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告诉你上海大众波罗获胜的理由(论文文献综述)
黄德海[1](2021)在《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文中认为金克木,一代学人,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学贯东西,知兼古今,以小学学历而卓然成家,和季羡林、张中行、邓中铭一起被称为"燕园四老"。本文按年谱体例分上、中、下三编,以学习时代、为师时代、神游时代为界,细致梳理先生近九十年的传奇人生,得窥先生读书与治学的独到之处。青年学者黄德海以至诚之心、文学之笔,沿途追索,处处志之,甚而独出新裁,引领读者跟随先生足迹,去读书"偷学问",开阔视野。如此,经由两代学人之循循善诱,令人得悟先生自学之方法及自强之信念。这一部编年录,演化成并非虚构的成长小说,对于喜欢读书之人,甚至对于我们这个时代都有诸多启迪意义,亦给后生晚辈留下一份珍贵的生命记录。
尤达[2](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顾盼[3](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阮鸿璜[4](2020)在《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佛教典籍的中文译者之中,康僧会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身兼西域、中土、南亚三种文化背景。康僧会是三国时人,赤乌十年(247)“杖锡东游”,在建业传播佛教三十三年,一生中以着作、译经等弘法度生,有江南佛教第一人的美称,其翻译作品《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至今流传。《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属于《佛本生》寓言故事集,这两本经书的故事除少数佛传以外,大部分都是讲述佛陀前生修行的故事,其中属于《佛本生》的故事大多数都是从印度民间故事中借鉴并改编的。印度作为世界寓言故事之乡,各宗教常利用民间故事来达到各自的宗教目的,佛教也不列外。通过汉译佛典的传入,佛教化的印度民间故事对中国文学特别是民间文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些故事从佛典来到民间,为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变成本土化的民间故事,但通过考证可发现其根源在印度。这些故事不仅流传在中国民间,在其他国家及民族中都有流传,有些故事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故事类型和母题。本文将康僧会所译的《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东亚文化圈诸国,包括中国、越南、日本和朝鲜等国的民间故事进行比较,采用比较故事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故事的演变过程和传播的路线,通过其在东亚文化圈内的流传状分析其亲缘关系及本土化后的改变。这些故事起源于民间,经过宗教改编成为宗教故事,之后又回归民间,随着佛教经典的传播对东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最终成为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东亚文化认同有着重要意义。
付梦悦[5](2020)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实用类文章改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编语文教材自2017年全国基本统一使用以来,标志着“一纲多本”的时代正式终结。而教材中的选文在进入师生视野以前,大多被编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删改处理。实用类文章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选文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经过对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所有涉及删改的文章统计发现,近九成实用类文章在选编进入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时,进行了删改。研究实用类文章的删改现象,以服务于教学,是本文的目的。本论文研究的具体对象是初中语文统编教材(7-9年级)中的没有争议性的具有典型性的按照表达方式划分的实用类文章即说明性文章(以科普文为主)、议论性文章(以演讲词、书信为主)、记叙性文章(以新闻为主)及其相关体裁。立足于“文章”和“文学”的大别,对实用类文章的改编现象进行研究。研究方法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主要采取数据统计方法用表格形式对实用类文章的选编情况和删改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定性研究采取文献梳理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梳理改编的原因并对改编之处进行探讨,分析其合理之处和不当之处,继而尝试对改编的实用类文章提出教学策略建议。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初中语文统编教材(7-9)年级中实用类文章的选编情况和删改情况做了全面具体的统计,数据统计的方式能够更为直观的发现改编问题。第二部分是基于上述的统计数据分析改编的原因。第三部分是针对上述统计出来的改编内容进行探讨,分析合理之处和不当之处并提出三点改编建议。第一,拓宽选文的疆界;第二,多选典型的实用文章;第三,增加与日常运用更紧密的文章。第四部分是通过对实用类文章改编内容的思考,对实用类文章教学提出两点策略性建议。第一,要理性看待选文删改,可以在教学时考虑选文类型处理删改内容或将删改内容作为合理的教育资源选择性使用;第二,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如针对删改内容借助“ORID”和“OPVL”两种思维工具建构思考路径、展开批判性阅读教学、探索“读、写、改一体化”的实用文教学模式。
邓新航[6](2019)在《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文中提出观音图像的演变是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演变时期是唐宋,此间是观音图像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和多变化的重要阶段。唐宋正值巴蜀地区佛教艺术发展的繁荣期,在佛、菩萨、罗汉等诸多造像题材中,尤以观音造像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其突出价值体现在:造像遗存数量巨大、造像题材种类繁多、造像谱系流变有序、造像组合丰富多变。唐宋巴蜀观音图像体系庞杂,可分为四个大类,且不同观音类别在题材种类、信仰形态、兴衰时间、区域分布、组合形式、造型样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其一,巴蜀圣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称名救难型”为主。此类观音造像在巴蜀遗存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其形象以一手持杨柳、一手持净瓶且头戴化佛冠的样式为主。除了最为常见的单尊观音外,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双观音和多观音,以及观音与地藏、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菩萨等不同尊像的多种组合,包括观音救难图像等。就单尊圣观音造像而言,其造型风格演变可大致分为六期七段,且不同时期在区域分布、造型样式等方面各具特点。双观音与多观音主要在唐代流行,是民众希冀观音救助速度加快、救助范围扩大的直接体现。观音与其他尊像的组合集中流行于盛唐至五代,尤以观音与地藏组合最受欢迎。这些组合在正统经典中找不到相应来源,不仅体现出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性、功利性、现实性,同时也体现出观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相互吸收与融合的包容性。观音救难图像仅在晚唐、五代时有少量发现,可见其在蜀地并不流行。其二,巴蜀密教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为“密仪持咒型”。巴蜀是除敦煌以外的唐宋密教观音造像的重要流布区域,目前发现了千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等多种题材。巴蜀密教观音造像的渊源在两京地区,故其出现时间要普遍晚于中原。从构图内容看,除千手观音造像外,巴蜀其他密教观音造像并没有发展出敦煌那样的经变或曼荼罗形式,这与蜀地民众的信仰选择和信仰目的有关。从造型样式看,巴蜀密教观音造像在相对严格遵循造像仪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石窟艺匠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从时间发展看,蜀地密教观音造像初兴于武周、盛唐,繁荣于中唐至五代,宋代也有延续,但在时间上有缺环。