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亚达产品入围“设计奥斯卡”(论文文献综述)
李北[1](2021)在《一年一度秋风劲》文中认为一年一度的日内瓦钟表大奖GPHG(Grand Prix D’Horlogerie de Geneve)又来了。近日,GPHG官网公布了2021年度GPHG提名奖。14个奖项共84款各具特色的入围手表精彩纷纭,一如既往地包括并覆盖了高技术、高颜值、高附加值手表的全类别,再次展示出钟表创新的开放性和多元化特色。
王平聚[2](2014)在《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形成与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指出:“文化成分也是影响经济和政体绩效变化的核心”。“深圳奇迹”得益于其创新文化的引导和推动。针对当前深圳创新文化的研究薄弱,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结构式叙述,本研究尝试将创新文化作为一个系统,从系统形成与演变角度,采用历史与逻辑辩证法,结合亲身体验基础进行学理探讨,考察、分析其生成、成长、发展与跃迁过程,希冀为理解深圳的发展和创新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补充。“创新文化”指“促使可支配原材料和力量进行重新组合的理想、价值观、信念”。创新文化的抽象性决定了对它的认识理解必须通过它的外层表征,包括资源和力量的组合方式及组合成效、制度规则、行为表现等。创新文化系统的演变过程,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扬弃。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冒险、宽容”、“开放、实干”、“学习、创新”、“自强、自主”四个阶段,演变动力主要来自于环境变化、人的需求、组合效果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圳原有的资源和力量组合方式的低效性,可支配资源和力量的稀缺性,以及资源和力量组合条件与环境的恶劣性,使深圳移民文化和海洋文化中的冒险与宽容气质得以复兴,从而使深圳探索出新的资源和力量的组合方式。尽管探索出了新的资源和力量组合方式,但因仍受原有思想和体制的制约,资源和力量组合的成效不能有效充分发挥,从而开放精神和实干气质得以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以及“干中学”的知识积累,模仿创新不断出现,从而使深圳的创新、创新文化不断得以系统化。随着走向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圳创新文化系统在跃迁提升中“自主自强”精神气质得到了弘扬和加强。深圳创新文化系统在演进过程中具有连续性、继承性和发展性,每一阶段都包含了前一阶段的精神气质。因而,以“自主自强”精神为主要特征的成熟阶段,包含了冒险、宽容、开放、实干、学习、创新、自强、自主八个要素。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连续演化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法规、规章的支持和引导,政府所制定的制度、政策、规章基本上都得到较好落实,政府与民众之间形成了良性的相互作用。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弥补了深圳创新文化系统以往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深化文化研究中对物质、制度、精神之间相互作用的把握,同时还为理解地方性知识、文化传统的演变提供了新的例证。
刘译蔚[3](2014)在《工业设计评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设计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工业设计评价和奖励制度,是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的有力举措。世界众多工业强国如德国、美国、日本等,都有其世界级的工业设计奖项,来评价与衡量工业产品的设计能力与科技哲学。近年来,我国涌现了多个工业设计奖项,而且我国企业和设计机构在国际知名工业设计奖项中的获奖消息不断。因此对于工业设计奖项的研究和探讨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本研究的主旨在于探讨:1)工业设计评奖究竟能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2)国内外工业设计评奖机制的现状如何,这些评奖机制是否存在问题。本研究经由理论探讨,阐述了工业设计的定义及其内涵的发展,何为奖项和评奖机制,以及工业设计评奖机制构成的基本要素。其次,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知名工业设计奖项:美国IDEA设计奖、德国红点设计奖、德国IF设计奖、日本G-mark奖、韩国好设计奖和澳大利亚国际设计奖,对以上六大工业设计奖项,从评奖机构及奖项运作模式、评奖范围、评奖类别、奖项设置、评奖标准、评委结构与评审方法、奖励措施以及奖项比较等方面进行纵向梳理和现状分析。然后,以问卷调研和企业访谈的方式,以具有参评并有获得国际国内知名工业设计奖项经历的企业和设计机构,作为调查和访谈对象,运用定量研究了解中国企业参与工业设计奖项的整体现状,再透过定性研究挖掘中国企业的参评心理、获奖心理、获奖收益以及现有国际国内工业设计评奖机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后,结合梳理出的我国工业设计评奖机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个人思考和对策建议。希望研究的成果,可作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和对未来举办工业设计奖项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借鉴。
