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谚语·气象与农业(1月)

农业谚语·气象与农业(1月)

一、农谚·气象与农事(1月)(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芳[1](2021)在《重庆石柱黄连生产民俗及其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简称GIAHS)”保护计划。2017年,重庆石柱黄连传统生产系统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这为石柱黄连生产带来了全新发展契机。重庆石柱黄连生产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初期,当地黄连栽培与加工技术日臻成熟和完善。在距今700多年的黄连生产活动中,当地连农逐渐积累和形成了较为丰富与系统的黄连生产民俗,成为连农群体在黄连生产活动中共同遵守的生产理念和行为规范。在重庆石柱黄连传统生产系统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乡村振兴背景下,从民俗学的视角探讨石柱黄连生产民俗生成基础,梳理其表现形式,发掘其功能价值,进一步加强黄连生产民俗保护,促进黄连生产民俗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机结合,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以重庆石柱黄连生产民俗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借鉴现有农业生产民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重庆石柱黄连生产民俗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其次,分别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历程三个方面探讨了重庆石柱黄连生产民俗的生成基础。再次,较为全面地梳理了重庆石柱黄连生产民俗的五种表现形式,如生产工具、生产经验、生产信仰、生产禁忌以及生产农谚。第四,从民俗学的角度探讨了重庆石柱黄连生产民俗所蕴含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如社会关系凝聚功能、族群性格塑造功能、个体教育教化功能和地方文化传承功能。最后,立足分析当前重庆石柱黄连生产民俗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础上,从政府机构、连农群体、协会组织和科研机构等四方面,较为系统地提出相关重庆石柱黄连生产民俗保护的对策思考。本研究认为,石柱黄连生产民俗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主体协同参与,共同推进。同时,石柱黄连生产民俗保护也应是一个动态过程。黄连生产民俗的表现形式是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注重保护表现形式的同时,更应注重发掘生产民俗背后蕴含的朴素哲理和功能价值。只有不断促进黄连生产民俗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保护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郭鹏鹏[2](2021)在《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孟德拉斯曾直言,在任何时候,农业问题始终都是一个无法消除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因此,农业成为政策对象被顶层设计者关注是国家实现公共治理的目标之一。而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地方政府农业治理领域中的行政任务,被认为是农政转型研究中最重要的主题。本文以拓展的个案研究方法为工具,以农业结构政策演变为主线,主要回答“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与动力机制”问题。在深度的田野调研中,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为切入点,研究地方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行为;二是,以家户为视角,研究农民基于家户利益考量,在农业转型实践中的行动逻辑。在结构安排上,基于研究主题的需要,作者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论文的叙事:一是,首先以全国农业的宏观数据梳理了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变迁的历史进程,其次选取陇中A区作为田野调研点,系统介绍了中观层面的农业结构变迁背景,最后以李村为案例点深入地考察了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第四章);二是,论文以粮食作物马铃薯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农业治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总结出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政策动力(第五章);三是,以经济作物芹菜为例,揭示了小农户在推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阶层动力(第六章);四是,从具有公共价值的“多功能性农业”出发,对发展工业化资本主义农业进行了反思(第七章)。应该说,这对于农政研究中的转型过程、动力机制和地方性知识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在深入的田野研究基础上,作者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田野点的地方性经验证据发现,当地的农业结构已然发生了转型,即资本进入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关系,实现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2)基于田野点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农业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农业政策在驱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作用。在李村,基于项目制的规模化农业,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农业结构转型现象。这种追求规模化、统一化的农业,是受政策驱动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形成的。(3)田野点的实证研究也揭示了更加彻底的农业结构转型。受家庭资源库的约束,农户在实现家庭积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生计策略存在明显的差异,成为推动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这种由小农户驱动的作物繁荣为我们深入认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4)论文进一步得出农业结构转型所表现出的两种进路:一种是以规模化、统一化为特征,通过政策工具的干预而完成的简单的农业转型;另一种是以资本化为本质特征,同时兼具规模化与专业化,由小农户因经济分化而推动的农业转型。本文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外在动力总结为政策动力,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内在动力总结为阶层动力。农业结构的变迁是受政策与农户双重动力驱动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农业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政府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对农业的扶持和引导不可或缺,但是其干预不宜过多越界。