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辀重和他的素养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沈海明,谢忠平,周建明,旷湘平[1](2020)在《罗辀重教育思想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罗辀重(1889年-1950年),湖南湘乡人,中国乡村教育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师从世界着名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杜威,与陶行知、张伯苓、蒋梦麟等中国着名教育家是同窗。留学归国后,他谢绝了当时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和国会议员的职位,毅然回到家乡——湘中一个偏僻的山村,主持父亲创办的陶龛学校校政30年。陶龛学校为中国乡村小学教育树立了典型,当时享有"北有行知,南有陶龛"的盛誉。罗辀重反对灌输和机械训练,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主张,对蔡元培、晏阳初等人都有一定影响。他提出的"血性"校训,素养教育、学校家庭化、学
周志贤[2](2020)在《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新式学生群体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第一批学生群体,也是五四新学生乃至当代学生的雏形。近代对中国影响较深的人才,究其源头,大都是由清末新式学生成长起来的。本文以湖南新式学生为切入点,从近代区域学生史、教育史的角度,对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的产生背景、发展概况、与社会变革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是在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新式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诞生的,他们主要是一批接受了新式教育的省内学堂学生与留日学生。与沿海省份相比,湖南新式学生群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是相对较快的,在民国建立前已形成一个举足轻重的人才群体。此外,该群体在湖南省内的分布是广泛而不均匀的,他们更注重军事、实业、师范等实用性专业的学习。面对中国内忧外患的形势,他们逐渐凝聚成一个整体,在民国建立前后走向社会,推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在政治方面,他们通过参与反帝爱国运动以及辛亥革命来维护国家主权、推动晚清政治变迁;在经济方面,他们怀抱实业救国的理想,维护民族经济利权,提出了一系列近代化的经济思想,并在学成后为中国创办了大量工商企业;在教育方面,他们揭露新式学堂存在的陈规陋习,通过学习成长为一代教育家群体,提出了近代化的教育思想,并身体力行地创办了许多新式学校。总的来说,该群体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并在强烈的爱国思想指引下,将自己先进的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充分发挥出学生群体在吸收文明进而服务社会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黄丹丹[3](2019)在《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是周恩来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以马列主义青年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深受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的影响和中华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不仅内容丰富,富有特色,还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论文分析了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并对其当代价值进行了论述。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青年教育工作具体情况,周恩来提出青年要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的重要观点。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四点:一是德育优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技能为基础的智育思想;三是增强体质,保卫和建设祖国为目标的体育思想;四是“鉴别美丑、广交良友”为本的美育思想和群育思想。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不仅内容丰富还独具特色,主要有四个基本特点:一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二是注重“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三是突出“学以致用”的实践原则;四是提倡“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青年教育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加强青年素质教育,促进青年全面发展,以及顺利开展青年教育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引导广大青年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远大理想。其次,教育青年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力。再次,关注身心健康,重视青年体育锻炼和意志磨砺。第四,美育、群育并重,提倡全面发展。最后,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孔庆荣[4](2019)在《“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随着小说文学地位的提升,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也发生了转型,这一变化的成因、动力、特点及影响尚需作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叙述者”这一功能性人物作为研究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切入点,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在“叙事干预”视角下研究叙述者主体性在文本中的作用,进而描述文本内部的运行机制。