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刘巧莲[1](2021)在《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体经济是财富之源、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着“新时代为什么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现阶段,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角度对实体经济的专门研究较少,因此,系统分析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梳理凝练这一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并阐述其时代价值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对“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清晰界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基本特征,从而为本文整体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阐明新时代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第二,多维度分析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从马克思恩格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学者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相关思想四个方面深入挖掘这一重要论述生成的理论逻辑;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实体经济发展实践探寻这一重要论述生成的历史逻辑;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系统探究新时代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把握这一重要论述生成的现实逻辑。第三,系统梳理并凝练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国民经济长远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三个方面阐释习近平关于实体经济重要地位的论述;从推动制造业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阐释习近平关于实体经济发展关键的论述;从降低成本、金融改革、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四个方面阐释习近平关于实体经济发展环境的论述;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绿色发展、适应新发展格局、协调好与虚拟经济关系的角度阐释习近平关于实体经济发展基本遵循的论述。第四,阐述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从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相关思想两个层面阐述这一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世界贡献发展实体经济的中国智慧三个角度阐述这一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刘晓欣,张耀[2](2020)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关联——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基于1978—2016年的年度增加值数据,本文从空间分布和空间关联两个层面解析对比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乃至整体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中国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在区域差异、空间自相关特性以及区域空间关联上均有所体现。本文发现中国实体经济的空间特征与总体经济空间特征较为相似,而虚拟经济则不然。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多侧重于实体经济层面,而对虚拟经济区域均衡发展的关注相对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相对于实体经济,我国虚拟经济存在区域差异较大、全局空间自相关水平较低以及空间关联结构异化等诸多空间异质性问题。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进一步考虑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空间异质性,降低两类经济的空间错配程度,有利于促进中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更为稳健的空间布局,也符合"从全局出发全面综合地考虑区域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区域协调发展总要求以及定向调控、精准调控的新理念。
黄广映[3](2020)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发展的微观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如何提高实体经济的发展质量,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中兴事件引发的全民关于芯片产业的大讨论,更是凸显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与核心竞争力缺乏的特点。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困境,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由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失衡导致的,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大量的实体企业将过多的资源投入到了虚拟经济部门,从而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抑制。文章试图从微观层面来分析企业涉足虚拟经济的内在机制,以及个体企业脱实向虚的行为到产业低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首先通过建立了一个生产互补性产品的双寡头博弈模型,从研发外溢的角度研究了虚拟经济如何通过影响研发投入,最终对个体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冲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个命题,第一个命题是虚拟经济对研发投入的挤占,第二个命题是虚拟经济使得整个市场陷入“囚徒困境”。研究结论也显示,具有高回报特征的虚拟经济,会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挤占效应,进而导致所有企业和整体产业同时陷入低利润的“囚徒困境”。与此同时,文章还对我国制造业最发达并且虚拟经济也非常活跃的长三角地区的上市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引入中介效应对研发抑制的传导路径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虚拟经济的确会对企业产生研发抑制,进而损害其盈利能力,并且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强化上述负面影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长期存在的发展失衡现象,是导致当前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实体经济不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从微观的角度来证明,市场中实体企业过度的去涉足虚拟经济,就会对自身的研发投入产生较明显的挤占效应,而这最终反而会损害其自身的盈利能力。因此,本文提出政府应当采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存量优化、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发展国内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构建新型全球价值链,以及对传统行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的协同发展。
