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客户的协同工业设计产品方案评价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汪天雄[1](2021)在《在线用户评价驱动的产品形态进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是产品制造企业坚持的重要设计理念,因而缩小产品设计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差距始终是设计研究的重要目标。感性工学是一种能将用户需求通过科学手法映射为设计要素的技术。在感性工学的研究过程中有三点问题:第一、在产品感性意象空间的建构过程中,感性意象词汇的提取往往来源于杂志、手册或报告,因而没有全面反映消费者真实的情感需求,采集量较少。第二、在感性意象维度的提炼过程中通常采用调研结合因子分析与聚类算法进行降维,产生了数据更新慢、采集效率低的问题。第三、如何将产品的感性意象推导为设计要素,构建产品设计要素与用户感性意象之间的量化映射关系,提高训练与预测的准确度是感性工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传统感性工学所采用的线性与非线性模型所建立的映射关系模型通常误差较大,同时也缺乏对许多设计要素组成的产品整体形态耦合性进行分析。鉴于此,本研究结合感性工学理论与研究框架,运用文本挖掘与自然语言处理分析电商平台用户在线评价文本,并从中获取用户真实的感性需求信息,以更快捷、更高效的方式建构产品感性意象空间。通过采用回归型支持向量机建立设计要素与感性需求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构建产品形态意象的评价与预测模型。最后,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构建产品形态进化设计系统,生成满足用户偏好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案,为复杂产品形态设计的研究拓宽了理论边界,同时也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和时间,为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与思路方法,具有良好的产品设计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获取电动自行车产品网络在线用户评价文本。使用Python软件编写爬虫函数获取网络在线用户评论信息,基于淘宝与京东两大电商平台,选择评论数超过15条且产品形态符合新国标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产品进行评论爬取,一共选择48款电动自行车产品,共爬取由288510个字组成的评价文本;依据文本预处理规则去除与文本语意无强烈关联的停用词,并应用Jieba工具对评价文本执行分词处理。(2)采用文本挖掘准确分析用户感性意象需求。运用TF-IDF关键词提取方法分析在线用户评价中用户感性意象关键词,完成了 260个产品感性词汇的收集;综合焦点小组与KJ法,合并并简化成67个感性意象词汇;为识别其语意特征,对结果运用WordNet工具检索语意同义词与反义词形成语意网络;通过应用社会地位关系分析网络中具有代表性的感性语意词汇,构建出用户感性意象语意空间;为分析用户感性意象需求与情感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模糊Kano模型识别并分类用户需求,从中筛选出表现为兴奋型的感性意象需求,分别为“简约的”、“科技的”、“精致的”、“灵巧的”与“时尚”的感性意象需求。(3)建立基于用户情感偏好的产品意象评价模型。采用评价构造法调研出产品吸引用户的形态特征,获得542项产品形态要素,并通过KJ法合并相似要素,构建出产品形态小型数据集,获得28项产品形态设计要素;对产品样本进行语意差异法实验,基于回归型支持向量机建立产品形态要素与用户感性意象之间的映射关联关系,建立符合用户情感认知的产品多维感性意象评价模型;通过与传统BP神经网络算法误差结果的对比论证了所建立评价模型的优势,同时也对模型的精度与性能进行有效验证,从而辅助设计师准确进行市场定位。(4)产品形态进化生成与设计评价。基于所建构电动自行车产品形态数据集,对设计要素进行二进制编码;依据所分析出的用户重点感性诉求,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感性诉求的权重,以此调整产品个体适应度;以消费者感性偏好为评价目标,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建立产品意象形态进化设计系统,为有效避免用户在评价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所引起的个体适应度偏差,并降低用户疲劳程度,采用用户评价犹豫时间来改进个体适应度;利用基于回归型支持向量机的感性意象评价模型进行自动评价,进一步降低并缓解用户评价过程中产生的疲劳;对产品意象形态进化设计结果运用Rhino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产品设计方案的用户满意度进行检验;评价结果验证了本研究所构建的产品意象形态进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以用户感性意象语意空间的构建及产品意象形态进化设计为出发点,对满足用户偏好的产品形态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能有效指导企业进行产品形态的创新设计,辅助设计师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提升设计效率,对企业产品研发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与此同时,也对感性工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进行了有效补充与完善。
刘宁[2](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明子微[3](2021)在《基于远程协同的零件定制系统界面交互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经济与资源全球化现象以及以3D打印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技术发展使得客户对于零件的个性化定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互联制造的时代背景,以网络为基础的协同工作环境也为零件远程定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基于远程协同的零件定制系统平台应运而生,为客户和企业服务商之间搭建了信息互通的桥梁。目前现有的3D打印零件定制系统平台多数对于普通用户的友好度不够,并且以线性的单向需求传递为基础来进行反馈,缺乏高效率的协同设计模式,同时在用户体验的交互层面上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本课题以客户与服务商远程协同进行零件定制的系统平台界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总结归纳现有零件远程定制流程的不足,构建更为合理的线上系统化服务模式,并针对用户的核心任务流程对人机交互界面展开设计,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最后通过设计实践来验证该平台原型的可行性。对于上述提到零件定制系统平台的交互体验和协同效率等问题,本课题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远程协同和交互设计的相关理论,并将其扩展到零件定制系统平台的交互界面领域,为后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指导。其次通过用户研究和服务系统需求分析,利用情景分析法构建了系统平台的线上化服务模式,该模式在零件定制的基础上细化为零件设计、零件建模、零件评估和零件打印四条服务路径,为实际应用场景中用户可能会出现的状况作出应对策略。接着根据需求和产品化映射原理得到系统平台的基本功能元素,再经过层级规划和梳理得到平台功能的信息架构,由此搭建了远程协同零件定制系统的交互模型。然后按照从用户到需求、场景到服务的推导框架,开展了零件定制系统主要界面的原型设计工作,并阐明了任务流程的跳转逻辑和关键环节交互操作。最后建立了远程协同零件定制系统平台的评价体系,基于可用性原则开展了交互原型界面的实验测试,收集并整理量表数据得到了该平台的可用性反馈评价。按照本课题所总结的方法与研究步骤,该远程协同零件定制平台在测试者中收获了正向可用性评价反馈,在定制流程的心流体验、远程协同的信息传递效率、界面跳转逻辑的清晰性等方面都得到了高度肯定。该设计实践证实了以用户为主导的交互研究对于工业信息系统平台用户体验提升的有效性,为今后相关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坤[4](2020)在《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研究》文中指出设计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现代设计以知识为基础,由于各种学习成长体系建设不完善、企业内部设计知识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设计师不得不寻求外部设计知识资源,通过学习成功先例来获得能力提升。工业设计奖作为呈现行业最佳实践的活动,成为设计师及设计从业者的综合参考,但其作为设计知识资源的价值一直被忽略.本文将获得工业设计奖的获奖方案视作外部设计知识资源,这些设计知识是一种具有启发引导和参考作用、高于行业标准的新知识。研究聚焦于获奖方案中物化的设计知识如何顺利流向设计师,并提升其设计能力,从而助力制造业设计创新。