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交流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辰麟[1](2021)在《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汉语委婉语资源库构建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委婉语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交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委婉语问题在语言学领域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但是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尚未有相关的研究。委婉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建设汉语委婉语资源库,对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机器翻译、隐喻识别、情感分析、以及人机对话系统都有一定的意义。在语言学领域,对委婉语的研究涉及到委婉语现象的方方面面,包括委婉语的定义、分类、形成原因、认知理据等等,研究多集中在会话原则、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教学等方面。大部分研究为理论研究、定性研究,缺乏相关的量化研究和语料库资源。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拥有大量成熟的自动或半自动的技术用以处理语言问题,但是对于委婉语这种复杂的语言现象,缺少形式化处理的方法,缺少大量人工标注的基础语言资源予以参照。本文尝试结合语言学与自然语言处理两个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站在跨学科的角度,使用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建设一个动态的汉语委婉语资源库,并进行初步的应用,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构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可以使用的语料库语言资源:通过对目前常用的四本委婉语词典进行评价,确定常用委婉语界定范围,并验证词典中的例句的分词效果。通过检索和提取《人民日报》语料,为923个委婉语添加63159个句子。为了做好初期语言资源的建设,使用了五人投票、人工标注的方法,对所有句子进行了标注,并对语料中出现的委婉语的语义、用法、情感色彩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注释。根据现有语言学研究成果,结合自然语言处理相关任务,对委婉语在语义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分类包括11个大类,每个大类2-5个子类,并给出了相关的理据,以及示例。2、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完成委婉语的自动识别,使资源库可以进行自动更新,从而获取大规模语料:由于委婉语多为多义词,为了保证语料库能够大量地、不断地更新,需要实现对委婉语语义的自动识别。本文运用词嵌入技术,结合已训练好的词向量模型,生成算术平均和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加权平均两种句子向量,并使用K-Means和谱聚类两种方式对委婉语句子进行无监督聚类。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和可视化,发现委婉语的上下文在无监督聚类的条件下,难以被分类器学习,委婉语的自动识别需要人工标注的先验知识。借助人工标注,本文尝试使用KNN(k-Nearest Neighbors)和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两种有监督分类模型,以十折交叉验证进行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有监督分类器识别的准确率最高可以达到96.29%,F1值为0.9167。我们还使用训练好的有监督分类器对未收录进委婉语资源的委婉语进行识别,并使用下采样的方法,弥补由于训练集不同类型样本数量不均衡,给分类器预测性能造成较大影响的问题,实验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有改进的空间,委婉语资源库的规模仍需要进一步扩大。3、运用委婉语自动识别技术,对亿字级海量语料进行自动识别,分析委婉语历时性变化发展趋势与成因:本文通过运用自己训练的分类器对委婉语进行自动识别,从1946年-2017年的《人民日报》语料全集中抽取出数百万句委婉语句子,并运用自动识别、量化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委婉语的历时性变化发展进行研究,并对原因进行了探讨。利用大量数据展示了委婉语的发展和变化与社会、人的观念之间的“共变关系”。从定量研究的方向证明了语言变化发展中的“格雷什姆规律”和“更新规律”。4、初步尝试了委婉表达自动改写:本文初步尝试进行了汉语委婉表达改写研究。将表达特定态度、看法的句子替换为委婉表达。从词典的注释入手,结合以往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运用Stanford Core NLP生成句法树,从委婉语目标词的词性、在短语、句法树中的位置、上下文搭配、以及上下文的词性等方面进行判断,设定句子改写条件,对于语言规则无法解决的问题,使用Ken LM训练一个语言模型对生成的句子进行打分,通过计算改写前的句子与改写后的句子得分的差值,设置筛选阈值,从而达成句子委婉表达自动改写的目的。
代立业[2](2020)在《YC银行山东分行小额贷款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从事个人经营活动的个体经营者、农户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阶层,他们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个人经营者受制于资质不足、经营不规范、缺少标准抵押物、银行政策限制等因素影响,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近年来,伴随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化落地,国家大力倡导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另外,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不断深化发展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对个人经营者的支持力度正在逐年加大。YC银行山东分行自成立初,一直坚守零售银行的战略布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小额贷款在产品布局和人员管理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由于YC银行山东分行成立时间较晚,在当前的宏观形势和同业竞争条件下,在人员管理、绩效考核以及产品策略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导致业务体量和市场规模不相匹配。为积极解决以上问题,针对YC银行山东分行业务发展现状,本文通过以STP营销理论、7P营销理论为基础,对YC银行小额贷款拓展提出精细化营销设计,包括制定产品营销组合、加快平台建设、提升科技附能、整合营销渠道、加大人员关怀、深化服务转型等方面。并通过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绩效考核、完善内部管理、提高风控水平等保障措施,实现YC银行山东省分行小额贷款业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更好践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
王枬[3](2020)在《疫情下的反思:在突破信息茧房中教育的应为》文中指出疫情期间价值撕裂的现象频出,这与个体固守的信息选择有关。而个体若长期只愿意接收单一的信息,便会将自身陷于"信息茧房"的桎梏中,造成视野窄化、知识固化、头脑僵化,严重阻碍个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而言,会助长群体盲思和社会极化,造成社会共识的分裂及共同价值观的离散。"信息茧房"形成的原因有内外两个方面:内部与个人的思维定势和个人的信息过滤机制有关,外部与信息爆炸和信息过剩及信息不均或信息鸿沟有关。要突破"信息茧房",教育应当有所作为。要重新理解"知识"的内涵;重新理解"人类"的特性;坚守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教育应该帮助人们确立人性的底线和边界,建立以常识为基础和共识的对话平台。当然,教育只是外在因素,最终只能依靠个体自身的努力。
