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环磷酰胺致犬血小板减少症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霞[1](2021)在《艾灸“足三里”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Wnt5a、β-catenin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在艾灸临床治疗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疗效确切的基础上,以骨髓抑制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从与肿瘤发病紧密相关的Wnt信号通路入手,研究艾灸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Wn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Wnt5a、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究艾灸对荷瘤小鼠化疗后血细胞的变化,为艾灸干预骨髓抑制提供相关生物学机制依据,为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转换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KM小鼠,50只,SPF级,雄性,体重15-20g。设10只为空白组,其余小鼠全部接种瘤株,荷瘤造模成功后分为荷瘤模型组、环磷酰胺(CTX)组、鲨肝醇组、艾灸治疗组。除荷瘤模型组外,各组全部以CTX(100mg/kg/d)用药量进行腹腔注射,建立荷瘤鼠骨髓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鲨肝醇组给予腹腔注射鲨肝醇治疗,艾灸组给予艾灸足三里治疗,每次每穴3min,一日一次,共治疗10天。治疗结束2h后小鼠眼球取血,血标本用自动血检测仪检测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剥取肿瘤组织,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剥取胸腺、脾脏,计算小鼠脏器指数;取小鼠一侧股骨,运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观察艾灸对荷瘤鼠化疗后骨髓组织的影响,以Wnt5a、β-catenin蛋白为检测指标,探究艾灸对Wnt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1各组小鼠一般情况观察空白组小鼠在整个实验中没有进行造模干预,所有情况,包括进食、饮水等都呈现健康状态,行动灵活,反应迅速,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体形较其他组稍大。荷瘤模型组小鼠进行了荷瘤造模,在实验中除了因腋下肿瘤增长造成了一定的行动不便之外,未出现掉毛现象,精神状态尚可,饮水进食正常,在干预治疗第8天有1只鼠死亡。CTX组小鼠进食饮水减少,体重减轻,精神不振,喜倦卧成堆,皮毛无光泽,造模结束3天后开始出现毛发脱落现象,活动迟缓,拱背,眼睑苍白,偶见便血,治疗第6天、第9天分别有1只鼠死亡。鲨肝醇组:相较于CTX组,鲨肝醇组小鼠精神有所好转,进食及饮水情况好转,个别小鼠眼睑发炎症状,略有烦躁,治疗7天、第9天分别有1只鼠死亡。艾灸组:相较于CTX组,艾灸组小鼠上述情况有一定程度恢复,精神好转,少数仍有烦躁、倦卧成堆、拱背情况,进食及饮水逐渐正常,行动灵活。2小鼠外周血细胞数目变化荷瘤模型组小鼠与空白组相比,外周血白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显着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较空白组显着增加(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X组小鼠与空白组相比,白细胞、淋巴细胞显着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鲨肝醇组小鼠与空白组相比,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小鼠与空白组相比,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鲨肝醇组小鼠与CTX组相比,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小鼠与CTX组相比,血小板、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小鼠脏器指数比较(1)瘤重:CTX组、鲨肝醇组瘤重比荷瘤模型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鲨肝醇组瘤重与CTX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瘤重比荷瘤模型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抑瘤率明显优于鲨肝醇组。(2)脏器指数:荷瘤模型组小鼠脾脏重量、脾脏指数、胸腺重量与空白组相比均增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荷瘤模型组小鼠胸腺指数与空白组相比显着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X组小鼠脾脏重量、脾脏指数、胸腺重量与空白组相比显着增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鲨肝醇组小鼠脾脏重量、脾脏指数、胸腺重量与空白组相比显着增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小鼠脾脏重量、脾脏指数与空白组相比显着增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鲨肝醇组小鼠脏器指数与CTX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小鼠脾脏重量、脾脏指数与CTX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鼠骨髓形态学改变(1)空白组小鼠骨髓造血组织粒系细胞大量存在,结构完整,巨核细胞清晰,排列均匀紧密;(2)与空白组相比,荷瘤模型组小鼠骨髓造血组织中存在大量炎性细胞,造血面积缩小;(3)与荷瘤模型组相比,CTX组小鼠骨髓细胞炎性细胞有所减少,但与空白组相比,CTX组小鼠骨髓造血面积明显缩小,小鼠骨髓组织骨髓细胞形态异常,血窦出现破损现象;(4)与CTX组相比,鲨肝醇组小鼠和艾灸组小鼠骨髓细胞形态大致正常,造血面积明显增加,炎性细胞明显减少。5小鼠骨髓细胞Wnt5a、β-catenin表达(1)Wnt5a:荷瘤模型组小鼠骨髓细胞Wnt5a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X组小鼠骨髓细胞Wnt5a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鲨肝醇组小鼠骨髓细胞Wnt5a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小鼠骨髓细胞Wnt5a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鲨肝醇组小鼠骨髓细胞Wnt5a蛋白表达比CTX组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小鼠骨髓细胞Wnt5a蛋白表达与CTX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β-catenin:模型组小鼠骨髓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X组小鼠骨髓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鲨肝醇组小鼠骨髓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小鼠骨髓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鲨肝醇组小鼠骨髓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与CTX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小鼠骨髓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与CTX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艾灸足三里能显着提高CTX化疗后小鼠白细胞水平,改善骨髓抑制小鼠精神、饮食状态,提高小鼠的生存生活质量;艾灸足三里对恢复小鼠脾脏指数、抑瘤效果优于鲨肝醇。2艾灸足三里能显着改善CTX化疗后骨髓受损状态,能使骨髓造血面积明显增加,炎性细胞明显减少。3 CTX化疗损伤了小鼠的骨髓造血微环境,促使骨髓细胞Wnt5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骨髓抑制的机理之一;艾灸足三里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造血微环境和骨髓损伤的修复机制可能与调节Wnt信号通路关键细胞因子Wnt5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有关。
