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宋官窑有关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侯样祥[1](2021)在《乾隆陶瓷诗里的陶瓷文化》文中研究表明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化皇帝"。他一生以诗歌为伴,创作的诗歌至少有43719首,其中陶瓷诗249首,在中国千年陶瓷诗创作史上,制造了一个难以逾越的文化"高峰"。乾隆的陶瓷诗,涉及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名窑与名器,特别是宋代名窑名器,无异于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名窑名器史读本。作为文化修养相当了得的陶瓷鉴赏大家,乾隆在陶瓷诗中,充分展现了自己对陶瓷审美的独特视角与鉴赏意趣,在中国陶瓷审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亟待建构的中国陶瓷文化学体系,乃至中国工艺文化学体系而言,乾隆陶瓷诗是不可多得的"可居"之"奇货"。
侯样祥[2](2021)在《乾隆陶瓷诗里的宋窑》文中提出乾隆一生不仅在陶瓷收藏上"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而且还创作有249首以陶瓷为主要咏题对象的诗歌。在中国历代名窑名器中,乾隆尤其偏爱两宋窑器,专门咏题宋陶与宋瓷的诗歌达172首,即是明证。在陶瓷诗中,乾隆可谓是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自己对宋窑的看法,如,世间宋瓷方是瓷、名窑林立数两宋、类玉类冰宋窑美、赵宋澄泥不输瓷等等,此外还有"七大名窑"说、"官窑为魁"说、"澄泥如玉"说等等。显然,在中国陶瓷史尤其是宋代陶瓷史研究中,乾隆的陶瓷诗为"以诗证史"提供了重要历史文献。
王璟亚[3](2019)在《唐代瓷器艺术风格对宋代的影响》文中认为唐代瓷器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宋代瓷器产生了重要影响。唐宋瓷器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这一风格的确立是在瓷器种类的增加、工艺的进步、装饰手法的多样以及装饰题材丰富的基础上完成的。在唐代瓷器艺术风格形成的过程中,不仅有对前代的借鉴,更有唐代的积极创新,同时带有中西文化交流大背景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最终形成了独特而兼具开创性的艺术风格,是划时代的创举,对后世瓷器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瓷器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对唐代瓷器的艺术成就充分借鉴,唐代瓷器的烧造工艺以及装饰手法都可以在宋代的瓷器艺术中得到体现,唐代开创的胎装饰、釉装饰、彩绘瓷、器形、后期加工以及装烧工艺的改善,在宋代得到发扬光大。宋代瓷器在唐代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了烧造工艺、釉料配方、装饰手法等,从而呈现出新的艺术面貌。宋代将唐代开创的瓷器以釉质釉色为基本审美的艺术风格确立下来,并在胎装饰和彩绘瓷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宋代同时也在瓷器艺术风格的发展方面取得突破,创立了新的瓷器艺术审美元素,显现出明确的时代特征,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瓷器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宫廷用瓷、民间用瓷、宗教用瓷的种类进一步增加,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个主要阶层,瓷器的器型也更加丰富,满足了生活的多种需求,艺术风格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瓷器艺术审美也向着多元化发展,宫廷瓷器艺术审美与民间审美走向分化,并形成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满足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审美需求。这一时期也是古代起居方式的变化和完成期,高体家具在宋代的普遍使用,促进了瓷器使用的稳定化与规范化,瓷器的种类也得到扩展,对宋代瓷器艺术风格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毕业创作选择这一时期的瓷器纹饰进行再创作,纹饰是体现唐宋瓷器艺术风格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选取其中典型纹饰为目标,采用绘画的方式完成,最终以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配合传统卷轴和展柱的展出方式,概括性表现唐代瓷器艺术风格对宋代的影响以及这一时期部分瓷器纹饰的变迁。
田梓榆[4](2018)在《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用香历史悠久,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性格和情感精神的体现,作为传达中国香文化物质文明重要载体的香具,依香而生,香与器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行演进,是一笔亟待挖掘与整理、传承与发扬的珍贵财富。它们历经了数千多年朝代更迭的演变,是中国千年物质文化的凝结,从中可以窥见不同时代使用香具背后的社会生活、经济情况、制作工艺、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的历史变迁。早在上古时代,先民们就开始焚烧芳香类植物,室内焚香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用香目的以清洁、抑菌、驱虫等功能性为主。