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气责任事故的预防和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江雨欣[1](2021)在《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评估关键方法及工作流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至今,我国高速铁路已走过十余年的运营历程。十年间,尽管我国高铁安全形势基本保持稳定,高铁行车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但高等级事故风险依然存在,诸多隐患亦不容忽视。安全评估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方法,也可以成为保障高铁安全运营的重要手段。目前铁路广泛应用的事故分析方法、安全评估方法大多沿袭普速铁路的模式,缺乏定量化的精准评估分析手段,越来越难以适应我国高速铁路场景日益复杂、规模庞大的运营现状,其科学性、准确性与有效性也难以保障。因此,围绕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评估现状展开系统化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从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规律分析、事故致因分析、评估方法、工作流程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调研分析我国高速铁路运营十年安全现状,开展高铁运营安全资料收集和整理。在此基础上,运用安全系统论和方法论,初步分析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规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掌握高速铁路运营事故的总体特征。(2)利用数据挖掘理论及方法,建立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事故致因关联规则挖掘模型,开展事故致因机理研究,揭示事故致因因素之间的复杂关联与本质规律,并以某条高速铁路线路运营十年间所发生事故的有关数据信息为样本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3)基于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开展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评估定量方法研究。通过引入直觉模糊集、交互式群评估、三角白化权函数等多指标综合评估概念,建立高速铁路安全组合评估模型,进而以某条高速铁路外部环境为分析评估对象,开展模拟分析与评估,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4)高速铁路运营现状安全评估工作流程研究,提出了高速铁路运营现状安全评估的工作范围及主要内容、工作流程、评估组织模式、可供采用的依据及标准等。本论文提出的安全评估相关方法与模型,可以有助于指导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管理,为我国高速铁路领域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更有效地开展高等级事故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郭毅[2](2020)在《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化火力发电厂具有规模和装机容量更大、输配电范围广、效率更高等特点,因而对其整体安全性要求更高,但其复杂的系统和生产工序为安全运行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由于电能输出容量随负荷变化剧烈,其安全问题更加突出,生产阶段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对电力生产长远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A的安全生产特点,将火力发电厂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考虑,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安全文化及安全信息等6个因素(即4M-C-I)全面分析,构建了电厂生产阶段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确定了电厂生产阶段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及评价尺度;通过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提出了火力发电厂4M-C-I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模型;基于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A生产阶段安全管理现状和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设计出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A生产阶段的4M-C-I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4M-C-I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完善了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A安全风险控制策略、风险控制程序、风险控制方法以及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提升了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2020)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政办发[2020]4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已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2020年5月30日(此件公开发布)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安委[2020]3号),结合实际,制定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总方案及两个专题实施方案、11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任英[4](2020)在《运输风险分配及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运输风险管理模式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制度改善、技术进步、规模经济以及金融深化等因素不断推动运输风险管理模式多元化,运输风险管理的手段与措施出现综合性、系统性与多元化特征。运输风险的分配与管理关系运输体系效率,论文基于运输风险是人为风险这一根本属性,研究驱动运输风险管理模式转换的内在原因,探索运输风险管理模式优化路径,为完善运输风险管理模式提供参考。论文首先构建了基于发展视角的运输风险分配双层分析框架,结合运输业的演进规律分析运输风险分配的阶段性特征。将运输风险管理问题置于时间维度下,考虑技术进步等外生变量对运输风险管理模式的影响,分析运输风险管理模式的演进原因,为探索运输风险管理模式优化路径厘清思路。论文综合应用风险管理、经济学理论及方法,重点分析自保模式相对于私人保险的交易成本优势以及自保公司相对于内部自保基金的税收筹划优势,分析运输企业如何利用自保公司优化风险融资。最后,论文以铁路保价和自保公司为现实案例,深入分析运输风险分配与管理模式的演进历程,以验证模型化分析的结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输风险与运输风险分配的发展特征。认识风险的发展性是讨论风险管理问题的前提。在自雇运输向受雇运输发展的运输化进程中,运输风险分配由运输参与者自理转变为由运输活动参与者与私人保险共同分担,再通过金融市场媒介实现运输风险社会化分散。