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淮海平原种植业持续发展的困境与技术需求探析——以河北省藁城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怀洲[1](2021)在《韩城市农业结构演变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蕾[2](2021)在《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水资源短缺,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灌溉用水消耗巨大,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使得原本水资源短缺及浪费的问题更加严峻,尤其是对干旱区水资源的影响愈发深刻。因此,必须寻求切实可行的应对机制缓解水资源日益突出的用水供需矛盾,价格能够反映产品的稀缺程度,水价偏低会导致农业水资源浪费严重,而科学合理的制定农业灌溉水价,借助价格的杠杆作用,对于调节农户的决策行为,促进农业节水的实现,以及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就制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经济手段水价为研究目的,以艾比湖流域的农户调研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基于对所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河流水系与湖泊面积情况、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首先系统地探讨了当前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研农户的基本情况及农业灌溉水价现状,发现艾比湖流域水资源使用及水价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入湖水量不足、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水价制定不合理,以及水价改革管理不科学。其次以农户作为第一视角,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农户对于水价上涨的心理承受能力,再运用ELES模型与水价承受能力指数法,探究农户对于水价改革的经济承受能力,试图找出适宜的水价范围标准;并基于农户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确定,借助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与T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利用系数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对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及节水灌溉的博弈进行梳理和探讨,并提出适宜流域水价改革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得出的结论如下:(1)64%的农户在水价上涨较大时的决策行为难以改善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艾比湖流域农户对于水价上涨100%时的响应可看出,39%的农户选择了不再种地,转换到其他产业,20%的农户选择了打井,选择改变种植业结构及调整灌溉方式的农户分别占到17%和14%,选择优化农业管理模式和什么都不做,继续种地的农户分别占到6%和5%。影响农户进行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位置、教育水平及是否打井,其中年龄较大、有一定教育水平的农户在水价上涨时更倾向于采取打井措施。可见,农户在水价上涨时所表现出的支付意愿较小,提高水价的幅度较大会降低农户种植的积极性。(2)农户对于水价改革的经济承受范围为600-1082元/hm2,可提升空间为482元/hm2。艾比湖流域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在4845元以下的农户家庭所占比例为3%,其对灌溉水价无支付能力;年人均纯收入在4845-13780元之间的农户家庭所占比例为11%,其有一定的灌溉水价支付能力;年人均纯收入在13780元以上的农户家庭所占比例为86%,其对灌溉水价具有支付能力。水价的界限值为1950元/hm2,调整空间的平均值为960元/hm2;单位水价可调整范围在0.11-0.32元/m3之间,平均值为0.18元/m3。结果表明,水价尚有上涨的余地,且农户对于水价改革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3)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利用系数为0.425。艾比湖流域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较高,其中种植玉米的均值为0.78,种植棉花的均值为0.85,而灌溉用水效率均值较低,其中种植玉米的均值仅为0.44,种植棉花的均值仅为0.41,且均存在较大的节水潜力。灌溉水费、水资源短缺与否及灌溉方式对流域的灌溉用水效率产生的正向影响较为显着,而农户年龄、农业劳动力、灌溉面积、非农业收入比例、受教育程度、是否打井及是否为村干部与灌溉用水效率不具有明显相关性。可见,流域的灌溉用水效率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且影响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与灌溉管理方面有关。(4)政府在水价制定改革中应纳入农户参与式管理模式。灌溉水价改革作为灌溉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范围较为广泛,其中各个参与者间的产权制度及角色安排较为复杂,会对灌溉水价改革的进程产生影响,且农户对灌溉水价改革政策的实施起主导作用。参与节水灌溉博弈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水资源管理组织和用水农户,其中是否采取节水灌溉技术的关键仍然是用水农户。这说明,艾比湖流域水价改革管理应当重视传统利益相关者间水权制度的完善、利益相关者各自的职责分配、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以及农户用水协会组织的建立。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总结出本研究适宜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保证充足的水源,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提升农户自主节水意识,保障水价在农户的可承受范围;强化农业用水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水价调节的功能;改善灌溉管理制度,明确区分不同参与者的职责;建立健全水权制度,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构建良好的农户用水协会运行环境,加强协会支持体系的建设。
魏璐瑶[3](2021)在《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差异化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分化和“重城轻乡”的战略驱动下,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日益严峻,乡村地域系统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实施,为破解乡村病、激活乡村发展要素、提高乡村地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良好契机。它明确指出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村发展,以破解乡村地域振兴发展面临的问题为导向,以弥补城乡一体化的乡村发展短板为目标,分区分级分类探讨乡村地域优化发展路径。一定地域范围和历史发展阶段,由人文、经济、社会等要素构成的主体系统以及由资源、环境等构成的本体系统在一定范围的乡村地域空间内影响制衡,经过物质循环、能量传递和信息交流等,推动乡村地域人口、产业、土地利用结构不断变化。在内核驱动力、城市外援力、城乡交互力的共同影响下,乡村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演变趋势。深入剖析乡村地域多样化分异演化规律和比较优势,是重塑乡村发展活力的重要命题,也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落实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村庄是乡村地域生产关系和社会文化传统的外在表征,反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作用反馈机制。当前中国乡村人口处于大规模流动迁移时期,人居分离现象加剧,村庄面临空间优化与重构的客观现实需求。在历史渊源、生活习俗、传统观念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乡村地域建房热潮兴起,原本农民自发布局的村庄无序扩张,越来越多的“空心村”产生,土地资源低效粗放浪费现象严重。江苏省作为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前沿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村庄内部空间格局、要素和组织结构等呈现出加速变动和重构趋向,并体现为多样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分区是基于一定的发展条件、生产结构、历史文化等特征,揭示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从而进行的地域类型划分,同一乡村地域发展类型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相似性。诊断识别不同地域类型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和发展路径有利于明确不同乡村地域村庄发展短板,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城乡统筹背景下重构乡村发展格局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综合构建江苏省村庄空间布局优化分区方案,明确不同地域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分类实现路径。并选择典型案例区域,对不同类型乡村地域内村庄推进重点集聚优化、特色集聚优化和均等集聚优化研究,分别围绕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技术方法体系构建、传统农耕文明特色保护和完善满足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需求视角,深入探讨江苏省典型县域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研究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主要论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并对相关概念内涵、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理论基础加以阐释,明确本研究的科学问题。第二部分为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地域类型划分部分,包括第3章和第4章。首先,基于江苏省村庄集聚和脆弱性耦合关联特征,明确村庄布局现状评价的分区结果;其次,在考虑到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环境差异的同时,结合公众和政府在村庄空间布局优化过程中的参与意愿和推进能力,综合集成判别形成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分区方案,并探讨不同类型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总结凝练典型地域分区村庄发展特色、优化思路、优化方法、实现路径等的差异之处以及共同特点。第三部分为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典型地域分区的不同实现路径探讨,包括第5章、第6章和第7章,分别选择苏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典型乡村地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其中,第5章针对徐淮平原区内村庄布局优化的发展现状,突出村庄空间布局合理优化的必要性,并形成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技术方法体系。通过选取代表性案例区,探讨不同耕作条件下村庄空间布局的动态保留方案,最终明确村庄空间布局的科学整理途径。第6章针对里下河及沿海平原区村庄空间布局现状,明确该类型地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并选取典型案例区,探讨个体层面和区域尺度下农耕文明的特色保护与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协调发展模式。