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CORBA/Java技术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应用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站立[1](2010)在《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异构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部门、各单位的广泛应用,种类繁多的各种信息系统被人们采用。这些信息系统绝大部分都是采用各自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开发的,其所承载的海量信息也绝大部分都是采用各自不同的数据类型、表示形式等。因此,在应用或数据等层面上DBMS和信息是彼此分离的,各系统的业务逻辑也不同,而且在数据库的建设上没有遵循统一的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异构数据环境。随着网络化与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部门、行业和领域的各类信息越来越迫切需要能最大限度地相互共享、交换、集成和再利用。本课题旨在建立一种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异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体系结构,为实现各部门、行业和领域以及各相关的应用系统信息共享提供简单方便、及时准确、综合完整和系统一致的服务平台。本文主要讨论了异构数据库信息共享的技术。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在异构数据库信息共享技术的发展成果,提出系统的体系结构应遵循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Broker Architecture公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标准,按照多目录数据库技术保存异构数据源各结点信息,采用基于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的异构数据库数据群体协同和并发控制技术,按照XML的规范制定数据库互操作的接口标准框架。接着,从制定异构数据库互操作的标准和规范、基于分布式异构环境的共享数据库建模、基于多目录数据库的异构共享、基于CSCW的异构数据库数据群体协同并发控制、基于分布式异构环境的多层B/S、支持常用网络通信协议和服务模式的异构数据库数据流量控制、支持常用网络通信协议和服务模式的异构数据库安全控制等几个方面来考虑异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体系结构的设计工作。最后提出了一个基于Web的异构数据源集成模型。利用本课题研究的技术,可以为不同地点、不同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很好的信息共享平台。
江峰[2](2007)在《基于CORBA和Web Services技术的异构数据源集成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分布式异构数据源的集成涉及到多个软件领域,通过分布式构件技术在数据源之上建立数据访问中间层,可使集成体系具有优越的性能和良好的可扩展性。论文基于CORBA和Web Services技术,将分布异构的数据源封装成分布式数据服务构件,并构建了异构数据源集成框架,实现对分布异构数据源的透明访问。论文首先介绍了CORBA技术和WebServices技术,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及结合二者的优势;其次,给出了分布式数据服务构件的模型,讨论了基于CORBA和Web Services技术的分布式数据服务构件的实现;再次,给出了基于分布式数据服务构件的异构数据源集成框架,并从Intranet和Internet两个层面,分析了异构数据源集成框架的组织结构;最后描述了运用分布式数据服务构件和异构数据源集成框架进行应用开发的实例——专家信息系统。基于CORBA技术和Web Services技术实现的分布式数据服务构件和异构数据源集成框架,拥有丰富的应用接口,并综合考虑了局域网和广域网两种环境的集成应用过程,对构建异构数据源集成系统具有参考价值。
孙冬梅[3](2006)在《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通信平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集群体性、交互性、分布性和协作性于一体,适应了信息社会中人们的工作方式,是未来协同设计的必然趋势。在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过程中,通信问题依然是一个不可回避和至关重要的问题,其中分布式异构环境中协同用户之间的通信问题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网络环境下协同设计实现的核心,是目前协同设计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享模型驱动的异地实时协同设计方法和技术研究》(项目编号50175113)和教育部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协同设计三维模型实时共享方法及实现》(项目编号20040611006)的资助下,对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通信平台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分析了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的特点,及其对于网络通信的要求,探讨了传统以HTML技术为代表、基于客户/服务器两层模型的Web体系结构所造成的网络瓶颈和事务处理能力不足等缺陷,提出了带有Web中间件的三层模型的分布式协同设计体系结构,即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研究了协同设计过程中网络通信的中间件技术,分析了CORBA和Java结合的优越性,确定系统采用基于Web的Java/CORBA中间件技术,使协同设计通信的内部接口和实现透明化,技术上具有中立性和稳定性。研究了协同设计过程中异构网络环境下构件间的互操作问题——即来源不同的构件之间能相互通信、相互提供服务,共同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分析了CORBA机制和Java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基于CORBA和Java的通信体系结构模型,建立了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通信平台。开发了基于CORBA和Java的通信体系结构的协同设计应用实例,建立了服务器和客户端功能模块,用CORBA软总线和Java语言实现了分布式用户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初步验证了该系统的实用性。
