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号文件点亮致富“心灯”(论文文献综述)
江娜,吴佩[1](2018)在《书写大国“三农”的时代华章》文中研究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回族村民海红录怎么也想不到,养殖书屋管理员推荐的一本关于牧草丰产新技术的书,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原来根本没想过种牧草,现在我流转土地种花苜蓿和甜高粱,既进行规模养殖,又销售牧草,路子宽了,钱也赚得多了。”海红录高兴地说,如今?
靳琳琳[2](2014)在《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三农最前线》报道特色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对农电视新闻节目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很多地区都有了农业频道或是农业类节目。但是就节目的数量、质量和内容来看,还是很难满足庞大的农村市场的需求。传统媒体如何利用现有优势资源,打造具有专业性、可看性的对农电视节目的品牌,是我们当前需要重点解决和探讨的问题。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在2005年推出了《三农最前线》,这是一档专业的对农电视新闻节目。并在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中荣获新闻专栏一等奖,在业界非常有口碑。本文主要采用抽样分析的方法,对《三农最前线》的报道内容进行分析,发现《三农最前线》在报道选题上报道农村热点,传播对农政策,普及农民生产知识,帮助农民解决生活生产问题,报道“三农”之外的热点社会新闻,救助农村弱势群体,反映农村风貌和农民的精神面貌,给农民介绍一些成功的致富方法,在新闻报道区域上,主要报道河北省内的新闻,也兼顾一些省外的重要新闻。报道手法上深入新闻现场,在田间地头倾听农民的心声,解决现实问题;用讲故事的方法,吸引观众;在演播室直接连线场外记者,增强节目的时效性和现场感。在节目编排上,简单明晰,符合农民受众的收视习惯。通过对《三农最前线》报道内容的分析,总结出四点可供其他节目借鉴的方面:一是凸显自身特色,二是准确定位受众市场,三是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四是树立品牌意识。
谭倩云[3](2013)在《村务公开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村务公开制度是政务公开制度在基层的实践,村务公开的发展水平是我国基层民主扩展成效的重要体现。现如今,村务公开在促使农民群众依法管理农村事务、加强村干部与广大农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针对村务公开工作提出了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思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粗糙集理论,客观分析和评价了村务公开的绩效,既丰富了理论研究成果,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表现在以下4各方面:(1)村务公开绩效评价理论基础。首先阐述了村务公开的内涵及特征、村务公开的相关要素、村务公开绩效评价的内涵等内容,并从国家的发展战略、农村群众的需求和村民自治三个不同角度提出村务公开绩效评价的意义,形成本文的理论框架。(2)村务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基于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设计思路、指标多轮次筛选和指标定义,完成了村务公开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然后阐述了粗糙集理论的优势和粗糙集方法评价模型的步骤,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村务公开绩效智能评价模型。(3)村务公开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以湖南省浏阳市下辖的6个乡镇中的18个村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邮件和当面调查方式进行双向数据收集,把收集到的原始数据根据粗糙集理论的要求进行离散化处理,然后利用粗糙集理论方法对村务公开绩效评价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实证结果,分析了影响村务公开工作开展的因素。(4)有效实施村务公开绩效评价的建议。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完善村务公开绩效评价制度、构建村务公开绩效评价多维主体、科学评价村务公开绩效、合理利用绩效评价结果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村务公开的政策建议。
曾琼[4](2008)在《论地方大学形象塑造》文中研究说明形象塑造是人类的自觉行为,追求良好的社会形象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当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形象制胜的时代,形象之于个人或组织的重要性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在以竞争为主要生存、发展方式的现代社会,大学尤其是地方大学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压力,加强形象塑造,对内凝聚人心,增强对本校理念、战略和精神的认同感;对外,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是我国广大地方大学改善办学环境、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竞争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当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初级阶段以后,大学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所有大学均面临一种严重的危机感,地方大学的感触尤甚。通过研究,探索地方大学形象塑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明确地方大学的形象观,提出地方大学形象塑造的科学策略,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教育学和形象学理论为指导,在探讨形象及大学形象的本质、特征及考察大学形象历史嬗变的基础上,认为地方大学形象是地方大学作用于相关社会公众并在作用对象中形成的综合印象和评价。与部属院校明显不同,地方大学形象具有地域性、文化的差异性、作用对象的特定性等基本特征。但是,目前地方大学形象塑造存在着形象理念和形象实践等多方面的误区,在形象理念上一味模仿,目标上好高骛远,在形象实践行为中重形式轻内涵,校园外显形式单一而雷同,形象建设缺乏系统性。因此,塑造良好的地方大学形象首先应该从形象理念、形象行为、形象视觉识别系统三个方面入手做好形象设计,在此基础之上注重从校长、教工、大学学生、校园环境等方面加强物质形象的塑造,从准确凝练大学理念、把握独特的大学精神等方面加强精神形象的塑造,同时,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途径实现自身形象的对象化。
寒青[5](2008)在《爱,流过界河》文中研究表明一份史无前例的"托孤协议"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爸爸是一名警察,"女儿"是他亲手抓获的一名重刑犯的女儿,一段错综复杂的"恩怨"让他们走到了一起。道德融化坚冰,爱流过界河。这就是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王家巷派出所副所长刘继平和"女儿"珍珍之间的感人故事。
李志林,张尚武[6](2006)在《走进乡村 实地做好新农村报道》文中提出
