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偏二甲肼污染及治理方法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杨宇杰[1](2020)在《SMBBR组合工艺处理偏二甲肼废水的中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不断增加的偏二甲肼废水量,使得社会对偏二甲肼废水的处理技术和工艺有了更迫切的需求。同时,在偏二甲肼生产、运输、贮存及使用过程产生的大量废水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很大危害,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适合且高效的偏二甲肼废水处理工艺。本研究采用SMBBR组合工艺对偏二甲肼废水进行处理,以期达到国家对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与分析方法》(GB14374-93)),在稳定运行阶段,SMBBR组合工艺对偏二甲肼废水中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偏二甲肼等废水指标都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在水力停留时间10d、填料填充率45%、初始浓度在50mg/L左右、温度20-25℃之间及碳源投加量100mg/L的工况下,SMBBR组合工艺对偏二甲肼废水中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偏二甲肼的去除率最终保持在99%、96%、95%、99%以上,达到了国家对偏二甲肼废水排放的标准。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实验中不同反应器中的生物膜样品进行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表明:微生物多样性随着按工艺流程的顺序逐渐增大,在门水平上,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最大,该种菌群通过不同新陈代谢方式,改善了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样品优势种属集中在假诺卡菌属、Millisia、红球菌属,此外,norank-f-Saprospiraceae和AAP99对系统中偏二甲肼的降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生物膜上微生物的培养和筛选过程中,分离到1株芽孢杆菌,测得该株菌株的最高耐受值为100mg/L,因此,采用SMBBR组合工艺能够很好的应用于浓度低于100mg/L的偏二甲肼污废水的处理,这为该工艺在处理偏二甲肼废水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且,该中试实验的成功,也说明采用SMBBR及其组合工艺对偏二甲肼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可以应用于实际的新途径。
白星吉[2](2020)在《溴离子对氨基化合物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Br-普遍存在于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地表水和内陆水体中,且我国水源水中Br-浓度较高。近年来研究者发现臭氧可与前体物反应直接生成N-亚硝基二甲胺(NDMA),Br-的存在可能促进臭氧氧化某些胺基化合物生成NDMA的风险,妨碍了臭氧的更广泛应用,导致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健康风险的增加并给饮用水带来安全隐患,但是其影响因素和生成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选取10种不同结构的典型氨基化合物进行实验,分别探究在不同氧化条件和水中不同组分的情况下,Br-对氨基化合物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和转化途径。本研究选取10种不同结构的氨基化合物,通过对比其在不同Br-浓度时臭氧化形成NDMA的生成规律,探究Br-浓度对其影响。研究发现,低浓度Br-主要通过消耗溶液中的羟基自由基和催化作用进而影响NDMA的生成,高浓度Br-主要通过和氨基化合物竞争臭氧分子进而影响NDMA的生成。同时选取3种不同自来水厂的水源水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NDMA的存在水平与氨氮和硝酸根离子有显着的正相关性。相比于水体中不含有Br-时,3种水源水加入Br-后NDMA生成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向G水厂水源水加入0.1μM的Br-后,水中NDMA的含量从54.44ng/L突增至73.11ng/L。一部分氨基化合物添加低浓度Br-后会促进NDMA生成,而在添加高浓度Br-后却呈现相反的规律,抑制NDMA生成。以丁酰肼(DMNZD)为例,研究发现当Br-的投加量从0增加到1μM时,NDMA的浓度从138增加到195.5μg/L;但当Br-的添加量为100μM时,NDMA的生成量下降至80μg/L。弱酸性或碱性条件(pH=9)和水中的其他组分(HCO3-,NOM,高浓度的HA)可抑制臭氧氧化DMNZD生成NDMA。SO42-和低浓度的HA则会促进其形成。一部分氨基化合物添加低浓度Br-后会促进NDMA生成,同样添加高浓度Br-后仍然会使NDMA生成量持续增加。以偏二甲肼(UDMH)为例,研究发现当Br-投加量从0增加到100μM时,NDMA的浓度从142.5持续升到327.5μg/L。且无论是否含有Br-,O3浓度增加都会导致NDMA的生成量增加。当臭氧剂量从0增加到4 mg/L时,NDMA达到最高的摩尔产率17.8%。而当溶液中存在0.1μM Br-时,NDMA达到最高的摩尔产率20.9%。基于LC/MS/MS和GC/MS的结果提出了Br-影响DMNZD和UDMH臭氧化生成NDMA的转化途径。该成果探讨了在臭氧化过程中Br-对典型氨基化合物形成NDMA的影响,为避免或消减Br-促进一部分氨基化合物臭氧化生成NDMA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兰树仁[3](2020)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硝酸肼和无水肼》文中研究表明推进剂是火箭发动机的能源,是宇航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推进剂废料的处理一直影响着航天领域的绿色化以及无害化进程。一般化学推进剂均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在研制、生产、加工、运输和贮存使用的过程中,均存在环境污染风险,选择有效快速的处理方法,有助于航天事业的发展。在间歇式超临界设备中,对推进剂废液(主要成分是硝酸肼和无水肼)进行降解。研究了温度、过氧系数、压力以及停留时间对出水CODCr和NH3-N影响;针对NH3-N的难降解,引入了催化剂的研究:初步建立了降解硝酸肼和无水肼的一阶动力学方程。