RCMD类型的MDS患者骨髓MSCs原代细胞培养时间与健康对照组原代细胞培养时间相近但稍长。RAEB-Ⅰ、RAEB-Ⅱ类型的MDS患者骨髓MSCs原代细胞培养时间较健康对照组稍短,与慢粒患者AA患者骨髓MSCs原代细胞培养时间相近但稍长。(3)对于经检测证实骨髓单个核细胞存在明确的克隆性异常的MDS患者,其骨髓MSCs未发现存在相应的克隆性异常。(4) MDS患者MSCs组的吸光度的平均值比对照组MSCs组高,吸光度值不随CsA浓度增加而改变,CsA对MDS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MSCs无促进增殖作用,CsA对MSCs的增殖无显着影响。(5)随着加入CsA浓度的逐渐增加,MDS患者MSCs的Caspase-3mRNA表达上升,其Caspase-3蛋白酶活性逐渐增强,MDS患者MSCs的凋亡率增加。CsA对正常对照组MSCs无促进凋亡作用。研究结论(1) MDS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确实存在克隆性的基因异常改变,如5q-、+8、7q-、20q-、i(17)、+15、+22等异常。但是检测这些患者的MSCs,未发现相应的基因异常标志。(2) MDS患者的骨髓MSCs形态、免疫表型特征和胰岛样细胞诱导分化能力同对照组。与对照组原代细胞培养时间相比,不同类型的MDS患者骨髓MSCs原代细胞培养时间长短不同。RAEB-Ⅰ和RAEB-Ⅱ类型的MDS患者MSCs细胞增殖状态活跃,可能显示有一定的恶性程度。(3) MDS患者组MSCs的增殖活性明显较对照组高。CsA对于对照组和MDS患者组的MSCs无促进增殖作用。(4) CsA对于对照组MSCs无促进凋亡作用。但CsA通过提高MDS患者MSCs的Caspase-3的mRNA表达和蛋白酶活性,促进MDS患者MSCs的凋亡。

潘金兰[9](2011)在《两株分别伴有del(7p)和t(9;22)染色体异常的急性髓单核系白血病细胞株JIH-3和JIH-6的建立和鉴定》文中指出目的和意义白血病细胞株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即在体外长期传代也能较好地保持其在体内的特征,因而被认为是体内白血病细胞在体外的优秀模型,从而被大量应用于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治疗药物和生物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中。目前已建立了大于一千株白血病细胞株,但其中髓、单核系细胞株较少,且相当一部分未能进行全面的生物学特性鉴定,因而难以被各种研究所应用。本研究先后通过对两例髓、单核系白血病(一例为AML-M4,另一例为CML急性髓、单核系变)患者的原代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培养,建立了两株伴有特异性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细胞株(JIH-3和JIH-6),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鉴定,从而为白血病的研究又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一、JIH-3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方法在本科室现有的建立白血病细胞株的经验基础上,再结合国外文献发现,初诊、预后良好的患者,其白血病细胞难以建株,而复发以及难治性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建株成功率较高。因此我们有意识地选取难治和复发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从十多例白血病患者中成功建立了一株白血病:JIH-3。该细胞株建自一例急性髓、单核系(M4)患者的外周血白血病细胞。该部分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我们首先对成功建成JIH-3细胞株的AML-M4患者进行了深入的遗传学研究:以常规R显带法进行核型分析;FISH检测CBFβ基因重排;7号染色体长臂和短臂涂抹探针检测7号染色体短臂的缺失;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有无特异性重排。第二部分中,我们对JIH-3的建株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的生长特征;瑞氏染色后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氟化钠抑制试验、过氧化物酶(POX)染色观察其细胞化学染色特点;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绘制生长曲线,计算倍增时间;半固体甲基纤维素中集落培养检测JIH-3细胞的集落生成能力;流式细胞仪(FCM)检测JIH-3细胞的免疫表型和细胞周期分布;荧光定量PCR检测EB病毒基因组DNA;PCR检测支原体;R显带核型分析动态监测建株过程中JIH-3细胞的染色体改变;FISH检测CBFβ基因重排、PML基因重排;应用4号和7号着丝粒探针检测JIH-3核型中衍生染色体的着丝粒性质;应用7号染色体长臂和短臂涂抹探针检测7号染色体短臂的缺失;应用M-FISH检测JIH-3细胞是否存在其它核型分析未能发现的隐匿性重排;应用多重RT-PCR检测常见29种融合基因;PCR扩增JIH-3细胞常见基因的热点外显子,包括KIT、P53、FLT3、JAK2、NPM1、CEBPA、RUNX1和WT1,测序分析其有无突变;短串联重复序列(STR)-PCR检测JIH-3细胞和原代白血病细胞是否来自同一个体。第三部分中,我们对JIH-3细胞在裸小鼠体内的致瘤性进行了研究。