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墨天牛幼虫空间格局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南俊科,杨越翔,张玲华,李鹏飞,郭丽洁,贺虹,魏琮[1](2021)在《松墨天牛在秦巴林区不同寄主上的危害规律》文中指出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次期性蛀干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廓清该害虫在秦巴林区不同寄主上的危害程度和发生规律,对于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秦巴林区遭受松材线虫病严重危害的3种主要松树(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华山松P.armandii和马尾松P.massoniana)进行了冬季疫木野外解析,并在统计不同胸径、不同高度疫木树干上松墨天牛侵入孔和幼虫数量的基础上,采用聚集度指标分析方法,对该害虫在不同寄主上的危害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3种寄主上的危害程度具有显着差异,以华山松受害最重,其次分别为马尾松和油松;越冬幼虫在油松上主要危害皮下1~2 cm的边材;在华山松和马尾松上危害比较多样,以髓心部位受害最重,其后依次为心材、边材和树皮;在油松和华山松上,松墨天牛主要在树干7 m以下部分危害,而在马尾松上主要危害树干7 m以上部分,且虫口数量均与寄主胸径呈显着正相关。松墨天牛侵入孔和越冬幼虫在不同寄主树干上均呈聚集性分布。本研究揭示了松墨天牛在秦巴林区3种主要寄主上的危害规律,对于进一步开展大尺度地理范围松墨天牛的寄主选择性及危害规律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也为秦巴林区松墨天牛的有效防治和松材线虫病的蔓延控制提供了新的重要信息。
董子舒[2](2021)在《眉斑并脊天牛的产卵选择行为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 Fabricius是木棉树Bombax ceiba L.及猴面包树Adansonia digitata L.的重要蛀干害虫,属寡食性昆虫,其分布区域和寄主高度重合,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及地区,是沟胫天牛亚科的成员之一,具有该亚科天牛特有的刻槽产卵习性。在成功建立实验种群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室内外实验研究眉斑并脊天牛成虫的产卵选择行为,并综合运用超微结构观察、植物组织切片、生物化学、昆虫电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剖析了其产卵选择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眉斑并脊天牛具有明显的衰弱树选择趋向性,通过种群聚集取食快速衰弱寄主树势,随后怀卵雌虫于寄主主干聚集产卵,进一步对寄主造成危害。成虫每天主要集中在的9:00-18:00进行产卵,每产1粒卵需要499.54±21.67 s,其一生产卵量为162.28±2.93粒;在寄主定位过程中,其触角拍打的频率为1.58±0.11次/s,下颚须探测频率为3.23±0.16次/s。当寄主植株叶片枯萎且环境温度达到25℃左右,才会出现暴发式聚集产卵现象。在植株上的产卵高度随为害天数的增加呈降低趋势,成虫多在寄主向光面产卵(占88.07±2.31%),以实验木棉植株(3.0 m)主干的0.5-1.0 m着卵量占比最高,达到31.64±0.96%。此外,该天牛在主干普通裂缝和青皮裂缝的着卵量占比最高,分别占54.94±0.31%和27.92±0.54%。(2)眉斑并脊天牛产卵相关的主要功能器官共有11种感器,跗足具有5种粘附结构。其中,触角有4种感器,雌虫触角嗅觉感器尤为发达,在产卵定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产卵过程中,上颚的主要功能在于刻槽的制作,其具有少量刺形感器协助雌虫在产卵刻槽制作过程感应撕咬力度。下唇须和下颚须感器丰富,共有7种感器,腹部末端有5种感器,这三个器官拥有大量的温湿度感器及嗅觉感器,在产卵过程主要参与识别行为。成虫前、中和后足跗节在产卵过程中主要承担着虫体在寄主表面的附着,同时通过抓扣力度间接感知寄主表面粗糙程度。产卵器不仅通过腔锥感器识别刻槽部位的适宜度,还可利用其表面大量的倒刺顺利撕扯开木棉韧皮部纤维层,顺利插入韧皮部并排卵。(3)眉斑并脊天牛的产卵刻槽分为有效刻槽和空刻槽,有效刻槽为有卵刻槽,刻槽表面覆盖有果冻状分泌物。有效刻槽和空刻槽在长度(有效刻槽=4.04±0.05 mm,空刻槽=3.62±0.19 mm)和宽度(有效刻槽=0.70±0.01 mm,空刻槽=0.63±0.02 mm)上都存在显着性差异,且空刻槽具有7种制作途径,较有效刻槽复杂很多。不同梯度的温度、湿度和光周期对该天牛刻槽制作的有效率均存在影响,以温湿度影响相对较大,不同温度梯度下,25℃时刻槽有效率较高,达到84.98±1.52%,而在湿度梯度中在75±5%时,刻槽有效率达到最高的90.03±1.09%。结合所有研究结果,将空刻槽成因划分为4种:撕咬力度不合适;衰弱树势;刻槽处植株生理指标不合适(含水量过大或皮层太硬);寄主表面结构复杂,无法插入产卵器。(4)眉斑并脊天牛产卵分泌物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还原性糖及氨基酸,浸提物成份为萜类及烷类;雌虫受精囊和受精囊腺的浸提物成份与成虫产卵分泌物的组分最为接近,表明雌虫产卵分泌物主要来源于受精囊和受精囊腺。雌虫产卵分泌物的主要功能为:产卵标记、保护作用(抵御天敌)、保湿作用和衰弱寄主。(5)对9种味源(健株叶、衰弱株叶、机械伤株叶、被取食株叶、带幼虫枝条、着卵枝条及无处理枝条、成虫虫粪和卵表化合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研究,并结合眉斑并脊天牛的电生理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挥发物成份中有9种与成虫行为有关的活性物质,分别是:3-己酮、醋酸丁酯、壬醛、2-己醇、对二甲苯、癸醛、十六烷、棕榈酸乙酯和油酸。其中,成虫通过寄主定位信息化合物3-己酮探寻到寄主木棉,再通过寄主环境中的聚集化合物壬醛和癸醛协同吸引,聚集到木棉树进行取食营养补充。木棉树受到成虫取食为害导致树势逐渐衰弱,并释放出次生代谢产物。其中,对二甲苯含量快速增加,显着吸引天牛种群至衰弱木棉聚集为害;2-己醇仅对处女雌虫及雄虫具有明显的吸引效果,发挥着性诱导作用,促进雄虫与处女雌虫聚集交配,增加怀卵雌虫数量;醋酸丁酯在产卵定位中起引导作用,吸引雌虫到树势衰弱的寄主上为害,并在寄主主干出现暴发式聚集产卵现象。(6)通过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眉斑并脊天牛雌雄不同组织部位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序列比对及相应的功能分析,从雌雄成虫各组织转录组中挖掘出151个与其嗅觉相关的基因,包括16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9个化学感受蛋白基因、2个神经元膜蛋白基因、84个气味受体基因、27个离子受体基因和13个味觉受体基因。分析发现在嗅觉蛋白基因表达上雌雄存在明显差异,雌虫相对于雄虫嗅觉蛋白基因表达呈现为上调的有:触角的差异表达基因有7个OBPs基因、3个CSPs基因及2个SNMPs基因;头部有1个OBPs基因、1个CSPs基因;胸部有1个OBPs基因;腹部有1个CSPs基因;足部有2个OBPs基因;翅部有4个OBPs基因。此外,雌虫不同组织之间嗅觉蛋白基因的表达也存在差异,触角相对于其他组织表达上调的基因较多,有8个OBPs基因、8个CSPs基因及2个SNMPs基因,其中OBP6、OBP7及OBP13只在触角中表达。