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泵送管路系统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飞[1](2021)在《榆林煤化气化炉细渣处理装置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仍担当我国的主要能源,我公司煤气化炉细渣堆存量巨大,该细渣是一种固体废弃物,且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针对该现状,需要对气化炉细渣处理装置进行优化研究。本项目主要针对我公司气化炉细渣处理问题开展研究,通过细渣输运系统改进、设备选择等方面重新制定了一套新的细渣处理系统,从而达到更高效的细渣利用以及处理达标的目的。本项目系统的流程是将气化炉细渣黑水输送至膏体泵房内的过滤机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细渣输送到接料混合仓内进行搅拌使其成为浆体状态,再通过正压给料机将细渣输送至膏体泵,最终输送至炉膛进行燃烧。气化炉细渣形成的膏体物料属于Bingham非牛顿流体,本文对膏体物料流动特性以及在管道内的流动阻力进行了研究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对浆体物料管道输送系统进行了选型,并进一步对整个气化炉细渣处理装置进行了优化。通过对膏体物料进行理论研究,从而对整套设备进行了重新选型,项目正式实施后,优化后的设备每小时可为公司节约1.2吨左右的原煤,从而大大降低了公司的成本,也进一步减少了废渣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刘鹏亮[2](2021)在《固料特性对煤矿充填料浆流动性影响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煤矿胶结充填开采可大规模消纳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同时显着控制采煤沉陷,是绿色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以矸石为骨料的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损失大,多数条件下依赖泵送,设备投入高、堵管事故频发。受到流动性能优越的风积砂似膏体料浆的固料组份特性启发,提出优化固料组成以提高料浆流动性、降低管输阻力损失的思路。本文通过建立骨料颗粒悬浮态力学模型、固料静水沉降实验、料浆流动度实验、料浆流变实验等,分析了不同组合的骨料(风积砂和各粒径矸石)和粉料(粉煤灰、水泥、生石灰等)对充填料浆流动性的影响,并对输送管道管径设计方法提出优化。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煤矿充填料浆常用固料物理性能测试表明,粉煤灰、水泥、生石灰等胶结料,粒径一般0.1mm以下,相对于矸石和风积砂骨料,称为“粉料”。粉料颗粒在水中形成“絮网结构”,提高了骨料颗粒的介质阻力,构成骨料的悬浮液;骨料颗粒则破坏细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弱化“絮网结构”。研究提出采用骨料颗粒的悬浮性作为评价充填料浆在管道中的输送状态的指标之一。(2)建立了骨料颗粒在宾汉姆体料浆中悬浮力学模型,得到骨料颗粒沉降阻力大小、沉降末速、最大不沉粒径的影响因素及表达式,并分析了料浆中球形颗粒(群)和不规则颗粒(群)的悬浮态。表明骨料颗粒越大、形状越不规则、数量越多,使其悬浮所需的料浆屈服应力越大。(3)综合固料颗粒静水沉降实验、料浆流动度实验和流变实验得出:不同粒径的矸石颗粒在料浆中呈现不同的特性,0.315mm以下细颗粒矸石呈现和水泥、粉煤灰等相似的特征,可作为粉料使用,据此开发了粗细混合纯矸石膏体(浓度80%)充填材料,为井下充填处置矸石提供了新途径;粗颗粒矸石在一定粒径下,随粒径增加而提高料浆流动性,但当粒径增加到一定数值时,料浆离析、泌水。表明矸石骨料最大粒径应与灰浆性质呈合理匹配关系方能实现最佳流动性。(4)实验结果表明,0.315mm粒径以下矸石颗粒静水沉降速度小,且与水构成的浆体均质性好、流动度较大,呈现和水泥、粉煤灰等相似的特征。因此认为0.315mm是矸石颗粒作为粉料或骨料的粒径界限。据此开发了粗细混合纯矸石膏体(浓度80%)充填材料,并通过降低矸石骨料最大粒径,提高了料浆流动性,满足泵送管道输送要求,为井下充填处置矸石提供了新途径。(5)提出“倍数法”计算单位长度弯管阻力损失方法,通过试验测得自流浆体单位长度局部损失与沿程阻力损失的倍数关系,丰富了浆体输送管径设计理论。
赵方舟[3](2021)在《仿生柔性阀设计及在软体驱动器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体驱动作为软体机器人领域重要软体驱动器技术之一,以其通用友好的制备工艺与高功率密度比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非结构化工业环境、复杂动态的手术环境、人机交互众多的康复医疗等重要领域。然而,无论是气动或是液压型流体驱动器都长期受刚性压力源(泵与压缩机)、流体控制元件(机械电磁阀),及复杂的流体管线的制约。仿生科学研究表明,自然选择下的生物具备得天独厚的功能机制,利用高功率密度、储能特性优异的生物肌肉与生物流体管腔联合实现对生物流体的高效控制。