许卓[2](2020)在《当归多糖联合黄芪多糖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RAS-MAPK信号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细胞增殖率,造血因子,细胞信号通路分子,核转录因子等方面探讨当归多糖联合黄芪多糖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材料与方法:(1)购置清洁级C57BL/6小鼠60只作为对象,随机取C57BL/6小鼠10只,设为空白对照组;剩余50只C57BL/6小鼠建立小鼠动物模型,建模完毕后观察小鼠饮食、排泄、精神状态与体重变化情况。分别在建模前、建模后第4d小鼠眶静脉取血1ml,加入冷凝管中,采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完成小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进一步确定小鼠建模成功。动物分组。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组(EPO组)、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及联合用药组清洁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取C57BL/6小鼠10只,设为空白对照组;剩余50只C57BL/6小鼠建立小鼠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EPO组、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小鼠10只;空白对照组腹腔常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80mg/(kg·d),连续完成3d干预。第4d各组小鼠均以断颈方式处死,取股骨、胫骨,并将其放置在浓度为75.0%乙醇中连续完成15min浸泡,将小鼠转移到超净工作台上,在在无菌条件下完成取股骨、胫骨的分离、提取;去皮毛、肌肉及两端软骨,充分暴露红色骨髓腔。采用1m L无菌6号注射器,吸取PBS液1m L,并拧弯无菌针头套管,并插入骨髓腔中,冲洗后获得骨髓,放置在平皿中进行反复冲洗;冲出大部分细胞,利用300目滤网进行过滤,制备单细胞悬液,并向细胞悬液中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等量),10min离心,速度2500rpm,分离完毕后去除上清,并加入红细胞裂解液1m L,3min静置后加入PBS溶液9m L,10min离心,速度2500rpm,去除上清,加入浓度为10.0%IMDM完成2次洗涤,利用10.0%IMDM完成沉淀的重悬,利用计数板调整细胞密度为1×106/m L,并完成细胞的分离、培养,加入96/24孔板中。细胞实验分为六组即空白组,模型对照组、EPO组、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及联合用药组,并配置药物,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药物联合配置。取购置的当归多糖、黄芪多糖,放置在RPMI-1640培养液中,通过预实验配置研究所需的浓度,即:当归多糖200mg/m L、黄芪多糖200mg/m L、联合用药(当归多糖200mg/m L混合黄芪多糖200mg/m L)中,保证实际药物比例为:黄芪:当归=5:1。将上述药物过滤、除菌后放置在4℃冰箱中,备用。其中EPO组、当归多糖、黄芪多糖组及联合用药组均加入等剂量药物干预,并将细胞放置在5%CO2、37℃培养箱中培养;采用MM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白细胞介素-2(IL-2)、血小板生成素(TPO)、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γ-干扰素(INF-r)水平;(2)当归多糖联合黄芪多糖对信号分子RAS、ERK1、ERK2、p38影响。取各组处理后的细胞,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测定各组细胞中信号分子RASm RNA、ERK1m RNA、ERK2m RNA、p38 m RNA表达水平,分析RAS-MAPK信号通路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关系;进一步确定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其配伍对RAS-MAPK信号转导通路及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3)当归多糖联合黄芪多糖对核转录因子c-jun、c-fos、JNK影响。取各组处理后的细胞,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测定各组细胞中核转录因子c-junm RNA、c-fosm RNA、JNK m RNA水平,分析细胞周期、核转录因子与细胞增殖的关系,确定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其配伍对核转录因子、细胞周期和造血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结果:1.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和造血因子影响1.1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影响1.1.1造模前后骨髓抑制小鼠体重、外周血细胞及生化指标变化空白对照组未参与建模体重及外周血血细胞、生化指标变化不明显;其余各组较造模前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体重明显下降(P<0.05)。1.1.2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细胞增殖率影响六组细胞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均呈增长趋势。正常组细胞由于未参与建模细胞速率较快;1.1.2.1MTT实验24h结果: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细胞增殖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1.1.2.2MTT实验48h结果: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细胞增殖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1.1.2.3MTT实验72h结果: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细胞增殖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1.2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造造血因子影响1.2.1对造血因子TPO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PO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TPO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TPO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1.2.2对造血因子IL-2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2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IL-2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IL-2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1.2.3对造血因子GM-CS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M-CS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GM-CS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GM-CS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1.2.4对细胞因子INF-r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NF-r水平明显下降;同模型组比较其余用药各组INF-r上升;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INF-r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低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INF-r均低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2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MAPK信号分子影响2.1对信号分子RASm RNA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RAS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RAS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RAS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2.2对信号分子ERK1/2m RNA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RK1/2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RK1/2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ERK1/2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2.3对信号分子p38m RNA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38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p38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p38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3.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核转录因子影响3.1对核转录因子JNKm RNA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JNK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JNK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JNK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3.2对核转录因子c-junm RNA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jun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c-jun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c-jun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3.3对核转录因子c-fosm RNA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fos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c-fos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c-fos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结论:1.当归多糖联合黄芪多糖能促进大鼠细胞增殖,能发挥两种药物协同作用,有助于促进IL-2、TPO、GM-CSF水平及下调INF-r水平。2.当归多糖联合黄芪多糖能促进信号分子RAS、ERK1、ERK2、p38m RNA表达,上调核转录因子c-jun、c-fos、JNKm RNA水平,可能通过调控RAS-MAPK信号系统影响细胞增殖、分化。
