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RNAi技术研究果蝇心脏发育基因的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韦田[1](2021)在《锌转运蛋白ZnT7对肿瘤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锌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体内锌紊乱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肿瘤。临床研究发现,肿瘤患者体内缺乏锌,存在多种锌转运蛋白表达异常,膳食补锌具有抑制肿瘤作用,但具体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数据显示,人类多种肿瘤组织锌转运蛋白Zn T7表达量下降,但无相关机制研究。本课题以此为契机,探究营养素锌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延缓肿瘤发生进程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支持。果蝇是经典的遗传模型,超过75%的疾病基因与人类高度同源。近年来已广泛用于肿瘤相关基因筛选和膳食营养与健康相关领域的研究。Zn T7定位于高尔基体上,负责将细胞质内锌转运至高尔基体内,本课题发现Zn T7基因沉默(dZnT7RNAi)会加重遗传性良性肿瘤模型Ras V12和恶性肿瘤模型Raf GOFscrib-/-肿瘤表型;进一步利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深入探讨细胞内锌水平变化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结果显示,体内锌紊乱通过调控JNK依赖的自噬途径影响肿瘤进程。基于此分子机制,寻找能够调控JNK途径影响肿瘤进程的天然植物生物活性物质,发现黑豆皮提取物(black bean skin coat extract,BBSCE)及其花青素活性单体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 chloride,C3G)能通过JNK信号通路调控肿瘤及其微环境,进而发挥抗肿瘤效果。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dZnT7沉默促进肿瘤生长和侵袭。良性肿瘤Ras V12细胞中沉默Zn T7会导致肿瘤组织过度生长;恶性肿瘤Raf GOFscrib-/-细胞中沉默dZnT7能够明显促进肿瘤生长、侵袭和远处转移,并且肿瘤转移标志蛋白MMP1表达增加近一倍(P<0.001)。(2)体内锌稳态与肿瘤生长密切相关。与野生果蝇w1118相比,恶性肿瘤模型Raf GOFscrib-/-果蝇体内锌水平下降了35%(P<0.001);而dZnT7 RNAi;RafGOFscrib-/-果蝇体内锌水平又进一步降低了15%(P<0.05)。说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体内缺锌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膳食补锌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延缓肿瘤发生进程。(3)dZnT7沉默通过激活JNK信号促进肿瘤生长发育。在肿瘤细胞中沉默dZnT7能够明显增加磷酸化JNK(p JNK)表达(~90%,P<0.001),并且JNK下游的肿瘤侵袭标志蛋白MMP1表达明显升高(~175%,P<0.01);过表达JNK抑制蛋白Bsk DN,阻断JNK信号能够明显抑制dZnT7 RNAi;Raf GOFscrib-/-肿瘤生长和侵袭,降低p JNK以及MMP1蛋白表达水平。说明dZnT7沉默通过激活JNK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生长、侵袭和远处转移行为。(4)dZnT7沉默引起的高尔基体锌紊乱激活了JNK信号通路。发现dZnT7RNAi能够增加JNK下游基因puc G464表达(~43%,P<0.01),说明沉默dZnT7能够激活JNK信号。机制研究发现,dZnT7 RNAi引起高尔基体内锌离子缺失,利用遗传手段挽救其高尔基体内锌紊乱,能完全抑制JNK激活,说明沉默dZnT7可能引起了高尔基体内锌紊乱,激活JNK信号通路,从而加重肿瘤表型。(5)dZnT7沉默通过JNK依赖的自噬途径促进肿瘤生长发育。发现dZnT7RNAi能激活细胞自主性和非自主性自噬,增加了肿瘤组织自噬水平(~25%,P<0.05);利用遗传手段阻断JNK信号,能够明显抑制dZnT7 RNAi引起的自噬增强,挽救肿瘤加重表型。(6)BBSCE及其花青素单体C3G通过阻断JNK依赖的自噬途径抑制肿瘤生长。体外细胞实验表明C3G具有调控JNK作用,但在体内及其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仍不清楚。结果表明BBSCE或C3G能够延长肿瘤果蝇生存时间,抑制肿瘤生长、侵袭和远处转移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C3G可能通过阻断JNK依赖的肿瘤细胞自主性自噬和微环境自噬途径,抑制肿瘤生长发育。基于上述机制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推广C3G在肿瘤防治的临床应用,将C3G与抗肿瘤药物氯喹(chloroquine,CQ)联用,结果发现C3G与CQ联用的抗肿瘤效果要明显优于C3G或CQ单独使用,肿瘤生长和侵袭均明显抑制,说明C3G能够协同增效CQ抗肿瘤效果。综上,本课题借助果蝇肿瘤模型,发现dZnT7 RNAi引起高尔基体内锌紊乱,激活了JNK信号,进而增强细胞自主和非自主性自噬,加速肿瘤进程;而膳食补锌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发育。此外,BBSCE及其功能分子C3G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并且C3G能辅助临床抗肿瘤药物CQ,增强其抗肿瘤效果。本工作提供了体内证据表明摄入膳食营养因子锌和黑豆皮提取物能够缓解肿瘤表型,这不仅可作为肿瘤病人日常膳食和营养调节的指导,也为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张文硕[2](2021)在《转录因子Apontic抑制肿瘤转移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恶性肿瘤是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恶性肿瘤细胞会出现扩散和转移现象,进而危及到全身的器官和组织,恶性肿瘤的转移往往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解析肿瘤细胞转移的机制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黑腹果蝇由于其具有生活周期短,容易饲养,繁殖力强,染色体少,突变体多等优点,其已经成为研究肿瘤细胞迁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模型,有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迁移是一个机制复杂且由多种基因及信号通路参与的过程。越来越多的以果蝇为细胞迁移模型的研究表明,JNK信号通路不仅与细胞凋亡有着极大关系,它还能在发育过程中调控细胞移动和粘附,JNK信号通路的激活往往会导致肿瘤细胞的迁移,所以JNK信号通路在肿瘤细胞的迁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果蝇中Apontic是一个bZIP类转录因子,由于它可以调控多个靶基因的表达,所以在果蝇气管、头、心脏、眼睛、边界细胞等器官发育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Apt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其在人类中的同源蛋白FSBP在人体心脏、肝脏、肺、骨骼肌等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但是目前为止,转录因子Apt在细胞迁移运动方面的机制和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在果蝇中以转录因子Apt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特异性组织表达系统、免疫荧光抗体染色、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原核蛋白表达、小鼠抗体制作、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等技术和方法,探究了Apt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并进一步解析了其中的调节机制。本研究获得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在果蝇翅原基中利用RNA干涉技术敲降apt后会发生细胞迁移的现象,我们然后在果蝇翅原基中敲降细胞极性因子scrib来构建了肿瘤细胞迁移模型,随后在此肿瘤模型基础上分别过表达和敲降apt后,发现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分别被抑制和促进,由此表明转录因子Apt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2)通过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发现将apt敲降之后JNK信号通路的靶基因puc、mmp1的表达水平都显着升高并且磷酸化的JNK水平也有所上升,由此表明,敲降apt可以激活JNK信号通路。通过体内挽救实验发现转录因子Apt调控细胞迁移是通过JNK信号通路来实现的,并且通过遗传学上下游关系实验我们发现Apt是通过调控JNK信号通路中的元件基因msn来影响JNK信号通路的。(3)通过原核诱导表达、注射小鼠等实验我们获得了Msn的抗体,然后结合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发现Msn可以负调控JNK信号通路,并且Apt对msn的调控是直接的正调控关系。(4)敲降apt可以引发细胞凋亡,并且当凋亡被抑制后,由敲降apt引起的细胞迁移被抑制,然后进一步发现敲降jnk可以抑制由敲降apt导致的细胞迁移和细胞凋亡,由此表明,敲降apt可以通过JNK信号通路引发细胞凋亡并导致细胞迁移。(5)在果蝇翅原基中过表达人类同源基因fsbp不仅可以抑制由敲降apt引起的细胞迁移也可以抑制由敲降scrib引起的肿瘤细胞迁移,并且过表达fsbp可以抑制由敲降apt引起的JNK信号通路的激活。由此表明,Apt在调控细胞迁移及JNK信号通路方面具有进化上的保守性。综上所述,我们解析了转录因子Apt、JNK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调节肿瘤细胞转移的可能机制,并初步表明了Apt在调控细胞转移及JNK信号通路方面具有进化保守性。本研究不但进一步拓展了转录因子Apt的生物学功能,而且对于预测和防治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临床上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王亚萍[3](2021)在《家蚕细胞因子受体BmDOME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文中认为昆虫是动物界中最早产生翅的种群,同时也是唯一有翅的无脊椎动物类群。翅膀作为昆虫的重要器官,在觅食、寻偶、迁徙、扩大分布和避敌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同时也是农林害虫主要类型鳞翅目昆虫的重要模式生物。对翅发育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家蚕乃至其他昆虫的翅发育调控理论,也为鳞翅目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支撑。模式生物果蝇的翅发育机制研究较深入,现已明确有EGFR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通路以及Hedgehog(Hh)、Decapentaplegic(Dpp)和Wingless(Wg)等形态发生基因参与调控果蝇翅的形成。JAK/STAT通路是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的重要途径,广泛参与果蝇的形态发生、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免疫等过程。JAK/STAT信号通路在进化中相对保守,在家蚕中发现有与果蝇同源的JAK/STAT通路的基本元件:STAT转录因子Bm STAT、JAK激酶Bm HOP以及负反馈调节作用的调节因子Bm SOCS等基因。果蝇中细胞因子受体DOME作为JAK/STAT信号通路的受体,在整个级联激酶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家蚕中还尚未被报道。本研究以家蚕JAK/STAT信号通路的受体BmDOME基因为靶标,分析了其基因结构、时空表达特征及组织、亚细胞定位特征,并在细胞水平上和个体水平上初步探究了其生物学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家蚕细胞因子受体BmDOME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氨基酸比对检索分析,我们在家蚕中鉴定到一个与果蝇DOME同源的基因,命名为BmDOME,并克隆获得了该基因c DNA的ORF序列,序列长度为3765 bp,编码1254个氨基酸。