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注刑警心理健康 改进领导工作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熊栎天[1](2021)在《预防性反恐问题研究 ——一种全球恐怖主义治理的理论视角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恐怖主义的治理视角体现了预防性路径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三个特点,即恐怖主义的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恐怖主义不是只有特定国家才面临的问题,而是国际社会与全人类的共同挑战;除了主权国家,参与预防性反恐的治理主体还包括广泛的非政府国际行为体与社会单元。预防性反恐是通过预防性手段作用于恐怖主义发展的每一个节点,逐渐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源,抑制和减缓恐怖主义的发展从而降低恐怖主义对人类危害的治理过程。恐怖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因果链条以及国家政策对该因果链条的干预效果是预防性反恐成立的逻辑前提,以“反恐战争”为代表的应激式处置策略被证明效果不佳。恐怖主义暂时无法被直接消灭,人类还将继续与之共存的现实说明了预防性反恐的必要性。根源预防、前置预防和后置预防构成了预防性反恐的三个阶段;个体、组织、极端意识形态与暴力极端主义体现了预防性反恐的三个治理层次。预防个体“极端化”与推动“去极端化”、预防恐怖组织获取发展资源与要素、切断个体与恐怖组织在意识形态与行为方式上的联结是预防性反恐发挥作用的关键。预防性反恐的开放性决定了任何个人或团体都有可能成为预防性反恐的参与主体。除了国家行为体之外,社会单元与非国家国际行为体既有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蔓延的薄弱环节,也能在国家行为体的引导和监督下发挥积极作用。各国都采取了预防性措施治理外籍恐怖分子现象,预防性军事打击、预防性刑事司法模式以及“去极端化”项目与预防再次“极端化”是三种被广泛运用的代表性预防性反恐手段,对应着根源预防、前置预防和后置预防三个阶段。对外籍恐怖分子行为模式的认识、恐怖主义活动的刺激以及对恐怖主义威胁的认知共同影响着政策偏好的生成。国际反恐的正当性并非是先验的,而是基于恐怖主义的非正当性、反恐对象的确定性以及反恐手段的合法性。美国对苏莱曼尼的“定点清除”以及撤销对“东伊运”恐怖组织的认定,其本质对预防性反恐手段的滥用。美国将反恐议题“政治工具化”的做法将削弱国际反恐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王少霞[2](2020)在《鹿邑县公安局刑事警察职业压力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和平时期,刑事警察作为公安机关保护人民、打击敌人、服务群众、惩治犯罪最基本的战斗实体,是一个危险性大、高负荷、突发性强、高风险的压力集中型的职业,职业的自身特殊性导致压力过大,非常严重影响到刑事警察潜能的有效发挥,大大损害了刑事警察的身心健康,从而严重降低了整体刑事警察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因此,研究刑事警察的职业压力状况及其缓解措施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公安局刑事警察为对象,在对以往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访谈资料,结合调查问卷,对刑事警察职业压力结构、成因、现状、危害以及对策进行初步的思考和分析,开展关于刑事警察职业压力问题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问卷调查共发放260份,经过筛查后,有效问卷调查220份,利用SPSS20.0软件对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影响刑事警察职业压力的原因是,涉及到工作因素、社会组织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因此缓解刑事警察职业压力的对策也应当是多层次、立体化、多角度的。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本文提出通过六个方面来缓解刑事警察职业压力:(1)合理调配有限警力,完善日常考核机制。(2)建立多元化的发展通道,拓宽职业晋升渠道。(3)建全培训制度,完善激励机制。(4)提升经济待遇,完善休假机制。(5)提升自身能力,强化对刑事警察职业的心理认同。(6)加大媒体舆论正面宣传,营造和睦家庭氛围。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刑事警察职业压力研究内容,为促进和维护刑事警察个体的身心健康,从而减轻刑事警察的职业压力,进一步提高刑事警察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为研究各类警种的职业压力提供有益参考。
田一笑[3](2020)在《人格特质对基层警务人员工作绩效的影响 ——基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基层公安机关是公安事业的基石,是建警强警的根基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中指出:要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导向。基层警务人员作为基层公安工作的实际执行人,是国家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扞卫者,也是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先锋者,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作绩效是基层警务人员执行力和战斗力的直接体现,提高基层警务人员的工作绩效,有利于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人格特质是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情境中主导个体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结构。本文遵循“含蓄于中,形诸于外”的规律,以一般自我效能感为媒介,探究内隐的人格特质对外在的工作绩效的作用机理,厘清了影响基层警务人员工作绩效的微观心理基础。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部分人格特质因子对基层警务人员工作绩效影响显着。具体而言,外向性、宜人性和尽责性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神经质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有显着负向影响;开放性对工作绩效的两因子均无影响。第二,部分人格特质因子对基层警务人员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显着。具体而言,外向性、开放性和尽责性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显着正向影响;神经质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显着负向影响;宜人性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无影响。第三,基层警务人员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外向性与任务绩效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在尽责性、神经质与任务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在神经质与关系绩效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在外向性和尽责性与关系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基层警务人员人格特质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关系,并探究了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个体层面的价值在于使其深刻认识自身思维和行动的起点,激发其对自我人格重新审视和雕琢的热忱,进而理解和掌控自身的情绪,培养自信,为工作和生活带来新的视野。在公安队伍建设层面,基于对研究结论的归纳总结以及基层公安工作实际情况提出建议:(1)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安管理理念,关注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2)建立科学的心理筛选标准;(3)注重对基层民警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培养;(4)完善心理咨询体系;(5)建立完备的心理训练体系。以此提升基层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绩效。