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从流动要素和流动过程两个视角建构了设计师视角下“优秀设计中”的设计知识流动理论模型(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Design Knowledge Flow in "Good Design",简称DKF-GD模型)。谢友柏院士提出了分布式资源环境下设计知识流动的四种类型:设计知识在主导设计的企业内部的流动、有知识需求的企业和提供知识资源单位之间的的知识流动、提供知识资源单位内部的知识流动和不具备知识服务但仍可以被学习和使用的设计知识的流动.“优秀设计”中的设计知识作为分布式资源环境中的第四类设计知识流,为设计师提供设计知识资源,以此支撑和补充第一类和第三类设计知识流动。在其视阈下研究了知识流动的动力机制、特征、流动要素和流动过程,并建构了设计知识流动的理论模型。(2)针对DKF-GD模型的要素,通过实证研究明确“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动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从知识提供者特征、知识接受者特征、设计知识特征、设计知识流动渠道特征和设计知识流动环境特征五个方面提出理论假设模型,并基于文献明确了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和测量指标。通过实证研究对理论假设进行科学检验,采用随机抽样回收358份有效问卷,检验结果证实设计奖的专业性、客观性、影响力,“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的有用性和相容性,设计师的接受意愿和吸收能力,大众传播渠道有效性、人际传播渠道有效性和中介传播渠道有效性以及组织创新氛围和当地设计文化水平是关键影响因素.(3)针对DKF-GD模型的过程,通过质性研究分析了设计知识的演化过程,并明确设计师所关注的设计知识类型是设计情境知识、设计对象知识和设计规范知识。为明确设计师所获得设计知识对设计能力的作用,设计“承载不同设计知识的图片对设计效果的影响”的单因素三水平实验。实验证明“优秀设计”中的设计情境知识可以在概念发散阶段帮助设计师提高情境发散和情境创新程度,设计对象知识可以在设计阶段提升设计造型创新程度和细节表现程度。(4)提出基于DKF-GD模型的设计应用流程。建立设计情境知识、设计对象知识和设计规范知识的本体框架,建立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取出知识拆解与提取、知识组合、知识互构等六种基于知识的设计创新策略。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建立了基于“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动的设计流程,并通过“儿童智能学习产品”的案例验证其合理性和有效性,探索“优秀设计”中的设计知识支持和补充第一类和第三类设计知识流的路径。DKF-GD模型丰富了分布式资源环境下设计知识流动,为工业设计师利用已有知识提升设计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使政府、企业、设计组织等相关的主体能够关注,共同助力设计能力的提升,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来响应国家政策。
翁超[5](2020)在《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产品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装备类车辆指装有特殊设备,用于承担特种运输任务或执行特殊作业的车辆,旨在帮助使用者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或应对危险工作环境。在“军民融合”与“新基建”政策背景下装备类车辆行业进入利好形势,但该行业面临的竞争正逐渐从功能实现转向全面设计品质的提升。目前该领域研究视角多局限于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控制技术、制造技术等方面,设计学视角的相关研究较少且介入深度有限。在长期项目实践与研究中发现,装备类车辆的设计问题天然地与其所处情境具有密切关系。对情境问题的理解直接影响着设计品质把控、车辆人机交互提升、工程物化推进与方案决策等工作。本文在此背景下,以情境驱动设计理论的研究为起点,探究装备类车辆设计中的情境问题,构建理论模型并在此指导下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课题立足于装备类车辆行业的现实设计问题,用情境驱动设计研究方法,剖析装备类车辆设计中的情境要素,构建面向装备类车辆设计的情境模型。文章首先在“事理学”的研究框架下,扩展了情境设计理论的范围,结合设计管理与设计决策等问题,提出情境驱动设计理论的概念。然后在事理学中“事”的基本结构下,提出了面向装备类车辆设计的PAET情境驱动模型,并从情境驱动与装备类车辆的自然联系,得到情境驱动理论指导装备类车辆设计实践的合理性。再采用案例研究、桌面调研、专家访谈与实地调研等方法,对装备类车辆企业层次与产品开发流程中的各相关者展开系统性研究。得出装备类车辆企业的四个梯队,后经过先发散再聚焦的方式,系统梳理了产品开发过程中与设计工作相关的团队及其内在联系。从调研成果出发并在情境驱动设计理论的整体框架下,构建了设计情境中的任务模型,对装备车辆产品设计开发工作中设计团队的需求做出了总结。后续从设计实现、设计管理与设计决策的具体情境中提出十二条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研究最后,以校企合作项目三一伸缩臂叉装车为例,从叉装车的实际使用情境出发,提取出典型情境结合情境驱动设计方法的理论框架,将PAET的情境分析结构对应到四类典型使用情境,分析了叉装车的产品设计需求。结合企业品牌基因构建标准与技术条件情况,完成设计定义与设计方向的提炼,并运用情境驱动设计的思维对整车内外饰设计不断做出细化与调整,然后在真实情境中通过JACK等仿真软件检查、验证了车辆设计中有关视野、硬件人机交互等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对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的设计策略进一步验证,对设计策略进行完善。
乔勇[6](2020)在《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项目课程《童车设计与制作》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要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进行相应的变化,寻求能支撑未来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我们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这一概念就是“项目”。项目课程是智能化时代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在诉求,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项目教学适合以工作过程来设定课程的框架,符合我国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可解决中职项目课程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职院校开展项目课程的实践研究已有多年。但是目前中等职业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项目课程缺乏实际产品的针对性,导致了教学脱离生产实际,教育的职业性不显着;课程资源建设缺乏规范性、标准性,导致了课程资源的质量不高,相关资源的复用率不高;课程实施环节缺乏教学理念的探索,导致了授课环节的逻辑过程不合理,理论及实践教学成效不佳。课程成效评估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评估,导致了课程的持续开设及改进不够等问题。如何立足于地方产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工程项目开发为可实施的教学项目;如何建设课程资源以保障课程实施的顺利开展,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如何开展企业人员、其他专业教师等共同参与的多方协作式课程开发工作,进而夯实校企合作、促进不同专业间合作。以上诸多问题的深度挖掘成为中职项目课程研究的聚焦点及目标点。从实践中寻求解决之策,研究以嘉兴地区某中职院校开设的《童车设计与制作》(简称《童车》)项目课程开发为例,从课程开发的前期分析、主题确定、资源建设、实施方案及成效的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1)强化多方协同模式在课程开发中的应用。组建由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校内本专业及跨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团队,并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各有侧重的开展相关工作;(2)课程主题确定的逻辑思路是以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为依据。核心工作是对选定的工程项目进行工作领域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及职业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将职业能力进行教学化处理,从而形成课程的知识体系;(3)课程资源开发注重规范及全面性。包括编写校本教材、创设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文本性教学资源力求做到规范编写;教学环境应力求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程实践情景,使学生真实感受产品的生产过程,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4)以“构思”、多轮“设计—实现”、“运作”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开展工程项目的教学研究,从而更有成效的培养工程技术性人才。(5)建立课程成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为了进一步发挥项目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提出以下建议:(1)根据中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的选择工程项目,即关注工程项目涵盖的知识容量、难易程度及所需的周期长短等;(2)关注工程实践教学氛围的营造。调整传统教室内讲授模式为工作室内研讨模式,紧紧围绕以工程项目研发为主线的研发式教学;(3)重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这需要从学校层面、企业层面进行协作,以此稳步开展教师深入企业的实习工作。
