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创新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涂文学[1](2019)在《长风破浪会有时——“工业强市”与新世纪武汉城市地位的提升》文中研究指明如果说,武汉城市圈建设及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是通过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提升武汉城市的整体竞争力,那么,"工业强市"战略的提出及其实施则是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武汉跨越式发展。现代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武汉的发展与落伍都与工业化发展密切相关。进入新世纪,武汉的决策者面对武汉地位失落的
张建俊[2](2017)在《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基于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反思,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背景下超常规跨越式地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了工业化发展路径的历史性转换阶段。我国一直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多次报告都强调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生物柴油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和典型的“绿色能源”,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因此,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对我国的经济整体发展显得非常重要。江苏地区经济发达生物柴油企业众多且经济效益较好,具备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正在探索一条新型的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的工业化发展路径。作为全新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江苏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需要探索的重大课题。这也是本文课题所研究的重点。本文采取了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首先阐述了相关的新型工业化研究理论和原则要求,其次从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的现状分析出发,对江苏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根据江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生物柴油企业发展的六大发展路径,特别是科技创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的最佳选择。最后从产业、企业、政府三个层面又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促进生物柴油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也为其他学者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参考。
孟祥娟[3](2013)在《兵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如何实现健康的跨越式经济发展,如何才能走出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避免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等问题引起了学界长久以来的重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上提出“中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总结国外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的,为中国未来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中提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观点。我们注意到,“四化”中始终把工业化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工业作为实现“四化”的前提和保障。生产建设兵团,肩负着“屯垦戍边"特殊的历史使命,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兵团新型工业化的提出赋予“屯垦戍边”以新的形式,兵团工业发展的问题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各章节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兵团新型工业化道路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国内外工业化理论结合兵团实际所得出的科学的理论,是可以指导未来兵团工业健康发展的。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得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兵团跨越式发展的必然之路。其次,通过对兵团工业发展各指标的分析,得出兵团现阶段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并认识到兵团现阶段发展面临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消耗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不高、体制不顺等问题。最后,针对兵团的情况,提出了三条路径选择:大力推进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以农兴工,实施工业园区策略。
范卫青[4](2013)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化作为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性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各个国家(地区)由不发达走向发达的重要动力,更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工业化是中国发展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是中国的必经之路。中国的工业化可追随到清末的“洋务运动”,到现在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工业化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是不相同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①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大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之后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很长的时期采取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支撑,社会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存在很大的弊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立足国情,立足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创新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相区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十八再次论述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的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和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结合起来,这是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综合运用经济理论和历史分析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了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工业化、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的演变历程,分析经历了改革开放前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到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畸形工业化道路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后从消费需求引导的工业化转型到提出并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开创过程,在继承与创新、扬弃与超越中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处理好的几大关系。第一章“工业化道路选择的文献综述”,主要是围绕工业化道路的选择问题就相关的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国外学者从新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就工业化的道路选择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对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研究由来已久,主要研究焦点集中于党的领导人关于工业化道路的思想;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经济学方法阐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以及分析与世界其他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对比。