胡天阳[4](2019)在《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现象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经济已经发生质的飞跃。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各国控制货币发行量不再受其黄金储备量的影响。甚至部分国家开始鼓励放松金融监管以实现金融自由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政府的鼓吹,导致虚拟经济迅速发展。我国虚拟经济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发展太过迅速,虚拟经济的GDP占比越来越高,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挤出效应。我国出现了“脱实向虚”的现象。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其发展规模往往与实体经济的规模呈正相关性,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可以更好的推进实体经济的增长。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虽然会带来暂时虚假的繁荣,但最终泡沫都将破灭,当经济走向“脱实向虚”时,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要健康发展,避免走向“脱实向虚”。本文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分析了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现状,定义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范畴,分析了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成因及危害,并对此做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还运用了实证分析法,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稳态发展,健康发展进行了分析。本文第一章主要是对“脱实向虚”的概念进行了解释,指出了经济“脱实向虚”对经济的影响。第二章梳理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特征以及发展脉络,说明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并讲述了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第三章分析了我国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现象的原因及危害。第四章通过实证分析,以金融市场的国债,股票,基金为虚拟经济指标,以GDP为实体经济指标,分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得出了在长期中国债,股票,基金与经济增长有正的相关性。国债是实体经济的格兰杰原因,且实体经济是基金的格兰杰原因,在15%的显着性水平下,股票是实体经济的格兰杰原因,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存在互动效应,其中股票和基金较为明显。第五章通过分析欧美国家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策略总结出加研发投入,增加教育经费,减少税收等经验。第六章对我国如何遏制“脱实向虚”使得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同发展提出了改善融资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增长;加强金融市场监管,促进虚拟经济健康发展;优化市场体系,完善政府职能;完善财税政策,提高投资积极性的建议。
陈乐毅[5](2019)在《经济“脱实向虚”倾向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金融化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规律性现象。随着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与其他国家一样,我国经济的“脱实向虚”倾向也日益明显。辩证地看,经济金融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和风险。要使虚拟经济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根据我国经济金融化与虚拟经济的发展现状适度发展金融市场,更要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针对经济金融化对经济增长的“双刃剑”效应,经济政策应当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具体地说,在经济繁荣阶段,政府要主动抑制金融化过度发展,矫正经济“脱实向虚”倾向。本文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出发,探讨了虚拟经济的本质与深层次特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基本原理剖析了经济“脱实向虚”的内在根源。同时,依据我国的实际数据,分别从金融业自我膨胀、房地产业泡沫化、实体经济自身走向虚拟化这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表现,从而进一步研究经济“脱实向虚”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最新发展成果,与时俱进地提出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分而治之的策略,即实体经济应更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虚拟经济应更强调发挥政府监管调控作用。此外,本文借助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与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经济“脱实向虚”倾向进行了实证研究,做出更加精准的分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提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大方面的政策建议:在发展实体经济方面,大力倡导顺应市场机制的自主创新,加大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度,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加快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遏制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在矫正“脱实向虚”倾向方面,要抑制金融业过高的资本回报率,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推动金融工具多样化,适当控制金融衍生品交易,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发展,促进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大力扶持“三农”、小微企业,不断提高虚拟经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
