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钢6号高炉供电与二手机电设备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魏朝征[1](2020)在《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冶金生产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传统工业时期的冶金生产大多以人工操作为主,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冶金生产方式,自动化技术在冶金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得到普及,尤其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已经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冶金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伴随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以往大幅提升,为了有效的实现节约劳动力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机械自动化技术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大量人力资源,并能提高相关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本文将针对即系自动化技术在冶金生产当中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
唐洪志[2](2016)在《基于BIM的大型轧机离线组装整体推移安装项目时间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几十年来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已经进入产能过剩的状况,冶金工程逐渐从以新建项目为主的阶段过渡到以技改项目为主的阶段。冶金工程技改项目的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难度远大于新建项目。采用BIM技术辅助进行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能够有效促进项目集成管理,缩短项目工期,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本文以泰钢1800mm炉卷轧机技改工程项目为具体案例,结合技改工程项目的特点,具体阐述了项目施工过程中,基于现有技术条件采用BIM技术辅助进行项目范围管理、项目集成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采用BIM技术辅助施工技术方案设计,能够有效的优化施工技术方案,为技改工程的项目范围管理、项目集成管理、项目时间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采用BIM技术辅助进行项目范围管理,可以使项目的工程实体施工范围、项目施工过程的技术措施等变得清晰、生动、准确。采用BIM技术辅助进行项目集成管理,能够有效提升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沟通效率,降低沟通的时间成本。采用BIM技术,尤其是借助于微软的Project软件辅助进行项目时间管理,能够真正实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施工资源的有效调配,保证项目时间管理目标的实现。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可大幅度的提升项目相关方的经济效益。本文的研究对于工业生产线技术改造工程的项目管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杜旭[3](2017)在《高炉冷却壁热流强度无线监测及炉缸炉底侵蚀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高炉长寿是炼铁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炉缸炉底的侵蚀状况是限制高炉寿命的关键因素,炉缸炉底侵蚀状况的研究对于高炉长寿有着重要意义。高炉生产过程中,冷却壁热流强度状态直接反映了炉缸炉底的侵蚀状况,而冷却壁进出口水温差是计算热流强度的重要参数。本文采用SimpliciTi网络协议,设计了一种基于CC1110微控制器的冷却壁水温差及热流强度无线监测系统,用于炉缸炉底侵蚀分析。水温差及热流强度无线监测系统设计要考虑三个核心问题:一是高精度,现场某高炉数据表明,冷却壁水温差每变化0.02℃,热流强度数据至少变化35W/m2,侵蚀误差约为7mm,因此,高精度的温度测量对于高炉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二是低功耗,无线测温仪表采用锂电池供电,高炉现场环境恶劣,不易更换仪表电池,因此,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必须本着节能的原则,尽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三是可靠性,高炉现场不仅水汽大、温度高,还存粉尘、煤气、挡板及各种强电磁干扰,因此,要保证数据能及时准确的传输。冷却壁热流强度是分析炉缸炉底侵蚀状况的一项条件,并不能完全的反映出炉缸炉底的侵蚀轮廓。本文以热力学分析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炉缸炉底二维传热模型,结合冷却壁热流强度与炉衬中热电偶热流数据,分析炉缸炉底侵蚀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冷却壁热流强度可以分析一段高度区域内的平均侵蚀程度。随着高炉长寿技术发展,炉缸炉底内衬越来越倾向于整体均匀侵蚀,因此在有热电偶损坏且无法及时更换的情况下,采用冷却壁热流强度与热电偶热流数据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炉缸炉底侵蚀状况。