赵同德[3](2020)在《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是影响化疗方案执行的重要原因,本课题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以气血两虚证的肺癌、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芪胶升白胶囊、安多霖胶囊、化疗为干预措施,监测化疗后全血细胞计数、气血两虚证积分变化,评价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进一步以环磷酰胺诱导的白细胞减少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以芪胶升白胶囊为干预措施,通过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小鼠白细胞计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骨髓增生程度、细胞因子表达等变化,探讨芪胶升白胶囊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复常的机制,为推广中成药辅助治疗肿瘤性疾病提供临床及实验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拟纳入8个中心260例肺癌、乳腺癌具有气血两虚证并拟行化疗的患者,按脱落率不超过20%,拟纳入312例,中央随机按2:1的比例进入观察组(芪胶升白胶囊组)及对照组(安多霖胶囊组)。肺癌患者应用含顺铂/卡铂方案,乳腺癌应用含多西他赛/紫杉醇方案。观察组口服芪胶升白胶囊,对照组口服安多霖胶囊,两组患者均口服包装编盲药物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化疗周期(20天)。入组前3天填写一般资料,采集血常规、评价气血两虚证积分及安全性指标,化疗第5±1天、10±1天、15±1天、20±1天采集血常规,第20±1天评价气血两虚证积分及安全性。主要疗效指标分别使用FAS、PPS进行统计,次要疗效指标使用PPS进行统计。课题来源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苗药芪胶升白胶囊再评价研究”(课题编号:2014ZX09301308007)。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审批号ECPJ-BDY-2015-09。主要疗效指标为4级、3/4级、1-4级中性粒细胞(NE)下降发生率;次要疗效指标包括白细胞(WBC)及NE最低值、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率、后续化疗延期率、各访视点WBC、NE变化情况及复常率。根据本次化疗的疗程数、基线WBC计数、患者年龄分别进行分层统计,对影响1-4级NE下降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逻辑回归分析。气血两虚证积分量化,对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改善率、单项症状改善率、各项症状积分的差值,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2.实验研究:①造模:应用ICR小鼠制备白细胞减少模型。5-6周龄ICR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连续给药3天。②分组给药:以白细胞减少模型鼠为研究对象,芪胶升白胶囊为干预措施。将ICR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5雄5雌),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共6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芪胶升白胶囊0.5、1.0、2.0g/Kg,正常中药组为正常小鼠灌胃芪胶升白胶囊1.0g/Kg,模型组及正常空白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7天。各中药组于造模前3天开始灌胃芪胶升白胶囊,除正常两组外,注射环磷酰胺造模。③观察指标:给药第7天开始隔日采集血常规,第17天处死动物,眼眶取血,制备骨髓涂片,称重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观察骨髓增生程度,ELISA方法检测脾组织IL-2、IL-4、IL-6、GM-CSF以及血清GM-CS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脾组织GM-CSF蛋白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2016年3月-2018年3月共纳入309例肺癌、乳腺癌具有气血两虚证的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1)主要疗效指标:全数据集(FAS)287例(观察组192例、对照组95例),符合方案集(PPS)共252例(观察组175例、对照组77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14.6%vs15.5%、31.2%vs 31.7%,73.2%vs 73.5%;在 PPS 中分别为 13.4%vs15.5%、29.4%vs 30.5%,71.9%vs 72.7%,FAS 及 PPS 中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中第1周期化疗的患者,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P<0.05);3/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为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2)次要疗效指标:①WBC、NE的最低值、G-CSF使用率、后续化疗延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②在第2周期化疗的患者中,观察组化疗第5±1天的WBC、NE计数(×109/L)分别为(6.29±1.87)、(4.79±1.9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5±1.08)、(2.26±0.75),(P<0.01);③头晕眼花症状为化疗后1-4级NE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3)肺癌单病种分析:纳入肺癌患者168例(观察组114例,对照组54例),FAS中161例(观察组109例,对照组52例),PPS中138例(观察组98例,对照组40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6.6%vs6.1%、28.8%vs25.7%、65.5%vs 6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5±1天,观察组WBC明显高于对照组。NE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为KPS评分、头晕眼花症状。(4)乳腺癌单病种分析:纳入乳腺癌141例(观察组96例,对照组45例),FAS中126例(观察组83例,对照组43例),PPS中114例(观察组77例,对照组37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24.6%vs28.0%、34.4%vs40.0%、83.3%vs 81.5%,均无明显差异(P>0.05)。NE回升幅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周期及以上化疗者更为突出。≥60岁的患者,观察组WBC降低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患者获益更明显。(5)中医疗效指标,FAS共309例(观察组210例、对照组99例)。PPS共266例(观察组185例、对照组81例)。芪胶升白胶囊能显着改善气血两虚证,避免药毒损耗气血。①两组患者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及各单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②两组患者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心悸失眠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基线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10分者:观察组心悸失眠症状改善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积分回落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指标:共有309例患者进入安全性分析,观察组210例,对照组99例。①观察组4例患者发生4次,对照组3例患者发生3次,经关联性判定“可能及以上”的人数为0。②HGB稳定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1.0%vs81.2%;PLT稳定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4.0%vs93.0%,均无明显差异(P>0.05)。2.实验研究:成功建立白细胞减少小鼠模型。60只SPF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①白细胞计数:中药给药后第7天,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白细胞(×109/L)分别为4.03±0.92、3.48±1.71、3.60±1.34、3.91±1.52、9.96±1.94、11.41±3.63,各组与正常空白组比较差异(P<0.05)。