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逐步实现管理科学化 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殷瑛[1](2019)在《基于企业型政府的S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改革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大力推进政府机关事务改革,机关服务模式逐渐从由各级政府内部自身组织完成开始转向由独立的机关事务管理局或机关服务中心等机构承担,机关事务开始走向市场化、商品化、社会化。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因历史遗留和体制原因造成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企业型政府理论强调以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来改革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该理论在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和提高行政效率方面有一定现实意义。论文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企业型政府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型政府理论在机关事务改革中的适用性,确定了将“顾客导向”、“成本效益”、“质量管理”和“人才优化”四个企业理念应用在机关事务改革中的可行性,并基于企业型政府的视角分析了 S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目前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造成的原因,提出了完善S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改革应从推进实施战略管理、加强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全方位实施质量管理和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四方面入手的对策建议。
栾玥[2](2016)在《扬州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现状及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关后勤管理作为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地方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既受当地经济社会水平发展的限制,又有很强的政策性,既集中体现了公共管理注重公平效率的精神内涵,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在公共管理专业内是很好的研究对象。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相对而言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特别是在新的机关后勤集中管理和厉行节约的政策形势下,后勤服务社会化仍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优点和缺点在实际过程中都在不断出现。地方政府在做好后勤管理方面还在不断摸索,其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以扬州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发展历程和现状的解读,着重分析地方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含义与要求,探讨扬州市市级机关后勤工作在目前的政策要求下可以采取的对策和遵循的原则,对提高地方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水平很有裨益。本文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对地方政府机关后勤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难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分别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是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相关理论。特别介绍了有关的公共服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以人为本理论。第三部分是介绍国外的先进经验。通过对国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发展经验进行分析,吸收先进做法,总结对我国的相关启示。第四部分是扬州市市级机关后勤的现状,着重从人员、职能履行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第五部分是扬州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管理模式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管理理念、资源配置、管理体制等方面分析了原因。第六部分是提出扬州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工作的相关对策建议。包括树立现代后勤服务社会化思想理念、完善科学后勤服务社会化体制机制、加强优秀后勤服务社会化人员培养、强化高效后勤服务社会化绩效评估等。第七部分是得出相关结论。
刘澈[3](2016)在《黑龙江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指出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是对保障政府运转所需要的经费、资产和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行政活动,其管理方式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的运转效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现行的机关事务管理方式并未跟上时代的脚步,仍然是与计划经济时代、短缺经济时期卖方市场条件相匹配的。本文以管理者的角度,围绕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中的人员、经费、资产、信息四大因素,剖析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现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本文首先对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含义、发展方向、管理理念、改革趋势等进行阐述,通过对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工作现状的梳理和总结,理清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查找出部门职能不明确、资产和人员管理混乱以及服务质量无反馈等突出问题的根源。针对这些问题的根源,本文立足于寻求探索切实有效的对策。研究表明,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保障法制化是机关事务管理的发展方向。管理科学化,是说要对机关运转所需的资产、经费等要素实现科学化的管理目标;服务社会化,是说后勤服务工作要逐渐由社会组织来承担;保障法制化,是说一切工作都要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实现依法保障。也就是说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主要管理方法要根据工作实际和工作需求制定服务标准和守则,并将此纳入法律,依法向社会购买后勤服务,从而实现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规范化运转。据此,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和比对,针对问题提出适应机关事务工作发展方向的管理对策。