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则从以制度创新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等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而形成不同的理论。第二章“工业化道路的国际比较”,主要是通过不同国家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比较分析从中归纳出各国工业化演进呈现的规律性。各国工业化演进呈现的规律性主要有:(1)无论各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如何曲折,产业结构中轻、重工业之间都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2)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基础工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既是工业发展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力量;(3)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市场在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都是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各企业对平均利润率的追求过程中,不断协调、完善了社会经济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和优化配置。第三章“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变迁(1949—1978)”,主要分析了1949—1978年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程与特征,并从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客观地评价了这一阶段中国工业化的成就,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工业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演变(1978-)”,主要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看: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78—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92—2002年);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2002-)。总结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阐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点。第五章“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注意的几个关系”,主要是在借鉴国内外工业化经验及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应该着重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包括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虚拟经济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工业反哺农业的问题等等。
张宇[5](2011)在《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棉杆发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兵团工业的发展都是以传统的粗放式的发展,不但自身的竞争能力不强,而且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更重要的是兵团用于发展工业资源短缺,加上竞争能力的不强,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兵团工业显得非常脆弱。所以兵团急需改变这种低效率的工业发展模式,走一种资源投入少,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即“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研究了国内外新型工业化的理论和循环经济的理论,回顾了兵团工业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循环经济在实践领域的应用,结合兵团资源生态以及利弊因素的实际情况,提出兵团工业要想发展,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要使兵团工业有质的发展,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发展新型工业的过程中,兵团工业就必须发展兵团特色的产业,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本文中以兵团得天独厚的特色产业—棉花产业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和发展为例来实证研究兵团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棉花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利用棉杆作为工业原料,运用新型工业化的技术发展棉杆生物发电项目,使棉杆循环利用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的目的。本文分别从棉杆生物发电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分析了棉杆生物发电的效益。通过例证说明兵团要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一方面要改造现有的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的工业,另一方面就是兵团在今后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农业资源的优势,用循环经济模式来发展新型工业化。最后,本文分别从资金角度、兵团政策角度、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和税收角度提出了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所必须的保障措施。
马飚[6](2010)在《关于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若干问题——在全区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文中指出2010年3月26日自治区党委举办这次研讨班,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研讨班上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
杨宏伟[7](2010)在《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从工业化的定义入手,对国内外工业化理论研究做了比较系统的回顾与梳理,考察了工业化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过程,廓清了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探寻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必然性和特殊性。论文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业化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形成了内涵丰富、视角独特的工业化理论。列宁、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创立了经典的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这一模式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当然,也存在曲解与偏离。论文以改革开放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七个阶段考察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工业化道路经历了改革开放前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到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畸形工业化道路的曲折探索,以及改革开放后从消费需求导向下的工业化转型到提出并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开创过程,在继承与创新、扬弃与超越中开创了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工业化理论。论文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进行了思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总结了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对如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中国化作了几点思考。
