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设备管理培训中心2002年短期培训班办班计划表(论文文献综述)
李妍[1](2018)在《沈阳煤业集团培训中心安全生产培训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向21世纪国有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世界市场竞争的加剧其内外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才资源的培养已然成为企业的主要发展理念之一,而培养企业人才的最便捷有效的措施就是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企业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为了使培训的实践工作更积极有效的开展首先要正确的理解培训的地位、作用和企业培训的预期目标,如何做好培训工作等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国内甚至是国际竞争中积极正向的发展。本文将在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保障上,联系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出可行性方案且实用的方法,针对沈阳煤业集团培训中心的培训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优化,帮助企业完善现有培训体系,想要打开煤矿企业在中国长足发展的局面必须要用完善且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来代替以往传统老套且培训效果不显着的培训体系,通过帮助企业完善并优化现有培训体系,使企业在体系构建中从无序走向有序,让培训系统化、有效化,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就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绪论,对本篇论文的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研究内容。第二部分是针对安全培训相关研究理论综述,其中包括安全培训体系的涵义、安全培训的目的、安全培训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安全培训体系建设的常见误区及企业安全培训体系建设的内容;第三部分首先对沈煤集团培训中心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对该企业的培训状况和问题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沈煤集团培训中心安全培训体系优化。从培训中心发展战略、培训中心的目地及原则分析,然后对培训中心体系进行优化;第五部分沈煤集团培训中心安全培训体系的实施保障,分为管理制度保障、基础设施保障、培训效果保障;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
刘世宇[2](2017)在《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设计开发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并加以运用,实现培训高效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对于神华宁煤集团具有战略意义,在当前煤炭产业经济下行情况下,对于煤炭行业也有着深远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系统分析设计等研究方法,对培训管理流程中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培训实施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培训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势在必行。然后结合三层次培训需求分析模型、成人学习等相关培训理论,对神华宁煤集团企业培训管理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将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分为人员信息管理、培训需求管理、培训计划管理、培训效果评估与跟踪管理以及员工学习平台等5个总功能模块,并在每个功能模块的基础上设立相应的子功能模块,同时详细描述了每个功能模块的特点以及子模块的具体功能。最后结合系统在神华宁煤集团运行情况,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系统进行了科学的评价,并期望在系统升级时能够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实现培训全过程智慧管理。
刘业伟[3](2015)在《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文中提出本论文以鲁迅文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打通文学和历史研究的界限,借鉴创意写作的研究思路,运用文化领导权、文学生产等理论方法,从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等六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鲁迅文学院六十年来的办学情况,阐释了其作为文艺界的“黄埔军校”的重要意义和“文艺党校”的历史局限。以此,一方面可以厘清新中国新人培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多多少少地管窥到创意写作在中国的文学实践。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10月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了64年的历程。文研所的创办,既立足本土传统——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又借鉴于友邦——苏联的办学模式,体现了当时文艺界对新老解放区的传统以及苏联模式取舍整合的尝试与实践。它的创办,充分体现出新政权对文学新人培养的重视。文学学校的建立不仅仅是文学任务,也是政治任务。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分为三个时期,即中央文学研究所时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时期和鲁迅文学院时期。从考察可以得知,这三个时期的培养情况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同样,鲁院在不同办学时期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也有所区别,比如八十年代以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与高校联合办学;九十年代延续八十年代的思路,以举办进修班和文学创作专业班为主;到了新世纪则创造性地开办了高研班,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鲁院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中国的文坛淬炼输送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到现在,鲁迅文学院已经举办了近百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班。半个多世纪来,鲁迅文学院对于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产生了显着而又直接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重要奖项的获奖者中,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的学员也占有显着的比重。鲁院办学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各地对鲁院办学模式的模仿与复制,纷纷建立了作协文学院。在此基础上,鲁院牵头成立了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并在鲁院建立了常设办事机构联席会秘书处,这可以看作是鲁院对全国文学院的一个整合,以此为标志,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鲁院”格局已经形成。就鲁院初期的办学模式而言,很大程度上毫无疑问是苏联模式的拷贝。但在进入新时期以后,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鲁院已经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种新的文学新人培养机制已经形成。鲁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必将吸收包括创意写作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方法,努力拓展学历教育渠道,引入包括创意写作工坊在内的各种作家训练方法。
