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调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多功能调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一、多功能调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伍光新,姚元,祁琳琳[1](2021)在《雷达通信波形一体化发展综述》文中提出近年来,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其本质是在统一共用的硬件平台上同时实现雷达与通信功能。文中通过对现有雷达波形、通信波形以及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的研究总结,剖析了雷达通信频谱共享项目,总结了雷达通信波形一体化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完善该领域相关概念和研究以及将其应用于适当的场景提供参考。

欧凯[2](2021)在《人工微结构超表面的光场调控物理及其应用》文中认为光学和纳米光子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可归结为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物理机制的理解以及如何构建新颖的器件对光进行有效操控。人工微结构超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结构,通过对结构几何自由度的人工调控可实现对电磁波的定制化操控。超构表面,即二维的超材料,是由亚波长尺度的超构单元构成的人工微结构阵列。通过对超构单元电磁特性和空间排列序的有效人工构造,超构表面能以超薄、平面可集成的独特几何构型在亚波长空间尺度上实现对光场多维度的灵活操控。正是由于丰富的人工可调自由度和多参量操控的物理机制,光学超构表面被预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的应用技术。面向具有诸多光电技术重大应用的红外光学,基于人工微结构超表面强大的光场操控能力,发展应用于红外波段的小型化、高效和多功能集成的光子操控器件具有非凡的意义。本论文基于超构表面光场调控物理,着重研究具有光子轨道角动量、偏振和宽带色散操控功能的透射型硅基超构光学器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基于高对比度超构表面(Si/SiO2)的高效聚焦光学涡旋的产生和轨道角动量光束的检测方法。通过研究聚焦光学涡旋波前阵面的演化形式,并对超构单元的电磁响应参数(透射振幅和相位)进行优化设计,引入超构表面的相位梯度分布重构波阵面,产生了近红外波长(1550nm)的轨道角动量光束,获得了70%-80%的聚焦效率。研究了光学涡旋与超构表面的相互作用,从轨道角动量湮灭的角度出发,利用干涉全息原理和离轴构型研究了基于超构表面的多通道聚焦光学涡旋的产生和光子轨道角动量的检测。2.提出了偏振和相位色散的多参量联合调控理论模型和多功能宽带消色差超构器件的新思路,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利用双面抛光的硅片加工了两种工作于中波红外的宽波段(3.5-5μm)偏振调控消色差聚焦超构器件(BAFOV-metasurface和BAFS),器件具有较大的数值孔径(NA=0.45)。首先,研究了BAFOVmetasurface对宽带光束的波前整形、消色差聚焦和偏振操控性能,将不同偏振态的宽带入射光调制成携带不同轨道角动量的消色差聚焦光学涡旋。另外,通过引入离轴相位梯度,构造了一种偏振操控的宽带消色差聚焦分束器(BAFS)。BAFS在连续带宽内可选择性地将不同偏振态的光子汇聚到焦平面上设定的不同位置,聚焦光斑具有接近衍射极限的特征。3.基于几何相位的宽带消色差超构透镜对入射光的偏振特性具有依赖性且功能单一。这里基于全硅基超构表面,在中波红外3.5-5μm实现了具有高数值孔径(NA=0.45)的偏振不敏感宽带消色差超构透镜。实验上验证了所构建超构透镜的宽带消色差的衍射极限聚焦和中波红外宽带成像性能。成功实现了偏振可控的变焦消色差超构透镜和宽带消色差聚焦涡旋光束的产生,进一步开发了宽带消色差超构透镜的光子操控维度。4.基于Si3N4/Si的复合双层异质超构表面构型,提出了中波红外的高效波长色散调控超构表面设计新思路。揭示了在宽带和多波长消色差超构透镜设计过程中自由谱参数的物理机制。通过在全硅超构表面上构造一层亚波长厚度的Si3N4薄膜形成复合双层异质超构表面,有效拓展了全硅超构表面的可调自由度。基于这种异质超构表面构型,在整个中波红外3μm到5μm(中心波长50%的带宽)的连续波长范围,研究了具有高效聚焦性能的宽带消色差超构透镜,构造的两个消色差超构透镜(NA=0.24,NA=0.45)分别实现了约70%和62%的宽带聚焦效率。另外,通过灵活地操控不同离散波长的相位轮廓,构建了波长调控的离散多功能超构光学器件。实现了对多个离散波长的消色差聚焦分束操作和波长调控的聚焦光学涡旋的产生(λ1=3.5μm L1=-1,λ2=4.25μm L2=0,λ3=5μm L3=1)。

白照京[3](2021)在《滤波型无源器件及频率可调射频收发前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无线通信终端不断朝着高集成化、小型化以及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正在到来,智慧城市的便捷性也逐渐惠及每一个人。无线通信系统发展的新趋势对射频研究领域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基于此研究背景,在本工作中,选取集成滤波功能的射频无源器件以及频率可调的射频收发前端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详细的研究。本文的具体工作包含如下几点。1、提出了一种具有多个传输极点的平面微带双宽带带通滤波器。所提出的双宽带带通滤波器具有八个传输极点与三个传输零点,两个通带分别具有94.1%以及27.8%的相对带宽。在两个通带内回波损耗均高于14.5 dB,群时延均低于1.6 ns。2、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传输线的具有多个传输零点且中心频率比可控的平面微带双频带通滤波器。所提出的双频带通滤波器具有九个传输零点与四个传输极点。仿真、加工、并实测了两款中心频率比分别为1.96与2.38的实物原型。两款实物原型的通带内回波损耗均高于15 dB,同时阻带内插入损耗均高于10 dB。3、提出了一种所有端口阻抗匹配的滤波集成型功率分配器。在通带内,输入端口处具有高于25dB的回波损耗,输出端口间具有高于17 dB的隔离度。在阻带内,插入损耗高于13 dB。4、提出了一种基于零中频架构的频率可调射频收发前端。在所提出的射频收发前端中,发射机链路的预算增益可以在-35 dB到28 dB的范围内离散调节。接收机链路的预算增益可以在28dB到78 dB的范围内离散调节。在2.3 GHz到3.5 GHz内进行符号率为15 MHz的16-QAM信号传输,发射机和接收机误差矢量幅度分别小于7.8%和 5.0%。