李淼焱[8](2009)在《中国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工业旅游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旅游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旅游项目,是工业与旅游业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业态。半个世纪以来,工业旅游在一些发达国家方兴未艾,被誉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在我国工业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日益引起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瞩目。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工业旅游发展现状,总结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工业旅游的成功经验,构建我国工业旅游发展模式,从而为各级政府制定工业旅游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为企业发展工业旅游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从理论上丰富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融合理论和旅游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全文共8章。首先阐明了工业旅游和工业遗产旅游的内涵:然后通过对我国工业旅游有关数据的整理、计算与分析构建了我国工业旅游的几个发展模式:提出了文化传承型发展模式、综合景观型发展模式、现代企业型发展模式、艺术品展示型发展模式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和遗产与博物馆型开发模式及其特点。论文对我国2004年-2007年工业旅游示范点地域及空间分布从总体分布、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及工业旅游示范点与客源市场的空间联系上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上不均衡原因和明显的集聚趋势机理:环渤海工业旅游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人才、资源优势,工业城市分布密集,具有发展工业旅游的良好条件;东部沿海工业旅游区工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城市分布密集度高、交通系统便捷、基础设施完备、企业管理先进、客源市场充足,为开发工业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河中游工业旅游区与其他两个工业旅游区相比,该区拥有的工业旅游示范点分布较为分散,集聚性较弱,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业的规模集群效应的发挥。论文通过实证分析,确定了辽宁工业旅游发展的六种不同模式的选择。重点对辽宁阜新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本文力图帮助衰退中的老工业区辽宁阜新在从“工业经济”到“体验经济”的转变中找到再生之路抛砖引玉。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分别从,政策、制度、区域互动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发展工业旅游的相应对策建议。
陈芳[9](2009)在《石河子发展新型工业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专题研究从工业化理论、新型工业化理论的学术跟踪入手,运用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为理论支撑,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实践进行反思,分析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弊端,阐明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主要区别,指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历史必然。对于石河子工业的发展,本文从总量、结构、优势产业、经济效益等方面,总结“十五”以来工业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对我区工业化发展阶段进行判断;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西部大开发以及建设新农牧团场等宏观背景下石河子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困惑,系统剖析面临困惑的成因,并对石河子工业发展中的重化工问题与新型工业化进行理性思辩,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石河子工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而提出:石河子工业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充分考虑能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必须做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促进,必须做到工业化与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从而走出一条具有石河子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孙学光[10](2008)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与科学推进研究》文中认为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的自然历史过程,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落后,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支撑,劳动生产率低下,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立足国情,立足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创新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相区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是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以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及科学推进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地区差距等重大问题,探寻适应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梳理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脉络,对工业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概括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并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领域进行了详细论述。为了衡量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程度,科学把握新型工业化进程,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由三个准则、六个主题及22个指标组成的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及各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实证测算,并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测算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尚处于新型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实现新型工业化,尚任重道远。以层层递进的分析为依据,本文在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借鉴国内外工业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推进的基本思路:即始终坚持“一个中心”,通过以产业结构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建立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导向机制;努力实现“两项互动”,利用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创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正确处理“三重关系”,处理好集约化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处理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完善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保障机制;贯彻实施“四大战略”,继续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四大发展战略,夯实新型工业化升级的科技、人才、资源和环境基础,构筑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支撑机制。总之,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重大提升和创新,是切合国情和信息化时代特点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进行理论探讨,不断丰富具体实践,就一定能够成功地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希望本文对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分析和科学推进的研究,能够对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以及新型工业化的顺利推进有所助益。
二、产品创新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品创新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2)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工业化定义 |
2.1.2 新型工业化定义 |
2.1.3 新型工业化路径定义 |
2.2 新型工业化内涵和特征 |
2.2.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2.2.2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
2.3 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的原则和要求 |
2.3.1 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的原则 |
2.3.2 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的要求 |
2.4 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指标 |
2.5 基础理论 |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2 企业管理创新理论 |
2.5.3 区域发展理论 |
3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
3.1.1 生物柴油企业快速增长 |
3.1.2 生物柴油市场规模逐年增加 |