赵龙[4](2020)在《信息时代人的存在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任何重大理论问题都源于重大现实问题,任何重大现实问题都蕴含重大理论问题。近年来信息技术带给人类社会的巨变,让信息时代成为了各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这其中诸多研究成果对于信息时代的概念界定是不清晰的,经常与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时代、数字时代等概念混为一谈。由于数字、信息、互联网、新媒体技术自身的前沿性、互通性和实用性,使得人们更重视此类理论研究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忽视了概念所处的理论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在于各学科的理论体系对于时代界定的方式莫衷一是。我们的时代何以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如何构建时代精神?在哲学研究的范畴内,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畴内,对时代的把握不能仅限于对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生活状态的人的常识性、时间性划分。马克思说:“区分各种经济时代,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1本文以此为主线,在第一章确认了信息时代的概念内涵,即以信息为劳动资料去生产,以信息的内在逻辑为核心展开生产实践行为。并区别于社会学、传播学等,在哲学的理论体系内分析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从“自由人的联合体”到“时空观的重塑”,从“理性与权威的演变”到“人的信息化”,为随后的研究划清了明确的理论疆域。信息时代人的存在方式研究的另一个理论痛点在于对存在方式的理解。存在本身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常的研究路径是将存在方式具体化为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世界图景等的总和。这种理解方法看似兼容并包,但其内部概念板块之间却经常缺乏内在的逻辑互通。马克思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存在方式曾做出过特定的阐释: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2信息时代脱胎于工业时代、市场经济,其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的独立性和对物的依赖性的重构。故本文对信息时代人的存在方式的研究意欲沿着马克思提供的路径继续延展,以考察信息时代人的独立性何以确立,那种对物的依赖与工业时代有何异同。本文为此项研究找到了两个可供实操的抓手:信息时代人的实践方式变革和社会关系变革。马克思说:“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本文第二章紧扣劳动资料作为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这一主题,考察信息作为新的劳动资料如何引领了人的实践方式变革,进而推动了劳动力发展。第三章则以“劳动资料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为线索,考察了信息时代的社会关系变革、社会制度变革和文明形态的变革。本文在第二章与第三章类比了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并完成其对工业时代的人的存在方式的重塑过程,同时指出信息技术革命突破了以往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发展范式,突破了现实与虚拟、思维与存在的边界,在虚拟的空间中延续和构建社会秩序与规则,为构建社会交往形式与社会制度提供消解现实权威控制的多元性,提供了超越技术控制与技术异化的可能性。在信息时代,人的存在方式不仅依赖于现实世界的生产实践,更延伸至虚拟网络、数字化、符号化空间的政治与经济秩序的构建与网络化社会交往形式。信息技术的虚拟化和符号化以弱化现实世界的时空关系的方式,提供了更加自由化、更低进入门槛、更多虚拟掩护的社会交往与表达机制,形成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影响的新型社会交往形式,使个人具有多重身份和虚拟现实交互的特点。这种变革让人的主体性难以自处,无法看清这是人的自我解放还是自我异化。因为它直接导致了信息时代中虚拟化、符号化对虚拟网络空间自身的秩序构建,对现实社会发展带来了问题和挑战。包括非理性冲动对网络环境与现实社会规则的冲击与弱化,工具理性与符号异化在网络空间中形成新的政治经济秩序控制,资本逻辑对于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双重控制。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论断,信息技术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第四章探讨了信息技术与人的物质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制度等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深度融合,并指出: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和继承者,信息时代的人的存在方式应该是一种让人获得前所未有的独立性的状态。这种独立性首先摆脱了对维系其生存的必须物质资料的依赖,转而将这种依赖表现为对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文化、精神、伦理等特殊物的依赖。这种特殊的依赖关系,从工业时代的主客体、主体间依赖,转变为人对主客体、主体间的中介的依赖。这个中介既是信息技术所承载的虚拟物,也是虚拟网络本身。本文进而讨论了这种新的存在方式孕育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能性。其中需要我们反思人类的主体性存在的形式与本质、价值与意义。在信息时代,要从人类文明的大尺度去考察被重塑的人的存在方式,进而去接纳和引领这种变革。这其中包括:反思在技术理性的裹挟中保持人的价值理性,应对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大众心理和非理性力量,更为关键的是反思新媒介对于超越技术决定论的恐惧、跳出工业文明同一性控制的希望和可能性。对于信息时代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性反思,要求我们从人在历史中的主客体性双重维度思考生产技术发展对于社会发展、文明形态发展的变革性影响;在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张力中,看待技术理性与异化逻辑对社会交往形式的影响,从而让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于人,让人类社会新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文明形态服从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主线。
李溪慧[5](2019)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主导性的传播媒介,移动传播、大数据的普及应用标志着全面新媒体时代的开启。新媒体时代的电影批评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形,批评主体由知识分子向着大众和各种新媒体意见领袖泛化,批评话语由学术话语独秀向着学术话语与散碎的、个性化的话语并存转变,批评样态由总体性、历史性的文字批评向着散碎的、即时的以及影像的批评拓展,传统批评范式被弱化,批评标准呈现多样化甚至混杂化,个人化批评标准替代学术标准或专业标准成为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显着现象,同时网络中的批评话语表达出现了情绪化、宣泄式的表述,产生道德失序等问题。传统电影批评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新的挑战,新媒体批评崛起,改变了批评的格局。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产业发展、文化生态建设角度来看,建构起合理有效的电影批评体系都是当务之急。因此要对当下电影批评的现象及成因进行梳理分析,发掘问题之所在,从而为在新媒体语境下重新认知电影批评、发挥电影批评的作用并重构电影批评体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论文主体包括如下七个部分:第1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缘起、现有的研究状况、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第2章: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从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交流,内容用户同时也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去中心化的传播趋势越发显着,造就了文化传播的互动性、文化表达的多样化与开放性、文化审美的媒介化。