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输风险的发展呈现倒U形态:在运输化初期,经济发展带动运输量增长,以单位货损或人伤为代表的运输风险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在运输化中后期阶段,在技术进步、制度完善及服务对象需求偏好改变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运输风险水平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理解运输风险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释运输风险分配制度演变的基础,是后续分析利益相关者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对运输风险进行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与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等因素共同促进运输风险分配及管理模式优化的基础。2.运输风险初次分配的作用机理。运输风险的初次分配发生在运输活动利益相关方之间,各利益相关方通过不断博弈而修正契约不完全,最终形成社会成本最优的分配模式。论文构建运输服务对象保险需求偏好、运输保险市场规模、信息不对称的三维分析框架,从承运人与货主之间的风险分配入手,建立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货主同承运人之间的二阶段连续博弈模型,从社会成本角度分析承运人责任制度对双方内置风险管理成本、降低社会总成本的激励作用。梳理承运人责任制度的演进历程可见市场经济和公共运输是承运人责任制度产生的前提条件,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契约不完全是承运人责任存在的基础,技术进步和制度发展改善了信息可得性,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承托双方谈判能力,承运人责任范围在严格责任和过错责任之间反复波动,最终稳定在过错责任。对承运人责任演进历程的分析佐证了前述模型分析结论,解释了运输风险初次分配的作用机理。3.运输风险的二次分配及运输风险管理模式选择。当运输风险初次分配制度基本稳定之后,运输风险管理的重点由各方之间的利益分配延伸至企业风险管理层面。以设立自保基金的形式实现风险自留是运输企业风险管理的常用模式。损失补偿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论文建立基于赔付的双方博弈模型,说明自保可降低双方的道德风险并减少索赔成本。再以社会成本分析说明在相同税收待遇下,自保有利于降低风险管理的社会成本,若内部自保基金与私人保险公司之间存在差别税收待遇,则设立自保公司可为企业谋求税收收益。上述分析解释了运输企业为什么自保,以及从自保基金向自保公司形式转化的现实原因。4.自保公司对运输企业优化风险融资的作用。随着金融深化和金融市场完善,运输企业开始建立以专属自保公司为平台的多元化风险融资框架,藉由金融市场实现对运输风险的社会化分散。论文构建了再保险、原保险、自保公司与非保险企业组成的风险融资框架,将初始财富、资本成本、索赔成本等变量纳入分析框架,建立基于自保公司的风险融资优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讨论在不同参数水平下的最优融资方案,厘清运输企业利用自保公司套利并应对市场波动的机理。解释运输风险管理模式呈现出多目的和多样化发展的原因,阐明运输风险社会化分散途径。5.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运输风险管理实践为案例,实证前述研究结论。保价运输从无到有的变迁历程,表明风险分配制度不完善会激发道德风险并增加社会成本,承运人责任制度是良性的风险分配制度。论文分析了铁路总公司的运营特征、财务特征和市场特征,梳理了铁总设立自保公司的原因,讨论自保公司对在铁路总公司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功能与定位,实证运输风险通过金融媒介完成二次分配,实现社会化分担的路径。论文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论文建立了基于发展视角的运输风险双层分配框架,为分析运输风险管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2)基于运输风险的人为风险属性,论文考查运输风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描述运输风险发展性特征的方法,为全面理解运输风险特征提供依据。(3)论文在运输服务对象保险需求偏好、运输保险市场规模、信息不对称的三维分析框架下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信息不对称及其他因素对运输风险分配的影响,从理论上揭示运输风险分配的内在机理。(4)论文构建了再保险、原保险、自保公司与非保险企业的风险融资框架,考虑初始财富、资本成本、索赔成本等变量,建立基于自保公司的风险融资优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讨论在不同参数水平下的最优融资方案,分析利用自保公司优化风险融资的可行性。从理论上解释运输风险管理模式呈现出多目的和多样化发展的原因,为运输风险的社会化分散提供依据。(5)论文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对运输风险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演进路径进行分析。论文提出了引导和推动我国运输风险分配和管理模式健康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为运输风险管理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也丰富了运输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
谢军华[5](2020)在《消防责任事故罪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防安全是民生焦点,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保障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消防法律法规伴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越来越被重视,我国消防法律法规的发展虽然历史悠久,但是还很薄弱,因此,我国普遍吸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消防立法的经验教训,结合自身国情,在1997年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设置了消防责任事故罪。该罪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该罪名已经不适合时代的需要。该罪名最大的缺陷是有“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的前置条件,成立该罪必须有消防监督机构的检查和通知,社会单位不整改火灾隐患而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才能定罪处罚。此种规定已经严重违背当下对于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不利于消防工作的长远发展。消防责任事故罪是打击消防违法犯罪的重要利器,也是刑法中唯一一条惩治消防安全业务犯罪的罪名,因此,它的修改需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打击消防违法犯罪的需要去修订完善。本文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概述,主要内容是我国消防责任事故罪的立法演变,以及域外临近犯罪的法律规定。第二章: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分别从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来分析。重点分析了客观方面,包括消防管理的相关法规,消防监督机构的范围,通知的多种形式,采取改正措施的界定,拒绝执行的法律认定,后果的界定、因果关系的认定等。笔者将本罪的犯罪构成抽丝剥茧,一步一步的将各个组成部分呈现出来,以便更好地为本罪的立法缺陷的分析和立法建议的提出作铺垫。第三章:消防责任事故罪的司法认定。笔者通过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三起重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玩忽职守罪,本罪与失火罪、放火罪,本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非法制造爆炸物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界限,有针对性的比较分析,从而分清界限,为理论提供实践参考,加深对本罪的理解和运用。第四章:消防责任事故罪的刑事走向。笔者分别对该罪的司法现状、立法缺陷、立法完善进行分析。建议删除“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的前置条件,是为了社会单位能更好地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同时建议扩大该罪的主体范围,合理设置犯罪情节标准以及增加罚金刑和资格刑。