通过染色体定位、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该基因位于家蚕第17号染色体上,且仅含有1个外显子,没有内含子。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BmDOME含有2个跨膜结构域,2个细胞因子结合域(CBM)和3个纤连蛋白III型结构域(Fn III),与果蝇Dm DOME具有相同的保守结构域,推测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随后我们构建了DOME的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家蚕的细胞因子受体与烟草天蛾的细胞因子受体聚为一支,而与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2.家蚕BmDOME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与组织定位我们利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mDOME在家蚕5龄第三天的组织表达情况,结果显示,BmDOME在各组织均有表达,在脂肪体中的表达量最大,在翅原基和性腺中也有一定表达。同时我们利用q RT-PCR进一步分析BmDOME在翅原基的时期表达特征,结果表明,从家蚕幼虫5龄第1天到羽化期间,BmDOME在翅原基中持续表达,游走期表达量增加,而家蚕翅原基在游走期发育较快,推测家蚕BmDOME基因参与了翅原基的发育调控。为了检测BmDOME在个体组织中的具体表达位置,我们利用免疫荧光对表达量较高的脂肪体和翅原基进行组织定位分析,发现BmDOME定位在脂肪体细胞和整个翅原基的细胞膜上。这与在家蚕胚胎细胞系Bm E中的亚细胞定位结果一致。这也说明BmDOME能够作为细胞膜上的受体应答细胞外的信号,从而调控下游信号的传递。3.BmDOME基因影响家蚕细胞的增殖、凋亡为了研究BmDOME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我们首先在细胞水平展开实验。在家蚕胚胎细胞系Bm E中过表达BmDOME,检测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情况,结果显示该通路相关基因均上调表达。利用Ed U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发现过表达BmDOME的细胞较对照组增殖显着提高,同时细胞周期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增加。接着我们又研究了过表达BmDOME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过表达BmDOME的凋亡细胞比例显着低于对照组,同时q RT-PCR结果显示,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1、Caspase3、Caspase8等均下调表达,表明过表达BmDOME,细胞凋亡受到抑制。我们通过RNAi干涉BmDOME基因进一步验证其功能。细胞水平干涉BmDOME后,BmDOME的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显着下降,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均下调表达。Ed U染色试剂盒对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干涉BmDOME的荧光细胞数显着下降,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周期相关基因也下调表达。利用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干涉BmDOME的凋亡细胞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同时q RT-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1、Caspase3、Caspase8均上调表达,说明干涉BmDOME,促进了细胞凋亡。4.敲除BmDOME转基因品系的构建与表型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BmDOME基因的功能,我们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家蚕BmDOME基因进行敲除。首先构建了BmDOME转基因g RNA载体,然后显微注射到胚胎期的卵中,在G1代个体中进行荧光筛选获得BmDOME转基因g RNA阳性个体,将其与全身性过表达Cas9蛋白的家蚕杂交,通过对杂交后代荧光筛选获得g RNA和Cas9双阳性家蚕。通过基因组检测,我们发现双阳性个体的基因组中BmDOME基因与野生型相比发生了不同片段的缺失。进一步对其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双阳性家蚕BmDOME蛋白的表达量显着下调。结果表明我们成功获得了敲除BmDOME的转基因家蚕,我们将其命名为KO-BmDOME。对转基因敲除家蚕进行观察,我们发现,敲除个体的蛹翅成囊泡状,等到化蛾时,存在部分无法蜕皮的现象,蚕蛾的翅呈现一定程度的缺失和皱缩。同时我们发现,敲除个体的蛾子生殖腺发育异常,无法正常交配。随后我们又统计了转基因敲除家蚕的经济性状,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雌雄个体的茧层量没有发生变化,而蛹重有所下降。为了探究BmDOME转基因敲除家蚕翅发育异常的机制,我们利用q RT-PCR检测KO-BmDOME和野生型家蚕翅原基中细胞周期蛋白基因以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BmDOME转基因敲除家蚕细胞周期蛋白基因Cyclin A、Cyclin B、Cyclin D等均下调表达,而凋亡基因Caspase1、Caspase3、Caspase8等均上调表达。根据以上结果我们推测BmDOME基因可以通过影响JAK/STAT信号通路来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过程,从而影响翅原基的发育。综上所述,我们鉴定了家蚕JAK/STAT信号通路的受体BmDOME,并对其基因序列、时空表达特征以及亚细胞定位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细胞水平以及个体水平上验证了BmDOME基因可以通过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进一步影响家蚕翅的发育。本研究初步阐明了家蚕BmDOME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这不仅为家蚕翅的发育调控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其它鳞翅目昆虫的DOME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进一步验证了JAK/STAT信号通路在家蚕中在翅原基发育调控中的保守性。后续研究可能通过敲除鳞翅目害虫DOME基因,从而实现对农林业上引起极大危害的昆虫的生物防治。
陈璇[4](2021)在《褐飞虱热激蛋白不同家族基因及其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昆虫属于小型变温动物,温度胁迫能影响昆虫的生存、种群动态和分布。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受温度胁迫后响应最为显着的一类蛋白。除在应对温度胁迫中至关重要,HSP对维持细胞和蛋白稳态也不可或缺,保障了昆虫在正常环境条件下的基本生长发育。目前,HSP在昆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HSP70和HSP90家族,其它家族涉猎有限,缺乏系统、完整的研究。此外,昆虫中的研究以基因鉴定与温度诱导表达分析为主,HSP的生物学功能及互作关系亟待挖掘。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是亚洲“头号”水稻害虫,其发生和生长发育都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研究褐飞虱热激蛋白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应用价值。本论文结合基因组、转录组和RNAi等技术,对褐飞虱热激蛋白HSP进行了系统鉴定及深入研究,揭示了HSP与温度胁迫的相关性,以及HSP的生物学功能。所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揭示了褐飞虱热激蛋白HSP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共在褐飞虱中鉴定得到62个HSP家族基因,分属于6个家族:s HSP(7个)、DNAJ(31个)、Chaperonin(10个,其中CCT共8个,HSP10、HSP60各1个)、HSP70(9个)、HSP90(3个)及HSP100(2个)。其中HSP100是首次在昆虫中得到报道。通过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褐飞虱DNAJ家族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其它HSP在进化上相对保守。2.分析了褐飞虱HSP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及温度诱导特点。q RT-PCR定量结果显示,绝大多数HSP基因在各发育阶段均广泛表达。基于组织表达分析,除少数基因的表达模式呈现高度多样性外,大部分HSP在生殖系统(卵巢和精巢)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表明HSP可能在生殖中发挥重要功能。温度胁迫诱导表达分析显示,共有20个HSP基因(6个sHSP,3个DNAJ,9个HSP70和2个HSP90,占总数的32.3%)能在不同阶段显着受到高温诱导而上调表达,其中以卵期和成虫期最为明显。然而,本研究未发现明显受低温胁迫影响的HSP。3.揭示了30个HSP在褐飞虱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中的重要功能。选取褐飞虱若虫及初羽化雌虫,分别对62个HSP基因进行RNA干扰实验,共鉴定出30个对该飞虱正常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HSP基因。其中,Nls HSP21.1在卵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10个Nl DNAJ和7个Nl HSP70分别在若虫生长发育、卵巢发育和雌性生殖中发挥重要功能;8个Nl CCT发挥的功能相似,不仅可影响若虫的生长发育,而且对雌雄虫的生殖都至关重要;Nl Hsp10/Nl Hsp60也均可对若虫发育和雌虫生殖产生影响;HSP90家族中有2个基因对若虫正常发育、雌虫生殖力及维系正常表皮结构不可或缺。4.提供了HSP家族内或家族间相互关联的线索。以RNA干扰介导的功能缺失产生相应表型作为切入点,发现Nl HSC70-3,Nl HSC70-4和Nl HSC70-5沉默后表型极其相似;干扰Nl DNAJA3、Nl DNAJC19以及Nl Hsp10/Nl Hsp60均出现了虫体焦化变黑的类似表型;沉默8个Nl CCT的表型一致。实验结果为这些家族成员之间的潜在互作或调控关系提供了线索。5.明确了Nls HSP20.7和Nl HSP68在胚胎发育阶段应对高温胁迫中不可或缺。正常温度下干扰这2个基因,并无明显影响;干扰后进行37°C高温处理,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无法成功孵化,表明这2个基因在胚胎发育阶段应对高温胁迫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燕[5](2021)在《锌离子转运蛋白Catsup影响雌性生殖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功能性食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关于膳食营养与健康的研究也不断深入。锌是人体必需的膳食营养元素,但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要从膳食中摄取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目前,世界上存在一些缺锌人口,他们可能是很少摄入富含膳食锌的食物,或是摄入以富含锌吸收抑制剂的食物为主。机体锌离子稳态与生殖健康密切相关,包括精子发育、排卵、胎儿发育和分娩等过程。对于处于孕期的女性,机体锌水平不足会导致胎儿先天畸形率增加,生长缓慢,胎盘生长受损等问题,膳食补锌可以明显缓解症状,但深入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因此,通过对锌离子影响雌性生殖的分子机制进行探究,能够为有关生殖疾病的病人日常膳食和生殖调节提供指导,也能够为相关功能性食品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果蝇是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中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与哺乳动物排卵方式基本相似,因此果蝇卵巢模型被用于生殖调控机制的研究。此外,果蝇模型也非常适合用于膳食营养调控和微量金属代谢领域的研究。锌转运蛋白ZIP家族(Slc39A)和Zn T家族(Slc30A)共同维持细胞内锌稳态,且具有保守性。锌转运蛋白Catsup定位于高尔基体,与哺乳动物Zip7具有功能同源性。Catsup突变引起雌性卵巢管数量减少,卵子产量下降,导致生殖障碍,但具体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课题分别在雌性果蝇脂肪体和卵巢中特异调控Catsup表达,观察对生殖能力的影响,并深入机制探索。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脂肪体中特异性敲低Catsup(Catsup RNAi)导致产蛋能力显着下降。机制研究发现Catsup RNAi引起胶原蛋白和Notch蛋白在脂肪体异常积累,造成分泌障碍,阻碍其从脂肪体转运到卵巢,导致卵原区胶原蛋白和Notch蛋白不足;此外,Catsup RNAi也会降低卵原区DE-Cadherin表达水平,影响卵原区生殖干细胞维持。通过遗传手段调控Catsup RNAi导致的细胞内锌异常或膳食水平减锌能够明显挽救生殖障碍。(2)卵巢中特异性敲低Catsup导致产蛋下降,卵巢形态异常,卵原区顶端主要由生殖干细胞、端丝细胞和帽细胞组成的微环境(niche)结构受到损伤。进一步研究发现Catsup RNAi引起卵原区生殖干细胞数目、端丝细胞数目和帽细胞数目减少;此外,卵巢结构维持相关的胶原蛋白、Notch蛋白和D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通过遗传手段调控Catsup RNAi导致的细胞内锌异常或膳食水平补锌能够明显挽救生殖障碍。综上,我们利用果蝇卵巢作为模型系统探究锌离子转运蛋白Catsup调控雌性生殖的分子机制。本课题分别探索脂肪体和卵巢中Catsup影响雌性生殖的分子机制,该工作能够完善人们对锌离子影响雌性生殖的理解,能够为未来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的开发奠定一定基础。
