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烟酒嗜好与食管癌p53蛋白高表达的关联性(论文文献综述)
叶美洁[1](2021)在《LncRNA H19在香烟烟雾暴露促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及目的:食管癌是人类最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食管癌在临床治疗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但其五年生存率仍然较低,预后较差。虽然吸烟已经被证明可促使食管癌的发生,但香烟烟雾如何诱导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其涉及的机制尚未明确。本课题通过构建细胞模型,初步探索香烟烟雾致食管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为食管癌防治以及精准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1)香烟烟雾慢性暴露细胞模型的建立:制备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后,采用CCK-8实验检测CSE急性染毒对SHEE细胞的毒性剂量,确定CSE慢性染毒的浓度,构建不同代数CSE慢性染毒SHEE细胞模型。对处理30代的SHEE细胞(P30-CSE和P30-DMSO)进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恶性转化程度,并用RT-q PCR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m RNA的表达水平。(2)高通量芯片筛选相关lncRNAs:提取P30-CSE和P30-DMSO细胞株RNA,利用Human LncRNA Expression Microarray V4.0检测lncRNA的水平改变,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采用RT-q PCR实验在不同代数染毒的细胞和患者组织中进行验证。(3)分析lncRNA H19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H19的相对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H19的相对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大小的相关性。(4)分析H19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改变:通过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慢性染毒细胞和患者组织的H19 CTCF6甲基化水平,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H19表达水平与H19 CTCF6甲基化水平的相关性,t检验分析其甲基化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通过SHEE细胞急性染毒确定慢性染毒浓度为15mg/m L。相比于对照组(P30-DMSO),染毒组(P30-CSE)的成瘤能力显着提高,细胞恶性程度增加,表明CSE慢性暴露的体外细胞模型已成功构建。(2)高通量芯片检测结果发现,相对于正常成瘤细胞,香烟烟雾慢性暴露可引起不同的表达谱改变,并筛选出一批差异表达lncRNAs。进一步筛选和验证发现,在不同染毒代数(10、20、30、40代)细胞中,H19在CSE慢性暴露过程中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LINC02582、LINC01133表达逐渐下降,LINC00342表达水平改变无明显趋势。(3)在食管鳞癌患者的组织样本中,在吸烟者中,H19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03),而在非吸烟患者中无明显变化(P=0.395),这两组人群的相对表达改变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5)。其他三个lncRNAs(LINC02582、LINC01133和LINC00342)则无明显差别。在进一步分析中,我们发现,在吸烟者中,H19的相对表达水平在较高的TNM分期(III-IV期)患者中表达较高(P=0.045);在吸烟者中H19的相对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s=0.373,P=0.039),而非吸烟者则无相应趋势(P=0.212)。(4)在香烟烟雾慢性暴露细胞模型中,可以发现H19启动子区CTCF6结合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下降,但未能观察到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食管癌患者组织甲基化水平的改变,且DNA甲基化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显着相关。结论:香烟烟雾慢性暴露能够促使食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能力显着增强。香烟烟雾慢性暴露的食管成瘤细胞与自然成瘤细胞有显着不同的基因表达谱。LncRNA H19可能参与了香烟烟雾慢性暴露促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成瘤作用,但H19的表达不受DNA甲基化的调控。
周尧红[2](2021)在《培正散结通膈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与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系统评价培正散结通膈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根据结果为临床上应用培正散结通膈汤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提供循证医学证据。2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丹参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一)Meta分析全面检索各大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关于培正散结通膈汤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比较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排标准对搜索的文献进行删选,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对纳入文献中的相关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二)网络药理学研究利用TCMSP平台搜集丹参中的化合物,筛选其活性成分和潜在靶标,在Cytoscape3.7.2软件中对丹参化合物-靶点网络进行构建,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CTD、OMIM数据库获取食管癌的靶点,用Draw Ven Diagram平台,将丹参和食管癌的靶点进行交集,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的靶点进行了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Auto 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根据得到的binding energy的值,证实丹参对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结果:(一)Meta分析按检索策略总共检索出13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有1049例食管癌患者,对照组517例,实验组532例。纳入文献质量评价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Meta分析结果:总有效率RR=1.34,95%CI[1.17,1.54],P<0.0001;白细胞减少发生率RR=0.54,95%CI[0.42,0.68],P<0.00001;红细胞减少发生率RR=0.45,95%CI[0.32,0.63],P<0.00001;血小板减少发生率RR=0.46,95%CI[0.35,0.60],P<0.00001;骨髓抑制发生率RR=0.50,95%CI[0.41,0.61],P<0.00001;吞咽困难缓解率RR=1.48,95%CI[1.16,1.90],P=0.002;恶心呕吐发生率RR=0.46,95%CI[0.36,0.60],P<0.00001;便秘发生率RR=0.37,95%CI[0.28,0.48],P<0.00001;神经感觉障碍发生率RR=0.46,95%CI[0.35,0.59],P<0.00001;所得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异常发生率RR=0.99,95%CI[0.52,1.90],P=0.98;肾功能异常发生率RR=1.08,95%CI[0.49,2.36],P=0.85;以上两项结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网络药理学研究共获得丹参的65个活性成分,对应172个靶点和6088个食管癌相关的靶点,GO显示445个生物过程、57个细胞成分和92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获得101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中表明TP53的结合能最小,与丹参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一)Meta分析培正散结通膈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较单纯使用化疗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明显降低血常规三系减少、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便秘及神经感觉障碍的发生率,可有效缓解吞咽困难,但是在肝肾功能异常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二)网络药理学研究丹参治疗食管癌的主要靶点是AKT1、TP53、VEGFA、IL6、MYC、MAPK1、FOS,通过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细胞对缺氧的反应等治疗食管癌,关键的通路可能是PI3K-Akt信号通路,TP53靶点与丹参有较好的结合性,其在食管癌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刘涛[3](2021)在《长链非编码RNA RASSF8-AS1竞争性结合miR-664b-3p调控TLE1表达影响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文中认为喉癌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病理类型为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根据其原发部位的不同,主要分为声门型、声门上型和声门下型喉癌,声门型喉癌最为常见。2018年,全世界喉癌的新发病例是177,422例,约占总的全身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左右,其导致的死亡病例为94,771例,且近年来,全球的喉癌发病率在逐年上升。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喉功能保留、重建有了更高的向往与追求,喉癌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的丰富和改进。然而,最新的调查显示喉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甚至有下降的趋势,晚期喉癌的预后仍不甚理想。临床上,复发和转移成为限制喉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大约有6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到了晚期。