王茂盛[4](2006)在《基于MC-Web的虚拟企业信息安全原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虚拟企业作为21世纪的管理组织模式和竞争战略,企业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敏捷相应市场机遇,实现合作企业的“多赢”,被研究者和远见的公司所重视,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虚拟企业的企业应用集成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是虚拟企业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分析了支持虚拟企业的多种使能技术,对虚拟企业的信息基础框架、原型模型、企业应用集成以及原型系统的信息安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分析了现有的虚拟企业体系结构特点,并通过研究MAS、CORBA、Java和Web Service技术,提出了可重构、可重组、可扩充的Java开发技术支持的MC-Web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基于该体系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原型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内部生产逻辑和对外商务逻辑分立,有效保护企业内部私有资源,并对该原型内部众多模块进行了研究与设计,重点研究的部分包括:信息门户内部MAS设计、遗留系统包装器设计和服务器功能设计。其次,分析了现有的企业应用集成(EAI),提出了MC-Web原型系统较为完整的EAI方案,从企业内部到外部,涉及信息集成、接口封装、组件支持和过程集成,具体包括六个部分的应用集成,本文重点对Web Service跨企业应用集成进行了方案设计。最后,针对虚拟企业信息安全研究还很少,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信息安全框架的现状,本文研究了相关安全规范、保密机制和授权加密技术,提出了MC-Web原型系统一个较为完整的虚拟企业信息安全模型,该模型涉及企业间和企业内信息安全,具体包括六个部分,本文重点对企业间通信安全和商务交易安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张心凯[5](2006)在《基于CORBA的数据库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快速发展,部门之间需要协同合作,如何共享这些异构数据源的数据成为很至关重要的问题。同时异构数据库的存在给实现不同信息系统间数据的访问操作带来了很大不便。据统计应用开发过程中大约有70%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解决与业务逻辑没有直接关系的跨平台难题,为此,解决异构数据库方便、灵活的访问操作问题成为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文首先从软件复用的角度分析了中间件作为一种特殊的构件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点介绍了数据库中间件的思想,理论及其特点。然后根据数据库中间件的标准设计了一个基于CORBA,JAVA,XML,数据库连接池,缓冲池等技术的数据库中间件。详细说明了设计和实现的过程并作了一个简单的实现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CORBA客户端和CORBA服务器端。前者主要接受业务处理系统的请求,并对请求进行解析,通过对象请求代理(ORB)和可移植适配器(POA)调用服务器端对象连接和操作异构数据库的方法,对返回的结果进行解析,重组,封装,然后返回给业务处理系统;后者利用了JDBC和数据库连接池技术实现了对异构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并对操作的结果以XML格式进行封装,对CORBA客户端和业务处理系统屏蔽了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异构性。 本数据库中间件是建立在CORBA分布式平台基础上的,是基于CORBA中间件的一种综合中间件。由于使用了JAVA,XML,数据库连接池等技术,使得设计出来的中间件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可优化性,可移植性和分布式计算的优点。 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总结,并且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吴昊[6](2005)在《异构数据库集成在WEB下的实现》文中指出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是数据库研究的一个热点,在Internet 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对地理上分布、管理上自治的、模式上异构的各种不同的数据库进行集成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利用Web 技术对异构数据库集成进行了尝试性探讨,并介绍了一种基于Web 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方法。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异构数据库的基本概念、集成采用的主要技术,异构数据库集成实现的目标以及建模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并给出了一种具体的集成方法。该方法利用数据字典构造中心虚拟数据库,然后通过数据映射操作将对中心虚拟数据库的操作映射为对各成员数据库的操作,从而达到访问各个成员数据库的目的。第二章介绍了常见的几种Web 数据库访问技术,如CGI,服务器API,ASP 等技术,并讨论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流行的JAVA 技术及其数据库访问技术JDBC。