李凌云[4](2021)在《基于VXI总线的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在实际应用中,因为测试任务的复杂,测试领域对多功能模块化仪器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国外对多功能模块化仪器的研究较为成熟,仪器功能丰富但价格昂贵,国内并未推出多功能模块化仪器。为打破进口垄断,实现国产化,在国内开展对多功能模块化仪器及其配套软件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基于某型VXI总线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进行软件设计。该模块集成了数字化仪、任意波发生器和频率计的测量功能,可应用于多功能联合测试、便携式测试以及快速移动测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采用虚拟仪器技术,以Lab Windows/CVI作为开发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仪器驱动函数和上位机软件。本文将对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软件的任务需求整合软件总体框架,提出将软件的开发方案分为上位机软件、驱动函数两部分,并分别对两个部分进行设计与实现。2.针对模块的功能设计了上位机软件的整体框架以及控制流程,根据多功能模块化仪器的仪器切换需求,完成了人机交互设计,提供了操作简单、交互友好的上位机界面。采用多线程技术编程,实现数字化仪连续采集以及多个仪器并行测量。3.根据仪器的硬件组成及功能需求对驱动函数进行分类,基于IVI规范对具体的驱动函数进行设计,最后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发布。上位机通过调用动态链接库中的驱动函数对仪器进行控制。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最终实现了基于该模块的软件,该软件已正式应用在项目中,应用效果良好。

范梓涵[5](2021)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对光纤陀螺温度零偏漂移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纤陀螺作为全固态惯性仪表,具有寿命长、可靠性高和空间环境适应性好等显着优点,目前光纤陀螺广泛应用在武器和航天系统中。现阶段国内高精度光纤陀螺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较多技术点尚未完全突破,其中温度环境下的光纤陀螺零偏漂移问题是持续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作为高精度光纤陀螺的核心器件,其关键性能参数随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光纤陀螺的零偏漂移。因此本文对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的光学、电学参数的温度特性及其对光纤陀螺零偏漂移的影响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光学参数温度特性的研究,分别建立了光谱稳定性、偏振串音、插入损耗及分光比四种光学参数与光纤陀螺零偏漂移的数学模型,并仿真分析了光学参数温度特性对光纤陀螺零偏漂移的影响,其中重点研究了全温下偏振串音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光纤陀螺零偏漂移的影响,提出了对准工艺和结构的改进措施,有效减小了全温下偏振串音及其产生的光纤陀螺零偏漂移。2.通过对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电学参数温度特性的研究,分别建立了残余强度调制、半波电压、Li Nb O3晶体的热电效应及波形斜度与光纤陀螺零偏漂移的数学模型,并仿真分析了温度环境下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的电学参数变化对光纤陀螺零偏漂移的影响,其中重点对波形斜度全温下变化及其对光纤陀螺零偏漂移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电极优化措施,有效减小了波形斜度及其产生的光纤陀螺零偏漂移。3.建立了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参数温度性能与光纤陀螺零偏漂移的数学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各参数的温度数据进行拟合计算,采用多项式建模法对光纤陀螺温度零偏漂移综合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得到了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引起光纤陀螺温度零偏漂移的仿真曲线,仿真结果与光纤陀螺全温试验实际数据相一致,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4.测量全温下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改进前后的参数变化,其中偏振串音最大值由-25d B减小到-30d B,波形斜度由1%左右减小到0.25%以内,同时,测量全温下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改进前后的光纤陀螺零偏漂移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0℃~60℃的条件下,由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光学、电学参数变化引起的光纤陀螺零偏漂移从0.02°/h左右减小到0.003°/h以内,提高一个数量级左右。

邓子岚,李枫竣,史坦,汪国平[6](2021)在《超构光栅调控衍射光场的物理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或电介质微纳结构米氏散射的超构光栅对衍射通道的直接调制为高效率、大角度光场调控提供了优良平台。对超构光栅调控衍射光场的物理机理及应用开发进行了概述。首先,从高衍射效率超构光栅的构建机理出发,分别介绍了反射式、透射式、对称型、非对称型及可重构超构光栅的典型实现方式;其次,介绍了通过结合高衍射效率超构光栅与位移编码型相位调制机制,实现任意大角度光波前高效调控的典型方法,概述了高数值孔径透镜、角度可调型多功能光器件、大角度全息超构光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然后,介绍了以超构光栅作为连接自由空间光与表面波的桥梁,自由空间光波前与表面光波前相互转化方面的集成光调控平台;最后给出了简要小结,并对超构光栅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姚俊杰[7](2021)在《微光机电加速度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加速度计作为重要的惯性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现代军事、社会生活中。