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醋酸钙不动杆菌致颅内感染1例(论文文献综述)
郭婷婷,朱丽[1](2021)在《85例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用药合理性评价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我院使用多黏菌素B患者的病例特点和用药情况,以期为优化多黏菌素B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20年7月10日我院使用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所有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共计85例,记录患者人群特征、感染分布、微生物检查结果、用药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对多黏菌素B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及分析。结果多黏菌素B临床用于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感染,主要为肺部感染、血流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检出病原菌前三位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其给药存在首剂未加倍、维持剂量偏低、疗程过短、给药途径及联合用药不适宜等不合理现象。多黏菌素B相关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9.41%。结论多黏菌素B在重症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探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加强药学监护。
刘巧珍,姬利红[2](2021)在《替加环素临床用药合理性调查及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我院替加环素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所有使用替加环素的出院患者病历67份,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感染部位、病原学检查结果、替加环素用药适应证、给药方案、用药合理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例患者使用替加环素,用药科室主要为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用药原因以肺部感染居多。替加环素合理使用率为44.78%,不合理使用率55.22%,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多,达24例(35.82%)。结论:该院替加环素的使用存在诸多不合理情况,应加强培训和管理,对其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处方权加以管控,减少经验用药,提高合用理药水平。
黄伟健[3](2020)在《KL49型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评价KL49型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临床分离株的毒力水平及收集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KL49型CRAB感染患者的易感因素及预后危险因素,为降低该菌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深圳市人民医院CRAB临床分离株,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确定荚膜型,采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荚膜型别,将患者分为KL49组和非KL49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差异。将KL49型CRAB组患者分为KL49型CRAB定植组与KL49型CRAB感染组,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差异。根据28天预后差异,将KL49型CRAB感染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KL49型CRAB感染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1、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深圳市人民医院分离到CRAB共168株。该168株CRAB标本类型主要来自呼吸道(85.1%)和血液(7.7%);对应的患者主要分布在ICU(47.6%)和呼吸内科(23.2%)。2、临床分离到KL49型CRAB血液标本来源比例为16.3%,非KL49型CRAB血液标本来源比例为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KL49型CRAB患者死亡率为48.8%,非KL49型CRAB患者死亡率为19.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KL49型CRAB感染组的ICU住院时间≥48h比例为88.6%,定植组的ICU住院时间≥48h比例为5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KL49型CRAB感染组e GFR为(72.21±39.60)(m L/(min·1.73m2)),定植组e GFR为(103.89±72.98)(m L/(min·1.73 m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4、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APACHEII评分、e GFR、PCT、合并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发生脓毒症休克是KL49型CRAB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是0.008、0.001、0.024、0.034、0.023和0.003,以上P值皆<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糖尿病、发生脓毒症休克是KL49型CRAB感染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是12.058和12.025,P值分别是0.007和0.021,P值皆<0.05。结论:1、KL49型CARB毒力明显高于非KL49型CARB。2、我院CRAB检出率在逐年升高,其中KL49型CRAB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需引起足够的重视。3、KL49型CRAB更易侵袭血液系统,若发现CRAB感染,需警惕发生血流感染的可能。4、对临床分离出的CRAB可进一步进行KL49荚膜型的鉴定,对ICU住院时间长、e GFR降低患者尤其要重视是否存在KL49型CRAB的感染。5、APACHEII评分、e GFR、PCT、合并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发生脓毒症休克提示KL49型CRAB感染的预后不良,其中合并糖尿病,发生脓毒症休克提示高死亡率,临床上可通过评价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及早给与患者干预,改善预后。
潘兴,王慧铃[4](2018)在《琼氏不动杆菌引起的颅内感染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提高临床对琼氏不动杆菌临床感染的认识。方法对1例琼氏不动杆菌引起的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及肺部感染,2次脑脊液培养示琼氏不动杆菌,经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后病情恢复。结论随着琼氏不动杆菌引起的临床感染越来越多,其导致的院内感染更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马萍,康熙雄[5](2018)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脑脊液常见病原菌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采用基因芯片方法在疑似颅内细菌感染患者的脑脊液标本中直接检测常见致病菌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以期提高微生物检测的速度,将检验结果快速回馈给临床。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疑似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标本,从中筛检出30例阴性标本和77例阳性标本,从原始脑脊液标本中提取DNA,经PCR扩增后产物在基因芯片上杂交,其结果与同份标本的临床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性标本中芯片法与培养法符合率为96.7%,阳性标本中芯片法与培养法符合率为41.6%,而剔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后芯片法与培养法的符合率为78.1%。