王伟[4](2014)在《政治精英培养与政党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政治精英培训的制度史。中共通过有计划的培养政治精英,提升了政党的整体素质,加强了政党的能力建设。在中共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也逐步探索、构建并完善了政治精英培训制度。制度的物质载体是进行政治精英培训的场域基地,主要是党校和干部院校;理论载体是培训的课程和内容体系;功能是塑造与政党要求相一致的新型政治精英,从而提升政党素质,推动政党发展。在中共发展的九十多年里,制度根据政党的目标和战略,主要培养了两类政治精英:革命精英和执政精英。这些精英也都成为了中共革命和执政的中坚力量,由此也证明了制度的有效性。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的变迁与中共的发展呈现出同步性的特征,是中共发展的缩影。在建国之前,制度开始初步探索,并逐步建立完善,其目标指向于培养适应战争环境的优秀革命精英,制度的物质载体不断完善,理论载体在经历了教条主义的危害后实现了本土化的创新,即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从建国至“文革”结束,制度实现了演进发展,但最终走向分化和断裂,其目标指向于培养革命后执政精英,但是由于受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制度的理论载体演变为新的教条主义,最终制度走向崩溃。改革开放以后,中共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制度得以恢复,并实现了变迁和发展。在这一时期,制度致力于培养符合改革需要的新型执政精英,并在制度的物质载体和理论载体上实现了创新。在物质载体上,构建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精英培训基地体系,并将制度的边界延伸到了国外,派遣政治精英到海外受训或调研考察;在理论载体上,构建了意识形态导向和实用主义导向两个维度的培训内容体系,其中意识形态方面,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新意识形态思想,现实主义导向的课程内容则更加丰富。制度的功能在于再生产出符合政党要求的新型政治精英。一方面,提升政党的学习能力,使政党能够具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实现对政治精英的整合,主要在意识形态教育和党性锻炼两个方面,强化政治精英对政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当然,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意识形态教育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的张力、党性锻炼与个人利益的张力、政治逻辑与市场侵袭的张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政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让政党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本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界定论文使用的关键概念、提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讨论政治精英培训与现代政党建设。从现代政党的起源与发展谈起,论述政治精英培养对现代政党建设的重要意义。本章比较了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和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精英培养模式,资产阶级政党主要是培养选举导向型的政治精英,而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精英培养模式则经历了较大的变化。本章重点论述了共产主义政党的特征和政治精英培养模式。共产主义政党具有强调意识形态、组织结构严密和处于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之中的特点,因此政治精英的培养模式也显着区别与资产阶级政党和社会民主党。第三章,讨论建国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探索。将建党至建国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分别讨论这几个时期政治精英培训制度所处的环境、制度的具体安排、制度的绩效和影响制度变迁的变量。第四章,讨论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演进。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领导人民恢复生产秩序,开展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政治精英培训制度也实现了制度演进,构建了较为科学的物质载体和理论载体体系。但是在1957年之后,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制度缺乏继续演进和变迁的土壤,相继出现了分化和断裂。第五章,讨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培训制度变迁。在这一时期,中共实现了政治路线的转变,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因此也需要培养大量适应改革需要的新型执政精英。在这一阶段,中共实现了政治精英培训物质载体的完善和理论载体的持续更新,促进了制度的变迁。第六章,讨论制度的特征、功能和问题。制度呈现出与中共同步性变迁的特征,主要是由政党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度的功能主要是增强政党的学习能力和实现对政治精英的整合。制度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意识形态教育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的张力、党性锻炼与世俗利益的张力、政治属性与市场侵袭的张力。在本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政治精英培训制度在提升中共政党能力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认为制度是中共实现政治精英培养、加强政党能力建设的一项基本的政党内部制度安排。本文还认为,制度与中共具有同步性变迁的特征,其变迁受到内部冲突、外部压力、新观念输入、政治精英推动这些基本变量的影响。要解决制度存在的内在张力,就必须加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实现意识形态的持续更新。