国元贺[7](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产品化设计研究 ——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为例》文中提出向制造业学习过程中,制造业与建筑业的趋同性强化了建筑“产品”的概念。制造业先进理念技术逐步引入到建筑中,然而,应用的深度与角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筑工业化已成为设计建造的重要方向,但国内外研究中并没有对于“建筑产品化”的确切概念,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制造业产品与建筑异同,定义“建筑产品化”:以标准化为基础,通过模块化方法,提高各层级建筑产品通用化程度的建筑系列化过程。工程实践中,精益建造所提倡的“建筑是固定的产品,流动的人员”局限于现场施工建造方式,并不能将建筑产品质量提高到制造业水平,通过系统分析法进行建筑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以及模块化特征分析,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了建筑构件-建筑模块-建筑系列的建筑产品化结构体系。BIM仅以建筑设计图纸提交为目的的设计策略,局限于设计与产品间的联系,产生大量重复性低效设计工作,数据库间信息隔离、信息有效性差,难以支撑建筑产品化发展,应用模型分析法,引入制造业产品族概念,建立建筑产品化应用的分析模型,归纳了建筑产品化道路并总结了建筑产品化的设计方法。本文基于产品化视角,从建筑构件产品、模块产品、系列产品三个层次延伸“建筑产品化”概念,论述了基于BIM的建筑产品化设计模式,并以老旧小区加建电梯项目为例,进行建筑产品化设计的比较研究,找出适合建筑业的产品化发展模式。使建筑产品化实现同制造业一样,支撑一系列建筑设计生产建造的优化过程,加速建筑工程“制造业化”。
张振华[8](2020)在《“互联网+”时代木家具用户决策机制及新产品设计策划的对应性研究》文中指出木家具又称木质家具或木制家具,是指主要零部件均采用木材、人造板等木制材料制成的家具。木家具产品设计属于工业设计范畴,必须面向用户立足生产,其设计定位由市场定位决定。家具企业需根据自身条件形成适合的市场定位,在正确定位的前提下生成产品概念、指导产品设计。“互联网+”时代强大的信息渠道无疑为设计评价、定位与产品革新提供了便利,同时促使新的消费形态的形成,使得木家具制造业也遭遇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首先,新媒体的普及致使木家具消费者信息环境变化巨大,引起选购、评价和分享等消费行为决策的一系列新的变化。其次,木家具行业传统的以材料导向的单纯制造业思维模式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第三,木家具产品生命周期日趋减少,引起产品策划时间的缩短和对策划质量要求的提高。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的创新成果,理解木家具用户决策影响机制从而优化产品研发方法,构建定位准确的产品、服务、传播及展示,以便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和风险的有效控制,成为学界和木家具制造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互联网+”时代木家具行业、用户消费行为决策与产品开发设计方面的变化,旨在探索一种互联网思维下木家具的用户研究及相应的产品设计策划方法。在重新审视木家具设计与制作的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了用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以便指导木家具企业改进产品、提升服务水平和品牌传播效果。通过文本数据挖掘法分析消费端的直接数据,包括用户的分布、偏好和产品的反馈,从而实时准确地获取商业竞争情报。及时地实现对用户的识别、洞察和服务,进而将动态的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概念,指导木家具产品的概念设计。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文献研究结果提示:互联网及网络媒体的普及使消费者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变,由信息单向、不对称和不充分传播转换到信息双向、对称和透明化传播的环境,在引发传播领域重大变革的同时引起木家具消费行为、设计、商业和制造领域的一系列变革。木家具行业线上购物、线上线下一体化和购物社交化等新的消费形态层出不穷。以材料导向的单纯制造业思维模式极大地制约了木家具行业协同制造水平、设计创新和模块化零部件平台的建立。木家具消费人群的年轻化使得网络渠道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网络口碑作为一种重要的口碑和评价形式反映了木家具的价值,同时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个性化、分众性和海量数据特性,对消费决策具有较大影响力,因此有必要研究基于网络口碑的家具用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以及相应的产品设计策划方法。(2)木家具用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关于木家具网络口碑接收者的信任方面,家具消费者感知风险对网络口碑接收者信任的影响最大(标准回归系数0.528),家具产品的网络口碑数量对接收者信任的影响次之(0.438)。对于家具消费者行为影响方面,家具消费者信任对家具产品/服务的购买(0.441)和相关网络口碑再传播行为意愿的影响最大(0.468),家具消费者感知风险对购买(0.213)和再传播行为意愿的影响次之(0.278)。传播者关系强度和专业知识对感知风险的影响力分别为0.299和0.246。综合判断,感知风险、网络口碑的数量对普通家具消费者的信任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信任的中介作用对家具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再次传播网络口碑的行为意愿起着重要作用。信任是影响木家具消费行为意愿的最重要因素,感知风险也可以直接影响行为意愿。(3)提出“互联网+”时代木家具在网络口碑审视下的用户需求挖掘与分析方法:当今市场对家具的需求融合了产品和服务,即产品+服务=解决方案。互联网平台中搜集有关木家具产品和服务的真实网络口碑信息,并从产品造型、颜色、功能、材质、做工、价格、物流、安装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深入分析。构建基于网络口碑的木家具顾客满意度测量方法,采集关键产品质量特性的绩效表现,识别出高度影响满意度的木家具产品特征和服务过程。从而发现目前产品的优势,劣势以及用户的需求的重要程度的差异,为帮助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木家具的产品改进和创新设计做好准备。得出实木家具产品特征的相对权重排序:外形款式(22.86%)、做工(11.29%)、用料(10.84%)、物流(10.61%)、售后(8.91%)、货物完好(8.35%)、环保(8.33%)、价格(7.72%)、功能(6.47%)、安装(4.62%);板木家具产品特征相对权重排序:外形款式(24.18%)、做工(11.31%)、用料(10.14%)、物流(10.08%)、售后(8.90%)、功能(7.96%)、安装(7.53%)、环保(7.23%)、价格(7.12%)、货物完好(5.55%);板式家具产品特征相对权重排序:外形款式(25.02%)、售后(13.45%)、做工(9.55%)、物流(9.35%)、安装(8.45%)、用料(8.38%)、价格(6.95%)、环保(6.53%)、货物完好(6.50%)、功能(5.81%)。(4)建立了基于网络口碑与质量功能展开的木家具设计目标定位模型,以客厅木家具为例在基于网络口碑的用户需求挖掘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用户价值诉求与产品特征之间的关系,提出科学有效的木家具设计规划方案,并通过优化设计与消费者评价验证了产品策划的效果,可以较好地指导木家具产品的开发设计。得出客厅木茶几的设计规划目标中相对权重前12位为:实木(8.19%)、产品与包装完好(6.48%)、颜色好看(5.8%)、高端大气上档次(5.54%)、收纳空间(5.31%)、没有异味(5.12%)、搭配协调(4.96%)、做工精致(4.67%)、客服态度好(4.53%)、物流快(4.47%)、性价比高(3.74%)、全实木(3.48%)。设计技术要素的重要度排序前12位为:表面处理(130.70)、材料构成(123.47)、表面纹理(110.32)、外形线条(100.93)、产品结构(88.51)、色彩构成(63.34)、外形尺寸(57.42)、物流服务承诺(56.89)、加工精度(38.98)、封闭质量(32.73)、产品成本(30.03)、定价策略(24.66)。本文阐明了互联网环境下用户行为决策影响机制与相应的产品设计策划创新方法,使木家具的设计目标的形成更为科学、清晰,提高设计的效率并降低成本。此外,针对之前基于用户的家具设计评价和定位理论的一些问题,例如多是通过主动的问卷调查,缺乏对用户无干预观察的客观的定量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从而丰富了家具设计理论。本研究成果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口碑这个海量的线上用户端数据,帮助家具企业从传统的事后检验产品质量转变为在产品设计时检查内在质量。促使企业与用户的有效互动,推进企业更科学准确地把握用户需求,更好地指导木家具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制造,从而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更完美匹配。