(1)通过正交试验可知,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硝酸肼和无水肼,各试验参数对CODCr降解率的影响顺序为:过氧系数>压力>温度>停留时间。各试验参数对NH3-N降解率影响顺序为:过氧系数>温度>压力>停留时间。(2)温度和过氧系数是影响CODCr和NH3-N的重要因素,但NH3-N对温度的依赖性更强,温度过低时,NH3-N不发生降解。温度和停留时间一定时,氧化剂过量可以较大幅度的提升NH3-N降解率,但对CODCr的影响比较小。低温下,压力对CODCr的降解比较显着。停留时间大于120 s时,CODCr降解率基本都到达了 98%以上。综合考虑各个条件对CODCr和NH3-N的影响,最佳的反应条件是温度550℃,压力23MPa,反应时间2min,过氧系数6,该条件下CODCr降解率为98.6%,出水NH3-N为113 mg/L。(3)根据 CODCr 降解效果,催化性能顺序是 Al2O3>MnO2>CeO2>CuO>Fe2O3>TiO2。Al2O3、MnO2和CeO2对CODCr降解有明显的作用,加入Al2O3后,CODCr降解率从98.6%提升到99.7%。在NH3-N的降解中,催化性能顺序是CeO2>CuO>MnO2>Fe2O3>Al2O3>TiO2。催化剂Al2O3、MnO2和CeO2使CODCr的降解率均达到99.6%以上。其中在NH3-N的降解中,CeO2催化效果与非催化相比降解效果提升了 74%,通过观察反应后催化的XRD,CeO2性质稳定,反应后不会生成新产物。(4)没有催化剂时,超临界水氧化硝酸肼和无水肼的一阶动力学方程为:(?)加入催化剂氧化铈,超临界水氧化硝酸肼和无水肼的一阶动力学方程为:(?)在超临界水氧化和催化超临界水氧化中,无水肼和硝酸肼的反应级数都接近1,催化剂对硝酸肼和无水肼的降解有显着的效果,使反应活化能显着下降。
孟徐[4](2019)在《一种以复合材料为载体负载金属离子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绿色化工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偏二甲肼(UDMH)作为火箭的主体燃料,其产生的废水具有很强的毒性,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修复的污染。壳聚糖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是一种绿色、易降解、易回收、有大量活性基团的物质。本文以壳聚糖、石墨烯为原材料制备金属催化剂来降解偏二甲肼模拟废水。首先将壳聚糖进行改性,使其能够适应更加广泛的反应环境,在对壳聚糖改性的过程中,引入氧化石墨烯作为辅助剂,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同时氧化石墨烯还可以增强壳聚糖的机械性能,增强催化剂的稳定性,然后通过浸渍法将金属离子负载到改性之后的壳聚糖,制备得到目标催化剂Cu-Mg-Zn@RCS-γ-Al2O3。本实验通过湿式催化氧化法来降解偏二甲肼模拟废水,以Cu-Mg-Zn@RCS-γ-Al2O3作为催化剂,H2O2作为供氧剂。对催化剂进行了SEM、FT-IR、EDX以及XRD表征。探究UDMH废水初始浓度(mg/L)、催化剂用量(g)、溶液初始pH、H2O2用量(mL)、温度对反应的影响,获得最优的工艺参数。最终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偏二甲肼模拟废水的初始浓度为250mg/L~500 mg/L、反应温度:65℃、溶液初始pH=7、催化剂用量为:1.5 g、H2O2用量:10 m L。在最佳的工艺参数下,最终UDMH的降解率97.18%,COD的去除率93.18%,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残余含量接近0.1 mg/L。本文探究了UDMH的降解机理,通过紫外光谱法发现在降解UDMH的过程中,亚硝基二甲胺(NDMA)、二甲胺(DMA)、(CH3)2NN==CHN==N(CH3)2+、偏腙(FDMH)、四甲基四氮烯(TMT)等多种中间产物会生成,这些中间产物会影响UDMH的降解,而且其毒性比UDMH更强。
耿安康[5](2019)在《催化氧化偏二甲肼废气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偏二甲肼是一种常规液体推进剂,被广泛应用于火箭推进系统。偏二甲肼属于甲级A类易燃液体,是易燃易爆品。按照化学品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偏二甲肼属于三级中等毒性的物质,偏二甲肼在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5ppm。偏二甲肼毒性主要对神经系统作用,它对肾脏、肝脏和血液系统影响不大。偏二甲肼中毒的途径主要有吸入蒸气、皮肤沾染、误服或喷溅吞入,会造成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目前每年在我国各航天发射场都会产生大量的偏二甲肼废气,废气中偏二甲肼浓度可以达到17%,排放对环境和大气都有严重的污染。本论文对偏二甲肼废气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选定了催化氧化法处理偏二甲肼废气,经过对多种催化剂进行试验效果评价,确定了适合偏二甲肼废气处理的催化剂,并经过了实验室论证实验,为偏二甲肼废气工业化催化处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本论文在实验室论证实验的基础上,研制建设了工程装置偏二甲肼废气处理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好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将偏二甲肼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催化氧化,能够生成氮气、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简单的小分子产物,实现了偏二甲肼的完全消除,大大减小了偏二甲肼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王爽,许国根[6](2018)在《用吸附法处理偏二甲肼废水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从多孔吸附及其改性、离子交换技术以及吸附法结合光催化技术3个方面介绍了用吸附法处理偏二甲肼(UDMH)废水的研究进展,指出吸附法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是未来处理UDMH废水的研究重点。