杨杰[6](2020)在《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立法完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我国各类安全事故频发,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相关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应对不力的情况下,应该从刑法寻找突破口。1997年的《刑法》中首次出现了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其后在2006年的《刑法修正案(六)》中对此罪作了一些修改,虽然此罪一直在完善,但是其在犯罪构成、刑罚幅度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主体要件不够明确,容易导致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客观方面的规定相比较于国外的劳动安全立法过于单薄;欠缺危险犯、卫生条件等内容;刑罚配置方面刑种单一,只有自由刑;而且自由刑的惩罚力度也不够。这些影响了该罪名打击犯罪的作用,为了完善此罪,更好的打击犯罪,避免悲剧再现,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方法、理论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本罪进行深入的分析。第一章重点概述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基础理论,首先对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立法沿革历史作介绍,分析了《修正案(六)》对此罪的修改。接着对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按照刑法传统的四要件说从主体要件、主观方面、客体要件、客观方面进行探讨。此罪的犯罪主体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犯罪主观方面是过失心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客体为劳动者的人身安全。犯罪客观方面是因生产单位的安全条件不符合要求,经有关人员提出意见之后,仍不采取措施并因此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为。接着为了能更加准确的认定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将此罪从构成要件上分别与自然事故、重大责任事故罪、玩忽职守罪、消防责任事故罪作区分对比,与自然事故的区分主要从行为人主观是否存在过错;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能否被避免两方面区分。与重大责任事故罪共同点包括犯罪主体、主观方面、法定刑。不同点主要有客体要件、客观方面、行为所触犯的法律法规、犯罪行为发生的场合等方面。与玩忽职守罪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主观方面、法定刑上。不同点体现在客体要件、客观方面、主体要件、犯罪行为的发生场合上。第二章从犯罪构成要件、刑罚配置等方面对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进行研究,分析不足。其中犯罪主体方面的问题是目前单位是否可以作为此罪的主体,反对派学者理由包括《刑罚修正案(六)》删去“单位”一说,此罪的主体早不能局限于单位;刑法没有为单位设置任何匹配法定刑。肯定派主要从企业决策是单位整体意志的体现;维护安全设施或安全条件是单位的职责等角度出发进行论证。在此罪客观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欠缺危险犯和劳动卫生条件的规定。最后刑罚方面的缺陷主要是自由刑处罚偏轻和缺少财产刑的规定。最后一章针对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不足提出完善建议。犯罪主体问题上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主要包括增设危险犯规定和增加“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构成要件。在刑罚完善方面主要包括可以参考国外类似的立法增加一定的罚金刑和加重量刑幅度,对于罚金刑可以采取限额罚金刑,量刑幅度可以在原来的量刑幅度上再提升一个档次。其次还有增设“从业禁止”的规定,“从业禁止”可以让一些行为人没有二次作案的机会,要预防减少劳动安全事故的发生。
庞婧[7](2020)在《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贸易往来的需要,水上交通运输业务不断增多,频发的水上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水域污染问题不容小觑。其中,水上交通从业者和航运管理者的过失行为成为制约水上交通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水上交通领域的犯罪问题甚少引起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对于水上交通领域的过失犯罪问题更是缺乏系统性的整合。理论上的空白导致司法实践中无法规范化认定水上交通过失犯罪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强化海洋刑事法治功能的实现。在充分考察我国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立法和司法现状的基础之上,本文致力于对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探讨,期待能够为我国刑事立法设置合理的罪刑标准提供建议,为司法实践中认定水上交通过失犯罪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司法路径选择,从而为推动当今语境下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理论体系的完善略尽绵力。本文主要围绕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展开研究。在引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进行介绍,在明确当前我国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对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本文具有的研究价值进行论述。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为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基本理论。本章结合中外学者对交通过失犯罪的定义,从狭义层面对我国水上交通过失犯罪进行界定并明确其在刑法典中的归类依据。在进一步认识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典型特征之后,分别从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主体范围、过失原因、过失内容层面对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类型和存在范围进行明确,从而方便下文的研究论述。此外,本章还针对传统的航运免责思维误区指出刑法介入水上交通过失犯罪需要兼顾的因素。