两汉时期,熏香风气由贵族阶层向普通平民逐渐衍生,出现了炉身较浅、熏燃草本植物的豆式炉。随着丝绸之路的开启,中土与西域国家之间发生了贸易往来,外域的树脂类香料开始进入中国。相应地,香具的形制也在发生变化,能够在炉身内堆起香灰,放上树脂类的香料并以炭火熏燃的博山炉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显现,佛教元素逐渐出现在的香具的制作上。隋唐时期,因外域文化的浸染融合和佛教的愈加兴盛,作为礼佛的重要活动的焚香,吸引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参与,供佛时使用异域风格的香具也随佛教在中国流行开来。因其开放、包容、富足的社会背景,香具的制作也极尽奢华、富丽,尤其流行富于异域风格的金属香具。宋代的崇文氛围使富有学问和教养的文人们成为政治与文化的精英阶层,他们的审美引领风尚,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尺,形成了符合文人美学趣味的宋代香具体系。北宋金石考古学兴起后,商周青铜器被文人们首先作为香具使用。由于宋代制瓷业的发达,南宋时,更是流行使用以瓷质仿青铜器造型的香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兴旺和城市市民阶层的形成,用香的群体也由文人阶层扩大到寻常的巷陌百姓,市民情趣香具的大量出现是宋代香具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明清的香事活动继承了宋元以来市井香的繁盛,仍旧以世俗间情调为主,精神层面的追求变得模糊,焚香深入民间,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本文选取建国以来考古发掘出土并具有香文化演进变化重要历史节点的代表性香具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和其他相关图像,并通过实验考古学的方法模拟并制作所讨论的典型香具的模型,设计各类科学实验,并对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践,从而得到对选取的典型香具制作成因、使用方法、使用原理更加科学、直观和理性的判断。找到隐藏在这些香具下的文化内涵、时代气息以及中国香文化发展史的脉络,为了解和解释中国古代文明提供更多的切入点和窗口。
唐小轩[5](2018)在《宋代文献中“汝州”“汝窑”“汝瓷”解读》文中研究说明一、宋代文献中有关汝窑的记述自北宋以来的史料记述中,对汝窑的描述颇多,正史虽鲜见记载,然于文人墨客的笔记史料中却较为常见,这其中真假良莠在所难免。今天的研究者对这些历史文献也有不同的认识和解读,如冯先铭先生对汝窑的文献是否可信提出了质疑[1]。李刚先生对《坦斋笔衡》还是《垣斋笔衡》的名称进行了考证,以及其中"京师"含义的认知[2]。
关宏[6](2016)在《关于北宋官窑若干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一、关于北宋官窑的文献记载宋代文献中涉及北宋官窑的史料只有两笔,其一是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撰《南村辍耕录》中所收宋叶寘《坦斋笔衡》,另一是同为陶宗仪撰《说郛》中所收宋顾文荐《负暄杂录》。两书所载略同,但有小异。据《南村辍耕录》①卷二十九引《坦斋笔衡》"窑器"条云:
王碧琳[7](2016)在《开封北宋官瓷器型美学特征与创新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开封北宋官窑瓷器以高贵的出身、清新的釉色、绝妙的开片、简约的器型、自然天成的气质使北宋官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中。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北宋官窑瓷器几经挫折而流传至今,在我国陶瓷发展中占有无可取代的地位。目前国内外对开封北宋官窑瓷器及其器型设计的研究还停滞不前,需要更进一步地研究探索,以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陶瓷文化。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力图总结北宋官窑瓷器器型美学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开封北宋官窑文化与现代陶瓷设计理念和方法的相融之路,以提升其创新性,扩展其使用范围,使其更好地融入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去。本文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图片资源分析法、田野调查法,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方面是结合古代文献资料和历史背景梳理北宋官窑瓷器的起源背景、历史沿革以及制作工艺。第二方面是在文献记载、实物图片、传世真品的基础上对北宋官窑瓷器的器型特征、装饰特征进行分类总结,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人文风情等分析其审美意蕴,得出其自然天成、实用性与观赏性完美结合的艺术风格。第三是通过多次田野调查,对开封“官窑”瓷器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合中国传统陶瓷器型设计规律和现代陶瓷器型设计规律对开封“官窑”瓷器进行创新设计实践:保留北宋官窑瓷器经典美学特征——釉色之美和开片纹理,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使用现代设计方法,满足现代社会审美需求,扩展其功能范围和创新思路,使其保有自我独特风格并完美融入现代日常生活。
李喜宽,崔海莲[8](2013)在《汝州张公巷窑的年代与性质问题探析》文中指出汝州张公巷窑自被发现以来便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但是其年代与性质至今尚未有定论。作者通过比较核实张公巷窑的出土遗物,以及宋、金、元代窑址、窖藏、墓葬中出土和其他窑场生产的瓷器,并参照宋金元的银器等,认为张公巷窑是建立于金代后期的一座官窑,也就是金代官窑,最终随金朝的灭亡而消失。