叶键[4](2008)在《“中国制造”要转型为“中国创造”》文中认为本报讯记者叶键报道:第五届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奖(CIDF)昨日在深圳举行。 据悉,本届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奖主要活动内容为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奖入围产品展示及交易洽谈、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奖评审会、2008第五届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高峰论坛及巅峰对话、中
裴倩敏,郭璞[5](2007)在《让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记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文中研究指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主要从事钟表与零配件的制造和销售及瑞士名表的销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手表制造企业,也是制表
李黄珍[6](2007)在《徐东升 做最快乐的雇主和员工》文中研究说明连续11年名列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一;“飞亚达为您报时”的广告语让全中国认识了飞亚达品牌;中国航天员佩戴着飞亚达两次升入太空——中国第一只航天表,证明飞亚达跻身世界三大航天表品牌的实力……从“一旦拥有,别无所求”到今天的“我的时刻”“我的非凡一刻,我的轻松一刻”……飞亚达用辉煌的成绩见证着中国的钟表行业正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蔡宁宁,孙磊[7](2007)在《设计以人为本 奢华源于文化——访飞亚达集团首席设计师孙磊》文中研究说明
伟桐[8](2006)在《老板电器 秀外慧中平衡术》文中认为日前,有着中国工业设计界奥斯卡奖之称的第四届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奖(CIDF)颁奖盛典顺利召开。国内厨电行业中,老板电器的代表产品738#吸油烟机一举夺得综合类产品创新设计奖金奖,“老板设计团队”同时获得了“创新设计之星”的奖项。根据资料显示,未来5年里,中国厨卫业将会有1000亿的市场份额。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资本涌动将出现,厨卫市场面临高端品牌引领市场的格局调整。老板集团营销总经理赵继宏认为,好的产品设计应当寻求产品创新设计与功能的最佳契合点,贯穿各项标准化理念,才是产品保持生命力的不变“法宝”,是品牌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吕芸[9](2005)在《兼收并蓄 融会贯通——与飞亚达集团首席设计师孙磊面对面》文中研究表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孙磊的大名我是早已知晓, 因为飞亚达许多申请专利的手表和获奖手表的设计部出自他手,专利证书上专利权人 后面的落款“孙磊”不断刺激着我的视觉,孙磊何许人也?竟能设计出如此多吸引人 眼球的手表外观。不知不觉中,我脑海里给孙磊画出这么一幅肖像:三块石头摞在一 起,肯定是个男人,而且个子不高,削瘦,一定是留有马尾辫的,一副玩世不恭的酷 样。初见孙磊,高大矫健的他与我自定义的孙磊没完全画上等号,身材且不必说,主 要是他没留马尾辫;温和的面部表情中透出些许坚毅与自信;衣着时尚但不失庄重, 并非一般时尚人物那样与常人格格不入;虽不很酷,但很帅;与他交谈中,不时能感 受到他的睿智与意气风发。飞亚达这位充满智慧的设计师是如何创作出那么多成功的 产品?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晓时[10](2003)在《飞亚达产品入围“设计奥斯卡”》文中认为 提起德国汉诺威ICSID组织的IF DESIGN AWARD设计奖,国人可能还比较陌生,但在国外这却是个影响广泛的设计奖项。这个设计大奖开始于1954年,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在这个奖项的历史上,每年有幸入围和获奖的产品都是诸如奔驰、宝马的新款汽车、IBM、苹果电脑、NIKE运动鞋等国际知名企业
二、飞亚达产品入围“设计奥斯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亚达产品入围“设计奥斯卡”(论文提纲范文)
(2)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形成与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提出与选题缘由 |
1.1.2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已有的创新文化研究与文献分析 |
1.2.1 国外创新文化研究 |
1.2.2 国内创新文化研究 |
1.2.3 深圳创新文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简述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创新文化系统演变研究的原理思考 |
2.1 创新文化系统的概念内涵 |
2.1.1 创新概念与创新文化概念 |
2.1.2 文化概念与创新文化概念 |
2.2 创新文化系统的一般构成 |
2.2.1 关于创新文化系统构成的分析理解 |
2.2.2 创新文化系统的构成与分析 |
2.3 创新文化系统演变的基本原理 |
2.3.1 文化系统的演变问题 |
2.3.2 从文化系统系统演变看创新文化系统的分析路径 |
第3章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起源:冒险、宽容精神的复苏 |
3.1 创新文化系统起源前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
3.1.1 资源和力量上面临的危机 |
3.1.2 深圳河两岸形成巨大反差 |
