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技术供求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戴慧辰[1](2021)在《社区志愿养老服务供求平衡的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南昌市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老年群体作为异质性群体,存在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居家养老则是目前最基本、最大程度满足普通老人需求的养老模式。但是目前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不充分,社区养老服务人才短缺,故而研究作为重要补充的志愿服务,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南昌市社区志愿养老服务为研究对象,运用志愿失灵理论、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目前社区志愿养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发现了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宣传模式与老人认知不相适、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与老人需求不匹配、社区志愿服务平台组织及管理与老人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具体而言,通过卡方分析发现:在社区老人选择志愿服务主体方面,老人更愿意接受的志愿服务主体与老人的性别、邻里关系呈现出显着性差异。在养老志愿服务对象选择偏好方面,老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照料者等因素,对其影响显着。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老人在养老志愿服务项目需求方面,老年人特性复杂存在多元化服务需求。例如:有照顾日常起居需求的老人与其健康状况、老年担忧问题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有聊天需求的老人和爱好下棋呈正相关性,而和爱好种花呈负相关;有心理咨询与精神慰藉需求的与老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种花之间呈正相关;有学习新技能或知识需求的老人与其月均收入、美术书法、外语存在正相关性,与无爱好之间有着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有应急救护需求的老人与爱好歌唱乐器、打游戏有正相关性;有调解家庭纠纷需求的老人与爱好外语、打游戏、年老担忧问题存在正相关关系。在老人对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平台服务质量需求方面,组织机制有待建立及完善。例如:增加志愿者人数与志愿者人数不足、其他两项呈正相关;制定私人化服务项目与服务内容针对性不足正相关;定期组织开展服务技能培训与宣传及认识不够、其他两项负相关:定期组织开展服务技能培训与志愿者人数不足、服务内容针对性不足、专业性有待提高三项正相关;建立完备的社区养老志愿帮扶机制和志愿者人数不足、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两项正相关;实行志愿服务奖惩机制与专业性有待提高正相关。通过描述性分析、图表发现:南昌市社区养老志愿服务中心为老人所提供的项目主要为送餐,还有表演节目、洗浴、理发、聊天项目;但社区养老志愿服务中心并未对老人提供文化课程、医疗紧急救护、日间托管、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项目,养老服务项目的供给与上述老人的需求存在矛盾差异。南昌市社区养老志愿服务中心信息发布渠道常用的是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的使用频数较低,宣传讲座在样本中没有使用,传播渠道狭窄、社会影响力及志愿养老服务普及度低。此外还介绍了南昌市社区养老志愿服务设施、组织及志愿者状况。在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平台管理问题方面,所反映问题最多的是社区工作人员日常对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宣传不足、社区志愿者人数短缺、社区志愿者的专业性有待提高、社区志愿者所提供的养老服务项目与老人服务需求存在偏差;同时,组织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根据论证的结果,结合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为推进南昌市社区志愿养老服务发展精准施策。首先,厘清政府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权责,重构政社职责关系;其次,加快区域统筹,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同时,营造养老志愿服务文化环境;最后,改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将志愿服务与社区养老二者融合发展,构建更符合时代发展和老人需求的养老服务。
李欣[2](2020)在《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之一。长久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耕地问题,因为其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资源。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压力日趋增大,传统的过量投入化肥农药来追求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方式也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日益脆弱。2016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在宏观层面上首次提出了耕地休耕这个概念,开展耕地轮作、休耕等相关探索。自此,我国在部分省份逐步开始实施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黑龙江省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是全国最大优质粳稻主产区。近年来,土地硬化、酸化以及土地肥力的退化日益严重,导致黑龙江省部分水稻种植地区的土壤质量逐渐下降,为耕地资源的永续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要求,2018年在现有休耕试点区域基础上新增黑龙江省作为水稻休耕试点。因此,黑龙江省实施水稻休耕制度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休耕制度生成生态溢价已经是不争的客观现实。休耕生态溢价是这一制度的最大制度红利,通过政府实行休耕行动计划,整合政策资源形成集中的休耕活动投入,其生态溢价成果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能够转化为经济剩余。本文运用农业可持续发展、供求均衡发展等理论,阐述了生态溢价决定因素、生成条件以及机理,指出生态溢价是一个生态系统平衡(均衡)状态溢出的生态价值,提出了休耕生态溢价需要设计核算体系以及核算方法,确保生态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平衡匹配关系。其次,水稻休耕制度生态溢价不仅是人与大自然之间冲突缓解的有效途径,也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均衡的结果。将休耕生态溢价作为一种博弈结果,显示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农户和市场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对于水稻休耕生态溢价实现路径的影响与作用。引入贯序均衡分析框架,展现了水稻休耕制度生态溢价可能出现的完美均衡、适度均衡和持久均衡三种情形。正视水稻休耕生态溢价是一种不确定性结果的利益博弈,进入充分的博弈策略空间,考察政府休耕政策激励的公平性与休耕者可靠忠诚的策略博弈行为选择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讨论水稻休耕生态溢价激励结构的制度设计以及路径实现、选择和优化。引导利益主体充分博弈是促进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生成的有效路径。再次,为进一步了解休耕现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针对土地肥力、农户经济收益、休耕意愿的收购价格等五个方面,构建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对样本进行休耕政策效果实证分析。