黄筱群[9](2013)在《宋代官府窑业制度探析》文中认为本文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及研究现状等。在研究现状部分,对学界相关的着作、论文逐一作了简介。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宋代官窑和宋代制瓷业背景的基本情况。本文所指官窑是以生产实用陶瓷器皿为任务的官府窑场。宋代制瓷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成熟和繁荣的时期,政府开办的官窑遍布范围较广。同时,宋朝政府对制瓷业的管理还表现在对瓷器生产和贸易征税、设官管理瓷税以及瓷器对外贸易等方面。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宋代官府窑业制度的内容。根据开办官窑的主体不同,官窑可分为地方官窑和中央官窑。官窑之中,人员任用、职能划分、工匠组织、劳动分工皆有制可循。中央官窑与地方官窑不同,其产品专供宫廷使用,具有垄断性。在中央官窑建立以前,宫廷瓷器的供应主要是通过赋税、政府购买和土贡。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宋代官窑制度与礼制的关系。宋代中央推行祭礼器制度改革,一改金属祭器为陶器,使陶瓷器从法制上步入祭祀礼坛。同时,定等级序尊卑的法律思想推动了中央建立直属官窑,凸显宫廷瓷器的御用性质,使御用器与民用器得以划分。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宋代官府窑业制度对整个制瓷业发展的影响。宋代官府窑业制度中发展的宫廷颁样制度推动了制瓷工艺的精进和瓷器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受宫廷文化的熏陶,瓷器也逐渐呈现出浓厚的人文气息和艺术性,从实用器走向了艺术品。最后为本文的结语,通过对史料的考察和分析,对宋代官府窑业制度给出一个整体性的评价。
赵文斌[10](2012)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遗址专指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物价值突出、影响深远的大型考古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我国大遗址保护领域的新兴事物,它践行了“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利用过程中促进保护”的理念,实现遗址保护与文化、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大遗址保护利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我国,围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相关研究近两年才开始兴起,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仅出台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细则(试行)》,目前针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研究成果多停留在论证是否需要建设以及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所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等方面,对于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系统地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理论研究尚属空白。本文站在风景园林专业的背景下研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模式,对于我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相关理论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为我国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做了积极探索和有益补充。本文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系统总结国外大遗址保护利用经验和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现有考古遗址公园案例,结合大遗址保护规划、风景名胜规划、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理论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在个性提炼和共性归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系统工作模式。研究成果涵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所涉及的现状分析、价值评估、规划理论、技术支撑、工作模式、范围划定、分区布局、保护展示、法制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内容,并提出各阶段规划内容相应的工作原则和解决办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无锡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项目,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促进研究的深入,使论文研究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大遗址保护的有效途径,她是一个复杂的、集大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的综合工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综合性难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必须以贯彻始终的考古工作为指导,在动态规划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大遗址的保护展示利用,达到大遗址保护成果的全民共享。