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2003年欧元区季度GDP及构成增速(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志[1](2021)在《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新征程中,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事件频繁发生,导致我国经济周期运行的波动性加剧,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因此科学研判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于提升宏观调控有效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分析——现状测度——实证研究——理论拓展”的总体研究框架,综合采用文献分析、理论梳理、指数测算、动态计量实证研究、DSGE理论模拟等方法对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调控之间勾稽关系的规律性特征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梳理了经济不确定性概念的起源、界定及其度量,分析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机制、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机制以及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理论,奠定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综合现有文献来看,可以将经济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界定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发生事件的无法预测性,衡量经济不确定性程度的方法主要包括运用现有的经济变量作为代理变量、运用专业人士对未来经济预测的分歧程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合成指数法、运用大数据爬虫抓取报纸关键词方法、运用高维宏观数据提取共同因子的方法等5种方法,其中后两种方法被广泛使用。理论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投资期权机制、预防储蓄机制、金融摩擦机制、信息传递机制、长期投资机制、H-A传导机制等6个方面,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显着影响。不同经济周期理论下的货币政策调控理论也存在显着差异,催生了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其次,本文测度了我国经济周期指数,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关联机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走高的时点大多与特定的经济政治事件相关联,1996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国一共经历了3轮完整的经济周期,第四轮经济周期尚未结束。时变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时,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在经济周期交替变化的时点,经济周期对经济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之间具有较为显着的负向动态条件相关性,在经济紧缩期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剧烈,而在经济扩张期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平稳。动态溢出指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显着的时变动态溢出效应,且经济周期波动加大了经济不确定性,经济不确定性同样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第三,本文构建了MS-AR模型将我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划分为三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LT-TVP-VAR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在不同程度经济不确定性冲击时的反应及其调控效果,得出如下结论:(1)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正向时变冲击效应,但在经济不确定性的低、中、高区制下调控效果存在较大差异。(2)在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数量型政策在调控产出缺口方面效果比较明显。当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中高区制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实施反周期调控的效果比较明显。(3)在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调控效果较好,在中、高区制时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存在局限性,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实施反周期调控效果更优。第四,本文构建TH-SVAR和SEI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基于TH-SVAR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在相同经济周期阶段对产出和通胀的调控效应具有对称性,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调控效果呈现出非对称特征。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期调控效应优于经济收缩期。经济扩张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调控效果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效果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经济收缩期两种政策工具对产出与通胀的调控效果相对复杂。基于SEIVAR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效果存在显着差异和非对称特征。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更为有效,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调控更为有效。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收缩期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效应优于经济扩张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收缩期对通胀的调控效应更加符合政策预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在经济收缩期优于经济扩张期。最后,本文构建了包含预期因素和异质冲击的DSGE模型探讨了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得出如下结论:(1)当模型中引入政策预期因素后可以与数据实现较好的拟合,且预期冲击形式的有效识别使得工具变量对目标变量波动的反应程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通胀对利率工具调控较为敏感,数量工具调控对产出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然而数量冲击下产出易出现逆向波动降低调控有效性。当对预期冲击和非预期冲击进行识别后,工具变量的预期冲击对目标变量波动的影响作用均有所增加,且目标变量收敛周期均有所缩短。(3)影响产出和通胀波动的占优冲击来源分别为数量政策和利率政策,对冲击来源结构的有效分解可以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和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及货币政策调控实践,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准确识别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稳定经济政策预期,以政策确定性应对经济不确定性。(2)优化货币政策量价配合机制,强化政策工具间的组合协调。(3)加强对微观主体的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韩春阳[2](2020)在《特朗普时期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研究》文中提出特朗普政府提出以“美国优先”为其政策原则,为了实现其全球战略,特朗普政府要求北约欧洲盟国承担更多的防务责任和支付更多的军费。特朗普频繁表示:美国承担了北约过重的军费负担,因此要求欧洲盟国尽快将各自的军费提高到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为了使欧洲盟国尽快达到上述要求,特朗普甚至扬言要退出北约,称北约已经“过时”,对美国的北约欧洲盟友进行十分无礼的批评,决定削减驻德美军,等等。特朗普政府的这一系列举动,使得美欧军费分担矛盾迅速激化,扩大了美国与其欧洲盟友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尽管美欧军费分担矛盾一直长期存在,但自冷战结束后,该矛盾总体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然而,在特朗普执政期间,该矛盾呈现出高度激化的局面,出现了一些与过去相比不同的特点,值得去研究和分析。而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挑起该矛盾的原因、美欧就该矛盾进行的博弈、该矛盾的复杂影响等问题,也值得去研究和分析。本文以“特朗普时期的美欧军费分担矛盾”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来全面分析特朗普时期的美欧军费分担矛盾,主体内容分为四个章节。本文第一章全面梳理了从北约成立到特朗普上台之前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历史,将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并总结了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三个特性。本文第二章从三个方面对特朗普时期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激化情况进行阐述和分析,包括特朗普政府挑起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原因、美欧就军费分担矛盾的博弈情况、美欧军费分担矛盾与美欧其他矛盾的牵连情况。本文第三章阐述了美欧双方对军费分担矛盾进行缓和的路径,分析了为何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缓和难以持久,并结合2020年的新形势对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本文第四章对特朗普时期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该矛盾对于未来的北约发展、欧洲战略自主、俄欧关系、中国的战略压力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结语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之上,给出了我国可以考虑的对策建议。特朗普时期的美欧军费分担矛盾对中国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应当抓住机遇、化解挑战。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对中国的施压力度很可能会继续增大,并且可能会策动北约欧洲盟国一起打压中国。因此,为了塑造对中国有利的战略环境,中国应当利用好美欧联盟因为军费分担矛盾而裂痕扩大的有利机会,构建良好的中欧关系以防止北约欧洲盟国加入美国打压中国的阵营,同时加强中俄关系以应对北约的力量强化和威胁调整。
黄奕[3](2020)在《中国外汇市场直接干预的现状及对策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探析》文中指出1973年,由于美元危机的爆发,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随之瓦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动地介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2004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实行基本独立的浮动汇率制度。换言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从有管理的浮动到独立浮动大约用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其中,又以美国为首的G5、G7集团联合干预最为典型,从1985年的“广场协议”和1987年的“卢浮宫协议”等无不说明外汇市场干预的必要性。然而,我国外汇市场直接干预即外汇市场操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直接干预。传统意义上的外汇市场直接干预是指,管理当局直接进入外汇市场买卖外汇,以改变汇率水平的行为。但是,我国存在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制度,对商业银行结售汇头寸实行区间管理,商业银行多余的外汇头寸,要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外汇头寸不足时,要向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入。而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制度造成外汇市场光靠自身难以自发地调节供需,因此,在实务中,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盘时,交易的对手方通常是人民银行,致使外汇市场操作往往容易陷入被动的境地。所以,除了外汇市场操作之外,我国还存在另外一个重要的管理人民币汇率水平的手段——汇价直接调控,利用复杂的中间价形成机制,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直接地、人为地、主动地调控。