王芹[6](2020)在《BmSlit和受体BmRobo以及BmTbx20在家蚕丝腺中的表达研究》文中认为提高家蚕的产丝量是蚕丝业几千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家蚕的丝腺是合成和分泌蚕丝蛋白的器官,是整个蚕丝业的生物学基础。因此,探明家蚕丝腺形成和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Slit是一类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分泌型糖蛋白,它与受体Roundabout(Robo)在神经轴突导向、神经元的迁移、血管生成、癌细胞转移、白细胞趋化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家蚕丝腺被认为是果蝇唾液腺的进化同源器官。现有研究发现,Slit及其受体Robo在果蝇唾液腺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家蚕丝腺中的功能研究还未有相关报道。Tbx20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转录因子,是T-box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在调控心脏发生、控制细胞迁移、促进细胞增殖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果蝇胚胎发育过程中,Tbx20的同源基因midline能够调控唾液腺的导向迁移,也可以同时调控神经系统中slit和robo基因的表达,但对于Tbx20在家蚕中的功能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前期在家蚕中已鉴定并克隆的Bmslit和Bmrobo(Bmrobo1a、Bmrobo1b、Bmrobo2/3)以及Bmtbx20基因,通过q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确定Bmslit、Bmrobo及Bmtbx20基因在丝腺中的时空表达模式,探讨它们在丝腺发育中的功能,并在胚胎期采用RNAi技术,分析BmTbx20对Bmslit和Bmrobo基因的表达调控作用及对丝腺发育的影响,以期为揭示家蚕丝腺发生和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提供新的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qPCR技术,系统检测了家蚕幼虫丝腺不同功能区及不同发育时期Bmslit和Bmrobo1a、Bmrobo1b、Bmrobo2/3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Bmslit和3个Bmrobo基因在家蚕前、中、后部丝腺中均有表达,而且在不同发育时期存在很大差异,但Bmslit和Bmrobo的表达特征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关联性。2.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对BmSlit和BmRobo蛋白进行双染,发现BmRobo1a、BmRobo1b、BmRobo2/3与BmSlit在家蚕胚胎以及幼虫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功能区的丝腺细胞质中均有合成,而且在幼虫丝腺细胞膜处都存在共定位。说明BmSlit可能通过与BmRobo结合而在家蚕丝腺中发挥作用。3.分别将Bmslit和Bmrobo1a、Bmrobo1b、Bmrobo2/3基因的siRNA注射到丝腺发生前的蚕卵中进行RNA干涉。qPCR检测发现,注射48 h后的蚕卵中以上4种基因的表达均被不同程度抑制,相对表达量都比对照组极显着下调。4.取家蚕不同发育时期的丝腺组织,通过qPCR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从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上分析了Bmtbx20基因在丝腺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表明,Bmtbx20在家蚕丝腺不同功能区及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转录因子BmTbx20与BmSlit在家蚕胚胎期和幼虫期丝腺中均有合成。5.对家蚕17-18期胚胎中的Bmtbx20基因进行RNAi,qPCR测定显示,蚕卵注射后48 h,不仅Bmtbx20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NC相比极显着下降,而且Bmslit和Bmrobo1a、Bmrobo1b、Bmrobo2/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调。这些结果表明,转录因子BmTbx20可能通过调控Bmslit和Bmrobo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丝腺的发育过程。6.在家蚕胚胎期对Bmslit、Bmrobo以及Bmtbx20基因进行RNAi,与对照组NC相比,Bmslit和Bmrobo基因RNAi后,丝腺的发生位置及丝腺发育情况均未见明显差异。但Bmtbx20基因RNAi后会导致胚胎发育加快,丝腺发育也相应提前,故在同一催青时间,丝腺较对照组延伸的较长。关于这些基因在丝腺发育中的详细作用机理还有待利用基因敲除等手段做进一步研究。
成丹[7](2020)在《dfoxo-Mio/dChREBP介导规律运动改善高糖饮食果蝇心脏舒张功能》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目的本实验采用UAS-Gal4系统对果蝇心管基因Mio与dfoxo进行心脏特异性表达调控,探究规律运动是否通过调控dfoxo-Mio对抗高糖饮食诱导的心脏舒张功能障碍。2研究方法将W1118野生型果蝇作为基因正常对照,收集处女蝇,分成安静组(NC-W1118)、高糖组(SN-W1118)、运动组(NE-W1118)、高糖运动组(SE-W1118);在果蝇基因高度保守的基础上利用转基因技术,UASp-foxo处女蝇与hand-Gal4雄蝇杂交,构建心脏dfoxo过表达品系,收集F1代oe-foxo/hand-Gal4♀,随机分为安静组(NC-oe-foxo/hand-Gal4)、高糖组(SN-oe-foxo/hand-Gal4);UAS-Mio处女蝇与hand-Gal4雄蝇杂交,构建心脏Mio敲减系,收集F1代RNAi-Mio/hand-Gal4♀,随机分为安静组(NC-RNAi-Mio/hand-Gal4)、高糖组(SN-RNAi-Mio/hand-Gal4);高糖方案采用20%蔗糖含量自成虫2天龄开始高糖饮食1周;采用第三代果蝇运动训练装置,从与地面垂直开始,翻转180°,停留10s,规律运动干预两周,转速为24s/r,期间每运动5天休息2天。所有组别在22天龄进行取材,采用RT-pcr检测心脏中dfoxo、Mio m RNA表达变化,Elisa检测心管甘油三酯、血糖水平,半暴露M-mode果蝇心动图拍摄并分析心管功能。3研究结果3.1规律运动对高糖饮食果蝇心管舒张功能、甘油三酯、血糖、dfoxo、Mio m RNA影响的结果高糖饮食果蝇心管舒张直径减小(p<0.01),收缩直径无显着差异,舒张间期增大(p<0.01),缩短分数显着减小(p<0.05),产生了明显的舒张功能障碍及泵血能力不足,同时甘油三酯(p<0.01)及血糖(p<0.05)水平升高,dfoxo m RNA表达下调(p<0.01),Mio m RNA表达上调(p<0.05),规律运动干预对正常饮食果蝇心功能没有显着影响,但在高糖饮食果蝇中,显着增大了舒张直径(p<0.01),减小了舒张间期(p<0.01),增大了缩短分数(p<0.01),舒张直径未完全恢复,但心脏舒张功能及泵血功能有明显改善,同时降低甘油三酯及血糖水平(p<0.01),促进dfoxo m RNA表达(p<0.05),抑制了Mio m RNA表达(p<0.01)。3.2心脏dfoxo过表达及高糖干预结果心脏dfoxo过表达品系构建成功,过表达率为43.4%。心管dfoxo过表达防止了高糖饮食导致的dfoxo基因下调,dfoxo过表达抑制了Mio m RNA的表达,降低了血糖(p<0.05),延缓了高糖导致的TG及血糖水平高(p<0.01)。心脏dfoxo过表达减小收缩直径(p<0.05)使缩短分数增加(p<0.01),泵血功能增强,增大了高糖组舒张直径(p<0.05),缩短了舒张间期(p<0.05),增大了缩短分数(p<0.01)。dfoxo的过表达能有效防止高糖饮食损害心脏舒张及泵血功能但不能完全预防舒张间期增加。心脏dfoxo过表达抑制Mio一定程度上防止高糖诱导的心脏舒张功能障碍。3.3心脏Mio敲减后高糖结果敲减品系构建成功,敲减率为32.58%。敲减能防止高糖导致的心管Mio上调,并未影响dfoxo的表达变化。Mio敲减后甘油三酯水平及血糖水平降低(p<0.01),高糖后甘油三酯水平升高(p<0.01)但与正常组无差异,Mio敲减可预防高糖导致的甘油三酯、血糖升高,但出现了血糖低现象。敲减后果蝇心功能无明显变化,但在高糖果蝇中,Mio敲减组较正常表达组舒张直径大(p<0.01),舒张间期小(p<0.01),缩短分数大(p<0.01),敲减使高糖饮食果蝇舒张间期及缩短分数恢复正常,舒张直径增大且较正常安静组大。4结论4.1高糖饮食后舒张功能损伤主要表现在舒张直径减小同时舒张间期增大,进一步损害泵血功能;4.2两周规律运动干预降低心脏甘油三酯水平,维持血糖稳定,虽不足以对正常果蝇心功能产生显着影响,但能改善高糖后果蝇心功能;4.3心脏dfoxo过表达、Mio敲减可以有效对抗高糖,两周规律运动干预通过促进心脏中dfoxo表达,减少Mio表达,保护心脏防止高糖损害。
梁思佳[8](2020)在《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创造棉花抗盲蝽新种质》文中指出棉花害虫种类繁多,而且在整个生育时期均易遭受各种害虫危害。Bt抗虫棉的广泛种植有效的控制了棉铃虫的爆发,但由于杀虫剂使用量的大幅度减少,导致Bt非靶标害虫盲蝽象为害日益加重,并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盲蝽寄住范围广、飞行扩散能力强、爆发频率高,给盲蝽的防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目前喷洒化学杀虫剂是防治盲蝽的主要方法,但化学杀虫剂不但容易诱发盲蝽抗性的产生,而且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威胁。因此迫切需要高效安全的盲蝽防治新策略。近年来,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由于其高效、特异,对环境无污染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害虫的防治研究。本研究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创造了棉花抗盲蝽新种质,为盲蝽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棉花抗中黑盲蝽新种质的创造本研究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以影响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生殖能力的As FAR基因为靶标,创造了能够高量表达As FAR基因ds RNA的转基因棉花。当中黑盲蝽取食该转基因棉花后,可以成功诱发其体内的RNAi效应,导致其内源As FAR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下降。田间抗虫鉴定结果显示,As FAR转基因棉花受中黑盲蝽危害较轻,平均每株棉花仅捕获中黑盲蝽12-14头。然而对照组棉花受中黑盲蝽危害非常严重,平均每株棉花捕获中黑盲蝽数量大于20头。以上结果表明As FAR转基因棉花可以成功抑制中黑盲蝽的生殖能力,导致其种群数量显着下降,有效减少中黑盲蝽的危害。