本文对基于JDBC/ODBC 桥的网络数据库方案、基于JDBC 专用网络的异构数据库方案以及采用JAVA RMI 机制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方案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它们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利用分布式对象标准CORBA 来解决上述问题。第四章详细地介绍了分布式对象标准CORBA 产生的背景,CORBA 的基本规范,CORBA 的体系结构,ORB 之间进行通信采用的协议GIOF 和IIOP。最后介绍了一些CORBA 产品。第五章、第六章首先介绍了一种采用代理机制的基于CORBA 的Web 异构数据库集成模型,这种模型虽然可以解决基于Java RMI 的模型的不足之处,但其缺点也需要改进,本文介绍的CORBA 异构数据库集成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缺点。然后分析了这种方法的模型的结构特点。如模型的组成部分,每个部分的功能,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法等;模型的实现方法;模型的应用范围;模型的优缺点。
李建华[7](2005)在《GIS动态集成框架及其UIB核心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运作过程以资源共享、任务分担和协同工作为主要目标,突出的问题是异构系统的集成、资源共享和群体协作,而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是遵循开放的原则,采用标准化技术,建立集成软件环境。开放性、标准化、构件化的软件开发思路也是面向复用的软件工程化开发和工业化生产的必然趋势。目前主流软件开发技术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且制定了较为全面的规范和接口标准。但是由于实现厂商的差别,事实上他们产品之间集成与互操作的实现存在很多问题。另外他们可能无法满足众多领域所需的多类服务需求,因此用于特定领域的工业级公用集成总线的研究被提出并被认为是解决领域集成的可行技术。 本文拟通过GIS领域分析和多类使能技术的性能比较,将软件体系结构原理、方法与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相结合,从两个不同层次,探讨开放式GIS公用集成总线(GUIB:GIS Utility Integration Bus)的软件体系结构和实现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以GUIB为核心,融Agent开发策略、Web应用于软构件/软总线技术之中的分布式自适应动态集成框架,将紧耦合集成和松耦合协作的设计集成。并进一步分析了框架内GIS领域设施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如:通信、信息交换模型、分布式空间事务管理、并发模型与并行控制等),研究建立在框架基础上的应用集成技术,解决分布式GIS系统集成的底层公共业务逻辑功能,使得GIS的开发者只关心面向不同应用领域的特定功能部件或代理的开发,从而降低系统集成的复杂度,试图为分布式GIS集成提供一种支持动态配置、支持演化、与平台无关的公共业务逻辑服务级框架,实现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更高层次的软件复用。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1.利用领域分析方法,在详细讨论GIS环境模型、需求模型和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指出了分布式GIS领域设施建设的重点研究所在,提出了GUIB的软件体系结构。分析了建立基于GUIB核心的动态框架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2.研究了以GUIB为核心构建动态框架并最终实现分布式集成应用的核心支持技术。主要成果包括四方面内容: ⅰ.以共享领域本体论为前提,参考OGC的信息交换规范,利用XML/GML等信息描述工具,建立了框架内的一致性信息交换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GUIB的框架内及框架间的分布式GIS互操作模型。 ⅱ.在综合分析ADL、CDL、WSDL及OGC提出的地理空间服务元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地理空间服务元数据模型。以期达到GIS软件体系结构及构件描述语意上的一致性。从而支持构件的描述、检索、
张颖[8](2005)在《基于CORBA的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作为数据库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课题,在国内外的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公司和科研单位对异构数据库的集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国内对异构数据库集成的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对地理上分布的多个异构数据库,在尽可能少地影响其本地自治性的基础上,构造具有用户所需要的透明性的全局数据库,以支持对各数据库的全局应用和各异构数据库之间灵活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是异构数据库这一技术领域的研究目标。本文主要进行基于CORBA的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分析了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中的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ORBA的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实现了一个包括两种不同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具有查询功能的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示例。
