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困惑的普罗米修斯:科学与当代文化的矛盾(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赫[1](2021)在《马克思文学作品中的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文学作品中的伦理思想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并孕育于整个西方思想史的基础之上。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勃兴创造了条件,进而出现了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浪潮,并随后产生浪漫主义对理性过度的纠正与反拨。从19世纪初德国的时代背景来看,德国农业经济的日渐衰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逐渐兴起昭示了德国封建统治已春意阑珊,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为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提供了土壤,使得这一思想运动在德国生根发芽,并极大影响了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在思想渊源上,马克思文学作品的伦理启蒙离不开其对于古希腊神话这一西方文化源头的阅读和领悟,此外,近代西方启蒙伦理思想和德国浪漫主义思潮也直接影响了马克思文学作品中的伦理表达。马克思的文学作品包含着丰富的伦理内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论述。从家庭伦理看,马克思将爱情塑造为一种身心融合,以忠贞专一的伦理信念作为爱情的道德支点。然而,在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中,社会的伦理法则成为了束缚爱情中主体对客体灵与肉完整渴望的道德桎梏,马克思对燕妮的爱情便在时间与空间的异化疏离中成长完善,对爱人忠贞不渝的道德责任感时刻都展示着马克思理性、自觉的自律意识和高尚的伦理人格。与此相同的是,马克思在诗歌中对父母的感激和赞美更表现为一种亲子人伦中内蕴和无形的情感认同,这种认同感更加强化了他对双亲的情感反馈,呈现为恭亲和敬亲。马克思便在这种恋人与父母的情感支持中强化着自身的道德良知,寻向对自我本质的发展完善和价值确证,从而越过个人之爱达到更广博意旨的普遍之爱;从社会伦理看,马克思文学作品中的社会伦理思想根源于他对20世纪初德国社会的洞察,从对自由、平等困境的反思至对责任伦理精神的透视再到对社会多元思想的批判性审视,马克思力图以浪漫反讽的方式完成对社会的改造和重塑,并展望一个崭新的理想化的社会;从人生伦理看,在理想主义的基调下,马克思欲在精神原则与肉体原则的统一中恢复人性的本真、涤荡现实的粗鄙,解决现有与应有之间的对立。面对客观性对主观性的压迫,马克思延续了其自中学时期以来的济世情怀,试图通过本体论的解放带来“原生宇宙”的毁灭,宣告一个人与神同的世界,这既是他寻求对生命之恶的解决,也是他的普罗米修斯之力。这种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情结推动了马克思逐渐超越浪漫主义自我的个体沦落之感,完成对普遍性的摧毁和抽象自我的精神救赎,这说明在马克思的文学作品中已经上演着无产阶级对命运的反抗,并在其无限诗意的文学世界中抽象化出了共产主义的原初诉求。人在压迫下终将成为自己普罗米修斯式的巨人英雄,最终消解对立,寻向平等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王国,这是马克思意图的在解放自身的同时也实现的人的类解放。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对不同版本的原着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之上,借鉴吸收当今学术前沿对马克思的文学作品及其伦理思想相关研究的重要观点。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青年初期的文学作品进行的伦理解读,这是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这一研究方向的崭新尝试。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对市场经济下完善青年人的伦理人格,提升当代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对坚定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意志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价值。
杨慧芹[2](2021)在《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愈演愈烈,人类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和反应已经成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大事。面对危机四伏的生存状态,人类开始积极审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生存?如何发展?这种生态式的绿色思索考验着人类的生态智慧,也引发出波澜壮阔的生态思潮。具体到戏剧理论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期,生态戏剧(Ecotheater)作为一种戏剧思潮和戏剧类型,在生态批评的发源地和研究中心美国悄然兴起,开启了西方戏剧绿色化的进程,之后迅速波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同时,在多元文化生态批评的推动下,生态戏剧批评(Ecotheater Criticism)作为戏剧研究与实践的绿色化构建初露端倪,它绝非一种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艺术革新,而是戏剧研究领域借鉴生态批评的相关成果,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做出的反应,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综合西方学者的相关论述将生态戏剧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一种戏剧批评立场,倡导从生态整体主义角度出发,衡量与指导戏剧艺术的文学创作实践,注重生态文学批评的介入性与戏剧表演艺术的实践性相结合,形成“以地球为中心”的表演理念,进而以协作对话的方式表现出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共生关系。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共七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重点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研究之目的、思路与主要创新点。文学的生态批评正式兴起于1978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逐渐将生态批评引介到戏剧批评研究中,从而促成了生态戏剧批评的产生与发展。本文回溯生态戏剧批评40余年的演变过程与深化趋势,揭示戏剧批评与生态批评相互影响与促进的关系,勾勒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总体上来讲,本文试图对生态戏剧批评领域的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研究,从而丰富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生态戏剧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也为我国生态戏剧批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和理论资源。第一章对生态戏剧批评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学术背景进行总体论述。随着地球自然生态的日益恶化以及人类精神生态的严重失衡,生态学作为解决生态危机的科学基础,其理念的内涵与外延也相应地发生了新变化,形成了从自然学科领域向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广泛渗透。与此同时,人文学科的生态转向也催生出文化生态学、生态伦理学、文学生态批评、生态艺术研究、艺术生态批评等新兴学术领域,不断开辟出新的学术空间和拓展出新的学术维度,并激发出强大的生态智慧和永续的生态价值。正是在生态学多元叠加的跨学科、跨领域的背景下,生态批评得以延伸至戏剧艺术创作与研究领域,力求挖掘出戏剧艺术蕴含的生态智慧、生态理念和生态审美价值,让戏剧艺术成为建构生态文化的重要力量,为建构更为完善而开放的戏剧批评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生态批评的内容与范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对生态戏剧及其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进行详细梳理。本章追本溯源,探讨了生态戏剧及其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旨在厘清生态戏剧批评的源头、演变脉络与发展趋向。20世纪90年代之前,“生态问题和环境主题”不仅在戏剧文学创作中未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在戏剧表演领域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戏剧艺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与生态批评保持疏离。新千年以来,随着西方戏剧界用自己的艺术形式来关注生态话题,其理论框架的建构及学术活动的持续发展,决定了生态批评话语本身必须成长,呈现出从戏剧文本转向剧场景观、剧场表演的发展走势。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朝着生态戏剧的方向努力,我们急需一个有凝聚力的话语框架来组织这种语言,一个明确的、一致的方法论来指导与分析生态背景下的戏剧创作,从而形成生态戏剧批评自身独特的研究范式和方向。