非靶标害虫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As FAR转基因棉花只对中黑盲蝽有抗性效果,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体重以及蚜虫(Aphis gossypii)的种群数量均无不良影响。连续两年的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As FAR转基因棉花与野生型对照棉花之间的农艺性状没有显着差异(P>0.05),且不同世代间农艺性状表现稳定。此外,外源基因的表达对棉花纤维品质没有不利影响。以上结果表明,As FAR转基因棉花对中黑盲蝽有较高的抗性,对非靶标害虫无不良影响,农艺性状良好且稳定,可以作为防治中黑盲蝽的理想种质资源。该研究为中黑盲蝽的防治提供了新的可替换策略策略。2.棉花抗绿盲蝽新种质的创造本研究选择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Al LIM基因作为靶标基因,序列分析表明Al LIM基因具有高度特异性。随后将该基因转入棉花,成功创造了能够高量表达绿盲蝽Al LIM基因ds RNA的转基因棉花材料。室内饲喂结果显示,取食Al LIM转基因棉花后,绿盲蝽内源Al LIM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下降。在幼虫向成虫转化过程中蜕皮发生严重缺陷,最终因蜕皮失败,变态发育被阻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33%-41%。此外有少量绿盲蝽可以羽化为成虫,但其翅膀、后腿出现畸形。对分别注射ds RNA-Al LIM(ds Al LIM)和ds RNA-GFP(ds GFP)的绿盲蝽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总共鉴定到492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2484个基因在ds Al LIM处理后上调表达,2439个基因在ds Al LIM处理后下调表达。差异基因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与肌肉生长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被显着富集。根据KEGG通路分析结果鉴定到一些参与肌肉生长发育且在ds Al LIM处理后发生显着变化的差异基因。以上结果表明,Al LIM基因在绿盲蝽肌肉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肌肉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昆虫变态发育的关键,因此推测绿盲蝽Al LIM基因的缺失会导致绿盲蝽羽化过程中蜕皮所需肌肉发育缺陷,最终导致蜕皮失败,羽化被阻断,死亡率增加。田间抗虫鉴定结果显示,转基因棉花受绿盲蝽危害较轻,每株转基因棉花平均捕获绿盲蝽8.1-10.1头。然而野生型对照组棉花受绿盲蝽危害却非常严重,每株平均捕获绿盲蝽高达21.5-24.1头。取食转基因棉花导致绿盲蝽死亡率增加,种群数量显着下降。此外,在田间依然观察到少量后腿及翅膀缺陷的绿盲蝽成虫。以上结果表明该转基因棉花对绿盲蝽具有较高的抗性水平。非靶标昆虫的生物测结果显示,Al LIM转基因棉对棉铃和蚜虫的生长发育没有负面影响,对有益昆虫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us)的生长发育没不良影响。连续两年的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转基因棉花与野生型对照棉花之间的农艺性状没有显着差异(P>0.05),且不同世代间农艺性状表现稳定。此外,外源基因的表达对棉花纤维品质没有不良影响。以上结果充分表明Al LIM转基因棉花目标抗虫性状效果良好,对非靶标害虫、有益昆虫以及人类安全,农艺性状以及纤维品质良好,可以作为防治绿盲蝽的理想种质资源。
刘扬[9](2020)在《规律运动对高糖饮食联合糖转运蛋白基因敲减果蝇心脏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UAS/GAL4系统对果蝇糖转运蛋白基因进行表达调控,并对果蝇进行高糖饮食干预,检测果蝇体重、甘油三酯水平、血糖水平、心脏功能、攀爬运动能力,探讨高糖饮食联合糖转运蛋白基因敲减对果蝇甘油三酯与血糖水平、心脏功能以及攀爬运动能力的影响,筛选出与高糖饮食果蝇心脏功能相关指标有联系的糖转运蛋白调控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糖转运蛋白与心脏功能紊乱的联系,以及研究规律运动对果蝇心脏功能与糖代谢紊乱积极作用提供帮助。2研究方法将糖转运蛋白调控基因UAS-RNAi品系果蝇(Glut1、Glut3基因以及Tret1-1、Tret1-2基因)分别与arm-gal4品系以及W1118品系果蝇杂交,实现果蝇糖转运蛋白基因敲减与正常表达,分为基因正常表达组与基因敲减组。收集两组杂交F1代8小时内羽化的处女蝇,随机进行正常饮食(Normal Diet,ND)与高糖饮食(High Sugar Diet,HSD)培养,分为正常表达正常饮食组(W-ND)、正常表达高糖饮食组(W-HSD)、基因敲减正常饮食组(ARM-ND)、基因敲减高糖饮食组(ARM-HSD),四个基因品系共16组,每组400只。高糖饮食组进行为期7天的高糖培养,第一天普通培养基进行适应,干预结束后取材。检测指标:四组果蝇品系中随机挑选,20只果蝇进行称重,15只果蝇测量甘油三酯水平以及血糖水平,30只进行心脏功能检测,100只果蝇检测攀爬运动能力。3研究结果3.1果蝇甘油三酯、血糖水平检测结果Glut3组W-HSD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W-ND、ARM-ND组(P<0.01);ARM-HSD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W-ND、ARM-ND组(P<0.01);W-HSD组血糖水平高于W-ND、ARM-HSD组(P<0.01);ARM-HSD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ARM-ND组(P<0.01)。Glut1组W-HSD组甘油三酯、血糖水平高于W-ND(P<0.01);ARM-HSD组甘油三酯、血糖水平高于ARM-ND组(P<0.01);ARM-ND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W-ND组(P<0.01)。Tret1-1组W-ND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W-HSD、ARM-ND组(P<0.05);ARM-HSD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W-HSD组(P<0.05);W-ND组血糖水平高于ARM-ND、ARM-HSD组(P<0.01、P<0.05)。Tret1-2组ARM-HSD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W-HSD组(P<0.01);ARM-HSD组甘油三酯、血糖水平高于W-ND组(P<0.01、P<0.05);ARM-HSD组甘油三酯、血糖水平高于ARM-ND组(P<0.01)、P<0.05);W-ND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W-HSD组(P<0.01);ARM-ND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W-ND组(P<0.01)。3.2果蝇M-mode心脏功能检测结果Glut3组W-ND组心律不齐指数高于ARM-ND、ARM-HSD组(P<0.01、P<0.05)。Glut1组ARM-ND组纤维性震颤高于W-ND组(P<0.05);W-HSD组舒张直径高于ARM-HSD组(P<0.01)。W-ND组舒张直径高于ARM-ND、W-HSD组(P<0.01);ARM-ND组心律不齐指数高于W-ND、ARM-HSD组(P<0.01)。Tret1-1组ARM-ND组舒张直径高于W-HSD组(P<0.05);ARM-HSD组舒张直径、心律不齐指数高于W-HSD组(P<0.05);ARM-HSD组心律不齐指数高于W-ND组(P<0.05)。Tret1-2组ARM-ND组心律不齐指数高于W-ND、W-HSD组、ARM-HSD组(P<0.01)。3.3果蝇攀爬指数结果Glut3组W-HSD组攀爬指数高于W-ND、ARM-ND组(P<0.05、P<0.01);W-ND攀爬水平高于ARM-ND组(P<0.01);ARM-HSD攀爬水平高于W-ND、ARM-ND组(P<0.01)。Glut1组W-HSD组攀爬指数高于ARM-HSD、ARM-ND(P<0.05)以及W-ND组(P<0.01)。Tret1-1组W-ND组攀爬指数高于ARM-ND组(P<0.05);W-HSD组攀爬指数高于ARM-ND、ARM-HSD组(P<0.01、P<0.05)。Tret1-2组W-HSD组攀爬指数高于W-ND组(P<0.05);ARM-HSD组攀爬指数高于W-ND组(P<0.01)。3.4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Glut3组ARM-ND组Glut3 mRNA基因表达率为73.5%;ARM-HSD组Glut1 mRNA基因表达率为68.9%。证明Glut3基因敲减品系构建成功。Glut1组ARM-ND组Glut1 mRNA基因表达率为72%;ARM-HSD组Glut1 mRNA基因表达率为65%。证明Glut1基因敲减品系构建成功。Tret1-1组ARM-ND组Tret1-1 mRNA基因表达率为54.9%;ARM-HSD组Tret1-1 mRNA基因表达率为56.7%。证明Tret1-1基因敲减品系构建成功。Tret1-2组ARM-ND组Tret1-2 mRNA基因表达率为69.9%;ARM-HSD组Tret1-2 mRNA基因表达率为70%。证明Tret1-2基因敲减品系构建成功。4结论(1)高糖饮食能够造成果蝇甘油三酯、血糖的代谢紊乱,导致果蝇体型瘦小。(2)高糖饮食与糖转运蛋白基因敲减对果蝇心脏功能的影响,具体表现为舒张直径降低、纤维性震颤与心律不齐指数升高。(3)Glut1可作为筛选候选基因,研究规律运动对高糖饮食诱导的果蝇心脏功能衰退与糖代谢紊乱的影响。高糖饮食能提高一周龄果蝇逆重力攀爬特征。1研究目的以筛选结果为基础,实验进一步探讨规律运动对高糖饮食联合糖转运蛋白基因敲减果蝇糖代谢功能以及心脏功能的影响,利用UAS/GAL4系统,对筛选的果蝇糖转运蛋白基因进行表达调控,分别进行高糖饮食与规律运动干预,运动与饮食干预方案结束后24小时内取材,检测果蝇心脏功能、攀爬运动能力、甘油三酯与血糖水平,并探讨规律运动对高糖饮食导致的果蝇心脏功能衰退及糖代谢紊乱的影响机制。2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规律运动对糖转运蛋白基因敲减联合高糖饮食引起果蝇糖代谢紊乱的影响。筛选的糖转运蛋白调控基因UAS-RNAi品系果蝇(Glut1)与arm-gal4以及W1118品系果蝇杂交,实现果蝇糖转运蛋白基因敲减与正常表达,收集两组杂交F1代8小时内羽化的处女蝇进行高糖饮食与规律运动干预,分为正常表达正常饮食组(W-ND组)、正常表达高糖饮食组(W-HSD组)、基因敲减正常饮食组(ARM-ND组)、基因敲减高糖饮食组(ARM-HSD组)、运动组(W-ND-E)、运动高糖饮食组(W-HSD-E),运动基因敲减组(ARM-ND-E组)、运动基因敲减高糖饮食组(ARM-HSD-E组)共8组,每组400只,7天运动与高糖方案结束后取材。检测指标:8组果蝇品系中随机挑选,20只果蝇进行称重,15只果蝇测量甘油三酯水平以及血糖水平,30只进行心脏功能检测,100只果蝇检测攀爬运动能力。根据果蝇逆重力攀爬特性,使用第3代果蝇运动装置进行规律运动训练,电机转动速度设置为0.18r/s,每次训练1.5h,每天16:00开始,训练用试管直径d=2.80cm,连续训练7天。3.研究结果3.1果蝇甘油三酯、血糖水平检测结果运动组果蝇W-ND-E组甘油三酯水平低于W-HSD-E、ARM-ND-E、ARM-HSD-E组(P<0.05)。ARM-ND-E组甘油三酯水平低于W-HSD-E、ARM-HSD-E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ARM-ND-E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ARM-HSD-E组(P<0.05)。运动组W-ND-E组血糖水平低于W-HSD-E、ARM-ND-E组(P<0.05、P<0.01);ARM-ND-E组血糖水平低于W-HSD-E、ARM-HSD-E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各组血糖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3.2果蝇心脏M-mode检测结果ARM-ND组心律不齐指数显着高于ARM-HSD、W-ND、W-HSD组(P<0.01);ARM-ND组心律不齐指数显着高于W-ND-E、W-HSD-E、ARM-ND-E、ARM-HSD-E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W-ND-E组纤维性震颤显着低于W-ND组,ARM-ND-E组纤维性震颤显着低于ARM-ND组,W-HSD-E组纤维性震颤显着低于W-HSD组,ARM-HSD-E组纤维性震颤显着低于ARM-HSD组,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W-HSD-E组舒张直径显着高于ARM-ND-E、ARM-HSD-E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W-HSD-E组舒张直径高于W-HSD组、ARM-ND-E组舒张直径高于ARM-ND组、ARM-HSD-E组舒张直径高于ARM-HSD组(P<0.01)。3.3果蝇攀爬指数结果运动组果蝇W-ND-E组攀爬指数低于W-HSD-E组(P<0.01),W-ND-E组攀爬指数高于ARM-ND-E组(P<0.01);ARM-ND-E组攀爬指数低于W-HSD-E、ARM-HSD-E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W-ND组攀爬指数低于W-ND-E组(P<0.01),W-HSD组攀爬指数低于W-HSD-E组(P<0.01),ARM-HSD组攀爬指数低于ARM-HSD-E组(P<0.01)。3.4 Glut1 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W-ND组相比,W-HSD-E组Glut1 mRNA基因表达率为97.26%;ARM-ND-E组Glut1 mRNA基因表达率为82.1%;ARM-HSD-E组Glut1 mRNA基因表达率为71.3%,证明Glut1基因敲减品系构建成功。4结论(1)高糖饮食及Glut1基因敲减能够影响果蝇心脏功能,主要表现为舒张功能下降以及纤维性震颤、心律不齐指数增加。(2)规律运动可以有效降低一周龄果蝇心脏纤维性震颤与心律不齐指数,规律运动能改善高糖饮食造成的果蝇糖脂代谢功能异常。(3)果蝇的运动能力受高糖饮食的影响,Glut1基因敲减降低了果蝇的运动能力。