张慧娟[4](2020)在《山东省东营区公安分局刑警职业认同研究》文中指出职业认同作为心理层面的内在驱动力,职业认同水平高的个体会产生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有利于队伍整体发展。相反,职业认同水平低则会影响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影响队伍战斗力。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刑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任务和挑战,产生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职业认同随之发生明显变化。本文研究对象是山东省东营区公安分局在职在编刑警共47人。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熟悉掌握国内外学者对职业认同、警察职业认同、刑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掌握相关概念、理论和职业认同有关量表。在结合东营区公安分局刑警实际情况基础上,制定《山东省东营区公安分局刑警职业认同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软件发放并收回问卷47份。调查问卷从性别、年龄、警龄、学历、专业、婚姻状况、亲属从警、行政级别、职级、工作类型等十项人口学变量进行设计,从职业价值、职业情感、职业行为三个维度对东营区刑警职业认同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调查问卷数据分析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法对汇总收集结果进行极值、均值分析,明确得出东营区公安分局刑警职业认同水平总体较高,职业价值较高、职业情感丰富、职业行为比较积极,同时各维度上表现出工作压力大、缺少公众理解、薪酬水平较低、应对压力较差等问题。分析得出影响刑警职业认同水平的内因和外因,在内因上表现为心理素质、亲属从警、警龄、行政级别、工作类型对刑警职业认同的影响。在外因上,表现为社会公众理解、工作压力、收入待遇、职业发展、培训对刑警职业认同的影响。最后从六个方面,即:提升刑警工作本领,提升社会公众对刑警理解、缓解刑警职业压力、提高刑警薪酬福利待遇水平、畅通刑警职务晋升渠道、加强刑警学习培训的提升职业认同对策。通过本文研究,可以比较客观地了解山东省东营区公安分局刑警职业认同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增强山东省东营区公安分局刑警职业认同的针对性对策建议,为增强东营区公安分局刑警职业认同水平提供新的思路,推动东营区公安分局刑警队伍高质量发展。
王冠[5](2020)在《刑事警察权益保护研究》文中认为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全局出发,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时代。人民警察一直是和平年代中高压、高危、高风险的职业之一。在当前全面加快我国法治化建设进程中,人民警察在打击犯罪、抢险救灾、应急处突、维护治安等多方面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职责,为维护公共安全、维持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治安形势也日趋复杂,人民警察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随之增加。刑事警察作为公安机关的中坚力量,随着新型犯罪形式不断涌现,他们也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破案压力,暴力袭警、事后报复、侮辱诽谤刑警案件也时有发生,常年高负荷、高应激、高风险的工作状态,使得刑警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损害,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共有1.3万余名民警因公牺牲,因公牺牲民警平均年龄43.5岁。2013年至2017年的5年里,全国因公牺牲的公安民警达2003人,因公负伤或致残2.5万人。在警察牺牲的众多原因中,劳累过度猝死成民警牺牲的主因,因劳累过度猝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公安民警占总数近7成,还有些民警因长期高强度工作,最终积劳成疾患上其它职业重病而亡故。“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在此语境下,如何更好地保障警察尤其是刑警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必须重视并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刑事警察权益的界定入手,通过剖析当前我国刑警权益保障不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寻求更完善的刑警权益保障措施。全文共分为三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刑事警察权益保障概述。首先对刑事警察权益的概念作出界定,对比分析各个概念的不同,阐述刑事警察权益的主要内容,其次阐述保障刑事警察权益的三点意义。第二部分,刑事警察权益保障现状及成因分析。首先从执勤过程、社会舆论、福利待遇、心理健康四个方面介绍刑事警察权益保障的现状,进而从国家立法、公安机关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分析造成刑事警察权益保障不足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刑事警察权益保障之优化。首先介绍域外的一些先进做法,可以对我国的警察权益保障有一定启示,其次根据第二部分刑事警察权益保障不足的原因,从完善相关立法、公安机关内部管理和营造更好的外部执法环境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警察权益保障的对策。
梁泰明[6](2019)在《一线民警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以三明市一线民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一线民警所从事的职业是当今社会中最具威胁性的职业之一,因此他们一直都备受群众及媒体的关注。因为一线民警是离危险非常近,所以在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上就更容易受到影响。本文的调查对象是三明市的一线民警,目的是根据三明市一线民警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真实状况,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笔者采用的研究工具一共有三种:第一,《警察职业压力源量表》;第二,《症状自评量表》;第三,专业统计分析软件SPSS 19.0。本文作者通过对三明市的118名一线民警的实地调查,最后得出结果:三明市一线民警的职业压力总体水平较高。在《警察职业压力源量表》的四组因子中,三明市一线民警得分最高的是“职业特点”和“社会环境”。这种情况是源于三明市一线民警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于过重的工作任务和负面的社会评价。这两个因子得分高一方面说明三明市一线民警在日常工作有太多的任务量,并且有时候自己的能力与工作内容不匹配。另一方面,一线民警在处置警情时常常感到自己的能力和方法没有得到社会的正确评价,从而产生了负面的情绪。根据《症状自评量表》的测量结果显示:三明市一线民警的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十分不理想,在参与调查的一线民警中可以考虑筛选为阳性的人数很多。其中,三明市一线民警在“强迫症状”、“抑郁”和“躯体化”方面病状较为明显。这是因为比起其他行业的人,一线民警在工作中经常会看到这个社会最为黑暗的一面,一些不法分子容易给一线民警造成不健康的心理影响。三明市一线民警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十分紧密,笔者尝试提出缓解三明市一线民警职业压力的措施,从而解决一线民警们心理健康的问题。