受生物流体控制与驱动原理的启发,本文结合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形式进行一种用于流体驱动器的新型高效的柔性流体控制阀的仿生设计与应用探索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基于典型生物流体控制与驱动机理过程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受压屈曲跳跃释放能量的驱动膜片翻转使弹性流体管路变形作为柔性阀的设计原理,并以膜片翻转输出的载荷-位移特性、体积-压力特性、输出力等作为量化性能指标,并针对柔性阀设计所用的结构与材料进行了以增材制造结合多步骤模具铸造技术的制造工艺研究。(2)根据柔性阀设计的驱动膜片进行仿真分析,建立不同结构参数三维分析模型,通过材料力学实验提取弹性硅橡胶材料在线弹性区间的弹性模量参数。在ABAQUS软件中结合流体腔(Fluid Cavity)与改良弧长法(Riks)对比分析球膜、球冠膜与平膜在准静态加载下的受压屈曲变形特性,结合驱动载荷与位移关系分析膜片运动机理。仿真结果显示,球膜与球冠膜结构在驱动压力达到临界屈曲载荷时,结构会发生屈曲跳跃翻转过程,具备瞬态位移响应特性。且通过临界压力对比可知膜片壁厚与翻转临界压力呈正相关;曲率半径与翻转临界压力呈负相关,即通过调节膜片几何结构参数可改善柔性阀灵敏度。(3)根据柔性阀设计的性能指标,构建准静态与动态响应试验装置对柔性阀驱动膜片的输出特性进行测试。在准静态试验中,测试膜片在加载到卸载过程中膜片中心点处位移。通过对三种驱动膜片(球膜R=6mm,球冠膜R=7mm,平膜R=∞)的受压驱动过程进行测试,并利用定义为膜片瞬态翻转位移与最大翻转位移之比的翻转率作为驱动膜片具备瞬态响应特性的评判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测试充入压缩气体体积相同时,平膜驱动过程驱动载荷与输出位移呈线性关系,球膜与球冠膜在屈曲临界压力实现位移瞬态响应,与仿真结果趋势相似。此外,在准静态测试中通过载荷-位移关系、临界压差关系研究膜片厚度与曲率半径对双稳态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驱动膜片翻转稳定性与壁厚成正相关。曲率半径与临界压差值呈负相关,当曲率半径在6~7mm范围内时,双稳态临界压差逐渐收敛减小至最小值。曲率半径为6mm的球膜驱动器具备最大的临界压差范围,且能以最小控制压力维持柔性阀开度。通过压力-体积曲线计算获取膜片翻转的能量利用效率,球膜(H=2mm,R=6mm)是球冠膜(H=2mm,R=7mm)释放能量的6.2倍,能量利用率为20.98%。且动态响应测试结果显示,球膜在100k Pa压力下驱动产生输出力所作有用功是相同壁厚球冠膜的2~6倍,具有显着优势,满足应用测试需求。并通过密封承压对比了不同结构膜片的柔性阀临界开启与关闭压力,验证柔性阀具备双稳态控制特性。(4)设计了柔性阀控机械手顺序驱动实验,选择不同曲率半径膜片的柔性阀接入驱动压力敏感、弯曲应变特性显着的Pneu-Net驱动器组成的机械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仅通过调节输入压力可以完成三指的顺序驱动。此外,设计柔性阀与单向阀组成蠕动软泵,并接入PLC与电磁阀组成控制系统分别进行由水源近端与远端两种模式下的液体横纵输运测试对比。结果显示,应用柔性阀驱动的蠕动泵具有响应效果显着,压力频率自适应机制,近水源泵送模式流量显着,平均质量流量最大达65g/min,且纵向输运损失损低至8.7%,通用优势显着。同时,结构紧凑与灵敏度高、轻质化的特点,使泵送可以低阈值压力启动,同时实现较大比压力与比流量(~846 k Pa/kg,~1982 m L/min/kg)。
马官国[4](2020)在《新型无脉冲湿喷机的研制及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相比干喷和潮喷,混凝土湿喷技术具有低粉尘、高强度等优点,但是传统混凝土湿喷机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存在喷射脉冲的问题。混凝土喷射脉冲导致了喷射过程回弹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喷射效率低、存在喷射盲区而导致无法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喷浆。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等方法,探究传统湿喷机脉冲产生机理,提出“削峰填谷”的设计理念,设计了一种无脉冲混凝土湿喷机,并分析了无脉冲湿喷机对混凝土输送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传统湿喷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尤其是分配阀摆动过程中,分配阀入口与两混凝土缸的相对位置关系,得出此过程中主管路与料斗存在间接接触,可使主管路泄压,并通过分析混凝土受力状态和流动特性,得出分配阀摆动时主缸停止泵送和主管路中混凝土的泄压和回流是脉冲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传统湿喷机分配阀摆动时主管路中混凝土的泄压和回流问题,设计了分配阀上的密封隔板,解决了混凝土的泄压和回流问题;并通过分析混凝土流动状态,提出“削峰填谷”的方法来解决混凝土脉冲,从而设计出三缸式无脉冲湿喷机,有效解决了混凝土湿喷机的泵送和喷射脉冲。通过测定混凝土在EDEM中的参数,建立EDEM中的流变仪模型,并结合试验对其进行标定。