用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国家和地区利益主体博弈实现休耕生态溢价路径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黑龙江省依靠市场化实行水稻休耕的五常市北大仓水稻科技有限公司,估算了其水稻休耕生态溢价以及分析了市场化实现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最后,提出了深化休耕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生态溢价的对策与建议,即水稻休耕制度实施要注意差异化、政策经济补偿要公开透明化、让农民成为具有话语权的博弈主体,把休耕产生生态溢价活动转化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等等。土地休耕制度作为国际通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壤产能的有效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稻休耕制度为推动我国粮食安全和使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强化农民增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吴昊[3](2020)在《基于马尔科夫链的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房地产开发的脚步不断加快。在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其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并分析房地产投资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以有效减少以及避免房地产投资风险的发生,是一门必修课。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各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与投资计划相关的战略和文件,积极推进和加强体制改革,这也给房地产项目投资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但是,由于开发房地产投资大、周期长等原因,并且房地产的发展还受到经济,社会环境等许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在开发房地产项目时一直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项目的风险就会不可避免的日益增加。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首先介绍了风险的定义和特征,描述了房地产项目的投资风险,总结了项目投资风险理论。并分析目前用于识别和评价投资风险的方法,并分析和比较了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然后,根据其风险来源,将风险分为政策风险、经济风险、管理投资风险、社会环境风险和技术风险五大类,并对这五大风险因素的26个子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专家调研和查阅参考文献将主要风险影响因素罗列出来,用集值迭代法求出主要风险因素的历史权重值,本文基于建立的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从马尔可夫链和房地产投资风险出发,建立了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模型,并评价了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最后,以西安市碧桂园凤凰城项目为例,通过专家打分并对比参考资料进行数据收集并运用到建立的房地产投资风险等级评价模型中,通过评价得出房地产投资风险等级为三级,并给出具体的应对措施。本文以碧桂园西安凤凰城项目投资风险为研究内容,利用马尔科夫链理论对碧桂园西安凤凰城项目投资风险进行预测研究,通过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的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为房地产开发商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及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所有背景的投资者合理化房地产投资风险。
宁夏风[4](2020)在《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中的市场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由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并存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界的先行者,其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关系到整个体育系统的发展。解决竞技体育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实质上是加快竞技体育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发挥市场作用,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发展。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结合新时代背景,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再在“市场供求理论”、“经济人”理论基础上,围绕运动员和体育赛事为核心,从供求、竞争、价格三要素的角度对竞技体育市场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市场机制如何解决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新时代“人的需求”为导向、运动员和体育赛事为核心展开研究,提出如何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案和建议。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市场机制在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得出:政府与市场的矛盾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竞技体育单一的管理模式是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市场机制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市场机制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的研究中运用不充分;我国竞技体育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还存在很多漏洞;权责分明的“双轨制”运行模式在短期内能发挥有效作用;使市场在竞技体育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举措。从而提出几点具体有效的建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建设积极性、构建权责分明的“双轨制”竞技体育过渡发展模式以及建立较完善的运动员价格补偿机制,等等,目的是完善市场机制、使市场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实现体育强国梦。
傅伟[5](2020)在《公共物品价格问题研究 ——基于广义价格角度》文中提出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公共物品价格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当今研究依然具有现实需要。一是基于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需要,二是基于提升国家现代治理能力的需要,三是基于探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点的需要。纵观已有研究,对“公共物品”的探讨多从公共财政切入,而对“价格”的探讨则多为私人物品交换领域,尽管“公共物品价格”一词频繁出现于众多文献并成为了常用词汇,但两个概念之所以能够结合的机理尚有待进一步解析;已有研究较多地仿照私人物品价格分析的新古典范式,可能难以解释现实中的某些公共物品定价行为,有必要寻找新的交易范式公共物品理论,从产权标价的内在性和“一致同意规则”的决策性,重新理解和确立公共物品价格的经济学内涵。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与评述、研究内容与框架、研究方法和主要贡献。第二章分别阐述了公共物品和价格的基本涵义。从消费角度,根据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不同,可将社会提供的满足人们消费欲望的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其中,公共物品又可细分为两类,分别是纯公共品以及准公共品。关于私人物品,其消费特征为竞争性以及排他性,纯公共品反之,准公共品则有三种定义,分别是雷诺兹定义(准公共品是具有外部性的私人物品)、植草益定义(准公共品是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或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物品)和布坎南定义(准公共品是俱乐部物品)。