叙述者对文本的操纵被称为“叙事干预”,是叙述主体对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实施的影响,是小说主题建构、文本意义生成以及修辞效果提升的重要手段。叙述者既是叙述的主体,也是“叙事干预”的主体,是开展小说叙事模式研究的重点,有丰富的学理内涵和外延,有助于研究者进入复杂的文本世界研究小说的形式特征和叙述者主体性的呈现方式,对于小说的组织结构、运行规律和形式美学有较强的解释力。宏观而言,整个文本都是叙述者实施干预后的结果;微观来说,叙述者对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程式化特征以及评论性话语等都可以实施操控。叙事文本是叙述者对故事素材实施操控后的一种呈现方式,蕴含着叙述者的叙事动机、修辞意图和伦理立场。本文以清末民初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叙述者的干预行为为研究重点,聚焦小说的形式特征及变化规律,将小说叙事模式的变化与社会历史语境相勾连,综合考虑小说界革命、出版业发展以及小说翻译活动的影响,避免文本的阐释陷入机械教条的符号分析中。同时,基于“叙事干预”的宏观分析模型和微观分析模型,研究“叙事干预”的对象、干预方式和干预意图特点,具体分析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叙述者评论以及译者干预等方面的特点,分析这一特殊时期小说文本复杂的形式特征。本文主体结构分为第1章、第2-6章、第7章三个单元,分别完成了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背景和转型研究现状的概述、以“叙事干预”透析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的五个向度、借助典例进行主题示范和合理性加强这三项任务,研究发现最终指向“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和“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两个方面的文本特征。研究认为,这两个文本特征既相互对立又有机统一,体现了叙述者主体性的复杂变化以及小说文本在变与不变之间的矛盾和张力,反映了小说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渡期状态。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分析小说的形式特点,已经触及小说内部的运行机制和自足性特点,有助于更好的分析小说文本的结构特征。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叙述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视角变换意识,通过全知视角向限制视角的转变,叙述者从无所不知变为有所不知,突出了人物在文本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二是改变叙事交流模式,逐步淡化叙述者的说书人痕迹,叙述者和受叙者的程式化交流模式出现了变化,另外丰富了人物话语交流模式,大量使用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无引导性对话等话语模式,极大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语义密度和情感传递效果,有助于突出人物在场感、弱化叙述者声音、制造语境压力,较好地实现了叙述者个人身份的隐藏以及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叙述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改变叙事结构,叙述者将“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结合,突出叙事结构的时空特点;通过预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改变时间结构的因果关系和顺序关系,通过构建人物线和主题线来创设叙事空间;通过缀段式结构和分层叙述实现叙述进程的纵向发展,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建构了典型的叙事结构。二是突出了对“故事”和“话语”的评论,叙述者以评论作为重要的干预手段,对故事情节、故事人物、故事主题以及叙事本身进行评论性干预,凸显了叙述者的价值观倾向、伦理意图和元叙述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三是凸显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小说翻译过程中再叙事的执行者,译者通过对叙事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语言的“干预”,使翻译小说的叙事模式更加符合译入语文化规范、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形成了这一时期翻译小说特殊的文本特征,对创作小说的叙事模式带来了明显影响。综上所述,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对叙述权力既有自我限制,也有自我张扬。整体而言,叙述者的主体意识是比较突出的,反映了传统小说在这一特殊时期复杂的文本特征。清末民初的小说处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中间地带,期间既有叙事传统逝去的尾声,又融入了现代小说的质素;既有对传统叙事模式的传承、激活、创新,又有对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技巧的学习、借鉴、应用。可以这样说,清末民初是中国小说叙事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在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下,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逐渐式微;翻译小说的叙事技巧激发了中国小说叙事传统中被时间遮蔽的部分,限制叙事、心理叙事、倒叙叙事、自由直接引语等传统小说中非主流的叙事技巧在这一时期被激活,使用频率日趋增高,赋予了传统小说新的生命力;现代思想、法理精神、民主意识等叙事主题逐渐成为这一时期小说主题关注的重点。研究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表现、成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丰富中国小说的“叙事诗学”,进一步指导小说的创作实践,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参与了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影响了小说转型的路径、方式和趋势,与中国小说自身传统共同推动了小说叙事模式的发展、变化乃至转型。西方叙事实践让中国叙事诗学的建构和发展有了参照和对比的范式。