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与永城地区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对比分析

郑州与永城地区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对比分析

一、郑州和永城地区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卢瑞娜[1](2021)在《山西汾河中游灵敏性粉土的性质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灵敏性土是一种结构性很强的土,在受到扰动之后强度和变形特性变化显着。本文根据地质调研划定了山西汾河中游一级阶地灵敏性粉土的分布范围,并对灵敏性粉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同时用多种表征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粉土灵敏性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相应的灵敏性粉土的性质改良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根据山西汾河一级阶地的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划定了汾河一级阶地灵敏性粉土的分布范围,并在区划范围内取样测试粉土的灵敏度情况。研究表明:晋阳湖区域和清徐的富水区域由于其充足的补给水源和良好的地层结构,成为汾河中游灵敏性粉土的主要分布区,其内粉土多为中、高灵敏性土。(2)在典型的灵敏性粉土分布区域取样,从基本物理性质、矿物成分、可溶盐、颗粒级配和微结构五个方面研究了灵敏性粉土的物理性质。研究表明:风干后粉土的塑性指数比天然含水率的土样明显降低,土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不可逆;粉土的黏土矿物中伊利石含量最高,同时存在性质比较活泼的非晶态水铝英石;基于分形模型提出分维值Df作为定量指标,用于评价不同预处理方式的颗粒分散效果,通过t检验发现煮沸和六偏磷酸钠溶液联合使用的预处理方式可以达到最佳分散效果;粉土的颗粒频率分布曲线呈现双峰高斯分布;原状土样的孔隙大小以孔径在0.1-1.0μm的小孔隙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团粒间的孔隙;粉土颗粒排列的定向度低,微结构形态有边边、边面联结的絮凝结构和弓链形的大孔隙蜂窝结构。(3)通过一维固结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别对灵敏性粉土的压缩和触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扰动时间的灵敏性粉土的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结构屈服应力是灵敏性粉土压缩特性的关键转折点,在结构屈服应力处,由于结构强度破坏,原状土的沉降量突增,固结系数突增,主固结比突降,次固结对沉降的贡献开始上升,而次压缩系数Cα与其相应固结压力下的压缩指数Cc比值则基本为常数3.1×10-4;重塑土和原状土的压缩曲线延长线大约于0.58e0处重合;加载速度越快,沉降值越大,其压缩曲线越趋近于线性,可能失去特征点。结构强度的存在使得灵敏性粉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类似超固结土的应变软化特性;灵敏性土触变后各项指标的恢复具有时效性,无侧限抗压强度线性恢复,弹性模量台阶式恢复。扰动后的灵敏性粉土在同级压力下的沉降量与扰动时间成正比,扰动造成的附加沉降由主固结和次固结共同贡献;灵敏性粉土在轴向循环荷载下的累计应变可用拟合公式表达。(4)根据地势特征和水动力搬运条件,取样上游的静乐红黏土和东山黄土,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XRD、IR和XRF测试方法,从地貌特征、颗粒表面微形态、矿物成分和化学风化程度等方面分析汾河中游一级阶地粉土灵敏性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灵敏性粉土是上游红黏土和东山黄土经冲洪积搬运作用,在晋中断陷盆地的低盐静水环境中沉积,因伊利石和水铝英石加速形成不稳定的絮凝和蜂窝结构,其灵敏度整体比海相沉积软土要低。(5)基于灵敏性粉土的试验结果,建立了对应的PFC2D离散元模型进行标定。改变模型的平均粒径、粒径比、粒间黏结强度和摩擦系数等细观参数,对模拟结果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细观参数与宏观强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细观参数中,粒间黏结强度对粉土的宏观强度影响最大,通过胶凝材料加强颗粒间的黏结强度则可增加微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改良土性。水泥在含水量较低的时候加固效果最好,但在含水量较高的时候,掺入少量的半水石膏或聚氨酯或者两者,替代同比例的水泥可以在降低水泥用量的同时提高水泥土的强度。

曹睿思[2](2021)在《复合地基上闸站结合工程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白屈港闸站位于江阴市滨江经济开发区陈泗港与长江交汇处,距长江口约350m。由于地质条件较差,设计使用了水泥土搅拌桩来加固地基。为了研究复合地基上的白屈港闸站安全稳定状况,本文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研究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方法,并采用ABAQUS软件对白屈港闸站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复合地基“代表单元体”,用有限元法进行无侧向变形压缩试验数值模拟,经过单桩、四桩和九桩“代表单元体”数值模拟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选取四桩“代表单元体”来计算得出复合地基的压缩模量比较合理。(2)选取桩长、面积置换率、桩体压缩模量、桩间土压缩模量、下卧层土压缩模量这五种影响复合地基压缩模量参数,通过对比分析复合地基在这五种参数影响下的沉降、应力应变和压缩模量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影响复合地基压缩模量参数的敏感性,得出这五种参数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影响大小的顺序分别是:面积置换率、桩体压缩模量、桩间土压缩模量、桩长、下卧层土压缩模量。并进一步应用MATLAB软件实现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关于这五种参数的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神经网络预测模型。(3)基于预测模型计算的白屈港闸站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确定了复合地基的变形模量。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白屈港闸站结构及复合地基三维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充分地考虑了闸站结合结构与复合地基之间的整体效应,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下闸站结构的位移、应力、地基承载力及底板内力与配筋情况。结果表明,白屈港闸站具有较好的整体稳定性和结构安全性。