谷丛[9](2020)在《互联网平台产品创新的众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互联网技术,以大众群体广泛参与互联网协作创新为特征的创新驱动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迫使产品创新的内涵、方法与模式都发生着深刻的转型与变化。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面向广大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中的复杂创新需求,为具有原创设计能力的专业人士和创新想法的大众群体提供创意推向市场的机会,探索基于互联网平台大众群体参与协作的产品创新策略与方法,从创新理论、创新工具与载体、创新方法与机制三个层面开展研究。以群体协作参与产品创新为众创目标,以创新价值链理论为视角和研究方法,围绕群体思维、创新主体和创新过程的众创三维度,以群体智慧、用户创新、协同创新等理论为众创基础,以产品创新平台为众创载体,以众智链接、众创协作与众意评价为众创方法,建构基于互联网大众群体参与产品创新的“一视角三维度,一平台三方法”的众创策略系统理论。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系统性地提出了一套以众创为核心,多学科指导,多维度建构,多要素组合,多方法实施的互联网平台产品创新策略与方法理论;第二,拓展了创新价值链理论在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提出了互联网产品创新平台的创新价值链模型;第三,构建了产品创新平台的“设计众创”和“众创转化”两大众创模型;第四,结合笔者多年探索实践的DIA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基于激活DIA创新资源的诉求,结合众创策略的理论研究,设计了DIA众创平台和服务流程。最终形成了四方面结论:在宏观理念层面,建构了“一视角三维度,一平台三方法”的众创策略系统;在中观平台层面,基于众创策略实施多样性思维链接方法,多要素和分阶段创新协作方法,多主体、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创意筛选评价方法,形成了一套能解决复杂创新问题的平台创新模式;在微观运作层面,形成了众创策略两模型,众智链接五方法,众创协作六前提,众意评价三层次;在研究视角和方法层面,探索了创新价值链作为互联网平台构建的方法与视角。
冯迪[10](2020)在《从产品到产品服务系统(PSS)的演化设计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品同质化竞争、可持续的需求、用户体验的日益重视等因素,迫使制造企业从单一的产品设计生产模式转向为顾客提供包含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模式。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 Service Systems,PSS)已从理论研究层面上升到了众多企业的战略实施层面。PSS的设计对象包含了产品和服务具有复杂性,其实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转型压力。本文从制造业实施的角度对PSS设计理论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现有PSS概念设计方法不利于中小制造业实施的问题,从宏观的设计师角度和微观的方案设计角度总结现有PSS概念设计方法的两个不足:(1)设计师角度-设计框架的通用性不足:现有PSS设计框架对产品设计师和服务设计师不通用,往往在初步的设计目标划分后,由产品设计师完成结构方案,由服务设计师完成服务方案,最后两者组合构建系统解决方案,这种相对独立的设计框架容易产生冗余、缺失、相互制约等问题;(2)方案设计角度-设计模型的适用性不足:现有PSS设计模型大多由顾客需求驱动提出全新的系统解决方案,忽略了对企业已有资源的利用及逐步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难以直接对PSS设计方案进行实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设计理论框架、方案设计方法、方案评价方法三方面开展从产品到产品服务系统的演化设计研究。1、针对设计理论框架的通用性问题,本文分析了知识交换对PSS方案设计的影响,确定了知识交换的目的、背景和过程直接影响PSS的设计质量。提出能够被产品设计师和服务设计师通用的PSS设计框架,解决设计师之间的交流障碍。提出从顾客需求分析-设计目标转化-系统方案求解三个方面构建顾客价值-系统性能-系统方案的设计框架,给出了顾客价值、系统性能和系统方案的流程模型,为产品设计师和服务设计师提供通用的知识交流背景和流程,从而提高设计质量。通过知识交流评价方法验证本设计框架对知识交流的强化作用。2、针对方案设计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现有产品逐步演化升级的方案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产品到PSS的螺旋式演化设计模型,通过渐进式的设计方式解决PSS方案脱离企业服务水平的问题。结合基于DFX的产品模块化和基于DSM的服务模块化方法提出PSS模块化方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提出系统性能权重的排序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度提出系统性能模块与产品模块的相关性模型。基于系统性能权重排序及其与产品模块和服务模块的相关性排序构建系统演化链。在系统演化链的引导下产品模块和服务模块以满足系统性能单元为目的在系统共生环中集成并螺旋式升级。从产品模块满足系统性能单元、产品模块与服务模块结合满足系统性能单元、产品与服务模块结合无法满足系统性能单元三个方面提出了系统共生环的运行机制。3、提出基于顾客接受度的PSS方案评价方法。分析现有产品和服务评价方法在PSS方案评价上的不足,提出以顾客接受度作为PSS方案的评价准则,通过顾客接受产品的前后的感知变化来衡量PSS的方案质量。基于顾客价值、个性化需求特征、供求关系构建顾客接受度评价模型,对PSS方案进行量化评价。
二、面向客户的协同工业设计产品方案评价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客户的协同工业设计产品方案评价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在线用户评价驱动的产品形态进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情感体验研究 |
1.2.2 情感测量研究现状 |
1.2.3 感性工学理论与发展 |
1.2.4 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现状 |
1.2.5 交互式遗传算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组织结构 |
第2章 产品感性意象空间的建构 |
2.1 产品形态意象与语意 |
2.1.1 产品形态意象 |
2.1.2 产品形态语意 |
2.2 设计意图的表达 |
2.2.1 设计编码 |
2.2.2 设计解码 |
2.3 互联网评价文本数据获取 |
2.3.1 基于评价数据的消费者感性诉求分析 |
2.3.2 文本获取与处理 |
2.4 文本语意分析模型 |
2.4.1 文本语意分析 |
2.4.2 产品感性意象语意空间的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感性需求与产品设计要素映射关系模型建构方法 |
3.1 在线用户评价的需求文本挖掘 |
3.2 用户需求属性分类 |
3.2.1 基于模糊Kano模型的用户需求属性分类 |
3.2.2 模糊Kano模型的计算过程 |
3.3 需求的重要度计算 |
3.3.1 语义差异法 |
3.3.2 模糊层次分析法 |
3.4 映射关系模型建构 |
3.4.1 回归型支持向量机 |
3.4.2 神经网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文本挖掘的感性需求分析 |
4.1 确定研究案例 |
4.1.1 电动自行车产品发展现状 |
4.1.2 电动自行车产品形态特征 |
4.2 挑选实验样本 |
4.3 感性意象空间的建构过程 |
4.3.1 基于词频与KJ法的语意词汇提取与分组 |
4.3.2 基于WordNet的感性意象空间建构 |
4.3.3 感性意象词汇验证 |
4.4 基于用户满意度分类需求属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构建基于用户情感偏好的产品意象评价模型 |
5.1 产品感性意象偏好量化实验 |
5.2 产品形态要素数据集的构建 |
5.2.1 评价构造法 |
5.2.2 实验过程与结果 |
5.3 基于用户情感偏好的产品意象评价模型 |