因此,探讨研究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已尤为重要。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发现在人类的RNA中只有不到2%的RNA能够进行编码蛋白质,多数RNA难以编码蛋白质,这类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称为非编码RNA(non-codingRNA,nc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是非编码RNA的一类,它的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它能在转录调控层面及转录后调控层面参与调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同时它与肿瘤的浸润及转移等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表达谱基因芯片进行分析,筛选出了LSCC组织与其临近正常组织中具有差异性表达的lncRNAs,其中lncRNA RASSF8-AS1在喉癌组织中表达显着下调,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含有18-25个核苷酸的的非编码RNA,它可以通过与它的靶向mRNA分子的3’UTR(3’untranslated region,3’非编码区)特异性的结合,抑制mRNA的合成或直接将其降解掉,在转录以及转录后水平参与基因的调控。近些年,lncRNA与miRNA相互作用的研究备受关注,特别是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tive endogenousRNA,ceRNA)机制尤其成为人们现在研究的热点问题,为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IncRNA能够作为ceRNA分子,竞争性的结合特定的某个或多个miRNA,从而减少miRNA对其下游靶基因的调控作用。本实验旨在探讨RASSF8-AS1通过竞争性结合miR-664b-3p,进而调节I型分裂蛋白转导素样增强子(Transducin-like enhancer of split 1,TLE1)的表达,从而影响喉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这样的一种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RASSF8-AS1的筛选及其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目的:运用表达谱基因芯片分析技术,筛选出LSCC癌组织与其临近正常组织中表达具有差异性的lncRNAs,选取表达下调的lncRNA RASSF8-AS1作为研究对象,分析RASSF8-AS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L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1.对4例LSCC患者的喉癌组织及其对应的临近正常组织进行表达谱芯片检测,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s。2.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技术检测RASSF8-AS1在72例LSCC患者癌组织及其对应的临近正常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情况。3.采用q RT-PCR技术检测RASSF8-AS1在4株LSCC细胞系TU686、TU177、TU212以及AMC-HN-8以及正常对照组中的差异性表达情况。4.通过基因表达谱相互作用分析网站(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分析RASSF8-AS1在多种肿瘤组织及其正常对照组中的差异性表达情况。5.对RASSF8-AS1在喉癌患者组织中的的相对表达量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如TNM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年龄、吸烟以及饮酒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表达谱芯片分析技术筛选出(Fold change≥2)3073个差异表达的lncRNA,这其中有1967个lncRNA在LSCC组织中表达上调,有1106个在LSCC组织中表达下调。2.从上述差异基因中选择RASSF8-AS1作为研究对象,q RT-PCR结果显示在72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RASSF8-AS1的相对表达量显着低于其相对应的临近正常组织。(t=5.615,P<0.01)。3.RASSF8-AS1在TU686细胞系中的相对表达量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同样在TU177细胞(P<0.01)、TU212细胞(P<0.01)以及AMC-HN-8细胞中(P<0.01)也得出相同结果。4.GEPIA分析结果显示:RASSF8-AS1在多种肿瘤瘤组织中的表达量较正常组织中的显着降低。5.RASSF8-AS1在LSCC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LSCC患者的TNM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其在低分化组、伴有淋巴结转移组以及TNM分期的Ⅲ、Ⅳ期组中呈现低表达(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有无饮酒及吸烟无明显相关性(P>0.05)。第二部分RASSF8-AS1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RASSF8-AS1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1.构建RASSF8-AS1的过表达载体pc DNA3.1-RASSF8-AS1,并将其与空载质粒pc DNA3.1分别转染LSCC细胞系TU686和TU177细胞中去,并采用q RT-PCR的方法检测过表达效率。2.在体外细胞实验中,设置pc DNA3.1-RASSF8-AS1以及pc DNA3.1两组,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侵袭实验来验证以上两组对LSCC癌细胞迁移以及侵袭能力影响。3.在体外细胞实验中,设置pc DNA3.1-RASSF8-AS1以及pc DNA3.1两组,采用MTS以及克隆形成实验验证以上两组对LSCC癌细胞增殖能力影响。结果:1.LSCC细胞系TU686和TU177分别转染过表达质粒pc DNA3.1-RASSF8-AS1或空载pc DNA3.1后,利用q RT-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载质粒组(P<0.01),过表达RASSF8-AS1的细胞株建立完成。2.体外细胞实验:Transwell小室迁移以及侵袭实验证明转染pc DNA3.1-RASSF8-AS1后LSCC细胞系TU686和TU177细胞的迁移以及侵袭能力均较转染pc DNA3.1组显着降低,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3.体外细胞实验:MTS以及细胞克隆实验证明转染pc DNA3.1-RASSF8-AS1后LSCC细胞系TU686和TU177细胞的增殖能力均较转染pc DNA3.1组显着降低,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第三部分RASSF8-AS1靶向miRNA的选择、鉴定及miR-664b-3p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RASSF8-AS1与靶向miRNA(miR-664b-3p)之间的调控关系,以及miR-664b-3p对LSC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1.利用细胞浆、核RNA分离试剂盒,分别提取LSCC细胞系AMC-HN-8、TU177、TU212以及TU686的细胞核以及细胞浆RNA,用q RT-PCR的技术方法检测RASSF8-AS1的亚细胞定位。2.通过生物学信息预测软件Target Scan(http://www.targetscan.org/)以及DIANA(http://www.microrna.gr/micro TCDS)预测RASSF8-AS1的靶向miRNA,并确定其结合位点。3.构建pmir GLO-RASSF8-AS1-WT和pmir GLO-RASSF8-AS1-MUT型质粒,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在TU177细胞及工具细胞293T中验证RASSF8-AS1与miR-664b-3p两者之间的靶向结合关系。4.在喉癌细胞系TU177中应用基于MS2结合序列-MS2结合蛋白(MS2bs-MS2bp)的RNA免疫共沉淀技术(RIP)进一步验证RASSF8-AS1与miR-664b-3p之间的结合关系。5.通过q RT-PCR的技术方法检测在LSCC细胞系TU686以及TU177中分别转染pc DNA3.1-RASSF8-AS1以及pc DNA3.1后miR-664b-3p表达量的变化情况。6.应用Pearson方法对72例喉癌患者癌组织中RASSF8-AS1以及miR-664b-3p的相对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7.通过q RT-PCR的技术方法验证miR-664b-3p在72例LSCC患者癌组织及其相对应的临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的差异性情况。8.合成miR-664b-3p的类似物miR-664b-3p-mimic及抑制物miR-664b-3p-inhibitor,并将它们分别转染到LSCC细胞系TU686和TU177中,采用q RT-PCR的技术方法检测miR-664b-3p的表达量。9.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侵袭实验验证上调及下调miR-664b-3p后对LSCC癌细胞迁移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MTS以及克隆形成实验验证上调及下调miR-664b-3p后对LSCC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10.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侵袭实验以及MTS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LSCC细胞系TU686及TU77中转染miR-664b-3p-mimic,及共转染miR-664b-3p-mimic+pc DNA3.1-RASSF8-AS1后对LSCC细胞迁移、侵袭以及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1.RASSF8-AS1在TU177、TU686、TU212以及AMC-HN-8,4株喉癌细胞系的细胞核、浆中都有表达,在浆中的表达量略多于核中。2.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miR-664b-3p与RASSF8-AS1具有潜在的结合位点,并分析出其结合位点。3.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在TU177细胞及工具细胞293T中与共转染NC质粒比较,共转染pmir GLO-RASSF8-AS1-WT质粒及miR-664b-3p-mimic可显着降低荧光素酶的活性(P<0.01),与此相反,共转染了pmir GLO-RASSF8-AS1-WT型质粒和miR-664b-3p-inhibitor之后荧光素酶的活性得到了明显增强(P<0.01),当对pmir GLO-RASSF8-AS1-WT进行突变后,各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P>0.05)。4.RNA免疫共沉淀技术(RIP)实验结果显示,转染了pc DNA3.1-RASSF8-AS1-MS2(12x)质粒组所富集的miR-664b-3p含量显着高于转染pc DNA3.1-RASSF8-AS1-MS2(12x)-MUT质粒组,两者之间的q RT-PCR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5.q RT-PCR结果显示,在LSCC细胞系TU686以及TU177中分别转染pc DNA3.1-RASSF8-AS1及pc DNA3.1后对miR-664b-3p的表达量进行比较,发现过表达RASSF8-AS1后与对照组相比miR-664b-3p的表达明显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6.Pearson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72例喉癌患者癌组织中RASSF8-AS1与miR-664b-3p的相对表达量密切相关,且两者成负相关(r=-0.5099,P<0.01)。