给药第15天,中药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高于模型组,给药第17天,中药中、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高于模型组(P<0.05)。②骨髓增生程度:以正常空白组为参照,模型组增生程度明显减低,高剂量组骨髓增生程度已接近正常。③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高于模型组(P<0.05)。④脾组织IL-2、IL-4:模型组IL-2、IL-4含量均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IL-2、IL-4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⑤脾组织GM-CSF含量:模型组GM-CS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GM-CSF含量(ng/L)分别为0.99±0.14、0.81±0.11,均明显高于模型组0.33±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中、高剂量组GM-CS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⑥血清GM-CSF含量:模型组血清GM-CS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 GM-CSF 含量(ng/L)分别为 358.75±20.02、350.19±28.28、323.60±34.44,均高于模型组 290.02±43.74(P<0.05)。结论芪胶升白胶囊能有效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改善气血两虚证,通过调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提高造血功能,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复常。
吴龙武[4](2020)在《当归补血汤对防治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的辅助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评估当归补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防治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的辅助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当归补血汤联合常规治疗)31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31例。62例患者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包括三种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肉瘤、未分化肉瘤、尤文肉瘤)。其中骨肉瘤患者采用表柔比星+顺铂+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AP+M+I)化疗方案;未分化肉瘤患者采用表柔比星+顺铂(AP)化疗方案;尤文肉瘤患者采用长春新碱+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VAC+IE)化疗方案。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骨髓抑制。化疗疗程结束后复查血常规,血象未达标者次日继续复查血常规,并继续上述治疗方案;达标者停止用药。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具体用药及方法如下:当归补血汤药物组成:黄芪30g,当归6g。自化疗上药前2日起,每日1剂,以100ml温水分早晚冲服,每3日重新辩证,调整用药,每次用药持续至化疗疗程结束后1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症状、血细胞计数及骨髓抑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完整随访。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含顺铂、化疗前KPS评分、肿瘤类型等项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计数提高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提高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血小板计数提高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血红蛋白计数提高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治疗后,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减轻程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服用当归补血汤后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当归补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防治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细胞计数。通过中医辨证加减应用对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不影响化疗的进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刘诗韵[5](2020)在《针刺疗法防治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是肿瘤化疗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的主要机制是抗肿瘤化疗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对骨髓巨核细胞这一血小板前体细胞也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导致血小板计数的降低。流行病学显示CIT的总发生率为9.7%,含吉西他滨、卡铂等化疗药物的方案发生率最高。CIT的发生可造成严重后果,如患者化疗药物剂量的降低、化疗时间的延迟,甚至终止化疗等,还可能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最终影响患者的生存期。目前西医常用的防治CIT方法如输注血小板,应用促血小板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1、血小板生成素)等确有疗效,能升高患者化疗后的血小板计数、缩短血小板回升时间。但存在可能感染传染性疾病、出现输血反应、副作用明显、价格昂贵等问题。中医对于化疗具有增效减毒的功效,近年来应用中医治疗方法防治化疗副作用的研究逐渐增多,诸多医家或用单味药材,或自拟方药,或以中成药治疗CIT,均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类疗法疗程较长,起效缓慢,且因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其疗效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到一种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起效迅速而又价格低廉的防治CIT的方法。针刺疗法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但还有待评价其效果。导师黄金昶教授在临床治疗CIT的实践中,发现于肝俞、脾俞刺血拔罐,能迅速提升CIT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故本研究通过对针刺疗法预防CIT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及回顾性分析采用刺血拔罐疗法治疗CIT患者的临床数据,评价针刺疗法防治CIT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目的: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探索针刺疗法预防CIT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接受刺血拔罐治疗CIT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刺血拔罐治疗CI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Embas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2月的关于针刺类疗法防治CIT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依据纳排标准筛选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2)以2015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住院的CI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排标准纳入患者64例。提取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既往化疗次数等信息作为基线资料,以治疗有效率、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血小板压积(PCT)、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肝肾功能(ALT、AST、BUN、CREA)、凝血功能(APTT、PT、FIB、TT、D-D)、不良反应为观察指标,评价肝俞、脾俞刺血拔罐治疗CIT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1)最终纳入13项研究,4篇文献报告了 CIT事件的发生,结果显示用针刺疗法治疗的患者出现CIT的概率更小(RR值为0.41,95%CI[0.20,0.87],Z=2.32,P=0.02);11篇文献报告了干预后血小板具体计数,结果显示行针刺治疗比不治疗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更高(MD=16.28×109/L,95%CI[0.80,31.76],P=0.04);8 篇文献报告了 KPS 评分变化,结果显示接受针刺治疗的研究对象化疗后KPS比不治疗更高(MD=6.69,95%CI[6.22,7.16],P<0.00001)。