周宇骋[7](2017)在《金属配合物交联合成及氧化降解偏二甲肼废水》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绿色化工的要求也越来越紧迫。随着火箭主体燃料偏二甲肼废水量的增加,也使得对其的处理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则急需一种高效、绿色的催化剂来避免处理偏二甲肼废水时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本文采用了湿式催化氧化法配合生物高分子载体金属催化剂来处理中等浓度的偏二甲肼废水。本实验采用壳聚糖载体金属催化剂和改性壳聚糖载体金属催化剂进行系列实验来挑选最佳催化剂载体和最佳的反应条件,由此得出最佳工艺及其操作条件。通过壳聚糖和不同金属离子制备成催化剂进行偏二甲肼废水降解反应,筛选出铜离子和钴离子可以作为催化剂活性中心,其对偏二甲肼的降解都具有显着的效果,降解率均大于60%。对同种金属阳离子不同种阴离子盐制备的催化剂进行偏二甲肼废水降解反应,得出结论:制备过程中阴离子的种类对催化剂的活性的影响不大。但是由于壳聚糖自身的酸性可溶性的缺点,不能满足在降解偏二甲肼过程中稳定存在的要求。为减少催化剂中有效组分的流失,提高其催化性能,将壳聚糖负载在惰性载体SiO2上。用改性后的载体制备的不同活性中心的催化剂中,铜系列催化剂中活性最好的是Cu-Zn@CS-SiO2,其 COD 的去除率是 87.38%,NDMA 残留量为 0.31mg/L,UDMH 去除率是100%;钴系列催化剂中活性最好的是Co-Cu@CS-SiO2,其COD的去除率是84.18%,NDMA残留量为4.90mg/L,UDMH去除率是100%。通过对两个系列催化剂的研究,锌离子和锰离子作为辅助离子对偏二甲肼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性NDMA的降解率高。研究催化活性最好的Cu-Zn@CS-SiO2催化剂性能得出,反应中H2O2最佳的加入量是3mL;最适反应温度为65℃;催化剂可重复使用次数最多达到六次。通过SEM、EDX、FTIR和XRD表征分析,得到了催化剂的可能的结构。Fe(Ⅲ)和载体间是六配位化合物,分别是和两个O原子、两个N原子和两个水分子的配位。其他的金属离子Cu(Ⅱ)、Zn(Ⅱ)、Mn(Ⅱ)、Co(Ⅱ)、Ni(Ⅱ)和载体间是四配位化合物,分别是和一个N原子,其他三个配位是和水或者-OH的配位。
廖琪丽[8](2016)在《土壤中偏二甲肼及降解产物的检测和生物降解研究》文中认为偏二甲肼是一种重要的液体火箭推进剂,被广泛用于运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发射过程中。这是一种高毒物质,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效应,在生产、运输、贮存及使用过程均可能发生泄漏而进入环境,造成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为探索偏二甲肼的土壤治理方法,本文开展了针对偏二甲肼及其降解产物的检测和生物降解的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色谱联用法分析出7种偏二甲肼主要降解产物,基于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方法,计算了7种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参数,以此为基础对中间产物的环境持久性和环境毒性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化合物的易生物降解性、水中停留期和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半衰期,结合环境持久性判断标准,筛选出二甲基亚硝胺为环境持久性化合物;通过分析化合物对生物的危害,筛选出偏腙为环境毒性最强的化合物,进而明确这两种物质为研究偏二甲肼土壤降解过程的主要监测对象。(2)采用碱蒸馏/超声波催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偏二甲肼。使用碱蒸馏/超声波催化衍生化方法对偏二甲肼土壤样品进行预处理,用水封的方法解决了土壤中偏二甲肼标准样品无法制备的问题,优化了超声波催化衍生化条件,讨论了碱蒸馏对偏腙转化为偏二甲肼的影响。本方法检出限为0.0078 mg/kg,显着优于分光光度法、索氏提取/超声波催化衍生化-气质色谱法,能够用于土壤中微量偏二甲肼的分析。(3)建立了土壤中偏二甲肼主要降解产物的检测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建立了土壤中偏腙的微量检测方法。考察了不同萃取头涂层、热解吸温度、萃取温度、p H值对萃取的影响,优化了预处理条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减少了预处理过程中偏腙的损失,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和精密度。采用索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二甲基亚硝胺。考察了进样口分流模式、柱升温程序及索氏提取时间等条件的影响,并对条件进行优化。与超声波液固萃取法相比,索氏提取预处理方法具有更高的回收率。(4)分离筛选出能够降解土壤中偏二甲肼的高效降解菌。从驯化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1株UDMH降解菌P1P11,所有的降解菌都不能以偏二甲肼作为唯一碳源,在外加营养肉汤条件下有5株菌降解率大于70%,分别为P1、P2、P4、P6和P10,其中P4菌降解率最高,为82.3%。经鉴定,P1为Enterobacter asburiae sp.(阿氏肠杆菌),P2为Bacillus tequilensis sp.(龙舌兰芽孢杆菌),P4为Comamonas testosteroni sp.(睾丸酮丛毛单胞菌),P6为Pseudomonas putida sp.(恶臭假单胞菌),P10为Enterobacter cloacae sp.(阴沟肠杆菌)。对P4菌在溶液中的降解特性进行研究,在最优降解条件下降解率为88.8%,考察其对UDMH降解中间产物的去除效果,并与一株高效降解菌M12进行对比,讨论了两株菌在溶液中降解UDMH的重要影响因素。(5)应用P4菌对土壤环境中偏二甲肼的降解进行了实验室试验。将P4菌接种到受偏二甲肼污染的土壤样品中,探讨不同条件下土壤中偏二甲肼的降解率。研究发现,P4菌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偏二甲肼的降解,进一步降低偏二甲肼的浓度。考察了土着微生物、外加碳源以及偏二甲肼初始浓度对P4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显示土着微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偏二甲肼的降解率。P4必须依靠外加碳源来降解土壤中的偏二甲肼,外加碳源同时也能对土着微生物的降解起到2%的增强作用,P4菌对600 mg/kg以下的偏二甲肼具有耐受性,能够在较高水平上克服偏二甲肼的毒性。通过对比M12菌与P4菌在土壤中的降解能力,发现M12虽然在溶液中能以偏二甲肼作为唯一碳源进行降解,但是其不能适应土壤微氧生长环境,对土壤UDMH的降解作用十分有限。针对偏二甲肼降解产物的定性定量研究,明确了P4菌在降解UDMH的同时可以降低其中间产物的浓度,推测偏二甲肼的降解历程。通过动力学研究,土壤中UDMH降解基本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6)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偏二甲肼污染土壤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偏二甲肼进入土壤3 d内能增加细菌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随后两者逐渐下降,15 d后基本恢复到初始状态。P4菌作为外来菌株进入土壤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土着微生物的生长,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丰度指数随着P4菌的加入而波动,35 d后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有所下降,而均匀度指数有所增加,说明P4单菌进入环境后的一段时间范围内虽然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减少,但是常见菌种与稀少菌种的差距也逐渐变小,群落向着均匀化方向发展。