阳盛益[5](2014)在《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提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培训促进就业不仅是各国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通行手段之一,而且是各国政府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中国政府亦不例外。在中国,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垄断提供、改革开放初期的公私分立提供、1990年代后期以来的政府指派式的公私混合提供的发展阶段。以公共就业培训中心、技工院校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主体的多元培训机构已成为政府完成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提供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多元主体混合提供公共就业培训模式下存在竞争性不够、客户缺乏选择、政府定位不清晰、管理混乱、以及有效监管不足等问题,导致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供给效益不高、绩效低下的困境,已很难胜任当前我国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时代的培训需求。所以,寻求一种新的机制来治理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多元主体混合提供尤为迫切。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准市场机制强调实施提供者/生产者分离、竞争性招标、和/或凭单制的应用,成为西方福利国家在传统上由政府垄断供应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领域构建多元主体竞争性参与提供的有效治理机制。在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中建立准市场机制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也是一种有用的新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公共就业培训的准市场模式强调借助市场机制力量,通过用户选择和生产者竞争来实现高质量服务的提供。其操作机制首先需将原本集服务的供应与生产于一体的政府,实现购买者与生产者相分离,其次政府要以一定标准向外招标选定定点培训机构,然后以合同或准合同形式向招标选定的被认证培训机构购买培训服务。在准市场中,政府部门的角色是公共就业培训的项目组织者、资金提供者、质量监管者,不再是培训项目的具体生产者;各类培训机构竞争性地参与公共就业培训的生产;接受培训服务的各类对象可以自己选择培训。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有效运行依赖于有一个基于竞争与选择的市场结构、充分的信息、较低的交易成本、有效的激励等基础条件,其目标是要提高服务的多样性、有效性、提高供应商的回应性和客户的选择自由。在购买者——生产者相分离的前提基础上,构建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有三种路径选择: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的内部准市场,以合同外包为基础的准市场,和以培训券为基础的准市场。随着培训服务的购买者——生产者的分离,他们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合同交易行为就会应运而生,因此要实现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良性运行,确保实现准市场的“效率、回应、选择和平等”目标,政府需要建立包括激励机制、信息机制和控制机制在内的多种治理机制。与传统的培训模式比较而言,新模式优势主要包括:可以充分利用了我国现有的技工院校、民办培训机构和企业培训机构等社会培训力量的参与来确保我国政府面临的巨大公共就业培训任务的完成,有助于形成以竞争求质量的有效机制,有助于改变培训对象的被动局面、提高他们对培训商的可选择性,有助于实现政府对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混合提供格局的有效管理,也有助于推动政府转型。新世纪以来,随着统筹城乡公共就业培训制度的建立,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并创建了多种政府购买培训服务的新模式,如上海和南京等地的“职业培训补贴个人账户”,浙江的衢州、湖州、杭州,江苏、湖南以及四川成都等地的“培训券”,上海、江苏的泰州、苏州,江西、天津、山东烟台等地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浙江慈溪的“大培训”等培训制度。通过对地方政府创新的实践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公共就业培训市场化基础条件的建构,包括已经形成了一个由纵跨政府多层级、横跨政府多部门组成的多方购买主体,和一个由就业训练中心、技工院校和社会办机构等多种培训机构共同组成的多生产方共同组成的分散型市场结构。培训市场的服务对象则已公平地涵盖城乡各类劳动群体。提供多种类多层次的培训项目,强调招标和合同的使用,培训券得到越来越广泛地普及,建立起有效的培训管理制度、激励、信息与监控机制,重视培训的监管与结果的考核。通过对国家数据和我们调查数据的分析,政府创建的这样一种培训服务模式的总体成效是令人信服的,在培训总量、效率、质量、可竞争性、平等性、以及公正等层面所取得的成就可圈可点,不仅为提升我国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和促进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凸显了它与传统模式的比较优势,为政府有效利用多元化培训机构混合提供服务找到了一种治理之道。但是,政府购买的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提供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包括部分地方尤其是农村区域竞争条件难以形成和客户选择受限;委托与代理双方违规操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甚至合伙骗取补贴的道德风险问题时有发生;公共就业培训政策制度激励性不充分,导致培训市场参与主体存在参与动力不足;地方政府管理准市场能力不足等问题。回应这些挑战关键在于政府,建立并完善我国政府购买的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准市场提供,需要政府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切实转变政府理念,明确政府责任,提升政府管理能力;促进可竞争市场的培育和确保市场生产主体间的平等;完善培训市场的信息、控制与激励机制,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加强制度建设,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完善,为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改革和运行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人事部[6](2013)在《中国石化教育培训发展历程》文中指出为庆祝中国石化成立三十周年,本期特设"培训发展"专栏,旨在回顾总结、宣传介绍中国石化培训工作的成绩与特色,探讨企业培训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本栏刊发的六篇文章,分别展现了中国石化整体以及上、中、下游企业培训工作发展历程和经验成绩,为我们现阶段的培训工作打通了与过去及未来的紧密联系。