陆璐[7](2019)在《警察职业紧张与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警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紧张的职业之一,经常存在暴力、冲突和威胁是警察所面临的工作环境特征,结合警察行业特有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机制,使得警察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面对极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容易产生身心俱疲、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国内外对于警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相对于其他职业人群来说,显得非常不足,急需开展对警察职业心理健康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找到能够维护警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是达到社会稳定的基础。警察的职业紧张源分为警察工作本身的紧张源和组织工作环境的紧张源,大量研究表明警察组织工作环境方面的紧张源比工作性质方面的紧张源更加普遍,而且更容易对健康造成影响。警察职业紧张能够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但其作用机制还没有获得一致性的结论。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心理资本作为能够导致员工积极组织行为和抵消负性紧张源的个人心理情绪资源被广泛研究,并在其作为中介变量揭示内在作用机制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本研究欲通过对辽宁省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研究对其造成影响的职业相关因素,并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提出改善警察心理健康的建设性意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了解警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职业紧张状况;其次,研究组织公平感和组织支持感对警察职业紧张的影响;再次,验证职业紧张对警察工作满意度、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影响,并发掘心理资本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最后,寻找警察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为未来开展心理资本干预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使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将辽宁省14座城市根据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分为3个等级(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小型城市),然后随机抽取1个大型城市、2个中型城市和4个小型城市。在大型城市中抽取1个市公安局、4个公安分局和8个派出所,在中型城市中抽取1个市公安局、2个公安分局和4个派出所,在小型城市中抽取1个市公安局、1个公安分局和2个派出所。抽取到单位的所有警察,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数据收集于2015年10月至11月,与研究对象面谈并解释研究目的后,取得知情同意,并发放自填式调查问卷。研究对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匿名填写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840份,回收有效问卷2181份,有效应答率为76.8%。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采用bootstrapping方法在SPSS PROCESS程序下完成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构建理论假设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以及组织认同感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调查对象中,工作满意度在中立以下的警察占40.07%,表示工作满意的占13.25%;有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警察分别占59.97%和63.37%。在警察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中,男性警察的付出回报比高于女性警察,患有慢性病的警察付出回报比较高,警督的付出回报比较高,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警察付出回报比较高,周工作时间>40小时的警察付出回报比较高,交巡警和户籍警的付出回报比较低;警察的年龄和工龄与职业紧张水平呈正相关,组织公平感各维度和总分及组织支持感与警察职业紧张水平呈负相关。在警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中,年龄大于40岁和工龄大于20年的警察焦虑症状得分较高;女性警察工作满意度得分较男性警察高,焦虑症状得分较男性警察低;婚姻状况为未婚/离异/分居/丧偶的警察工作满意度较高,已婚/同居的警察焦虑症状得分较高;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的警察焦虑症状得分较低,中专及以下的警察抑郁症状得分较低;患有慢性病的警察工作满意度较低,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得分较高;警监的工作满意度较其他级别的警察高,警督和警监的抑郁症状得分较低;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警察抑郁症状得分较低;周工作时间>40小时的警察工作满意度较低,焦虑症状得分较高;治安警的工作满意度较低,户籍警的焦虑症状得分较低,刑警和户籍警的抑郁症状得分较低。职业紧张与警察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与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呈正相关,超负荷与付出回报比的交互效应对警察工作满意度有负向调节作用;心理资本在职业紧张与警察工作满意度、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在警察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中,年龄和工龄与警察心理资本总分呈正相关,女性警察的心理资本总分较男性高,婚姻状况为未婚/离异/分居/丧偶的警察心理资本总分较高,受教育程度为中专及以下的警察心理资本总分较低,患有慢性病的警察心理资本总分较低,警员的心理资本总分较高,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警察心理资本总分较低,周工作时间>40小时的警察心理资本总分较低,刑警的心理资本总分较低。心理授权的意义和能力维度、组织支持感、主管忠诚的奉献和内化主管价值观维度、组织公平感各维度能够解释警察心理资本总分方差变异的60%;心理授权、主管忠诚、组织公平感总分和组织支持感能够解释警察心理资本总分方差变异的53%,所有变量均与警察心理资本总分均呈显着正相关。组织认同感在超负荷与警察心理资本总分的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结论:警察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产生职业紧张的比例较高,急需得到社会的重视。组织公平感和组织支持感与职业紧张水平呈负相关,有必要提高组织公平感和组织支持感来降低警察的职业紧张水平。职业紧张能够对警察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包括工作满意度下降、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增多;超负荷在付出回报比与警察工作满意度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要促使有这样特点的警察在非工作时间从心理上脱离工作。心理资本在职业紧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可以通过增加警察的心理资本来对抗职业紧张的负面影响。警察组织要加强对警察心理资本的开发,通过提高心理授权、组织支持感、主管忠诚和组织公平感,以及在组织认同感高的警察中降低超负荷水平,提高警察的心理资本水平。