综上所述,本文明确了眉斑并脊天牛产卵选择行为习性,并鉴定了雌虫不同功能器官在产卵选择中的具体功能;通过鉴定该天牛多种信息化合物成分及嗅觉的相关基因,结合产卵行为观察,揭示了雌虫产卵选择的化学机制,并为该天牛产卵选择的嗅觉分子机制研究打下了基础。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眉斑并脊天牛产卵选择的化学信息通讯机制,为该天牛的绿色防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时鹏,王壮,曾辉,石娟[3](2019)在《低温条件下松墨天牛在我国适生区分布预测》文中提出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我国的一种本土蛀干害虫,是重大外来入侵病害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通过对低温驯化条件下的松墨天牛进行试验,可以预测松墨天牛受低温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分布变化。选取山东烟台的松墨天牛越冬幼虫为研究对象,选取4~5龄松墨天牛健康幼虫,对其进行4个温度梯度(0、-5、-15、-20℃)和10个时间梯度(0.5、1、2、3、4、6、12 h和1、7、32 d)的低温暴露处理,通过SPSS22.0软件中的Probit回归分析方法处理数据,得出低温半致死温度(LLT50)和低温99%致死温度(LLT99)。统计我国46个气象站点1月份的平均气温作为气象参数,利用软件生成等温线,并利用Arcgis10.2.2软件以LLT50、LLT99为界限,通过统计分析、制图,预测出不同低温胁迫条件下松墨天牛的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和非适生区。明确了松墨天牛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具有向高纬度地区扩散的能力。
胡琴[4](2019)在《松墨天牛化学信息物质作用特点及诱捕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在补充营养和产卵阶段传播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是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也是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本文通过大量试验,研究了植物挥发物和聚集信息素对松墨天牛的作用距离和特点;通过气质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进一步阐明植物挥发物和聚集信息素在野外条件下的变化及其对诱捕效果的影响;通过野外诱捕和监测试验,研究了空间高度对诱捕效果的影响和诱捕器对松墨天牛诱捕的昼夜节律;对松墨天牛成虫内生殖系统发育进行了系统调查,明确了诱捕器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发育阶段。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挥发物在50m、100m和150m处均诱捕到松墨天牛,引诱距离大于150m,是一种长距离信息物质;聚集信息素只在50m处引诱到少量天牛,是一种短距离信息物质;植物挥发物和聚集信息素联合使用有增效作用,诱捕效果显着高于单独使用的植物挥发物和聚集信息素。2植物挥发物主要成分为α-蒎烯和乙醇(总体积160ml,α-蒎烯120ml,乙醇40ml)。聚集信息素是2-十一烷氧基-1-乙醇,初始含量为35ul。植物挥发物成分种类和含量随时间发生变化:第15天时,乙醇含量为零,原始比例发生变化;第15-45天期间,α-蒎烯比例显着增加,并新增3种杂质:马鞭草烯醇、樟脑烯醛和马鞭草烯基乙基醚;第60天时,α-蒎烯比例又降低到73.34%,原有杂质松香芹醇、松香芹酮、桃金娘烯醛、马鞭草烯酮含量所占比例显着增加。聚集信息素在第45天时含量为零。野外诱捕结果表明:新诱芯(悬挂20d的诱芯)的野外诱捕效果在第50天时显着高于旧诱芯(悬挂50 d的诱芯);第60天后,新旧诱芯(悬挂30d和悬挂60d的诱芯)的野外引诱效果差异达极显着水平(P<0.01)。综上表明:松墨天牛诱芯中引诱剂在野外条件下释放速率存在“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松墨天牛诱芯诱捕效果降低,与乙醇过早挥发完,有效成分前期挥发过快,后期挥发量变少相关;我们自制的松墨天牛诱芯野外诱捕的高效持效期不少于45 d,持效期不少于60 d。3天牛雌雄成虫的诱捕量与诱捕器悬挂高度相关,诱捕高度越高诱捕量越多:3m>1.5m>0m,4m>2m>0m,1.5m、3m、2m和4m的诱捕量显着高于0m。诱捕器只在晚上19:00至凌晨5:00诱捕到松墨天牛;诱捕高峰期是晚上20:00至凌晨3:00,此阶段的诱捕量为总诱捕量的91.89%。这表明松墨天牛在林间中上层活动,是夜出型昆虫。4取食0d的松墨天牛雌成虫卵巢颜色为透明,后变为乳白,再变成淡黄色,最后变成黄色;其直径随取食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发育成熟的卵巢管平均直径为4.016um;雌虫内生殖系统20d左右发育成熟;初羽化的雄成虫睾丸颜色透明,取食3d后变为淡黄色,睾丸略膨大,后期颜色和大小不再变化;雄虫内生殖系统6d左右发育成熟;植物挥发物和聚集信息素能引诱到20.68%的取食期雌成虫,24.32%的取食期雄成虫。
洪承昊[5](2019)在《三峡库区松材线虫病的景观生态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松材线虫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毁灭性极强的松树病虫害,已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后,导致我国松林资源和质量降低,景观格局遭到破坏、生态功能严重失衡,已成为我国最具危险性的检疫性森林有害生物之一。松材线虫病的寄主多,分布范围广,经过近四十年的治理,虽有一定效果,但仍没很好的方法控制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已造成全国多省受到侵害。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地,生态地位尤为重要,然而三峡库区马尾松林长期遭受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的侵害,松林资源和质量严重下降,对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产生极大威胁。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较强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尺度介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之上,研究尺度较大,涉及范围较广,是研究松材线虫病这种多元复合侵染病虫灾害的流行扩散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本研究以三峡库区宜昌市和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知识和理论,将研究区的景观时空格局和松材线虫病的流行扩散进行关联分析,从土地利用规划和区域生态发展的角度,根据松材线虫病和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重新归类划分,从三个不同空间尺度进行研究分析。