从生产角度,所谓公共物品,是指由公共部门提供的物品,或由组织提供的物品,或经集体决策提供的物品。本文认为,是制度选择决定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分类。价格形式反映了某种单位使用价值与货币单位数量的量比关系,体现了物品的有用性、物品的稀缺性、物品的产权性、评价的货币性、交易的博弈性、社会的互动性和支付的代价性。价格形成的价值基础归纳起来有供给侧价值论、需求侧价值论和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供求价值论,但它们均淡漠了物品产权在价格形成中的前置地位和实质内容。只有首先确立交易主体对交易客体的产权归属及交易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交易才有可能顺利进行。同时产权作为一切依据某种生产要素获取收入的权利,其拥有的要素因使用或耗费而付出的货币代价或价值牺牲便构成了物品的成本,生成和创造的价值便构成了物品的收益,交易中让与和取得的产权权利束的大小便决定了价格的高低。对价值的探讨有必要回归哲学关于价值定义的本源,公共物品的纳入意味着应将价格概念广义化,方能实现逻辑的自洽。第三章分别从广义的物品、产权、成本、收益和交换等方面对传统的价格范畴进行拓展,得出广义价格的命题。任何价格都是某个或某种、某类物品的价格。人作为“社会人”结群而居,除了个人需要之外还存在共同需要,有赖组织提供。这包括公共资源、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福利、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发展、有益品等公共物品。随着人类需要的物品由私人物品向公共物品拓展,价格圈也相应地要由私人物品价格延展到公共物品价格。任何有用且稀缺的物品都有相应的产权制度安排与之相匹配,产权的让与是各种交换形成的重要原因,交换的同时会产生产权成本和产权收益。广义的产权泛指一切依据某种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权利,一个完整清晰的产权包括排他的所有权、自由的转让权和剩余的索取权,或者包括所有权财产和“共同财产”。人类社会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私人产权、集体产权和社团产权三种基本的产权制度,分别对应私人物品、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种物品。成本是指在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基于要素使用或耗费而付出的货币代价或价值牺牲,并随要素范畴的延展而广义化。广义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分别反映了在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环境、今人与后人打交道所发生的成本,是分别耗费生产要素、制度要素、环境要素、可持续要素所支付的货币代价和价值牺牲。成本广义化过程中存在层次态演进规律,价格决策者要以广义成本为最低经济界限。要素的投入一方面产生了成本,另一方面产生了收益。价格是产生收益的因素之一,且平均收益便是价格。广义的收益不仅包括经济收益,还包括社会收益和生态收益。它们分别是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运用生产要素所生成和创造的经济收入、社会福利和生态价值。随着人类需求层次的提升,非经济利益越来越占有更大的比重,并通过各种可计量的方式纳入价格体系。广义的成本和广义的收益必须通过交换获得社会承认,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和实现,同时广义的物品和广义的产权也使交换的对象和内容发生变化,为此需要将交换广义化。广义的交换是产权让与和取得的交易行为。这表明无论交易主体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还是同一经济主体内部,交易客体是私人物品还是公共物品,交易方式是自愿还是强制,交易价格是等价还是不等价,只要其间发生了产权的让与和取得的行为,便属于交易的范畴,在交易中所让与和取得的产权价值的货币标度,便是物品的价格。价格由自由价格向规制价格的演进,税收由税收收入向非税收入的演进,也说明了交换与分配具有同一性,可以在广义交换的命题中获得统一。据此所构造的以市场和科层为两端的交易频谱上,各类物品、产权和价格形态可以有序分布。由此得出,广义的价格是物品产权价值让与和取得的货币标度。从让与主体来看,是让与主体基于所拥有的要素使用或耗费所付出的成本的补偿索价;从取得主体来看,是取得主体为获得物品产权的收益而愿意支付的代价。广义价格包括狭义的市场价格、收费和税收。广义价格的形成和实现是通过交易各方的博弈,遵循“一致同意规则”达成的均衡价格。以交易成本为生产制度绩效的评价标准,私人物品实行私人产权和价格制度,纯公共品实行集体产权和税收制度,准公共品实行社团产权和收费制度,是有利于资源配置优化、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制度选择。通过对企业循环经济的初始投入、生产、销售、消费回收环节中的价格、税费、押金、基金、罚款、补贴、政府采购等的考察,不仅表明广义价格的客观存在,更为重要的是,广义价格手段的组合运用,可使各方面的利益兼容,价值链保持增值,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才是广义价格论的真正用武之地。第四章以广义价格为理论基础,阐述了公共物品价格形成的机理和机制。公共物品价格形成的机理与私人物品价格有所不同,一是存在多个交易环节,二是存在多种价格形式,三是存在多重价格水平,四是存在多条补偿渠道,五是遵循“一致同意”或“大多数同意”的集体定价决策方式,经一致同意达成的均衡价格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之所以作此制度安排,是为了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纯公共品供给的成本由供给决策成本、生产成本、代理成本构成,三者之和构成纯公共品的总价格即税收总额,个人所缴纳的税金则为个人为取得纯公共品所支付的个体价格。纯公共品价格的优化体现在供求实现最优均衡、补偿成本最小化和税制优化。准公共品Ⅰ是指可由公私部门共同提供,允许市场竞争经营的公益性准公共品,其价格由市场经营价格(私人价格)和政府补偿或规制价格(公共价格)合成,其价值补偿来自市场价格和政府补贴双重途径,其中政府补贴的力度视物品公益性程度的大小而定。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规制则更多的是限制和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准公共品Ⅱ是指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营性准公共品,其价格具有明显的行政定价和市场定价结合的特征。应区别进入有无障碍、企业有无承受力和自然垄断强弱状况,采取不同的规制决策,达到激励与约束兼容,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准公共品Ⅲ是指外部性物品。可通过庇古提出的补贴和税收方式、科斯提出的产权交易方式、威廉姆森提出的纵向一体化方式、奥斯特罗姆提出的自主治理方式,将外部性内在化。第五章在机理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进而阐述公共物品价格的一般计量模型。公共物品价格计量模型由两个自变量构成,一个是定价基础(Bi),即向个人定价的基础,取决于各类公共物品的消费特征和公共物品的定价目标,有以受益为基础定价和以支付能力为基础定价;另一个是价格结构系数(Ki),其取决于定价的政策目标和定价方法的特点,有线性模型(如定额模型、均一价格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如多部制价格、递增(递减)定价、高峰负荷定价)。第六章研究了公共物品的价格政策。首先阐述了纯公共品的分级供应模式和分税制政策。在分析纯公共品价格结构、税收政策体系的基础上,讨论了税收政策规制问题,指出应税费归位。接着分析了准公共品价格政策的目标,在回顾我国准共品价格政策目标取向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均衡点”的固化控制为“安定带”的区间调控,变市场、政府分轨定价为“市场+政府”合轨定价,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警。变单打独斗为综合治理的改革建议。第七章为研究结论和展望。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指出本文由于侧重于从概念逻辑和理论思辨上进行规范分析,而在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方面存在欠缺,在广义价格研究方面缺乏深入,有待后续研究予以改进和深化。