通过建立三缸式无脉冲湿喷机的立体模型,通过EDEM软件对无脉冲湿喷机的泵送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混凝土在泵送时的流动特性和分布状态,验证了三缸式无脉冲湿喷机可行性。建立混凝土湿喷机泵送速度和泵送压力的测试平台,通过传统湿喷机、防回流湿喷机和无脉冲湿喷机的泵送速度和压力试验,分析了混凝土泵送时的运动状态,得出传统双缸式湿喷机脉冲产生的原因是:(1)活塞吸料时吸入部分空气,导致混凝土缸无法填满;(2)分配阀摆动时,主缸停止泵送;(3)分配阀摆动时,输送管路中的混凝土存在泄压和回流。并测量了混凝土泵送脉冲对混凝土输送压力的影响,验证了混凝土的无脉冲泵送能够有效减小喷射时的塌料量。搭建巷道模型,进行混凝土湿喷的工业性试验。利用传统湿喷机和无脉冲湿喷机进行机械臂振动测试、混凝土喷射量、喷射效果和喷射回弹实验,得到无脉冲湿喷机能够有效降低喷射振动、提高混凝土喷射效率、提高喷射质量和受喷面平整度以及降低喷射回弹。
王子昂[5](2020)在《应用Wankel泵的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变流量改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向城镇集中,当前不仅城市的数量、面积在不断扩张,城市容纳的人口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建筑的能源消耗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这其中暖通空调在建筑能耗中占据很大比例。为了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城市资源有限的矛盾,近年来市场上出现各种暖通空调解决方案,地源热泵就是其中一种。由于其不占用地上空间,与外界换热效率高,地源热泵在近几年被大规模推广。但与此同时,地源热泵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市面上的地源热泵机组大多可以根据建筑负荷的变化进行变频调控,但针对地源热泵的水循环系统,很大一部分依然采用最传统的定频运行方式。特别是冷却水系统,由于其变频运行对制冷机组、循环水泵的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冷却水泵组往往处于定频运行模式,建筑设计之初,地源热泵的功率及配套的循环水系统的流量参数是根据建筑的最大冷负荷进行选择,而部分负荷运行工况的时间站总运行时间的比例超过85%,这使得无法进行流量控制的冷却水系统在无论什么工况下,都保持最大的额定工况运行方式,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为了降低能耗,提高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针对地源热泵冷却水变流量控制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针对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建立了基于制冷剂冷却温度的流量控制模型,并研究Wankel泵的性能,与离心泵一同组合为冷却水泵送系统,通过变频控制其与离心泵配合工作,使其在满足热泵流量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浪费;同时基于潍坊某地热项目,基于理论实际,结合现场的热物性勘测和模拟,研究地埋管换热流量最佳范围,以此确立地埋管网基于流量的切换策略;最后通过模拟,验证了冷却水泵组的节能效果,同时根据实际工况,指定相关控制策略。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热泵机组的工程热物理模型,建立了基于制冷剂在冷凝器出口温度的流量控制模型,确立了制冷剂的过冷后的温度与冷却水流量、冷却水出入口温度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建筑热负荷模型,根据热负荷曲线预测在夏季冷却水在全天的流量变化趋势。(2)设计了基于Wankel泵地源热泵冷却水泵组,开展了 Wankel泵在实验,系统研究了 Wankel泵在低扬程工况下扬程-流量-效率三者的关系,并基于试验结果分析Wankel泵效率变化原因。(3)基于地埋管的准三维导热模型,获得地埋管内冷却水输出温度与流量和输入温度之间关系,通过现场热响应测试获取地质热物性参数,建立COMSOL模型研究确立合适的入口温度及流速范围,确定基于流量的地埋管网切换策略。(4)提出离心泵与Wankel泵混杂控制系统,通过建立流量控制模型,针对不同的地源热泵使用工况,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并通过模拟与现有的冷却水定频运行方式进行比较,验证其节能效果。