这是当下电影批评流变的新媒体时代作用,它促使电影批评的总体特征的转化。第3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从点对面到互文本传播的转化、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转化,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转化。新媒体影评改变了传播的单向性和封闭性,传播范围大,受众面广,但无中心结构虚拟的群体传播存在信息缺少过滤的弊端。第4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批评主体个体身份在新媒体时代发生了分化,知识分子批评仍然存在但从中心位置退出,大众崛起成为数量上的绝对主体,职业影评人也是批评中的一种重要力量。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呈现为张扬个性、真实身份隐藏在网络背后、并自觉形成某些兴趣为指向的群体聚集。在对主体演化的现象进行分析后,着重去探讨主体身份背后的话语权问题。第5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话语流变。多元化的批评话语是新媒体时代话语构成的显着特征。批评话语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解构,体现为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性的解构,导致新媒体时代批评话语意义的游移与含混。电影批评的体制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三种话语形态,在建构多元批评话语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同时民间话语与专业话语、民族话语与西方话语也在多元的话语格局中复杂交织。第6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与样态转换。新媒体批评范式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其中大众文化批评、感悟式批评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样态在不断拓展中,从文字批评到视觉化批评、从总体性批评到微碎化批评、从历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拓展给批评提供了更多可能第7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首先梳理新媒体技术性变革带来的建设问题,体现为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建构、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建构。然后对理论建设进行问题性思考,批评标准混杂、批评理论个人化碎片化、批评的道德失序是当下电影批评的存在主要问题,认识问题剖析问题背后的根源才能建设起真正适应当下语境的电影批评。最后对电影批评建设提出几点总体性的构想,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规范非专业批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加强机制性建设。总之通过对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总体发展演变进行理论思考,并进行建构合理有效批评格局与批评生态的尝试,其意义在于:首先确认媒介语境对新媒体电影批评开展的重要影响与制约作用。新媒体语境制约了言语的传达交流,也能够消除歧义,引导正确理解和传达言语的意义。其次,梳理当下电影批评的种种问题与乱象。在对电影批评媒介语境和诸多要素的分析中剖析学术批评的“边缘化”、大众批评的喧嚣无序、职业批评的缺失主体性等问题,对网络水军现象、酷评骂评现象、批评泛化、价值迷失现象进行深入的理性审视,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批评的合理建构提出有益的见解。再次,对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建构进行合理设想,提倡建构多元发展的电影批评格局,从而指导电影批评实践,促成电影批评与电影创作的互为互动,推动电影批评生态的健康发展。
张天宇,钟田丽[6](2018)在《企业财务决策同伴效应研究述评与展望》文中认为传统企业财务理论大多假设企业最优财务决策只与其自身特征或自身决策相关,而独立于其他企业的决策行为。近年来,国外学者将社会学领域中的同伴效应引入企业财务决策行为研究框架,为企业财务决策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首先从理论上介绍能够解释财务决策同伴效应的三种交互机制,并从"企业财务决策是否具有同伴效应"与"财务决策同伴效应产生机制"两个方面对现有实证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接着详细介绍了同伴效应模型与识别条件、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最后结合现有研究现状与趋势指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国内学者开展企业财务决策同伴效应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张天宇[7](2017)在《资本结构决策同伴效应与产生机制实证研究 ——来自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文中认为自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M&M资本结构理论以来,财务学领域学者们在M&M理论模型框架内,不断深入挖掘税收、破产成本、代理成本、剩余控制权、现金流等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形成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根据财务学视角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企业最优资本结构仅是企业自身行为特征的函数,没有考虑与其他企业特征和其行为决策的关系。但在现实中,由于企业之间存在某种关联关系(如同处一个产品竞争市场或同处上下游供应链条上),在制定自身决策时会学习、回应、反击其他相关企业的决策。即:在“同伴效应”理论机制作用下,参照组内企业的决策选择相互影响。不仅企业战略和产品市场竞争决策如此,企业投融资决策等财务决策同样如此。目前,国外学者针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同伴效应已经展开相应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中国财务学领域,这方面的研究还尚未展开。因此,本研究以资本结构决策同伴效应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模型推导与实证研究方法,利用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对其是否具有资本结构同伴效应以及产生机制展开实证检验,为我国财务学领域企业财务决策同伴效应的实证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作用。本论文共分为七章。第1章是绪论。该章引出了本论文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意义,对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等;第2章对经济学和财务学领域同伴效应的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第3章详细阐述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与同伴效应产生机制理论假说,为实证资本结构同伴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并介绍了同伴效应识别常见的模型,对应的内生性问题以及处理方法,为后续研究奠定方法方面的基础;第4章利用我国上市企业数据,在区分关联效应基础上,实证检验资本结构决策是否具有同伴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第5章和第6章分别对学习行为假说和动态竞争假说能否产生资本结构同伴效应展开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第7章首先系统总结全文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最后介绍本文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中国上市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具有同伴效应。