楚序平[4](2009)在《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共分六章。研究紧紧围绕我国钢铁企业的规模经济和钢铁产业的有效竞争问题展开。通过与美国、日本、韩国这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不同发展阶段的钢铁产业强国的对比研究分析,研究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存在的问题。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产业组织学“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研究方法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钢铁产业的市场结构合绩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e EnvelopmentAnmysis)分析了44家钢铁企业样本,运用MALM模型对36家钢铁企业规模经济性进行了测试。运用博弈论方法对首钢搬迁案例进行了博弈分析,得出了很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中国钢铁产业在产量规模和市场规模急剧快速扩张发展的同时,多数企业没有实现相应的规模经济,钢铁产业没有达到“有效竞争”(克拉克,J.M.Clark,1940)。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环境和参与主体激励不相容。中央政府由于有限信息和有限理性,制度设计与实现规模经济激励不相容,产业规制与钢铁规模经济具有正负双向作用;地方政府在收入激励、政治激励下,与钢铁产业发展速度正相关,与钢铁产业规模经济负相关;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缺乏内在发展激励和动力,实现了工厂规模生产,而更庞大的组织规模部分抵消了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率;非公有制钢铁企业在多方作用的柠檬市场中取得了快速发展,实现了较高的效率,但是发展的外部性严重,对实现规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负面的作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钢铁企业的个体理性选择和行为,在总体上形成了合成谬误,导致了我国钢铁产业整体的规模不经济。不改善制度环境和规制政策,钢铁产业实现整体上的规模经济不可能;不改善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和方式,钢铁产业实现整体上的规模经济不可能:不进行国有钢铁企业产权、治理、管理改革,钢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不可能;不改善非公有制钢铁企业的产权、治理、行为改革,钢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不可能。改革的政策选择方向是,按照激励相容原则,配套推进政府规制、财税体制、企业改革,才能推动、改善我国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本文六章的具体内容是: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我国钢铁工业规模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钢铁工业规模经济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研究文献综述,包括国外有关产业经济学研究和对我国钢铁产业的研究,重点介绍了国内学术界对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研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核心观点、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了规模经济问题的理论观点。综述了马克思的有关理论观点,介绍了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有关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观点。对钢铁工业最优规模进行了理论度量,初步提出了钢铁产业最优规模的指标。对我国钢铁产业的最优规模问题,对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初步评估。第三章,发达国家钢铁工业规模经济的经验研究。分别研究了美国、日本和韩国钢铁TAk规模经济特征、钢铁工业的市场结构、钢铁工业的制度环境,对发达国家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进行了评估,提出了钢铁产业最佳规模的市场基准、行为基准和绩效基准。第四章,对我国钢铁产业市场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历史发展与规模特征,对我国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进行了测量和评价,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进行了新的评估。第五章,实证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的绩效。运用DEA模型选择44家钢铁企业2004-2007年数据,进行了测试分析。运用MALM模型,并选择有代表性的36家钢铁企业进行了MALM模型测试分析,检验我国钢铁产业的规模有效性,进而检验不同钢铁企业的规模有效性问题,得出了新的结论。对大型特大型钢铁企业规模经济不显着问题,选择劳动生产率、用工、薪酬、福利等系列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验证,得出了规模不经济的原因。第六章,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了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对钢铁产业的规制政策,验证了规制政策的有效性;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分析了地方政府在钢铁产业投资的激励诱因,验证了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实证分析了国有钢铁企业的行为特征,并选择首钢搬迁案例,进行了博弈分析,论证了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制度原因。并在博弈中通过给出制度变量,提出了帕累托改进路径。结束语。总结概述全文的基本结论。