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报绿色食品标签?

如何申报绿色食品标签?

一、如何申报绿色食品标志?(论文文献综述)

曾金菊,袁晋,谢波[1](2021)在《成都市新都区绿色食品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新都区近年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然而绿色食品认证比例还是未达到总数的3%,制约新都区绿色食品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重金属镉超标、申报资料复杂及绿色食品标志溢价优势不明显,笔者通过多年来的申报和监管实践,总结出新都区绿色食品发展的对策。1新都区绿色食品发展概况1.1新都区有机绿色发展政策为大力发展有机绿色农业,2014年新都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推动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鼓励开展质量安全认证,

黄丽萍[2](2020)在《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的大环境下,作为食品安全重要保障措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显得极为迫切。在福建省,园艺产品产值占比70%以上,在农产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施园艺产品标准化是福建省园艺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促进了资源合理、有效、充分的利用,对于增强福建省园艺产品国内与国际竞争力、保障人民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立足于园艺产品在“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调研、走访座谈与案例分析等方式分析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的建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调查国内外园艺产品标准化发展成效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国内和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发展概况:(1)总结介绍了ISO、CAC、FAO等国际主要涉种植业标准化机构;(2)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有机产品发展概况为例,分析发达国家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情况;(3)梳理了中国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历程;(4)以山东、浙江、江苏等省份为例分析国内园艺产品标准化快速发展阶段建设概况;(5)梳理了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2.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现状:(1)无公害园艺农产品在福建省农产品认证中占比最高,随着行业发展,有望成为市场准入标准;(2)绿色园艺产品认证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表明园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升;(3)由于有机农产品认证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虽有统一国家标准,但监管不到位,导致市场较为混乱,福建省通过农业行政部门严格认证的有机园艺产品相对较少;(4)福建省地理标志园艺产品登记保护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得到各级政府重视,成为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重要途径。3.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效:(1)为生态农业建设开辟了新路子;(2)促进了省、市、县三级农产品检测体系的形成;(3)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一品一码”的建成。4.遴选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典型案例,分析类型企业在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实施过程中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1)提高经济效益;(2)促进生态保护;(3)促进生产技术水平提高;(4)促进生产装备水平提高;(5)促进产品质量提升;(6)促进产业发展、产业链延伸;(7)提高品牌知名度。5.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提出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1)对园艺产品质量认证重视度不够;(2)园艺产品品牌建设力度不够;(3)从业人员职业技术知识水平不高;(4)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5)园艺产品相关标准具有局限性,修订不及时。6.针对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1)高度重视园艺产品质量认证;(2)培育园艺产品品牌,推动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3)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知识技能水平;(4)进一步加强扶持力度,健全监督管理机制;(5)提高园艺产品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的效率。