李柯平[7](2013)在《C公司员工培训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C公司作为一家国内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企业从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以来,公司的施工生产任务由2002年的40亿发展到2012年的408亿,10年间企业的营业额增加了10.2倍。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也在日益的提高。因此,建立科学全面的员工培训体系是实现企业员工素质与企业的快速发展相匹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员工培训体系构建的原则、思路,从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管理机构的明确、培训实施的过程和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等内容构建员工培训体系,并对其运行保障进行诠释。力争为C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支素质优良的员工队伍,从而取得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的双赢局面。本文共分六大部分构成。第一章,导论。提出本文研究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第二章,企业培训相关理论综述。包括企业员工培训理论,企业员工培训方法,企业员工培训发展的新趋势。第三章,C公司背景与员工培训现状分析。对C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员工培训进行分析,指出公司培训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员工培训体系的必要性。第四章,C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首先提出C公司员工培训体系构建的原则、思路,然后对C公司员工培训体系进行设计,员工培训体系设计包括培训工作流程设计、培训制度建立、明确培训管理机构、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师资和课程设计、培训方式选择、培训工作实施,最后开展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第五章,C公司员工培训体系运行保障,包括资源保障和制度保障。第六章结论。总结培训实践的经验,提出对其它国内企业的参考意义。本文在分析研究过程中,运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法,将理论阐述与C公司实际相结合,构建了C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以其使C公司员工培训得到一定改善,为C公司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构建了C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以其对国有施工企业在员工培训体系构建中有一定的启示。
杨永强[8](2013)在《马矿员工培训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能力成为组织或个人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为此,企业纷纷关注人力资源开发,通过高质量的在职培训提升员工胜任力和忠诚度,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以马矿员工培训为题,以强化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培训成果转化理论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为依据,以国内外企业培训产业发展态势为基础,运用理论归纳与实证研究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分析马矿员工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揭示员工培训与员工素质、员工素质与企业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通过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及培训保障措施在内的流程再造,实现企业员工培训工作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目标,让员工与企业一同成长。最后,提出适应外部环境与马矿发展要求的员工培训体系改革方向,即以提升员工胜任力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使命,以安全培训为龙头,以理念培训和心态培训为两翼,以技能培训为基础,制度性培训与非制度性培训相结合,形式多样,涵盖全体员工的分级分类培训体系。研究表明,规范的培训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改善工作质量、减少安全事故,而且可以降低损耗、加快新产品研发速度、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精神。依靠系统规范的培训体系,马矿的员工面貌、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社会形象均发生巨大变化。新型培训体系的建立,不仅对马矿进一步改进员工培训工作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国能源企业特别是矿产企业提升员工培训工作质量有借鉴价值。
张玉环[9](2012)在《东营市邮政局培训体系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邮政事业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既要防范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外在风险,也要承担企业运营深层次问题带来的内部压力。迫切需要一支素质高、业务强、能够紧跟企业发展步伐的员工队伍。“人才强邮”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开发是“人才强邮”战略的核心内容。企业迫切需要掀起新一轮大规模教育培训,建立企业“自己的”培训体系。邮政局传统形式的培训体系基本依托于课堂教学,无系统性和计划性可言。日常培训工作主要是配合技术业务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需要,重点开展了新员工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业务技术培训;授课形式为灌输式,仅注重于授课老师向学员单方面宣贯,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且不能形成闭环反馈质量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从人力资源培训理论和系统论的角度着眼,从邮政职工培训体系的现状出发,借鉴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员工培训体系,总结出我国邮政职工培训体系中不适应邮政运营的突出问题,。通过对东营市邮政局的实证研究,提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东营邮政员工岗位培训体系。并根据这一体系,研发了东营市教育培训积分管理办法,将培训体系与人才梯队建设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有效降低企业用人风险,提升教育培训的收益。以期对类似情况的国有企业培训工作给予一定的参考价值,为邮政行业的员工培训提供有效借鉴。本文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本课题设计的邮政员工培训体系既符合现代人力资源培训管理理论,又符合东营市邮政局员工现状,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努力实施本课题设计的东营市邮政局员工培训体系方案,将企业战略通过逐级细化,实现将企业战略细化为员工的行为,通过培训体系确保企业、部门和员工目标方向的一致性,从而保证企业钱略的实现;三是结合我国邮政事业发展要求,依据企业培训理论,对邮政员工的培训体系进行了设计,并对培训的流程,包括培训需求、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计划的实施、培训效果的评估、培训保障措施进行了设计分析,将为邮政事业高速发展提供强有力人力资源支撑。