7.miR-664b-3p在72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相对应的临近正常组织。(t=4.542,P<0.01)。8.q RT-PCR结果显示,转染miR-664b-3p-mimic可有效上调miR-664b-3p在LSCC细胞系TU686及TU177中的表达水平,而在转染miR-664b-3p-inhibitor可显着下调miR-664b-3p在LSCC细胞系TU686及TU177中的表达水平(P<0.01)。9.体外实验证实,过表达miR-664b-3p可显着促进LSCC细胞系TU686及TU177的迁移、侵袭以及增殖的能力(P<0.01),下调miR-664b-3p可明显抑制TU686及TU177细胞的迁移、侵袭以及增殖的能力(P<0.01)。10.在TU686及TU177细胞中,共转染RASSF8-AS1后部分逆转了过表达miR-664b-3p对TU686及TU177细胞的迁移、侵袭以及增殖能力的促进作用。(P<0.01)第四部分miR-664b-3p在喉鳞癌中靶向调控的mRNA筛选、鉴定以及TLE1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miR-664b-3p与其靶向mRNA:TLE1两者之间的调控关系,以及TLE1对LSC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1.通过生物学信息预测软件Target Scan(http://www.targetscan.org/)以及DIANA(http://www.microrna.gr/micro TCDS)预测miR-664b-3p的靶向mRNA,并确定其结合位点。2.分别转染miR-664b-3p-mimic以及miR-664b-3p-inhibitor到LSCC细胞系TU686和TU177中,采用q RT-PCR的技术方法检测上调以及下调miR-664b-3p后TLE1在mRNA水平表达量的变化情况。3.分别转染miR-664b-3p-mimic以及miR-664b-3p-inhibitor到LSCC细胞系TU686和TU177中,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上调以及下调miR-664b-3p后TLE1的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4.采用q RT-PCR技术检测TLE1在72例LSCC患者癌组织及其对应的临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5.应用Pearson相关统计方法对72例喉癌患者癌组织中TLE1以及miR-664b-3p的相对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6.构建pmir GLO-TLE1-WT以及pmir GLO-TLE1-MUT型质粒,在TU177细胞及293T细胞中,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对TLE1以及miR-664b-3p两者之间的结合关系进行验证。7.通过q RT-PCR的技术方法验证上调RASSF8-AS1后TLE1在LSCC细胞系TU686及TU177细胞中的表达量的变化。8.分别转染pc DNA3.1-RASSF8-AS1以及pc DNA3.1到LSCC细胞系TU686和TU177中,采用western blot的技术方法检测上调RASSF8-AS1后TLE1的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9.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侵袭实验以及MTS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LSCC细胞系TU686及TU77中转染pc DNA3.1-RASSF8-AS1,及共转染sh-TLE1+pc DNA3.1-RASSF8-AS1后对LSCC细胞迁移、侵袭以及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1.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miR-664b-3p与TLE1具有潜在的结合位点,并分析出其结合位点。2.q RT-PCR结果显示,在LSCC细胞系TU686以及TU177中分别转染miR-664b-3p-mimic及miR-664b-3p-inhibitor后对TLE1的表达量进行比较,发现上调miR-664b-3p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LE1的表达明显下降,而下调miR-664b-3p后,TLE1的表达明显增加,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LSCC细胞系TU686以及TU177中分别转染miR-664b-3p-mimic及miR-664b-3p-inhibitor后对TLE1的蛋白表达量进行比较,发现过上调miR-664b-3p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LE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下调miR-664b-3p后TLE1的蛋白量水平明显增加,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4.TLE1在72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着低于其相对应的临近正常组织(t=5.345,P<0.01)。5.Pearson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72例喉癌患者癌组织中TLE1与miR-664b-3p的相对表达量密切相关,且两者成负相关(r=-0.4906,P<0.01)。6.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在TU177细胞及293T细胞中,与共转染NC质粒比较,共转染pmir GLO-TLE1-WT质粒及miR-664b-3p-mimic可显着降低荧光素酶的活性(P<0.01),与此相反,共转染了pmir GLO-TLE1-WT型质粒和miR-664b-3p-inhibitor之后荧光素酶的活性得到了明显增强(P<0.01),当对pmir GLO-TLE1-WT进行突变后,各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P>0.05)。7.q RT-PCR结果显示:分别pc DNA3.1-RASSF8-AS1及pc DNA3.1到LSCC细胞系TU686及TU177中去,发现转染pc DNA3.1-RASSF8-AS1后可显着上调LSCC细胞系TU686及TU177中TLE1的mRNA水平的表达,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8.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将pc DNA3.1-RASSF8-AS1及pc DNA3.1分别转染到TU686及TU177细胞中去,转染pc DNA3.1-RASSF8-AS1后可显着提高LSCC细胞系TU686及TU177中TLE1的蛋白表达水平,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9.在TU686及TU177细胞中,共转染sh-TLE1后部分逆转了pc DNA3.1-RASSF8-AS1对TU686及TU177细胞的迁移、侵袭以及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以及细胞中,RASSF8-AS1表达显着下调,且RASSF8-AS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LSCC患者的TNM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2.过表达RASSF8-AS1可以抑制LSCC细胞的迁移、侵袭以及增殖能力,这提示RASSF8-AS1参与了喉鳞癌的进展过程。3.RASSF8-AS1与miR-664b-3p在LS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且过表达RASSF8-AS1会减弱miR-664b-3p的促癌作用。4.RASSF8-AS1通过miR-664b-3p调控TLE1的表达,进而抑制LSCC细胞的体外迁移、侵袭以及增殖的能力。
段富交[4](2020)在《胃癌危险因素的定量评估及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文中研究说明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位居中国恶性肿瘤第二位。研究表明早期胃癌可获得根治性切除,预后较好,五年生存率可达90%,但胃癌的早期检出率不足10%,处于胃癌进展期患者,其五年生存率不足30%,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非侵入性的早期胃癌筛查的诊断方法。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环境和遗传等多因素参与的过程,除Hpylori感染、吸烟、饮酒及高盐饮食等目前已确认的危险因素外,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在胃癌中的广泛作用正逐步被披露。由于胃癌的复杂性与异质性,确定其潜在危险因素并通过模型进行风险预测已在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精准预防以及个体化干预中广泛应用。然而,目前现有的风险预测模型中,未见将lncRNAs作为风险因子纳入评估,且在胃癌领域未见基于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s,PRS)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目的通过定量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明确Hpylori感染、环境等非遗传因素和遗传因素对中国人群胃癌发生的影响及其流行病学意义:基于人群验证关联结果,构建胃癌风险预测模型,通过评价各模型间的预测能力,筛选出最优模型,为中国人群胃癌的早期诊断和精准预防提供可能的依据。方法1.遗传和非遗传因素与胃癌发病风险的流行病学评价(1)利用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VIP和CBM数据库进行系统文献检索,对在中国人群中实施并探讨生物、行为、环境和遗传因素与胃癌发病相关的研究进行定量合并分析,并采用Venice标准对积累证据进行质量评价。(2)利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及 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分析非遗传和遗传因素与胃癌发病关联强度,假阳性报告概率(False positive reporting probability,FPRP)评估显着性关联结果,并对关联显着的非遗传和遗传因素组合对胃癌发病风险贡献分别进行评价。(3)采用遗传分数(Genetic score)、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age,ARP)、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age,PARP)进行流行病学效应评价。2.基于多基因风险评分的胃癌风险预测模型构建(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胃癌中存在差异表达并与microRNAs(miRNAs)具有潜在结合位点的lncRNAs及其对应功能性SNPs;根据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策略筛选出具有遗传关联的SNPs,并结合已发表的相关领域性系统综述中中国人群相关联位点,对数据进行质控后纳入人群验证。(2)采用1:1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按性别和年龄(±2岁)进行个体匹配,收集66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胃癌患者和660例社区正常对照人群血液样本。