3.1.3 生物柴油企业正在加强新型工业化建设 |
3.1.4 生物柴油企业工业化建设任重道远 |
3.2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生物柴油技术工艺的不稳定 |
3.2.2 国家产业政策不完善,执行困难 |
3.2.3 原材料供应不足 |
3.2.4 销售渠道狭窄 |
3.3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存在的障碍 |
3.3.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异较大 |
3.3.2 信息化程度低,缺少技术共享平台 |
3.3.3 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 |
3.3.4 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
3.3.5 国家政策和配套滞后,执行力度不够 |
3.3.6 产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少 |
4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新型工业化的评价分析 |
4.1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
4.2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兴工业化发展的评价分析 |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数据分析 |
4.3.1 调研数据对比分析 |
4.3.2 评价指数分析 |
4.3.3 评价结果分析 |
4.4 江苏地区典型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
4.4.1 企业基本情况 |
4.4.2 企业组织结构 |
4.4.3 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能力 |
4.4.4 加快企业结构调整 |
4.4.5 广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
4.4.6 信息化战略,顺应市场变化 |
4.4.7 提高产品质量,拓展营销网,保证经济效益 |
4.4.8 案例企业新型工业化路径的启示 |
5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及路径提出 |
5.1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
5.2 明确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总体架构 |
5.3 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的提出 |
5.3.1 以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来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
5.3.2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来拉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
5.3.3 产业集群为优势,来带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
5.3.4 可持续发展为依托,来促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
5.3.5 以循环经济为支撑,来助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
5.3.6.以人才优势为基础,来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 |
6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路径的对策建议 |
6.1 基于产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6.2 基于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6.3 基于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兵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各章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一章 兵团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关理论 |
一、新型工业化内涵 |
二、新型工业化相关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兵团新型工业化历史与现状分析 |
一、兵团工业发展历程 |
二、兵团工业化现状分析 |
三、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章 制约兵团新型工业化的问题分析 |
一、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消耗严重 |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 |
三、工业科技含量不高,高科技人才匮乏,信息化水平低 |
四、兵团体制制约 |
第四章 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 |
一、兵团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二、兵团以农兴工协调发展 |
三、兵团着力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经济 |
四、兵团新型工业化道路其他可行性措施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4)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研究 |
二、我国学者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工业化道路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早期的工业化模式 |
一、英国工业化发展模式 |
二、美国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
三、德国、日本的工业化模式 |
第二节 苏联的工业化模式 |
一、俄国早期的工业发展 |
二、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与实现 |
三、俄罗斯的后工业化 |
第三节 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
一、巴西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
二、韩国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
三、新加坡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各国工业化演进呈现的规律性 |
一、轻、重工业之间相互依存、互为补充 |
二、基础工业既是工业发展的结果,又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强力推进器 |
三、世界市场在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上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
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演变(1949—1978)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业化道路探索 |
一、建国前工业化的发展轨迹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
第二节 “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
一、以苏联为模式进行工业化建设和发展道路的探索 |
二、工业化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三、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
第三节 工业化道路的畸形发展(1957—1978) |
一、超常规的工业化道路——“超英赶美” |
二、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以钢为纲” |
三、全面参与的工业化力量——“同时并举” |
四、工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
第四节 工业化道路探索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和经验 |
一、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 |
二、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方针 |
三、必须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四、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若干重要思想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演变(197-) |
第一节 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78~1992年) |
一、工业发展的战略调整 |
二、调整过程中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
三、工业化发展道路变化的原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92~2002年) |
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
二、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特点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2002-) |
一、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点 |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
第五章 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注意的几个关系 |
第一节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
一、信息化的概念 |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影响 |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 |