朱远来[10](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二、中国设备管理培训中心2002年短期培训班办班计划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设备管理培训中心2002年短期培训班办班计划表(论文提纲范文)
(1)沈阳煤业集团培训中心安全生产培训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
2.1 培训的涵义 |
2.2 培训体系的定义 |
2.3 培训体系的内容 |
2.4 培训机构培训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
2.5 培训体系建设中常见的问题 |
第3章 沈煤培训中心培训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沈煤集团培训中心概述 |
3.2 沈煤集团培训中心培训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4章 沈煤集团培训中心培训体系的优化方案 |
4.1 沈煤集团培训中心培训中心的发展战略 |
4.2 建立沈煤集团培训中心培训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
4.2.1 建立沈煤集团培训中心培训体系的目标 |
4.2.2 建立沈煤集团培训中心培训体系的原则 |
4.3 沈阳煤业集团培训中心培训体系的优化方案 |
4.3.1 培训需求分析 |
4.3.2 科学合理制定培训计划 |
4.3.3 培训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
4.3.4 培训组织实施改进 |
4.3.5 完善培训效果评估 |
第5章 沈阳煤业集团培训中心培训体系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 |
5.1 企业文化及相关制度保障 |
5.1.1 企业文化保障 |
5.1.2 培训管理制度保障 |
5.1.3 加强培训教师激励制度 |
5.2 培训中心培训基础设施保障 |
5.2.1 加大培训硬件设施投入 |
5.2.2 加强沈煤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建设 |
5.2.3 沈煤培训中心培训数据库的建立 |
5.3 培训中心培训质量保障 |
5.3.1 考核管理保障 |
5.3.2 监督检查与质量评估保障 |
5.3.3 培训优化效果检验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培训理论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神华宁煤集团培训管理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神华宁煤集团概况 |
第二节 培训管理现状分析 |
第三节 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四节 开发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
第三章 神华宁煤集团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分析及框架设计 |
第一节 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定位 |
第二节 培训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
第三节 培训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目标 |
第四节 培训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
第五节 培训管理信息系统总体功能模块划分 |
第四章 神华宁煤集团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子功能模块设计 |
第一节 人员信息管理子功能模块设计 |
第二节 培训需求管理子功能模块设计 |
第三节 培训计划管理子功能模块设计 |
第四节 培训效果评估与跟踪管理子功能模块设计 |
第五节 员工在线学习平台子功能模块设计 |
第五章 神华宁煤集团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过程及应用评价 |
第一节 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过程 |
第二节 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评价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 |
第一节“文学大一统”时代里的“文学新人” |
第二节“文化领导权”语境下的“新人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 |
第一节 文研所与延安鲁艺 |
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特别优待 |
二、师资队伍和招生方式 |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
四、尝试改变办学方式 |
第二节 文研所与高尔基文学院 |
一、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借鉴 |
二、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创新” |
第三节 文学研究所与丁玲 |
一、为何选择丁玲? |
二、创办文学研究所 |
三、主政文研所的厄运 |
四、平反后的丁玲与文研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 |
第一节 文研所的筹备与成立 |
一、文研所的筹备 |
二、文研所的成立与倒掉 |
第二节 文讲所的恢复与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
一、文讲所的恢复 |
二、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
第三节 鲁院的办学环境 |
一、朴素而典雅的鼓楼东大街 |
二、艰苦而有趣的朝阳区党校和职工大学 |
三、素雅而偏远的八里庄 |
第四节 鲁院的学习风气 |
一、活跃的课堂 |
二、多彩的课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 |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
一、文研所招生特点 |
二、在办学中发展 |
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
一、停办之前的文讲所 |
二、恢复工作以后的文讲所 |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
一、进修班:八十年代鲁院办学形式 |
二、与高校合作办学 |
三、多样化办班:九十年代鲁院的招生办学 |
四、高研班:新世纪鲁院的招生办学 |
第四节 不同时期的对比与渐变 |
一、文研所时期 |
二、文讲所向鲁院过渡时期 |
三、九十年代 |
四、新世纪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
一、理论学习 |
二、社会实践 |
第一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
一、文讲所前期 |
二、文讲所后期 |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
一、八十年代 |
二、九十年代及新世纪初期 |
三、新世纪高研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 |
第一节 从对作家队伍的影响到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
一、对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的影响 |
二、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
第二节 从小鲁院到大鲁院:地方对鲁院培养模式的复制 |
一、各地对鲁院的模仿和复制 |
二、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