以区县为研究背景,研究不同景观类型空间格局与松材线虫病的关系,并对研究区现状进行风险评估;以地市为研究背景,研究松材线虫病与寄主斑块和人文景观斑块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主要因子对研究区进行现状分析;再从区域范围(省市间)研究松材线虫病与人为活动强度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主要因子对未来疫情进行风险预测,同时提出基于研究地的预防控制思路。并形成如下研究成果:1.以区县为研究对象,对宜昌市夷陵区进行专项研究分析。夷陵地区景观类型总面积和平均斑块面积最大的是其他林地景观类型,其中针叶林是林地景观类型中主要类型,面积最大;在夷陵地区,景观破碎化程度(Ci)最高的是水域景观类型;景观分离度(Si)最大的是交通道路景观;景观优势度(Di)最高的是其他林地景观类型,其次是针叶林景观;利用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基于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的飞行扩散能力,分析异质性斑块的相对安全性。由于交通道路景观是路网密度的主要因子,路网密度和松材线虫病疫情呈显着正相关,在阻碍松墨天牛飞行扩散能力方面,相对安全性从大到小的景观类型依次为水域景观、人文景观、其他林地景观、农业景观和交通道路景观。夷陵地区疫情总体趋势为中部生态风险值高,往边缘地区生态风险值趋向变小,这与夷陵的森林林地和马尾松林地覆盖密切相关;沿长江地区,生态风险值较高,这可能是因为靠近长江及其支流,人为活动强度较高进而引发的携带传播威胁;其次在三峡大坝周边,风险等级高。研究结果表明当邻近两个固定样区距离大于50 km,邻近采样点或观测点和生态风险值不具备相关性;而在50 km内则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即风险值越大。2.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经典景观指数分析法,以地市级为研究对象,对宜昌市市辖区、宜都市、夷陵区和全区四个区域进行了景观格局分析,并从寄主斑块和人为活动斑块的格局分析了与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关系。研究发现疫情的发生和扩散与寄主斑块的形状复杂程度呈正相关。而人为活动景观斑块属性值和松材线虫病疫情没有显着相关性。从区县和全市行政区两个不同空间尺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寄主马尾松林是影响松材线虫病发生的主要因子,其分布面积和形状复杂程度和疫情有显着正相关。人为活动被认为是影响松材线虫病的重要因子,然而人为活动区斑块属性却与疫情没有显着的相关性,这可能还要考虑人为活动强度等更进行为深入的研究。3.为研究人为活动强度对松材线虫病疫情的作用,因而选取区域为研究对象,研究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发展和扩散与人为活动强度的关系。通过分析近十年的疫情数据和经济增长数据表明,三峡库区松材线虫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宜昌地区人为活动强度相关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宜昌地区全市GDP、货运周转总量和通车公路路网密度呈现增长的趋势,且GDP和货运周转总量增幅明显;人口总数上,十年间变化不大。重庆地区和宜昌地区情况类似,全市GDP、货运周转总量和通车公路路网密度呈现增长的趋势,部分指标增幅更大。而松材线虫病疫情在此时期扩散趋势明显。通过因子分析表明路网密度和人口总数的变化能够反映松材线虫病发病率的情况,特别是和路网密度相关性较高。据此为基础,模拟未来十年松材线虫病在三峡库区发生趋势发现,宜昌市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的趋势较大,特别是随着路网密度和人口总数的上升,模拟值显示出直线上升的趋势;重庆市松材线虫病疫情总体趋势依然呈现上升的趋势,且增幅更大。4.廊道是景观中十分重要的组成元素,在不同时空和空间尺度研究中,廊道都是不可或缺的景观组分,能影响景观中生物种群变动。通过分析2006年直到2015年十年间,三峡库区的景观利用类型的变化及其转换关系,借助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化描述数量变化,并基于此和疫情进行关联分析,三峡库区廊道主要包括水域景观廊道、人文景观廊道、农业景观廊道和草地景观廊道等。结果表明水域景观廊道的生态作用尤其突出,从水域廊道的景观格局变化可以看出,疫区增加和拔除的地区在总面积、总边缘长度变化方面有着截然相反的趋势;从农业景观边缘总长度变化看出,新疫区边缘总长度增加,拔除区边缘总长度减小。草地景观和人文景观廊道的各项指标变化趋势没有出现不一致现象,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暂不能作为衡量疫情发生扩散与廊道效应的因子。5.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研究区预防松材线虫病的策略和思路。对于遭受到松材线虫病疫情侵入的马尾松林斑块,在可操作原则下,从降低斑块形状指数方面着手,提高寄主林地斑块抵御松材线虫病能力。其次对于其他自然景观类型,如农业景观,也应在符合可操作原则下,降低斑块形状指数。结合路网密度对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影响作用,在人文景观方面,可以发挥水域廊道等类型的作用,降低松材线虫病传播扩散可能。建议在跨区域位置,关卡和重点道路设置检查站,杜绝疫木及其制成品流窜。
温小遂,邓礼,廖菲菲,王忠辉,熊彩云[6](2018)在《危害松饵木的松褐天牛幼虫空间格局及分布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危害松饵木的松褐天牛幼虫空间格局与垂直分布规律,为利用饵木进行松褐天牛虫情调查和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9个样地设置不同胸径的饵木对饵木内松褐天牛幼虫数量进行系统调查,应用6种聚集度指数、Iwao m*-m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法则分析测定松褐天牛幼虫及其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利用种群聚集均数分析聚集原因;系统调查松褐天牛幼虫在不同胸径和树高马尾松饵木上的分布规律。【结果】松饵木内松褐天牛幼虫的平均拥挤度m*>1,丛生指标I>0,聚块指数m*/m>1,Cassie指标Ca>0,扩散系数C>1,负二项分布指标K>0,表明松饵木内松褐天牛幼虫呈聚集分布;Blackith聚集均数λ>2,说明聚集是由成虫的产卵习性与松饵木形成的特殊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松褐天牛幼虫种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α>0,β>1);松褐天牛幼虫种群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度依赖于密度(lga>0,b>1)。【结论】饵木内松褐天牛幼虫呈聚集分布,聚集度依赖于密度;其聚集原因是成虫的产卵习性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温小遂,李金,邓礼,喻爱林,施明清[7](2018)在《不同纬度松墨天牛生活史及其行为学观察》文中提出松墨天牛在江西1年发生1代为主,以4~5龄幼虫在木质部的虫道内越冬。江西南部、北部纬度的不同而使松墨天牛在发生时间和世代上存在差异;在南部、中部、北部,成虫分别于4月中旬、4月下旬、5月上旬出现,于11月中旬、10月中旬、10月上旬结束;因此形成赣北1年发生1代,在南部和中部有不同比例的2代。林间饲养结果表明,在赣南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历期分别为84~97、66~69 d;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58. 71、47. 91粒。根据该害虫南、北生活史和发生期的差异,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对防治适期进行了讨论。
