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举制度考析》出版

《清代科举制度考析》出版

一、《清代科举制度考辨》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曾毅[1](2021)在《明代医书作者的群体研究》文中提出医书是中医学术传承的重要载体,明代编着的医书的数量空前,达一千余种之多,在同时期的世界医学史上也绝无仅有。除了像《本草纲目》这样享誉世界的巨着,明代的许多医书至今仍是中医学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参考文献。因此,因此对明代医书进行多方位深入研究,无论对于认识明代医学的历史,还是对现代中医的传承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多关注个体医家及其着作的研究,对于医书整体尤其是对其作者群体的研究缺如。本文试图对明代医书作者的地域、学力、社会身份进行分类,并将作者划分出群体与着作类型特征进行相关性研究,以期通过数据挖掘,勾勒出明代医书作者群体的概貌。本文在广泛收集前任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重要目录文献调研、考证,甄选出812种明代医书,建立《现存明代医书信息数据库》,从中提取442位医书作者信息,逐一考察其籍贯、科考、社会身份等信息,建立《现存明代医书作者信息数据库》,并利用数据库开展了下述研究。1.对现存明代医书的种类、年代分布进行了考察;2.对作者的里籍、功名、职务、社会身份等进行考察,并将作者初步划分为职业医家、兼业医家、和非医家三类群体;3.对不同群体作者的着书数量、着书动机、着作种类与撰着方式、着作影响力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如下结果:1.现存有作者可考的明代医书种类涵盖了《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列所有类目,其数量以临证各科、方书、养生修真导引、本草、医案医话为多。2.医书的产出年代以前期少,中期缓慢增长,后期快速增长的势态,政治动荡等因素对医书的产出数量没有太大影响,经济的发展、商业出版和医学内部的因素是促进医书产出的主要动力。3.医书作者的地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以浙、苏、皖、赣为多,其数量依现今区划排序依次为:浙(127)、苏(95)、皖(60)、赣(37)、沪(17)、豫(17)、鄂(16)、闽(15)、鲁(13)、冀(7)、川(7)、陕(5)、湘(5)、晋(4)、粤(3)、桂、贵、滇、辽、琼各1。提示,相比金元时期,冀、豫、鲁名家辈出的景象,明代中国的医学中心南移,北方逐渐衰落。4.可以考察到科考背景,即获取到功名的的医书作者有131位,其中进士 68位,举人16位,武举人4位,生员43位。获取功名者占作者总数的30%。5.医书作者的身份多元,其中,职业医家(包括官医、民间医)215位,占总数的48.6%,接近半数;兼业医家(有其他职业,如官,同时行医者)40人,约占9%;非医家187人,约占总人数42.4%,这其中官员112、儒生26、文人10、僧道25、书商6、藩王2。医书作者中非医家数量庞大,值得关注。6.就医书编撰数量而言,职业医家人均1.96部,兼业医家人均2.5部,非医家群体人均1.6部;编撰有6部以上医书的高产作者18位,其中职业医家11位,兼业医家3位,非医家4位。其中前三位有2位为兼业医家。7.职业医家趋向于撰着综合性着作、伤寒与金匮、诊法、临证各科、针灸推拿、基础理论类书籍;其创作方式以撰着为主,偏向原创,是医学知识的创造者。兼业医家倾向于创作医论、基础理论、医经、伤寒与金匮,撰着方式上倾向于加工、阐释。非医家群体倾向于创作养生修真导引类书籍,文献整理是其撰着特征。8.高影响力的医书主要由职业医家撰着,是医学文本知识的绝对主导者。9.通过对高产出作者、着有高、极高影响力医书的作者调研发现,高产出作者在科考方面,以经过科举考试教育、有一定科考的作者为主。着有高、极高影响力医书的作者亦是相近,也以拥有生员及以上科考者为主。结合这些作者都是职业医家,可以得出着述数量多、能产出高影响力着作的人物是既有文化(科考)又有医家身份(临床实践经历)的人物。

梁永江[2](2021)在《清代广西进士人数与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清代,进士的地位非常高,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推崇。只有通过科举考试考中的进士才有资格当上中高级官员。因此,进士在清代被视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尽管清代广西进士的人数在全国范围内来看是倒数的,但在整个广西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进士数量占广西所有进士数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有必要对清代广西进士的人数、籍贯、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中式科年、中式甲次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更加全面地认识清代广西的进士群体。关于有清一代广西考中的进士人数,学界有不同的结果。笔者对学界目前统计所得的清代广西进士人数及其数据来源进行列表分析,发现这主要是学者们使用的参考文献、统计标准和统计区域不同造成的。因此,笔者对清代广西进士的统计标准做出了界定,然后以华文书局1969年版《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为底本,参校《清朝进士题名录》等进士名录工具书及相关文献来对清代广西考中的进士人数进行统计。《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中进士籍贯的错误较多,如误将外省进士作广西进士或广西误作外省进士等,对《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中存在的进士籍贯错误之处进行详细考辨后得出有清一代广西考中568名进士。根据《词林辑略》及相关文献的记载,清代广西约4名进士中就有1人入选庶吉士,而庶吉士的时空分布有其自己的特点,因此笔者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以及清代、民国时期的广西地方志对进士的中式科年、中式甲次的记载同样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中记载的清代广西进士的中式科年、中式甲次基本正确。而清代、民国时期的广西地方志记载的进士的籍贯与人数、中式科年、中式甲次等舛误较多。