伦祖炜,洪传尧[4](2013)在《推进央行后勤改革发展的浅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央行后勤工作只有按照"八项规定"要求调整思路,从人治走向法治,从分散走向集中,大力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转变,在支持"节约型机关"建设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更好地支持中央银行事业发展。
刘洋[5](2013)在《铁岭市党政机关后勤改革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关后勤是为各机关进行职能活动提供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的基础性工作。这种基础性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保证机关正常、高效率地进行智能活动,创造和提供最佳状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以保证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亦称机关事务工作。铁岭市是辽宁省14个省辖地级市之一,从2007年起建设新区,2008年年底开始各市直机关迁往新区,建立起成规模的行政中心。原来的铁岭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与各单位后勤部门合并,成立铁岭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对整个市级行政中心24万平方米进行全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相对于之前各个机关部门分散管理后勤的模式,大规模的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给铁岭市政府机关后勤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许多深层次的东西逐渐显露出来,亟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创新。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应该就铁岭市政府机关后勤进行以“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为基本方向,因地制宜,结合铁岭市政府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更深化的改革,从后勤人员的基本素质、新型的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以及公共机构节能上作方面进行深入探讨。通过研究,为铁岭市政府机关后勤的下一步改革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概述了什么是机关后勤,以及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国外政府机关后勤改革遇到的问题及成就,国内机关后勤改革的发展模式探讨等。在这个理论基础上,通过对铁岭市政府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现状的具体实际进行微观分析,得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后勤管理工作发展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革措施及建议。当前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正在进行,积极的推动建设节约型机关已经势在必行,我们应该重点考虑应该怎样借此机会积极完善和发展铁岭市党政机关的后勤管理工作。为此,笔者作为一名后勤管理一线人员,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对铁岭市党政机关后勤工作的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董尉勤,王新江[6](2012)在《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后勤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新时期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经营市场化的改革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机关后勤工作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积极探索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创新途
曾伟,李素梅[7](2011)在《刍议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推进,政府机关从原有的后勤生活服务模式不断推进向"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保障法制化"的全面改革和发展。
骆雪玲[8](2010)在《基于协同机制的机关后勤保障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机关后勤工作是政府行使行政职能的重要基础,是保证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当前机关后勤保障管理模式和改革现状的分析,使用协同学理论工具分析河北省机关后勤保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了河北省建立新型机关后勤保障的管理模式的思路和对策,并重点提出了完善机关后勤保障制度的具体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法等。目前,河北省机关后勤保障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体系设置不健全、开支较大、效率较低、人员素质低等,究其原因在于战略目标不清楚、控制不力、法律制度不健全,并影响了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河北省机关后勤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后勤保障管理体制,按照协同管理的理念,使河北省各级政府的机关事务管理局成为全省机关后勤保障管理的主体,提高后勤管理水平。机关后勤保障系统具有政策性强、复杂性和长期性,因此,建立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后勤保障管理体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在战略管理方面,各级机关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进行机关后勤保障管理社会化进程的战略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发展步骤和发展计划。同时,结合不同部类工作性质,做好组织设计工作。在成本管理和控制方面,建立协同管理体制,做到财务统筹管理,完善部门预算,实行集中支付。同时,改革公务用车和话费制度,改变传统的用车和话费制度,逐步改为交通补贴或者通讯费用补贴等。在体制建设方面统一管理主体,统一管理内容,统一管理体制,建立协同机制,起到良好的协同效应,实现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和服务社会化。总之我们要创建一种在协同机制下的全信息的机关后勤服务与管理模式,真正做到管理主体、机关工作人员,服务企业和服务产品形成一种动态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的保障机关高效运转。
刘成厂[9](2009)在《浅谈机关事务管理科学化 保障法制化 服务社会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管局局长焦焕成在安徽《后勤》创刊100期题词:"坚持科学发展,推进机关事务工作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既是对安徽省机关事务工作提出了要求,寄予厚望,也对全国机关事务工作科学发展具