陈潜[8](2018)在《褐梗天牛空间分布及防治技术初探》文中研究表明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 Linnaeus)是一种对松、杉、柏等林木危害十分严重的蛀干害虫,携带拟松材线虫的能力强且有可能是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该虫不但能危害其寄主植物,还能通过进出口木材的运输进行传播,不仅危及我国的林木,还为进出口贸易带来极大的威胁。本研究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其种群空间格局,通过筛选合适药剂提出防治建议,对褐梗天牛的寄主产卵选择性进行研究并结合寄主挥发性物质,配制诱芯,进行野外诱捕试验,以期获得针对褐梗天牛的植物源引诱剂,从而为褐梗天牛的预测预报提供有效方法。应用地统计学方法阐释了 3块受害程度不同的油松林内褐梗天牛幼虫和成虫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surfer8.0生成的褐梗天牛空间分布图显示3种受害程度的林分内,褐梗天牛的分布具有显着差异。根据变异函数曲线图分析得知:轻度受害林、中度受害林和重度受害林内褐梗天牛幼虫种群空间分布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高斯模型、高斯模型和指数模型,成虫的种群空间分布最优拟合模型均为线性模型。在3种林分中褐梗天牛幼虫数量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根据垂直分布图分析得出:褐梗天牛幼虫和成虫在油松上主要集中聚集在某个高度,然后随着高度增加密度下降,随着高度靠近地面密度也下降。用氯氰菊酯和噻虫啉两种药剂进行了防治褐梗天牛成虫的试验。结果表明,8%氯氰菊酯300倍液和3%噻虫啉1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采用林间套笼试验,测定两种药剂处理树干或枝条后对褐梗天牛成虫的持效期。结果表明:用8%氯氰菊酯300倍液和3%噻虫啉1000倍液处理,喷药后第1天,成虫接触笼内的药剂24小时的校正死亡率均为96.7%。在施药后第31天接虫的校正死亡率仍然有75%和71.7%。为了获得对褐梗天牛有效的植物源引诱剂,针对褐梗天牛成虫具有危害衰弱油松的习性,采用8种衰弱油松的挥发性物质,按照一定比例复配成的植物源引诱剂在林间对褐梗天牛成虫进行诱捕。结果表明,复配的植物源引诱剂对褐梗天牛均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其中,引诱剂K1,J1,K3,N5和N1的引诱效果显着优于其他引诱剂。K1,J1,N1,N5,L6显示对雄性的引诱效果明显且雌雄引诱效果差异显着。该研究证明了自行研制的引诱剂对当地褐梗天牛成虫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可以用于对成虫监测与防治,为其科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了褐梗天牛对三种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结果表明,同一直径的木段,褐梗天牛雌虫的产卵量大小依次为:油松>樟子松>落叶松;同一树种的木段,褐梗天牛雌虫的产卵量大小依次为7cm>5cm>3cm,雌虫在油松、樟子松木段上的产卵量与落叶松木段的相比差异显着,油松与樟子松上的产卵量差异不显着。
时鹏[9](2018)在《我国不同地理种群松墨天牛的低温耐受性及其适生区分布》文中研究说明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lternatus)是我国松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主要媒介昆虫。松墨天牛在松材线虫的扩散和传播的过程中,起着携带和协助松材线虫侵入寄主的媒介作用。入侵地的环境影响和制约了昆虫的生长发育,其中温带和寒带地区的冬季低温环境是限制昆虫分布的关键因素。据国家林业局2018年最新公告显示,我国的松材线虫病分布区正在逐渐扩大,并有向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继续扩散的趋势。鉴于此,本文采用了昆虫生态学、昆虫生理学等方法和原理,以中国不同地理种群和不同越冬阶段的松墨天牛幼虫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低温耐受性指标。同时,本文研究了松墨天牛体内生理生化物质及外界环境因素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探索我国不同地理种群的松墨天牛之间耐寒性的差异,明确其低温适应性机制及低温适应的影响因素,并结合低温暴露实验,划分松墨天牛在我国的潜在温度适生区。得到如下结果:1.研究了山东烟台、浙江富阳、广东肇庆、福建福州、湖北宜昌、云南东川等六个种群松墨天牛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冰点以及含水量、脂肪含量等与耐寒性相关的物质的含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的松墨天牛之间耐寒性具有显着差异,具体而言:各种群的松墨天牛间的过冷却点、冰点、含水量、脂肪含量、糖原含量等均存在显着差异,但是耐寒性的表征指标——过冷却点与含水量等均无相关性。2.研究结果指出:松墨天牛是避免结冰型昆虫,明确了松墨天牛幼虫在不同的越冬阶段的低温耐受性和耐寒性相关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越冬期间松墨天牛幼虫的过冷却点随着季节变化未产生明显的变化趋势。而虫体的质量、糖原含量、脂肪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虫体水分含量呈现上升趋势。3.通过低温暴露实验,明确了松墨天牛越冬幼虫在短时间(24h)和长时间(32d)条件下低温暴露的半致死时间(LLT50)和99%致死时间(LLT99),并依据其划分出了短时间低温胁迫条件以及长时间低温胁迫条件下的松墨天牛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和非适生区。以上研究结果指出了我国不同地理种群松墨天牛越冬幼虫间的耐寒性差异和生理生化差异,明确了其越冬期间的生理生化调节机制,并通过对低温条件下松墨天牛潜在适生区的划分为我国松墨天牛未来发生趋势的预测提供了理论指导。