(2)共纳入64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有效患者51例,有效率79.69%。患者刺血拔罐干预前后血小板计数经t检验p=0.00<0.05,提示刺血拔罐能有效升高CIT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干预前后MPV、PDW、PLCR、PCT经检验p值小于0.05,但结合临床发现刺血拔罐对血小板参数无明显影响。血小板恢复正常的中位天数为10天,起效迅速。肝功相关指标ALT在干预前的数值为25.47±19.09,刺血拔罐后21.42±16.43,p值为小于0.05,结合临床发现刺血拔罐未对肝脏造成损伤。其他观察指标WBC、RBC、Hb、AST、BUN、CREA、APTT、PT、FIB、TT等经统计p值均大于0.05,提示刺血拔罐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64例患者中仅出现皮肤瘀血、水泡等相关不良反应,可自行消退,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1)针刺类疗法可有效防止化疗后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减轻血小板降低的程度,预防CIT的发生,但其安全性还有待评估。(2)肝俞、脾俞刺血拔罐能有效提高CIT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加快血小板的恢复,未发现明显肝肾毒性和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桑伟[6](2020)在《扶正柿叶升板汤治疗肺癌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题研究目的:此次课题研究针对肺癌化疗后引起的不良反应之一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IT)。探索扶正柿叶升板汤治疗CIT的临床疗效,与重组人白介素-11联用是否具有更有效的升血小板疗效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希望能为中医药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提供部分思路和参考。研究对象与方法:此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06月至2020年0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二科住院的肺癌患者且出现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选取研究病例一共60例。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重组人白介素-11,剂量用法:每天1.5mg皮下注射,治疗疗程10天。治疗组在予以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同时,另予以扶正柿叶升板汤内服,每天两次,治疗疗程10天。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升血小板治疗有效率、卡氏(Karnofsky)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肝肾功能等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来评价扶正柿叶升板汤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1)血小板计数: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对比结果,在治疗后第4天两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第7天、第10天两组血小板计数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升血小板治疗有效率:治疗后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0.0%。两组升血小板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证候积分、卡氏(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卡氏(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安全性分析:本研究中所有病例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扶正柿叶升板汤对肺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具有一定的升血小板效果。扶正柿叶升板汤和重组人白介素-11联用与单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相比升血小板效果更好,可缩短血小板减少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体力状况。且扶正柿叶升板汤无明显肝肾毒性。
吕树垚[7](2019)在《益气活血方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方在干预含顺铂化疗方案时,在改善骨髓抑制及临床症状等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经组织学和病理学诊断证实的,并且使用含顺铂化疗方案的恶性实体瘤且化疗前无骨髓抑制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自化疗开始第1天到第21天,试验组采用每日口服中药汤剂益气活血方,对照组每日口服地榆升白片治疗(3片,tid)。结果:1.对骨髓抑制疗效评估:通过对白细胞数据分析可以得知,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第21天时两组数据具有显着差异(P<0.05);通过对血红蛋白数值的评估可得,化疗后第7、14、21天,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通过对血小板数值的评估可以看出,化疗后第7、14、21天,两组试验数据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2.对中医证型评分数值的评估: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两周后,两组数据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3.对卡式评分数值的评估: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经过统计学处理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4.对体重变化数值的评估:经过统计学处理可知,两组数据在治疗前后均没有显着差异。5.对毒副反应及安全性的评估:本次试验中,试验组有11例出现I度骨髓抑制,6例出现I度消化道反应,1例出现轻度肝损伤,0例出现轻度肾功能损伤;对照组有15例II度骨髓抑制,8例出现III度骨髓抑制,4例出现I度消化道反应,8例出现II~III度消化道反应,3例出现轻度肝损伤,2例出现肾功能损伤。两组药物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在升高白细胞方面,远期疗效要优于地榆升白片,在升高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方面,无论是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地榆升白片。在中医评分改善、卡式评分改善及安全性方面与地榆升白片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在提升患者体重方面,益气活血方未表现出显着差异。综上,益气活血方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中医证候评分,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缓解化疗所致的相关毒副反应及胃肠道反应。
陈绮华[8](2019)在《胃宁颗粒防治胃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胃宁颗粒对胃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气虚证的有效性,为胃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防治寻找安全有效的方法,让患者受益。方法:选取60例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科需要化疗的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胃宁颗粒(药物组成:黄芪、茯苓、枸杞、莪术)口服,从化疗前1天开始,每日1包,患者每日早饭后温服,21天为1个周期。