具体来看,不同观音题材在蜀地的时空分布有别:千手观音造像流传最广,盛唐在川北出现,中唐集中在川西,晚唐集中在川南和川中,五代则集中在川东,宋代迅速衰落;如意轮观音造像大致于盛唐后期出现,在五大区域均有分布,但整体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中晚唐和南宋早期这两个时间段;十一面观音造像遗存较少,但出现了其化现圣僧的造像,为它处鲜见;不空羂索观音造像于晚唐出现,主要在川中资中和川东大足地区流行,且时代有先后,前者集中于晚唐至五代初,后者集中于五代至两宋;马头观音造像于南宋才开始出现,主要在明王系统中流行。其三,巴蜀本土观音图像类,其突出特征是民间性。本土观音是唐代以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一大观音类型,是古代艺匠和民间信徒的共同创造,最具本土特色。目前在巴蜀出现了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以及观音群像窟中以各种手姿持物所命名的不同观音题材。唐代白衣观音造像在蜀地的最新发现,对探讨其形象起源有重要意义。白衣观音形象可能在盛唐前期或更早就已在两京地区产生,吴道子应当绘制了此类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演变可分三期:中唐在眉山、安岳等地零星出现,流行一手托钵、一手持柳于胸且站立的造型;唐末、五代大量出现,集中分布在川西眉山、川中内江和川东安岳、大足等地,立姿、坐姿均有,流行双手持莲的造型;宋代在川东局部繁荣,造型各异,并与其他观音形象发生融合。水月观音形象的首创者并不是中唐周昉,可能也与吴道子有关。大约在中唐后期,成都地区就有水月观音壁画的绘制,目前蜀地石窟中现存有多尊晚唐水月观音造像;蜀地水月观音造像构图突出表现的是主尊、背光和岩座,而竹子、流水等背景元素则较少塑造;水月观音造像在蜀地分布较广,集中流行于唐末至五代、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个时段,且不同时期造型姿态还有丰富变化。观音群像窟独具时代性和地域性,时间上集中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地域上局限在大足,是当时活跃于川东一带文氏家族石窟艺匠的创造。此类洞窟中一般对称塑造十尊手姿持物均不相同的等身观音像,营造意图大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现世利益,其文本依据虽与千手观音经轨有关,但它们大都脱离了密教属性。至于数珠手观音造像,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信仰功能,因此才能从观音群像窟中独立出来。其四,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净土往生型”为主。观音在此类造像中是以胁侍菩萨的身份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现西方净土信仰的相关造像。此外,在释迦三尊像或药师三尊像中,观音也可作为其胁侍。此类观音造像也属于观音图像体系的一部分,在蜀地各个时期都比较流行,但由于其形象特征不很突出,加之蜀地造像残损严重,因此目前要准确辨识出此类观音造像还相当困难。总之,唐宋时期的巴蜀观音图像是观音艺术中国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袁娜[7](2019)在《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国际象棋既是游戏,又是艺术,也是西方文学频繁描写的对象。在20世纪西方小说中,国际象棋不止是小说故事内容的组成成分,更是与不断革新的小说叙事艺术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叙事特色和审美体验。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对20世纪西方与国际象棋相关的小说进行研究,分析国际象棋在小说中的叙事功能,以揭示国际象棋与西方文学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国际象棋对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的几个核心要素都有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物、进程和空间等几个方面。作为一种战争游戏,国际象棋是分兵种游戏。棋子各有身份,形成了一个微缩的人类阶级社会的结构模型。国际象棋的这一特征,影响了小说的人物塑造。就个体人物而言,国际象棋对小说中的人物起到定位及定性的作用;就人物系统而言,国际象棋对小说多个角色的设置具有结构上的意义。在叙事进程方面,国际象棋构成了小说进程的文本和读者的双重动力。在文本动力层面,国际象棋构成了小说进程发展的基础,体现在小说对棋局的显性模仿或将棋局作为文本的深层结构。在读者动力层面,国际象棋形成的特殊信息引导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做出判断和相关反应。国际象棋也参与建构小说的叙事空间,重点是故事空间和文本的空间形式。由国际象棋所建构的隐喻性质的故事空间,成为人物性格的表征,与人物一起为小说的题旨服务。而国际象棋的形式及规则,则成为20世纪西方叙事艺术借鉴的对象,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本空间形式。在20世纪西方相关小说中,国际象棋具有叙述功能,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审美特征。国际象棋对小说叙事核心要素的影响,既有直观的形式层面的影响,也有内在的游戏精神层面的影响,更有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层面的影响。通过参与叙事,国际象棋及其被赋予的文化意义也就影响了小说的意义建构。
杨靖[8](2019)在《“耶” “佛”的接榫与错位 ——李提摩太中国大乘佛教文本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提摩太是19世纪英国浸礼会传教士,1870年来华,随后开展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在华期间,他不仅大量译介西学,还参与戊戌变法,与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均有过接触,对中国政局影响颇大。正因如此,当前学界对李提摩太的关注多是其政坛身份,或是对其汉译西学作系统研究。然而,在华的这45年中,李提摩太大部分时间还致力于研究中国大乘佛教文本并有多部译着,有的译本还成为其同时代首个最完整译本。可是,相较于他在政坛与西学研究方面的热度,学界对他汉学方面的系统研究却几乎没有。本研究以大量淹埋于历史的一手资料为基础,对李提摩太在东学西渐中的翻译活动作系统全面的探索与考察。本研究以李提摩太的基督教与佛教思想为主线,并将主线贯穿于他的翻译思想、翻译选材、翻译实践与翻译行为的历史影响中,主要提出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身为基督教传教士的李提摩太何以对中国大乘佛教文本感兴趣,这反映了他的何种宗教理念?第二,浩如烟海的中国大乘文本中,李提摩太的翻译选材动机是什么?第三,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李提摩太的翻译观是什么,是如何在译本中体现的?第四,从整个晚清来看,李提摩太的大乘佛教文本英译活动有何历史范式?最后,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尝试勾勒翻译研究的历史面向,指出翻译史研究的可行路径。本研究的发现如下:受自由神学与社会福音神学影响,李提摩太试图在人间建立一个“没有病痛只有和谐”的上帝国。在他看来,唯有世界各宗教联手融合才能真正消除差异,达到世界和平,而在这些宗教中他选中了大乘佛教作为最先联手的对象,因为他从大乘的“他救”思想中看到了基督教里“跟随上帝”的理念,认为“耶”与“佛”本就一家亲,都是上帝的子民。因此,为将这些宗教思想诉说于众,他英译了《大乘起信论》、《法华三经》、《金刚经》、《心经》与《西游记》等大乘色彩十分浓厚的作品。在他的阐释下,《大乘起信论》成了马鸣菩萨受到耶稣门徒多马之影响所作;《法华三经》则蕴含了基督教里满满的正义,它是耶稣与上帝对人类的爱、宽容与怜悯;他从《金刚经》里读出了“耶稣将接替佛陀作为救世主”的预言,从《心经》的“色”与“空”看到了耶稣的神人二性,就连《西游记》里的佛教理念也被解释成中国最早的基督教景教,且作者也成了具有保罗性质的丘处机。在这种耶佛融合思想的指导下,李提摩太把“真如”译成了“God”(上帝),“三宝”中的“佛、法、僧”也与“Trinity”(三位一体)相对接,“如来”英译成了“Jesus”(耶稣),“十八层地狱”、“劝持”与“塔庙”等概念也都被融入基督教。此外,佛教的“观音”与基督教的“耶稣”形象在译本中都出现不同层次的对接。因此,“耶”“佛”在接榫过程中出现了错位,佛教几乎被基督教取而代之,而以基督教为本位的译本中没有了异己的声音,李氏所期待的“和谐上帝国”终于实现。李提摩太与同时代的其他来华传教士不同,他在思想上并未将佛教视为敌人,而是潜心研究,虽然他不接受“唯上帝拯救”论,可是受“唯耶稣拯救”神学思想的左右,他在翻译实践中还是置换了佛教里的大部分元素,在试图联系两宗教的同时模糊了它们之间的界限。因此,他的译本虽然在宽容的宗教思想下呈现出新面貌,可佛教元素大量消失,同时基督教也开始变得不纯正,带有佛教的影子。他的这种宗教文化融合进而错位的行为最终是通过翻译来体现的,而他的翻译行为在整个晚清的较直译的佛教文本环境下与其余佛教研究的译者们拉开了距离,在晚清佛教复兴的浪潮中难免孤芳自赏,可依旧为东西宗教文化交流翻开了新的篇章。本研究最后还认为,李提摩太的所有翻译行为都是围绕其建立“上帝国”的梦想展开,这是他对和平的渴望,这种渴望是在晚清这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因此离开了历史语境,他的渴望就难以被理解,翻译活动也就无法得到全面且客观的解释。这表明,翻译研究若能从历史脉络出发,从史料中去构建译者与其所处时代的联系,研究结果则会更加细腻与透明,进而提升整个翻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这不失为翻译研究的新路径。