本文力求使每一个结论有所创新,主要是:对中国钢铁产业市场结构进行了新的研究,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市场结构的特殊现象——单体大规模企业的数量和产量比例持续上升与整体产业集中度持续下降并存;提出“产业集中度弹性系数”的指标并进行了计算分析,较好地说明了集中度下降的原因,解释了中国钢铁产业的特殊现象,改进了原有市场集中度指标,对于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理性、客观、全面认识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提出“钢材产品集中度”的概念,对中国钢材产品集中度进行了计算,发现存在“高端产品集中度高却消耗量小、低端产品集中度低却消耗量大”的特点;对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市场绩效进行了新的研究评估,对中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2005年和2007年的经营数据,进行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效率测算分析。发现、总结、归纳出中国大部分钢铁企业是规模有效或接近于规模有效、大型和特大型钢铁企业在与中小钢铁企业比较中没有显示出显着的效率优势、重点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之间的效率差异非常大等8项结论;运用MALM模型对有代表性的36家钢铁企业进行了MALM模型测试分析,得出影响M指标的主要因素是管理因素,钢铁企业管理水平低,是影响我国钢铁产业总体竞争力的关键;进而对国有大型特大型钢铁企业规模经济不显着问题进行分析,选择劳动生产率、用工、薪酬、福利等系列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验证,得出了国有大型特大型钢铁企业内部存在X-非效率问题;对影响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政府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首钢搬迁典型案例进行了博弈分析,证明: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的不经济,是局中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钢铁企业博弈的均衡结果,局中人的个体理性选择,产生了集体谬误,导致了整个钢铁产业的规模不经济;在博弈分析中加入制度变量,分析了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帕累托改善路径。
张洁[5](2008)在《昆钢绿色制造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绿色制造有关内容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关绿色制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绿色制造战略已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并且在我国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本文以昆钢集团的绿色制造战略研究为题,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理论,采用了定性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昆钢实施绿色制造战略的原因:昆钢实施绿色制造的基础,昆钢绿色制造战略的研究以及对昆钢实施绿色制造战略的展望,通过对昆钢实施绿色制造战略的分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昆钢只有走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绿色制造战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增强国际竞争力,才能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卢飞平[6](2007)在《高炉炉前液压系统变频节能研究》文中提出变频调速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应用最广泛、最节能的调速技术之一。对当前的高炉炉前液压设备来说,由于有很大的功率损失,所以如何汲取变频调速技术的优点是极其重要的课题。本论文研究了高炉炉前液压设备的变频改造,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本论文所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以高炉炉前液压设备为研究对象,对原高炉炉前液压设备中的液压泥炮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液压泥炮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的改造方案,完成了液压泥炮的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的改造。(2)设计了变频驱动液压泥炮的PLC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电路图和控制程序,然后设定了变频器的功能。(3)对变频驱动液压泥炮调速系统和原液压泥炮调速系统主要环节的功率消耗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变频驱动液压泥炮调速系统具有显着的节能效果。(4)推导了变频驱动液压泥炮系统的打泥环节数学模型。针对变频驱动液压泥炮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变频驱动液压泥炮系统是一个稳定的系统,响应特性较好,但稳态值和所要求的缸速相比有速度降落。(5)分析了变频驱动液压泥炮系统调速回路特性。对开环变频驱动液压泥炮调速系统的缸速降落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缸速降落公式和补偿公式。最后还对速度闭环控制进行了探讨。