王卫波,牛群钊,余琦[9](2015)在《肼类燃料废气处理进展》文中认为详细介绍了国内处理肼类燃料废气的水吸收法、活性炭吸附法、燃烧法、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中和吸附法等主要处理方法,以及国外肼类燃料废气处理技术最新研究进展。指出每种处理方法都存在相应的优缺点,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王中强[10](2014)在《偏二甲肼污水处理研究》文中认为偏二甲肼污水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尤其在航天发射场,污水量很大,目前有很多处理方法见诸文献报道,但都没能应用到实际中,NASA和俄罗斯航天局用焚烧和自然分解法处理。本论文用化学氧化法和物理吸附法对偏二甲肼污水进行了处理,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在实验基础上进行了初步工程化设计。化学氧化法选择了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三种氧化剂。用0.01 mol/L的KMnO4溶液处理6.6%和1‰的污水,结果表明,偏二甲肼能够完全氧化,但产生大量二次有毒污染气体,且易发生爆炸;用H2O2不能完全氧化偏二甲肼;NaClO能氧化偏二甲肼,但中间产物较多,特别是甲醛,需要进行二次处理。物理吸附法选用了活性炭吸附。吸附剂用20~40目的煤质粉末活性炭,活性炭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浸泡改性,改性后经实验验证,1h静态吸附量为100 mg/g,动态吸附量为35~40 mg/g。改性后的活性炭能吸附偏二甲肼,污水处理后能达到0.5 mg/L的排放标准,再生活性炭性能下降不明显,但脱附困难,脱附最终温度要达到220℃,能耗大,脱附设备庞大。实验结果表明,当污水处理量10m3/h,吸附器中污水流速4BV(m3/t·h)时,活性炭用量2.5 t,体积4m3。
二、偏二甲肼污染及治理方法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偏二甲肼污染及治理方法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SMBBR组合工艺处理偏二甲肼废水的中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1.1 研究进展 |
1.1.1 偏二甲肼废水的危害 |
1.1.2 偏二甲肼处理方法的现状 |
1.2 MBBR工艺 |
1.2.1 MBBR工艺简介 |
1.2.2 MBBR的研究现状 |
1.2.3 去除有机物机理 |
1.3 SMBBR组合工艺简介 |
1.3.1 SMBBR好氧技术 |
1.3.2 AMBBR厌氧技术 |
1.3.3 厌氧生物滤池 |
1.4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微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
1.4.1 废水处理工艺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1.4.2 高通量测序技术简介及其应用 |
1.4.3 高通量测序的优势 |
1.5 立题依据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意义 |
1.6.4 技术路线 |
2 材料及方法 |
2.1 材料 |
2.1.1 进水水质 |
2.1.2 实验装置参数 |
2.1.3 常规检测仪器 |
2.1.4 微生物筛选的仪器及材料 |
2.2 方法 |
2.2.1 出水水质 |
2.2.2 实验流程 |
2.2.3 实验过程及方法 |
2.2.4 常规检测项目及方法 |
2.2.5 高通量数据处理 |
2.2.6 高效菌株的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工艺去除效果的分析 |
3.1.1 对COD的去除效果的研究 |
3.1.2 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的研究 |
3.1.3 对BOD的去除效果的研究 |
3.1.4 对总磷的去除效果的研究 |
3.1.5 对全氮的去除效果的研究 |
3.1.6 对偏二甲肼的去除效果的研究 |
3.1.7 本节小结 |
3.2 工艺影响因素的分析 |
3.2.1 水力停留时间对偏二甲肼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2 温度对偏二甲肼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3 碳源投加量对偏二甲肼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4 填料填充率对偏二甲肼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5 初始浓度对偏二甲肼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6 本节小结 |
3.3 微生物学分析 |
3.3.1 高通量测序数据统计 |
3.3.2 多样性分析 |
3.3.3 微生物群落结构 |
3.3.4 高效菌株的确定及耐受值 |
3.3.5 本节小结 |
结论 |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溴离子对氨基化合物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B~r-存在时臭氧化过程中NDMA的生成情况 |
1.2.2 B~r-存在时臭氧化过程中NDMA产生的影响因素 |
1.2.3 B~r-存在时臭氧化过程中NDMA产生的机理研究 |
1.3 选题的科学意义及应用前景 |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溴离子对氨基化合物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溶液配制 |
2.2.3 检测方法 |
2.2.4 前体物的选取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溴离子对十种氨基化合物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 |