第7章针对太湖平原区内村庄布局现状,明确经济发达且交通优势突出的乡村地域系统内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推动下,对标城市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构建涵盖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活圈体系,满足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和生活福祉,并据此优化村庄空间布局。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展望部分,包括第8章。主要阐述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归纳并展望未来的深入研究方向。本研究形成的主要结论为:(1)江苏省村庄空间异质性和集聚形态的方向性特征明显;县域乡村脆弱程度存在地域分区不均衡现象,子系统相关性较弱,空间耦合特征尚不明显;村庄集聚与脆弱性关联评价可形成低集聚高脆弱型(LH)、高集聚低脆弱型(HL)、中集聚中脆弱型(MM)以及高集聚高脆弱型(HH)四类现状分区。(2)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形成“两片六区”的分区方案,“两大片区”为长三角片区和淮海片区,“六大分区”包括太湖平原区、宁镇山岭丘陵区、沿江平原区、里下河及沿海平原区、淮河流域区和徐淮平原区。(3)徐淮平原区应以村庄重点集聚优化为实现路径。在满足农业生产耕作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不同耕作条件下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技术方法和合理路径。秉承“自下而上适宜”和“自上而下统筹”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优化适宜性评价—空间竞合迭代评价—地域功能网络评价”的空间组合识别方案。(4)里下河及沿海平原区应以村庄特色集聚优化为实现路径。基于区域尺度和个体层面探讨江南水乡特色保护和农耕文明传承经验,剖析村庄布局优化与生态红线划定之间的矛盾关系,并系统梳理形成谨慎使用生态红线优化村庄布局、加快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确立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体系的村庄整理途径。(5)太湖平原区应以村庄均等集聚优化为实现路径。构建形成包括“基本生活圈”、“一级生活圈”和“二级生活圈”在内的生活圈体系,利用综合配置模型对生活圈构建基础上的村庄空间布局进行进一步优化,最终得到重点保留村庄、优先保留村庄和适度保留村庄的分类布局优化方案。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区域特色创新:江苏省是城乡二元转型的前沿区域,同时不同地域具备明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差异。基于江苏省发达省情的基本前提,统筹考虑政府、农民等不同利益方在空间布局优化过程中的意愿与能力差异,提供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科学落地性的村庄布局优化方案。(2)研究内容创新:构建县域村庄空间优化布局分区的总体分析框架,形成省域范围内村庄布局分类优化的基本方案,重新发现了传统集镇在新时期县域村庄空间布局优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从地理学视角解构乡村公共空间基本内涵,进一步丰富了乡村地域类型研究内容。(3)技术方法创新:综合集成构建村庄布局动态优化的技术方法体系,有机融合“自上而下统筹”与“自下而上适宜”双重视角,为不同耕作条件下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的确立提供了多情景和多场景的技术方法支撑。并基于内在逻辑完整的技术方法论,对县域村庄功能进行了动态模拟与综合分析。
丁锐[4](2020)在《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我国农村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而从基本面看农民精神文化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当前凋敝的乡村风气之间的矛盾愈发影响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基于我国踏入新时代伟大征程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党的十九大针对农村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则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做出了分门别类的阶段性指导,并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及中国当代领导人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我国进行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对陕西省南部涵盖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三地农村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现状进行研究。针对当前陕南地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所存在的精神文化生活单一、人际关系淡漠、优秀传统道德不断丧失,以及基层组织的工作方式存在误区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在研究中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与调查访谈的深入了解,对陕南农村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及问题进行分析概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介绍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乡风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概括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阐释了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从基层干部、农民主体、生态氛围、乡土文化等四个方面对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做了概述,并指出了乡风文明建设蕴涵的意义作用。其次,分析了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实践,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对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和问题予以呈现,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当前政府工作机制、固有经济文化基础、传统文化冲击、建设工作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从本研究的核心领域来分析,主要着力于针对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营造生态村落氛围、利用本土教化资源、多方合力优化工作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致力于促进提高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
田俊峰[5](2020)在《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转型概念提出以来,伴随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及土地变化科学的形成,以探讨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重要议题。土地利用转型包含着显性与隐性两种形态的改变。但是,当前研究仍存在对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关注不足、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割裂、在政策制度性因素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综合作用机理方面认识不清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探索。当前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地经济社会转型与生态变革过程,国土空间利用过程中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为表征的人地矛盾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且日益突出,形成对深化与发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迫切需求。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突显,土地利用问题突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生态安全保护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土地资源管理、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政策作用下的典型区域,其土地利用转型呈现出显着的政策主导特征。探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对解决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总结,基于土地变化科学、地理学等学科重要基础理论,提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构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框架。以东北三省为例,对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过程、机制进行系统解析,并基于当前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突出问题以及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与新挑战,从政策系统的视角提出针对性的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路径与措施,形成系统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范式。论文为综合解读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问题提供分析范式与分析路径参考;此外,论文将远程耦合理论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破除了既有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存在的区域与尺度局限性问题,发现了土地利用转型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下外生性因素的重要作用,补充与拓展了土地利用转型相关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科学模拟与预测区域土地利用演化过程,并通过对政策的合理优化以引导区域土地利用向可持续方向演进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也可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方向参考与决策依据。本研究共分为八章,主要观点与内容如下:1.在中国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经济社会发展受政策作用显着的欠发达地区,存在一种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即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其实质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政策性因素的直接作用以及政策性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呈现出―空间冲突——低级协调——冲突加剧——高级协调‖的―渐进上升式‖演进过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阶段性、外部性与外生性、复杂性与系统性、趋向性与不稳定性。