第二章论述了水上交通过失犯罪实行行为的界定。首先从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对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的实行行为进行阐述,并区分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不同类型的实行行为表现形式。对于其中较为典型的水上交通阶段过失中实行行为的认定提出应当以过失阶段说为路径选择。第三章对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危害结果的标准与认定进行探讨。就目前所适用的法律规范中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标准设置合理性问题分析,并对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特有的结果形态即人员落水失踪、船舶溢油污染提出司法适用路径。第四章着重论述了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因果关系的判断路径。我国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因果关系具有多因一果性、受介入因素影响因果进程、因果联系本身具有复杂性等特征,在理解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我国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因果关系判断应当分为事实归因和结果归责两个阶段进行,并分别适用条件因果关系理论和客观归责理论完成因果关系的判断任务。第五章重点研究不同过失类型下水上交通犯罪主体的范围和特殊情形下的责任主体限定。在总结不同过失类型水上交通过失主体范围的基础上,指出应当对值班水手、引航员这两类在司法实践中容易被忽视的刑事责任主体进行明确,并对船舶组织体系内部具有监督职责的主体层级以逆向原则进行限定。另外,对常见的一般管理情形和管理错位情形中责任主体分别进行明确。第六章对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主观特征之注意义务进行论述。文章分别从注意义务的内容、根据以及履行三方面对水上交通过失主体的注意义务进行分析;另外,对水上交通不同过失类型中信赖原则的适用进行探讨。在肯定信赖原则在水上交通运输领域以及船舶组织体系内进行适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信赖原则的适用限制,提出信赖原则在水上交通领域得以适用的首要基础是实行船舶定线制的水域。另外,基于保障水上交通公共安全法益的需要和严格航运管理者管理义务的导向,提出在航运管理者未履行建立安全管理体制的情形下应否定信赖原则在水上交通管理过失犯罪中的适用。第七章是对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主观特征之注意能力判断的阐述,着重对影响水上交通从业者注意能力的因素进行揭示,进而提出在对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选择时,应当充分考察具体水上交通业务行为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以实际行为人的注意能力为标准的主观说作为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相应地,对于航运管理者的注意能力判断标准应当坚持以一般航运管理主体的注意能力为基础的客观说,从而严格其履行安全管理义务。第八章是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完善建议。针对当前水上交通领域的存在问题,从立法和司法方面提出完善建议。从立法层面提出应当增设独立罪名并完善非刑事法律规范中的罪刑规范;从司法层面提出应当以宣告死亡作为处理水上交通事故致人落水失踪的路径选择,以溢油吨数作为衡量水上交通事故致溢油污染中环境法益遭受侵害的标准,同时提高人员伤亡的入罪标准,转变财产损失的认定模式。另外,在司法层面对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提出应当以“救助义务的履行”为规范保护目的并关注水上交通责任主体主观明知的认定。
常兴月[8](2019)在《大型综合医院风险分析及公众责任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医疗行业的关注与支持,我国大型综合医院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医院本身具有大量密集的人员、行动不便的患者、较多的电气设备等特点,致使医院面临较大的公众责任风险。通过投保公众责任险来进行风险转移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处理手段。因此,针对医院的公众责任风险来进行公众责任保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型综合医院公众责任风险作为研究标的,首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公众责任险的状态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其次,对大型综合医院公众责任事故类型进行了识别,通过事故树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了风险评价体系。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使其风险得以量化并得到具体评价分值,确定了医院的公众责任五个风险等级。此外,本文还运用了Pathfinder对突发事故状态下医院内部情况进行模拟仿真,并计算出事故滞留人数。基于风险评价的结果,确认赔偿限额并运用插值法进行保险费率的浮动,使得公众责任险的保险方案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最后,选取实例进行应用,根据大型综合医院的实际风险状况,确定合理的费率以及责任限额,计算出最终的保险费。
阎森[9](2019)在《大型商场公众责任风险分析及保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人民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关注,我国大型商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大型商场由于其人员密集,环境复杂,发生事故其影响和后果都十分恶劣,因此大型商场通过投保公众责任险来进行风险转移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处理手段,同时保险公司对大型商场进行公众责任风险评价及其保险方案的优化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往大型商场具体风险因素缺乏综合性、整体性评价,风险不一,往往是一家大型商场的特点,不能代表整个行业,而且评价有失偏颇,且更多的研究的是大型商场火灾风险,本文要根据其大型商场的特点以及公众责任风险特性来选择评价方法,首先凭借8位专家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对一般大型商场的公众责任风险进行有效分析,然后根据结果运用Topsis分析法和熵权法得出最优专家评判权重,然后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确定大型商场公众责任风险等级,使其风险得以量化并得到具体评价分值,再基于风险评价的结果,确认赔偿限额,使得公众责任险的保险方案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最后,选取实例进行应用,根据大型商场的实际风险状况,确定合理的费率以及责任限额,计算出最终的保险费。
