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强水泥减水增强剂(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1](2021)在《赤泥协同多源固废制备注浆材料组成设计、水化机理与性能调控》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城市地下空间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投入建设,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规模及难度最大的国家。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遭遇断层、破碎岩体、软弱地层、岩溶等不良地质,极易诱发围岩塌方、突水突泥、涌水溃砂等地质灾害,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对施工人员、机具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威胁着隧址区水文、生态环境。注浆材料作为对不良地质体进行治理的主体,在注浆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硅酸盐水泥基注浆材料应用最为广泛,但随着地下工程灾害治理难度的提升,水泥基注浆材料凝结时间长、早期强度增长率低等工程性能缺陷日益突出,并且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加,水泥制备原料不可再生,制备过程能耗高、污染重等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因此,研发一种高性低价的新型注浆材料,成为保证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每年将产生高达数十亿吨的工业及城市固体废弃物,目前这些固废大多以堆存为主,综合利用没有根本突破,堆积日增,环境社会压力巨大。然而固废化学组成虽各不相同,但其主要成分均为SiO2、CaO、Al2O3、Fe2O3等,具有潜在胶凝活性,利用固废制备注浆材料,不但能够实现隧道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控,推动我国地下工程建设发展;同时也符合环保行业和绿色建筑业的发展需求,是“生态文明”和社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固废制备注浆材料时存在组成波动性大、胶凝活性差、污染环境等问题,如何利用固废制备绿色高性低价的注浆材料已成为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以注浆工程性能需求为导向,以典型难利用工业固废赤泥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固废制备注浆材料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研究,建立了多类型固废协同利用的赤泥基注浆材料的制备理论,分析了赤泥基注浆材料水化机理,探究了其水化动力学模型,形成了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调控方法,确保了新型注浆材料的服役安全特性及环保特性,并实现了赤泥基注浆材料节能减排降耗容量分析,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针对赤泥胶凝活性低,组成复杂多变的利用难题,揭示了赤泥胶凝活性提升机制,确定了赤泥协同多类型固废胶凝体系不同类型水化产物的形成规律,提出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制备过程中的配比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多类型固废协同利用的赤泥基注浆材料制备理论;(2)探究了赤泥基注浆材料水化硬化过程中浆体流变动力学特征、自由水赋存状态变化规律、微观形貌变化特征以及水化放热量变化规律。确定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的水化动力学特征,揭示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的水化机理,依托Krstulovic-Dabic模型分析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的水化动力学特征;(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的岩土工程对注浆材料提出了不同的性能要求,揭示了赤泥原料粒径、水灰比、外加剂等制备参数对赤泥基注浆材料工作性能的作用机制,提出了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的动态调控方法,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建立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凝结时间和力学强度的动态预测方法;(4)分析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在离子侵蚀、应力荷载等服役环境下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根据Weibull函数分布和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提出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结石体失稳破坏的数学关系;(5)针对赤泥碱性组分、重金属等污染因子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阐明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结石体中碱性组分和重金属元素的浸出规律,揭示了污染因子的固化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固化方法,实现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在岩土工程应用过程中的绿色环保特性,并基于eBalance全寿命周期方法实现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的节能减排降耗容量分析。
邹善成[2](2019)在《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研发及工程应用》文中指出水泥稳定类基层作为我国高等级公路基层结构主要形式。在水泥稳定类材料作为基层施工或养护过程中,其强度的形成是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制约工期的“瓶颈”过程。在基层早期强度还没有达到之前,如果进行了路面的铺筑,将会给工程带来很大的隐患,导致路面基层松散、强度不足等质量问题。目前,基层施工采用的传统水泥稳定类材料,养生时间较长,只能通过延长施工周期或增加基层施工作业面等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再进行下一步作业,这对工期紧、交通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路段施工而言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以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特点和所处的施工环境,通过室内试验和工程应用,分别在高温、常温及低温条件下,以固定水泥用量为基准,研发满足要求的复合材料组成配方,并进行水泥稳定类碎石配合比设计,以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拉伸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干缩和温缩试验进行性能验证,确定满足规范要求的性能指标值。通过现场施工及技术检验,提出了合理的施工工艺及养护措施。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硬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抗弯拉能力强、回弹模量高的基层用水泥稳定类材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选择的18种无机和有机复合材料配方,1-8(萘系减水剂:甲酸钙:乙酸钙/20:1:36)和2-8(萘系减水剂:甲酸钙:硫酸钠/20:1:36)材料复合型稳定碎石1.5d后能够达到普通水泥稳定碎石28d强度的85%,可以进行面层施工,选定1-8和2-8型复合外加剂作为常规环境条件下早强养护材料;2-9(萘系减水剂:甲酸钙:硫酸钠/20:1:40)材料复合型水泥稳定碎石2d后能够达到普通水泥稳定碎石28d强度的100%,可以进行面层施工低温环境时,选用2-9型复合外加剂材料;高温时,1-1(萘系减水剂:甲酸钙:乙酸钙/12:1:30)材料试验强度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相比,16h强度值超过普通水泥稳定碎石28d强度值,可以进行面层施工,选用1-1型复合外加剂材料。(2)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研发的新型材料早期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上升快,后期强度持续发展,各项性能指标均能高于规范值。