李克甲[3](2021)在《既有城际铁路路基帮宽增建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新建中卫至兰州铁路接入中川城际铁路为增建新线工程,需对既有中川铁路路基进行帮宽填筑施工。而增建新线与中川城际铁路线路设计标准、路基填料选用、填筑压实控制标准等均有差异,因此,需考虑帮填施工过程、施加新线列车荷载作用对既有路基造成的扰动变形,并寻求合理的路基搭接结构形式提升既有-帮宽路基的变形稳定性。本文通过现场调查、施工理论分析和所选典型断面有限元数值模拟,揭示路基搭接结构形式、施工方式及填料物理力学性质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的影响规律。基于减小既有-帮宽路基不均匀变形的目的,提出适用于工程实践的路基搭接结构形式,并对帮填工程施工提供相应的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帮宽路基分层填筑过程,揭示分层填筑施工对既有路基的变化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两侧帮填路基对既有路基的侧向挤压随着填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既有路基两侧路肩水平位移和附加沉降大于路基中心位置,路基帮填高度至3m以后应控制填筑速度,在填筑过程中对路基结合部位应注意找平补平。同时,应设置合理的路基搭接结构,优化帮宽填筑施工的施工方法及填料参数。(2)构建不同工况模型分析台阶开挖尺寸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台阶高宽比为1:1.5时,台阶高度设定为0.6~1.0m,台阶宽度为0.9~1.5m之间为宜。合理的台阶尺寸有利于降低帮填施工对既有路基的变形影响,并减小帮填路基的变形量。台阶尺寸过大或过小均对既有-帮宽路基的变形协调性有负面影响,台阶尺寸设定也须考虑施工合理性,不宜过小。(3)考虑帮填施工过程、施加列车荷载作用两个阶段状态,揭示路基加筋设计形式对既有-帮宽路基位移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推荐加筋间距为0.6m,加筋长度7m至10m,筋材模量2GPa至4GPa。既有-帮宽路基变形、差异沉降以及地基水平位移均随着加筋层数、加筋长度、筋材模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加筋间距的减小而降低。但加筋层数、加筋间距、加筋长度、筋材模量对路基变形的改善并非呈现线性关系,存在较优合理区间。加筋位置方面,土工格栅作为路基加筋材料存在变形约束影响区域,不同加筋位置对既有-帮宽路基水平位移、沉降变形的影响各有侧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区域增加加筋层数以减小位移变形量。(4)分析不同阶段帮填施工方式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侧对称帮填施工对既有路基的扰动变形影响小于一侧帮填完成再进行另一侧的作业方式。在帮填方式的选择上,既有路基水平位移变形比既有路基附加沉降更为敏感。施工条件受限不能两侧对称同时帮填施工时,应加强既有路基变形监测并采取隔离措施,确保既有线运营安全。(5)考虑帮宽路基强度和刚度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路基刚度、强度有效增强了路基整体的抵抗变形能力,并削减既有-帮宽路基的差异沉降,但并非是线性改变关系。路基帮填工程应选用内摩擦角较大的填料并适当提高路基填料压实度,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控摊铺填料的含水率和压实系数,提升既有-帮宽路基的变形稳定性。

王文韬[4](2020)在《豫东浅层粉土工程地质分区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文中认为通过分析商丘市区大量的工程勘察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从地貌特征入手。具体分析浅层粉土了成原因、分布规律、工程地质特征。以地貌分区为依据,将研究区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分区。通过分析对比各区土工试验成果的统计结果,分别研究了各地质分区的浅层粉土的物理和力学特性,并通过平板载荷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综合比较,确定了获得浅层粉土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为类似地区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赵金鹤[5](2020)在《沿海软土区地基变刚度调平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交流密切经济发展迅速,城市更加繁荣,高层、超高层建筑平地而起,工程建设中桩基础因其优势而被大量采用,能够更好满足桩基承载性能。以前常用的布桩方式采用的是天然地基和均匀布桩,天然地基和均匀布桩的复合地基承受均布荷载时,竖向支承刚度平均分布,基础沉降产生内大外小的蝶形分布形态,产生不均匀沉降。如果上部结构荷载为框架—核心筒等不均匀结构形式时,产生的差异沉降更加明显。差异沉降对上部建筑的可靠性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何调节结构物的差异沉降,使结构物保持稳定,是近几年学者一直研究的课题。软土地区的工程实例中,天然地基一般不能达到承载和变形要求,可以采用复合地基的基础形式控制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本文结合前人研究的内容,分析了复合地基变刚度布桩差异沉降控制的原理,分别比较不同基础形式下、不同桩长情况下的主裙楼桩基沉降,提出沿海软土区复合地基变刚度调平设计步骤。此文结合天津某超高层项目具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复合地基变刚度布桩差异沉降控制的原理进行详细分析。结合FLAC3D软件建立分析模型,分析了框架—核心筒结构变刚度调平后的沉降值,与实际测量结果相结合。所得出的结论如下:(1)结合实际工程数据,框架—核心筒结构的高层建筑,通过变刚度调平设计,例如通过设置长短桩,调整桩间距等,相对强化核心区域的桩基刚度,弱化外围框架的桩基刚度。能够更好地减小沉降差,也能减少建设成本。(2)对上部结构-基础-桩土共同分析,以调整“桩土支承刚度分布为主线”,通过改变布桩方式合理调整桩基刚度,能够减少最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3)通过天然地基和复合桩基对比分析沉降差,在框架—核心筒结构下采用变刚度布桩方式能够显着的控制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减少对建筑物造成的不良影响。(4)通过模型模拟的数值和现场观测的结果大致相符合,表明如果在实际工程中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比较精确的预测桩基沉降的影响,对以后类似工程可以提供参考。

裴强强[6](2020)在《夯土遗址传统工艺科学认知与稳定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长期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夯土遗址病害频发,其中渐进式劣化是威胁遗址本体长期保存的主要病害之一,根部掏蚀则最为典型且破坏力最强。雨水冲刷、风沙磨蚀、水盐运移和温度梯度变化均是脆弱夯土建筑遗址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受建造工艺影响,夯土遗址层界面相对较脆弱,层界面最先出现表面风化、横向裂隙发育、局部掏蚀悬空,在重力作用下局部拉裂或压碎,最终形成贯通层状裂隙直至坍塌,这是威胁遗址本体长期保存的主要因素之一。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地震频发,且多属于强震区,据统计,有记载以来丝绸之路沿线6级以上地震共220次,7级以上53次,而地震是导致根部掏蚀遗址坍塌的主要诱因,是造成遗址本体坍塌的主要外动力。本文基于对传统夯筑工艺文献的梳理,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室内实验、现场夯筑工艺和足尺静动力模拟实验,在科学认知传统夯筑工艺质量影响因素和控制指标的基础上,揭示了夯土结构薄弱层界面的影响,阐明了传统夯筑工艺从相土验土、结构特征、工具匹配、营造模数、夯筑技法等系统工序;结合模拟实验建立了叠压夯筑工艺的力学模型,科学分析了传统夯筑工艺夯击应力的收敛特征;揭示了渐进式根部掏蚀墙体的应力重分布和墙体渐变式失稳机制;基于足尺原位、掏蚀45%墙厚模拟振台实验,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夯土墙体的静动力响应特征,建立了静动力作用下夯土遗址墙体互馈机制及稳定性计算模型,提出了夯土遗址稳定性评估和夯筑加固技术控制指标。