分别于化疗前1天、化疗第7、14、21天抽血查血常规,记录rhG-CSF使用情况,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Karnofsky评分、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记录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主要观察指标:(1)白细胞变化情况:化疗第7、14、21天,治疗组总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方面:对照组发生ⅡⅢ度骨髓抑制例数较治疗组多,治疗组骨髓抑制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性粒细胞变化情况:化疗第7、14、21天,治疗组总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方面:对照组发生ⅠⅡ度骨髓抑制例数较治疗组多,治疗组骨髓抑制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hG-CSF情况:治疗组使用1支rhG-CSF有1例,对照组使用1支的有2例,使用2支的有3例,治疗组使用rhG-CSF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3)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化疗第7、14、21天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骨髓抑制情况方面,对照组中血红蛋白发生ⅡⅢ度骨髓抑制例数较治疗组多,治疗组骨髓抑制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小板变化情况:化疗第7、14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21天,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明显,和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骨髓抑制情况方面,对照组发生ⅠⅡ度骨髓抑制例数较治疗组多,治疗组骨髓抑制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观察指标:(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化疗后各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疗效比较上来看,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Karnofsky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观察指标:两组肝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宁颗粒对胃癌化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防治效果显着,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不良反应;降低化疗所致血小板、血红蛋白抑制的发生。胃宁颗粒可有效缓解化疗致骨髓抑制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佳,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黄鹏里[9](2019)在《芪精升白颗粒治疗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背景及目的化疗通常伴有白细胞减少症的副反应,影响其持续进行。因此,治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是能够持续、有效治疗恶性肿瘤的关键一步。芪精升白颗粒(QJSB)是治疗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复方,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但其有效成分和潜在的作用机制尚未清楚。本课题旨在确证芪精升白颗粒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药效,揭示复方发挥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而为芪精升白颗粒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证据和理论支持。2.方法(1)检验QJSB的药效:连续3天对ICR小鼠进行腹腔注射80 mg/kg/d环磷酰胺,模拟化疗造成的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分别以QJSB低(1.5 g/kg/d)、高(3 g/kg/d)剂量连续灌胃给药7天,检验QJSB对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作用。(2)QJSB入血成分的体外活性筛选:体外通过细胞活力测定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对QJSB的入血成分进行初步的活性筛选,检测这些成分对小鼠原代骨髓细胞和小鼠骨髓祖细胞系32D细胞增殖的影响。(3)比较有效成分复方与QJSB原方的药效:将体外实验筛选出的能促进细胞增殖的成分根据在复方中的含量组成新的复方(下文称为有效成分复方),在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上比较其与原方的药效,从而进一步检验这些成分是否为QJSB的有效成分。(4)QJSB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技术和方法,从STITCH数据库中寻找有效成分已知和预测的靶标,并且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这些靶标的PPI网络,然后根据这些有效成分的靶标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确定QJSB可能影响的信号通路,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对靶标进行验证,从“化学成分、作用靶标、信号通路”多层面揭示QJSB的作用机制。3.结果(1)QJSB低(1.5 g/kg/d)、高(3 g/kg/d)剂量均能显着升高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失调,增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并提高细胞活力,促进骨髓单个核细胞的集落形成,升高脾脏指数,逆转血清中IL-6和G-CSF的异常升高,对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有全面的治疗作用。(2)体外活性筛选的结果显示:在24个入血成分中,有14个化合物能提高原代骨髓有核细胞及32D细胞的细胞活力,并促进原代骨髓单个核细胞的集落生长。(3)14个化合物组成的有效成分复方在体内同样能对小鼠白细胞减少症起全面的治疗作用,且治疗效果和原方无显着差异。(4)从STITCH数据库中共找到14个化合物的83个已知和预测的靶标,KEGG通路富集分析的结果表明:“PI3K-Ak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Th1和Th2细胞分化”、“Th17细胞分化”、“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和“精氨酸生物合成”等与细胞生长发育、免疫应答、生物合成及代谢相关的多条信号通路被显着富集。RT-q PCR的结果显示:QJSB及其有效成分在体内和体外均能调控Jun、Bcl2l1、Nos3、Pik3cg、Foxo3、Akt2和Nfkbia等基因的m RNA表达。4.结论本课题确证了芪精升白颗粒对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有全面的治疗作用,并证明14个入血成分是复方的主要有效成分,同时揭示了复方可能是通过调控与细胞生长发育、免疫应答、生物合成及代谢相关的多条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
叶强[10](2019)在《艾灸“足三里”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围绕艾灸改善荷瘤鼠化疗后骨髓抑制、提升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这一主题,探究艾灸治疗后Notch信号传导通路变化的规律,阐明艾灸的升白作用是否通过调节这一信号通路系统达到治疗的目的,探讨艾灸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作用机制,为肿瘤化疗后的骨髓抑制临床应用灸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60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体质量18±2g,周龄6-8周,在实验室自由饲养天。A549肺癌种鼠无菌条件下剥离瘤块,制成匀浆,调整至细胞数量1×107/ml,各取0.2ml接种于50只小鼠腋下。接种第7天选择30只肿瘤大小相似的荷瘤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治疗组。另设模拟接种的正常组,分组后使用苦味酸对实验小鼠进行染色并编号,之后检查基础白细胞计数,将两极小鼠删除,每组保留8只用于实验的小鼠。依据《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的造模方法,用环磷酰胺(CTX)建立骨髓抑制小鼠模型。按照100mg/kg/d用药量腹腔注射,连续3天。依据环磷酰胺药代动力学过程,4小时后药物活性消失(中山医学院等编着.基础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442),模型即成。空白组实验小鼠按体重0.02ml/g的用药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之后按照造模的顺序进行治疗,艾灸组将实验小鼠固定于自制小鼠固定板,在“足三里”穴四周涂抹凡士林,之后将自制的小艾粒点燃贴置于“足三里”穴上艾灸,剂量为5壮,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空白组、模型组,每日做捆绑与抓取刺激,疗程同艾灸组。治疗后观察艾灸对白细胞的影响规律,HE染色观察骨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通过观察艾灸对化疗小鼠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从骨髓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方面探讨艾灸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提升白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1.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空白组及模型组在治疗前后的整个过程中外周血白细胞数目未发生显着性变化,其中正常组、空白组小鼠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模型组小鼠保持在低水平范围内;艾灸组小鼠在治疗前白细胞数目很少,随治疗时间的增加,白细胞数目逐渐显着升高,至第五天时达到正常水平(P<0.05)。2.HE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和空白组骨髓组织结构保持完整,骨髓细胞均一分布;模型组小鼠骨髓组织的结构遭到破坏,骨髓细胞分布紊乱,细胞密度减少;治疗组小鼠骨髓组织结构恢复正常,骨髓细胞密度上升,结构完整。3.各组小鼠骨髓组织中CSL、Jagged1、Notch1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正常组和空白组小鼠骨髓组织中CSL、Jagged1、Notch1蛋白变化无差异。与空白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骨髓组织中CSL、Jagged1、Notch1蛋白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小鼠相比,艾灸组小鼠骨髓组织中CSL、Jagged1、Notch1蛋白表达均显着升高(P<0.05)。结论:1.艾灸能有效提升小鼠化疗后的白细胞水平。2.对小鼠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上的CSL、Jagged1、Notch1,来激活Notch信号通路,增强骨髓造血功能,以此调节骨髓造血干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环磷酰胺致犬血小板减少症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环磷酰胺致犬血小板减少症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艾灸“足三里”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Wnt5a、β-catenin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立题依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器械 |
