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芩总黄酮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抑制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连宇航,范景辉,高馨,赵玉梅[1](2021)在《黄芩总黄酮通过PPARs通路防治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代谢综合征是机体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发生代谢紊乱的症候群,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的趋势。目前西医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ACE抑制剂、二甲双胍、卡格列净等,临床疗效均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相比之下,中药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起到较好的作用,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小。其中黄芩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黄芩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包括黄芩苷、黄芩素、汉
贾珊珊[2](2021)在《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目的热毒宁注射液是由青蒿、金银花、栀子三味中药提取精制的中药注射剂,具有疏风、清热、解毒之功,临床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目前关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较多,但存在样本量小,结局指标不统一等问题。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还被用来治疗流感、手足口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热毒宁注射液也具有一定疗效。然而由于其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它的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故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以为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稳定的循证医学证据;应用芯片分析方法对甲型H3N2流感有症状感染患者对比健康状态的差异基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及其甲型H3N2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手足口病的分子机制进行预测,利用分子对接对结果进行初步检验,以期为之后的机制研究试验提供方向。研究方法1.Meta分析全面、系统的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热毒宁注射液对比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文献并提取纳入文献信息,结局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应用Cochrane Handbook5.1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运用RevMan 5.3和Stata 13.0对纳入数据进行分析,绘制森林图并进行敏感性与漏斗图及发表偏倚分析,对不良反应信息进行记录总结。2.芯片分析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检索并下载甲型H3N2流感感染患者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对基因进行感染前后有无症状分组,使用R软件的limma包分析各组差异基因,绘制韦恩图以观察各组间关系。对有症状感染患者与健康人的差异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将差异基因导入STRING网站或HINT网站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将结果导入Cytoscape软件作图,通过MCODE与cytoHubba插件对蛋白互相网络图进行模块分析与核心基因分析,并采用R软件的clusterProfiler包对蛋白互作网络中差异基因进行GO与KEGG分析。之后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对差异基因以及甲型H3N2流感相关其他基因的作用进行进一步预测。3.网络药理学方法系统、全面检索关于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学成分的中英文文献,获取热毒宁注射液化学成分。通过检索文献、SwissTargetPrediction、STITCH与SuperPred以获得化合物靶点,检索DisGeNET、GeneCards、DiGSeE以获得与疾病相关的基因。运用Cytoscape进行“化合物-靶点”网络图、“疾病-靶点”网络图的绘制。利用Merge插件对化合物以及疾病的靶点进行取交集以获得潜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关系。通过Cytoscape的MCODE以及cytoHubba插件对蛋白互作网络进行模块分析以及核心基因分析,得到热毒宁注射液可能作用于疾病的核心基因。采用DAVID及R软件的clusterProfiler对蛋白互作网络与潜在靶点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以及疾病聚类分析以获取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疾病的潜在途径。应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化合物以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对化合物以及靶点的结合能力进行评估与验证,通过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1.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共纳入118篇研究,包括15461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六个结局指标的疗效均优于使用利巴韦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0001),且症状较轻。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机制研究对“化合物-靶点”网络图与“疾病-靶点”网络图进行合并取交集共得到8个热毒宁可能作用于流感的潜在靶点,CXCL10、CCL2、IL6、STAT1、PTPN11、TNF、BRAF和MMP9。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潜在靶点主要富集于生物过程“ERK1和ERK2级联正调控”和“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KEGG结果表明潜在靶点主要通过“TNF信号通路”、“甲型流感”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三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与靶点均有良好的对接能力。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甲型H3N2流感机制研究对GSE30550芯片进行分析,有症状感染组对比健康组差异存在48个上调基因,其中,XAF1、IFI44L、RSAD2、OAS1、MX1、IFIT2、OAS2、IFIT3、IFIT1 和 IFI44 为差异基因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明显富集于甲型流感通路。共得到热毒宁注射液可能作用于甲型H3N2流感的潜在靶点8个,分别为LPO、IL1B、EGFR、CCL2、CXCL10、LAP3、PTPN11与CSF2。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相应化合物与靶点结合能力均较好,其中,EGFR与芦丁的结合能力最佳。4.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研究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合物靶点中,26个与细胞因子风暴相关,5个与发热相关,251个靶点与ACE2共表达。度值最高的三个靶点分别是CA2、CA12和CA1。在化合物靶点PPI网络中HSP90AB1有着最高的度值。GO富集共得到FDR<1×10-6的条目1491项,KEGG富集分析得到FDR<1×10-6的通路113条,包括18条信号转导通路、12条免疫系统通路、6条细胞生长与死亡相关通路和10条病毒感染性疾病通路。疾病聚类分析的结果中,富集水平最高的聚类7个项目中,3个与肺部疾病相关。富集分析得到3542条GO功能条目和147条KEGG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化合物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靶点PLP、ACE2、Mpro有着较好的结合能力。5.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作用机制研究共得到130个热毒宁可能作用于手足口病的潜在靶点,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合物作用于 MMP2、CA6、MMP13、ELANE、MMP1、MMP9、EGFR、TYR、ABCB1 和 APP 这十个靶点的化合物较多。但 AKT1、MAPK1、VEGFA、IL6、STAT3、TP53、IGF1、EGFR、HRAS和TNF这十个靶点在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中有着核心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与对应的靶点都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研究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利巴韦林更好,安全性更高。基于芯片分析以及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能够通过多个活性成分协同调控多种靶点,对于感染类疾病能调节细胞因子风暴,并通过对于发热相关细胞因子调控达到解热的目的,调节多个靶点与通路共同达到治疗流感、手足口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目的。本研究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提供了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以供临床借鉴,并为进一步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手足口病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王明哲[3](2021)在《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呼吸道损伤修复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致,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疗效欠佳。