唐维俊[9](2005)在《网络化制造环境下ERP系统的过程集成与重构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网络化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ERP(NMERP)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是网络化制造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过程的观点,本文对NMERP系统的过程集成与重构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包括:⑴提出了NMERP系统的实现机制,建立了适应网络动态联盟组织结构和过程特点的系统分布式控制模型和由节点ERP系统组成的具有群组规划特征的系统总体结构。在上述总体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NMERP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系统逻辑结构、软件层次结构、计算结构、网络拓扑结构,从体系结构的多个侧面全面描述了NMERP系统。⑵建立了基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驱动式过程控制模型,有效解决了网络分布环境下跨企业协同过程的管理与控制问题。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基于CORBA中间件、软件构件和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过程集成与重构的支撑平台,研究了基于构件系统的系统软件实现方法。基于该支撑平台能有效实现NMERP系统在应用层次上的集成与重构。⑶提出了基于UML/ GSPN的过程集成建模方法,建模方法将自顶向下分解和自底向上综合的两种建模方法相结合,建立了符合网络动态联盟协作特点的过程模型,包括交互过程模型和节点过程模型。通过基于UML的过程模型多视图描述,有效实现了过程模型的动态性。过程建模方法还包括模型的结构正确性验证和性能分析,形成了过程建模和模型分析集成的建模环境。⑷提出了NMERP系统的过程模型验证和性能分析方法。通过建立UML过程模型向GSPN模型的映射规则,实现了UML模型向GSPN模型的正确转化,进而应用Petri网的可达图分析方法对过程模型进行结构正确性验证,应用GSPN模型与连续参数马尔可夫链的同构特性和稳定状态概率的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GSPN模型的相关性能指标,找出过程中的性能“瓶颈”问题。过程模型验证和性能分析方法为过程模型的正确执行和过程优化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⑸建立了支持NMERP系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实现了网络分布异构环境下工作流管理系统与应用系统间的有效集成。依据该体系结构,工作流管理系统或模块可基于网络节点部署,便于动态调整和均衡各节点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执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⑹开发了NMERP的原型系统。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原型系统的具体实现技术,成功开发了NMERP原型系统,通过系统的运行实例说明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相关概念和关键技术的有效性。
吕晓华,段江娇,薛永生,翁伟,徐勋明[10](2004)在《基于CORBA的分布式异构数据模型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出了一个基于CORBA中间件的分布式多层异构数据库信息共享结构模型,在该模型中将数据库的访问集成到CORBA中间件中,并重点提出了一种对数据库的操纵以及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的优化策略和设计方法;笔者采用Java和CORBA技术结合的方法构建分布式异构系统,以解决系统的通信及交互性、安全性、扩展性问题,从而实现了一个不依赖于表示层编程语言的透明访问机制.
二、基于CORBA/Java技术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应用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CORBA/Java技术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应用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异构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工作及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异构数据库信息共享实现技术的分析 |
2.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异构数据共享技术 |
2.1.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2.1.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
2.1.3 数据分布与分布的透明性 |
2.1.4 异构分布式数据库集成技术 |
2.2 多数据库系统的异构数据共享技术 |
2.2.1 多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
2.2.2 多数据库集成器(MDBI集成器) |
2.2.3 MDBI集成器中的数据存取流程 |
2.3 空间数据库共享技术 |
2.3.1 空间数据库 |
2.3.2 异构空间信息共享 |
2.4 联邦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技术 |
2.4.1 联邦数据库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
2.4.2 联邦式数据库理论研究 |
2.4.3 联邦数据库系统构成 |
2.4.4 联邦数据库研究的核心问题 |
2.4.5 联邦数据库集成技术 |
2.5 数据仓库系统的异构数据共享技术 |
2.5.1 数据仓库的特点 |
2.5.2 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 |
2.5.3 数据仓库的元数据 |
2.5.4 数据仓库的异构特性 |
2.5.5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开采 |