2.3.2 溴离子对水源水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溴离子影响丁酰肼臭氧化生成NDMA的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检测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r-浓度对DMNZD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 |
3.3.2 O_3浓度对DMNZD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 |
3.3.3 p H对 DMNZD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 |
3.3.4 HCO_3-和SO_4~(2-)对DMNZD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 |
3.3.5 HA对 DMNZD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 |
3.3.6 NOM对 DMNZD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 |
3.3.7 DMNZD的降解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溴离子影响偏二甲肼臭氧化生成NDMA的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B~r-浓度对UDMH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 |
4.3.2 O_3浓度对UDMH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 |
4.3.3 p H对 UDMH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 |
4.3.4 HCO_3~-和SO_4~(2-)对UDMH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 |
4.3.5 HA对 UDMH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 |
4.3.6 NOM对 UDMH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 |
4.3.7 UDMH的降解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硝酸肼和无水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2 肼类推进剂处理的概述 |
1.2.1 肼类推进剂的来源 |
1.2.2 肼类推进剂的危害 |
1.2.3 推进剂废水的处理技术 |
1.3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
1.3.1 氢键 |
1.3.2 密度 |
1.3.3 介电常数 |
1.3.4 离子积 |
1.3.5 扩散系数 |
1.3.6 溶解度 |
1.3.7 粘度 |
1.4 超临界水氧化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反应 |
1.4.4 超临界水氧化反应机理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用材料 |
2.1.1 实验水样水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装置 |
2.3 实验步骤及实验参数的操控 |
2.3.1 实验步骤 |
2.3.2 实验参数的控制 |
2.4 正交试验设计 |
2.5 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实验 |
2.6 分析方法 |
2.6.1 化学需要量的测定 |
2.6.2 NH_3~-N的测定 |
2.6.3 XRD的测定 |
2.7 数据处理 |
3 硝酸肼和无水肼的超临界水氧化 |
3.1 实验结果 |
3.1.1 正交试验 |
3.1.2 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 |
3.2 单因素分析 |
3.2.1 温度对出水COD_(Cr)和 NH_3~-N的影响 |
3.2.2 过氧系数对出水COD_(Cr)和 NH_3~-N的影响 |
3.2.3 停留时间和压力对出水COD_(Cr)和 NH_3~-N的影响 |
3.3 催化剂对出水的影响 |
3.3.1 均相催化剂对出水的影响 |
3.3.2 非均相催化剂对出水的影响 |
3.3.3 催化剂的稳定性 |
3.3.4 催化机理的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4 动力学方程的研究 |
4.1 反应动力学探讨 |
4.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3 动力学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工业化应用的探讨 |
5.1 经济成本分析 |
5.2 超临界水氧化的工程问题 |
5.2.1 腐蚀 |
5.2.2 盐沉积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一种以复合材料为载体负载金属离子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偏二甲肼废水的研究现状 |
1.2.1 偏二甲肼的理化性质 |
1.2.2 偏二甲肼的污染与毒性 |
1.2.3 物理法降解UDMH废水 |
1.2.4 化学法降解UDMH废水 |
1.2.5 生物法降解UDMH废水 |
1.2.6 新型处理技术降解UDMH废水 |
1.3 壳聚糖负载金属离子研究进展 |
1.3.1 壳聚糖-贵金属配合物催化剂 |
1.3.2 壳聚糖-稀土元素配合物催化剂 |
1.3.3 壳聚糖-过渡元素配合物催化剂 |
1.3.4 壳聚糖硫酸盐催化剂 |
1.4 石墨烯的特性 |
1.4.1 石墨烯材料的简介 |
1.4.2 氧化石墨烯的简介 |
1.4.3 氧化石墨烯的化学结构 |
1.4.4 氧化石墨烯的性质 |
1.4.5 氧化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
1.5 催化剂载体的概述 |
1.5.1 催化剂载体的定义 |
1.5.2 非均相催化剂载体的分类及应用 |
1.5.3 生物高分子载体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过程检测指标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3 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仪(EDX)分析 |
2.3.4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 水样测试 |
2.4.1 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含量的检测 |
2.4.2 水中偏二甲肼含量的检测 |
2.4.3 亚硝基二甲胺的检测 |
2.4.4 甲醛的检测 |
2.4.5 水中悬浮物(SS)的检测 |
2.4.6 总氮的检测 |