主要是其进士籍贯的着录标准不一,使得进士人数与《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存在出入。除此之外,方志成书时间较早或编者失误等同样会造成失载、漏载进士的问题。但各方志中关于清代广西进士中式甲次的错误较少。此外,笔者对清代、民国时期的广西地方志中关于进士籍贯记载的错误之处进行订正,并对进士名录工具书中存在的进士籍贯错误进行列表统计。清代广西各府、直隶州产生的进士人数在时间和空间上各有不同的特点。总的来说,清代广西进士人数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但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特点。从时间上看,顺治、康熙时期是低谷期,雍正、乾隆时期是平稳期,嘉庆、道光、咸丰时期是快速增长期,同治、光绪时期是鼎盛期。从空间上看,桂林府进士分布最为密集,梧州府、郁林直隶州、浔州府等进士人数分布一般,太平府、镇安府等进士分布稀疏。而这些时空特点又是与国家和广西的政局变化,乡会试政策的变化导致中额人数增减,广西各地的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发展情况紧密相连的。

林光钊[3](2021)在《清代宁夏进士述考》文中提出

马铚穗[4](2021)在《明代楚辞学的特点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明代的楚辞学研究处于蓄势继兴的时期,其呈现出来的研究特点,以及研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都值得后世楚辞学人进行思考探究。因而,以明代的楚辞学特点与问题二者为研究对象来进行一番论述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故文章共分为研究综述、正文、余论三个部分。研究综述主要是对前人关于明代楚辞学的研究内容做收集整理,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从楚辞学史的角度纵观明代楚辞学,这种研究形式以专着居多。第二则是针对明代某部具体的楚辞学作品以成书背景、注释特色为主要内容展开论述,这种研究形式以期刊或硕、博论文为主。第三是对明代楚辞学评点以及楚辞注本研究,其形式以期刊为多。通过归纳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知晓,在明代楚辞学领域仍有空白的地方可以探讨,亦即关于明代楚辞学的特点和楚辞学问题,此二点有论述写作的必要。因此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明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分别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其一是政治方面,明代所推行的以儒学为尊的科举政策,禁锢了学人自由讨论的思想,使得思想文化领域充斥严滞、麻木的气氛。其二是文学方面,文学领域两次兴起复古运动,文人为了文学创作而将目光投向了先秦两汉、魏晋盛唐之时。其三是学术方面,明代学术前期以程朱理学为主导,后期则以心学为盛。由于明代在政治上推行高压的思想政策,文学上以复古为尚,学术上前期守旧、后期解放自由的特点,楚辞学研究领域也受此影响,呈现出从停滞不前到务求新见的转变。第二章是以明代楚辞学的特点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汉代、宋代的楚辞学研究作对比,从而得出明代楚辞学第一个大特点是以文学为主的研究思想。此外,从目录学角度,对明代楚辞学专着作了系统完整地梳理,得出了明代楚辞学的第二个大特点是作品多样化。而这种多样化,又具体表现在:对前代楚辞学书籍翻刻数量增多、楚辞学专着增多、注解方式多样、注解内容多样。第三章以明代楚辞学问题、新说、目录排序现象为研究点,第一部分梳理了由明代发端且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楚辞学问题,以及相关的前辈学者观点,并于最后作出简略地分析考辨。主要集中于这四个问题:《卜居》《渔父》非屈原所作、《九辩》为屈原自作、《招魂》为屈原所作、《大招》为屈原所作。第二部分涉及明代楚辞学的新说,有:湘君、湘夫人为配偶神说、《九歌》非祭词说、《礼魂》为乱辞说,亦于其后作了简短地分析。第三部分对明代楚辞学专着中出现的目录排序各不相同的现象作了论述和分析。第四章则是论述明代楚辞学地位和所作的贡献。第一部分阐述明代楚辞学所具有的承上启下、蓄势继兴的地位。第二部分则从研究方法、创立新说角度来探究明代楚辞学对后世楚辞学研究所作出的贡献。本文的亮点有二:第一是关注到明代诗话集子中所保留的楚辞学研究材料。第二是注意到明代楚辞学专着中出现的目录排序变动现象。此外,本文还有两处特色:其一是对比性,通过与汉代、宋代作对比,论述明代楚辞学的研究思想。其二是问题意识,集中整理了由明代发端的楚辞学问题,并对其进行简要地分析考辨。

薛莹莹[5](2021)在《赵翼的唐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史学发展到清代乾嘉时期,形成了专门对史料进行整理、校勘的乾嘉考据学派。乾嘉考据学派治史以考据见长,对清代及其以后的史学发展有重要的贡献。这一时期考据学派人才辈出,赵翼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赵翼对唐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廿二史札记》与《陔余丛考》中,其考论的内容主要是“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亦随所见附着之”,他对唐代的典章制度、史事与人物、文学等都进行详细的考证与评论,以史实为基础,抽丝剥茧,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赵翼考证唐史的史料主要是《旧唐书》《新唐书》,对他们的编撰体例和文字的校勘作了详细的考证分析。还运用多种考史方法对史料进行梳理,并发表议论。他最常用的考史方法有以诗证史、归纳法、比较法、辩证分析法等。在考证唐史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他的史学思想,如经世致用、通识观、正统观等。赵翼的史学地位在他在世之时就已奠定,但由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学术并没有得到重视。到嘉庆以后,国家多故,世道衰微,学人不在专注于考据之学,开始关心现实的社会问题,赵翼的史学越来越受到学人的重视。到晚清民国,更多的史学家关注到了赵翼的史学。赵翼治唐史,对近现代学者陈垣、钱穆、吕思勉、范文澜等有重要的影响。