本研究解决了水泥稳定类基层材料施工时间长与早期强度快速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胡浩[3](2019)在《喷射超高韧性超早强水泥基材料基本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土木工程装备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现有混凝土结构修复材料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结构工程修复所提出的高难度、高性能、高效率要求。此外,传统施工方法工序复杂、工作效率较低且施工成本较高,在有时效要求或者施工环境恶劣的工程作业中已经逐渐被淘汰。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具有优异早期力学性能、高韧性、低收缩,低成本以及凝结时间可控等优异性能和具有高效施工特点的新型工程修复材料。本文基于快速开放、优异性能和高效施工三个特点制备了一种新型工程修复材料—喷射超高韧性超早强水泥基材料(ITSCC)。在此基础上,首先研究了ITSCC的工作性能,包括流动性、凝结时间、流变性能、泵送模型以及户外试喷;其次研究了ITSCC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抗折强度、弯曲性能、拉伸性能、破坏形态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等;最后研究了ITSCC的界面粘结性能,包括新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其变形匹配,既有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界面粗糙度、养护龄期以及界面处理方式等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ITSCC工作性能水胶比、减水剂和缓凝剂可协同改善ITSCC的工作性能。水胶比和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能明显提高ITSCC的流动度和延长其流变第一阶段;缓凝剂对体系的流动度并无实质影响,但能够延长流变第一阶段;PVA纤维的引入会大幅度降低体系的流动性和缩短流变第一阶段,因此纤维的引入会大幅度降低体系的工作性能。其次,随水胶比、减水剂掺量和缓凝剂掺量的增加,体系的凝结时间都不断增加。但从缓凝效果分析,改变水胶比和缓凝剂掺量其缓凝效果的提升优于改变减水剂,考虑到缓凝剂的引入在体系中不会发生其他化学作用进而影响水化,因此改变缓凝剂掺量是控制体系凝结时间最有效的方式。第三、ITSCC是一种具有正触变性的宾汉姆流体。从滞后环面积分析:水胶比增加,体系触变能降低;减水剂和增稠剂掺量增加,体系触变能增加。从流变参数分析:水胶比的增加会降低体系的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减水剂掺量的增加会降低体系的屈服应力,但其塑性粘度却随之增长;在体系中引入0.1%掺量HPMC后,其塑性粘度增长321.1%,屈服应力增长92.0%。第四、户外试喷结果表明,喷射成型的ITSCC力学性能和界面粘结性能均与室内成型的结果一致,甚至有所超出。(2)ITSCC力学性能早强胶凝体系的采用和基体中PVA纤维的引入提高了ITSCC的24h抗压强度,可达到50MPa以上,并且相较于普通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体系,ITSCC的24h抗折强度达到14.80-19.35MPa,抗折性能提高64.4%-115.0%,但其28d抗折强度却出现不同程度的倒缩。其次,ITSCC在承受弯曲荷载和拉伸荷载作用下具有明显的应变硬化特性和多缝开裂现象,相比于普通混凝土的极限应变,ITSCC的极限应变高出两个数量级,表现出远超普通水泥基材料的高韧性和高延性特点。第三、通过极差分析,纤维掺量的拉伸性能R值和弯曲性能R值均为最大值,水胶比、减水剂和粉煤灰三个因素的材料拉伸性能R值和弯曲性能R值均小于或远小于纤维掺量R值。因此,纤维掺量是影响ITSCC材料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其他三个因素均为次要要素或辅助因素,且纤维掺量的增加可同时提高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但水胶比、减水剂和粉煤灰三个因素对于材料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却是利弊参半的。(3)ITSCC界面粘结性能ITSCC的7d收缩量达292με,28d收缩量达475με,在不采用其他措施调控材料收缩时,其与既有混凝土复合时会产生收缩应力导致裂缝出现。通过掺加3.0%减缩剂,可明显降低体系的收缩量,其7d收缩量仅为75με,28d收缩量仅为155με。继续增加减缩剂掺量,会改变体系的凝结时间。但将3.0%6.0%掺量膨胀剂和3.0%掺量的减缩剂配合使用时,会进一步降低体系的收缩量且不会大幅度改变体系的凝结时间。其次,既有混凝土强度等级、界面粗糙度、养护龄期以及界面处理方式等因素直接影响ITSCC与既有混凝土结构的界面粘结性能。在其他浇筑条件相同时,既有混凝土强度等级与界面粗糙度和复合试件的粘结劈拉强度近似为线性关系;养护龄期和复合试件的粘结劈拉强度近似为对数函数关系,复合试件粘结劈拉强度在1d就可达到3.203.63MPa,为28d粘结劈拉强度的90%左右;此外,不同的界面处理方式对复合试件粘结劈拉强度有很大影响,采用界面胶处理的ITSCC复合试件的粘结劈拉强度相比空白组粘结劈拉强度提升30%左右,相比净浆处理后复合试件的粘结劈拉强度提升20%左右。
秦继辉[4](2019)在《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制备与力学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磷酸镁水泥(MPC)通常由MgO、可溶性磷酸盐、适量缓凝剂组成,在有水的条件下能同时发生酸碱反应和水化反应。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MPC具有截然不同的凝结硬化机理、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因而表现出了众多独特的性能。但同时MPC基材料也存在脆性大、抗裂性及变形能力差等不足,向其中掺入纤维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包括无机纤维、有机纤维和钢纤维等各类纤维都有被用作MPC基材料的增强材料。但人们在制备各类MPC基复合材料(MPCC)时既未充分考虑MPC基体和各类纤维的特点,也未完全发挥两者的优势。结果导致现有MPCC的力学性能并非十分出众、性价比不高,不利于MPCC的推广应用。因此,进一步提升MPCC的力学性能,开发具有高与超高强度的MPCC,对MPC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通过对现有高强MPC基材料进行配比优化,以期获得具有超高强度的MPC基体(UHSMPC);在此基础上,再将其与钢纤维复合,进一步制备超高强MPCC(UHSMPCC),并对其力学性能展开系统研究。本文首先基于基本的MPC水化硬化理论,提出了适用于UHSMPC材料胶凝组分配合比设计的思路,主要包括:选取较大的M/P值(3–5)和适宜的缓凝剂掺量(一般B/M低于10%),并根据所选定M/P值对应的理论最低用水量合理确定实际用水量;选用粉煤灰作为辅助胶凝组分。在该思路的指导下,设计了一系列胶凝组分配比,并试验研究了UHSMPC材料在不同配比参数下的流动性能、收缩性能和强度发展情况。结果显示,在M/P=3–4范围内,UHSMPC浆体的流变参数对水胶比变化较为敏感,UHSMPC材料具有明显低于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UHPCC)的长期自收缩和总收缩。研究还发现超细粉煤灰在UHSMPC材料中具有较好的“增塑”或“减水”作用;通过“减水”作用,掺加10%–15%的超细粉煤灰可有效提升UHSMPC基体的强度。论文建议配制UHSMPC材料时宜优选超细粉煤灰作为基本胶凝组分之一,实际用水量宜为理论最低用水量的80%–100%,砂胶比为0.8–1.0,据此制备的UHSMPC材料同时具有良好工作性和较低收缩,并且其28 d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00 MPa–120 MPa。通过将钢纤维引入UHSMPC基体来制备UHSMPCC,评价了钢纤维对拌合物工作性的影响,利用图像法分析了钢纤维在UHSMPC基体中的分散和取向特征。通过多根纤维拔出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与UHSMPC基体的界面粘结性能,包括界面粘结强度、拔出能等。重点考察了超细粉煤灰和钢纤维对UHSMPCC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并与UHPCC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纤维系数(χf)≤1.5时,掺入光圆直纤维不会明显降低拌合物的流动扩展度;掺加不超过3%的中长纤维能获得较好的纤维分散和取向。掺加超细粉煤灰有助于提高纤维-基体的界面粘结性能和UHSMPCC的力学性能。掺入2%中长纤维的UHSMPCC其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可达160 MPa和34 MPa。使用长纤维和端钩纤维能有效提高纤维利用率,大幅提升UHSMPCC的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在相同基体强度和χf下,相比UHPCC,钢纤维对UHSMPCC力学性能的增强作用更明显。分别通过直接拉伸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UHSMPCC在拉伸和弯曲荷载下的力学响应特征,重点关注了超细粉煤灰和钢纤维对初裂行为、裂后行为及韧性/断裂能的影响,明确了UHSMPCC在不同材料参数下的断裂行为。结果表明,掺加超细粉煤灰对初裂力学行为影响较小,但能明显改善裂后力学性能。增加纤维掺量和长度有助于提高初裂抗拉强度,改善多缝开裂行为,并显着增加极限抗拉强度、极限应变及峰值韧性。纤维掺量和长度变化对弯曲荷载下的初裂行为影响较小,但峰值荷载、峰值挠度和断裂能会随着纤维掺量和长度的增加而显着提高。研究结果还表明,χf须大于某一临界值,UHSMPCC才能获得应变/变形硬化效果。最后,通过扫描电镜和压汞仪分析了UHSMPCC材料的微结构特征,初步揭示超细粉煤灰和钢纤维对UHSMPCC强度的贡献机制。微观分析结果表明,超细粉煤灰起到密实基体、细化孔结构和优化基体-集料/钢纤维界面的作用。通过总结分析影响钢纤维增强增韧效果的因素,指出UHSMPCC的优异力学性能是立足于UHSMPC基体和钢纤维之间具有较强的粘结作用。基于复合材料理论,采用基体抗弯强度、纤维-基体界面粘结强度和纤维参数来计算UHSMPCC的弯曲强度,发现计算值与试验值能较好吻合。