清末民初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轫阶段,叙事理论的发展和小说的创作实践都呈现出传承与创新共存的过渡期特征,传统小说在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的现代化特征逐步凸显,中国小说叙事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自此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赵俊业[5](2018)在《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军队院校正在按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要求,深化教育训练改革,逐步推进教育训练与实战一体化,军队院校呈现出了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的良好势头。但军队院校教育人才培养距“聚焦实战、靠拢部队”和“能打仗、打胜仗”的战略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培养的生长军官素质并不能完全符合部队需求。开展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理清教育、训练、实战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准提高军队院校教育水平的着力点,打通其实现途径是主动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现实需要,是落实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当前院校毕业人才“水土不服”现实难题的重要课题,更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论文从梳理国内外关于院校教育训练实战化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分析和界定了“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研究了其发展历程、内在规律,奠定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数理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宏观和微观、内在和外在等多视角对“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策略、新思路以及“文韬”与“武略”的新关系进行分析,优化了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型,并从打造晓于实战的师资队伍、构建实战化的教学训练体系、健全配套长效机制、优化教学训练条件建设、完善战斗力标准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刘超良[6](2016)在《罗辀重的人本教学理念与实践之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近代教育家罗辀重的教学理念与实践体现着人本教育的价值取向:长成价值的教学目的、为生活准备的课程价值、"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教学方法、"施教不限于校内,教学不限于课中"的教学组织、"无分数教学"的教学评价。罗辀重注重人本教学理念与实践的乡村教育改革,能为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性的经验。
曹蓉,周明[7](2016)在《罗辀重教育思想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罗辀重是湘中近代着名的教育家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相当丰富而独特的教育思想,他主持了三十余年的乡村小学陶龛学校独具特色,成为乡村小学教育的标杆,吸引了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前往参观考察。
申振华[8](2015)在《试论罗辀重的“学校家庭化”教育思想》文中认为"学校家庭化"是罗辀重创立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制度和伦理规范。"学校家庭化"是指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的整合起来,以促进学生五育的发展。实现学校家庭化可分为4个途径:师生同住学校大家庭;教师以"为父母服务"为己任;师生同构父兄情;师生营造平等民主的伦理氛围。学校家庭化可以缓解情感教育的危机,三爱精神才是教师教育爱的最佳境界;父兄情是当代学校伦理的真实诠释。
周明[9](2015)在《民国时期湘中地区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湘中地区作为湘军的发源地,自晚清以来,人才辈出,这与明清时期湘中发达的私塾教育不无关系。与此同时,湘军的崛起,也促进了湘中地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湘中地区教育模式由传统教育开始向近代教育转型。民国建立之初,境内学堂改称学校,大批私塾改为私立小学,并开办了职业学校,一时间境内教育事业较快发展。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内涌现了一大批着名教育家,如罗辀重、蒋孝原、陈润霖、邬干于、周方、晏孝逊、曾广济等,他们在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下,毁家兴学,殚精竭力,创办了一批近代私立名校,如陶龛学校、春元中学、上梅中学等,培养了大批人才。抗战爆发后,湘中地区成为大后方,大量外省、外地的名校迁至境内,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教育体系的完善、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对民国时期湘中地区的教育进行研究。第一章概述民国时期湘中地区的发展概况,梳理各个阶段湘中地区教育发展脉络。第二章主要论述民国时期湘中地区教育发展的背景,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湘中地区的政治、经济背景,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的文化背景,以及战时内迁学校的时代背景。第三章主要探讨湘中地区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主要涉及罗辀重、蒋孝原、曾广济等杰出的湘中教育家。第四章主要研究民国时期湘中地区教育发展的影响,探讨湘中地区教育发展的不足,并对湘中地区教育发展进行评价。
向斌,申振华[10](2014)在《浅谈罗辀重素养教育教学论思想对教学改革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罗辀重主持陶龛校政30余年,他的素养教育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教,二是育。他在陶龛学校实施的素养教育之教学,无论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还是在教学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与当时的其他学校相比,均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从创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的、平等交流的亲密探究关系,教材编写必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二、罗辀重和他的素养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辀重和他的素养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罗辀重教育思想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罗辀重教育思想的主要表现 |
