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执行工作畅想(论文文献综述)
王吉宇[1](2020)在《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生态学思想作为高兹的代表性理论思想,对于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分析在资本主义后工业时代的生态危机,深思后现代处境下的人的存在方式,都是重要的文化焦点与理论窗口。高兹思想理论渊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其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性与坚定性,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继承性与发展性,都显示出研究其政治生态学思想的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形成既与其存在主义的哲学根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更与其所处时代生态科学的发展、生态危机的加重有着重要关系。所以从萨特那里继承来的存在主义观点构成其政治生态学思想的理论积淀,环境污染问题所带来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与生态科学的勃兴又成为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现实之维。申言之,二战以后弥漫于社会之中的存在主义焦虑使高兹看到了“后工业社会”需求幻象下的存在危机与虚假欲望下分裂且异化的存在方式,所以他力求在存在主义的逻辑下对时代问题进行原初意义上的回应,以便为处于生态危机之中的人们如何更好地生活,成为更有意义的存在找寻出路。基于此,生态学就不得不进入并成为高兹重要的理论视野。在面对这样充满焦虑的生存处境并反思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时,高兹一方面坚持与继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了吸收与创新;另一方面又在萨特的影响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坚持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武器分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探索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现实路径,构筑理想化的生态社会主义图景。可见,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理论逻辑是从存在主义、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交织中勾勒出来的。沿着这样的理论逻辑进发,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理论蕴涵逐渐丰富与显现出来。他将经济理性、科技理性与生态理性作为自身的批判靶向与理论焦点,逐渐完整地建构起政治生态学思想的理论内涵。其将经济理性的全面批揭作为自身的批判基点,深刻澄清了经济理性统治下人的存在变成了单向度的、无法完整发展的“经济人”;将不断被赋予意识形态功能的科学技术视为政治座架,揭示了科技在执行意识形态的宰制功能与同质化手段时所释放出的政治导向力与“法西斯主义”性质。基于此,高兹指出,只有合理利用政治学的分析视角,重筑生态理性的社会基石,才能具有走向生态社会主义的希望与可能。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即对作为生态发展的自由政治权利的关注、对生态危机的政治经济学诱因分析以及对救赎生态危机的政治主体的重新判定。从对资本主义自由不自由的批判来看,高兹分析了资本逻辑与逐利本性使其走向了发展道路的自我背反;发现了通过“他治”到“自治”,能够实现生态政治社会管理的新转变;明细了将“自给自足”引向“自我设限”,将是治理生态政治方案的新谋划。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发生诱因来看,高兹强调它从生产领域快速转移到消费一段,这与“制造匮乏”、“丰裕的贫困”、“受控”、“消费异化”等行为现象是紧密相关的。从对重新判定生态危机的社会主体来看,高兹认为工人阶级即将告别历史舞台而退场,新的“非阶级—非主体”正在成为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最佳选择。面对这样的存在处境与主体消亡困境,高兹提出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战略蓝图与实践构想。支撑这一蓝图的是劳工战略、教育变革与生态理性重塑。高兹试图将陷于劳动与科技宰制的工人解救出来,尝试对资本主义异化教育与生活世界殖民化加以重塑,提醒工人的教育应当进行激烈变革,敞开自由全面的实践,最终在生态理性的构筑与高扬中建构起生态社会主义。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既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也暴露出理论局限。一方面,高兹以政治视角分析了作为社会问题的生态问题,以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开辟出独特的生态危机分析路向;一方面其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误读导致其没有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与阶级分析方法,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马克思主义脱离实践、“高开低走”的理论作风。在此意义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其高远的顶层设计、深刻全面的社会实践以及具有人类性、时代性、现代性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完成了对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现实超越。
陈林[2](2020)在《现实主义视域下中国科幻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人对科幻大片的喜爱有目共睹。参考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TOP20,科幻片赫然占了7部。单从票房来看,中国电影市场对科幻片的需求是极其巨大的。遗憾的是,中国科幻电影始终处于萎靡不振的尴尬境地。随着《流浪地球》的横空出世,这种状态稍稍有所改善,但《流浪地球》的票房、口碑双丰收,也难以掩盖独木难支的尴尬。众多学者曾试图从历史、文化、经济、技术等多重角度,引进后人类主义、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叙事学、批评主义等多种学说,进行探讨。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在如今看来,收效甚微。可见,中国科幻电影贫弱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缺乏,或者说丧失了对现实表象的本质思考。单纯依靠视听的感官刺激已然无法真正的改变中国电影长久以来在科幻类型上的短板现象。本文参照既有的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现实主义的全新视角,探寻中国科幻电影发展进程中现实主义的踪迹,阐述现实主义元素对于中国科幻类型创作的重要性,从而得出应追踪现实流动性,并从体现历史阶段性、反映时代针对性、勾勒鲜明时代性三个角度给出建议,以期窥得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发展走向,同时希望对中国其他类型电影、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与提升提供参考。