闫林伟[5](2018)在《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基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早强快硬混凝土因其独特的性能特点,使其在混凝土路面、桥梁、机场跑道、军事、市政交通、港口等快速修建工程中备受青睐。此种混凝土的配制方法通常为采用特种水泥掺入一定的外加剂得到,但制备得到的混凝土往往后期强度不稳定,并且原材料价格不菲,被少数厂家垄断,不利于应用和推广。本课题旨在研究出一种用常见的原材料即可制备得到凝结时间便于控制、早期强度高、长期强度稳定和耐久性好的早强快硬型混凝土。本课题中的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基混凝土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为基底材料,复掺一定量的新型快硬特种水泥,然后加入适量减水剂、粗细集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即可得到,它属于新型复合材料类范畴。本文主要对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基混凝土的早强快硬机理、成分配比和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硅酸盐水泥熟料和新型快硬特种水泥复配后,各矿物的反应活性不同,水化顺序有差别,而且水化产物能够彼此影响其他矿物的化学反应平衡;当新型快硬特种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复掺比为0.5时,水泥砂浆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最佳。2)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新型快硬特种水泥和缓凝剂组成的,比例分别为62.9%、31.4%和5.7%,然后以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为基数,细骨料占100%、粗骨料占180%、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占1.0%,便组成了早强快硬硅酸盐混凝土,其中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细度为300目。3)新型快硬特种水泥是由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石膏、粉煤灰和增强组分M组成的,比例分别为54%、10%、30%和6%。4)试验研究了不同减水组分种类及掺量对早强快硬硅酸盐混凝土塌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粘结强度的影响,最后得出:在早强快硬硅酸盐混凝土中掺入1.0%的聚羧酸减水剂制备的混凝二土性能最佳。5)本文分别用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和硫酸盐干湿循环试验研究早强快硬硅酸盐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结果得出:当冻融次数为150次时,早强快硬硅酸盐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最高为1.08%,相对动弹性模量最低为78.3%,抗冻融效果非常明显;当干湿循环60次时,质量损失率最高为0.8%,抗硫酸盐侵蚀系数最低为85.2%,所以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良好。最后,为了检验早强快硬硅酸盐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效果,将其应用到了高速公路坑槽修补中,并且后期观察中发现使用效果非常好。
徐安花[6](2017)在《氯氧镁水泥道路混凝土材料组成设计与应用关键技术》文中指出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寒冷、日温差大、低温时间长、水分蒸发快,恶劣的气候条件制约着水泥混凝土的水化进程和初期强度形成,并且易导致其发生开裂、冻害等现象。与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同,氯氧镁水泥是利用水合氯氧镁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形成的一种气硬性凝结材料,具有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易养护、耐久性好等优点。同时随着西部地区盐湖资源的蓬勃开发,大量副产物老卤(氯化镁)工业废弃物的大量堆积,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鉴于此,对氯氧镁水泥道路混凝土材料组成设计与应用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攻克氯氧镁水泥在道路工程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基于氯氧镁水泥水化作用机理和晶体相变转变理论,对其基本组成材料进行优化筛选,确定氯氧镁水泥合理组成,并提出氯氧镁水泥力学特性与耐水性指标要求;开发4种系列复合氯氧镁水泥(粉煤灰氯氧镁水泥、石粉氯氧镁水泥、白云石粉镁水泥和抗水镁水泥),研究掺合料对氯氧镁水泥性能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掺加方法、掺量及指标要求;提出了低温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评价了氯氧镁水泥低温适应性。针对青海等地区的气候特点,重点研究氯氧镁水泥替代普通硅酸盐水泥后道路混凝土关键参数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特性的影响,确定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关键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针对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强度高、易开裂等问题,采用纤维增强技术手段,对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进行了增强增韧设计;基于现有的外加剂不能满足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施工的需求,采用分子结构设计技术,研发出适用于氯氧镁水泥的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借鉴普通水泥混凝土设计流程框架,基于工作特性、力学特性及耐水性指标要求,提出了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材料技术要求及组成设计方法,并对氯氧镁水泥路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耐水性分析结论,对青海省潮湿系数分布状况进行调研,划分了全省气候分区,提出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在青海省各气候分区的耐水性指标要求;基于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材料组成特点,结合普通水泥混凝土的制备工艺,提出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制备新技术;结合现场示范性工程实践,确定以工艺流程、时间控制及混凝土材料缓凝措施共用的技术措施,结合已有普通水泥混凝土施工流程优化,最终形成了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与涵洞工程的施工工艺,对竣工通车2年来的使用效果进行了跟踪评价,并采用性价比评价方法评价了其经济效益。