当前人民币汇率单日波动幅度为中间价基础上的±2%,在极端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昨日2%的上涨幅度,可以通过今日中间价下调进行完全地抵消。因此,有必要对外汇市场直接干预重新下定义。将直接干预的定义拓展为货币当局直接改变汇率水平的行为,包含直接入市买卖,或直接对汇率价格进行调控。由此,我国直接干预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被动的数量措施——外汇市场操作和主动的价格措施——汇价直接调控。量价分离,两者相辅相成,构成我国特有的外汇市场干预体系。但是,我国现有外汇市场干预体系存在诸多弊端。例如“811汇改”,是一次特殊的汇价直接调控,人民银行以改革中间价形成机制之名,行汇率贬值之实,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因此一次性贬值2%,由此产生人民币贬值预期,致使人民币在全球交易中的比重下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受到影响,并引发跨境资本流出,管理当局随后推出一系列资本管制措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受阻;其次,日常的汇价直接调控容易引起贸易摩擦,我国于2019年8月被美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再次,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制度导致的被动型外汇市场操作以及相应的冲销操作过于频繁,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妨碍货币政策独立性,产生巨额显性财务成本,冲销效果边际递减,债权型货币错配问题严重等。另外,根据资产组合平衡理论,冲销式干预存在利率效应,而这种利率效应加强了利率波动,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管理成本。为此,本文基于资产组合平衡理论,利用Johanson协整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冲销式外汇操作的利率做了较为全面地实证研究。综上所述,有必要对我国现有外汇市场干预体系进行改革。借鉴日本当局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我国在取消中间价和单日2%涨跌幅限制的同时,应该实行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基于汇率目标区,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并且,汇率目标区的细则是不对外公开的。由此,我国将通过量价合一的直接干预,即传统意义上的直接干预管理人民币汇率水平,化被动干预为主动干预,从而减少外汇市场干预的频率,仅在必要的时候才进行干预。汇率目标区的核心问题是中心汇率该如何确定。本文选取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中美劳动力生产率之比)、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贸易开放程度(进出口总额/GDP)和外汇资产(外汇储备/GDP)等变量,利用Johanson协整性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估计人民币中心汇率模型。其次,本文对传统汇率目标区的波动幅度进行改革,由单一阈值变为区间。根据平均汇率与中心汇率的偏离程度,本文确定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波动幅度为±3%~±5%。其中,±3%为预警线,当汇率波动触及时,管理当局先进行间接干预;±5%为边界线,必须介入外汇市场,借鉴日本当局的做法,采取低频、大额的外汇市场干预策略,干预要充分,执行要果断。并且,管理当局还可以采取窗口指导等非常规性手段。另外,从经济增长方式、外汇储备充足性和金融稳定性等方面来看,我国实行汇率目标区的条件基本具备。最后,实行人民币汇率目标区还需要三项配套措施。第一,人民银行应当进一步放松对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的管制,避免外汇被动式地回笼和投放。第二,借鉴日本当局的做法,过量的外汇储备,其中一部分用于成立外汇平准基金。第三,在成立外汇平准基金之后,剩余的过量外汇储备,人民银行应该将其转换成黄金储备。
罗茜[4](202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传染及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以及金融自由化趋势的不断增强,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极端的表现形式是金融危机,自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如何有效对系统性风险进行识别和预警,系统性金融风险如何在“传染源国家”国内传染,进而对其他经济体如何蔓延等方面,成为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研究热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已有研究存在三点局限性:首先,如何衡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较多,但关于传染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际传染研究大多数集中于资本市场层面,但反映国家宏观层面系统性金融风险跨境传染的定量研究较少;最后,已有研究大多或单独研究国内传染,或单独研究跨境传染,但结合国内外两个层面传染机制的研究较少,且跨境传染的微观机制研究较少。风险蔓延和传染是由市场微观主体一系列决策行为而推动的,有鉴于此,本文注重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背后的微观基础。按照从1990年至2019年是否是全球金融危机的起源国家为标准,将阿根廷、美国、德国、日本、泰国、希腊、中国七个开放经济国家,划分为两组,即泰国、阿根廷、美国、希腊为传染源国家,德国、日本、中国为被传染国家,从新视角围绕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传染及预警开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综合指数。从累积、扩散、爆发的不同阶段出发,研究风险在不同阶段的微观决策行为表现,筛选出体现系统性风险高低的监测指标,完成有效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一重要环节。进而,将识别出来的监测指标,纳入指标体系,从而构建综合指数,以反映宏观层面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并对综合指数呈现出高低风险阶段的背后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第二,综合运用VAR模型、DAG模型和SVAR模型,将本文构建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指数作为变量,从三个层次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首先,以德国、日本、中国三个被传染国家为研究对象,考察尾部风险压力下金融子市场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机制,结合金融脆弱性假说等理论,研究金融子行业之间通过业务联动及资金联动而产生的传染效应。其次,以泰国、阿根廷、美国、希腊四个传染源国家为研究对象,度量处在尾部风险压力时期金融系统对宏观经济的动态效应,并对不同国家体现出来的影响结果,探讨作用机制。最后,以上述七个国家为对象,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在短期及长期不同期限的国际传染机制。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阿根廷、美国、泰国和希腊四个传染源国家开展预警研究。根据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特征及传染载体,筛选出与货币因素、信贷因素、主权债务因素三种风险爆发原因的金融指标,选用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警,并结合货币因素、银行因素、主权债务因素三种爆发原因,综合评价预警效果。第四,全面梳理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际历史实践和经验。各国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源于国家干预经济理论,从传染源国家和被传染国家两个角度,研究阿根廷、美国、泰国、德国、日本、希腊六个国家在应对金融风险和危机所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及积累的经验教训。本文从传染源国家和被传染国家的全新视角开展研究,创新主要有三点:第一,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新综合指数。基于金融脆弱性、经济金融周期及安全边界说等理论,从金融资产规模和金融市场价格中选取能够反映系统性金融风险大小的指标,本文将信贷比率缺口(Credit-to-GDP gap)、非金融部门的信贷规模(Credit to Private non-financial sector)、政府部门负债杠杆率(Credit to General government from All sectors at Nominal value-Percentage of GDP)等引入指标体系,这三个指标在以往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研究中运用较少,本文以此构建出新的综合指数,全面反映国家层面系统性金融风险高低。第二,结合国内外两个层面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积极探索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联系和传染的微观机制。本文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既是风险不断增加的过程,又是风险逐渐蔓延的过程,金融危机是系统性金融高风险阶段,从“累积—扩散—爆发”的演化路径阐述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生成、演化和传染机制。在研究国内风险传染效应时,从金融行业的内部传染,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外部传染两个层次进行分析,引入消费者信心指数和领先景气指数等指标,研究心理因素在风险传染过程中的作用。在研究国际传染效应时,从长、短期,即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当月及6个月后,两个不同时间段的传染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第三,采用新指标实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警。研究发现,“本国货币资金利率与10年期本国国债收益率之差”的预警效果良好,视不同国家的经济情况,货币资金利率可以选择不同隔夜拆借利率率、1年期利率等短期利率。这项预警指标在以往文献中很少使用。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计量模型的有机结合,充分论证,主要得出四个结论:第一,从近三十年的国际金融发展历史来看,七个国家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低风险和高风险交错出现,相互之间可以转化,良好的经济社会运行状况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系统性金融风险高低的影响因素包括利率水平、信贷扩张程度、股票市场波动率、实际有效汇率、政府负债情况等。实体经济运行状态与综合指数动态变化相互印证,说明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构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指数,较好地反映了宏观金融风险水平。第二,由于各国金融市场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同,系统性金融风险在金融行业内部以及对宏观经济,这两个层面的传染机制,不同国家存在差异。对于德国、日本、中国三个被传染国家,处于风险传染核心地位的分别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及政府负债杠杆率,一旦受到外界波动,则风险将通过核心指标迅速蔓延到其他金融行业,最终传递到整个金融系统。对于泰国、阿根廷、美国、希腊四个传染源国家,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物价水平、工业生产指数、经济景气指数、领先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的传染途径和传染大小存在差异,但共同之处在于,在风险传染过程中,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形成羊群效应,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波助澜作用,结果形成恶性循环,需求匮乏,投资下降,商品价格暴跌,经济加速衰退。第三,通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心理因素三种渠道,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各国之间实现跨境传染,股票市场风险的传染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心理因素对股票市场风险传染的作用显着;风险蔓延过程中物理空间小于经济制度空间的作用力,即两个相邻国家之间的风险跨境传染能力,弱于政治经济关系紧密及经济结构相似、社会文化背景接近的两个国家。从同期传染效应来看,阿根廷、泰国和中国三个国家既受其他经济体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同期传染不显着,也对其他经济体不产生显着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期传染影响;美国和日本两国之间,以及德国和希腊两国之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同期传染关系。从长期传染效应来看,美国、德国、日本三国在系统重要性排在前列,其中美国是全球金融危机最重要的传染源;中国不受其他经济体金融风险的同期传染,但美国、德国、日本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发生后的6个月内对中国产生传染,长期传染效应显着;阿根廷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根源在于自身政治经济问题,而非其他经济体传染所致。第四,Logistic模型对系统性金融高风险的预警效果良好。推动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向高位积累的因素包括货币因素、信贷因素和主权债务因素,高风险爆发往往是一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其他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预警指标的选择与预警准确率密切相关。实证结果表明,四个传染源国家的预测准确率高于80%,预测结果大致与宏观经济运行相吻合。基于充分的论证及结论,针对中国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提出以下三个政策建议:第一,经济稳定是应对系统性风险的基础和关键。不论对于何种类型的国家,不论应对自身产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还是跨境传染输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首要任务都是保障经济稳定。现阶段,中国要围绕着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更加依赖内需驱动经济发展,重视消费和技术创新,有效进行宏观调控,治理市场经济失灵,化解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第二,严格防范国内自身系统性金融风险。持续去杠杆,深入开展结构性去杠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密切关注中小银行、影子银行及互联网银行等金融系统薄弱环节,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强化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优化金融统一监管的机制,统一行为、机构和功能的监管。第三,密切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境输入。目前中国资本账户可兑换改革尚未完成,中国防范输入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政策及制度空间,有效管控跨境资本异常波动,努力提升人民币国际货币地位的提升也有助于金融的稳定,合理处理国外投资和国内投资的关系。