马军明[10](2009)在《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机关后勤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后勤服务社会化,是机关后勤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是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形势分析的前提下,认为在目前我国机构改革的前提下,参考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进行统一的后勤体制的改革设计,实现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加快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分析研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认识,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例,研究可供我们借鉴的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发达国家与我国后勤管理体制存在的差异,从服务业的现状、法制化的进程、市场经济的发展来分析存在差异的现实基础,指出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在研究全国其他地市机关后勤服务改革做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存在的思想观念、后勤机制、产权界定、人员管理等问题和原因,分析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出进行改革的方向。在分析潍坊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潍坊市机关后勤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指出潍坊市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已刻不容缓;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潍坊市政府机关后勤工作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潍坊市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应当从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产权界定、强化制度和职能、优化后勤队伍、加强服务业和信息化投入、大力发展后勤经济和加强政策支持等七个方面着手来逐步推进。本文着力探讨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现阶段政府机关实际情况相符合,反映机关后勤服务工作内在规律的潍坊市政府机关后勤管理模式,解放和发展机关后勤生产力,实现潍坊市政府机关后勤工作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和服务社会化的发展目标。
二、逐步实现管理科学化 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逐步实现管理科学化 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企业型政府的S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理论工具: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章 企业型政府理念在机关事务改革中的适用性分析 |
2.1 企业型政府的内涵与核心理念 |
2.2 企业型政府理念在机关事务改革中的适用性分析 |
2.2.1 引入“顾客导向”理念 |
2.2.2 强化“成本效益”理念 |
2.2.3 实行“质量管理”理念 |
2.2.4 提倡“人才优化”理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S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S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展现状 |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缺乏科学化管理模式 |
3.2.2 成本控制有效性不高 |
3.2.3 后勤服务质量待提升 |
3.2.4 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
3.3 原因分析 |
3.3.1 后勤管理体制不科学 |
3.3.2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
3.3.3 后勤成本效益观念淡漠 |
3.3.4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化S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改革对策 |
4.1 推进实施战略管理 |
4.1.1 战略管理过程的设计 |
4.1.2 战略管理过程的运用 |
4.1.3 战略管理工具的使用 |
4.2 加强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 |
4.2.1 加强成本效益意识 |
4.2.2 严格控制行政成本 |
4.2.3 积极实施效益管理 |
4.3 全方位实施质量管理 |
4.3.1 推行标准化管理 |
4.3.2 实行精细化管理 |
4.3.3 追求透明化管理 |
4.4 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 |
4.4.1 打造先进的机关后勤文化 |
4.4.2 调整机关事务队伍结构 |
4.4.3 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扬州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现状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提出 |
1.1.2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1 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含义、特征及理论基础 |
2.1 机关后勤服务的基本含义和概念界定 |
2.1.1 政府机关的概念 |
2.1.2 后勤管理的概念 |
2.1.3 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概念 |
2.2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概况 |
2.2.1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
2.2.2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显着特点 |
2.3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
2.3.1 公共服务理论 |
2.3.2 公共产品理论 |
2.3.3 以人为本理论 |
3 国内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的经验 |
3.1 国内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的经验 |
3.1.1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有了明确的涵义和目标 |
3.1.2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有了必要的条件 |
3.1.3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探索出了一部分卓有成效的举措 |
3.1.4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调动了目前能调动的大部分资源 |
3.2 国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经验 |
3.2.1 国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概况 |
3.2.2 国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显着特点 |
3.2.3 国外后勤服务社会化给我国的启示 |
4 扬州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工作现状 |
4.1 扬州市市级机关后勤队伍概况 |
4.1.1 人员分布情况 |
4.1.2 人员结构 |
4.2 扬州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概况 |
4.2.1 扬州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总体情况 |
4.2.2 各项后勤业务工作职能履行情况和社会化进程情况 |