岳光亮[7](2012)在《水泥助磨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采用乙酸、甲基丙烯酸、辛酸、马来酸酐、草酸与三乙醇胺反应分别合成Z1、Z2、Z3、Z4、Z5,本文研究了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催化剂选择等,最终确定理想条件是:酯化温度在110℃-120℃,催化剂的选择分别为亚磷酸、对甲苯磺酸且掺入量为1.5%,并对三乙醇胺系化合物进行红外表征分析。(2)研究三乙醇胺(Z0)、三乙醇胺系化合物(Z1~Z5)的粉磨性能,得出三乙醇胺系化合物提高水泥的粉磨效果。同时确定最佳粉磨时间是25min以及最佳掺量,Z0、Z1、Z4、Z5掺入量为0.01%,Z2、Z3掺入量为0.03%。(3)通过研究三乙醇胺、三乙醇胺系化合物粉磨颗粒分布曲线,研究得出三乙醇胺系化合物优化了水泥的粒度分布。其中Z1、Z4、Z5在0-32μm的含量在80%以上。(4)通过抗折、抗压以及SEM照片,进一步得出三乙醇胺系化合物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其中Z1、Z4、Z5提高了水泥的早期以及后期强度,水泥水化产物多,并且水泥浆体致密牢固。(5)从结构对性能影响的角度,探讨了粉磨机理,分析了不同的分子结构,影响着性能。结果表明:三乙醇胺系化合物均有较好的助磨效果,并且链的长度越短,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含有助磨效果的极性官能团数量越多,对水泥的助磨效果越好。(6)通过双掺水泥助磨剂和减水剂研究水泥的净浆流动度,得出水泥助磨剂与聚羧酸减水剂的适应性相对较好,经时损失较少。(7)分别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为原料,通过双掺水泥助磨剂和减水剂研究水泥的胶砂流动度,得出水泥助磨剂与矿渣水泥的适应性较好。(8)水泥助磨剂与调凝剂以及增强剂适应性试验,得出水泥助磨剂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凝结时间变短;提高了水泥的早后期强度,但从总体上看,影响效果不是很大,不会对水泥的性质产生影响。本文在研究中掺入更少的三乙醇胺系化合物,达到或者超过三乙醇胺的性能,为水泥助磨剂的工业生产中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盛天宝[8](2011)在《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大于500m冲积层冻结法凿井技术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重大技术难题,仍处于探索阶段。论文针对赵固矿区特厚冲枳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难题,采用理论计算、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实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特厚冲积层冻结壁厚度计算公式及其关键参数的计算选取方法,建立了冻结壁厚度计算体系和科学的多圈孔布孔方法,解决了大于500m特厚冲积层的冻结壁设计难题:就地取材,研究开发了C80-C9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复合井壁,解决了特厚冲积层冻结井筒支护难题。采用FLAC3D系统,对控制的512m粘土层施工工况建模,进行了冻结壁稳定性三维数值分析计算,预测了冻结壁稳定性,指导了设计和施工。开展了特厚冲积层冻结壁位移、冻结壁温度、井壁温度、冻结压力实测研究,掌握了多圈孔冻结壁形成特性,提出了冻结井壁前注浆理论和按注浆压力计算内井壁厚度的方法,取得了不同深度的冻结压力值,并成功应用,技术经济效益显着。
杨荣俊,邬长森,李永生,石效民[9](2010)在《预拌快硬混凝土在北京长安街路面大修工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结合预拌硫铝酸盐水泥快硬混凝土在长安街大修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预拌硫铝酸盐水泥快硬混凝土的控制技术路线及关键因素、性能指标要求、主要材料选择及长期耐久性能试验等方面内容。在预拌硫铝酸盐水泥快硬混凝土控制技术手段上,提出分段控制的技术思路,并且提出混凝土凝结时间和强度发展是其控制的关键因素,尤其在凝结时间的控制上必须针对环境气温匹配适宜的缓凝剂掺量。预拌硫铝酸盐水泥快硬混凝土在长安街大修工程中的成功大量应用,证明该控制技术手段切实可行。
王佳梅[10](2004)在《黑龙江省网化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材料的研究应用》文中指出随着黑龙江省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里程的逐年增加,养护维修的任务也越来越重。黑龙江省地处冬季严寒地区,混凝土路面容易遭受冻害侵袭,加上超载车辆的增多,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越来越严重,对维修材料性能要求更高。国内传统的维修材料性能无法胜任严酷环境对维修材料的苛刻要求,而国外已有的新型维修材料造价很高,无法大面积应用。本课题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部位界面增强剂的研究、高性能水泥混凝土修补剂及界面增强剂与路面修补混凝土施工工艺方法的研究,研制了一种新型高性能的水泥混凝土修补材料。该修补材料颜色与老混凝土颜色相近,技术性能符合修补材料要求,工艺简单,造价合理,可显着改善修补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效果,提高修补路面的耐久性。同时,为黑龙江省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破损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养护材料及工艺,对于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特强水泥减水增强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强水泥减水增强剂(论文提纲范文)
(1)赤泥协同多源固废制备注浆材料组成设计、水化机理与性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
1.2.1 颗粒型注浆材料 |
1.2.2 无颗粒型注浆材料 |
1.3 赤泥概况 |
1.3.1 赤泥产生及分类 |
1.3.2 赤泥应用领域 |
1.4 赤泥制备胶凝材料研究现状 |
1.4.1 赤泥制备水泥基胶凝材料 |
1.4.2 赤泥制备地聚物类胶凝材料 |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多源固废协同的赤泥基胶凝材料制备理论 |
2.1 典型工业固废物化特性 |
2.1.1 物理特性 |
2.1.2 化学组成 |
2.1.3 矿相组成 |
2.2 典型工业固废基础胶凝活性 |
2.2.1 单一固废胶凝活性 |
2.2.2 多源固废复合体系胶凝活性 |
2.3 赤泥胶凝活性提升方法 |
2.3.1 物理活化 |
2.3.2 热处置 |
2.4 赤泥基胶凝材料协同机制 |
2.4.1 多源固废协同利用基本原则 |
2.4.2 低钙型赤泥基胶凝材料 |
2.4.3 高钙型赤泥基胶凝材料 |
2.4.4 赤泥基胶凝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机理 |
3.1 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历程 |
3.1.1 水化过程中水赋存状态 |
3.1.2 浆体粘度经时变化规律 |
3.1.3 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历程微观结构 |
3.2 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 |
3.2.1 水泥类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模型简介 |
3.2.2 高钙型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 |
3.2.3 低钙型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调控方法 |
4.1 水灰比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的作用机制 |
4.1.1 浆体流动特性 |
4.1.2 水化历程 |
4.1.3 抗压强度 |
4.2 粒径特征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1 浆体流动特性 |
4.2.2 水化历程 |
4.2.3 浆体稳定性 |
4.2.4 抗压强度 |
4.2.5 微观结构 |
4.3 超细掺合料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 |
4.3.1 抗压强度 |
4.3.2 浆体流动特性 |
4.3.3 水化历程 |
4.3.4 基于孔隙结构的宏观工作性能作用机制 |
4.4 外加剂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调控机制 |
4.4.1 高效减水剂的吸附能力 |
4.4.2 高效减水剂在碱性环境中的稳定性 |
4.4.3 减水剂对赤泥基注浆材料工作性能的影响 |
4.4.4 抗压强度 |
4.4.5 微观结构 |
4.5 保水剂对赤泥基浆体性能的影响 |
4.5.1 浆体稳定性 |
4.5.2 浆体流动特性 |
4.5.3 抗压强度 |
4.5.4 微观结构 |
4.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性能动态调控方法 |
4.6.1 初凝时间 |
4.6.2 抗压强度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赤泥基注浆材料耐久性与环境相容性研究 |