目前对于COPD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效果不理想且需要终身控制疾病的发展。中医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为纲,可以通过“扶正”、“固卫”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从而更好的预防和控制COPD的发生与发展。“固本止咳中药”源于国医大师、中医内科呼吸病专家晁恩祥教授多年诊治COPD的临床经验。晁恩祥教授十分重视人体正气在疾病发病和病情进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出“扶正固卫”理论,因而以经典方剂“玉屏风散”为基础,加减化裁创制固本止咳中药。前期临床研究表明,固本止咳中药在改善患者肺功能等方面有较好效果,并可通过调控T细胞亚群发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大量的前期动物实验表明,固本止咳中药可改善COPD模型小鼠肺功能情况、呼吸道病理损伤及炎性因子的过度表达、并降低肺组织αβT细胞/γδT细胞比例、增加肺组织中KGF,KGFR蛋白和基因表达含量等。因此,进一步开展固本止咳中药治疗COPD模型小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目的:损伤修复是在各类细胞生长因子共同作用下的协调有序过程,分为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基质沉积及组织重塑四个时期。呼吸道损伤修复是COPD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贯穿了慢阻肺疾病的全程。本研究从呼吸道的黏膜炎症损伤修复、呼吸道结构损伤修复及异常的呼吸道损伤修复这三个方面入手,研究固本止咳中药对于COPD呼吸道损伤修复的调控作用,从而更好的阐释中医“扶正固卫”、“肺主皮毛”的理论。方法:本研究将100只健康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n=30)、模型COPD组(n=35)和固本止咳中药组(n=35)。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均被制成COPD模型。本研究采用被动吸烟加鼻腔滴入LPS的方法进行COPD小鼠造模。治疗组于第61天开始予固本止咳中药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使用蒸馏水以同样方法灌胃,共28天。第一部分:体重监测和肺功能检测明确COPD模型小鼠的模型制备情况和固本止咳中药的药效。在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的呼吸道黏膜炎性损伤修复的调控作用研究方面,本研究首先通过抗体芯片法对小鼠呼吸道40种炎性因子进行系统检测,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抗体芯片结果中COPD组明显变化和固本止咳中药组发挥明显调控作用的炎性因子进行验证。在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呼吸道结构损伤修复的调控以及对异常的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方面,本研究通过病理学评判、免疫组化法和透射电镜进行检测,以判断香烟烟雾暴露+LPS滴鼻对小鼠呼吸道结构、肺泡结构、细胞外基质和Ⅱ型上皮细胞的结构损伤情况以及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对相应结构损伤修复及异常的损伤修复的调控情况。第二部分:基于质谱技术,对固本止咳中药的成分分析研究,从固本止咳中药的化学成分入手,探讨其发挥损伤修复作用机制的原理。此外,本研究对各组小鼠肺组织进行label-free蛋白组学检测,明确固本止咳中药治疗COPD模型小鼠的靶点及通路。阐释其对于COPD模型小鼠呼吸道损伤修复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整体调控的机制。第三部分:基于western-blot和RT-qPCR技术,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结果富集出现的JAK-STAT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研究,对通路中JAK1,p-JAK1,STAT3,p-STAT3和SOCS3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JAK1 mRNA,JAK2mRNA,JAK3mRNA,STAT1 mRNA,STAT3 mRNA,SOCS3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1)体重监测:固本止咳中药可改善COPD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缓慢的情况。2)肺功能检测:COPD 组较空白组 FEV 0.05,FEV0.1,FEV0.2,PEF,Crs,Cst均明显下降(P<0.01);Rrs,Ers,Rn均明显升高(P<0.01);G,H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固本止咳中药组较COPD组FEV0.05,FEV0.1,FEV0.2,Crs均明显升高(P<0.05);Rrs,Ers,Rn均明显下降(P<0.05);PEF,G,H,Cs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病理形态学:HE染色结果表明,COPD组小鼠病理形态符合COPD的特征,固本止咳中药可改善COPD模型小鼠50-100μm直径气道、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病理形态。透射电镜结果表明,COPD组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板层小体出现空泡化,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固本止咳中药组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部分板层小体出现空泡化,线粒体肿胀,但程度与COPD组相比明显减轻。4)抗体芯片检测:在40个炎性因子中,COPD组与空白组相比,共有8个显着升高的炎性因子,分别为 IL-6,GM-CSF,TNF-α,IFN-γ,IL-1β,IL-3,IL-17 和 IL-12p70(P<0.05);固本止咳中药组与COPD组相比,共有7个显着降低的因子,分别为IL-6,GM-CSF,TNF-α,IFN-γ,IL-1β,IL-3 和 TCA-3(P<0.05)。5)免疫组化检测:与空白组相比,COPD组IL-6,GM-CSF,TNF-α,IFN-γ,α-SMA,MMP-9,TIMP-1,MMP-9/TIMP-1,HIF-1α 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 COPD 组相比,固本止咳中药组 IL-6,GM-CSF,TNF-α,IFN-γ,α-SMA,MMP-9,TIMP-1,MMP-9/TIMP-1,HIF-1α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空白组和COPD组,固本止咳中药组与COPD组之间Collegen 1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中药成分分析:共鉴定出固本止咳中药的41个成分,其中的多种成分被证明可通过抗炎、抗氧化、抑制气道重塑等参与呼吸道损伤修复的调控。7)label-free蛋白组学检测:在COPD组和空白组之间共发现287个差异蛋白,固本止咳中药组和COPD组之间共发现184个差异蛋白。通过对差异蛋白的GO富集分析、KEGG富集分析和REACTOME富集分析发现:固本止咳中药可通过中性粒细胞脱颗粒、补体通路、细胞外基质、JAK-STAT信号通路等多个途径以及多个参与COPD进展的生物标志物,从整体上参与COPD呼吸道损伤修复的调控。8)JAK-STAT信号通路的实验:本研究通过RT-PCR法对各组小鼠肺组织JAK1,JAK2,JAK3,STAT1,STAT3和SOCS3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COPD模型小鼠肺组织中 JAK1 mRNA,JAK2 mRNA,JAK3 mRNA,STAT3 mRNA 和 SOCS3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STAT1 mRNA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OPD组相比,固本止咳中药组小鼠肺组织中JAK1 mRNA,STAT3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且 SOCS3 mRNA 表达明显升高(P<0.05),JAK2mRNA,JAK3 mRNA,STAT1 mRNA与COPD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采用western-blot法对各组小鼠肺组织JAK1,p-JAK1,STAT3,p-STAT3,SOCS3进行测定。与空白组相比,COPD 模型小鼠肺组织中 p-JAK1,p-STAT3,p-JAK1/JAK1,p-STAT3/STAT3 明显升高(P<0.05);JAK1,STAT3,SOCS3与空白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OPD组相比,固本止咳中药组小鼠肺组织中p-JAK1,p-STAT3,p-STAT3/STAT3明显降低(P<0.05),SOCS3 明显升高(P<0.05);JAK1,STAT3,P-JAK1/JAK1 与 COPD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固本止咳中药可通过减少COPD模型小鼠肺组织炎性因子的过度表达,发挥调控呼吸道黏膜炎症损伤修复的作用;并通过改善COPD模型小鼠呼吸道结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以及细胞外基质的损伤,发挥调控呼吸道结构损伤修复和减少异常的呼吸道损伤修复的作用。体现了中医扶正固卫,肺主皮毛的理论。2)固本止咳中药在COPD损伤修复机制的整体调控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的特点。3)固本止咳中药可通过下调JAK1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上调SOCS3的表达从而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是固本止咳中药基于扶正固卫、肺主皮毛理论调控呼吸道损伤修复在机制上的具体体现。
