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呼唤“市场参谋”(论文文献综述)
丁晓蔚[1](2021)在《数字金融时代的金融情报学:学科状况、学科内涵和研究方向》文中提出金融情报学在情报学中的地位,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实然境况有待改变。其发展有待得到情报学专家更多关注。随着数字金融时代的来临,笔者倡导打造基于区块链可信大数据可信人工智能的下一代数字金融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架构、计算范式、融合创新孵化平台。以数字金融为主要表征的下一代金融为金融情报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养料、实践经验和现实场景,并带来原创性学术研究的极佳机遇。金融情报学的原创理论和实践研究将反哺和助推下一代金融的蓬勃发展。下一代金融的发展需要金融情报学原创理论的支撑,金融情报学可以帮助回答未来金融创新应向何处去等问题。金融情报学可以围绕下一代金融构建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下一代金融背景下,金融情报学的学科内涵包括:对金融情报学科的基本认知;对有关金融的信息、知识和情报关系的处理;从情报学角度对金融风险进行监测和预警;在技术赋能的现实条件下,从情报学角度研究下一代金融;根据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金融情报研究。金融情报学的体系性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面、理论基础层面、计算范式层面、应用实践层面。数字金融时代金融情报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金融风险防控和金融安全,监管科技和金融秩序优化,金融领域守正与创新,中美主导的世界金融的联系与博弈。
王秀芳[2](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王冰琪,李楠欣,赵芳,张晓静,吴晨生[3](2020)在《新时代对科技情报工作的呼唤——对工作模式和工作体系的新要求》文中认为[目的/意义]回顾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面临的技术与时代特征及对情报工作的影响,探索新时代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方向,对情报工作回应发展需求、担当历史使命、引领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从历史使命、技术环境与所处的发展阶段三个方面,阐述了技术进步及时代发展对当前科技情报工作模式与工作体系产生的影响及提出的要求。[结果/结论]科技情报工作的使命决定了其服务对象是决策主官。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对抗发展与"三跑并存"交织叠加的复杂环境,科技情报的工作模式将由"定标比超"切换到增加发展的可能性,这将是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的重大机遇。
汤振[4](2020)在《白岩朴殷植的文坛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朴殷植(1859-1925),韩国近代着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启蒙思想家、独立运动家以及政治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朴殷植于韩国国内开展爱国启蒙运动,积极进行散文创作和文学翻译活动,以揭露批判日本的殖民侵略和宣扬爱国启蒙意识。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韩国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为继续开展抗日独立运动、挽救民族危亡,1911年,朴殷植流亡中国。流亡中国期间,他先后辗转东北、北京、香港和上海等地区,积极进行散文创作和历史传记小说创作,与此同时,他还与中国维新派人士及革命派人士围绕韩国独立运动及中韩联合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促进了近代中韩两国的人文交流。