戏剧艺术的核心要素依次为戏剧文学、剧场空间与舞台表演,本文第三、四、五章依次围绕戏剧的上述三个核心要素,对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展开历时性比较研究及全面述评,各要素间互相联系又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其错落交叠的非线性发展轨迹丰富了生态戏剧批评的研究内容,拓展了生态戏剧批评的研究空间。具体内容如下:第三章“关于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主要探讨戏剧批评学者基于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戏剧文本和生态戏剧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文学生态批评之火首先在戏剧文学创作与研究领域点燃,引发了西方公众和学术界的关注,响应绿色戏剧文学的强烈号召,也得到了批评家与剧作家的广泛回应。本章首先选取了关于古希腊戏剧作品、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现实主义戏剧作品以及美国当代戏剧作品的生态戏剧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发掘戏剧文学中的生态意识或是反生态意识,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关注大自然作为一个实体、事件、背景是如何在作品及其所处的社会与时代中屡屡受到威胁的,反过来,大自然作为被迫的受害者,是如何凝聚戏剧的力量,积极采取行动予以回应。为了进一步丰富论文研究视角,本章运用尤娜·乔杜睿的“生态病理学”、唐宁·克莱斯的“生态导演法”等相关理念,对经典文本的生态戏剧批评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充。最后,本章立足于认可和培育关注生态问题的“生态戏剧”创作,将生态问题、环境事件或危机置于戏剧行动或主题的中心,关注人为的气候变化对个人、地方、区域和全球的影响,号召剧作家和戏剧制作人参与到多元文化社会所面临的全球和本地生态问题中来。总之,戏剧文学生态批评不仅涉及对传统戏剧经典作品的生态重审与重评,而且引发了当代戏剧文学创作思维与方式的革新,并促使生态戏剧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形式。第四章“关于剧场空间的生态批评”,将“物质生态批评”、“浸入式剧场”、“生态整体意识”三者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放在一个整体框架中进行观照,从而阐明构建舞台上的“生物圈”是当代戏剧走向生态剧场的重要契机。随着生态戏剧批评的逐步深入,“物质性”与“物形”对于剧场空间营造的功能,促进了具有绿色意识的剧场批评实践之兴起,剧场也逐渐成为戏剧艺术家和生态批评学者的创意工作室。本章首先聚焦于生态戏剧构作理论。该理论上承戏剧文学文本,下接剧场表演文本,是一种以生态关系为中心的剧场实践,其自身涵盖批评工作(生态、戏剧)和艺术工作(戏剧创作、制作)两个部分,并围绕剧场空间生态化问题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探索:一,从剧场空间视角审视戏剧文本中蕴含的环境信息,使其生态意识和意义变得清晰可见;二,将剧场空间作为一种媒介来处理当代环境问题,创作、设计和制作涉及环境问题和主题的新剧目;三,审视剧场空间作为一种物质性存在,创造自己的生态足迹,减少剧场制作浪费,进而探寻剧场实践的新方法。这一新型的物质主义生态戏剧理论带来了戏剧研究的新范式以及戏剧制作的新方法和新挑战。此外,本章秉承巴里·康芒纳的第一生态学定律“万物与万物相连”,寻求人类和生态系统在剧场空间中的联系,目的在于阐明走进自然的“浸入式生态剧场”,是一种直接参与它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戏剧形式。观众对“浸入式生态剧场”的体验与对物质世界的体验具有同样的真实性,代表了一种生态剧场的发展方向与潜力。最后,本章结合海纳·戈贝尔斯的声音景观作品《斯蒂夫特的事物们》的剧场演出,反衬出无生命物质中的生命痕迹,进而探究在“减速剧场”语境下,地球上非人类生命的“他者”时间,凸显其不同于现代社会人类中心主义时间范式的积极意义。第五章围绕关于剧场表演的生态批评展开研究。当生态剧场试图跨越舞台的边界和剧场的墙壁以连接观众自身与外部世界时,仍然面临着表演框架的障碍。本章首先指明“以地球为中心”的绿色表演范式充分肯定和彰显自然万物的物质性及其施事能力,弥补了剧场表演与生态学之间的距离,继而探寻如何以富含伦理关怀和绿色审美要素的“景观表演”,作为实现人类与特定环境之间有机关联的途径与手段。随后,从“动物参与表演”与“人类表演动物”的双向研究路径出发,探究生态戏剧批评中的“跨物种表演”问题。一方面,“动物参与表演”路径从真实的动物自身具有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出发,运用“即兴表演”的理念,关注动物、动物性与表演的互动关联,逐步发展为生态戏剧表演实践的固有部分,但却无法回避人类单边确立的物种等级关系;另一方面,“人类表演动物”路径则围绕“生成动物”与“物种剧场”两个议题,旨在挖掘动物表演者与人类表演者的内在关联性,并将之整合到各种表演情景中,人类与动物的命运由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伦理观,展现生态系统“万物一体”的生存现实,树立人类生命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围绕生态戏剧批评的独特贡献对其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生态戏剧批评作为生态批评对象的延伸与拓展,成为国际学术界共同关心的学术话题,中国学者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结合我国当代的生态美学观与古代哲学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在国际交流中构建生态戏剧批评的中国形态。因此,对西方生态戏剧批评进行全面与辩证的研究,积累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不仅对我国生态戏剧的现实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戏剧批评研究体系具有鞭策与启示作用。
王坤宇[3](2021)在《人工智能电影与创生反思》文中提出人工智能技术让人类处在了成为创生者的边缘上。人工智能电影是相关技术、话语和想象力的影像化呈现,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当下及未来可能性的叙事空间。这种反思常常勾连着创生神话,并通过影像化推演来呈现人类可能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其中,创生与自生再反思、新人机关系与新增殖伦理在这些问题中具有代表性。这种影像推演对于解答当下困惑,传播后人类知识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作为类型电影的人工智能电影也有其固有的成规,其反思亦有无法避免的局限性。
孙悦美[4](2021)在《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国神话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为个案》文中提出自对外汉语兴起以来,文化教学一直处在稳步前进的阶段,各学者也在积极探索文化内容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中国神话作为中国文化长河里璀璨的一颗明星,有其独特的魅力,但在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却被忽略了,这与神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相符合,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遗憾。神话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具有很大的可能性与实际操作性,本文则立足于中国神话教学的概况,以兰州大学的来华留学生为教学对象,结合神话的时代内容与精神去探讨神话课程的设置。本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神话教学的文化地位和现实依据出发阐述本文的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选择与面向留学生的文化教学和神话教学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以发掘神话在对外教学现有研究中的空缺,寻找新的创新点与思路,再结合调查、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撰写论文。第二部分分析中国神话的教学概况。通过对神话在留学生教学课程大纲中的需求、神话教学在留学生文化教学中的现状以及高校中的留学生神话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发掘神话在文化教学中的缺失和不足,从而探讨设置神话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三部分对面向留学生的神话教学进行课程设计。基于一系列理论基础和设计原则,介绍神话的教学设计大纲,包括篇目选择、课型、课时、教学对象、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等,并就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重点探讨,随后从神话故事、神话人物以及神话精神三方面对神话教学的实际操作进行探究。第四部分根据教学反馈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