夏建丽[4](2021)在《天然药物葛根、黄芩中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筛选及分离纯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葛根和黄芩是中国传统的天然药物,其药理作用广泛,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的药效成分,具有抗痛风、抗炎抑菌等作用,目前,文献报道的在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活性评价研究方面不是很全面。因此,本论文针对两种天然药物中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筛选及分离纯化开展研究工作,为天然药物葛根和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实验基础。本论文以天然药物葛根和黄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同时评价黄嘌呤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抑制剂活性的质谱检测方法,并将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测定与超滤质谱技术相结合,对葛根和黄芩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活性评价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建立了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快速鉴定的液-质联用(LC-MS)方法,应用亲和超滤质谱技术,从葛根中筛选得到5种潜在的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剂,采用LC-MS技术对5种抑制剂进行了分析鉴定,确定其分别为葛根素、葛根素-6’’-O-木糖苷、大豆苷、6’-O-乙酰基大豆苷和大豆苷元,其次,采用酶促反应方法,对从葛根中筛选得到的5种黄酮类化合物对XOD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还表明,5种化学成分对XOD均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20.51±1.49、36.54±0.99、42.77±0.27、6.55±0.07和31.60±1.45μmol/L,抑制作用强弱为6’-O-乙酰基大豆苷>葛根素>大豆苷元>葛根素-6’’-O-木糖苷>大豆苷。最后,以筛选的结果为导向,运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筛选得到的5种化合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其纯度分别为葛根素(98.83%)、葛根素-6’’-O-木糖苷(98.95%)、大豆苷(99.35%)、6’-O-乙酰基大豆苷(92.71%)和大豆苷元(99.42%)。此外,我们以黄芩为研究对象,运用响应面法结合超声辅助纤维素酶-乙醇协同法优化了黄芩的最佳提取工艺,建立了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快速鉴定的LC-MS分析方法,应用亲和超滤质谱方法,选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5-脂氧酶(5-LOX)为生物靶分子,从黄芩中筛选得到5种潜在的SOD和5-LOX抑制剂。同时,通过CYP450酶实验对黄芩苷和汉黄芩苷体外代谢产物的结构和代谢途径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代谢过程主要为甲基化、脱氧、氢化和水解反应。在此基础上,以筛选的结果为导向,采用逆流色谱技术,对筛选得到的5种黄酮类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其纯度分别为白杨素-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苷(93.14%)、白杨素-6-C-葡萄糖-8-C-阿拉伯糖苷(92.23%)、黄芩苷(96.6%)、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98.55%)和汉黄芩苷(95.80%)。综上,本论文综合利用色谱学、质谱学及数学模型等理论基础知识,以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为核心,建立了快速筛选分离葛根和黄芩中黄酮类活性成分的新方法,实现了两种天然药物中黄酮类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活性评价的研究目的,为抗痛风、抗炎抑菌治疗药物的筛选与开发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
张静怡[5](2021)在《“止痒平肤液”治疗EGFRIs相关中重度皮疹的RCT研究及作用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EGFRIs)由于在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突出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但其伴随的不良反应也给接受治疗的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作为EGFRIs相关皮肤不良反应中出现最早、发生率最高的EGFRIs相关皮疹,对患者的形象、社交以及生活质量的各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了部分患者因此而不得不停止接受EGFRIs治疗,从而对患者的生存期造成影响。目前认为EGFRIs相关皮疹的发生与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等机制有关,因此临床指南推荐应用抗生素和激素来治疗皮疹,但疗效不能令人满意且抗生素和激素同样伴随有不小的副作用。寻求中医药的方法来治疗EGFRIs相关皮疹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导师崔慧娟教授潜心研究EGFRIs相关皮疹的中医治疗多年,制定了中药复方外用制剂“止痒平肤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好。但“止痒平肤液”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本研究以EGFRIs相关中重度皮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对“止痒平肤液”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检验,同时对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对“止痒平肤液”的作用机制展开初步的探索;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止痒平肤液”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找出复方中的主要活性单体,并运用该单体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uman immortalizedkeratinocytes,HaCaT)炎症模型上进行作用机制的探索,为“止痒平肤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证据。第一部分临床试验1.研究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对外用“止痒平肤液”联合短期、小剂量口服米诺环素±甲泼尼龙片治疗EGFRIs相关皮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检验,对入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探索。2.研究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纳入应用EGFRIs后发生中重度皮疹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接受“止痒平肤液”联合西医标准治疗,“止痒平肤液”外用每日2次,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每日2次,米诺环素胶囊口服每日2次,每次100 mg,重度皮疹患者必要时口服甲泼尼龙片每日1次,每次20mg。对照组患者接受安慰剂联合西医标准治疗。所有患者治疗7天后进行血清细胞因子检测,治疗7天和14天后进行疗效评价。主要疗效指标为EGFRIs相关中重度皮疹的治疗有效率,次要疗效指标包括皮疹伴随的瘙痒症状评分、EGFRIs其他皮肤不良反应分级、米诺环素和甲泼尼龙用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比较,对安全性指标进行监测。3.研究结果共纳入患者58例,4例脱落,对完成临床试验的54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研究的主要疗效指标,治疗14天后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1.48%,对照组为55.56%,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次要疗效指标方面,治疗14天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EGFRIs相关皮肤瘙痒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82.61%,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EGFRIs相关皮肤干燥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77%和70.37%,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Is相关甲沟炎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92%和68.42%,两组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口服米诺环素的中位时间均为7天,试验组中位总剂量为1000 mg,对照组为1400 mg。仅对照组1例患者服用了甲泼尼龙片。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经治后均有明显改善(P<0.001)。治疗7天后,试验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8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IL-8水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其他细胞因子之间的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4例患者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停用米诺环素后好转,未发生与“止痒平肤液”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4.研究结论中药“止痒平肤液”长期外用联合短期、小剂量口服米诺环素胶囊±甲泼尼龙片治疗EGFRIs相关中重度皮疹的疗效较好,在治疗皮疹伴随的瘙痒症状方面疗效同样显着,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对患者血清IL-8水平有降低作用,对其他细胞因子的影响不明显。“止痒平肤液”的应用可以减少米诺环素胶囊和甲泼尼龙片的用量,降低抗生素和激素带来的副反应,使皮疹的治疗疗效得到长期有效的维持,且不良反应低。提供了短期口服西医标准治疗药物,联合中药“止痒平肤液”长期外用治疗EGFRIs相关皮疹的治疗模式的新证据,为长期接受EGFRIs治疗的患者带来了皮疹治疗新方案。第二部分基础实验1.研究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寻找复方“止痒平肤液”的主要单体成分,运用TNF-α构建HaCaT细胞炎症模型,应用“止痒平肤液”主要活性单体在TNF-α介导的HaCaT细胞炎症模型上进行基于PLA2G4A基因的抗炎作用探索。