黄华一[6](2018)在《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防止经济剧烈波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但由于经济运行的复杂性、经济要素的多元化等特点,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较多,学术界对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一系列影响因素,如产业结构变迁、投资变动、政府支出调整、预期调整、金融要素的变动等成为普遍被接受的引发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其中,金融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经济波动的产生形成重要影响,成为研究经济波动的重要抓手。从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文献来看,学术界对金融与经济波动关系的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的研究,更多地是从金融作为供给要素的角度,考察金融要素的变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如通过信贷政策的变化、银行垄断等角度来研究金融与经济波动的关系。这种研究视角重点反映了金融对经济的作用力,但弱化了经济对金融的反作用力的考察。也有个别学者从金融结构乃至金融资产结构变动的视角来研究金融要素的变动与经济波动关系的作用机理,即金融结构的调整关系到经济变量的变动,进而表现为经济波动,不过这类文献较为鲜见。但从金融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和衔接机制来看,金融资产结构是一个较好的研究金融与经济波动关系的指标。因为金融资产作为金融的基本构成要素,其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市场中资金的偏好及流转方向的变化,引起经济要素量的变化,进而表现为经济波动,是观察和分析到经济波动的重要变量。但现有的从金融结构角度乃至金融资产结构入手研究金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都是基于现有的对金融资产的划分视角展开的,这种划分的特点就是以金融资产的现有形态作为划分依据,也即从现有的金融资产所有人的角度计量金融资产,并将同类金融资产合并统计所形成的,所讨论的金融结构或者金融资产结构也是基于这种划分基础上的金融资产所形成的结构。但对于金融资产而言,既有所有者,也存在发行者。从金融资产的所有者角度来看,金融资产种类繁多,分析不同的金融资产之间的结构关系,是不是能够完整涵盖经济波动的全部特征,尚值得商榷。但从发行方而言,则相对简单得多。因为经济是由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组成的,无论是哪一种金融资产,按照其发行方来说,要么是来源于实体经济,要么来源于虚拟经济,所以,两种类型的金融资产的结构,就包含了所有原有的金融资产的量。同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也囊括了所有的经济要素,反映了经济主体的属性。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行的融资工具转化为金融资产的量,反映了两大经济体从社会中获取资金的多少,同时也预示着两种经济体的发展趋势。对于两大经济体而言,谁发行的融资工具转化为金融资产的量越多,谁将占有更多的市场资金,将拥有了优先发展的权利,进而吸引市场资金的更大关注。比如对于实体经济而言,获取更多的社会资金,有助于其占有更为优质的社会资源以满足其发展所需,以此来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财富的创造能力,形成实体经济繁荣的景象。而对于虚拟经济,获取更多的社会资金,则将助推虚拟经济金融资产收益上升,引导更多逐利资金进入,形成虚拟经济繁荣的景象。两大经济体发行的融资工具转化为金融资产的量不仅影响经济体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到经济的稳定性,如果虚拟经济过度繁荣,从市场中吸纳过多的资金,势必会对实体经济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当“挤出效应”大于“挤入效应”时,会影响到实体经济发展,造成经济波动,甚至导致金融危机。那么是否可以通过经济体发行的融资工具转化为金融资产的量以及二者之间的结构关系,来解释经济波动,并将二者所构成的金融资产结构作为观察经济波动的窗口呢?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展开的研究。本论文在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金融资产来源于实体经济和来源于虚拟经济的不同,将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置换的金融资产定义为实体经济金融资产,将流入虚拟经济的资金置换的金融资产定义为虚拟经济金融资产,将两种金融资产的结构关系定义为金融资产发行结构。这样就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与现有的能够从统计中分离的金融资产相对应,从金融资产的角度反映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程度,进而反映经济波动情况。从这个视角去分析经济波动,一方面充分展示了金融的要素职能和服务社会经济的职能;另一方面,通过金融资产这个纽带,将经济波动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联系在一起,也即将金融与经济联系起来,实现了经济波动影响因素内生化;三是从金融资产发行结构的视角去研究分析经济波动,讨论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波动的关系,拓展了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波动研究的视角。本文首先对支撑论文观点的经典理论进行了综述研究。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财富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金融结构理论以及结构功能统一律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深入探讨现有研究中金融资产的划分依据、具体类别、以及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结构的研究内容,提出将金融资产结构作为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划分标准为依据,定义了实体经济金融资产、虚拟经济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发行结构,理论上分析了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虚拟经济金融资产的内涵,提出,金融资产发行结构能够准确反映经济金融的契合度及经济波动情况,可以作为观察和研究经济波动的有效窗口。其次,在现有统计的框架下,离析出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虚拟经济金融资产。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划分的理论基础上,按照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同,从现有金融资产的统计数量中,离析出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虚拟经济金融资产。将贷款、一级市场股票筹资额、一级市场债券筹资额划归为实体经济金融资产范畴,将二级市场股票、债券,以及股票型基金、金融衍生品、以套利为目的的房地产交易划归为虚拟经济金融资产范畴。以我国1993-201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获取其间我国各年度实体经济金融资产和虚拟经济金融资产的量,同时计量了我国的金融资产发行结构,统计分析了实体经济金融资产、虚拟经济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发行结构的特点。第三,理论分析了两类金融资产以及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的相互关系。一是分析了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虚拟经济金融资产各自的价值增殖过程,阐明了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虚拟经济金融资产之间的关系,以及实体经济金融资产、虚拟经济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的关系。提出了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经济波动呈负相关、虚拟经济金融资产与经济波动呈正相关、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呈负相关的观点。二是理论推演了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虚拟经济金融资产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稳态关系,提出了当实体经济金融资产的增长率、虚拟经济金融资产的增长率以及经济增长率相等时,经济金融进入稳态的观点。并在此分析框架下,进一步论证了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的负相关关系。第四,利用我国1993-2016年的数据,对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统计分析证实了理论推演的结论,即:金融资产发行结构、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经济波动呈负相关关系,虚拟经济金融资产与经济波动呈正相关关系。同时,探讨了实体经济金融资产和虚拟经济金融资产与经济波动的关系。