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应从土地稀缺与土地集约化、区域功能定位、经济现代化与城镇化、市场化与全球化、人口增长与迁移等方面进行系统综合解析。2.基于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过程、经济增速、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可将东北三省1995—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1995—2005年);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2005—2010年);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2010—2015年)。伴随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东北三省发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3.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包含显性形态转型与隐性形态转型的综合过程。显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耕地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先降后升,耕地内部水田占比持续上升,耕地增长来源由林地与草地向未利用地转变,耕地的空间扩张集中于三江平原地区;林地、草地、水域呈―下降—趋稳—再下降‖的转折性变化,三种用地类型向耕地的大规模转出导致区域生态用地数量减少;未利用地向耕地转出规模持续扩大,导致未利用地面积加速下降,未利用地的减少亦集中发生于三江平原地区,且其范围逐渐扩大;建设用地面积加速增长,建设用地内部非农建设用地占比持续上升,建设用地增长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市—城市带与沿海沿边地区—哈长城市群核心区‖的转移路径。4.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核心在于功能转型,其土地利用功能可划分为发展支撑功能、发展动力功能、生态基础功能三大核心功能。其中,发展支撑功能包含农业生产与农村稳定两个子功能,发展动力功能包含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子功能。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功能结构演进方面,区域土地利用功能以发展动力功能为主导,存在―多元化特征—单一性突出—再趋多元化‖的演化过程。在功能水平时空演化方面,区域土地发展支撑功能呈―缓慢退化—恢复提升—提升加速‖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由―西高东低‖向―北高南低‖转化;发展动力功能呈―缓慢退化—高速提升—缓慢提升‖的剧烈变化过程,功能两极分化日益明显;生态基础功能呈―缓慢退化—趋向稳定—加速退化‖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在功能间协调关系方面,区域土地农业生产功能与农村稳定功能间协调性―由降转升‖,但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协调性―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日益凸显;区域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间关系失调严重,但呈由退化转向改善的过程,―东强西弱‖的空间特征逐渐显现。5.对于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的受多重政策影响作用明显、经济市场化程度低的欠发达地区,其土地利用转型是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是一个远程耦合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远程耦合系统中,区域外部土地利用系统与全球系统构成发送系统,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为接收系统。发送系统以资金流、信息流、政策流、物质流为主要载体,以全球化、远程连接、宏观统筹为主要形式作用于接收系统。在发送系统的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交互作用,形成主导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的两大路径,即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供给,―引导‖区域及个体土地利用行为,―约束‖并形成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基本框架,决定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方向;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需求,决定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速度与强度。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远程耦合框架内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经济变化诱发路径交互耦合与拮抗的结果,以市场环境与全球化发展为代表的区域外生性过程是两大路径交互的关键过程。6.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面临土地空间冲突与功能冲突加剧恶化的―新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的直接目标、控制目标和最终目标,并从国土空间治理、土地管理政策优化与制度创新、城镇化政策设计、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优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促进区域土地利用有序转型。
高海秀[6](2020)在《中国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畜牧业是农业的支柱部门,牧草产业是畜牧业提质增效乃至整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尤其是在国内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生态环境压力逐步加大的背景下,在保护和有效利用天然草地的同时,积极推动人工种草发展牧草产业非常迫切。但在传统农耕文化影响下,我国牧草产业发展缓慢,从国家层面真正将牧草作为一个产业来决策也只是近十多年的事。近年来,尽管国内牧草产业较快发展,但离市场需求还相差较远,主要草产品国内缺口达1/3以上。所以,基于生产实践的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实证研究牧草种植者生产决策的行为及影响因素,探寻如何促进国内牧草生产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科学回答牧草生产是否有效益以及牧草种植者“种还是不种”、“种多少”及发掘相关决策的影响因素这样一个总目标,依托农户行为理论同时考虑到牧草作为中间产品和粮食的竞争作物,生产者种植决策必然会受到牧草产业与其终端消费市场的连接状况以及与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的影响这样一个特殊性,使用牧草生产八个典型省份527户实地调研问卷资料和牧草产业经济研究室2011-2018年牧草生产成本收益定点监测数据,并辅之以历年主管部门有限的宏观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投入导向的BCC模型、Malmquist模型、二元选择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在测算不同时空条件下中国牧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耦合协调度变化,以及牧草生产与主要竞争作物——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及变化分析,牧草与粮食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趋势变动及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牧草种植者的生产行为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分析了基于风险规避视角的牧草生产者决策行为和不同经营规模、不同经营类型的牧草生产者未来种植意愿及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在丰富牧草产业经济研究领域、充实研究内容和拓展研究视角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边际学术贡献。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草畜产业系统耦合协调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在过渡区间且区域差异明显;牧草种植技术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技术进步是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驱动力;风险规避行为对不同样本群体牧草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差异显着,教育程度、生产机械的可得性等其他一些重要影响因素也会对种植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差异明显,政策扶持等因素可显着提高种植意愿;组织化行为正向影响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但对不同类型生产者影响差异显着。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因地制宜推进草畜产业系统耦合,鼓励发展草畜结合经营模式;二是提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水平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牧草产业生产效率;三是建立健全产业风险管理体系,护航牧草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四是加强牧草生产组织化发展程度,鼓励创新利益共享机制;五是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实现政策支持精准发力。
张婉双[7](2020)在《河北省土地综合利用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有限资源,土地的合理利用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然而随着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土地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粗放利用、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土地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成为部分地区发展的桎梏。因此,亟需进一步了解当前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其土地综合利用绩效进行实证测度,据此探索进一步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论文以河北省11市为研究对象,首先了解河北省经济发展、自然地理及土地利用等实际情况,总结当前土地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熵值法赋权做出纵向评价,结合TOPSIS法的贴近度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得出11市土地综合利用绩效评价的结果,后探讨提升河北省土地综合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通过纵向评价结果可以得出,河北省各市整体的土地利用绩效得分仍不高,在2016年后,由于政府对土地利用进行有效管理、重视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私自改变耕地用途、充分利用建设用地资源,整合废弃荒地等原因,推动了石家庄、廊坊、衡水等地的绩效得分趋势都呈向上趋势,有明显改善,邯郸、保定、沧州较为平稳,而邢台的得分呈直线下降趋势;针对所呈现不同的变动趋势,在利用方式、土地环境等方面,各地应因地制宜探寻出有效的解决途径;第二,通过对分区城市的横向对比得出,借助政府土地资源统筹和优化、各土地相关部门职责明确、土地用途严格管控、城乡建设详细规划、审批流程科学规范等措施,邯郸、保定、唐山土地利用绩效相对较好;第三,受到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用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利用率较差,导致了张家口、承德两地绩效得分较低,这是提升张承地区土地利用水平的难题。根据研究结果,从政府管控、土地利用模式、与生态建设的关系等多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能够提升河北省土地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为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间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最终为实现河北省各市更优质发展提供宝贵思路。