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创造性酶切位点原理结合 PCR-RFLP 方法(Created restriction site-PCR-RFLP,CRS-PCR-RFLP)和荧光多重酶连接反应(Improved multiplex ligation detection reaction,iMLDRTM)对lncRNA SNPs和EBM筛选SNPs进行基因分型。(3)采用拟合优度卡方检验(Chi square test of goodness of fit)评估对照人群的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完成两部分SNPs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4)利用Plink进行关联性SNPs的数据质控、等位基因的关联分析及PRSice-2(Polygenic risk score software)基础数据集(Base dataset)和目标数据集(Target dataset)的生成;基于加权遗传风险评分(Weighted genetic risk scores,wGRS)和PRS,利用经EBM筛选关联验证后SNPs分别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将lncRNA SNPs作为危险因素的独立数据集纳入风险预测模型,并使用Empirical P-value进行模型内10,000次拟合以优化参数,构建最优模型。(5)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curve,AUC)评价不同模型对胃癌的识别度;采用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ament,NRI)和整体鉴别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IDI)评估wGRS和PRS模型的预测能力;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评价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1.H.pylori感染、吸烟、饮酒、家族史、胃部疾病、高盐饮食、腌制食品、快速进食、不规律饮食、食用烫食、烟熏煎炸、辛辣饮食、精神抑郁和糖尿病与胃癌发病相关性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pylori感染率与胃癌发病率趋势基本一致。2.PSCA rs2976392、rs2294008,MUC1 rs4072037,MTHFR rs1801133,COX-2 rs20417,XRCC1 rs 1799782,rs25487,XRCC3 rs861539,NAT2 rs1799930、rs1799929,NAT2 Phenotype(Slow/Fast)、PLCE1 rs2274223、rs3765524,GSTM1,GSTT1,IL-17A rs2275913、rs8193036,PRKAA1 rs13361707,ERCC5 rs751402,TGFBR rs3773651,IL-10rs1800896 和VDR rs731236 与胃癌发生相关性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癌非遗传因素与遗传因素组合分布风险的累积频率分别与合并OR值及遗传分数高度相关,经对数变换后,累积频率对应的OR值和遗传分数均符合正态分布;对于非遗传因素,ARP的前三位分别为胃部疾病(66.33%)、腌制食品(54.34%)和烟熏煎炸(49.75%);PARP前三位分别为腌制食品(33.85%)、食用烫食(24.73%)和H.pylori感染(23.30%)。对于胃癌相关联的SNPs,ARP前三位的分别为NAT2,rs1799929(53.91%)、NAT2表型(53.05%)和1L-10 rs1800896(42.85%);对于PARP前三位的分别为 VDR rs731236(36.96%)、TGFBR2 rs3773651(25.58%)和 MUC1 rs4072037(20.56%)。4.基于等位基因、突变杂合、突变纯合、显性和隐性五种遗传模型,根据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和胃癌家族史调整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 21 个胃癌相关 lncRNA SNPs 中,14 个 SNPs(rs1859168、rs4784659、rs579501、rs77628730、rs7816475、rs6470502、rs1518338、rs2867837、rs12494960、rs7818137、rs3825071、rs7943779、rs911157 和 rs16981280)与胃癌发病风险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M筛选并验证后的20个SNPs与胃癌发病风险相关性分析表明,15 个 SNPs(rs2294008、rs25487、rs751402、rs1801133、rs1799782、rs763780、rs8193036、rs4072037、rs2274223、rs2275913、rs20417、rs13361707、rs3773651、rs1799930和GSTM1)与胃癌发病风险具有统计学关联(P<0.05)。5.对lncRNA SNPs和EBM筛选SNPs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分别进行wGRS,其病例组的wGRS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对两种来源的SNPs,根据wGRS评分分布进行分组,以0-1分组人群为参照,随着分数组的增加,胃癌发病风险显着增加,PRS与wGRS分布及分组比较结果趋势一致。6.将EBM筛选并经关联验证SNPs的PRS分为十分位,以40-60%分位为参照,结果表明,随着分位的降低,个体发病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随着分位增高,胃癌发病风险呈显着的增加趋势;其中,处于最低10%的十分位风险评分的个体发病风险比一般人群低47%(OR=0.53,95%CI:0.34,0.83);PRS处于最高10%的十分位个体胃癌发生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24倍(OR=3.24,95%CI:2.07,5.06)。7.利用NRI和IDI,对增加一种或多种新的危险因素后模型的预测效果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在同种因素或条件下,PRS模型均优于wGRS模型且胃癌相关lncRNA SNPs作为独立数据集可有效提高模型的识别度。根据纳入不同危险因素构建模型的ROC曲线,结合不同因素对wGRS和PRS模型的AIC和BIC影响的比较,筛选出拟合优度最佳者。结果显示,在PRS基础上引入lncRNA SNPs、吸烟、饮酒及H.pylori感染具有最佳的拟合优度和预测能力(AUC:0.78(0.68,0.88),AIC=117.23,BIC=122.31)。结论1.胃癌非遗传因素与遗传因素组合分布的累积频率和其发病风险均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随人群累积频率的减小,胃癌发病风险显着增加。2.H.pylori感染、腌制食品和食用烫食,VDR rs731236、TGFBR2 rs3773651和MUC1 rs4072037在人群中的暴露对胃癌的发生贡献较大。3.胃癌关联性SNPs与其lncRNA SNPs存在显着的联合作用,在同种因素或条件下,PRS模型优于wGRS模型且引入胃癌相关lncRNA SNPs可显着提高模型的识别度。4.PRS联合lncRNA SNPs、吸烟、饮酒及H.pylori感染的模型对胃癌发病风险具有最优预测能力,有助于区分胃癌高风险和低风险人群。
吕作利[5](2019)在《BRAP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初步研究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1,BRCA1)相关蛋白(BRCA1 associated protein,BRAP)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ES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选取80例哈萨克族ESCC及相应的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cm)。患者年龄4081岁,平均年龄61.21岁。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切除术,且术前均未行放疗及化疗。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哈萨克族ESCC及癌旁组织中BRAP的表达状况。3、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哈萨克族ESCC组织中BRAP的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1、BRAP在哈萨克族ESCC中阳性表达率为87.50%,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在哈萨克族ESCC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者BRAP的强阳性表达率为54.29%,无淋巴结转移者BRAP的强阳性表达率为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BRAP的阳性表达与哈萨克族ESC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RAP低表达的哈萨克族ESCC患者术后生存情况要明显好于BRAP高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BRAP在新疆哈萨克族ESCC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其过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密切相关。因此BRAP在哈萨克族ESC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白鸽[6](2018)在《PAQR3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生存预后的相关性及其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PAQR3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抑制因子,其在食管癌中的功能尚未得到很好的验证。本研究将探讨PAQR3与食管鳞癌患者生存预后及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对80例ESCC和其对应癌旁组织中PAQR3mRNA、蛋白表达量进行检测。使用去甲基化试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ESCC细胞系,然后测定其中的PAQR3表达。探索PAQR3过表达对细胞增殖、集落形成、侵袭和肿瘤发生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癌组织中PAQR3的表达量较癌旁组织显着降低。临床病理学分析显示,PAQR3的表达与民族(P=0.032),T分期(P=0.019),淋巴结转移状态(P=0.011)和局部复发(P=0.009)有显着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PAQR3表达下降与ESCC患者预后差相关。远期生存(1、3、5年总生存率)存在差异(PAQR3高表达组:93%,68%,45%;PAQR3低表达组:82%,35%,25%;x2=14.497,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PAQR3表达是ESC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指标。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相比,ESCC细胞的PAQR3水平显着较低。5-Aza-CdR处理对于ESCC细胞的PAQR3表达有诱导作用。PAQR3过表达对于ESCC的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和侵袭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此外,PAQR3过表达会阻断细胞从G1期向S期的转化,这与p27和p21的诱导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1和CDK2的减少有关。可能的机制是,PAQR3的过表达抑制了ESCC细胞中ERK1/2的磷酸化。体内致瘤研究证实,PAQR3过表达会阻碍ECA-109移植瘤的发展,并抑制ERK信号传导的激活。结论:PAQR3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并影响患者生存预后;PAQR3在ESCC中被表观遗传沉默,恢复PAQR3能抑制ESCC细胞的侵袭性表型。因此,PAQR3可能在ESCC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并成为ESCC靶向治疗的潜在候选者。