本文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创新之路,初步搭建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管理的普适性工作框架体系,为相关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为实现我国大遗址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做出抛砖引玉的探索,可谓是一种前瞻性和时代性的彰显。
二、两宋官窑有关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宋官窑有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乾隆陶瓷诗里的陶瓷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乾隆诗歌里的陶瓷诗 |
二、乾隆陶瓷诗里的名窑名器 |
(一)宋代名窑尤其是官窑,为乾隆陶瓷诗的首要咏题对象 |
(二)明窑统计虽不及宋窑耀眼,但乾隆陶瓷诗对其盛赞有加 |
(三)乾隆虽十分向往“秘色”,但对“秘色”却误读不轻 |
三、乾隆陶瓷诗里的陶瓷美 |
(一)乾隆陶瓷诗将陶瓷“类玉”之美推向历史巅峰 |
(二)乾隆陶瓷诗中的陶瓷“抽象之美” |
(三)乾隆虽认可陶瓷缺陷美,但更欣赏陶瓷纯粹美 |
(2)乾隆陶瓷诗里的宋窑(论文提纲范文)
世间宋瓷方是瓷 |
名窑林立数两宋 |
类玉类冰宋窑美 |
赵宋澄泥不输瓷 |
小 结 |
(3)唐代瓷器艺术风格对宋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特点及创新点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唐代瓷器艺术风格的形成 |
2.1 南北朝至隋代瓷器艺术风格概述 |
2.2 唐代制瓷业的发展 |
2.2.1 唐代制瓷工艺的发展 |
2.2.2 唐代瓷器品种的增加 |
2.3 唐代瓷器对外来文化的借鉴 |
2.3.1 中外文化交流视野中的唐代瓷器 |
2.3.2 唐代瓷器对西亚金属器物艺术风格的借鉴 |
2.4 唐代瓷器艺术风格的形成 |
2.4.1 唐代对南北朝至隋代瓷器艺术风格的继承 |
2.4.2 唐代瓷器对其它材质器物装饰工艺的借鉴 |
2.4.3 唐代宫廷用瓷的出现 |
2.4.4 唐代瓷器“南青北白”艺术风格的形成与讨论 |
第三章 唐代瓷器艺术风格对宋代的影响 |
3.1 唐代瓷器“釉装饰”对宋代的影响 |
3.1.1 唐代青瓷艺术风格对宋代的影响 |
3.1.2 唐代白瓷艺术风格对宋代的影响 |
3.1.3 唐代窑变釉艺术风格对宋代的影响 |
3.1.4 唐宋时期绞釉艺术风格 |
3.2 唐代釉色釉质审美并重对宋代的影响 |
3.3 唐代瓷器“胎装饰”对宋代的影响 |
3.3.1 唐代划、剔、刻、印花工艺对宋代的影响 |
3.3.2 唐代瓷器造形对宋代的影响 |
3.3.3 唐代瓷塑艺术对宋代的影响 |
3.3.4 唐代绞胎瓷器对宋代的影响 |
3.4 唐代彩绘瓷器对宋代的影响 |
3.4.1 绘制技法的影响 |
3.4.2 纹饰题材的影响 |
3.5 唐代宫廷用瓷的出现对宋代的影响 |
3.6 唐代瓷器艺术风格形成过程对宋代的影响 |
3.6.1 唐代“南青北白”格局在宋代的嬗变 |
3.6.2 唐代瓷器艺术风格多样化探索对宋代的影响 |
第四章 宋代瓷器艺术风格的形成 |
4.1 宋代瓷器艺术风格的发展与确立 |
4.1.1 宋代瓷器艺术风格的发展 |
4.1.2 宋代瓷器艺术风格的创新 |
4.1.3 宋代瓷器艺术风格的确立 |
4.2 宋代瓷器艺术风格与主要社会阶层审美 |
4.2.1 宋代瓷器艺术风格与文人审美 |
4.2.2 宋代御用瓷器艺术风格与宫廷审美 |
4.2.3 宋代民窑瓷器艺术风格与民间审美 |
4.3 宋代瓷器艺术风格的影响 |
4.3.1 宋代瓷器艺术风格的影响 |
4.3.2 宋代瓷器艺术风格影响的意义 |
第五章 起居方式影响下的唐宋瓷器艺术风格 |
5.1 坐姿演变背景下的唐宋瓷器艺术风格 |
5.1.1 演变时期坐具与承具的变化 |
5.1.2 坐姿过渡时期对唐宋瓷器使用的影响 |
5.2 起居方式影响下唐宋瓷器艺术风格变化 |
5.2.1 器形的增加 |
5.2.2 陈设瓷的大量出现 |
第六章 唐宋时期瓷器艺术风格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6.1 唐宋时期三彩陶瓷器的艺术风格 |
6.1.1 唐代三彩器物的艺术风格 |
6.1.2 宋、辽、金三彩艺术风格 |
6.1.3 建筑釉陶与三彩风格的交融 |
6.2 唐宋时期瓷器款识的艺术风格及影响 |
6.2.1 刻划款 |
6.2.2 印记款 |
6.2.3 书写款 |
6.2.4 唐宋时期瓷器款识风格的影响 |
6.3 唐宋时期的宗教用瓷 |
6.3.1 唐代佛教用瓷器的艺术风格 |
6.3.2 宋代佛教用瓷器的艺术风格 |
第七章 唐代与宋代瓷器纹饰的表现与展示应用 |
7.1 唐宋时期瓷器纹饰艺术风格的特征 |
7.1.1 唐代瓷器纹饰艺术风格特征 |
7.1.2 宋代瓷器纹饰的特征 |
7.2 唐宋时期瓷器纹饰的表现与意义 |
7.2.1 唐宋时期瓷器纹饰的绘画表现 |
7.2.2 唐宋时期瓷器纹饰的绘画表现的意义 |
7.3 唐宋时期瓷器纹饰的展示应用 |
7.3.1 传统卷轴形式展示 |
7.3.2 展柱展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原因和意义 |
四、资料选取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贵族生活的衍生——汉代香具 |