构建了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的VAR模型,实证结果反映,金融资产发行结构是经济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从脉冲响应来看,当给予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一个正的冲击,造成了经济波动的向下调整,即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上升导致了经济波动的下降;方差分解进一步分析了金融资产发行结构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金融资产发行结构的变动最终解释了46%的经济波动,是解释经济波动重要指标。实证检验验证了理论推演的结论。但同时反映出,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虚拟经济金融资产无法独立地解释经济波动,二者不构成经济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各自对经济波动的解释力有限。本文的重要主要贡献在于:一是拓展了金融资产的划分视角。将金融资产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结合,按照发行方的不同,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实体经济金融资产和虚拟经济金融资产,有别于现有的对金融资产的划分,为金融资产的进一步研究开辟了新空间;二是将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波动相关联,从金融资产发行结构的角度去解释经济波动,构建了一个新的观察经济波动的指标和视角;三是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的关系,为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四是将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作为预期冲击对经济波动影响的中间通道,完善了预期冲击对经济波动的解释路径。
宁谞[7](2017)在《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互联网时代的变迁》文中指出我国的经济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发展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经济结构也呈现多样化。在这样的前提下,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本文立足高中生角度,通过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概念的介绍,分析讨论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时代特点,对它们在互联网时代的变迁进行了研究。希望能给互联网时代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张林[8](2016)在《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区域实体经济增长》文中研究指明论文是关于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区域实体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实体经济越强,综合国力的基础越坚实。没有实体经济的有效成长,经济社会就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区域实体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实体经济是金融业态深化和财政政策激励的基础,没有实体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金融业态深化和财政政策激励就没有可靠的经济基础;金融业态深化与财政政策激励是实体经济增长的两个“引擎”,没有金融业态深化与财政政策激励及其有效协调配合,实体经济增长就没有动力。因此,系统地研究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研究的主要内容(1)构建了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对相关概念的定义及内涵进行了界定,分别建立数理模型分析了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财政分权、财政支出、税收优惠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关系,确定了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及实体经济增长的测度指标。(2)统计分析了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现状及问题。分别利用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和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实体经济增长的现状、特征及区域差异;从社会融资规模和结构、财政分权和财政支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性、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投放等方面分析了金融业态深化和财政政策激励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现状及问题。(3)实证研究了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及二者配合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分别从规模、动力和结构三个视角出发,建立空间计量模型、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及二者配合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4)基于论文实证研究结论、结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设计了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创新及二者配合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并提出了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2.研究的主要结论(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体经济呈快速增长趋势,但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较大的区域差异。1978年以来,中国实体经济总量增长了近157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5.46%,2014年实体经济总量已达551342亿元。2008年以前沿海地区实体经济年均增长率明显高于内陆地区和沿边地区,2008年以后内陆地区实体经济增长率高于沿海地区和沿边地区,呈现出“内陆经济崛起”新格局。实体经济空间相关性呈倒“u”型变动趋势,2008年达最大值0.353;2008-2010年间中国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呈明显的“v”型变动趋势。衡量实体经济区域差异的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三个指数均较大,且集中在0.28-0.43之间波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和沿边地区实体经济总量之比为3.18:1.49:1,沿海地区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明显高于沿边地区和内陆地区。(2)金融业态深化和财政政策激励对区域实体经济增长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空间计量模型、静态面板模型、动态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金融业态深化和财政政策激励两个变量的系数全部显着为正,说明二者对实体经济增长规模、增长动力和增长结构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金融业态深化程度和财政政策激励力度越高,实体经济增长越快。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实体经济区域发展极不协调差距极为显着,二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不协调,三是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不协调,四是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不协调。