王梓亦[6](2020)在《Y房地产公司土地投资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房地产开发经营全周期价值链为:土地投资—>规划报建—>开发建设—>销售经营—>资金回笼—>再投资。由此可见,土地投资战略是房地产公司竞争战略中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土地投资战略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以Y房地产公司为研究对象,为其制定土地投资战略。广州市土地投资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Y房地产公司需要制定土地投资战略以应对激烈的土地市场竞争。土地投资的渠道主要有三种:政府以招标、拍卖、挂牌的形式公开出让土地,即招拍挂市场;私人土地使用权所有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即二手土地市场;以旧厂房、旧村庄及旧城镇更新改造为主的城市更新渠道。无论在哪种渠道获取土地资源,都经常出现十几家房地产企业竞拍同一块土地的局面。购买土地使用权的地价款十分高昂,少则数亿元、多则数十亿元,根据政策要求,用于支付地价款的资金必须为企业自有资金,所以一旦在土地投资阶段决策失误,企业将被迫沉淀大量自有资金,甚至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倒闭。所以,Y房地产公司必须利用企业竞争战略的相关理论逻辑来制定适应市场竞争的土地投资战略。本文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研究,一是外部因素,即市场的整体情况,这就需要利用管理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对市场的政策、经济、社会文化、技术条件、消费者行为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研判;二是内部因素,即公司内在的影响,需要根据公司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并利用管理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对公司内在的资源、体系等进行充分分析。因此,本文以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作为指导,对以上两方面进行分析,利用文献研究法梳理过往文献记录,采用PEST模型及数理分析法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采用SWOT模型及数理分析法对内部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并制定迎合市场需求并满足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土地投资战略,制定项目类型选择及投资区域选择。在结论部分,Y房地产公司不能单一片面的采取某一种项目类型,要结合地块所在区域市场情况而做出具体选择;在投资区域选择方面也要结合内外部环境因素及公司竞争战略进行综合考虑,做出有针对性的投资区域选择。以上总体结论对Y房地产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实现以及土地投资工作有借鉴意义,同时也为与Y房地产公司处于类似行业位置的其他房地产企业土地投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许可[7](2020)在《M银行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评估与防范研究》文中认为房地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运作过程中,资金需求量大并且投放周期较长,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因此商业银行的融资就成为了房地产项目建设的主要融资渠道。自2018年以来,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下,中央开启了对房地产行业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使各类房地产融资通道不断收紧,各地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吃紧,在调控的高压态势下,对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及时的防范,是保证贷款安全回收的关键。M银行郑州分行成立于2008年,成立以来其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发展迅速,因此本文以M银行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为研究对象,对分行目前开发贷款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评估,并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接着对M银行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业务现状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面临的主要的风险及风险因素;其次,根据M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的实际开展情况,建立了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M银行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整体风险进行了评估,得到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的整体信贷风险级别以及主要风险指标;最后,针对这些风险因素,从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对M银行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风险评估,找出了其在风险防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希望对在M银行郑州分行从事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的信贷人员及管理者起到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
李霞[8](2020)在《M集团的人力资源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企业的发展关系到建筑行业,甚至关系到了国计民生,而建筑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合适的人力资源规划密不可分。M集团作为大型民营筑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阶段,而当前M集团的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均对M集团业务拓展十分不利。本文对M集团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供求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论文首先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和规划的相关概念、种类、内容等,论述了人力资源规划的供给预测、需求预测以及供求平衡;其次,论文围绕M集团转型升级与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介绍M集团的业务范围和经营现状,并对转型升级的战略进行分析;并从中提出目前M集团人力资源及规划存在的问题;然后,论文对M集团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规划提出改进,先对M集团人力资源进行SWOT分析,提出人力资源规划战略与目标,进而运用供求预测方法对其进行供求平衡预测及在该均衡下的规划;最后提出M集团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规划配套措施和实施建议,以保障人力资源规划的可行性,为M集团转型升级的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及实现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徐志平[9](2019)在《中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是供给过剩还是不足?结构上又呈现何种特征?已有研究无论是从职业社会学,还是劳动经济学都未给出明确的结论。本文选择从结构的视角,基于学术职业特性、劳动力市场一般均衡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依据宏观的全国数据和中观的高校信息公开数据尝试解答此问题。狭义的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是由四年制本科高校专任教师群体构成的市场。依据高校教师进入和退出学术岗位的阶段,可将学术劳动力市场细分为入职市场、晋升市场、流动市场和退出市场四个部分。本文集中研究学术劳动力入职市场,主要分析我国公立本科高校新教师需求与博士毕业生学术职业供给的结构关系。学术劳动力市场具有需求与供给同为一体、院校与职称双重层级、薪酬与声望两维价格的特性。职业上的学术职业与非学术职业间内外部流动、地理上的由中心向边缘扩散的城市间流动、机构上的从顶尖向基层下移的院校间流动是学术劳动力市场实现供求平衡的核心机制。高校学术劳动力需求可以划分为扩张性、替换性和提升性需求三类。