5.1 赤泥基注浆材料抗离子侵蚀性能 |
5.1.1 化学侵蚀机理分析 |
5.1.2 SO_4~(2-)、Cl~-对赤泥基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3 膨润土对抗侵蚀作用的影响 |
5.1.4 超细集料对抗侵蚀作用的影响 |
5.2 赤泥基注浆材料失稳破坏本构关系 |
5.2.1 超细集料失稳破坏模式的影响 |
5.2.2 离子侵蚀对失稳破坏模式的影响 |
5.3 赤泥基注浆材料碱性组分固化机制 |
5.3.1 赤泥基注浆材料碱浸出特性 |
5.3.2 碱性组分固化方法 |
5.4 赤泥基注浆材料重金属固化机制 |
5.4.1 赤泥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 |
5.4.2 赤泥基注浆材料对重金属的固化机制 |
5.4.3 离子侵蚀作用对重金属固化效率的影响 |
5.5 赤泥基注浆材料节能降耗容量 |
5.5.1 模型介绍 |
5.5.2 赤泥基注浆材料环境影响计算模型 |
5.5.3 节能降耗容量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塑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傅士期间授权专利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获得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研发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研发及性能分析 |
2.1 试验方案 |
2.1.1 原材料性能分析 |
2.1.2 试验方案分析 |
2.2 快速修补材料性能分析 |
2.2.1 基准水泥砂浆力学性能验证 |
2.2.2 常温力学性能分析 |
2.2.3 低温力学性能分析 |
2.2.4 高温力学性能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路用性能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1.1 击实试验 |
3.1.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1.3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 |
3.1.4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3.1.5 收缩性能试验 |
3.2 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组成设计 |
3.2.1 原材料选择 |
3.2.2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
3.3 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 |
3.3.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3.2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 |
3.3.3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3.4 水泥稳定碎石收缩性能 |
3.4.1 干燥收缩试验 |
3.4.2 温度收缩试验 |
3.5 水泥稳定碎石抗疲劳性能 |
3.5.1 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养护机理分析 |
4.1 各类早强剂早强机理 |
4.1.1 氯盐系列早强剂 |
4.1.2 硫酸盐系列早强剂 |
4.1.3 有机物系列早强剂 |
4.2 快速补强硬化机理 |
4.2.1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及机理 |
4.2.2 快速补强剂的复配 |
4.2.3 掺快速补强剂的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早强水泥稳定类质量控制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原材料技术指标 |
5.1.2 施工配合比设计 |
5.1.3 运输和摊铺 |
5.1.4 碾压 |
5.1.5 养生 |
5.1.6 现场取样 |
5.2 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
5.2.1 施工工艺制定 |
5.2.2 施工质量控制 |
5.2.3 养生及交通管制 |
5.2.4 施工组织与作业段划分 |
5.2.5 施工过程其他注意事项 |
5.3 经济效益分析 |
5.3.1 施工经济成本分析 |
5.3.2 养护经济成本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喷射超高韧性超早强水泥基材料基本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混凝土服役现状 |
1.1.2 混凝土结构现有修复技术 |
1.2 喷射超高韧性超早强水泥基材料概述 |
1.2.1 超高韧性超早强水泥基材料 |
1.2.2 喷射混凝土 |
1.2.3 喷射超高韧性超早强水泥基材料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ITSCC关键材料研究现状 |
1.3.2 ITSCC关键性能研究现状 |
1.3.3 ITSCC设计与性能评价研究现状 |
1.3.4 ITSCC制备与施工工艺研究现状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1 早强与凝结时间难协同 |
1.4.2 难泵送与易堵管 |
1.4.3 高收缩与界面粘结性能差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与外加剂 |
2.1.1 实验原材料 |
2.1.2 外加剂 |
2.1.3 其他 |
2.2 实验方法 |
2.2.1 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
2.2.2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2.2.3 界面粘结性能测试方法 |
2.2.4 其他 |
第三章 ITSCC工作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流动度 |
3.2.1 水胶比对流动性能的影响 |
3.2.2 减水剂对流动性能的影响 |
3.2.3 缓凝剂对流动性能的影响 |
3.2.4 纤维掺量对流动性能的影响 |
3.3 凝结时间 |
3.4 流变性能 |
3.4.1 触变性分析 |
3.4.2 滞后环分析 |
3.4.3 流变参数分析 |
3.5 泵送模型 |
3.5.1 输送速度 |
3.5.2 输送流量 |
3.5.3 输送距离 |
3.6 应用关键技术验证 |
3.6.1 案例工况 |
3.6.2 验证分析 |
3.7 试喷实验 |
3.7.1 ITSCC配合比与施工工艺流程 |
3.7.2 ITSCC性能测试 |
3.8 小结 |
第四章 ITSCC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ITSCC配合比设计 |
4.3 ITSCC基本力学性能 |
4.3.1 抗压抗折强度 |
4.3.2 抗压抗折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4.3.3 养护龄期对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 |
4.4 ITSCC弯曲性能 |
4.4.1 荷载-挠度曲线 |
4.4.2 破坏形态分析 |
4.4.3 弯曲性能分析 |
4.5 ITSCC拉伸性能 |
4.5.1 应力-应变曲线 |
4.5.2 破坏形态分析 |
4.5.3 拉伸性能分析 |
4.6 结论 |
第五章 ITSCC界面粘结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既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表面处理 |
5.2.1 既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5.2.2 既有混凝土表面处理 |
5.3 新混凝土(ITSCC)配合比设计 |
5.4 新老混凝土收缩匹配研究 |
5.5 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研究 |
5.5.1 既有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界面粘结性能影响 |
5.5.2 界面粗糙度对界面粘结性能影响 |
5.5.3 龄期对界面粘结性能影响 |
5.5.4 界面处理对界面粘结性能影响 |
5.6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制备与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磷酸镁水泥及其研究发展趋势 |
1.1.1 磷酸镁水泥的出现及发展历程 |
1.1.2 磷酸镁水泥的研究现状 |
1.2 纤维增强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工作的提出 |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试件成型及养护 |
2.3 基本试验方法 |
2.3.1 流动性能试验 |