李雁佳[3](2020)在《建构主义视域下中国科幻电影国家形象建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科幻片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是电影的重要类型之一。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我国的电影先驱就开始了科幻电影的创作,然而,当时受限于诸多条件,以致于我国的科幻电影创作及发展举步维艰,乏善可陈。当今,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科幻电影创作已经开创出崭新的局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科幻片以其基于科学原理的奇特想象、酷炫的视觉效果和震撼的听觉体验深受观众的喜爱,也在不知不觉中向观众传递着蕴含其中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科幻电影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科幻电影如何确立影片主题,使用什么样的叙事方法和视听呈现方式来进行国家形象建构,不同时期科幻电影的建构方式有什么异同,未来中国科幻电影需要怎样进行国家形象建构,这些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对《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珊瑚岛上的死光》、《大气层消失》、《疯狂的兔子》、《流浪地球》等中国科幻电影进行分析,研究中国科幻电影建构国家形象的方式和特点,为今后中国科幻电影中国家形象建构和传播提供经验和参考。同时,为了适应国际市场需要,提高国际传播力,本文对中国科幻电影国家形象建构方式进行了总结和反思,进而探讨了中国科幻电影在国际传播中适用的国家形象建构策略,以期为中国科幻电影更好地“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添砖加瓦。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本文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及研究此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正文部分首先在论文第2章中对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梳理和阐述,梳理建构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与发展,阐述本文接下来要运用的主流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命题。同时,对建构主义理论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说明,并对科幻电影建构国家形象的动因做出归纳总结。然后,在论文的第3章中以《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珊瑚岛上的死光》、《大气层消失》、《流浪地球》等中国国产科幻电影为例,从主题确立、叙事方法和视听呈现三个角度分别对中国科幻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建构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中国科幻电影在国家形象建构方面的特点和经验,探讨中国科幻电影应该如何提升国家形象、扩大国际传播力。最后论文第4章将研究的落脚点回归到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发展上,针对如何通过中国科幻电影的传播建构国家形象的问题,提出在全球化语境下进行“以影化人”的心理建构,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人类共同价值合理对接,并在世界科幻电影格局中“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建构策略。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升华,试图通过研究中国科幻电影建构国家形象策略,助推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及电影产业的发展,为提高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力、提升国家形象提供一定的启示。本文对中国科幻电影相关研究中国家形象建构及国际传播方面的空白有所填补,并运用传播学、叙事学、语言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以及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试图打破研究国家形象问题时单一角度的局限性,立足于建构主义视域以“本体”角度分析中国科幻电影国家形象自我建构的方式和特点,以“他者”角度审视中国科幻电影在国家形象的自我建构中存在的盲点和问题;跳出被动接受他者建构中国形象的窠臼,尝试提出适应于国际传播规律的中国国家形象自我建构策略,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彭露[4](2020)在《吕其明影视歌曲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吕其明是我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优秀电影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涉及电影音乐、电视音乐、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等多个领域。吕其明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年探索期与改革开放三大历史时期,历经了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影视歌曲作为吕其明音乐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最直观的体现了他的创作特征与艺术理念,特别是作品中所彰显对民族风韵不断的探索精神。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促使他创作出符合当下时代的优秀作品,并为中国影视歌曲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资源。本文以吕其明影视歌曲创作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做更为整体客观的分析,从中梳理出他对于影视音乐创作践行一生的理念,以及对当下影视音乐创作的启示作用。