第一节 背景 |
第二节 博山炉——以满城汉墓出土器物为例 |
一、博山炉基础模型的形成 |
二、满城汉墓出土的博山炉 |
三、博山炉定名考释 |
四、博山炉的产生背景 |
五、博山炉的使用 |
六、博山炉的燃熏实验(图 1-15) |
第三节 豆式熏炉 |
一、豆式熏炉的起源和用途 |
二、博山炉形成前、后出土豆式熏炉形制的变化和原因 |
三、从马王堆一号墓出土彩绘豆式熏炉及燃烧残余物看豆式熏炉的燃熏方法 |
四、模拟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陶质豆式熏炉(433)燃熏实验 |
五、豆式熏炉的使用和功能 |
六、熏笼与豆式熏炉的搭配组合 |
七、前博山炉时期的铜质豆式熏炉 |
八、后博山炉时期豆式熏炉的演变 |
第四节 过渡期的四连体熏炉 |
一、南越王墓出土四连体熏炉概况 |
二、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带来域外树脂类香料 |
三、树脂类香料促使本土香具发生变革 |
四、博山炉在空间中使用的局限性 |
五、四连体熏炉的出土情况 |
六、以南越王墓出土铜质熏炉为参照划分过渡时期出土熏炉发展的两个方向 |
第二章 佛教西来的影响——唐代香具 |
第一节 背景 |
第二节 、“钓香炉”意象——贴佛像炉、鼎式炉、提环香炉 |
一、贴佛像炉 |
二、鼎式炉 |
三、提环香炉 |
第三节 柄香炉 |
一、柄香炉释名 |
二、早期的柄香炉 |
三、域外的柄香炉 |
四、佛教中的执香炉行香礼仪 |
五、狮子镇柄香炉 |
六、其他材质的柄香炉——不成功的发明 |
七、柄香炉与香宝子 |
第四节 束腰炉与高足炉 |
一、束腰炉 |
二、高足炉的图像和实物 |
第五节 香囊 |
一、香囊的定义 |
二、香囊的构造原理 |
三、香囊名实关系的确立 |
四、存世的13件唐代香囊 |
五、香囊的使用方式 |
六、名物的转换与错位 |
七、香囊焚香实验 |
第三章 诗意化的文人情调——宋代香具 |
第一节 背景 |
一、宋代文化和审美基调的制定——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兴起 |
二、浓厚的人文气息——市民阶层出现 |
三、金石考古学引发复古情结 |
四、禅宗思想和理学对宋代香具的影响 |
五、中国香具发展的新高度 |
第二节 卍字炉 |
一、由北宋吕氏家族墓园出土卍字石香炉引起 |
二、卍字符号考释 |
三、卍字炉——北宋文人的香炉形制 |
四、卍字炉归类和使用方式——篆香炉和香篆 |
五、卍字炉香篆熏燃实验 |
附:关于卍字炉用途的思考 |
第三节 南宋仿古体系香炉 |
一、南宋仿古体系香炉产生背景综述 |
二、南宋仿古体系香炉 |
三、隔火熏香与仿古型香炉的使用 |
四、宋式陶瓷香炉焚香适用性实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开封北宋官瓷器型美学特征与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开封北宋官窑瓷器概述 |
第一节 北宋瓷器的辉煌 |
一、北宋瓷器的辉煌地位 |
二、宋代五大名窑 |
第二节 开封北宋官窑瓷器的起源 |
一、北宋皇家御用瓷的演变 |
二、宋徽宗“弃汝兴官” |
第三节 开封北宋官窑瓷器的历史沿革 |
一、北宋官瓷与南宋官瓷 |
二、乾隆皇帝与北宋官瓷 |
三、复兴之路 |
第四节 开封北宋官窑瓷器的制作 |
一、前期准备 |
二、制作工艺与流程 |
三、“炉火纯青” |
第三章 开封北宋官窑瓷器器型美学特征 |
第一节 开封北宋官窑瓷器器型分类 |
一、饮食器类 |
二、文房器类 |
三、陈设器类 |
四、花架器类 |
五、娱乐器类 |
第二节 开封北宋官窑瓷器装饰特征 |
一、釉的玉感 |
二、釉的纹片 |
三、“紫口铁足” |
第三节 开封北宋官窑瓷器的审美意蕴 |
一、实用性与观赏性 |
二、自然天成的装饰 |
第四章 开封“官窑”瓷器器型创新设计研究 |
第一节 开封“官窑”瓷器器型创新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器型创新现状调查 |
二、器型创新现状的问题与不足 |
三、器型创新的建议 |
第二节 开封“官窑”瓷器器型创新设计规律 |
一、中国传统陶瓷器型设计规律 |
二、现代陶瓷器型设计规律 |
三、陶瓷器型设计规律在开封“官窑”瓷器器型创新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开封“官窑”瓷器器型创新设计方法与理念 |
一、开封“官窑”瓷器器型创新设计方法分析 |
二、开封“官窑”瓷器器型创新设计理念分析 |
第四节 本人开封“官窑”瓷器器型创新设计实践 |
一、创作思路 |
二、设计实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与不足 |
第二节 后续空间与未来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致谢 |
(9)宋代官府窑业制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宋代官窑与制瓷业基本概况 |
(一) “官窑”概念的界定以及宋代官窑 |
(二) 宋朝政府对全国制瓷业的管理政策 |
1. 冗繁的瓷业税收 |
2. 设官征税 |
3. 瓷器外销 |
二、 宋代官府窑业制度的内容 |
(一) 地方官府窑业制度 |
1. 管理人员任用及其职能 |
2. 工匠的组织管理 |
3. 劳动分工以及工匠的责任 |
4. 产品的归属与流向 |
(二) 中央官窑制度建立以前宫廷瓷器的供应制度 |
1. 宫廷瓷器的来源 |
2. 宫廷瓷器的管理 |
3. 既有供应制度的弊端 |
(三) 中央官府窑业制度 |
1. 中央官府窑业制度与地方官府窑业制度的比较 |
2. 中央官府窑业制度与御窑制度的比较 |
三、 宋代官府窑业制度与礼制的关系 |
(一) 宋代祭礼器制度改革 |
1. 宋代祭器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
2. 祭器改革对中央官窑制度建立的推动 |
(二) 藏礼于器 |
1. 宋代中央官府窑业制度的礼制内涵 |
2. 官府窑业的礼制脉络 |
四、 宋代官府窑业制度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辨析 |