傅慧静[10](2017)在《松墨天牛肠道细菌多样性和粘质沙雷氏菌木质素降解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墨天牛(MonnochamusalternatusHope)是松树的重大害虫,除能直接钻蛀危害造成松树衰弱甚至死亡外,还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木质纤维素是木食性昆虫的主要营养来源,包含细菌在内的肠道微生物在帮助昆虫降解吸收木质纤维素中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松墨天牛幼虫、蛹和成虫3个发育阶段肠道细菌的多样性,筛选出具有木质素降解功能的肠道细菌,探讨了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marcescens)的木质素降解功能,以期为深入理解松墨天牛的营养利用特性及其与寄主的协同关系提供基础。现将主要结果摘要如下:1.利用IlluminaMiSeq技术对松墨天牛肠道细菌16SrDNA-V4变异区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发现肠道细菌群落共有24个菌属,幼虫、蛹和成虫肠道分别有13、10和17个菌属,分别隶属于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脱铁杆菌门、疣微菌门、蓝藻门和浮霉菌门。松墨天牛肠道优势细菌种类及其相对丰度在不同发育阶段具有差异,幼虫、蛹和成虫的优势菌属(丰度)分别是伊丽莎白菌属(61.12%)、金黄杆菌属(61.38%)和沙雷氏菌属(43.92%)。颤杆菌属、Ruminiclostridium和螺杆菌属为幼虫特有菌属,土地杆菌属、根瘤菌属、贪噬菌属和鞘氨醇盒菌属为蛹特有菌属,土壤杆菌属、肠球菌属、Nubsella、Blautia和短波单胞菌属为成虫特有菌属。Serratia在幼虫(12.6%)、蛹(0.85%)与成虫(43.92%)3个发育阶段均有分布。松墨天牛成虫细菌群落多样性最高,然后依次是幼虫和蛹。2.以滤纸为唯一碳源进行液体培养,经分离、纯化和分子鉴定,从松墨天牛3个不同发育阶段的肠道中筛选出20株具有木质素降解功能的细菌,隶属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的15个菌属,包括沙雷氏菌属、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丛毛单胞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节杆菌属、金黄杆菌属、根瘤菌属、肠杆菌属、寡养单胞菌属、苍白杆菌属、土壤球菌属、链霉菌属、无色杆菌属和泛菌属。进一步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刚果红染色法和滤纸降解实验复筛,发现1株可高效降解木质素优势细菌—粘质沙雷氏菌。3.以粘质沙雷氏菌为对象,通过硫酸盐木质素培养基液体培养并测定该菌株的木质素降解性能,发现在第4天其降解率达到峰值(15.16%),该菌能同时产生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漆酶(Lac)3种胞外木质素降解酶。进一步以其中的优势木质素降解酶—LiP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变量的单因素试验法,探究体外不同培养条件对源于松墨天牛肠道粘质沙雷氏菌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浓度、pH值、氮源种类、氮源浓度和金属离子及其浓度均对其产酶以及酶活性有显着影响。木质素浓度为39·L-1时酶活性最强,pH值为5时最适于产酶,有机氮源更有利于产酶,且酵母膏为最佳氮源,其最适浓度为5 g·L-1;最佳Mg2+、Ca2+、Fe2+、Mn2+、K+离子浓度分别为 0.20 g·L-1,0.40 g·L-1,0.15 g·L-1,0.04 g·L-1,Og·L-1。
二、松墨天牛幼虫空间格局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墨天牛幼虫空间格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松墨天牛在秦巴林区不同寄主上的危害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地点 |
1.2 研究方法 |
1.2.1 疫木解析 |
1.2.2 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1.2.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松墨天牛危害情况 |
2.1.1 松墨天牛在不同寄主上的危害情况 |
2.1.2 松墨天牛危害情况与松树胸径的关系 |
2.2 松墨天牛在3种寄主树干上的垂直分布规律 |
2.2.1 松墨天牛在3种寄主树干上的侵入规律 |
2.2.2 3种松树上松墨天牛越冬幼虫的分布规律 |
2.3 侵入孔与越冬幼虫分布关系 |
2.4 三种松树上松墨天牛的空间分布格局 |
2.4.1 松墨天牛侵入孔的空间分布格局 |
2.4.2 松墨天牛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 |
3 结论与讨论 |
(2)眉斑并脊天牛的产卵选择行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天牛产卵行为研究进展 |
1.2.1 天牛产卵行为特性 |
1.2.2 天牛的产卵选择机制研究进展 |
1.3 天牛聚集行为研究进展 |
1.4 眉斑并脊天牛繁殖行为研究进展 |
1.4.1 眉斑并脊天牛的性成熟及营养补充 |
1.4.2 眉斑并脊天牛的繁殖活动规律 |
1.4.3 眉斑并脊天牛的配偶定位及识别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思路 |
1.5.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眉斑并脊天牛的产卵行为及产卵选择 |
2.1 概述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虫源与食料枝条 |
2.2.2 室内实验条件 |
2.2.3 眉斑并脊天牛产卵行为观察及聚集行为研究 |
2.2.4 数据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眉斑并脊天牛的产卵行为 |
2.3.2 眉斑并脊天牛的产卵行为动作 |
2.3.3 眉斑并脊天牛成虫的产卵选择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第三章 与产卵选择相关的眉斑并脊天牛主要功能器官及超微结构 |
3.1 概述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虫源准备及样品收集 |
3.2.2 电子显微镜观察 |
3.2.3 感器类型、数量及分布 |
3.2.4 数据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眉斑并脊天牛成虫主要感器的形态特征 |
3.3.2 眉斑并脊天牛各产卵功能器官感器超微结构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第四章 眉斑并脊天牛的产卵刻槽及成因研究 |
4.1 概述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虫源 |
4.2.2 试验溶剂及以仪器设备 |
4.2.3 产卵刻槽的制作及影响因子研究 |
4.2.4 产卵分泌物组成、来源及基本功能研究 |
4.2.5 数据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产卵刻槽的类型及分布 |
4.3.2 影响刻槽有效性的因素 |
4.3.3 分泌物的组成、来源及基本功能 |
4.3.4 产卵分泌物对刻槽的影响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第五章 眉斑并脊天牛产卵信息化合物的提取、鉴定及功能分析 |
5.1 概述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虫源及植物 |
5.2.2 试验溶剂及以仪器设备 |
5.2.3 不同味源的收集 |
5.2.4 信息化合物主成份分析 |
5.2.5 活性信息化合物成份鉴定 |
5.2.6 触角对活性信息化合物标样浓度梯度的电位反应 |
5.2.7 成虫对不同气味源的“Y”型嗅觉仪反应 |
5.2.8 数据统计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眉斑并脊天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化合物初提物的嗅觉反应 |
5.3.2 眉斑并脊天牛产卵信息化合物成份分析 |
5.3.3 眉斑并脊天牛雌虫对不同味源的触角电位反应 |
5.3.4 眉斑并脊天牛成虫对9 种活性物质不同浓度梯度的触角电位反应 |