赵跃[5](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指出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李曜廷[6](2020)在《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艺术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中国科幻电影在发展的道路上一直紧追国外科幻电影的脚步,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依然有像《机器侠》《未来警察》《全城戒备》《蒸发太平洋》《火星没事》《不可思议》等较为有看点的科幻影片出现,在质量上也在逐步提高和进步。2019年《疯狂的外星人》和《流浪地球》在创作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引发了中国科幻电影的话题性,中国能不能拍好科幻电影,中国有没有科幻电影成为了激烈争锋的论点。中国科幻电影发展一直较为滞后,是因为它拥有明显的艺术特点但却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虽然在创作中有借鉴,但却没有消化吸收成为自身的优势。目前国内科幻电影的研究呈现不平衡的状态,缺少系统而专业的理论建构,因此本文将着手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史,对新世纪以来国产科幻电影的艺术特点展开分析,具体到主题、叙事、形象、视听等方面,展现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的艺术形式。本篇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绪论着重论述关于研究国产科幻电影的意义,梳理了国产科幻电影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确立了本论文研究的方向与内容。第一章探讨了关于科幻电影的概念以及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对国产科幻电影的主题特色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章通过对数字化影像技术、语言和音乐的分析,展现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的视听特色。第四章是从人物设定方面去总结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的形象特色,包括平民式、家庭式、后人类主义身体性三个部分。第五章是从空间性叙事风格、多重性叙事建构、多样化叙事理念三个部分阐述了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的叙事特色。本篇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呈现两个方面,第一,对新时期以来的国产科幻电影历史进行梳理;第二,对国产科幻电影的艺术特色做归纳和探讨。
白飞[7](2020)在《纪录片《运行中国》中国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外都持续关注着中国形象。良好的国家形象根植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和提升,依赖于媒体的塑造和传播。纪录片被认为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记录和生动再现,因而成为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有力途径。近年来,与其它国家合拍纪录片成为传播中国形象的新尝试,中国与美国合作拍摄的纪录片《运行中国》也引起了较大反响。《运行中国》由美国探索频道和中国五洲传播中心合作拍摄。2015年第一季通过Discovery亚太电视网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等国内电视台播出,到达亚太地区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凤凰、腾讯、优酷等新媒体平台播出,在网络平台的点击量超过3000万次。微博上“运行中国”话题阅读量近1000万,2.3万讨论量,被认为是可以与电影、电视剧热度相当的纪录片。12018年《运行中国》第二季播出,通过探索频道各地区电视网陆续在全球播出,并同时在国内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播出。本研究将以《运行中国》为例,借鉴学者臧国仁的“框架三层次分析法”,运用文本分析法探讨纪录片《运行中国》是运用怎样的框架建构中国形象的?建构了怎样的中国形象?希望能丰富纪录片的研究,对我国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有所启示。具体研究内容将通过以下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梳理中美合拍纪录片的发展和其中建构的中国形象,并对《运行中国》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第二章,从高层次结构分析《运行中国》的主旨;第三章,从中层次结构分析《运行中国》的叙事结构;第四章,从低层次结构分析《运行中国》的话语;第五章,归纳纪录片《运行中国》建构的中国形象,并讨论这对中国纪录片走出去有何启示。研究发现中美合拍纪录片《运行中国》建构了一个经济快速崛起、科技日新月异、民生富足幸福、文化包容多元的中国形象,建构了一个相对客观、多维立体的中国形象。提出中方应该在合拍项目中学习技术、积累经验,准确定位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真正实现中国形象的“自塑”。
汪晓慧[8](2020)在《异质与悖谬 ——韩松科幻小说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中国“科幻三巨头”之一,韩松多年来致力于科幻创作。他始终坚持自己独树一帜的创作原则,以晦涩饱满的语言,充满批判与思辨的风格,成为中国科幻作家中独特的存在。韩松秉持知识分子的严肃思考,密切关注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进程,将目光投射于“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以先锋的姿态书写专属中国的科幻寓言。其作品因晦涩曲折的文字、破碎扭曲的意象、混沌不清的人物形象而有较大争议。本文以韩松科幻创作中引起争议的核心要素“异质性”和“悖谬性”为切入点,对其创作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以期为韩松研究开拓新的阐释空间。绪论部分对韩松生平及其创作情况作简单精要的介绍,同时介绍选题的研究现状。其后阐释“异质性”和“悖谬性”的文学内涵,以此说明韩松创作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指明选题的研究价值。第一章以韩松书写中极端的“非人化”倾向为线索,分别选取韩松小说中个体的三个异化阶段作为切入口,分析其小说中的强烈现实指向,并探讨个体与权力、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其次,指出韩松作品中“习惯异化”的哲学,讨论韩松对“异化”的独特思考。第二章以“悖谬”和“空间”为关键词,对韩松小说中的三重空间想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讨论韩松小说中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的关注与反思。韩松在文本中创造了独特的“交通工具空间”“中托邦”和“幽闭宇宙”的空间模式。从改造和重建日常生活空间,到反讽和重构乌托邦母题,再到反思和追问宇宙存在的终极奥义,韩松将现实与超现实结合,重新解构技术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第三章以“现代性”为关键词,以时空倒序的方式观察作家是如何从现代性的角度探讨未来、现实与传统的关系。韩松通过对技术的祛魅与批判、对“五四”启蒙主题和鲁迅精神遗产的再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指认与颠覆,反思在技术时代背景下科幻小说对历史与未来的承接作用。中国科幻作家在新世纪异军突起,以不同科幻文本重建与世界对话和思考的方式。结语概括韩松的精英化科幻思考之于中国科幻文学的独特性,指明韩松小说之于当代文学的独特意义和被忽视的价值。