其中,微光机电加速度计作为微机械加速度计的下一代产品,符合高精度、小型化、芯片式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国内外惯性传感器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现有微光机电加速度计方案不能同时兼顾高精度、大动态范围、小型化的应用需求,结合微纳光子技术和微机械加工技术,开展微光机电加速度计关键技术研究,突破了现有加速度传感器在精度和体积尺寸上的技术限制,实现加速度传感器的高精度、小型化、芯片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了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的微光机电加速度计的总体方案,基于微光机电加速度计的基础理论,开展了加速度计传感链路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加速度计灵敏度、谐振频率的理论模型;从光的偏振和干涉原理出发,基于相干矩阵和琼斯矩阵,建立了宽谱光源条件下加速度计的偏振相关误差模型,验证了全偏振迈克尔逊干涉仪检测系统测量加速度的可行性。仿真分析表明,在加速度计敏感单元尺寸为7.5×3×0.42mm3,检测精度为10-7rad的条件下,该加速度计具有10-7g级的分辨率,量程范围大于±100g,动态范围大于93dB。该方案满足了加速度计高精度、大动态范围、小型化的应用需求。(2)开展了微光机电加速度计的工艺研究,提出了将硅衬底铌酸锂薄膜作为加速度计芯片材料的技术方案,结合硅和铌酸锂材料的各自优势,通过微纳光子技术和微机械加工技术,研制了加速度计芯片,实现了偏振控制器、相位调制器、迈克尔逊干涉仪传感光路、敏感单元微结构一体化单片集成,有效解决了传感光路的偏振控制问题,抑制了干涉系统的偏振相关误差。仿真分析表明,干涉仪光路的偏振消光比为80dB时,干涉系统的偏振相关误差为10-8 rad量级。(3)针对微光机电加速度计耦合封装小型化问题,基于耦合模理论,设计并制备了用于微光机电加速度计的紧凑型模斑转换器,有效降低了加速度计的耦合损耗,解决了加速度计耦合封装小型化的问题。(4)搭建了原理样机的信号调制解调和采集系统,完成了微光机电加速度计的性能测试工作,测试系统采用双闭环回路进行反馈控制和反馈回路增益误差的实时监控与补偿,降低微光机电加速度计因环境温度变化带来的漂移,实验制备得到加速度计原理样机的尺寸大小为20×4×0.42mm3,灵敏度为1.01rad/g,等效加速度噪声密度为10-6g.Hz-1/2量级,机械谐振频率约为400Hz。

屈莉莉[8](2021)在《低维锰/钌氧化物外延异质多层膜中自旋序及磁各向异性的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关联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一类新型电子功能材料,长期以来因其内部多维度自由度间(自旋、电荷、轨道、晶格)强劲而稳健地耦合作用,赋予其极为丰富的物理内涵。其中庞磁阻锰氧化物家族作为一类高自旋半金属磁性材料,因在自旋电子学器件应用方面展示出的极大潜力,得到研究者的青睐。特别是在当前持续发展的界面工程与先进实验技术结合下,系列异质外延锰氧化物基关联多层膜、超晶格等低维全氧化物体系也因此得到了原子级精准构筑,这为低维物性调控与微观物理机制解理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基于其近邻界面处,多维自由度参量在空间、时域上更为复杂的纠缠作用,在异质界面处会产生大量有别于其块材的奇异物性与量子态,如高温超导、二维电子气、多铁耦合等,尤为突出的是其丰富的界面磁性更是为人工调控低维复杂氧化物自旋磁性结构带来无限可能并为发展多场调控与深入解理其物理内涵提供更多启示。然而长期以来锰氧化物体系因厚度降低与界、表面蜕化等使得并存的磁、电优异特性与功能性将受到“降崖式”抑制,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受启于二维本征铁磁体研究热潮并结合当前关联氧化物基功能材料实际应用受限的困境,我们在低维锰钌氧化物异质体系中开展了多种磁学性能诱导、优化与物理机制解理的研究,并在空间受限La0.67Ca0.33MnO3及La0.67Sr0.33MnO3等薄层的铁磁序增强、面内自旋重取向、层间耦合调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有趣进展。这种基于低维界面的物性调控与新型策略的开发将有望推动自旋电子学器件向后摩尔时代革新。本论文共包含以下七章内容。第一章首先简单介绍了钙钛矿型氧化物晶体构型与基本磁学物理属性。之后我们阐述了异质外延氧化物界面物理诱导与界面磁性多参量的调控。随后我们对近期低维关联过渡金属氧化物体系及二维本征铁磁体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最后简单总结了本章主要内容并列出了本文拟围绕低维锰/钌氧化物异质体系开展的研究计划。第二章简要介绍了文中外延薄膜制备方法与晶体结构表征、电磁性能测量手段。包括多晶靶材制备、薄膜沉积技术、X射线衍射与高分辨STEM显微学、吸收谱与光电子能谱以及低温磁、电物性测量设备。第三章基于前期实验基础,我们在La0.67Ca0.33MnO3/SrRuO3系列超晶格中借助界面电荷转移与近邻结构修饰,协同诱导出一种居里温度(TC)高达291 K的高温铁磁相,即使La0.67Ca0.33MnO3薄层厚度仅有4 u.c,其Tc仍能稳定在~285 K,并且这种增强的铁磁序依赖于异质结构的生长顺序。通过STEM微观结构分析、电子能谱表征以及理论计算,随后证实超晶格中高于其体材TC约30 K的高温铁磁相应源于电荷在两种锐利且非对称异质界面处(MnO2/SrO与La0.67Ca0.33O/RuO2)转移的差异及其伴生的B位离子位移“极化”对氧八面体畸变的抑制。原子尺度下这两种很少能协作的界面效应最终稳定了 La0.67Ca0.33MnO3薄层中的高温铁磁相。第四章在空间受限的[La0.67Ca0.33MnO3(1-6 u.c)/SrRuO3(2 u.c)]N超晶格中借助外延重复周期数N实现了对超薄层体系长程铁磁序的连续控制。通过连续增加N(1至15),极限薄层超晶格的铁磁序(TC)会被持续增强并在高周期处出现饱和现象,最大调控范围可达133 K,同时1-3 u.c厚的La0.67Ca0.33MnO3系列超晶格的饱和TC仍接近室温。进一步的实验表明钌氧化物层的金属性以及厚度能显着影响极限薄层铁磁序的调控范围。初步认为受限体系中这种外延重复周期数N依赖的可调铁磁性可能来源于一种载流子辅助增强的类RKKY型层间铁磁耦合作用。第五章系统研究了超薄锰/钌氧化物超晶格中外延重复周期数N驱动的面内自旋重取向问题。在[La0.67Ca0.33MnO3(6 u.c)/SrRuO3(2u.c)]N超晶格体系中,当伴随外延周期数N(N=1-15)的增加,该体系易磁化轴取向将被逐步从[010]方向转至[100]方向,最大磁各向异性常数达-1.83x105erg/cm3。随后借助XAS谱及微观结构分析,发现这种面内易磁性轴的连续切换取决定于外延周期驱动的应变工程与轨道工程间的相互竞争。当N<3时,沿[010]轴的各向异性应变引起的轨道极化会导致[010]取向的易磁化轴。但随着外延周期N的增加,沿正交[100]方向上,Ru4dxz/dyz轨道与Mn 3dx2-y2轨道之间增强的杂化效应将会与应变效应形成竞争,最终引起LCMO薄层易磁化轴转至[100]方向。第六章本节细致分析了间隔层厚度与环境温度对低维LSMO基非对称双层磁性结构中层间交换耦合行为的影响及其应用拓展。在磁化翻转顺序确定的组分非对称(CaRu0.5Ti0.5O3/La0.67Sr0.33MnO3/CaRu0.5Ti0.5O3/La0.67Sr0.33Mn0.95Ru0.05O3/CaRu0.5Ti0.5O3)磁性结构中,随着中间间隔层厚度的增加,该组分非对称双层磁性结构中的层间耦合行为可以连续从铁磁耦合演变为反铁磁层间耦合随之度越为弱的铁磁层间耦合或去耦合,并保持广域的“步状”磁化行为,同时层间耦合强度强烈依赖于环境温度。