朴殷植的文学翻译、散文创作及历史传记小说创作体现了强烈民族意识、近代意识和抗日意识,具有重要的文本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朴殷植文学作为一种反帝反殖民的后殖民书写,体现了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思考和近代自觉,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朴殷植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之间相关影响、借鉴和促进,因此,朴殷植文学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本文旨以文本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后殖民主义、社会历史批评、文学社会学及政治美学批评等理论和研究方法,具体考察朴殷植的文坛活动,并对其文学创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述朴殷植文学创作的意义和价值,及其文学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韩国国内爱国启蒙运动时期,朴殷植通过《皇城新闻》、《大韩每日申报》、《西北学会月报》及《西友》等报刊杂志积极开展独立言论和文本翻译活动,并撰写着作。流亡中国时期,朴殷植进行了积极的报刊舆论和文学着述活动,他先后担任《香江杂志》、《新韩青年》、《四民报》、《道路月刊》及《五九》等中韩报刊杂志的撰述人或主编,并在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散文文章,积极开展抗日救国言论活动。不仅如此,在中国东北地区时,创作《梦拜金太祖》、《渤海太祖建国志》、《泉盖苏文传》等历史传记小说。在北京、上海等地创作出版了《安重根传》、《李舜臣传》、《韩国痛史》、《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等着作,宣扬韩国志士的抗日壮举,揭露和批判日本殖民者的残暴统治,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朴殷植积极寻求中国人士对韩国独立运动的支持与援助。他审时度势,以中韩联合为导向,跨越党派差异,不仅与维新派人士康有为展开交流,更与景梅九、汪精卫、黄介民等革命派人士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联络。朴殷植与中国人士围绕抗日救国的时代课题所进行的交流活动,促进了中韩知识分子共同的身份认同,推动了中韩联合,并为中韩两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当时的中国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朴殷植也因此实现了作为流亡知识分子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朴殷植的文学翻译包括对汉文版《瑞士建国志》的翻译和对清末散文作品的翻译。因作者政治思想的差异,中韩两国的政治形势以及两国读者期待视野的不同,同一时期,在翻译内容上区别甚微的两版《瑞士建国志》在中韩两国被作出了不同的解读,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朴殷植版本的《瑞士建国志》更为符合本国国情,以瑞士建国的历史给予韩民众以鼓舞和激励,以此宣扬民族意识,增强民众的爱国心。此外,朴殷植还对梁启超散文及清末来华美国传教士所作散文进行了译述和刊登。通过将译述作品和原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朴殷植文本翻译的特点,包括语言、句式的改变及对原内容的删减和改写等。朴殷植对清末散文译述的背后是当时中韩两国所共同面临的民众爱国心缺失问题和教育问题。通过翻译清末散文作品,吸收借鉴和宣传了梁启超的爱国思想和教育改革思想以及西方教育思想,促进了韩国爱国思想的传播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朴殷植对汉文版《瑞士建国志》的翻译及对清末爱国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吸收,体现了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韩两国在知识和思想上的交流与共享。朴殷植的散文创作体现了他独特的时代认识,包含中国认识、日本认识、中韩关系认识、东亚认识及世界认识等。韩国国内时期,朴殷植的时代认识聚焦于清政府制度改革、韩国自强以及东亚三国联合等层面。此阶段,对于中国及东亚的认识面较为狭窄,且某些认识存在偏颇。朴殷植的中国流亡体验,包括在华革命实践和人文交流活动等,大大地丰富和拓宽了朴殷植的时代认识,促进了其时代认识的发展。朴殷植的中国认识变得更为多角度、辩证和全面客观,如对革命派的肯定和批判以及对袁世凯的双重认知等。对中韩关系及世界形势也有了更为准确、客观的认识。其散文文本呈现着强烈的抗日意识、中韩联合意识和东亚和平意识,体现了其从周边走向中心的政治和文化的自觉。朴殷植的历史传记小说积极建构本国的历史英雄人物叙事,塑造英雄人物形象,以此宣扬历史人物的爱国精神和抗敌精神,鼓舞和激励国民学习英雄的爱国精神和反抗精神;同时,期待国民中涌现新的英雄,拯救民众和国家于危难之中,恢复国家的独立与自由。