结论基因芯片检测原始脑脊液标本对早期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提示临床初步抗生素的用药方向,减少用药的盲目性,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高靓,司延斌[6](2017)在《舒巴坦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用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在最近几年脑脊液分离菌中分离率最高,并且耐药趋势严重,病死率高。本文主要从1例神经外科术后入住ICU期间的患者,使用舒巴坦联合美罗培南治疗颅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罗梦林[7](2017)在《基于Meta分析和耐药背景对替加环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目的与背景鲍曼不动杆菌获得耐药性的能力强,常表现为多重耐药,是院内重要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所致感染难以清除,患者住院时间长、死亡率较高。根据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CHINET)2010年至2016年的数据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从30.7%升至43%,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从32.1%升至44.9%,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57.1%升至67.4%,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从58.3%升至71%,对其他药物如阿米卡星、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等耐药率均高于50%。基于其耐药率,临床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或米诺环素作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可能会有较高的失败率。据CHINET2016数据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仅6.6%,目前临床已更多地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中纳入替加环素。替加环素是第一个甘氨酰环素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广,体外对鲍曼不动杆菌有良好的抑制活性。但是目前替加环素的临床应用仍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现有的临床研究并未取得一致性的结果,如2008年及2009年的两项观察研究(309研究及JAMAL研究)结果显示使用50mg q12h的给药方案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时分别取得了82.4%(14/17)以及91.67%(11/12)的临床有效率,但在2010年替加环素50mg q12h治疗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III期、随机、双盲研究中,替加环素组的总体临床有效率仅为62.7%,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亚组结果显示,替加环素组的临床有效率为67.7%(21/31),正是基于此研究结果,2016年美国感染病协会(IDSA)和美国胸科协会(ATS)共同发布的HAP指南中,反对将替加环素用于治疗不动杆菌属所致HAP。但意大利新近的一项小样本(63例)的回顾性研究提示,使用100mg q12h的替加环素剂量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有效率。上述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1)研究的样本量均较小:上述样本量最大的研究仅67例,而早期的两项观察性研究分别仅为17和12例。目前关于以替加环素为基础方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大样本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仍较少;(2)研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以及其他常用药物的耐药背景不一致;(3)剂量差异:上述四项研究中,前三项研究采用的是说明书推荐的50mg q12h的剂量,最后一项研究采用了100mg q12h的替加环素剂量。100mg q12h的治疗方案属超说明书用药,虽在临床已比较多见,但目前罕有研究可以提供选择该剂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前期研究提示,更为合理的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方案必须以循证医学证据和特定地区或医院的耐药流行病数据作为依据。故本研究基于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方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Meta分析和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背景,以患者资料及耐药数据更易获得的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为代表,研究及评价在当前耐药背景下,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方案用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获益、安全性和耐受性,同时评估不同剂量的替加环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本地或耐药背景相似地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合理用药参考,包括为替加环素超说明书剂量使用寻找有价值的依据,也为耐药背景不同的地区在研究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策略时提供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1.通过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等数据库,纳入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方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高质量的队列研究,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10推荐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评估,获取高质量的文献,采用Rev Man 5.14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30天死亡率、临床有效率、微生物清除率作为结局指标,从而讨论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在30天死亡率、临床有效率、微生物清除率,相对于不含替加环素方案的优劣。为本课题接下来的研究及今后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中替加环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循证医学数据参考。2.以重庆市细菌耐药监测网所公开数据中,纳入其所缺乏的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三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大坪医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数据,以获得更客观全面的重庆市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数据。为本课题接下来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提供耐药性数据参考。3.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收治的,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4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集其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并与前期所获得的重庆市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以30天死亡率、临床有效率、微生物清除率、住院时间、ICU入住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等为指标,对替加环素在用药选择和剂量选择方面进行有效性和安全进行分析。