第一节 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创意写作视域下的文学新人培养 |
一、文学新人培养的可行性 |
二、中国创意写作方兴未艾 |
第二节 一个新的培养路径:可借鉴的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 |
一、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的发展成就 |
二、鲁院借鉴创意写作的基础与前景 |
本章小结 |
附录 |
一、鲁院更名后开展的文学活动 |
二、历届高研班学员名单 |
三、鲁迅文学院讲义一览表 |
四、鲁迅文学院历届主要负责人任职简表及简历 |
五、鲁迅文学院主要授课教师名单 |
六、史料 |
七、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访谈录 |
八、鲁迅文学院办班名录(1950年—2014年) |
九、鲁迅文学院学员问卷调查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 |
后记 |
致谢 |
(4)政治精英培养与政党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关于中共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
二、 国外关于中共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三、 进一步开展对中共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研究的学术空间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制度主义方法 |
二、 实证研究方法 |
三、 比较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 政治精英与中共政治精英 |
二、 政党能力建设 |
第五节 本文的分析思路 |
第六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政治精英培训与现代政党建设 |
第一节 现代政党建设与政治精英培养 |
一、 现代政党的起源与发展 |
二、 现代政党发展与政治精英队伍建设 |
三、 现代政党政治录用与政治精英培养 |
第二节 西方主要政党政治精英培养机制 |
一、 资产阶级政党与选举导向型政治精英培养 |
二、 社会民主党与多向度政治精英培养 |
第三节 干部培训与共产主义政党政治精英培养 |
一、 强意识形态政党与纲领型政治精英培养 |
二、 组织严密的政党结构与政治精英培养的主客观需求 |
三、 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与职业革命家的政治精英培养目标 |
小结 |
第三章 制度的探索与创立:建国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探索 |
第一节 制度的探索: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干部培训(1919—1927.7) |
一、 革命需要与意识形态引入:干部培训制度产生的早期环境 |
二、 制度载体的产生与革命精英培养 |
三、 制度的初步探索: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构建的制度分析 |
第二节 制度的创立: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27.8—1937.7) |
一、 对抗中生存与意识形态中国化:冲突环境下制度的独立发展 |
二、 核心制度的创立与实干型精英培养 |
三、 制度的形成:关键节点与制度生成动因 |
第三节 制度的完善: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37.7—1945.8) |
一、 政党自主发展与意识形态整合:战争环境下制度的全面发展 |
二、 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政治精英主体地位的确立 |
三、 制度的完善:路径依赖与制度内在价值的重构 |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45.8—1949.10) |
一、 国家机器扩张与干部紧缺的矛盾:全面战争环境下对干部的需求 |
二、 阶级基础扩大与制度边界延伸:制度载体的拓展与全方位干部培训 |
三、 制度边际延伸与政党整合: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现实需要 |
小结 |
第四章 制度演进与制度断裂: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制度的演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干部培训(1949—1956) |
一、 主体角色转变与客体多样化:过渡时期制度演进的环境 |
二、 政治精英培训正规化:制度体系与内涵的建构 |
三、 制度的演进:倾向与影响变量分析 |
第二节 制度的分化: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56.9—1966.6) |
一、 制度环境变迁与制度分化 |
二、 制度的分化与调整 |
三、 制度规定与现实运行的分化 |
第三节 制度断裂:“文革”时期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扭曲(1966—1976) |
小结 |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制度化: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培训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制度的变迁: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干部培训(1976.10—1982.9) |
一、 政治路线回归与意识形态重构 |
二、 制度的变迁:载体恢复与内涵重建 |
三、 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与影响变量 |
第二节 制度化与科学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82.10—2000) |
一、 意识形态发展与二元结构环境下对执政精英的要求 |
二、 制度化与科学化:任务与目标的转变 |
三、 推动制度化与科学化的综合动因 |
第三节 制度的完善:新时期围绕培养高素质执政精英的干部培训(2000—) |
一、 国情变化与政党能力提升 |
二、 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 |
三、 制度完善的特征与影响变量 |
小结 |
第六章 对制度的特征、功能与问题的分析 |
第一节 制度同步性变迁及根源 |
一、 制度的同步性变迁 |
二、 制度同步性变迁的根源 |
第二节 制度的主要功能 |
一、 强化政党学习能力 |
二、 加大政党整合力度 |
第三节 制度发展的问题与应对之策 |
一、 意识形态标准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的张力 |
二、 党性修养与世俗利益的冲突 |
三、 政治属性与市场侵袭的矛盾 |
四、 应对问题的策略选择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提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基本概念辨析 |
1.2.1 公共服务的供应与生产 |
1.2.2 公共就业培训 |
1.2.3 准市场 |
1.3 研究对象与分析范围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数据与资料来源 |
1.7 论文结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论 |
2.1 国家干预就业与培训的理论基础 |
2.1.1 反对国家干预就业与培训的理论观点 |
2.1.2 支持国家干预就业与培训的理论观点 |
2.1.3 小结 |
2.2 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主体与传统供给格局 |
2.2.1 国家与公共服务的政府直接提供 |