在进行英雄想象的同时,着力于国民话语和抗日话语的建构,揭露小中华意识或慕华事大思想所导致的国民奴隶根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爱国精神丧失以及民族团结意识缺失等问题,批判愚昧、冷漠、旁观、涣散等根深蒂固的旧国民性;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教育改革方案,尤其强调精神教育的重要性,着力于改造旧国民性和培养新国民。与此同时,批判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宣扬了抗日意识和中韩联合意识,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弘扬了民族精神,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爱国热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本价值和社会价值。朴殷植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朴殷植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汲取营养,丰富了自身的文学世界,并完善了自身的文学体系。与此同时,它也对中国近现代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安重根叙事和抗日戏剧的丰富和发展。在影响与接受的背后,隐藏着当时中韩两国的社会形势和国际局势以及读者的阅读需求。这展现了中韩文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体现了中韩近现代文学密切交流的一面。表明了朴殷植文学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朴殷植的文学创作是一种颠覆强权的被殖民者的知识生产活动,再加上其个人具有深刻的殖民地体验和跨文化体验。因此,朴殷植文学具有后殖民性与离散性。从文化意义上看,他的文学体现了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思考和近代自觉,鲜明地展现了他所生存的那个时代的面貌以及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体现了其作为来华韩国流亡文人的文化自觉,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朴殷植文学在当时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相当的建设性和前瞻性。研究朴殷植文学有利于透过作品了解日帝殖民统治的时代背景下,中韩两国的社会状况及其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当今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探讨朴殷植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及其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所做的贡献,有助于深入发掘以“互为主体”、“和谐共存”为核心的20世纪东亚精神和文化自觉,为促进当今中韩关系的发展乃至构建东亚和谐共存体系提供借鉴。
王言[5](2019)在《从失根到生根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寻根”意识》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20-30年代有美国“寻根”潮流,50-60年代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潮流,60-70年代有台湾“失根一代”写作,80年代中后期有大陆寻根文学潮流,可见,“根”的重要意义始终贯穿于整个20世纪国内外文学中,“寻根”也成为一个普遍的文学主题。作为台湾“寻根”小说代表作家的白先勇,其创作中的“寻根”意识受到了世界文学“寻根”主题的影响,是联系台湾与大陆“寻根”文学创作的内在精神枢纽,也是分析台湾“寻根”文学中所秉承的“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特殊切口。本论文分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梳理台湾文学与国外文学“寻根”意识的联系。美国“寻根”潮流因历史破碎、文化撕裂导致的民族身份危机和产生的迫切自我认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民族性”的书写概念和以本土化身份进入世界文化的合理融入感,美国黑人文学产生过程中的殖民因素、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呼唤、对民族自尊心的重建,均呈现出与台湾“寻根”小说类似的背景、目标、内涵,是台湾“寻根”小说诞生的外部影响因素。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根”的失落,即“寻根”的内在原因。