雍赟[9](2019)在《晚清爱国高僧察罕呼图克图棍噶扎拉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同治、光绪年间,新疆社会动乱,边疆危机加剧之际,赴新疆化缘的甘肃藏族僧人棍噶扎拉参协助清军守卫边疆,为收复新疆作出了重要贡献,被清朝封以察罕呼图克图名号。本文对棍噶扎拉参一生传奇式的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提出了自己的认识。绪论部分申明了选题的意义,回顾了相关学术史,对参考的汉、俄、藏等多种文献资料进行了说明。重点集中辩析并指出现存汉文、藏文的各种棍噶扎拉参传记版本,都是源于拉卜楞寺高僧噶桑勒协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写成的厚达尺余的(五百余页)藏文手稿本。这一手稿本尘封于拉卜楞寺藏经楼八十余年,1990年初始由南吉旺姆女士分批借出组织专业人员誊抄,再请马进武教授校订,于1994年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了藏文铅印本,汉文译名为《喇嘛嘎布·强巴图道贡嘎坚赞传》。以后所出棍噶扎拉参传记的各种版本多为该藏文本的缩略本或摘抄译本,唯有吴钧先生根据藏文铅印本所译汉文本为全译本,最具权威性。吴译本于2002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汉文译名为《察罕呼图克图衮噶嘉勒赞传》。绪论部分还对研究方法与理论指导以及本文作出的贡献与突破等问题进行了说明。正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考察了洮岷藏族与藏传佛教在洮岷地区的发展,对洮岷地区的藏族来源、藏传佛教及其在洮岷地区的传播、洮岷地区藏传佛教与额鲁特蒙古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探究,重点分析了洮岷格鲁派僧人与土尔扈特蒙古等结为善缘的背景条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清朝统一新疆后,严禁西藏寺院与新疆蒙古部落之间的私自联系,但由于洮岷地区杨土司家族政治上长期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清朝对洮岷地区寺院僧人活动的管理相对宽松。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后,出于宗教生活的需求,须有他们信服的藏族僧人群体进行必要的念经禳灾作法事等宗教活动,而在其与西藏等地寺庙的联系受到限制之后,来自洮岷的僧人自然受到他们的欢迎。第二章考察了棍噶扎拉参的出身与早期经历,包括他的出生地、祖先与父母、兄弟、出家经过及首次外出化缘的过程。根据与棍噶扎拉参有过直接交往的俄国考察家马图索夫斯基的记载,首次对棍噶扎拉参的相貌、体型等进行了勾画描述。通过对卓尼县刀告乡石矿村居住的棍噶扎拉参家族后裔的访问,结合汉译藏文传记和《清德宗实录》中的记载,首次指出棍噶扎拉参同胞为三兄弟四姐妹,并揭示了其大弟棍噶棍楚克丹赞(也作贡乔丹增)、二弟贡乔才让跟随他在新疆、西藏和家乡卓尼的活动轨迹。第三章考察了棍噶扎拉参两度赴新疆化缘弘法及其后奉还戒律,率军转战塔城的经过。棍噶扎拉参两度赴新疆广结善缘,在塔城作禳解法事的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保证了塔城被围后他能够得到土尔扈特部众的拥护追随及塔城军民的信服,为其后他获得朝廷的重视及受封为呼图克图奠定了基础。同时,对棍噶扎拉参返回家乡的时间与原因,他受比丘戒的情况及他与拉卜楞寺上层之间关系的建立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认识。此外,还考察了同治三年新疆发生动乱,塔城失守后棍噶扎拉参所经历的思想斗争和他下定决心奉还戒律,带军从征的经过。第四章考察了棍噶扎拉参率军退守阿勒泰与经营阿勒泰的活动。细致地分析了他统率额鲁特等蒙兵与执掌呼图克图印信后,西进接应索伦兵丁与俄国结怨、平定布伦托海之乱、改换呼图克图印信、援救乌里雅苏台等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不仅对棍噶扎拉参门徒部众的来源与组织管理、阿勒泰经济的发展及承化寺的修建与影响等问题提出了较具创见的认识,还首次利用俄国考察家戈·尼·波塔宁《蒙古纪行》中的记载,揭示了棍噶扎拉参驻守阿勒泰期间曾通过种植罂粟的特殊途径筹集经费的事实。此外,也对棍噶扎拉参赴乌苏修建普庆寺以及他为策墨林活佛转世作出的贡献进行了评述。第五章考察了棍噶扎拉参离开新疆的原因及其后他转赴西藏的一系列活动。棍噶扎拉参离开新疆具有很复杂的原因。虽然他既希望得到西藏格鲁派宗教上层对自己的认可,也希望能够寻找机遇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他在驻守阿勒泰期间不仅与俄国交恶并引发外交纠纷,也对哈萨克部落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态度与过激的措施。这是他黯然离开新疆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他以后的仕途产生了不利影响。还比较细致地考察了棍噶扎拉参集资助葺拉卜楞寺大金瓦殿的活动,探讨了他在西藏晋谒十三世达赖喇嘛,重新受比丘戒,调节西藏与廓尔喀的商务纠纷及争取在家乡修建贡巴大寺等各项重要活动,并对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第六章考察与评述了棍噶扎拉参赴京师的活动与创建贡巴大寺的功绩。根据相关记载指出棍噶扎拉参赴京师是四川总督丁宝桢举荐的结果,其后继任的四川总督刘秉璋、西藏办事大臣文硕等人则对他更为器重,曾建议抽调他赴西藏办事。但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官员认为棍噶扎拉参办事鲁莽,不宜重用,最终导致了他“储以待用”而未获重用的结果。政治上失意之后,棍噶扎拉参转而争取朝廷支持他在家乡修建贡巴大寺,并尽全力主持完成了贡巴大寺四座学院及大经堂等基础建筑工程。贡巴寺具有一次性完成多项建筑和作为洮岷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中少有的皇家寺院的鲜明特点。第七章分析了棍噶扎拉参再次赴新疆的原因及具体活动。指出解决伊、塔借地之争而引发的扩建乌苏八音沟承化寺和搬迁阿勒泰承化寺徒众,是棍噶扎拉参不得不再次赴新疆的根本原因。在考察了八音沟承化寺的规制等问题后,就棍噶扎拉参赴伊犁等地超度死难军民的活动进行了评述。对棍噶扎拉参返回家乡贡巴寺的缘由进行了分析,指出其直接原因在于主持贡巴寺僧众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举行诵经法会,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他已经身患重病,自感不虞。第八章考察了棍噶扎拉参在家乡的弘法活动和他临终之前怀有的爱国情结。特别指出,在棍噶扎拉参为慈禧太后祝寿诵经,举办法会期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虽然此时的棍噶扎拉参已重病在身,但他对甲午战败的忧郁及渴望再度为国效力的一腔热血,体现出他高度的国家意识、爱国情结与担当精神。国忧思良将,尽管国事艰难之际朝廷最终决定起用棍噶扎拉参赴川入藏办事,但却因他的逝世而留下了不可挽回的历史遗憾。棍噶扎拉参圆寂之后,形成了转世系统与贡巴寺属寺系统。结语部分从各民族共创中华、共同缔造伟大祖国,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精神,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丰富中华文化等视角,对近代爱国高僧棍噶扎拉参一生的活动作出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最后,笔者还编订了棍噶扎拉参年谱,希望以时间为线索,帮助人们更为直观地了解爱国高僧棍噶扎拉参的一生。
郭雷庆[10](2017)在《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进程中的民族分离问题研究 ——以我国周边五国为例》文中提出民族分离问题和民主转型困境是困扰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两个重大主题。在许多国家,这两个问题同时存在,且相互影响,是一对世界性难题。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纷纷进行政治转型,用多党竞争制取代了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同时,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成22个国家,紧接着在新独立的国家内又引发了民族分离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带头脱离苏联的俄罗斯遭遇了车臣分离主义运动的严重威胁,脱离南斯拉夫的南联盟最终一分为三:塞尔维亚、黑山、科索沃。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颜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为名在东欧、中亚、西亚和北非部分国家进行的民主转型,带来的是: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民族分离问题的恶化,乌克兰东部哈尔科夫、卢比斯克、顿涅茨克等俄罗斯族地区分离运动的爆发,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民族分裂、教派冲突、内战。