都慧[10](2020)在《基于RNAi分析美国白蛾胰岛素受体及其信号通路基因功能》文中研究说明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一种检疫性农林害虫,目前美国白蛾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长期使用杀虫剂导致环境被破坏。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寻求新的分子作用靶标来开发分子干预或创制新型杀虫剂进行绿色防治成为新的研究领域。胰岛素信号通路与个体的营养代谢、生长、生殖及寿命密切相关。目前美国白蛾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生理功能缺乏广泛与深入的研究。本研究以美国白蛾为对象,利用RNAi技术研究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蛋白激酶 B(Protein Kinase B,AKT/PKB);叉头状转录因子 O 家族(Forkhead Box-containing Protein,FOXO);磷脂酞肌-3-激酶(Phospho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从美国白蛾基因组中获得了HcInsR、HcAKT、HcFOXO、HcPI3K和HcmTOR基因序列,并利用RT-PCR进行序列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5个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 4617、1626、1506、3102 和 7296bp,编码 1538、541、501、1033 和 243 1 个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HcInsR、HcAKT和HcPI3K属于蛋白激酶C家族成员;HcmTOR属于PIKK蛋白家族成员;HcFOXO属于FH超级家族。2、HcInsR、HcAKT、HcFOXO、HcPI3K和HcmTOR基因在美国白蛾各个发育阶段表达不同,卵期HcInsR、HcAKT、HcPI3K和Hcm TOR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其它发育阶段,且幼虫期表达量均较低。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显示5个胰岛素信号通路基因在幼虫消化系统中表达量较高,尤其是中肠和后肠,与对照相比最高可达对照的85.26倍,推测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在美国白蛾分泌消化酶及吸收养分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3、注射dsRNA成功沉默美国白蛾HcInsR基因,沉默效率在24h、48h和72h达到64.77%、64.21%和57.82%。注射dsRNA沉默HcInsR基因会干扰幼虫的正常生长发育,24h、48h和72h三个时间点的对照组体重分别是处理组体重的1.19倍、1.17倍和1.16倍;对照组的死亡率是6.67%,注射组死亡率高达53.33%;4龄幼虫变5龄幼虫以及5龄幼虫变为6龄幼虫的开始时间均比对照延迟了 1d。4、注射 siRNA 成功沉默HcInsR、HcAKT、OcHFOX、HcPI3K和HcmTOR基因,5个不同位点的沉默范围为10.60~93.15%;其中HcFOXO基因的沉默效果最好,沉默效率最高可达93.15%。注射siRNA的幼虫出现生长迟缓的情况,注射组幼虫的体重均小于对照组,其中AKT1474在72h体重比对照组低24.27mg;注射组死亡率最高可达42.5%,与对照组的死亡率(2.5%)有显着差异;幼虫5龄时注射了 siRNA导致5龄至化蛹结束的时间延长了 2~4.5d。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白蛾胰岛素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参与调控了幼虫的生长发育,胰岛素信号通路可以影响细胞对糖分的吸收、脂肪的合成和蛋白质的储存等,当这些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被干扰,昆虫的体重、历期及寿命等同样被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胰岛素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功能,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美国白蛾的生长发育机制。
二、利用RNAi技术研究果蝇心脏发育基因的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RNAi技术研究果蝇心脏发育基因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锌转运蛋白ZnT7对肿瘤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功能性食品 |
1.1.1 功能性食品概述 |
1.1.2 微量元素与功能性食品 |
1.2 微量元素锌与人体健康 |
1.2.1 膳食锌摄入 |
1.2.2 营养素锌的生理功能 |
1.2.3 锌离子转运蛋白 |
1.2.4 锌与肿瘤 |
1.3 黑豆及其功能研究 |
1.3.1 黑豆的营养价值 |
1.3.2 黑豆抗肿瘤研究 |
1.4 膳食营养与肿瘤调控 |
1.4.1 肿瘤概况 |
1.4.2 膳食营养素调控肿瘤 |
1.5 果蝇在肿瘤学研究进展 |
1.5.1 模式生物果蝇概况 |
1.5.2 果蝇研究肿瘤的发展史 |
1.5.3 果蝇研究肿瘤机制的可行性 |
1.6 果蝇在膳食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
1.7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1 锌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 |
1.8.2 黑豆皮调控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 |
1.8.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dZnT7 沉默加重肿瘤表型与体内锌水平密切相关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2.1.2 果蝇品系 |
2.1.3 果蝇玉米培养基 |
2.1.4 膳食补锌培养基 |
2.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6 果蝇RNA提取 |
2.1.7 RT-PCR |
2.1.8 果蝇重组 |
2.1.9 眼成虫盘表型观察 |
2.1.10 成虫眼睛表型观察 |
2.1.11 肿瘤眼成虫盘或者脑复合体荧光成像 |
2.1.12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量 |
2.1.13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
2.1.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锌转运蛋白Zn T7 在肿瘤中表达情况 |
2.2.2 基因表达效率检测 |
2.2.3 dZnT7 RNAi促进良性肿瘤生长 |
2.2.4 dZnT7 RNAi促进恶性肿瘤生长 |
2.2.5 dZnT7 RNAi加重恶性肿瘤侵袭表型 |
2.2.6 肿瘤果蝇体内缺锌 |
2.2.7 膳食补锌抑制肿瘤生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ZnT7 沉默通过激活JNK途径加重肿瘤表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3.1.2 果蝇品系 |
3.1.3 果蝇玉米培养基 |
3.1.4 果蝇重组 |
3.1.5 肿瘤果蝇全身荧光成像 |
3.1.6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
3.1.7 肿瘤果蝇生存时间测定 |
3.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肿瘤细胞沉默dZnT7 增加JNK表达 |
3.2.2 阻断JNK信号挽救dZnT7 RNAi加重的肿瘤生长和全身转移表型 |
3.2.3 阻断JNK信号挽救dZnT7 RNAi加重的肿瘤侵袭表型 |
3.2.4 阻断JNK信号能延长肿瘤果蝇生存时间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ZnT7 沉默通过引起高尔基锌紊乱激活JNK通路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2 果蝇品系 |
4.1.3 果蝇玉米培养基 |
4.1.4 果蝇重组 |
4.1.5 翅成虫盘荧光成像 |
4.1.6 定量翅成虫盘JNK活性 |
4.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ZnT7 RNAi激活JNK信号 |
4.2.2 Catsup RNAi激活JNK信号 |
4.2.3 高尔基体内锌紊乱激活JNK信号 |
4.2.4 JNK信号不受细胞内铁水平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ZnT7 沉默通过激活JNK依赖的自噬途径加重肿瘤表型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5.1.2 果蝇品系 |
5.1.3 自噬抑制剂氯喹培养基配制 |
5.1.4 眼成虫盘荧光成像 |
5.1.5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
5.1.6 肿瘤果蝇全身荧光成像 |
5.1.7 肿瘤果蝇脑复合体荧光成像 |
5.1.8 翅成虫盘荧光成像 |
5.1.9 眼成虫盘荧光成像 |
5.1.10 成虫眼睛拍照 |
5.1.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dZnT7 RNAi激活的自噬受JNK调控 |
5.2.2 肿瘤细胞沉默dZnT7 增强肿瘤自噬水平 |
5.2.3 氯喹能抑制肿瘤全身转移 |
5.2.4 氯喹能抑制肿瘤生长 |
5.2.5 沉默Atg9 能挽救dZnT7 RNAi引起的JNK激活 |
5.2.6 沉默dZnT7 通过激活Atg9-JNK通路导致发育缺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膳食营养素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抗肿瘤机制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1.2 果蝇品系 |
6.1.3 果蝇玉米培养基 |
6.1.4 肿瘤果蝇全身荧光成像 |
6.1.5 肿瘤果蝇眼成虫盘和脑复合体荧光成像 |
6.1.6 肿瘤果蝇生存时间测定 |
6.1.7 肿瘤果蝇眼睛拍照 |
6.1.8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
6.1.9 肿瘤果蝇自噬水平分析 |
6.1.10 正常果蝇自噬水平分析 |
6.1.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黑豆皮提取物延长肿瘤个体生存时间 |
6.2.2 黑豆皮提取物抑制肿瘤生长 |
6.2.3 黑豆皮提取物抑制肿瘤侵袭行为 |
6.2.4 矢车菊素添加延长肿瘤个体生存时间 |
6.2.5 矢车菊素抑制肿瘤生长发育 |
6.2.6 矢车菊素抑制肿瘤侵袭行为 |
6.2.7 矢车菊素通过阻断JNK信号抑制肿瘤发展 |
6.2.8 矢车菊素抑制肿瘤细胞及其微环境自噬 |
6.2.9 矢车菊素增强氯喹抗肿瘤功效 |
6.2.10 黑豆皮提取物和矢车菊素不影响机体自噬水平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转录因子Apontic抑制肿瘤转移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模式生物果蝇概述 |
1.1.1 果蝇发育过程简介 |
1.1.2 果蝇在肿瘤学研究中的优势 |
1.1.2.1 果蝇和人类在信号传导通路上具有保守性 |
1.1.2.2 果蝇相对缺乏基因冗余 |
1.1.2.3 果蝇在肿瘤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