(3)金融业态深化与财政政策激励配合不协调显着地制约区域实体经济增长。空间计量模型、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衡量金融业态深化和财政政策激励配合的交叉项的系数全部显着为负,说明金融业态深化和财政政策激励配合对实体经济增长规模、增长动力和增长结构均具有负向作用,显着地制约实体经济增长。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实践过程中,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配合不协调,政策效率偏低。(4)促进实体经济有效增长需要构建金融业态深化和财政政策创新及二者协调配合的长效机制。具体来讲主要包括9个方面:科技金融促进机制、多元金融协调机制、绿色金融服务机制、政府投资驱动机制、财政补贴引导机制、税费减免扶持机制、风险防范化解机制、资源成果共享机制和国有民营协同机制。3.研究的重要观点(1)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实体经济的有效增长,国民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就不可能长期和谐稳定。全民重视实体经济和回归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有效增长才是发展硬道理。(2)金融业态深化和财政政策激励是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促进实体经济增长不仅需要进一步提升金融业态深化程度和财政政策激励力度,更需要强化金融业态深化与财政政策激励的紧密合作与协调配合。(3)金融业态深化既要加快金融产业市场化发展,又要坚持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金融业态深化必须以实体经济可持续增长为基础,实体经济增长必须依靠金融业态深化的有效支持,二者缺一不可。(4)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主体,是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金融业态深化和财政政策创新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环境,要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协调发展。(5)强化技术创新既是实体经济规模扩张和动力转换的基础,又是实体经济增长绩效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金融业态深化和财政政策创新必须有效协调配合增强实体经济的科技创新动力。4.研究的政策建议(1)根据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基础建设有效投资。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增加有效投资,不能为创造GDP而盲目的增加无效投资或重复投资。(2)完善区域产业政策加快实体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塑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找准重点突破领域,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端制造业;多措并举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3)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提升实体经济科技创新能力。多管齐下提高财政金融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创新实体企业科技研发经费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经费的投入和运用管理。(4)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实体经济人力资本存量。强化校企合作、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颁布大学生就业新政策,完善企业内部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实体企业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深化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促进实体经济国际化。加快对外开放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强对外开放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国际区域合作,鼓励实体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
覃阿驰[9](2016)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在研究借贷资本的实际运动形式的同时研究了虚拟资本。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是在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二者相辅相成。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思想结晶。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科学的论述了虚拟资本的本质属性、演进机制、主要形式及其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作用等问题,为研究当代虚拟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如何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用制度的日益完善,虚拟资本的数量不断膨胀,发展规模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进入21世纪后,伴随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资本市场的运转不再受地域的约束,全球经济虚拟化已呈现出了不可逆转之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实体经济大步向前发展的基础上,我国虚拟经济也在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业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虚拟经济已日益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正确对待虚拟经济,指导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本文首先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进行了仔细的论述;其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价值进行了梳理,以期更好的利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由此为更好的实现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服务。
刘亭亭[10](2016)在《虚拟经济泡沫预警及防控》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虚拟经济在经济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仅以虚拟经济中的股票市场为例,截止2015年年末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流通总市值达到430257.31亿元,相当于当年GDP676707.8亿元的63.58%。然而虚拟经济的内在波动性及高风险性使得虚拟经济极易泡沫化,在泡沫破裂后将会给整个经济造成重创。从日本上世纪80年代房地产及股市泡沫破裂后,经济的一蹶不振,以及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美国现在经济复苏的疲软,便可以看出,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危害。因此建立虚拟经济泡沫预警体系,分析虚拟经济泡沫化的成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虚拟经济过度泡沫化,对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借鉴各学者的研究,确定虚拟经济的内涵,界定本文虚拟经济的研究范畴。然后通过对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分析,得出虚拟经济泡沫化的原因。之后依据本文界定的虚拟经济的研究范畴,选取相应的市场通过因子分析等方法,编制虚拟经济综合指数,用以描述虚拟经济的泡沫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虚拟经济泡沫化预警体系。然后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及方差分解,定量分析虚拟经济泡沫化的原因。得出虚拟经济泡沫化主要是受其自身运行趋势、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公众宏观预期的影响,其次是受科学技术水平及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最后依据分析出的虚拟经济泡沫化的原因,分别从市场预警、调节流动性、加强金融监管、促进科技进步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实体经济相关概念界定及新时代我国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