张慧霞[7](2017)在《叶酸对MNNG诱导的哈族食管上皮细胞恶变的干预作用及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构建哈族食管上皮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高表达细胞株模型,为今后食管癌发生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工具;2)探讨DNMT1高表达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致哈族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并构建哈族食管上皮DNMT1高表达细胞的恶性转化细胞模型,为今后深入探讨食管癌发生机制提供稳定的、简单易行的实验操作方法和研究工具;3)探讨叶酸在M N N G致哈族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干预作用和表观遗传学机制以及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调控机制中的作用,为哈族食管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TALE技术将构建的p XanthoT M V.b a s i c.p u r o-W V 0 1 3 3、p XanthoTMV.basic.puro-WV0132和p XanthoTMV.basic.puro-WV072质粒转染至哈族食管上皮细胞,并利用嘌呤霉素对DNMT1高表达细胞进行筛选,通过荧光显微镜、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转染情况和目的基因DNMT1的表达情况;2)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确定MNNG的恶性转化剂量;采用隔代染毒,每次染毒1小时的方法对细胞进行染毒,之后取不同代次细胞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不同染毒次数和传代次数的细胞集落形成情况,并克隆扩大培养哈族食管上皮细胞-zhz(恶性转化细胞);裸鼠成瘤实验选用SPF级BALB/c-nu裸鼠24只,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3组,即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哈族食管上皮DNMT1高表达细胞组和哈族食管上皮DNMT1高表达细胞转化细胞组(哈族食管上皮细胞-zhz),每组8只,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个/m L,按0.2m L/只的剂量接种于裸鼠靠近右侧背部皮下,4周后观察哈族食管上皮DNMT1高表达细胞及其转化细胞(哈族食管上皮细胞-zhz)恶变程度,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基因组DNA整体甲基化水平改变;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叶酸代谢相关基因(MTHFR和CBS)、DNA修复基因(MGMT)和肿瘤相关基因(P16、RASSF1A和FHIT)等6个基因甲基化状态、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改变;4)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因子(β-catenin、APC和TCF)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改变。结果:1)pXanthoTMV.basic.puro-WV0133和pXanthoTMV.basic.puro-WV0132质粒转染组细胞DNMT1 mRNA表达水平是正常细胞组的1.786倍和2.721倍,dnmt1蛋白表达水平是正常细胞组的2.734倍和3.100倍;其中,pxanthotmv.basic.puro-wv0132质粒转染组细胞dnmt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高;2)随着mnng染毒次数和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形态趋向不规则形,接触抑制逐渐消失,耐受性逐渐增强,生长速度逐渐增加。染毒14次第27代的哈族食管上皮dnmt1高表达细胞在软琼脂上出现细胞集落,中央凸起,由多层细胞组成,而哈族食管上皮细胞未出现阳性结果,细胞固缩死亡。接种哈族食管上皮转化细胞-zhz的裸鼠出现肿瘤包块,经组织病理学鉴定为鳞癌;3)在终浓度为1.500×10-5mol/lmnng致癌物的长期暴露之下,(1)随着叶酸浓度的增加,哈族食管上皮细胞和dnmt1高表达细胞dna整体甲基化水平逐渐升高(p<0.01)和dnmt1酶活性逐渐降低(p<0.01);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哈族食管上皮细胞和dnmt1高表达细胞dna整体甲基化水平逐渐降低(p<0.01),dnmt1酶活性逐渐升高(p<0.01);在相同条件下,晚期阶段的哈族食管上皮细胞dna整体甲基化水平高于哈族食管上皮dnmt1高表达细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早=0.696,p=0.494;t中=0.605,p=0.551;t晚=2.746,p=0.012);(2)叶酸浓度的增加对哈族食管上皮细胞和dnmt1高表达细胞mthfr、rassf1a和fhit(除哈族食管上皮细胞外)基因甲基化状态有影响,表现为在叶酸高浓度剂量时,mthfr、rassf1a和fhit甲基化出现逆转现象,而对cbs、mgmt和p16基因甲基化状态无影响;(3)随着叶酸浓度的增加,哈族食管上皮细胞和dnmt1高表达细胞mthfr、cbs、mgmt、p16、rassf1a和fhit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加(p<0.01);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mthfr、cbs、mgmt、p16、rassf1a和fhit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1);在相同条件下,哈族食管上皮细胞mthfr、cbs、mgmt、p16、rassf1a和fhit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整体上高于哈族食管上皮dnmt1高表达细胞(p<0.01);4)随着叶酸浓度的增加,哈族食管上皮细胞和dnmt1高表达细胞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因子β-catenin和tcf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apc基因逐渐增加,呈现出浓度依赖关系;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各叶酸浓度组细胞β-catenin和tcf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逐渐增加趋势,apc基因逐渐降低,呈现出时间依赖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哈族食管上皮细胞β-catenin和tc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哈族食管上皮dnmt1高表达细胞,apc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哈族食管上皮dnmt1高表达细胞。结论:1)采用tale技术成功构建了哈族食管dnmt1高表达细胞株模型,为今后致癌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2)成功构建了哈族食管上皮dnmt1高表达细胞的恶性转化细胞模型,dnmt1高表达对细胞的恶性转化起到促进作用,可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时间缩短;3)与哈族食管上皮细胞相比,哈族食管上皮dnmt1高表达细胞更易受到mnng和低剂量叶酸的损害作用影响,提示高浓度叶酸可降低MNNG对细胞的损伤,可逆转表观遗传学指标的改变,对细胞的不良反应起到一定的拮抗作用;4)充足的叶酸可抑制MNNG对细胞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从而达到抑制细胞不良反应的作用。
孙桂丽,任志红,王大鹏,李明,张彬[8](2016)在《p53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目前研究表明p53基因是最为广泛的肿瘤抑癌基因之一,在人类癌症中约有一半是由于该基因发生突变失活而造成的。由于p53基因突变、细胞调控异常,可能导致肿瘤的形成。近年来研究证实:食管鳞癌中普遍存在着p53的突变,因此把p53基因作为食管癌的中介生物标志物。p53基因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近年来p53基因在食管癌发生、发展方面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张朋[9](2016)在《四十年跨度61 012例食管癌生存分析和MHC区域SNP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1研究背景和目的世界范围内,食管癌死亡人数位居恶性肿瘤第六位;在我国,食管癌是第四位癌症死亡原因;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全世界每年一半以上的新发和死亡患者均发生在中国。食管癌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20%左右。虽然各种治疗方式进展迅速,但食管癌生存率多年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早期食管癌预后很好,但临床上90%以上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中晚期食管癌生存状况普遍较差,但仍有部分患者可以长期生存十年以上,有些可达三十年以上。如何找出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原因、提高患者生存率是每位癌症研究工作者的使命,也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研究在大样本量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大规模生存期随访,试图通过生存分析找出生存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食管癌防治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食管癌极强的地域性分布差异和显着的家族聚集现象提示环境和遗传因素均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提示免疫防御机制在食管癌变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重要区域;本研究组前期的中国人食管鳞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共计发现了10个食管鳞癌易感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和8个相关易感基因;本研究组前期揭示了3个MHC区域的SNP和食管鳞癌相关,但未进行另外独立样本的验证。