5.3.1 构建感性评价矩阵 |
5.3.2 基于回归型支持向量机的产品意象评价模型 |
5.3.3 模型性能的评估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基于BP神经网络建构预测模型 |
5.4.2 支持向量回归与BP神经网络误差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产品形态进化生成与设计评价 |
6.1 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产品形态进化设计 |
6.1.1 IGA的进化过程 |
6.1.2 交叉与变异 |
6.1.3 产品形态元素编码及染色体结构 |
6.1.4 人口规模及初始化种群 |
6.2 实例研究 |
6.2.1 个体编码模式 |
6.2.2 产品综合适应度计算 |
6.2.3 交互式遗传算法系统的建构 |
6.2.4 系统选择算法设定 |
6.2.5 系统参数设置 |
6.2.6 系统交互界面设计 |
6.3 结果和讨论 |
6.4 产品方案设计及评价 |
6.4.1 方案设计 |
6.4.2 设计方案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2)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来源 |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
一 “双循环”战略 |
二 “一带一路”倡议 |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基于远程协同的零件定制系统界面交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协同技术研究现状 |
1.2.2 零件定制研究现状 |
1.2.2.1 行业发展背景与趋势 |
1.2.2.2 个性化定制形式与流程研究 |
1.2.2.3 线上零件定制特点 |
1.2.3 零件定制平台实例分析 |
1.2.3.1 3D hubs |
1.2.3.2 云工厂 |
1.2.3.3 3D时空网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课题创新点 |
1.5.2 课题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远程协同零件定制平台交互理论基础 |
2.1 远程定制基础理论 |
2.1.1 远程零件定制定义 |
2.1.2 远程定制对象和内容 |
2.1.3 关键技术分析 |
2.1.3.1 计算机远程协作 |
2.1.3.2 模型可视化 |
2.1.3.3 信息数据库 |
2.2 远程协同设计模式 |
2.2.1 远程协同设计概述 |
2.2.2 零件远程协同设计模式 |
2.3 交互设计理论与方法 |
2.3.1 交互设计原则 |
2.3.2 交互设计实施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3 远程协同零件定制平台需求分析 |
3.1 用户研究 |
3.1.1 用户类型划分 |
3.1.2 用户知识需求 |
3.1.3 用户感知价值 |
3.1.4 用户行为影响因素 |
3.2 服务系统需求分析 |
3.2.1 客户需求 |
3.2.2 功能需求 |
3.2.3 技术需求 |
3.3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服务模式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平台功能架构与交互模型建立 |
4.1 零件远程定制平台功能映射 |
4.1.1 需求与产品化映射原理 |
4.1.2 主要功能元素映射 |
4.2 信息层级架构 |
4.3 系统交互模型建立 |
4.3.1 需求上传阶段 |
4.3.2 服务选择阶段 |
4.3.3 远程协同阶段 |
4.3.4 方案确认阶段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任务流程与关键环节的界面设计 |
5.1 信息界面设计要素 |
5.1.1 界面设计 |
5.1.2 导航设计 |
5.1.3 信息设计 |
5.2 零件定制平台原型设计过程 |
5.2.1 平台主界面交互原型设计 |
5.2.1.1 新用户登录及首页设计 |
5.2.1.2 一级及次级界面设计 |
5.2.2 基本任务流程说明 |
5.2.3 关键环节交互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交互界面可用性测试与方法 |
6.1 可用性概述 |
6.1.1 可用性定义 |
6.1.2 测试评估方法 |
6.1.3 常规测试流程 |
6.2 可用性测试过程 |
6.2.1 测试目的 |
6.2.2 测试流程 |
6.2.2.1 测试准备 |
6.2.2.2 测试任务 |
6.2.2.3 测试过程 |
6.2.3 测试结果 |
6.3 可用性分析与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课题主要成果 |
7.2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远程零件定制系统平台用户满意度量表 |
附录二 可用性测试方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的迫切需求 |
1.1.2 设计师提升设计能力的路径有限 |
1.1.3 对工业设计奖的价值反思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工业设计奖产生背景及发展 |
1.3.3 工业设计奖研究现状 |
1.3.4 知识流动研究现状 |
1.3.5 设计知识流动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工业设计奖与设计知识的关系建构 |
2.1 设计知识 |
2.1.1 知识的研究视角 |
2.1.2 设计知识的内涵 |
2.1.3 设计知识的类别 |
2.1.4 设计知识的来源 |
2.2 工业设计奖与设计知识 |
2.2.1 知识筛选工业设计奖筛选出“优秀设计” |
2.2.2 知识载体: “优秀设计”物化优质设计知识 |
2.3 “优秀设计”中物化的设计知识类别 |
2.3.1 “优秀设计”的标准 |
2.3.2 “优秀设计”包含的四类设计知识 |
2.4 小结 |
第三章 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 |
3.1 知识流动 |
3.1.1 知识流动理论 |
3.1.2 知识流动的主要模型与要素分析 |
3.1.3 知识流动的效果 |
3.2 设计知识流动 |
3.2.1 设计知识流动的概念 |
3.2.2 分布式资源环境下设计知识流动的四个类别 |
3.2.3 第四类设计知识流视阈下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 |
3.3 “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向设计师的动力机制 |
3.3.1 设计师的知识需求是内部驱动力 |
3.3.2 工业设计奖推广本质是外部推动力 |
3.3.3 设计师间的知识势差是客观因素 |
3.3.4 设计知识流动的特征 |
3.4 “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向设计师的理论假设 |
3.4.1 设计知识流动模型的要素 |
3.4.2 设计知识流动模型的过程 |
3.4.3 “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动的理论模型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KF-GD要素的实证研究 |
4.1 设计知识流动效果的定义 |
4.2 设计知识流动效果影响因素提取 |
4.2.1 通过文献获得影响因素 |
4.2.2 专家访谈获得影响因素 |
4.2.3 变量确定 |
4.3 变量定义与相关假设 |
4.3.1 设计知识特征与接受意愿 |
4.3.2 知识提供者特征与接收意愿 |
4.3.3 知识接受者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 |
4.3.4 知识流动渠道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 |
4.3.5 知识流动环境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 |
4.4 变量设计及测量指标 |
4.4.1 设计知识特征 |
4.4.2 知识提供者特征 |
4.4.3 知识接受者的特征 |
4.4.5 知识流动渠道 |
4.4.6 知识流动环境特征 |
4.4.7 知识流动效果 |
4.5 数据回收及量表质量分析 |
4.5.1 问卷设计与数据回收 |
4.5.2 量表质量分析 |
4.5.3 相关性分析 |
4.6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研究假设的检验 |
4.6.1 回归模型的评估标准 |
4.6.2 知识特征与接收意愿的回归分析 |
4.6.3 知识提供者因素与接受意愿的回归分析 |
4.6.4 知识接收者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的回归分析 |
4.6.5 知识流动渠道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的回归分析 |
4.6.6 知识流动环境与知识流动效果的回归分析 |
4.7 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
4.8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KF-GD过程的演化及提升作用研究 |
5.1 基于知识流动的知识演化及影响因素映射关系研究 |
5.1.1 研究目的及方法 |
5.1.2 基于知识流动过程的知识演化 |
5.1.3 基于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映射关系 |