四、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
二、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协同发展 |
第三节 工业化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
一、现代化和扩大劳动就业的关系 |
二、工业化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发展虚拟经济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 |
一、虚拟经济的定义 |
二、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
第五节 工业反哺农业 |
一、工农业发展关系的“两个趋向” |
二、工农业发展关系的阶段性特征 |
三、不同的主体在工业反哺农业中的作用 |
四、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措施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棉杆发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思路 |
1.5 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相关理论基础 |
2.1 循环经济(Recycle Economics)的概念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1 零排放理论 |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科学发展观理论 |
2.3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 |
2.3.1 新型工业化概念提出的背景及其概念 |
2.3.2 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
2.4 国内学者对新型工业化的解读 |
2.5 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模式的关系 |
2.5.1 科技含量高的要求 |
2.5.2 资源利用高的要求 |
2.5.3 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要求 |
第三章 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分析 |
3.1 兵团工业发展历程 |
3.1.1 兵团工业创立初期 |
3.1.2 兵团工业停滞期 |
3.1.3 兵团工业恢复发展期 |
3.1.4 兵团工业的快速发展期 |
3.2 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环境 |
3.2.1 从兵团资源拥有角度 |
3.2.2 兵团资源利用率角度 |
3.2.3 兵团生态环境角度 |
3.3 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环境 |
3.3.1 机遇 |
3.3.2 威胁 |
3.4 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内部环境 |
3.4.1 优势 |
3.4.2 劣势 |
第四章 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提出—以棉花副产品加工为例 |
4.1 兵团棉花副产品加工现状 |
4.1.1 棉籽加工利用现状 |
4.1.2 棉籽壳加工利用现状 |
4.1.3 兵团棉杆利用状况 |
4.2 兵团棉花副产品循环利用模式 |
4.2.1 "棉籽—饲料—养殖—有机肥料—还田"循环系统 |
4.2.2 "棉杆—畜牧业—肥料—还田"循环系统 |
4.2.3 "棉籽壳—菌类—肥料—还田"循环系统 |
4.3 兵团"棉杆—发电—制肥—还田"工业循环模式的提出 |
4.3.1 "棉杆—发电—制肥—还田"循环经济模式 |
4.3.2 "棉杆—发电—制肥—还田"流程 |
4.3.3 棉杆发电工业循环经济模式的评价 |
4.3.4 兵团棉杆发电的障碍 |
第五章 兵团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障碍因素分析 |
5.1 发展循环经济的观念因素 |
5.2 资金、技术投入不足 |
5.3 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
5.4 人才的匮乏 |
5.5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六章 兵团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保障措施 |
6.1 政策措施 |
6.2 经济措施 |
6.2.1 税收措施 |
6.2.2 奖惩措施 |
6.2.3 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 |
6.3 人力资源的支持 |
6.4 科技创新的支持 |
6.4.1 加大R&D的投入力度 |
6.4.2 兵团企业积极展开与大学的合作 |
6.5 营造一流的环境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7)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工业化 |
第一节 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关于工业化定义的文献及评述 |
二、工业化的内涵 |
三、工业化研究的内容 |
第二节 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 |
一、工业化的阶段划分 |
二、工业化的类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 |
一、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 |
第四节 国内外工业化理论研究的回顾 |
一、西方理论界对工业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学者对工业化理论的探索 |
第二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生成与内涵 |
第一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产生和形成 |
一、历史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工业化提供了优厚的条件 |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多维透视 |
一、理论基础:再生产理论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基础 |
二、前提条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 |
三、主体选择:国家是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 |
四、直接动力:科技进步是工业化根本动力 |
五、推动机制:工业化与市场化相促进 |
六、成长空间: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生 |
七、世界进程:工业化与全球化相伴随 |
八、环境支持:工业化的自然条件 |
九、反思批判:马克思对工业化负面效应的深刻揭示 |
第三章 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第一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一、大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
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根本任务 |
三、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
四、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到优先发展重工业 |
五、国家所有制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制度保证 |
六、开放和利用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外部条件 |
七、大力发展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 |
第二节 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及实践 |
一、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的争论 |
二、斯大林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发展 |
三、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 |
四、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高速赶超 |
五、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资金积累途径——"剪刀差" |
六、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制度选择——计划经济 |
七、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基本特征 |
八、对斯大林工业化理论与实践的简单评介 |
第四章 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构想 |
一、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提出 |
二、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
三、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过渡性特征 |
四、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终结 |
第二节 "一五"时期: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模仿与照搬 |
一、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原因 |
二、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内容与方法 |
三、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成就与问题 |
第三节 "八大"前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
一、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提出 |
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容 |
三、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意义 |