2.5.6 基于异构环境建立数据仓库的实现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异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体系结构设计 |
3.1 异构数据库信息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 |
3.2 制定异构数据库互操作的标准和规范 |
3.3 基于分布式异构环境的共享数据库建模 |
3.4 基于多目录数据库的异构共享技术 |
3.5 基于CSCW的异构数据库数据群体协同并发控制 |
3.5.1 CSCW基本概念 |
3.5.2 CSCW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关键技术 |
3.6 基于分布式异构环境的多层B/S体系结构 |
3.6.1 传统两层C/S模式的局限性 |
3.6.2 多层体系结构的概念和划分 |
3.6.3 Internet多层结构与浏览器(B/S)运行模式 |
3.7 支持常用网络通信协议和服务模式的异构数据库数据流量控制 |
3.8 支持常用网络通信协议和服务模式的异构数据库安全控制 |
3.8.1 请求数据的用户身份鉴别 |
3.8.2 数据传输加密技术 |
3.8.3 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 |
3.8.4 防抵赖技术 |
3.9 基于先进的成熟的技术标准和协议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个基于Web的异构数据源集成技术模型 |
4.1 基于Web的数据库采用的集成方法 |
4.2 基于Web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 |
4.2.1 基于CORBA的Web数据库集成技术 |
4.2.2 基于XML的Web数据库集成技术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CORBA和Web Services技术的异构数据源集成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技术背景 |
2.1 CORBA技术 |
2.1.1 CORBA体系结构 |
2.1.2 CORBA工作原理 |
2.1.3 CORBA工作方式 |
2.2 Web Services技术 |
2.2.1 什么是 Web Services |
2.2.2 Web Services协议栈 |
2.2.3 Web Services相关标准及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布式数据服务构件 |
3.1 分布式数据服务构件模型 DDOM |
3.2 基于 CORBA和 Web Services的分布式数据服务构件 |
3.2.1 基于 CORBA的 DDOM模型实现 |
3.2.2 分布式数据服务构件的Web接口的实现 |
3.3 分布式数据服务构件实例 |
3.3.1 数据源连接包装器 |
3.3.2 数据访问对象 |
3.3.3 IDL描述文件 |
3.3.4 服务实现类及 CORBA封装 |
3.3.5 Web服务的封装实现 |
3.3.6 Web服务的发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分布式数据服务构件的异构数据源集成框架 |
4.1 异构数据源集成框架 |
4.1.1 基于Intranet的集成框架 |
4.1.2 基于Internet的集成框架 |
4.2 集成框架中数据映射关系的建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异构数据源集成框架在专家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5.1 专家信息系统介绍 |
5.2 专家信息源集成框架层次结构 |
5.3 专家信息系统的实现 |
5.3.1 局域网集成框架的开发 |
5.3.2 互联网集成框架的开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主要研究成果 |
(3)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通信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来源和意义 |
1.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本课题的来源 |
1.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条件 |
1.3.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本论文的研究条件 |
1.4 本章小结 |
2 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 |
2.1 引言 |
2.2 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的确定 |
2.2.1 传统的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C/S)体系结构 |
2.2.2 应用B/S 体系结构的优势 |
2.3 Web 中间件技术 |
2.3.1 引言 |
2.3.2 中间件技术概述 |
2.3.3 基于Web 的Java/CORBA 中间件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通信平台研究 |
3.1 引言 |
3.2 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系统的通信需求 |
3.3 基于CORBA 和Java 的协同设计通信机制 |
3.3.1 CORBA 概述 |
3.3.2 Java 概述 |
3.4 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通信体系结构模型 |
3.4.1 协同设计通信体系结构的组成部分 |
3.4.2 协同设计过程中的通信协议 |
3.4.3 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通信体系结构建模和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4 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通信应用实例 |
4.1 引言 |
4.2 人机界面开发环境 |
4.3 服务器端的建立和实现 |
4.3.1 服务器端功能模块的建立 |
4.3.2 服务器端程序的实现 |
4.4 客户端的建立和具体实现 |
4.4.1 客户端功能模块的建立 |
4.4.2 客户端程序的实现 |
4.4.3 程序运行 |