2.研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止痒平肤液”样品,通过与标准品比对指认主要单体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应用20 ng/mL的TNF-α干预HaCaT细胞,应用CCK8进行细胞活性的检测,PI-FACS进行细胞周期的检测,Annexin V-APC&PI双染法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Western Blot进行细胞自噬蛋白的检测,ELISA法进行IL-6水平的检测,以评估24h、48 h和72 h不同干预时间下TNF-α对HaCaT细胞的影响,同时确定TNF-α的最佳作用时间。应用不同浓度的中药活性单体及5 mg/L阳性对照药物米诺环素干预HaCaT炎症细胞模型,通过CCK8对细胞活性进行检测,Western Blot进行PLA2G4A基因的蛋白表达检测,ELISA法进行IL-6水平的检测。3.研究结果在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通过与对照标准品相应的色谱峰进行对比,共指认出4种主要成分,分别是:苦参碱、黄芩苷、汉黄芩苷和黄芩素,其中苦参碱的含量最高,浓度为15.565 mg/mL,其次是黄芩苷,浓度为4.160 mg/mL。TNF-α干预HaCaT细胞后,CCK8检测发现细胞吸光度增加,72 h时两组差异最大,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TNF-α干预HaCaT细胞72h后,凋亡细胞比例与未经TNF-α干预的细胞相比明显上升(P<0.001),处于G1期的HaCaT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二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处于G2/M和S期的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干预HaCaT细胞72 h后,HaCaT细胞中的LC3B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未经TNF-α干预的细胞比较,二者之间的IL-6水平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提示72 h时应用TNF-α介导的HaCaT细胞炎症模型造模成功。应用米诺环素和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干预HaCaT炎症细胞后,CCK8检测发现各组细胞的吸光度均较前有所下降,但与TNF-α介导的炎症模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炎症模型组比较,米诺环素组,苦参碱200 μg/mL、400 μg/mL和800 μg/mL组的IL-6水平均有所减低,苦参碱100 μg/mL组的IL-6水平有所升高,但与模型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模型组的cPLA2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两组蛋白表达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米诺环素和不同浓度苦参碱干预后,cPLA2蛋白表达较炎症模型组均有所上升(P<0.05)。苦参碱100 μg/mL、200μg/mL和800 μg/mL组的cPLA2蛋白表达较米诺环素组明显升高(P<0.05),苦参碱400 μg/mL组与米诺环素组cPLA2蛋白表达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结论在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止痒平肤液”样品所有检测到色谱峰的成分都为水溶性成分,通过对照标准品可指认出4种主要成分,分别是:苦参碱、黄芩苷、汉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最高的是苦参碱,浓度为15.565 mg/mL。应用TNF-α干预HaCaT细胞72 h后,可以促进HaCaT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抑制HaCaT细胞自噬,对HaCaT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影响,促进HaCaT细胞IL-6表达水平的上升,HaCaT细胞炎症模型造模成功。苦参碱和米诺环素可以抑制TNF-α介导的HaCaT炎性细胞的增殖,降低炎性细胞中IL-6的表达水平,且苦参碱优于米诺环素。在TNF-α介导的HaCaT炎性细胞中cPLA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米诺环素和苦参碱可以提高cPLA2蛋白的表达,苦参碱优于米诺环素。但该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不相符,仍需后续进一步实验进行探讨。
刘淑芳[6](2021)在《慢性肾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临床病理特点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T2DM)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特征及肾脏病理特点的相关性,分析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和非糖尿病肾病(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NDRD)的临床预测因素,以期为临床更好的诊疗此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0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明确诊断为CKD合并T2DM,且经肾穿刺活检并取得满意标本的患者106例。收集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中医证候、实验室生化指标和肾脏病理资料。按照肾活检病理结果,将纳入患者分为DN组和NDRD组(包括DN合并NDRD)。回顾性分析两组间中医证候、临床资料、肾脏病理的差异。结果:1本研究所纳入的106例患者,其年龄主要集中在中老年(≥45岁)。且超半数的患者超重(67.4%),并已有糖尿病史5年以上。而84.9%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存在高血压。2 DN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BMI分组情况、24h-PRO、Scr、BUN、UA、Cys C、HCY、K、P均存在差异。且与NDRD组相比,DN组患者糖尿病病程长,24h-PRO、Scr、BUN、UA、K、Cys C水平高,e GFR低,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磷血症发生率高。两组性别、年龄分布、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病史及病程、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镜下血尿、FBG、Hb A1c、SBP、DBP、ALB、TC、TG、HDL-C、LDL-C、VLDL-C、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本虚证中,DN组以肝肾阴虚证分布最多,其次是气阴两虚证。NDRD组脾肾阳虚证占比最大,气阴两虚证次之。脾肾阳虚证在NDRD组分布明显高于DN组,肝肾阴虚证在DN组分布明显高于NDRD组。标实证中,DN组以血瘀证分布最多,其次是湿热证。NDRD组湿热证占比最大,湿浊证次之。血瘀证在DN组分布明显高于NDRD组。4 NDRD病理类型有7种,包括原发和继发肾小球疾病,NDRD组患者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MN,其次是系膜增生性肾炎和Ig 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病理类型最多的为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DN组肾脏病变程度比NDRD组严重,NDRD组患者球性硬化、小血管病变程度(有无硬化及炎细胞浸润)较轻,且统计学差异均显着(P<0.01)。两组间肾小球数、肾小球新月体发生率、间质纤维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DRD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糖尿病病程短、高肾小球滤过率、高血红蛋白是发生NDRD预测因子。进一步通过ROC曲线进行评估分析,发现肾小球滤过率预测NDR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和70.7%;血红蛋白预测NDRD的敏感性高达93.7%,特异性仅为62.8%。肾小球滤过率预测NDRD的曲线下面积是0.831,其最佳临界点为58.9ml/min/m2;血红蛋白的曲线下面积为0.843,其最佳临界点为117g/L,即肾小球滤过率大于58.9ml/min/m2和(或)血红蛋白超过117g/L时,发展为NDRD的风险明显增加;反之,肾小球滤过率小于58.9ml/min/m2和(或)血红蛋白低于117g/L时,发展为DN的风险明显增加。结论:1本研究人群中NDRD患病率较高。2与NDRD组相比,DN组患者糖尿病病程更长,肾功能更差,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磷血症发生率高。3中医证型中,DN组本虚证以肝肾阴虚、气阴两虚最为常见,标实证以血瘀、湿热最为常见;NDRD组本虚证以脾肾阳虚、气阴两虚最为常见,标实证以湿热、湿浊最为常见。4 NDRD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炎和Ig A肾病。两组患者肾脏病变程度不一,DN组肾脏病变程度比NDRD组严重,NDRD组患者球性硬化、小血管病变程度(有无硬化及炎细胞浸润)较轻。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是发生NDRD的独立危险因素。6应用ROC曲线进一步分析评估发现:肾小球滤过率大于58.9ml/min/m2和(或)血红蛋白超过117g/L时,发展为NDRD的风险明显增加。反之,肾小球滤过率小于58.9ml/min/m2和(或)血红蛋白低于117g/L时,发展为DN的风险明显增加。