1.3.3 小结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收集与实际工作结合 |
1.4.2 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相结合 |
1.4.3 对比分析与共性归纳相结合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大遗址保护概述 |
2.1 大遗址含义 |
2.2 大遗址特点 |
2.2.1 价值高、等级高 |
2.2.2 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 |
2.2.3 独特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 |
2.2.4 可观赏性和展示性不强 |
2.3 大遗址分类 |
2.3.1 按照时间序列分类 |
2.3.2 按照材料类型分类 |
2.3.3 按照功能分类 |
2.3.4 按照遗存位置分类 |
2.4 大遗址的破坏因素 |
2.4.1 自然因素 |
2.4.2 人为因素 |
2.5 大遗址保护的相关重要国际文献、国际公约与宪章 |
2.6 中西方大遗址保护对比及国外大遗址保护的借鉴 |
2.6.1 中西方大遗址的区别 |
2.6.2 中西方大遗址保护理念的差异 |
2.6.3 国外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方式 |
本章小结 |
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述 |
3.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定义 |
3.1.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定义 |
3.1.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词释文 |
3.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意义 |
3.2.1 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到主动的规划性保护 |
3.2.2 从“打补丁式”的局部保护到着眼于遗址规模和格局的全面保护 |
3.2.3 从单纯的本体保护到涵盖遗址环境的综合性保护 |
3.2.4 从“画地为牢式”的封闭保护到引领参观的开放式保护 |
3.2.5 从专一的文物保护工程到推动城市发展、整合文化遗产资源的工程 |
3.2.6 从单纯的文物保护工程到改善民生、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会与保护的过程 |
3.3 我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 |
3.4 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方针和原则 |
3.4.1 科学论证、规划先行的原则 |
3.4.2 保护第一、适当展示的原则 |
3.4.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
3.4.4 稳步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 |
3.4.5 严格管理、合理运营的原则 |
本章小结 |
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技术支撑和工作程序 |
4.1 考古勘探 |
4.1.1 考古学定义 |
4.1.2 考古勘察工作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的关系 |
4.1.3 考古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
4.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理论——动态保护规划理论 |
4.2.1 “动态规划”理论的定义 |
4.2.2 动态规划理论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管理的意义 |
4.2.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动态规划的工作原则 |
4.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技术支撑 |
4.3.1 德尔菲法 |
4.3.2 3S技术 |
4.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 |
4.4.1 规划设计前期工作 |
4.4.2 规划设计文件编制 |
4.4.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阶段工作流程总结 |
本章小结 |
5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状调查、价值评估及发展目标 |
5.1 基础资料调研与分析 |
5.1.1 基础资料调研与分析的意义 |
5.1.2 基础资料调查 |
5.1.3 调查结果分析 |
5.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资源调查 |
5.2.1 考古遗址资源调查与价值评估内容 |
5.2.2 考古遗址资源调查与价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 |
5.2.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资源调查 |
5.3 考古遗址资源价值评估 |
5.3.1 考古遗址资源价值评估意义 |
5.3.2 我国考古遗址价值评估的不足 |
5.3.3 大遗址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
5.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性质和发展目标 |
5.4.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性质 |