将JIH-3细胞接种至4只四周龄NC裸小鼠皮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取肿瘤组织行常规病理检测;分离瘤组织中单个核细胞(MNC)进行R显带核型分析;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瘤组织中的单个核细胞的免疫表型。第四部分中我们对JIH-3细胞株和原代白血病细胞进行了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研究。将JIH-3细胞和原代白血病细胞提取DNA后,送至上海康成生物公司,进行aCGH研究。结果(一)患者整个病程中共作3次核型分析,初诊时骨髓细胞核型分析揭示为46,XY正常男性核型,第一次和第二次复发时骨髓细胞和外周血细胞核型分别为46,XY,del(7)(p1?3p2?2)[10]和46,XY,del(7)(p1?3p2?2)[10]/ 46,XY[2]。7号染色体长臂和短臂涂抹分析证实了7号短臂的缺失。间期FISH未发现CBFβ基因重排,多重RT-PCR也为检测到包括MYH11/CBFβ融合基因在内的29种白血病融合基因。流式细胞仪检测为髓系、单核系表达,并排除了M4eo的诊断。(二) JIH-3细胞可在无任何细胞因子的条件下持续增殖,其适宜培养条件是含15%胎牛血清的IMDM培养基。该细胞在培养基中呈单细胞样悬浮生长,目前已于体外持续培养1年半余,经液氮冻存、复苏后仍能持续增殖,其倍增时间为102.5个小时。瑞氏染色下JIH-3细胞胞体中等大小或偏大,胞浆量多丰富,少部分可见伪足样突起,染灰蓝色,部分细胞胞浆中可见少量细小紫红色颗粒;胞核圆形,类圆形,易见扭曲、折叠,核染色质细致疏松,部分可见核仁。电镜下可见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及空泡结构,胞核不规则,部分细胞可见核凹陷、折叠,多可见明显的核仁。POX染色18%为阳性,82%为阴性。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为阴性。免疫表型检测显示JIH-3细胞主要表达髓系、单核系抗原,也有部分T淋系、B淋系、自然杀伤细胞系抗原和干祖细胞标记。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S期细胞所占比例为17.065%, G1期细胞所占比例为78.4%,G2期细胞所占比例为4.5%。体外培养至2009年9月18日时,核型出现了变化,为46,XY,del(7p)[6]/45,XY,dic(4;7) (p11;p11),del (15q)[4]两个克隆,直至2009年12月22日,核型均为45,XY,dic(4;7)(p11;p11), del(15q),并一直稳定生长至2010年8月18日。新的克隆由着丝粒FISH、涂抹FISH和M-FISH加以证实,M-FISH也未发现任何核型未检出的隐匿性异常。无CBFβ和PML基因重排。JIH-3细胞于1.4 %甲基纤维素培养基内生长14天后,其集落生成率为8.3%。荧光定量PCR未检测到EB病毒感染,培养细胞上清中也未检测到支原体污染。多重PCR未检出任何融合基因阳性。测序分析未发现8种常见基因的突变。STR-PCR结果显示JIH-3细胞和原代白血病细胞来自同一个体。(三)注射JIH-3细胞的4只裸鼠于第60天时发现注射部位均有肿块形成,85天时肿块大小约在0.4×0.3~1.5×1.0cm2之间。病理检测显示瘤体组织绝大部分由白血病细胞组成,可见血管生成和少量坏死组织。从肿瘤组织分离的MNC经R显带核型分析后显示为45,XY,dic(4;7)(p11;p11),del(15q)。FCM检测结果,小鼠内取出的致瘤肿瘤细胞的表面抗原表达与患者初诊时骨髓以及体外培养细胞的表面抗原表达的结果基本相一致,为髓系、单核系、干系以及NK系表达。(四)患者原代细胞经aCGH检测后,不仅证实了核型分析检出的del(7p),并对其断裂位点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7p1?3p2?2修正为7p14.1p21.1和7p22.3,片段大小分别为18.8Mb和601Kb,另外,aCGH还检出了核型分析无法知晓的小片段的缺失和扩增。JIH-3细胞的aCGH结果表明保留了原代白血病细胞的主要特征,即del(7p),并在此基础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具有异常DNA拷贝数的区域内含有多种基因,原代细胞异常区域中涉及138个基因,其中119个基因位于7p。JIH-3细胞则涉及366个基因,其中302个基因位于7p。原代细胞中的大部分异常基因在JIH-3细胞中仍旧异常。结论(一)报道一例伴有del(7)(p13p22)异常核型的AML-M4病例,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遗传学研究。结果经多种方法证实该例患者为核型仅伴有del(7)(p13p22)异常的AML-M4,而非初诊时形态所示的M4eo,表明del(7)(p13p22)预后不良,并且只有依靠MICM等多种手段,才能尽可能减少误诊,提高诊断准确率。(二)从一例AML-M4患者外周血中成功建立一株白血病细胞株JIH-3。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呈现髓系和单核系特征。JIH-3伴有dic(4;7)(p11;p11),del(15q)异常,FISH检测未发现CBFβ、PML基因重排,涂抹分析证实了7号染色体短臂的缺失,M-FISH未发现隐匿性异常,测序分析未发现常见基因的突变。EB病毒和支原体污染被排除,JIH-3细胞集落形成能力较弱,增殖较缓慢。STR证实JIH-3细胞和原代白血病细胞来自同一个体。(三) JIH-3细胞在裸小鼠皮下有较强的致瘤性。(四) aCGH是有效地检测DNA拷贝数变化的方法。不仅证实并调整原代白血病细胞的del(7)(p1?3p2?2)为del(7)( p14.1p21.1)和del(7)(p22.3),同时证实JIH-3为del(7)(p11p22),另外还检出核型分析无法知晓的小片段的缺失和扩增。