“失根一代”面临着“大陆来台”或“由台去美”的地理困境,离开本土后回国无望、归乡不能、融入无门的精神绝境,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异质社会面前式微的文化窘境,因此迫切需要寻求精神支撑。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根”的找寻,即所寻之“根”的内涵。一是寻“身份”之根,即对能证明个体“我是谁”的“身份”的确证;二是寻“文化”之根,即深蕴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民族文化之魂;三是寻“文学”之根,即在现代技法的取用之余对传统主题、意境的回归;四是寻“生命”之根,即寻找人物的理想化生命姿态。“生命寻根”也是白先勇“寻根”意识直接区别于其他台湾、大陆“寻根”文学作家的特殊点所在。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根”的回归,即归向作为其身体故土的“母体大陆”和作为其精神原乡的“文化大陆”,以及作家在“归根”的游移后,将“旧根”的颠覆和“新根”的重塑作为对“寻”与“归”复杂悖论的解答:在离散中反离散,在寻根中破除寻根,强调一种在地和融入。第五部分主要归纳总结以白先勇为代表的台湾“寻根”小说“失根—寻根—归根—生根”路径的发展过程与积极意义。其根源于母体文化场域的孕育,并最终作用于对文学生存空间的拓展。
吴丽雯[6](2019)在《企业大数据法律属性及保护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据经济的发展,数据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新浪与脉脉、hiQ与LinkedIN数据抓取纠纷,淘宝与美景数据占有之争,不仅充分暴露了数据产业乱象,同时也体现出数据对于以企业为主的经营者来说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巨大的商业价值。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大数据”的产生和使用过程中,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并付出不懈努力,其应当对企业大数据享有利益。在此背景下,企业大数据法律属性的认定以及相应保护路径的选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相关法律尚未创制,司法实践中却已有不少判例试图在认定企业大数据法益属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规制的方式解决相关纠纷。与之不同,众多学者在理论探讨中更加倾向于通过赋权的方式保护经营者数据利益。值得注意的是,对企业大数据进行权利属性的认定,无法与现行法律体系相契合,具有难以弥补的缺陷。而摒弃赋权思路,认定企业大数据具有法益属性,更加合理且正当。同时,可以构建以有名合和无名合同(数据服务合同)结合形成的契约模式为主、不正当行为规制为辅助的路径对法益进行保护。简单来说,就是以合同为依据约束企业大数据交易行为,同时对不正当竞争行为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或“网络条款”进行规制。该路径的构建可以有效规避权利模式的缺陷、顺应大数据交易不断复杂化且大数据纠纷不断显现的境况,还有利于实现个人、企业、政府及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
凌梦月[7](2019)在《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保田与重郎的东亚之行 ——以《蒙疆》(1938年)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1938年5月2日,保田与重郎经新日本文化会的派遣,与佐藤春夫、佐藤龙儿三人从山口县下关市乘坐关釜联络船“金刚丸”,次日到达釜山,在朝鲜半岛游历釜山、庆州、扶余等地后前往中国大陆。在大陆游历“满洲”、北京、“蒙疆”等地,6月9日乘坐大阪商船“乌苏里丸”从大连返回神户港。本次东亚之行,前后历时四十余天。保田在此期间及回国之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而后这些文章一道被收录进单行本游记《蒙疆》(1938年)之中,该游记亦成为其唯一的一部东亚纪行杂文集。毋庸置疑,这一着作会是我们探索“保田与中国”这一主题的绝佳材料。如果说保田所谓的“昭和精神”是其探索东亚之旅的“手电筒”,那么本论尝试探究的“东亚之旅”,也就是保田的朝鲜、“满洲”、北京、“蒙疆”之旅将是一段独特的“景观”。我们遵循保田的“手电筒”所照射出来的“光束”,通过阐述各个不同区域的“景观”,不仅能认识到“光束”照射下的东亚,同时亦能发现“光束”所折射出来的暗影,从而勾勒出保田心中的中国形象。尤为关键的是,我们亦可以由此来认识始终蛰伏在“手电筒”之背后的日本这一最大的“暗影”。换言之,透过保田的中国形象乃至东亚的形象,我们可以反过来确认与确证保田的日本式思维,进而针对保田所谓的“昭和精神”展开反思与批判。