2.4.7 氨氮的检测 |
2.5 UDMH废水评价指标 |
第三章 改性壳聚糖负载金属离子催化剂的制备 |
3.1 壳聚糖改性方法的概述 |
3.1.1 壳聚糖烷基化改性 |
3.1.2 壳聚糖shiff碱反应 |
3.1.3 壳聚糖季铵盐化 |
3.1.4 壳聚糖酰基化改性 |
3.1.5 壳聚糖醚化 |
3.1.6 壳聚糖酯化 |
3.1.7 壳聚糖复合改性法 |
3.2 实验方法 |
3.2.1 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 |
3.2.2 改性壳聚糖吸附剂的制备 |
3.2.3 改性壳聚糖吸附剂吸附金属离子 |
3.3 改性壳聚糖(RCS)的成型 |
3.4 表征分析 |
3.4.1 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3.4.2 催化剂的SEM分析 |
3.4.3 催化剂的FT-IR分析 |
3.4.4 催化剂的EDX分析 |
3.4.5 催化剂的XRD分析 |
3.5 性能测试 |
3.5.1 耐酸碱能力的测试 |
3.5.2 抗氧化能力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RCS的制备机理 |
3.6.2 RCS耐酸碱能力 |
3.6.3 RCS抗氧化能力 |
第四章 改性壳聚糖催化剂氧化降解偏二甲肼的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1.1 改性壳聚糖催化剂降解偏二甲肼废水的实验 |
4.1.2 不同反应条件对偏二甲肼模拟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 |
4.2 实验结果 |
4.2.1 初始UDMH废水浓度对降解偏二甲肼模拟废水的影响 |
4.2.2 H2O2用量对降解偏二甲肼模拟废水的影响 |
4.2.3 催化剂的用量对降解偏二甲肼模拟废水的影响 |
4.2.4 温度对降解偏二甲肼模拟废水的影响 |
4.2.5 溶液初始pH对降解偏二甲肼模拟废水的影响 |
4.2.6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对降解UDMH模拟废水的影响 |
4.3 改性壳聚糖催化剂降解偏二甲肼模拟废水的机理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催化氧化偏二甲肼废气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偏二甲肼废气处理方法综述 |
1.2.1 水吸收法 |
1.2.2 高空排放法 |
1.2.3 燃烧法 |
1.2.4 溶液中和法 |
1.2.5 活性炭吸附处理法 |
1.2.6 催化氧化法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催化剂的选择实验与性能表征 |
2.1 偏二甲肼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研究 |
2.1.1 TPD研究 |
2.1.2 原位红外研究 |
2.2 使用仪器与试剂 |
2.2.1 使用仪器 |
2.2.2 使用试剂 |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3.1 粉末X-射线衍射(XRD)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图象(TEM) |
2.3.4 程序升温还原(TPR) |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6 比表面测定(BET) |
2.3.7 催化剂的立升级多相连续催化反应器评价 |
2.4 催化剂的制备 |
2.4.1 催化剂的制备 |
2.4.2 B位取代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2.4.3 钙钛矿负载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2.4.4 CeO_2-ZrO_2对10%LMC64/A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分析 |
2.4.5 贵金属对催化剂活性影响 |
2.4.6 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 |
2.4.7 催化剂研究小结 |
2.5 实验室模型下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
2.6 催化剂研究小结 |
第三章 中试及过渡性试验 |
3.1 偏二甲肼废气的处理工况 |
3.2 中试试验 |
3.2.1 中试试验工艺流程 |
3.2.2 中试试验现象及分析 |
3.2.3 中试试验小结 |
3.3 过渡性试验 |
3.3.1 过渡性试验工艺 |
3.3.2 过渡性试验小结 |
第四章 工程装置系统设计 |
4.1 工艺设计 |
4.1.1 工艺流程 |
4.1.2 操作流程 |
4.1.3 控制逻辑 |
4.1.4 安全要求 |
4.1.5 联锁控制逻辑 |
4.1.6 自动控制要求 |
4.2 工艺技术指标 |
4.2.1 处理工况 |
4.2.2 设计技术指标 |
4.3 主要参数核算 |
4.3.1 按催化剂空速计算的最大气体量 |
4.3.2 混合后气体中偏二甲肼浓度核算 |
4.3.3 偏二甲肼热平衡计算 |
4.3.4 换热器核算 |
4.3.5 空气加热功率核算 |
4.3.6 温度控制废气处理流量 |
4.4 关键装置设计与选型 |
4.4.1 风机 |
4.4.2 空气加热器 |
4.4.3 催化反应器 |
4.4.4 换热器 |
4.4.5 控制柜 |
4.4.6 空压机 |
4.4.7 管道 |
4.4.8 阀门 |
4.4.9 测量仪表 |
4.5 自动控制系统 |
第五章 工程装置调试及应用效果研究 |
5.1 调试运行 |
5.2 空气预热 |
5.3 实际工况下废气处理 |
5.3.1 偏二甲肼含量测试方法 |
5.3.2 库对车转注过程 |
5.3.3 吹除和卸压过程 |
5.3.4 车对库转注过程 |
5.3.5 高低温贮罐卸压过程 |
5.4 关机运行程序 |
5.5 程序控制废气处理 |
5.6 中断测试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用吸附法处理偏二甲肼废水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多孔吸附剂及其改性物用于处理偏二甲肼废水 |
2 离子交换技术处理偏二甲肼废水 |
3 吸附法结合光催化技术处理偏二甲肼废水 |
4 结束语 |
(7)金属配合物交联合成及氧化降解偏二甲肼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偏二甲肼废水的研究现状 |
1.2.1 偏二甲肼的物化性质 |
1.2.2 常用物理法及其特点 |
1.2.3 常用化学法及其特点 |
1.2.4 常用生物法及其特点 |
1.2.5 新型偏处理方法及其特点 |
1.3 催化剂载体的概述 |
1.3.1 催化剂载体定义 |
1.3.2 非均相催化剂载体的分类及应用 |
1.3.3 生物高分子类载体 |
1.4 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1.4.1 CS金属配合物及其应用 |