刘启刚,周立秋[8](2014)在《刑警心理压力现状与对策的实证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理素质是刑警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以及公安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刑警工作的高负荷、高应激、高风险的特征决定了刑警的心理压力水平较高。本文通过运用专业化的心理测评工具和科学的数据统计分析,从实证的角度为研究刑警心理压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供第一手的数据材料,为改进队伍管理方式,提高队伍素质,关心刑警身心健康提供科学的参考。
胡建刚[9](2014)在《论当代中国警务模式之嬗变与重构》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和社会对秩序与安全的需求导致了警察制度的产生,它是国家提供安全服务和控制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和公共安全的保障之必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公民社会的发育、民主进程的加快和加入世贸组织的经济一体化,我国社会结构和公民生活的形态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社会阶层高度分化、异质性意识形态不断扩大、文化价值观的多元裂变、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网络世界虚拟性的交往互动,同时风险社会的到来引发新的安全不确定性。管制型警务模式以及工具理性主义的话语体系已经难以从容应对当下社会治安新的变化。有鉴于此,本项研究致力于构建警务模式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据此展开论证,进而提出推进警务改革路径与对策,以期为推动中国警务模式创新尽绵薄之力。由于公共警务资源的稀缺性,除了政府部门,还有市场组织和社会机构,它们共同在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安全和秩序。警察不可能对社会组织和成员个体性的所有安全需求予以满足,这就需要政府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来供给警务进行补充,在这样的理念下,警务区分为公共警务和私域警务两大类,公共警务主要由警察供给,私域警务则由保安服务公司和社会志愿者供给。警察集中警力做好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和追诉犯罪的工作,保安服务公司和社会志愿者在满足社会成员个体化的安全消费和社区治安防范的同时,同样也承担部分公共秩序的维护,是公共警务供给的来源之一。本研究主要探讨如下问题:一是警务模式嬗变与演化轨迹;二是构建警务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从服务型政府的视角,提出服务型警务的内涵、价值目标、运行机制;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结构理论、新制度主义、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服务型警务的结构、多元化供给的概念、现实背景和路径选择;三是服务型警务的制度供给和社会化的视角,构建关于公共警务和私域警务概念、各自承担的职责任务、运行范围、价值目标、制约因素、动力机制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四是中国语境下实施服务型警务模式的现实背景、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本项研究具有四方面的主要意义:(1)有助于丰富警务研究的理论体系。通过对警务的历史与现实、职能与目标、运行与作用、比较与借鉴、背景与机遇、机制与演化的规范分析和科学论证,构建警务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服务型警务模式理论体系打下基础。(2)有助于探索适应中国现实需求的警务模式的科学内涵与构成要素。深入考量服务型警务之核心理念与运行机制,为中国警务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增强警务改革理论的成熟性和权威指导性。(3)有助于揭示推进中国警务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深入分析警务模式嬗变的价值目标以及当前警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等,彰显服务型警务时代诉求的紧迫性,以引起有关方面对推动警务改革的重视。(4)有助于探求中国服务型警务发展的推动路径,促进中国警务改革的发展。通过对当前中国服务型警务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厘清中国服务型警务发展的动力与瓶颈,为推动中国警务模式创新找准突破口,为中国警务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以下四点:(1)警务内涵的四个属性。警务活动同时并存有政治性、法律性、专业性和社会性四种属性。警务行为的结果,都是这四种属性一定比例的调和的产物,只不过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国家的警务构成的比例存在差异。(2)西方警务模式的嬗变和演化逻辑。西方警务模式历经统治型警务模式、管理型警务模式和服务型警务模式三个阶段和“职业性主导”、“专业性主导”、“合法性主导”、“快速反应机制主导”和“服务与权变主导”五个演进时期。(3)服务型警务的建构逻辑。警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生产,这种定位要求警察的核心职能与边缘职能相分离,其中边缘职能向市场和社会转移。(4)中国服务型警务建构的路径选择。中国警务压缩的演化历程造成多种理念和多种警务模式并存的局面,形成“集合性”的警务特征,该集合体不仅涵盖西方警务历次演进的警务模式成分,还夹杂古代社会的非正式警务的路径依赖性和走群众路线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国服务型警务模式的建构推进。唯有进行宪政理念的警察权重构、立足多中心治理框架下警务的社会化供给和实施行政伦理主导下的警务运行监督机制等综合行动,方能完善我国服务型警务的实现。本项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上,从新制度经济学和制度变迁的视角对警务模式创新展开研究。第二,研究方法上,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服务型警务的概念、内涵、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架构。第三,理论研究上,将当代公共管理的若干核心理念,如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元结构理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等具体运用到服务型警务模式的研究,积极探索适应中国社会背景的本土化警务建构的路径与对策。由于本人学识的局限性以及警察制度领域的复杂性,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1)主要对服务型警务进行了宏观性的理论建构,对服务型警务运行机制的研究只限于定性研究,未做量化研究。(2)对于我国服务型警务建设的动力机制和阻力瓶颈的研究也主要限于规范分析和定性研究,而对各相关主体的意愿和动力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和实证研究。(3)对警务市场化供给的方式、规制等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段锐[10](2014)在《战后南京警政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表明1945~1949年的中国,政治变化急遽,社会动荡不安,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南京既是国民党的政治中心,无疑也是各类矛盾的多发地,将学术视角聚焦于此有助于深度解读抗战后国民党治国理政的成败得失。而作为国民党实施政治统治与社会治理工具的首都警察,则是一个较好的视点。抗战后南京警察组织系统构成、警务运作方式、警察人员素质与警察职能设置等,在继承战前传统的基础之上,因应于国内外政情变化,又有新的发展。战后初期,面对社会秩序混乱、市政系统瘫痪的局面,南京市政府着意通过加强警政建设来改善城市治安状况。在国民政府指导下,一系列先进的警政理念得以贯彻实施,政府“治警”成效显着,从而对社会控制能力大为增强。同时,南京警政建设也得到较快发展,一方面,以首都警察厅为首的警政当局制定《首都警政建设四年大纲》,对伪警加以接收与改造,逐步恢复警政机构,扩充警察组织,改革管理制度,使警政机制日趋完善和规范。