基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7-2019年公立本科高校教师招聘计划和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专任教师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阶段,学术劳动力扩张性需求持续增长,替换性需求不断扩大,提升性需求持续稳定;在学科结构上,理学、工学、医科的专任教师数较多,哲学、史学的专任教师数较少,理学和工学对留学经历和博士后经历的要求更高;在层级结构上,高层的“985工程”高校倾向于招聘海归学者,中层的其他博士授权高校侧重于本土优秀博士的争夺,基层的非博士授权高校依然存在一定数量的硕士师资招聘计划;在区域结构上,依据公立高校数量和博士授权高校占比情况可以将不同省份划分为高标准强需求、高标准弱需求、低标准强需求和低标准弱需求四种类型。高校学术劳动力供给可以细分为脱产的本土供给、回流的海归供给和在职的隐性供给三类。基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公立本科高校2018年拟聘教师公示数据以及2017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博士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在内涵式发展阶段,学术劳动力本土供给和海归供给都在上升,隐性供给正在缩减。在学科结构上,理学、工学和医学博士的授予资源较为丰富,其他学科资源相对较小;在层级结构上,海归博士优先占据着高层供给、“985工程”高校博士聚集在中层供给、其他博士授权高校博士构成了基层供给;在区域结构上,依据本省博士培养力和外省博士流入程度将不同省份划分为高自给高流入、高自给低流入、低自给高流入和低自给低流入四种类型。直接的供求数量比较和间接的基层高校准入标准判断是判定高校学术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基本方法。本文发现,我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在学科结构上,我国不同学科供求状况差异明显,更高的本土博士供给和更充足的海归供给使得理工学科相对人文社会学科供给相对充足;在层级结构上,顶尖海归的回流不足和顶尖本土人才供给受限,导致我国高层市场人才供给不足。于此同时,中西部地方本科高校在声望和地域上双重边缘,难以吸引足够的博士毕业生,从而形成了中层均衡、高层和基层供给相对不足的层级结构;在区域结构上,我国博士学位授予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少数省份,博士毕业生就业选择又呈现向东部单向流动的特征,从而形成东部均衡、中西部供给相对不足的区域结构。本研究主要从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补助的角度,提出适度提高博士生培养规模,优化博士生招生学科布局,提升本土博士培养水平,均衡博士点区域布局和提升中西部地方高校吸引力的优化建议。本文从结构角度,创新性的利用公立本科高校信息公开的个案数据,分析了国内研究较少涉及的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供求问题。
张莞[10](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二、二、技术供求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技术供求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志愿养老服务供求平衡的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南昌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志愿服务的研究 |
1.2.2 社区志愿养老服务的研究 |
1.2.3 社区志愿养老服务队伍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志愿服务 |
2.1.2 社区养老服务 |
2.1.3 社区志愿养老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志愿失灵理论 |
2.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2.3 公民社会理论 |
第三章 南昌市社区志愿养老服务供求现状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
3.1.2 数据采集 |
3.1.3 样本的基本情况 |
3.2 社区老年人的志愿养老服务需求 |
3.2.1 对志愿服务信息了解度 |
3.2.2 对志愿养老服务类型的需求 |
3.2.3 对志愿养老服务主体的需求 |
3.2.4 对志愿养老服务质量的要求 |
3.3 社区志愿养老服务的供给现状 |
3.3.1 社区志愿养老服务中心信息平台 |
3.3.2 社区志愿养老服务中心供给项目类型 |
3.3.3 社区志愿养老服务设施、组织及志愿者 |
3.3.4 社区志愿养老服务中心管理 |
第四章 南昌市社区志愿养老服务供求不平衡问题以及成因 |
4.1 社区志愿养老服务供求不平衡存在的问题 |
4.1.1 社区志愿养老服务模式宣传与老人认知不相适 |
4.1.2 社区提供的服务项目与老人需求不匹配 |
4.1.3 社区志愿服务平台组织及管理与老人需求不匹配 |
4.2 社区志愿养老服务供求不平衡的原因 |
4.2.1 志愿养老服务缺乏顶层设计 |
4.2.2 社区志愿养老信息闭塞 |
4.2.3 志愿服务理念缺少文化土壤 |
4.2.4 志愿服务队伍管理模式僵化 |
第五章 国内外有关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经验借鉴 |
5.1 中国台湾社区志愿服务主要经验做法 |
5.2 英国志愿养老服务发展经验 |
5.3 日本社区志愿养老服务经验模式 |
第六章 改善社区志愿养老服务供求矛盾的主要措施 |
6.1 重新构建政社责权关系 |
6.2 加快区域统筹信息化管理 |
6.3 营造志愿服务文化环境 |
6.4 改善志愿服务队伍管理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南昌市社区志愿养老服务调查问卷 |
致谢 |
(2)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耕地休耕制度 |
2.1.2 经济补偿 |
2.1.3 生态溢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供求均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现状及效果分析 |
3.1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现状 |
3.2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政策效果分析 |
3.2.1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的构建 |
3.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生成机理分析 |
4.1 生态溢价的生成条件 |
4.1.1 生态溢价的决定性因素 |
4.1.2 生态溢价的生成条件 |
4.2 生态溢价的生成机理分析 |
4.2.1 市场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
4.2.2 生态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
4.2.3 再生产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
4.3 生态溢价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
4.3.1 生态资本账户与休耕负债表 |
4.3.2 生态溢价的收益来源和成本追加 |
4.3.3 基于市场供求平衡关系下的生态溢价成本收益对应关系 |
4.4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
4.4.1 黑龙江省水稻供给侧生态溢价分析 |
4.4.2 黑龙江省水稻需求侧生态溢价分析 |
4.4.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估算 |
4.5 本章小结 |
5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分析 |
5.1 利益主体博弈的基础理论 |
5.1.1 局中人的博弈策略 |
5.1.2 效用函数优化原理 |
5.1.3 结果不确定性应对的主观概率分布 |
5.2 利益主体策略型博弈均衡的路径情景分析 |
5.2.1 序贯均衡在休耕制度生态溢价路径选择中的政策涵义 |
5.2.2 完美均衡路径情景 |
5.2.3 适度均衡路径情景 |
5.2.4 持久均衡路径情景 |
5.3 利益主体策略型博弈优化路径的合作选择 |
5.3.1 国家主导的激励兼容规则制定 |
5.3.2 市场选择的委托人知情化机制设计 |
5.3.3 利益主体温和的讨价还价 |
5.4 诸多利益主体博弈释放生态溢价的激励机制优化 |
5.5 利益主体博弈均衡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分析 |
5.5.1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实现 |
5.5.2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选择 |
5.5.3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6 国内外休耕生态溢价实现路径的借鉴与启示 |