第四节 1957-1978:工业化走向畸形发展 |
一、"超英赶美":超常规的工业化速度 |
二、"以钢为纲":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 |
三、"同时并举":全面参与的工业化力量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开创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工业化指导思想的确立 |
第二节 1978—1992:消费需求导向下的结构纠偏 |
一、农业生产力的解放为工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
二、调整结构,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化在城市与农村全面铺开 |
四、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工业化主体多元化 |
第三节 1992—2002:工业化的全面转型 |
一、工业结构快速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加速发展 |
二、外向型经济格局形成,中国工业化开始融入世界工业化体系 |
三、技术进步加速,工业化由粗放走向集约 |
四、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互相促进 |
第四节 2002—今:步入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超越 |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
五、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特征 |
第一节 全方位开放的工业化 |
一、开放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
二、准确把握中国工业化与世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
三、实施全方位开放,推进中国工业化发展 |
第二节 市场化推动的工业化 |
一、以市场经济为依托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
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历史过程 |
三、充分利用世界市场,为工业化提供外部资源保障 |
第三节 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化 |
一、在农轻重协调发展中推进工业化 |
二、在产业结构优化中推进工业化 |
第四节 区域统筹的工业化 |
第五节 城乡互动的工业化 |
一、工业化需要城乡协调、整体推进 |
二、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村经济的产业基础 |
三、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工业化协调发展 |
四、乡镇企业是统筹城乡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
第七章 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曲折发展 |
一、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工业化理论并奠基了理论的科学基石 |
二、列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并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
三、斯大林探索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践并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一、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选择思想 |
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协调发展思想 |
三、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策略思想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一、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第四节 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
一、准确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是其中国化的前提 |
二、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过程 |
三、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 |
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紧紧把握时代潮流 |
五、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扎根于中国工业化实践 |
六、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不懈推进理论创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理论意义 |
1.1.4 实践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工业旅游定义的研究 |
1.2.2 对工业旅游意义的研究 |
1.2.3 对工业旅游开发的研究 |
1.2.4 对工业旅游影响的研究 |
1.2.5 对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 |
1.2.6 对工业遗产的研究 |
1.2.7 有关工厂观光旅游研究 |
1.2.8 简要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工业旅游基本理论 |
2.1 工业旅游及工业遗产旅游的涵义 |
2.1.1 工业旅游 |
2.1.2 工业遗产旅游 |
2.2 工业旅游的特征及类型 |
2.2.1 工业旅游的特征 |
2.2.2 工业旅游资源类型 |
2.3 发展工业旅游的目的及意义 |
2.3.1 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
2.3.2 有利于为工业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2.3.3 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
2.3.4 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 |
2.3.5 有利于让城市扬名 |
2.4 发展工业旅游的理论基础 |
2.4.1 产业结构演化理论 |
2.4.2 比较优势理论 |
2.4.3 竞争优势理论 |
2.4.4 系统理论 |
2.4.5 景观生态学原理 |
2.4.6 旅游市场理论 |
2.4.7 旅游文化学理论 |
2.4.8 简要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中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 |
3.1.1 萌芽阶段 |
3.1.2 起步阶段 |
3.1.3 政府规范化管理阶段 |
3.2 中国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我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地域及空间分布 |
3.2.2 我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地域分布密度 |
3.2.3 工业旅游示范点与客源市场的空间联系 |
3.2.4 工业旅游的空间布局分析 |
3.2.5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项目特征、可进入性及开发模式分析 |
3.3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取得的成就 |
3.3.1 推出了一批旅游线路和景点 |
3.3.2 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
3.3.3 形成了两种接待形式 |
3.3.4 形成了多种开发模式 |
3.3.5 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空间巨大 |
3.4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存在问题与差距 |
3.4.1 对工业旅游认识不足 |
3.4.2 尚未树立“大旅游”观念 |
3.4.3 缺乏合理规划、科学管理理念 |
3.4.4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特色不够明显 |
3.4.5 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
3.4.6 宣传促销工作不到位,营销模式单一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外工业旅游发展经验及其借鉴 |
4.1 国外工业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
4.2 国外工业旅游发展模式 |
4.2.1 参观与历史回顾模式 |
4.2.2 现代企业参观模式 |
4.2.3 综合景观型开发模式 |
4.2.4 工业遗产型模式 |
4.2.5 传统文化型开发模式 |
4.2.6 博物馆模式 |
4.2.7 公共游憩空间模式 |
4.2.8 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商业综合开发模式 |
4.3 国外工业旅游发展经验与启示 |
4.3.1 社会的进步促进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 |
4.3.2 旅游取向的变化扩大了旅游市场 |
4.3.3 乘数效应迫使政府重视 |
4.3.4 处理好重建与保护的关系 |
4.3.5 区域协作的旅游营销方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工业旅游业发展模式的构建 |
5.1 工业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 |
5.1.1 突出特色与树立品牌相结合原则 |
5.1.2 工业和与旅游业总体布局协调统一原则 |
5.1.3 立足现有基础与适时适度相结合原则 |
5.1.4 综合效益原则 |
5.1.5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 开展工业旅游需要具备的条件 |
5.2.1 主体条件 |
5.2.2 客体条件 |
5.2.3 媒介条件 |
5.2.4 工业旅游开发可行性 |
5.3 我国发展工业旅游的潜力分析 |
5.3.1 资源潜力 |
5.3.2 客源潜力 |
5.3.3 拓展旅游业发展领域,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 |