2.3.2 长期收缩试验 |
2.3.3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2.3.4 纤维拔出试验 |
2.3.5 微观分析试验 |
3 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材料的配合比设计与基本性能 |
3.1 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体配合比设计理论 |
3.1.1 基本胶凝组分的设计 |
3.1.2 辅助胶凝组分的引入 |
3.1.3 胶凝组分配合比确定 |
3.2 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材料的流动性能 |
3.2.1 超高强磷酸镁水泥浆体流变模型选用 |
3.2.2 超高强磷酸镁水泥浆体的流变行为 |
3.2.3 超高强磷酸镁水泥砂浆的工作性 |
3.3 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收缩性能 |
3.3.1 胶凝材料组成的影响 |
3.3.2 水胶比的影响 |
3.4 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材料的强度发展 |
3.4.1 胶凝材料组成的影响 |
3.4.2 水胶比的影响 |
3.4.3 集料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物理力学性能 |
4.1 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工作性 |
4.1.1 配合比 |
4.1.2 制备工艺 |
4.1.3 钢纤维对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工作性能的影响 |
4.2 钢纤维在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体中的分布特征 |
4.2.1 钢纤维分布评价方法 |
4.2.2 钢纤维的分散和取向特征 |
4.3 钢纤维与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体的界面粘结性能 |
4.3.1 纤维拔出试验方案 |
4.3.2 超细粉煤灰的影响 |
4.3.3 钢纤维类型的影响 |
4.3.4 钢纤维嵌入状态的影响 |
4.4 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强度 |
4.4.1 抗压强度 |
4.4.2 抗折强度 |
4.4.3 劈裂抗拉强度 |
4.4.4 纤维-基体界面粘结强度、纤维系数与力学强度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断裂行为 |
5.1 断裂力学试验 |
5.1.1 试验方法 |
5.1.2 配合比 |
5.1.3 典型的断裂行为特征 |
5.2 拉伸荷载作用下的断裂行为 |
5.2.1 应力-应变曲线 |
5.2.2 多缝开裂形态 |
5.2.3 拉伸断裂过程中的特征参数 |
5.3 弯曲荷载作用下的断裂行为 |
5.3.1 荷载-位移曲线 |
5.3.2 弯曲断裂过程中的特征参数 |
5.3.3 纤维增强增韧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6 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增强机理 |
6.1 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6.1.1 基体 |
6.1.2 基体-集料界面区 |
6.1.3 钢纤维-基体界面区 |
6.2 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孔结构特征 |
6.3 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 |
6.3.1 纤维增强作用效果影响因素 |
6.3.2 钢纤维增强机理 |
6.3.3 基于复合材料理论的弯曲强度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基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基混凝土简介 |
1.2 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早强快硬硅酸盐混凝土的研究方案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胶凝材料 |
2.1.2 外掺剂 |
2.1.3 集料 |
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件的制备 |
2.3.2 凝结时间测定 |
2.3.3 力学性能测定 |
2.3.4 流动度测定 |
2.3.5 体积稳定性测定 |
2.3.6 耐久性试验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机理分析 |
3.1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水化机理分析 |
3.1.1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生产流程 |
3.1.2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水化性质 |
3.1.3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凝结、硬化过程 |
3.2 新型快硬特种水泥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分析 |
3.2.1 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
3.2.2 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生产流程 |
3.2.3 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凝结、硬化过程 |
3.3 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机理分析 |
3.3.1 复合水泥的水化机理分析 |
3.3.2 粉煤灰作用机理 |
3.3.3 增强组分M作用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砂浆的配合比研究 |
4.1 新型快硬特种水泥的配合比研究 |
4.1.1 试验方法 |
4.1.2 新型快硬特种水泥胶凝材料的选择 |
4.1.3 各组分掺量对新型快硬特种水泥性能的影响 |
4.1.4 增强组分M掺量对新型快硬特种水泥性能的影响 |
4.2 硅酸盐水泥熟料细度对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 |
4.2.1 PC细度对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
4.2.2 PC细度对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X/G复配比值对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 |
4.3.1 X/G复配比值对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
4.3.2 X/G复配比值对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缓凝剂掺量对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 |
4.4.1 缓凝剂掺量对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
4.4.2 缓凝剂掺量对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早强快硬硅酸盐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
5.1 早强快硬硅酸盐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5.2 早强快硬硅酸盐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研究 |
5.2.1 试验方法 |
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早强快硬硅酸盐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5.3.1 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5.3.2 抗折强度试验研究 |
5.3.3 粘结强度试验研究 |
5.4 早强快硬硅酸盐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试验研究 |
5.4.1 试验方法 |
5.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早强快硬硅酸盐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研究 |
5.5.1 抗冻性试验研究 |
5.5.2 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应用 |
6.1 引言 |
6.2 沈大高速坑槽修补应用案例 |
6.2.1 工程概况 |
6.2.2 坑槽形成原因 |
6.2.3 施工工艺 |