1.4.2 CS-SiO_2金属配合物及其应用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偏二甲肼废水的研究 |
2.1 实验所用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不同金属阳离子催化剂的制备 |
2.2.2 不同阴离子金属盐制备催化刑 |
2.2.3 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催化剂降解偏二甲肼废水的实验 |
2.2.4 主要的分析指标及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阴离子金属盐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2.3.2 与不同金属离子整合对降解偏二甲肼的影响 |
2.3.3 催化剂催化反应条件优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改性壳聚糖做载体的研究 |
3.1 改性壳聚糖的方法概述 |
3.1.1 酰基化改性 |
3.1.2 烷基化改性 |
3.1.3 醚化改性 |
3.1.4 shiff碱反应 |
3.1.5 酯化改性 |
3.1.6 壳聚糖季铵盐化 |
3.1.7 壳聚糖接枝共聚反应 |
3.1.8 复合改性法 |
3.2 实验所用药品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二氧化硅负载壳聚糖实验 |
3.3.2 改性后载体制备催化剂实验 |
3.3.3 主要的分析指标及分析方法 |
3.3.4 催化剂的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两种载体分别负载同种金属离子催化剂对降解偏二甲肼的比较 |
3.4.2 催化剂载体表征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金属配合物交联合成及氧化降解偏二甲肼废水 |
4.1 实验所用药品及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4.2.2 改性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催化剂降解偏二甲肼废水的实验 |
4.2.3 不同因素对偏二甲肼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 |
4.2.4 主要的分析指标及分析方法 |
4.2.5 催化剂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铜离子为活性中心的催化剂对降解偏二甲肼的影响 |
4.3.2 钴离子为活性中心的催化剂对降解偏二甲肼的影响 |
4.3.3 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
4.3.4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4.3.5 催化剂结构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土壤中偏二甲肼及降解产物的检测和生物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重要符号表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有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2.1 UDMH的环境检测研究概述 |
1.2.2 UDMH的土壤污染治理研究 |
1.2.3 研究的依据和思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2 基于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方法的UDMH降解产物毒性评价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工具 |
2.2.2 水中UDMH主要降解产物的定性分析 |
2.2.3 UDMH主要降解产物的物理化学数据计算 |
2.2.4 UDMH主要降解产物环境持久性的计算 |
2.2.5 UDMH主要降解产物环境毒性的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UDMH在水中的主要降解产物 |
2.3.2 UDMH主要降解产物的物理化学数据 |
2.3.3 UDMH主要降解产物的环境持久性 |
2.3.4 UDMH主要降解产物的环境毒性 |
2.4 讨论 |
2.4.1 QSAR计算中备选化合物数据来源的精准性 |
2.4.2 环境持久性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
2.4.3 对偏腙的环境毒性开展针对性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土壤中UDMH及其主要降解产物的分析方法 |
3.1 引言 |
3.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3.3 土壤中UDMH分析方法的建立 |
3.3.1 试剂与仪器 |
3.3.2 分析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4 土壤中偏腙分析方法的建立 |
3.4.1 试剂与仪器 |
3.4.2 分析方法 |
3.4.3 结果与分析 |
3.5 土壤中二甲基亚硝胺分析方法的建立 |
3.5.1 试剂与仪器 |
3.5.2 分析方法 |
3.5.3 结果与分析 |
3.6 讨论 |
3.6.1 关于UDMH土壤检测方法 |
3.6.2 关于FADMH土壤检测方法 |
3.6.3 关于NDMA土壤检测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4 UDMH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降解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主要材料与仪器 |
4.2.1 主要试剂 |
4.2.2 培养基 |
4.2.3 菌株 |
4.2.4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菌株的分离和纯化 |
4.3.2 菌种鉴定 |
4.3.3 UDMH在溶液中定量测定方法 |
4.3.4 生长曲线的绘制 |
4.3.5 菌液的制备 |
4.3.6 不同因素对最优降解菌的影响 |
4.3.7 最优菌降解UDMH中间产物的分析 |
4.3.8 M12与最优降解菌降解能力的比较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UDMH降解菌的分离 |
4.4.2 降解菌的生长曲线 |
4.4.3 UDMH降解菌的筛选 |
4.4.4 降解菌的鉴定 |
4.4.5 P4的降解特性研究 |
4.4.6 P4菌在溶液中降解UDMH中间产物的分析 |
4.4.7 M12与P4降解能力的比较 |
4.5 讨论 |
4.5.1 UDMH的高效降解菌 |
4.5.2 生物降解对中间产物的影响 |
4.5.3 M12与P4菌降解能力的比较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土壤中UDMH的生物降解 |
5.1 引言 |
5.2 主要材料与仪器 |