其中,内部管理是警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警察职权变动、人力资源调整、警务经费使用、官警教育、官警保障等。另一方面,首都警察职能范围较之战前进一步扩大,在维护城市公共安全与公益事业管理方面多所作为,诸如户口调査、查禁烟毒、检查卫生、整饬市容、指挥交通、防火救灾、工商监管、风俗导训、游民及贫难民管理等社会服务职能,皆有案可稽,标志着南京警政建设呈现出政治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并重的趋向。然而,自1947年国民政府宣布实施“戡乱动员”法令之后,南京警察通过警力配置、警用武器及其运用、政治侦审、情报网建构、警管区维控等手段,进一步突出其作为国家机器的政治功能,警察的社会服务功能却随之被严重削弱。警察政治功能被过度强化,实际彰显出国民政府已将“警力维稳”与“暴力维稳”作为解决城市治安问题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此举不仅未能解决社会稳定问题,反而影响到城市治安效果,警察对于社会秩序的“维而不稳”负有不可推卸的“肇乱”之责。南京警政建设的“逆向转变”,折射出国民党在遭遇统治危机时的应对不力与应变乏策。此外,在警政的实际推行过程中,警察权限又受到各种政治实体的过度干涉,一定程度上对警政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制约与阻碍。综合而言,战后南京警察存在着“善治”与“败治”的双重面相。警察依法实行治安管理,积极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为城市恢复与发展作出一定贡献;政府通过警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城市的管理,也实现了对民众的控制,警察的工作对城市生活与生产的维持与发展不无益处。但警察履职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与社会环境影响。国民政府逐渐加重的政治与财政困境,使南京警政的现代化发展受到制约与阻碍,警察“不作为”与“乱作为”现象日益严重。最终,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不断降低,国民政府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丧失殆尽。
二、关注刑警心理健康 改进领导工作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注刑警心理健康 改进领导工作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预防性反恐问题研究 ——一种全球恐怖主义治理的理论视角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与研究局限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研究难点 |
五、篇章结构 |
第一章 恐怖主义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恐怖主义相关概念的再探究 |
一、学界对恐怖主义相关概念的讨论 |
二、国家对恐怖主义的界定 |
三、部分国际组织对恐怖主义的界定 |
第二节 恐怖主义治理的核心要素 |
一、恐怖主义治理的对象 |
二、恐怖主义治理的相关理论 |
三、恐怖主义治理的策略与预防性思想的酝酿 |
第三节 恐怖主义治理面临的挑战 |
一、外籍恐怖分子的治理困境 |
二、国际恐怖主义治理中的“双重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预防性反恐:恐怖主义治理的一种新路径 |
第一节 预防性路径在各领域的运用 |
一、犯罪学:犯罪预防与矫治 |
二、公共卫生:疾病预防与免疫 |
三、外交途径:预防性外交与冲突预防 |
第二节 预防性反恐的概念与功能 |
一、预防性反恐的定义与成立逻辑 |
二、预防性反恐三个阶段的划分 |
三、预防性反恐的政策工具 |
第三节 预防性反恐的治理层次与所遇困难 |
一、个体层次 |
二、组织层次 |
三、极端意识形态与暴力极端主义 |
四、预防性反恐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防性反恐的多元化参与主体 |
第一节 预防性反恐中的非国家国际行为体 |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以联合国和国际刑警组织为例 |
二、区域与次区域性国际组织:以欧盟与东盟为例 |
三、大型跨国公司:以互联网科技公司为例 |
第二节 国家行为体:预防性反恐的核心主体 |
一、推动预防性反恐国际合作 |
二、推动跨国企业发挥建设性作用 |
三、增强预防恐怖主义的能力建设 |
第三节 国家内部社会单元在预防性反恐中的作用 |
一、社区在预防极端意识形态与暴力极端主义中的作用 |
二、家庭在预防“极端化”中的作用 |
三、学校:教育的“预防性义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防性反恐实践:对“伊斯兰国”外籍恐怖分子的治理 |
第一节 外籍恐怖分子现象回溯 |
一、外籍恐怖分子概念与中文翻译的再探究 |
二、“伊斯兰国”外籍恐怖分子的身份与背景信息 |
三、“伊斯兰国”外籍恐怖分子动机与行为模式的分析 |
第二节 外籍恐怖分子现象适用预防性反恐治理的特点 |
一、外籍恐怖分子的跨国流动性 |
二、外籍恐怖分子的多级治理层次 |
三、危害的不确定性:对“伊斯兰国”回流外籍恐怖分子威胁的认识 |
第三节 外籍恐怖分子治理:基于预防性反恐三个阶段的分析 |
一、根源预防:预防性军事打击 |
二、前置预防:预防性刑事司法措施 |
三、后置预防:“去极端化”项目与预防再次“极端化” |
四、对回流外籍恐怖分子治理偏好的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防性反恐中的问题:以美国的“政治工具化”反恐为例 |
第一节 问题的铺垫:美国预防性反恐中的概念与标准制定 |
一、美国恐怖主义治理中的概念创造 |
二、美国的恐怖组织与恐怖分子名单 |
三、分析与评价 |
第二节 滥用预防性打击:美国对苏莱曼尼的空袭 |
一、对苏莱曼尼恐怖分子身份的分析 |
二、先发制人或预防性战争:对美国打击手段的分析 |
三、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滥用预防性司法措施:美国撤销对“东伊运”恐怖组织的认定 |
一、美国对“东伊运”恐怖组织政策转变过程 |
二、中国的应对建议 |
三、对拜登政府反恐政策的展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对中国预防性反恐治理的借鉴意义 |
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2)鹿邑县公安局刑事警察职业压力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的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论文的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刑事警察职业压力的相关概念 |
2.1.1 压力 |
2.1.2 工作压力 |
2.1.3 刑事警察的工作压力 |
2.2 工作压力的测量 |
2.2.1 国外工作压力测量 |
2.2.2 国内工作压力测量 |
2.3 刑事警察工作压力的来源 |
2.3.1 工作本身的压力 |
2.3.2 社会环境的压力 |
2.3.3 组织管理的压力 |
2.3.4 个人发展的压力 |
2.3.5 家庭生活的压力 |
2.4 工作压力的影响 |
2.4.1 工作压力的分类 |
2.4.2 工作压力的不良影响 |
2.5 文献评述 |
3 鹿邑县公安局刑事警察工作压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鹿邑县公安局刑事警察队伍概况 |
3.1.1 鹿邑县概况 |
3.1.2 鹿邑县公安局队伍简况 |
3.1.3 鹿邑县公安局刑事警察队伍简况 |
3.1.4 鹿邑县公安局刑事警察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 鹿邑县公安局刑事警察工作压力现状调查问卷的方案设计 |
3.2.1 个案访谈 |
3.2.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3 调查问卷的说明 |
3.3 问卷发放与数据质量 |
3.3.1 调查问卷的过程 |
3.3.2 数据处理的说明 |
3.3.3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3.3.4 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3.4 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 |
3.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3.4.2 鹿邑县公安局刑事警察职业压力反应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3.4.3 鹿邑县公安局刑事警察职业压力源分析 |