2.2.2 市场与服务的营利性提供 |
2.2.3 第三部门与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提供 |
2.2.4 小结 |
2.3 走向多元主体参与时代的公共服务混合式提供 |
2.3.1 公共服务混合式提供的主要理论思潮 |
2.3.2 公共服务混合提供下的可选择机制安排 |
2.3.3 政府购买服务视角下公共服务提供的可选择机制 |
2.3.4 小结 |
2.4 作为整合公共服务混合提供的准市场机制 |
2.4.1 准市场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定位 |
2.4.2 准市场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 |
2.4.3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引入准市场机制的必要性 |
3. 发达国家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提供的准市场实践与经验 |
3.1 澳大利亚就业服务与职业教育培训中的准市场实践 |
3.1.1 澳大利亚公共就业服务的准市场改革 |
3.1.2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准市场改革 |
3.2 美国联邦资助的职业培训中的准市场实践 |
3.2.1 美国联邦资助职业培训概况 |
3.2.2 美国联邦资助培训项目主要运作机制 |
3.3 荷兰就业与培训服务提供中的准市场实践 |
3.3.1 荷兰公共就业服务系统的改革与参与主体 |
3.3.2 荷兰就业与培训服务的准市场实践 |
3.4 澳、美、荷三国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准市场的经验 |
4. 构建我国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提供的准市场机制 |
4.1 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提供的要素构成 |
4.1.1 公共就业培训面向的培训接受方构成 |
4.1.2 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提供中的供应方构成 |
4.1.3 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生产方构成 |
4.1.4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项目的主要种类 |
4.2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提供的传统模式变迁及其困境 |
4.2.1 我国传统的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提供模式及其特征 |
4.2.2 政府指派式公私混合提供模式面临的困境 |
4.3 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提供机制:一个新分析框架 |
4.3.1 新框架应具有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
4.3.2 新框架的运作机理 |
4.3.3 新框架中的主体间关系重构 |
4.3.4 新框架的前置条件与所欲目标 |
4.4 构建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准市场的三种路径设计 |
4.4.1 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的内部准市场 |
4.4.2 以合同外包为基础的准市场 |
4.4.3 以凭单为基础的准市场 |
4.5 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准市场提供机制的分析基础 |
4.5.1 公共选择理论:选择准市场的认识论基础 |
4.5.2 委托一代理理论:准市场控制的理论基础 |
4.5.3 交易成本方法:分析准市场优劣的方法论基础 |
4.6 提升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准市场运行绩效的治理机制 |
4.6.1 激励机制 |
4.6.2 信息机制 |
4.6.3 控制机制 |
4.7 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准市场提供机制的比较优势 |
4.7.1 新机制的特征比较 |
4.7.2 新机制的比较优势 |
5.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供给政策演变及准市场实践 |
5.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发展阶段与政策转型 |
5.1.1 计划经济时代面向体制内工人的就业培训 |
5.1.2 改革开放初期的面向城镇待业青年为主的就业培训 |
5.1.3 1990年代面向下岗失业和企业富余人员的就业培训 |
5.1.4 1998-2005年城乡统筹初期的城乡分立的公共就业培训 |
5.1.5 2006年以来城乡全面统筹时代的公共就业培训 |
5.2 “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泰州、南京、江西、天津案例 |
5.2.1 制度发展 |
5.2.2 受益对象 |
5.2.3 购买标准 |
5.2.4 操作流程 |
5.3 “职业培训补贴个人账户”的上海案例 |
5.3.1 制度发展 |
5.3.2 补贴制度 |
5.3.3 运作流程 |
5.3.4 管理体系 |
5.3.5 制度特色与影响 |
5.4 “培训券”制度的长兴、杭州、成都案例 |
5.4.1 长兴县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券制度 |
5.4.2 杭州市教育培训消费券制度 |
5.4.3 成都培训券普惠制度 |
5.5 “统筹城乡大培训”的慈溪案例 |
5.5.1 制度背景 |
5.5.2 运作机制 |
5.5.3 定点培训机构的认定与考核 |
5.5.4 针对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 |
5.5.5 实施效果 |
5.6 案例比较 |
5.6.1 案例共性分析 |
5.6.2 案例差异分析 |
5.6.3 小结 |
6.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准市场机制的经验与挑战 |
6.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结构形成 |
6.1.1 多元培训机构组成的服务生产方 |
6.1.2 纵跨多层级、横跨多部门的政府购买主体 |
6.1.3 政府主导的培训定价机制 |
6.2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准市场改革的产出分析 |
6.2.1 总体效率 |
6.2.2 总体效果 |
6.2.3 总体质量 |
6.2.4 可选择性 |
6.2.5 可竞争性 |
6.2.6 平等性 |
6.2.7 公平性 |
6.3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准市场提供面临的主要挑战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附录1: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定点机构调研问卷 |
附录2:被调查机构认为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急需加以改善的意见汇总 |
附录3:被调查机构认为提高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绩效的可行建议汇总 |
(6)中国石化教育培训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 从总公司成立到1990年 |
1.1 基础教育 |
1.2 职业技术教育 |
1.3 普通高等教育 |
1.4 成人教育 |
1.5 职工培训 |
2 1991—1995年 |
2.1 基础教育 |
2.2 职业技术教育 |
2.3 普通高等教育 |
2.4 成人教育 |
2.5 职工培训 |
3 1996—2000年 |
3.1 人才培养 |
3.2 领导干部岗位培训 |
3.3 管理干部岗位资格培训 |