农户作为农业实践活动的真正承担者,要发挥其能动性,不断培养调整农业行为的能力,以便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成为繁荣乡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农业资本化转型造成的后果是多面向的。乐观地讲,农业作为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发展现代化农业不仅对于农业产量的持续增长,对于消解全球饥荒,对于提升农村社区及农民群体的福利,以及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功不可没。但同时又面临诸多问题:首先,于农业生产本身而言,从本质上来讲农业是多种生命形式互动的过程,而单一作物的规模种植将逐渐丧失“传统农业”所蕴含的多功能性,使得农业变得不可持续。一个纵容浪费和污染从而破坏地力的农业体系,不可遏制地损耗着全球的环境公地;其次,土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之一,在没有国家福利规划的情况下,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即使是很小的一块土地,也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网;第三,对于农民而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商品化程度加剧,各类经营主体和资本进入农业,使得小农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最后,传统村庄被认为是由共同体成员居住的家园村落,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化价值、互惠原则、个人关系的的固定场域。农业、农地和农民作为一个互动共生的体系,都依托村庄这样一个地理空间而发生各种关系。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已经被市场化进程和实质性的商品化所改变。

史晓玲[3](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秦闯[4](2020)在《汉代二十四节气研究》文中提出时序系统对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历史中重要的时序系统之一,对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二十四节气萌芽于夏商时期,大约形成于在战国时期,而其定型和广泛应用则发生在汉代。汉代继承了秦代的大一统政体,在农业、天文历法以及文化思想方面,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基础。汉代历史中的二十四节气,彰显了二十四节气形成和成熟的过程,以及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在思想方面。二十四节气与阴阳、气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对自然界运行的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成为人类活动的准则。汉人对于历法传说的追溯,将二十四节气的产生溯源于伏羲、黄帝时代的创制。在他们的叙述中,二十四节气的产生是为了印证一年四时中阴阳和气的变化情况。因此在二十四时节名称的选择过程,更多的侧重于对气候现象的描述,反映了一个阶段的寒温变化和降雨情况,适用范围更广,时间跨度也更大。同时由于汉代卦气说对于解释天地阴阳运行的创制,二十四节气也相应地被引入卦气体系内,来阐述一年时气的运行,并且通过一定晷影标准,或时序内的物候现象,来判断吉凶祸福。其次在天文历法方面。在汉武帝初年成书的《淮南子·天文训》中,二十四节气作为“二十四时”的指时功能,通过与斗指、十二辰、四维等天文要素的结合,使得“二十四时”成为《淮南子》所勾勒的宏大宇宙观和世界观的一部分。同样其与十二乐律的结合,也推进了律历制度的发展。在此之后,两汉历书中主要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推定方法和标准,太初历中,二十四节气与日、月、晦、朔、弦、望、八节成为历法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起着考校历法的重要功能。三统历、四分历继承了太初历中二十四节气的功用,其中对于二十四节气的推定更加科学严格,标准扩展到晷影、日宿度、昼夜漏刻、黄道去极、昏旦中星等。汉代也形成了“无中气为闰月”的标准,对于置闰起到了重要影响。最后是在气候和农业时令方面。受到汉代气候变迁的影响,汉代春季节气惊蛰和雨水,谷雨和清明次序发生了多次变化。节气作为指导农业的时序标准,适应气候变化以调整节气次序,是为了更加准确的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生活。汉代的农时,在以往的基础上,以物候和八节为主,同时对于农业生活,二十四节气则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时序标准。终汉一代,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时气概念,一种时序体系,反映古人对天地运行和四时交替的思考。其在历法、占候、农业等各个方面的应用,为二十四节气在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初步的尝试。

徐雪莲[5](2020)在《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滥觞于清朝末期,勃兴于民国前期和中期,此后趋于式微并走向转型。在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欲挽救濒于亡国灭种边缘之国家,必先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民众。于是,各种旨在改善民生的教育思潮风起云涌,如: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三民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民众教育思潮、生产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等,其中皆包含教育救民、济民、惠民的思想追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都有大量关于教育功能、受教育权、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的见解以及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等,体现出教育民生思想。本研究聚焦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教育民生思想,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为代表,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目标内涵、演化历程及其实践影响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理清其逻辑理路和思想特征,并分析其局限性及现实启示。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导论部分述及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缘起、界定教育民生的相关概念、论述相关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等。第一章阐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中国近代政治的沉沦、经济的衰微、文化的鸿沟、教育的维艰和民生的凋弊,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西方科学与民主思想、平民主义教育思想是其产生的外部渊源。以此发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对教育的民生功能的重新认识与期求。第二章考察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形成和演进的历程。