李百宜[6](2020)在《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存取机理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充填开采作为典型的能够与矿区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开采技术,已被广泛应用至煤炭资源开采,在岩层移动、地表沉陷和采场矿压等方面起到了显着的控制效果,对维护地下空间稳定性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充入采空区控制岩层移动的充填材料可经人工调配开发出特定的新功能,为后期煤矿地下空间的多重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基于充填空间稳定及充填材料性能可控等有利条件,提出了充填开采协同热能地下储存的煤矿储能式充填模式,即利用采空区边充填边构筑热能储存空间的方法,实现热能地下高效储存与提取。因此,本论文围绕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的研究主题,针对储能式充填空间热传递规律以及热能储存与提取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储能式充填材料研发、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规律以及储能层位选择方法等方面研究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成果:(1)构建了煤矿井下采空区充填协同热能地下储存的储能式充填模式,提出了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的系统构成与布局方式,阐释了煤矿储能式充填的技术原理与技术关键,得到了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效果主控因素。(2)开发了具有高承载压缩性能与高效储热功能的储能式充填材料,得到了充填材料配比参数、水及应力环境对充填材料导热性能影响规律,建立了充填材料导热系数预测模型,揭示了石英砂、石墨及钢纤维对储能式充填材料导热性能的强化调控机制。(3)研发了充填材料热能储存与提取模拟实验平台,分析了热能储存与提取过程中水温动态变化与充填材料温度时空响应特征,建立了充填空间热能储存CFD模型,揭示了充填材料导热系数、水流流速以及管路布置等因素影响下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机理。(4)建立了充填空间热能储存多层围岩-充填体-水流瞬态非线性热传递模型,采用Laplace变化求解得到了边界温度周期变化条件下充填空间温度分布的解析解,给出了热能提取量与储能层位围岩构成的定量关系,提出了煤矿储能式充填储能层位选择方法及储能式充填工程设计流程。该论文有图113幅,表17个,参考文献205篇。
曹立英,吕飞[7](2020)在《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论文针对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其次介绍了实际工程案例,最后提出混凝土配比方案以及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泵送施工要点,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任羽皓[8](2020)在《基于自力控制阀的泵送管路系统水锤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泵送管路系统中的水锤现象会对水泵及管道产生巨大破坏,严重影响输水工程的安全运行。为了避免泵送管路系统中出现水锤现象,根据各泵送管路系统工作的特点及条件,选择安全、经济、便捷的水锤防护措施,对输水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自力控制阀进行了研究,对其结构性能和水锤防护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对自力控制阀的关阀控制进行优化。针对泵站压力输水管路系统的停泵水锤,制定基于自力控制阀的水锤防护方案,为泵送管路系统的停泵水锤防护提供参考。根据水锤波理论,对水锤波公式进行推导,并基于特征线法求解水锤基本微分方程,建立水锤求解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边界条件。对自力控制阀的结构、原理、特点进行了分析,使用Fluent软件模拟计算得到了水锤模拟所需不同开度下的阀门流阻系数。通过与其他几种常用的止回阀、水锤防护设备的对比,得出了自力控制阀在生产成本、安装维护、节省能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使用Hammer软件进行自力控制阀关阀过程优化。经过模拟计算发现,不同的阀门快关角度和慢关时间会对管道的压力波动产生不同影响。管道最大升压与自力控制阀的快关角度成正比,与阀门慢关时间成反比;水泵最大反转转速与自力控制阀的快关角度成反比,与阀门慢关时间成正比。在使用自力控制阀对停泵水锤进行防护时,需要对阀门的关阀控制进行模拟优化,确定最佳快关角度与慢关时间,使自力控制阀的水锤防护效果达到最优。制定基于自力控制阀的水锤防护方案,并通过工程模拟进行验证。经过模拟计算发现,自力控制阀可有效削弱停泵水锤造成的管道升压,保护水泵机组及管道,但不能消除管道中的负压。对自力控制阀的关阀控制进行优化后,配合一定的空气阀,即可使管道内的水锤正压、负压都满足规范规定。使用自力控制阀+空气阀水锤防护方案后,管路系统可不使用成本高、建设和维护困难的单向调压塔,在保证管路系统安全的同时,可以降低在泵送管路系统停泵水锤防护上的资金投入。