5.3.5 眉斑并脊天牛成虫对9 种活性物质的趋性反应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讨论 |
5.4.2 小结 |
第六章 眉斑并脊天牛成虫不同组织嗅觉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
6.1 概述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虫源准备及样品收集 |
6.2.2 眉斑并脊天牛不同组织转录组测序 |
6.2.3 眉斑并脊天牛嗅觉蛋白相关基因的鉴定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眉斑并脊天牛成虫总RNA检测结果 |
6.3.2 质控分析 |
6.3.3 拼接转录本长度分布 |
6.3.4 基因注释 |
6.3.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6.3.6 差异基因及其富集分析 |
6.4 小结与讨论 |
6.4.1 讨论 |
6.4.2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7.1 全文讨论 |
7.2 全文结论 |
7.3 主要创新点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专利及软件着作权 |
三、参与项目研究 |
(3)低温条件下松墨天牛在我国适生区分布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低温暴露试验 |
1.3 环境温度数据采集 |
1.4 以极端温度耐受性为引导的松墨天牛适生分布区探讨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松墨天牛越冬幼虫低温致死率 |
2.2 松墨天牛越冬幼虫受低温胁迫的结冰温度 |
2.3 长时间 (32 d) 低温胁迫下的松墨天牛适生区划分 |
2.4 短时间低温胁迫下的松墨天牛适生区划分 |
2.5 结合不同时长的低温胁迫LLT对适生区划分 |
3 结论与讨论 |
(4)松墨天牛化学信息物质作用特点及诱捕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天牛的分布与危害 |
1.1.1 墨天牛的分布与危害 |
1.2 松墨天牛防治措施 |
1.3 天牛化学生态学 |
1.3.1 天牛信息素 |
1.3.2 植物挥发物 |
1.3.3 松墨天牛的化学生态学 |
1.3.2.1 信息素物质 |
1.3.2.2 植物挥发性气味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植物挥发物和聚集信息素对松墨天牛的作用距离和特点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植物挥发物对松墨天牛的作用距离 |
2.2.2 聚集信息素对松墨天牛的作用距离 |
2.2.3 植物挥发物和聚集信息素联合使用的增效作用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野外条件下松墨天牛诱芯中成分变化及其对诱捕效果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化合物 |
3.1.2 引诱剂成分变化分析 |
3.1.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 |
3.1.4 野外诱捕试验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松墨天牛诱芯中引诱剂植物挥发物体积及成分变化 |
3.2.2 松墨天牛诱芯中聚集信息素含量变化 |
3.2.3 新旧诱芯对松墨天牛的野外诱捕效果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空间高度和日节律对松墨天牛诱捕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空间高度对松墨天牛诱捕的影响 |
4.1.2 日节律对松墨天牛诱捕的影响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高度对松墨天牛诱捕效果的影响 |
4.2.2 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在同一高度的诱捕效果差异 |
4.2.3 日节律对松墨天牛诱捕的影响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松墨天牛内生殖系统发育状态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虫源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日龄的松墨天牛雌成虫内生殖系统发育状态 |
5.2.2 不同日龄的松墨天牛雄成虫内生殖系统发育状态 |
5.2.3 野外诱捕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内生殖系统发育状态 |
5.3 结论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三峡库区松材线虫病的景观生态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松材线虫病及其发展 |
1.1.2 影响松材线虫病的因素 |
1.1.3 疫情的治理 |
1.1.4 景观生态学及其发展 |
1.1.5 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6 景观生态学应用与森林保护 |
1.1.7 景观安全格局及风险评价 |
1.1.8 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安全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景观异质性与松材线虫病的关系及生态风险分析研究一以区县为例 |
2.1 研究地简介 |
2.2 数据来源和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异质性景观变化与松材线虫病 |
2.3.2 基于景观类别对松材线虫相对阻碍力 |
2.3.3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 |
2.3.4 数据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松材线虫病疫情和景观格局变化的关系 |
2.4.2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生境评价 |
2.4.3 异质性景观类型对松材线虫的脆弱度评价 |
2.4.4 生态风险总体特征评价 |
2.5 小结 |
第三章 景观空间格局和松材线虫病的相关性研究及插值分析一以市为例 |
3.1 研究地概况 |
3.2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
3.3 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生境景观评价 |
3.4.2 相关性分析 |
3.4.3 基于主要因子的插值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松材线虫病的扩张与人为活动强度的关系研究一以区域为例 |
4.1 研究地概况 |
4.2 数据来源和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分析方法 |
4.3 结果和分析 |
4.3.1 三峡库区松材线虫病扩张趋势 |
4.3.2 人为活动强度变化及主成分分析 |
4.3.3 松材线虫病的疫情预测 |
4.4 分析讨论 |