二、JIH-6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方法从一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急性髓系变患者的外周血中成功建立了另一株髓系白血病细胞株JIH-6。该部分内容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我们首先对成功建成JIH-6细胞株的CML急性髓系变患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常规R显带法进行核型分析;FISH检测BCR/ABL基因重排、AML1和EVI1基因重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PCR扩增并测序分析有无常见BCR/ABL融合基因突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因患者只有初诊时顺利抽取骨髓,此后始终干抽,故无加速或急变时骨髓形态学资料,以上检查所用标本均为患者外周血。第二部分中我们对JIH-6的建株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的生长特征;瑞氏染色后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过氧化物酶(POX)染色观察其细胞化学染色特点;绘制生长曲线,计算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FCM)检测JIH-6细胞的免疫表型和细胞周期分布;荧光定量PCR检测EB病毒基因组DNA;PCR检测支原体;R显带核型分析JIH-6细胞的染色体异常;FISH检测BCR/ABL基因重排、AML1和EVI1基因重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PCR扩增并测序分析有无常见BCR/ABL融合基因突变;荧光定量RT-PCR检测JIH-6、JIH-3、JIH-4、SHI-1和HL60细胞株中EVI1基因表达;短串联重复序列(STR)-PCR检测JIH-6细胞和原代白血病细胞是否来自同一个体。结果(一)因患者诊疗过程中骨髓多部位干抽,故在本院治疗的整个病程中仅二次常规染色体检查,分别为初诊和急变时,初诊时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果为46,XX,t(9;22)(q34;q11),急变时因骨髓干抽,故抽取外周血行染色体检查,结果揭示为46,XX, der(3)?inv(3)(q21q26), t(4;21)(q21;q22),der(7), t(9;22)(q34;q11)。FISH证实了BCR/ABL融合基因阳性,位于3q26的断裂点分开的EVI1基因探针不仅证实了3号染色体倒位,还发现部分细胞中该基因部分序列有扩增;AML1/ETO和AML1断裂点分开探针均证实了t(4;21)易位导致位于21q22的AML1基因受累,且部分细胞中AML1基因有扩增。荧光定量RT-PCR检测其BCR/ABL拷贝数为12301/10000abl;对BCR/ABL融合基因直接测序发现存在两群细胞,一群细胞中ABL基因的第1439个核苷酸“T”突变为“G”,另一群细胞无ABL基因突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白血病细胞为髓系和单核系表达。(二) JIH-6细胞适宜培养条件是含15%胎牛血清的IMDM培养基,可在无任何细胞因子的条件下持续增殖。该细胞在培养基中呈单细胞样悬浮生长,目前已于体外持续培养8月余,经液氮冻存、复苏后仍能持续增殖,其倍增时间为118.2个小时。瑞氏染色下JIH-6胞体大小不等,胞浆量丰富,少部分可见伪足样突起,染灰蓝色,少数细胞胞浆中可见少量嗜天青颗粒;胞核,类圆形,部分可见凹陷、折叠,核染色质细致疏松,部分可见核仁。POX染色1%为阳性,99%为阴性。免疫表型检测显示JIH-6细胞主要表达髓系、单核系抗原,也有部分细胞表达T淋系、B淋系和干祖细胞标记。S期细胞所占比例为24.78%, G1期细胞所占比例为73.29%,G2期细胞所占比例为1.92。因细胞增殖较缓慢,故仅体外培养6个多月时(2010年1月5日),才对其核型进行了检测,发现其核型与原代细胞相比并未发生变化,仍为46,XX, der(3)?inv(3)(q21q26), t(4;21)(q21;q22),der(7), t(9;22)(q34;q11),与JIH-3细胞株相比,核型较为稳定。荧光定量PCR未检测到EB病毒感染,培养细胞上清中也未检测到支原体感染。FISH检测证实了EVI1基因受累重排及扩增,AML1基因受累重排及扩增,BCR/ABL融合基因阳性。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对BCR/ABL融合基因的直接测序未发现有ABL基因的突变。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相比,JIH-6、JIH-3、JIH-4、SHI-1和HL60细胞株中EVI1基因表达均增高。STR-PCR结果显示JIH-3细胞和原代白血病细胞来自同一个体。结论(一)报道一例伴有46,XX, inv(3)(q21q26), t(4;21)(q21;q22),der(7), t(9;22)(q34;q11)复杂异常核型的CML急性髓、单核系变的病例,并对其做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证实:3号染色体倒位,导致位于3q26的EVI1基因重排并发生了扩增;t(4;21)(q21;q22)易位导致位于21q22的AML1基因受累重排并发生扩增;FISH和PCR均证实BCR/ABL融合基因阳性;ABL基因的第1439个核苷酸“T”突变为“G”。这些均为预后不良指标。(二)从该例患者建立了JIH-6髓单核系白血病细胞株。JIH-6伴有特异性染色体异常inv(3)(q21q26), t(4;21)(q21;q22)和t(9;22)(q34;q11)。FISH和PCR均证实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另外,FISH还证实EVI1和AML1基因受累重排并有扩增。BCR/ABL融合基因直接测序未发现有ABL基因的突变。EVI1基因表达增高。EB病毒和支原体污染被排除。STR-PCR证实JIH-6细胞株和原代白血病细胞来自同一个体。综上所述,JIH-3和JIH-6均为伴有特征性染色体异常的人急性髓、单核系白血病细胞株,具有清晰的生物学背景,为白血病研究又提供了两个新的重要的工具。