5.2 所获设计知识提升设计能力的实验研究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3 实验小结与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DKF-GD的设计流程构建与实践 |
6.1 设计师获得的设计知识表达与关系建构 |
6.1.1 三类设计知识的提取与表达 |
6.1.2 三类设计知识间的映射关系 |
6.2 设计师应用设计知识的设计创新策略 |
6.3 基于DKF-GD的设计流程 |
6.3.1 总设计流程 |
6.3.2 核心环节 |
6.4 基于DKF-GD的设计实践 |
6.4.1 项目背景及设计需求 |
6.4.2 确定概念方向 |
6.4.3 概念设计 |
6.4.4 案例总结 |
6.5 小结 |
结论 |
研究关键发现 |
DKF-GD模型及发展建议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五个国外工业设计奖简介 |
附录B 四个国内工业设计奖简介 |
附录C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D 专家访谈获得的影响因素整理 |
附录E 设计奖设计知识流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F 知识演化及映射关系研究所使用“优秀设计” |
附录G 参与知识演化及映射关系研究的设计师信息 |
附录H 知识演化及映射关系研究的访谈提纲 |
附录I 参与实验的设计师信息 |
附录J 实验所使用的“优秀设计” |
附录K 设计师在概念发散阶段检索的54个“优秀设计” |
(5)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产品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装备类车辆市场发展态势 |
1.1.2 装备类车辆设计策略新探讨 |
1.1.3 用户体验带来产品价值点的转变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情境的设计研究现状 |
1.2.2 装备类车辆研究现状 |
1.2.3 设计程序与方法的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装备类车辆情境驱动概念 |
2.1 情境驱动概念 |
2.1.1 设计范畴内情境相关理论研究 |
2.1.2 设计中的情境驱动 |
2.1.3 情境驱动特征 |
2.1.4 情境的组成要素 |
2.1.5 情境驱动的价值及应用 |
2.2 装备类车辆现状 |
2.2.1 装备类车辆定义与分类 |
2.2.2 装备类车辆特点 |
2.2.3 装备类车辆发展阻力与前景 |
2.3 情境驱动介入装备类车辆设计 |
2.3.1 情境驱动与装备类车辆的自然联系 |
2.3.2 “事理学”方法论对情境驱动设计的启发 |
2.3.3 设计求“是”,面向“物”的设计 |
2.3.4 设计求“事”,面向“管理”的设计 |
2.3.5 设计求“真”,面向“决策”的设计 |
2.4 PAET情境驱动理论模型构建 |
2.4.1 PAET情境驱动理论模型 |
2.4.2 情境驱动设计过程 |
2.4.3 人与物驱动 |
2.4.4 行为与目的驱动 |
2.4.5 时间与空间驱动 |
2.4.6 技术与标准驱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设计调研与分析 |
3.1 调研方法与框架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内容 |
3.1.3 调研方法 |
3.2 设计系统相关者与企业结构调研 |
3.2.1 系统相关者构成 |
3.2.2 系统相关者地图 |
3.2.3 装备类车辆企业层次 |
3.3 设计实践中的情境驱动案例 |
3.3.1 大型国企主导的设计 |
3.3.2 大型民营企业主导的设计 |
3.3.3 中小民营企业参与的设计 |
3.4 实地调研与问题分析 |
3.4.1 专家深度访谈设计 |
3.4.2 专家深度访谈实施 |
3.4.3 调研总结与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设计策略 |
4.1 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设计特点 |
4.1.1 情境分析前置 |
4.1.2 多重情境要素同步驱动 |
4.1.3 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与非首要性特征 |
4.1.4 设计工作的提前性 |
4.2 装备类车辆设计需求导入 |
4.2.1 人物模型构建 |
4.2.2 设计需求归纳 |
4.2.3 情境驱动下的设计路径 |
4.3 情境驱动下的设计实践策略 |
4.3.1 系统化梳理设备使用情境 |
4.3.2 构建符合多情境分类的车辆总布置 |
4.3.3 优化以使用情境为主导的人机问题 |
4.3.4 搭建以操作情境为基础的智能控制系统 |
4.3.5 促进形成以企业主导的用户交流平台 |
4.4 合作情境中的项目管理策略 |
4.4.1 工作交互导向下的技术协议共建 |
4.4.2 责任意识下实行沟通书面化 |
4.4.3 设计主动导向下合作默契共建 |
4.4.4 风险识别与控制工作前置 |
4.5 基于情境需求的产品设计决策 |
4.5.1 引导真实情境下的项目评审 |
4.5.2 尊重企业特点与决策机制 |
4.5.3 收益平衡导向下合作分歧决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ANY伸缩臂叉装车设计开发 |
5.1 伸缩臂叉装车系统设计情境 |
5.1.1 叉装车项目情况介绍 |
5.1.2 叉装车的情境问题研究 |
5.1.3 叉装车设计定义 |
5.2 “STH1256A”伸缩臂叉装车综合设计 |
5.2.1 基本设计概念 |
5.2.2 整车外造型概念方案 |
5.2.3 车辆内饰与人机交互设计 |
5.2.4 基于JACK软件仿真的驾驶室设计验证 |
5.3 设计流程与设计管理 |
5.3.1 设计周期与设计流程 |
5.3.2 项目关键变化与风险控制 |
5.3.3 项目合作中的默契共建 |
5.4 项目成果与反思拓展 |
5.4.1 落地:创意设计与工程优化的合力 |
5.4.2 对情境驱动设计理论的反思与拓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专家访谈记录 |
附录二: 图片及表格来源 |
附录三: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与项目成果 |
(6)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项目课程《童车设计与制作》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CDIO工程教育理念 |
1.3.2 项目课程 |
1.3.3 基于CDIO模式的中职项目课程开发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 |
2.1 课程开发必要性分析 |
2.1.1 提升创新设计型人才培养质量 |
2.1.2 培养地方产业紧缺技能型人才 |
2.1.3 提升专业化精品课程建设质量 |
2.2 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2.2.1 宏观政策支持 |
2.2.2 地方企业配合 |
2.2.3 学校制度支持 |
2.3 成立课程开发团队 |
第三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的确定 |
3.1 课程内容确定的过程 |
3.2 童车项目合理性分析 |
3.2.1 基于学习兴趣的考虑 |
3.2.2 基于知识领域的考虑 |
3.2.3 基于难易程度的考虑 |
3.3 童车工作任务的分析 |
3.3.1 童车就业岗位及工作领域分析 |
3.3.2 童车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 |
3.4 童车课程目标的确定 |
3.4.1 校内师资及设备分析 |
3.4.2 学生认知特点分析 |
3.4.3 教学化重构确定课程内容 |
第四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资源开发 |
4.1 课程标准开发 |
4.1.1 课程的定位及设计思路 |
4.1.2 课程目标 |
4.1.3 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 |
4.1.4 教学实施建议 |
4.2 校本教材开发 |
4.2.1 校本教材开发现状 |
4.2.2 《童车》校本教材的开发 |
4.3 其他辅助教学资源开发 |
4.3.1 其它辅助资源建设内容及思路 |
4.3.2 《童车》辅助资源的建设 |
第五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实施与评价 |
5.1 课程实施及评价方案 |
5.1.1 明确课程实施方案 |
5.1.2 明确教学评价方案 |
5.2 课程实施的过程 |
5.2.1 构思阶段(C) |
5.2.2 设计阶段(D) |
5.2.3 实现阶段(I) |
5.2.4 运作阶段(O) |
5.3 教学成效评价 |
5.3.1 教学过程性考核 |
5.3.2 教学阶段性及终结性考核 |
第六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保障建设 |
6.1 课程的师资保障 |
6.1.1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现状 |
6.1.2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
6.1.3 确定任课教师梯队 |
6.2 课程的教学环境保障 |
6.2.1 理论教学环境 |
6.2.2 实践教学环境 |
6.3 课程的教学设备保障 |
6.3.1 教学设备配备原则 |
6.3.2 《童车》教学设备配备 |
第七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成效评估 |
7.1 明确课程的评估指标 |
7.1.1 课程评估原则 |