5 扬州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5.1 扬州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存在问题 |
5.1.1 管理模式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5.1.2 机关后勤管理主体各自为政,整合程度较低 |
5.1.3 机关后勤经费保障不足且分布不均 |
5.1.4 机关后勤队伍不能适应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
5.1.5 机关后勤服务水平总体还比较低 |
5.2 扬州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
5.2.1 管理理念不够先进 |
5.2.2 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
5.2.3 管理体制不够科学 |
5.2.4 党政机关领导重视不够 |
6 扬州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对策建议 |
6.1 树立现代后勤服务社会化思想理念 |
6.1.1 市场竞争的理念 |
6.1.2 勤俭节约的理念 |
6.1.3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理念 |
6.2 完善科学后勤服务社会化体制机制 |
6.2.1 建立健全成本监控机制搭建适应市场化运作的内部体制框架 |
6.2.2 建立健全人事管理机制完善内部竞争机制 |
6.2.3 完善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后勤经济 |
6.3 加强优秀后勤服务社会化人员培养 |
6.3.1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认识 |
6.3.2 调整队伍结构,妥善处理分流人员 |
6.3.3 加强教育培训,加强人才资源开发 |
6.4 强化高效后勤服务社会化绩效评估 |
6.4.1 用细化量化的考核指标来进行管理 |
6.4.2 用科学全面的评估方法来进行考核 |
6.4.3 用公开透明的奖惩机制来进行激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黑龙江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机关事务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机关事务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机关事务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国内外机关事务管理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机关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及经验介绍 |
2.1 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 |
2.1.1 建立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 |
2.1.2 建立科学规范的保障制度 |
2.1.3 建立市场导向的服务机制 |
2.2 我国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
2.2.1 服务社会化 |
2.2.2 管理科学化 |
2.2.3 保障法制化 |
2.3 机关事务管理相关理论 |
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4 国外机关事务管理经验借鉴 |
2.5 国内机关事务管理经验借鉴 |
2.5.1 服务外包模式经验借鉴 |
2.5.2 产业化模式经验借鉴 |
2.5.3 附属型模式经验借鉴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概况 |
3.1.1 组织结构 |
3.1.2 职能组成 |
3.1.3 人员情况 |
3.2 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管理职能的内涵和外延不明晰 |
3.2.2“铁饭碗”意识浓厚缺乏工作积极性 |
3.2.3 资产占用苦乐不均浪费严重 |
3.2.4 府际关系紧张影响全局 |
3.3 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4 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顶层设计不清晰 |
3.4.2 缺乏有效的人员管理制度及手段 |
3.4.3 资产管理手段落后经营效率低 |
3.4.4 沟通反馈渠道不畅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进机关事务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
4.1 运用新公共管理理念重建组织结构 |
4.1.1 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应用预想 |
4.1.2 重新构建管理部门 |
4.1.3 明确部门职能 |
4.2 建立服务与资产管理的双重委托代理机制 |
4.2.1 引入委托代理初步实现服务社会化 |
4.2.2 运用委托代理管理方式的具体方案 |
4.2.3 委托代理机制的优势和特点 |
4.2.4 成功运用委托代理机制的案例 |
4.3 创新人员管理方式 |
4.3.1 改善工勤人员考核制度 |
4.3.2 以劳务派遣方式招录临时用工人员 |
4.4 构建信息化服务体系 |
4.4.1 运用服务管理平台开展工作 |
4.4.2 建立沟通反馈机制 |
4.4.3 运用大数据协助工作开展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4)推进央行后勤改革发展的浅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机关后勤改革发展的指导沿袭 |
2 国外机关后勤改革的启示借鉴 |
2.1 机关后勤管理法制化程度较高 |
2.2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较高 |
2.3 机关后勤服务集团化和信息化程度较高 |
3 完善央行后勤改革的对策建议 |
3.1 推动后勤管理与服务职能分离 |
3.2 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转变 |
3.3 推动后勤服务标准化建设 |
3.4 推动后勤事务公开监督机制建设 |
3.5 推动后勤双向交流人事管理体制建设 |
(5)铁岭市党政机关后勤改革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1 国外后勤改革研究情况 |
1.2.2 国内后勤改革研究情况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2 铁岭市党政机关后勤管理现状分析 |
2.1 铁岭市党政机关后勤管理现状 |
2.1.1 基本情况 |
2.1.2 主要职能 |
2.2 铁岭市党政机关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 |
2.2.1 后勤管理机构体制不够完善 |
2.2.2 后勤管理职能改革不够到位 |
2.2.3 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仍较低 |
2.2.4 后勤保障法制化进程缓慢 |
2.2.5 机关后勤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欠缺 |
2.2.6 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成效缓慢 |
2.3 铁岭市机关后勤管理问题的主要成因分析 |
2.3.1 历史长期遗留问题 |
2.3.2 法制建设长期滞后 |
2.3.3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
2.3.4 后勤管理和服务机制尚未完全理顺 |
3 铁岭市党政机关后勤改革的方案设计 |
3.1 齐齐哈尔市创建开放型党政机关后勤管理新模式 |
3.1.1 齐齐哈尔市基本情况 |
3.1.2 齐齐哈尔市党政机关集中办公新模式 |
3.1.3 齐齐哈尔市后勤改革新模式 |
3.1.4 齐齐哈尔市后勤改革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
3.2 后勤改革对策把握的主要方向 |
3.2.1 创建适应市场经济的机关后勤管理体制 |
3.2.2 创建高度知识化机关后勤管理环境 |
3.2.3 创建法制型机关后勤管理 |
3.3 后勤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
3.3.1 内部优势条件 |
3.3.2 外部优势条件 |
3.3.3 自身迫切需求 |