林淑文,曾广东,赵邮[9](2019)在《一次性洗管连接装置在膏体充填接力泵送系统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系统总结了矿井膏体充填接力泵送系统采用分次洗管方式存在的问题,系统介绍了一次性洗管连接装置的结构组成及一次性洗管方式的优势,通过现场实践,该装置对矿井膏体充填接力泵送系统的稳定运行起到了可靠的保障作用。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10](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二、泵送管路系统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泵送管路系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榆林煤化气化炉细渣处理装置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气化炉细渣处理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煤气化细渣输运系统研究现状 |
1.3.2 煤气化细渣掺烧研究现状 |
1.3.3 山西晋煤集团天溪煤制油公司考察情况 |
1.3.4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考察情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项目概述 |
2.1 环境状况简介 |
2.2 工艺流程 |
2.3 气渣组分 |
2.4 输运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气化细渣输运系统 |
3.1 输运系统原理 |
3.1.1 膏体物料的流变性 |
3.1.2 膏体物料在输送管中的流动 |
3.2 膏体物料输送系统分析计算 |
3.2.1 膏体泵送阻力 |
3.2.2 泵送膏体物料在输送管中的压力损失 |
3.3 膏体泵的排量过程分析与计算 |
3.4 膏体泵的出口压力过程分析与计算 |
3.5 膏体物料管道输送系统设计参数 |
3.6 洗膏体物料管道输送的影响因素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化炉细渣处理装置优化 |
4.1 循环流化床锅炉 |
4.1.1 循环流化床锅炉简介 |
4.1.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艺流程 |
4.2 膏体物料的燃烧原理 |
4.3 设备选型 |
4.3.1 接料混料仓 |
4.3.2 正压给料机 |
4.3.3 膏体泵 |
4.3.4 锅炉进料装置 |
4.3.5 气化炉细渣管道及附件 |
4.4 设备清单 |
4.5 备品备件 |
4.6 设备运行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采取措施 |
4.6.1 正压螺旋给料机 |
4.6.2 膏体物料输送泵 |
4.7 项目实施效果 |
4.7.1 系统工艺流程 |
4.7.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前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固料特性对煤矿充填料浆流动性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充填采矿的发展历史 |
1.2.2 胶结充填采用的主要物料、配比及管道输送研究现状 |
1.2.3 充填料浆流动特性研究 |
1.2.4 固料对料浆流动性影响研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充填料浆构成及管道输送基本特性 |
2.1 充填料浆中固体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 |
2.1.1 矸石 |
2.1.2 风积砂 |
2.1.3 粉煤灰 |
2.1.4 水泥 |
2.1.5 生石灰 |
2.1.6 固料物理特性小结 |
2.2 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特点 |
2.3 充填料浆流变机理探究 |
2.3.1 粉料灰浆流变特点 |
2.3.2 充填料浆流变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骨料颗粒悬浮状态力学分析及固料静水沉降实验 |
3.1 骨料颗粒自由沉降力学分析 |
3.1.1 骨料颗粒在料浆中所受重力和浮力 |
3.1.2 骨料颗粒在料浆中所受阻力 |
3.1.3 骨料颗粒在料浆中的沉降末速 |
3.1.4 骨料颗粒最大不沉粒径 |
3.2 球形骨料颗粒悬浮态力学分析 |
3.2.1 球形骨料单颗粒悬浮态 |
3.2.2 球形骨料群颗粒悬浮态 |
3.3 不规则形状骨料颗粒悬浮态力学分析 |
3.3.1 不规则形状骨料单颗粒悬浮态 |
3.3.2 不规则形状骨料群颗粒悬浮态 |
3.4 粉料和骨料颗粒静水沉降实验 |
3.4.1 实验方法 |
3.4.2 粉煤灰和水泥沉降规律 |
3.4.3 风积砂和矸石沉降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骨料和粉料组合充填料浆流动性实验研究 |
4.1 不同粉料灰浆流动度特征 |
4.1.1 单一粉料灰浆 |
4.1.2 混合粉料灰浆 |
4.1.3 细颗粒矸石浆 |
4.2 不同骨料粉料组合充填料浆流动性特征 |
4.2.1 充填料浆流动度实验 |
4.2.2 充填料浆流变实验 |
4.3 纯矸石膏体充填材料流动性实验 |
4.3.1 流动度 |
4.3.2 坍落度 |
4.4 本章小结 |
5 充填料浆输送管道管径设计方法 |
5.1 料浆管路输送阻力损失分析 |