张凤琼[7](2006)在《基于高炉喷煤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主要研究高炉喷煤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对原来系统的进行设计改造。针对高炉喷煤控制系统已经趋于落后,功能块不够用、CPU落后、运行速度慢的现状,结合高炉喷煤的工艺流程以及工艺对检测和控制的要求,采用浙大中控的ESC-100控制系统,对控制系统的I/O点数进行统计,对系统网络结构、硬件、软件进行配置和设计。使高炉喷煤控制系统达到对煤粉喷吹量的控制、对煤粉喷吹速度的调节、对煤粉的计量以及煤粉罐的称重,通过对现场数据、参数、设备的运行进行监视、报警,实现高炉喷煤的自动控制、监测以及安全连锁等一系列的要求。系统设计达到了对高炉喷煤的自动控制、监测、安全连锁的目的,提高了控制精度、喷煤效率,同时又节约了能源,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郭继红[8](2006)在《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河南济钢新建5#高炉为背景,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高炉计算机控制的发展概况、现状、发展趋势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结合炼铁生产工艺及高炉过程控制的要求,阐述了济钢5#高炉布袋除尘系统的总体设计、组成及系统软硬件的配置。根据高炉生产工艺和操作的要求,整个工程自动化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一级以PLC为核心构成基础级,完成电气传动控制、仪表程序控制。二级采用计算机控制,实现炼铁过程跟踪、生产过程控制等。通过网络通讯,从而实现“三电”信息共享,两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对过程的自动控制、监视和管理。该系统采用德国西门子的PLC S7-400作为数据采集单元及控制单元,全部I/O模板安装在ET200M远程站上,通过Profibus网与主站PLC连接。主站PLC的CPU选用S7-400的414-2高性能中央处理器,I/O模板全部选用S7-300系列模板。人机操作接口软件采用WinCC6.0,设计了系统的监视与控制画面,使系统具备了对现场数据的动态监视功能、现场操作的指导功能和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功能等。用户画面采用中文环境,界面友好,易于操作。根据5#高炉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本系统的特点。在设计该控制系统的通讯方案时,采用由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DP带ET200远程控制站构成的二层网络系统。以太网通讯具有满足控制系统各个层次的要求,使企业信息网络与控制网络得以统一,降低成本,易学易用等优点;Profibus-DP的设计旨在用于现场一级的高速数据传输,在这一级,PLC通过高速串行线同分散的现场设备进行通信该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工作正常,图表清楚,控制平稳,为高炉迅速达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李少东[9](2004)在《高炉自动控制系统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来源于合肥钢铁公司炼铁厂3#高炉控制系统自动化改造,原有的3#高炉控制系统在生产工艺和控制模式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而且人工耗费量大,制约了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该项目的3号高炉控制系统设计采用最新设计思想,即IE设备(仪表与电控设备)一体化(全PLC)以使维护方便、设备最少,以及低成本自动化的思想,即基础自动化级采用全PLC方法;过程自动化级采用工业PC机,监控软件设计采用功能强大的组态软件设计。 本课题主要研究高炉本体监控和高炉槽下的控制系统设计,在设计该控制系统时,我们结合了国内外现代化高炉的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的工程实际和用户的要求来设计合理的控制监控系统方案。同时,考虑到国内钢铁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的前提下,保持了符合国情的的适度先进性,从而获得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整个控制系统的基本特征如下: ·主工艺线的电控设备、仪表设备与控制计算机构成信息集中、控制分散的一体化系统; ·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分级控制,除基础自动化级(设备级的自动化控制)外,还设有过程自动化级(监控级),并建立了生产过程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为提高生产技术创造条件; ·监控系统设计了更多易懂、易看、易解析、易操作的画面为有效操作高炉创造条件; ·整个控制系统由二级控制系统和二层通讯网络构成。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合理性,确保系统自动运行。
胡少伟[10](2004)在《云南新平大红山铁矿矿区土壤侵蚀预测及防治规划研究》文中认为水土流失是目前我们面临的几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水土流失造成水土资源的损失与破坏,使耕地日愈瘠薄,生产力日愈衰退,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红山铁矿位于云南省新平县戛洒镇,是云南省最大的在建铁矿山,是昆钢未来主要铁矿石生产地。本研究选择新建的、对云南钢铁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大红山铁矿进行矿山水土流失研究,按土壤侵蚀类型建立六个径流场进行观测,利用侵蚀钉对人工堆积边坡、裸露自然边坡和公路边坡侵蚀进行研究,在废石场选择三个点进行覆土实验对废石场覆土的潜移和管状侵蚀量进行观测。经过一个雨季的观测,在3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实际观测结果、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和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三种估算方法对矿区土壤侵蚀量进行估算,得到的结果分别为:矿区侵蚀总量为:1467. 63 t、56320 t和56536. 71 t,平均侵蚀模数:172. 46 t/km2·a、6618. 10 t/km2·a和6730. 56 t/km2·a。