宋雪菲[8](2020)在《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以河北省小麦—玉米节水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例》文中提出为适应国家有关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要求,2016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在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设立相应的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三个层次的研究项目,来探索我国粮食丰产增效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为首次设立的重点专项,这类项目的实施效果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项目的社会效益由于其涉及人员广、影响范围大成为评价项目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但由于项目社会效益难以进行量化评价,实践中主要采用定性评价方法,导致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的随意性,进而影响了项目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本文以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此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研究及实践探索,为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也为其他农业重大科技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提供借鉴,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综合效益。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福利评价理论为指导,运用物元分析法探索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首先是分析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的特点及实施中涉及的主要参与主体,探索这类项目社会效益产生的机理,在此基础上,以项目目标为导向,从农业升级、农民发展、技术推广三个方面构建了该类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熵权法分析了不同评价指标对社会效益的影响,并根据社会效益评价的多目标性特点,建立了基于欧式贴近度的物元评价模型,探讨了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方法;最后,以河北省小麦-玉米节水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例进行应用研究,对河北省三大生态类型区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应用。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从农业升级、农民发展、技术推广三个方面构建以目标为导向的指标体系,是评价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的基础;通过构建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的物元评价模型,可以解决这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难以量化的问题,通过项目在不同地区实施所形成的贴近度比较,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项目所产生的社会效益;通过本文案例的运用,验证了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可操作性。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对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形成社会效益的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农业升级、农民发展、技术推广三个层面构建了该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该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奠定了基础;二是探索了物元分析法在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中的应用,通过构建这类项目物元评价模型,测算项目实施的贴近度指标,比较项目在不同区域实施所产生社会效益的优劣度,从而达到评价项目社会效益实现程度的目的,解决了项目社会效益评价难以量化的问题。本项研究为有关部门开展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提供了可参考的案例,也为开展其他相关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提供了借鉴。
闫梦露[9](2020)在《新型职业农民对城郊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认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失衡”发展背景下引发的农业人口非农化、土地利用非农化将农业发展过程中人多地少的“土地稀缺”问题进一步激化为人少地少的“人地稀缺”问题,人地要素失衡问题日益尖锐。“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解决以上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除了在土地上大做文章外,不妨考虑从人的方面进行创新和关注。2012年以来,在国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制度创新作用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农民新型化、职业化和农业商品化正经历着快速的转型与发展。在此期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促进,城乡发展要素之间的频繁交互和农业技术发展带动等方面因素的叠加作用,我国大棚面积迅速扩张,成为国内外大棚面积扩张的主要区域,催生了剧烈的土地利用转型。以大棚种植为导向的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成为研究乡村农地利用转型、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窗口,对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郊区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郊区农地利用的“大棚化”转型。此外,塑料大棚的大量使用及特有的生产模式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威胁着菜农的身体健康。然而,国内缺乏对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提法和直接研究,与此相关的多为大棚种植的影响因素研究,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研究提供了不少启发,但遗憾的是农户微观视角的研究较少,更少涉及从人力资本角度或职业素质层面引起的农民类型分化对农地利用变化和转型的影响。因此,本文从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新型职业农民主体这一微观视角出发,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政策因素及种植结构要素等,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对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差异化的影响程度和内在规律,诠释城郊人地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区域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认定标准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有效解决地谁来种、怎么种好的现实难题,以期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和乡村振兴。本研究拟解决的重点问题在于通过概念分析与文献梳理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对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难点在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的定量测度及调研数据的统计,即如何以实证方法把握住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真实情况和认定标准的可操作性。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对城郊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机理,通过建立二者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此阐明二者的相互关系和内在逻辑。基于此,以江苏省南京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问卷调研获取的一手数据,选取4个维度综合评价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户籍属性和政策文件对农民类型进行划分,统计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民的发展水平差异和区域差异;此外,分析了农地大棚种植差异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模型探索了新型职业农民对南京市郊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评价与农民类型划分:依据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从农民基本素质、农业技能素质、全职务农程度、经营管理素质等4个维度建立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到最终实际得分情况。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得分在空间上呈现梯度差异,基本呈现以江宁区和溧水区为高值区,由此在南向和北向纵深方向上梯度递减的规律,且乡镇边缘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也较低。依据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得分、政策标准满足与否、农民户籍进一步划分研究区农民类型。(2)南京市大棚用地近年来的变化格局、研究区大棚化转型指标的量化及空间分异特征:大棚用地的高值区和全市大棚种植重心在1995年—2005年—2017年间的转移路径为栖霞区—江宁区—雨花台区,整体呈现先南下后北上的迁移规律,并且大棚种植重心和全市建成区重心在1995—2010年沿y轴对称,存在较为微弱的“城进农退”现象。选取大棚种植决策、大棚经营规模和大棚化指数表征大棚化转型指标,研究区农地利用大棚种植情况空间分布不均:高值区以江宁为中心、雨花台区位副中心,呈现四周低,中间高的规律。不同类型农民大棚种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新型职业农民的大棚化转型比其他传统农民更加剧烈,需要重点关注。总体来看,各类型农民在大棚经营规模和经营比例上表现为“新型职业农民高于传统农民”,“外来职业农民高于本地职业农民”,“外来传统农民高于本地传统农民”的特征。(3)新型职业农民对大棚化转型的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是大棚种植选择的核心群体,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的提高,其在增加大棚经营规模和大棚经营比例上的重要促进作用将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种植结构、家庭人口和经济特征、农业政策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户在郊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方向和程度。(4)不同类型农民对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现实职业型农民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和大棚化转型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对大棚化转型影响的剧烈程度等同甚至超过了政策认可型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持续关注并培养鼓励。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围绕以下五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一是重视现实职业型农民在农民转型和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切勿忽视“被遗忘的群体”;二是完善农业补贴等相关激励政策;三是多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本土化的同时重视外来导入;四是平衡各类型农户协调发展;五是差别化政策措施,“菜篮子”、“米袋子”两手抓。