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点如下:(1)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室内实验、现场夯筑工艺实验,科学认知了传统夯筑工艺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指标,揭示了薄弱层界面对夯土结构的影响,阐明了传统夯筑工艺从相土验土、结构特征、工具匹配,到营造模数、夯筑技法等的系统工序特征。(2)传统工艺夯击应力及效果测试表明,冲击应力随着夯击锤的重量增大、铺土厚度减薄及夯击遍数的增加,整体呈增大趋势;随着夯筑遍数增加,夯窝、夯实厚度、冲击力及弹性模量等逐渐收敛,夯筑1-4遍增长速率最快,4-6遍次之,6-8遍相对缓慢,8遍以后趋于稳定;基于此建立了夯锤重量、铺土厚度和夯筑遍数三变夯击应力计算模型和经验式,揭示了逐层叠加夯筑法这一古代夯筑工艺技术的突出特征。(3)渐进式的掏蚀是遗址根部局部坍塌及整体失稳的主要途径,渐进式掏蚀凹进模拟实验表明,墙体高厚比2:12.5:1时,随着根部逐渐掏蚀,掏蚀深度在墙厚0-10%范围内,墙体自身应力无明显变化,10%-20%时掏蚀侧局部区域压应力明显增加,20%-40%时墙体掏蚀压应力迅速增大,未掏蚀侧拉应力明显增大,墙体掏蚀深度超过45%压应力急剧增大,未掏蚀侧拉应力显着增加,且拉应力逐渐超掏蚀侧平移,直至掏蚀侧应力集中区压碎或墙体重心偏移,墙体坍塌破坏。(4)基于足尺原位和掏蚀45%墙厚模拟振台实验,形成了一套土体内部应力应变、位移及加速度,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的监测装置,为足尺夯土墙体振台实验研究积累了经验。(5)基于足尺原位和掏蚀45%墙厚模拟振动台实验结果,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静力和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响应特征,分析了夯土遗址建模技巧、研究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夯土墙体静动力作用下稳定性计算模型。(6)通过建模分析原位和掏蚀45%墙厚模型,在静力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寻找到了主要破坏面、破坏形式和评价基准,提出了遗址体加固后稳定性评价应以原位状态安全储备为基准,为加固措施所需抗力和加固效果评价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7)根部掏蚀深度直接影响夯土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墙体渐进式掏蚀深度超过墙体厚度45%时,在地震力作用下8度设防(400gal)墙体,墙体掏蚀深度超过墙厚的15%时,均从未掏蚀侧的层界面拉裂,直至掏蚀侧压碎而破坏。地震荷载作用下,需要干预掏蚀深度不足静力作用下的1/3。以上成果为夯土遗址传统营造工艺的认知、传承、挖掘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解读了逐层叠压式夯筑工艺的受力机制和科学内涵,揭示了渐进式根部掏蚀夯土遗址应力重分布、静动力状态的破坏机制,提出了根部掏蚀遗址在静力和8度设防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干预阈值,为夯土遗址稳定性评价和夯筑支顶加固技术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为夯土建筑遗址价值发掘、工艺技术传承和保护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支撑。

张丽娟[7](2020)在《强夯法地基加固数值模拟及工程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强夯法地基加固方式因操作简单、经济合理、加固效果显着、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未有成熟的计算方法来指导设计和施工,强夯法处理后的地基在上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还无法精准计算。因此研究强夯法对回填土地基加固的影响因素和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项目强夯法地基加固处理实例为依托,对强夯法加固高填方地基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强夯法地基加固处理的影响因素和工程实施中的改进方向。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了回填土地基产生的背景及强夯法的优越性,简述强夯法的发展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2、阐述了强夯法地基加固的机理,分析比较并选取了数值模拟的应用软件和本构。3、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比较锤重、落距、锤径和土体物理指标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程度;同时得出与实际工程同参数下的变形量和有效加固深度。4、根据实际工程的施工情况,强夯后的检测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得出实际施工结果围绕模拟结果上下浮动,同时提出了强夯法地基加固处理和基础应用的改进方向。为类似工程提供工程经验,也有利于强夯法的推广和发展。

田园园[8](2020)在《安九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变形研究》文中认为修建公路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软土地基,尤其在一些沿海、湖泊多的地区,软土地基特别常见。路堤沉降和失稳是工程上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修建公路时因软土地基造成的的沉降问题,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事情。本文结合了国内外对软土地基的研究现状,对软土的成因、分布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依托安九二期公路工程的K195—K395段软土工程资料,对该工程的工程概况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结合的方式,从造价、工期、处理效果、环境影响、施工难度和机械设备六个方面对水泥搅拌桩、管桩和塑料排水板三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式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十位专家的总排序权重值,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为处理该软土地基的最优处理方案。本文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K195—K395段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沉降量和路堤坡脚处的侧向位移变化规律,并同该工程的监测值进行对比,最后并从水泥搅拌桩的桩间距、桩长、桩的刚度,砂垫层和土工格栅等因素对地基沉降、侧向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PLAIXS有限元对使用水泥搅拌桩处理前后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可以有效地加固软土地基,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使地基沉降值和侧向位移值大大减小;随着路堤的填筑,沉降值和侧向位移也随之增大。(2)与工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通过PLAXIS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出的结果与工程监测的结果相比有一些微小差距,这是由于模型简化的原故,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表明PLAIXS有限元软件的模拟是可行的。(3)对水泥搅拌桩的桩间距、桩长、桩的刚度以及砂垫层和土工格栅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桩间距对沉降值和侧向位移影响较小,随着桩间距的减小沉降值和侧向位移随之增加;桩的长度对沉降值和侧向位移影响较大,长度越大,沉降值和侧向位移越小;沉降值和侧向位移会随着刚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变化不明显;砂垫层和土工格栅对沉降值和侧向位移都有所抑制,但砂垫层主要对减小沉降值有明显的作用,土工格栅对侧向位移抑制效果较好。图37表20参32