这些现实例子说明,在一些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特指转向多党竞争制的西式民主转型)与其民族分离问题存在密切关系。这相应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民主转型会在这些国家引发或恶化民族分离问题,而在其他一些多民族国家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美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民族分离问题对民主转型有何影响?这些国家的问题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对这些问题的提出和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关系问题的研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学术课题,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的国家,如西班牙、土耳其、尼日利亚、缅甸、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菲律宾、泰国以及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都曾在民主转型过程中面临民族分离甚至国家分裂的风险。这些国家在民族结构上存在共同点,即国内的多个民族各有其相对独立的集中居住地,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传统、习俗等,甚至有自己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一共同点可被界定为“聚居型多民族结构”,存在这种结构的国家可被称之为“聚居型多民族国家”。在现代多民族国家,民族聚居、散居或杂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将之提升为一种国家分类方式,即进一步将多民族国家区分为聚居型多民族国家和散居型多民族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对分析多民族国家的民主转型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这一概念和方法出发,上述几个问题可归结为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与多党竞争制是否兼容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了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我国周边的五个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之所以选这五个国家,主要与本研究出发点有关,即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的发展和安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引以为戒的教训。在研究方法上以“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为分析工具,通过五国案例研究,详细展现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之间的互动关系。论文结构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在横向结构上,导论提出问题,第一章围绕“聚居型多民族国家”这一核心概念建构本文的理论框架,并对相关概念做出界定。正文依据民族结构的不同将五国划分为“两族对峙型”和“多族对峙型”,斯里兰卡、泰国、菲律宾属于前一种类型,缅甸和印度尼西亚属于后一种类型,两种类型下五国又各具特色,因此正文将其作为五个单独案例分别成章。最后总结结论。在纵向结构上,首先,描述每个国家“聚居型多民族结构”的特征,包括主要民族的地理分布、行政区划、语言、宗教、文化、历史等,然后回顾和梳理这一民族结构的构建过程及其民族关系,这是探讨每个国家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问题的历史渊源与背景。其次,分析多党议会制在每个国家的构建过程及其特征,展现聚居型多民族结构对民主转型的影响。再次,论证受聚居型多民族结构影响下的民主转型是每个国家民族分离问题产生及恶化的重要现实原因;反过来,分析民族分离问题对民主转型的影响,进而展现每个国家民主转型困境与民族分离问题的交织及相互作用。最后,论述每个国家最新一轮民主转型以来,中央政府推动民族和解的努力和效果。每章小结会对每个国家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问题的关系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思考。本文的结论是:第一,聚居型多民族结构是民主转型引发民族分离、甚至国家分裂的基本条件,散居型多民族结构产生此类问题的风险相对较小,如美国、澳大利亚等。但这并不是说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一定会导致民族分离,甚至国家解体。聚居型多民族国家在民主转型时是否产生民族分离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聚居规模、宗教、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跨界民族、语言、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性的耦合作用。这有助于解释为何有的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产生了民族分离问题,而有的聚居型多民族国家就没有此问题,如瑞士、柬埔寨。类似地,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何在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中,有的民族会产生民族分离主义,而有的民族则没有。比如斯里兰卡有6大主要民族,为何只有斯里兰卡泰米尔族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分离倾向,这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民主转型对其造成的利益损害最大,而应该是上述几个因素在民主转型的刺激和影响下的综合作用。其它民族,如泰国的马来族、菲律宾的摩洛族等亦是如此。另外,本文强调了民族分离问题是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的重大风险,但并非说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族分离问题的产生或恶化全然是民主转型引发的。第二,民主转型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五国民族分离问题的产生及恶化过程中大都扮演了负面角色。其内在逻辑主要在于:选举制度的“多数原则”容易形成主体民族控制型民主(Control Democracy);政党制度的“民族化”容易使政党竞争异化为民族竞争;民主转型带来的自由化使得政治参与无序、混乱,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局面。在上述情况下,一些民族的民主诉求和民族分离的倾向便结合在一起。因为争取民主是为了摆脱强权,当这个强权是一个外来者时,摆脱强权的努力就首先成为摆脱异族控制的努力,在这样的国家,民族分离、争取独立就必然成为民主诉求的第一步。需要说明一点,分离民族不一定是少数民族,还有可能是主体民族。在一些国家,如本文所研究的五国,主体民族除了长久把持议会、行政、司法等国家权力外,对少数民族大都实施的是“同化”和“控制”的政策,因此,在这些国家,主体民族一般倾向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分离问题通常发生在少数民族身上。而另一些多民族国家,如前苏联、前南斯拉夫等国,掀起民族分离运动的反而是主体民族,如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前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族、克罗地亚族等。这主要是因为原属国的主体民族精英认为其经济利益受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掠夺”,充当了“奶牛”角色,民族利益受损,因此要摆脱少数民族的“汲取”,争取独立。叶利钦等俄罗斯领导人便利用这种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进行了选举动员,并获得成功。第三,民族分离问题及其引发的冲突、内战、恐怖袭击等是五国民主转型及民主巩固的主要障碍。内战爆发后,激进的泰米尔分离分子和僧伽罗民族主义者都极力破坏中央政府为推动民族和解而进行的宪政改革试验,使政改几乎全部失败,民族和解遥遥无期。马来穆斯林分离问题在泰国民主转型中成为不同政治势力用以政治竞争的手段,不断发生的暴恐事件成为军方干预政治的口实。缅甸的民主转型在民族武装割据下举步维艰。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民族分离问题成为军人独裁政权的重要合法性来源。最后,通过对这五国的案例研究,我们可以将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的关系大体总结如下:在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推动民主转型,实行多党竞争制,容易引发或恶化民族分离问题,反过来,民族分离问题会阻碍民主转型及民主巩固,可能造成相关国家民主制度的瓦解,导致军事独裁(或其它形式的威权政治)。随后,民主力量与分离力量有时会交织在一起,共同反抗独裁。然而,当再次开启民主转型,恢复多党竞争制时,民族分离问题可能会复发、恶化,对民主转型及民主巩固再次构成威胁,最终造成相关国家民主倒退和民族分离问题恶化的双重困境。因此,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推动民主转型必须要慎重,民主化道路一定要适合本国国情,循序渐进。对于我国来说,在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同时要警惕颜色革命,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并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不只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维护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基本保障。