杨少康[10](2020)在《郑州市种植结构调整的效益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属于全球的农业大国,现如今,极大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即为水资源,水资源往往会出现供需失衡情况,与此同时,过多开发本就有限的水资源,将会使得某些地域出现地下水位降低的情况,不利于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故而,有必要围绕水资源利用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细致探究,而调节种植结构将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现有的水资源。本文以郑州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历年农作物种植结构与用水结构情况,然后以农业经济效益和虚拟水最大及农业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在已确保当地资源充足的基础上,针对农作物当前的种植结构,构建科学适宜的优化模型。郑州水资源量匮乏,人均水资源量严重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弥补水资源的不足,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大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加权系数法将作物收益、虚拟水效益、节水效益的多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再基于MATLAB的linprog函数进行求解。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郑州现有的种植面积正在逐年降低,当前时期相对稳定;但是,农作物表现的种植结构存在显着波动,稳定性较差。因此,在“保口粮”的基础上调整郑州的种植结构,使作物常年保持在一定的水平。(2)基于优化郑州的农作物,利润增加82.08亿元,占优化前利润的94%,虚拟水量增加12.7亿m3,占优化前虚拟水量的36%,虚拟水效益也增加131.48亿元,占优化前虚拟水效益的86%。灌溉用水量减少了0.657亿m3,节水效果明显。种植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经济得到大幅度提高,提高农户种植作物的积极性和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水资源竞争力大大提高。优化方案能够满足当地人对粮食的需求,在尽量提高农作物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也能满足对当地水资源的控制。
二、黄淮海平原种植业持续发展的困境与技术需求探析——以河北省藁城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淮海平原种植业持续发展的困境与技术需求探析——以河北省藁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2)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业灌溉水价现状研究 |
1.2.2 农户承受能力及水价变动的影响研究 |
1.2.3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环境 |
2.1.3 河流水系及湖面面积 |
2.1.4 土地利用结构 |
2.1.5 社会经济 |
2.1.6 农业发展 |
2.2 研究方法 |
2.2.1 农业灌溉水价现状 |
2.2.2 农户对于水价上涨的心理承受能力 |
2.2.3 农户对于水价改革的经济承受能力 |
2.2.4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
2.2.5 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及节水博弈 |
2.3 数据来源 |
2.3.1 数据搜集 |
2.3.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章 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现状 |
3.1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3.1.1 入湖水量分析 |
3.1.2 用水总量分析 |
3.1.3 用水指标分析 |
3.1.4 水质评价分析 |
3.1.5 水库建设分析 |
3.2 农户的基本情况 |
3.2.1 各行政分区基本情况 |
3.2.2 调研农户的基本情况 |
3.3 农业灌溉水价现状 |
3.3.1 农业灌溉水价构成 |
3.3.2 农业灌溉水价定价 |
3.4 农业灌溉水价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入湖水量不足 |
3.4.2 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 |
3.4.3 农业灌溉水价制定不合理 |
3.4.4 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管理不科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艾比湖流域农户农业灌溉水价的心理承受能力 |
4.1 水价上涨的响应评估 |
4.2 农户响应的影响因素 |
4.2.1 变量选择的基本情况 |
4.2.2 影响农户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 |
4.3 农户对于水价上涨心理承受能力的讨论 |
4.3.1 农户决策行为对于水价改革的影响较为重要 |
4.3.2 水价上涨幅度较大不利于提升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
4.3.3 农户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整体有待提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艾比湖流域农户农业灌溉水价的经济承受能力 |
5.1 农户整体收支和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情况 |
5.1.1 农户整体收支情况 |
5.1.2 农户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情况 |
5.2 农户支付能力水平的界定标准 |
5.3 农户农业灌溉水价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 |
5.3.1 水费支出水平情况 |
5.3.2 农户用水户可承受水价范围 |
5.4 水价标准的调整空间 |
5.5 农户对于水价改革经济承受能力的讨论 |
5.5.1 现行农业灌溉水价偏低 |
5.5.2 农户对农业灌溉水价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
6.1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测定 |
6.1.1 投入产出变量选取与统计 |
6.1.2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利用系数测算 |
6.2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 |
6.2.1 影响因子变量选取与统计 |
6.2.2 影响灌溉用水效率的具体因素 |
6.3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讨论 |
6.3.1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利用系数偏低 |
6.3.2 农业灌溉管理制度有待改善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及节水博弈 |
7.1 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 |
7.1.1 传统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情况 |
7.1.2 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区分及界定 |
7.1.3 水价改革前后利益相关者的具体作用 |
7.2 灌溉的节水博弈 |
7.3 水价改革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7.3.1 传统利益相关者间的水权制度不健全 |
7.3.2 利益相关者各自的职责分配不明确 |
7.3.3 节水灌溉技术有待提升 |
7.3.4 农户用水协会组织的建立有待加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管理的对策建议 |
8.1 保证充足的水源,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 |
8.2 提升农户自主节水意识,保障水价在农户的可承受范围 |
8.3 强化农业用水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水价调节的功能 |
8.4 改善灌溉管理制度,明确区分不同参与者的职责 |
8.5 建立健全水权制度,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
8.6 构建良好的农户用水协会运行环境,加强协会支持体系的建设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本研究可能的特色与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问卷调查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差异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创造重要机遇 |
1.1.2 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
1.1.3 乡村地域系统呈现多元化发展和演化特征 |
1.1.4 地理学科特色将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基本保障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概况 |
1.6 数据来源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地域系统 |
2.1.2 县域村庄 |
2.1.3 乡村脆弱性 |
2.1.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2.1.5 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城乡统筹理论 |
2.2.5 综合区划理论 |
2.2.6 中心地理论 |
2.3 相关研究进展 |
2.3.1 乡村地域类型研究 |
2.3.2 村庄布局优化研究 |
2.3.3 脆弱性研究 |
2.3.4 人居环境研究 |
2.3.5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3章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的基本现状评价 |
3.1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现状的评价思路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江苏省村庄集聚特征分析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村庄集聚规模分析 |
3.3.3 村庄集聚方向分析 |
3.4 江苏省县域乡村脆弱性特征分析 |