6.1 国内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1.1 生态脆弱区强制性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1.2 粮食主产区自觉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1.3 一般地区市场化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1.4 中国台湾地区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2 国外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2.1 吸收法治化 |
6.2.2 引入利益补偿激励化 |
6.2.3 强化市场识别机制化 |
6.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启示 |
6.3.1 确定激励政策与技术支持互动的实现路径 |
6.3.2 选择合理休耕规模的实现路径 |
6.3.3 引导试点地区农户参与的实现路径 |
6.3.4 寻求经济补偿为激励的实现路径 |
6.3.5 强化市场化运作的实现路径 |
6.4 本章小结 |
7 五常市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案例分析 |
7.1 案例研究的对象选择 |
7.2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7.2.1 设计分享机制保障实现生态溢价 |
7.2.2 突出过程补偿释放生态溢价 |
7.2.3 显示识别功能显现生态溢价 |
7.2.4 强化市场化交易增值生成生态溢价 |
7.3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估算 |
7.3.1 基于高端价格角度的比较分析 |
7.3.2 基于补偿角度的比较分析 |
7.4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路径优化分析 |
7.4.1 品牌战略支撑的生态溢价路径 |
7.4.2 高端市场交换的生态溢价路径 |
7.5 本章小结 |
8 水稻休耕实现生态溢价的对策建议 |
8.1 实行差异化休耕制度安排 |
8.1.1 生态脆弱区休耕强调法治化 |
8.1.2 粮食主产区休耕满足粮食安全产能减量化 |
8.1.3 一般地区休耕体现市场驱动化 |
8.2 制定透明公平的经济补偿政策 |
8.2.1 强调政策普惠性 |
8.2.2 体现政策兑现公平性 |
8.3 完善休耕生态农产品市场体系 |
8.3.1 明确休耕生态农产品市场定位 |
8.3.2 确定休耕农产品的生态价值 |
8.3.3 建立生态品牌的可追溯制度 |
8.4 完善以休耕农户为利益主体的配套机制 |
8.4.1 规范休耕土地流转 |
8.4.2 完善休耕政策法规设计 |
8.4.3 保障休耕技术的支持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行为的调査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基于马尔科夫链的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 |
2.1 风险和房地产投资风险理论 |
2.1.1 风险定义 |
2.1.2 风险特性 |
2.1.3 房地产投资风险特征 |
2.2 房地产投资风险识别 |
2.2.1 项目风险识别 |
2.2.2 风险识别的方法 |
2.3 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 |
2.3.1 风险评价的含义 |
2.3.2 风险评价方法 |
2.4 马尔科夫链理论概述 |
2.4.1 概率图模型基础知识 |
2.4.2 马尔科夫链定义 |
2.4.3 马尔科夫链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构建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体系 |
3.1 房地产投资风险识别 |
3.2 房地产投资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3.3 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3.1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3.3.2 设计风险调查问卷表 |
3.3.3 确定风险因素指标权重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立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模型 |
4.1 马尔科夫链可行性研究 |
4.2 主要风险因素权重分析 |
4.2.1 分析方法介绍 |
4.2.2 计算历史平均权重 |
4.3 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步骤 |
4.3.1 状态分级 |
4.3.2 风险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
4.3.3 检验马尔科夫性 |
4.3.4 自相关系数计算 |
4.3.5 风险因素状态预测 |
4.4 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模型 |
4.4.1 模型建立 |
4.4.2 风险评分结果风险 |
4.5 本章小结 |
5 模型的应用 |
5.1 项目简介 |
5.1.1 项目基本信息 |
5.1.2 项目所在地市场情况 |
5.2 处理数据 |
5.2.1 收集样本数据 |
5.2.2 数据预处理 |
5.3 风险评价模型 |
5.3.1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
5.3.2 马尔科夫性检验 |
5.3.3 计算各阶自相关系数 |
5.3.4 影响因素a、b、c的结果预测 |
5.4 风险事件评分及分析 |
5.4.1 结果预测 |
5.4.2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4)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中的市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选题依据 |
1.1 现实依据 |
1.1.1 “新时代”背景 |
1.1.2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1.1.3 《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 |
1.2 理论依据 |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2 市场供求理论 |
1.2.3 “经济人”理论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1.1 找准我国竞技体育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源 |
2.1.2 完善竞技体育领域的基础性研究 |
2.1.3 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践意义 |
2.3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3 研究综述 |
3.1 国内外竞技体育发展研究 |
3.1.1 国内竞技体育发展研究 |
3.1.2 国外竞技体育发展研究 |
3.2 国内外市场机制研究 |
3.2.1 国内市场机制研究 |
3.2.2 国外市场机制研究 |
3.3 国内外竞技体育市场机制研究 |
3.3.1 国内竞技体育市场机制研究 |
3.3.2 国外竞技体育市场机制研究 |
3.4 主要概念的界定 |
3.4.1 新时代 |
3.4.2 市场机制 |
3.4.3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专家访谈法 |
4.2.3 系统分析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5.1.1 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单一制约了运动员的出入口 |
5.1.2 资金来源短缺导致运动项目发展不均衡 |
5.1.3 激励制度不完善且手段单一导致优秀人才资源的流失 |
5.1.4 训练与竞赛科学化水平低影响了优秀运动员输出效率 |
5.1.5 竞技体育配置资源手段单一阻碍了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 |
5.1.6 政府过度干预或监管不当导致竞技体育管理运行效率低 |
5.1.7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有待满足大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
5.2 结合新时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需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
5.2.1 后备人才多元化发展模式的转变,要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 |
5.2.2 满足大众对竞技体育产品的需求,要充分发挥供求机制的作用 |
5.2.3 提升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要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 |
5.2.4 调动市场主体投入与生产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风险机制作用 |