平青立[5](2020)在《普罗米修斯神话的浪漫书写:比较珀西·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文中研究表明珀西·雪莱和玛丽·雪莱夫妻二人都选择了普罗米修斯这一神话人物原型进行创作。1818年,玛丽·雪莱出版了小说《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1819年珀西·雪莱创作了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两部作品产生于同样的时代背景,加之二人共同生活的经历和文学上的互相交流和影响,使两部作品在某些方面具有相近之处,比如在对爱与自由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对道德和社会的关注等方面,但是在某些方面又存在着差异。在内容上,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古典神话原型与浪漫时期的普罗米修斯热潮。首先简要介绍并分析古典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形象,其次介绍并分析18、19世纪文学中的普罗米修斯形象,最后简要说明为什么要将雪莱夫妇的两部作品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第二部分为《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精神凯旋,首先说明珀西·雪莱笔下的普罗米修斯是一位具有反抗强权特征的救世主,接着论述作者在作品中呼吁女性参与社会改造的期望,最后分析作者在作品中所描绘的充满爱的新世界蓝图。第三部分为《弗兰肯斯坦》中的困惑与质疑,论述玛丽·雪莱身为女性小说家在各个方面的困惑与焦虑,并论述作者关于文学创作的观点。第四部分为雪莱夫妇的共同书写及其时代意义,首先介绍雪莱夫妇的文学阅读经历和游历欧洲的经历为二人创作带来的影响,接着论述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为二人创作带来的影响,最后简要分析两部作品的艺术特色。第五部分为结语,简要分析并总结雪莱夫妇的两部以普罗米修斯为原型的作品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强调两部作品的文学价值。
张纪群[6](2019)在《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形式主义之父”、“现代艺术批评之父”的罗杰·弗莱通过为“马奈与后印象派画家”的辩护,在反对自然主义专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形式主义的概念体系,并奠基了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基础。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是现代主义批评的开端,使得艺术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关注艺术自身,而且以客观主义为主要特征成为现代主义大旗之下的批评理论的一极,呈现为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一个注重形式的路向。以罗杰·弗莱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主张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在情感、文学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之上,也不在于现实生活的模仿之上,而在于线条、颜色、体积等及它们的关系统一性的基础之上,这种统一性,即通过线条、颜色、体积的排列,把秩序与多样性结合在一起,构成“有意味的形式”和“有表现力的形式”,力求艺术作品以原始艺术杰作的那种形式以获得表达思想情感的力量,进而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以达到知性快乐之目的。弗莱的技巧不是在当代艺术中寻找现代艺术的线索,而是从古典主义艺术中发现了久违的形式问题,并接纳德国形式传统和前人对于形式的思考,即重新关注绘画媒介的关系问题,而这种对于纯粹的自身的关注正是现代主义艺术自律特征的表现,为此,弗莱还创造了大量的批评术语并把它们带进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史。在两次后印象派画展期间,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是坚定的,但在其他时间一直是含混的、游移的,不彻底的,有时候是自相矛盾,甚至在其晚年是否定的,这也就形成了其批评思想的模糊地带。这些模糊地带,即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是指弗莱关于艺术自身所固有的对偶出现的属性,这些属性孤立地看呈现矛盾的一面,整体地看统一于艺术一身。弗莱批评思想作为意识的产物,其二重性的根源必然与弗莱主观意识当中的二重性是分不开的,欲真正读懂弗莱,必须搞清楚弗莱的思考方式,因为弗莱总是在艺术之左右两种属性之间寻求某种张力,而正是这种思考的张力赋予弗莱美学思想以价值。弗莱美学思想总是在左和右的中间地带徘徊,在两极的中间紧紧抓住由此所激发的张力,并能够准确地把它描述出来。其理论具体游走在生活与艺术、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与表现主义(原始主义)、抽象与具体、平面与三维、秩序与混乱、理性与感性、模仿与表现,甚至画家与批评家等等术语之间,弗莱总是在两者之间试图寻找到某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或者张力。追根溯源,弗莱美学思想的二重性的根源是建立在其既理性又感性的思考方式之上的,是理性主义与感觉主义的碰撞的结果。弗莱思考二重性思考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论文摘取了三对主要的概念来论述弗莱思考的张力问题。首先,表现为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对立和平衡。写实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再现,而表现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赋形,弗莱在反对模仿而又离不开模仿的思考中竖起了弗莱形式主义的旗帜。其次,弗莱放弃了艺术是对生活的反应的命题,认为艺术是自给自足的,决定于内部的力量——结构设计。接着,弗莱认为艺术是想象生活,所以人们可以出离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反应而专注于对经验的理解及感情意识,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艺术中收获与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及理解力。第三,表现为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对立和统一。弗莱从古典主义艺术中寻找到了现代主义的种子——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艺术,特别是从乔万尼·贝利尼、乔托的艺术中,发现了“建设性的设计”、“结构”等现代主义的特征——并把它们放大,带来了新艺术运动,开启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历程。艺术史可以说是一个再现与表现交替的历史,只是每一个循环或者周期都添加了不同的质料而已。弗莱在开启现代主义的大门的时候,间歇地从原始艺术、拜占庭艺术以及文艺复兴早期艺术中寻找依据就是艺术循环性的明证。20世纪初,现代艺术批评回到理性批评为主流的时期,批评的核心是非写实主义艺术自身的问题,弗莱正是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了恰当的位置,其批评理论是在批驳过去以拉斯金为代表的社会批评以及反对佩特为代表的诗性批评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进步的美学思想。全文分八章和结语,共九部分,以下是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是对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梳理和总结。首先,通过“马奈与后印象派画家”展览以及弗莱为展览的辩护性文章,搞清形式主义美学与印象派的关系的同时,厘清了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是如何在辩护中奠基的,并特别对于表现性赋形、知性化的感性力量、发现想象力的视觉语言等等表述给予了重点阐释。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作为客观批评范式的典范,在20世纪初叶占据了批评史的重要位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从形式到“有意味的形式”的演变过程。特别论述了康德之形式论之传统对弗莱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哲学意义上的,而且是现代意义上的。接着,就弗莱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缘起和内涵进行了追根溯源,本章不单发现了弗莱为什么没有走向彻底抽象,并且还原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审美趣味如何演变到以“有意味的形式”为特征的现代审美趣味。第三、四、五、六章主要论述了罗杰·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问题。具体是,第三章整体性就罗杰·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进行了论证,第四、五章和第六章则侧重于二重性问题具体内容的挖掘。第三章的主要观点是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是在寻找两个极端之间的张力以及弗莱思考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形成的,当然也由于形式主义批评理论自身所陷入的困境,也可以说,弗莱的批评思想是自我反思和自我调和的结果。弗莱批评思想出现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弗莱思考中的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的较量,其次是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影响。第四、五章和第六章主要就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与生活、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这三组对偶出现的术语或者概念之间的模糊地带进行论述,以阐述清楚弗莱思考的张力问题。