3.4.1 研究方法 |
3.4.2 县域乡村脆弱性空间分异特征 |
3.4.3 乡村脆弱性致因特征分析 |
3.5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现状的地域分区 |
3.6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现状的分区发展方向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地域分区识别 |
4.1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地域分区识别思路 |
4.1.1 村庄布局优化的核心关联机制 |
4.1.2 村庄布局优化分区的思路框架 |
4.2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分区的影响因素 |
4.2.1 “自下而上”视角识别 |
4.2.2 “自上而下”视角识别 |
4.3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地域分区特征 |
4.4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分区发展导向 |
4.5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典型地域发展特征 |
4.6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典型地域发展导向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徐淮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与实现路径 |
5.1 徐淮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问题诊断 |
5.2 徐淮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 |
5.3 典型案例地选择 |
5.4 案例地数据来源与处理 |
5.5 案例地村庄布局优化的技术方法 |
5.5.1 优化适宜性评价 |
5.5.2 空间竞合迭代评价 |
5.5.3 地域功能网络评价 |
5.5.4 空间组合识别评价 |
5.6 案例地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整理途径 |
5.6.1 “自下而上适宜”优化方案 |
5.6.2 “自上而下统筹”优化方案 |
5.6.3 空间组合识别优化方案与整理途径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里下河及沿海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与实现路径 |
6.1 里下河及沿海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问题诊断 |
6.1.1 水乡文脉及农耕文明有待传承 |
6.1.2 特殊地理环境下村庄布局特征迥异 |
6.1.3 生态红线划定与村庄布局优化矛盾突出 |
6.2 典型案例地选择 |
6.3 案例地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整理途径 |
6.3.1 谨慎使用生态红线优化村庄布局 |
6.3.2 加快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
6.3.3 确立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太湖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与实现路径 |
7.1 太湖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问题诊断 |
7.2 太湖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 |
7.3 典型案例地选择 |
7.4 案例地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分析 |
7.5 案例地村庄布局优化的技术方法 |
7.5.1 交通可达性分析 |
7.5.2 生活圈体系构建 |
7.5.3 区位配置模型构建 |
7.6 案例地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整理途径 |
7.6.1 构建基于交通可达性的生活圈体系 |
7.6.2 基于生活圈体系优化村庄空间布局 |
7.6.3 基于区位配置模型优化村庄空间布局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 |
一、乡风文明的基本内涵 |
(一)乡风文明的相关概念 |
(二)乡风文明的基本内涵 |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文明观的经典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积淀 |
第二章 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任务 |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一)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内生动力 |
(二)农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必然选择 |
(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体现 |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
(一)加强基层干部队伍政风教育 |
(二)加强农民主体思想政治教育 |
(三)营造和谐健康乡村生态氛围 |
(四)继承弘扬传统优秀乡土文化 |
第三章 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发展现状 |
一、陕南地区乡风文明概况 |
(一)陕南地区背景概况 |
(二)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主要实践 |
二、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成效调研分析 |
(一)对乡风文明相关内容的认知提高 |
(二)对封建落后思想观念的态度转变 |
(三)对健康向上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多 |
(四)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加大 |
三、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
(一)基层组织文化建设缺失 |
(二)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堪忧 |
(三)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
(四)优秀传统道德趋边缘化 |
第四章 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
一、政府主导机制缺失 |
(一)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滞后 |
(二)刚性工作保障机制缺失 |
二、乡村基础力量薄弱 |
(一)乡村总体经济基础落后 |
(二)农民主体文化水平偏低 |
(三)乡村文化活动场域匮乏 |
三、传统村落文化凋敝 |
(一)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 |
(二)传统村落空心化严重 |
(三)本土乡愁归属感遗失 |
四、建设工作方式欠缺 |
(一)活动开展难以契合主体诉求 |
(二)社会力量利用参与程度较低 |
第五章 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优化对策探析 |
一、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引领乡风文明建设 |
(一)强化基层党政风貌建设 |
(二)培育乡村文化服务队伍 |
(三)完善政绩考核监督机制 |
(四)构建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
二、营造美丽村落环境滋养乡风文明建设 |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产业文化 |
(二)营造美丽宜居特色村落环境生态 |
(三)提升民众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水平 |
(四)健全夯实民众公共文化活动阵地 |
三、利用本土教化资源涵育乡风文明建设 |
(一)崇尚良好家风教化道德发展 |
(二)制定乡规民约规范自我教育 |
(三)树立乡贤道德榜样垂范引领 |
(四)重视民俗节日感召村落情怀 |
四、优化工作方式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
(一)打通基础宣传服务渠道 |
(二)汇集多方力量合力参与 |
(三)丰富先进文化活动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
1.1.2 转型变革新时代,对深化相关研究提出新要求 |
1.1.3 土地利用过程中政策制度因素影响作用日益凸显 |
1.1.4 东北三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与归纳分析 |
1.4.2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
1.4.3 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方法 |
第2章 研究进展与基础理论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土地利用转型内涵与理论 |
2.1.2 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转型特征 |
2.1.3 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
2.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相关概念 |
2.2.1 土地利用形态 |
2.2.2 土地利用转型 |
2.2.3 概念辨析 |
2.3 基础理论 |
2.3.1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
2.3.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3.3 远程耦合理论 |
2.3.4 土地扩张与土地集约化理论 |
2.3.5 土地节约与反弹效应理论 |
2.3.6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
2.4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内涵 |
2.4.1 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 |
2.4.2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解析框架 |
第3章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条件与背景 |
3.1 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 |
3.1.1 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 |
3.1.2 发展历史 |
3.1.3 功能分区 |
3.2 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 |
3.2.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
3.2.2 人口变化 |
3.2.3 城镇化进程 |
3.2.4 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特征 |
3.3 国家及区域政策环境与背景 |
3.3.1 国家宏观政策演变 |
3.3.2 区域发展政策的演进与解构 |
第4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显性形态转型过程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
4.2.1 类型规模及内部结构变化 |
4.2.2 类型间转化规模与转化方向变化 |
4.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
4.3.1 类型分布与类型转化空间变化 |
4.3.2 土地利用重心空间迁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过程 |
5.1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核心表征——功能形态相关问题 |
5.1.1 土地利用功能与多功能内涵 |
5.1.2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与解构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1 评价指标选取 |
5.2.2 研究方法 |
5.2.3 数据来源 |
5.3 土地利用核心功能分析 |