孟浩[3](2019)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山东省绿色食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山东省绿色食品事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产品数量稳步增长,品牌影响逐渐扩大,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成为农业发展主旋律,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绿色食品事业要持续稳定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战略机遇期,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发展绿色食品事业是本文的研究目标。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市场、企业、消费者、政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各方面分析探讨影响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的主要方面,挖掘出当前制约发展的影响因素有:1、产业发展不足、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形势严峻。2、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出。3、常态化品牌有效宣传缺失,优质优价市场机制未完全形成。4、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政府部门对绿色食品发展的政策支持不足。5、监管力度弱,监管机制不完善。针对研究发现的制约因素,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提出了下一步山东省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建议: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丰富均衡产品供给,完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不断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发挥地域优势,促进各区域协同发展。2、探索优质优价,促进产销对接,突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头作用,注重强化品牌效益,打好绿色食品品牌。3、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促进品牌提升。健全宣传工作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绿色发展理念,树立行业模范典型。4、强化政府主导,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全面推动事业发展。优化扶持政策,聚合发展力量,进一步加大融资贷款扶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扶持,进一步加大人才用工扶持;5、加强政府监管,改善发展环境,巩固发展质量。政府宏观管理,加强监管保障,完善监管体系,抓好证后管理。6、加强技术理论体系研究,加大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力度。构建技术理论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建立技术推广长效机制,全方位普及科技理论强化市场体系建设,以消费需求拉动产业发展。本文所研究的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特点、面临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的发展思路,对新形势下山东省绿色食品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也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齐澍晗[4](2016)在《试论风险社会理论下的环境风险规制 ——以食品安全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背景下,“逐步清晰”的环境风险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以德国社会学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者,通过对现代化困境的反思、针对全球化背景下不断出现的、相互之间还有“某种”关联的社会风险展开深入研究;创造性的形成了“风险社会”这一系统而完整的社会学理论。当前,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高风险社会状态:改革开放过程中迅猛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在短时间的急剧转型——别的国家在近百年逐一面临的风险和危机将一次性在当代中国集中爆发出来;而环境风险,则是风险社会里最典型的风险。从食品安全视角来看,环境风险通过土壤、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因素,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初级农产品;环境风险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迁移、传递,从而最终影响到人类生命和身体健康。因此,本文通过对西方社会学的风险社会理论的梳理、借鉴和吸取,认为“风险社会”并不是某个具体的社会形态,也不是国家发展的某一历史阶段;“风险社会”理论是针对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系列困境的全面描述;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其资本主义现代化制度的一种自省与反思;“风险社会”理论是通过描述风险现象和风险特征,以探寻能够改善社会关系、完善现代化制度的发展路径。如前所述,中国正处于高风险社会,环境风险日益复杂,且具备“潜在性”和“不可预估性”的特征;因此,我们应吸取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研究成果,认真分析中国环境风险的分配现状、并对我国现行的环境风险法律规制措施进行全面考察与反思,寻求法律手段规制环境风险的具体路径。通过分析,本文指出对环境风险予以法律规制时具体存在着三个法学困境:是关于规制主体和价值取向的困境;二是关于法律规则确定性的困境;三是关于风险责任分配的困境。随后,本文将风险社会理论引入环境法学、传统法理学,指出能够克服上述三个困境的法学理论。最后,通过对欧盟、美国和日本三个国家或地区现行的风险法律规制手段进行考察,本文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具体路径:一是确立风险法治原则,以该原则作为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运行原则;二是建立环境风险分析管理制度体系,以此制度体系实现应对风险的科学理性;三是建立回应型立法机制,以此机制确保对环境风险的法律规制更及时、更精准;三是完善指引性公共政策,通过推动指导性的公共政策法制化,实现对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引导,形成社会共同治理环境风险的良好社会运行模式。

修文彦,余汉新,程长林,任爱胜,常筱磊[5](2016)在《食品加工企业申请使用绿色食品品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文中指出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利用1 900多家企业问卷调查样本,分析食品加工企业申请使用绿色食品品牌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从企业视角衡量绿色食品品牌发展的研究思路,设置了"是否发展"、"是否续展"、"是否用标"3个被解释变量,研究了绿色食品品牌的作用、外部政策因素、企业顾虑的因素以及企业认知等因素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分析得出,绿色食品的品牌提升和质量保障作用对企业的激励较大,而面临的监管压力对企业发展绿色食品、续展和在包装上用标均有反向影响。

张明林[6](2016)在《扶持政策对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开发强度影响效果研究——兼谈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开发动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江西省98家绿色食品农业龙头企业为样本,运用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扶持政策与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开发强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品牌补贴和生态基地补贴政策等专门性绿色产品扶持政策有利于提升绿色食品农业龙头企业绿色化强度。但贷款贴息政策和税收减免等通用性支持政策,不能提高其绿色化强度。进一步分析,农业龙头企业绿色化强度与其绿色产品销售收入占总农业收入的比重关系不显着。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开发强度越高,其利润越低。这些结果揭示了农业龙头企业普遍存在"漂绿"行为,而这正是农业龙头企业开发绿色食品的重要动机。

唐伟,张志华[7](2015)在《“互联网+”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路径探讨》文中认为本文分析了当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对"互联网+"将给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近期促进绿色食品产业"互联网+"的具体措施。