6.2.4 修补后效果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的着作 |
致谢 |
(6)氯氧镁水泥道路混凝土材料组成设计与应用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氯氧镁水泥材料组成与设计优化 |
2.1 原材料技术要求及氯氧镁水泥基本组成优化 |
2.1.1 原材料技术要求 |
2.1.2 氯氧镁水泥基本组成优化 |
2.2 复合氯氧镁水泥开发 |
2.2.1 粉煤灰氯氧镁水泥 |
2.2.2 白云石粉氯氧镁水泥 |
2.2.3 石粉氯氧镁水泥 |
2.2.4 抗水氯氧镁水泥 |
2.3 青海省低温环境适应性 |
2.3.1 青海省气候低温特征 |
2.3.2 低温环境下氯氧镁水泥性能研究 |
2.4 氯氧镁水泥的早期水化行为 |
2.4.1 氯氧镁水泥的早期水化行为测试方法 |
2.4.2 氯氧镁水泥水化行为与凝结时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氯氧镁水泥道路混凝土材料组成关键参数研究 |
3.1 氯氧镁水泥道路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1.1 胶凝材料用量 |
3.1.2 砂率 |
3.1.3 集料最大粒径 |
3.1.4 浆集比 |
3.1.5 MgCl2浓度 |
3.1.6 外加剂 |
3.2 氯氧镁水泥道路混凝土增强增韧设计 |
3.2.1 增韧材料对氯氧镁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影响研究 |
3.2.2 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道路混凝土的弯曲性能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氯氧镁水泥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设计与性能 |
4.1 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 |
4.2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
4.3 聚羧酸系减水剂掺量的确定 |
4.4 缓凝组分对氯氧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
4.5 现有聚羧酸减水剂性能对比分析 |
4.6 氯氧镁水泥聚羧酸减水剂表征 |
4.7 氯氧镁水泥聚羧酸减水剂性能评价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材料要求及组成设计方法 |
5.1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原材料技术要求 |
5.2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5.3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材料组成设计实例 |
5.4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涵洞施工关键技术 |
6.1 青海省气候分区及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耐水性要求 |
6.2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制备技术 |
6.3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
6.3.1 原材料 |
6.3.2 生产配合比 |
6.3.3 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
6.3.4 镁水泥混凝土路面应用效果 |
6.4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涵洞施工技术 |
6.4.1 原材料 |
6.4.2 施工配合比 |
6.4.3 镁水泥混凝土涵洞施工 |
6.4.4 镁水泥混凝土涵洞应用效果 |
6.5 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发表文章及授权发明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奖项 |
致谢 |
(7)水泥助磨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
1.2 国外水泥助磨剂的发展状况 |
1.3 国内水泥助磨剂的发展状况 |
1.4 我国助磨剂市场发展的前景 |
1.5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 |
1.5.1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 |
1.5.2 作用机理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泥助磨剂的合成实验 |
2.1 实验试剂及主要设备仪器 |
2.1.1 主要实验试剂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2 乙酸三乙醇胺酯的合成 |
2.2.1 酯化反应 |
2.2.2 酸值的测定 |
2.2.3 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 |
2.2.4 催化剂的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
2.2.5 反应物的摩尔比对酯化率的影响 |
2.2.6 红外光谱分析 |
2.3 甲基丙烯酸三乙醇胺酯的合成 |
2.3.1 酯化反应 |
2.3.2 反应实验装置 |
2.3.3 不同条件下反应对酯化率的影响 |
2.4 三乙醇胺辛酸酯的合成 |
2.4.1 酯化反应 |
2.4.2 反应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 |
2.4.3 反应物的摩尔比对酯化率的影响 |
2.4.4 红外光谱分析 |
2.5 马来酸三乙醇胺酯的合成 |
2.5.1 酯化反应 |
2.5.2 不同分散剂对酯化率的影响 |
2.5.3 反应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 |
2.5.4 反应物的摩尔比对酯化率的影响 |
2.6 三乙醇胺草酸盐的合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助磨剂的性能测试 |
3.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 |
3.1.1 实验原材料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
3.2.3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
3.2.4 水泥筛余测定 |
3.2.6 水泥胶砂强度测试 |
3.2.7 水泥颗粒分布测定 |
3.2.8 水化产物形貌测定 |
3.3 粉磨效果的讨论 |
3.3.1 助磨剂掺入量对水泥比表面积的影响 |
3.3.2 助磨剂掺入量对水泥 80μm 筛余的影响 |
3.4 水泥颗粒粒径的分布 |
3.5 助磨剂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 |
3.5.1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
3.5.2 水泥的抗折抗压实验 |
3.5.3 水化产物的SEM分析 |
3.6 结构与性能机理的探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助磨剂与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探索 |
4.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 助磨剂与不同混凝土外加剂种类的适应性实验 |
4.2.1 水泥助磨剂与萘系磺酸盐减水剂的适应性实验 |
4.2.2 水泥助磨剂与脂肪族减水剂的适应性实验 |
4.2.3 水泥助磨剂与聚羧酸减水剂的适应性实验 |
4.3 助磨剂与不同水泥的胶砂流动度实验 |
4.4 助磨剂与混凝土缓凝剂以及促凝剂的适应性实验 |
4.5 助磨剂与混凝土增强剂适应性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冻结法凿井技术现状 |
1.2.1 冻结法凿井技术现状 |
1.2.2 2000年以来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赵固矿区井筒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2.1 井筒地质特征 |
2.1.1 赵固一矿井简地质条件 |
2.1.2 赵固二矿井筒地质条件 |
2.2 井筒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含水层抽水试验结果 |
2.2.2 井筒涌水星 |
2.3 本章小结 |
3 特厚冲积层冻结井壁设计研究 |
3.1 冻结段井壁设计技术现状 |
3.1.1 井壁结构 |
3.1.2 筑壁材料 |
3.2 冻结段井壁设计原理 |
3.2.1 冻结段井壁受力特点 |
3.2.2 井壁荷载计算 |
3.2.3 井壁厚度计算 |
3.3 赵固矿区冻结段井壁设计研究 |
3.3.1 井筒地质、水文地质特点对井壁设计的影响 |
3.3.2 赵固一矿冻结段井壁结构设计 |
3.3.3 前注浆理论的提出及内层井壁优化设计 |