并且采用栅格形式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对开采50年后矿区土壤侵蚀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为:未进行土地复垦:侵蚀总量57603. 74 t,平均侵蚀模数:7076. 63 t/km2·a;对基建废石场和南部废石场进行土地复垦:侵蚀总量57076. 33 t,平均侵蚀模数:6952. 05 t/km2·a。经过土壤侵蚀估算和预测,发现矿区原地貌土壤侵蚀呈现出云南松<草地<芒果地<甘蔗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裸地的趋势。矿区人为加速土壤侵蚀呈现出公路边坡>懵蹲匀槐咂?鲜「赐?人工堆积边坡>>原地貌各侵蚀类型的规律。矿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可以大大减小矿区的土壤侵蚀。在土壤侵蚀估算和预测基础上对矿区水土保持进行初步规划,通过对矿区土地利用、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的措施和步骤的规划,为矿山水土流失的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昆钢6号高炉供电与二手机电设备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钢6号高炉供电与二手机电设备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冶金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
二、自动化技术在冶金生产领域的应用意义 |
三、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冶金生产中的应用 |
(一)运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
(二)在冶金生产中的运用 |
(三)在冶金辅助生产中的应用 |
四、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冶金生产中的发展趋势 |
(一)生产工艺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结合 |
(二)兼顾人工与机械自动化技术 |
(三)重视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 |
(四)自动化监测系统应用 |
(五)虚拟化技术的应用 |
(六)集成化技术 |
五、结语 |
(2)基于BIM的大型轧机离线组装整体推移安装项目时间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目标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BIM技术的国内外运用现状 |
2.2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3 技术改造项目施工的项目时间管理现状及对策 |
3.1 轧线技术改造工程施工项目时间管理现状 |
3.2 相关对策 |
4 泰钢炉卷轧机技改工程项目时间管理实施分析 |
4.1 项目主要相关方简介 |
4.2 实施背景分析 |
4.3 实施方法 |
4.4 实施情况 |
5 泰钢炉卷轧机技改工程项目时间管理效果分析 |
5.1 利用BIM技术辅助进行项目时间管理效果显着 |
5.2 利用BIM技术辅助实现大型轧机离线组装整体推移 |
5.3 BIM技术辅助技改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经济成效显着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本文的局限性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授权的专利 |
致谢 |
(3)高炉冷却壁热流强度无线监测及炉缸炉底侵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炉炉缸水温差及热流强度监测研究现状 |
1.3.2 高炉炉缸炉底侵蚀监测方法及模型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系统原理及设计 |
2.1 系统的原理 |
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3 无线通讯技术的选择 |
2.4 Simpliciti网络通讯协议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炉炉缸炉底冷却壁水温差及热流强度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终端采集器硬件设计 |
3.1.1 终端采集器硬件设计方案 |
3.1.2 电源模块 |
3.1.3 温度采集模块 |
3.1.4 AD转换模块 |
3.1.5 无线收发模块 |
3.2 集中器硬件设计 |
3.2.1 集中器硬件设计方案 |
3.2.2 电源模块 |
3.2.3 显示模块 |
3.2.4 RS-485 通信模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炉炉缸炉底冷却壁水温差及热流强度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终端采集器软件设计 |
4.1.0 主程序设计 |
4.1.1 温度信号采集程序 |
4.1.2 电池电量信号采集程序 |
4.1.3 无线发送程序设计 |
4.1.4 无线接收程序设计 |
4.1.5 定时器程序设计 |
4.2 集中器软件设计 |
4.2.1 主程序设计 |
4.2.2 显示程序设计 |
4.2.3 RS-485 程序设计 |
4.2.4 读信号强度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实验分析 |
5.1 温度误差测试 |
5.2 功耗测试 |
5.3 无线通信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炉缸炉底侵蚀分析研究 |
6.1 有限元热力学分析简介 |
6.2 热力学基础 |
6.2.1 热分析类型 |
6.2.2 能量守恒定律 |
6.2.3 热传递方式 |
6.3 炉缸炉底侵蚀与模型建立 |
6.3.1 侵蚀机理 |
6.3.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6.3.3 热边界条件 |
6.3.4 数学模型的建立 |
6.4 有限元模型分析 |
6.4.1 ANSYS 14.0 简介 |