第五章 景观异质性对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的影响一以廊道为例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研究地概况 |
5.1.2 研究方法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 结果 |
5.3.1 疫情空间格局变化 |
5.3.2 廊道层面时空格局转换 |
5.3.3 研究区景观层面格局变化 |
5.4 分析 |
5.4.1 廊道变化与松材线虫病 |
5.4.2 研究区廊道景观变化与松材线虫病 |
5.5 讨论 |
第六章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松材线虫防控策略 |
6.1 区县空间尺度防控策略 |
6.2 地市空间尺度防控策略 |
6.3 区域空间尺度防控策略 |
6.4 廊道屏障作用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论文主要物种中文名与拉丁学名 |
附录 B:缩写词对照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致谢 |
(6)危害松饵木的松褐天牛幼虫空间格局及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饵木设置 |
1.2.2 饵木内松褐天牛幼虫调查 |
1.2.3 分析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饵木内松褐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型 |
2.1.1 聚集度指数分析结果 |
2.1.2 Iwao m*-m回归分析结果 |
2.1.3 Taylor幂法则分析结果 |
2.1.4 聚集原因分析 |
2.2 松褐天牛幼虫侵入孔数与饵木胸径的关系 |
2.3 不同高度饵木上松褐天牛幼虫侵入孔的分布 |
3 讨论 |
4 结论 |
(7)不同纬度松墨天牛生活史及其行为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不同纬度松墨天牛生活史的观察 |
1.2 成虫的饲养与观察 |
1.3 幼虫的饲养与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纬度地区松墨天牛年生活史 |
2.2 松墨天牛成虫的繁殖 |
2.3 松墨天牛成虫的习性 |
2.4 松墨天牛卵、幼虫的习性与龄期 |
2.5 蛹期 |
3 结论与讨论 |
(8)褐梗天牛空间分布及防治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概述 |
1.1.1 褐梗天牛的分布与危害 |
1.1.2 褐梗天牛的形态特征 |
1.1.3 褐梗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
1.1.4 褐梗天牛防治方法 |
1.2 害虫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 |
1.2.1 空间格局概念及研究方法 |
1.2.2 地统计学理论及其在昆虫生态领域应用研究 |
1.3 昆虫植物源引诱剂研究概述 |
1.3.1 植物挥发性物质种类 |
1.3.2 植物挥发性化学物质对昆虫的作用 |
1.3.3 天牛植物源引诱剂研究现状 |
1.3.4 植物源引诱剂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2 褐梗天牛的空间分布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受害程度样地内褐梗天牛幼虫及成虫的分布情况 |
2.2.2 褐梗天牛幼虫及成虫的垂直分布 |
2.2.3 褐梗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分析 |
2.2.4 褐梗天牛成虫的空间分布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两种药剂对褐梗天牛的防治效果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供试药剂 |
3.1.3 供试虫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室内速效试验 |
3.2.2 野外持效试验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两种药剂对褐梗天牛成虫的药效和持效性试验结果 |
3.3.2 两种药剂的持效性拟合曲线 |
3.4 结论与讨论 |
4 褐梗天牛引诱剂的筛选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引诱剂对褐梗天牛成虫诱捕效果比较 |
4.2.2 诱芯对天牛的雌雄偏好对比 |
4.3 结论与讨论 |
5 褐梗天牛对寄主的产卵选择性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 结论与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待解决的问题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我国不同地理种群松墨天牛的低温耐受性及其适生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生态学特性 |
1.2.2 松墨天牛防治技术 |
1.2.2.1 预测预报 |
1.2.2.2 检疫措施 |
1.2.2.3 营林措施 |
1.2.2.4 诱捕防治 |
1.2.2.5 化学防治 |
1.2.2.6 生物防治 |
1.3 昆虫耐寒性研究 |
1.3.1 昆虫耐寒性的定义 |
1.3.2 昆虫耐寒性的类型 |
1.3.3 昆虫耐寒性的研究与评价方法 |
1.3.3.1 过冷却点(SCP) |
1.3.3.2 低温暴露实验 |
1.3.4 昆虫耐寒性的影响因子 |
1.3.5 昆虫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不同种群松墨天牛幼虫的耐寒性差异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与采样地区 |
2.1.2 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 |
2.1.3 体内物质含量的测定 |
2.1.3.1 含水量的测定 |
2.1.3.2 脂肪含量的测定 |
2.1.3.3 糖原含量的测定 |
2.2 数据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不同种群幼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 |
2.3.2 不同种群幼虫的含水量、脂肪含量和糖原含量 |
2.3.3 过冷却点与环境温度、纬度、经度、海拔间相关性 |
2.4 结论与讨论 |
2.4.1 松墨天牛耐寒性的种群间差异 |
2.4.2 环境与松墨天牛耐寒性的关系 |
2.5 小结 |
3. 松墨天牛越冬幼虫耐寒性及生理指标变化研究 |
3.1 虫源及采样地温度指标 |
3.2 测定方法 |
3.2.1 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 |
3.2.2 含水率测定 |
3.2.3 脂肪率测定 |
3.3 数据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环境因素的动态变化 |
3.4.2 过冷却点及冰点的动态变化 |
3.4.3 各项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 |
3.5 结论与讨论 |
3.6 小结 |
4 以极端温度耐受性为引导的松墨天牛适生分布区探讨 |
4.1 研究方法 |
4.1.1 低温暴露实验 |
4.1.2 耐寒性的评价方法 |
4.2 研究结果 |
4.2.1 松墨天牛越冬幼虫低温致死率 |