张鹏[9](2020)在《科技对戏曲发展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千年的舞台沿革和新兴媒体科技的影响,至今仍然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观众基础。纵观传统戏曲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科技的助力,它不仅为戏曲的发展和传播拓宽了道路,也为戏曲的创新和传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戏曲与科技的融合实践,让我们看到了一门古老的艺术为了能够符合现代社会、新兴受众的审美需求所做出的不断努力。本文将就科技与戏曲融合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种种表现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和阐述科技在不同时代对戏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对于戏曲舞台、戏曲舞台表演、戏曲传播、受众观念和戏曲科技的未来等来做出论述。科技对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在新材料、新设备的助力下,大大丰富了戏曲舞台和演员演出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科技拓展了戏曲的传播渠道,借助电视、电影、新媒体技术等进行的广泛传播,不仅使得戏曲传播更加快速、高效,而且受众也更易获取戏曲内容;受到新传播方式的影响,受众的戏曲欣赏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受众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戏曲传播逐渐从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和泛众传播倾斜;科技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往往会形成新的艺术形态,逐渐形成了风格独具的戏曲电视、戏曲电影、戏曲动画、3D戏曲、VR戏曲、AR戏曲等多种新戏曲艺术形式,推动了戏曲现代化传播的不断深入。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需要将戏曲特性和科技特性结合起来进行评判,把握科技融合的度,始终以科技服务戏曲为目的,从多方面推动戏曲的发展。根据现在的科技发展趋势,可以大胆的推测:不久的将来,传统戏曲将会进入沉浸式传播和全方位普及的新体系中。研究表明,戏曲的发展历史体现出了戏曲与科技的相互促进与融合,而戏曲的现代化发展、传承与复兴也离不开科技的助力。未来戏曲的发展,应该更加突出戏曲的主体地位,并在科技的有效运用下,戏曲将会成为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利器,被大众所欣赏和接受。
王浩业[10](2019)在《人生价值实现视阈下的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阶段性奋斗目标,以形象化、大众化的口吻描绘了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夙愿,成为响亮的奋进口号,得到了中华儿女的热烈响应和拥护。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体全国人民,尤其是一代代青年人的不懈努力。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奋斗历程和中国梦的实现过程高度切合。从人生价值实现的视角出发,中国梦是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引领和支撑,为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提供平台和环境,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唯有在中国梦的建设中充分实现。也正是在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汇集起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关注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就能将中国梦和大学生的奋斗、成长密切结合在一起,找到中国梦教育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能够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助力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以及文献分析的方法得出,目前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组成部分,得到一定的重视,较为普遍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还存在教育内容不系统、教育方法相对简单、教育形式偏于传统的问题,导致教育对象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教育效果有待深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对教育内容的把握不很到位,对教育对象的关切不够深入,教育的合力和氛围还未充分形成。从切合教育对象的需求出发,把中国梦教育放到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视阈下,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找寻新途径,提供新方法,追求最佳效果。为此,在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方向性、主体性、层次性、渗透性、一致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基本教育原则,做到互相呼应、并行发力、共同作用;创新教育理念,紧扣中国梦的梦想特性和理想信念本质,落实大学生人生价值关切;优化基本方法,提高教育方法的实效性和创新性;强化教育过程,做到贯穿始终,贴切入微;转变教育方式,突出时代特性和针对性;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全覆盖,做到坚强有力;使中国梦的概念、由来、意义、内涵、指引和实现途径等内容入脑入心,激发大学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热情和信心,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必然,深化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不竭动力。
二、新世纪执行工作畅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执行工作畅想(论文提纲范文)