第四章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这组概念的论述主要论证清楚形式主义的反写实主义的模仿与返原始主义的表现的特征,还特别论述了形式主义与原始主义的关系;第五章主要涉及艺术与生活、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这一弗莱思考的元问题,在这一章里基本弄清了情感与形式的关系问题;第六章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追问,让我们知道了弗莱的现代主义的思想来源是老大师们(文艺复兴早期艺术),并且了知弗莱所开启的现代主义的自律和纯粹性问题。第七章试探性探讨了直觉与弗莱的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关系问题。作为客观批评为主要特征的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实际上从来就没有离开直觉和本能,特别在弗莱的晚年,直接把感性和生命力作为了其艺术批评的坐标,甚至抛弃了其形式主义的立场。第八章则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艺术批评全局出发,定位了作为一极的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从约翰·拉斯金到赫伯特·里德这一段批评史中的小循环入手,我们得知了弗莱所受的前人的影响以及后人对他的总结,进而获知弗莱形式主义批评在艺术批评的循环中的确切位置,当然也明了了其周期性、时代性和局限性等特征。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概括性总结,以及对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的展望。
高鲜花[7](2019)在《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文中提出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继尤金·奥尼尔之后与阿瑟·米勒、爱德华·阿尔比齐名的三大戏剧家之一,在世界戏剧文学和戏剧舞台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剧更是世界舞台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1963年英若诚翻译的威廉斯独幕剧《没有讲出来的话》拉开了中国接受、演出、改编威廉斯戏剧的大幕。威廉斯剧作数量庞大,本论文主要以他几部长剧——《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为基础研究文本,对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舞台搬演/改编、影响等接受和影响状况进行系统考察。威廉斯戏剧创作极具自传性。在剧作中,他为自己同性恋身份而焦虑、为不断患病而厌烦、为创作力下滑而担忧。当他对青春易逝感到恐慌、对死亡倍加恐惧时,他选择了逃离和漂泊,并且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停留地——中国,希冀能够缓解他的各种焦虑,而此种种都成为他“本色”创作的基本内容。为了完整地体现他的本色,他在创作过程中设置了潜台人物、借鉴了古希腊戏剧结构、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并辅之以中国戏曲的写意性元素,营造出一个个颇具象征性的艺术世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界集中译介了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三部作品。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翻译界对威廉斯剧作的译介离不开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等的合力“监管”。从文本内部来看,由于戏剧具有二重性——文学性和表演性,所以中国译家们在译介这三大代表作时主要采用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偏重文学性,为中国读者呈现出全新的“中国化”译本。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威廉斯剧作的搬演与改编演出异彩纷呈,尤其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的《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成为近几年来经典的翻译剧演出。而由《欲望号街车》改编的形体剧《纸牌夜布鲁斯》可以说是集合中西戏剧表演特性的一次有益尝试,该剧已经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观众的赞誉。如果说在中国的译介和演出是对威廉斯剧作接受的话,那么,在接受之后威廉斯剧作对中国戏剧与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中国剧作家秉承他的新现实主义精神和悲剧精神,协同调动灯光、舞美、音乐/音响等多种手段、设置叙述人、运用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心理回忆剧,出现了像赵耀民《良辰美景》这样颇具《玻璃动物园》风骨的佳作。而在海峡对岸,将门之子白先勇不仅在人生历程方面与威廉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的小说创作也深得威廉斯“真传”:运用象征和心理回忆等手法关注同性恋者的喜怒哀乐、对人性暴力进行赤裸裸地揭露和严厉批判、感慨青春易逝、凭吊美人迟暮,这些共同点显示出白先勇是国内受威廉斯影响最深的文学家。
李璐[8](2019)在《伊哈布·哈桑的“超批评”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伊哈布·哈桑20世纪美国着名文学评论家,后现代主义理论最早的研究者。在学界,他对后现代主义理论作出的贡献受到了一定关注。目前,关于其“超批评”观的研究,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哈桑看来,后现代的“超越”是很丰富的。“超批评”中的“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超越、高于”而是“在……旁的”。因此,“超批评”从后现代的批评立场来看,是一种在深度上追求平等,在广度上主张多元的具有“民主、多元开放”趋势的新的后现代文学批评。但“超批评”不完全等同于哈桑的“后现代文学批评”,它和“后现代文学批评”的一种交叉关系。其次,“超批评”进行的是一场高度严肃的实验工作,它通过批评对象、批评形式以及言说方式的多样化,在批评方法的开放性上实现了“超越”。再次,当文学批评面对以“新批评”为主的传统批评日益理论化、程式化的弊端时,“超批评”通过将“沉默”的隐喻与“新诺斯替主义”相结合,重新定义人类和文学的未来状态;并试图重新激活艺术与人心、现实与文学之间的联系;恢复多种艺术使命的召唤,使文学批评在重回现实视域的过程中实现“超越”。“超批评”观的提出,首先与文学艺术在全球化与地区化矛盾不断加强、“我们的时代”被“我”的时代所取代的后现代语境下的发展有关,在“不确定、信仰缺失、反传统、反权威”等后现代潮流的综合作用下,批评在艺术和知识界主张变调。而另一方面,以新批评为主的传统批评模式,由于对文本结构、形式的过度强调,在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式微,这也为“超批评”的提出提供了绝好契机。除此之外,有着“埃及裔美国人”身份的哈桑,还受其青少年时期学习生活经历,以及古埃及独特文化记忆的影响。在不断变化的后现代语境下,哈桑始终坚守人文关怀的学术旨趣,在学术研究的不断更迭中,逐渐放弃了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论争,转向后现代的文学甚至文化批评实践,最终在“超批评”中为自己人文主义的理想找到了合适的出路。“超批评”观作为哈桑最核心的理论标签,虽正式提出较晚,却始终或隐或显地贯穿于他的整个学术生涯。哈桑在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时,以一种看似理想化、空想化的方式为我们重新高悬了文学批评追求民主立场的理想。为哈桑后现代批评理论家地位的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超批评”在批评史上也是独具特色的,强调批评要像创作一样,充分发挥“心灵”的主观能动性,关注人类与文学的未来状态,最终将文学批评重新拉回现实视域。哈桑所构建的理论蓝图是美好的,为了使“超批评”观在批评实践中进一步落实,后现代批评家要在“颠覆与创造”中肩负起新的批评职责。“超批评”观带给我们的启示,也将为中国文学批评提供宝贵借鉴。
陈婧雯[9](2019)在《伯克特《马克思与自然》中的马克思生态思想探究》文中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之间,对马克思是否存在生态思想仍有较大争议。批评者认为马克思没有生态思想,而一些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马克思始终将自然放在其思想的重要位置。伯克特作为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其着作《马克思与自然》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出发,重建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通过研读伯克特《马克思与自然》,翻阅相关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并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伯克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英文原着《马克思与自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从伯克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视角出发,对书中的马克思生态思想与其现实意义进行探究。论文考察了《马克思与自然》的思想来源,分为现实原因和理论来源两部分。