从1905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经历了一个初潮形成期、高潮勃发期以及由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或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转轨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为代表,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并考察教育民生实践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无论是教育家们教育宗旨的树立、教育对象的划定、教育路径的选择和教育实践的内容都体现出对民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其推行的教育活动中,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对象;凡是能够改善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字、生计、卫生、健康、休闲等,都成为他们的教育内容;他们的教育路径始终与民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聚焦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的教育民生思想并进行比较。三人的教育民生思想不仅有很多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体现了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丰富性和实践的灵活性。第四章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进行梳理,并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对其作出评价。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以民为本,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上均以生活为本位;由于产生于特殊的时代,知识分子急于找到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加之教育家们自身的局限,导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无力弥补理想与现实间的断裂地带。第五章论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探讨其对当下教育民生建设的启示。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等一大批教育家殚精竭虑,对国家、对民众的热爱与自身教育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尽管存在某些历史局限,但瑕不掩瑜,其对教育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对教育民生功能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发挥,在国内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教育本身,都产生了诸多影响,其不仅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丰富了教育理论,促进了教育变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的生活;在国外,不仅受到了关注与盛赞,也成为指导许多国家教育民生工作的蓝本;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民生事业建设中,要踏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完善并切实执行教育民生政策,要更加关注教育的精神向度,努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教育家办学应具有民生情怀。

吕玉洁[6](2020)在《《马山壮族农事组歌》文本研究及译注》文中研究指明壮族是酷爱唱歌的民族。壮族山歌多姿多彩,可以称得上是壮族传统文化当中一张闪亮的名片。农事歌是壮族山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农业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反映了人、自然、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马山壮族农事组歌》歌本为研究对象,在整理文本的基础上再造文献,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探讨文本的价值。文章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方块壮字和壮族农事歌谣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本研究的目的、意义、步骤和方法;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文本的基本情况,包括作者情况、内容简介和艺术特色等,并将其与其他地区的农事歌文本进行比较;第二部分是归纳文本的语音特点,包括声韵调系统和汉借词特点;第三部分是从借汉字、自造字、高频字、低频字四个方面分析文本的用字情况和特点;第四部分是探究农事歌背后的壮族农耕文化和族群心理;最后对文章做总结,并附上相关材料。本文的研究将具有多重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吴沁茗[7](2020)在《金坛方言词汇专题研究》文中认为金坛区隶属江苏省常州市。金坛方言内部存在差异,金坛东部属于吴语方言区太湖片毗陵小片,金坛西部受江淮方言影响较大,属于江淮方言洪巢片。金坛方言由吴方言与江淮方言共同影响发展而来。目前金坛方言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且大多集中在语音、语法方面,词汇研究成果稀见。金坛方言词汇的全面调查和深入研究还未展开,词汇的专题研究有着较大的挖掘空间。本文以金坛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以《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调查手册·汉语方言》词汇调查表为调查工作底本。采用田野调查法和描写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调查点六名发音人进行金坛方言词汇调查,根据田野调查整理出金坛方言词汇调查数据。在此基础上,对金坛内部三个点的方言词汇进行比较研究,并将金坛方言词汇分别与普通话和通东方言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对金坛方言词汇进行专题探讨,包括地名词、谚语、詈语三个专题,拟揭示金坛方言词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四章对金坛方言词汇进行专题研究。第一章为金坛方言词汇内部差异对比。从金坛区内部选取金城镇、尧塘街道、直溪镇三个方言代表点展开词汇调查,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三个方言点进行了比较,总结出三个方言点之间的内部差异。金坛方言内部在数量、植物、天文地理、服饰饮食这四个类别中有着比较高的一致性,每类的相同度均在50%以上。身体医疗、代副介连词这两个类别词汇相同度较低,两类的相同度不超过30%。经过不同点人们之间频繁的接触、方言词汇相互渗透交融、普通话的推广以及老派词汇的日渐消亡,方言内部相同率也会不断提高。而三个方言点之间不同词汇的比例为56.67%,方言内部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知了”在金城镇说成“蚱□[ia21]”,在另两个点都说成“螀蟟”;“凉”在金城镇说成“冷”或者“冰瀴”,在另两个点只说成“冷”;“后悔”在直溪镇说成“懊悔”,在另两个点说成“懊憦”。而造成词汇内部差异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发展、语言接触和语言认知。第二章为金坛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比较。从词形、词义、造词理据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词形方面,金坛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存在许多音节数量不对称、有音无字、形异义同的词汇。“□[d?]”、“佬”是金坛方言中的特殊词缀,例如:梨□[d?]、哑巴□[d?]、鸽□[d?]、草棚□[d?]、种田佬、圆圆佬、绿佬、嗲家佬等。其中“□[d?]”