(一)实体经济及相关概念界定 |
(二)新时代我国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
二、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
(一)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 |
(二)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的历史逻辑 |
(三)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的现实逻辑 |
三、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一)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
(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 |
(三)优化外部环境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遵循 |
四、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
(一)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二)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关联——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
二、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一)区域差异分析 |
(二)空间全局、局部自相关分析 |
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
(一)网络整体与个体特征分析 |
(二)基于溢出—受益关系的省域经济空间属性分析 |
(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总体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拟合 |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
(3)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发展的微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价值 |
三、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基本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相互关系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理论模型分析 |
第一节 博弈模型的设立 |
第二节 命题的提出 |
一、高回报的虚拟经济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挤占效应 |
二、虚拟经济使得市场陷入“囚徒困境” |
三、小结 |
第四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定义 |
第三节 计量模型设定与回归结果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一、制造业子样本回归 |
二、重新定义因变量 |
第五节 中介效应检验 |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现象的成因、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2 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概念界定及现状分析 |
2.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内涵 |
2.1.1 虚拟经济的基本内涵 |
2.1.2 实体经济的基本内涵 |
2.2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
2.2.1 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影响 |
2.2.2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2.3 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现状 |
2.3.1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
2.3.2 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现状 |
3 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成因及危害 |
3.1 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成因 |
3.1.1 货币存量快速增长 |
3.1.2 实体经济融资困难 |
3.1.3 实体经济产业升级 |
3.1.4 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下降 |
3.2 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危害 |
3.2.1 对实体经济有“挤出效应” |
3.2.2 引起社会失衡,失业率增加 |
3.2.3 引发泡沫经济聚经济风险 |
4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构建 |
4.2 样本及数据收集 |
4.3 单位根检验 |
4.4 协整检验 |
4.5 格兰杰因果检验 |
4.6 脉冲响应与分差分解分析 |
4.7 研究结果 |
5 发达国家“脱虚向实”的经验及启示 |
5.1 发达国家“脱虚向实”的经验 |
5.1.1 美国实现“脱虚向实”的经验 |
5.1.2 欧洲国家“脱虚向实”的经验 |
5.2 发达国家“脱虚向实”的启示 |
5.2.1 美国“脱虚向实”的启示 |
5.2.2 欧洲国家“脱虚向实”的启示 |
6 政策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经济“脱实向虚”倾向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二章 经济“脱实向虚”的理论分析 |
2.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范畴界定 |
2.1.1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 |
2.1.2 虚拟经济的界定与现代发展 |
2.1.3 实体经济的界定与现代发展 |
2.2 经济“脱实向虚”的定义与内在根源 |
2.2.1 经济“脱实向虚”的定义 |
2.2.2 经济“脱实向虚”的内在根源和应对策略 |
第三章 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
3.1 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具体表现 |
3.1.1 金融业自我膨胀 |
3.1.2 房地产业泡沫化 |
3.1.3 实体经济自身走向虚拟化 |
3.2 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具体原因分析 |
第四章 经济“脱实向虚”倾向的实证研究 |
4.1 样本、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实证检验 |
4.2.1 平稳性检验 |
4.2.2 协整检验 |
4.2.3 误差修正模型 |
4.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3.1 论文的创新点 |