王文宝[9](2020)在《碎石土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山区开发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填方地基的数量、高度、规模逐步增大,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是高填方地基的沉降变形与稳定性问题。以往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多为单一的石质填土或土质填土地基,对于土石混填地基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开展山区高填方地基中土石混填料的力学特性与施工技术研究,特别是对土石混填高填方地基的沉降变形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碎石土高填方地基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相似模型试验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碎石土的基本力学特性及碎石土高填方地基的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对高填方体的沉降变形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概括总结,同时,给出了一些可以有效控制高填方体沉降变形的措施。(2)通过开展碎石土的击实试验、固结试验和直剪试验研究发现,碎石土中含石量为70%左右时其最大干密度达到了峰值;在不同含水量及土石比下,碎石土的应力p-应变?关系符合对数函数关系;不同碎石土试样的内摩擦角随着含石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而粘聚力则表现出随含石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3)通过不同土石比(70:30,50:50,30:70)模型试验研究发现,高填方地基在填筑过程中,坡体内部土压力值随填筑高度的增大基本呈简单的线性增长关系。此外,碎石土中含石量的增加可有效减小填方体的沉降变形。(4)通过FLAC3D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可得,随着填筑高度的不断增高,高填方体的最大沉降值随填方高度呈指数关系增长。同时,高填方地基所受的应力随填筑高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距地基底部越近则所受应力越大。

陈赵慧[10](2020)在《湖相沉积软土HSS模型参数及变形预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加速发展,各种工程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特别是软土分布广泛的地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因此对于基坑变形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常用的变形预测方法主要是系统分析法和数值分析法,因此分别采用限元软件和可拓云理论对基坑变形进行分析。昆明滇池流域分布着深厚且范围非常广泛的湖相沉积软土,主要由泥炭质土、粉质黏土、黏土及粉土层组成。本构模型及其参数选择对有限元计算结果影响巨大,针对湖相沉积的软土,本文对6个常用本构模型进行了分析,发现硬化土小应变模型(HSS)能充分考虑土体应力路径的影响及小应变情况下土体模量的高度非线性,在模拟基坑开挖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因此数值分析时采用HSS模型对昆明软土场地的基坑变形进行计算。但对于昆明这种特性的区域性软土层,尤其是泥炭质土层,几乎没有HSS模型参数的研究。本文取原状土层到室内进行了三轴试验、压缩试验及一些物理力学指标试验以及对收集大量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进行分析,给出了HSS模型的参数取值方法,并通过两个工程实例验证了参数取值的合理性。通过以上研究可为类似软土地区的基坑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另外对岩土工程参数的勘察、选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多种本构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硬化土小应变模型(HSS模型)既能考虑土体的塑性变形、压缩硬化,也能区分加、卸载和刚度随应力变化的特性,所以选择HSS模型作为分析滇池湖相沉积软土基坑变形的首选模型。(2)对滇池湖相沉积的典型软土泥炭质土、粉土及黏土取原状土样进行多种试验,并结合大量的地勘资料分析,给出了适合隶属于本地区软土的HSS模型参数的取值方法。(3)对多个昆明泥炭质土场地地铁站点基坑从勘察、开挖、支撑、监测等数据资料方面,综合分析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特征和规律。并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并对围护墙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周边房屋沉降为研究对象,对计算结果和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以及验证HSS模型参数取值的合理性。(4)对泥炭质土场地的变形特点进行分析,选择出影响最显着的7个指标,建立沉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用可拓云模型对泥炭质土场地的沉降风险进行评价,并通过实例验证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并对指导了施工,解决了工程问题,消除了潜在风险。

二、郑州和永城地区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郑州和永城地区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汾河中游灵敏性粉土的性质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灵敏性土的结构性研究现状
        1.2.1 灵敏性土的压缩特性
        1.2.2 灵敏性土的触变特性
        1.2.3 灵敏性土的本构模型
    1.3 灵敏性土成因的现行研究方法
    1.4 灵敏性粉土的土性改良方法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工作
第2章 汾河中游一级阶地灵敏土的区划
    2.1 地质勘察
    2.2 汾河地质地貌概况
    2.3 晋中盆地的特殊水文地质条件
    2.4 汾河中游粉土的灵敏度情况
    2.5 小结
第3章 灵敏性粉土的物理性质
    3.1 基本物理性质
        3.1.1 物理指标的关系
        3.1.2 灵敏度S_t与物理指标的关系
        3.1.3 塑性指数的变异性
    3.2 矿物成分和可溶盐
        3.2.1 不同粒组的分离
        3.2.2 矿物分析原理
        3.2.3 可溶盐