5.4.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口标 |
本章小结 |
6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划定与分区布局 |
6.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范围划定 |
6.1.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划定的意义 |
6.1.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的划定原则 |
6.1.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划定的方法 |
6.1.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划定小结 |
6.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分区 |
6.2.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分区原则 |
6.2.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分区类型 |
6.2.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区划 |
6.2.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分区 |
6.2.5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景观分区 |
本章小结 |
7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环境整治、居民社会调控与土地利用规划 |
7.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环境整治 |
7.1.1 景观环境整治 |
7.1.2 生态环境整治 |
7.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
7.2.1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意义 |
7.2.2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原则 |
7.2.3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措施 |
7.2.4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内容 |
7.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土地利用调控规划 |
7.3.1 土地利用调控规划的意义 |
7.3.2 土地利用调控规划的原则 |
7.3.3 土地利用调控规划的措施 |
7.3.4 土地利用调控规划的内容 |
本章小结 |
8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规划 |
8.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规划意义 |
8.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原则及内容 |
8.2.1 保护展示原则 |
8.2.2 保护展示内容 |
8.3 遗址本体保护展示 |
8.3.1 露天保护展示 |
8.3.2 回填保护展示 |
8.3.3 覆盖保护展示 |
8.3.4 修复保护展示 |
8.3.5 遗址重建展示 |
8.3.6 遗址模型复原展示 |
8.4 考古遗址周边环境保护展示 |
8.4.1 周边环境保护展示的意义 |
8.4.2 历史环境保护展示方式 |
8.5 遗址博物馆保护展示 |
8.5.1 遗址博物馆的含义 |
8.5.2 遗址博物馆特点及设计原则 |
8.5.3 遗址博物馆的外部空间设计 |
8.5.4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内部空间设计 |
8.5.5 先进技术设施 |
8.6 考古工作展示 |
8.7 展示服务设施 |
8.7.1 标识系统 |
8.7.2 语音解说与背景音乐系统 |
8.7.3 无障碍设施 |
本章小结 |
9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专项工程规划 |
9.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道路交通工程 |
9.1.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
9.1.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道路交通模式 |
9.1.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道路分类与分级 |
9.1.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
9.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绿化种植工程 |
9.2.1 绿化种植在考古遗址公园中的作用 |
9.2.2 绿化种植要求 |
9.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给水排水工程 |
9.3.1 给水规划 |
9.3.2 排水规划 |
9.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邮电通讯工程 |
9.4.1 邮电通讯规划原则 |
9.2.2 邮电通讯规划的主要内容 |
9.5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供电能源工程 |
9.5.1 供电能源规划基本原则 |