6.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4.3 施加载荷 |
6.4.4 求解和后处理 |
6.4.5 炉缸炉底侵蚀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插图清单 |
附录二 表格清单 |
附录三 部分程序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2 研究钢铁工业规模经济问题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中国钢铁工业规模经济研究综述 |
1.2.2 国内产业经济学有关规模经济的理论研究 |
1.2.3 国内对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研究 |
1.2.4 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规模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节 规模经济的经济学观点 |
2.1.1 古典经济学观点 |
2.1.2 新古典经济学观点 |
2.1.3 新制度经济学观点 |
2.1.4 其它观点 |
第二节 钢铁产业最优规模的度量 |
2.2.1 规模经济的内涵及分类 |
2.2.2 钢铁产业最优规模的度量 |
第三章 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分析 |
第一节 美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分析 |
3.1.1 美国钢铁产业的市场结构 |
3.1.2 美国钢铁企业绩效分析 |
3.1.3 美国政府的钢铁产业政策规制 |
第二节 日本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分析 |
3.2.1 日本钢铁产业发展概况 |
3.2.2 日本钢铁产业的演进和市场结构 |
3.2.3 日本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绩效分析 |
3.2.4 日本政府的钢铁产业政策规制 |
第三节 韩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分析 |
3.3.1 韩国钢铁产业发展概况 |
3.3.2 韩国钢铁产业市场结构特征 |
3.3.3 韩国钢铁产业市场绩效评价 |
3.3.4 韩国政府的钢铁产业政策规制 |
第四节 美国、日本、韩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基准 |
3.4.1 美国、日本、韩国钢铁产业的有效竞争 |
3.4.2 美国、日本、韩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基准 |
第四章 我国钢铁产业市场结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我国钢铁产业市场结构实证分析 |
4.2.1 市场集中度分析理论 |
4.2.2 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和H指数分析 |
第三节 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弹性系数研究 |
4.3.1 概念界定 |
4.3.2 数据选取和计算 |
4.3.3 结果分析 |
第四节 中国钢材产品集中度研究 |
4.4.1 钢材产品集中度的计算 |
4.4.2 钢材产品集中度的变化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对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DEA指标分析 |
5.1.1 DEA用于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分析的可行性 |
5.1.2 DEA模型介绍 |
5.1.3 基于DEA对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分析步骤 |
5.1.4 中国44家钢铁企业2005年DEA指标分析 |
5.1.5 中国46家钢铁企业2007年DEA指标分析 |
第二节 MALM指标分析 |
5.2.1 MALM模型介绍 |
5.2.2 运用MALM模型对36家样本企业测试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对大型特大型钢铁企业规模经济指标的分析 |
5.3.1 对DEA分析和MALM指数分析结论的进一步分析 |
5.3.2 对典型国有大型特大型钢铁企业"X-非效率"的分析 |
第六章 影响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诱因分析 |
第一节 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在钢铁产业规模经济作用的实证分析 |
6.1.1 中央政府主管部门的钢铁产业规制 |
6.1.2 对中央政府主管部门1995-2005年钢铁企业调控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在钢铁产业规模经济作用的实证分析 |
6.2.1 地方政府参与钢铁产业的诱因 |
6.2.2 地方政府1995-2005年在钢铁产业投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国有钢铁企业行为实证分析 |
6.3.1 国有钢铁企业策略行为 |
第四节 首钢搬迁的博弈分析 |
6.4.1 首钢搬迁背景介绍 |
6.4.2 博弈分析 |
6.4.3 博弈的理想合作结果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昆钢绿色制造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绿色制造的理论 |
2.1 绿色制造的理论基础 |
2.2 绿色制造的概念及内涵 |
2.3 绿色制造体系结构和研究内容 |
第三章 昆钢实施绿色制造战略的基础 |
3.1 昆钢的基本情况 |
3.2 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 |
3.3 依靠科技发展循环经济 |
3.4 昆钢实行绿色制造的基础 |
第四章 昆钢的绿色制造战略 |
4.1 昆钢发展绿色制造的重点 |
4.2 昆钢要实现绿色制造战略所要实施的项目 |
第五章 对绿色制造战略的进一步思考 |
5.1 制造发展的特点与走向 |
5.2 21世纪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高炉炉前液压系统变频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高炉路前液压设备的发展概述 |