(1)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理论背景 |
(二) 现实背景 |
(三)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不足 |
(三) 可能创新 |
第一章 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理论逻辑 |
一、 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产生的时代反思:存在主义的焦虑 |
(一) “后工业社会”需求幻象下的存在危机 |
(二) 存在主义逻辑下对时代问题的原初回应 |
(三) 虚假欲望下分裂且异化的存在方式 |
二、 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现实参照:生态学方案与政治学分析的视域融合 |
(一) 生态危机的频繁发生与生态政治运动勃兴 |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生态问题的反思与探索 |
(三) 高兹对生态危机批判性发展的政治学视角 |
三、 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思路及方法 |
(一)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方法 |
(二) 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 |
(三) 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与向往 |
第二章 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思想内涵 |
一、 批判基点:经济理性与生态危机的全面批揭 |
(一) 启蒙的自我背反:理性神话的降临与自然生态的退场 |
(二) 理性神话的坍塌:经济理性走入穷途与生态灾难发生 |
(三) “单向度的人”:经济理性统治下人与自然双重异化 |
二、 重构基石:在政治学话语中出场的生态理性 |
(一) 生态文明的前提反思:现代化进程的再度审查 |
(二) 生态问题的深入探讨:何以成为一种政治问题 |
(三) 生态文明的重要出路:生态理性的政治化重建 |
三、 型塑基架: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功能与生态危机社会化 |
(一) 软技术还是硬技术: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 |
(二) 科技运用带来生态危机的“新法西斯主义”倾向 |
(三) 科技意识形态功能执行与生态危机的政治学再释 |
第三章 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理论特质 |
一、 生态危机的政治权利审思:资本主义自由背反的解救道路 |
(一) 从不自由到自由:政治生态社会的自由解放之路 |
(二) 从“他治”到“自治”:政治生态社会的管理转变 |
(三) 从“自给自足”到“自我设限”:政治生态方案的治理谋划 |
二、 生态危机的政治经济学诱因剖视:从生产批评导向消费批判 |
(一) 从制造“匮乏”到消费异化 |
(二) “丰裕的贫困”与虚假的需求 |
(三) “受控”的消费何以造成生态危机 |
三、 生态危机的政治主体研判:从告别工人阶级到“非工人—非阶级” |
(一) “更多”神话的发生与主体的迷失跌落 |
(二) 旧主体的黯然退场:工人阶级的告别 |
(三) 新主体的诞生:“非工人—非阶级”的历史出场 |
第四章 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实现路径 |
一、 政治生态主体的重塑:关于劳动战略的再度探索 |
(一) 劳动分工与“工人”异化 |
(二) 科技发展与“劳动”异化 |
(三) 政治生态学思想中的“劳工战略” |
二、 政治生态思想的变革:从教育反思到自由实践 |
(一) 沉思资本逻辑下的异化教育 |
(二) 走出生活世界殖民化的牢笼 |
(三) 完成个体自由实践的解放 |
三、 政治生态生活的解放:扭转系统化的日常生活 |
(一) 从经济理性的规制中释放出闲暇劳动 |
(二) 经济理性服从于生态理性的道德设想 |
(三) 政治生态生活是一场文化性社会运动 |
第五章 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思想效应及研判 |
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生态思想 |
(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思想的主要论题与内容 |
(二) 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深入思考与再度检省 |
(三) 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
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与超越意义 |
(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深入检视 |
(三)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超越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超越与引领 |
(一) 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愈显任重而道远 |
(二) 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参照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现实主义视域下中国科幻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科幻电影界定 |
(二)、科幻电影与其他幻想电影的区分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秉承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中国科幻电影 |
第一节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缘起和发展 |
一、早期发展——游离于现实 |
二、“17年”的现实主义思考 |
三、第四代导演的纪实美学 |
四、“新都市”边缘人与玩世现实主义 |
五、数字时代冲击下的现实主义电影美学 |
第二节 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概况 |
一、早期探索——建国前的科幻电影 |
二、初露头角——“17年”时期 |
三、“文革”后的蓬勃发展——1978年-1999年 |
四、新世纪的低谷徘徊——2000-至今 |
第三节 现实主义电影美学与中国科幻电影的融合 |
第三章 中国科幻电影的现实主义的呈现 |
第一节 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主题选择 |
一、苦难中寻求希望(1938-1948) |
二、新中国的集体乐观幻想(1949-1965) |
三、“科学狂欢”下理性忧思(1980-1999) |
四、好莱坞模仿下的中式表达(2000-2010) |
五、五千年后的太空遐想(2010-至今) |
第二节 从人类个体到地球命运的现实主义重心流变 |
一、人类个体想象 |
二、环保意识的社普 |
三、末日恐惧与外星文明 |
第四章 从亚洲科幻电影的成就看中国科幻的不足 |
第一节 倾听社会心理诉求:日本科幻电影的启迪 |
第二节 记录民族情绪:韩国科幻电影的启示 |
第三节 诉说民族历史隐痛:印度科幻电影的思考 |
第五章 未来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策略探究 |