7.1.2 课程评估指标 |
7.2 课程成效评估过程 |
7.2.1 设计调查问卷 |
7.2.2 调查过程及数据收集 |
7.3 数据分析及结论 |
7.3.1 主观性调查结果分析 |
7.3.2 客观性调查结果分析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及不足 |
8.1.1 研究的结论 |
8.1.2 研究的不足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8.2.1 学生综合能力的均衡培养 |
8.2.2 教学项目容量的合理规划 |
8.2.3 地方典型企业的有效参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产品化设计研究 ——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概念辨析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第2章 制造业中以产品为目标的工业设计理论与实践 |
2.1 由生产到产品——工业设计理论的发展 |
2.1.1 由标准化到个性化的工业设计 |
2.1.2 精益生产理论 |
2.1.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2.1.4 敏捷制造理论与工业4.0 |
2.2 以产品为目标的工业设计实践 |
2.2.1 汽车 |
2.2.2 船舶 |
2.3 制造业中产品化设计的技术体系 |
2.3.1 软件系统 |
2.3.2 产品族DNA开发设计模式 |
2.3.3 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与系列化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业中的产品化趋向与设计模式的转变 |
3.1 由建造到制造——建筑设计理论的转变 |
3.1.1 既有建筑工程建造体系分析 |
3.1.2 精益建造理论 |
3.1.3 并行工程与协同产品开发 |
3.1.4 建筑产品化与制造服务化 |
3.2 以产品为目标的建筑设计实例 |
3.2.1 整体厨卫浴 |
3.2.2 集装箱建筑 |
3.3 BIM技术与建筑的产品化设计 |
3.3.1 BIM应用框架 |
3.3.2 BIM技术应用于建筑产品化各阶段的优势 |
3.3.3 BIM技术推进建筑工程“制造业化” |
本章小结 |
第4章 BIM技术在不同层级建筑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4.1 构件族库——建筑产品化设计的基础 |
4.1.1 基于BIM的建筑构件产品化设计模型 |
4.1.2 基于BIM的构件产品标准化设计研究 |
4.1.3 BIM构件产品族库 |
4.2 部品模块——建筑产品化设计的核心 |
4.2.1 基于BIM的建筑产品族模块化设计 |
4.2.2 建筑产品模块化设计矩阵模型 |
4.2.3 BIM模块装配资源平台 |
4.3 产品系列——建筑产品化设计的目标 |
4.3.1 基于BIM的建筑产品化工作模型 |
4.3.2 基于BIM的建筑产品供应链 |
4.3.3 建筑产品系列化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中建筑产品开发与设计 |
5.1 基于BIM的外加电梯产品开发 |
5.1.1 建筑产品化设计特征 |
5.1.2 外加电梯项目产品化分析 |
5.1.3 外加电梯产品化族库建立 |
5.2 基于BIM的外加电梯产品化设计 |
5.2.1 外加电梯模块化装配平台 |
5.2.2 外加电梯产品系列化设计 |
5.2.3 方案生成 |
5.3 外加电梯项目案例比较研究 |
5.3.1 横向比较 |
5.3.2 纵向比较 |
5.3.3 建筑产品化设计前景 |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表目录 |
图目录 |
附录 |
研究成果 |
致谢 |
(8)“互联网+”时代木家具用户决策机制及新产品设计策划的对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目的 |
1.2.2 研究的实践目的 |
1.2.3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互联网+”时代木家具用户决策的影响因素 |
1.3.2 木家具开发设计前期研究与设计策划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木家具消费行为分析 |
2.1 互联网环境下木家具行业的变化及对消费行为方式的影响 |
2.1.1 木家具行业传统制造业思维的局限 |
2.1.2 “互联网+”时代木家具制造业的变化 |
2.1.3 木家具制造业的新模式及对消费方式的影响 |
2.2 互联网情境下木家具用户的消费行为及决策影响因素 |
2.2.1 木家具用户信息环境变化及消费心理特点 |
2.2.2 互联网环境下的木家具用户决策的影响因素 |
2.2.3 木家具用户决策影响机制对企业产品开发的影响 |
2.3 新消费背景下木家具开发设计的新模式 |
2.3.1 木家具设计前期研究与产品创新设计 |
2.3.2 木家具准设计的概念及需求分析向设计依据的转化 |
2.3.3 木家具设计问题的不确定性及解决方法 |
2.3.4 基于质量功能展开与用户网络口碑数据驱动的木家具产品开发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情境下木家具用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 |
3.1 互联网情境下木家具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AHP)层次分析 |
3.1.1 基于网络口碑的用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 |
3.1.2 互联网环境下影响口碑传播与消费者决策的相关变量研究 |
3.1.3 互联网情境下木家具用户决策影响机制理论模型的预构建 |
3.2 基于网络口碑的木家具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假设理论模型 |
3.2.1 模型构建相关行为决策理论 |
3.2.2 假设概念模型(Hypothesis Theory Model)构建 |
3.2.3 变量定义与假设 |
3.3 假设理论模型变量测量、评价 |
3.3.1 变量的汇总 |
3.3.2 主要变量的测量 |
3.4 数据的搜集与初步分析 |
3.4.1 数据收集——样本对象的选择 |
3.4.2 数据描述性统计 |
3.4.3 数据质量的信度效度分析 |
3.5 验证性分析(CFA) |
3.5.1 结构方程模型及拟合度评估指标 |
3.5.2 网络口碑信息变量 |
3.5.3 传播者变量 |
3.5.4 中介变量(mediated variables) |
3.5.5 行为意愿变量 |
3.6 假设理论模型的结构方程分析、假设验证 |
3.6.1 模型设定 |
3.6.2 模型识别与评价 |
3.6.3 假设验证与初步结论 |
3.7 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
3.7.1 研究结论 |
3.7.2 对木家具企业的管理建议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驱动的木家具用户需求发掘 |
4.1 木家具产品的特征与评价指标 |
4.2 基于网络口碑文本挖掘的家具产品情报分析模型 |
4.2.1 网络口碑在家具产品的情报分析中的价值与应用 |
4.2.2 基于新词发现的关键词抽取算法 |
4.2.3 技术实现——用户在线评论的文本数据发掘流程 |
4.2.4 家具产品竞争情报分析模型 |
4.3 家具产品竞争情报分析模型实验验证——以产品问题挖掘为例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实验验证 |
4.3.3 结果与分析 |
4.4 木家具用户需求挖掘的数据搜集与整理 |
4.4.1 家具网络口碑样本的选择 |
4.4.2 用户评论网络口碑数据采集 |
4.5 木家具产品特征与用户需求分析——以客厅茶几电视柜为例 |
4.5.1 实木家具产品分析 |
4.5.2 板木家具产品分析 |
4.5.3 板式家具产品分析 |
4.5.4 木家具产品的横向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网络口碑与QFD的木家具设计策划理论及应用 |
5.1 基于网络口碑和QFD的木家具设计目标定位模型 |
5.1.1 研究框架 |
5.1.2 木家具产品概念设计目标定位技术——数据驱动的产品规划质量屋 |
5.2 木家具用户需求分析——以S品牌青年客厅家具为例 |
5.2.1 用户需求获取与初步分析 |
5.2.2 需求变换与层次化分析 |
5.2.3 基于网络口碑数据挖掘的设计需求重要度确定 |
5.2.4 质量规划 |
5.3 木家具产品规划质量屋:设计需求-技术要素矩阵构建 |
5.3.1 家具设计技术要素展开 |
5.3.2 设计需求和技术要素二维矩阵 |
5.3.3 技术重要度计算 |
5.3.4 质量设计 |
5.4 木家具概念设计解决方案——以青年客厅家具茶几为例 |
5.4.1 木制茶几使用环境和场景分析 |
5.4.2 木制茶几单体基本功能及功能细节创新 |
5.4.3 视觉及触觉设计分析 |
5.4.4 需求要素向木家具设计依据的转化 |
5.5 木家具设计优化与产品设计策划验证 |
5.5.1 木家具设计优化升级方案的确定 |
5.5.2 木家具产品的感性评价方法与过程 |
5.5.3 数据获取与描述性统计 |
5.5.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1 互联网环境下木家具用户行为心理专家访谈(家具专业教师版) |
附录2 互联网环境下木家具用户行为心理专家访谈(家具企业人员版) |
附录3 木家具用户决策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4 木家具用户决策行为调查问卷正式版 |
附录5 木家具网络口碑数据来源一览表 |
附录6 青年客厅木家具设计感性调查(第一批) |