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就保田与重郎的生平及社会评价进行概述。因此,本章在一开始阐述了保田作为诗人、文艺评论家、思想者、文学家的阅历与活动;梳理了日本学界对保田的评价,即大多集中在对其个人的历史行动与价值判断上,间或穿插针对其文学评论的学术评价,且大致经历纯粹否定批判—否定批判与肯定赞美并存的历程;其次,围绕保田着作的出版情况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保田的相关前期研究,本章进行了详实的陈述与具体的评价,尝试指出保田研究的问题与缺憾;第三,围绕本论的研究对象——《蒙疆》,本章就保田旅行的始末、目的等进行了阐述,并就该书的形成与出版进行了简要概述;最后,提出本论的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第二章以保田的朝鲜之旅为中心,通过梳理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前往朝鲜旅行的、具有不同身份的三位代表性日本知识分子的朝鲜认识,采用横向比较、多点测量的方法论述研究了保田在1938年的朝鲜之旅。保田的朝鲜之旅带有“怀旧”与“新鲜”的双重内涵:一方面,采取“怀旧”的态度来追溯历史,渲染日本与朝鲜的渊源与情谊;一方面,通过“新鲜”的体验,强调朝鲜人之中“日本主义者”的重要性,突出朝鲜的“日本主义”运动。就这样,保田通过朝鲜之旅论证了“日本精神”的创造力与有效性。第三章以保田的“满洲”之旅为中心,首先围绕新闻记者小林爱雄、政论思想家德富苏峰、小说家林芙美子三位具有代表性的日本知识分子的“满洲”纪行,尝试回到1908年、1917年、1940年这三个不同时代,构筑起在保田前后经历满洲旅行,并留下独特记载的日本人的“满洲印象”;而后,通过回溯保田的“满洲”体验,即追寻近代日本经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乃至“七·七事变”以来的战争所留下的所谓“圣迹”,来追索近代日本是如何通过一次次战争从而实现自一个东亚一隅之地的小国向东亚霸主、乃至世界“一等国”的跨越的“日本精神”,从而构筑起自身的“精神与朝圣”的“满洲”之旅。第四章以保田的北京(北平)之旅为中心,以保田与重郎在历史空间视域下的北京考察为着眼点,切入其现实空间视域下的北京文化体验,最后聚焦对话空间视域下的保田一行与中国文人的一场晚宴,由此探讨保田之所以对北京抱有一种“灰色与失望”的情绪之缘由。在如此情绪下,保田借助颓废不堪的古迹、无法共鸣的艺术、麻木的庶民、沉默谨慎的北京知识分子,搭建起一个看似了无生趣、毫无生机的北京形象。面对这样的北京,保田意识到“日本精神”难以改变它,由此产生出一种巨大的“失望”。第五章以保田的“蒙疆”之旅为中心,首先探讨了“蒙疆”这一概念的多样性,而后就保田在蒙疆的城市掠影与人物掠影进行了文本分析,最后提示保田何以将“希望”落实于蒙疆的问题。具体而言,保田对蒙疆的考察始终在一个比较文化、比较文明的视野下,他通过构建“十九世纪”与“昭和精神”这一对立、对抗的空间结构,突出蒙疆的“原始”和“野蛮”之性格,从而呼吁“昭和变革”,以树立浪漫主义式的“昭和精神”。第六章作为结论,首先就保田的东亚之旅进行了概述总结。保田在朝鲜通过渲染朝鲜的“日本主义”运动从而论证“日本精神”的创造力;在“满洲”通过朝圣战争遗迹从而印证“日本精神”的成型;在北京由于遭遇冷漠麻木的北京民众和沉默谨慎的北京知识分子而把对“日本精神”的宣扬转为对北京的巨大失望;最后在蒙疆认识到具有未来性的“原始”和“野蛮”而重拾希望,进而大力宣扬他所谓的“昭和精神”。事实上,这样的精神带有近代的传承,即源自“明治精神”;亦带有时代感,即通过扩张与殖民而走向“世界史的创造”的“昭和精神”。保田的东亚之行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建构这样的“昭和精神”。
李亚[8](2017)在《花好月圆》文中提出第一章咳,啊咳。我这老不死的,动不动,就咳得上气不接下气。是的,人活到这个岁数,活成了一根琉璃棒棒,别说一阵子咳嗽,就是说话间一个高腔,咔吧一声,就过那边去了。不过,老侄儿,你放心,一时半会儿我还死不了。我活了一百多岁,领教过好多次了,一个高龄老人想死掉,谈何容易。有时候你想死,可是你死不了,你大娘那本《圣经》里不是有个万能的上帝嘛,他娘的这个孬孙,他不让你死,麻烦得很,弄得我都发愁了。所以嘛,老侄儿,我向你许诺,不讲完我的故事,我保证不死。
陈启文[9](2017)在《袁隆平的世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人就像一粒种子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如同探悉一粒种子。一切早已不再是悬念,只是我接下来叙述的前提。这是一个命定为种子而生的人,一个命定要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通过一粒种子,可以追溯物种的起源。"万物的原则,起始于根基",这是古希腊数学家、