本文利用参照组组内均值线性模型、以同伴企业股票收益波动作为工具变量解决映射问题,并加入个体固定效应以及利用差分变量等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焦点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与同伴企业资本结构决策显着正相关。为了区分“关联效应”,使得研究结论更加科学可靠,本研究既检验了面对“同伴企业”不同方向与不同规模的负债调整时,焦点企业的不对称反应以及社会乘数效应,又构建了较少受到关联效应影响的新工具变量。进一步考察结果强化了资本结构决策具有同伴效应的研究结论。(2)企业间的相互学习行为是产生资本结构决策同伴效应的有效机制之一。根据学习行为假说以及先验信息、私有信息和同伴信息的资本结构决策模型,本论文创新性地推导并分样本实证检验了焦点企业经理人能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同伴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以及焦点企业高管团队信息交流程度等反映企业学习行为的四个特征因素对资本结构同伴效应强弱的影响,从而检验了学习行为是产生资本结构同伴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3)动态竞争假说是导致资本结构决策同伴效应产生的另一种有效机制。本论文根据战略承诺理论模型推导企业最优负债反应函数,理论推导并分样本实证检验发现:“企业不同产品竞争策略(替代品或互补品)对应不同方向的资本结构决策同伴效应”以及“不同产品市场互动程度、负债水平和行业竞争程度下,替代品产品竞争和互补品产品竞争企业对应负向(正向)资本结构决策同伴效应强弱不同”,从而推断资本结构同伴效应本质上还反应一种同行企业之间的“攻击与反应”竞争互动关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是,将教育学和社会学的“同伴效应”创新性地引入财务学研究领域中,首次系统地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策是否具有同伴效应以及导致其产生的学习行为假说和动态竞争假说。既从理论上拓宽了现有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又从研究方法上为现有同伴效应实证研究中经常出现的映射问题、区分同伴效应与关联效应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本研究对于深入开展财务学领域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对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夫乐[8](2017)在《公司财务行为的人类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既有的公司治理和公司财务的研究中,关于高管特征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集中在高管人生经历可能形成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上(Malmendier et al.,201 1a,2011b,2015,2016)。但是,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形成既受后天因素影响,更主要是由先天条件所决定,人生经历固然能够形成相似的品格,但人类先天特征对人类群体的社会活动会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不论是投资者,还是公司高管,都是社会人,但他们首先是自然人;通常,在高管的诸多特征中,先天特征所传递的信息较为直接、迅速,是中小投资者在市场初期率先关注到的特征,并据此形成了基本的主观认知。因此,对这一特征的研究具有基础性意义。虽然,人类的先天特征和后天经历形成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在后天生活中同时作用,但当前关于高管特征的研究却忽视了人类的先天特征,更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沈艺峰和王夫乐,2016),国内关于高管先天的人类学特征的研究近乎空白。本文沿用心理学、生理学和人类学中现有的经典理论,构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以上市公司IPO路演为研究事件,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关键高管(董事长或者CEO)相貌、声音和表情情绪三大先天特征展开深入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利用机器学习中深度学习的技术获取的相貌数据,本文以我国创业板公司在IPO网上路演中的推介高管为研究对象,检验了高管的长相和语音对IPO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偏好高管长相较好的公司:公司高管长相好,IPO申购中签率低、首日换手率低;高管长相在IPO市场中存在“美貌溢价”,即高管长相较好的公司,IPO折价率低;而高管长相较差的公司,则并无显着结论。第二,高管的声音所代表的人的先天心理和性格特征对IPO市场中的投资者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IPO市场对高管的“低音偏好”具体表现为:高管语音的音量越低,IPO热度越高、IPO折价率也越低;并且,声音低沉的高管所管理的公司价值较高。综合对比发现,语音特征的作用比长相特征的作用稳定。第三,高管表情所表达的情绪会显着影响投资者IPO投资行为,积极情绪能够提高IPO热度,消极情绪的作用与之相反;表明高管的表情所传达的“公司印象”对投资者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投资者群体对消极情绪的敏感程度较高,反而,消极情绪下的IPO折价率较低,积极情绪下的IPO折价率较高。另外,高管路演当时的情绪与其后的财务行为有关。本文的贡献和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把高管特征的研究从“后天塑造”的角度拓展至“先天遗传”的领域,为高管先天特征与公司财务之间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开拓了财务学研究的新视野。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高管特征研究中高管先天特征的研究空白。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高管相貌、声音和表情情绪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同时,表情的情绪特征在国内外的财务学研究中也属首次。2,本文在从高管的外貌、言语和情绪的研究中发现高管相貌不存在IPO溢价效应;投资者存在显着的“低音偏好”;积极情绪的对IPO市场的积极作用,以及消极情绪的理性定价功能。3,对比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本文初步发现了,高管先天生理特征对投资者行为影响的有限性,意味着高管先天特征对投资者的影响具有时效性。4,本文从IPO路演中的具体事件着手,从高管的外貌、言语和情绪表现上发现了上市公司高管路演推介的信息作用,这一个重要环节被学界所忽视,而本文进行了初步探析,并对实务界的关于IPO路演的作用给出了理论依据。鉴于现有研究缺乏较为充分的文献基础,定量研究的难度较大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本文依然存在以下几处不足:1,本文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寻找合适的指标以确定高管的人先天特征作用于公司财务的确切路径,虽然,但是这类指标的选取和衡量具有实际上的困难。2,虽然目前已有一些文献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人的先天特征给出了若干理论解释,但目前尚未形成充分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在相貌、语音和情绪所体现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对财务行为的作用机理方面,则更为欠缺。3,虽然关于相貌、语音和表情等人的先天特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此类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研究内容上需要进一步拓展。另外,在高管背景的研究中,事件研究法最能体现出高管特征的独特作用,因此,在高管的先天特征的研究中应从高管变更的角度着手。
李珊珊[9](2015)在《与航空旅客交流的语言技巧分析》文中提出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航空人员在和旅客进行沟通时,语言技巧的应用同样重要,这也是旅客评价航空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航空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与航空旅客交流的语言技巧对其步入这一行业是非常关键的。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掌握与航空旅客的语言交流技巧的重要性,以及在和旅客交流过程中需要避免的一些交流方式,然后重点分析了语言交流需要掌握的一些技巧。