4.2.2 松墨天牛越冬幼虫低温胁迫结冰温度 |
4.2.3 2015至2017年间月平均最低气温 |
4.2.4 2015至2017年间月极端最低气温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松墨天牛的耐寒能力及耐寒类型 |
4.3.2 过冷却点的参考意义 |
4.3.3 特定时长的致死温度对松墨天牛适生分布区的地理划分 |
4.3.3.1 松墨天牛幼虫长时间(32d)低温胁迫的LLT划分其适生分布区 |
4.3.3.2 松墨天牛幼虫短时间(1d)低温胁迫的LLT划分其适生分布区 |
4.3.3.3 结合不同时长的低温胁迫LLT对适生区划分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10)松墨天牛肠道细菌多样性和粘质沙雷氏菌木质素降解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松墨天牛 |
1.1 形态和生活史 |
1.2 分布和危害 |
1.3 防治 |
1.3.1 营林措施 |
1.3.2 加强检疫 |
1.3.3 物理防治 |
1.3.4 化学防治 |
1.3.5 生物防治 |
2 天牛肠道细菌的研究 |
3 木质素 |
4 天牛肠道木质素降解细菌 |
5 木质素降解酶系 |
5.1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 |
5.2 锰过氧化物酶(MnP) |
5.3 漆酶(Lac) |
6 研究目的、意义与路线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意义 |
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松墨天牛肠道细菌16S rDNA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1.1 供试松墨天牛 |
1.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1.4 主要培养基 |
1.2 研究方法 |
1.2.1 样品预处理 |
1.2.2 肠道匀浆的制备 |
1.2.3 肠道的分离及细菌总DNA的提取 |
1.2.4 PCR扩增肠道细菌的16S rDNA |
1.2.5 PCR产物纯化 |
1.2.6 构建文库及高通量测序 |
1.3 数据处理 |
1.3.1 测序基本数据处理 |
1.3.2 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肠道细菌菌落多样性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松墨天牛肠道细菌总DNA提取及PCR扩增 |
2.2 松墨天牛肠道细菌16S rDNA基因序列统计分析 |
2.3 松墨天牛肠道细菌组成 |
2.4 松墨天牛肠道细菌多样性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松墨天牛肠道木质素降解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1.1 松墨天牛 |
1.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1.4 主要培养基 |
1.2 研究方法 |
1.2.1 样品预处理 |
1.2.2 松墨天牛肠道匀浆的制备 |
1.2.3 松墨天牛肠道木质素降解细菌的富集培养 |
1.2.4 木质素降解细菌的初筛 |
1.2.5 形态鉴定及生理特征测定 |
1.2.6 分子鉴定 |
1.2.7 木质素降解细菌的复筛 |
1.2.8 松墨天牛肠道降解木质素优势细菌电镜样品的制备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形态鉴定及生理特征测定 |
2.2 松墨天牛肠道木质素降解细菌的CMCase活性 |
2.3 松墨天牛肠道木质素降解细菌的木质素降解能力 |
2.4 松墨天牛肠道粘质沙雷氏菌电镜扫描结果 |
2.5 松墨天牛肠道降解木质素优势细菌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树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粘质沙雷氏菌对木质素降解特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1.1 供试菌种 |
1.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1.4 主要培养基 |
1.2 研究方法 |
1.2.1 活化菌种 |
1.2.2 发酵培养 |
1.2.3 粘质沙雷氏菌对木质素降解率的测定 |
1.2.4 粗酶液制备 |
1.2.5 粘质沙雷氏菌产木质素降解酶特性的研究 |
1.2.6 不同培养条件对粘质沙雷氏菌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粘质沙雷氏菌木质素降解率 |
2.2 粘质沙雷氏菌产木质素降解酶特性 |
2.3 不同培养条件对粘质沙雷氏菌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2.3.1 不同木质素浓度对粘质沙雷氏菌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2.3.2 不同pH值对粘质沙雷氏菌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2.3.3 不同氮源种类对粘质沙雷氏菌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2.3.4 不同氮源浓度对粘质沙雷氏菌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2.3.5 不同金属离子及其浓度对粘质沙雷氏菌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总论 |
1 总结论 |
2 创新、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松墨天牛幼虫空间格局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松墨天牛在秦巴林区不同寄主上的危害规律[J]. 南俊科,杨越翔,张玲华,李鹏飞,郭丽洁,贺虹,魏琮. 环境昆虫学报, 2021
- [2]眉斑并脊天牛的产卵选择行为机制研究[D]. 董子舒. 广西大学, 2021
- [3]低温条件下松墨天牛在我国适生区分布预测[J]. 时鹏,王壮,曾辉,石娟.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9(04)
- [4]松墨天牛化学信息物质作用特点及诱捕效果评价研究[D]. 胡琴.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5]三峡库区松材线虫病的景观生态学分析[D]. 洪承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 [6]危害松饵木的松褐天牛幼虫空间格局及分布规律[J]. 温小遂,邓礼,廖菲菲,王忠辉,熊彩云. 南方农业学报, 2018(10)
- [7]不同纬度松墨天牛生活史及其行为学观察[J]. 温小遂,李金,邓礼,喻爱林,施明清.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9)
- [8]褐梗天牛空间分布及防治技术初探[D]. 陈潜.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我国不同地理种群松墨天牛的低温耐受性及其适生区分布[D]. 时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松墨天牛肠道细菌多样性和粘质沙雷氏菌木质素降解特性的研究[D]. 傅慧静.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