第七章总结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并基于现有低维锰/钌氧化物界面磁性调控结果对后续人工反铁磁体原型器件设计及Si基器件、薄膜电磁催化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郑鹏飞[9](2021)在《硅基微波光子滤波和延时集成芯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成微波光子技术结合了集成光子技术小尺寸、低功耗和微波光子技术大带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未来的无线通信、雷达、电子战系统等许多应用领域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众多的集成微波光子器件中,集成微波光子滤波器和集成微波光子延时线是两种十分重要的器件,在微波信号光域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集成微波光子滤波器,提高其射频抑制比、实现精细的滤波以及滤波谱型的灵活可重构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对于集成微波光子延时线,要求其能实现延时量的高精度、大范围可调,同时具备高工作频率和大瞬时带宽。本文围绕集成微波光子滤波器和集成微波光子延时线,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结构和方案,并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绝缘体上硅集成光子平台,设计了可调光衰减器、多模干涉耦合器、光开关、微环谐振器等集成光子基本元件。基于自耦合微环辅助的MZI结构,创新性地提出并制备了一种多功能、灵活可重构的集成光子滤波器。该器件可重构成五种具有不同功能的滤波器,可应用于微波光子滤波器、光电振荡器、微波光子频率测量等领域。2.基于频率和带宽可调谐的氮化硅微环谐振腔,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平衡光学双边带调制的微波光子滤波器,通过射频对消技术提升了微波光子滤波器射频带外抑制比,并同时实现频率和带宽调谐。实验结果表明该微波光子滤波器达到了超过55d B的射频带外抑制、2.5GHz~18.75GHz的频率调谐、0.65GHz~2.2GHz的带宽调谐以及带通/带阻响应的切换。同时,在理论上分析了微环谐振腔过耦合和欠耦合状态下该微波光子滤波器的不同特性,为集成微波光子滤波器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3.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调光频梳和氮化硅微环的可重构微波光子滤波器。通过对光频梳各梳齿频率间隔、相对强度的控制,实现微波光子滤波器滤波谱型的重构,实现了超过60d B的射频抑制比、1.16GHz~13.3GHz的带宽调谐范围。同时还可以实现具有平坦阻带的带阻滤波器,带内波动小于0.56d B。4.针对40GHz频率的一维波束形成需求,首先设计并制备了硅基单通道7bit光学可调延时线芯片,在实验上实现了1.52ps的高精度延时步进。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备了基于四通道5bit光学可调延时线的光学波束形成网络芯片,用于实现±45°的波束发射角度覆盖范围和7个离散的波束发射角度。实验测试得到该芯片每通道的功耗约为200m W,插损10.1d B,延时步进约为3.02ps,并且4个通道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基于实验数据,仿真了基于该芯片的光控相控阵天线的发射方向图,发射角度与设计值的最大偏差小于3.24°,证明了该芯片的有效性。5.进一步,针对4×4单元的40GHz二维波束形成需求,分析了基于波分复用的光学波束形成网络方案和基于16通道光学可调延时线的光学波束形成网络方案。设计并制备了16通道5bit、延时步进2.083ps的硅基光学波束形成网络芯片,为下一步的二维波束形成研究奠定基础。

罗烜[10](2021)在《低成本毫米波相控阵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凭借快速的波束扫描,灵活的波束赋形能力,相控阵天线已经成为先进军事和商业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但是传统相控阵天线高昂的成本严重阻碍了相控阵天线技术在各个重要应用场景中的推广,例如卫星通信、5G通信等。如何实现低成本相控阵天线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因此,本学位论文的目的是研究具有通用性的低成本毫米波相控阵天线方案,并对方案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展示和讨论。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首先对比了当前相控阵天线的主要低成本方案,同时分析了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基本架构和各个组成单元。第一部分还对有源相控阵天线的主要组成单元和组成过程进行了成本分析,并提出了通过优化射频芯片架构和提高封装集成度以降低有源相控阵天线成本的研制思路。第二部分针对Ka频段卫星通信终端天线应用特点,提出了基于CMOS技术和PCB技术的超低成本平板相控阵天线方案。针对卫通终端大口径天线需求,提出了具有大规模可拼接特点的1024阵元平板相控阵天线架构。其次,针对终端天线圆极化可切换需求并结合多通道CMOS波束赋形芯片的性能特点,提出了单通道双圆极化架构。该架构避免了波束赋形芯片通道间互耦对天线单元轴比的影响,并满足了Ka频段卫通终端天线对圆极化可切换的要求。然后,本部分提出了平板式相控阵天线集成设计方案并展示了相关关键问题的研究结果。该方案在现有工艺限制下解决了多种信号的集成问题,同时实现了超低剖面相控阵天线。最后,本部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发射平板相控阵天线和接收平板相控阵天线的校准以及测试结果。实测结果与预期设计基本一致。为了证明了该低成本方案的应用价值,本部分还给出了基于该相控阵天线的卫星通信实验结果。第三部分针对小型飞行平台的数据链组网应用,为了在有限口径内实现更远的通信距离,提出了基于GaAs技术和金属封装方案的K频段收发半双工36通道有源相控阵天线。一方面,为了满足紧凑的天线间距,提出了具有高集成特点的多功能多通道芯片架构。另一方面,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封装方案的一体化封装设计。利用该方案既实现了相控阵天线的成本缩减,又满足了平台对天线剖面高度的严格要求。本部分还详细介绍了天线单元和关键无源过渡电路的设计。文中所介绍的超宽带微带过渡电路实现了DC至40GHz的工作范围,满足了大部分毫米波组件中的微带过渡需求。最后,本部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K频段相控阵天线的测试结果,充分证明了基于GaAs技术的低成本相控阵天线的可行性。

二、多功能调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功能调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雷达通信波形一体化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频谱资源调度紧张。
    (2)电磁环境恶劣,设备干扰严重[1]。
    (3)未来网络化、智能化的战争形态。
1 一体化设计的必要性
    1.1 雷达发展对波形的要求