1.3.2 主要不足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财富论 |
2.1.2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 |
2.1.3 金融结构理论 |
2.1.4 结构功能统一律 |
2.2 文献综述 |
2.2.1 金融资产及金融资产结构研究现状 |
2.2.2 经济波动的研究现状 |
2.2.3 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波动关系的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虚拟经济金融资产的本质内涵 |
3.1 资产及金融资产的概念廓清 |
3.1.1 资产的内涵 |
3.1.2 金融资产的范畴 |
3.2 现有金融资产分类的不足 |
3.2.1 现有的金融资产分类弱化了金融与经济的协同关系 |
3.2.2 个别纳入金融资产的资源有悖于资产的核心定义 |
3.3 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虚拟经济金融资产的概念及划分依据 |
3.3.1 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虚拟经济金融资产的概念 |
3.3.2 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虚拟经济金融资产划分的理论依据 |
3.4 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虚拟经济金融资产的涵盖范畴 |
3.4.1 虚拟经济金融资产范畴 |
3.4.2 实体经济金融资产范畴 |
3.5 按发行方不同划分金融资产的意义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
4.1 资金、金融资产及金融工具相互关系辨析 |
4.2 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虚拟经济金融资产的价值增殖过程及相互关系 |
4.2.1 实体经济金融资产的价值增殖过程 |
4.2.2 虚拟经济金融资产的价值增殖过程 |
4.2.3 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虚拟经济金融资产的关系 |
4.3 不同条件下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关系研究 |
4.3.1 封闭条件下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的关系 |
4.3.2 开放条件下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的关系 |
4.4 实体经济金融资产、虚拟经济金融资产与经济增长的稳态分析 |
4.4.1 实体经济金融资产、虚拟经济金融资产与经济增长的最优条件 |
4.4.2 金融资产增长率偏离最优的经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的统计分析 |
5.1 经济波动的统计分析 |
5.1.1 基于HP滤波法计量的经济波动 |
5.1.2 基于滚动标准差法计量的经济波动 |
5.1.3 两种计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
5.2 实体经济金融资产及其与经济波动关系的统计分析 |
5.2.1 我国实体经济金融资产的现状 |
5.2.2 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与经济波动的关系 |
5.3 虚拟经济金融资产及其与经济波动关系的统计分析 |
5.3.1 我国虚拟经济金融资产的现状 |
5.3.2 我国虚拟经济金融资产与经济波动的关系 |
5.4 金融资产发行结构及其与经济波动关系的统计分析 |
5.4.1 我国金融资产发行结构的现状 |
5.4.2 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关系的实证检验 |
6.1 时间序列回归分析理论与模型简述 |
6.1.1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6.1.2 时间序列模型理论及模型简述 |
6.2 实证检验过程 |
6.2.1 序列平稳性检验 |
6.2.2 金融资产发行结构变动与经济波动相互关系的实证检验 |
6.2.3 实体经济金融资产、虚拟经济金融资产与经济波动关系的实证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区域实体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
1.2 研究的目标及思路 |
1.3 研究的假设及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及资料 |
1.5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 |
2 基础理论、文献综述与国际经验借鉴 |
2.1 基础理论 |
2.1.1 金融发展理论 |
2.1.2 财政激励理论 |
2.1.3 经济增长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3 相关研究述评 |
2.3 国际经验借鉴 |
2.3.1 德国的实践经验借鉴 |
2.3.2 美国的实践经验借鉴 |
2.3.3 日本的实践经验借鉴 |
2.4 本章小结 |
3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
3.1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的概念界定 |
3.1.1 金融业态深化的概念及内涵 |
3.1.2 财政政策激励的概念及内涵 |
3.1.3 实体经济增长的概念及内涵 |
3.2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原理 |
3.2.1 金融业态深化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原理 |
3.2.2 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原理 |
3.2.3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配合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原理 |
3.3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的测度指标 |
3.3.1 金融业态深化的测度指标体系 |
3.3.2 财政政策激励的测度指标体系 |
3.3.3 实体经济增长的测度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4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现状及问题 |
4.1 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及特征 |
4.1.1 基于全国序列数据的分析 |
4.1.2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
4.2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现状 |
4.2.1 金融业态深化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现状 |
4.2.2 财政政策激励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现状 |
4.3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问题 |
4.3.1 金融业态深化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问题 |
4.3.2 财政政策激励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规模 |
5.1 引言 |
5.2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规模的理论分析 |
5.2.1 金融业态深化对实体经济增长规模的影响 |
5.2.2 财政政策激励对实体经济增长规模的影响 |
5.2.3 金融业态深化与财政政策激励配合对实体经济增长规模的影响 |
5.3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规模的实证研究 |
5.3.1 空间计量方法 |
5.3.2 计量模型设定 |
5.3.3 空间权重构建 |
5.3.4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
5.3.5 实证过程与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动力 |
6.1 引言 |
6.2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动力的理论分析 |
6.2.1 金融业态深化对实体经济增长动力的影响 |
6.2.2 财政政策激励对实体经济增长动力的影响 |