郭冰清[7](2021)在《黄芩素对erastin诱导成骨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前期已对铁死亡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筛选出中药单体黄芩素作为理想的铁死亡抑制剂。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对erastin诱导的成骨细胞铁死亡的影响以及潜在机制。方法(1)将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加入不同终浓度的黄芩素(0mmol/L、12.5mmol/L、25mmol/L、50mmol/L、100mmol/L)培养,两组分别培养24小时,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芩素对小鼠MC3T3-E1细胞活性的影响;(2)将体外建立erastin诱导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铁死亡模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为 10mmol/L 的 erastin+0mmol/L、12.5mmol/L、25mmol/L、50mmol/L、100mmol/L不同终浓度黄芩素),两组分别培养24小时,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芩素对erastin诱导铁死亡小鼠MC3T3-E1细胞活性的影响;(3)将体外建立erastin诱导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铁死亡模型,加入黄芩素(终浓度为50mmol/L),分别培养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用CCK-8法检测黄芩素对erastin诱导铁死亡小鼠MC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4)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黄芩素对β-catenin及GPX4表达的影响。结果(1)黄芩素在12.5~100mmol/L浓度之间均能显着促进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增殖,特别是50mmol/L浓度黄芩素组效果最为显着;而更高浓度黄芩素组(100mmol/L)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的增殖,但这种增殖趋势随浓度增长而呈线性关系是在一定范围内的。(2)在50mmol/L终浓度黄芩素组观察到细胞增殖显着,即黄芩素在50mmol/L浓度可以有效抑制细胞铁死亡。(3)终浓度为50mmol/L的黄芩素对erastin诱导的MC3T3-E1细胞铁死亡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培养48小时和72小时50mmol/L浓度的黄芩素对铁死亡没有明显抑制作用。(4)黄芩素(浓度为0mmol/L、50mmol/L)干预erastin诱导的MC3T3-E1细胞铁死亡培养24小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PX4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相对于对照组,黄芩素(浓度为0mmol/L)干预erastin诱导铁死亡组GPX4和β-catenin表达显着下调,而黄芩素组(浓度为50mmol/L)干预erastin诱导铁死亡组GPX4和β-catenin表达显着上调。结论一定浓度范围的黄芩素能够促进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在适当浓度时黄芩素可能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上调GPX4来抑制铁死亡,为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方向。
郭娜[8](2021)在《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微生物转化研究》文中提出桑是桑科桑属中一种多年速生落叶木本经济植物,桑叶和桑果富含多种天然活性成分,营养价值和功能作用突出,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保健品、药品等领域。我国桑树种植面积大,桑叶和桑果产量巨大。目前国内桑叶主要用于饲喂桑蚕和饲料加工,大部分桑叶未被充分利用。桑果皮薄、汁多、易碎,不易长期储存,多加工为饮料和果酱等低附加值产品。本论文以桑叶和桑果为原料,对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新型绿色溶剂高效提取和微生物发酵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我国桑树资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开发价值和潜力。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提取桑叶活性成分的绿色提取技术,并探讨了提取机制。利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以桑叶总酚和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溶剂筛选、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结合响应面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最优的条件下,桑叶总酚和总生物碱的提取率可分别达24.39 mg/g和2.97 mg/g。对桑叶酚类和生物碱类成分中常见的六种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和水提取相比,本方法对目标化合物的提取率分别是乙醇提取的1.08-2.07倍和水提取的1.17-1.54倍,提取效率较高。通过对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本提取方法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模型参数也优于传统的两种方法。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riton-114分子与目标化合物通过氢键作用相互结合将目标化合物从植物中提取。利用表面活性剂浊点分离现象,在65℃下经过20 min加热,表面活性剂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实现了初步富集和分离。(2)通过微生物发酵解析了桑叶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规律,确立了红曲霉和酵母菌发酵桑叶工艺参数,并对发酵桑叶进行了活性评估。对复合微生物发酵桑叶条件进行了优化。桑叶总酚含量在第5天可达34.62 mg/g,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在第7天分别达到3.11 mg/g和1.10 mg/g。对发酵过程中影响酚类成分释放和转化的四种水解酶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酶活与成分相关。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桑叶经微生物发酵后结构破坏严重,发酵促进了活性成分的释放和转化。桑叶发酵过程中,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α-糖苷酶抑制活性均与总酚、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呈正相关。总酚含量与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关系密切,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与α-糖苷酶抑制活性关系密切。(3)建立了高速匀质结合负压空化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桑果花色苷的绿色提取技术,并研究了花色苷在溶剂中的稳定性。利用氯化胆碱-柠檬酸-葡萄糖摩尔比例为1:1:1,含水量为30%(v/v)组成的天然低共熔溶剂作提取溶剂,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参数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桑果花色苷提取率可达6.05 mg/g。本方法对桑果花色苷的提取率优于负压空化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法和高速匀质结合负压空化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法,分别是其他两种方法的1.08倍和1.30倍。通过对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本提取方法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模型参数也优于其他两种方法。与传统有机溶剂法提取的桑果花色苷相比,花色苷在低共熔溶剂中的降解速率低、稳定性高,低共熔溶剂有利于花色苷的稳定提取和保存。利用大孔树脂对低共熔溶剂提取的桑果花色苷溶液进行了富集研究。经过AB-8树脂富集,花色苷的回收率为83.57%,桑果花色苷富集物中花色苷含量为21.64%,得到了纯度较高的桑果花色苷富集产物。(4)考察了固定化微生物发酵桑果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固定化乳酸菌发酵桑果工艺,并对发酵桑果的品质进行了评价。首先对固定化乳酸菌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微生物的包埋率为86.73%。以总酚和总花色苷为指标,对固定化乳酸菌发酵桑果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固定化乳酸菌发酵桑果中总酚和总花色苷的含量分别为2.93 mg/mL和2.18 mg/mL。与未发酵的桑果相比,总酚略升高2.81%,花色苷保留率为91.98%,此花色苷保留率高于游离乳酸菌发酵桑果的71.35%。对桑果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桑果抗氧化活性优于未发酵的桑果。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未发酵的桑果和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桑果总酚含量变化不显着,而未发酵的桑果花色苷含量显着降低,贮藏30天时花色苷的保留率为74.57%,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桑果相同条件下花色苷的保留率可达87.79%,保留率提高15.22%。对固定化乳酸菌重复发酵桑果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固定化乳酸菌在使用5次后菌球中乳酸菌的菌落数为初始的83.32%,固定化乳酸菌稳定性较好,有重复使用性。