王珏帅[5](2019)在《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诱发的金融风暴、全球经济衰退以及“救市”实践显示:尽管核心发达经济体、小型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都有各不相同的实际经济周期,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与金融表现出被称之为“全球金融周期”的高度相关性。而驱动全球金融周期根源即是流动性外溢(Monetary Spillover)。在过去10年里,由发达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和溢出效应所驱动的全球经济高度相关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那么,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是整体性的,还是局部性的?这些重大问题目前尚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地区的经济形势、政策立场及政治走向高度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流动性外溢风险是中国学界和政府有关部门亟待解答一个的重大问题。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以“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为题,尝试从宏观经济、产业活动以及金融市场三个方面,就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影响效果,以及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影响的文献资料:而后考察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次金融危机发展历程(互联网泡沫危机、美国次级贷款泡沫危机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危机前后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的历史;接着构建了一个包含美国、欧元区、日本、中国四大经济体的GPM-4模型,分析了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3种流动性管理手段对我国9个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随后利用FAVAR模型,研究了 G7经济体的流动性对我国工业、农业、房地产业、消费品零售业、对外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六种主要产业活动的溢出影响,以及各行业中流动性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最后,基于由15个主要经济体构成的GVAR模型,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反事实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流动性变化是塑造全球经济金融走向的重要因素。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不仅存在协同性,而且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方向多次转向、手段丰富,且流动性管理规模庞大。第二,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不同类型的流动性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存在差异,其中:货币冲击的瞬时效果最强,信贷条件和基准利率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长期贡献度更大;G3经济体中美国的流动性管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最大,欧元区次之,日本的影响最小;流动性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20个季度之后影响基本被完全吸收。第三,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我国主要产业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短期内以扩张效应为主,但部分行业表现出一定的滞后和反复;瞬时冲击对我国主要产业活动的影响大约在6个月左右达到稳定状态,长期来看流动性冲击对我国各产业活动变量预测方差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不起主导作用;流动性冲击对大类产业部门影响的传导机制总体上遵循从初始生产资料价格和生产活动向最终产品价格和生产活动传递的过程,但对细分产业活动影响的传导机制具有较大差异。第四,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果。不同经济体、不同的流动性管理方式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瞬时冲击和长期贡献有较大差异,其中,非常规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金融波动的贡献度更高,中国长期债券利率对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冲击更敏感。本文的主要边际贡献和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系统研究了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分别从宏观经济、产业活动、金融市场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弥补了现有国内外研究的不足。第二,本文尝试拓展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发的GPM分析框架,构建了中美欧日四大经济体构成的GPM-4模型,并首次将其用于分析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溢出效应。第二,本文基于FAVAR模型探讨了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主要产业活动的溢出效应,首次从产业层面研究了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进一步丰富了流动性溢出领域的研究内容。第四,本文对全球15个国家构建了 GVAR模型,系统讨论了美国、欧元区经济体、亚洲经济体、其他经济体的常规与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债、汇三个市场的溢出效应,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样本覆盖等方面完善和补充了现有的文献资料。
龙小燕[6](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王凡一[7](2018)在《欧元国际化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欧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导致的,从外部影响因素来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一再下调危机国的各种国际评级,使得欧债危机越演越烈。同时,由于欧元对美元国际货币霸主地位产生了威胁,美国利用高盛集团、世界三大评级机构等推波助澜,导致欧债危机一发不可收拾。但欧债危机爆发的主因还在于其内部的影响因素: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货币的统一使得南欧国家和北欧国家经济实力差距不断变大;欧洲央行的成立导致欧元区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统一,宏观调控政策失调;欧元区国家一直施行高福利政策,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造成了欧元区国家政府的沉重负担;欧元区的金融监管不足,与快速发展的金融创新不相适应;欧盟的债务危机救助机制缺失,不能有效应对债务危机。这些内部因素促使了欧债危机的爆发和随后的不断恶化蔓延。无论是欧债危机的内部影响因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匹配、宏观调控政策失效、福利超载、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监管不足、危机救助机制缺失,还是欧债危机的外部影响因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评级机构和美元的打压,这些基本都是由于欧元的诞生和欧洲央行的设立引发的。作为超主权货币,欧元与美元和日元的国际化过程不同,其是区域货币一体化和货币国际化同时完成的,欧元诞生的过程就是其国际化的过程。也正是因此导致欧元天生就存在着一些不足:缺乏稳定的经济基础,缺乏稳定的政治基础,缺乏稳定的制度架构。在欧元这些天生不足的基础上,欧洲央行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些制度缺陷:一是单一的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冲突,二是统一的汇率制度使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三是最后贷款人职能缺失。欧元的先天不足、欧洲央行的各种制度缺陷,不可避免地对整个欧元区经济的平衡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为欧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欧元的诞生增大了欧元区成员国宏观调控难度,加剧了经济复苏的困难,放大了希腊等外围国家经济的脆弱性。正是欧元的问题导致了欧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欧债危机的本质是货币的危机,是欧元的危机。欧元国际化引发欧债危机的传导路径可概括为:欧元国际化要求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统一的货币政策导致欧元区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匹配→宏观政策失效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救助机制缺失导致救助措施不力最终引发欧债危机。欧元国际化影响欧债危机的机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独立性消失导致汇率调节机制失效,二是欧元国际化导致国别化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失调,三是欧元国际化引致债务错觉导致市场机制失灵,四是欧元国际化引发欧美地缘经济之争导致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失衡。欧债危机爆发后,对欧洲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为了整治债务危机,欧元区国家进行了财政政策调整,实施了紧缩政策,希望可以利用紧缩财政政策解决高债务和低增长这两个问题。同时,欧元区国家也加强了经济治理制度建设,强化了政治协调机制,设立了救助机制,欧洲央行也正逐渐转变为“最后的贷款人”,欧盟还推出了财政公约,设立了单一监管制度。欧债危机暴露出的欧元区问题和近年来欧元区采取的整治债务危机的政策措施,都值得我国去吸取经验和教训。第一,我国在参与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过程中,不应该急功近利,而是应该审慎进行。第二,当前我国地方债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应健全地方债务的风险预警机制,推进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和破产机制建设。第三,我国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必须审时度势,互相搭配使用。而且,借鉴欧盟国家近年来采取的紧缩政策,我国也应该意识到,为了提振经济,一味地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不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提振市场的信心,充分利用私人部门的力量,也是复苏经济的良好选择。第四,我国在制定与推行社会保障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经济承受能力,既要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还要避免经济承受过大的压力,确保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第五,我国应该积极借鉴欧美等国家金融监管的经验教训,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同时,我国还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危机救助机制,稳定市场的预期和信心。第六,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稳步推进,不能急功近利,人民币的国际化过程必须以保障我国的金融安全、货币主权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前提。