二、罗辀重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三、罗辀重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 |
(2)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关于新式学生群体 |
1.2.2 关于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的两大类型 |
1.3 研究现状 |
1.3.1 对清末新式学生群体的整体研究 |
1.3.2 对清末新式学生群体的区域研究 |
1.3.3 对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的个案研究 |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的形成背景及发展概况 |
2.1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的形成背景 |
2.1.1 民族危机加深与湖南士风民气的转变 |
2.1.2 清末湖南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
2.1.3 清末湖南新式教育的兴起 |
2.2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的发展概况 |
2.2.1 学堂学生起步晚、逐年增长 |
2.2.2 留日学生走在全国前列 |
2.2.3 地域分布广泛而不均衡 |
2.2.4 学生所学专业有所偏重 |
第三章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与政治变迁 |
3.1 参与反帝爱国运动 |
3.2 辛亥革命的生力军 |
第四章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与经济发展 |
4.1 争取经济利权 |
4.2 推动经济思想的近代化 |
4.3 践行实业救国 |
第五章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与新式教育 |
5.1 传播新式教育思想 |
5.2 抵制新式学堂的腐败陋习 |
5.3 担任新式学堂教师、创办新式学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创新之处 |
2 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以马列主义青年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 |
2.2 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的积极影响 |
2.3 中华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承 |
3 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德育优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
3.2 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技能为基础的智育思想 |
3.3 增强体质,保卫和建设祖国为目标的体育思想 |
3.4 “鉴别美丑、广交良友”为本的美育思想和群育思想 |
4 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
4.1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 |
4.2 注重“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
4.3 突出“学以致用”的实践原则 |
4.4 提倡“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 |
5 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5.1 引导青年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远大理想 |
5.2 教育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建设社会主义能力 |
5.3 关注身心健康,重视青年体育锻炼和意志磨砺 |
5.4 美育、群育并重,提倡全面发展 |
5.5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小说叙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转型 |
一、小说叙事转型的内涵 |
二、小说叙事转型的背景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下一步研究重点 |
三、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小结 |
第三节 叙事干预:研究视角的建构 |
一、叙事干预:诸要素 |
二、“叙事干预”的分析模型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叙事视角概念内涵 |
二、叙事视角的分类:全知型与限制型 |
三、传统视角意识萌芽与叙事实践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的分离 |
二、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讲述自我经历 |
三、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通过日记、书信和梦叙事 |
四、限制叙事发展趋势:叙事视角的多元化 |
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交流模式的转型 |
第一节 章回体小说程式化特征的式微 |
一、叙事交流格局的程式化 |
二、叙事交流格局程式化的式微 |
小结 |
第二节 人物话语交流模式的转型 |
一、传统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
二、清末民初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结构的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时间性 |
一、小说叙事的时间顺序 |
二、小说时间顺序的多样化趋势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空间性 |
一、清末民初小说的空间特点 |
二、小说空间结构的横向缀段式特点 |