缀在金坛方言中大部分与普通话中的“子”缀功能相当且使用频率较高。词义方面,金坛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在词汇意义、语法意义、修辞意义上存在差异。造词理据方面,金坛方言词汇主要在根据事物自身特征造词和根据人们的心理造词方面有特点,与普通话词汇存在差异。第三章为金坛方言词汇与通东方言词汇的比较。通过提取二方言中形同义同、形近义同、形异义同的词汇进行比较,初步确定二方言共有的词语以及各自的特征词。归纳出二方言中具有特殊规律的词汇进行比较,差异主要表现在二方言所共有或各自拥有的特殊词缀上。二方言与普通话完全不同但相互之间词形相同的比例为12.5%,与普通话、金坛方言词形皆不同的四甲方言词汇比例为27.83%,与普通话、四甲方言词形皆不同的金坛方言词汇比例为39.5%,金坛方言与通东方言之间在词汇上异多于同。地理位置、受到江淮方言影响程度、文化背景、地方特色是二者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第四章为金坛方言词汇专题讨论。分地名、谚语、詈语三个专题对金坛方言词汇展开进一步研究。金坛地名中双音节词为主要形式。最常用的构词方式为“专名+通名”式。通名和专名种类繁多,例如带有金坛方言词的专名有大坝头、松窠里、寄娘塘、鸦雀沟、羊脚爪等。地名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其中借代与用典比重较大。金坛谚语按照辞格角度分为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五类,例如比喻类谚语“绸弗搭布、穷弗搭富”、“念书弗知意,等于啃树皮”。金坛独有的文化内涵在与自然、农事、处世方面相关的谚语中得以体现。金坛詈语主要与身心缺陷、品性特质、性、货物、动物、鬼神、种族意识、生死等方面相关。既可以无对象使用如“哼娘的,家勒钥匙忘煞得带!”还可以反用表示打趣如“老弗正经”、“小老卵”、“细瘟丫头”等。

张逸鑫[8](2019)在《基于农业伦理的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强调要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但从农业伦理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仍存在农业生态破坏、农业资源浪费、农村环境污染、农产品安全、农村空心化等很多问题。笔者希望通过需要运用农业伦理、二十四节气、耦合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对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分析二十四节气与传统农业生产的实然关系以及其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然关系,以期能给现代农业生产困境的解决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考角度。从传统农业生产方面来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所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应用实践,具有科学性、实践性、传承性、地域性等特征。二十四节气是在农业伦理基础上,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物候、气象、天文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时间制度,能够指导农业生产,安排农民生活。按节气从事农事劳作,是夺取农业丰收的关键。二十四节气是在农业伦理下古代农民世代传承的“敬畏天时以应时宜、施德于地以应地德、帅天地之度以定取予、依自然之法精慎管理”等四大农业伦理维度的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方面,可以从思想观念角度来看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然耦合,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保护观、精耕细作的土地制度观、取用有节的生产节律观和敬畏生命的管理关怀观。我们需要重新认知二十四节气,剖析农业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笔者认为可以从政府、企业和农民三个不同的农业生产主体来完善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路径。从政府角度看,二十四节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生态理念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追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政府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落实,可以从保护农业环境和深化意识认知来进行耦合。从企业角度看,农业生产中所彰显的精神气节就是源自于二十四节气,我们必须树立文化自信。企业关于农产品质量的维护和提高,可以从气节精神追求与品牌市场创建来进行耦合。从农民角度,二十四节气的生产性节律和生活性节奏是当下减缓城市化带来压力的重要举措。农民节气文化的认同与归属可以从民俗资源开发与生活观念更新来进行耦合。在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背景下,挖掘二十四节气的农业伦理内涵,赋予二十四节气现代农业所能接受的生命力,是改造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中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生产要素,共同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和谐与持续的重要举措。

张隽波[9](2018)在《二十四节气歌形成时间及流变路径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一部分,妇孺皆知的二十四节气歌作者是谁,何时形成?现在的出版物中或语焉不详,或互相矛盾,或表述错误,令人莫衷一是。一般认为,节气歌形成时间是1950年。但笔者发现,1949年前的历书、教材、工具书中,已有不同版本的节气歌。种种迹象显示,发端于黄河中下游的二十四节气历经千年后,在长江中下游率先被编成节气歌。民国改用阳历后,升级版节气歌最晚在1929年由张心一创作完成,随之扩散到全国,并在1947年形成经典版节气歌。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切合时宜的地方版节气歌应运而生,最少的28字,最多的420字,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节气歌"全家福"。

高洪涛[10](2017)在《浅谈二十四节气与内蒙古地区农事活动》文中指出文章从普及气象科学知识的角度,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说明,并根据内蒙古农区近三十年的气候资料和部分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分析了在不同的节气,内蒙古地区出现的主要气候特征以及适合的农事活动。要求农业生产者应用节气来安排农事活动时,必须结合各地气候特点,因地制宜。

二、农谚·气象与农事(1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谚·气象与农事(1月)(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石柱黄连生产民俗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述评
        1.2.1 关于农业生产民俗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
        1.2.3 关于石柱黄连生产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概念界定
        1.4.1 物质生产民俗的概念
        1.4.2 农业生产民俗的概念
        1.4.3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
第二章 石柱黄连生产民俗生成基础
    2.1 独特的自然环境是黄连生产民俗生成的天然土壤
        2.1.1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2.1.2 适宜的气候与水利