1.2 果蝇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
1.2.1 特异性组织表达系统 |
1.2.2 RNA干涉技术 |
1.2.3 嵌合体克隆技术 |
1.3 转录因子Apt研究进展 |
1.3.1 Apt概述 |
1.3.2 Apt在果蝇翅发育中的功能 |
1.3.3 Apt在卵室发育中的功能 |
1.3.4 Apt在眼睛发育中的功能 |
1.3.5 Apt在心脏发育中的功能 |
1.3.6 Apt的其它功能 |
1.4 JNK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1.4.1 JNK信号通路简介 |
1.4.2 应激反应中JNK信号通路的相关功能 |
1.4.2.1 对细胞自我保护的影响 |
1.4.2.2 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1.4.2.3 对个体寿命的影响 |
1.4.3 JNK信号通路的负调控 |
1.4.4 JNK信号通路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 |
1.5 恶性肿瘤转移研究进展 |
1.6 果蝇中的肿瘤转移研究模型 |
1.6.1 果蝇成虫中的肿瘤转移模型 |
1.6.2 果蝇幼虫中的肿瘤转移模型 |
1.6.3 果蝇翅原基中的肿瘤转移模型 |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所用果蝇品系及培养条件 |
2.1.2 抗体及荧光染料 |
2.1.3 试剂耗材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1.5 信息检索分析网站及数据处理软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过程中所用引物 |
2.2.2 相关试剂的配置 |
2.2.3 DNA片段扩增及载体的构建 |
2.2.3.1 DNA片段的扩增 |
2.2.3.2 DNA片段的酶切 |
2.2.3.3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
2.2.3.4 胶回收 |
2.2.3.5 DNA片段的酶连 |
2.2.3.6 载体转化及扩增 |
2.2.3.7 小量提取质粒 |
2.2.3.8 大量提取质粒 |
2.2.3.9 同源重组及定点突变 |
2.2.4 果蝇翅原基解剖及抗体染色 |
2.2.5 果蝇S2 细胞实验相关操作 |
2.2.6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实验 |
2.2.7 荧光定量PCR |
2.2.7.1 果蝇翅原基总RNA的提取 |
2.2.7.2 RNA质量的测定及逆转录合成cDNA |
2.2.7.3 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及反应条件 |
2.2.8 Western blot实验 |
2.2.8.1 果蝇组织蛋白的提取 |
2.2.8.2 SDS凝胶电泳 |
2.2.8.3 转膜 |
2.2.9 鼠抗Msn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2.2.9.1 蛋白的原核表达 |
2.2.9.2 SDS-PAGE电泳及考马斯亮蓝染色 |
2.2.9.3 小鼠免疫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敲降apt诱导细胞发生迁移 |
3.2 Apt抑制肿瘤细胞迁移 |
3.3 Apt抑制JNK信号通路的表达 |
3.3.1 Apt与 JNK信号通路协同调控背板发育 |
3.3.2 敲降apt激活puc-Lac Z的表达 |
3.3.3 敲降apt激活mmp1 的表达 |
3.3.4 敲降apt使磷酸化的JNK水平升高 |
3.4 Apt通过JNK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迁移 |
3.5 Apt在 JNK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位置 |
3.6 Msn负调控JNK信号通路 |
3.7 Msn抗体检验 |
3.8 Apt直接正调控msn的表达 |
3.9 Apt介导的细胞迁移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
3.10 Apt影响细胞迁移具有进化保守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家蚕细胞因子受体BmDOME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昆虫翅发育研究进展 |
1.1.1 果蝇翅发育研究 |
1.1.2 家蚕翅发育研究 |
1.2 JAK/STAT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1.2.1 哺乳动物JAK/STAT信号通路研究 |
1.2.2 果蝇JAK/STAT信号通路研究 |
1.2.3 家蚕JAK/STAT信号通路研究 |
1.3 JAK/STAT信号通路受体的研究进展 |
1.3.1 哺乳动物JAK/STAT信号通路受体研究进展 |
1.3.2 果蝇JAK/STAT信号通路受体DOME研究进展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2.2 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BmDOME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特征分析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主要溶液配制 |
3.1.5 引物设计 |
3.2 实验方法 |
3.2.1 BmDOME的 CDS区的克隆 |
3.2.2 生物信息学分析所用软件及在线数据库 |
3.2.3 家蚕各组织RNA提取 |
3.2.4 c DNA的制备 |
3.2.5 实时q RT-PCR |
3.2.6 组织蛋白提取 |
3.2.7 Western Blot |
3.2.8 组织及细胞免疫荧光定位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家蚕BmDOME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3.2 家蚕与其他物种DOME比对 |
3.3.3 家蚕BmDOME基因的时空表达特征分析 |
3.3.4 家蚕BmDOME的组织定位和亚细胞定位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BmDOME参与细胞增殖、凋亡的功能研究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溶液配制 |
4.1.5 引物设计 |
4.2 实验方法 |
4.2.1 过表达载体构建 |
4.2.2 BmDOME基因双链合成 |
4.2.3 Bm E细胞复苏、培养与传代 |
4.2.4 细胞转染 |
4.2.5 家蚕细胞RNA提取 |
4.2.6 c DNA的制备 |
4.2.7 实时q RT-PCR |
4.2.8 细胞总蛋白提取 |
4.2.9 Western Blot |
4.2.10 细胞增殖Ed U染色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BmDOME过表达载体构建以及细胞水平过表达检测 |
4.3.2 细胞水平过表达BmDOME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
4.3.3 BmDOME基因双链合成以及效率检测 |
4.3.4 细胞水平干涉BmDOME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5章 BmDOME参与家蚕翅原基发育的功能研究 |
5.1 材料与试剂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1.3 主要试剂 |
5.1.4 主要溶液配制 |
5.1.5 引物设计 |
5.2 实验方法 |
5.2.1 敲除靶位点选择 |
5.2.2 敲除引物设计及g RNA载体构建 |
5.2.3 家蚕BmDOME敲除品系的建立 |
5.2.4 家蚕组织的基因组提取 |
5.2.5 家蚕BmDOME敲除个体检测 |
5.2.6 家蚕组织RNA提取 |
5.2.7 c DNA的制备 |
5.2.8 实时q RT-PCR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BmDOME转基因敲除载体构建以及敲除个体获得 |
5.3.2 BmDOME转基因敲除个体检测 |
5.3.3 BmDOME转基因敲除个体表型观察 |
5.3.4 BmDOME影响家蚕翅发育异常的机制初探 |
5.4 讨论 |
第6章 综合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
致谢 |
附录 |
(4)褐飞虱热激蛋白不同家族基因及其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昆虫对温度胁迫的响应 |
1.1.1 温度胁迫对昆虫的影响 |
1.1.2 昆虫应对温度胁迫的机制 |
1.2 热激蛋白概述 |
1.2.1 sHSP |
1.2.2 DNAJ/HSP70 |
1.2.3 Chaperonin |
1.2.4 HSP90 |
1.2.5 HSP100 |
1.3 褐飞虱热激蛋白相关研究 |
1.4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主要实验仪器、材料及方法 |
2.1 供试昆虫 |
2.2 温度胁迫处理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主要实验试剂 |
2.4.1 常用试剂 |
2.4.2 常用试剂盒 |
2.5 实验方法 |
2.5.1 Trizol法提取总RNA |
2.5.2 总RNA反转录 |
2.5.3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 |
2.5.4 DNA琼脂糖凝胶纯化回收 |
2.5.5 T载体连接 |
2.5.6 热激法转化 |
2.5.7 挑斑摇菌 |
2.5.8 双链RNA合成 |
2.5.9 褐飞虱显微注射 |
第三章 褐飞虱s HSP家族基因鉴定及功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褐飞虱种群及饲养 |
3.2.2 褐飞虱s HSP基因鉴定及序列分析 |
3.2.3 sHSP基因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3.2.4 RNA干扰实验 |
3.2.5 正常生长条件下褐飞虱雌虫生殖力测定 |
3.2.6 高温胁迫下褐飞虱雌虫生殖力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褐飞虱sHSP基因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
3.3.2 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3.3.3 表型观察 |
3.4 讨论 |
第四章 褐飞虱HSP70/DNAJ家族基因鉴定及功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褐飞虱种群及饲养 |
4.2.2 基因鉴定与序列分析 |
4.2.3 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4.2.4 正常生长条件下RNA干扰实验 |
4.2.5 RNAi后高温胁迫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褐飞虱HSP70和DNAJ家族基因鉴定 |
4.3.2 系统发育分析 |
4.3.3 褐飞虱HSP70和DNAJ基因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
4.3.4 褐飞虱HSP70和DNAJ基因发育表达模式分析及对温度胁迫的响应 |
4.3.5 大规模RNAi鉴定得到几个褐飞虱必需的HSP |
4.4 讨论 |
4.4.1 HSP70 对褐飞虱生长发育及耐热性的重要性 |
4.4.2 DNAJ对褐飞虱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
第五章 褐飞虱Chaperonin家族基因鉴定及功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褐飞虱种群及饲养 |
5.2.2 基因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
5.2.3 时空表达模式 |
5.2.4 RNA干扰 |
5.2.5 RNAi对雌虫生殖的影响 |
5.2.6 RNAi对雄虫生殖的影响 |
5.2.7 扫描电镜观察(SEM) |
5.2.8 透射电镜观察(TEM) |
5.2.9 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
5.2.10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褐飞虱Chaperonin基因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5.3.2 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5.3.3 八个NlCCT基因沉默对若虫的影响 |
5.3.4 NlCCT基因沉默对雌雄虫生殖力的影响 |
5.3.5 沉默Hsp10/Hsp60 对褐飞虱的影响 |
5.3.6 多克隆抗体验证 |
5.4 讨论 |
5.4.1 NlCCTs在褐飞虱中的重要功能 |
5.4.2 NlHsp10/NlHsp60 在褐飞虱中的重要功能 |