基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绿色运动的兴起、亟需生态理论指导实践的现实需要与吸收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莱博维奇的人类需要的首要性理论作为其理论来源。而后对书中的马克思生态理论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为三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生态学的联系、马克思价值分析的生态内涵与构建共产主义的生态学维度。伯克特指出资本无偿占有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反生态性,对资本主义双重环境危机进行审视,提出建立一种基于工人联合自由生产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层层剖析的基础上,指出伯克特《马克思与自然》一书的重要理论价值。它推动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新、丰富资本主义反生态本质的认识、彰显马克思主义指导生态建设的意义,拓展学界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解。同时,提出要实现社会消费性正义、引导培育人们的生态责任观、健全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实践参考。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马克思与自然》中的理论缺陷,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泛生态化解读和规范性与描述性的失衡。我们要辩证地将其与我国基本国情相结合,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冯俊[10](2019)在《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美《离骚》的翻译和研究已有长达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为止,国内外学界只对部分《离骚》译本、个别汉学家的《离骚》问题研究或者阶段性翻译史、研究史有所涉及,针对《离骚》在英美整体性的翻译史和研究史的研究仍属空白,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的学术探讨。本论文以《离骚》在英、美国家的英译史和研究史为对象,在文化研究视域下,探讨其历时发展脉络,以期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策略、模式、特点、规律有所呈现,并尝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英美《离骚》翻译史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至今主要有十二个译本(其中八个全译本,四个节译本)。本论文从文化研究视角梳理、分析、揭示十二个译本在形式、内容以及译者抒情化改写三个方面的纵向演变历程。其中对“形式不可译”的可译性探索和“内容陌生化”的消弭演变,是一种宏观层面的中西文化的交流;译者的改写则交织了译者个体的心理和时代之需求,是微观层面下译者和译本的互动。英美《离骚》学术研究史的历史性分析也是在一个中西视域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的。十九世纪英国汉学家对《离骚》的误读和建构,体现了中西融合初始阶段汉学家研究视野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情感;二十世纪的英美《离骚》研究则是在西方理论视角下的问题研究,既有在中国传统儒家诗教诠释路径解构后,《离骚》巫文化研究建构的蔚然大观,也有在荣格心理学、存在主义和平行比较文学研究路径下,对中西文化互识、互补的铺垫,还有西方学者在其学术传统“前见”影响下,对《离骚》在个人主义内涵和语言学领域的现代性建构;二十一世纪的一些当代英美汉学家,更多是在《离骚》研究路径和内容诠释上深化了中西融合之势态。具体而言,用西方文学批评诸多方法,分析《离骚》象征内涵的传统文化底色,并且延伸了极具现代性的读者心理学内涵和异化主题;在继承汉学研究的巫文化传统基础上,整合、论证和拓展了历代国内外学者的巫文化研究成果,融合中国传统的文史哲整体治学路径,结合并改造西方学术界的新方法和新理论来梳理历代《离骚》研究史。总之,英美《离骚》翻译史的三条脉络都呈现出对源语言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接近、吸收和深入了解的纵向发展特点。这也体现了在文化研究视角下,外部的综合国力对文化内部“软实力”的一种直接深远的作用力。同时,英美的《离骚》学术史,展示出中西文化互动中从误读、建构到深入融合的过程。
二、困惑的普罗米修斯:科学与当代文化的矛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困惑的普罗米修斯:科学与当代文化的矛盾(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文学作品中的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的文学作品及其伦理思想的形成条件 |
2.1 马克思文学作品概述 |
2.1.1 马克思的诗歌作品 |
2.1.2 马克思的戏剧、小说 |
2.2 马克思文学作品中伦理思想的形成背景 |
2.2.1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德国农业经济的衰落 |
2.2.2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勃兴和德国封建统治日渐式微 |
2.2.3 浪漫主义对启蒙理性的拒斥和对人文精神的延续 |
2.3 马克思文学作品中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
2.3.1 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精神和人类意识 |
2.3.2 近代西方启蒙伦理思想 |
2.3.3 德国浪漫主义与诗化哲学 |
第三章 马克思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伦理内容 |
3.1 马克思文学作品中的家庭伦理思想 |
3.1.1 爱情内涵:情感的异化疏离与完善 |
3.1.2 亲情内涵:亲子人伦中的生命认同 |
3.1.3 价值内涵:对个体之爱的价值超越 |
3.2 马克思文学作品中的社会伦理思想 |
3.2.1 自由观:对社会平等自由困境的反思与解构 |
3.2.2 责任观:对社会责任精神的伦理透视 |
3.2.3 批判观:对社会多元思想的批判性审视 |
3.3 马克思文学作品中的人生伦理思想 |
3.3.1 主体意识:浪漫感性的“人性”思考 |
3.3.2 精神情结:普罗米修斯式的精神救赎 |
3.3.3 实践理念:诗化的无产阶级命运反抗 |
第四章 马克思文学作品中伦理思想的价值意义 |
4.1 理论价值 |
4.1.1 为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4.1.2 为马克思的哲学研究确立了价值取向 |
4.2 实践价值 |
4.2.1 有利于完善青年伦理人格 |
4.2.2 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意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生态危机与人文学科的生态转向 |
一、生态危机根源: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
二、人文学科生态转向:现代生态文明观 |
三、生态哲学:生态整体主义的伦理观 |
第二节 生态的文学观与生态的艺术观 |
一、生态文学批评的范畴、策略及转向 |
二、生态艺术的兴起及其批评策略 |
三、生态美学视角下生态的艺术观 |
小结 |
第二章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前期酝酿 |
一、后戏剧剧场:剧场整体意识 |
二、环境戏剧:多元戏剧空间 |
三、哈钦森提出“自然界就是生态剧场” |
第二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初露端倪 |
一、李首次提出“生态戏剧”的概念 |
二、被压迫者的戏剧:民主与平等意识 |
三、草根戏剧运动凝聚生态力量 |
第三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星火燎原 |
一、雅各布森正式提出“生态戏剧”的概念 |
二、《戏剧》期刊发出绿色宣言 |
三、从“隐喻化”转向“物质化” |
第四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全面兴起 |
一、从生态文学批评到生态戏剧批评 |
二、《地方/景观/戏剧》中景观视野 |
三、《表演自然》:环境、文化和表演的关联性 |
四、“舞台上的地球”生态戏剧艺术节 |
小结 |
第三章 关于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 |
第一节 生态批评视角下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
一、喜剧与悲剧的生态重释 |
二、生态经典戏剧的鼻祖:《人民公敌》 |
三、莎士比亚戏剧的三种生态解读 |
四、美国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 |
第二节 经典戏剧的“生态病理学”诊断 |
一、戏剧天生就是反生态的 |
二、经典戏剧成为“自然”的镜子 |
第三节 经典戏剧的“生态导演法” |
一、环境史视角下的戏剧文本批评 |
二、《普罗米修斯》中的“生态傲慢” |
第四节 生态戏剧文学批评的独特贡献 |
一、戏剧文学批评中的“地球问题” |
二、戏剧文学批评中的“气候问题” |
三、剧作家的“地方感”问题 |
第五节 文化生态学的戏剧文学构想 |
一、创造性心灵与戏剧文学创作 |
二、戏剧文学中的“视听联觉” |
小结 |
第四章 关于剧场空间的生态批评 |
第一节 生态戏剧构作与剧场空间的生态化 |
一、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生成背景 |
二、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内涵界定 |
三、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实践意义 |
四、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整体策略 |
五、可持续的剧院设计和制作 |