3.3.4 赵固二矿冻结段外层井壁优化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特厚冲积层冻结设计研究 |
4.1 赵固一矿冻结方案设计 |
4.1.1 井筒地质、水文地质特点对冻结方案设计的影响 |
4.1.2 冻结壁设计 |
4.1.3 制冷设计 |
4.1.4 冻结方案主要技术指标 |
4.2 赵固二矿冻结方案优化设计 |
4.2.1 冻结壁设计 |
4.2.2 制冷设计 |
4.2.3 冻结方案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
4.3 本章小结 |
5 冻结壁稳定性数值分析 |
5.1 三维数值分析软件FLAC~(3D)系统概述 |
5.1.1 FLAC~(3D)系统的特点 |
5.1.2 FLAC~(3D)基本原理 |
5.1.3 FLAC~(3D)与有限元法的区别 |
5.2 冻结壁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的建模 |
5.2.1 建模依据 |
5.2.2 建模原则 |
5.2.3 计算域 |
5.2.4 荷载条件 |
5.2.5 边界条件 |
5.2.6 材料模型及变形模式 |
5.2.7 冻结施工掘砌过程模拟 |
5.3 赵固一矿主副井冻结壁稳定性三维数值分析 |
5.3.1 副井深部冻结壁稳定性三维数值分析 |
5.3.2 主井深部冻结壁稳定性三维数值分析 |
5.3.3 控制土层-512m埋深主副井冻结壁稳定性计算结果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6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 |
6.1 赵固矿区冻结段井壁的特点、难点、主攻方向 |
6.1.1 井壁结构特点 |
6.1.2 技术难点 |
6.1.3 主攻方向 |
6.2 高性能混凝上室内实验 |
6.2.1 实验目标 |
6.2.2 实验内容 |
6.2.3 实验指导思想 |
6.2.4 原材料性能实验优选 |
6.2.5 配合比、强度增长特性、耐久性实验 |
6.2.6 室内实验结果分析 |
6.3 C40~C90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效果分析 |
6.3.1 C40~C80高性能混凝十在赵固一矿的应用 |
6.3.2 C40~C90低水化热高性能混凝土在赵固二矿的应用 |
6.4 C40~C90高性能混凝土特点 |
6.4.1 外层井壁应用低温早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优点 |
6.4.2 内层井壁应用低水化热防裂密实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优点 |
6.5 本章小结 |
7 工程实测研究 |
7.1 井壁及壁后冻土温度特性实测研究 |
7.1.1 实测方案 |
7.1.2 实测结果分析 |
7.1.3 实测结论 |
7.2 冻结壁径向位移特性实测研究 |
7.2.1 实测方案 |
7.2.2 实测结果分析 |
7.2.3 实测结论 |
7.3 特厚粘上层冻结压力实测研究 |
7.3.1 实测方案 |
7.3.2 实测结果分析 |
7.3.3 特厚粘土层冻结压力选取与应用 |
7.3.4 实测结论 |
7.4 多圈孔冻结壁温度场工程实测研究 |
7.4.1 特厚冲积层冻结壁技术现状 |
7.4.2 多圈孔冻结壁温度场工程实测方法及结果 |
7.4.3 多圈孔冻结壁形成特性分析 |
7.4.4 实测结论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预拌快硬混凝土在北京长安街路面大修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预拌硫铝酸盐水泥快硬混凝土控制技术路线 |
2 预拌硫铝酸盐水泥快硬混凝土材料性能指标要求 |
3 预拌硫铝酸盐水泥快硬混凝土配制关键材料选择 |
3.1 水泥胶凝材料的选用 |
3.2 外加剂的配制与添加工艺要求 |
4 预拌硫铝酸盐水泥快硬混凝土控制关键因素 |
4.1 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控制 |
4.2 混凝土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的控制 |
5 预拌硫铝酸盐水泥快硬混凝土材料的长期耐久性能 |
5.1 抗渗性能 |
5.2 抗氯离子扩散性能 |
5.3 抗冻融性能 |
5.4 体积稳定性 |
5.5 钢筋锈蚀 |
6 硫铝酸盐水泥快硬混凝土在长安街大修工程的应用 |
6.1 硫铝酸盐水泥快硬混凝土配合比 |
6.2 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难点及效果 |
6.2.1 混凝土浇筑施工难点 |
6.2.2 混凝土浇筑施工效果 |
7 预拌硫铝酸盐水泥快硬混凝土应用技术展望 |
8 预拌硫铝酸盐水泥快硬混凝土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
(10)黑龙江省网化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材料的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课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工作情况 |
2 黑龙江省网化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概况 |
2.1 黑龙江省网化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类型 |
2.2 黑龙江省网化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坑槽产生原因分析 |
2.3 黑龙江省网化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养护对策 |
3 混凝土坑槽修补界面增强剂的研究 |
3.1 界面粘结材料 |
3.2 界面增强剂的组成 |
3.3 界面增强剂的性能 |
3.3.1 抗折粘结强度 |
3.3.2 耐水性试验 |
3.3.3 抗冻融试验 |
4 混凝土修补剂的研究 |
4.1 混凝土修补材料 |
4.2 混凝土修补剂的组成成分 |
4.2.1 高效减水成分 |
4.2.2 高效引气成分 |
4.2.3 减缩成分 |
4.2.4 微粉填充组分 |
4.2.5 促凝早强组分 |
4.3 混凝土高性能修补剂的配方 |
4.4 混凝土高性能修补剂的形状和掺量 |
4.5 高耐久性修补混凝土性能研究 |
4.5.1 试验所需原材料 |
4.5.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5.3 修补混凝土强度发展 |
4.5.4 修补混凝土抗冻融性 |
4.5.5 修补混凝土的耐磨性 |
4.5.6 修补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
4.6 界面增强剂与修补混凝土配合使用时的技术性能 |
4.6.1 界面增强剂混凝土抗折粘结强度 |
4.6.2 界面增强剂抗冻耐久性 |
5 界面增强剂及修补混凝土施工工艺 |
5.1 修补基底处理原则及一般方法 |
5.2 界面增强剂施工工艺 |
5.3 高耐久性修补混凝土施工工艺 |
6 七勃公路工程应用实践 |
6.1 工程应用 |
6.2 修补路面的观测分析 |
7 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
7.1 经济效益分析 |
7.1.1 界面增强剂成本分析 |
7.1.2 高耐久性修补混凝土成本分析 |
7.2 社会效益分析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特强水泥减水增强剂(论文参考文献)
- [1]赤泥协同多源固废制备注浆材料组成设计、水化机理与性能调控[D]. 张健. 山东大学, 2021
- [2]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研发及工程应用[D]. 邹善成.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1)
- [3]喷射超高韧性超早强水泥基材料基本性能研究[D]. 胡浩. 东南大学, 2019(06)
- [4]超高强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制备与力学行为研究[D]. 秦继辉. 重庆大学, 2019(01)
- [5]早强快硬硅酸盐水泥基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D]. 闫林伟.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4)
- [6]氯氧镁水泥道路混凝土材料组成设计与应用关键技术[D]. 徐安花. 长安大学, 2017(01)
- [7]水泥助磨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岳光亮. 济南大学, 2012(04)
- [8]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盛天宝.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12)
- [9]预拌快硬混凝土在北京长安街路面大修工程中的应用[J]. 杨荣俊,邬长森,李永生,石效民. 市政技术, 2010(06)
- [10]黑龙江省网化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材料的研究应用[D]. 王佳梅. 东北林业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