1.3 药品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模型复制 |
2.3 治疗干预 |
2.4 数据采集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情况观察 |
3.2 脏器指数结果 |
3.3 各组小鼠外周血细胞数目变化 |
3.4 各组小鼠骨髓组织病理变化 |
3.5 各组小鼠骨髓细胞Wnt5a,β‐catenin蛋白表达 |
4 讨论 |
4.1 中医对骨髓抑制的认识 |
4.2 西医对骨髓抑制的认识 |
4.3 西医对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 |
4.4 中医药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 |
4.5 艾灸对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相关研究 |
4.6 Wnt信号通路 |
4.7 模型选择依据 |
4.8 选穴依据 |
4.9 实验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当归多糖联合黄芪多糖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RAS-MAPK信号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和造血因子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一 |
小结 |
论文二 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配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干细胞RAS-MAPK信号系统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二 |
小结 |
附图 |
论文三 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核转录因子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三 |
小结 |
附图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黄芪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当归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中医疗法治疗骨髓抑制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化疗相关血细胞减少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1 肺癌及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的血液学毒性 |
2 常用化疗方案的血液学毒性 |
3 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进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化疗相关血细胞减少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
1 单味中药 |
2 中药药对 |
3 经典组方 |
4 自拟组方的临床研究 |
5 中成药 |
6 中药注射制剂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 |
研究方案及内容 |
研究结果 |
1 入组情况及病例分布 |
2 人口学资料与基线资料 |
3 疗效指标 |
4 分病种统计-肺癌 |
5 分病种统计-乳腺癌 |
6 中医疗效指标 |
7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芪胶升白胶囊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复常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改进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当归补血汤对防治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的辅助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资料的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3 病例采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脱落标准 |
3.4 终止标准 |
研究方法 |
1 病例分组 |
2 分组用药方法 |
2.1 试验药物总览 |
2.2 用药方法 |
3 评价指标 |
3.1 基线的对照指标 |
3.2 疗效评价指标 |
3.3 不良反应观察记录 |
4 质量控制 |
5 伦理学要求 |
6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基线情况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是否含顺铂 |
1.4 肿瘤类型 |
1.5 化疗前KPS评分 |
2 主要观测指标情况 |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比较 |
2.2 两组患者血细胞比较 |
2.3 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改善情况比较 |
3 安全性检测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针刺疗法防治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西医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现状 |
1.CIT概述 |
2.西医治疗CIT的现状 |
3.小结 |
综述二 中医对CIT的认识 |
1.病因病机 |
2.辨证论治 |
3.单方验方防治CIT现状 |
4.非药物疗法防治CIT现状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研究一 针刺疗法预防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meta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2.研究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5.不足与展望 |
临床研究二 肝俞、脾俞刺血拔罐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回顾性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2.研究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5.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扶正柿叶升板汤治疗肺癌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知情告知 |
2.2 实验设计 |
2.3 治疗方案 |
2.4 疗效指标 |
2.5 统计学分析 |
3 临床基线资料情况 |
3.1 性别分布情况 |
3.2 年龄分布情况 |
3.3 肺癌病理类型分布情况 |
3.4 治疗前KPS评分分布情况 |
3.5 治疗前CIT分级分布情况 |
4.疗效评价结果 |
4.1 PLT变化情况 |
4.2 升血小板治疗有效率 |
4.3 KPS评分对比情况 |
4.4 中医证候积分情况 |
4.5 安全性指标 |
第二部分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血小板的认识及生理功能 |
2.现代医学对CIT的认识 |
2.1 CIT的发病机制 |
2.2 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 |
3.中医对CIT的病因病机认识 |
4.扶正柿叶升板汤的选方依据 |
4.1 扶正柿叶升板汤药物组成 |
4.2 组方中药的功效及主治 |
4.3 组方中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5.疗效分析 |
5.1 治疗前后PLT分析 |
5.2 升血小板治疗有效率分析 |
5.3 KPS评分改变情况分析 |
5.4 中医症候评分改变情况分析 |
5.5 肝、肾功能安全性分析 |
6 结论 |
7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益气活血方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1.7 纳入资料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随机分组 |
2.3 药物来源及控制 |
2.4 试验用药 |
3 观察指标 |
4 疗效评价标准 |
5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外周血象变化 |
2 治疗前后中医证型评分改善情况 |
3 治疗前后卡式评分改善情况 |