徐锦庚[10](2017)在《大器晚成》文中认为引子百花园里摘蟠桃2013年盛夏,京西宾馆绿树掩映,花团锦簇。6月15日下午,三楼第一会议室。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这里召开。会议室右侧,垂着一面银幕;左侧,吊着一只花篮;正中,悬挂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2007.7-2012.6)颁奖典礼。氛围既俭朴又庄重。这个5年一度的奖项,是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传记文
二、时代呼唤“市场参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代呼唤“市场参谋”(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金融时代的金融情报学:学科状况、学科内涵和研究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言 |
2 实然和应然:金融情报学在情报学学科体系中的状况 |
2.1 从实然角度看金融情报学学科状况 |
2.2 从应然角度看金融情报学学科地位 |
2.2.1 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金融情报学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条件 |
2.2.2 情报学自身随社会需求和技术条件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
2.2.3 金融领域对情报学学术研究有着持续强烈的刚性需求 |
2.2.4 建立金融情报学的某些重要条件已经具备 |
2.2.5 金融情报学处于应用情报学学科群中 |
2.2.6 金融情报学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
3 金融情报学的学科内涵:从五个维度进行的思考 |
3.1 对金融情报学学科的基本认知 |
3.2 金融情报学对信息、知识和情报关系的处理 |
3.3 从情报学角度对金融风险进行预警和防控 |
3.4 在技术赋能条件下从情报学角度研究以数字金融为表征的下一代金融 |
3.5 根据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金融情报研究 |
4 数字金融时代的金融情报学:研究架构和研究方向 |
4.1 数字金融时代金融情报学的体系性架构 |
4.1.1 基础设施层面 |
4.1.2 理论基础层面 |
4.1.3 计算范式层面 |
4.1.4 应用实践层面 |
4.2 数字金融时代金融情报学的研究方向(选列) |
4.2.1 研究方向一;数字金融时代金融风险防控和金融安全维护 |
4.2.2 研究方向二:数字金融时代监管科技与金融秩序优化 |
4.2.3 研究方向三:数字金融时代金融守正与创新 |
4.2.4 研究方向四:数字金融时代中美主导的世界金融的联系与博弈 |
5 结语 |
(2)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时代对科技情报工作的呼唤——对工作模式和工作体系的新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情报工作使命的回归 |
1.1 科技情报工作的使命向“耳目、尖兵、参谋”的回归 |
1.2 决策主官是科技情报工作服务的对象,决定了科技情报机构的定位 |
1.3 科技情报工作的正外部性决定了公益性科技情报机构存在的必然 |
2 技术发展对情报工作能力提升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
2.1 技术基础的进步改变了情报的工作模式 |
2.2 对情报工作体系和情报理论的建设提出了要求 |
3 时代发展对情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和要求 |
3.1 进入对抗发展期,情报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情报需求的爆发 |
3.2 在领跑并跑中,情报需要提出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
4 总结 |
(4)白岩朴殷植的文坛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动机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朴殷植的文坛活动 |
第一节 韩国国内时期的文坛活动 |
一、报刊言论、着述出版及翻译活动 |
二、功利主义文学观 |
第二节 流亡中国时期的报刊言论及着述出版活动 |
一、报刊言论 |
二、着述出版 |
第三节 中韩联合视角下的朴殷植与中国人士的交流 |
一、与维新派人士康有为的交流 |
二、与革命派人士的交流 |
第三章 朴殷植的文学翻译 |
第一节 政治小说《瑞士建国志》的翻译 |
一、席勒戏剧《威廉·退尔》在东亚三国的文本传播 |
二、中韩版本的比较考察 |
三、翻译的文化政治: 排满革命与国族想象 |
第二节 清末散文作品的翻译 |
一、梁启超散文作品译述 |
二、清末来华美国传教士散文作品译述 |