本研究是在前期基础之上,为了评估免疫因素对食管癌发病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了样本量,进行了MHC区域的食管癌GWAS研究,即经GWAS研究筛选出在MHC区域与食管鳞癌发病可能有关的SNP位点,并对这些SNP位点在另外独立的样本进行Taq Man验证,进而确定在MHC区域与食管鳞癌高风险有关的SNP位点。2材料及方法2.1食管癌大样本生存分析2.1.1研究对象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联合多家医院和科研院所进行食管癌大规模随访调查,采用现场调研、肿瘤登记、医院核查和电话随访等方式收集患者资料。收集到40年跨度(1974-2013年)的食管癌患者资料共计61 012例,随访截止日期是2014年7月24日。1)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在生存期明确的61 012例患者中,男38 289例,最小年龄是15岁,最大年龄是104岁,平均年龄是59.876±9.480岁;女22 723例,最小年龄是24岁,最大年龄是99岁,平均年龄是60.548±9.513岁。2)研究对象的病理诊断在收集到患者的一般信息之后,即到各家患者诊治医院进行临床信息和病理资料的核对,记录下患者详实的食管癌组织学类型、大体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食管癌部位、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TNM分期等病理信息。2.1.2研究方法1)资料收集首先,对所有参与工作的调查员进行严格培训,做到标准统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患者信息,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民族、家庭详细地址、患者或亲属联系手机或电话号码等),行为生活方式(吸烟史、饮酒史等),临床特征(肿瘤家族史、患癌知情、就诊日期和治疗医院等)等;其次,采用医院病案和病理核查的方式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和病理资料,内容包括过敏史、HP感染、组织学类型、大体类型、食管癌肿瘤部位、肿瘤长宽厚、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分级、TNM分期、治疗方式和手术吻合方式等;最后,通过电话和家访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生存期随访,获得预后信息。对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科学整理,反复核对,逐步更新。2)生存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单因素(性别、年龄、肿瘤家族史、大体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等)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计算Log rank P值;多因素分析则采用Cox回归模型,将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纳入,综合判断影响预后的因素,计算P值、HR值和95%CI;检验标准α=0.05。2.2 MHC区域食管癌GWAS研究2.2.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自本课题组食管癌GWAS的样品,采用病例-对照实验设计方法。在GWAS初筛阶段,使用Illumina 610芯片对1 077例食管癌患者和1 733例对照进行基因分型,使用Illumina 660芯片对451例食管癌患者和374例对照进行基因分型。GWAS初筛共计3 635例,其中病例组1 528例(男921例,女607例,平均年龄61±19岁);对照组2 107例(男1 052例,女1 055例,平均年龄31±15岁)。在验证阶段采用Taq Man技术在另外独立的2 026例患者和2 384例对照进行验证。Taq Man验证共计4 410例,其中病例组2 026例(男1 256例,女770例,平均年龄60±9岁);对照组2 384例(男1 198例,女1 186例,平均年龄50±11岁)。病例组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食管鳞癌,对照组均经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显示无早期食管癌和其它上消化道肿瘤。2.2.2研究方法1)GWAS初筛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方法,排除遗传学上偏倚度较大的人群。使用Illumina 610和660芯片对匹配的食管癌和对照组人群DNA进行全基因组SNP扫描分析。SNP位点排除标准:(1)在病例和对照组中样本得率(call rates)<95%;(2)对照组中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1%;(3)对照组中哈迪·温伯格平衡律检验(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test,HWE)P<10-7。按此标准排除不合格SNP后,初步筛选出在MHC区域有可能与食管鳞癌高风险有关的SNP。2)TaqMan验证对初筛中筛选出的SNP位点进行再次筛选,Taq Man验证选取SNP位点的标准:(1)在病例和对照组中MAF>0.05;(2)对照组中HWE P≥0.001;(3)病例和对照组中GWAS分析(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P<10-4。采用此标准最后锁定和食管鳞癌高风险可能有关的SNP位点。采用Taq Man荧光定量基因分型技术,将筛选出的MHC区域SNP位点在另外独立的食管鳞癌和正常对照进行大样本量的验证。3)统计学分析计算在MHC区域检出SNP的样本得率、MAF和HWE。对质控后的数据用Plink1.03软件进行分析;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计算P值、OR值和95%CI,检验标准取α=0.05。3结果3.1食管癌大样本量生存分析结果3.1.1一般情况对食管癌生存期的影响女性患者生存期长于男性(Log rank P=0.000);诊断年龄对食管癌患者预后有明显影响,随着诊断年龄的增大,患者生存期逐步缩短(Log rank P=0.000);民族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没有影响(Log rank P=0.268);学历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有明显影响(Log rank P=0.000);职业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有重要影响(Log rank P=0.000)。3.1.2行为生活方式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吸烟史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有显着影响,有吸烟史者生存期较无吸烟史者明显缩短(Log rank P=0.000);饮酒史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影响显着,有饮酒史者生存期较无饮酒史者显着缩短(Log rank P=0.000)。3.1.3高低发区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食管癌高低发区对患者生存期影响明显,高发区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中、低发区患者(Log rank P=0.000)。3.1.4临床特征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肿瘤家族史阳性患者的生存期显着长于家族史阴性患者(Log rank P=0.000);血型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影响(Log rank P=0.996);过敏史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影响(Log rank P=0.148);单双眼皮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有显着影响(Log rank P=0.003);HP感染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影响(Log rank P=0.328);食管癌患者HBV感染阳性和阴性间生存期无差异(Log rank P=0.102);而HCV阳性患者生存期显着长于阴性者(Log rank P=0.001);HIV阳性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阴性者(Log rank P=0.003)。3.1.5病理因素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食管鳞癌和癌肉瘤患者生存期长于食管腺癌,食管小细胞癌生存期最短(Log rank P=0.000);不同肿瘤部位患者在总体生存期上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生存期长于上段癌,颈段癌患者生存期最短(Log rank P=0.000);肿瘤长径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有显着影响,随着肿瘤长径的不断增长,患者生存期逐步缩短(Log rank P=0.000);食管癌肿瘤宽度也对患者生存期有明显影响,随着肿瘤宽度的不断增长,患者生存期逐步缩短(Log rank P=0.000);肿瘤厚度也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有显着影响,随着肿瘤厚度的不断增长,患者生存期逐步缩短(Log rank P=0.000);不同大体类型患者在总体生存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P=0.000);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癌患者生存期差异有显着性意义,分化程度越差,生存期越短(Log rank P=0.000);浸润程度是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T分期的逐步加深,患者生存期逐步缩短(Log rank P=0.000);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显着长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Log rank P=0.000);随着淋巴结阳性转移个数的增多,患者生存期逐步缩短(Log rank P=0.000);淋巴结切除总数也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有显着影响(Log rank P=0.000);随着病理分级的逐步上升,患者生存期逐步缩短(Log rank P=0.000);早期癌患者生存期显着长于食管癌中期患者,晚期患者生存期最短(Log rank P=0.000)。3.1.6治疗因素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治疗方式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有显着影响(Log rank P=0.000);手术吻合方式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有显着影响,颈部吻合术生存期长于弓上吻合,弓下吻合生存期最短(Log rank P=0.000);不同手术开胸方式患者生存期无差异(Log rank P=0.655);患食管癌知情者的生存期显着长于患癌不知情者(Log rank P=0.000);不同治疗年代的食管癌患者间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P=0.000)。