郝佳洁[10](2010)在《食管癌染色体易位和基因重排的鉴定》文中研究说明染色体易位和基因重排的形成是人类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只在少数几种实体肿瘤中发现了一些融合基因,尚无食管癌中基因重排的报道。本研究通过筛选和鉴定食管癌中由染色体易位引起的融合基因、截短基因以及异常拼接基因,旨在进一步探索可能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相关的特异性基因重排。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通过重复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FISH)分析在食管癌细胞系KYSE180和KYSE450中检测到一些染色体易位。本研究利用24色M-FISH技术对另外6个食管癌细胞系YES2、EC9706、KYSE30、KYSE140、KYSE150和KYSE510进行了检测。8个细胞系的M-FISH结果表明,各细胞系均存在众多染色体易位,涉及的染色体以1,2,3,5,7,8,9,11,12,13,15号居多,其中还包含一些复杂的多重易位,如KYSE30中的t(13;17;13;17)、YSE510中的t(8;9;18;9;8)等。对8个细胞系进行了4×44 K寡核苷酸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Oligo arrayCGH)检测,根据基因内部片段之间拷贝数的差别,并结合M-FISH结果,初步筛选出可能同时涉及染色体易位和断裂的基因。利用其中30个基因两侧BAC探针进行FISH分析,验证出23个基因在对应细胞系中确实发生断裂。然后运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融合和断裂连接点进行鉴定。利用3’RACE技术分别在KYSE450和KYSE30细胞系中鉴定出2个形成了融合转录本的基因和1个截短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表明,NTRK3基因(15q25.3)与5q32上的基因组DNA序列在KYSE450细胞系中由于t(5;15)从而发生拼接,BAC-FISH结果证实了二者的融合。形成的融合转录本5’端为NTRK3基因的Exonl-Exonl3,3’端由5q32上的两段序列拼接组成。进一步利用FISH技术验证了NTRK3在食管癌组织标本中的断裂频率为14.7%(10/68)。MYH10基因(17p13.1)与13q14.3上的序列在KYSE30细胞系中通过t(13;17;13;17)形成融合基因,包含2个融合转录本,二者5’端均为MYH10基因Exonl-Exon4,3’端来自于13q14.3的基因组DNA序列,在两个转录本中具有不同的长度,且与MYH 10 cDNA的连接点不同。MCTP1基因(5q14.4)在KYSE30细胞中形成了截短转录本,只具有Exon1-Exon17的部分。基因组DNA PCR结果显示,其3’端序列纯合缺失,断裂点位于Intronl7内一段505 bp的序列中。针对arrayCGH吉果显示断点两侧拷贝数差异比较明显的基因,我们首先采用多轮半定量PCR方法将其断裂点范围缩小至1 kb以内,然后利用基因组步移技术扩增跨越断裂连接点的序列。结果显示,KYSE150细胞中PTPRD基因发生自身拼接,断裂连接点区域由两段相距约78 kb的序列正向连接形成。以上结果表明,食管癌中存在众多染色体易位和基因重排,为进一步在食管癌组织中鉴定出特异的融合、截短以及异常拼接的基因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毛细胞白血病5q13.3断裂位点线性DNA荧光原位杂交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细胞白血病5q13.3断裂位点线性DNA荧光原位杂交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Rbm15通过调控mTORC1来影响肝实质细胞成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斑马鱼的正向遗传诱变筛选
    1.2 肝脏的发育与再生
        1.2.1 肝脏的发育过程及相关基因
        1.2.2 影响肝脏发育的信号通路
        1.2.3 主要肝脏再生模型及再生细胞来源。
        1.2.4 调控肝脏再生的分子信号
    1.3 RNA结合蛋白及其对m RNA的调控。
        1.3.1 选择性剪接
        1.3.2 RNA的修饰和多腺苷化
        1.3.3 m RNA的出核和胞质定位
        1.3.4 m RNA翻译的调控
        1.3.5 m RNA的稳定性
    1.4 mTOR信号与肝脏
        1.4.1 mTOR复合物的基本构成
        1.4.2 mTOR信号的激活
        1.4.3 mTORC1 与细胞代谢
        1.4.4 mTORC1 与肝脏
    1.5 研究目的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饲养
    2.2 试剂、耗材和仪器
        2.2.1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和耗材: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3.1 大肠杆菌培养基和抗生素储液的配制