二、告诉你上海大众波罗获胜的理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告诉你上海大众波罗获胜的理由(论文提纲范文)
(1)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论文提纲范文)
上编 学习时代 |
明末清初 |
道光年间 |
1861年 |
1894年 |
1906年 |
1907年 |
1911年 |
1912年 1岁(6) |
1913年 2岁 |
1914年 3岁 |
1915年 4岁 |
1916年 5岁 |
1917年 6岁 |
1918年 7岁 |
1919年 8岁 |
1920年 9岁 |
1921年—1925年 10—14岁(10) |
1926年 15岁 |
1927年 16岁 |
1928年 17岁 |
1929年 18岁 |
1930年 19岁 |
1931年 20岁 |
1932年 21岁 |
1933年 22岁 |
1934年 23岁 |
1935年 24岁 |
1936年 25岁 |
1937年 26岁 |
1938年 27岁 |
1939年 28岁 |
1940年 29岁 |
1941年 30岁 |
1942年 31岁 |
1943年 32岁 |
1944年 33岁 |
1945年 34岁 |
中编 为师时代 |
1946年 35岁 |
1947年 36岁 |
1948年 37岁 |
1949年 38岁 |
1950年 39岁 |
1951年 40岁 |
1952年 41岁 |
1953年 42岁 |
1954年 43岁 |
1955年 44岁 |
1956年 45岁 |
1957年 46岁 |
1958年 47岁 |
1959年 48岁 |
1960年 49岁 |
1961年 50岁 |
1962年 51岁 |
1963年 52岁 |
1964年 53岁 |
1965年 54岁 |
1966年 55岁 |
1967年 56岁 |
1968年 57岁 |
1969年 58岁 |
1970年 59岁 |
1971年 60岁 |
1972年 61岁 |
1973年 62岁 |
1974年 63岁 |
1975年 64岁 |
1976年 65岁 |
1977年 66岁 |
1978年 67岁 |
1979年 68岁 |
1980年 69岁 |
1981年 70岁 |
下编 神游时代 |
1982年 71岁 |
1983年 72岁 |
1984年 73岁 |
1985年 74岁 |
1986年 75岁 |
1987年 76岁 |
1988年 77岁 |
1989年 78岁 |
1990年 79岁 |
1991年 80岁 |
1992年 81岁 |
1993年 82岁 |
1994年 83岁 |
1995年 84岁 |
1996年 85岁 |
1997年 86岁 |
1998年 87岁 |
1999年 88岁 |
2000年 89岁 |
2001年 |
2002年 |
2011年 |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何谓布克奖 |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
(四)选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
(一)布克奖的设立 |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
三、轮回与重构 |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
一、元叙事的终结 |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
(三)作者之死 |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
(二)自我边缘化 |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
(一)“欲望中的暴力” |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
(一)人性的危机 |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
三、美的哀悼 |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意义及目的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二节 康僧会个人及其作品研究回顾 |
一、康僧会生平事迹研究回顾 |
二、康僧会作品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东亚文化圈 |
(二)民间故事及其分类 |
(三)民间故事AT分类与类型和母题 |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理论 |
三、本论文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康僧会生平及其所着的作品 |
第一节 康僧会生平考 |
一、康僧会少年时期 |
二、康僧会在华传教时期 |
第二节 康僧会所着的作品 |
一、诸经录记载康僧会作品 |
二、僧会作品着作时间问题 |
第三节 康僧会大乘禅思想及其故事 |
一、康僧会大乘禅思想 |
二、康僧会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
小结 |
第二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文本问题 |
第一节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本问题 |
一、章节问题 |
二、词序倒置问题 |
第二节 来源于印度的故事 |
一、来源于巴利文《本生经》的故事 |
二、来源于印度民间故事 |
第三节 康僧会与东亚共同文化价值 |
一、运用儒家“仁”、“孝”的价值 |
二、康僧会的治国思想 |
小结 |
第三章 《六度集经》及《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一、《理家本生》与“善用小钱成巨富” |
二、《国王本生》与“狸猫换太子” |
三、报恩的动物和忘恩的人 |
四、心挂在树梢上 |
五、“戒言和尤利亚式的信” |
六、把乌龟弄到水边淹死 |
七、狼和鹤 |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一、雁衔龟 |
二、寻宝者互相谋害 |
三、田螺姑娘的原型 |
小结 |
第四章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一、越南民间故事从形成到衰退 |
二、越南民间故事主要特征 |
三、越南民间故事收集和分类 |
四、越南民间故事的来源 |
第二节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一、《六度集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二、《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第三节 从《国王本生》到越南民族起源传说故事 |
一、越南民族起源的记载 |
二、《国王本生》和《百卵的故事》的联系 |
小结 |
第五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朝、日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一、朝鲜半岛 |
二、日本 |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朝、日的民间故事 |
一、理家本生故事 |
二、活猴肝故事 |
三、强中更有强中手 |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和朝鲜、日本的民间故事 |
一、听懂动物语言的老爷爷 |
二、寻宝者相互谋害 |
三、飞在天空的乌龟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中文译着 |
三、越语文献 |
后记 |
(5)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实用类文章改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实用类文章改编问题概述 |
第一节 实用类文章的选编情况 |
一、整体选编情况及实用类文章所占比例 |
二、实用类文章亚类及文体分布 |
三、实用类文章单元编排情况 |
第二节 实用类文章的删改情况 |
一、实用类文章删改篇目及数量统计 |