探讨在现有耐药背景下,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剂量。结果1.我们纳入17项,1908例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非替加环素组相比,替加环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组临床有效率显着优于非替加环素组(P<0.05),微生物清除率和30天死亡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2.重庆市的鲍曼不动杆菌所面临的耐药形势与全国相似,表现为常用药物的显着增高,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40%。但其中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2.1%及26.6%。重庆市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耐药率显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P<0.05),其他常用药物如替加环素、米诺环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的耐药率均显着低于全国水平(P<0.05)。三所军队教学医院中的耐药性存在较大差异。3.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与重庆市平均水平相比,新桥医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存在较大差异。在此耐药背景下,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治疗组在30天死亡率、微生物清除率、临床有效率以及入住ICU的时间与非替加环素组相当,但是替加环素组住院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较非替加环素组显着延长(P<0.05)。亚组分析显示,与低剂量(50mg q12h)相比,选用更高剂量(100mg q12h)替加环素可显着提高临床有效率、微生物清除率,缩短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P<0.05),且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显着增加。结论基于Meta分析的结果提示:与非替加环素组相比,替加环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组临床有效率更优,而微生物清除率和30天死亡率相当。基于本研究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背景下的疗效评价结果提示: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方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患者30天死亡率、临床有效率等方面与于非替加环素治疗方案相当,而使用高剂量(100mg q12h)的替加环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缩短住院时间,且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显着增加。
孙兰清,周鹏,钱雪峰[8](2017)在《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临床分离株多重PCR分型和感染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立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分型的方法,对相应菌株的药敏情况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临床分离的45株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菌株,用多重PCR法进行基因分型,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株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用多重PCR法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38株,基因3型5株,基因13TU 2株,未鉴定出醋酸钙不动杆菌。标本来源以痰最多(35例),其次为血液标本(6例),脑脊液(2例)。科室分布在神经外科(11例)和ICU(10例)最多,其次是重症医学科(7例)和心胸大外科(6例)。年龄分布以4160岁(17例)以及6180岁(15例)两个年龄段最多;性别分布以男性较多(31例),女性较少(14例),而且各个年龄段男性均多于女性。在8种临床常用药物中,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超过了70.0%,其中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最高(84.4%),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51.1%)。结论多重PCR技术能对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进行快速基因分型,它成本低、操作简便,适合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推广。目前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形势严峻,患者以中老年患者、男性、呼吸道感染、神经外科和ICU科室居多。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大多呈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推荐临床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医护人员做好手卫生,加强消毒隔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等方法尽量减少和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
杨娟[9](2017)在《院内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临床病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生化指标,探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及治疗预后情况,为临床抗感染防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查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各科室2013年9月-2016年9月脑脊液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档案,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发病特点、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和临床微生物药敏检测报告,去除假阳性及可能污染病例,采用细菌耐药监测网软件WHONET 5.6和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我院脑脊液培养阳性的病原菌种类繁多,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70株(占66.1%),革兰氏阳性菌73株(占28.4%),真菌14株(占5.5%)。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例最大,共91株(占35.4%),91株共来自于39例鲍曼不动杆菌脑膜炎患者。2.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引发的细菌性脑膜炎在我院科室分布较为广泛,其中以神经外科(69.2%)、重症监护病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20.5%)和神经内科(7.7%)较多见。3.本次调查共39例最终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脑膜炎患者,均接受过神经外科手术或其他颅脑侵入操作,临床特点如下:年龄2-76岁,平均(46.31±16.41);性别(男27人,女12人)。原发性疾病主要有脑出血(48.7%)、颅脑意外(38.5%)、脑肿瘤(10.3%);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35.9%)、糖尿病(10.3%);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头痛,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意识障碍(87.2%),有相当数量癫痫发作患者(41.0%)。