    3.3 颗粒级配(PSD)
        3.3.1 预处理方式的选择
        3.3.2 灵敏性粉土的颗粒级配结果
    3.4 微结构
        3.4.1 孔隙特征
        3.4.2 颗粒特征
        3.4.3 化学元素
    3.5 小结
第4章 灵敏性粉土的力学性质
    4.1 压缩特性
        4.1.1 原状土与重塑土对比
        4.1.2 不同加卸载路径下粉土的变形特性
    4.2 触变性
        4.2.1 应力应变曲线
        4.2.2 触变恢复特性
    4.3 扰动对灵敏性粉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4.3.1 扰动对固结特性的影响
        4.3.2 扰动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4.3.3 轴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4.4 粉土力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4.4.1 固结特性与细粒含量的关系
        4.4.2 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黏粒含量的关系
    4.5 小结
第5章 灵敏性粉土的成因分析
    5.1 灵敏性粉土的形成原因
        5.1.1 地质背景
        5.1.2 颗粒特征
        5.1.3 矿物特征
        5.1.4 地球化学特征
        5.1.5 灵敏性粉土的沉积环境
    5.2 细观参数对粉土灵敏性的敏感性分析
        5.2.1 离散元接触本构模型的选择和标定
        5.2.2 颗粒级配对强度的影响
        5.2.3 粒间黏结强度对强度的影响
        5.2.4 摩擦系数对强度的影响
        5.2.5 细观参数与宏观力学性质的关联度分析
    5.3 灵敏性粉土的性质改良
        5.3.1 无机胶凝材料
        5.3.2 有机胶凝材料
        5.3.3 有机与无机胶凝材料联合使用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复合地基上闸站结合工程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合地基变形(沉降)分析研究进展
        1.2.2 闸站结合工程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路线
第2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
    2.1 基于“代表单元体”的复合地基压缩模量数值计算方法
    2.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2.3 材料破坏准则及本构模型
    2.4 复合地基参数及“代表单元体”模型
    2.5 计算结果与分析
        2.5.1 单桩“代表单元体”计算结果
        2.5.2 四桩“代表单元体”计算结果
        2.5.3 九桩“代表单元体”计算结果
        2.5.4 群桩效应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合地基压缩模量影响参数及预测模型
    3.1 桩因素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影响
        3.1.1 桩长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的影响
        3.1.2 面积置换率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的影响
        3.1.3 桩体压缩模量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的影响
    3.2 土因素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影响
        3.2.1 桩间土压缩模量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的影响
        3.2.2 下卧层土压缩模量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的影响
    3.3 复合地基压缩模量使用BP神经网络实现的预测模型
        3.3.1 BP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3.3.2 MATLAB中BP神经网络的实现
        3.3.3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白屈港闸站工程有限元分析
    4.1 工程概况
        4.1.1 工程特性表
        4.1.2 地质资料
        4.1.3 地基处理
    4.2 闸站工程结构分析计算模型
        4.2.1 计算模型与网格划分
        4.2.2 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
        4.2.3 计算工况及基本荷载
    4.3 计算结果分析
        4.3.1 闸站结构位移分析
        4.3.2 闸站结构应力分析
        4.3.3 闸站结构承载力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既有城际铁路路基帮宽增建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路基帮宽填筑对既有线路基影响研究
        1.3.2 新旧路基搭接结构形式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路基帮宽工程环境调查及设计方案分析
    2.1 工程背景概述
    2.2 工点地理环境及工程地质特征
        2.2.1 地理环境
        2.2.2 地层工程地质特征
        2.2.3 水文地质特征
    2.3 依托工程调查分析
        2.3.1 路基帮宽工程设计方案分析
        2.3.2 现场环境调查
    2.4 本章小结
3 既有-帮宽路基搭接结构形式研究
    3.1 变形控制处治技术分析
        3.1.1 变形控制措施
        3.1.2 搭接结构形式应用分析
    3.2 数值计算分析软件及模型确定
        3.2.1 ABAQUS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
        3.2.2 有限元分析模型构建
        3.2.3 参数拟定和计算流程
        3.2.4 计算简化和假定
    3.3 对称帮宽填筑路基结合部台阶开挖分析
        3.3.1 台阶开挖作用
        3.3.2 台阶尺寸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的影响
    3.4 对称帮宽填筑加筋路基变形特性分析
        3.4.1 土工格栅作用机理
        3.4.2 加筋位置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的影响
        3.4.3 加筋间距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的影响
        3.4.4 加筋长度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的影响
        3.4.5 筋材模量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帮宽填筑路基变形控制影响因素研究
    4.1 既有-帮宽路基变形控制影响因素
    4.2 帮填方式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特性的影响