        2.1.3 腐质土壤与林木植被
    2.2 特有的社会环境是黄连生产民俗生成的现实基础
        2.2.1 黄连生产覆盖当地主要行政区划和人口
        2.2.2 黄连生产对当地经济增长贡献显着
        2.2.3 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底蕴深厚
    2.3 悠久的生产历程是黄连生产民俗形成的历史基础
        2.3.1 石柱黄连生产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2.3.2 新中国成立后石柱黄连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3.3 石柱黄连传统生产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第三章 石柱黄连生产民俗表现形式
    3.1 就地取材的生产农具是黄连生产民俗的物化载体
        3.1.1 取材方便的竹质农具
        3.1.2 质朴实用的木质农具
        3.1.3 功能细分的铁质农具
    3.2 系统科学的生产经验是黄连生产民俗的源头基础
        3.2.1 遵循生态规律与主动创造的黄连种植经验
        3.2.2 凝聚生产智慧与沿袭传统的黄连加工经验
        3.2.3 注重经济价值与灵活多样的黄连交易经验
    3.3 神化崇拜的生产信仰是黄连生产民俗的精神内核
        3.3.1 原始朴素的土地崇拜
        3.3.2 珍惜资源的树神崇拜
        3.3.3 敬畏自然的山神崇拜
    3.4 不可侵犯的生产禁忌是黄连生产民俗的阈限边界
        3.4.1 凸显良种选育的育苗禁忌
        3.4.2 蕴含生态理念的砍树禁忌
        3.4.3 关系加工成败的建炕禁忌
    3.5 通俗易懂的生产农谚是黄连生产民俗的智慧体现
        3.5.1 充满智慧的气象谚语
        3.5.2 饱含哲理的农事谚语
第四章 石柱黄连生产民俗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4.1 黄连生产民俗的社会关系凝聚功能
    4.2 黄连生产民俗的族群性格塑造功能
    4.3 黄连生产民俗的个体教育教化功能
    4.4 黄连生产民俗的地方文化传承功能
第五章 石柱黄连生产民俗保护
    5.1 石柱黄连生产民俗保护面临现实挑战
        5.1.1 黄连生产民俗保护面临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挑战
        5.1.2 黄连生产民俗保护面临现代农业产业竞争的挑战
        5.1.3 黄连生产民俗保护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挑战
        5.1.4 黄连生产民俗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长期工作
    5.2 石柱黄连生产民俗保护的发展机遇
        5.2.1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激发黄连生产民俗保护意识
        5.2.2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对黄连生产民俗保护提出更高要求
        5.2.3 地方政策与区域规划为黄连生产民俗保护提供制度支持
        5.2.4 现代农业旅游融合发展促进黄连生产民俗保护更广传播
    5.3 石柱黄连生产民俗保护路径分析
        5.3.1 发挥政府主导优势,优化黄连生产民俗保护制度设计
        5.3.2 强化连农主体意识,激发黄连生产民俗保护内生动力
        5.3.3 鼓励协会组织参与,夯实黄连生产民俗保护社会基础
        5.3.4 注重科学研究应用,提高黄连生产民俗保护专业水平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黄连专业俗语表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2)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农业转型研究
        1.3.2 中国的农业转型研究
        1.3.3 农业转型的驱动力研究
        1.3.4 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研究
        1.3.5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的研究
        1.3.6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
        1.4.1 核心概念界定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思路
        2.2.1 数据获取
        2.2.2 数据分析
    2.3 “地方政府与农户”动态分析框架构建
        2.3.1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2.3.2 农作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2.3.3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外动力及运作机制
第三章 田野点概况
    3.1 A区概况
    3.2 A区农业生态与作物种植概况
        3.2.1 A区农业生态环境
        3.2.2 A区传统农作物种植
        3.2.3 A区旱作农业耕作制度
    3.3 研究的村庄
    3.4 村庄家庭的生计策略与经济分化
    3.5 样本农户的聚类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农业结构及经营主体的变迁与地方经验
    4.1 中国的食物安全与农业结构
    4.2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演化路径及阶段特征
        4.2.1 以粮为纲阶段(1978~1984)
        4.2.2 农业单一结构调整阶段(1985~1999)
        4.2.3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2000~2014)
        4.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5~至今)
    4.3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图
        4.3.1 对粮食的关注贯穿于整个农业结构调整的变迁
        4.3.2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政策关注的焦点
        4.3.3 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善得到回应
        4.3.4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得到强调
    4.4 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变迁的政策意图及其演变路径
        4.4.1 中央一号文件的地位及作用
        4.4.2 文本分析方法
        4.4.3 农业经营主体的变迁过程
        4.4.4 研究发现
        4.4.5 农业经营主体关注点变迁的政策意图
    4.5 田野点农业结构变迁
        4.5.1 田野点农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4.5.2 三种不同的农业模式
    4.6 小结
第五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5.1 农业政策影响农业结构演变的实现机制
        5.1.1 农业政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5.1.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经营主体
    5.2 案例介绍
        5.2.1 农业产业化背景描述
        5.2.2 李村马铃薯“千亩”示范基地项目
    5.3 成为一种治理现象的李村马铃薯产业