1.1.1 国内外泥炮的发展 |
1.1.2 国内外开铁口机的发展 |
1.2 电机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 |
1.2.2 变频调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
1.2.3 变频器的介绍 |
1.2.4 变频液压技术研究概况 |
1.3 本课题的研究概况 |
第二章 高炉炉前液压系统改造 |
2.1 原高炉炉前液压系统分析 |
2.1.1 原高炉炉前液压系统介绍 |
2.1.2 原高炉炉前液压系统特点 |
2.2 高炉炉前液压系统的变频改造 |
2.2.1 变频驱动液压泥炮的原理 |
2.2.2 液压系统的改造 |
2.2.3 电气控制的改造 |
第三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 |
3.1 元件选择 |
3.1.1 电机的选择 |
3.1.2 变频器的选择 |
3.1.3 PLC的选择 |
3.2 PLC控制电路 |
3.3 PLC控制程序 |
3.4 变频器的功能设定 |
第四章高炉炉前液压系统变频节能分析 |
4.1 原液压系统能耗分析 |
4.1.1 出口节流调速功率特性 |
4.1.2 原液压系统的能耗分析 |
4.2 变频驱动液压泥炮节能性分析 |
第五章 高炉炉前液压系统变频开环控制仿真分析 |
5.1 变频驱动液压泥炮的打泥环节数学模型 |
5.1.1 变频器环节 |
5.1.2 电机环节 |
5.1.3 主液压系统回路 |
5.1.4 总结 |
5.2 仿真分析 |
5.2.1 Matlab简介 |
5.2.2 泥炮液压系统时域性能仿真 |
第六章 高炉炉前液压系统变频控制性能的改善 |
6.1 变频驱动液压泥炮调速回路特性 |
6.2 补偿速度降落 |
6.3 速度闭环控制探讨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高炉喷煤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控制系统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以及达到的目的 |
2. 工艺流程简介 |
2.1 制粉的工艺流程简图 |
2.2 喷吹煤粉工艺流程 |
3. 工艺对控制与检测的要求 |
3.1 完成装粉,储粉,倒灌,喷吹的自动控制 |
3.2 对气包的压力进行调节 |
3.3 对煤粉喷吹速度进行调节 |
3.4 喷吹系统与高炉的安全连锁控制 |
4. 计算机控制系统 |
4.1 控制系统的配置 |
4.1.1 控制系统的选择 |
4.1.2 方案选择 |
4.2 ECS-100系统设计 |
4.2.1 输入/输出点的统计 |
4.2.2 ECS-100系统网络结构 |
4.2.3 ECS-100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4.2.4 系统硬件设计 |
4.2.5 系统软件设计 |
5 喷煤控制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
5.1 喷吹控制 |
5.2 煤粉的喷吹速度的调节 |
5.3 煤粉计量 |
5.4 中间罐与喷吹罐压力控制 |
5.5 喷煤罐的称量的实现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喷煤仪表流程图 |
附录 B 端子接线图 |
致谢 |
(8)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高炉三电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 |
1.3 可编程控制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
1.4 课题背景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1.6 本章小结 |
2 高炉炼铁生产工艺流程 |
2.1 高炉炼铁生产基本流程 |
2.2 热风炉在高炉炼铁中的作用 |
2.3 高炉煤气对热风炉的影响 |
2.4 高炉煤气除尘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控制系统硬件方案与设计 |
3.1 河南济钢5#高炉概况 |
3.2 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与选型 |
3.3 本章小结 |
4 PLC 控制系统软件方案与设计 |
4.1 控制系统软件配置 |
4.2 PLC 及其编程软件概述 |
4.3 布袋除尘PLC 控制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5 控制系统监控软件设计 |
5.1 工业监控组态软件——WINCC |
5.2 上位机监控画面设计 |
5.3 布袋除尘控制系统组态画面 |
5.4 本章小结 |
6 控制系统的通讯 |
6.1 控制系统的通讯 |
6.2 工业以太网的通讯 |
6.3 WINCC 与PLC 间的过程通讯 |
6.4 过程现场总线PROFIBUS |
6.5 57-400 与ET200 站间的通讯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9)高炉自动控制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高炉三电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 |
1.1.1 国内三电自动化系统发展状况 |
1.1.2 、 国外高炉三电自动化系统发展 |
1.2 可编程控制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
1.2.1 可编程序控制器发展的特征 |
1.2.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和优势 |
1.2.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
1.2.4 与其他顺序逻辑控制系统的比较 |
1.3 网络技术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 |
第二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2.1 工艺过程概述 |
2.1.1 高炉本体监控的工艺概述 |
2.1.2 槽下控制系统生产工艺概述 |
2.2 硬件系统设计与选型 |
2.2.1 上位机硬件配置设计 |
2.2.2 电气控制系统 |
2.2.3 PLC模块配置设计 |