三、小说空间结构的纵向层次性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评论与叙事干预 |
第一节 叙述者评论:对故事的干预 |
一、关于叙述者的评论与干预 |
二、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人物的评论 |
三、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主题的评论 |
四、叙述者干预:对社会风俗的评论 |
五、叙述者的故事干预发生的变化 |
小结 |
第二节 叙述者评论:对话语的干预 |
一、元叙述:自我暴露 |
二、程式化语言:意在言外 |
三、不完全叙述:意犹未尽 |
四、叙述者身份特征的流变 |
五、叙述者的话语干预发生的变化 |
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 |
一、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概况 |
二、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特点 |
三、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使命 |
四、译者行为与翻译叙事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干预” |
一、译者干预与译本主题 |
二、译者干预与译本人物 |
三、译者干预与译本情节 |
四、译者干预与译本结构 |
五、译者干预与叙事语言 |
六、译者评论与译者干预 |
小结 |
第七章 个案分析:“叙事干预”视角下的小说文本特征 |
第一节 创作小说:以《劫余灰》为例 |
一、关于《劫余灰》 |
二、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 |
三、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 |
小结 |
第二节 翻译小说:以《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为例 |
一、关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 |
二、译者干预对叙事模式的影响 |
三、《欧美名家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
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发现 |
三、研究结论 |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驱动 |
1.1.3 研究旨趣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是遵循人才兴军战略的必然要求 |
1.2.2 是践行强军目标的实际举措 |
1.2.3 是对接部队发展的有效途径 |
1.2.4 是回归军事教育训练本质的历史遵循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军队院校教育训练模式改革发展现状的研究 |
1.3.2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训练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 |
1.3.3 军队院校教学训练环境建设革新问题的研究 |
1.3.4 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2.1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基本认识 |
2.1.1 基本概念 |
2.1.2 主要特征 |
2.1.3 指导思想 |
2.1.4 基本原则 |
2.2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
2.2.1 战争牵引下的发展历程 |
2.2.2 继承中的创新发展 |
2.2.3 新世纪的改革创新 |
2.3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指针特性 |
2.3.1 坚持与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相适应 |
2.3.2 坚持以打造一支晓于实战的教员队伍为支撑 |
2.3.3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
2.3.4 坚持以优良的作风为保证 |
第三章 新时代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 |
3.1 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
3.1.1 世界新军事变革带来的新形势 |
3.1.2 强军目标指引下提出了新要求 |
3.1.3 院校调整改革下树立了新标准 |
3.1.4 部队建设发展下注入了新活力 |
3.2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教育教学上作战牵引的发展定位还不精准 |
3.2.2 训练实战上聚焦作战的军事特色还不突出 |
3.2.3 学科专业布局上对接部队需要还不明显 |
3.2.4 学员能力素质上与岗位任职需求还有差距 |
3.3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科学文化与军事教育之间的矛盾 |
3.3.2 共性要求与优势特色之间的矛盾 |
3.3.3 学历教育与岗位任职教育之间的矛盾 |
3.3.4 实战化需求与教学训练保障条件所存在的差距 |
第四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
4.1 确定军队院校功能定位是前提 |
4.2 树立实战化新理念是根本 |
4.2.1 根本标尺——“能打仗、打胜仗” |
4.2.2 育人导向——“更新观念、能力为本” |
4.2.3 本质要求——“教战一致、训战一体” |
4.2.4 教改焦点——“面向战场、面向部队” |
4.3 把握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重点 |
4.3.1 突出“教”环节的系统性、实战性 |
4.3.2 突出“训”环节的针对性、实效性 |
4.3.3 突出“战”环节的真实性、职业性 |
4.4 优化培养目标模型是抓手 |
4.4.1 从内涵结构上着眼练兵备战思想的培育,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
4.4.2 从本质特点上着眼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
4.4.3 从标准要求上着眼面向实战的职业能力的获得,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
第五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新策略 |
5.1 把谋打仗以习惯之举培育,主要精力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神 |
5.1.1 以坚定信念为根本,注重打牢谋打仗的思想基础 |
5.1.2 以使命感召为牵引,注重强化谋打仗的价值理念 |
5.1.3 以强化血性为重点,注重砥砺谋打仗的精神意志 |
5.2 把能打仗当作本能强化,教学中心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能 |