4 治疗前后两组的体重变化情况 |
5 毒副反应及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研究背景 |
2 中医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认识 |
3 方药分析 |
4 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8)胃宁颗粒防治胃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研究 |
1.1 西医对胃癌的现代研究 |
1.1.1 胃癌的病因 |
1.1.2 胃癌的西医治疗 |
1.2 西医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研究 |
1.2.1 骨髓抑制的概念 |
1.2.2 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相关表现及治疗 |
1.3 中医对胃癌的认识 |
1.3.1 中医病因病机 |
1.3.2 中医治疗 |
1.4 中医对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研究 |
1.4.1 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病因病机 |
1.4.2 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中医治疗 |
2 临床研究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疗标准 |
2.2.1 诊断标准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脱落标准 |
2.2.5 伦理要求 |
2.3 研究方法 |
2.3.1 分组方法 |
2.3.2 治疗方法 |
2.3.3 治疗中的其他处理 |
2.4 观察指标 |
2.4.1 主要观察指标 |
2.4.2 次要观察指标 |
2.4.3 安全性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处理 |
2.6 结果 |
2.6.1 一般情况比较 |
2.6.2 临床疗效比较 |
3 讨论 |
3.1 胃宁颗粒的立方背景及依据 |
3.2 胃宁颗粒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3.3 疗效分析 |
3.3.1 主要观察指标疗效分析 |
3.3.2 次要观察指标疗效分析 |
3.3.3 安全性观察指标疗效分析 |
3.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芪精升白颗粒治疗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章 芪精升白颗粒治疗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药效学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剂与材料 |
1.3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试剂配制 |
2.2 白细胞减少症模型的建立 |
2.3 动物分组、药物处理及取材 |
2.4 胸腺、脾脏指数测定 |
2.5 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
2.6 CCK-8细胞活力测定 |
2.7 集落形成实验 |
2.8 ELISA测定细胞因子含量 |
2.9 统计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QJSB对白细胞减少症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 |
3.2 QJSB对白细胞减少症小鼠骨髓象的影响 |
3.3 QJSB对白细胞减少症小鼠胸腺、脾脏指数的影响 |
3.4 QJSB对白细胞减少症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
4.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二章 芪精升白颗粒治疗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成分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剂与材料 |
1.3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试剂配制 |
2.2 细胞培养 |
2.3 白细胞减少症模型的建立 |
2.4 动物分组、药物处理及取材 |
2.5 胸腺、脾脏指数测定 |
2.6 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
2.7 CCK-8细胞活力测定 |
2.8 集落形成实验 |
2.9 细胞凋亡检测 |
2.10 骨髓组织形态学检测 |
2.11 ELISA测定细胞因子含量 |
2.12 统计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入血成分促进小鼠原代骨髓细胞和32D细胞增殖 |
3.2 ECF对白细胞减少症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 |
3.3 ECF对白细胞减少症小鼠骨髓象的影响 |
3.4 ECF对白细胞减少症小鼠胸腺、脾脏指数的影响 |
3.5 ECF对白细胞减少症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
4.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芪精升白颗粒治疗小鼠白细胞减少症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试剂与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试剂配制 |
2.2 寻找主要有效成分已知及预测的靶标 |
2.3 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构建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5 统计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有效成分已知及预测靶标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2 RT-q PCR验证QJSB的预测靶标 |
4.结果分析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文献综述 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硕士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
(10)艾灸“足三里”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环磷酰胺溶液配制 |
2.3 骨髓抑制小鼠模型的建立 |
2.4 小鼠局部刮毛和固定方法 |
2.5 取穴标准与方法 |
2.6 干预方法 |
2.7 动物取材与方法 |
2.8 指标检测与方法 |
2.9 数据统计与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实验小鼠行为学观察 |
3.2 造模前后白细胞对比 |
3.3 各组小鼠骨髓病理变化 |
3.4 各组小鼠骨髓组织中CSL、Jagged1、Notch1 蛋白的变化 |
4 讨论与分析 |
4.1 骨髓抑制模型的建立 |
4.2 选穴依据 |
4.3 结果分析 |
4.4 创新点 |
4.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文献综述 1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环磷酰胺致犬血小板减少症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艾灸“足三里”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Wnt5a、β-catenin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晓霞.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当归多糖联合黄芪多糖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RAS-MAPK信号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D]. 许卓.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D]. 赵同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当归补血汤对防治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的辅助疗效观察[D]. 吴龙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针刺疗法防治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D]. 刘诗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扶正柿叶升板汤治疗肺癌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D]. 桑伟.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益气活血方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临床观察[D]. 吕树垚.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8]胃宁颗粒防治胃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D]. 陈绮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芪精升白颗粒治疗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D]. 黄鹏里.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10]艾灸“足三里”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D]. 叶强.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