3.1.3 深圳资源和力量组合条件环境的低起点 |
3.2 深圳可支配资源和力量获取和重新组合探索的精神气质 |
3.2.1 原住民海洋渔猎文化、移民文化、商业文化中的宽容气质 |
3.2.2 原住民海洋渔猎文化、移民文化、商业文化中的冒险精神 |
3.3 冒险与宽容精神气质复兴的制度动力 |
第4章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成长:开放、实干精神的形成 |
4.1 深圳基础设施建设与“三来一补”资源力量组合方式的形成 |
4.1.1 深圳基础设施建设 |
4.1.2“三来一补”资源组合方式的形成 |
4.2 深圳创新文化的成长:突破思想禁地、打破平均主义 |
4.2.1 突破思想禁地的“开放精神”的崛起 |
4.2.2 打破集体平均主义实干精神的形成 |
4.3 开放与实干精神形成的制度推手 |
第5章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发展:学习与创新观念的增强 |
5.1 科技创新从无到有、从零星到系统化 |
5.1.1 从无到有的起步和发展 |
5.1.2 走向“正规军”的迅速增长 |
5.2“三来一补”与“山寨”中的“干中学”与创新 |
5.2.1 知识和能力提高与“干中学” |
5.2.2 学习追赶导向中的创新文化 |
5.3 学习与创新观念增强的制度推动 |
第6章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跃迁:自强自主精神的提升 |
6.1 深圳发展的科技创新路线与创新文化系统建设 |
6.2 深圳自主自强创新文化精神形成的三种路径 |
6.3 深圳创新文化提升三种路径的典型案例 |
6.3.1 引进模仿消化再创新路径提升创新文化典型案例 |
6.3.2 文化创意提升创新文化的实践 |
6.3.3 高端自主研发路径提升创新文化典型案例 |
6.4 自强自主精神气质构建中的制度动力 |
第7章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演变的概括与反思 |
7.1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演变阶段及其连续性 |
7.1.1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演化的四阶段 |
7.1.2 演化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
7.2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构成及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7.2.1 系统发展演变的沉淀与系统的层次性 |
7.2.2 系统中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
7.3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演变的再反思 |
第8章 创新点及后续研究问题 |
8.1 创新点 |
8.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工业设计评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与过程 |
2 工业设计评奖及奖励机制理论探讨 |
2.1 工业设计的定义及其内涵的发展 |
2.2 何为奖项 |
2.3 何为评奖机制 |
2.4 工业设计评奖机制构成的基本要素 |
3 国际工业设计评奖机制的现状分析 |
3.1 评奖机构及奖项运作模式 |
3.2 评奖范围 |
3.3 评奖类别 |
3.4 奖项设置 |
3.5 评奖标准 |
3.6 评委组成与评审方法 |
3.7 奖励举措 |
3.8 国际工业设计奖项比较 |
4 国内获奖企业调研分析 |
4.1 国内企业问卷分析 |
4.2 国内企业访谈分析 |
4.3 调研结果分析 |
5 我国工业设计评奖机制的对策建议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企业访谈纪要 |
致谢 |
(6)徐东升 做最快乐的雇主和员工(论文提纲范文)
带领飞亚达重回创新之路 |
让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 |
爱学习的领导和会学习的企业 |
生活:“游戏人生”的态度 |
(8)老板电器 秀外慧中平衡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家功”——内修“五大标准” |
内外兼修——维护健康厨房环境 |
相关链接 |
中国工业设计之“奥斯卡”盛典闭幕“老板”满载殊荣 |
四、飞亚达产品入围“设计奥斯卡”(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年一度秋风劲[J]. 李北. 钟表, 2021(05)
- [2]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形成与演变研究[D]. 王平聚. 清华大学, 2014(05)
- [3]工业设计评奖机制研究[D]. 刘译蔚. 中央美术学院, 2014(08)
- [4]“中国制造”要转型为“中国创造”[N]. 叶键. 民营经济报, 2008
- [5]让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记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J]. 裴倩敏,郭璞.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21)
- [6]徐东升 做最快乐的雇主和员工[J]. 李黄珍. 职业, 2007(01)
- [7]设计以人为本 奢华源于文化——访飞亚达集团首席设计师孙磊[J]. 蔡宁宁,孙磊. 中国信用卡, 2007(01)
- [8]老板电器 秀外慧中平衡术[J]. 伟桐. 中国住宅设施, 2006(06)
- [9]兼收并蓄 融会贯通——与飞亚达集团首席设计师孙磊面对面[J]. 吕芸. 钟表, 2005(S1)
- [10]飞亚达产品入围“设计奥斯卡”[J]. 晓时. 钟表,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