3.4.4 鹿邑县公安局刑事警察工作满意度数据分析 |
3.4.5 鹿邑县公安局刑事警察职业压力应对方式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3.4.6 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的刑事警察压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鹿邑县公安局刑事警察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构建 |
4.1 鹿邑县公安局刑事警察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 |
4.1.1 设计思路 |
4.1.2 设计的原则 |
4.2 合理调配有限警力、完善日常考核机制 |
4.2.1 合理调配有限警力 |
4.2.2 完善日常考核机制 |
4.3 建立多元化的发展通道,拓宽职业晋升渠道 |
4.3.1 建立多元化的发展通道 |
4.3.2 拓宽职业晋升渠道 |
4.4 建全培训制度,完善激励机制 |
4.4.1 健全培训制度 |
4.4.2 完善激励机制 |
4.5 提升经济待遇,完善休假机制 |
4.5.1 提升经济待遇 |
4.5.2 完善休假机制 |
4.6 提升自身能力,强化对警察职业的心理认同 |
4.6.1 提升自身能力 |
4.6.2 强化对警察职业的心理认同 |
4.7 加大舆论正面宣传,营造和睦家庭氛围 |
4.7.1 加大舆论正面宣传 |
4.7.2 营造和睦家庭氛围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人格特质对基层警务人员工作绩效的影响 ——基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基层警务人员概念界定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人格特质理论 |
2.2.2 一般自我效能感理论 |
2.2.3 工作绩效理论 |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 研究假设 |
3.1.1 基层警务人员人格特质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
3.1.2 基层警务人员人格特质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3.1.3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3.2 变量定义 |
3.3 模型构建 |
4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 问卷编制与设计 |
4.1.1 基层警务人员基本信息 |
4.1.2 人格特质量表 |
4.1.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
4.1.4 基层警务人员工作绩效量表的设计 |
4.1.5 预测试 |
4.2 正式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
5 数据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5.1.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
5.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3 信度分析 |
5.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1 人格特质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2 一般自我效能感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3 工作绩效验证性因子分析 |
5.5 相关性分析 |
5.5.1 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 |
5.5.2 相关分析 |
5.5.3 偏相关分析 |
5.6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7 回归分析 |
5.7.1 人格特质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
5.7.2 人格特质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5.7.3 基层警务人员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检验 |
6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启示与对策建议 |
6.2.1 对基层警务人员的启示 |
6.2.2 对公安队伍建设的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山东省东营区公安分局刑警职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理论与量表 |
2.1 概念界定 |
2.1.1 职业认同 |
2.1.2 刑警职业认同 |
2.2 相关理论 |
2.2.1 需要层次理论 |
2.2.2 期望理论 |
2.2.3 自我效能理论 |
2.3 职业认同量表 |
2.3.1 普适量表 |
2.3.2 特定群体量表 |
第3章 问卷调查及分析 |
3.1 样本描述 |
3.1.1 样本编制 |
3.1.2 样本发放与收回 |
3.1.3 信度与效度 |
3.1.4 个体特征描述 |
3.2 刑警职业认同总体情况分析 |
3.3 刑警职业认同各维度分析 |
3.3.1 职业价值维度分析 |
3.3.2 职业情感维度分析 |
3.3.3 职业行为维度分析 |
3.4 个体特征在刑警职业认同上的差异分析 |
3.4.1 性别在刑警职业认同上的差异分析 |
3.4.2 年龄在刑警职业认同上的差异分析 |
3.4.3 警龄在刑警职业认同上的差异分析 |
3.4.4 学历在刑警职业认同上的差异分析 |
3.4.5 所学专业在刑警职业认同上的差异分析 |
3.4.6 婚姻状况在刑警职业认同上的差异分析 |
3.4.7 亲属从警在刑警职业认同上的差异分析 |
3.4.8 行政级别在刑警职业认同上的差异分析 |
3.4.9 职级在刑警职业认同上的差异分析 |
3.4.10 工作类型在刑警职业认同上的差异分析 |
第4章 东营区公安分局刑警职业认同现状 |
4.1 职业认同水平总体较高 |
4.2 职业认同各维度分析 |
4.2.1 职业价值维度分析 |
4.2.2 职业情感维度分析 |
4.2.3 职业行为维度分析 |
第5章 东营区公安分局刑警职业认同影响因素 |
5.1 影响东营区公安分局刑警职业认同的内因 |
5.1.1 心理素质水平对刑警职业认同的影响 |
5.1.2 亲属从警对刑警职业认同的影响 |
5.1.3 警龄对刑警职业认同的影响 |
5.1.4 行政级别对刑警职业认同的影响 |
5.1.5 工作类型对刑警职业认同的影响 |
5.2 影响东营区公安分局刑警职业认同的外因 |
5.2.1 社会公众理解对刑警职业认同的影响 |
5.2.2 工作压力对刑警职业认同的影响 |
5.2.3 收入待遇对刑警职业认同的影响 |
5.2.4 职业发展对刑警职业认同的影响 |
5.2.5 培训对刑警职业认同的影响 |
第6章 提升刑警职业认同的对策 |
6.1 提升工作本领 |
6.2 提升社会公众对刑警理解 |
6.3 缓解刑警职业压力 |
6.4 提高刑警薪酬福利待遇水平 |
6.5 畅通刑警职务晋升渠道 |
6.6 加强刑警学习培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5)刑事警察权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刑事警察权益保障概述 |
第一节 刑事警察权益的概念 |
一、刑事警察权益的界定 |
二、刑事警察权益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刑事警察权益保障的意义 |
一、维护法律的神圣尊严 |
二、维护刑警的执法权威 |
三、提高刑警的工作积极性 |
第二章 刑事警察权益保障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刑事警察权益保障的现状 |
一、刑事警察在执勤过程中受到伤害 |
二、刑事警察执法受到社会舆论影响 |
三、刑事警察相关福利保障不足 |
四、刑事警察心理健康压力较大 |
第二节 刑事警察权益保障不足的原因 |
一、国家立法层面的因素 |
二、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因素 |
三、外部环境的复杂因素 |
第三章 刑事警察权益保障之优化 |
第一节 域外刑事警察权益保障制度之借鉴 |
一、域外警察权益保障制度 |
二、对维护我国警察权益保障的启示 |
第二节 强化刑事警察权益保障的措施 |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