        (1) 具有大瞬时带宽的波形。
        (2) 采用复杂调制形式的波形。
        (3) 具有多种功能实现、多样频段工作、多部雷达协同的组网雷达波形。
    1.2 通信发展对波形的要求
        (1) 高频段,大带宽的信号。
        (2) 抗干扰性、安全性更强的信号。
        (3) 低时延、高可靠的信号[5]。
    1.3 多功能一体化对波形的要求
2 一体化的方式
    2.1 兼容复用波形
        (1) 时分复用
        (2) 空分复用
        (3) 频分复用
        (4) 码分复用
    2.2 一体化波形
        (1) 基于雷达波形的一体化
        (2) 基于通信波形的一体化
        (3) 新型的一体化波形设计
3 雷达通信频谱共享项目
    (1) 共存式(Coexistence)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
    (2) 协同设计式(Co-design)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
    (3) 理论性能极限分析。
4 雷达通信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
5 结束语

(2)人工微结构超表面的光场调控物理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超构表面光场调控机制
        1.2.1 几何相位
        1.2.2 共振相位
        1.2.3 超构表面的偏振调控
    1.3 超构表面与超构透镜研究进展
        1.3.1 高NA单色像差修正超构透镜
        1.3.2 宽带消色差超构透镜
        1.3.3 基于超构表面的光学涡旋产生和探测
        1.3.4 超构光子学器件及其展望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超构表面的电磁仿真设计和实验加工
    2.1 引言
    2.2 电磁场仿真计算
        2.2.1 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2.2.2 衍射积分和有限元法
    2.3 从相位梯度超构表面到超构透镜聚焦
    2.4 超构表面设计原理
    2.5 超构表面的实验加工流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偏振不敏感超构表面的聚焦光学涡旋产生和探测
    3.1 引言
    3.2 超构单元的结构优化
    3.3 共轴聚焦光学涡旋(FOV)的产生
    3.4 FOV超构表面偏振不敏感性能表征
    3.5 艾里聚焦光学涡旋(AFAOV)的产生
    3.6 聚焦光学涡旋的探测
    3.7 多通道聚焦光学涡旋(MFOV)的产生和探测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波红外偏振调控宽带消色差超构表面器件
    4.1 引言
    4.2 偏振调控宽带消色差超构器件设计原理
        4.2.1 偏振调控宽带消色差超构器件模型构建
        4.2.2 全硅双折射超构单元的透射谱表征
    4.3 BAPCM和CPCM的宽带性能表征及对比
    4.4 偏振调控宽带消色差超构器件的实验表征
        4.4.1 偏振调控宽带消色差聚焦光学涡旋(BAFOV)
        4.4.2 离轴双焦点宽带消色差聚焦分束器(BAFS)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波红外宽带消色差超构透镜
    5.1 引言
    5.2 宽带消色差超构透镜设计原理
    5.3 宽带消色差偏振敏感变焦超构透镜(BAPVM)
    5.4 宽带消色差偏振不敏超构透镜(BAPIM)
    5.5 宽带消色差聚焦光学涡旋(BAFOV)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效波长色散调控超构表面
    6.1 引言
    6.2 超构透镜波长色散操控原理
    6.3 超构单元光学响应参数库构建
    6.4 中波红外宽带消色差超构透镜(MWIR-BAM)
    6.5 多波长离轴消色差聚焦超构透镜
    6.6 波长调控消色差聚焦光学涡旋(WAFOV)的产生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后期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滤波型无源器件及频率可调射频收发前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1.4 本文工作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微带双频带通滤波器的研究与实现
    2.1 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简介
        2.1.1 研究内容概述
        2.1.2 奇偶模分析方法简介
    2.2 双宽带带通滤波器的研究与实现
        2.2.1 原理图介绍
        2.2.2 理论分析
        2.2.3 实测结果及指标分析
    2.3 基于耦合传输线的中心频率比可控的双频带通滤波器研究与实现
        2.3.1 原理图介绍
        2.3.2 理论分析
        2.3.3 实测结果及指标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滤波集成型功率分配器的研究与实现
    3.1 引言
    3.2 滤波集成型功率分配器原理图介绍
    3.3 滤波集成型功率分配器理论分析
        3.3.1 散射参数理想仿真
        3.3.2 输入端口反射系数分析
        3.3.3 输出端口隔离度分析
        3.3.4 电磁仿真分析
    3.4 滤波集成型功率分配器实测结果及指标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频率可调射频收发前端的设计与实现
    4.1 引言
    4.2 频率可调射频收发前端链路结构
        4.2.1 芯片选型
        4.2.2 发射机链路架构
        4.2.3 接收机链路架构
        4.2.4 本振电路架构
    4.3 频率可调射频收发前端测量与分析
        4.3.1 调制器测量
        4.3.2 解调器测量
        4.3.3 频谱仿真分析
        4.3.4 链路预算增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研究工作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5.2.1 研究工作局限性
        5.2.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基于VXI总线的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硬件平台介绍
    2.2 软件设计需求分析
    2.3 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2.3.1 软件总体框架