仲艳青[6](2021)在《《诗经图史合考》研究》文中指出《诗经图史合考》是晚明时期考订《诗经》名物制度的博物学着作,内容博洽,体例新奇,征引驳杂,具有可贵的文献价值。随着《诗经》学研究走向深入,明代《诗经》学中的考据因素获得积极评价,但学界对《诗经图史合考》的关注不够深入,对其作者考辨、博物考据、文献辑佚与保存《诗经》图像等缺乏全面的分析,在整理与研究方面尚有拓展的空间。通过梳理钟惺的生平履历、结合《诗经图史合考》的成书背景,对拥万堂书坊及刻书内容进行考察,并将《诗经图史合考》与《六家诗名物疏》对比分析,推翻清代以来《诗经图史合考》“作者为钟惺说”的观点,证实《诗经图史合考》是拥万堂书取材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并托名钟惺的伪作。《诗经图史合考》体例上采摭群书,辑列成文,按照《风》《雅》《颂》次序杂释名物,亦间绘图。以资料汇编的形式,罗列出《诗经》中所包含的一千五百余种名物典故,逐一考辞,将汉唐宋诸儒包括明朝人士的相关观点、古今经史子集、秘录裨编都囊括在内,独特的成书方式为明代《诗经》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诗》类文献资料。《诗经图史合考》在《诗经》名物注释方面,既汉宋兼采,规正谬误,也注重训诂,诠释精细,并且尚奇无拘,广纳明人着述,体现出晚明《诗经》研究多样化特征。从图学角度,对《诗经图史合考》图谱进行历时性考察,发掘图像实用功能背后的文化意蕴,观照晚明《诗经》文本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进而阐述《诗经图史合考》的学术价值,分别在于反映明代《诗》类研究丰富样态、辑存古说的文献价值以及深化明代社会生活研究的史料价值。关注和研究《诗经图史合考》,需要重新审视其对晚明《诗经》学史的发展和在《诗经》学史上的地位。

徐艳兰[7](2020)在《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从“中原文献之传”这一独特视角,探讨吕祖谦如何重建儒学学统。宋学的问题意识是重建内圣外王之道,而吕祖谦的中原文献之学正是对这一时代问题意识的回应。吕祖谦将传统思想之继承与时代思想之变革结合起来,走了一条以儒学学统为骨骼、以义理、辞章、考据、经济为血脉的儒学复兴之路。这条路既有别于朱熹以天理论为核心的宇宙本体论建构,又迥异于陆王挺立心本体所构建的意义世界。他以“中道”作为贯穿本体世界与意义世界的方法论,又以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打通内圣与外王的关隘,使得儒学重归内圣外王的格局。此种儒学学统建构方式,对宋元明清儒学尤其是清代儒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透过吕祖谦学术地位的演变,发现宋元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学统到道统再复归注重学统的演变历程。虽然朱子以道统论为核心,以《四书》学为经典体系构建的理学得到官方认可,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核心,回归五经,统合孔孟,包举汉唐的学统论建构亦是儒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股暗流。学统与道统相角逐且学统传衍至清代而复兴。其次,吕祖谦的学术体系是围绕着儒学学统而展开的,其所得“中原文献之传”的确切含义是“儒学学统之正”。这既是与金朝争正统的产物,也是吕祖谦对儒学发展的整体性思考的结果。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总纲;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关键;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基石;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归宿,它们共同构成了吕祖谦学问之整体。义理、辞章、考据、经济四个面向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义理之学代表道统,辞章考据代表文统,经济之学代表治统。吕祖谦以学统去统合道统、文统与治统,既不割裂儒学发展的连续性又注重时代创新性,使得其中原文献之学呈现出与同时代人迥异的面貌。最后,透过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理据重建宋学,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吕祖谦在思想史、学术史以及文化史上的地位。强调内圣与外王是儒学重要的特质,也是儒学区别于道家、佛家的显着特征。修己治人、成己成物,合内外之道的中原文献之学是吕祖谦学术的核心。在理学家转向内在心性修养,忽略外王事功的时代背景下,重建内圣外王之道成为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吕祖谦在儒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既是宋学建构的参与者,又是婺学开拓者,更是儒学学统建构的完成者。宋代浙东事功学派、明清实学、清代朴学、浙东史学皆深受其影响。总之,中原文献之学展现了吕祖谦博杂思想背后的系统性及其为宋元明清儒学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刘勇[8](2020)在《明代抄本研究》文中认为明代是中国印刷出版史上的辉煌时期,但是抄书的活动依然兴盛。明代生产的抄本经过时间的积淀,在版本学上被称之为明抄本。学界对于明抄本的研究可以分为版本目录学研究、出版史研究、藏书史研究以及抄本个案研究几个方面。本文是从整体上对明抄本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研究。第一章从整体上对明抄本的版本目录学特征进行探究,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明抄本的版式特征,包括行格、版心等;第二是明抄本的字体风格,通过对明抄本字体风格的总结,划分出洪武至成化、弘治至隆庆、万历至崇祯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字体风格进行了具体的总结。第三是探究明代抄本的鉴定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探究明抄本抄写时间、抄写者、批点者、抄本来源、作者的规律,进而探究如何区分明抄本与明稿本、宋元抄本、清抄本。第四是明抄本的文献价值,主要从对书目信息的补正和补正刻本之缺误两个方面来探讨。按照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的书籍交流圈模型,外圈是书籍的生命周期。