        5.3.1 地方政府行为面临的结构约束
        5.3.2 镇政府在马铃薯产业中的行政协调
        5.3.3 村干部在马铃薯产业中的嵌入式表达
    5.4 农户参与马铃薯示范项目的行动逻辑
        5.4.1 家户制传统与生计策略选择
        5.4.2 农户的理性顺从
    5.5 小结
第六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6.1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国际经验
    6.2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地方经验:李村的芹菜种植
    6.3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阶层动力
    6.4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实现机制
        6.4.1 作物繁荣的参与主体:芹菜种植农户
        6.4.2 对土地的控制:土地流转
        6.4.3 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工资支付方式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经验语境下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
    7.2 主要结论
    7.3 讨论
        7.3.1 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公共价值
        7.3.2 农地的商品化与安全网功能
        7.3.3 小农的前景与农业现代化
        7.3.4 村庄的活力与乡村振兴
    7.4 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汉代二十四节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二 资料介绍及学术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
    五 本选题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阴阳、物候和节气
    第一节 阴阳变化下的节气
    第二节 物候与节气名称
        一 物候传统
        二 月令中的物候
        三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物候意义
    第三节 占候下的节气
        一 占候传统
        二 《逸周书·时训解》与二十四节气占候
        三 《易纬·通卦验》与二十四节气占候
第二章 天文、历法和节气
    第一节 《淮南子·天文训》与汉初二十四节气
        一 《天文训》中的宇宙体系
        二 《淮南子·天文训》中的二十四节气
        三 二十 四节气与律吕
    第二节 汉代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
        一 汉代历法概述
        二 《汉书·律历志》所见西汉二十四节气
        三 东汉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
    第三节 汉代节气在历法中的功用
        一 检验历法的标准
        二 置闰与二十四节气
        三 汉代历谱中的节气
第三章 气候、农业与节气
    第一节 节气次序变化的历史回顾
        一 月令与节气次序的关联
        二 节气次序变化与历法变革
        三 汉代文献中的节气次序
    第二节 节气次序与汉代气候
        一 天地相应之变迁
        二 汉代气候变迁
        三 节气次序与气候变化
    第三节 节气与农业时令
        一 农时传统
        二 先秦文献中的农时
        三 汉代文献中的农时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 中国古代教育民生思想源远流长
        (二)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内涵丰富但缺少系统整理研究
        (三) 中国当代教育民生建设及理论研究的现实需要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民生
        (二) 教育民生
        (三) 教育民生思想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四、研究意义
        (一) 为教育民生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二) 为我国当前教育民生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五、研究思路
    六、文献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1. 已有研究的学术贡献
        2.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3. 本研究的努力方向
    七、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比较研究法
        (三) 个案研究法
    八、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领域的开新
        (二) 研究范式的创新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政治的沉沦
        二、经济的衰微
        三、文化的下行
        四、教育的维艰
        (一) 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教育改革成效甚微
        (二) 教育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三)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失学罢课现象频发
        (四) 文盲人数众多,教育机会严重不平等
        五、民生的凋敝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外部渊源
        一、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引入
        (一) “西学东渐”为近代中国点燃科学与民主思想的火种
        (二) 科学与民主催发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
        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
        (一)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二)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形成与演进
    第一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萌芽潮起(1905-1912年)
        一、教育民生观点的提出
        二、教育方针及规章制度中教育民生思想的出现
    第二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高潮勃发(1913-1937年)
        一、教育民生论说层见叠出
        二、教育家办学的兴起
        (一) 社会对新式人才的需求
        (二) 改良派教育舆论与实践的影响
        (三) 政府政策的支持
        (四) 教育家办学的涌现
        (五) 教育家办学的社会影响
        三、教育民生实践此行彼效
    第三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式微与转轨(1937-1949年)
        一、抗战教育思潮云屯席卷
        二、教育民生实践举步维艰