3.1.7 Cox回归结果女性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保护因素(p=0.000,HR=0.834,95%CI=0.799-0.870);诊断年龄是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70岁患者的死亡风险较<40岁患者明显增加(P=0.000,HR=1.856,95%CI=1.487-2.317);肿瘤部位是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下段癌患者较颈段癌患者死亡风险明显减低(P=0.006,HR=0.609,95%CI=0.426-0.869);分化程度是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未分化癌患者的死亡风险较高分化癌患者明显增加(P=0.002,HR=1.503,95%CI=1.155-1.957);浸润程度是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00,HR=1.372,95%CI=1.323-1.423);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较有淋巴结转移者死亡风险显着降低(P=0.000,HR=0.679,95%CI=0.626-0.737);病理分级是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IV级食管癌患者的死亡风险较0级患者明显增加(P=0.007,HR=3.169,95%CI=1.361-7.378);治疗年代是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近五年(2009-2013年)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死亡风险较早十年(1974-1983年)治疗的患者明显增加(P=0.000,HR=4.145,95%CI=2.911-5.902)。3.2 MHC区域食管癌GWAS研究结果3.2.1食管癌GWAS初筛的MHC区域结果通过对1 528例病例和2 107例对照的PCA后,去除偏离的样品,得到遗传学上匹配的1 528例病例和1 056例对照的人群。对匹配人群的DNA进行全基因组SNP扫描,在MHC区域共检测出6 252个SNP位点。通过质量控制有2 533个SNP位点进入下一步的分析。3.2.2 TaqMan验证结果经过验证选取SNP位点的标准,去除不合格的SNP位点后,在MHC区域锁定5个可能与食管鳞癌高风险有关的SNP位点,分别是:rs17533090(PGWAS=1E-05),rs35399661(PGWAS=6E-06),rs1536501(PGWAS=9E-04),rs911178(PGWAS=6E-04)和rs6901869(PGWAS=3E-05)。在对2 026例病例和2 384例对照的Taq Man验证后,验证出1个有意义的SNP位点:rs911178(P replication=1.41E-22),定位于6p22.1,在SCAN domain containing 3(SCAND3)上游35-kb的位置。4结论4.1性别、诊断年龄、食管癌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治疗年代是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吸烟史、饮酒史、高低发区、肿瘤家族史、组织学类型、肿瘤长径、宽度、厚度、大体类型、淋巴结转移阳性个数、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手术吻合方式和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相关;生存分析对食管癌临床防治提供有力依据。4.2 MHC区域rs911178(SCAND3基因)和食管鳞癌高风险显着相关;本研究加深了对食管鳞癌发病中MHC区域作用的认识,为建立高危人群筛查的手段和方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
何保昌[10](2014)在《HPV感染、p53基因72密码子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口腔癌的关系及预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口腔癌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p53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的关联;研究HPV感染与口腔癌的关系;探索口腔癌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评估HPV感染在口咽部鳞状细胞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1.利用病例对照研究,采集确诊的口腔癌新发病例364例和按性别、年龄成组频数匹配的对照840例,现场面对面方式收集调查问卷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叉生分析等方法,分析饮酒、吸烟、饮茶与口腔癌发病风险的调整比值比及其95%的可信区间,并进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分析。2.采集研究对象生物样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法检测p53基因的多态性,MAX检验方法分析最优遗传模型,利用Stata12.0软件分析p53基因的多态性与口腔癌的关联,并进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3.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经病理确诊的鳞癌新发病例75例,对照为按性别年龄频数匹配的社区人群75例。病例组采集新鲜癌组织,对照组采集口腔黏膜细胞,提取组织DNA,运用HPV基因微阵列分型方法检测21型HPV。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PV感染与口腔癌发病风险的的调整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4.运用前瞻性随访研究,随访705例口腔癌患者,收集口腔癌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生存状况,探索口腔癌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5.利用meta分析方法,采集文献,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stata12.0软件计算合并风险比(HR)及其95%的可信区间,评估HPV感染在口咽部鳞状细胞癌预后中的作用。结果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包年≥50、起床后30分钟内抽烟、18岁前被动吸烟、平均每日饮酒量≥60克、肿瘤家族史、体质指数<18.5kg/m2、口腔不良修复体、口腔溃疡是口腔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体质指数≥24kg/m2、饮用温茶、规律服用补品、规律服用维生素、食用绿色蔬菜(1次/d)、海鲜(≥1次/d)、鱼肉(≥1次/d)、其他蔬菜(≥1次/d)、定期食用水果及有规律看牙医是口腔癌发病的保护因素。吸烟与饮酒之间存在协同作用OR及其95%CI为2.308(1.109,4.803)。2.p53基因Pro/Pro基因型携带者较Arg/Arg基因型携带者口腔癌的发病风险增加1.837倍。p53基因Pro/Pro基因型与饮酒有相乘交互作用OR及其95%CI为13.616(4.731,39.183)。3.HPV16/18感染增加了口腔癌的发病风险,其调整的OR为12.457(95%CI:1.325117.117),HPV16/18感染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饮酒有关(P<0.05),与p53基因多态性无关(P>0.05)。4.性别、文化程度、肿瘤家族史、饮酒、T分期、M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肿瘤复发、首诊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口腔卫生是影响口腔癌总体生存期的预后因素(P<0.05)。文化程度、肿瘤家族史、肿瘤大小、T分期、组织学分级、首诊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是影响口腔癌无病生存期的因素(P<0.05)。5.口咽部鳞状细胞癌患者HPV阳性预示着较低的死亡风险,其风险比及95%可信区间0.33(0.29,0.38)和肿瘤复发风险,其风险比及95%可信区间0.35(0.29,0.40)。结论1.吸烟饮酒是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两者存在协同交互作用;多吃水果蔬菜可降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2.p53基因Pro/Pro基因型可能是福建地区口腔癌的易感基因。3.HPV16/18感染可能是福建地区口腔癌的危险因素,HPV16/18感染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有关,与p53基因多态性无关。4.文化程度、肿瘤家族史、肿瘤大小、T分期、组织学分级、首诊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与口腔癌的预后有关。5.HPV阳性是口咽部鳞状细胞癌预后的有益因素
二、烟酒嗜好与食管癌p53蛋白高表达的关联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烟酒嗜好与食管癌p53蛋白高表达的关联性(论文提纲范文)
(1)LncRNA H19在香烟烟雾暴露促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食管癌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 |
1.2 香烟烟雾与癌症的关系 |
1.3 表观遗传学与香烟烟雾暴露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 |
第二章 香烟烟雾慢性暴露细胞模型的建立以及lncRNA芯片的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LncRNA H19 在细胞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香烟烟雾暴露下H19 基因DNA甲基化的改变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香烟烟雾诱导食管癌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培正散结通膈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与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 祖国医学对食管癌的认识和治疗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分型 |
1.3 治则治法 |
1.4 中医对食管癌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食管癌的认识和治疗 |
2.1 流行病学概况 |
2.2 病因及诱因 |
2.3 形成机制 |
2.4 西医对食管癌的治疗 |
3 中药联合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研究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培正散结通膈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疗效的 Meta 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参治疗食管癌的作用机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扶正散结中药联合TP方案治疗食管癌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长链非编码RNA RASSF8-AS1竞争性结合miR-664b-3p调控TLE1表达影响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RASSF8-AS1 的筛选及其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RASSF8-AS1 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RASSF8-AS1 靶向miRNA的选择、鉴定及miR-664b-3p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miR-664b-3p在喉鳞癌中靶向调控的mRNA筛选、鉴定以及TLE1 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胃癌危险因素的定量评估及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遗传和非遗传因素与胃癌的发病风险及流行病学评价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胃癌危险因素的检索 |