9.5.2 供电能源规划的基本内容 |
9.6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游览设施工程 |
9.6.1 游览设施规划基本原则 |
9.6.3 游览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
本章小结 |
10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法制建设与运营管理 |
10.1 我国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机构现状问题 |
10.1.1 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问题 |
10.1.2 管理机构的执行权限问题 |
10.1.3 管理机构的土地管理问题 |
10.1.4 管理机构的经费运转问题 |
10.1.5 管理机构的职能结构问题 |
10.1.6 管理机构的宣传教育问题 |
10.2 我国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机构问题产生的原因 |
10.2.1 我国有关大遗址保护及考古遗址公园的立法现状 |
10.2.2 我国考古遗址公园的执法现状 |
10.2.3 国内外考古遗址公园的立法比较 |
10.3 构建我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运营管理体系 |
10.3.1 建立健全考古遗址公园的行政管理专项体制 |
10.3.2 建立健全考古遗址公园的法律法规执行体制 |
10.3.3 建立健全考古遗址公园的土地管理专项体制 |
10.3.4 建立健全考古遗址公园的经济产业发展体制 |
10.3.5 建立健全考古遗址公园的人才教育培养体制 |
本章小结 |
11 无锡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 |
11.1 项目概况 |
11.1.1 项目背景 |
11.1.2 背景环境 |
11.2 遗存概况与价值评估 |
11.2.1 遗存概况 |
11.2.2 价值评估 |
11.3 现状评估 |
11.3.1 本体保存状况 |
11.3.2 保护工作现状评估 |
11.4 规划总纲 |
11.4.1 指导思想 |
11.4.2 保护原则 |
11.4.3 规划原则 |
11.4.4 规划定位 |
11.4.5 规划目标 |
11.4.6 保护对象 |
11.4.7 规划策略 |
11.5 保护区划 |
11.5.1 保护区划 |
11.5.2 保护范同 |
11.5.3 建设控制地带 |
11.5.4 环境协调区 |
11.5.5 管理规定 |
11.6 遗址本体保护 |
11.6.1 保护原则与策略 |
11.6.2 本体保护结构 |
11.6.3 、本体保护措施 |
11.6.4 本体防护措施 |
11.7 环境整治 |
11.7.1 环境质量标准 |
11.7.2 环境整治措施 |
11.8 生态保护与修复 |
11.8.1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原则 |
11.8.2 生态修复策略 |
11.9 遗址资源利用与展示规划 |
11.9.1 利用原则与策略 |
11.9.2 展示措施 |
11.9.3 展陈体系 |
11.9.4 遗址环境展示 |
11.10 专项设计 |
11.10.1 交通组织 |
11.10.2 展示服务设施及标识系统 |
11.10.3 基础设施 |
11.10.4 植物种植规划 |
11.10.5 建筑规划 |
11.11 游客管理 |
11.11.1 游客容量控制 |
11.11.2 游客管理措施 |
11.11.3 公益活动 |
11.12 管理规划 |
11.12.1 运行管理 |
11.12.2 工程管理 |
11.13 研究规划 |
11.12.1 考古工作 |
11.12.2 研究计划 |
12 结论与讨论 |
12.1 研究结论 |
12.2 研究成果 |
12.3 研究不足与研究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项目库的100处重要大遗址 |
附录二 十一五期间重要大遗址(100处)分类 |
附录三:大遗址保护的国际宪章、国际文献 |
附录四: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简介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两宋官窑有关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乾隆陶瓷诗里的陶瓷文化[J]. 侯样祥. 文史哲, 2021(04)
- [2]乾隆陶瓷诗里的宋窑[J]. 侯样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 [3]唐代瓷器艺术风格对宋代的影响[D]. 王璟亚. 西北大学, 2019(12)
- [4]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D]. 田梓榆. 中国美术学院, 2018(12)
- [5]宋代文献中“汝州”“汝窑”“汝瓷”解读[A]. 唐小轩. 格物集(二)——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2016-2017, 2018
- [6]关于北宋官窑若干问题的探讨[J]. 关宏. 收藏家, 2016(08)
- [7]开封北宋官瓷器型美学特征与创新设计研究[D]. 王碧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8]汝州张公巷窑的年代与性质问题探析[J]. 李喜宽,崔海莲.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3(03)
- [9]宋代官府窑业制度探析[D]. 黄筱群.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2)
- [10]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D]. 赵文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