毛益民[10](2015)在《集体腐败的形成机理 ——基于结构、行为与认知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体腐败,作为一种更为复杂也更具危害的腐败形态,已经成为目前中国腐败现象日益凸显的演变趋势。然而,对集体腐败的理论研究,却还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立足于中国情境,本研究从结构、行为和认知三个层面对集体腐败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剖析,并着力探讨了其稳定性条件,最后就其控制路径提出了概要性的思考。从结构层面来看,集体腐败的不断产生、持续存在,根源于在中国转型过程中政府治理结构、决策执行过程及其制度环境中存在的诸多不兼容性甚至冲突。具体而言,权力租金链的再生产为集体腐败提供了直接诱因,行政关系的圈子化重构为集体腐败提供了非正式制度条件,监督控权的效能失灵和行贿犯罪的轻刑化为集体腐败提供了制度空间,而地方治理的项目化运作则成为了集体腐败的催化因素。从行为层面来看,集体腐败是腐败行动者策略运作的产物,表现为腐败交换的网络化。更安全地扩张私利和圈子内规范的牵引是腐败交换网络化的内外动力,而将这两种动力予以耦合,则是策略运作的核心逻辑。腐败交换的网络化包含了联结、整合和维持三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运作策略。腐败经纪人在此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依据其特征和效用,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即协调者、联络人、“顾问”、守门人、代表者以及多重内部人。从认知层面来看,集体腐败的形成,是一个腐败行动者不断进行认知调适的过程。自我合理化是一种认知防御机制,其本质是通过重构行为的道德内涵而弱化其罪恶性,进而实现道德解脱。自我合理化使得个体对腐败行为容忍度增强,进而诱发其涉入更严重的腐败犯罪。当腐败合理化观念被群体成员所广泛采用和相互承认,成为一种共享认知,就为集体腐败的存续提供了心理支撑。作为一种群体行为,集体腐败的稳定性值得特别关注。本研究引入演化博弈论,对集体腐败的稳定性条件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一是对被监督者群体和监督者群体之间的互动演化进行了建模分析,指出:只有当腐败预期收益小于因外部监督所带来的预期成本时,不腐败才会成为被监督者的演化稳定策略;严格监督事实上对腐败存在着某种依赖性;当被监督者涉入腐败的预期收益存在于严格监督和不严格监督的预期成本之间,而此时对监督者群体施以强激励,则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陷入一种周而复始的“反腐运动”。二是对腐败行动者协作关系进行了建模分析,指出:机会主义行为深刻影响腐败同盟的稳定性;当相互协作所得纯收益大于机会主义行为所得纯收益时,腐败同盟中采取协作策略比例受到该同盟初始状态的影响;只有当群体成员从协作策略中所得纯收益大于机会主义行为所得纯收益时,群体策略才有可能收敛于相互协作,其概率受到超额收益、协作成本、违约初始收益以及参与者对声誉、情感等方面重视程度的影响;超额收益分配和协作成本分担影响腐败同盟的稳定性,且超额收益分配的影响存在临界效应。遏制集体腐败的滋生和蔓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持续努力。结合前文分析,本研究提出如下概要性控制思路:在结构层面,关键是要抑制权力租金链的形成与扩张、强化社会参与和问责的能力、减少政府内部的不确定性以及提升对行贿犯罪的惩治效果;在行为层面,关键是要打击腐败经纪人,阻断其对腐败网络的策略建构;在认知层面,关键是要明确权力运行的道德边界、促进组织成员对自身行为的责任反思以及培育群体层面的道德认同。
二、语言交流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言交流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汉语委婉语资源库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委婉语与自然语言处理概述 |
2.1 引言 |
2.2 委婉语的定义 |
2.3 委婉语的类型 |
2.3.1 委婉语的性质类型 |
2.3.2 委婉语的时效类型 |
2.3.3 委婉语的情感类型 |
2.3.4 委婉语的语义类型 |
2.3.5 委婉语的构造类型 |
2.4 委婉语与自然语言处理 |
2.4.1 委婉语与人机对话 |
2.4.2 委婉语与隐喻识别 |
2.4.3 委婉语与情感词典 |
2.4.4 委婉语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困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汉语委婉语语料的获取与分类 |
3.1 引言 |
3.2 委婉语词典的比较和选取 |
3.3 委婉语的语料获取 |
3.3.1 明清白话文分词评测 |
3.3.2 《人民日报》语料的获取 |
3.4 委婉语资源的标注与分类 |
3.4.1 委婉语的语义问题 |
3.4.2 委婉语语料的人工判别 |
3.4.3 基于语义层面的委婉语分类与理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汉语委婉语自动识别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无监督聚类的委婉语识别 |
4.2.1 委婉语句子向量的获取 |
4.2.2 “死亡”类委婉语的无监督聚类与分析 |
4.2.3 “婚恋生育”类委婉语的无监督聚类与分析 |
4.2.4 无监督聚类实验结果分析 |
4.3 基于有监督分类的委婉语自动识别 |
4.4 基于有监督分类器预测的语料自动更新 |
4.5 有监督分类实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委婉语自动识别的委婉语历时性发展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人民日报》历时性统计情况概览 |
5.3 死亡类委婉语历时性变化发展研究 |
5.3.1 社会变化对死亡类委婉语的整体影响 |
5.3.2 格雷什姆规则与更新规律对死亡类委婉语的影响 |
5.4 恋爱与婚姻类委婉语历时性变化发展研究 |
5.4.1 社会变化对恋爱与婚姻类委婉语的整体影响 |
5.4.2 格雷什姆规则与更新规律对恋爱与婚姻类委婉语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汉语委婉表达转换研究初探 |
6.1 引言 |
6.2 基于规则的委婉表达改写 |
6.3 基于语言模型的委婉表达改写筛选 |
6.4 委婉表达改写中的特殊情况 |
6.4.1 汉语词汇之间的搭配问题 |
6.4.2 目标词为复数的一对多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委婉语分类总表 |
附录Ⅱ:委婉表达转换句子展示(部分)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YC银行山东分行小额贷款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预期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2.1 小额贷款基本概念 |
2.2 营销相关理论 |
第3章 YC银行山东分行简介 |
3.1 YC银行山东分行简介 |
3.2 YC银行山东分行小额贷款发展现状 |
第4章 YC银行山东分行小额贷款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策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微观环境分析 |
4.2.1 竞争者分析 |
4.2.2 消费者分析 |
4.3 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外部机会 |
4.3.4 面临的外部风险 |
第5章 YC银行山东分行小额贷款营销策略现状及问题分析 |
5.1 市场营销现状 |
5.2 小额贷款营销策略现状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5.2.5 人员策略 |
5.2.6 有形展示 |
5.2.7 过程策略 |
5.3 YC银行山东分行小额贷款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5.3.1 个性化产品不足 |
5.3.2 产品定价不够科学 |
5.3.3 线上渠道获客明显滞后 |
5.3.4 营销方式过于单一 |
5.3.5 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
5.3.6 品牌形象建设不到位 |
5.3.7 维护过程跟进不及时 |
第6章 小额贷款目标营销战略制定 |
6.1 小额贷款业务市场细分 |
6.2 小额贷款目标市场选择 |
6.3 小额贷款市场定位 |
第7章 YC银行山东分行小额贷款营销策略改善建议 |
7.1 产品策略 |
7.1.1 建立产异化产品组合 |