第四章 朴殷植的散文创作与时代认识 |
第一节 韩国国内时期朴殷植的时代认识 |
一、中国认识 |
二、韩国自强认识 |
三、东亚认识 |
第二节 流亡中国时期朴殷植的时代认识 |
一、中国认识 |
二、中韩联合意识 |
三、世界认识 |
第五章 朴殷植的历史传记小说创作 |
第一节 朴殷植的历史传记小说概观及版本界定 |
一、历史传记小说概观 |
二、版本界定 |
第二节 建国、辅国与抗日英雄 |
一、朴殷植的英雄观 |
二、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 |
第三节 国民话语与抗日话语 |
一、国民性批判与培养新国民 |
二、抗日意识与中韩联合意识 |
第四节 创作特征 |
第六章 朴殷植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互动与交流 |
第一节 朴殷植《兴学说》与林乐知《文学兴国策》 |
一、Education in Japan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 |
二、《文学兴国策》在韩国的传播 |
三、参考与改写:《兴学说》 |
第二节 朴殷植《安重根传》与中国近现代安重根叙事 |
一、朴殷植《安重根传》的创作特征 |
二、朴殷植《安重根传》与中国近现代安重根叙事作品 |
三、影响与接受的背后动因 |
第三节 朴殷植《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与中国近现代抗日戏剧 |
一、《山河泪》对《血史》的接受与改编 |
二、对《山河泪》的参考与改作:《亡国恨》 |
三、影响与接受的动因、意义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从失根到生根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寻根”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现状梳理 |
1.2 世界文学与台湾文学中的“寻根”主题 |
1.3 台湾“寻根”小说与台湾原乡小说、台湾流散文学 |
1.4 白先勇与第三代台湾“寻根”小说 |
2 “根”的失落 |
2.1 地理困境:从“遗民”到“移民” |
2.2 精神绝境:从“移民”到“遗民” |
2.3 文化窘境 |
3 “根”的找寻 |
3.1 寻“身份”之根 |
3.2 寻“文化”之根 |
3.3 寻“文学”之根 |
3.4 寻“生命”之根 |
4 “根”的回归 |
4.1 身体故土:母体“大陆” |
4.2 精神原乡:文化“大陆” |
4.3 “归根”的游移与“新根”的重塑 |
5 失根·寻根·归根·生根:旧我的蝉蜕 |
5.1 母体文化场域的孕育 |
5.2 文学生存空间的拓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6)企业大数据法律属性及保护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企业大数据法律属性认定及保护路径选择基础理论 |
第一节 企业大数据相关概念辨析 |
一、数据与大数据相关概念辨析 |
(一) 数据与信息 |
(二) 数据与大数据 |
二、企业大数据概念及特征 |
第二节 企业大数据法律属性认定及保护路径选择理论争论 |
一、企业大数据权利理论 |
(一) 物权及知识产权理论 |
(二) 新型财产权理论 |
二、企业大数据法益理论 |
(一) 不正当行为规制理论 |
(二) 契约行为理论 |
第二章 企业大数据法律属性认定及保护路径选择具体实践 |
第一节 立法实践 |
第二节 司法实践 |
一、企业大数据抓取纠纷典型案例——新浪与脉脉不正当竞争纠纷、HIQ与LinkedIN数据纠纷 |
(一) 新浪与脉脉不正当竞争纠纷 |
(二) hiQ与LinkedIN数据纠纷 |
(三) 新浪诉脉脉、hiQ诉LinkedIN不正当竞争案对比分析 |
二、企业大数据占有纠纷典型案例——淘宝与美景不正当竞争纠纷 |
(一) 案情与判决 |
(二) 案件分析 |
第三章 企业大数据法益属性认定及相应保护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企业大数据法益属性认定 |
一、企业大数据不宜作为权利的客体 |
(一) 基于法理学权利属性及特征的视角 |
(二) 基于法经济学设立权利成本收益分析的视角 |
(三) 基于对权利泛化问题的思考 |
二、企业大数据应进行法益属性认定 |
(一) 法益的基本特征 |
(二) 企业大数据法益属性认定合理性和正当性分析 |
第二节 企业大数据法益保护路径具体构建 |
一、契约行为与不正当行为规制路径相结合 |
(一) 以契约行为规制为主 |
(二) 以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为补充 |
二、法益保护路径的优势分析 |
(一) 规避权利路径缺陷 |
(二) 实现纠纷解决与多方利益的平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保田与重郎的东亚之行 ——以《蒙疆》(1938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关于保田与重郎 |