第一节 做现实的“折光镜” |
一、反映现实及时性 |
二、体现历史阶段性 |
三、在想象中体现时代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三、其他类 |
致谢 |
(3)建构主义视域下中国科幻电影国家形象建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科幻电影 |
1.3.2 国家形象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建构主义视域下科幻电影国家形象建构动因 |
2.1 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
2.1.1 建构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
2.1.2 主流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命题 |
2.2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国家形象 |
2.2.1 国家形象传播影响国际社会结构 |
2.2.2 国家形象认同构成国家利益和行为 |
2.3 科幻电影建构国家形象的动因 |
2.3.1 提升国家话语权的需要 |
2.3.2 公众需求度的心理认同 |
2.3.3 电影产业本身的价值取向 |
第3章 中国科幻电影的国家形象建构分析 |
3.1 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概述 |
3.1.1 中国科幻电影的历史沿革 |
3.1.2 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现状 |
3.2 中国科幻电影的主题确立 |
3.2.1 以观影期待为导向 |
3.2.2 以意识形态宣传为目的 |
3.3 中国科幻电影的叙事方法 |
3.3.1 三幕式情节安排 |
3.3.2 功能型人物形象 |
3.3.3 因果线性叙事结构 |
3.3.4 无聚焦叙事视角 |
3.4 中国科幻电影的视听呈现 |
3.4.1 视觉建构意义空间 |
3.4.2 听觉延伸情感表达 |
第4章 中国科幻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策略 |
4.1 全球化语境下“以影化人”的心理建构 |
4.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人类共同价值的合理对接 |
4.3 在世界科幻电影格局中“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
4.3.1 尝试多元视角下的现代叙事模式 |
4.3.2 打造民族化与现代化相融合的视听盛宴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吕其明影视歌曲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音乐生涯 |
第一节 革命熔炉中成长 |
一、童稚从戎 |
二、幸逢名师 |
三、再遇伯乐 |
第二节 专业学习经历 |
一、启梦为现实 |
二、带职入校 |
第三节 音乐作品成就 |
一、影视音乐创作 |
二、交响乐的创作 |
第二章 吕其明影视歌曲作品综合分析 |
第一节 吕其明影视歌曲的题材 |
一、革命题材 |
二、热火朝天的生产生活 |
三、爱情与艺术的交融 |
第二节 吕其明影视歌曲的音乐元素 |
一、扎根民间,汲取经典 |
二、织体思维 |
第三节 “画外乐”的呈现方式 |
第三章 吕其明影视歌曲的内涵与启示 |
第一节 鲜明的时代特征 |
一、传承战时革命精神 |
二、和平时代的追求与探索 |
第二节 特殊的地域性与群众意识 |
一、吕其明影视歌曲独特的地域性 |
二、为人民写作的意识 |
第三节 对影视歌曲创作的启示 |
一、民族元素在影视歌曲中的推广 |
二、不懈追求的精神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吕其明创作年谱总编 |
附录二 :访谈录整理 |
附录三 :冯灿文小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
四、谁的“乌托邦”? |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
四、“乌托邦”的“破碎” |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
本章小结 |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
三、自觉的“错位” |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
二、从“链接”到“跨界” |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
本章小结 |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
一、“小时代”的“落幕” |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
本章小结 |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
一、宋庄的新机遇 |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
一、符号里的时代 |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
一、品质、创作、生活 |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
本章小结 |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
六、创造是一张网 |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艺术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目的 |
第二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阐述 |
第一章 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概述 |
第一节 科幻电影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中国科幻电影概述 |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历程 |
第二章 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主题特色 |
第一节 星际文明——文化与交流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机器与超人 |
第三节 生存环境——社会与自然 |
第三章 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视听特色 |
第一节 数字画面技术 |
第二节 特色语言风格 |
第三节 情绪音乐模式 |
第四章 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人物特色 |
第一节 平民英雄式的形象塑造 |
第二节 家庭伦理式形象塑造 |
第三节 身体改造式形象塑造 |
第五章 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叙事特色 |
第一节 叙事风格——空间 |
第二节 叙事建构——多重 |
第三节 叙事理念——多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纪录片《运行中国》中国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家形象研究 |