5.2 充填料浆现场自流输送实验 |
5.2.1 现场实验的优势 |
5.2.2 实验准备 |
5.2.3 实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煤矿充填料浆流动性优化应用效果 |
6.1 粉煤灰高浓度料浆充填开采 |
6.1.1 项目概况及充填开采工作面条件 |
6.1.2 粉煤灰高浓度自流输送充填开采方案 |
6.1.3 管道输送效果 |
6.2 风积砂似膏体充填开采 |
6.2.1 项目概况及充填开采工作面条件 |
6.2.2 风积砂似膏体自流输送充填开采方案 |
6.2.3 管道输送效果 |
6.3 煤矿纯矸石膏体充填开采 |
6.3.1 项目概况及充填工作面条件 |
6.3.2 矸石膏体充填方案 |
6.3.3 充填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仿生柔性阀设计及在软体驱动器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生物流体控制与驱动的机理研究现状 |
1.2.1 人体骨骼肌血流控制原理 |
1.2.2 乌贼喷射运动机理 |
1.2.3 蚯蚓静水骨骼机理 |
1.3 软体驱动器与控制元件的研究现状 |
1.3.1 软体驱动器研究现状 |
1.3.2 流体驱动器控制元件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仿生柔性阀的设计与制造 |
2.1 生物流体控制系统结构与功能概述 |
2.2 柔性阀的仿生设计 |
2.2.1 人体下肢肌肉静脉超声测试 |
2.2.2 柔性阀结构与工作过程 |
2.3 仿生柔性阀制造 |
2.3.1 材料与设备的选取 |
2.3.2 模具的设计与优化 |
2.3.3 柔性阀的制备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柔性阀驱动膜片翻转仿真与参数分析 |
3.1 薄壁球壳屈曲跳跃问题 |
3.2 有限元求解方法 |
3.2.1 理论分析方法概述 |
3.2.2 有限元求解方法 |
3.3 有限元分析过程 |
3.3.1 构建仿真分析模型 |
3.3.2 仿真分析过程设置 |
3.4 驱动膜片变形分析 |
3.4.1 驱动膜变形分析 |
3.4.2 结构参数对驱动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柔性阀性能特性研究 |
4.1 性能测试试验台 |
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驱动膜片准静态响应测试 |
4.3.1 准静态响应实验与分析 |
4.3.2 准静态实验内容 |
4.3.3 不同结构驱动膜片对比 |
4.3.4 结构参数对驱动响应特性的影响 |
4.4 驱动膜片瞬态响应测试 |
4.5 柔性阀双稳态压力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软体驱动器的柔性阀应用研究 |
5.1 柔性阀控机械手 |
5.1.1 软体驱动器设计与制造 |
5.1.2 柔性机械手驱动测试 |
5.2 柔性阀控蠕动泵 |
5.2.1 软泵远端泵送 |
5.2.2 软泵近源泵送 |
5.2.3 横纵输运模式对比 |
5.2.4 流体泵送性能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型无脉冲湿喷机的研制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喷射工艺的发展 |
1.2.2 混凝土湿喷机的研究现状 |
1.2.3 湿喷机液压冲击和脉冲性能的研究现状 |
1.2.4 混凝土输送特性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湿喷降尘技术的脉冲机理 |
2.1 湿喷工艺抑尘原理 |
2.2 湿喷机工作流程分析 |
2.3 主缸泵送时脉冲状态 |
2.4 分配阀摆动过程脉冲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湿喷降尘的防脉冲结构 |
3.1 无脉冲湿喷设计理念 |
3.2 防回流湿喷运动特性分析 |
3.3 脉冲补偿式湿喷机工作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无脉冲湿喷机泵送数值模拟 |
4.1 离散元理论 |
4.2 离散元法及其接触模型 |
4.3 物理参数标定) |
4.4 混凝土流变性能测定及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 |
4.5 无脉冲湿喷机泵送过程数值模拟 |
4.6 本章小结 |
5 新拌湿喷混凝土泵送脉冲测量试验 |
5.1 混凝土输送脉冲试验平台 |
5.2 混凝土输送速度与泵送脉冲的关系 |
5.3 混凝土脉冲对输送压力的影响 |
5.4 基于喷射塌料量的脉冲测量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6 无脉冲湿喷机泵工业性试验 |
6.1 混凝土喷射脉冲对机械臂振动的影响 |
6.2 无脉冲湿喷机对混凝土喷射量的影响 |
6.3 混凝土喷射脉冲对喷浆质量的影响 |
6.4 混凝土喷射脉冲对喷浆回弹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应用Wankel泵的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变流量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源热泵变流量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地源热泵变流量国外研究现状 |