附录7 青年客厅木家具设计感性调查(第二批)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9)互联网平台产品创新的众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众创的发展演进 |
1.3.2 国外大众创新的理论研究 |
1.3.3 国内众创的理论研究 |
1.3.4 众创在互联网平台产品创新领域的研究 |
1.4 研究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5.1 研究的内容 |
1.5.2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6.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6.2 研究的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 |
2 众创策略的基础分析与理论研究 |
2.1 众创策略 |
2.1.1 大众群体参与互联网创新的模式 |
2.1.2 大众参与互联网创新模式的不足 |
2.1.3 众创的定义 |
2.1.4 众创策略的含义及其要素构成 |
2.1.5 众创与众包的区别 |
2.2 互联网产品创新平台 |
2.2.1 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创新 |
2.2.2 产品创新平台研究概述 |
2.2.3 互联网产品创新平台的类型与模式 |
2.2.4 互联网产品创新平台的创新过程 |
2.2.5 互联网产品创新平台的特点与意义 |
2.3 创新价值链 |
2.3.1 创新价值链的概念 |
2.3.2 创新价值链的国际研究概况 |
2.3.3 创新价值链的国内研究概况 |
2.4 群体智慧 |
2.4.1 群体智慧的定义与内涵 |
2.4.2 互联网中群体智慧的应用 |
2.4.3 群体智慧的理论研究 |
2.5 用户创新 |
2.5.1 用户创新理论基础 |
2.5.2 企业创新中的用户创新 |
2.5.3 互联网时代下的用户创新 |
2.6 协同创新 |
2.7 小结 |
3 众创策略的研究视角与创新载体 |
3.1 众创策略的研究视角 |
3.1.1 创新价值链与产品创新平台的关系 |
3.1.2 产品创新平台的创新价值链模型 |
3.1.3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平台服务与创意生产 |
3.2 产品创新平台服务模式分析 |
3.2.1 创意资源整合阶段服务分析 |
3.2.2 创意生产阶段服务分析 |
3.2.3 创意转化阶段服务分析 |
3.3 产品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创新动力与价值分析 |
3.3.1 产品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分析 |
3.3.2 产品创新平台创新动力与价值分析 |
3.3.3 产品创新平台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3.4 小结 |
4 产品创新平台的众创策略方法与模型建构 |
4.1 众创方法与众创模型 |
4.1.1 产品创新平台众创方法 |
4.1.2 产品创新平台设计众创模型 |
4.1.3 产品创新平台众创转化模型 |
4.2 众智链接 |
4.2.1 多样性的参与者 |
4.2.2 参与者的创新动机 |
4.2.3 众创策略的价值激励机制 |
4.3 众创协作 |
4.3.1 协同合作的价值 |
4.3.2 协同合作的前提 |
4.3.3 协同合作的内在机理 |
4.4 众意评价 |
4.4.1 群体智慧的问题 |
4.4.2 创新机会识别 |
4.4.3 创意概念筛选 |
4.5 小结 |
5 DIA众创平台设计实践 |
5.1 DIA众创平台的实施基础和依据 |
5.1.1 DIA的价值诉求及其解决路径 |
5.1.2 DIA众创平台众创转化服务的需求 |
5.1.3 DIA产业转化前期初探 |
5.2 DIA众创平台设计 |
5.2.1 设计众创服务 |
5.2.2 众创转化服务 |
5.4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6.2.1 研究局限性 |
6.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业能力展示 |
作品1:众创策略理论相关模型(毕业设计) |
1-1“一视角三纬度,一平台三方法”的众创策略模型 |
1-2 产品创新平台的创新价值链模型 |
1-3 产品创新平台设计众创模型 |
1-4 产品创新平台众创转化模型 |
作品2:DIA众创平台(毕业设计) |
2-1 DIA众创平台设计众创服务流程 |
2-2 DIA众创平台众创转化服务流程 |
2-3 DIA众创平台设计(一) |
2-3 DIA众创平台设计(二) |
2-3 DIA众创平台设计(三) |
2-3 DIA众创平台设计(四) |
2-3 DIA众创平台设计(五) |
2-3 DIA众创平台设计(六) |
2-3 DIA众创平台设计(七) |
作品3:红棚子 |
作品4:C&S椅 |
作品5:蜂巢智能开关面板(已上市销售) |
作品6:智能指纹锁(已上市销售) |
作品7:儿童健康学习桌(已上市销售) |
作品8:双梁式电动葫芦(已上市销售) |
致谢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A 互联网创新平台案例 |
附录B 洛客平台数据采集总结 |
附录C 问卷调研 |
附录D 研究过程走访调研情况一览 |
攻读博士期间开展的科研情况 |
(10)从产品到产品服务系统(PSS)的演化设计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小制造业服务化现况 |
1.2.1 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 |
1.2.2 中小制造业服务化的动因 |
1.2.3 中小制造业服务化遇到的挑战 |
1.3 PSS设计理论研究及应用 |
1.3.1 PSS设计理论的研究 |
1.3.2 PSS设计理论的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面向知识交流的通用PSS设计框架 |
2.1 引言 |
2.2 现有PSS设计框架研究 |
2.3 知识交流 |
2.3.1 知识交流的相关研究 |
2.3.2 PSS设计中的知识交流 |
2.3.3 知识交流对PSS设计的影响 |
2.4 通用PSS设计框架 |
2.4.1 顾客需求分析 |
2.4.2 设计目标转化 |
2.4.3 系统方案求解 |
2.4.4 设计框架提出 |
2.4.5 通用PSS设计框架应用实例 |
2.5 知识交流评价 |
2.5.1 知识交流评价方法研究 |
2.5.2 通用PSS设计框架的知识交流评价实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产品到PSS的螺旋式演化设计方法 |
3.1 引言 |
3.2 螺旋式演化设计方法 |
3.3 模块化研究 |
3.3.1 产品模块化 |
3.3.2 服务模块化 |
3.3.3 PSS的模块化 |
3.4 系统演化链 |
3.4.1 权重排序研究 |
3.4.2 适用性研究 |
3.5 系统共生环 |
3.6 可行性评估 |
3.7 示范案例:移动式细水雾消防泵演化设计实例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顾客接受度的PSS方案评价方法 |
4.1 引言 |
4.2 PSS方案评价方法研究 |
4.3 顾客接受度的研究 |
4.3.1 顾客价值感知 |
4.3.2 个性化需求 |
4.3.3 供求关系 |
4.4 基于顾客接受度的方案评价模型 |
4.5 示范案例:手提式灭火器系统评价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仓储搬运设备到仓储搬运系统的演化设计案例 |
5.1 引言 |
5.2 案例背景 |
5.3 顾客价值的分析与传递 |
5.4 仓储搬运系统的演化设计 |
5.4.1 仓储搬运设备产品与服务模块化分析 |
5.4.2 仓储搬运系统演化链构建 |
5.4.3 仓储搬运系统共生环运行 |
5.5 基于顾客接受度的仓储系统方案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面向客户的协同工业设计产品方案评价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在线用户评价驱动的产品形态进化设计方法研究[D]. 汪天雄.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基于远程协同的零件定制系统界面交互设计[D]. 明子微. 四川大学, 2021(02)
- [4]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研究[D]. 周坤.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5)
- [5]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产品设计策略研究[D]. 翁超. 江南大学, 2020(01)
- [6]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项目课程《童车设计与制作》开发研究[D]. 乔勇.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7]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产品化设计研究 ——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为例[D]. 国元贺. 天津大学, 2020(02)
- [8]“互联网+”时代木家具用户决策机制及新产品设计策划的对应性研究[D]. 张振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9]互联网平台产品创新的众创策略研究[D]. 谷丛. 中国美术学院, 2020
- [10]从产品到产品服务系统(PSS)的演化设计方法的研究[D]. 冯迪.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