第二章至第五章所研究的正是明代抄本的生命周期,是从书籍史的角度对明抄本的生产、流通、阅读等环节进行探究。第二章探讨了明代抄本生产的内容,主要包括从宫廷抄写书籍的类型、明代抄本的不同类别。第三章是对明代抄本生产方式与过程的探讨,首先厘清了誊写与缮写、影抄与临摹等抄写方式之间的区别,进而论述了抄写与刊刻之间的关系。一部分明抄本的讹误历来为学者所诟病,本章第二节从抄书态度、学识水平、外部环境等方面探究了明抄本讹误产生的原因,并且以《永乐大典》的抄写为例,论述了明代抄书者是如何预防讹误产生的。第三节分别从抄写者、抄写的场所、抄本生产的品牌来探究明代抄本的生产。第四章探讨了抄本生产与流通中的经济因素,重点探究了明人抄书的经济动机、抄写的效率以及抄本的成本与价格等。第五章研究了明代抄本的流通方式,主要从读者与市场、书贩与书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明代抄本的读者与市场部分主要探讨了哪些人是抄本的读者,以及抄本在书籍市场中的份额如何。抄本的读者可以分为抄本的生产者和非抄本生产者,抄本的市场问题主要分为抄本交易与市场份额、市场中的稀见抄本、读者的选择、市场中的抄本与印本以及科举对抄本市场的影响。书贩兜售与书店经营是抄本销售的两个重要渠道。对书贩兜售的探讨,主要包括书贩身份与销售地点、兜售种类与经营方式、具体的销售策略与案例分析;关于书店的经营,则主要探讨了书店的位置和经营,并通过祁承(?)、谢肇淛、祁彪佳、冯梦祯等学者的购书记录来分析抄本在书店中的经营状况。第六章研究了明抄本的阅读与利用环节,抄写是实现阅读的重要媒介,明人抄写书籍的范围、不同类型的抄本为考察明代的阅读风气和阅读群体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利用抄本来进行教育是这一部分考察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学者通过家庭中的抄写活动来教育子弟,这种方式在私塾中也同样流行。明代学者阅读抄本的方式主要有朗读和默读,而抄写又可以作为记忆的一种辅助手段。学者在抄本上会留下批注,遇到谬误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订正。最后,讨论了摘抄、编纂与抄本生产、阅读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摘抄的目的与方法、摘抄与阅读的关系、编纂与阅读的关系,以及编纂与着述之间的关系。罗伯特·达恩顿的书籍交流圈模型内圈是书籍与政治社会文化等背景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的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是从抄本与学术、政治以及抄本的社会史特征来展开的。第七章探讨的是抄本与明代藏书、丛书出版及书籍审查之间的关系。从抄本与明代藏书的关系来看,抄本对增加官方藏书和私人藏书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抄本与丛书的编纂来看,明代的抄本促进了丛书的编纂与刊刻,进而通过对明抄本丛书的考察对丛书概念加以重新审视。从抄本与禁书的关系来看,抄本书由于其特殊的流通渠道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躲过明代的书籍审查。这里主要探究了明代的实录、天文类书籍、妖书等几种特殊类型的书籍,它们在明代大多以抄本形式流传。第八章是对抄本的社会史特征进行的探讨,首先关注的是抄工这一特殊的群体,描绘了抄工在明代的生活状态,包括他们的出身、收入以及与学者、抄本之间的关系。抄工主要包括职业抄写者,除此之外,生员、士人、童仆、官吏都可以扮演抄工的角色。其次关注的是抄写者的人际网络和交往模式,探讨抄写者是如何通过构建人际网络来进行抄书活动的。明代刊刻出版中写工的组织形态以及他们与学者之间的关系虽然也与明代的抄写活动有关,但属于刊刻出版的流程,与明抄本的研究主题有所冲突,因此将其作为本文的附录。总之,本文通过对明抄本的系统研究,揭示明代抄本的生产、流通、阅读过程,以及与抄本有关的人群和社会网络,希望能够深化对于明代的抄本、抄书活动、抄本与刻本之间关系以及明代书籍文化的认识。

姚雯雯[9](2020)在《金朝进士群体研究》文中认为金朝士人通过词赋、经义、策论最高级别考试或特恩赐第获得进士身份,形成进士群体,参与国家政治运作,对金朝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金朝民族融合背景下,辩正和完善进士相关信息,进一步探讨进士群体在金朝政治、教育、社会中的具体作用,对全方位、多层次了解金朝社会全貌有重要意义。论文由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对本文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进行概述,界定本文研究对象为正式参加科举考试的经义、词赋、策试三科进士和特赐进士,诸科及第、经童、武举不在研究范围之内。第一章,讨论金朝进士群体形成的制度基础。首先,从社会学群体概念入手,阐述金朝进士群体的构成要素,包括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一致的身份特征与认同感、共同利益和价值伦理取向。其次,考查金朝进士诸科相关制度建设、运行机制与科考内容,理解金朝进士群体形成的制度基础。第二章,对金朝进士取士科次、人数、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考释。在前贤研究基础上,从金朝进士内涵出发,对各类进士称谓进行辨析,厘清各种“进士”称谓,着重探讨各种不同进士代表的特定身份。厘清辞科进士、前进士、里人进士、乡进士等称谓内涵,对辨析金朝史料中进士身份有所助益。金朝共开科37次,进士实际录取人数预估在5500-6443人之间。第三章,对现存几种进士名录中有争议的进士信息进行考证。在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金朝进士信息。依据文献和墓志对金朝进士进行增补25位新进士。第四章,探讨金朝进士群体的政治参与情况。金朝统治者不同时期对进士群体的定位与需求有较大差异,经历了临时救急、事务执行、政治共议、权力挤压四个过程。探索进士群体影响金朝政治运作形式逐步朝“文治”方向发展,将汉制政治文化传统逐渐渗透至金朝政治运作中。治理基层社会是绝大多数进士入仕迁转必经之路。对金朝进士出身地方官员考绩标准、教化作用、基本职能进行解读,考查进士任职基层社会的政治影响。第五章,探讨金朝进士群体的文化参与情况。进士在社会各阶层中发挥教育职能,承载和传承金朝文化。首先关注进士在皇族教育中的文化载体作用,在与女真最高统治阶层的教育互动中,传递儒家理念文化,获取文化认同。其次观察进士群体在官学、私学教育中的积极表现,从教育管理者和知识传授者两个身份,探寻进士群体为士人阶层创造继续参与政权的教养环境所做努力。第六章,从社会活动的历史情境出发,讨论金朝进士群体内部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富多样的交友活动。进士群体通过构建社会网络,实现彼此身份认同,进而形成对金朝进士群体价值观念和独特风格的整体认识。结论部分,在总结全文基础上,对金朝进士群体的政治参与、文化参与、社会交往形成结论,最终对其历史贡献进行评价。