二、一号文件点亮致富“心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号文件点亮致富“心灯”(论文提纲范文)
(1)书写大国“三农”的时代华章(论文提纲范文)
着眼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三农”重大需求 |
(2)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三农最前线》报道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选择研究对象的原因 |
1.3.2 样本的选择方法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三农最前线》栏目概述 |
2.1 《三农最前线》的创办背景 |
2.2 《三农最前线》的发展历程 |
2.3 《三农最前线》的主要板块 |
第3章 《三农最前线》报道特色 |
3.1 报道选题契合农民需求 |
3.1.1 报道农村热点 |
3.1.2 传播对农政策 |
3.1.3 普及农民生产知识 |
3.1.4 帮助农民解决生活生产问题 |
3.1.5 “三农”之外的热点社会新闻 |
3.1.6 救助农村弱势群体 |
3.1.7 反映农村风貌和农民精神面貌 |
3.1.8 介绍致富经 |
3.1.9 以省内新闻为主,兼顾省外重要新闻 |
3.2 报道手法形象直观,通俗易懂 |
3.2.1 深入新闻现场,在田间地头倾听农民心声,解决现实问题 |
3.2.2 叙事故事化,吸引受众关注 |
3.2.3 实时连线,增强时效性和现场感 |
3.3 节目编排清晰明快,符合受众收视习惯 |
第4章 《三农最前线》对同类节目的启示 |
4.1 凸显自身特色 |
4.2 准确定位,开拓受众市场 |
4.3 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 |
4.4 树立品牌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村务公开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村务公开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2.1 村务公开基本理论 |
2.1.1 村务公开的内涵及其特征 |
2.1.2 村务公开的相关要素 |
2.2 村务公开绩效相关概念界定 |
2.2.1 绩效及绩效评价的界定 |
2.2.2 村务公开绩效 |
2.3 村务公开绩效评价意义 |
第3章 村务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 |
3.1 村务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村务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2 村务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3.1.3 村务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选 |
3.1.4 村务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甄选 |
3.1.5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及单项评价指标的描述 |
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村务公开绩效评价决策模型 |
3.2.1 粗糙集理论的基本概念 |
3.2.2 数据离散化 |
3.2.3 构造决策表 |
3.2.4 获取权重值 |
3.2.5 计算评价值 |
第4章 村务公开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4.1 实证研究背景、目的及可行性分析 |
4.1.1 研究背景 |
4.1.2 实证研究目的 |
4.1.3 实证研究可行性分析 |
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4.2.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地调查 |
4.2.2 调查数据的处理 |
4.2.3 调查样本特征分析 |
4.2.4 村务公开的现状分析 |
4.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村务公开绩效评价决策分析 |
4.3.1 村务公开绩效评价分析 |
4.3.2 村务公开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第5章 有效实施村务公开绩效评价的建议 |
5.1 完善村务公开绩效评价制度 |
5.1.1 强化制度建设 |
5.1.2 健全法制体系 |
5.2 村务公开绩效评价多维主体构建 |
5.2.1 科学设计评价体系 |
5.2.2 改善主体评价环境 |
5.3 科学评价村务公开绩效 |
5.3.1 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
5.3.2 建立有效的村务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5.4 合理利用村务公开绩效评价结果 |
5.4.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村务公开责任 |
5.4.2 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提升村务公开工作效率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村务公开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评分表 |
附录B 村务公开绩效评价指标隶属度 |
附录C 村务公开绩效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论地方大学形象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概述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地方大学形象塑造的理论基础 |
2.1 形象与大学形象 |
2.2 大学形象与大学精神 |
2.3 大学精神与大学竞争力 |
2.4 提升地方大学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
2.5 地方大学形象塑造的社会背景 |
第三章 地方大学形象塑造的误区 |
3.1 地方大学形象理念的误区 |
3.2 地方大学形象实践的行为误区 |
第四章 地方大学的形象设计 |
4.1 形象设计的由来 |
4.2 形象识别原理(CIS)的主要内容 |
4.3 基于CIS的地方大学形象设计 |
第五章 地方大学形象塑造 |
5.1 形象塑造 |
5.2 地方大学形象塑造策略 |
5.3 地方大学形象的对象化 |
第六章 地方大学形象塑造的案例分析 |
6.1 吉首大学形象设计方案 |
6.2 吉首大学的形象实践 |
6.3 地方大学形象塑造的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走进乡村 实地做好新农村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连续三年策划“走进乡村关注三农” |
《湖南日报》连续开展“走进乡村 |
追求报道实效 |
一是在战役性报道中找准政策与新闻的结合点。 |
二是在报道中将念好致富经与解开困惑结相统一。 |
三是在报道中既走进“新闻点”又反映全省的“面”。 |
吹“沙”见“金” |
四、一号文件点亮致富“心灯”(论文参考文献)
- [1]书写大国“三农”的时代华章[N]. 江娜,吴佩. 农民日报, 2018
- [2]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三农最前线》报道特色研究[D]. 靳琳琳. 河北大学, 2014(12)
- [3]村务公开绩效评价研究[D]. 谭倩云. 湘潭大学, 2013(06)
- [4]论地方大学形象塑造[D]. 曾琼.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0)
- [5]爱,流过界河[J]. 寒青. 中国作家, 2008(05)
- [6]走进乡村 实地做好新农村报道[J]. 李志林,张尚武. 中国记者,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