广州粤华物业有限公司[10](2019)在《既有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边界及应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言2017年6月22日,浙江杭州某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案件发生之后,"消防救援""消防设施运行不正常""消防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在互联网媒体推波助澜下持续发酵,引发整个社会大讨论。2018年6月25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案情通告,杭州保姆纵火案的被害人家属林某等三原告将某物业企业等九家被告起诉至该院,要求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本案件争议的焦点在于消防安全责任该由谁承担。目前物业服务企业在承担消防安全责任工作存在哪些问题?消防安全责任边界在哪里?课题组对在2016年至2018年间发生的93件追索物业服务企业民事责任的火灾事故案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判处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责任的案例有89件,追责率高达95.67%。由此可见,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安全责任问题是广大社会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是物业服务企业经营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
二、电气责任事故的预防和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气责任事故的预防和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评估关键方法及工作流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事故分析模型 |
1.2.2 多指标综合定量评估方法 |
1.2.3 安全评估流程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总体框架及研究技术路线 |
2 高铁运营总体安全态势研判及安全规律初步分析 |
2.1 总体安全态势 |
2.1.1 事故等级分布 |
2.1.2 事故原因分布 |
2.2 移动装备安全规律分析 |
2.2.1 动车组总体情况 |
2.2.2 动车组事故/故障特征统计分析 |
2.2.3 不同检修周期下动车组故障/事故演变规律 |
2.2.4 动车组安全规律 |
2.3 工务设备安全规律分析 |
2.4 电务设备安全规律分析 |
2.5 供电设备安全规律分析 |
2.6 技术规章安全规律分析 |
2.7 高铁事故主要致因因素分析 |
2.8 小结 |
3 高铁事故致因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模型研究 |
3.1 高速铁路事故致因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 |
3.1.1 关联规则基本概念 |
3.1.2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
3.1.3 算法比选 |
3.2 挖掘模型的研究与构建 |
3.3 系统分析及致因因素分析 |
3.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5 基于FP-Growth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 |
3.6 小结 |
4 基于直觉模糊信息的高铁安全交互式群组合评估模型 |
4.1 概念介绍 |
4.1.1 直觉模糊集相关概念 |
4.1.2 交互式群评估原理 |
4.1.3 三角白化权函数灰色聚类分析方法 |
4.1.4 组合评估模型 |
4.2 实例分析 |
4.2.1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模型 |
4.2.2 基于直觉模糊信息的交互式群评估 |
4.2.3 基于投影的指标权重确定 |
4.2.4 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评估 |
4.3 小结 |
5 高速铁路运营现状安全评估工作流程研究 |
5.1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现状评估工作范围及主要内容 |
5.1.1 主要工作目的和评估范围 |
5.1.2 主要评估内容 |
5.2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现状评估工作模式 |
5.2.1 成立安全评估组 |
5.2.2 主要工作流程 |
5.3 高速铁路运营相关安全数据调用及汇聚 |
5.3.1 数据范围 |
5.3.2 数据来源 |
5.3.3 数据汇聚方式 |
5.3.4 数据处理分析所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
5.4 运营安全评估的依据及标准 |
5.5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深度调峰火电厂A安全生产概况 |
2.1 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A概况 |
2.1.1 生产工艺 |
2.1.2 主要设备 |
2.2 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
2.3 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深度调峰火电厂安全风险因素分析与指标体系建立 |
3.1 火电厂安全风险种类划分 |
3.2 火电厂安全风险辨识方法与流程 |
3.2.1 安全风险辨识方法 |
3.2.2 安全风险辨识流程 |
3.3 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A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
3.3.1 设备风险因素分析 |
3.3.2 人的不安全行为风险因素分析 |
3.3.3 作业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
3.3.4 安全管理风险因素分析 |
3.4 深度调峰火电厂A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建立 |
3.4.1 火电厂安全指标选择原则与建立步骤 |
3.4.2 指标体系的确立 |
3.5 基于LEC法的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A的安全风险评估 |
3.5.1 风险评价结果 |
3.5.2 安全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调峰火电厂A生产阶段安全风险管理 |
4.1 4M-C-I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
4.2 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
4.2.1 策略等级 |
4.2.2 策略核心 |
4.3 风险控制程序 |
4.4 安全风险控制方法 |
4.4.1 三全管理法 |
4.4.2 风险源动态管理方法 |
4.5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
4.5.1 以本质安全为中心,构建“三票”管理常态化 |
4.5.2 强化安全保障机制,形成风险控制保障体系 |
4.5.3 加大安全投入,建立企业安全基金 |
4.6 本章小结 |
5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 |
5.1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 |
5.1.1 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流程 |
5.1.2 安全风险PDCA循环管理 |
5.2 “4M-C-I”安全风险管理成效 |
5.2.1 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
5.2.2 企业安全生产总体形势良好 |
5.2.3 企业安全指标向好 |
5.2.4 企业安全文化作用突显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运输风险分配及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风险管理理论 |
2.1.1 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回顾 |
2.1.2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回顾 |
2.2 保险需求理论综述 |
2.2.1 斯密、马歇尔和奈特的保险需求思想 |
2.2.2 最优保险需求理论的演进 |
2.2.3 保险需求理论的研究方法 |
2.3 社会成本理论 |
2.3.1 社会成本的理论基础 |