1.1.1 保田与重郎的生平 |
1.1.2 保田与重郎的社会评价 |
1.2 前期研究 |
1.2.1 保田与重郎着作出版概况 |
1.2.2 研究着作 |
1.2.3 研究论文 |
1.2.4 《蒙疆》研究 |
1.3 保田与重郎与《蒙疆》 |
1.3.1 《蒙疆》的成立 |
1.3.2 旅行目的 |
1.4 研究主旨、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基本框架 |
1.4.1 研究主旨 |
1.4.2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3 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怀旧与新鲜”的朝鲜之旅 |
2.1 近代日本的朝鲜考察 |
2.1.1 股野琢 |
2.1.2 德富苏峰 |
2.1.3 藤山雷太 |
2.1.4 小结 |
2.2 保田的第一次朝鲜之旅 |
2.2.1 寺庙、城址 |
2.2.2 朝鲜人 |
2.2.3 小结 |
2.3 1938年的朝鲜之旅 |
2.3.1 怀旧与新鲜交织的朝鲜之旅 |
2.3.2 历史与现实呼应的镜像 |
2.3.3 小结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精神与朝圣”的“满洲”之旅 |
3.1 “满洲”的近代书写 |
3.1.1 小林爱雄的“满洲”之行 |
3.1.2 德富苏峰的“满洲”印象 |
3.1.3 林芙美子的“满洲”之行 |
3.1.4 小结 |
3.2 保田的“满洲”之旅 |
3.2.1 旅行目的 |
3.2.2 保田的“精神”之旅 |
3.2.3 保田的“朝圣”之旅 |
3.2.4 小结 |
3.3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灰色与失望”的北京(北平)之旅 |
4.1 保田眼中的中华古都 |
4.1.1 紫禁城 |
4.1.2 万寿山 |
4.1.3 卢沟桥 |
4.1.4 天坛 |
4.1.5 小结 |
4.2 北京的民众文化 |
4.2.1 市井文化 |
4.2.2 戏剧文化 |
4.2.3 小结 |
4.3 北京文人 |
4.3.1 竹内好与北京文人 |
4.3.2 佐藤春夫与北京文人 |
4.3.3 保田与重郎与中国文人 |
4.3.4 小结 |
第五章 “希望与重生”的“蒙疆”之旅 |
5.1 何谓“蒙疆” |
5.1.1 历史语境下的“蒙疆” |
5.1.2 日本想象空间下的“蒙疆” |
5.2 “蒙疆”之行的“浮光掠影” |
5.2.1 城市掠影 |
5.2.2 人物掠影 |
5.2.3 小结 |
5.3 “蒙疆”何以成为希望 |
5.3.1 诀别十九世纪 |
5.3.2 昭和的“变革” |
5.3.3 何以是“蒙疆” |
小结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保田的东亚之旅 |
6.1.1 朝鲜之旅 |
6.1.2 “满洲”之旅 |
6.1.3 北京之旅 |
6.1.4 “蒙疆”之旅 |
6.2 从“明治精神”到“昭和精神” |
6.2.1 “明治精神”的火炬 |
6.2.2 保田的“明治精神” |
6.2.3 保田的“昭和精神” |
6.3 结论 |
附录1: 保田与重郎年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成果 |
四、时代呼唤“市场参谋”(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金融时代的金融情报学:学科状况、学科内涵和研究方向[J]. 丁晓蔚. 情报学报, 2021(11)
- [2]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对科技情报工作的呼唤——对工作模式和工作体系的新要求[J]. 王冰琪,李楠欣,赵芳,张晓静,吴晨生.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07)
- [4]白岩朴殷植的文坛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D]. 汤振. 山东大学, 2020(12)
- [5]从失根到生根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寻根”意识[D]. 王言.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6]企业大数据法律属性及保护路径研究[D]. 吴丽雯. 厦门大学, 2019(08)
- [7]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保田与重郎的东亚之行 ——以《蒙疆》(1938年)为中心[D]. 凌梦月. 厦门大学, 2019(08)
- [8]花好月圆[J]. 李亚. 当代, 2017(03)
- [9]袁隆平的世界[J]. 陈启文. 芙蓉, 2017(02)
- [10]大器晚成[J]. 徐锦庚. 时代文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