第三章 PL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3.1 STEP7软件简介 |
3.2 S7中各程序块的功能 |
3.3 本课题的PLC控制程序的设计 |
3.3.1 槽下控制系统PLC控制程序设计 |
3.3.2 高炉本体监控系统PLC控制程序设计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WinCC软件介绍 |
4.2 软件功能实现 |
4.3 监控软件设计 |
4.2.1 槽下控制系统监控软件设计 |
4.2.2 高炉本体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4.3 Ether NET网通讯实现 |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通讯协议 |
5.1 操作室主机与PLC之间通讯 |
5.1.1 PROFIBUS总线 |
5.1.2 RS-485总线 |
5.2 以太网通讯 |
5.2.1 TCP/IP协议概述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10)云南新平大红山铁矿矿区土壤侵蚀预测及防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云南矿业的支柱地位 |
1.1.2 云南矿业对环境的破坏 |
1.1.3 云南铁矿资源开发现状 |
1.1.4 云南可持续矿业之路 |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选点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本研究的特点及研究范围界定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区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土壤侵蚀的内涵 |
2.1.1 国内外土壤侵蚀状况 |
2.1.2 采矿业对土地的破坏及造成的土壤侵蚀 |
2.1.3 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 |
2.1.4 土壤侵蚀的危害 |
2.1.5 土壤侵蚀的研究与防治规划 |
2.2 矿区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 |
2.2.1 基本原理 |
2.2.2 国内外矿区水土保持发展现状 |
2.2.3 矿区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2.4 本研究在该领域中的切入点 |
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 |
3.1 项目区自然环境及地理位置 |
3.2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
3.3 大红山铁矿开发建设状况 |
3.4 项目区土壤侵蚀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
3.4.1 项目区土壤侵蚀现状 |
3.4.2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 |
3.4.3 土壤侵蚀的危害 |
3.5 矿区沉降、崩塌和滑坡状况 |
3.5.1 地下开采对地表变形沉降 |
3.5.2 地下开采对地表崩落 |
3.5.3 矿区边坡、斜坡崩塌现状 |
第四章 矿区土壤侵蚀估算和预测 |
4.1 实测法进行矿区土壤侵蚀估算 |
4.1.1 原地貌土壤侵蚀 |
4.1.2 矿区人为加速侵蚀的测定 |
4.1.3 实测法进行矿区土壤侵蚀量估算 |
4.2 用土壤侵蚀分级标准进行估算 |
4.2.1 估算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利用土壤侵蚀模型进行矿区水土流失估算与预测 |
4.3.1 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进行矿区土壤侵蚀的估算 |
4.3.2 基于USLE模型的矿区土壤侵蚀长期预测 |
4.4 三种方法估算结果比较 |
4.5 结论 |
第五章 矿区水土保持防治初步规划 |
5.1 土地利用趋势与规划 |
5.2 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的措施及步骤 |
5.3 矿区生态恢复的总体布局 |
5.4 水土保持基础效益分析 |
第六章 综合讨论 |
6.1 关于侵蚀模数合理性的讨论 |
6.2 矿区原地貌侵蚀探讨 |
6.3 矿区加速侵蚀规律探讨 |
6.4 水土保持措施的积极作用 |
6.5 对通用流失方程的探讨 |
6.5.1 关于估算结果 |
6.5.2 关于坡度因子 |
6.5.3 关于坡长 |
6.5.4 关于栅格方法 |
6.5.5 关于修正系数 |
6.6 本研究对其它矿区的借鉴作用 |
6.7 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附图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昆钢6号高炉供电与二手机电设备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冶金生产中的应用[J]. 魏朝征. 冶金管理, 2020(21)
- [2]基于BIM的大型轧机离线组装整体推移安装项目时间管理研究[D]. 唐洪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3]高炉冷却壁热流强度无线监测及炉缸炉底侵蚀分析[D]. 杜旭. 安徽工业大学, 2017(02)
- [4]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研究[D]. 楚序平. 南开大学, 2009(07)
- [5]昆钢绿色制造战略研究[D]. 张洁.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6]高炉炉前液压系统变频节能研究[D]. 卢飞平. 贵州大学, 2007(04)
- [7]基于高炉喷煤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张凤琼. 四川大学, 2006(05)
- [8]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系统的研究[D]. 郭继红. 重庆大学, 2006(01)
- [9]高炉自动控制系统应用研究[D]. 李少东. 合肥工业大学, 2004(03)
- [10]云南新平大红山铁矿矿区土壤侵蚀预测及防治规划研究[D]. 胡少伟. 昆明理工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