宫凤影,谢焱,夏兆刚[8](2013)在《我国绿色食品食盐认证与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绿色食品食盐产品发展规模快速膨胀、发展质量显着提升,但仍存在由于加工形式和专营属性等带来的质量控制难度大、标志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为此,本文立足我国绿色食品食盐发展现状,对当前绿色食品食盐认证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赵婷婷,范正辉,孙新兵,夏启英[9](2012)在《关于泰州市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思考》文中认为为使泰州市绿色食品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通过对泰州市绿色食品发展历程进行剖析,指出了绿色食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泰州市绿色食品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张明林,刘克春[10](2012)在《我国农业龙头企业绿色品牌“局部化”战略的现状、动机、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绿色产品产业规模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80%的贡献率来自于绿色食品认证企业数量的扩张,企业规模扩张的贡献率不足20%,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呈现粗放式增长的特征。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普遍实施"局部化"绿色品牌战略,且农业龙头企业"绿色化"规模扩张有停滞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绿色农业扶持政策激发龙头企业绿色认证激情,但制约其绿色化规模增长;二是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联合品牌特性转移消费者"绿色态度",通过品牌联想机制"漂绿"企业形象,通过"局部化"绿色食品战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终减缓"绿色化"扩张意愿;三是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普遍实施非农化战略,通过"漂绿"企业形象,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但其"绿色化"扩张冲动减弱。因此,政府部门要以促进农业龙头企业进行"绿色化"扩张为抓手,建立绿色食品管理部门考核机制,进一步优化原有的绿色食品产业扶持政策,形成针对大、中、小不同规模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体系,从而促进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二、如何申报绿色食品标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申报绿色食品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1)成都市新都区绿色食品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新都区绿色食品发展概况
    1.1 新都区有机绿色发展政策
    1.2 新都区确定绿色食品发展方向
    1.3 新都区绿色食品发展概况
2 新都区绿色食品发展制约因素及成因
    2.1 土壤或产品检测重金属镉超标
    2.2 申报资料困难
    2.3 认为绿色食品价格优势不明显
3 促进新都区绿色食品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土壤改良等措施,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3.2 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绿色食品认证培训,提升绿色食品认证申报能力
    3.3 改革经营方式,主动亮证,提升销售价格