5.3.4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潜力 |
5.3.5 促进工业产业的调整和改造 |
5.4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 |
5.4.1 文化传承型发展模式 |
5.4.2 综合景观型发展模式 |
5.4.3 现代企业型发展模式 |
5.4.4 艺术品展示型发展模式 |
5.4.5 工业园区型发展模式 |
5.4.6 遗产与博物馆型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业旅游发展实证分析—以辽宁为例 |
6.1 辽宁发展工业旅游的优势分析 |
6.1.1 工业基础雄厚 |
6.1.2 旅游资源丰富 |
6.1.3 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产业优势 |
6.1.4 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
6.1.5 政府政策机遇 |
6.2 辽宁省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基本特征及地域分布 |
6.2.1 工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结构特征 |
6.2.2 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分布密度 |
6.2.3 工业旅游示范点的行业分布 |
6.3 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定位 |
6.3.1 区域定位 |
6.3.2 产业定位 |
6.3.3 客源定位 |
6.3.4 营销模式 |
6.4 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模式选择方法 |
6.5 辽宁省工业旅游基本模式 |
6.5.1 大连盛道模式—展示型发展模式 |
6.5.2 鞍钢模式—文化传承型发展模式 |
6.5.3 沈航模式——博物馆型发展模式 |
6.5.4 大连港模式—综合景观型发展模式 |
6.5.5 沈阳妙味食品模式—现代企业型发展模式 |
6.5.6 阜新煤矿模式——遗产型发展模式 |
6.6 辽宁省发展工业旅游方式选择 |
6.6.1 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6.6.2 加强政府政策引导 |
6.6.3 加大宣传力度 |
6.6.4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
6.6.5 根据城市和企业特点加强区域联动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中国工业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7.1 提高认识,加强政府指导,推进体制创新 |
7.1.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
7.1.2 加强政府政策指导,制定行业标准 |
7.1.3 推进体制创新,实行多元化融资渠道 |
7.2 加强联合,优化发展环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7.2.1 树立大工业旅游观念,加强联合与合作 |
7.2.2 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工业旅游的综合经济效益 |
7.2.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二、三产业联动 |
7.2.4 形成“集聚效应”,深化细分市场 |
7.3 灵活营销,多种模式,特色鲜明,做好服务 |
7.3.1 制定工业旅游的营销方案,采取灵活的营销方式 |
7.3.2 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多种开发模式 |
7.3.3 提高工业旅游产品质量,特色鲜明 |
7.3.4 加强企业管理,做好旅游服务 |
7.3.5 工业旅游纳入品牌战略 |
7.3.6 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2004-2007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名录 |
附录二 读博期间的科研与成果 |
(9)石河子发展新型工业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意义及主要思路 |
(三) 研究的方法、难点 |
第一章 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综述 |
1.1 工业化的有关理论概述 |
1.1.1 工业化的定义 |
1.1.2 工业化相关理论 |
1.2 新型工业化的有关理论概述 |
1.2.1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3 生态工业理论 |
1.2.4 循环经济理论 |
1.3 新型工业化研究现状 |
1.3.1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
1.3.2 新型工业化之"新" |
第二章 工业化道路的实践与反思 |
2.1 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实践 |
2.2 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实践与反思 |
2.3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区别 |
第三章 新型工业化道路—石河子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3.1 石河子工业发展主要成就及阶段判断 |
3.2 石河子工业发展面临的困惑 |
3.3 石河子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分析 |
3.4 石河子工业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3.5 正确认识石河子工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化工问题 |
第四章 石河子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 |
4.1 提倡能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
4.2 大力推动工业发展循环经济 |
4.3 围绕主导产业,努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
4.4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 |
4.5 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农牧业产业化的协调互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与科学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科学内涵 |
1.4 研究意义、目的和方法 |
2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 |
2.1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
2.2 中国工业化现状分析(2001~2005年) |
2.3 中国工业化历程评析 |
3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领域 |
3.1 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
3.2 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 |
4 中国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
4.2 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4.4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 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实证测算 |
5.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5.2 指标权重确定及新型工业化实现度的测算 |
5.3 测算结果的分析 |
6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推进 |
6.1 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化道路评述 |
6.2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目标 |
6.3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推进路径 |
7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主持或参加科研课题目录 |
附录2 |
四、产品创新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长风破浪会有时——“工业强市”与新世纪武汉城市地位的提升[J]. 涂文学. 武汉文史资料, 2019(07)
- [2]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D]. 张建俊.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6)
- [3]兵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孟祥娟. 石河子大学, 2013(02)
- [4]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D]. 范卫青. 武汉大学, 2013(01)
- [5]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棉杆发电为例[D]. 张宇. 石河子大学, 2011(05)
- [6]关于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若干问题——在全区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J]. 马飚. 广西经济, 2010(04)
- [7]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D]. 杨宏伟. 兰州大学, 2010(10)
- [8]中国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 李淼焱.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1)
- [9]石河子发展新型工业化问题研究[D]. 陈芳. 石河子大学, 2009(03)
- [10]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与科学推进研究[D]. 孙学光.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