刘伟[8](2018)在《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并且特别提出政治安全是根本、经济安全是基础的重要思想。2015年5月8日,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签署并发表《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将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推向新的战略高度。而2014年俄罗斯在经历了乌克兰危机、欧美经济制裁、国际油价下跌等外部因素的冲击下,各项经济指标急剧下滑,迄今为止欧美经济制裁尚未取消。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推进的顺利与否关乎着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发展态势,俄罗斯又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加强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影响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1)一国经济安全对他国对外经济安全政策实施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2)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内涵及其经济安全风险评估和趋势预判;(3)中国的应对策略。本研究共涵盖六章,各部分内容布局如下:第一章,绪论,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第二章,文献综述梳理,分别从国家经济安全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两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与特色。第三章,概述了国家经济安全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将国家经济安全涵义拓展至“防御型”国家经济安全内涵和“进攻型”国家经济安全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国经济安全对他国对外经济安全政策推进的影响”抑或“他国经济安全对本国对外经济安全政策推进的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其进行了验证。下文皆在此框架下逐一展开剖析。第四章,阐述了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及维度,核心目标及保障措施。为后续分析及前景预判提供了指导思想。第五章,运用CRM模型和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分别对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进行了风险评估和趋势预测。针对风险评估,首先确定了模型的选择依据;其次,分析了风险评估模型的选择优势;再次,分别从经济结构、货币、主权债务、银行、政治五大领域构建了国家经济安全的指标体系;最后,进行了实证剖析。趋势预测亦是从上述五大领域分别进行剖析。得出的国家经济安全风险值为第六章的Stata回归提供了解释变量。其结论为:单一的经济结构致使俄罗斯经济极易受到外部不安全因素(经济和政治)的冲击,其货币安全、主权债务安全、银行业安全除了自身系统的不健全外,均掣肘于经济结构单一所致的经济增长乏力。而畸形的经济结构为欧美经济制裁埋下了“定时炸弹”,欧美经济制裁更使俄罗斯的经济“每况愈下”,恶劣的经济基础和劳动力储备枯竭决定了未来5年内其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第六章,分别从中俄经贸合作、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上合组织框架下的经济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及中美亚太地区博弈五个方面分析了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其中,前四节运用大量的数据及Stata回归模型进行剖析,最后一节采用有限多轮动态博弈模型构建了强国经济安全态势下一超双强数学博弈模型,并通过两个案例即“1998年俄罗斯主权债务危机+1998年科索沃危机”和“2014年乌克兰危机+2014年俄罗斯金融危机”进行验证剖析。其结论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是确保欧亚空间的稳定与发展的首要机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至关重要。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危机对中俄、中国与中亚五国、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多边合作及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均有负影响,但俄罗斯经济安全形势的恶化使得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项目给予了妥协和支持,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项目合作,故当前是中国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机遇期。但若俄罗斯国力一旦恢复元气,因担心中国对其传统势力范围影响力的扩大,势必会增加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的难度。故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必须拿捏有度,否则于我不利。最后,总结相关结论并提出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影响的应对策略。
杨君[9](2014)在《欧元区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欧元区是人类历史上,民族国家实现和平自主的政治经济高度融合的最高形式,是历史性与逻辑性的完美统一,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方向。在这一恢宏背景和进程中,出现的任何政治、经济失误都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和探讨。发轫于2009年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仍在持续,许多成员国,尤其是外围国家债务规模居高不下,赤字飙升,债券收益率利差显着加宽,主权违约风险非常严峻,欧元区乃至欧盟面临着解体的重大挑战。主权债务危机作为金融危机的一种形式,在人类文明史上频繁地发生。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货币联盟内发生的成员国主权债务违约,其成因、过程和对策都显着有别于传统的民族国家。欧元区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积聚和爆发,绝非个别成员国债务规模过大,偿付能力不足那样简单,实际上是欧元区政治架构和民主基础、公约规则和经济制度、财政与货币政策安排、经济竞争力分化乃至金融市场反应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背景和演进入手,从数百年的主权债务违约史中概括主权违约的一般特征。在对欧元区的主权违约风险进行分析时,本文先从主权违约的政治基础和架构着手,随后对欧元区的财政货币制度协调、宏观经济失衡、财政可持续性、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等对主权违约风险有重大影响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提出建立财政联盟和银行联盟,从根本上消除货币联盟中成员国的违约风险。最后本文还从货币联盟的发展史为切入点,分析了成员国退出欧元区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技术障碍,指出无论是强国还是弱国退出欧元区对其自身都是灭顶之灾,成员国没有动力退出货币联盟,欧元区将走向更高层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融合。本文共八章组成。第一章绪论。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回顾了以往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说明了文章的可能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权债务危机的演进和一般特征。本章主要围绕“欧元区”、“主权债务”和“主权违约”等三大核心概念展开介绍,通过回顾以往货币联盟崩溃的历史,为欧元区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追溯欧元区的发展历程和历史贡献,并参考评级机构的违约定义,判定希腊已经发生实质上的违约。以此为出发点,梳理了1800年以来欧洲大陆发生的主权违约事件,并着重指出了货币联盟的债务危机预期自我实现的特征和运行机理。第三章从违约的政治架构谈起,主权违约不只是没有偿付能力,也包括没有偿付意愿。不同的政治架构、政治体制对主权国家的财政改革和偿债意愿有不同的影响。本章指出一方面,政局的非正常变动,以及议会制都给债务危机的爆发和应对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另一方面,欧元区的政治架构不同于一般的民族国家,其民主赤字导致了欧元区在民主基础上的缺失、经济趋同和稳定增长公约的执行,乃至政治领导力的种种不足,为欧元区主权违约埋下了隐患。第四章讨论财政-货币政策与主权违约风险的关系。从分析欧元区独特的宏观治理架构出发,指出单一货币政策与各自为政的财政政策存在根本缺陷,即使货币联盟在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些重大风险,但十余年来并没有有效地解决。本章认为,欧元区财政政策及财政纪律的协调在危机爆发之前就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才造成了许多国家的债务和赤字水平居高不下。相反,货币政策保持了高度的独立性,治理措施和效果也及时和有效,尤其是多种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实施,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欧元区的违约风险。此外,以ESM为代表的危机管理措施从无到有,从临时到永久,为救助希腊等外围国家提供了有效的支持。第五章论述宏观经济失衡对主权违约风险的影响。本章主要阐述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单位劳动力成本、通货膨胀水平等分化,导致南欧等国的经济竞争力明显减弱,经常项目大规模赤字,不得不大量依靠债务融资,从而推高了债务水平。同时,运用部门资产负债表方法分析政府、居民、银行和企业等经济部门的资产负债情况,从存量的角度观察违约风险在这些部门之间的传导,以及去杠杆给部门资产负债表带来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福利制度、财政可持续性对主权债务的影响。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南欧等国的公共债务不断上升,大大增加了违约风险。与此同时,财政可持续性是主权违约风险的根本影响因素,将至少从偿付能力和流动性影响违约风险。本章将采用欧盟已经比较成熟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可持续性指标来分析成员国的财政稳健程度,并指出人口结构变化、政府资产、债务规模和或有债务将如何影响财政可持续性,最后对欧元区的典型国家做出了具体分析。第七章讨论金融市场对主权违约风险的评估和传染。本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国民经济运行的政治风险、经济结构和展望、财政弹性、货币弹性以及外部流动性来分析欧元区及部分国家的偿债能力。作为违约风险定价模式的转变,本章将通过区内主权国家的债券利差模型说明违约风险溢价的评估已经从全球金融市场供需模式转向了基本面定价模式,并结合南欧诸国进行了违约风险的具体国别评析。第二部分,我们将利用CDS利差模型来分析欧元区风险传染所发生的效果。第八章提出主权违约风险的对策,并指出未来5年欧元区的可能走向。本章认为,强国和弱国退出欧元区的政治、经济后果以及法律、技术障碍,决定了退出欧元区对于任何成员国都是前所未有的冲击。基于此,各成员国可能只有坚持为财政联盟、银行业联盟打下坚实基础,推动欧元区走向更高层次的经济政治融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违约风险。在这个大方向上,我们分析了欧元区在第八届欧洲议会任期内所面临的挑战和需要取得的进步。