秦洁[10](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二、《清代科举制度考辨》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代科举制度考辨》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医书作者的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明代医书的搜集与整理研究
    2 关于医书作者的研究
    3 有关医家群体的研究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 究范围的界定
        2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3 分类标准
    第三节 内容、结构、创新性
        1 内容与结构
        2 创新性
第二章 明代医学发展概述
    第一节 明代的医学的成就与特色
    第二节 明代医事制度
    第三节 明代刻书业与医书刊刻
    第四节 明代医药学家与医药学着作
    小结
第三章 现存明代医书调研与数据库建立
    第一节 相关医书目录及所录明代医书
        1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及其所录明代医书
        2 《宋以后医籍年表》及其所收明代医书
    第二节 现存明代医书及作者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1 医书的甄选
        2 数据库的建设
    第三节 现存明代医书的种类与年代分布
        1 现存明代医书的种类
        2 现存明代医书的年代分布
    小结
第四章 作者信息调研的与群体的划分
    第一节 作者的地域调查与分布
        1 浙江
        2 江苏与上海
        3 安徽
        4 江西、河南、湖北、福建、山东等地
        5 作者地域分布图
    第二节 作者科考情况调查与分布
        1 进士、举人、生员作者
        2 无功名作者
        3 科考情况不明的作者
        4 作者的科考分布
    第三节 作者的身份考察与群体划分
        1 身份界定与群体划分的标准
        2 职业医家群体
        3 兼业医家群体
        4 官员、文人与隐士、僧道等非医家群体
    小结
第五章 作者群体与其着述关系
    第一节 作者群体与着书数量
        1 高产作者
        2 职业医家着述数量
        3 兼业医家的着述数量
        4 官员、乡绅、书商等非医家群体的着述数量
    第二节 作者群体与着述种类
        1 职业医家的着述种类与撰着方式
        2 兼业医家的着述种类与撰着方式
        3 官员、文人与隐士、僧道等非医家群体的着述种类与撰着方式
    第三节 作者身份与着述动机
        1 职业医家的着述动机
        2 兼业医家的着述动机
        3 官员、文人与隐士、僧道等非医家群体的着述动机
    第四节 作者群体与其着作的影响力
        1 关于医书影响力的判断与划分问题
        2 职业医家着述的影响力
        3 兼业医家着作的影响力
        4 官员、文人与隐士、僧道等非医家群体着作的影响力
        5 高影响力医书的作者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现存明代医书表
    2. 现存明代医书作者信息表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2)清代广西进士人数与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清代进士研究
        (二)清代广西进士研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1.历史文献解读法
        2.表格统计法
        3.比较分析法
    五、清代广西进士考辨所用的文献资料
第一章 清代广西进士人数
    一、学界关于清代广西进士人数的研究
        (一)学界统计的清代广西进士人数
        (二)清代广西进士的统计依据
    二、清代广西各府、直隶州进士人数考
    三、清代广西各府、直隶州庶吉士人数考
        (一)清代广西各府、直隶州庶吉士考辨
        (二)清代广西各府、直隶州庶吉士的人数统计
第二章 清代广西进士籍贯考辨
    一、《碑录》清代广西进士籍贯订误
        (一)广西进士误作他省进士
        (二)他省进士误作广西进士
        (三)广西省内进士籍贯着录的错误
    二、《广西通志》《广西通志稿》进士籍贯考辨
        (一)清代《广西通志》进士籍贯考辨
        (二)民国《广西通志稿》进士籍贯考辨
    三、各地方志清代广西进士籍贯考辨
    四、《引得》《索引》《题名录》清代广西进士籍贯勘误
第三章 清代广西进士中式科年及甲次考辨
    一、清代广西进士中式科年考辨
        (一)补殿试问题
        (二)进士中式时间记载错误
    二、清代广西进士中式甲次考辨
        (一)《引得》《索引》清代广西进士甲次考辨
        (二)各地方志清代广西进士甲次考辨
第四章 清代广西进士时空分布研究
    一、清代广西进士的时间分布特点及成因
        (一)清代广西进士的时间分布特点
        (二)清代广西进士时间分布特点的原因
    二、清代广西进士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
        (一)清代广西进士空间分布的特点
        (二)清代广西进士空间分布特点的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清代广西进士、庶吉士名录表
致谢

(4)明代楚辞学的特点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综述
第一章 明代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高压政策
    第二节 文学发展蓬勃,复古思想兴盛