6.2.3 金融业态深化与财政政策激励配合对实体经济增长动力的影响 |
6.3 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率的测算与分析 |
6.3.1 测算方法与数据说明 |
6.3.2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分析 |
6.4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动力的实证研究 |
6.4.1 模型设定与指标说明 |
6.4.2 模型估计与检验方法 |
6.4.3 实证过程与结果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结构 |
7.1 引言 |
7.2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结构的理论分析 |
7.2.1 金融业态深化对实体经济增长结构的影响 |
7.2.2 财政政策激励对实体经济增长结构的影响 |
7.2.3 金融业态深化与财政政策激励配合对实体经济增长结构的影响 |
7.3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实体经济增长结构的实证研究 |
7.3.1 计量模型设定 |
7.3.2 模型估计方法 |
7.3.3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
7.3.4 实证过程与结果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8 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机制设计 |
8.1 金融业态深化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
8.1.1 科技金融促进机制 |
8.1.2 多元金融协调机制 |
8.1.3 绿色金融服务机制 |
8.2 财政政策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
8.2.1 政府投资驱动机制 |
8.2.2 财政补贴引导机制 |
8.2.3 税费减免扶持机制 |
8.3 金融财政配合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
8.3.1 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
8.3.2 资源成果共享机制 |
8.3.3 国有民营协同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根据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基础建设有效投资 |
9.2.2 完善区域产业政策加快实体经济产业结构优化 |
9.2.3 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提升实体经济科技创新能力 |
9.2.4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实体经济人力资本存量 |
9.2.5 深化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促进实体经济国际化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研的科研项目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获奖情况 |
(9)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2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
2.1 虚拟资本的内涵及形成 |
2.1.1 虚拟资本的内涵 |
2.1.2 虚拟资本的形成 |
2.2 虚拟资本的形式 |
2.2.1 虚拟资本的第一种形式 |
2.2.2 虚拟资本的第二种形式 |
2.3 虚拟资本的特点 |
2.3.1 虚拟性 |
2.3.2 独立性 |
2.3.3 投机性 |
2.3.4 价格回归性 |
2.4 虚拟资本的作用 |
2.4.1 虚拟资本的积极作用 |
2.4.2 虚拟资本的消极作用 |
3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价值 |
3.1 马克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价值 |
3.1.1 为界定虚拟经济提供理论基础 |
3.1.2 丰富了马克思信用理论 |
3.2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实践价值 |
3.2.1 指导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
3.2.2 在新经济背景下,对预防国际金融危机具有指导作用 |
3.3 科学对待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10)虚拟经济泡沫预警及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引 言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三) 研究结构及方法 |
1.研究结构 |
2.研究方法 |
(四) 论文的创新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 虚拟经济定义 |
(二) 泡沫经济定义 |
(三)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 |
1.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基础 |
2.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
3.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危害 |
三、虚拟经济泡沫化成因 |
(一) 日本房地产泡沫 |
(二) 中国目前状况与日本危机前国家状况比较 |
1.与日本经济的相同点 |
2.与日本经济不同点 |
(三) 虚拟经济泡沫化成因 |
四、虚拟经济泡沫预警体系的建立 |
(一) 指标的选取 |
1.房地产市场泡沫度量 |
2.股票市场泡沫度量 |
3.银行泡沫度量 |
(二) 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三) 结果分析 |
1.房地产市场综合得分 |
2.股票市场综合得分 |
3.银行综合得分 |
4.虚拟经济综合指数 |
(四) 虚拟经济泡沫预警体系的建立 |
五、虚拟经济泡沫化模型分析 |
(一) VAR模型的建立 |
1.数据的选取 |
2. VAR模型建立 |
(二) 脉冲响应函数 |
(三) 方差分解 |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
(一) 主要结论 |
(二) 政策建议 |
1.依据虚拟经济泡沫预警体系进行预警 |
2.合理调控市场流动性 |
3.金融自由化应与金融监管同步发展 |
4.提高科技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研究[D]. 刘巧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关联——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视角[J]. 刘晓欣,张耀.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0(06)
- [3]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发展的微观机制研究[D]. 黄广映. 南京大学, 2020(02)
- [4]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现象的成因、影响及对策[D]. 胡天阳.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5]经济“脱实向虚”倾向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 陈乐毅. 南京财经大学, 2019(04)
- [6]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关系研究[D]. 黄华一. 兰州大学, 2018(11)
- [7]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互联网时代的变迁[J]. 宁谞.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7(32)
- [8]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区域实体经济增长[D]. 张林. 重庆大学, 2016(03)
- [9]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价值[D]. 覃阿驰. 海南大学, 2016(02)
- [10]虚拟经济泡沫预警及防控[D]. 刘亭亭.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