5.2.1 强化问题意识 |
5.2.2 更新教学训练内容 |
5.2.3 改善教学训练条件保障 |
5.3 把打胜仗当作生命看待,作风建设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力 |
5.3.1 在抓教风上始终突出一个“实”字 |
5.3.2 在抓学风上始终突出一个“深”字 |
5.3.3 在抓研风上始终突出一个“真”字 |
5.3.4 在抓管风上始终突出一个“严”字 |
第六章 “文韬”与“武略”的新关系 |
6.1 科学文化教育的新定位 |
6.1.1 提供关键技术智力支撑 |
6.1.2 服务科技转化战斗力 |
6.1.3 打牢必打胜仗的科学思维方法 |
6.2 军事基础教育训练的新职能 |
6.2.1 练兵备战思想的贯彻 |
6.2.2 血性虎气精神的培育 |
6.2.3 军事实战能力的培养 |
6.2.4 岗位任职需要的对接 |
6.2.5 创新军事文化的传承 |
6.3 科学文化教育与军事基础训练的新关系 |
第七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
7.1 打造晓于实战的师资队伍 |
7.1.1 从源头上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教员队伍新体系 |
7.1.2 从机制上落实教员下部队加钢淬火——拓展教员实战视野 |
7.1.3 从导向上突出作战问题研究——提高教员教战能力 |
7.2 构建实战化的教学训练体系 |
7.2.1 构建多维互动、形式多样的教学训练模式 |
7.2.2 调整教学训练内容设置 |
7.2.3 创新实战化教学训练方法 |
7.3 健全配套长效机制 |
7.3.1 完善学员实战化管理制度 |
7.3.2 建立人才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体系 |
7.3.3 优化运行工作机制 |
7.4 优化一体化教学训练条件建设 |
7.4.1 完善院校营区内教学训练条件 |
7.4.2 构设功能齐全的野外综合教学训练场地 |
7.4.3 充分发挥共享资源优势 |
7.5 完善战斗力标准评价体系 |
7.5.1 改进考核形式 |
7.5.2 构建科学合理的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罗辀重的人本教学理念与实践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成价值:罗辀重的教学目的 |
二、生活的准备:罗辀重的课程价值 |
三、在做上学, 在做上教:罗辀重的教学方法 |
四、施教不限于校内, 教学不限于课中:罗辀重的教学组织 |
五、无分数教学:罗辀重的教学评价 |
(一) 不计分但分等级, 直至取消等级。 |
(二) 对学生求学评价由性行、学业、身体三育到群、德、智、体、美五育, 评语由简单抽象到具体细致。 |
结语 |
(8)试论罗辀重的“学校家庭化”教育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校家庭化的含义 |
二、学校家庭化的路径 |
(一)师生同住学校大家庭 |
(二)教师以 “为父母服务”为己任 |
(三)师生共建父兄情 |
(四)营造平等民主关爱的伦理氛围 |
三、“学校家庭化”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
(一)“学校家庭化”是化解当代情感教育困境的可行路径 |
(二)“三爱精神”是教师教育爱的最佳境界 |
(三)“父兄情”是素质教育伦理的真实诠释 |
(9)民国时期湘中地区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湘中地区教育发展的背景和轨迹 |
第一节 湘中地区教育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 |
第二节 新学发轫阶段(1895-1911) |
第三节 缓慢发展阶段(1912-1936) |
第四节 快速发展阶段(1937-1949) |
第二章 促进民国时期湘中地区教育发展的多重因素 |
第一节 教育思潮与湖南私立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湖湘文化与梅山文化的熏陶 |
第三节 战时内迁学校的促进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湘中地区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
第一节 罗辀重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
第二节 蒋孝原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
第三节 曾广济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
第四节 其他教育家的办学思想与实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湘中地区教育发展的地位与启示 |
第一节 湘中地区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
第二节 湘中地区教育发展的局限性 |
第三节 湘中地区教育发展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罗辀重和他的素养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罗辀重教育思想的价值研究[J]. 沈海明,谢忠平,周建明,旷湘平. 湖南教育(A版), 2020(08)
- [2]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研究[D]. 周志贤.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3]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 黄丹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4]“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D]. 孔庆荣.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5]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 赵俊业.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6]罗辀重的人本教学理念与实践之探讨[J]. 刘超良.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 [7]罗辀重教育思想探析[J]. 曹蓉,周明. 文教资料, 2016(22)
- [8]试论罗辀重的“学校家庭化”教育思想[J]. 申振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2)
- [9]民国时期湘中地区教育发展研究[D]. 周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6)
- [10]浅谈罗辀重素养教育教学论思想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 向斌,申振华. 现代企业教育,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