牟岚[10](2014)在《欧债危机背景下的中欧经贸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而且在很多行业都具备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人才。自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交以来,中欧经贸关系迅猛发展。2008年中欧货物贸易额高达4255.8亿美元,是1975年的185倍,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首要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场。欧盟对华投资也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2008年欧盟对华投资规模为49.9亿美元,是1986年的28.6倍,欧盟成为中国第二大投资来源地。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实现了快速增长,从2005年的1.9亿美元扩大至2008年的29.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5.2%。可见,中欧经贸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对外经贸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能够促进中欧双方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流动,对拉动中国与欧盟经济增长意义重大。中欧经贸关系在经过多年持续、稳健的发展后,在2009年末遭遇了严峻的挑战。2009年10月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并在短期内扩散至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塞浦路斯,演变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的发生,不仅令欧元区重债国的经济发展岌岌可危,而且干扰了欧元区甚至欧盟整体的正常经济秩序,欧盟大部分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减速和失业率上升等现象。欧债危机的发生、发展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有何影响?如何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发展中欧经贸关系?中欧经贸关系将呈现何种发展趋势?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欧债危机下的中欧经贸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第1章为绪论。这一章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概括,并指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章为理论综述。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经典理论,为下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分析了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本文将新中国成立后的中欧经贸关系分成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入世”前的发展阶段,中国“入世”后、欧债危机发生前的发展阶段,以及欧债危机发生后的发展阶段。这一章主要回顾了前三个阶段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情况,并对每阶段中国与欧共体主要成员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的经贸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第4章分析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进程、原因和影响。这一章首先按欧债危机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爆发期、扩散期、深化期和缓和期,并就每一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简要概括。之后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分析了欧债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本章还分析了欧债危机对欧盟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对于欧盟经济而言,欧债危机一方面对其经济发展造成了冲击,另一方面也为欧盟审视自身的制度缺陷提供了机会,具有两面性;对于世界经济而言,欧债危机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局势,加速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并加大了新兴经济体的经济风险。第5章深入分析了欧债危机背景下的中欧贸易。文中分析了中欧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对欧盟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情况,得出欧债危机后中国商品竞争力下降的结论;探讨了欧债危机背景下影响中欧贸易的主要因素;最后对中欧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从长期看,中欧贸易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欧盟经济的不确定性及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也制约着中欧贸易的发展。第6章重点分析欧债危机背景下的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问题。文中描述了欧债危机背景下欧盟及其成员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现状;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欧债危机对欧盟在华直接投资的影响,认为欧债危机削弱了欧盟企业对外投资的能力,并通过贸易途径对欧盟在华直接投资造成了负面影响;最后,本章在投资规模、地域结构和产业结构三个方面展望了欧盟对华投资的发展趋势。第7章是对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分析研究。文中介绍了中国对欧盟及五个重要投资目标国的投资现状。欧债危机发生后,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流量有所波动,但直接投资存量占中国对外投资的存量比重却持续上升。在投资结构上,中国对欧盟的投资区域以英国、德国、法国、卢森堡、荷兰和瑞典为主,投资的行业结构更加分散,而且各行业的投资规模和比重都有较大幅度的波动。本章还以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为框架,分析了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并展望了中国企业赴欧投资的发展趋势。第8章是对前7章的总结,并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一是对欧债危机下的中欧经贸关系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现有文献中虽然有不少关于欧债危机背景下中欧经贸关系的研究,但大多侧重于某一方面。本文尝试对中欧经贸关系中最重要的贸易和投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研究,并尽可能分析中国与欧盟主要成员国的经贸关系,力争对中欧经贸关系进行全方位研究;二是现有文献对欧债危机下中欧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危机如何影响中欧贸易规模,但缺乏对其他影响因素的分析,而本文则全面剖析了影响中欧贸易规模的因素,并对欧债危机下中国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问题进行了分析;三是现有文献缺少对欧债危机背景下的欧盟对华投资研究,本文试图从投资国的角度,论述欧债危机对欧盟在华投资的影响,并分析未来欧盟对华投资的发展趋势,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虽然对欧债危机背景下的中欧经贸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在研究方法上,文章没有利用计量模型对中欧贸易或投资进行分析,这一方面是因为笔者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欧债危机发生至今仅有四年的时间,而对中欧贸易及投资的影响因素却很多,用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的难度非常大。(2)在研究内容上,文章尚有不完善之处。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本文对中欧双方投资现状的研究尚不全面,如中国对欧盟投资的企业性质问题,这一问题虽然非常重要,但因笔者无法搜集到准确数据,而成为文章的缺憾。此外,文章缺少对中欧贸易和中欧相互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这也需要笔者今后再进行尝试和探索。
二、2002年—2003年欧元区季度GDP及构成增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2003年欧元区季度GDP及构成增速(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机制的研究综述 |
1.2.2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机制的研究综述 |
1.2.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与贡献 |
1.4 论文框架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经济不确定性概念的起源、界定与度量 |
2.2 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机制的理论基础 |
2.3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基础 |
2.4 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调控的理论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测度及其协动性 |
3.1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走势分析 |
3.2 我国经济周期指数的测度和走势分析 |
3.2.1 传统经济周期测度方法的总结与利弊评述 |
3.2.2 MS-DFM测度经济周期的原理简述 |
3.2.3 我国经济周期指数的实时测度 |
3.2.4 我国经济周期统计特征与趋势分析 |
3.3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协动性检验 |
3.3.1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时变格兰杰因果检验 |
3.3.2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间的动态相关性检验 |
3.3.3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间的动态溢出效应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4.1 不同政策目标和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量价选择的初步探讨 |
4.1.1 不同政策目标下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
4.1.2 经济不确定影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
4.1.3 双重背景下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选择的探讨 |
4.2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阶段划分 |
4.2.1 MS-AR模型 |
4.2.2 经济不确定性区制划分 |
4.3 LT-TVP-VAR模型构建与参数估计 |
4.3.1 LT-TVP-VAR模型构建 |
4.3.2 数据选取与处理 |
4.3.3 参数估计与检验 |
4.4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时变反应与调控机制 |
4.4.1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时变反应 |
4.4.2 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对产出调控的实时对比 |
4.4.3 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对通胀调控的实时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5.1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的典型事实 |
5.1.1 经济周期波动下货币政策调控的历史演变 |
5.1.2 经济周期扩张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
5.1.3 经济周期收缩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
5.2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对比 |
5.2.1 TH-SVAR模型介绍 |
5.2.2 数据选取与检验 |
5.2.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机制检验 |
5.2.4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机制检验 |
5.2.5 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有效性对比 |
5.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的非对称性检验 |
5.3.1 SEIVAR模型估计原理与脉冲响应函数构建 |
5.3.2 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非对称性检验 |
5.3.3 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非对称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未预期冲击、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6.1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适用条件 |
6.2 考虑政策预期因素的DSGE模型构架 |
6.2.1 私人家庭 |
6.2.2 生产厂商 |
6.2.3 政府部门 |
6.2.4 货币当局 |
6.3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
6.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
6.3.2 参数校准与设定 |
6.3.3 冲击路径识别 |
6.3.4 参数贝叶斯估计 |
6.4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
6.4.1 脉冲响应分析 |
6.4.2 方差分解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特朗普时期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产生(1949-1969) |
一、北约的建立与美国的保障 |
二、军费分担矛盾的出现与解决 |
三、美德之间的军费补偿谈判 |
第二节 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升级(1969-1991) |
一、“苏攻美守”期间的美欧军费分担矛盾 |
二、卡特与里根对军费开支增速3%的要求 |
三、冷战末期美欧军费分担的矛盾性共识 |
第三节 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重现(1991-2016) |
一、冷战结束之初北约军费的削减 |
二、海外行动责任分担引发新争执 |
三、军费占GDP2%成为新的指标 |
第四节 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特性 |