1.3.2 中美合拍纪录片相关研究 |
1.3.3 纪录片《运行中国》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说明 |
1.4.2 研究样本选择 |
1.4.3 研究问题 |
1.4.4 文本分析法 |
1.5 理论基础 |
1.5.1 框架三层次分析法 |
1.5.2 影视叙事学 |
1.6 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中美合拍纪录片和《运行中国》概况分析 |
1.1 中美合拍纪录片及其中国形象的回顾 |
1.1.1 中美合拍记录片的发展 |
1.1.2 中美合拍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回顾 |
1.2 纪录片《运行中国》的内容概况 |
1.2.1 纪录片《运行中国》的基本概况 |
1.2.2 纪录片《运行中国》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层次结构:《运行中国》中国形象建构的主题框架分析 |
2.1 “中国运行”的“硬实力” |
2.1.1 经济主题框架 |
2.1.2 科技主题框架 |
2.1.3 关注全球性知识 |
2.2 “中国运行”的“软实力” |
2.2.1 民生主题框架 |
2.2.2 文化主题框架 |
2.2.3 观照普适性情感 |
第三章 中层次结构:《运行中国》中国形象建构的结构框架分析 |
3.1 多元化视角:构筑全景式中国影像 |
3.1.1 全知视角 |
3.1.2 平民视角 |
3.2 多形式结构:全方位展现中国面貌 |
3.2.1 中心串联聚焦主题 |
3.2.2 板块组合架构主题 |
3.2.3 对立叙事制造冲突 |
第四章 低层次结构:《运行中国》中国形象建构的话语框架分析 |
4.1 视觉语言 |
4.1.1 蒙太奇剪辑 |
4.1.2 图表和动画 |
4.1.3 符号化标签 |
4.2 听觉语言 |
4.2.1 同期声 |
4.2.2 解说词 |
4.2.3 音乐 |
第五章 《运行中国》中国形象建构研究的启示与反思 |
5.1 《运行中国》建构的中国形象 |
5.1.1 经济形象:快速崛起 |
5.1.2 科技形象:日新月异 |
5.1.3 民生形象:富足幸福 |
5.1.4 文化形象:包容多元 |
5.2 《运行中国》中国形象建构研究的反思与启示 |
5.2.1 注重学习经验技术 |
5.2.2 准确定位国家形象 |
5.2.3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
回顾﹒反思﹒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异质与悖谬 ——韩松科幻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韩松及其创作 |
第二节 韩松科幻小说研究评述 |
第三节 韩松异质性与悖谬性书写的价值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个体的“非人化”:内外的焦虑 |
第一节 失落与错位:权力与社会机制对个体的异化 |
第二节 从“胎儿社会”到“老年时代”:自我异化后的人 |
第三节 鬼世界里的“非人类”:“说鬼”传统与异化反思 |
第二章 空间的悖谬:显隐的指向 |
第一节 交通工具科幻系列:方向隐喻和速度悖论 |
第二节 《2066年之西行漫记》:“中托邦”与他者身份 |
第三节 《宇宙墓碑》与《绿岸山庄》:人的存在、幽闭宇宙与终极追问 |
第三章 现代性忧思:技术祛魅、五四重溯与“历史再书写” |
第一节 “回到未来”:技术时代的祛魅与批判 |
第二节 回到“五四”:技术背景下的启蒙主题再思考 |
一、“铁屋”内外:救火者、看客与启蒙焦虑 |
二、在“医院”中:药时代与病的隐喻 |
第三节 “回到传统”:“新历史书写”与文化符号再指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科技对戏曲发展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三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四 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传统戏曲与科技的融合 |
第一节 科技与戏曲道具 |
一 戏曲绝活中的砌末 |
二 现代戏曲中的道具 |
第二节 科技与戏曲服饰 |
一 科技改变行头的制作方式 |
二 科技丰富戏衣的舞台表现 |
第二章 20世纪戏曲与科技 |
第一节 机关布景与现代舞台 |
一 机关布景 |
二 声、光、电在戏曲舞台的综合呈现 |
第二节 戏曲与电影 |
一 戏曲与电影结合的历史 |
二 戏曲电影是戏曲化和影视化的统一 |
第三节 戏曲与电视 |
一 电视戏曲——戏曲传播的工具 |
二 戏曲电视——新的戏曲艺术形态 |
第三章 21世纪戏曲与科技 |
第一节 戏曲与现代剧场 |
一 开放式戏台和封闭式剧场 |
二 多媒体环境下的新式剧场 |
第二节 戏曲与现代动画技术 |
一 动画与戏曲融合的发展历史 |
二 动画特性对戏曲传播优势分析及成功案例 |
第三节 戏曲与3D技术 |
一 3D技术戏曲电影发展简述 |
二 3D戏曲的效果呈现 |
第四节 VR技术助力戏曲传播 |
一 VR的概念与戏曲实践 |
二 从VR技术的特性看戏曲传播 |
第四章 科技促生新型戏曲受众观 |
第一节 传统受众与新型受众欣赏戏曲的不同 |
一 戏曲受众欣赏习惯的转变 |
二 培养戏曲受众的审美能力 |
第二节 科技推动戏曲传播方式的转变 |
一 大众化向分众化转变 |
二 分众化向泛众化转变 |
三 新型传播方式对当代戏曲传承发展的思考 |
第五章 科技对戏曲发展的反思与启发 |
第一节 反思科技在戏曲中的应用 |
一 科技与戏曲之间的矛盾——以3D技术为例 |
二 戏曲传承重在内容和观念的传承 |
第二节 VR技术、AR技术与戏曲结合的畅想 |
一 新科技拓展戏曲的传播方式 |
二 新科技丰富戏曲的互动形式 |
三 新科技助力戏曲的学习方式 |
四 新科技丰富戏曲的舞台表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人生价值实现视阈下的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及重点难点 |
2 人生价值实现基本理论 |
2.1 人生价值的基本内涵 |
2.1.1 价值 |
2.1.2 人生价值 |
2.1.3 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
2.2 人生价值的实现 |
2.2.1 人生价值实现的内涵 |
2.2.2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
2.2.3 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 |
2.2.4 人生价值实现的评价 |
2.3 人生价值理论 |
2.3.1 马克思人生价值理论 |
2.3.2 毛泽东人生价值观 |
2.3.3 邓小平关于人生价值论述 |
2.3.4 江泽民关于人生价值论述 |
2.3.5 胡锦涛关于人生价值论述 |
2.3.6 习近平关于人生价值论述 |
2.4 大学生人生价值 |
2.4.1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
2.4.2 大学生人生价值追求 |
2.4.3 大学生人生价值追求的影响因素 |
3 中国梦的缘起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
3.1 中国梦理论概述 |
3.1.1 中国梦的源起 |
3.1.2 中国梦的内涵 |
3.1.3 中国梦的意义 |
3.1.4 中国梦的实现 |
3.2 中国梦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
3.2.1 中国梦创造大学生成长新环境 |