二、实用类文章删改篇目删改对象统计 |
三、小结 |
第二章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实用类文章改编原因分析 |
一、课程结构转变 |
二、时代性要求特点 |
三、文本自身的要求 |
四、适应学生发展水平 |
第三章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实用类文章改编的探讨及建议 |
第一节 合理之处 |
一、对思想内容的修订 |
二、对语言形式的修订 |
三、适应教学的调整 |
第二节 不当之处 |
一、影响文章章法结构 |
二、削弱文章思路的严密性 |
三、其他细节问题 |
第三节 改编建议 |
一、拓宽选文的疆界 |
二、多选典型的实用类文章 |
三、增加与日常运用更紧密的文章 |
第四章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实用类文章改编对教学的思考 |
第一节 理性看待选文删改 |
一、考虑选文类型处理删改内容 |
二、删改内容作为合理教育资源 |
第二节 探究新的教学方式 |
一、借助思维工具建构思考路径 |
二、展开批判性阅读教学 |
三、探索读、写、改一体化的实用文教学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形成背景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原则 |
一、圣观音图像类 |
二、密教观音图像类 |
三、本土观音图像类 |
四、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 |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形成背景 |
一、经济背景 |
二、文学背景 |
三、佛教背景 |
第二章 唐宋时期巴蜀圣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风格演变 |
一、初唐时期:隋风延续与标准形象的确立 |
二、盛唐时期:大气丰腴风格的流行 |
三、中唐时期:两种区域风格的形成 |
四、晚唐时期:丰肥壮硕风格的出现 |
五、五代时期:唐风遗韵 |
六、两宋时期:女性化特征的鲜明 |
第二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组合样式与功能指向 |
一、观音双尊与多尊并列:神力的多倍增强 |
二、观音与地藏:现世拯救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
三、观音、阿弥陀佛与地藏:净土往生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
四、观音、药师佛与地藏:治病延命、地狱拯救与净土往生的结合 |
五、观音与其他尊像的任意组合: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化体现 |
第三节 唐宋巴蜀观音救难图像的缘起与演变 |
一、唐代之前观音救难性格的形成及其在巴蜀的传播 |
二、唐五代观音救难图像的发现与释读 |
三、宋代以后观音救难图像的持续演变 |
第三章 唐宋时期巴蜀密教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密教造像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唐五代巴蜀十一面观音造像考释 |
一、十一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单尊十一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三、十一面观音化现圣僧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三节 唐宋巴蜀如意轮观音造像考释 |
一、如意轮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如意轮观音画像 |
三、如意轮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四、如意轮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四节 唐宋巴蜀不空羂索观音造像考释 |
一、不空羂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三、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四、不空羂索观音造像在巴蜀流行的特殊原因 |
第五节 唐宋巴蜀千手观音造像考释 |
一、千手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千手观音图像 |
三、千手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四、千手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六节 宋代巴蜀马头观音造像考释 |
一、马头观音的经典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大足石刻马头观音的造型特征 |
三、其他地区马头观音图像的造型特征 |
四、不同地区马头观音图像之比较 |
第七节 唐宋巴蜀其他多臂观音造像考释 |
第四章 唐宋时期巴蜀本土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形成、分期及其他 |
一、白衣观音造像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 |
二、吴道子与白衣观音造像的关系 |
三、白衣观音的形象标志及其来源 |
四、白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演变 |
五、与其他地区白衣观音造像之比较 |
第二节 唐宋巴蜀水月观音造型分析及相关问题 |
一、周昉妙创水月观音图像新释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水月观音画像 |
三、水月观音的造型元素分析 |
四、对两京水月观音造像传入巴蜀路线的思考 |
五、水月观音与自在观音的关系 |
第三节 宋代巴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
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判断标准 |
二、数珠手观音造像的遗存分布与特征 |
三、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宗教内涵与形成依据 |
四、对云南大理国观音画像的影响 |
第四节 宋代巴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文本依据及相关问题 |
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与营造意图 |
二、观音群像窟营造的文本依据 |
三、观音群像窟的设计意匠 |
四、观音群像窟与文氏石窟艺匠 |
第五章 唐宋时期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西方净土变中的观音造像特征演变 |
一、西方净土经典的传译及其在巴蜀地区的流行 |
二、“净土三经”中西方净土世界的基本景观与观音形象的描述 |
三、西方三圣像中的观音造像 |
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中的观音造像 |
五、阿弥陀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
六、观无量寿佛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
第二节 唐宋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
一、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
二、与犍陀罗释迦三尊像中观音造像的比较 |
第六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相关问题探讨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与民众社会心理 |
一、造像题记的时代分布与布局形式 |
二、从造像题记看观音称名的演变 |
三、供养人身份与造像组织形式 |
四、造像时间与佛教节日 |
五、造像对象与家庭伦理 |
六、造像愿望与功利心理 |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一、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插图目录及图版来源 |
附录二 表格目录 |
附录三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汇录 |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0.1.1 选题缘起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外研究现状 |
0.2.1 国际象棋相关研究 |
0.2.2 国际象棋文学研究 |
0.3 国内研究现状 |
0.3.1 国际象棋文化研究 |
0.3.2 国际象棋文学研究 |
0.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3 创新之处 |
第1章 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的人物塑造 |
1.1 棋对人物的定位及定性 |
1.1.1 棋与人物的特征符码 |
1.1.2 棋与人物的文化定型 |
1.2 棋与人物的逻辑性设置 |