2.2 数据提取 |
2.3 积累证据的质量评估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定量系统评估文献识别 |
3.2 纳入研究基线特征 |
3.3 定量合并结果 |
3.4 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评价 |
4 讨论 |
4.1 非遗传因素 |
4.2 遗传因素 |
4.3 流行病学评价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多基因风险评分的胃癌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生物信息学筛选胃癌相关lncRNAs |
2.2 风险预测模型相关SNPs的选取 |
2.3 生物学实验 |
2.4 研究方法 |
2.5 胃癌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
2.6 质量控制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 |
3.2 基因分型结果 |
3.3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检验 |
3.4 胃癌与遗传易感性关联 |
3.5 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
3.6 风险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
4 讨论 |
4.1 风险预测模型与肿瘤 |
4.2 遗传关联与胃癌 |
4.3 胃癌风险模型的构建 |
4.4 模型参数优化与拟合 |
4.5 拟合优度与模型评价 |
4.6 小结 |
创新性和局限性 |
创新性 |
局限性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1 13维危险因素组合程序 |
1.2 22维风险基因组合程序 |
1.3 PRS主程序 |
1.4 NRI和IDI程序 |
1.5 遗传和非遗传因素与胃癌的发病风险及流行病学评价纳入参考文献列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基因风险评分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BRAP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组织标本 |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 研究方法 |
2.1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
2.2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BRAP在哈萨克族ES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
1.1 哈萨克族ESCC及癌旁组织中BRAP的染色情况 |
1.2 哈萨克族ESCC中BRAP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
2 在哈萨克族ESCC组织中BRAP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
3 BRAP的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PAQR3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生存预后的相关性及其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PAQR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生存预后的关系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材料与仪器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PAQR3对食管鳞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功能影响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细胞系来源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PAQR3对食管鳞癌体内成瘤及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动物来源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PAQR3调控ERK信号通路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7)叶酸对MNNG诱导的哈族食管上皮细胞恶变的干预作用及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TALE技术构建哈族食管上皮DNMT1高表达细胞株模型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MNNG诱导哈族食管上皮DNMT1高表达细胞恶性转化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叶酸对MNNG诱导的哈族食管上皮细胞恶变的干预作用及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叶酸对MNNG诱导的哈族食管上皮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的干预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环境因素与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8)p53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53基因 |
2 p53基因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
2.1 p53基因与细胞调亡的关系 |
2.2 p53基因对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
2.3 p53基因在食管癌预后的作用 |
2.3.1 现代分子生物学观点 |
2.3.2 血清p53抗体 |
3 以p53为靶点的药物对食管癌的治疗 |
(9)四十年跨度61 012例食管癌生存分析和MHC区域SNP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四十年跨度 61012 例食管癌生存分析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结果 |
1.3.1 一般情况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
1.3.2 行为生活方式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
1.3.3 高低发区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
1.3.4 临床特征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
1.3.5 病理因素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
1.3.6 治疗因素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
1.3.7 Cox回归结果 |
1.4 讨论 |
1.4.1 一般信息和食管癌生存期 |
1.4.2 行为生活方式和食管癌生存期 |
1.4.3 高低发区和食管癌生存期 |
1.4.4 临床特征和食管癌生存期 |
1.4.5 病理因素和食管癌生存期 |
1.4.6 治疗因素和食管癌生存期 |
1.5 结论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中国人食管鳞癌MHC区域的SNP关联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3 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
2.2.4 研究方法 |
2.2.5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 |
2.3.1 食管癌GWAS初筛的MHC区域结果 |
2.3.2 验证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2.6 参考文献 |
综述 食管癌生存期、遗传易感性和MHC免疫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HPV感染、p53基因72密码子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口腔癌的关系及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口腔癌发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p53基因72密码子多态性与口腔癌关系的易感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HPV感染与口腔癌关系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口腔癌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五部分HPV感染与口咽部鳞状细胞癌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小结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 |
发表文章 |
个人简介 |
四、烟酒嗜好与食管癌p53蛋白高表达的关联性(论文参考文献)
- [1]LncRNA H19在香烟烟雾暴露促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叶美洁. 汕头大学, 2021
- [2]培正散结通膈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与网络药理学研究[D]. 周尧红.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长链非编码RNA RASSF8-AS1竞争性结合miR-664b-3p调控TLE1表达影响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D]. 刘涛.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胃癌危险因素的定量评估及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D]. 段富交. 郑州大学, 2020(02)
- [5]BRAP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D]. 吕作利.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6]PAQR3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生存预后的相关性及其功能研究[D]. 白鸽. 新疆医科大学, 2018(12)
- [7]叶酸对MNNG诱导的哈族食管上皮细胞恶变的干预作用及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D]. 张慧霞.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8)
- [8]p53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J]. 孙桂丽,任志红,王大鹏,李明,张彬. 现代肿瘤医学, 2016(15)
- [9]四十年跨度61 012例食管癌生存分析和MHC区域SNP关联性研究[D]. 张朋. 郑州大学, 2016(12)
- [10]HPV感染、p53基因72密码子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口腔癌的关系及预后研究[D]. 何保昌. 福建医科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