2.3.2 社会成本的理论内涵 |
2.4 风险融资与专属保险公司 |
2.4.1 风险融资 |
2.4.2 专属保险公司 |
2.4.3 国内研究概述 |
2.4.4 国外研究概述 |
2.5 运输风险的发展性 |
2.6 本章小结 |
3 运输风险形成机理及特征 |
3.1 运输风险分类与影响因素 |
3.1.1 运输风险分类 |
3.1.2 运输风险的影响因素 |
3.1.3 运输风险的属性 |
3.2 经济发展与运输风险的关系 |
3.2.1 经济发展与运输风险的阶段性 |
3.2.2 经济发展与运输风险间的互动关系 |
3.2.3 单位运输风险不断下降 |
3.2.4 运输风险管理模式不断外化 |
3.3 经济发展与运输风险间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3.3.1 基本模型 |
3.3.2 实证分析 |
3.3.3 分析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4 运输风险初次分配分析 |
4.1 运输风险分配分析框架 |
4.1.1 运输风险分配框架 |
4.1.2 运输风险传导路径 |
4.1.3 从风险自留到风险转移的历史分析 |
4.2 运输风险分配的社会成本 |
4.2.1 运输风险的一体化:私人运输情景 |
4.2.2 承运人与货主分离:单方预防情景 |
4.2.3 承运人与货主分离:双方预防情景 |
4.3 运输风险分配的博弈分析 |
4.3.1 承运人承担的成本 |
4.3.2 承运人责任造成的损失分配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运输风险二次分配及运输风险管理模式 |
5.1 运输风险管理模式谱系 |
5.1.1 运输风险管理模式谱系分析 |
5.1.2 自保的普遍性 |
5.1.3 企业选择自保的原因 |
5.2 我国国内运输企业自保模式 |
5.2.1 公路运输企业自保情况 |
5.2.2 铁路运输企业自保情况 |
5.2.3 航运运输企业自保情况 |
5.3 自保与私人保险的博弈分析 |
5.3.1 基于赔付的博弈分析 |
5.3.2 分析结论 |
5.4 税收对企业自保模式选择的影响分析 |
5.4.1 风险管理决策模型 |
5.4.2 税收政策下的保险模式 |
5.4.3 分析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风险融资驱动的运输自保公司风险管理模式 |
6.1 最优保险计划模型分析 |
6.1.1 研究设计 |
6.1.2 变量定义 |
6.1.3 模型建立 |
6.1.4 推理证明 |
6.2 数值模拟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风险管理模式案例分析 |
7.1 铁路保价与运输风险的初次分配 |
7.1.1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保价运输 |
7.1.2 保价运输的第二阶段 |
7.1.3 保价运输第三阶段 |
7.1.4 保价运输发展分析 |
7.2 欧美国家铁路承运人制度 |
7.3 自保公司与风险管理模式变迁 |
7.3.1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数据 |
7.3.2 其他自保公司的母公司财务数据 |
7.3.3 财务对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于自保公司的最优保险模型求解的部分代码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消防责任事故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立法概述 |
第一节 我国消防责任事故罪的立法演变 |
第二节 国外消防责任事故罪的立法规定 |
第二章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概念与犯罪构成 |
第一节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概念 |
第二节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犯罪构成 |
一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客体 |
二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客观方面 |
三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主体 |
四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主观方面 |
第三章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司法认定 |
第一节 罪与非罪的界定 |
第二节 消防责任事故罪与他罪的认定 |
一 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
二 本罪与失火罪、放火罪的界限 |
三 本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非法制造爆炸物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界限 |
第四章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刑事走向 |
第一节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司法现状 |
第二节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立法缺陷 |
一 消防责任事故罪与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的冲突 |
二 消防责任事故罪“拒绝执行”界定的模糊 |
三 消防责任事故罪与其他业务犯罪的矛盾 |
第三节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立法完善 |
一 扩大该罪主体的范围 |
二 完善犯罪的情节标准 |
三 增加附加刑的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立法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概览 |
第一节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概述 |
一、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由来 |
二、《刑法修正案(六)》对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修改 |
第二节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构成要件 |
一、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主体要件 |
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主观方面 |
三、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客体要件 |
四、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客观方面 |
第三节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司法认定 |
一、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与自然事故的区别 |
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比较 |
三、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与玩忽职守罪的比较 |
四、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与消防责任事故罪比较 |
第二章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立法之不足考察 |
第一节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犯罪构成要件方面缺陷 |
一、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主体方面缺陷 |
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客观方面缺陷 |
第二节 刑罚配置方面之不足 |
一、处刑较轻、自由刑偏低 |