第二节 抵制剧场隐喻,迈向生态剧场 |
一、传统剧场美学对自然的放弃 |
二、反思剧场中的人造自然 |
三、沉浸式环境剧场: 人与环境的新联系 |
四、沉浸式生态剧场: 观众的生态想象 |
第三节 海纳·戈贝尔斯的无等级剧场空间 |
一、时间生态学与减速剧场 |
二、景观戏剧中时间与空间场域 |
三、《斯蒂夫特的事物们》中的声音景观 |
小结 |
第五章 关于剧场表演的生态批评 |
第一节 “以地球为中心”的表演方法 |
一、生态表演的产生动因 |
二、自然万物的施事能力 |
第二节 构建空间化的“景观表演”理念 |
一、景观视角下的生态表演 |
二、特定场域下的生态表演 |
三、城市空间下的生态表演 |
第三节 构建跨物种表演的双向路径 |
一、将表演理念拓展到动物行为 |
二、跨物种表演的生态思想及其实现路径 |
三、“动物参与表演”中的伦理问题 |
四、人类表演动物:从生成动物到物种剧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人工智能电影与创生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反思空间的人工智能电影 |
二、创生与自生的困惑 |
三、失控危机与弑父焦虑 |
四、增殖逻辑与伦理的新边界 |
结语:渐渐趋向后人类 |
(4)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国神话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 |
2.研究价值 |
3.文献综述 |
3.1 面向留学生的文化教学研究 |
3.2 关于神话教学的研究 |
3.3 研究的不足 |
4.研究方法 |
5.小结 |
第一章 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国神话教学概况 |
1.1 神话在留学生教学课程大纲中的需求分析 |
1.1.1 《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 |
1.1.2 《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长期进修教学大纲》 |
1.1.3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
1.2 神话教学在留学生文化教学中的现状 |
1.2.1 神话课在留学生文化课程中的设置情况分析 |
1.2.2 神话内容在留学生汉语教材中的编写分析 |
1.3 面向高校留学生的神话教学分析——以西北高校为例 |
1.3.1 西北高校留学生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
1.3.2 西北高校留学生神话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
1.3.3 西北高校留学生对神话教学需求的调查研究——以兰州大学为例 |
1.4 面向留学生设置神话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4.1 开设神话课程的必要性 |
1.4.2 开设神话课程的可行性 |
1.5 小结 |
第二章 面向留学生的神话教学课程设计 |
2.1 教学设计理论及原则 |
2.1.1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
2.1.2 教学设计原则 |
2.2 神话教学设计大纲 |
2.2.1 神话教材及篇目选择 |
2.2.2 课型及课时 |
2.2.3 教学对象 |
2.2.4 教学目标 |
2.2.5 教学重难点 |
2.2.6 教学内容 |
2.2.7 教学方法 |
2.2.8 教学策略 |
2.3 关于神话故事的教学 |
2.3.1 故事情节的教学 |
2.3.2 故事情节的动态展示 |
2.3.3 学生活动 |
2.4 关于神话人物的教学 |
2.4.1 人物命名教学 |
2.4.2 人物形象展示 |
2.5 关于神话精神的教学 |
2.6 小结 |
第三章 面向留学生神话教学的建议 |
3.1 教学效果反馈 |
3.2 神话教学的建议 |
3.2.1 依托课程大纲 |
3.2.2 提高教师技能 |
3.2.3 激发学生想象 |
3.2.4 融合多种课程 |
3.2.5 丰富课程资源 |
3.2.6 完善教材设置 |
3.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学设计 |
附录二 神话故事文本 |
附录三 汉语学习者对中国神话教学需求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5)普罗米修斯神话的浪漫书写:比较珀西·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外研究综述 |
1.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古典神话原型与浪漫时期的普罗米修斯热潮 |
2.1 古典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 |
2.2 十八、十九世纪文学对普罗米修斯精神价值的构建 |
2.3 雪莱夫妇重写普罗米修斯神话 |
第3章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精神凯旋 |
3.1 反抗强权的救世主形象 |
3.2 呼唤女性参与社会改造 |
3.3 爱的团圆与新世界的诞生 |
第4章 《弗兰肯斯坦》中的困惑与质疑 |
4.1 身为女性小说家的焦虑 |
4.2 关于文学创作的哲思 |
第5章 雪莱夫妇的共同书写及其时代意义 |
5.1 文学阅读与游历欧洲的影响 |
5.2 时代精神对雪莱夫妇的影响 |
5.3 文学价值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罗杰·弗莱其人 |
二、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价值 |
第一章 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
第一节 弗莱与后印象主义 |
一、“马奈与后印象派画家”展览 |
二、弗莱与其辩护性文章 |
第二节 在辩护中奠基的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 |
一、表现性赋形问题 |
二、知性化的感性力量问题 |
三、“要发现想象力的视觉语言”问题 |
四、后印象派与“建设者” |
第三节 作为客观批评的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
一、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总结 |
二、客观批评范式的典范 |
三、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影响 |
第二章 从形式到有意味的形式 |
第一节 形式问题 |
一、关于形式的多种阐释 |
二、康德之形式论传统对弗莱的影响 |
第二节 弗莱的“有意味的形式” |
一、“有意味的形式” |
二、弗莱“有意味的形式”的缘起 |
三、弗莱“有意味的形式”的内涵 |
四、没走向彻底抽象的“有意味的形式” |
五.从“趣味”到“有意味的形式” |
第三章 罗杰·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问题 |
第一节 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特征 |
一、弗莱思考的二重性 |
二、弗莱美学思想的对立与调和 |
第二节 弗莱思考中的理性和感性问题 |
一、弗莱思考中的理性主义 |
二、弗莱思考中的感性主义 |
第四章 二重性问题之一: 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 |
第一节 反写实主义的模仿与返原始主义的表现 |
一、反写实主义的模仿 |
二、返原始主义的表现 |
第二节 罗杰·弗莱与D.S.麦克科尔的论争 |
一、两种立场之争 |
二、二维三维之争 |
三、塞尚的认识之争 |
四、论争的根本分歧 |
第三节 古代艺术与原始主义艺术 |
一、早期文明中的艺术 |
二、弗莱关于希腊艺术的评述 |
三、弗莱关于中国艺术的评述 |
四、弗莱关于黑人艺术的评述 |
第五章 二重性问题之二: 艺术与生活 |
第一节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 |
一、艺术与生活 |
二、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 |
第二节 情感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
一、形式情感的获得 |
二、智性与情感 |
第六章 二重性问题之三: 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 |
第一节 弗莱与老大师们(文艺复兴早期艺术) |
一、“雅游”传统 |
二、“老大师们”的影响 |
第二节 弗莱与现代主义的自律 |
一、弗莱批评理论中的古典主义 |
二、弗莱批评理论走向艺术自律 |
三、弗莱批评理论走向艺术纯粹性 |
第七章 直觉与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
第一节 直觉与形式 |
一、直觉与形式关系问题 |
二、弗莱的直觉方法问题 |
第二节 弗莱晚年思想的核心——“感性和生命力” |
一、感性问题 |
二、生命力问题 |
第八章 弗莱形式主义与近现代英国艺术批评理论 |
第一节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艺术批评理论 |
一、英国近现代艺术批评概述 |
二、约翰·拉斯金的社会批评 |
三、沃尔特·佩特的诗性批评 |
四、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批评 |
五、赫伯特·里德的相对主义批评 |
第二节 近现代英国艺术批评史中的弗莱形式主义 |
一、英国近现代艺术批评理论的特征 |
二、反社会批评的形式主义批评 |
三、“为艺术而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
四、弗莱与贝尔美学思想的距离 |
五、社会批评与形式主义批评的调和 |
六、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再总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弗莱与欧米茄工作室 |
附录2: 形式主义批评之于中国现代艺术的意义 |
附录3: 罗杰·弗莱生平年表 |
附录4: 罗杰·弗莱主要着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目的 |
四、选题意义 |