        2.3.2 开发方案设计
        2.3.3 软件开发环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驱动函数设计与实现
    3.1 数字化仪驱动函数
        3.1.1 模块连接与初始化
        3.1.2 通道配置函数
        3.1.3 触发配置函数
        3.1.4 波形采集函数
    3.2 频率计驱动函数
        3.2.1 测量参数配置
        3.2.2 获取测量结果
    3.3 任意波驱动函数
        3.3.1 输出配置函数
        3.3.2 常规波形配置
        3.3.3 调幅波形配置
        3.3.4 调频波形配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上位机软件框架及流程
    4.2 人机交互设计
        4.2.1 界面布局规划
        4.2.2 上位机界面设计
        4.2.3 仪器选择与切换
    4.3 数字化仪控制
        4.3.1 数字化仪参数配置
        4.3.2 波形单次采集
        4.3.3 波形连续采集
        4.3.4 波形参数测量
    4.4 频率计控制
        4.4.1 频率计参数配置
        4.4.2 频率计测量流程
    4.5 任意波控制
        4.5.1 任意波配置流程
        4.5.2 任意波调制控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功能验证
    5.1 测试环境
    5.2 界面设计验证
    5.3 关键功能验证
        5.3.1 数字化仪功能
        5.3.2 频率计功能
        5.3.3 任意波发生器功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课题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对光纤陀螺温度零偏漂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光纤陀螺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发展概述
    1.4 高精度光纤陀螺应用中的技术问题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精度光纤陀螺反馈回路调制方法及MIOC工作原理
    2.1 高精度光纤陀螺基本原理
        2.1.1 Sagnac效应
        2.1.2 高精度光纤陀螺信号检测原理
    2.2 高精度光纤陀螺闭环反馈回路调制方法
        2.2.1 高精度光纤陀螺闭环反馈回路的组成及原理
        2.2.2 方波调制
        2.2.3 第一闭环反馈
        2.2.4 第二闭环反馈与四态波调制
    2.3 多功能集成光学相位调制器工作原理
        2.3.1 LiNbO_3晶体电光效应
        2.3.2 MIOC相位调制基本原理
    2.4 零偏漂移机理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光学参数温度性能变化及其对陀螺零偏漂移影响分析
    3.1 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光学性能指标
    3.2 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温度环境下的耦合损耗
    3.3 插入损耗温度性能研究
    3.4 分光比温度性能研究
    3.5 光谱温度稳定性
        3.5.1 光谱温度稳定性分析
        3.5.2 光谱变化引起的光纤陀螺零偏漂移分析
    3.6 偏振串音温度性能研究
        3.6.1 偏振串音温度特性分析
        3.6.2 偏振串音引起的光纤陀螺零偏漂移分析
        3.6.3 全温下偏振串音改进措施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电学参数温度性能变化及其对陀螺零偏漂移影响分析
    4.1 残余强度调制
        4.1.1 残余强度调制温度性能分析
        4.1.2 残余强度调制对光纤陀螺零偏漂移影响分析
    4.2 半波电压
        4.2.1 半波电压温度性能分析
        4.2.2 半波电压造成光纤陀螺零偏漂移分析
    4.3 热电效应
        4.3.1 热电效应
        4.3.2 热弛豫现象
        4.3.3 热电效应对光纤陀螺零偏漂移的影响分析
    4.4 波形斜度误差
        4.4.1 波形斜度误差温度特性
        4.4.2 波形斜度误差对光纤陀螺零偏的影响
        4.4.3 波形斜度误差改进措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纤陀螺零偏温度漂移仿真模型及试验验证
    5.1 光纤陀螺零偏温度误差模型
    5.2 光纤陀螺零偏温度误差仿真分析
        5.2.1 陀螺各参数温度相关系数
        5.2.2 建立多项式模型
    5.3 光纤陀螺性能参数零偏温度模型试验验证
        5.3.1 试验设计
        5.3.2 仿真结果分析
        5.3.3 MIOC改进前后试验验证
    5.4 本章小结
结论
    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本文创新点
    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超构光栅调控衍射光场的物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高衍射效率超构光栅
    2.1 反射式超构光栅
    2.2 透射式超构光栅
    2.3 可重构超构光栅
3 相位调制型超构光栅对任意波前的调控
    3.1 超构光栅透镜
    3.2 超构光栅全息
4 超构光栅调控自由空间光与表面波波前的集成应用开发
5 总结与展望

(7)微光机电加速度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微光机电加速度计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性工作
2 微光机电加速度计的基础理论
    2.1 光的偏振和干涉相关理论
    2.2 硅衬底铌酸锂薄膜
    2.3 晶体的光弹效应与应力应变效应
    2.4 本章小结
3 微光机电加速度计系统方案
    3.1 总体方案设计
    3.2 理论分析
    3.3 偏振误差建模与仿真
    3.4 本章小结
4 微光机电加速度计传感光路设计与制备
    4.1 LNOI质子交换波导设计与制备
    4.2 LNOI质子交换波导端面反射镜制备
    4.3 本章小结
5 微光机电加速度计微加工技术与耦合封装小型化
    5.1 敏感单元微结构加工
    5.2 微光机电加速度计耦合封装小型化
    5.3 本章小结
6 微光机电加速度计信号检测与性能测试
    6.1 系统搭建
    6.2 信号的检测与误差补偿