    第三节 学术思想从停滞走向开放
第二章 明代楚辞学特点研究
    第一节 明代——以“文学思想”为主的楚辞学研究思想
        (一)汉代:以经学为主的楚辞学研究思想
        (二)宋代:以理学为主的楚辞学研究思想
        (三)明代:以文学为主的楚辞学研究思想
    第二节 明代——楚辞学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一)前代楚辞学书籍翻刻数量增多
        (二)楚辞学专着增多
        (三)楚辞学专着之注解方式的多样化
        (四)楚辞学专着之注解内容的多样化
第三章 明代楚辞学问题研究
    第一节 明代楚辞学的作者问题
        (一)《卜居》《渔父》非屈原所作问题
        (二)《九辩》为屈原自作问题
        (三)《招魂》为屈原所作问题
        (四)《大招》作者问题
    第二节 明代楚辞学的新观点
        (一)湘君、湘夫人之说
        (二)《九歌》非祭词说
        (三)《礼魂》为乱辞说
    第三节 明代楚辞学专着的目录排序
第四章 明代楚辞学的地位及其贡献
    第一节 明代楚辞学的地位——承上启下、蓄势继兴
    第二节 明代楚辞学的贡献
        (一)研究方法
        (二)创立新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赵翼的唐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赵翼对唐史的研究
    第一节 对唐代典章制度的研究
        一 对唐代职官制度的探讨
        二 对唐代科举制度的探讨
        三 对唐代兵制的探讨
        四 对唐代礼制的探讨
    第二节 对唐代史事、人物的评论
        一 对唐代史事的评论
        二 对历史人物的评论
    第三节 对唐代文学的研究
第二章 赵翼对两《唐书》的研究
    第一节 对两《唐书》史源、体例、内容、书法的研究
        一 史料来源
        二 史书体例
        三 史书内容
        四 史书书法
    第二节 对两《唐书》文本的校勘
第三章 赵翼研究唐史的方法与史学思想
    第一节 赵翼研究唐史的方法
        一 以诗证史
        二 归纳研究法
        三 比较法
        四 辩证分析法
    第二节 赵翼治唐史体现出的史学思想
        一 经世致用
        二 通识观
        三 正统观
第四章 赵翼治唐代史学之影响
    第一节 赵翼与王鸣盛、钱大昕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 对近现代学者治唐史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诗经图史合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诗经图史合考》作者考辨
    第一节 关于《诗经图史合考》作者的争议
    第二节 《诗经图史合考》是拥万堂书坊托名钟惺的伪作
        一、生平履历考:缺乏实证
        二、成书背景考:名人效应
        三、拥万堂书坊考:唯利是图
        四、伪书内容考:抄撮径改
第二章 《诗经图史合考》版本与体例
    第一节 《诗经图史合考》版本考略
        一、金阊拥万堂刻本
        二、河南省图书馆藏明末刻本二十卷
        三、吉林省图书馆藏明末刻本二十卷
    第二节 《诗经图史合考》体例特点
        一、编纂形式:征引博洽,间附考证
        二、序次方式:依诗而从,分章列义
第三章 《诗经图史合考》内容与特色
    第一节 《诗经图史合考》注释方法
        一、汉宋兼采,规正谬误
        二、诠释精细,注重训诂
        三、尚奇无拘,好古而不贱今
    第二节 《诗经图史合考》图谱研究
        一、图说《诗经》源流考
        二、《诗经图史合考》图谱内容
        三、《诗经图史合考》图谱特色
第四章 《诗经图史合考》学术价值
    第一节 明代《诗》类研究丰富的印证
    第二节 辑存古说的文献价值
    第三节 深化明代社会生活史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诗经图史合考》征引书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吕祖谦思想总体研究
        1.2.2 吕祖谦义理之学的研究
        1.2.3 吕祖谦辞章之学的研究
        1.2.4 吕祖谦考据之学的研究
        1.2.5 吕祖谦经济之学的研究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原文献之传”与吕祖谦儒学学统建构
    2.1 “中原文献之传”的内涵考辨
        2.1.1 南宋时人之认同:“中原文献之传”乃儒学之正统
        2.1.2 宋元朱熹后学之新诠:“中原文献之传”为伊洛渊源之道学
        2.1.3 明清学者之复归:“中原文献之传”即图书资料之学
        2.1.4 现当代学者的多维视域:“中原文献之传”古今内涵之融合
    2.2 儒学学统及其四个面向的学理依据
    2.3 学统与道统的角逐: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
        2.3.1 “升—降—升”:吕祖谦学术地位之演变
        2.3.2 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探析
    2.4 中原文献之传的传承脉络考
        2.4.1 高平、庐陵、鄞江、西湖五传
        2.4.2 安定、泰山、濂溪、焦氏、荆公、横渠、百源、清敏四传
        2.4.3 涑水、二程、荥阳、了翁、廌山、和靖三传
        2.4.4 二传元城、龟山、谯氏、武夷、横浦之学
        2.4.5 一传白水、玉山、三山、芮氏之学
        2.4.6 兼传三苏、王苹、胡宏之学
    2.5 从“中原文献之传”到中原文献之学
        2.5.1 义理之学的传承
        2.5.2 辞章之学的承传
        2.5.3 考据之学的的承袭
        2.5.4 经济之学的承继
    2.6 中道:吕祖谦构建儒学学统的方法论
        2.6.1 中庸之道的常道特征
        2.6.2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中庸之道的方法论意义