二、优化公安机关内部管理 |
三、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一线民警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以三明市一线民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二、一线民警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概念及测量概述 |
(一) 一线民警概念界定 |
(二) 职业压力相关概念 |
(三) 心理健康相关概念 |
(四) 测量概述 |
三、测量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
(一) 测量工具 |
(二) 效度检验 |
(三) 信度检验 |
四、三明市一线民警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测量结果和分析 |
(一) 三明市一线民警职业压力的测量结果和分析 |
(二) 三明市一线民警心理健康的测量结果和分析 |
五、三明市一线民警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分析 |
(一) 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总关系的分析 |
(二) 职业压力各维度和心理健康关系的分析 |
六、三明市一线民警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的分析与讨论 |
(一) 三明市一线民警职业压力分析 |
(二) 三明市一线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
(三) 三明市一线民警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 |
(四) 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对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
七、对缓解三明市一线民警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
(一) 提高自身能力,完善家庭关系 |
(二) 强化警务技能,降低职业风险 |
(三) 健全组织机制,减轻民警压力 |
(四) 净化社会环境,拉近警民关系 |
结论及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7)警察职业紧张与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果安排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调查工具 |
2.3 质量控制 |
2.4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警察的一般状况 |
3.2 量表的统计描述和信度分析 |
3.3 警察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 |
3.4 警察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
3.5 理论假设模型检验 |
3.6 警察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刑警心理压力现状与对策的实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程序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统计方法 |
二、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一)刑警心理压力的总体状况统计与分析 |
(二)不同性别刑警心理压力状况分析 |
(三)不同年龄刑警心理压力状况分析 |
(四)不同警衔刑警心理压力的状况分析 |
(五)不同职务刑警心理压力的状况分析 |
三、刑警心理压力预防与缓解建议 |
(一)建构预防与缓解刑警心理压力的工作机制 |
1.建立考核奖惩一体化的工作机制 |
2.构建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 |
3.提供刑警心理健康服务 |
4.建构和谐的警民关系 |
(二)刑警自身要养成预防与缓解心理压力的良好习惯 |
1.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 |
2.注意培养面对压力的自我调适能力 |
3.注意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
(9)论当代中国警务模式之嬗变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
第三节 论文核心概念解析 |
一、警察 |
二、警务 |
三、警务模式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主要创新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四、研究个案的选取 |
五、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
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历史回溯: 当代中国警务模式的嬗变 |
第一节 中国管理型警务的初创” |
一、从湖南保卫局到巡警署: 模仿西方管理型警务 |
二、中国管理型警务在国统区的创设:国民政府“警甲合一”警务模式 |
三、中国管理型警务在苏区的创设: 革命根据地“政治型”警务模式 |
第二节 当代中国警务模式的演进 |
一、管理型警务模式发展的第一阶段:“政治型”警务的延续(1949至 1978年 |
二、管理型警务模式发展的第二阶段:“管制型”警务的变革(1979至 2000年) |
三、“服务型”警务模式的肇始(2001年至今) |
第三节 中国警务模式嬗变的契机 |
一、社会结构调整:中国警务模式演化的基础 |
二、市场经济变革:中国警务模式变迁的催化剂 |
三、政府体制改革: 中国警务模式演进的压力 |
第四节 中国转型时期警务模式变革的动因 |
一、执法环境: 中国转型时期异常严峻的治安生态 |
二、内部因素: 中国警务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
三、外部因素: 世界警务不断改革与创新 |
第二章 案例论析: 国内若干警务创新的实践 |
第一节 新乡“局所合一”的警务改革 |
一、减少层级:警务结构的扁平化 |
二、四警合一: 警务职责的整合 |
三、服务民生: 警务职能的前移 |
第二节 镇江“大巡防”警务改革 |
一、大巡防格局: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 |
二、弹性工作制: 警务效能的提高 |
三、契约化保险联防: 警务运行机制的市场化 |
第三节 湖州“民意导向”警务改革 |
一、警务广场: 建立警察、传媒及民意的互动机制 |
二、电子政务: 建设服务型警务的突破口 |
三、信息公开: 实现阳光警务的关键 |
第四节 成效与反思 |
一、“集合式”警务的现实与无奈 |
二、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发展的瓶颈 |
三、服务型警务建设的障碍 |
第三章 境外警务实践的考察 |
第一节 西方两大警察体系的渊源 |
一、大陆派警察体系的萌芽 |
二、海洋派警察体系的兴起 |
三、西方两大警察体系演化的内在动力 |
第二节 西方警务现代性的发轫 |
一、从镇压者到宝贝型警察: 务职业性的开始 |
二、政治化与反政治化的博弈: 向专业性道路的警务 |
三、快速反应的警务机制: 就警察的机动性 |
四、合法性的缘起: 变警察的亚文化 |
第三节 西方警务后现代性的思辨 |
一、社群主义的归宿: 向社区警务的哲学基础 |
二、决策与执行的重组: 中与分权的对立与统一 |
三、合作与共治的: 察边缘职能的剥离 |
四、市场治理机制: 务私有化与竞争的理念 |
五、迈向新秩序: 察权由社会分享 |
第四章 中国警务模式重构: 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的回应 |
第一节 当代公共管理的若干核心理念及其在本研究的论析 |
一、从一元到多元:政府、市场与社会之交集、互动与制衡 |
二、从矛盾、冲突到合作共治: 种力量与机制的均衡 |
三、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
四、外部性理论 |
第二节 公共管理范式的转换与服务型政府的出现 |
一、从统治、管理走向服务: 共管理演进的逻辑与范式转换 |
二、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
三、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
第三节 公共管理范式转换对应的警务模式 |
一、统治行政范式下的警务模式 |
二、管理行政范式下的警务模式 |