        2.3.2 原位杂交相关溶液的配制
        2.3.3 抗体显色相关溶液
        2.3.4 核酸相关溶液的配制
        2.3.5 斑马鱼培养体系的配置
    2.4 质粒和菌株
    2.5 实验方法
        2.5.1 核酸提取
        2.5.2 PCR反应
        2.5.3 大肠杆菌的转化
        2.5.4 RNA的体外转录与纯化
        2.5.5 斑马鱼胚胎显微注射
        2.5.6 反义探针的制备
        2.5.7 原位杂交
        2.5.8 抗体显色
        2.5.9 荧光原位杂交(FISH)
        2.5.10 EdU标记细胞增殖
        2.5.11 TUNEL染色
        2.5.12 斑马鱼的热激处理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前言
    3.2 实验结果
        3.2.1 cq96 突变体表现为特异性的肝脏发育缺陷
        3.2.2 cq96 突变体不影响肝脏早期命运特化
        3.2.3 cq96 突变体影响了肝细胞的成熟。
        3.2.4 cq96 突变体不影响肝脏的增殖和凋亡
        3.2.5 cq96 突变体中的突变基因为rbm15
        3.2.6 rbm15 突变所致的mTORC1 异常激活导致肝脏成熟缺陷
第4章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工作
    科研论文
    科研工作

(2)CCAT1在前列腺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文献综述 LncRNA与AR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 CCAT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统计学分析
    4.实验结果
    5.讨论
    6.结论
第二部分 CCAT1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统计学分析
    4.实验结果
    5.讨论
    6.结论
第三部分 CCAT1靶向结合miR-28-5p逆转其抑癌效应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统计学分析
    4.实验结果
    5.讨论
    6.结论
第四部分 CCAT1招募AR共激活因子DDX5参与前列腺癌恶化的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统计学分析
    4.实验结果
    5.讨论
    6.结论
致谢
References
作者简介

(3)向心组装蛋白STIL基因敲除用于鼻咽癌治疗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 引言
        1.1 鼻咽癌
        1.1.1 鼻咽癌的病因及风险因素
        1.1.2 鼻咽癌的治疗进展
        1.1.3 鼻咽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1.2 STIL中心粒组装蛋白的相关研究
        1.2.1 STIL基因的结构
        1.2.2 STIL基因与中心粒
        1.2.2.1 中心粒与肿瘤
        1.2.2.2 STIL 在中心粒中的作用
        1.2.3 STIL基因与肿瘤
        1.2.4 STIL与全脑先天性畸形(HPE)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基于公共数据库TCGA分析STIL与肿瘤的关系
        2.1.1 分析STIL在其他肿瘤中的表达
        2.1.2 分析STIL对肿瘤生存率的影响
    2.2 STIL干扰细胞在动物水平的验证
        2.2.1 实验耗材
        2.2.2 实验步骤
    2.3 STIL干扰后细胞生物特性检测
        2.3.1 STIL RNA干扰慢病毒感染细胞
        2.3.2 qPCR内源检测RNAi效率
        2.3.3 STIL干扰细胞的Affymetrix芯片检测
        2.3.4 Western Blot下游基因检测
        2.3.5 qPCR下游基因检测
    2.4 STIL干扰后对肿瘤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2.4.1 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
        2.4.2 侵袭小室检测侵袭能力
    2.5 鼻咽癌转移样本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2.5.1 鼻咽癌血清样本的DIA质谱检测
        2.5.2 差异蛋白的ELISA检测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1.1 基于TCGA公共数据库对STIL与肿瘤关系的分析
        3.1.2 动物水平验证STIL干扰后鼻咽癌的增殖
        3.1.3 STIL基因干扰后细胞生物特性
        3.1.4 STIL干扰后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3.1.5 鼻咽癌转移血清样本的蛋白组学分析