5.2.5 保证竞技体育主体执行力,要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 |
5.3 章节分析与讨论 |
5.3.1 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分析 |
5.3.2 竞技体育管理模式单一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
5.3.3 市场机制能从根本上解决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5.3.4 市场机制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运用不充分,市场各机制还有待完善 |
5.3.5 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不健全是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 |
5.3.6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性举措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政府与市场的矛盾是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源 |
6.1.2 竞技体育单一的管理模式是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
6.1.3 市场机制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
6.1.4 市场机制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的研究中运用不充分 |
6.1.5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还存在很多漏洞 |
6.1.6 权责分明的“双轨制”运行模式在短期内能发挥有效作用 |
6.1.7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举措 |
6.2 建议 |
6.2.1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市场营造良好的环境 |
6.2.2 改变竞技体育单一的管理模式,积极引入其他主体协同管理 |
6.2.3 完善竞技体育市场各机制,使市场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
6.2.4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 |
6.2.5 建立较完善的运动员价格补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公共物品价格问题研究 ——基于广义价格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评述 |
1.2.1 关于公共物品的概念 |
1.2.2 关于公共物品的需求 |
1.2.3 关于公共物品的供给 |
1.2.4 关于公共物品的价格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贡献 |
2 基本涵义:公共物品和价格 |
2.1 关于公共物品的基本涵义 |
2.1.1 基于消费角度 |
2.1.2 基于生产角度 |
2.1.3 基于制度角度 |
2.1.4 公共物品的分类 |
2.2 关于价格的基本涵义 |
2.2.1 价格形式的特征 |
2.2.2 价格形成的基础 |
2.2.3 简要评述 |
3 理论基础:广义价格论 |
3.1 广义的物品 |
3.2 广义的产权 |
3.2.1 产权的涵义及特征 |
3.2.2 三种基本的产权制度 |
3.3 广义的成本 |
3.3.1 成本的涵义 |
3.3.2 成本的延展 |
3.3.3 广义成本的层次态分析 |
3.4 广义的收益 |
3.4.1 收益的涵义 |
3.4.2 收益的延展 |
3.5 广义的交换 |
3.5.1 交易及其交易的三种形式 |
3.5.2 交换与分配的相互转化 |
3.5.3 交易频谱及各种价格形态的定位 |
3.6 广义的价格 |
3.6.1 广义价格的定义 |
3.6.2 生产制度的选择 |
3.6.3 结语 |
3.7 广义价格论的应用:以循环经济为例 |
3.7.1 初始投入环节的价格安排 |
3.7.2 生产环节的价格安排 |
3.7.3 销售环节的价格安排 |
3.7.4 消费回收环节的价格安排 |
4 公共物品的价格形成 |
4.1 公共物品价格形成的过程和机理 |
4.2 纯公共品的价格形成与优化分析 |
4.2.1 纯公共品供给的成本构成 |
4.2.2 纯公共品价格形成优化分析 |
4.3 准公共品的价格形成与优化分析 |
4.3.1 准公共品Ⅰ的价格形成和优化分析 |
4.3.2 准公共品Ⅱ的价格形成和优化分析 |
4.3.3 准公共品Ⅲ的价格形成和优化分析 |
5 公共物品的价格模型 |
5.1 定价基础的确定 |
5.1.1 以受益原则为基础定价 |
5.1.2 以支付能力为基础定价 |
5.2 K值的类型和定价模型 |
5.2.1 线性模型 |
5.2.2 非线性模型 |
6 公共物品的价格政策 |
6.1 纯公共品的价格政策 |
6.1.1 纯公共品的有效供给与价格结构选择 |
6.2 准公共品的价格政策 |
6.2.1 准公共品价格政策的目标 |
6.2.2 对我国准公共品价格政策的讨论 |
6.2.3 对我国准公共品价格政策改革的建议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6)Y房地产公司土地投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
1.2.2 土地投资战略的相关研究 |
1.2.3 房地产业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 |
2.1 城市总体规划概述 |
2.1.1 城市总体空间格局规划 |
2.1.2 城市总体产业空间结构规划 |
2.1.3 城市总体轨道交通规划 |
2.1.4 重点行政区规划分析 |
2.2 PEST分析 |
2.2.1 政策法律因素 |
2.2.2 经济因素 |
2.2.3 社会文化因素 |
2.2.4 技术因素 |
2.3 市场环境分析 |
2.3.1 顾客需求 |
2.3.2 消费方式 |
2.3.3 土地资源供求情况 |
2.3.4 商品住宅供求情况 |
2.5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 |
2.5.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2.5.2 替代品的威胁 |
2.5.3 供应方的议价能力 |
2.5.4 买方的议价能力 |
2.5.5 现有行业竞争者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部因素 |
3.1 公司发展历史及现状 |
3.2 公司“十四五”规划及总体战略 |
3.3 公司资源分析 |
3.3.1 有形资源分析 |
3.3.2 无形资源分析 |
3.4 公司能力分析 |
3.4.1 土地获取能力经营能力分析 |
3.4.2 管理能力分析 |
3.4.3 设计能力 |
3.4.4 开发建设 |
3.4.5 营销能力 |
3.4.6 整合能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战略制定 |
4.1 公司SWOT分析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1.3 机会分析 |
4.1.4 威胁分析 |
4.1.5 SWOT矩阵分析 |
4.2 土地投资战略选择 |
4.2.1 项目类型选择 |
4.2.2 投资区域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略实施与保障 |
5.1 优化组织结构 |
5.2 强化资金获取能力 |
5.3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
5.4 强化企业品牌影响力 |
5.5 强化内外部资源整合 |
5.6 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M银行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评估与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M银行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现状分析 |
第一节 M银行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现状 |
一 管理现状 |
二 业务分类 |
三 业务流程 |
第二节 M银行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结构特点 |
一 客户结构特点 |
二 期限结构特点 |
三 利率结构特点 |
四 担保结构特点 |
五 投放区域特点 |
第三节 M银行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面临的风险 |
一 借款人风险 |
二 申贷项目市场风险 |
三 贷款方式风险 |
第四节 M银行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因素 |
一 房地产企业存在运营风险 |
二 银企信息不对称 |
三 贷款投放区域内市场分化程度高 |
四 楼市调控导致贷款偿还压力大 |
五 信贷审批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
第三章 M银行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评估 |