        4.2.1 不同帮填方式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特性对比分析
        4.2.2 不同帮填方式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影响差异性分析
    4.3 帮填填料性质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的影响
        4.3.1 帮填填料刚度
        4.3.2 帮填填料强度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豫东浅层粉土工程地质分区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粉土的基本特征和成因
    2.1 区域地质地貌特征
    2.2 粉土的现场特征
    2.3 粉土成因与工程地质分区
3 工程地质分区内浅层粉土物理力学性质对比
    3.1 物理指标比较分析
    3.2 力学强度指标比较分析
    3.3 固结系数指标比较分析
4 地基承载力确定
    4.1 地基土载荷试验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 承载力的确定
5 结论

(5)沿海软土区地基变刚度调平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复合桩基沉降计算和荷载强度探究
    2.1 桩基持力层及下卧层强度验算
        2.1.1 桩基持力层强度验算
        2.1.2 桩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2.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探究
    2.3 复合桩基沉降机理分析
    2.4 复合桩基沉降问题弹性力学理论
        2.4.1 Geddes解
        2.4.2 Boussinesq解
        2.4.3 Mindin解
    2.5 群桩沉降计算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合桩基变刚度布桩差异沉降控制原理
    3.1 基本思路
    3.2 变刚度调平概念设计
    3.3 变刚度调平设计原则
    3.4 理论基础
        3.4.1 上部结构刚度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3.4.2 基础刚度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3.4.3 地基刚度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3.4.4 复合地基控制差异沉降设计原理
        3.4.5 地基变形计算模型—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
        3.4.6 桩土变形计算模型—有限压缩层混合修正模型
    3.5 复合地基变刚度调平沉降控制优化设计步骤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土地区变刚度调平工程应用实例
    4.1 工程项目概况
    4.2 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4.2.1 地形地貌
        4.2.2 工程地质
        4.2.3 水文地质条件
    4.3 桩基持力层的选择及基础形式确定
        4.3.1 桩基持力层的选择
        4.3.2 基础形式的确定
    4.4 桩基沉降软件分析
        4.4.1 FLAC3D简介
        4.4.2 FLAC3D分析计算思路
    4.5 有限元模型建立
    4.6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桩基沉降观测结果与分析
    5.1 桩基沉降观测建议
    5.2 桩基沉降观测结果及分析
    5.3 模拟与观测结果对比分析
    5.4 桩基沉降观测误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6)夯土遗址传统工艺科学认知与稳定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土质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1.2.2 夯筑技术研究
        1.2.3 根部掏蚀病害特征与机理研究
        1.2.4 夯筑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关键技术问题及创新点
        1.4.1 关键技术问题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传统夯筑工艺的科学化
    2.1 夯筑工艺演变特征及营造制度
        2.1.1 夯筑工艺演变
        2.1.2 夯筑工艺营造制度
    2.2 夯筑工艺与作用机制
        2.2.1 材料与工具制备
        2.2.2 工况与夯筑工艺
        2.2.3 测试方法
        2.2.4 单层夯击应力特征分析
        2.2.5 夯筑工艺受力过程弹塑性理论
        2.2.6 多层夯击应力特征分析
        2.2.7 夯筑质量测试分析
    2.3 夯层层界面特性研究
        2.3.1 样品制备
        2.3.2 测试分析方法
        2.3.3 层界面力学特征与分析
        2.3.4 小结
第三章 足尺实验墙制作及静动力响应实验设计
    3.1 实验设计
        3.1.1 原位实验墙
        3.1.2 渐进式掏蚀实验墙
        3.1.3 坍塌式掏蚀实验墙
        3.1.4 掏蚀实验墙
    3.2 足尺实验墙制备
        3.2.1 实验土基本性质
        3.2.2 实验墙制备及测试点布置
        3.2.3 实验墙吊装箱体设计与制备
    3.3 足尺实验墙测试设备与方法
        3.3.1 模拟地震加载方法及条件
        3.3.2 加速度响应测试
        3.3.3 动应变响应测试
        3.3.4 应力响应测试
        3.3.5 宏观形变测量
        3.3.6 动态变形测量
        3.3.7 温湿度测试
        3.3.8 数据采集系统
    3.4 振动台模拟实验基本参数
        3.4.1 模型相似关系
        3.4.2 波形选择
        3.4.3 加载方式
        3.4.4 工况输出情况
    3.5 实验流程及防护措施
第四章 足尺模拟实验墙静力响应特征结果与分析
    4.1 原位墙体静力结果与分析
    4.2 渐进式掏蚀墙体静力分析
        4.2.1 渐进式掏蚀墙体应变特征
        4.2.2 渐进式掏蚀墙体位移特征
        4.2.3 小结
    4.3 坍塌式掏蚀静力特征分析
        4.3.1 坍塌式掏蚀墙体应变特征
        4.3.2 坍塌式掏蚀墙体位移特征
        4.3.3 小结
    4.4 小结
第五章 足尺模拟实验墙动力响应特征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现象及破坏机理分析
        5.1.1 原位墙体
        5.1.2 掏蚀墙体
    5.2 夯土墙体结构动力特性
        5.2.1 原位墙体频率谱图
        5.2.2 掏蚀墙体频率谱图
    5.3 夯土墙体结构加速度响应
        5.3.1 原位墙体加速度响应
        5.3.2 掏蚀墙体加速度响应
    5.4 夯土墙体结构位移响应
        5.4.1 原位墙体位移响应
        5.4.2 掏蚀墙体位移响应
    5.5 夯土墙体结构应力响应
        5.5.1 原位墙体应力响应
        5.5.2 掏蚀墙体应力响应
    5.6 夯土墙体结构惯性力与层间剪切力
        5.6.1 原位墙体惯性力与层间剪切力
        5.6.2 掏蚀墙体惯性力与层间剪切力
    5.7 夯土墙体失稳机制
        5.7.1 应变分析