    3.2 讨论与总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4)唐氏综合征现有筛查技术的分析及新标志基因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唐氏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引言
1 Down综合征的症状及核型分类
2 唐氏综合征的传统产前诊断方式
3 快速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在唐氏综合征检测中的应用
4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唐氏综合征检测中的应用 第二章 唐氏综合征常用筛查方法的性能分析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血清学筛查结果
    2.2 NIPT筛查结果
    2.3 羊水染色体核型诊断结果
    2.4 FISH检测结果分析
    2.5 CMA检测结果分析
    2.11 血清学筛查、FISH、NIPT、CMA和核型分析的比较结果
3 讨论
    3.1 血清学筛查在唐氏综合征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3.2 NIPT技术在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3.3 羊水穿刺技术在唐氏综合征诊断方面的优势及劣势
    3.4 FISH检测技术应用在唐氏综合征诊断方面的优势及劣势
    3.5 CMA检测技术应用在唐氏综合征诊断方面的应用
    3.6 血清学筛查、FISH、NIPT、CMA和核型分析优缺点的比较结果 第三章 妊娠唐氏综合征孕妇血液及胎盘转录组学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孕妇血液和胎盘RNA提取检测结果
    2.2 测序及数据过滤结果
    2.3 参考基因组比对结果
    2.4 测序样本比对基因位置的随机性评估结果
    2.5 测序样本比对转录本的覆盖度评估结果
    2.6 测序样本测序饱和度评估结果
    2.7 测序样本基因表达定量结果
    2.8 测序样本相关性
    2.9 差异表达基因检测
    2.10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结果
    2.11 KEGG Pathway分类和富集
    2.12 特殊基因筛选
    2.13 PCR验证
3 讨论
    3.1 健康组与患病组基因表达分析
    3.2 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信号通路与HLA-DRB5 基因
    3.3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信号通路与HLA-DRB4基因
    3.4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信号通路与NR4A1 基因
    3.5 富含半胱氨酸蛋白(Cysteine-rich Protein2,CRIP2)基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成人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成人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疗效研究
    引言
    病例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成人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的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RUNX1突变引起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髓系分化阻滞的功能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和病理生理学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1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2 :NGS基因列表
致谢

(6)超高灵敏流式检测技术在人类端粒长度的单染色体水平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染色体的端粒结构和功能简介
        1.1.1 端粒的发现
        1.1.2 端粒的结构和功能
    1.2 端粒长度检测的重要性
        1.2.1 端粒和心血管疾病
        1.2.2 端粒和老化
        1.2.3 端粒和癌症
    1.3 端粒长度的现有分析方法
        1.3.1 末端限制片段分析法(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ation, TRF)
        1.3.2 基于定量PCR的技术(quantitative PCR,qPCR)
        1.3.3 单链端粒长度分析(single telomere length analysis,STELA)
        1.3.4 Q-FISH (quantitativ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1.3.5 Flow-FISH
    1.4 超高灵敏流式检测技术(high sensitvity flow cytometry, HSFCM)
    1.5 本论文选题思路以及研究内容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单颗粒水平染色体检测的超高灵敏流式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仪器与设备