(2)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调查背景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标准与园艺产品标准
        2.2 标准化与园艺产品标准化
        2.3 无公害农产品定义
        2.4 绿色食品定义
        2.5 有机产品定义
        2.6 农产品地理标志定义
        2.7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定义
    3 调查目的、内容及方法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园艺产品标准化发展概况
    1 国际园艺产品标准化发展概况
        1.1 国际主要涉种植业的标准化组织介绍
        1.2 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园艺产品标准化发展概况
    2 国内园艺产品标准化发展概况
        2.1 我国标准化发展历程
        2.2 我国园艺产品标准化概况
    3 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发展历程
        3.1 盲目发展阶段
        3.2 萌芽阶段
        3.3 逐步提升阶段
        3.4 快速提升阶段
第三章 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现状调查
    1 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情况调查方案
        1.1 调查时间与地点
        1.2 调查方法
        1.3 调查内容
    2 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准化发展现状
        1.1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1.2 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状
    2 福建省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化发展现状
        2.1 绿色食品认证
        2.2 福建省绿色食品认证现状
    3 福建省有机产品认证标准化发展现状
        3.1 有机农产品认证
        3.2 福建省有机产品认证现状
    4 福建省农产品地理标志标准化体系现状
        4.1 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4.2 福建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情况
    5 福建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体系现状
    6 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第四章 典型案例分析
    1 无公害农产品(龙头企业主导型)
        1.1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主要做法
        1.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成效
        1.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2 绿色食品(龙头企业主导型)
        2.1 绿色食品认证的主要做法
        2.2 绿色标准化生产成效
        2.3 绿色食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 有机产品(龙头企业主导型)
        3.1 有机产品认证的主要做法
        3.2 有机标准化生产的成效
        3.3 有机标准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4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行业协会主导型)
        4.1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主要做法
        4.2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总体成效
        4.3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标准化生产中存在问题
    5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政府主导型)
    6 各类型标准化生产模式的特点
第五章 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 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发展的建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山东省绿色食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绿色食品及其产业介绍
        1.2.1 绿色食品
        1.2.2 绿色食品的特点
        1.2.3 绿色食品标准
        1.2.4 绿色食品标志许可
        1.2.5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
        1.2.6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
    1.3 绿色食品国内外发展情况
        1.3.1 国外绿色食品发展情况
        1.3.2 国内绿色食品发展情况
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2.1 发展现状调研
        2.2.2 分析制约因素
        2.2.3 提出发展性建议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法
        3.1.1 资料查阅
        3.1.2 现场调查
        3.1.3 问卷调查
        3.1.4 数据分析
    3.2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情况
        4.1.1 绿色食品总量规模持续递增
        4.1.2 绿色食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4.1.3 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显着增强
        4.1.4 绿色食品体系队伍日趋完善
    4.2 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进入新时期
        4.2.1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4.2.2 绿色食品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4.3 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4.3.1 产业发展不足、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形势严峻
        4.3.2 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出
        4.3.3 常态化品牌有效宣传缺失,优质优价市场机制未完全形成
        4.3.4 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政府部门对绿色食品发展的政策支持不足
        4.3.5 监管力度弱,监管机制不完善
        4.3.6 科技支撑不利,绿色食品供给基础不稳
    4.4 新形势下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思路
        4.4.1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丰富均衡产品供给
        4.4.2 强化市场体系建设,以消费需求拉动产业发展
        4.4.3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促进品牌提升
        4.4.4 强化政府主导,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全面推动事业发展
        4.4.5 加强政府监管,改善发展环境,巩固发展质量
        4.4.6 加强技术理论体系研究,加大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力度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新时期方向
        5.1.2 多方位多角度分析,挖掘制约发展因素
        5.1.3 贴近发展主体,找出源头矛盾
        5.1.4 深入消费市场,挖掘发展潜力
    5.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试论风险社会理论下的环境风险规制 ——以食品安全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内容
第一章 风险社会理论观概述
    第一节 “风险是什么”
    第二节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梳理
        一、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理论归纳
        二、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
        三、卢曼的风险社会理论
        四、道格拉斯、拉什的风险社会理论
    第三节 风险社会理论的确立
        一、辩证唯物观看待西方风险社会理论
        二、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批判与借鉴
        三、本文风险社会理论观的建立
        四、总结
第二章 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
    第一节 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的现状及界定
        一、“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现状
        二、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的界定
    第二节 中国食品安全法律中的风险规制措施
        一、现有法律体系
        二、监管主体与监管方式
        三、主要制度及总结
    第三节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中的风险规制措施
        一、“风险预防”的发展
        二、现有法律体系
        三、监管主体与监管模式
        四、主要制度及总结
    第四节 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不足
        一、监测方面的不足
        二、评估方面的不足
        三、标准方面的不足
        四、管制方面的不足
        五、应急方面的不足
第三章 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问题
    第一节 实践上的困境
        一、立法、执法、司法路径上的困境
        二、原因分析
        三、总结
    第二节 理论上的困境
        一、政府“双重”风险地位
        二、政府与亚政治(次政治)的关系
        三、“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四、外部性的责任制度失灵
    第三节 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存在问题
第四章 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法律规制问题解决的法理分析
    第一节 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的特征
    第二节 规制主体和价值取向
        一、“宪法”赋予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权力
        二、四种价值取向
        三、规制、管制及服务的概念辨析
    第三节 法律规制的确定性
        一、原因推定原则的适用
        二、民主共治
        三、成本效益分析与软法路径
    第四节 风险责任分配
        一、无过失责任原则的适用
        二、商业判断规则的借鉴
第五章 国外风险规制措施的经验考察
    第一节 欧盟风险规制措施的实践情况简介
        一、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情况介绍
        二、食品安全风险法律规制情况介绍
        三、小结
    第二节 美国风险规制措施的实践情况简介
        一、立法情况
        二、具体措施
        三、小结
    第三节 日本风险规制措施的实践情况简介
第六章 完善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法律规制措施
    第一节 确立一个新原则:风险法治原则
    第二节 建立风险分析管理制度体系
        一、确立风险分析制度体系
        二、建立国家风险管理制度
        三、建立专家委员会的风险评估制度
        四、建立风险交流制度
    第三节 建立回应型立法机制
        一、“回应型”立法理论
        二、风险立法机制的组成和作用
        三、建立回应型立法机制中的风险评估机制
        四、建立立法的回应型程序机制
    第四节 完善指引性的公共政策
        一、推广“绿色发展引导基金”
        二、完善“绿色信贷政策”
        三、构建“环境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食品加工企业申请使用绿色食品品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思路
        1.1.1 企业是否发展绿色食品
        1.1.2 是否续展
        1.1.3 是否用标
    1.2 研究方法
    1.3 变量选择
    1.4 数据来源
2 模型结果分析
    2.1 食品加工类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绿色食品的影响因素
    2.2 企业续展影响因素
    2.3 企业用标影响因素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深化绿色食品品牌建设
    3.2 加强绿色食品品牌宣传
    3.3 完善绿色食品证后服务
    3.4 深化绿色食品支持政策研究

(6)扶持政策对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开发强度影响效果研究——兼谈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开发动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一)数据来源
    (二)样本描述
研究思路与变量处理
    (一)扶持政策与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开发强度的关系
    (二)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开发行为动机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
    (一)扶持政策对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开发强度影响效果分析
    (二)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开发动机实证分析
相关结论及讨论
    (一)扶持政策对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开发的影响效果及讨论
    (二)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开发动机结论及讨论