三、服务行政范式下的警务模式 |
第五章 建构基于公共安全供给的服务型警务模式 |
第一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建构的逻辑 |
一、警务属性的现代定位: 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视角 |
二、警务目标重组: 核心职能与边缘职能的分离 |
三、警务结构调整: 层级减少与扁平化 |
四、警务功能转移: 趋向社会化与市场化 |
第二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建构的可行性 |
一、核心理念之源泉: 民主制的参与和协商 |
二、动力机制: 共利益的共享性 |
三、政治空间: 政府角色转换 |
四、时代背景: 公共领域的拓展与公共精神的弘扬 |
五、社会基础: 市场和第三部门的成长 |
第三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建构的价值取向 |
一、效率与正义的权衡 |
二、权力与权利的制衡 |
三、管理与服务的均衡 |
四、秩序与自由的平衡 |
五、合作与共治的连衡 |
第四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的概念、内涵与运行机制 |
一、服务型警务模式的概念 |
二、服务型警务模式的内涵 |
三、服务型警务的运行机制 |
第六章 建构服务型警务的路径之一: 重构基于宪政平台之警察权 |
第一节 宪政理论中的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 |
一、自由主义: 从霍布斯、洛克、卢梭到孟德斯鸿 |
二、国家主义: 从马基亚维利、让·布丹到黑格尔 |
三、公民社会的崛起: 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对立统一 |
四、和谐理念: 本研究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宪政理念下警察权与公民权的辩证关系 |
一、宪政基本思想 |
二、警察权与公民权的内涵解析 |
三、宪政理念下警察权与公民权的重新定位 |
四、宪政框架下警察权属性的嬗变 |
第三节 宪政理念下警察权构建的原则 |
一、分权原则: 警察权配置的制衡性 |
二、比例原则: 警察权运用的合理性 |
三、公共原则: 警察权行使的正当性 |
四、程序原则: 警察权运行的合法性 |
五、司法控制原则: 警察权监督的效能性 |
第七章 建构服务型警务模式的路径之二: 实现多中心治理框架下警务的多元化供给 |
第一节: 多中心治理理论 |
一、多中心理论的假设 |
二、多元化警务主体的培育 |
三、多中心秩序的优势 |
第二节: 公共安全服务社会化供给的建构 |
一、警务的市场供给 |
二、警务的社区供给 |
三、警务服务的自愿者 |
第三节: 警务运行多重协调机制的完善 |
一、多元化警务供给的潜在问题 |
二、政府警务规制对多元化警务供给的调节 |
三、区域之间合作警务协调机制 |
第八章 建构服务型警务模式的路径之三: 完善行政伦理主导下的警务运行的自律与他律 |
第一节 行政伦理与警察伦理 |
一、公权力的伦理解析 |
二、行政伦理的现代精神 |
三、警察伦理的评价要素 |
第二节 警察行为的异化及其矫正 |
一、亚文化: 警察行为异化的表象 |
二、权力寻租: 警察行为异化的动因 |
三、投诉与问责: 警察行为异化的矫正 |
第三节 警务运行自律与他律的完善与强化 |
一、道德内化: 警察行为自律的保障 |
二、多元监督: 中国警务外部控制的基本结构 |
三、绩效考核: 警务运行质量的评定 |
四、司法问责: 警务运行控制的保障 |
第九章 结语: 警务模式未来的发展 |
一、警务社会属性的必然走向 |
二、风险社会警务的多元诉求 |
三、多元治理下的警务协同 |
附录 当代中国警务的演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战后南京警政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史料 |
五、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南京警政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缘起时期:晚清的南京警政 |
一、近代南京警政的起源 |
二、端方对警政建设的推动 |
第二节 发展时期:民国建立到抗战以前的南京警政 |
一、北洋时期警政体系的初步建立 |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基本成型 |
第三节 畸变时期:日伪统治下的南京警政 |
一、沦陷时期的警政机构 |
二、日伪政权的警察管控 |
第二章 战后南京警政的重建 |
第一节 复员后的社会环境 |
一、首都地位的回归 |
二、各类社会问题凸显 |
第二节 警政接收与重建 |
一、警察系统接收与调整 |
二、警政机构的恢复 |
三、《首都警政建设四年大纲》出台与实施 |
第三章 南京警察的职权与人事 |
第一节 职权与职级 |
一、首都警察厅职权变迁 |
二、警察职级、职称与标志 |
第二节 人力资源分析 |
一、警察的来源 |
二、警察的身份结构 |
三、人事关系实态分析 |
第三节 人事改革新举措——南京的警员制 |
一、警员的选拔与训练 |
二、警长与警员的区别 |
第四章 南京警察的内部管理机制 |
第一节 管理制度 |
一、考核与奖惩 |
二、警察勤务 |
三、公文统计 |
第二节 教育制度 |
一、教育类型 |
二、教育机构 |
三、各项活动 |
第三节 经费与庶务制度 |
一、经费的拨用 |
二、设施器材 |
第四节 保障制度 |
一、薪资待遇 |
二、实物配给 |
三、伤亡抚恤 |
第五章 南京警察与城市社会管理 |
第一节 户政管理 |
一、户籍调查 |
二、国民身份证的颁查验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一、案件办理 |
二、日常治安 |
三、禁政管理 |
第三节 消防管理 |
一、战后南京的火灾损毁 |
二、警察应对机制 |
第四节 交通管理 |
一、交通车辆登记 |
二、交通秩序整饬 |
第五节 市政管理 |
一、工商业监察 |
二、城市卫生治理 |
三、摊贩、棚户取缔 |
第六节 民政职能 |
一、游民、贫难民管理 |
二、其他措施 |
第六章 警政与战后政治控制 |
第一节 “戡乱”背景下的社会治安 |
一、社会失序 |
二、警察的“维稳”与“肇乱” |
第二节 强化警务技术 |
一、警力配置 |
二、警用武器及其运用 |
三、警察情报网络的构建 |
第三节 推行警管区制 |
一、警管区制特点 |
二、警管区制运作 |
三、社会各界的挞伐 |
第四节 警察中的多重政治因素 |
一、内部力量的分化 |
二、时代骤变与警察抉择 |
第七章 战后南京警政建设绩效及其运行困境 |
第一节 警政推行之成效 |
一、警政理念的实践化 |
二、警政制度的法制化 |
三、城市控制的深入化 |
四、社会风气的向导化 |
第二节 警政推行之局限 |
一、警察的乱作为现象 |
二、警察的贪污渎职现象 |
第三节 战后南京警政的困境及调适 |
一、外部环境影响 |
二、内部因素制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关注刑警心理健康 改进领导工作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预防性反恐问题研究 ——一种全球恐怖主义治理的理论视角与实证分析[D]. 熊栎天. 外交学院, 2021(11)
- [2]鹿邑县公安局刑事警察职业压力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王少霞.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人格特质对基层警务人员工作绩效的影响 ——基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 田一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4]山东省东营区公安分局刑警职业认同研究[D]. 张慧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5]刑事警察权益保护研究[D]. 王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一线民警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以三明市一线民警为例[D]. 梁泰明. 厦门大学, 2019(08)
- [7]警察职业紧张与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陆璐.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8]刑警心理压力现状与对策的实证性研究[J]. 刘启刚,周立秋.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10)
- [9]论当代中国警务模式之嬗变与重构[D]. 胡建刚. 南京大学, 2014(05)
- [10]战后南京警政研究(1945~1949)[D]. 段锐. 南京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