4.脑脊液检测结果中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4652.48±9765.32)*106/L;红细胞计数多(2384.17±6576.74)*106/L;多形核比占(90.18±7.94%);CL-含量偏低(111.12±8.12)mmol/l;蛋白定量升高(3.05±1.29)g/l;葡萄糖含量降低(2.27±1.06)mmol/l。5.39名患者脑脊液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9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28种我院常用抗菌药物出现不同程度耐药,其中阿米卡星耐药率(51.95%)、米诺环素耐药率(32.65%)、替加环素耐药率(43.4%)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47.83%),耐药率较低。常用抗菌药物美罗培南耐药率高达(90.91%)。6.39例鲍曼不动杆菌脑膜炎患者在脑脊液病原学结果公布前,均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及脑脊液常规和生化结果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以美罗培南或三代头孢联合万古霉素治疗较多见。其中单一使用三、四代头孢的患者有6例,三、四代头孢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8例,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13例,其他治疗12例。颅内感染患者多数行脑脊液引流术,主要以腰大池引流及侧脑室引流为主,部分患者行皮瓣下引流等,有4例患者因腰大池引流管堵塞而改为侧脑室引流,有3例患者因颅内感染控制持续性脑积水而行永久性脑室腹腔内引流术。脑脊液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发布后,则根据药敏结果及患者临床症状,以美罗培南为主的联合治疗有10例、亚胺培南为4例、替加环素为8例、头孢哌酮舒巴坦为10例、头孢曲松为5例。7.39名鲍曼不动杆菌脑膜炎患者经我院治疗,痊愈8名(20.5%)、显效6名(15.4%)、有效7名(18.0%)、无效18名(46.1%)。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脑膜炎多发生在神经外科颅脑侵入性操作后,临床症状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感染防治形势格外严峻。加强临床管理,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采用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汤同伟[10](2017)在《医院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院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耐药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今后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期间,入住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院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确诊病例80份作为感染组。按1:1配对原则,收集同期入院但未发生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8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我院院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通过纸片扩散法,测定80株鲍曼不动杆菌株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按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80例院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在80例院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23例,年龄为1494岁,平均年龄(62.51±17.45)岁,总平均住院时间为(39.13±25.47)天。患者发生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前平均住院时间为(5.54±3.60)天、平均APACHEⅡ评分为(22.31±6.56)分。感染组患者入院时原发疾病最常见的为脑血管意外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等)占32.5%(26/80),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13.75%(11/80)和10.00%(8/80)。鲍曼不动杆菌发生在重症监护室占88.75%(71/80)。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有近一半(41.25%,33/80)的患者同时存在其他部位的细菌和(或)真菌感染,其中有20%(16/80)是伴发其他部位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感染组中有37.50%(30/80)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无效死亡。2.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9.30%和21.15%,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分别为54.93%和57.89%;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分别为96.61%、96.92%;对其他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70.00%。其中MDR-AB检出率为66.25%(53/80),XDR-AB检出率为27.50%(22/80)。3.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0个可能与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有关的因素,再经过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5天)(OR=13.868,95%CI 1.376-139.775,P=0.026)、机械通气(OR=36.325,95%CI 2.033-649.090,P=0.015)、APACHEⅡ评分≥20(OR=37.821,95%CI 2.378-601.600,P=0.010)、联合使用抗生素(OR=15.652,95%CI 1.1020-222.481,P=0.005)是院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发生ICU中,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系密切。且如基础疾病重、发生多部位感染者,预后差。为预防院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发生,重点应加强对全院尤其是ICU、神经外科的感染管理及用药监测。2.院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势严峻,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较严重,呈多重耐药趋势。应结合PK/PD理论,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及时根据药敏调整给药方案。3.长期入住ICU(≥5天)、使用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20、联合使用抗生素是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控,以预防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
二、醋酸钙不动杆菌致颅内感染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醋酸钙不动杆菌致颅内感染1例(论文提纲范文)
(1)85例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用药合理性评价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3 用药合理性评价标准 |
1.4 抗感染疗效判定 |
1.5 不良反应评价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信息 |
2.2 多黏菌素B用药原因 |
2.3 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