7.1.2 重点发展网贷产品 |
7.2 价格策略 |
7.2.1 细化利率定价方式 |
7.2.2 实行特殊化利率审批 |
7.2.3 直观价格展示 |
7.3 渠道策略 |
7.3.1 强化科技支撑 |
7.3.2 优化平台获客 |
7.4 促销策略 |
7.4.1 加强广告促销 |
7.4.2 强化综合营销 |
7.5 人员策略 |
7.5.1 优化人员配置 |
7.5.2 加强专业建设 |
7.5.3 强化管理督导 |
7.6 有形展示 |
7.7 过程策略 |
第8章 YC银行山东分行小额贷款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
8.1 加强国有大型零售银行形象建设 |
8.2 强化保障机制 |
8.2.1 强化保障机制 |
8.2.2 优化资源保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疫情下的反思:在突破信息茧房中教育的应为(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茧房”的形成 |
二、“信息茧房”的成因 |
三、教育的应为 |
(4)信息时代人的存在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信息技术何以确立新时代:用什么劳动资料去生产 |
第一节 何谓信息时代 |
一、信息时代的概念批判 |
二、从“用信息生产”到“为信息生产” |
三、为信息时代画像:数字、互联网、知识经济、后工业 |
第二节 信息时代的特征 |
一、全面互联:自由人的联合体何以可能? |
二、时空观重塑:信息技术与主体的互动 |
三、群体与个体的关系重构:理性与非理性、权威与消解权威 |
四、可能的文明新形态:超越技术工具理性的幻想与恐惧 |
第二章 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信息时代实践方式的发展与变革 |
第一节 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技术、实践与存在方式的变革 |
一、工业时代如何塑造人的存在方式: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
二、历次科学技术革命的研究视野比较 |
三、生产实践与人类社会历史的辩证发展 |
第二节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实践活动的新样态 |
一、信息技术对实践主客体、主体间关系的重塑 |
二、信息技术赋予实践活动的观念变革 |
第三章 社会关系的“指示器”:信息时代社会关系的演进与创新 |
第一节 信息时代主体认知与交往的新形式 |
一、技术革命与新的时间空间存在属性:自由与创造的可能性 |
二、信息技术的网络空间的新的存在方式:虚拟媒介的认知与交往 |
三、网络空间与新媒介技术对主体观念与实践的影响 |
第二节 信息时代的社会关系演进与社会制度变革 |
一、技术工具理性与社会机制的相互制约:技术决定论与阶级意识 |
二、人的主体意识与社会文化批判理论:主体维度的技术手段和社会维度的生产力辨析 |
三、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会制度的交互影响:主体意识与社会发展 |
第三节 现代性视域中信息时代社会关系背后的技术异化 |
一、技术理性与社会异化现象: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异化反思 |
二、异化形式的演变:从资本控制到科技控制 |
三、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会文化的符号控制:从数字逻辑到资本逻辑 |
第四章 信息文明确立人的存在方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理性反思与信息文明的确立 |
一、信息技术媒介与网络空间对主体性的重塑 |
二、技术理性控制与社会文化的同一性 |
三、信息时代与现代性裹挟下的异化控制 |
第二节 人的存在方式变革与新的文化样态 |
一、信息文明确立的人的存在方式 |
二、信息文明重塑人的文化样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5)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
1.2.1 关于电影批评理论和批评史的研究 |
1.2.2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呈现的新问题研究 |
1.2.3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本身存在问题的反思 |
1.2.4 本文对前期研究成果的简要分析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目的 |
1.3.2 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1.4.1 本文研究意义 |
1.4.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 |
2.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
2.1.1 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 |
2.1.2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表征 |
2.2 关于电影批评 |
2.2.1 什么是电影批评 |
2.2.2 传统电影批评的特点 |
2.2.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新变 |
2.3 强势发展的新媒体批评对电影批评的影响 |
2.3.1 向多媒体化发展——对电影批评载体的影响 |
2.3.2 向大众演化——对电影批评主体的影响 |
2.3.3 向娱乐拓展——对电影批评功能的影响 |
第3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 |
3.1 电影批评传播的技术语境凸显 |
3.2 新媒体引发的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形式的变革 |
3.2.1 从点对面到互文本的传播形态 |
3.2.2 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信息发布 |
3.2.3 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信息接受 |
3.3 电影批评传播形式变革对影评的影响 |
第4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 |
4.1 批评主体构成与批评新秩序 |
4.1.1 大众的喧嚣 |
4.1.2 知识分子的言说 |
4.1.3 职业影评人的发声 |
4.2 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 |
4.2.1 个性化的批评主体 |
4.2.2 隐藏的批评者与静默的批评者 |
4.2.3 群体聚集的批评者 |
4.3 批评主体身份和话语权的分析 |
4.3.1 批评者、娱乐记者与网络推手 |
4.3.2 话语权背后的权力与资本逻辑 |
4.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变迁剖析 |
第5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的流变 |
5.1 批评话语的解构 |
5.1.1 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 |
5.1.2 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型话语的冲击 |
5.1.3 话语的含混与意义的游移 |
5.2 建构中的多元批评话语构成 |
5.2.1 主流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 |
5.2.2 理性深思的专业话语 |
5.2.3 喧嚣的情绪化的大众话语 |
5.3 多种批评话语的交织 |
5.3.1 民间批评话语与专业批评话语的融汇 |
5.3.2 西方话语的介入与民族性话语的建设 |
5.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流变相关问题思索 |
第6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及样态转变 |
6.1 电影批评范式及范式演化 |
6.1.1 批评范式与电影批评范式 |
6.1.2 传统批评范式的权威性消解 |
6.1.3 多元批评范式的兴起 |
6.2 电影批评样态的多元扩展 |
6.2.1 从文字批评向视听批评的样态延申 |
6.2.2 从总体性批评向微碎化批评的样态扩充 |
6.2.3 从延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样态拓展 |
6.3 对电影批评范式探索与样态扩展的审视 |
第7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 |
7.1 新媒体技术变革之于当下电影批评建设 |
7.1.1 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重构 |
7.1.2 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重构 |