二、刑种单一、缺乏财产刑 |
第三章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立法及相关外部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构成要件方面完善 |
一、明确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 |
二、犯罪客观方面的完善 |
第二节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刑罚配置的完善 |
一、增加罚金刑 |
二、加重量刑幅度 |
三、增设“从业禁止”的规定 |
四、暂无必要设置累犯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本文的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概念及归类依据 |
一、交通过失犯罪的定义 |
二、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定义 |
三、水上交通过失犯罪在刑法典中的归类依据 |
第二节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特征 |
一、危害结果严重于道路交通领域 |
二、介入因素具有多重复杂性 |
三、过失竞合的情形较为常见 |
四、由不负责任的心态引发的犯罪 |
第三节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类型与存在范围 |
一、基于客观行为表现形式不同的分类 |
二、基于主体范围不同的分类 |
三、基于主观过失原因不同的分类 |
四、基于过失内容不同的分类 |
第四节 刑法介入水上交通过失犯罪需要兼顾的因素 |
一、水上交通运输环境的高风险性 |
二、水运经济与航行危险之间的平衡 |
三、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对水上交通从业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
第二章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的实行行为界定 |
第一节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的实行行为判断内容 |
一、形式要件——违反特殊注意义务 |
二、实质要件——具有法益侵害的紧迫危险或者危险升高 |
第二节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实行行为表现形式 |
一、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作为形式认定 |
二、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不作为认定 |
第三节 水上交通阶段过失中的实行行为界定 |
一、阶段过失中实行行为界定的学说争论 |
二、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实行行为的阶段性类型 |
三、水上交通阶段过失中实行行为认定的路径选择 |
第三章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危害结果的标准与认定 |
第一节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危害结果的标准探索 |
一、人员伤亡作为水上交通过失犯罪危害结果适用标准之反思 |
二、财产损失作为水上交通过失犯罪危害结果适用标准之反思 |
第二节 水上交通事故致落水失踪的法律后果定性分析 |
一、水上交通事故致落水失踪处理路径的学理争论 |
二、涉水行政、司法机关处理致人落水失踪的不同处理路径 |
三、以宣告死亡论认定致人落水失踪的合理性证成 |
第三节 水上交通事故致溢油污染的法律后果定性分析 |
一、水上交通事故致溢油污染定性路径的学理争论 |
二、司法实践中水上交通事故致溢油污染的处理路径 |
三、以环境法益侵害衡量水上交通事故致溢油污染的合理性分析 |
第四章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因果关系判断 |
第一节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因果关系特征 |
一、以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为主要表现形式 |
二、介入因素影响因果进程 |
三、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的因果联系具有复杂性 |
四、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的因果关系认定困难 |
第二节 传统因果关系理论的判断难点 |
一、条件说的判断难点 |
二、原因说的判断难点 |
三、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判断难点 |
第三节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因果关系的判断路径选择 |
一、以条件说作为结果归因的重要理论 |
二、以客观归责理论进一步检验结果归属 |
第五章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主体范围及认定 |
第一节 水上交通业务过失犯罪的主体范围及认定 |
一、船舶组织体中业务过失主体范围和界定标准 |
二、值班水手作为水上交通业务过失犯罪责任主体的案例审视 |
三、引航员作为水上交通业务过失犯罪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二节 水上交通监督过失犯罪的主体范围及认定 |
一、船舶组织体内监督过失主体范围界定 |
二、船舶组织体系内部监督过失主体追责层级的限定 |
第三节 水上交通管理过失犯罪的主体范围及认定 |
一、水上交通管理过失犯罪主体范围和责任主体认定 |
二、一般管理情形下责任主体限定 |
三、管理错位情形下责任主体限定 |
第六章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主观特征之注意义务分析 |
第一节 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的注意义务内容与根据 |
一、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的结果预见义务内容 |
二、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的结果避免义务内容 |
三、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的注意义务根据 |
第二节 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的注意义务履行 |
一、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的注意义务履行内容 |
二、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违反注意义务的程度 |
第三节 水上交通过失与信赖原则 |
一、信赖原则的一般理论 |
二、信赖原则在水上交通领域中的适用分析 |
三、信赖原则在水上交通监督过失中的适用分析 |
四、信赖原则在水上交通管理过失中的适用分析 |
第七章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主观特征之注意能力判断 |
第一节 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注意能力的影响因素 |
一、心理状态对水上交通业务过失主体的注意能力影响 |
二、生理状态对水上交通业务过失主体的注意能力影响 |
第二节 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 |
一、注意能力判断标准的学说争鸣 |
二、水上交通从业者的注意能力判断标准选择 |
三、航运管理者的注意能力判断标准选择 |
第八章 我国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刑法完善思考 |
第一节 我国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立法完善 |
一、增设“水上重大航行事故罪”的理论意义与实践需要 |
二、由附属刑法规范配合刑事立法进行规制 |
第二节 我国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司法完善 |