2.4 多黏菌素B用药分析 |
2.4.1 适应证 |
2.4.2 用法用量 |
2.4.3 疗程 |
2.4.4 联合用药情况 |
2.5 抗感染疗效 |
2.6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2)替加环素临床用药合理性调查及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替加环素使用合理性的评价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基本信息 |
2.1.1 患者年龄、性别分布 |
2.1.2 患者疾病类型和感染部位 |
2.1.3 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 |
2.2 替加环素用药情况 |
2.2.1 替加环素的使用适应证 |
2.2.2 替加环素的用法用量 |
2.2.3 替加环素的用药疗程 |
2.2.4 联合用药情况 |
2.2.5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情况 |
2.3 替加环素的用药合理性 |
2.4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3 讨论 |
3.1 替加环素用于治疗肺部感染的分析 |
3.2 替加环素用于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分析 |
3.3 替加环素超说明书用药情况 |
3.4 病原学培养和药敏结果及联合用药情况 |
3.5 替加环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3)KL49型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鲍曼不动杆菌的概述 |
2.CRAB 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及治疗 |
3.鲍曼不动杆菌毒力与荚膜多糖 |
4.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定植 |
5.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一部分 KL49型CRAB毒力初步分析 |
引言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二部分 KL49型CRAB感染的易感因素 |
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三部分 KL49型CRAB感染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
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结论 |
局限性与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习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鲍曼不动杆菌荚膜多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琼氏不动杆菌引起的颅内感染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2.1 临床感染的类型 |
2.2 临床感染的特点 |
2.3 耐药情况 |
3 结论 |
(5)基因芯片快速检测脑脊液常见病原菌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
1临床样本入组 |
2伦理说明 |
3芯片位点的选择 |
4方法 |
5主要仪器 |
6结果判定 |
结果 |
讨论 |
(6)舒巴坦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用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摘要 |
2 治疗经过 |
3 用药分析 |
3.1 治疗原则及策略 |
3.2 舒巴坦的作用分析 |
3.3 舒巴坦的剂量选择 |
3.4 舒巴坦与美罗培南联用目的分析 |
4 药学监护 |
4.1 二重感染 |
4.2 肝功能及肾功能 |
4.3 维生素K缺乏 |
4.4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4.5 其他 |
5 药物治疗体会 |
(7)基于Meta分析和耐药背景对替加环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
2.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重庆市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数据的优化和耐药性分析 |
3.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某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疗效评价 |
4.1 资料与方法 |
4.2 研究结果 |
4.3 讨论 |
4.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特点及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8)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临床分离株多重PCR分型和感染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来源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3 细菌DNA的制备 |
1.4 多重PCR扩增 |
1.5 PCR产物检测 |
1.6药敏试验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菌株鉴定 |
2.2 菌株分布状况 |
2.2.1 标本来源 |
2.2.2 科室分布 |
2.2.3 年龄和性别分布 |
2.3 药敏试验 |
3 讨论 |
3.1 鉴定结果分析 |
3.2 多重PCR法的优势 |
3.3 临床特征分析 |
3.4 药敏结果分析 |
3.5 临床对策 |
3.6 菌株的鉴定 |
(9)院内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医院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研究的局限性 |
7.本课题的进一步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醋酸钙不动杆菌致颅内感染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85例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用药合理性评价与分析[J]. 郭婷婷,朱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1(11)
- [2]替加环素临床用药合理性调查及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 刘巧珍,姬利红.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1(02)
- [3]KL49型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D]. 黄伟健. 暨南大学, 2020(07)
- [4]琼氏不动杆菌引起的颅内感染并文献复习[J]. 潘兴,王慧铃.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8(04)
- [5]基因芯片快速检测脑脊液常见病原菌的应用研究[J]. 马萍,康熙雄.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8(03)
- [6]舒巴坦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用药分析[J]. 高靓,司延斌. 药品评价, 2017(22)
- [7]基于Meta分析和耐药背景对替加环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疗效评价[D]. 罗梦林. 第三军医大学, 2017(11)
- [8]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临床分离株多重PCR分型和感染特征分析[J]. 孙兰清,周鹏,钱雪峰.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7(04)
- [9]院内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临床病例分析[D]. 杨娟.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1)
- [10]医院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D]. 汤同伟.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1)
标签:不动杆菌论文; 替加环素论文; 头孢哌酮-舒巴坦论文; 下呼吸道论文; 美罗培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