1.3 现状与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地源热泵冷却水控制系统改造分析 |
2.1 地源热泵系统效率影响因素 |
2.2 冷却水控制方法 |
2.2.1 基于冷却水温度的温差控制 |
2.2.2 基于冷却水温度的定温控制 |
2.2.3 基于冷却水压力的压差控制 |
2.3 换热模型的构建 |
2.3.1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能量变化 |
2.3.2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能量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却水泵送设备的改造与研究 |
3.1 地源热泵冷却水泵组分析 |
3.1.1 当前地源热泵冷却水泵送系统的不足 |
3.1.2 Wankel泵引入地源热泵冷却水泵组 |
3.2 Wankel泵的工作特性 |
3.2.1 Wankel泵的工作原理 |
3.2.2 Wankel泵的结构 |
3.2.3 Wankel泵实验设计 |
3.2.4 Wankel泵实验系统组成及要求 |
3.2.5 SDU-1.5D-56型Wankel泵的室内实验数据分析 |
3.3 离心泵的理论基础 |
3.4 离心泵与Wankel泵并联运行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埋管换热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
4.1 双U型管钻孔内准三维导热模型 |
4.2 现场地源热物性测试 |
4.2.1 测试原理 |
4.2.2 测试设备 |
4.2.3 实验设计 |
4.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5 实验数据处理 |
4.3 双U型管传热模型 |
4.3.1 COMSOL简介 |
4.3.2 地埋管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3.3 地埋管网换热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ankel泵参与的地源热泵冷却水变流量控制模拟 |
5.1 夏季建筑冷负荷计算 |
5.2 热泵机组内能量传递与变化 |
5.3 地埋管及热泵装备沿程阻力分析 |
5.3.1 地埋管产生的管道阻力 |
5.3.2 换热器沿程阻力 |
5.4 管网分区控制 |
5.5 冷却水泵控制策略的物理描述 |
5.6 基于混杂系统的冷却水泵控制模型建立 |
5.6.1 混杂系统简介 |
5.6.2 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的模型的数学描述 |
5.7 地源热泵冷却水泵的控制策略 |
5.8 算例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存取机理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方法 |
2.1 煤矿储能式充填技术原理 |
2.2 煤矿储能式充填系统构成 |
2.3 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存取效果主控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储能式充填材料导热性能测试及强化调控 |
3.1 充填材料物质构成及热物性能 |
3.2 储能式充填材料导热性能及预测 |
3.3 水及应力环境下充填材料导热性能 |
3.4 储能式充填材料导热性能强化调控 |
3.5 本章小结 |
4 储能式充填材料与热交换系统的对流换热规律 |
4.1 热能储存与提取测试平台研发 |
4.2 热能储存与提取测试方法 |
4.3 充填材料与管内流体换热特征 |
4.4 不同因素对充填材料与管内流体换热影响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规律 |
5.1 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数值模型 |
5.2 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特征 |
5.3 储能技术参数对充填空间储能效果影响规律 |
5.4 储能层位影响充填空间储能规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充填空间多层围岩传热模型及储能层位选择方法 |
6.1 储能式充填空间多层围岩传热模型及求解分析 |
6.2 储能层位选择算例 |
6.3 煤矿储能式充填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
3 工程概况 |
4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及配比 |
4.1 混凝土原材料 |
4.2 混凝土配比 |
5 泵送施工技术要点 |
5.1 泵送设备及管路选择 |
5.2 泵送施工技术流程 |
5.3 泵送施工操作要点 |
6 结语 |