五、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涉及的主要理论 |
第一章 励志与颓废的传奇—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
一、田纳西·威廉斯的家世渊源 |
二、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创作与生活轨迹 |
(一) 蹒跚登台(1930—1944) |
(二) 炫目表演(1944—1962) |
(三) 暗淡落幕(1963—1969) |
(四) 孤寂谢幕(1970—1983) |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本色书写 |
一、威廉斯剧作之逐性 |
(一) 同性恋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同性恋书写 |
(三) 威廉斯同性恋书写之渊源 |
二、威廉斯剧作之疾病 |
(一) 疾病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疾病书写 |
(三) 威廉斯疾病书写之渊源 |
三、威廉斯剧作之孤独 |
(一) 孤独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孤独书写 |
(三) 威廉斯孤独书写之渊源 |
四、威廉斯剧作之漂泊 |
(一) 漂泊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漂泊书写 |
(三) 威廉斯漂泊书写之渊源 |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中国形象 |
一、欧、美文学及泛文学文本中的中国形象 |
(一) 欧洲的中国形象 |
(二) 美国的中国形象 |
二、威廉斯剧作之中国形象 |
(一) 中国形象的书写 |
(二) 中国形象书写之溯源 |
(三) 中国形象书写之目的 |
第四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的艺术贡献 |
一、借鉴古希腊戏剧的经典结构 |
(一) 高度集中的封闭式结构 |
(二) 跌宕有致的开放式结构 |
二、借鉴中国戏曲的写意性表现手法 |
(一) 高度神似的虚拟动作设定 |
(二) 虚拟时空的设置 |
三、化用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历史典故 |
(一) 神话故事的有机嵌入 |
(二) 历史典故的生动融入 |
四、设置“隐而不露”的潜台人物 |
(一) 潜台人物掌控出场人物的“现时”命运 |
(二) 潜台人物暗示出场人物的将来命运 |
五、运用物象丰富的象征手法 |
(一) 一花一世界 |
(二) 一林一社会 |
(三) 一虫一人生 |
(四) 一物一世间 |
(五) 一色一身份 |
(六) 一音一情绪 |
第二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语境 |
一、美国文学的译介之旅 |
(一) 美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
(二) 美国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二、丰富多元的翻译与译介理论语境 |
(一) 中国本土翻译与译介理论 |
(二) 西方翻译与译介理论 |
三、归化、异化翻译策略 |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翻译与出版 |
一、大陆译介:“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 |
(一) 第一阶段(“十七年”时期) :政治挂帅、一枝独秀 |
(二) 第二阶段(1978— ) :聚焦三剧、各抒译见 |
二、港、台译介:共谋中抵抗 |
(一) 译介背景:不同政治力量在文学中的角逐竞技 |
(二) 港、台地区译介概况 |
(三) 译介特点:数量少,重视艺术性 |
第三节 各具特色的中文译本—威廉斯剧作中译版本比较 |
一、“译彩纷呈”的《欲望号街车》四大译本 |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
(三) 四大译本中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二、译味悠长的《玻璃动物园》四大译本 |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雅俗之别与情感倾向 |
(三) 四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三、译见不一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两大译本 |
(一) 两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两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
(三) 两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两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
第一节 永不停歇的“欲望号街车”—《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搬演与改编演出 |
一、《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
(一) 多姿多彩的大陆演出 |
(二) 异彩纷呈的港台演出 |
二、“野蛮战胜优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欲望号街车》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生动唯美的舞台呈现 |
三、中西合璧的剧坛明珠—北京铁皮屋版《纸牌夜布鲁斯》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中西合璧的舞台呈现 |
第二节 脆弱的玻璃动物之旅—《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 |
一、《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
(一) 沉寂—爆发的大陆演出 |
(二) 持续—稳步的港、澳、台的演出 |
二、“生活总是要继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玻璃动物园》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忠实原剧的舞台呈现 |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其他剧作在中国的搬演 |
一、《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演出概况 |
二、《夏与烟》《请爱我一小时》的演出 |
第四章 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
第一节 同宗异支—田纳西·威廉斯及其他剧作家对中国新时期戏剧的整体影响 |
一、新现实主义与精神悲剧的内在影响 |
(一) 聚焦社会底层生活 |
(二) 高扬人道主义大旗 |
(三) 挖掘复杂的人性 |
(四) 再现残酷、惨烈的现实 |
(五) 凸显小人物的精神悲剧 |
二、多姿多彩的戏剧表现手法的影响 |
(一) 以外化的方式展现内心 |
(二) 借鉴象征手法 |
(三) 哀婉浓郁的诗意营造 |
(四) “造型戏剧”的中国化实践 |
第二节 独怆然而涕下—田纳西·威廉斯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一、跨越时空的“相遇” |
(一) 身世境遇的暗合 |
(二) 姐弟情深的追思 |
(三) 爱荷华大学的杰出校友 |
(四) 同性恋的性态取向 |
(五) 浓厚的明星崇拜情结 |
二、追怀幽思—威廉斯及其剧作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一) 西比尔之哀—对美人迟暮的哀悼 |
(二) 阿都尼斯之魅—对同性之爱的赞赏 |
(三) 阿瑞斯之怒—对残酷暴力的展示 |
(四) 美杜莎之惑—对恶与美的女性的书写 |
三、多元归一—威廉斯剧作表现手法对白先勇的影响 |
(一) 以心理回忆手法展现百态人生 |
(二) 以象征手法展现世态万象 |
第三节 哀婉、感伤的记忆—《玻璃动物园》对赵耀民《良辰美景》的影响. |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时代变迁对美好事物的碾压 |
(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美好事物渐趋消逝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奋力挽留美好事物 |
(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对美的怀念与希冀 |
(四) 四顾茫茫已惘然—两剧弥漫的悲剧性 |
二、乱花渐入迷人眼—《玻璃动物园》表现形式和技巧、手法对《良辰美景》的影响 |
(一) 两剧“演出说明”之间存在明显的影响—借鉴关系 |
(二) 两剧均设置叙述者 |
(三) 心理外化手法的借鉴 |
(四) 人物设置方面的影响 |
(五) 象征运用的类同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伊哈布·哈桑的“超批评”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1.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
0.1.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
0.2 关键术语阐释 |
0.3 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1章 哈桑“超批评”观的内涵构成 |
1.1 从旁“超越”:批评立场的后现代性 |
1.1.1 文学批评的民主立场 |
1.1.2 文学批评的多元立场 |
1.2 开放式“超越”:批评形态的多样性 |
1.2.1 批评对象的开放 |
1.2.2 批评形式的开放 |
1.2.3 言说方式的开放 |
1.3 回归式的“超越”:文学功用的再激活 |
1.3.1 “沉默”中的回归 |
1.3.2 “新诺斯替”中的回归 |
第2章 哈桑“超批评”观的产生缘由 |
2.1 文学艺术发展的后现代趋势 |
2.1.1 文学中的全球化与地方化矛盾 |
2.1.2 “我”时代下的个性化表征 |
2.2 对传统批评模式的反拨 |