    6.3 样机性能测试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完成的工作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低维锰/钌氧化物外延异质多层膜中自旋序及磁各向异性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钙钛矿氧化物晶体构型与基本磁学物理属性
        1.2.1 钙钛矿氧化物晶体基本构型
        1.2.2 钙钛矿氧化物中常见晶格畸变模式
        1.2.2.1 氧八面体协同倾转畸变
        1.2.2.2 Jahn-Teller晶格畸变与电子组态
        1.2.2.3 B位离子自发极化位移畸变
        1.2.3 钙钛矿关联氧化物中基本的磁关联交换模型
        1.2.4 钙钛矿关联氧化物中的磁各向异性调控
    1.3 钙钛矿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死层”效应与界面磁性调控
        1.3.1 界面结构近邻耦合
        1.3.2 界面电荷转移
        1.3.3 界面自旋轨道重构
        1.3.4 界面几何结构与交换相互作用
        1.3.5 界面载流子限域
    1.4 低维磁性薄膜材料中的层间耦合与典型极限薄层研究进展
        1.4.1 全钙钛矿氧化物人工反铁磁体层间耦合研究进展
        1.4.2 二维本征铁磁体研究进展启示
        1.4.3 钙钛矿过渡金属氧化物极限薄层研究进展
    1.5 本文拟开展研究工作计划
        1.5.1 基于锰/钌氧化物异质界面,探究锰氧化物极限薄层磁学与轨道物理
        1.5.2 钙钛矿型人工反铁磁体层间耦合的多参量调控与室温原型器件初探
    1.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样品制备与表征方法
    2.1 陶瓷靶材的合成
    2.2 外延单晶薄膜的制备
    2.3 外延单晶薄膜的结构表征
        2.3.1 X射线衍射
        2.3.2 X射线倒易空间图
        2.3.2.1 倒易空间与实空间
        2.3.3.2 外延异质薄膜中的倒易图与结构分析
    2.4 外延薄膜原子级微结构表征-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
    2.5 外延薄膜样品中特征元素的电子结构组态光谱学表征
        2.5.1 X射线吸收谱
        2.5.2 X射线光电子谱
    2.6 外延薄膜电、磁性能的表征
    2.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La_(0.67)Ca_(0.33)MnO_3/SrRuO_3超晶格中的高温铁磁相物理起源探究
    3.1 引言
    3.2 固相靶材及外延薄膜的制备及表征手段
        3.2.1 陶瓷靶材的制备
        3.2.2 超晶格与单晶薄膜的制备
        3.2.3 超晶格与单晶薄膜的结构表征
        3.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3.2.5 磁性和电性能测量
        3.2.6 密度泛函理论+动力学平均场理论(DFT+DMFT)计算方法
    3.3 La_(0.67)Ca_(0.33)MnO_3/SrRuO_3超晶格中的高温铁磁相诱导
    3.4 La_(0.67)Ca_(0.33)MnO_3/SrRuO_3超晶格中本征存在的微观非对称界面
    3.5 La_(0.67)Ca_(0.33)MnO_3/SrRuO_3超晶格中的高温铁磁相物理起源分析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受限La_(0.67)Ca_(0.33)MnO_3/SrRuO_3超晶格中外延周期数依赖的可调铁磁序
    4.1 引言
    4.2 陶瓷靶材及薄膜样品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4.2.1 陶瓷靶材的制备
        4.2.2 外延异质多层膜的制备与表征测试
    4.3 [La_(0.67)Ca_(0.33)MnO_3/SrRuO_3]_N超晶格结构与磁电性能表征
        4.3.1 [La_(0.67)Ca_(0.33)MnO_3/SrRuO_3]_N超晶格异质结构表征
        4.3.2 外延周期N引起的[La_(0.67)Ca_(0.33)MnO_3/SrRuO_3]_N超晶格铁磁序演变
        4.3.3 厚度引起的[La_(0.67)Ca_(0.33)MnO_3/SrRuO_3]_N超晶格中可调铁磁序的演变
        4.3.4 [La_(0.67)Ca_(0.33)MnO_3/SrRuO_3]_N超晶格中电子结构组态随外延周期的演变
    4.4 受限La_(0.67)Ca_(0.33)MnO_3/SrRuO_3超晶格中周期数可调铁磁序演化机制
    4.5 [La_(0.67)Ca_(0.33)MnO_3/ARuO_3]_(10)系列超晶格的磁性“死层”厚度边界
    4.6 外延周期数关联磁性“剪裁”模型的潜在意义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锰/钌氧化物超晶格中外延重复周期数调制的磁各向异性演化
    5.1 引言
    5.2 陶瓷靶材及薄膜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5.2.1 陶瓷靶材的制备
        5.2.2 外延异质超晶格薄膜实验制备与性能表征方法
    5.3 外延La_(0.67)Ca_(0.33)MnO_3/SrRuO_3超晶格的结构分析
    5.4 外延La_(0.67)Ca_(0.33)MnO_3/SrRuO_3超晶格磁各向异性与外延周期数的依赖关系
    5.5 外延La_(0.67)Ca_(0.33)MnO_3/SrRuO_3超晶格电子轨道组态随外延周期数的演化
    5.6 外延La_(0.67)Ca_(0.33)MnO_3/SrRuO_3超晶格周期数可控磁各向异性起源
    5.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La_(0.67)Sr_(0.33)MnO_3基非对称磁性结构中的层间耦合行为调控
    6.1 引言
    6.2 陶瓷靶材及薄膜样品的制备及实验表征
        6.2.1 陶瓷靶材的制备
        6.2.2 外延异质多层膜的制备与测试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外延氧化物薄膜晶体结构表征
        6.3.2 LSMO基单晶薄膜矫顽力增强与磁性基态表征
        6.3.3 非对称磁性结构中反铁磁层间耦合效应的调控
        6.3.4 非对称磁性结构中层间交换耦合与CRTO间隔层的依赖关系
        6.3.5 非对称磁性结构中层间耦合行为依赖的磁化翻转进程演变
        6.3.6 非对称双层磁性结构中的磁化翻转行为延伸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论文内容小结
    7.2 本研究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内容展望
        7.3.1 低维全氧化物人工反铁磁体多参量优化与应用展望