第一节 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一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二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第二节 M银行郑州分行F项目风险评估分析 |
一 F项目借款人风险评估 |
二 F项目建设风险评估 |
三 F项目市场风险评估 |
四 F项目偿债风险评估 |
五 F项目得分情况分析 |
第三节 M银行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整体风险评估分析 |
一 存量项目风险评估 |
二 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得分情况分析 |
第四章 M银行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防范措施 |
第一节 强化贷前尽职调查 |
第二节 完善项目贷后管理 |
第三节 密切关注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
第四节 加强对国家及区域政策的研究与运用 |
第五节 完善信贷审批监督机制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M集团的人力资源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
2.2 人力资源规划种类和内容 |
2.2.1 人力资源规划的种类 |
2.2.2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
2.3 人力资源规划的流程和原则 |
2.3.1 人力资源规划的流程 |
2.3.2 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 |
2.4 人力资源规划的预测方法 |
2.4.1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 |
2.4.2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
2.5 人力资源规划目标——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
第三章 M集团的人力资源现状与规划问题 |
3.1 M集团概述 |
3.1.1 M集团的简介 |
3.1.2 M集团的业务范围 |
3.1.3 M集团的经营状况 |
3.2 M集团的转型升级 |
3.2.1 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
3.2.2 M集团的业务转型升级 |
3.3 M集团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
3.3.1 M集团的人员职级及职称结构分析 |
3.3.2 M集团的人员年龄结构分析 |
3.4 M集团的人力资源规划问题 |
3.4.1 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不足——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 |
3.4.2 人力资源专项规划有待加强 |
第四章 M集团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规划改进 |
4.1 M集团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 |
4.1.1 总体战略目标规划 |
4.1.2 总体战略步骤规划 |
4.1.3 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 |
4.2 M集团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改进 |
4.2.1 M集团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需求规划 |
4.2.2 M集团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
4.2.3 M集团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供求平衡预测 |
4.3 M集团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专项规划改进 |
4.3.1 引进规划 |
4.3.2 培训规划 |
4.3.3 职业发展规划 |
4.3.4 薪酬规划 |
第五章 M集团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规划配套措施 |
5.1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5.2 健全用人机制 |
5.3 加强培训,鼓励进修 |
5.4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5.5 加大人才的开发力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中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相关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1 学术职业独特性与学术劳动力市场的特性 |
2.2 劳动力市场一般均衡与学术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 |
2.3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 |
2.4 研究设计 |
3 中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演变 |
3.1 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的判定 |
3.2 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阶段 |
3.3 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演变的基本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 |
4.1 高校学术劳动力需求总况 |
4.2 高校学术劳动力需求的学科结构 |
4.3 高校学术劳动力需求的层级结构 |
4.4 高校学术劳动力需求的区域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结构 |
5.1 高校学术劳动力供给总况 |
5.2 高校学术劳动力供给的学科结构 |
5.3 高校学术劳动力供给的层级结构 |
5.4 高校学术劳动力供给的区域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 |
6.1 供不应求的总体状况 |
6.2 供求状况差异明显的学科结构 |
6.3 高层和基层供给相对不足的层级结构 |
6.4 中部和西部供给相对不足的区域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优化 |
7.1 适度扩大博士生招生规模 |
7.2 优化博士生培养的学科布局 |
7.3 提升本土博士生培养质量 |
7.4 均衡博士生培养的区域分布 |
7.5 提高中西部地方高校吸引力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2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
(10)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四、二、技术供求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志愿养老服务供求平衡的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南昌市的调查[D]. 戴慧辰.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D]. 李欣.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3]基于马尔科夫链的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 吴昊.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中的市场机制研究[D]. 宁夏风.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5]公共物品价格问题研究 ——基于广义价格角度[D]. 傅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6]Y房地产公司土地投资战略研究[D]. 王梓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M银行郑州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评估与防范研究[D]. 许可. 郑州大学, 2020(02)
- [8]M集团的人力资源规划研究[D]. 李霞.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9]中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研究[D]. 徐志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