第六章 褐飞虱HSP90 家族基因鉴定及功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褐飞虱种群及饲养 |
6.2.2 HSP90 基因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
6.2.3 时空表达模式 |
6.2.4 RNA干扰 |
6.2.5 褐飞虱生殖力测定 |
6.2.6 透射电镜观察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褐飞虱HSP90 基因鉴定与序列分析 |
6.3.2 系统发育分析 |
6.3.3 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6.3.4 RNAi及生存分析 |
6.3.5 褐飞虱Hsp90 对卵巢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
6.3.6 透射电镜观察 |
6.4 讨论 |
第七章 褐飞虱HSP100 家族基因鉴定及功能分析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褐飞虱种群及饲养 |
7.2.2 基因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
7.2.3 时空表达模式 |
7.2.4 RNA干扰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褐飞虱HSP100 基因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 |
7.3.2 HSP100 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7.3.3 表型观察 |
7.4 讨论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研究创新点 |
8.3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锌离子转运蛋白Catsup影响雌性生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功能性食品 |
1.1.1 功能性食品概念 |
1.1.2 功能性食品分类及发展进程 |
1.1.3 锌与功能性食品 |
1.2 锌的生理功能 |
1.2.1 微量元素锌 |
1.2.2 锌的生理功能 |
1.3 锌离子内稳态平衡调控 |
1.3.1 锌转运蛋白家族 |
1.3.2 金属硫蛋白 |
1.3.3 金属反应转录因子 |
1.4 锌稳态失衡与疾病发生 |
1.4.1 锌与生殖 |
1.4.2 锌与阿尔茨海默病 |
1.4.3 锌与癌症 |
1.4.4 锌与糖尿病 |
1.5 果蝇与食品营养 |
1.5.1 模式生物果蝇 |
1.5.2 果蝇在食品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
1.6 果蝇生殖研究进展 |
1.6.1 果蝇脂肪体和卵巢 |
1.6.2 生殖调控相关蛋白 |
1.6.3 锌转运蛋白Catsup与生殖健康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1 脂肪体敲低Catsup影响生殖的机制研究 |
1.8.2 卵巢敲低Catsup影响生殖的机制研究 |
第二章 脂肪体中敲低Catsup影响雌性果蝇生殖的机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2 果蝇品系 |
2.1.3 果蝇玉米培养基 |
2.1.4 果蝇生殖能力测定 |
2.1.5 果蝇卵巢形态表型观察 |
2.1.6 生殖干细胞数目观察 |
2.1.7 胶原蛋白水平检测 |
2.1.8 Notch水平测定 |
2.1.9 DE-Cadherin和 MMP2 水平测定 |
2.1.10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脂肪体中敲低Catsup对雌性果蝇产蛋和卵巢形态的影响 |
2.2.2 脂肪体中敲低Catsup对卵原区生殖干细胞数量的影响 |
2.2.3 脂肪体中敲低Catsup对卵原区胶原蛋白水平的影响 |
2.2.4 脂肪体中敲低Catsup对卵原区Notch水平的影响 |
2.2.5 脂肪体中敲低Catsup对 Notch表达的影响 |
2.2.6 脂肪体中敲低Catsup对卵原区DE-Cadherin表达的影响 |
2.2.7 脂肪体中敲低Catsup对后卵泡细胞MMP2 表达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卵巢中敲低Catsup影响雌性果蝇生殖的机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2 果蝇品系 |
3.1.3 果蝇玉米培养基 |
3.1.4 果蝇生殖能力测定 |
3.1.5 果蝇卵巢niche结构表型观察 |
3.1.6 幼虫卵巢形态观察 |
3.1.7 生殖干细胞数目观察 |
3.1.8 端丝细胞和帽细胞数目观察 |
3.1.9 胶原蛋白水平测定 |
3.1.10 Notch水平测定 |
3.1.11 DE-Cadherin水平测定 |
3.1.12 ER Stress水平测定 |
3.1.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卵巢中敲低Catsup对雌性果蝇产蛋和卵巢形态的影响 |
3.2.2 卵巢中敲低Catsup对幼虫时期卵巢的影响 |
3.2.3 卵巢中敲低Catsup对卵原区生殖干细胞数量的影响 |
3.2.4 卵巢中敲低Catsup对卵原区端丝细胞和帽细胞数量的影响 |
3.2.5 卵巢中敲低Catsup对卵原区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6 卵巢中敲低Catsup对卵原区Notch表达的影响 |
3.2.7 卵巢中敲低Catsup对卵原区DE-Cadherin表达的影响 |
3.2.8 卵巢中敲低Catsup对卵巢卵原区ER Stress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BmSlit和受体BmRobo以及BmTbx20在家蚕丝腺中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家蚕丝腺研究进展 |
1.1.1 家蚕丝腺的结构及功能 |
1.1.2 家蚕丝腺的发生和发育 |
1.1.3 家蚕丝腺发育的调控机理 |
1.2 Slit-Robo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1.2.1 Slit-Robo家族简介 |
1.2.2 Slit-Robo信号通路基本结构 |
1.2.2.1 Slit基本结构 |
1.2.2.2 Robo基本结构 |
1.2.3 Slit-Robo信号通路的主要功能 |
1.2.3.1 对神经轴突的导向作用 |
1.2.3.2 调节细胞迁移 |
1.2.3.3 参与器官形成 |
1.3 Tbx20的研究进展 |
1.3.1 T-box家族简介 |
1.3.2 tbx20基因的鉴定 |
1.3.3 转录因子Tbx20的功能研究 |
1.3.3.1 调控心脏的发育 |
1.3.3.2 控制细胞的迁移 |
1.3.3.3 促进心肌细胞的增殖 |
1.3.4 tbx20的表达调控机制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剂及配制 |
2.1.2.1 试剂及试剂盒 |
2.1.2.2 相关试剂的配制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及数据处理软件 |
2.2 试验方法 |
2.2.1 Bmslit、Bmrobo和 Bmtbx20 基因在家蚕丝腺中的表达测定 |
2.2.1.1 取材 |
2.2.1.2 家蚕丝腺总RNA的提取 |
2.2.1.3 RNA反转录合成c DNA |
2.2.1.4 qPCR引物设计 |
2.2.1.5 q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
2.2.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2 BmSlit、BmRobo和 BmTbx20 蛋白在家蚕丝腺中的表达定位 |
2.2.2.1 抗体稀释 |
2.2.2.2 家蚕丝腺解剖与染色前处理 |
2.2.2.3 免疫荧光染色 |
2.2.3 Bmslit、Bmrobo和 Bmtbx20 基因RNAi对家蚕胚胎期丝腺发育的影响分析 |
2.2.3.1 siRNA的设计与注射液的配制 |
2.2.3.2 显微注射前准备工作 |
2.2.3.3 注射卵的制备 |
2.2.3.4 蚕卵的显微注射 |
2.2.3.5 RNAi对家蚕胚胎期Bmslit、Bmrobo和 Bmtbx20 基因表达水平影响测定 |
2.2.3.6 RNAi对家蚕胚胎发育和丝腺发生的影响观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Bmslit和 Bmrobo在家蚕幼虫丝腺不同功能区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 |
3.1.1 Bmslit和 Bmrobo在家蚕幼虫前部丝腺中的表达变化 |
3.1.2 Bmslit和 Bmrobo在家蚕幼虫中部丝腺中的表达变化 |
3.1.3 Bmslit和 Bmrobo在家蚕幼虫后部丝腺中的表达变化 |
3.2 BmSlit和 BmRobo在家蚕丝腺不同功能区及不同发育时期的组织定位 |
3.2.1 BmSlit和 BmRobo在家蚕胚胎期丝腺中定位 |
3.2.2 BmSlit和 BmRobo在家蚕幼虫期前部丝腺中共定位 |
3.2.3 BmSlit和 BmRobo在家蚕幼虫期中部丝腺中共定位 |
3.2.4 BmSlit和 BmRobo在家蚕幼虫期后部丝腺中共定位 |
3.3 Bmslit和 Bmrobo基因RNAi对家蚕胚胎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1 RNAi对家蚕胚胎期Bmslit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2 RNAi对家蚕胚胎期Bmrobo1a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3 RNAi对家蚕胚胎期Bmrobo1b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4 RNAi对家蚕胚胎期Bmrobo2/3 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 转录因子BmTbx20 在家蚕丝腺中的表达定位及其对Bmslit和 Bmrobo的表达调控 |
3.4.1 Bmtbx20在家蚕幼虫丝腺不同功能区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 |
3.4.2 BmTbx20和BmSlit在家蚕丝腺不同功能区及不同发育时期的组织定位 |
3.4.3 BmTbx20 调控Bmslit和 Bmrobo的表达 |
3.5 Bmslit、Bmrobo及 Bmtbx20 基因RNAi对家蚕胚胎发育和丝腺发生的影响 |
3.5.1 Bmslit、Bmrobo及 Bmtbx20 基因RNAi对家蚕胚胎发育的影响 |
3.5.2 Bmslit、Bmrobo及 Bmtbx20 基因RNAi对家蚕丝腺发生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dfoxo-Mio/dChREBP介导规律运动改善高糖饮食果蝇心脏舒张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果蝇饲养环境 |
2.1.3 培养基的配备 |
2.1.4 主要实验仪器及来源 |
2.1.5 主要实验试剂及来源 |
2.2 实验方法 |
2.2.1 果蝇杂交及分组 |
2.2.2 高糖方案 |
2.2.3 运动方案 |
2.3 指标检测 |
2.3.1 果蝇心功能M-mode心动图检测 |
2.3.2 血糖、甘油三酯含量检测 |
2.3.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o、dfoxo的表达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规律运动对高糖饮食果蝇心管舒张功能、甘油三酯、血糖水平、dfoxo及Mio m RNA的影响结果 |
3.1.1 规律运动对高糖饮食果蝇心管M-mode舒张功能影响结果 |
3.1.2 规律运动对高糖饮食果蝇心管甘油三酯、血糖影响结果 |
3.1.3 规律运动对高糖饮食果蝇心管dfoxo、Mio m RNA影响结果 |
3.2 心管dfoxo过表达后高糖饮食果蝇心管舒张功能、甘油三酯、血糖水平、dfoxo及 Mio m RNA的结果 |
3.2.1 心管dfoxo过表达品系构建 |
3.2.2 dfoxo过表达及高糖饮食后心脏舒张功能结果 |
3.2.3 dfoxo过表达后高糖饮食果蝇心管甘油三酯、血糖水平变化结果 |
3.2.4 dfoxo过表达后高糖饮食果蝇心管dfoxo、Mio m RNA表达变化结果 |
3.3 Mio敲减后高糖饮食果蝇心管舒张功能、甘油三酯、血糖水平、dfoxo及Mio m RNA的结果 |
3.3.1 心脏Mio敲减品系构建 |
3.3.2 Mio敲减后高糖饮食果蝇心管M-mode舒张功能结果 |
3.3.3 Mio敲减后高糖饮食果蝇心管甘油三酯、血糖水平变化结果 |
3.3.4 Mio 敲减后高糖饮食果蝇心管 dfoxo、Mio mRNA 表达变化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规律运动对高糖饮食果蝇心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
4.2 规律运动改善高糖果蝇心功能与dfoxo、Mio mRNA表达变化有关 |