        7.3.2 Si基低维全氧化物外延薄膜制备与性能调控展望
        7.3.3 钌氧化物基薄膜电、磁催化应用展望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获奖情况
致谢

(9)硅基微波光子滤波和延时集成芯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名词索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集成微波光子技术研究现状
    1.3 集成微波光子滤波器研究进展
    1.4 集成可调光学延时线及波束形成研究进展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硅基集成光子单元器件
    2.1 硅基光波导
    2.2 硅基可调光衰减器
    2.3 硅基多模干涉耦合器
    2.4 硅基热光开关
    2.5 硅基微环谐振腔
    2.6 多功能可重构集成光子滤波器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氮化硅微环的可重构微波光子滤波器
    3.1 基于光学滤波器的微波光子滤波原理
    3.2 基于非平衡ODSB的可重构微波光子滤波器
    3.3 基于可调光频梳的可重构微波光子滤波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通道光开关切换光波导型可调光延时线芯片
    4.1 OBFN原理概述
    4.2 可调光延时线芯片设计
    4.3 可调光延时线芯片制备与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通道硅基光波束形成网络芯片
    5.1 多天线阵列系统波束控制原理
    5.2 四通道OBFN芯片
    5.3 二维光波束形成网络芯片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后记

(10)低成本毫米波相控阵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1.4 本学位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介绍与成本分析
    2.1 相控阵天线理论
        2.1.1 一维线阵分析
        2.1.2 二维面阵分析
    2.2 相控阵天线主要参数
        2.2.1 栅瓣与阵元间距
        2.2.2 主瓣宽度
        2.2.3 天线增益
        2.2.4 波束跃度
        2.2.5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
        2.2.6 G/T
    2.3 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介绍
        2.3.1 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基本构成
        2.3.2 辐射单元
        2.3.3 有源收发组件(T/R组件)
        2.3.4 射频馈电网络
        2.3.5 相控阵天线控制系统
        2.3.6 电源系统
        2.3.7 结构与热控系统
    2.4 有源相控阵天线成本构成与分析
        2.4.1 成本分析与低成本化思路
        2.4.2 “实现代价”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CMOS和 PCB技术的K/Ka频段毫米波相控阵天线
    3.1 引言
    3.2 Ka频段卫通终端天线特性分析
    3.3 Ka频段发射平板相控阵天线
        3.3.1 发射平板相控阵天线架构
        3.3.2 单通道圆极化方案
        3.3.3 八通道发射波束赋形芯片
        3.3.4 多功能多层毫米波电路设计
        3.3.5 发射平板相控阵天线测试结果与分析
    3.4 K频段接收平板相控阵天线
        3.4.1 接收平板相控阵天线架构
        3.4.2 八通道接收波束赋形芯片
        3.4.3 射频馈电网络与关键电路设计与仿真
        3.4.4 接收双圆极化天线单元设计与仿真
        3.4.5 接收平板相控阵天线测试结果与分析
    3.5 基于平板相控阵天线的卫通终端应用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小口径K波段高性能瓦片式相控阵天线
    4.1 引言
    4.2 天线架构设计与分析
    4.3 基于GaAs芯片和金属封装的相控阵天线封装设计
    4.4 多功能多通道GaAs芯片
        4.4.1 双通道多功能收发芯片
        4.4.2 四通道波束赋形芯片
    4.5 馈电网络中关键电路与天线单元的设计与仿真
        4.5.1 平面一分三等功分比功分器
        4.5.2 超宽带微带过渡电路
        4.5.3 芯片至天线端垂直过渡电路
        4.5.4 U型槽微带天线单元设计与仿真
    4.6 K频段6×6 通道相控阵天线测试与分析
        4.6.1 天线校准结果与分析
        4.6.2 发射状态下方向图与EIRP测试结果与分析
        4.6.3 接收状态下方向图与G/T测试结果与分析
    4.7 不同低成本方案实现代价对比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多功能调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雷达通信波形一体化发展综述[J]. 伍光新,姚元,祁琳琳. 现代雷达, 2021(09)
  • [2]人工微结构超表面的光场调控物理及其应用[D]. 欧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滤波型无源器件及频率可调射频收发前端研究[D]. 白照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基于VXI总线的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软件设计与实现[D]. 李凌云.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对光纤陀螺温度零偏漂移的影响研究[D]. 范梓涵.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021(02)
  • [6]超构光栅调控衍射光场的物理及应用[J]. 邓子岚,李枫竣,史坦,汪国平. 光学学报, 2021(08)
  • [7]微光机电加速度计关键技术研究[D]. 姚俊杰. 浙江大学, 2021(01)
  • [8]低维锰/钌氧化物外延异质多层膜中自旋序及磁各向异性的调控[D]. 屈莉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硅基微波光子滤波和延时集成芯片研究[D]. 郑鹏飞. 东南大学, 2021(02)
  • [10]低成本毫米波相控阵关键技术研究[D]. 罗烜.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多功能调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