        2.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染色体提纯方法的建立
        2.3.2 HSFCM与传统流式细胞仪应用于单颗粒水平染色体分析的散射检测对比
        2.3.3 单颗粒水平染色体荧光检测的核酸染料选择
        2.3.4 染色体纯度和结构完整性的荧光显微镜表征及流式数据的理论模拟验证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端粒长度的单染色体水平HSFCM测定方法的建立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端粒重复序列的特异性肽核酸探针设计
        3.3.2 单染色体水平端粒信号的HSFCM检测初探
        3.3.3 肽核酸探针杂交条件的优化
        3.3.4 HSFCM和传统流式细胞仪应用于单染色体水平端粒的荧光检测对比
        3.3.5 基于荧光微球的单颗粒水平荧光强度与Alexa Fluor 488荧光当量的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
        3.3.6 单染色体水平端粒长度的HSFCM测定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端粒长度检测的HSFCM与传统分析方法对比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仪器与设备
        4.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五种永生细胞系染色体端粒长度及短端粒比率的单染色体水平HSFCM测定
        4.3.2 TRF实验条件优化及测定结果
        4.3.3 qPCR实验条件优化及测定结果
        4.3.4 Q-FISH实验条件优化及测定结果
        4.3.6 多种端粒长度分析方法的优劣对比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临床急性和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样本的单染色体水平端粒长度测定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仪器与设备
        5.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提取条件的优化
        5.3.2 PBMCs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
        5.3.3 PBMCs端粒长度及短端粒比率的定量分析
        5.3.4 各类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端粒长度及短端粒比率的测定
        5.3.5 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加速或急变期)和急性白血病患者端粒长度及短端粒比率的对比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特异染色体端粒长度的单染色体水平测定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仪器与设备
        6.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3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双激光HSFCM的仪器性能表征
        6.3.2 染色体特异性肽核酸探针的设计
        6.3.3 特异染色体端粒长度的双荧光检测
        6.3.4 HeLa和SMMC-7721细胞X和18号染色体端粒长度的比较
        6.3.5 与Flow-FISH和Q-FISH的结果对比
    6.4 本章小结
    6.5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7.3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白血病新融合基因PAX5-UBE2D4的克隆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急性 B 淋巴细胞白血病 PAX5 基因重排
    1.1 引言
    1.2 材料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白血病新融合基因 PAX5-UBE2D4 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BTG1 基因在 BCR/ABL1 阳性急性白血病中的缺失情况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8)MDS患者骨髓MSCs分子遗传学分析和CsA对MDS患者骨髓MSCs增殖凋亡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MDS 患者骨髓遗传学的分析
    前言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材料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MDS 患者MSCs 的培养鉴定
    前言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章 MDS 患者骨髓MSCs 分子遗传学分析