一、美国往往扮演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发难者 |
二、有效缓解美欧军费分担矛盾需要特殊条件 |
三、美欧军费分担矛盾难以从根本上进行解决 |
第二章 特朗普时期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激化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挑起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原因 |
一、美国霸权的相对衰落 |
二、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太 |
三、欧洲盟国军费难以达标 |
四、美国保守主义外交复兴 |
第二节 特朗普时期美欧就军费分担矛盾的博弈 |
一、美国对欧洲盟国提高军费开支的施压 |
二、法、德等北约西欧盟国对美国的抵触 |
三、英国与北约东欧盟国对美国的迎合 |
第三节 美欧军费分担矛盾与美欧其他矛盾相牵连 |
一、与美欧经贸摩擦相牵连 |
二、与“北溪2号”问题相牵连 |
三、与美国破坏军控体系相牵连 |
第三章 特朗普时期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缓和与未来趋势 |
第一节 特朗普时期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缓和路径 |
一、美国明确继续履行保卫欧洲安全的责任 |
二、欧洲盟国在提高军费的同时加强军力 |
三、欧盟国家将军费要求纳入欧盟共同防务 |
四、美欧内部呼吁完善防务责任分担指标 |
第二节 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缓和难以持久 |
一、俄罗斯对欧洲的威胁程度远远小于苏联 |
二、欧洲并不认为自身在安全上搭美国便车 |
三、欧洲不愿拿出足够的财力实现军费指标 |
第三节 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发展趋势预测 |
一、美国仍会继续要求欧洲提高军费 |
二、欧洲可能无法完成军费分担目标 |
三、美国对欧洲的施压力度可能减小 |
第四章 特朗普时期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特点和影响 |
第一节 特朗普时期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特点 |
一、美国对欧洲的强迫性、交易性增强 |
二、西欧对美国的抵触性、独立性增强 |
三、美国政府内部的激进角色出现反转 |
四、欧洲盟国内部出现较为严重的分歧 |
第二节 特朗普时期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的影响 |
一、北约实力增强但裂痕扩大 |
二、欧洲的战略自主面临机遇 |
三、俄欧关系的改善更加紧迫 |
四、中国的战略压力将会增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中国外汇市场直接干预的现状及对策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本文框架 |
1.3 本文创新之处 |
1.4 外汇市场干预概述 |
1.4.1 外汇市场干预的传统定义及分类 |
1.4.2 冲销式干预的冲销工具 |
1.4.3 直接干预的有效性 |
1.4.4 外汇市场干预的目的 |
1.4.5 外汇平准基金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外汇市场干预有效性的盈利标准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3 资产组合平衡理论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2.4 信号渠道 |
2.4.1 国外文献综述 |
2.4.2 国内文献综述 |
2.5 汇率目标区 |
2.5.1 国外文献综述 |
2.5.2 国内文献综述 |
2.6 国内其他研究 |
第三章 浮动汇率制度的必然性与外汇市场干预的必要性 |
3.1 引言 |
3.2 浮动汇率制度的必然性 |
3.2.1 历史回顾: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诞生及崩溃 |
3.2.2 1973年之后汇率制度的分类 |
3.2.3 信用本位制下货币的价值基础 |
3.3 外汇市场干预的必要性 |
3.3.1 汇率波动对净出口额的影响 |
3.3.2 汇率波动对就业的影响 |
3.3.3 汇率波动与货币错配 |
3.3.4 汇率短期剧烈波动的成因 |
3.4 小结 |
第四章 1973年后西方外汇市场干预历史 |
4.1 引言 |
4.2 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时期 |
4.3 “寡头金融政策协调”时期 |
4.4 三极货币体系时期 |
4.5 小结 |
第五章 日本外汇市场直接干预的经验(1991年5月至今) |
5.1 引言 |
5.2 日本直接干预概述 |
5.3 日本直接干预实况(1991年5月至今) |
5.4 对日本直接干预的评价——基于均衡汇率视角 |
5.4.1 均衡汇率理论 |
5.4.2 模型设计 |
5.4.3 数据来源 |
5.4.4 实证过程与结果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外汇市场的数量干预 |
6.1 引言 |
6.2 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制度 |
6.2.1 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制度发展历程 |
6.2.2 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制度的特征 |
6.3 外汇市场操作及其冲销机制 |
6.3.1 我国外汇市场操作的特征 |
6.3.2 我国外汇市场操作的冲销机制 |
6.3.3 正回购冲销与央票冲销的比较 |
6.4 我国外汇市场操作的冲销力度——冲销系数的测算 |
6.4.1 单月冲销系数的情况 |
6.4.2 整体冲销系数的测算 |
6.5 中国外汇市场数量干预的弊端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外汇市场的价格干预 |
7.1 引言 |
7.2 复杂的中间价形成机制 |
7.3 “811汇改” |
7.4 中国外汇市场价格干预的弊端 |
7.5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冲销式外汇操作的利率效应 |
8.1 引言 |
8.2 理论阐述 |
8.3 实证模型设计与检验 |
8.3.1 模型设计 |
8.3.2 数据来源 |
8.3.3 实证过程与结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中国外汇市场直接干预改革方案 |
9.1 引言 |
9.2 人民币兑美元中心汇率模型 |
9.2.1 模型设计 |
9.2.2 数据来源 |
9.2.3 模型估计 |
9.3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波动幅度 |
9.4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条件 |
9.4.1 经济增长方式 |
9.4.2 外汇储备充足性 |
9.4.3 金融稳定 |
9.5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配套措施 |
9.6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表冲销系数测算结果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开放经济条件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传染及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 |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基础 |
一、金融脆弱理论 |
二、金融经济周期理论 |
三、行为金融学理论 |
四、金融风险传染理论 |
第二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及风险传染计量的研究现状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 |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计量 |
第三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的研究现状 |
一、信号法 |
二、模型法 |
第四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指数的构建 |
第一节 模型设定 |
一、综合指数的构建方法 |
二、因子分析模型 |
第二节 数据说明 |
一、指标选取 |
二、数据预处理 |
第三节 构建美国等七个国家的综合指数 |
一、数据检验 |
二、美国等七个国家的综合指数结果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内传染效应 |
第一节 理论分析 |
一、传染机制 |
二、传染载体 |
三、模型设定 |
第二节 金融行业内部的风险传染效应 |
一、数据说明 |
二、德国等三个国家的实证结果 |
第三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宏观经济效应 |
一、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 |
二、基于阿根廷等四国的实证结果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际传染效应 |
第一节 国际传染机制 |
一、经常项目传染途径 |
二、资本项目传染途径 |
三、心理因素传染途径 |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一、模型设定 |
二、数据说明 |
第三节 国际同期传染效应 |
一、阿根廷、泰国和中国不受同期风险传染 |
二、美国和日本存在同期传染效应 |
三、德国和希腊存在同期传染效应 |
第四节 国际长期传染效应 |
一、模型设定 |
二、长期传染效应的实证结果 |
三、长短期国际传染效应的比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警研究 |
第一节 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
一、模型设定 |
二、数据说明 |
第二节 预警效果的实证分析 |
一、阿根廷 |
二、美国 |
三、泰国 |
四、希腊 |
第三节 阿根廷等四个国家预警效果的综合分析 |
一、货币因素 |
二、信贷因素 |
三、主权债务因素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应对国内风险的发生及传染的做法和经验 |
一、稳定金融体系的救助措施 |
二、寻求国际合作 |
三、经济刺激政策 |
第二节 应对国际风险传染的做法和经验 |
一、稳定金融市场应急性措施 |
二、经济刺激政策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5)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现实背景 |
1.1.2 选题的理论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结构安排与论文框架图 |
1.3.1 结构安排 |
1.3.2 论文框架图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回顾与评价 |
2.1 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传导机制研究 |
2.1.1 流动性溢出效应传导机制的早期研究 |
2.1.2 常规货币政策国际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 |
2.1.3 量化宽松政策国际流动性溢出效应传导机制 |
2.2 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
2.2.1 流动性管理的宏观溢出效应 |
2.2.2 流动性管理的产业溢出效应 |
2.2.3 流动性管理的金融溢出效应 |
2.3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 |
2.4 小结与评述 |
3 三次金融危机与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的历史考察 |
3.1 互联网泡沫危机与流动性管理 |
3.1.1 互联网泡沫膨胀与破裂 |
3.1.2 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流动性状况 |
3.1.3 互联网泡沫危机中的流动性管理 |
3.2 美国次贷危机与流动性管理 |
3.2.1 美国次贷危机与大衰退 |
3.2.2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流动性状况 |
3.2.3 美国次贷危机与“大衰退”中的流动性管理 |
3.3 欧洲债务危机与流动性管理 |
3.3.1 欧洲债务危机的形成与蔓延 |
3.3.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的流动性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4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溢出效应 |
4.1 GPM分析框架概述、特征与发展现状 |
4.1.1 GPM分析框架概述与全球化应用 |
4.1.2 GPM分析框架的特征与优势 |
4.2 GPM-4模型设置 |
4.2.1 稳态水平的随机过程的设定 |
4.2.2 G3经济体的行为方程设定 |
4.2.3 中国经济行为方程的设定 |
4.3 GPM-4模型的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
4.3.1 参数估计方法的选择 |
4.3.2 样本与数据 |
4.3.3 参数校准与先验分布设定 |
4.3.4 贝叶斯估计结果 |
4.4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模拟 |
4.4.1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及中国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界定 |
4.4.2 数值模拟分析 |
4.4.3 方差分解分析 |
4.4.4 结果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产业活动的溢出效应 |
5.1 模型概述与样本选择 |
5.1.1 FAVAR模型概述 |
5.1.2 FAVAR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5.1.3 样本选择 |
5.2 指标选取与因子处理 |
5.2.1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指标 |
5.2.2 工业活动指标 |
5.2.3 农业活动指标 |
5.2.4 房地产业活动指标 |
5.2.5 消费品零售业活动指标 |
5.2.6 对外贸易活动指标 |
5.2.7 外商直接投资活动指标 |
5.3 实证检验 |
5.3.1 单位根检验与滞后阶数选择 |
5.3.2 脉冲响应分析 |