1.2.1 棋与人物自身发展的逻辑性 |
1.2.2 棋与人物组合模式的逻辑性 |
1.3 棋与人物的功能和系统 |
1.3.1 棋与小说人物的功能 |
1.3.2 棋与小说的人物系统 |
第2章 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的叙事进程 |
2.1 棋与文本动力 |
2.1.1 棋在文本动力中的显性显现 |
2.1.2 棋在文本动力中的隐性存在 |
2.2 棋与读者动力 |
2.2.1 棋与读者的解码过程 |
2.2.2 棋与读者的再编码过程 |
2.3 棋与叙事隐性进程 |
2.3.1 小说中的叙事隐性进程 |
2.3.2 棋在叙事隐性进程中的功能 |
第3章 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的叙事空间和视角 |
3.1 棋与小说的故事空间 |
3.1.1 国际象棋的空间表征 |
3.1.2 异质空间的交互和冲突 |
3.1.3 可能世界的空间 |
3.2 棋与文本的空间形式 |
3.2.1 《爱达》: 对数螺旋 |
3.2.2 《人生拼图版》: 马的巡游 |
3.2.3 《看不见的城市》: 数列和征子 |
3.3 棋与小说的场景及视角 |
3.3.1 棋与小说的场景功能 |
3.3.2 棋与小说的叙述视角 |
3.3.3 棋与交流的立场 |
第4章 20世纪西方小说中国际象棋叙事的审美意义 |
4.1 国际象棋的美学特点与叙事的审美价值 |
4.1.1 国际象棋的美学特点 |
4.1.2 国际象棋叙事的审美价值 |
4.2 西方文学中国际象棋叙事的传统与创新 |
4.2.1 西方文学中的国际象棋叙事传统 |
4.2.2 20世纪小说中的国际象棋叙事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项目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耶” “佛”的接榫与错位 ——李提摩太中国大乘佛教文本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学界对李提摩太英译活动的介绍与研究 |
1.2.2 学界对李提摩太英译大乘经的研究 |
1.2.3 与李提摩太英译《西游记》相关的研究 |
1.3 研究问题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5 本研究需要特别说明的史料 |
第二章 李提摩太的“耶”“佛”思想及其互融 |
2.1 李氏翻译思想的基础:基督教神学思想 |
2.1.1 “自由神学”思想 |
2.1.2 “社会福音神学”思想 |
2.1.3 对“上帝国”的诠释 |
2.2 李氏对佛教的诠释与研究 |
2.2.1 承认非基督宗教的价值 |
2.2.2 李提摩太对佛教文本的青睐 |
2.3 李氏耶佛思想的融合 |
2.3.1 对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理解 |
2.3.2 耶佛两教的“三位一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李提摩太“耶”“佛”思想下的翻译选材 |
3.1 《大乘起信论》——一部阐释基督教的书 |
3.1.1 马鸣菩萨的基督教情怀 |
3.1.2 对《大乘起信论》的基督教式解读 |
3.2 《法华三经》——《约翰福音》的另一种表述 |
3.2.1 底本及其中所蕴含李氏的宗教抱负 |
3.2.2 从《莲花经》到耶佛接榫 |
3.3 《西游记》——耶稣送给亚洲人的思想慰藉 |
3.3.1 《西游记》里的景教色彩 |
3.3.2 从西天取经到上帝国建立 |
3.3.3 译本里的基督教情怀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李提摩太对“耶”“佛”教理的英译 |
4.1 真如、三宝与上帝之间的互译 |
4.2 上帝概念下“佛”与“如来”的英译 |
4.2.1 多“佛”与一神“上帝” |
4.2.2 “如来”的英译 |
4.3 其它佛教概念的英译 |
4.3.1 从十八层“地狱”到耶稣受难 |
4.3.2 对“劝持”概念的阐释 |
4.3.3 对“塔庙”的阐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李提摩太对“耶”“佛”两教角色的英译与重构 |
5.1 观音菩萨的多重形象英译 |
5.1.1 随处现身的观音 |
5.1.2 倾听世人祈祷的观音 |
5.2 英译本中耶稣形象的重构 |
5.2.1 《金刚经》里对耶稣的预言 |
5.2.2 《心经》中耶稣的神人二性 |
5.2.3 佛陀讲法时的耶稣形象 |
5.2.4 法华三喻里的耶稣形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李提摩太译经活动在历史中的模式与相关思考 |
6.1 宗教间的置换、成全与互益模式 |
6.1.1 置换模式:佛教不可能拯救世界 |
6.1.2 成全与互益模式:从耶稣的唯一拯救到“实在者”的神权 |
6.2 李提摩太:从宗教思想的接榫到翻译实践的错位 |
6.3 翻译活动中的“独角戏” |
6.3.1 李提摩太与其它译者之异同 |
6.3.2 李提摩太与晚清佛典西译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李提摩太发文统计 |
1.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上发文 |
2.李提摩太在《教务杂志》上发文 |
3.李提摩太在《北华捷报》上发文 |
4.李提摩太的其它发文 |
(9)晚清爱国高僧察罕呼图克图棍噶扎拉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意义 |
学术史回顾 |
基本文献资料 |
研究方法与理论指导 |
本文的贡献、突破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洮岷地区藏族源流与藏传佛教的发展 |
1.1 洮岷地区的藏族源流 |
1.1.1 吐蕃势力进入之前的洮岷民族 |
1.1.2 吐蕃东进与洮、岷地区的吐蕃部落 |
1.2 藏传佛教及其在洮岷地区的传播 |
1.2.1 藏传佛教的形成与发展 |
1.2.2 藏传佛教在洮岷地区的传播 |
1.2.3 洮岷藏传佛教僧人阶层的特点 |
1.3 洮岷地区藏传佛教与额鲁特蒙古 |
1.3.1 藏传佛教格鲁派与额鲁特蒙古和硕特部 |
1.3.2 藏传佛教格鲁派与准噶尔蒙古 |
1.3.3 藏传佛教格鲁派与土尔扈特蒙古 |
1.3.4 洮岷格鲁派僧人与土尔扈特蒙古等结为善缘的背景条件 |
第二章 棍噶扎拉参的出身及早期经历 |
2.1 棍噶扎拉参的出生地、祖先、父母与兄弟 |
2.1.1 棍噶扎拉参的出生地 |
2.1.2 棍噶扎拉参的祖先 |
2.1.3 棍噶扎拉参的父母与兄弟姐妹 |
2.2 棍噶扎拉参的相貌、名称与出家经过 |
2.2.1 棍噶扎拉参的相貌 |
2.2.2 棍噶扎拉参的各种名称 |
2.2.3 棍噶扎拉参出家经过 |
2.3 首次外出化缘弘法及所到的“下部蒙古” |
2.3.1 首次外出化缘弘法 |
2.3.2 “下部蒙古”究系何处 |
第三章 两度赴新疆化缘弘法与奉还戒律率军转战 |
3.1 首次赴新疆化缘弘法 |
3.1.1 在阿尔泰淖尔乌梁海二旗广结善缘 |
3.1.2 赴和布克赛尔土尔扈特蒙古部落弘法 |
3.1.3 赴塔尔巴哈台作禳解法事及其影响 |
3.2 返回家乡的原因与活动 |
3.2.1 返回家乡的原因 |
3.2.2 在家乡的受戒等活动 |
3.3 再次赴新疆化缘弘法与奉还戒律 |
3.3.1 再次赴新疆化缘弘法 |
3.3.2 新疆的动乱与奉还戒律 |
3.4 塔城解围与退守阿勒泰 |
3.4.1 塔城解围与赐封呼图克图名号 |
3.4.2 塔城失守与执掌关防退守科布多境内 |
第四章 退守阿勒泰后的军事活动与经营阿勒泰 |
4.1 在阿勒泰的军事活动 |
4.1.1 统率额鲁特等蒙兵,执掌呼图克图印信 |
4.1.2 西进接应索伦兵丁与俄国结怨 |
4.1.3 平定布伦托海之乱 |
4.1.4 裁撤布伦托海办事大臣与改换呼图克图印信 |
4.1.5 援救乌里雅苏台与返回阿勒泰借地安插 |
4.2 在阿勒泰的经营活动 |
4.2.1 门徒部众的来源与组织管理 |
4.2.2 经济的发展 |
4.2.3 创建承化寺及其影响 |
4.3 赴塔城、乌苏及为策墨林转世作出贡献 |
4.3.1 赴塔城的活动 |
4.3.2 在库尔喀喇乌苏修建普庆寺 |
4.3.3 为策墨林擦汗诺门罕活佛系统的传承作出贡献 |
第五章 离开新疆取道成都赴西藏及在西藏的活动 |
5.1 离开新疆的原因 |
5.1.1 奏请给假暂离新疆的理由 |
5.1.2 请求给假暂离新疆的深层次内因 |
5.1.3 涉及中俄外交的两次争端 |
5.1.4 斩杀哈萨克头目之子勒逼缴纳牲畜 |
5.2 集资并助葺拉卜楞寺大金瓦殿 |
5.2.1 为助葺拉卜楞寺大金瓦殿集资 |
5.2.2 助葺拉卜楞寺大金瓦殿及向四世嘉木样等奉献 |
5.3 离开新疆取道成都前往西藏 |
5.3.1 从库尔喀喇乌苏经哈密、兰州、西安到成都 |
5.3.2 从成都到拉萨 |
5.4 在拉萨的活动 |
5.4.1 朝拜大小昭、晋谒十三世达赖、重新受戒、在三大寺巡礼 |
5.4.2 调解藏喀商务纠纷与争取发还策墨林庄园 |
5.4.3 参加中法开战祈祷大法会及向大昭寺佛祖像奉献宝冠 |
5.4.4 在帕邦喀建神殿和准备在家乡修建贡巴大寺的活动 |
第六章 远赴京师与建成贡巴大寺 |
6.1 离开拉萨远赴京师 |
6.1.1 离开拉萨前往成都 |
6.1.2 赴京师的原因与契机分析 |
6.2 到京师后的活动 |
6.2.1 到达京师后与理藩院官员的争执 |
6.2.2 赴五台山朝拜 |
6.2.3 朝廷对任用棍噶扎拉参的不同意见及最后的决断 |
6.2.4 争取朝廷对修建贡巴大寺的支持 |
6.3 返回家乡与创建贡巴大寺 |
6.3.1 返回家乡 |
6.3.2 主持创建贡巴大寺 |
6.3.3 贡巴大寺的创建特点与目前概况 |
第七章 再赴新疆及扩建八音沟承化寺 |
7.1 再赴新疆 |
7.1.1 再赴新疆的原因 |
7.1.2 驻锡库尔喀喇乌苏与赴阿勒泰承化寺 |
7.2 扩建乌苏八音沟承化寺 |
7.2.1 乌苏八音沟承化寺原有的基础 |
7.2.2 乌苏八音沟承化寺的建设 |
7.3 赴伊犁超度死难军民及返回家乡 |