2.2.1 文学性追寻的误区 |
2.2.2 阐释学方法的摈弃 |
2.2.3 语言批评的局限 |
2.3 哈桑后现代人文关怀的旨趣 |
2.3.1 后现代异乡人的文化记忆 |
2.3.2 文学知识生存的救赎 |
第3章 哈桑“超批评”观的价值 |
3.1 重置文学批评的乌托邦理想 |
3.1.1 “灵知”高悬理想 |
3.1.2 理想重置文学 |
3.2 将文学批评带入现实 |
3.2.1 批评与创作的融合 |
3.2.2 批评与人心的和解 |
3.2.3 批评与社会的对接 |
3.3 设定后现代批评家职责 |
3.3.1 在联系中“颠覆” |
3.3.2 在解构中“创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伯克特《马克思与自然》中的马克思生态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马克思与自然》的思想渊源与文本定位 |
2.1 《马克思与自然》思想产生的现实触媒 |
2.1.1 生态环境的恶化 |
2.1.2 绿色运动的兴起 |
2.1.3 生态理论指导实践的诉求 |
2.2 《马克思与自然》的主要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
2.2.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2.2.3 莱博维奇的需要首要性理论 |
2.3 《马克思与自然》的文本定位 |
2.3.1 基本目标 |
2.3.2 积极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马克思与自然》中的马克思生态理论分析 |
3.1 社会生态学视域下的马克思自然观 |
3.1.1 物质与社会规范相结合原则 |
3.1.2 关系整体性原则 |
3.1.3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
3.1.4 教育潜力原则 |
3.2 马克思价值分析的生态意蕴 |
3.2.1 对资本“无偿占有”自然的反驳 |
3.2.2 对资本主义“双重环境危机”的审视 |
3.2.3 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定性批判 |
3.3 关于构建共产主义的生态学维度 |
3.3.1 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与局限 |
3.3.2 马克思共产主义愿景的亲生态性 |
3.3.3 “自由联合生产”的共产主义社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马克思与自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
4.1 《马克思与自然》的理论价值 |
4.1.1 推动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新 |
4.1.2 丰富资本主义反生态的认识 |
4.1.3 彰显马克思主义指导生态建设的意义 |
4.2 构建我国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
4.2.1 从生产性正义到消费性正义 |
4.2.2 培育生态责任意识 |
4.2.3 健全生态系统制度 |
4.3 《马克思与自然》中的理论缺陷 |
4.3.1 马克思主义的泛生态化解读 |
4.3.2 规范性与描述性的失衡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的关注 |
1.1.1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翻译的关注 |
1.1.2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研究的关注 |
1.2 本论文的意义 |
1.3 本论文的方法理论和研究思路 |
1.3.1 基本思路 |
1.3.2 基本方法 |
第2章 《离骚》“形式不可译性”的可译性探索 |
2.1 韵律诗到无韵体之演变 |
2.1.1 浪漫主义韵律诗歌 |
2.1.2 无韵散文体 |
2.2 “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动态平衡 |
2.2.1 古英语半诗体 |
2.2.2 中西博弈之对偶句式 |
2.3 再现中国古诗形式之美 |
2.3.1 保留原诗歌语序 |
2.3.2 凝练工整留白之美 |
2.3.3 还原“兮”字句式 |
小结 |
第3章 《离骚》内容陌生化的消弭演变 |
3.1 本土化初探 |
3.1.1 内容的归化式翻译 |
3.1.2 内容的逐渐准确深入 |
3.2 可读性和准确性的动态平衡 |
3.2.1 内容的准确性 |
3.2.2 内容的可读性 |
3.3 “世界诗歌”理念的践行 |
3.3.1 文化意味厚重的遣词 |
3.3.2 政治意味浓厚的遣词 |
3.3.3 两性视角的遣词 |
3.4 陌生化的消弭 |
3.4.1 “信、达、雅” |
3.4.2 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析路径 |
小结 |
第4章 《离骚》译者的抒情化改写 |
4.1 译者的自我抒发 |
4.1.1 庄延龄译本的人文关怀 |
4.1.2 理雅各译本的暮年情怀 |
4.1.3 白英译本的乐观情绪 |
4.2 译者的中国文化立场 |
4.2.1 约翰逊译本的“个性化”改写 |
4.2.2 柳无忌译本的儒家底色 |
4.2.3 霍克思新版译文的学术化改写 |
4.2.4 戴维·亨顿译本的道家意味 |
4.2.5 苏古柏译文巫文化视角改写 |
小结 |
第5章 早期汉学家的误读和建构 |
5.1 翟理斯:《离骚》的误读 |
5.1.1 错误的理解 |
5.1.2 历史性误读 |
5.1.3 创造性误读 |
5.2 艾约瑟:《离骚》的经典化建构 |
5.2.1 经典化过程 |
5.2.2 研究局限 |
5.3 理雅各:《离骚》研究的双重叙事 |
5.3.1 《离骚》研究中的显性叙事 |
5.3.2 《离骚》研究中的隐性叙事 |
小结 |
第6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研究—破儒立巫 |
6.1 海陶纬的《离骚》研究 |
6.1.1 屈原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政治形象研究 |
6.1.2 《离骚》作品的内涵多元化研究 |
6.2 霍克思的《离骚》研究 |
6.2.1 《离骚》作者作品考据和分析 |
6.2.2 .骚体诗的音乐性和演变历程 |
6.2.3 《离骚》的巫文化内涵 |
6.3 陈炳良的《离骚》研究 |
6.3.1 《楚辞》巫文化研究史的梳理 |
6.3.2 屈原萨满形象之建构 |
6.3.3 《离骚》巫文化的解析 |
小结 |
第7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研究——中西互识 |
7.1 心理学视角下的约翰逊《离骚》研究 |
7.1.1 《离骚》的文学问题 |
7.1.2 《离骚》的哲学内涵 |
7.1.3 《离骚》的荣格式解读 |
7.1.4 荣格心理学诠释《离骚》之成因 |
7.2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陈世骧《离骚》研究 |
7.2.1 中西时间观比较下的《离骚》分析 |
7.2.2 中西作品比较下的《离骚》分析 |
7.2.3 “抒情传统”中的《离骚》诗性时间分析 |
小结 |
第8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诠释——现代性建构 |
8.1 施耐德的《离骚》研究 |
8.1.1 古典时代的屈子形象建构 |
8.1.2 后古典时代的屈子研究 |
8.1.3 共和时期和新中国时代的屈子研究 |
8.1.4 民俗文化中的屈子神话 |
8.1.5 《离骚》中的三大主题:时间、空间、疯狂 |
8.2 吴伟克的《离骚》研究 |
8.2.1 《楚辞》问题研究 |
8.2.2 《离骚》的重复与韵律 |
小结 |
第9章 中西融合视角下的《离骚》研究 |
9.1 吴伏生的《离骚》象征体系研究 |
9.1.1 香草体系 |
9.1.2 巫神体系 |
9.1.3 男女关系体系 |
9.1.4 求索体系 |
9.2 苏古柏的《离骚》研究 |
9.2.1 《离骚》学术研究史梳理 |
9.2.2 对王逸学术方法以及政治使命的批判 |
9.2.3 《离骚》诗篇的巫文化体系 |
9.2.4 《离骚》的哲学维度 |
9.3 马思清的《离骚》的研究 |
9.3.1 《离骚》文学性问题研究 |
9.3.2 《离骚》研究史的梳理 |
9.3.3 《离骚》的朱熹诠释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英美《离骚》英译简史 |
附录 B 英美《离骚》研究简史 |
附录 C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课题申报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困惑的普罗米修斯:科学与当代文化的矛盾(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文学作品中的伦理思想研究[D]. 张家赫. 河北大学, 2021(02)
- [2]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D]. 杨慧芹. 山东大学, 2021(11)
- [3]人工智能电影与创生反思[J]. 王坤宇. 天津社会科学, 2021(03)
- [4]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国神话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为个案[D]. 孙悦美. 兰州大学, 2021(02)
- [5]普罗米修斯神话的浪漫书写:比较珀西·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D]. 平青立. 吉林大学, 2020(08)
- [6]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D]. 张纪群. 山东大学, 2019(02)
- [7]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D]. 高鲜花.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伊哈布·哈桑的“超批评”观研究[D]. 李璐. 湘潭大学, 2019(02)
- [9]伯克特《马克思与自然》中的马克思生态思想探究[D]. 陈婧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D]. 冯俊. 湖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