(8)基于自力控制阀的泵送管路系统水锤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外水锤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水锤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水锤防护设备现状 |
1.2.4 研究趋势 |
1.3 本文的创新点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锤计算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水锤基本理论 |
2.2 水锤的基本微分方程 |
2.3 特征线法及特征线方程 |
2.3.1 特征线微分方程的推导 |
2.3.2 特征线有限差分方程式 |
2.4 水锤计算的边界条件 |
2.4.1 起始段水池 |
2.4.2 末端水池 |
2.4.3 上游离心泵 |
2.4.4 自力控制阀 |
2.4.5 空气阀 |
2.4.6 管道中的阀门 |
2.4.7 单向调压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力控制阀特性分析 |
3.1 常用止回阀结构原理分析 |
3.1.1 普通止回阀 |
3.1.2 缓闭止回阀 |
3.1.3 自力控制阀 |
3.2 自力控制控制阀流阻系数数值模拟 |
3.3 自力控制阀与常用水锤防护设备的对比 |
3.3.1 常用水锤防护设备 |
3.3.2 水锤防护设备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力控制阀水锤控制方案 |
4.1 工程介绍 |
4.1.1 工程概况 |
4.1.2 工程基本数据 |
4.1.3 稳态分析 |
4.1.4 无防护停泵水锤计算 |
4.2 自力控制阀关阀优化模拟研究 |
4.3 自力控制阀+空气阀水锤防护 |
4.4 自力控制阀+单向调压塔水锤防护 |
4.4.1 自力控制阀+1单向调压塔 |
4.4.2 自力控制阀+2单向调压塔 |
4.5 自力控制阀+空气阀+调压塔水锤防护 |
4.6 水锤防护方案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泵送管路系统水锤案例分析 |
5.1 泵站输水工程一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工程数据 |
5.1.3 稳态分析 |
5.1.4 无水锤防护停泵模拟计算 |
5.1.5 普通止回阀水锤防护 |
5.1.6 自力控制阀+空气阀水锤防护 |
5.1.7 自力控制阀+调压塔水锤防护 |
5.1.8 自力控制阀+空气阀+调压塔水锤防护 |
5.1.9 水锤防护方案对比总结 |
5.2 泵站输水工程二 |
5.2.1 工程概况 |
5.2.2 工程数据 |
5.2.3 稳态分析 |
5.2.4 无水锤防护停泵模拟计算 |
5.2.5 普通止回阀水锤防护 |
5.2.6 自力控制阀+空气阀水锤防护 |
5.2.7 自力控制阀+调压塔水锤防护 |
5.2.8 自力控制阀+空气阀+调压塔水锤防护 |
5.2.9 水锤防护方案对比总结 |
5.3 本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一次性洗管连接装置在膏体充填接力泵送系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分次洗管装置及方式 |
2 一次性洗管装置及方式 |
3 一次性洗管连接装置的应用效果 |
(10)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四、泵送管路系统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榆林煤化气化炉细渣处理装置优化研究[D]. 李飞.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2]固料特性对煤矿充填料浆流动性影响规律研究[D]. 刘鹏亮.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3]仿生柔性阀设计及在软体驱动器应用研究[D]. 赵方舟. 吉林大学, 2021(01)
- [4]新型无脉冲湿喷机的研制及试验研究[D]. 马官国.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5]应用Wankel泵的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变流量改造研究[D]. 王子昂. 山东大学, 2020(12)
- [6]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存取机理及方法研究[D]. 李百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7]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曹立英,吕飞.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0(03)
- [8]基于自力控制阀的泵送管路系统水锤控制研究[D]. 任羽皓.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9]一次性洗管连接装置在膏体充填接力泵送系统的应用[J]. 林淑文,曾广东,赵邮. 山东煤炭科技, 2019(04)
- [10]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