梁琦[9](2021)在《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的合成及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靶向活性成分筛选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和药物依赖性大的特点,其高效防治药物研发是医药领域的热点问题。本论文立足活血化瘀中药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临床应用,聚焦酚酸衍生物的发现和评价,将DNA编码技术引入酚酸衍生物的结构修饰,合成了含有32000个酚酸衍生物的DNA编码化合物库。采用固定化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色谱对该化合物库进行筛选,发现了7个富集指数高于20的活性成分。经体外和体内药效学评价,获得了具有显着降压活性的化合物hit 1。该研究能为中药酚酸衍生物的合成提供新方法,有望形成中药活性成分结构修饰和筛选新策略,对高效创新药物研发具有积极作用。全文包含五个章节,作者的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合成新方法。采用split&pool方法,通过酰化反应,用20种不同序列的DNA标签修饰20种不同的Fmoc-氨基酸,将20份产物混合后脱去Fmoc保护基,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后等分为20份,与另外20种不同序列DNA编码的氨基酸反应,重复三次,获得含8000个小分子的DNA编码化合物库。进一步分别与咖啡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阿魏酸进行酰化反应,合成了含有32000个酚酸衍生物的DNA编码化合物库,为开展酚酸衍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提供了足量的筛选对象。2、建立了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AT1R靶向活性成分高效筛选方法。将卤代烷烃脱卤素酶(Halo)融合至AT1R非活性碳末端,大肠杆菌表达获得融合受体,利用细胞裂解液中重组受体结构中脱卤素酶与6-氯己酸修饰微球间的特异性生物正交反应,将受体共价固定至微球表面,制备固定化AT1R色谱固定相。通过AT1R特异性沙坦类药物对其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表征,用该色谱模型对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进行分析,收集色谱保留成分,经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固定化AT1R具有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和活性高等特点,能实现复杂样品中受体靶向活性成分高效筛选。所合成的酚酸衍生物库中含有7个富集指数大于20的活性成分,其中,化合物hit 1和化合物hit 2富集程度最高。采用经典有机化学反应对其进行全合成,获得足量高纯度产物。该研究为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中AT1R靶向活性成分的筛选提供了新方法,能为其他DNA编码化合物库受体靶向活性成分高效筛选提供借鉴。3、明确了活性化合物hit 1和hit 2与固定化AT1R的相互作用。以AT1R特异性药物阿齐沙坦、坎地沙坦、缬沙坦和奥美沙坦为工具,采用直接进样法和峰轮廓法表征固定化AT1R表面药物作用特征,明确hit 1和hit 2与AT1R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四种工具药与固定化AT1R存在两类结合位点,低浓度时结合常数分别为1.56×107,4.39×106,8.48×106和6.90×106M-1,静电相互作用为药物与AT1R相互作用的主要推动力;解离速率常数分别为0.0114,0.0514,0.0754和0.0131 min-1。hit 1和hit 2与AT1R的结合常数分别为5.43×106和3.25×106M-1,解离速率常数为0.0579和0.1866 min-1。与hit2相比,hit 1结合常数与解离速率常数更接近工具药,提示其具有更高药理活性,作用机制与工具药相似。4、明确化合物hit 1具有显着的降压活性。采用放射性免疫配体法探讨hit 1的体外药效特征;选择离子对质谱法研究5.0,15.0和30.0 mg/kg给药剂量hit 1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制作双肾双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评价hit 1体内降压活性。结果表明:hit 1可使[125I]-Sar1-Ang II竞争曲线右移约10倍,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9.6 n M;hit1三个给药剂量的最大达峰浓度分别为80.6±15.4,220.4±23.7,445.8±29.5μg/L,曲线下面积AUC0-t为5707.6±174.5,18123.5±926.2,34243.0±1488.2μg/L×min,AUC0-inf为6088.6±237.2,19332.5±1034.1,35096.1±1534.0μg/L×min,达峰时间,表观消除速率常数和半衰期无显着变化,在拟定给药剂量范围hit 1体内药代动力学符合线性特征;给药量为15 mg/kg时,hit 1能显着降低大鼠血压,且不影响其心率,为临床研发抗高血压创新药物提供了潜在的可能。
杨洋[10](2021)在《垂黄清脉饮治疗冠心病(热毒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相关血清因子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垂黄清脉饮治疗冠心病(热毒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TLR4、MyD88、h-RP等相关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中医科及心内科的冠心病住院受试者84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42例,治疗组42例。在均给予两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加用垂黄清脉饮治疗,疗程为1个月。于治疗前、后记录受试者的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收集治疗前后的血清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TLR4、MyD88及h-RP的浓度。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26.0进行,观察垂黄清脉饮治疗冠心病(热毒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TLR4、MyD88及h-RP等相关血清因子的影响。结果1.两组受试者的年龄和性别经过统计软件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说明资料具有可比性。2.两组受试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心绞痛积分减少更明显(P<0.05)。心绞痛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5.71%,治疗组为95.24%,心绞痛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显着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受试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更显着(P<0.05)。中医证候疗效:对照组为81%,治疗组为92.9%,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显着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受试者治疗后血清中TLR4、MyD88及h-RP的浓度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治疗组受试者血清TLR4、MyD88及h-RP的浓度比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1.垂黄清脉饮能够使冠心病(热毒瘀阻证)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2.垂黄清脉饮可以显着降低冠心病(热毒瘀阻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hs-CRP水平,对患者血清TLR4、MyD88等炎症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具有下调作用。
二、黄芩总黄酮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抑制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芩总黄酮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黄芩总黄酮通过PPARs通路防治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代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
2 代谢综合征与PPARs的研究现状 |
3 黄芩总黄酮作用与代谢综合征 |
3.1 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 |
3.2 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3.3 保护血管内皮作用 |
3.4 调血脂作用 |
3.5 抗炎作用 |
4 讨 论 |
(2)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热毒宁注射液及其组方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甲型H3N2流感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呼吸道损伤修复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一 扶正固卫、肺主皮毛理论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道损伤修复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中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和调控呼吸道损伤修复作用研究 |
前言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基于组学的固本止咳中药调控COPD模型小鼠呼吸道损伤修复机制的整体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基于质谱技术的固本止咳中药成分分析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实验二 基于蛋白组学的固本止咳中药调控COPD模型小鼠损伤修复机制研究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的固本止咳中药调控COPD模型小鼠呼吸道损伤修复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天然药物葛根、黄芩中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筛选及分离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葛根研究现状 |
1.1.1 葛根中化学成分研究 |
1.1.2 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评价研究 |
1.2 黄芩研究现状 |
1.2.1 黄芩中化学成分研究 |
1.2.2 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评价研究 |
1.3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
1.3.1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
1.3.2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 |
1.4 天然药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现代分离技术 |
1.4.1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 |
1.4.2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
1.4.3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