        5.7.2 破坏模式分析
        5.7.3 小结
第六章 夯土遗址数值模拟及稳定性评价方法
    6.1 建立夯土墙体数值模型
        6.1.1 基本假定
        6.1.2 几何模型
        6.1.3 单元格划分
        6.1.4 模态分析
        6.1.5 材料属性
    6.2 结构模型静力特征分析
        6.2.1 原位墙体模型静力响应特征
        6.2.2 掏蚀墙体模型静力响应特征
    6.3 结构模型动力响应分析
        6.3.1 模型加速度响应
        6.3.2 模型位移响应
        6.3.3 模型应力应变响应
    6.4 夯土墙体动力作用下结构失稳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强夯法地基加固数值模拟及工程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地基处理的方法
        1.1.3 研究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1.2.1 强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2.2 强夯法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第2章 强夯法的加固机理及应用
    2.1 强夯加固机理
    2.2 强夯法应用效果
        2.2.1 有效加固深度
        2.2.2 加固质量
    2.3 强夯法加固的仿真机理
        2.3.1 数值模拟的应用软件
        2.3.2 模型土体本构关系
第3章 深回填土强夯法数值模拟分析
    3.1 ABAQU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 单次夯击后土体的变化规律
        3.2.1 单次夯击后土体变形量的变化规律
        3.2.2 单次夯击后的有效加固深度变化规律
    3.3 多次夯击后土体的变化规律
        3.3.1 多次夯击后土体变形量的变化规律
        3.3.2 多次夯击后的有效加固深度变化规律
    3.4 土层物理指标对强夯效果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回填土强夯的工程案例分析
    4.1 工程概况及风险分析
        4.1.1 工程概况
        4.1.2 风险分析
    4.2 工程强夯的可行性分析
        4.2.1 沉降变化规律
        4.2.2 经济性比较
        4.2.3 地理环境
    4.3 强夯法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
        4.3.1 强夯法的应用范围
        4.3.2 强夯法的施工
        4.3.3 强夯法的检测
        4.3.4 使用中的监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 教育经历
    2. 工作经历

(8)安九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说明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软土的工程特性及常用的处理技术
    2.1 软土的工程特性
        2.1.1 软土的定义
        2.1.2 软土的类型
        2.1.3 软土的分布
        2.1.4 软土的工程性质
    2.2 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
    2.3 软土地基的沉降计算
        2.3.1 分层总和法
        2.3.2 考虑不同变形阶段的沉降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层次分析法在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上的应用
    3.1 层次分析法
        3.1.1 层次分析法的定义
        3.1.2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3.1.3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3.2 层次分析法在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上的应用
    3.3 专家打分及构造判断矩阵
        3.3.1 专家打分
        3.3.2 数据处理
    3.4 计算成对比较矩阵
        3.4.1 MATLAB程序设计思路
        3.4.2 使用MATLAB程序代码计算成对比较矩阵
        3.4.3 计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LAXIS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分析
    4.1 工程概况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PLAXIS有限元软件简介
        4.2.2 本构模型的选取
        4.2.3 模型建立的步骤
    4.3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4.3.1 水泥搅拌桩处理前后的位移对比分析
        4.3.2 路堤填土高度的影响分析
        4.3.3 地表沉降与监测结果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土地基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水泥搅拌桩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5.1.1 水泥搅拌桩的桩间距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5.1.2 水泥搅拌桩的桩长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5.1.3 水泥搅拌桩的桩刚度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5.2 砂垫层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5.3 土工格栅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碎石土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碎石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2 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机理及其控制措施
    2.1 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机理
        2.1.1 原地基沉降变形机理
        2.1.2 填筑体沉降变形机理
    2.2 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
    2.3 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控制措施
    2.4 本章小结
3 碎石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3.1 试样制备
    3.2 击实试验
        3.2.1 试验方案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固结试验
        3.3.1 试验方案
        3.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直剪试验