第3章 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
    3.1 义理之学的来源
    3.2 义理之学的总体架构
        3.2.1 无极而太极:道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3.2.2 相倚又相成:整全之道的展开方式
        3.2.3 分立而不分离:道之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3.3 理气论:理气合一
    3.4 心性论:心与天一、心与理一、心性合一
    3.5 工夫论:工夫须从心上做
    3.6 道器不离:理——心——气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3.6.1 理事一致
        3.6.2 理礼合一
        3.6.3 心史合一
第4章 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
    4.1 求道于经,以经为文:吕祖谦文道合一的思想
        4.1.1 重道轻文的时代背景
        4.1.2 以学统统合文道
    4.2 “巧”在文道并进的文章工夫——吕祖谦斯文重建的旨趣
        4.2.1 “东莱之弊尽在于巧”
        4.2.2 巧之所指:文章工夫
        4.2.3 “巧”之旨归:重建斯文
第5章 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
    5.1 语言文字学
        5.1.1 承汉儒之旧的音韵学
        5.1.2 守旧与创新并举的训诂学
    5.2 古籍编纂与史学考订
        5.2.1 吕祖谦对《古周易》的复原及其意义
        5.2.2 吕祖谦对《程氏易传》的整理与刊刻
        5.2.3 史学考订
第6章 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
    6.1 吕祖谦之政治思想与实践
        6.1.1 政治伦理思想
        6.1.2 政治生态思想
        6.1.3 德法并行:政治制度思想
        6.1.4 政治实践
    6.2 经济思想与实践
        6.2.1 寓兵于农,提高土地生产力
        6.2.2 取民有制,宽省民力
        6.2.3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
        6.2.4 农商并重、工商各有其分
        6.2.5 经济实践
    6.3 教育理念与实践
        6.3.1 学以成圣的人格教育目标
        6.3.2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6.3.3 讲实理、育实材、求实用的教育方针
        6.3.4 教育实践
    6.4 推势阐理之经世史学
        6.4.1 吕祖谦的史学渊源
        6.4.2 经史一体的史学观
        6.4.3 读史之法
        6.4.4 推势阐理,以史经世
        6.4.5 以“礼”为核心的史学特色
第7章 中原文献之学的旨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7.1 重建内圣外王之道: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
        7.1.1 通世务、实践履的经学主旨
        7.1.2 文贵有用、文以宣言文学功用观
        7.1.3 通古今之变,用于当世的治史目的
    7.2 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对后世的影响
        7.2.1 对浙东事功学派的影响
        7.2.2 对明清实学思潮的影响
        7.2.3 对清代朴学的影响
        7.2.4 对浙东史学的影响
    7.3 博杂抑或博洽?——吕祖谦学术的再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明代抄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明抄本的版本目录学特征
    第一节 明抄本的行格及用纸
        一 行格
        二 版心
        三 各家抄本版式特征总结
        四 明抄本的纸张类型
    第二节 明抄本字体研究
        一 明抄本字体的风格特点
        二 特殊的抄本:明内府抄本与佛经抄本
        三 明代抄本字体的分期
    第三节 明抄本之鉴定
        一 抄写时间
        二 抄写者
        三 批点者
        四 抄本来源
        五 作者考证
        六 明抄本与明稿本之鉴别
        七 明抄本与宋元抄本、清抄本之鉴别
    第四节 明抄本的文献价值
        一 对于书目信息的补正
        二 补正刻本之缺误
第二章 明抄本的内容
    第一节 从宫廷到民间:抄写稀见的书籍
        一 抄写的地点和方式
        二 抄录书籍的种类
        三 抄录书籍的特点
    第二节 抄本的类别
        一 从抄本的内容与形式划分
        二 从抄本的来源划分
第三章 明抄本的生产
    第一节 抄写的方式
        一 抄写方式的分类
        二 誊写与缮写
        三 影抄与临摹
        四 影抄与影刻
    第二节 抄本讹误的产生与预防
        一 造成讹误的原因
        二 《永乐大典》对于抄写讹误的预防
    第三节 抄写者与抄写场所
        一 抄写者
        二 抄写的场所
        三 抄本生产的品牌
第四章 明抄本的经济学特征
    第一节 抄书的经济动机
        一 抄书事迹举例
        二 抄书事迹分析
    第二节 抄写的效率
    第三节 抄本的成本与价格
        一 抄本的成本
        二 抄本的价格
第五章 明抄本的流通
    第一节 读者与市场
        一 读者
        二 市场
    第二节 书贩与书肆
        一 书贩兜售
        二 书店经营
第六章 明抄本的阅读与利用
    第一节 抄写与阅读风气
        一 明人抄写与阅读的范围
        二 不同的阅读群体
    第二节 抄书与教育
        一 明代抄书与教育概况
        二 抄书的方式
        三 教育抄本的种类、性质和特征