1.5 天然药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筛选方法 |
1.5.1 血药浓度法 |
1.5.2 PC12 细胞活性筛选法 |
1.5.3 亲和超滤质谱联用技术法 |
1.5.4 细胞色素P450 酶代谢法 |
1.6 本论文立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6.1 立题背景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筛选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及条件 |
2.3.1 分离纯化方法及条件 |
2.3.2 结构鉴定方法及条件 |
2.3.3 活性筛选方法及条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研究 |
2.4.2 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研究 |
2.4.3 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筛选研究 |
2.5 小结 |
第3章 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筛选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及条件 |
3.3.1 分离纯化方法及条件 |
3.3.2 结构鉴定方法及条件 |
3.3.3 活性筛选方法及条件 |
3.3.4 体外代谢方法及条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研究 |
3.4.2 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研究 |
3.4.3 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筛选研究 |
3.4.4 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代谢研究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5)“止痒平肤液”治疗EGFRIs相关中重度皮疹的RCT研究及作用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的发生机制 |
1. 概述 |
2. EGFRIs相关皮疹的发生机制 |
3.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EGFRIs相关皮疹的中医治疗措施 |
1. 概述 |
2. 中医治疗措施 |
3. 本团队前期研究成果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止痒平肤液”主要成分的抗菌、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止痒平肤液”各中药的组成成分 |
3. “止痒平肤液”各成分的抗菌、抗炎作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试验 |
第一章 “止痒平肤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中重度皮疹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止痒平肤液”对EGFRIs相关皮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础实验 |
第一章 基于超高液相色谱的“止痒平肤液”主要成分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LA2G4A基因的苦参碱对HaCaT细胞炎症模型的干预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1 外用中药“止痒平肤液”治疗中重度靶向药相关皮疹的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 case report form,CRF) |
(6)慢性肾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临床病理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 |
3 研究方案 |
研究结果 |
1 纳入人群的一般特征 |
2 研究分组及各组特点 |
2.1 性别 |
2.2 年龄 |
2.3 BMI |
2.4 首次肾活检时糖尿病病程 |
2.5 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2.6 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病史、高血压病程 |
2.7 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及吸烟、饮酒情况 |
2.8 CKD分期 |
2.9 实验室资料分析 |
3 中医辨证分型情况 |
3.1 本虚证 |
3.2 标实证 |
4 病理资料 |
4.1 NDRD组病理诊断情况 |
4.2 DN组与NDRD组光镜下肾脏病理特征 |
5 NDRD预测因子分析 |
5.1 Logistic回归分析 |
5.2 ROC曲线 |
讨论 |
1 DN和NDRD的临床特点 |
2 DN和NDRD的中医证候 |
3 DN和NDRD的病理特点 |
4 DN和NDRD的预测因素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慢性肾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
2 现代医家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中医药治疗进展 |
3.1 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 |
3.2 经典方剂 |
3.3 经验方 |
3.4 中成药 |
3.5 其他疗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黄芩素对erastin诱导成骨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
1.1 骨质疏松症的历史沿革 |
1.2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
1.3 中医药治疗 |
2 黄芩素简述 |
2.1 黄芩素的结构 |
2.2 黄芩素的生物活性 |
3 铁死亡与骨质疏松症 |
3.1 铁代谢紊乱 |
3.2 ROS的累积 |
4 研究进展 |
4.1 黄芩与骨质疏松症 |
4.2 黄芩素与骨质疏松症 |
5 总结 |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3 实验材料 |
3.1 细胞系 |
3.2 实验试剂和耗材 |
3.3 实验仪器 |
4 主要研究方法 |
4.1 细胞培养 |
4.2 CCK-8实验 |
4.3 Western Blot实验 |
4.4 统计学处理 |
5 实验结果 |
5.1 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黄芩素对小鼠MC3T3-E1细胞的活性作用 |
5.2 CCK-8实验检测不同黄芩素对erastin诱导铁死亡小鼠MC3T3-E1细胞的活性作用 |
5.3 CCK-8实验检测不同时间黄芩素对erastin诱导铁死亡小鼠MC3T3-E1细胞的增殖作用 |
5.4 Western Blot检测黄芩素对erastin诱导铁死亡小鼠MC3T3-E1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 |
6 讨论 |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微生物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桑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1.2.1 桑叶简介 |
1.2.2 桑叶主要活性成分 |
1.2.3 桑叶主要药理活性 |
1.3 桑果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1.3.1 桑果简介 |
1.3.2 桑果主要活性成分 |
1.3.3 桑果主要药理活性 |
1.4 植物活性成分新型提取技术 |
1.4.1 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简介 |
1.4.2 新型提取方法 |
1.4.3 新型提取溶剂 |
1.5 植物活性成分微生物发酵技术 |
1.5.1 微生物发酵技术简介 |
1.5.2 微生物发酵技术分类 |
1.5.3 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 |
1.6 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主要内容 |
1.6.3 创新点 |
2 桑叶酚类成分和生物碱类成分提取研究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材料与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桑叶酚类和生物碱类成分的分析与检测 |
2.3.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与优化 |
2.3.3 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提取工艺的优化 |
2.3.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与提取动力学研究 |
2.3.5 表面活性剂与目标化合物的结合机制探究 |
2.3.6 浊点富集工艺研究 |
2.3.7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
2.4.2 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确定 |
2.4.3 单因素分析 |
2.4.4 BBD结合响应面优化结果 |
2.4.5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结果 |
2.4.6 提取过程分析 |
2.4.7 桑叶活性成分的富集 |
2.5 本章小结 |
3 桑叶酚类成分微生物转化及功能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材料与试剂 |
3.2.3 微生物 |
3.2.4 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种的活化 |
3.3.2 桑叶固态发酵过程 |
3.3.3 桑叶活性成分的提取 |
3.3.4 活性成分的分析与检测 |
3.3.5 发酵中水解酶的测定 |
3.3.6 桑叶的形态学观察 |
3.3.7 桑叶生物活性的测定 |
3.3.8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发酵对桑叶活性成分的影响 |
3.4.2 桑叶发酵条件的优化 |
3.4.3 桑叶发酵中酚类成分的变化 |
3.4.4 桑叶发酵中水解酶的变化 |
3.4.5 桑叶形态表征 |
3.4.6 发酵桑叶的生物活性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桑果花色苷成分提取研究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材料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桑果花色苷的分析与检测 |
4.3.2 低共熔溶剂的筛选与优化 |
4.3.3 实验优化设计 |
4.3.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与提取动力学研究 |