        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一)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二)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本章小节
第三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及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
        (一) 教育民生的方法选择
        (二) 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实践探索
        一、开展教育研究与实验
        (一) 教育心理研究与实验——解决谁可以受教育的问题
        (二) 文艺研究与实验——满足民众日常生活所需,提供民众接受教育的工具
        (三) 生计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善民众物质生活
        (四) 卫生教育研究与实验——增强民众体质,改善民众生活环境
        (五) 公民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变民众的精神面貌
        (六) 休闲教育研究与实验——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唤起农民“向上的意识”
        二、编写教材和民众读物
        (一) 编写教材——编辑符合民情的教学内容
        (二) 编辑民众读物——传播知识,提升道德品质,丰富精神生活
        三、出版学术期刊
        (一) 教育理论类学术期刊——传播教育民生思想与理论,交流教育民生工作经验
        (二) 教学辅导类学术期刊——提高学习效果,传授民生知识
        四、教育成果推广
        (一) 实验区内各项教育的推广
        (二) 实验区的拓展
    第三节 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教育民生思想比较分析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的异同
        (一) 相同之处
        (二) 相异之处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的异同
        (一) 相同之处
        (二) 相异之处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的异同
        (一) 相同之处
        (二) 相异之处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的异同
        (一) 相同之处
        (二) 相异之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澄明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
        一、实现救国济民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二、大教育观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中枢
        (一) 大教育的概念
        (二) 中国近代教育家对大教育的追求
        三、追求民主与科学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主线
        四、精神生活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延展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价值澄明
        一、在继承与吸收中不断创新的历史价值
        (一) 从新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二) 对古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 对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吸收与创新
        二、以民为本、教育济民的社会价值
        (一) 强调教育为民服务
        (二) 重视民众的主体性
        三、以民生为本位的教育价值
        (一) 平民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二) 民众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三) 民生本位教育的民生取向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
        二、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
        三、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
        四、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
        五、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外在制约
        (一) 政治因素的制约
        (二) 经济因素的制约
        (三) 文化因素的制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
        一、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
        (一) 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
        (二) 彰显了教育的民生功能
        (三) 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况
        二、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教育影响
        (一) 促进教育民生政策的生成
        (二) 丰富了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
        三、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国际影响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扎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
        二、完善并推进实施教育民生政策
        三、关照教育民生的精神向度
        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
        五、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民生情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6)《马山壮族农事组歌》文本研究及译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方块壮字的研究
        (二)关于壮族农事歌谣的研究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和步骤
第一章 文本的相关情况
    第一节 文本及作者简介
    第二节 文本的语言特色
        一、节奏与韵律
        二、句法与修辞
    第三节 与其他壮族地区农事歌文本的比较
        一、其他文本概况
        二、各地文本的比较研究
第二章 文本的语音特点
    第一节 声母及例字
    第二节 韵母及例字
    第三节 声调及例字
    第四节 声韵调说明及对比情况
        一、声母说明及特点
        二、韵母说明及特点
        三、声调说明及特点
    第五节 文本汉借词的语音特点
第三章 文本的用字特点
    第一节 文本用字数量统计
        一、借汉字
        二、自造字
        三、高频字
        四、低频字
    第二节 文本用字类型分析
        一、借汉字的类型分析
        二、自造字的类型分析
    第三节 文本用字的特点
        一、一字多音,一音多字