    前言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CsA 对MDS 患者骨髓MSCs 增殖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CsA 对MDS 患者骨髓MSCs 凋亡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4 讨论
    5.5 结论
总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两株分别伴有del(7p)和t(9;22)染色体异常的急性髓单核系白血病细胞株JIH-3和JIH-6的建立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JIH–3 第一部分一例伴有del(7p)的急性髓单核系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研究对象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JIH–3 第二部分 一株以del(7p)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髓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征鉴定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JIH–3 第三部分JIH-3 细胞株的免疫缺陷鼠的致瘤性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JIH–3 第四部分 JIH-3 细胞株和原代白血病细胞的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a- CGH)研究
    研究对象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JIH–6 第一部分一例同时伴有t(9;22)(934;911)易位、EV11 和 AML1 基因重排及ABL 基因突变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单变病例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研究对象
    试剂和仪器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JIH–6 第二部分同时伴有t(9;22)、EV11 和 AML1 基因重排的 CML 急性髓单核系变细胞株的建立及其详细生物学特性鉴定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缩写词表
发表及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10)食管癌染色体易位和基因重排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图索引
表索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一、食管癌细胞系中染色体易位
    二、运用arrayCGH和FISH技术筛选食管癌细胞系中的断裂基因
    三、食管癌细胞系中融合基因、截短基因以及异常拼接基因的鉴定
    四、食管癌组织中基因断裂的FISH检测
讨论
    一、食管癌中染色体易位和基因重排鉴定的研究策略探讨
    二、食管癌中基因断裂连接机制的探讨
    三、肿瘤细胞中基因断裂连接点结构的多样性
    四、NTRK3基因融合
小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毛细胞白血病5q13.3断裂位点线性DNA荧光原位杂交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 [1]Rbm15通过调控mTORC1来影响肝实质细胞成熟[D]. 胡亮. 西南大学, 2021
  • [2]CCAT1在前列腺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尤宗昊. 东南大学, 2020(02)
  • [3]向心组装蛋白STIL基因敲除用于鼻咽癌治疗的探索研究[D]. 欧阳颖.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唐氏综合征现有筛查技术的分析及新标志基因的筛选[D]. 王晓华.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5]成人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D]. 蔡文治. 苏州大学, 2019(06)
  • [6]超高灵敏流式检测技术在人类端粒长度的单染色体水平的应用[D]. 周颖星. 厦门大学, 2018(07)
  • [7]白血病新融合基因PAX5-UBE2D4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 解珺丹. 苏州大学, 2014(01)
  • [8]MDS患者骨髓MSCs分子遗传学分析和CsA对MDS患者骨髓MSCs增殖凋亡影响的研究[D]. 王雁玲. 山西医科大学, 2011(08)
  • [9]两株分别伴有del(7p)和t(9;22)染色体异常的急性髓单核系白血病细胞株JIH-3和JIH-6的建立和鉴定[D]. 潘金兰. 苏州大学, 2011(06)
  • [10]食管癌染色体易位和基因重排的鉴定[D]. 郝佳洁.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0(12)

标签:;  ;  ;  ;  ;  

毛细胞白血病 5q13.3 断裂位点的线性 DNA 荧光原位杂交作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