5.2.1 主要试剂 |
5.2.2 菌株 |
5.2.3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供试土壤样品采集和处理 |
5.3.2 菌液的制备 |
5.3.3 菌株对土壤中UDMH的降解 |
5.3.4 土壤中UDMH降解的影响因素 |
5.3.5 土壤中UDMH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土着微生物和外加碳源对UDMH降解的影响 |
5.4.2 UDMH初始浓度的影响 |
5.4.3 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5.4.4 M12与P4降解土壤UDMH能力的比较 |
5.4.5 土壤中UDMH的降解中间产物 |
5.4.6 UDMH降解历程的探讨 |
5.5 讨论 |
5.5.1 不同高效降解菌对土壤适应能力的差异 |
5.5.2 适宜的外加营养物质对P4菌土壤降解能力的影响 |
5.5.3 P4菌对土壤中间代谢产物的同步消除 |
5.5.4 土壤自然降解UDMH的影响因素 |
5.5.5 降解菌株对UDMH的耐受性 |
5.6 本章小结 |
6 UDMH及P4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主要材料与仪器 |
6.2.1 主要试剂 |
6.2.2 培养基 |
6.2.3 菌株 |
6.2.4 试验土壤 |
6.2.5 主要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试验设计 |
6.3.2 取样 |
6.3.3 土壤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
6.3.4 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的PCR扩增 |
6.3.5 PCR产物的DGGE分析 |
6.3.6 DGGE图谱的聚类分析以及基因多样性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UDMH污染土壤细菌总数的动态变化 |
6.4.2 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与纯化 |
6.4.3 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6.4.4 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主要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A 降解菌P1、P2、P4、P6及P10的 16S r DNA序列 |
附录B 土壤中UDMH降解动力学模拟曲线 |
附录C 图表清单 |
附录D 化合物结构与名称 |
人名索引 |
主题词索引 |
(9)肼类燃料废气处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肼类燃料废气处理 |
1.1肼类废气排放标准 |
1.2国内肼类燃料废气处理技术 |
1.2.1水吸收法 |
1.2.2活性炭吸附法 |
1.2.3燃烧法 |
1.2.4催化氧化法 |
1.2.5光催化氧化法 |
1.2.6中和吸收法 |
2国外肼类燃料废气处理技术进展 |
3结束语 |
(10)偏二甲肼污水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偏二甲肼污水处理方法综述 |
1.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2 化学氧化法处理偏二甲肼污水研究 |
2.1 所用试剂和仪器 |
2.2 主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
2.2.1 偏二甲肼的检测 |
2.2.2 甲醛的检测 |
2.2.3 亚硝基二甲胺的检测 |
2.3 高锰酸钾氧化法处理偏二甲肼污水 |
2.4 过氧化氢氧化法 |
2.5 次氯酸钠氧化法 |
2.5.1 pH值的影响 |
2.5.2 次氯酸钠用量的影响 |
2.5.3 温度的影响 |
2.6 偏二甲肼污水二次处理 |
2.6.1 催化氧化法 |
2.6.2 H_2O_2/空气氧化法 |
2.6.3 臭氧氧化法 |
2.6.4 活性碳吸附法 |
3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偏二甲肼污水研究 |
3.1 静态吸附实验 |
3.1.1 吸附时间和表面活性剂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1.2 活性炭用量对吸附性能影响 |
3.1.3 吸附温度的影响 |
3.2 动态吸附实验 |
3.2.1 实验方法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实验结果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新鲜活性炭 |
3.3.2 再生活性炭 |
3.4 影响因素 |
3.4.1 污水流速的影响 |
3.4.2 表面活性剂影响 |
3.4.3 吸附温度的影响 |
3.5 脱附方式 |
4 初步工业设计 |
4.1 设计参数 |
4.2 吸附器结构设计 |
4.3 工艺流程 |
4.4 运行成本 |
5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偏二甲肼污染及治理方法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SMBBR组合工艺处理偏二甲肼废水的中试研究[D]. 杨宇杰.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12)
- [2]溴离子对氨基化合物臭氧化生成NDMA的影响与机理研究[D]. 白星吉. 华侨大学, 2020(01)
- [3]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硝酸肼和无水肼[D]. 兰树仁. 中北大学, 2020(09)
- [4]一种以复合材料为载体负载金属离子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D]. 孟徐. 东南大学, 2019(01)
- [5]催化氧化偏二甲肼废气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D]. 耿安康. 兰州大学, 2019(09)
- [6]用吸附法处理偏二甲肼废水的研究进展[J]. 王爽,许国根.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18(02)
- [7]金属配合物交联合成及氧化降解偏二甲肼废水[D]. 周宇骋. 东南大学, 2017(04)
- [8]土壤中偏二甲肼及降解产物的检测和生物降解研究[D]. 廖琪丽.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9]肼类燃料废气处理进展[J]. 王卫波,牛群钊,余琦.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15(02)
- [10]偏二甲肼污水处理研究[D]. 王中强. 兰州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