        二、繁体字、简体字、借汉字、自造字多形式并存
        三、借汉字数量占优
第四章 农事歌与壮族农耕文化
    第一节 农事歌与二十四节气
        一、二十四节气概况
        二、壮族农事歌谣与二十四节气
    第二节 农事歌与植物
        一、树木类
        二、花草类
        三、水果类
        四、作物类
    第三节 农事歌与动物
        一、家禽家畜类
        二、野生动物类
    第四节 农事歌和节俗
        一、春节
        二、清明节
        三、中元节
        四、霜降节
结语
附录1 《马山壮族农事歌》文本译注
附录2 附图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金坛方言词汇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金坛概况
    二、金坛方言及研究概况
    三、选题依据、意义及方法
    四、体例说明及发音人合作人情况
第一章 金坛方言词汇内部差异对比
    第一节 金坛方言词汇内部差异对照表
    第二节 金坛方言词汇内部相同情况分析
    第三节 金坛方言词汇内部差异情况分析
第二章 金坛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
    第一节 词形比较
        一、音节数量比较
        二、有音无字
        三、语素差异
        四、词缀差异
    第二节 词义比较
        一、词汇意义
        二、语法意义
        三、修辞意义
    第三节 造词理据比较
        一、根据事物自身的特征造词
        二、根据当地人们的心理造词
第三章 金坛方言词汇与通东方言词汇的比较
    第一节 金坛方言与通东方言词汇的抽样调查比较
        一、二方言相同的词
        二、二方言具有特殊规律的词
    第二节 初步确定的金坛方言与通东方言特证词
        一、二方言词汇形式完全不同且与普通话词汇形式也不相同
        二、二方言词汇形式完全不同但金坛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形式相同
        三、二方言词汇形式完全不同但四甲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形式相同
第四章 金坛方言词汇专题讨论
    第一节 金坛方言地名
        一、金坛地名的音节结构
        二、金坛地名的构词方式及用词
        三、金坛地名的修辞手法
    第二节 金坛方言谚语
        一、金坛方言谚语的分类
        二、金坛方言谚语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金坛方言詈语
        一、金坛詈语的分类及其文化内涵
        二、金坛詈语的特殊用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基于农业伦理的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综述
    六、相关概念与理论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农业伦理视域下中国现代农业生产问题
    一、中国现代农业生产问题
    二、农产品安全问题
    三、农村空心化问题
第二章 二十四节气与传统农业生产的实然耦合
    一、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业生产的生命力
        (一) 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
        (二) 二十四节气的实践性
        (三) 二十四节气的传承性
        (四) 二十四节气的地域性
    二、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业生产的农业伦理维度
        (一) 敬畏天时以应时宜
        (二) 施德于地以应地德
        (三) 帅天地之度以定取予
        (四) 依自然之法精慎管理
第三章 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然耦合
    一、思想观念的应然耦合
        (一) 天人合一的自然保护观
        (二) 精耕细作的土地制度观
        (三) 取用有节的生活节律观
        (四) 敬畏生命的管理关怀观
    二、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认知
        (一) 传统农业中的人与自然
        (二) 现代农业中的人与自然
        (三) 自然对人类的农业生产作用
第四章 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路径
    一、政府:战略的制定与落实
        (一) 农业环境保护
        (二) 意识认知深化
    二、企业:质量的维护与提高
        (一) 气节精神追求
        (二) 品牌市场创建
    三、农民:文化的认同与归属
        (一) 民俗资源开发
        (二) 生活观念更新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着作类
    (二) 期刊论文
    (三) 学位论文类
    (四) 其他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二十四节气歌形成时间及流变路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二十四节气歌作者的七个版本
二、民国初期及之前的节气歌 (传统节气歌)
三、1929年节气歌 (升级版节气歌)
四、1947年经典版节气歌“蓝本”
五、1949年后二十四节气歌 (升华版节气歌)
六、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都有了切合时宜的节气歌
七、节气歌的版本、作者、形成时间及流变路径探析
八、结语

(10)浅谈二十四节气与内蒙古地区农事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节气与内蒙古农时农事
    1.1 立春
    1.2 雨水
    1.3 惊蛰
    1.4 春分
    1.5 清明
    1.6 谷雨
    1.7 立夏
    1.8 小满
    1.9 芒种
    1.1 0 夏至
    1.1 1 小暑
    1.1 2 大暑
    1.1 3 立秋
    1.1 4 处暑
    1.1 5 白露
    1.16秋分
    1.17寒露
    1.18霜降
    1.19立冬
    1.20小雪
    1.21大雪
    1.22冬至
    1.23小寒
    1.24大寒
2 结论

四、农谚·气象与农事(1月)(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石柱黄连生产民俗及其保护研究[D]. 张建芳.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D]. 郭鹏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4]汉代二十四节气研究[D]. 秦闯. 郑州大学, 2020(03)
  • [5]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D]. 徐雪莲.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6]《马山壮族农事组歌》文本研究及译注[D]. 吕玉洁.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7]金坛方言词汇专题研究[D]. 吴沁茗. 喀什大学, 2020(07)
  • [8]基于农业伦理的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研究[D]. 张逸鑫.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二十四节气歌形成时间及流变路径初探[J]. 张隽波. 民间文化论坛, 2018(01)
  • [10]浅谈二十四节气与内蒙古地区农事活动[J]. 高洪涛. 内蒙古气象, 2017(03)

标签:;  ;  ;  ;  ;  

农业谚语·气象与农业(1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