7.2 当下电影批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于批评建设 |
7.2.1 批评标准的多元混杂与批评标准的确立 |
7.2.2 批评理论的碎片化与批评理论的新建 |
7.2.3 新媒体批评的道德失序与批评的道德再察 |
7.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总体性构想 |
7.3.1 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 |
7.3.2 规范非专业批评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 |
7.3.3 适时制定电影批评的法律法规,加强机制性建构 |
结语:媒体融合发展下电影批评的机遇与使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企业财务决策同伴效应研究述评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决策行为为何存在“同伴效应”的理论研究 |
(一) 偏好互动 |
1. 基于经理人与股东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偏好互动。 |
2. 基于竞争企业之间竞争关系的偏好互动。 |
(二) 期望互动 |
1. 为何存在期望交互? |
2. 同伴信息获取途径是什么? |
3. 信息交互是否有效? |
(三) 行动互动 |
三、财务决策是否存在“同伴效应”的实证研究 |
(一) 基于行业或产品的参照组 |
1. 投资决策。 |
2. 融资决策。 |
3. 分配决策。 |
(二) 基于地区的参照组 |
(三) 基于社会网络的参照组 |
(四) 基于其他可能的参照组 |
四、财务决策“同伴效应”产生机制的实证研究 |
(一) 偏好互动 |
(二) 期望互动 |
(三) 行动互动 |
五、同伴效应识别方法 |
(一) 直接识别法 |
1. 模型设定与识别条件 |
2. 内生性问题与解决方案 |
(二) 间接识别法 |
1. 基于方差的同伴效应识别法。 |
2. 部分识别法。 |
(三) 现有实证识别方法的述评 |
六、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 |
(一) 主要结论 |
(二) 研究现状与趋势 |
1. 现有财务决策同伴效应研究仍然非常有限。 |
2. 研究对象不断横向拓展, 但是理论纵向深入较少。 |
3. 实证识别方法有较大改进。 |
(三) 未来展望 |
1. 拓展同伴效应理论假说。 |
2. 深入挖掘财务决策同伴效应经济后果研究。 |
3. 探究我国企业财务决策的制度差异。 |
(7)资本结构决策同伴效应与产生机制实证研究 ——来自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重要概念界定 |
1.3.1 资本结构决策 |
1.3.2 参照组 |
1.3.3 同伴效应 |
1.3.4 社会交互效应 |
1.3.5 社会乘数效应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同伴效应产生机制的研究 |
2.1.1 偏好互动机制 |
2.1.2 期望互动机制 |
2.1.3 行动互动机制 |
2.2 关于财务决策同伴效应研究 |
2.2.1 基于外生参照组的实证研究 |
2.2.2 基于内生参照组的实证研究 |
2.3 关于同伴效应产生机制的实证研究 |
2.3.1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2.3.2 关于学习行为假说 |
2.3.3 关于动态竞争假说 |
2.4 研究述评 |
2.4.1 现有研究趋势 |
2.4.2 主要研究局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本结构理论、同伴效应假说与识别方法 |
3.1 财务学视角的资本结构基本理论 |
3.1.1 M&M理论 |
3.1.2 权衡理论 |
3.1.3 融资优序理论 |
3.1.4 委托代理理论 |
3.1.5 控制权理论 |
3.2 产业组织学视角的资本结构基本理论 |
3.2.1 深袋理论 |
3.2.2 战略承诺理论 |
3.3 同伴效应假说 |
3.3.1 学习行为假说 |
3.3.2 社会规范假说 |
3.3.3 社会比较假说 |
3.3.4 社会偏好假说 |
3.3.5 动态竞争假说 |
3.4 识别方法 |
3.4.1 同伴效应识别通用模型与操作难点 |
3.4.2 参照组组内均值线性模型(Linear-in-means Model) |
3.4.3 基于方差的识别方法 |
3.4.4 其他识别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本结构决策同伴效应实证研究 |
4.1 本章问题提出 |
4.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4.1.2 研究内容与贡献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学习行为假说理论依据 |
4.2.2 动态竞争假说理论依据 |
4.3 实证模型设计与工具变量选择 |
4.3.1 参照组选择 |
4.3.2 参照组组内均值线性模型 |
4.3.3 工具变量选择与构建 |
4.3.4 工具变量有效性检验 |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4.1 样本选择与变量选取 |
4.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3 主要回归结果与分析 |
4.5 同伴效应特征的进一步实证考察 |
4.5.1 同伴效应在方向与范围上不对称性属性考察 |
4.5.2 “乘数效应”考察 |
4.5.3 剔除关联效应的工具变量考察 |
4.6 稳健性检验 |
4.6.1 关于实证模型设定的稳健性检验 |
4.6.2 关于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
4.6.3 关于同伴企业指标计算方法的稳健性检验 |
4.6.4 关于参照组行业分类标准选择的稳健性检验 |
4.6.5 关于多元化企业参照组选择问题的稳健性检验 |
4.6.6 关于我国企业产权性质的稳健性检验 |
4.7 本章实证结论与启示 |
第5章 基于学习行为假说的资本结构同伴效应实证研究 |
5.1 本章问题提出 |
5.1.1 学习行为与同伴效应 |
5.1.2 实证检验基本思路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基于信息的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基础模型 |
5.2.2 焦点企业经理人能力与同伴效应 |
5.2.3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同伴效应 |
5.2.4 同伴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与同伴效应 |
5.2.5 焦点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程度与同伴效应 |
5.3 实证设计 |
5.3.1 参照组组内均值线性模型 |
5.3.2 工具变量选择与构建 |
5.3.3 样本选取与变量选取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焦点企业经理人能力与同伴效应 |
5.4.2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同伴效应 |
5.4.3 同伴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与同伴效应 |
5.4.4 焦点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程度与同伴效应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实证模型设定的稳健性检验 |
5.5.2 同伴衡量指标的稳健性检验 |
5.5.3 分样本处理方法的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实证结论与启示 |
第6章 基于动态竞争假说的资本结构同伴效应实证研究 |
6.1 本章问题提出 |
6.1.1 企业竞争与同伴效应 |
6.1.2 动态竞争假说与负债决策 |
6.2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6.2.1 不同产品竞争策略下的同伴效应 |
6.2.2 不同产品互动程度与不同产品竞争策略下的同伴效应 |
6.2.3 不同负债水平与不同产品竞争策略下的同伴效应 |
6.2.4 不同行业竞争程度与不同产品竞争策略下的同伴效应 |
6.3 实证设计 |
6.3.1 参照组组内均值线性模型 |
6.3.2 工具变量选择与构建 |
6.3.3 样本选取与变量选取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竞争战略指标的计算 |
6.4.2 不同产品竞争策略下的同伴效应 |
6.4.3 不同产品互动程度与不同产品竞争策略下的同伴效应 |
6.4.4 不同负债水平与不同产品竞争策略下的同伴效应 |
6.4.5 不同行业竞争程度与不同产品竞争策略下的同伴效应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竞争战略指标中介作用的检验 |
6.5.2 备择理论假说的检验 |