4.3 心管dfoxo-Mio介导规律运动对高糖果蝇心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糖脂代谢中foxo与 Ch REBP转录因子及心脏功能(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8)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创造棉花抗盲蝽新种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花抗虫育种研究进展 |
1.1.1 形态抗虫育种 |
1.1.2 生化抗虫育种 |
1.1.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虫育种 |
1.1.4 转外源抗虫基因抗虫育种 |
1.1.5 利用RNAi技术沉默昆虫靶标基因抗虫育种 |
1.2 盲蝽的危害特点及抗盲蝽研究的必要性 |
1.2.1 盲蝽的种类及形态特征 |
1.2.2 盲蝽的生活习性以及危害特点 |
1.2.3 开展棉花抗盲蝽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1.3 RNAi的研究进展及在作物抗虫育种中的应用 |
1.3.1 RNAi现象的发现及定义 |
1.3.2 RNAi的作用机理及特点 |
1.3.3 RNAi的种类 |
1.3.4 昆虫摄取dsRNA的方式 |
1.3.5 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在作物抗虫育种中的应用 |
1.4 FAR基因研究进展 |
1.5 LIM基因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6.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载体和菌株 |
2.1.2 植物表达载体 |
2.1.3 基因的来源 |
2.1.4 供试的昆虫材料 |
2.1.5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载体构建 |
2.2.2 棉花遗传转化 |
2.2.3 棉花DNA提取与Southern杂交 |
2.2.4 棉花RNA提取,表达量分析以及Northern杂交 |
2.2.5 盲蝽RNA提取,反转录以及RT-qPCR基因表达量分析 |
2.2.6 盲蝽的田间抗虫鉴定 |
2.2.7 转基因棉花大田农艺性状评价 |
2.2.8 非靶标昆虫的室内抗性鉴定 |
2.2.9 绿盲蝽的室内抗性鉴定 |
2.2.10 dsAl LIM和 dsGFP处理后绿盲蝽的转录组分析 |
第三章 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创造棉花抗中黑盲蝽新种质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AsFAR转基因棉花的获得与分子检测 |
3.1.2 AsFAR转基因棉花的表达量检测 |
3.1.3 AsFAR转基因棉花对中黑盲蝽种群数量的影响 |
3.1.4 AsFAR转基因棉花对中黑盲蝽内源靶标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1.5 AsFAR转基因棉花对中黑盲蝽的抗性显着增强 |
3.1.6 AsFAR转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害虫的影响 |
3.1.7 不同世代AsFAR转基因棉花大田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调查分析 |
3.2 讨论 |
第四章 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创造棉花抗绿盲蝽新种质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基因序列分析及载体构建 |
4.1.2 AlLIM转基因棉花的获得 |
4.1.3 AlLIM转基因棉花的阳性检测及拷贝数分析 |
4.1.4 AlLIM转基因棉花的表达量检测 |
4.1.5 AlLIM转基因棉花对绿盲蝽内源靶标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4.1.6 AlLIM转基因棉花的室内饲喂效果检测 |
4.1.7 ds Al LIM处理后绿盲蝽转录组分析 |
4.1.8 AlLIM转基因棉花的田间抗绿盲蝽效果检测 |
4.1.9 不同世代AlLIM转基因棉花大田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调查分析 |
4.1.10 AlLIM转基因棉花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 |
4.2 讨论 |
4.2.1 AlLIM转基因棉花的抗虫性研究 |
4.2.2 绿盲蝽AlLIM基因的功能研究 |
4.2.3 AlLIM转基因棉花的环境安全性评价 |
4.2.4 RNAi转基因作物与Bt转基因作物的叠加是未来抗虫育种发展的新方向 |
4.2.5 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面临的挑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载体构建 |
附录2 棉花的遗传转化 |
附录3 棉花DNA提取(天根试剂盒法DP305) |
附录4 Sourthern杂交(地高辛标记法) |
附录5 棉花RNA提取 |
附录6 Northern杂交(地高辛标记法) |
附录7 AsFARDNA序列 |
附录8 AlLIMDNA序列 |
附表 |
附表1 本研究所用的引物序列 |
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已申请专利 |
致谢 |
(9)规律运动对高糖饮食联合糖转运蛋白基因敲减果蝇心脏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筛选相关候选糖转运蛋白基因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果蝇品系与培养方案 |
1.1.2 果蝇杂交及分组 |
1.1.3 饮食标准及高糖加入 |
1.1.4 果蝇体重检测 |
1.1.5 qRT-PCR检测 |
1.1.6 M-mode 心脏功能检测 |
1.1.7 ELISA检测果蝇血糖、甘油三酯水平 |
1.1.8 果蝇攀爬运动能力检测 |
1.1.9 统计学分析 |
1.2.结果 |
1.2.1 qRT-PCR检测结果 |
1.2.2 甘油三酯检测结果 |
1.2.3 血糖检测结果 |
1.2.4 一周龄果蝇心动显微检测图像 |
1.2.5 心脏纤维性震颤检测结果 |
1.2.6 心脏舒张直径检测结果 |
1.2.7 心脏心律不齐指数检测结果 |
1.2.8 攀爬运动能力检测结果 |
1.2.9 果蝇体重检测结果 |
1.3 讨论与分析 |
1.3.1 高糖饮食造成果蝇甘油三酯、血糖的代谢紊乱 |
1.3.2 高糖饮食与糖转运蛋白基因敲减对果蝇心脏功能的影响 |
1.3.3 高糖饮食与糖转运蛋白基因敲减对果蝇攀爬运动能力的影响 |
1.4 结论 |
2 规律运动对高糖饮食联合Glut1基因敲减果蝇心脏功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果蝇品系与培养 |
2.1.2 果蝇杂交及分组 |
2.1.3 高糖饮食及运动方案 |
2.1.4 指标检测 |
2.1.4.1 果蝇体重检测 |
2.1.4.2 qRt-PCR检测 |
2.1.4.3 M-mode心动功能检测 |
2.1.4.4 ELISA检测果蝇血糖、甘油三酯水平 |
2.1.4.5 果蝇攀爬运动能力检测 |
2.1.5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RT-PCR检测结果 |
2.2.2 M-mode心动功能检测结果 |
2.2.2.1 心脏心律不齐指数检测结果 |
2.2.2.2 心脏纤维性震颤检测结果 |
2.2.2.3 心脏舒张直径检测结果 |
2.2.2.4 甘油三酯检测结果 |
2.2.2.5 血糖检测结果 |
2.2.2.6 攀爬运动能力检测结果 |
2.2.2.7 果蝇体重检测结果 |
2.3 讨论与分析 |
2.3.1 规律运动对Glut1基因敲减果蝇的糖、脂代谢的影响 |
2.3.2 规律运动对Glut1基因敲减果蝇心脏功能的影响 |
2.3.3 规律运动对高糖饮食果蝇攀爬运动能力的影响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高糖饮食糖与转运蛋白基因对果蝇心脏功能的影响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RNAi分析美国白蛾胰岛素受体及其信号通路基因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胰岛素信号通路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1.1 胰岛素受体(InsR) |
1.1.2 三磷酸肌醇激酶(PI3K) |
1.1.3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 |
1.1.4 叉状头转录因子(FOXO) |
1.1.5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mTOR) |
1.2 RNAi技术在昆虫中的研究进展 |
1.3 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美国白蛾胰岛素受体及其信号通路基因特性分析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HcInsR基因特性分析 |
2.3.2 HcAKT基因特性分析 |
2.3.3 HcFOXO基因特性分析 |
2.3.4 HcPI3K基因特性分析 |
2.3.5 HcmTOR基因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3 美国白蛾胰岛素受体及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发育和组织表达特异性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昆虫 |
3.1.2 实验仪器 |
3.1.3 主要试剂(盒) |
3.2 实验方法 |
3.2.1 试虫处理 |
3.2.2 总RNA的提取 |
3.2.3 cDNA第一链合成 |
3.2.4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RNA提取和消化 |
3.3.2 HcInsR基因发育阶段和组织表达特异性 |
3.3.3 HcAKT基因发育阶段和组织表达特异性 |
3.3.4 HcFOXO基因发育阶段和组织表达特异性 |
3.3.5 HcPI3K基因发育阶段和组织表达特异性 |
3.3.6 HcmTOR基因发育阶段和组织表达特异性 |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4 RNAi介导美国白蛾胰岛素信号通路基因功能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昆虫 |
4.1.2 实验仪器 |
4.1.3 主要试剂(盒) |
4.2 实验方法 |
4.2.1 dsRNA合成与显微注射 |
4.2.2 dsRNA沉默效率检测 |
4.2.3 siRNA合成与显微注射 |
4.2.4 siRNA沉默效率检测 |
4.2.5 基因沉默对生长发育影响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dsRNA质量检测 |
4.3.2 HcInsR基因沉默效率 |
4.3.3 美国白蛾dsInsR沉默对体重和死亡率的影响 |
4.3.4 美国白蛾dsInsR基因沉默对历期影响 |
4.3.5 siRNA基因沉默效率检测 |
4.3.6 siRNA基因沉默对美国白蛾体重的影响 |
4.3.7 基因沉默对死亡率的影响 |
4.3.8 siRNA基因沉默对历期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利用RNAi技术研究果蝇心脏发育基因的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锌转运蛋白ZnT7对肿瘤的调控机制研究[D]. 韦田.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转录因子Apontic抑制肿瘤转移的机理研究[D]. 张文硕.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家蚕细胞因子受体BmDOME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D]. 王亚萍. 西南大学, 2021(01)
- [4]褐飞虱热激蛋白不同家族基因及其功能研究[D]. 陈璇. 浙江大学, 2021(01)
- [5]锌离子转运蛋白Catsup影响雌性生殖的机制研究[D]. 高燕.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6]BmSlit和受体BmRobo以及BmTbx20在家蚕丝腺中的表达研究[D]. 王芹.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7]dfoxo-Mio/dChREBP介导规律运动改善高糖饮食果蝇心脏舒张功能[D]. 成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创造棉花抗盲蝽新种质[D]. 梁思佳.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9]规律运动对高糖饮食联合糖转运蛋白基因敲减果蝇心脏功能的影响[D]. 刘扬.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RNAi分析美国白蛾胰岛素受体及其信号通路基因功能[D]. 都慧.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