(7)“互联网+”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路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二、 “互联网+” 对绿色食品产业升级的现实意义
三、 推动 “互联网+”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我国绿色食品食盐认证与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色食品食盐发展现状
    1.1 绿色食品食盐发展规模稳步提升
    1.2 绿色食品食盐认证产品日益丰富
    1.3 绿色食品食盐认证产品质量显着提升
2 绿色食品食盐认证监管面临的问题
    2.1 小规模绿色食品企业监管难度大
    2.2 委托加工型企业存在质量风险
    2.3 系列产品存在标志使用不规范问题
    2.4 食盐专营属性导致包装标识混乱
3 绿色食品食盐认证与监管工作对策
    3.1 提高认证门槛,优化企业结构
    3.2 加大食盐专项市场监管力度
    3.3 突出强化委托加工类型企业规范力度
    3.4 加强绿色食品食盐类产品监管培训

(9)关于泰州市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色食品工作开展情况
    1.1 强化领导, 行政推动促发展
        1.1.1建立工作机构。
        1.1.2 加强政策扶持。
        1.1.3 强化目标考核。
    1.2 注重服务, 多管齐下促跨越
        1.2.1 强化宣传培训。
        1.2.2 做好业务指导。
        1.2.3 加大推介力度。
    1.3 加强监管, 多措并举保质量
        1.3.1 严把初次申报关。
        1.3.2 严把原料进入关。
        1.3.3 加大抽检力度。
2 主要存在问题
    2.1 优质优价机制没有形成, 企业申报积极性不高
    2.2 绿色食品标准要求过于严格, 不少产品难申报
    2.3 绿色食品监管体系不顺, 认证管理责任较大
    2.4 绿色食品企业质量意识薄弱, 绿色食品风险和隐患大
    2.5 政府投入明显不足, 监管手段比较落后
3 思考与建议
    3.1 修订现行的绿色食品标准
    3.2 将绿色食品申报认证与监督管理分开
    3.3 适当提高准入门槛
    3.4 加大行政推进力度
    3.5 搭建绿色食品营销平台

(10)我国农业龙头企业绿色品牌“局部化”战略的现状、动机、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我国农业龙头企业“绿色化”规模增长及其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贡献率分析
    (一)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发展现状分析
    (二) 农业龙头企业“绿色化”规模增长现状分析
    (三) 农业龙头企业“绿色化”战略对绿色食品产业增长的贡献分析
三、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局部化”绿色品牌战略动机的形成机制分析
    (一) 绿色农业扶持政策激发龙头企业绿色认证激情, 但制约其绿色化规模增长
    (二) 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品牌特性转移消费者“绿色态度”, 通过品牌联想机制“漂绿”企业形象, 通过“局部化”绿色食品战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最终减缓“绿色化”扩张意愿
    (三) 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普遍实施非农化战略, 通过“漂绿”企业形象, 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
    (四) 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局部化”绿色品牌战略动机的形成机制模型
四、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绿色化”扩张的政策建议
    (一) 建立以“绿色品牌价值”为重点的绿色食品管理部门考核机制
    (二) 进一步优化原有的绿色食品产业扶持政策
    (三) 形成针对大、中、小不同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扶持政策体系

四、如何申报绿色食品标志?(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都市新都区绿色食品发展对策[J]. 曾金菊,袁晋,谢波.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1(03)
  • [2]福建省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与对策[D]. 黄丽萍.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山东省绿色食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D]. 孟浩.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4)
  • [4]试论风险社会理论下的环境风险规制 ——以食品安全为视角[D]. 齐澍晗. 武汉大学, 2016(01)
  • [5]食品加工企业申请使用绿色食品品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修文彦,余汉新,程长林,任爱胜,常筱磊.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11)
  • [6]扶持政策对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开发强度影响效果研究——兼谈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开发动机[J]. 张明林. 商业经济研究, 2016(22)
  • [7]“互联网+”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路径探讨[J]. 唐伟,张志华.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5(06)
  • [8]我国绿色食品食盐认证与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J]. 宫凤影,谢焱,夏兆刚.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3(10)
  • [9]关于泰州市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思考[J]. 赵婷婷,范正辉,孙新兵,夏启英. 上海农业科技, 2012(05)
  • [10]我国农业龙头企业绿色品牌“局部化”战略的现状、动机、问题与对策[J]. 张明林,刘克春. 宏观经济研究, 2012(08)

标签:;  ;  ;  ;  ;  

如何申报绿色食品标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