    第三节 记忆与批注
        一 朗读与默读
        二 作为记忆辅助的抄写
        三 批注与订误
    第四节 摘抄与编纂
        一 摘抄
        二 编纂
第七章 明抄本与藏书、丛书出版及书籍审查
    第一节 抄本与藏书
        一 官方藏书
        二 私人藏书
    第二节 抄本与丛书之编纂
        一 抄本与丛书刊刻
        二 现存明抄本丛书考察
        三 对丛书概念的重新审视
    第三节 抄本与禁书
        一 政治类书籍
        二 数术、宗教类书籍
        三 妖书与淫书
第八章 明抄本的社会史特征
    第一节 抄工与学者
        一 职业抄工的身份
        二 抄工的收入
        三 抄工与学者
        四 抄工与抄本
    第二节 抄书者的人际网络与交往模式
        一 民间藏书家之间的借抄
        二 对稀见书的寻访
        三 相互借抄的群体与抄书的协定
        四 借书之难与借书之痴
        五 抄本作为交往的礼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明代的写工
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金朝进士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范畴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金朝进士群体形成的制度基础
    第一节 历史研究视域中的金朝进士群体
        一、历史学视域中的“群体”
        二、金朝进士群体构成要素
    第二节 金朝进士科制度沿革与发展
        一、金朝词赋进士科设置、沿革及考试内容
        二、金朝经义进士科设置、沿革及考试内容
        三、金朝女真进士科设置、沿革及考试内容
第二章 金朝进士称谓、科次、人数考释
    第一节 金朝各类“进士”称谓考释
        一、词赋、经义、策论、策试、辞科进士考释
        二、特恩赐第进士考释
        三、前进士考释
        四、金朝“乡贡进士”“里人进士”“乡进士”
    第二节 金朝进士科次及人数考释
        一、金朝进士科开科数目
        二、金朝进士录取人数
第三章 金朝进士辨正与增补
    第一节 金朝存疑进士辨正
        一、进士姓名辨正
        二、进士登第科次辨正
        三、进士籍贯辨正
        四、进士经历辨正
        五、进士重出辨正
        六、非金进士而误收录者辨正
    第二节 金朝进士增补
第四章 金朝进士群体的政治参与
    第一节 金朝统治者对进士群体的定位与需求
        一、金前期统治者对进士的定位与需求
        二、金中期统治者对进士的定位与需求
        三、金后期统治者对进士的定位与需求
    第二节 进士群体参与中央官僚机构政治运作
        一、进士群体任职中央官僚机构
        二、汉进士任职中央官僚机构
        三、女真进士任职中央官僚机构
    第三节 进士群体参与金朝地方治理
        一、“教民”为本,化民成俗
        二、“养民”劝农,以民为本
        三、“治民”以律,维护稳定
第五章 金朝进士群体的文化参与
    第一节 进士群体参与皇族教育承载儒家文化
        一、通过教育推动皇帝接受儒家治国思想
        二、通过教育向储君和诸王传递儒家文化
    第二节 进士群体参与官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
        一、担任学官助益官学教育
        二、主政地方促进教育发展
    第三节 进士群体参与私学教育传承儒家文化
        一、家庭教育传递精英文化
        二、私人授学保存儒家文化
        三、书院教育彰显文化传承
    第四节 进士群体的文学成就
        一、进士群体的散文成就
        二、进士群体的诗歌成就
第六章 金朝进士群体间的关系网络构造
    第一节 金朝进士群体间的关系网络
        一、进士群体间的学缘
        二、进士群体间的联姻
        三、进士出身官员的互荐
        四、进士群体关系网络的个案观察:以刘从益交游圈为中心
    第二节 金朝进士群体间关系网络构造方式
        一、宴饮
        二、互赠诗文
        三、辩论、题画、求书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一、虞氏易例概述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一、生平与易着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二、六艺与易教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余论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清代科举制度考辨》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医书作者的群体研究[D]. 曾毅.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清代广西进士人数与相关问题研究[D]. 梁永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清代宁夏进士述考[D]. 林光钊. 宁夏大学, 2021
  • [4]明代楚辞学的特点与问题研究[D]. 马铚穗.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5]赵翼的唐史研究[D]. 薛莹莹.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诗经图史合考》研究[D]. 仲艳青.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7]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D]. 徐艳兰. 湖南大学, 2020(02)
  • [8]明代抄本研究[D]. 刘勇. 山东大学, 2020(01)
  • [9]金朝进士群体研究[D]. 姚雯雯.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清代科举制度考析》出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