一、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入罪标准完善 |
二、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特殊结果形态的法律适用完善 |
三、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逃逸行为的司法认定完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大型综合医院风险分析及公众责任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论文相关内容及理论 |
2.1 大型综合医院概述 |
2.2 大型综合医院公众责任事故介绍 |
2.3 公众责任保险概述 |
2.3.1 公众责任概念 |
2.3.2 公众责任险概念 |
2.3.3 公众责任险发展现状 |
2.3.4 公众责任险保险责任 |
2.4 公众责任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大型综合医院公众责任风险分析 |
3.1 大型综合医院公众责任事故识别 |
3.2 大型综合医院公众责任风险识别 |
3.3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4 大型综合医院公众责任事故风险分析 |
3.4.1 大型综合医院火灾事故风险分析 |
3.4.2 大型综合医院爆炸事故风险分析 |
3.4.3 大型综合医院踩踏事故风险分析 |
3.5 人员疏散分析 |
3.5.1 人员安全疏散判定条件 |
3.5.2 人员疏散行动时间 |
第4章 大型综合医院公众责任风险评价 |
4.1 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
4.1.1 风险评价方法介绍 |
4.1.2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 大型综合医院公众责任事故风险评价模型建立 |
4.2.1 大型综合医院公众责任事故风险指标权重确定 |
4.2.2 大型综合医院公众责任事故风险等级确定 |
4.3 大型综合医院人员疏散模型研究 |
4.3.1 Pathfinder仿真软件的简介 |
4.3.2 仿真环境建立 |
4.3.3 预运行分析 |
4.3.4 模拟运行与结果分析 |
4.3.5 预计伤害人数 |
第5章 大型综合医院公众责任险研究 |
5.1 保险费率 |
5.1.1 主条款费率 |
5.1.2 附加条款基准比例 |
5.2 保额选取 |
5.3 保费计算 |
第6章 实例验证 |
6.1 A大型综合医院基本信息 |
6.2 A大型综合医院公众责任风险评价 |
6.3 突发状况下A大型综合医院人员滞留计算 |
6.4 保险方案优化 |
结论 |
附录 Ⅰ专家打分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9)大型商场公众责任风险分析及保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大型商场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大型商场公众责任险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概述及大型商场事故分析 |
2.1 大型商场基本概况 |
2.2 公众责任保险定义、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2.2.1 公众责任保险定义 |
2.2.2 公众责任保险存在的问题 |
2.3 风险评价概述 |
2.3.1 风险评价的含义 |
2.3.2 我国大型商场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 |
2.4 大型商场事故统计及分析 |
2.4.1 大型商场事故统计 |
2.4.2 大型商场事故原因及特点 |
2.5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3章 大型商场公众责任风险辨识与分析 |
3.1 大型商场公众责任险的外部风险分析 |
3.1.1 客流风险 |
3.1.2 附近周围风险 |
3.1.3 自身建筑风险 |
3.1.4 地理风险 |
3.2 大型商场公众责任险的内部风险分析 |
3.2.1 火灾风险 |
3.2.2 拥挤踩踏风险 |
3.2.3 坠物砸伤风险 |
3.2.4 机械风险 |
3.2.5 爆裂挤压风险 |
3.2.6 滑倒磕碰风险 |
3.3 大型商场公众责任险的安全管理 |
3.3.1 企业管理人员 |
3.3.2 消防演练及预案 |
3.3.3 消防安全教育 |
3.3.4 安全设施监测 |
3.3.5 监控防控中心 |
3.3.6 安全规章制度 |
第4章 大型商场公众责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
4.1.1 本文选用的方法 |
4.1.2 评价方法的选择依据 |
4.2 大型商场公众责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集成变权综合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4.3.1 建立权重集 |
4.3.2 熵权法 |
4.3.3 TOPSIS分析法 |
4.3.4 集成综合评价 |
4.4 模糊综合评判 |
4.4.1 建立评判集 |
4.4.2 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
4.5 划分风险分级 |
第5章 大型商场公众责任保险研究 |
5.1 大型商场承保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责任限额 |
5.2.1 死亡赔偿金额 |
5.2.2 烧伤赔偿金额 |
5.2.3 免赔额 |
5.2.4 累计责任限额 |
5.3 费率及费率浮动 |
5.3.1 基准保险费 |
5.3.2 费率浮动 |
5.4 防火设施参数调整设计 |
第6章 实例研究 |
6.1 沈阳市H大型商场概况 |
6.1.1 基本情况 |
6.1.2 布局情况 |
6.2 实例商场公众责任风险评价 |
6.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6.2.2 熵权法分析 |
6.2.3 TOPSIS分析 |
6.3 集成综合评价 |
6.3.1 组合评价一致性检验 |
6.3.2 集成综合评价法确定权重 |
6.4 滞留人数计算 |
6.4.1 顾客数量调查 |
6.4.2 设置火灾场景 |
6.4.3 火灾人员滞留情况 |
6.5 保险方案设计 |
6.6 保费计算 |
6.7 建议措施 |
结论 |
附录Ⅰ 公众责任险费率调整系数 |
附录Ⅱ 火灾调整系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四、电气责任事故的预防和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评估关键方法及工作流程研究[D]. 江雨欣.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郭毅.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J].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0(06)
- [4]运输风险分配及管理模式研究[D]. 任英.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5]消防责任事故罪研究[D]. 谢军华. 郑州大学, 2020(02)
- [6]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立法完善研究[D]. 杨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7]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研究[D]. 庞婧.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8]大型综合医院风险分析及公众责任险研究[D]. 常兴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4)
- [9]大型商场公众责任风险分析及保险研究[D]. 阎森.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4)
- [10]既有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边界及应对研究[A]. 广州粤华物业有限公司. 物业管理课题研究优秀成果汇编(2016-2018),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