4.3.5 花色苷提取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
4.3.6 桑果花色苷的富集工艺研究 |
4.3.7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桑果花色苷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
4.4.2 低共熔溶剂体系的确定 |
4.4.3 提取工艺的优化 |
4.4.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及提取动力学结果 |
4.4.5 花色苷提取溶液的稳定性分析 |
4.4.6 桑果花色苷的富集 |
4.5 本章小结 |
5 桑果微生物发酵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仪器与材料 |
5.2.1 实验仪器 |
5.2.2 材料与试剂 |
5.2.3 微生物 |
5.2.4 培养基 |
5.3 实验方法 |
5.3.1 菌种的活化 |
5.3.2 乳酸菌生长参数的测定 |
5.3.3 固定化乳酸菌的制备 |
5.3.4 桑果发酵工艺的优化 |
5.3.5 活性成分的测定 |
5.3.6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5.3.7 贮藏稳定性的测定 |
5.3.8 固定化乳酸菌的重复利用性研究 |
5.3.9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乳酸菌的生长情况 |
5.4.2 固定化乳酸菌制备条件的确定 |
5.4.3 发酵工艺的确定 |
5.4.4 抗氧化活性评价 |
5.4.5 贮藏稳定性评价 |
5.4.6 固定化乳酸菌的重复利用性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的合成及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靶向活性成分筛选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应用和研究 |
1.2.1 活血药的应用和研究 |
1.2.2 补气药的应用和研究 |
1.2.3 清热药的应用和研究 |
1.3 中药活性成分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1.3.1 酚酸类活性成分 |
1.3.2 醌类活性成分 |
1.3.3 皂苷类活性成分 |
1.3.4 其他活性成分 |
1.4 DNA编码化合物库及其筛选方法概述 |
1.4.1 DNA编码化合物库概述 |
1.4.2 DNA编码化合物库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
1.5 研究对象简介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仪器及试剂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3 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的合成 |
2.3.1 DNA链的设计及试剂的准备 |
2.3.2 DNA起始链的反应表征 |
2.3.3 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的合成 |
2.4 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AT1R靶向成分筛选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3 AT_1R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靶向成分筛选 |
3.3.1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
3.3.2 AT_1R色谱固定相的制备 |
3.3.3 AT_1R色谱固定相的表征 |
3.3.4 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AT_1R靶向活性成分筛选 |
3.3.5 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AT_1R靶向成分鉴定 |
3.3.6 AT_1R靶向化合物hit1和hit2 的合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Halo- AT_1R目的蛋白的表达 |
3.4.2 AT_1R色谱固定相的形貌表征和元素分析 |
3.4.3 AT_1R色谱固定相的特异性和稳定性考察 |
3.4.4 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AT_1R靶向活性成分筛选 |
3.4.5 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AT_1R靶向活性成分鉴定 |
3.4.6 AT_1R靶向化合物hit1和hit2 的合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靶向化合物与固定化AT1R的相互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试剂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3 理论 |
4.3.1 直接进样法 |
4.3.2 热力学研究 |
4.3.3 峰轮廓法 |
4.4 四种配体及靶向化合物与固定化AT_1R的相互作用研究 |
4.4.1 直接进样法研究四种配体与固定化AT_1R的热力学特征 |
4.4.2 峰轮廓法研究四种配体与固定化AT_1R的动力学特征 |
4.4.3 靶向化合物与固定化AT_1R的相互作用研究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四种配体与固定化AT_1R的热力学研究 |
4.5.2 四种配体与固定化AT_1R的动力学研究 |
4.5.3 靶向化合物和固定化AT_1R的相互作用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T1R靶向化合物的活性评价 |
5.1 引言 |
5.2 仪器及试剂 |
5.2.1 仪器 |
5.2.2 试剂 |
5.3 实验动物 |
5.4 AT_1R靶向活性化合物hit1 的体外评价 |
5.5 AT_1R靶向活性化合物hit1 的体外评价 |
5.5.1 药代动力学评价 |
5.5.1.1 LC-MS/MS条件 |
5.5.1.2 溶液的制备 |
5.5.1.3 方法学考察 |
5.5.1.4 靶向化合物hit1 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5.5.2 体内药效学评价 |
5.5.2.1 双肾双夹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制备 |
5.5.2.2 大鼠体重、血压测量 |
5.5.2.3 大鼠心重指数检测 |
5.5.2.4 组织形态学观察 |
5.6 结果与讨论 |
5.6.1 靶向化合物hit1 的体外评价 |
5.6.2 靶向化合物hit1 的体内评价 |
5.6.2.1 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学研究 |
5.6.2.2 靶向化合物hit1 药代动力学研究 |
5.6.2.3 双肾双夹高血压大鼠模型制备 |
5.6.2.4 靶向化合物hit1 的体内药效学研究 |
5.6.2.5 大鼠心重指数的改变 |
5.6.2.6 大鼠心肌结构的改变 |
5.6.2.7 大鼠股动脉血管的改变 |
5.7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垂黄清脉饮治疗冠心病(热毒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相关血清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指标观察及疗效判定 |
4.检测方法 |
5.质量控制 |
6.伦理原则 |
7.统计方法 |
结果 |
1.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
2 疗效性指标比较结果 |
3 血清因子表达水平比较结果 |
4 垂黄清脉饮的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冠心病的炎症反应学说 |
2 炎症反应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
3 冠心病热毒之邪与AS炎症反应的关系 |
4.垂黄清脉饮的组方机理 |
5.垂黄清脉饮临床疗效的结果分析 |
6.血清因子表达水平结果分析 |
7.对照组药物选择依据 |
8.垂黄清脉饮防治冠心病(热毒瘀阻证)的机理 |
9.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1.西医学对冠心病认识与研究进展 |
2.中医学对冠心病认识与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1、开题报告专家小组成员 |
2、中期考核组成员 |
3、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 |
四、黄芩总黄酮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抑制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芩总黄酮通过PPARs通路防治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连宇航,范景辉,高馨,赵玉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6)
- [2]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D]. 贾珊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呼吸道损伤修复的调控机制研究[D]. 王明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天然药物葛根、黄芩中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筛选及分离纯化研究[D]. 夏建丽. 长春师范大学, 2021(12)
- [5]“止痒平肤液”治疗EGFRIs相关中重度皮疹的RCT研究及作用机制探讨[D]. 张静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6]慢性肾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临床病理特点研究[D]. 刘淑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黄芩素对erastin诱导成骨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D]. 郭冰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微生物转化研究[D]. 郭娜.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9]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的合成及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靶向活性成分筛选与评价[D]. 梁琦. 西北大学, 2021
- [10]垂黄清脉饮治疗冠心病(热毒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相关血清因子的影响[D]. 杨洋. 宁夏医科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