5.3.1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
5.3.2 发展支撑功能演变特征 |
5.3.3 发展动力功能演变特征 |
5.3.4 生态基础功能演变特征 |
5.4 土地利用子功能分析 |
5.4.1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2 农村稳定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3 经济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4 社会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5 土地利用子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5.1 发展支撑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5.2 发展动力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
6.1 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分析模型 |
6.1.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6.1.2 分析模型的选取与原理 |
6.1.3 分析模型选择结果 |
6.2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 |
6.2.1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 |
6.2.2 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 |
6.2.3 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 |
6.3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
6.3.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总结 |
6.3.2 转型路径与转型机制探索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 |
7.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7.1.1 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
7.1.2 土地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 |
7.1.3 耕地的不可持续利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
7.1.4 耕地粗放低效利用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 |
7.2 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新要求、新挑战 |
7.2.1 国家宏观背景 |
7.2.2 新一轮东北振兴:新政策与新要求 |
7.2.3 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 |
7.2.4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
7.3 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建议与措施 |
7.3.1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目标 |
7.3.2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政策优化路径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牧草和牧草产业 |
2.1.2 牧草生产者 |
2.1.3 生产行为 |
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1 舒尔茨的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恰亚诺夫的农户行为理论 |
2.2.3 风险规避型农户行为理论 |
2.3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1 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 |
2.3.2 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中国牧草产业的历史演进与现实约束 |
3.1 中国牧草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政策变迁 |
3.1.1 萌芽时期(1949-2007年) |
3.1.2 成长时期(2008-2014年) |
3.1.3 快速发展时期(2015年-至今) |
3.2 中国牧草产业发展成就 |
3.2.1 生产形势总体向好,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
3.2.2 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产业基础逐步夯实 |
3.2.3 发展方式不断创新,多种经营模式涌现 |
3.2.4 综合效益逐步显现,种养积极性得到提升 |
3.2.5 已经成长为一个日益重要且不断壮大的农业产业 |
3.3 中国牧草产业面临的现实约束 |
3.3.1 传统种养观念改变困难,牧草产业发展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可 |
3.3.2 产业科技力量储备不足,核心领域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 |
3.3.3 产业扶持政策力度不足,发力不够精准 |
3.3.4 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
3.3.5 空间布局尚需优化,草畜结合力度仍待加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牧草产业和畜牧业耦合协调度及空间格局分析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1 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
4.1.2 空间自相关的度量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耦合协调度的测算 |
4.2.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数据来源 |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贡献系数的新定义 |
4.2.4 结果分析 |
4.3 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1 全局Moran's I指数 |
4.3.2 局部Moran's I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牧草与粮食生产成本收益及生产效率比较研究 |
5.1 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
5.1.2 研究方法 |
5.2 主要牧草和粮食作物成本收益比较 |
5.2.1 收益项目比较 |
5.2.2 成本项目比较 |
5.3 主要牧草和粮食作物生产效率比较 |
5.3.1 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
5.3.2 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牧草种植者生产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 样本来源及基本特征 |
6.1.1 样本点的分布 |
6.1.2 样本户的基本特征 |
6.2 样本户牧草种植基本情况 |
6.2.1 样本户牧草种植年数和经营类型 |
6.2.2 样本户牧草种植种类及地区分布 |
6.2.3 样本户牧草种植生产投入情况 |
6.3 样本户牧草生产行为特征 |
6.3.1 不同样本群体生产决策行为 |
6.3.2 不同样本群体组织化行为 |
6.3.3 不同样本群体技术选择行为 |
6.3.4 不同样本群体风险规避行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 |
7.1 理论分析与数据说明 |
7.1.1 理论分析 |
7.1.2 数据说明 |
7.2 实证研究设计 |
7.2.1 模型设定 |
7.2.2 变量说明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基准回归 |
7.3.2 稳健性检验 |
7.4 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决策影响因素 |
7.4.1 不同经营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决策影响因素 |
7.4.2 不同规模的生产者牧草种植决策影响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牧草生产者未来种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
8.1 理论分析与变量选择 |
8.1.1 理论分析 |
8.1.2 变量选择 |
8.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8.2.1 模型设定 |
8.2.2 变量说明 |
8.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8.3.1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3.2 稳健性检验 |
8.4 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 |
8.4.1 不同经营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 |
8.4.2 不同规模的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草畜产业系统耦合协调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在过渡区间且区域差异明显 |
9.1.2 牧草种植技术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技术进步是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驱动力 |
9.1.3 527户问卷的描述性统计显示,不同类型种草户样本行为差异较大 |
9.1.4 风险规避行为对不同样本群体牧草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差异显着 |
9.1.5 除风险规避行为外的其他一些重要影响因素也会对种植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 |
9.1.6 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差异明显,政策扶持等因素可显着提高种植意愿 |
9.1.7 组织化行为正向影响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但对不同类型生产者影响差异显着 |
9.2 对策建议 |
9.2.1 因地制宜推进草畜产业系统耦合,鼓励发展草畜结合经营模式 |
9.2.2 提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水平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牧草产业生产效率 |
9.2.3 建立健全产业风险管理体系,护航牧草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
9.2.4 加强牧草生产组织化发展程度,鼓励创新利益共享机制 |
9.2.5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实现精准发力,推进牧草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
9.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河北省土地综合利用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针对土地利用的研究 |
1.3.2 国内针对土地利用评价的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土地和土地资源 |
2.1.2 土地利用 |
2.1.3 土地利用绩效及经济、社会、生态绩效 |
2.1.4 土地利用绩效评价 |
2.2 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 |
2.2.1 土地供求论 |
2.2.2 地租论 |
2.2.3 土地可持续发展论 |
2.2.4 协同论和系统论 |
第三章 河北省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 |
3.1 河北省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经济发展概况 |