3.2.2 中国梦提供大学生成长新动力 |
3.2.3 中国梦开辟大学生理想信念新境界 |
3.3 中国梦与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关系 |
3.3.1 中国梦当然也是大学生的梦 |
3.3.2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 |
3.3.3 大学生人生价值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实现 |
3.3.4 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
4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基本要求 |
4.1 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意义 |
4.1.1 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需要 |
4.1.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
4.1.3 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
4.1.4 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需要 |
4.2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目标 |
4.2.1 树立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
4.2.2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
4.2.3 确立共产主义理想 |
4.2.4 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
4.3 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基本原则 |
4.3.1 方向性原则 |
4.3.2 主体性原则 |
4.3.3 层次性原则 |
4.3.4 渗透性原则 |
4.3.5 一致性原则 |
4.3.6 开放性原则 |
4.3.7 实践性原则 |
4.4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主要内容 |
4.4.1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4.4.2 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
4.4.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国梦的总指引 |
4.4.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
4.4.5 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大学生的时代责任 |
5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5.1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现状 |
5.1.1 教育基本实现全覆盖 |
5.1.2 教育体系比较完备 |
5.1.3 教育效果初步显现 |
5.2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存在的问题 |
5.2.1 教育内容不够系统 |
5.2.2 教育方法相对简单 |
5.2.3 教育形式偏于传统 |
5.2.4 教育效果有待深化 |
5.3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1 对开展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5.3.2 对中国梦教育的内容认识不深刻 |
5.3.3 对大学生自身关注不够 |
5.3.4 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没有形成合力 |
5.3.5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校园氛围不浓厚 |
6 基于人生价值实现视阈的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方法、路径和机制 |
6.1 创新教育理念 |
6.1.1 紧扣梦想特性 |
6.1.2 紧扣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关切 |
6.1.3 紧扣远大理想信念 |
6.2 优化基本方法 |
6.2.1 理论教育法 |
6.2.2 实践锻炼法 |
6.2.3 榜样示范法 |
6.2.4 比较鉴别法 |
6.2.5 自我教育法 |
6.3 强化教育过程 |
6.3.1 贯穿大学生在校期间 |
6.3.2 制定不同阶段教育目标 |
6.3.3 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 |
6.3.4 深入细致综合施教 |
6.3.5 及时排除负面干扰 |
6.4 转变教育方式 |
6.4.1 突出课堂主阵地 |
6.4.2 开展社会实践 |
6.4.3 利用网络平台 |
6.4.4 抓住关键时点 |
6.4.5 发挥社团作用 |
6.4.6 结合职业规划 |
6.4.7 做好深度辅导 |
6.4.8 融入养成教育 |
6.5 完善工作机制 |
6.5.1 强化组织领导 |
6.5.2 纳入重要议程 |
6.5.3 建强工作队伍 |
6.5.4 完善规章制度 |
6.5.5 营造良好氛围 |
6.5.6 实施过程监控 |
6.5.7 做好服务保障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新世纪执行工作畅想(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兹政治生态学思想研究[D]. 王吉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现实主义视域下中国科幻电影研究[D]. 陈林.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建构主义视域下中国科幻电影国家形象建构分析[D]. 李雁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4]吕其明影视歌曲创作研究[D]. 彭露.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5]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6]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艺术特色研究[D]. 李曜廷.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纪录片《运行中国》中国形象建构研究[D]. 白飞. 兰州大学, 2020(01)
- [8]异质与悖谬 ——韩松科幻小说研究[D]. 汪晓慧.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科技对戏曲发展的作用研究[D]. 张鹏.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人生价值实现视阈下的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研究[D]. 王浩业.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