        3.4.1 试验方案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4.1 模型试验设计原理
    4.2 试验目的及意义
    4.3 模型试验的工程背景
    4.4 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4.4.1 模型参数设计
        4.4.2 模型试验方案
        4.4.3 模型试验步骤
    4.5 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4.5.1 坡体内部土压力变化
        4.5.2 坡体沉降变化
        4.5.3 坡面水平位移变化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FLAC3D的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规律分析
    5.1 基于FLAC3D的数值模拟分析
        5.1.1 基本假设
        5.1.2 计算模型的建立
        5.1.3 模型的物理力学参数
    5.2 计算结果及分析
        5.2.1 沉降变化规律
        5.2.2 应力变化规律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湖相沉积软土HSS模型参数及变形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2.1 本构模型及HSS模型参数确定的研究现状
        1.2.2 基坑变形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基坑变形预测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有限元本构模型
    2.1 引言
    2.2 弹性本构模型
        2.2.1 线弹性模型
        2.2.2 邓肯-张(Duncan-Chang)模型
    2.3 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
        2.3.1 摩尔库伦模型
        2.3.2 .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
    2.4 硬化类弹塑性本构模型
        2.4.1 硬化土(HS)模型
        2.4.2 硬化土小应变(HSS)模型
    2.5 基坑变形中本构模型比较分析
        2.5.1 工程概况
        2.5.2 有限元计算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昆明湖相沉积区典型土层HSS模型参数选取
    3.1 引言
    3.2 昆明典型土层部分参数确定
    3.3 昆明典型软土层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3.3.1 土的获取方法和取样位置
        3.3.2 含水率试验
        3.3.3 比重和天然密度试验
        3.3.4 液性指数、塑性指数测试试验
    3.4 固结试验
        3.4.1 标准固结试验
        3.4.2 标准固结加载-卸载-再加载试验
    3.5 常规三轴剪切试验
        3.5.1 固结排水试验
        3.5.2 固结不排水试验
        3.5.3 不固结不排水试验
    3.6 昆明典型土层HSS本构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3.6.1 G_0~(ref)的确定方法
        3.6.2 R_f 的确定方法
        3.6.3 黏性土层E_(oed)~(ref) 、E_(50)~(ref) 、E_(ur)~(ref)确定方法
        3.6.4 砂性土及粉土层E_(oed)~(ref) 、E_(50)~(ref) 、E_(ur)~(ref)确定方法
        3.6.5 泥炭质土层E_(oed)~(ref) 、E_(50)~(ref) 、E_(ur)~(ref)确定方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SS模型的工程验证及其在基坑变形分析中的运用
    4.1 引言
    4.2 基坑有限元分析模型
        4.2.1 PLAXIS软件简介
        4.2.2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4.2.3 本构模型和单元
        4.2.4 基坑围护墙变形和地表沉降定义
        4.2.5 基坑墙体与土体的接触算法
    4.3 滇池卫城站
        4.3.1 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4.3.2 工程环境
        4.3.3 围护结构概述
        4.3.4 监测布置及其结果分析
    4.4 兴体路站
        4.4.1 水文地质条件
        4.4.2 围护结构及支撑设计
        4.4.3 监测布置及结果分析
    4.5 基坑有限元分析
        4.5.1 深层水平位移
        4.5.2 地表沉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可拓云理论对基坑周围地表的沉降等级预测
    5.1 引言
    5.2 理论简介
        5.2.1 云模型的基本概念
        5.2.2 可拓云理论
        5.2.3 可拓云理论评价步骤
    5.3 指标权重计算模型
        5.3.1 三标度层次分析法
        5.3.2 改进熵权法
        5.3.3 综合赋权法
        5.3.4 沉降风险等级确定
    5.4 工程实例应用
        5.4.1 指标评价标准确定
        5.4.2 评价指标的确定度函数
        5.4.3 样本综合确定度的计算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 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郑州和永城地区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汾河中游灵敏性粉土的性质及成因研究[D]. 卢瑞娜.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复合地基上闸站结合工程有限元分析[D]. 曹睿思. 扬州大学, 2021(08)
  • [3]既有城际铁路路基帮宽增建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 李克甲.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豫东浅层粉土工程地质分区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J]. 王文韬. 土工基础, 2020(06)
  • [5]沿海软土区地基变刚度调平设计应用研究[D]. 赵金鹤.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6]夯土遗址传统工艺科学认知与稳定性评价研究[D]. 裴强强. 兰州大学, 2020(01)
  • [7]强夯法地基加固数值模拟及工程案例分析[D]. 张丽娟. 浙江大学, 2020(01)
  • [8]安九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变形研究[D]. 田园园.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9]碎石土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研究[D]. 王文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湖相沉积软土HSS模型参数及变形预测研究[D]. 陈赵慧.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郑州与永城地区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