6.5.3 实证模型设定的检验 |
6.6 本章实证结论与启示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同伴资本结构是企业资本结构重要影响因素 |
7.1.2 学习行为是导致同伴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
7.1.3 动态竞争是导致同伴效应的另一重要机制 |
7.2 政策建议 |
7.2.1 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应关注同伴企业 |
7.2.2 监管部门应正向利用乘数效应 |
7.2.3 投资者应理性分析企业负债融资的真实原因 |
7.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及奖励 |
(8)公司财务行为的人类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三节 本文创新与改进 |
第二章 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高管特征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高管特征的表达与投资者感知 |
第三节 IPO路演的制度简述 |
第三章 高管相貌与IPO市场表现 |
第一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和变量 |
第三节 IPO市场中高管“美貌议价”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关于高管相貌进一步讨论与本章研究结论 |
第四章 高管声音和IPO市场表现 |
第一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变量、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
第三节 高管话语音量与IPO市场表现检验 |
第四节 高管相貌和声音的综合讨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与启示 |
第五章 高管情绪和IPO市场 |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变量、指标和数据 |
第三节 IPO市场中的高管情绪 |
第四节 进一步讨论与稳健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结论和研究启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与航空旅客交流的语言技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掌握与航空旅客的语言交流技巧的重要性 |
3 交流过程中需要避免的问题 |
4 与航空旅客的语言交流技巧 |
4.1 对于不同身份年龄的人要区别对待 |
4.2 采用合理的方式接受或拒绝旅客的请求 |
4.3 借助语言来化解分歧 |
5 结束语 |
(10)集体腐败的形成机理 ——基于结构、行为与认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当前腐败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
1.2.2 国外集体腐败问题研究现状 |
1.2.3 国内集体腐败问题研究现状 |
1.2.4 小结与评论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的结构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集体腐败:概念阐释与分析框架 |
2.1 集体腐败的基本内容 |
2.1.1 集体腐败的内涵界定 |
2.1.2 集体腐败的关键特征 |
2.1.3 集体腐败的主要类型 |
2.2 分析框架:“结构-行为-认知” |
2.2.1 集体行动研究的三个基本层面 |
2.2.2 集体腐败形成机理的分析框架 |
2.3 本研究的主要理论工具 |
2.3.1 合谋理论 |
2.3.2 社会网络理论 |
2.3.3 社会交换理论 |
2.3.4 交易成本理论 |
2.3.5 中立化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集体腐败的结构性根源 |
3.1 引言 |
3.2 集体腐败:一种合谋形态的腐败 |
3.2.1 集体腐败的基本条件 |
3.2.2 集体腐败的影响因素 |
3.3 集体腐败的制度成因:基于中国情境的解释 |
3.3.1 权力租金链的再生产 |
3.3.2 行政关系的圈子化重构 |
3.3.3 监督控权的效能失灵 |
3.3.4 行贿犯罪的轻刑化 |
3.3.5 地方治理的项目化运作 |
3.4 开发区集体腐败频发的制度分析 |
3.4.1 现象与调研 |
3.4.2 开发区:“以地谋发展”的关键载体 |
3.4.3 政企统合:开发区的运作模式 |
3.4.4 对开发区集体腐败频发的解释 |
3.5 本章小结 |
4 交换网络化:集体腐败中的行为过程 |
4.1 引言 |
4.2 基于社会交换的集体腐败 |
4.2.1 腐败交换:一种非法社会交换 |
4.2.2 集体腐败:腐败交换的网络化 |
4.3 动力耦合:腐败交换网络化的运作逻辑 |
4.4 腐败交换网络化的阶段与策略 |
4.4.1 联结阶段:对象识别与关联建构 |
4.4.2 整合阶段:关系投资与结构转换 |
4.4.3 维持阶段:成员吸纳与组织嵌入 |
4.5 腐败网络中的“经纪人”角色 |
4.5.1 交换网络中的“经纪人” |
4.5.2 腐败经纪人的角色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自我合理化:集体腐败中的认知调适 |
5.1 引言 |
5.2 腐败涉入中的自我合理化 |
5.2.1 腐败自我合理化的作用机理 |
5.2.2 腐败自我合理化的多重机制 |
5.3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
5.3.1 文本分析法 |
5.3.2 数据的收集 |
5.3.3 编码的说明 |
5.4 腐败行为的自我合理化机制:基于文本的解读 |
5.4.1 合乎法律性:“我没有违法” |
5.4.2 对责任的否认:“我并不想这样” |
5.4.3 对损害的否认:“我没有造成什么损害” |
5.4.4 理所应得:“这是我应得的” |
5.4.5 有利对照:“和他们相比,我清廉多了” |
5.4.6 诉诸更高层次的忠诚:“我不是为了自己” |
5.4.7 功过相抵:“我的错可以由贡献来弥补” |
5.4.8 调整注意力:“我尽可能不去想它” |
5.5 腐败合理化认知的群体共享 |
5.5.1 群体过程下的认知共享 |
5.5.2 认知共享下的集体腐败 |
5.6 本章小结 |
6 集体腐败的稳定性:一种演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
6.1 引言 |
6.2 演化博弈论的引入 |
6.2.1 演化博弈论的基本思想 |
6.2.2 演化博弈论的核心概念 |
6.2.3 演化博弈分析的适用性 |
6.3 被监督者与监督者之间的演化博弈分析 |
6.3.1 问题说明与模型建立 |
6.3.2 演化博弈的模型分析 |
6.3.3 博弈动态的数值仿真 |
6.3.4 基于模型分析的讨论 |
6.4 腐败同盟内部协作关系的演化博弈分析 |
6.4.1 基于权力租金链的腐败协作 |
6.4.2 单群体对称博弈模型 |
6.4.3 两群体非对称博弈模型 |
6.4.4 博弈动态的数值仿真 |
6.4.5 基于模型分析的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集体腐败的控制路径 |
7.1 结构层面的控制策略 |
7.2 行为层面的控制策略 |
7.3 认知层面的控制策略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语言交流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汉语委婉语资源库构建与应用[D]. 张辰麟.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YC银行山东分行小额贷款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代立业. 山东大学, 2020(05)
- [3]疫情下的反思:在突破信息茧房中教育的应为[J]. 王枬. 基础教育, 2020(03)
- [4]信息时代人的存在方式研究[D]. 赵龙. 吉林大学, 2020(01)
- [5]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D]. 李溪慧. 辽宁大学, 2019(10)
- [6]企业财务决策同伴效应研究述评与展望[J]. 张天宇,钟田丽.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8(11)
- [7]资本结构决策同伴效应与产生机制实证研究 ——来自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D]. 张天宇. 东北大学, 2017(01)
- [8]公司财务行为的人类特征分析[D]. 王夫乐. 厦门大学, 2017(08)
- [9]与航空旅客交流的语言技巧分析[J]. 李珊珊. 时代教育, 2015(24)
- [10]集体腐败的形成机理 ——基于结构、行为与认知的研究[D]. 毛益民. 浙江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