3.4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
3.5 工人培训 |
3.6 直属院校管理 |
4 2001—2005年 |
4.1 经营管理人员培训 |
4.2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
4.3 技能操作人员培训 |
4.4 国际化经营人才培训 |
4.5 培训基础建设 |
5 2006—2010年 |
5.1 培训管理体系 |
5.2 人才培训 |
5.3 培训基础建设 |
6 2011—2012年 |
6.1 重点人才培训工作 |
6.2 培训基础建设 |
(7)C公司员工培训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贡献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培训相关理论 |
2.2 企业员工培训方法 |
2.3 企业员工培训发展的新趋势 |
第3章 C公司背景与员工培训现状分析 |
3.1 C公司背景介绍 |
3.2 C公司员工培训现状 |
3.3 C公司员工培训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
3.4 C公司员工培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第4章 C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 |
4.1 C公司员工培训体系构建原则和思路 |
4.2 员工培训体系构建 |
4.3 培训效果评估 |
第5章 C公司员工培训体系运行保障 |
5.1 资源保障 |
5.2 制度保障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马矿员工培训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价值 |
1.1.1 员工培训越来越被企业重视 |
1.1.2 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
1.1.3 本人分管员工培训工作 |
1.2 研究内容与特色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特色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2 员工培训发展态势 |
2.1 国外企业培训状况 |
2.2 国内企业培训状况 |
3 员工培训相关理论 |
3.1 培训的概念 |
3.1.1 培训的定义 |
3.1.2 培训的原则 |
3.2 培训理论的演进 |
3.3 培训理论回顾 |
3.3.1 强化理论 |
3.3.2 社会学习理论 |
3.3.3 人力资本理论 |
3.3.4 培训成果转化理论 |
3.3.5 学习型组织理论 |
3.3.6 企业竞争力理论 |
4 马矿员工培训体系设计 |
4.1 马矿基本情况 |
4.1.1 马矿地理地质状况 |
4.1.2 马矿人力资源状况 |
4.2 马矿员工培训体系设计 |
4.2.1 培训需求分析 |
4.2.2 障碍与问题分析 |
4.2.3 制定培训计划 |
4.2.4 培训原则与思路 |
5 马矿员工培训计划实施 |
5.1 培训计划的内容 |
5.1.1 新员工培训 |
5.1.2 普通矿工培训 |
5.1.3 煤矿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
5.1.4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
5.1.5 管理层人员培训 |
5.2 培训计划的实施 |
5.2.1 实施原则 |
5.2.2 实施流程 |
5.3 培训保障措施 |
5.3.1 组织保障 |
5.3.2 制度保障 |
5.3.3 后勤保障 |
6 马矿员工培训效果评估 |
6.1 培训效果评估思路 |
6.2 培训效果评估结果 |
6.2.1 自我评价 |
6.2.2 社会评价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可能的创新 |
7.3 本文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9)东营市邮政局培训体系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框架和重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依据 |
2.1 企业员工培训概念、目的和原则 |
2.1.1 企业员工培训的概念 |
2.1.2 企业员工培训的意义 |
2.1.3 企业员工培训的内容 |
2.1.4 企业员工培训的原则 |
2.2 有效员工培训的特点 |
2.3 企业员工培训的流程 |
2.4 企业员工培训的发展趋势 |
第3章 东营市邮政局的培训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东营市邮政局简介 |
3.2 员工基本素质情况 |
3.3 东营市邮政局员工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
3.3.1 培训的组织管理机构 |
3.3.2 现行培训体系 |
3.3.3 当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3.4 当前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章 东营市邮政局员工培训体系优化设计 |
4.1 东营邮政员工培训体系改进的目标与原则 |
4.1.1 指导思想 |
4.1.2 实施目标 |
4.1.3 管理原则 |
4.2 东营邮政员工培训体系的内容 |
4.2.1 培训的组织机构 |
4.2.2 培训设施建设 |
4.2.3 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
4.2.4 培训需求分析 |
4.2.5 培训规划 |
4.2.6 培训班的组织实施 |
4.2.7 培训效果评估 |
4.3 东营邮政员工培训体系的保障措施 |
4.3.1 培训制度 |
4.3.2 培训经费支撑 |
4.3.3 员工培训体系与人力资源职能的结合 |
第5章 结论 |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
三、文献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
三、经济生活 |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
一、文化与教育 |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
一、发展现状 |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中国设备管理培训中心2002年短期培训班办班计划表(论文参考文献)
- [1]沈阳煤业集团培训中心安全生产培训体系优化研究[D]. 李妍. 吉林大学, 2018(01)
- [2]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研究[D]. 刘世宇. 宁夏大学, 2017(02)
- [3]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D]. 刘业伟. 上海大学, 2015(02)
- [4]政治精英培养与政党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制度研究[D]. 王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5]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提供机制研究[D]. 阳盛益. 浙江大学, 2014(01)
- [6]中国石化教育培训发展历程[J].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人事部.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3)
- [7]C公司员工培训体系构建研究[D]. 李柯平. 西北大学, 2013(07)
- [8]马矿员工培训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永强. 西安科技大学, 2013(04)
- [9]东营市邮政局培训体系优化设计[D]. 张玉环. 山东大学, 2012(02)
- [10]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