5.3.3 方差分解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传导机制的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 |
6.1 GVAR模型概述 |
6.1.1 GVAR模型简介与发展 |
6.1.2 GVAR模型基准框架 |
6.1.3 GVAR模型估计与求解方法 |
6.2 主要经济体GVAR模型构建、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6.2.1 主要经济体GVAR模型的构建 |
6.2.2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6.3 基于G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6.3.1 GVAR模型相关检验 |
6.3.2 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
6.3.3 广义方差分解分析 |
6.3.4 基于GVAR模型的反事实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
2.2.2 经济周期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
2.2.5 其他理论 |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5.1.2 基本检验 |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
5.1.5 实证分析结论 |
5.2 原因探析 |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
6.1.2 计量方法 |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5 实证分析结论 |
6.3 原因解析 |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
7.2.5 实证分析结论 |
7.3 原因分析 |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欧元国际化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和不足 |
1.3.1 主要创新 |
1.3.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欧元 |
2.1.2 欧元区 |
2.1.3 欧元国际化 |
2.1.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债务危机理论 |
2.2.2 货币危机理论 |
2.2.3 货币国际化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 |
2.3.2 欧债务危机的治理效果 |
2.3.3 欧债危机的影响 |
2.3.4 文献述评 |
第3章 欧债危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影响因素 |
3.1 欧债危机的爆发及发展历程 |
3.2 欧债危机的外部影响因素 |
3.2.1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
3.2.2 国际评级机构和投机机构的落井下石 |
3.2.3 美国的蓄意打压 |
3.3 欧债危机的内部影响因素 |
3.3.1 欧元区内部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
3.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匹配 |
3.3.3 高福利政策与经济实力不匹配 |
3.3.4 金融监管不足 |
3.3.6 救助机制缺失 |
3.4 欧债危机爆发的欧元因素 |
第4章 欧元国际化对欧债危机的影响 |
4.1 欧元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不足 |
4.1.1 欧元的发展历程 |
4.1.2 欧元国际化存在的不足 |
4.2 欧洲央行的优势与不足 |
4.2.1 欧洲央行的积极作用 |
4.2.2 欧洲央行存在的制度缺陷 |
4.3 欧元国际化对欧元区经济及欧债危机的影响 |
4.3.1 欧元国际化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 |
4.3.2 欧元国际化对欧债危机的影响 |
第5章 欧元国际化影响欧债危机的传导路径和机制 |
5.1 欧元国际化引发欧债危机的传导路径 |
5.1.1 欧元国际化要求欧元区国家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 |
5.1.2 统一的货币政策导致欧元区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匹配 |
5.1.3 宏观调控政策失效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 |
5.1.4 救助措施不力引发欧债危机 |
5.2 欧债危机的本质与根源 |
5.2.1 欧债危机的本质是货币危机 |
5.2.2 欧债危机的根源是信用危机 |
5.3 欧元国际化影响欧债危机的机制 |
5.3.1 货币政策独立性消失导致汇率调节机制失效 |
5.3.2 欧元国际化导致国别化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失调 |
5.3.3 欧元国际化引致债务错觉导致市场机制失灵 |
5.3.4 欧元国际化引发欧美地缘经济之争导致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失衡 |
第6章 欧元国际化对欧债危机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选取和数据选择 |
6.1.1 变量选取 |
6.1.2 数据选择及来源 |
6.2 计量分析 |
6.2.1 单位根检验 |
6.2.2 个体随机效应回归Hausman检验 |
6.2.3 个体固定效应似然比检验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欧元区货币体制的局限性 |
6.3.2 货币国际化加剧了欧元区内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脆弱性 |
6.3.3 货币国际化增加了欧元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 |
第7章 欧元国际化和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
7.1 欧债危机对欧元区的影响 |
7.1.1 欧债危机对欧元区经济的冲击 |
7.1.2 欧债危机逼迫欧元区国家进行财政政策的调整 |
7.1.3 欧债危机逼迫欧元区加强了经济治理制度建设 |
7.1.4 欧债危机导致欧洲社会动荡 |
7.2 欧债危机暴露出的问题 |
7.2.1 欧元天生的缺陷 |
7.2.2 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
7.2.3 欧洲央行的制度缺陷 |
7.2.4 福利长期超载 |
7.2.5 金融监管不力 |
7.2.6 救助机制缺失 |
7.3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
7.3.1 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应审慎开展 |
7.3.2 应加大对地方债的整治力度 |
7.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协调运用 |
7.3.4 社会保障政策稳步推进 |
7.3.5 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和完善危机救助机制 |
7.3.6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该有序推进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经济安全文献梳理及综述 |
一、国外经济安全文献梳理及评述 |
二、国内经济安全文献梳理及评述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文献梳理及综述 |
一、国外丝绸之路经济带文献梳理及评述 |
二、国内丝绸之路经济带文献梳理及评述 |
第三节 本文创新点及特色 |
一、理论创新 |
二、模型拓展 |
第三章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影响的理论体系 |
第一节 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基础 |
一、国家经济安全内涵 |
二、传统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基础 |
三、本文对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基础的拓展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理论基础 |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界定 |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理论基础 |
第三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 |
二、理论分析框架的验证 |
第四章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基本内容 |
第一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内涵及维度 |
一、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内涵 |
二、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维度 |
第二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核心目标及保障措施 |
一、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核心目标 |
二、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措施 |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风险评估及趋势预测 |
第一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风险评估 |
一、风险评估模型选择依据 |
二、风险评估模型选择优势 |
三、指标体系设计 |
四、评估分析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趋势预判 |
一、预测模型 |
二、预测结果 |
三、预判分析 |
第六章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 |
第一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影响 |
一、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及发展历程 |
二、基于计量模型的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 |
三、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发展态势下中俄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二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影响 |
一、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及发展历程 |
二、基于计量模型的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影响 |
三、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发展态势下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三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上合组织框架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合作的影响 |
一、上合组织框架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及进程 |
二、上合组织框架下中俄印大国经贸地位 |
三、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形势下上合组织多边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四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影响 |
一、欧亚经济联盟建设进程及目标 |
二、基于计量模型的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合作的影响 |
三、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形势下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五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美亚太地区博弈的影响 |
一、美国亚太战略布局及对华政策演变 |
二、美国亚太战略布局对中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阻碍 |
三、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态势对中美亚太地区博弈的影响 |
第七章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影响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中国应对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校期间获得奖项、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9)欧元区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一) 希腊 |
(二) 爱尔兰 |
(三) 葡萄牙 |
(四) 西班牙 |
(五) 塞浦路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一) 主权违约与政治基础 |
(二) 主权违约与财政政策及可持续性 |
(三) 主权违约与货币政策 |
(四) 主权违约与金融市场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论文逻辑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逻辑结构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演进和特征 |
第一节 欧元区之前的货币联盟及教训 |
一、欧元区之前的货币联盟 |
(一) 奥匈货币联盟 |
(二) 美国货币联盟 |
(三) 苏联货币同盟 |
(四) 捷克斯洛伐克货币同盟 |
二、货币联盟崩溃带来的教训 |
第二节 欧元区的发展历程 |
一、欧元区的发展历程 |
二、欧元区的历史贡献 |