3.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3.3 河北省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村土地产权意识推广不足,且存在土地闲置现象 |
3.3.2 土地综合利用有着一定不合理性 |
3.3.3 利用方式较为粗放,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
3.3.4 农用地类型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建设用地比重不合理 |
3.3.5 生态环境问题还需解决 |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
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主要评价指标的具体解释 |
4.3.1 经济绩效层面 |
4.3.2 社会绩效层面 |
4.3.3 生态绩效层面 |
4.4 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方法的基本理论 |
4.4.1 熵值法 |
4.4.2 TOPSIS法 |
第五章 河北省土地综合利用绩效评价 |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 基于熵值法的纵向分析 |
5.3 基于TOPSIS法的横向分析 |
第六章 提升河北省土地综合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政府的管理调控力度 |
6.1.1 继续推进土地流转政策 |
6.1.2 健全土地利用调控的机制 |
6.2 协调好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间的关系 |
6.2.1 坚持土地控量和集约利用原则,促进生态建设 |
6.2.2 加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 |
6.3 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的模式 |
6.3.1 转变各市的土地利用方式 |
6.3.2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
6.4 推进存量用地盘活利用 |
6.4.1 清理供而未用土地 |
6.4.2 分层布局,提高建设用地空间利用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以河北省小麦—玉米节水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方法 |
2.1 相关概念 |
2.1.1 社会效益 |
2.1.2 农业项目与农业科技项目 |
2.1.3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
2.1.4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社会福利评价理论 |
2.2.3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
2.3 社会效益评价方法 |
3.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形成及指标体系构建 |
3.1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特点 |
3.2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的形成 |
3.3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指标体系构建 |
3.3.1 社会效益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3.2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3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分析 |
4.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模型和权重测算 |
4.1 物元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 |
4.2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物元模型构建 |
4.2.1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基本“物元”和复合物元 |
4.2.2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的欧式贴近度测算 |
4.3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4.3.1 熵权法原理和思路 |
4.3.2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社会效益评价应用研究 |
5.1 河北省项目区基本情况 |
5.1.1 河北省粮食生产基本现状 |
5.1.2 河北省小麦-玉米节水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实施情况 |
5.2 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状况 |
5.2.1 农业升级方面 |
5.2.2 农民发展方面 |
5.2.3 技术推广方面 |
5.3 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评价 |
5.3.1 评价指标权重测算 |
5.3.2 社会效益综合评价 |
5.3.3 结果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新型职业农民对城郊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
2.1 新型职业农民 |
2.1.1 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
2.1.2 新型职业农民的热点研究 |
2.2 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 |
2.2.1 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概念界定 |
2.2.2 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因素 |
2.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新型职业农民对城市郊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影响机理分析 |
3.1 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状 |
3.2 农民转型与城郊农业商品化转型 |
3.3 新型职业农民与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 |
第四章 研究区域及数据获取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南京市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
4.1.2 南京市农业发展情况 |
4.1.3 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 |
4.2 数据获取 |
4.2.1 农户数据 |
4.2.2 大棚数据 |
4.2.3 社会经济数据 |
4.2.4 区位数据 |
第五章 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 |
5.1 研究区样本农户概况 |
5.2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的定量评价 |
5.2.1 新型职业农民评价研究路径 |
5.2.2 新型职业农民评价研究方法 |
5.2.3 新型职业农民评价结果 |
5.3 研究区样本农民类型划分 |
5.3.1 新型职业农民划分和修正 |
5.3.2 研究区农民类型划分 |
第六章 南京市农地利用大棚化及空间分异 |
6.1 南京市大棚用地近年来变化格局 |
6.2 研究区大棚种植空间分布规律 |
6.3 研究区不同类型农民的大棚种植差异 |
第七章 新型职业农民对城市郊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影响的实证研究 |
7.1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择 |
7.1.1 变量选择及分析 |
7.1.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7.2 变量筛选、检验及描述 |
7.2.1 变量筛选及检验 |
7.2.2 变量描述 |
7.3 结果分析 |
7.3.1 新型职业农民对大棚化种植选择的影响 |
7.3.2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对大棚经营规模的影响 |
7.3.3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对大棚经营比例的影响 |
7.3.4 新型职业农民类型对大棚化转型的影响 |
7.4 与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乡村二元化转型的探讨 |
8.2.1 农民的二元 |
8.2.2 农业及农业土地利用的二元化 |
8.2.3 乡村国土空间利用的二元化 |
8.2.4 二元乡村的潜在问题 |
8.3 政策启示 |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10)郑州市种植结构调整的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种植结构调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节水效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Excel数据统计 |
1.5.3 面积定额法 |
1.5.4 多元线性规划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条件 |
2.1.3 人口状况 |
2.1.4 经济状况 |
2.1.5 水资源状况 |
2.1.6 地下漏斗状况 |
2.1.7 政策条件 |
2.2 年尺度降雨量 |
2.2.1 皮尔逊Ⅲ型分布 |
2.2.2 绘制皮尔逊Ⅲ型曲线 |
2.3 数据来源 |
3 农作物种植结构与成本分析 |
3.1 农作物种植面积 |
3.2 农作物产量状况分析 |
3.3 农作物成本分析 |
3.3.1 直接费用 |
3.3.2 间接费用 |
3.3.3 人工成本 |
3.3.4 生产成本 |
3.3.5 总成本 |
3.3.6 农作物成本利润分析 |
3.4 用水结构 |
4 基于Matlab与加权平均法求解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
4.1 决策变量 |
4.2 作物需水量 |
4.3 灌溉水量 |
4.4 虚拟水计算 |
4.5 目标函数 |
4.6 约束条件 |
4.7 模型求解 |
4.7.1 加权平均法 |
4.7.2 Matlab线性规划 |
4.8 郑州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方案 |
4.8.1 参数确定 |
4.8.2 优化方案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黄淮海平原种植业持续发展的困境与技术需求探析——以河北省藁城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韩城市农业结构演变及发展趋势研究[D]. 王怀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研究[D]. 王蕾. 新疆大学, 2021
- [3]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差异化路径研究[D]. 魏璐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丁锐.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D]. 田俊峰. 吉林大学, 2020(08)
- [6]中国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D]. 高海秀.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7]河北省土地综合利用绩效评价研究[D]. 张婉双. 河北大学, 2020(06)
- [8]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以河北省小麦—玉米节水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例[D]. 宋雪菲.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9]新型职业农民对城郊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闫梦露. 南京大学, 2020(02)
- [10]郑州市种植结构调整的效益研究[D]. 杨少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