7.3.1 赴伊犁等地超度死难军民 |
7.3.2 离别新疆返回家乡的原因 |
7.3.3 离别新疆返回贡巴大寺 |
第八章 在家乡的建寺弘法活动与最后的爱国情结 |
8.1 慈禧太后的祝寿活动与寺院建设 |
8.1.1 慈禧太后的祝寿活动 |
8.1.2 继续建设贡巴大寺 |
8.2 甲午战事中的爱国情结与朝廷“国忧思良将” |
8.2.1 对甲午战事的忧郁与爱国情结 |
8.2.2 朝廷“国忧思良将”与历史的遗憾 |
8.3 圆寂与转世 |
8.3.1 圆寂与荣典 |
8.3.2 转世与贡巴寺属寺系统 |
结论 |
附录:棍噶扎拉参年谱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进程中的民族分离问题研究 ——以我国周边五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理论框架与变量关系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民主与民主转型 |
二、民族与民族分离 |
第二节 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概念、理论与参数 |
一、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概念 |
二、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理论建构 |
第三节 民主转型引发民族分离:耦合关系分析 |
一、“多数制民主”异化为主体民族控制型民主 |
二、多党竞争异化为民族竞争 |
三、自由化带来中央政府权威的衰落甚至权力真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斯里兰卡:两族对峙与宪政改革 |
第一节 斯里兰卡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特征及其构建 |
一、斯里兰卡的民族结构 |
二、斯里兰卡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及其历史上的僧泰关系 |
第二节 议会民主制在斯里兰卡的建立及其特点 |
一、科尔布鲁克—卡梅伦改革:民族代表制的形成 |
二、威廉·曼宁改革:民族政党制的萌芽 |
三、多诺莫尔改革:引入普选制 |
四、索尔伯里改革:多党竞争制的确立 |
第三节 议会民主制的瓦解与泰米尔分离主义运动的爆发 |
一、1948-1972年:僧伽罗人控制型民主的确立 |
二、1972-1983年:从议会民主制到总统议会制 |
第四节 内战中的分权改革试验:民族和解的钥匙? |
一、1983-1987年:印斯和平协议与宪法第十三修正案 |
二、1995-2000年:新宪法草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泰国:两族对峙与民主转型 |
第一节 泰国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特征及其构建 |
一、泰国的民族结构 |
二、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构建与历史上的泰马关系 |
第二节 泰国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 |
一、议会民主制的艰难前行与马来穆斯林分离问题的产生(1932—1957) |
二、“泰式民主”与马来穆斯林的武装分离运动(1957——1973) |
第三节 泰国的第二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 |
一、多党议会制的短暂回归与马来穆斯林的有限政治参与(1973——1976) |
二、军方主导下的半民主制与马来穆斯林分离运动的沉寂(1976——1992) |
第四节 泰国的第三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 |
一、第三次民主转型初期(1992——2001):民主乱局与马来民族分离问题的复燃 |
二、第三次民主转型中期(2001——2006):他信强势政府与马来穆斯林问题的恶化 |
三、第三次民主转型后期(2006——至今):阶级冲突与民族分离的双重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菲律宾:两族对峙与民主转型 |
第一节 菲律宾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特征及其构建 |
一、菲律宾的民族结构 |
二、菲律宾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构建与南北关系 |
第二节 美式民主的构建与摩洛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爆发 |
一、美式民主的构建及其特点 |
二、摩洛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爆发与美式民主体制的瓦解 |
第三节 马科斯军事独裁统治时期的民族分离运动与民主运动 |
一、马科斯政府为维护合法性实行的土地改革和民族和谈政策 |
二、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的分裂和民主运动的高涨 |
第四节 美式民主制的恢复与民族和解的推进 |
一、阿基诺夫人政府时期的宪政改革与民族和解(1986——1992) |
二、拉莫斯政府时期的民族和解与摩洛分离运动的新动向(1992——1998) |
三、从埃斯特拉达到阿罗约政府时期摩洛分离问题的进展(1998-2010) |
四、阿基诺三世政府时期的菲南和平进程(2010——2016)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缅甸:多族对峙与民主转型 |
第一节 缅甸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特征及其构建 |
一、缅甸的民族结构 |
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聚居型多民族结构的形成 |
第二节 缅甸议会民主制的建立与民族分离运动的兴起 |
一、缅甸议会民主制的建立过程与特点 |
二、民族冲突和民族分离运动的兴起 |
三、吴努政府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分离运动的扩大 |
四、议会民主制的瓦解与军政府的上台 |
第三节 军政府执政下的民族冲突和民主运动 |
一、奈温军政府时期的民族政策与政治改革 |
二、民族冲突的扩大和民主运动的兴起 |
三、民主运动的高涨与奈温军政府的垮台 |
第四节 1988年以来缅甸的民主转型与民族和解 |
一、新军政府执政下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和解努力(1988——2003) |
二、新军政府执政下的第二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和解努力(2003——2011) |
三、吴登盛政府主导的第三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和解努力(2011——2015)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印度尼西亚:多族对峙与民主转型 |
第一节 印度尼西亚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特征及其构建 |
一、印度尼西亚的民族结构 |
二、印度尼西亚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构建 |
第二节 议会民主制在印尼的建立与失败 |
一、议会民主制在印尼的建立过程及其特点 |
二、民族地方叛乱与印尼议会民主制的失败 |
第三节 从“有领导的民主”到“新秩序”:军事独裁统治的确立与民族分离运动的兴起 |
一、苏加诺“有领导的民主”体制时期(1957——1965) |
二、苏哈托“新秩序”军事独裁统治时期(1965——1998) |
第四节 民主转型时期的宪政改革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 |
一、苏哈托新秩序体制的崩溃与民族冲突及分离运动的高涨 |
二、以分权为核心的宪政改革 |
三、分权:能否有效遏制民族分离主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告诉你上海大众波罗获胜的理由(论文参考文献)
- [1]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J]. 黄德海. 江南, 2021(05)
-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D]. 阮鸿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实用类文章改编问题研究[D]. 付梦悦.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D]. 邓新航. 东南大学, 2019(01)
- [7]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研究[D]. 袁娜. 湘潭大学, 2019(12)
- [8]“耶” “佛”的接榫与错位 ——李提摩太中国大乘佛教文本英译研究[D]. 杨靖.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晚清爱国高僧察罕呼图克图棍噶扎拉参研究[D]. 雍赟. 兰州大学, 2019(02)
- [10]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进程中的民族分离问题研究 ——以我国周边五国为例[D]. 郭雷庆. 山东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