第三节 主权债务违约的定义和判定 |
一、主权债务违约的定义 |
二、希腊主权债务违约的判定 |
第四节 近代欧洲的主权债务违约历史 |
一、近代欧洲的主权债务违约概况 |
二、近代希腊的主权债务违约史 |
第五节 货币联盟内主权债务危机的预期自我实现 |
一、一般主权国家的违约预期自我实现 |
二 货币联盟成员国主权违约预期的自我实现 |
第三章 主权违约的的政治基础及架构 |
第一节 主权违约的政治基础 |
一、政局变动与违约意愿 |
二、政治体制与违约意愿 |
第二节 成员国的政治架构与违约风险 |
一、成员国政局的非正常变动 |
二、南欧国家的政治体制与违约风险 |
第三节 “民主赤字”给主权违约带来的影响 |
一、欧元区政治治理的“民主赤字” |
二、民主赤字对主权违约的影响 |
(一) 民主基础的流失 |
(二) 趋同标准及SGP |
(三) 政治领导和危机管理 |
第四章 欧元区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一节 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架构与冲突 |
一、财政-货币政策的架构 |
二、财政-货币政策的冲突 |
第二节 财政纪律与政策协调 |
一、债务危机爆发前的财政纪律与政策协调 |
(一) SGP等财政纪律松懈 |
(二) 财政约束软化的原因 |
二、债务危机爆发后的财政纪律与政策协调 |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与措施 |
一、欧元区的金融架构 |
二、债务危机爆发前的预防性货币政策 |
(一) 预防性货币政策操作 |
(二) 实施效果评析 |
三、债务危机期间的货币政策操作 |
(一) 证券市场计划的实施 |
(二) 实施效果评析 |
四、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部门紧张加剧时的货币政策反应 |
(一) 以长期再融资操作为代表的非传统货币政策 |
(二) 直接货币交易计划 |
五、小结 |
第四节 危机管理制度与措施 |
一、应急融资措施 |
二、危机管理中的约束与治理制度 |
三、危机管理的效果 |
第五章 宏观经济失衡与部门资产负债表转移 |
第一节 欧元区的经常项目失衡 |
一、区内各国经常项目失衡加剧 |
二、经常项目失衡的根源 |
第二节 通货膨胀率的分化 |
一、通货膨胀分化的表现 |
二、通货膨胀分化的原因 |
第三节 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分化 |
一、单位劳动力成本趋同的构想 |
二、单位劳动力成本分化的加剧 |
三、单位劳动力成本分化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
(一) 工资竞争力 |
(二) 财政贬值 |
(三) 生产率 |
第四节 部门资产负债表的风险传导 |
一、部门资产负债表理论 |
二、部门资产负债表间的风险传导 |
第六章 福利政策、财政可持续性与主权违约风险 |
第一节 福利政策与违约风险 |
一、南欧国家的福利模式 |
二、福利制度对政府债务的影响 |
第二节 财政可持续性与违约风险 |
一、财政可持续性的定义和衡量指标 |
(一) 财政可持续性的定义 |
(二) 财政可持续性的衡量指标 |
二、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
(一) 人口结构变化 |
(二) 债务规模 |
(三) 基本余额和政府资产 |
(四) 或有债务与隐性债务 |
三、个别欧元区国家的财政可持续性分析 |
第七章 金融市场对主权违约风险的评估和传染 |
第一节 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评估 |
一、主权债务违约风险评估的决定因素 |
(一) 政治风险 |
(二) 经济结构和增长前景 |
(三) 财政灵活性 |
(四) 货币政策灵活性 |
(五) 外部金融条件 |
二、从主权债券利差看违约风险 |
(一) 理论框架 |
(二) 关键的偿付能力变量 |
(三) 主权债券利差模型 |
(四) 金融危机的效应 |
三、PIIGS五国的主权违约风险分析 |
(一) 意大利 |
(二) 希腊 |
(三) 葡萄牙 |
(四) 爱尔兰 |
(五) 西班牙 |
第二节 欧元区主权违约风险的传染 |
一、主权违约风险传染的定义及特征 |
(一) 风险传染的定义 |
(二) 风险传染的特征 |
二、欧元区的违约风险传染的经验认识 |
三、基于CDS变动的风险传染模型 |
(一) 模型基础和假设 |
(二) 模型构建 |
(三) 检验结果 |
(四) 相关结论 |
第八章 主权违约风险的对策及欧元区的未来 |
第一节 退出欧元区的障碍和灾难性后果 |
一、退出欧元区的经济、法律和技术障碍 |
(一) 退出的经济障碍 |
(二) 退出的政治障碍 |
(三) 技术和法律障碍 |
二、南欧国家退出欧元区的后果 |
(一) 退出情景的构想 |
(二) 退出欧元区对希腊的影响 |
(三) 退出欧元区对全球经济的衍生影响 |
(四) 经济政策后果 |
三、德国退出欧元区的后果 |
(一) 德国退出欧元区的经济后果之定性分析 |
(二) 德国退出欧元区的经济后果之定量分析 |
第二节 建立财政联盟 |
一、解决财政失衡的方向 |
(一) 降低风险:解决政府治理失败 |
(二) 风险共担:对冲特定国家风险 |
(三) 抑制溢出效应和风险传染 |
二、建立财政联盟的措施 |
(一) 财政政策的强化监督 |
(二) 临时性转移支付或共同公共产品的提供 |
(三) 银行业的共同财政后援 |
(四) 欧元区中央层面的借贷 |
三、财政融合的优劣势分析 |
(一) 财政融合的好处 |
(二) 财政融合的成本 |
四、财政联盟会变成转移支付联盟吗? |
第三节 建立银行联盟 |
一、建立银行联盟对欧元区的动机 |
二、银行联盟的架构 |
(一) 银行联盟的逻辑架构 |
(二) 单一监管机制 |
(三) 单一处置机制 |
(四) 共同安全网 |
(五) 银行联盟的覆盖范围 |
三、建立银行业联盟的重要进展 |
第四节 2014-2019年欧元区的改革方向 |
一、加强经济纪律和约束 |
(一) 公共财政 |
(二) 经济政策 |
(三) 金融部门 |
二、推动成员国的协调和团结 |
(一) 降低债务规模,而不仅仅是财政紧缩 |
(二) 经济冲击的吸收 |
(三) 金融危机的联合管理 |
三、欧元区的政治架构 |
(一) 新的欧元区公约? |
(二) 经济治理程序 |
专有名词简介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欧债危机背景下的中欧经贸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欧债危机成因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欧债危机背景下中欧经贸关系的研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1.3.1 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际贸易理论 |
2.1.1 古典贸易理论 |
2.1.2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2.1.3 新贸易理论 |
2.1.4 新新贸易理论 |
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2.1 西方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 |
3 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 |
3.1 改革开放前的中欧经贸关系 |
3.1.1 1949-1959年的中欧经贸关系 |
3.1.2 1960-1978年的中欧经贸关系 |
3.2 中国“入世”前的中欧经贸关系 |
3.2.1 1979-1990年的中欧经贸关系 |
3.2.2 1991-2001年的中欧经贸关系 |
3.3 中国“入世”后的中欧经贸关系 |
3.3.1 中欧贸易的发展特点 |
3.3.2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 |
3.3.3 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 |
3.3.4 中国与欧盟部分主要成员国的经贸关系 |
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程、原因与影响 |
4.1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进程 |
4.1.1 欧债危机的爆发阶段(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 |
4.1.2 欧债危机的扩散阶段(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 |
4.1.3 欧债危机的深化阶段(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 |
4.1.4 欧债危机的缓和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 |
4.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 |
4.2.1 欧债危机的内因 |
4.2.2 欧债危机的外因 |
4.3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 |
4.3.1 对欧盟经济的影响 |
4.3.2 对欧盟对外关系的影响 |
4.3.3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5 欧债危机背景下的中欧贸易 |
5.1 欧债危机背景下的中欧货物贸易情况 |
5.1.1 贸易规模 |
5.1.2 贸易差额 |
5.1.3 对外贸易商品种类 |
5.1.4 中国与欧盟主要成员国的贸易情况 |
5.2 欧债危机背景下的中欧服务贸易情况 |
5.2.1 贸易规模与贸易差额 |
5.2.2 贸易结构 |
5.2.3 中国与欧盟主要成员国的服务贸易情况 |
5.3 中国对欧盟出口产品竞争力分析 |
5.3.1 中国对欧盟出口产品竞争力指标分析 |
5.3.2 中国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利益分析 |
5.4 欧债危机背景下影响中欧贸易的主要因素 |
5.4.1 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影响 |
5.4.2 影响中欧贸易的其他因素 |
5.5 中欧贸易的发展趋势 |
6 欧债危机背景下的欧盟对华直接投资 |
6.1 欧债危机背景下的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情况 |
6.1.1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规模 |
6.1.2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的地位 |
6.1.3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的国别结构 |
6.1.4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 |
6.1.5 欧盟企业对华投资的目的 |
6.2 欧盟主要成员国对华直接投资状况 |
6.2.1 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情况 |
6.2.2 法国对华直接投资情况 |
6.2.3 英国对华直接投资情况 |
6.2.4 荷兰对华直接投资情况 |
6.3 欧债危机对欧盟在华直接投资的影响 |
6.3.1 欧债危机削弱了欧盟对外投资的能力 |
6.3.2 欧债危机通过中欧贸易影响欧盟对华投资 |
6.4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
6.4.1 投资规模 |
6.4.2 投资地域 |
6.4.3 投资产业 |
7 欧债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 |
7.1 欧债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情况 |
7.1.1 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规模与地位 |
7.1.2 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国别结构 |
7.1.3 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 |
7.1.4 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方式 |
7.2 中国对欧盟主要成员国的投资状况 |
7.2.1 中国对英国的直接投资 |
7.2.2 中国对德国的直接投资 |
7.2.3 中国对法国的直接投资 |
7.2.4 中国对卢森堡的直接投资 |
7.3 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对欧盟FDI的促进与抑制因素 |
7.3.1 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促进因素 |
7.3.2 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抑制因素 |
7.4 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
7.4.1 投资规模将扩大 |
7.4.2 跨国并购项目数将进一步增加 |
8 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中国政府的对策 |
8.2.2 中国企业的对策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2002年—2003年欧元区季度GDP及构成增速(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王国志. 吉林大学, 2021(01)
- [2]特朗普时期美欧军费分担矛盾研究[D]. 韩春阳.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4)
- [3]中国外汇市场直接干预的现状及对策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探析[D]. 黄奕.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4]开放经济条件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传染及预警研究[D]. 罗茜. 中央财经大学, 2020(02)
- [5]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D]. 王珏帅.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6]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7]欧元国际化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研究[D]. 王凡一. 吉林大学, 2018(12)
- [8]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 刘伟. 新疆财经大学, 2018(02)
- [9]欧元区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研究[D]. 杨君.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10]欧债危机背景下的中欧经贸关系研究[D]. 牟岚. 东北财经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