3.4 后勤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
3.4.1 封闭式后勤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适应性 |
3.4.2 传统机关后勤服务方式与知识经济发展趋势的不适应性 |
3.4.3 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要求与服务队伍素质偏低的不适应性 |
4 铁岭市党政机关后勤改革对策 |
4.1 通过制定条例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职能 |
4.1.1 积极制定《铁岭市党政机关机关事务管理条例》 |
4.1.2 深化党政机关后勤体制改革 |
4.1.3 完善统一党政机关后勤管理职能 |
4.2 深入实施后勤管理科学化 |
4.2.1 人员管理科学化 |
4.2.2 机关后勤信息化高效管理 |
4.3 加大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进程 |
4.3.1 明晰机关资产管理体制 |
4.3.2 优化后勤服务的产业结构 |
4.3.3 转换后勤服务中心的体制和机制 |
4.4 加快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的步伐 |
4.4.1 强化节约意识 |
4.4.2 做好年度支出预算的编报工作 |
4.4.3 健全各项支出管理体制 |
4.4.4 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率先垂范的作用 |
4.4.5 加强监管和建立长效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刍议机关后勤体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积极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 |
二、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 |
三、积极推进后勤保障法制化 |
(8)基于协同机制的机关后勤保障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意义 |
1.1.1 保障政府工作的重要性 |
1.1.2 提高政府机关工作的效率的有效途径 |
1.2 问题确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4 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协同学的方法 |
1.5.2 归纳法 |
1.5.3 演绎方法 |
1.5.4 文献分析法 |
1.5.5 参与观察法 |
1.5.6 分析与综合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机关后勤保障管理历史发展 |
2.1 国外后勤保障的理论研究情况 |
2.1.1 管理学理论视野中的后勤保障研究 |
2.1.2 现代管理学理论 |
2.2 我国学者对机关后勤保障的理论研究 |
2.2.1 后勤保障的基础理论研究 |
2.2.2 后勤管理的制度框架研究 |
2.2.3 中国机关的后勤保障的模式研究 |
2.2.4 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 |
2.3 机关后勤保障的制度的基本框架 |
2.3.1 机关后勤保障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
2.3.2 机关后勤保障的特征 |
2.3.3 机关后勤保障的基本原则 |
2.3.4 机关后勤保障管理的基本模式 |
2.3.5 机关后勤部长管理的意义 |
第三章 河北省机关后勤保障管理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
3.1 河北省机关后勤保障管理的发展历程 |
3.1.1 改革开放前的管理模式 |
3.1.2 改革开放后的管理模式 |
3.1.3 现在的管理模式和存在问题 |
3.1.4 建立新模式阶段 |
3.2 河北省机关后勤保障管理的主要内容 |
3.2.1 组织文化建设 |
3.2.2 战略管理 |
3.2.3 制度设计 |
3.2.4 管理模式 |
3.3 主要问题和原因 |
3.3.1 战略目标模糊不清 |
3.3.2 控制不力 |
3.3.3 政策、法律不健全 |
第四章 完善河北省机构后勤保障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
4.1 基于协同机制的整体框架设计 |
4.1.1 协同系统和协同机制 |
4.1.2 河北省机关后勤保障的战略目标和基本功能 |
4.1.3 机关后勤保障制度的框架体系 |
4.2 具体规划 |
4.2.1 加强战略管理工作和组织设计工作 |
4.2.2 成本管理与控制 |
4.2.3 机制建立 |
4.2.4 创建协同机制的全要素后勤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国内外研究动态 |
3.论文的基本框架 |
4.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章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内涵与改革动因 |
1.1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内涵 |
1.2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动因 |
第2章 国内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现状分析 |
2.1 我国机关后勤服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经验 |
2.2 国外机关后勤服务借鉴 |
第3章 潍坊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分析 |
3.1 潍坊市机关后勤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 潍坊市现阶段进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 |
第4章 潍坊市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
4.1 改变传统思想观念,树立大局意识 |
4.2 明确产权界定,优化产业结构 |
4.3 加强和完善各项制度,强化本职职能 |
4.4 强化人员的选拔和培养,优化后勤队伍 |
4.5 加强信息化投入,强化绩效评估,打造效能后勤 |
4.6 进一步加大服务业投入,大力发展后勤经济 |
4.7 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要加强理论研究和政策支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逐步实现管理科学化 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企业型政府的S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改革研究[D]. 杨殷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2]扬州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现状及发展研究[D]. 栾玥. 扬州大学, 2016(02)
- [3]黑龙江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刘澈.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4)
- [4]推进央行后勤改革发展的浅思考[J]. 伦祖炜,洪传尧. 价值工程, 2013(35)
- [5]铁岭市党政机关后勤改革对策研究[D]. 刘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9)
- [6]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后勤的几点思考[J]. 董尉勤,王新江. 高校后勤研究, 2012(04)
- [7]刍议机关后勤体制改革[J]. 曾伟,李素梅.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04)
- [8]基于协同机制的机关后勤保障管理模式研究[D]. 骆雪玲. 天津大学, 2010(02)
- [9]浅谈机关事务管理科学化 保障法制化 服务社会化[J]. 刘成厂. 中国机关后勤, 2009(09)
- [10]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D]. 马军明. 青岛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