4.5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4)基于MC-Web的虚拟企业信息安全原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虚拟企业概念的提出 |
1.2.1 虚拟企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虚拟企业运作初步实践 |
1.3 选题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第2章 虚拟企业原型系统的使能技术 |
2.1 多代理系统 |
2.1.1 代理的概念 |
2.1.2 代理的特性 |
2.1.3 多代理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
2.2 分布式计算规范 |
2.2.1 CORBA 的概念 |
2.2.2 CORBA 的特点 |
2.2.3 Web Service 的概念 |
2.2.4 Web Service 模型 |
2.2.5 Web Service 的特点 |
2.3 信息安全技术 |
2.3.1 数据加密标准 |
2.3.2 信息交互访问控制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C-Web 的虚拟企业系统原型设计 |
3.1 虚拟企业对信息体系结构的需求 |
3.2 现有的体系结构分析 |
3.3 MC-Web 体系结构的提出 |
3.4 基于MC-Web 的虚拟企业原型模型设计 |
3.4.1 信息门户内部JAVA 支持的MC 集成技术分析 |
3.4.2 信息门户服务器系统设计(Web 商务发布服务器) |
3.4.3 信息门户平台开发环境 |
3.4.4 信息门户服务器功能视图设计 |
3.5 MC-Web 原型系统数据编码和产品数据交换规范研究 |
3.5.1 MC-Web 原型系统数据编码标准分析 |
3.5.2 MC-Web 原型系统产品数据交换标准分析 |
3.6 MC-Web 原型模型适用性分析 |
3.6.1 现有的体系模型 |
3.6.2 MC-Web 体系框架支持的原型模型适用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MC-Web 原型系统的企业应用集成研究 |
4.1 企业应用集成描述 |
4.2 MC-Web 原型系统EAI 需要考虑的方面 |
4.3 EAI 现状分析 |
4.4 MC-Web 原型系统EAI 模型设计 |
4.5 企业间基于Web Service 的应用集成研究 |
4.5.1 目前的中间件集成框架 |
4.5.2 企业间基于Web Service 应用集成的方案设计 |
4.6 MC-Web 原型系统EAI 模型适用性分析 |
4.6.1 信息交换协议栈 |
4.6.2 原型系统EAI 模型适用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MC-Web 原型系统的信息安全研究 |
5.1 虚拟企业信息安全的特点与研究现状 |
5.2 MC-Web 原型系统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 |
5.3 MC-Web 原型系统的信息安全模型设计 |
5.3.1 信息门户局域网内部安全保密机制分析 |
5.3.2 信息门户MAS 内部安全分析 |
5.3.3 信息门户内部分布式数据库安全分析 |
5.3.4 Web Service 业务发布涉及的信息交换安全分析 |
5.3.5 信息门户与盟员通信安全方案研究 |
5.3.6 信息门户与顾客商务交易安全研究 |
5.4 MC-Web 原型系统安全性措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CORBA的数据库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中间件技术 |
2.1 中间件的产生 |
2.1.1 软件复用的思想 |
2.1.2 软件构件技术是软件复用技术的核心技术 |
2.1.3 中间件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构件 |
2.2 中间件分类 |
2.3 中间件应用 |
2.4 中间件技术发展趋势 |
第三章 数据库中间件技术 |
3.1 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分析 |
3.2 数据库中间件的产生 |
3.3 数据库中间件的特点 |
3.4 目前比较成熟的几种数据库中间件技术比较 |
第四章 设计数据库中间件的相关技术 |
4.1 Java技术 |
4.1.1 Java语言特点 |
4.1.2 Java语言在设计中的应用 |
4.2 CORBA技术 |
4.2.1 CORBA体系结构 |
4.2.2 CORBA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
4.3 JDBC技术 |
4.3.1 JDBC的特点 |
4.3.2 JDBC的层次结构 |
4.3.3 JDBC驱动程序的类型 |
4.3.4 JDBC在设计中的应用 |
4.4 XML技术 |
4.4.1 XML的特点 |
4.4.2 XML文件的解析 |
4.4.3 XML在设计中的应用 |
第五章 基于CORBA的数据库中间件的设计 |
5.1 异构数据库中间件的整体结构 |
5.2.1 CORBA客户端的设计 |
5.2.2 CORBA客户端中各个模块的关系 |
5.2.3 CORBA服务器端的设计 |
第六章 基于CORBA的数据库中间件的实现 |
6.1 CORBA客户端的实现 |
6.1.1 CORBA客户端与业务处理系统接口参数的处理 |
6.1.2 CORBA客户端和CORBA对象服务端通信接口的定义 |
6.1.3 CORBA客户端调用CORBA对象服务端的实现 |
6.1.4 CORBA客户端解析封装调用结果的实现 |
6.1.5 缓冲管理模块的实现 |
6.2 CORBA服务器端的实现 |
6.2.1 数据库连接初始化的实现 |
6.2.2 对CORBA客户端远程调用的实现 |
第七章 系统的实验和总结 |
7.1 系统的实验 |
7.2 系统的总结 |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异构数据库集成在WEB下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异构数据库概述 |
1.1 异构数据库的概念 |
1.2 异构数据库集成的主要技术 |
1.3 异构数据库集成实现的目标 |
1.4 基于Web 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
1.5 异构数据库集成 |
第二章 Web 数据库访问技术 |
2.1 CGI |
2.2 WEB 服务器专用接口API |
2.3 Asp |
第三章 Java 及其Web 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 |
3.1 Java 的特性 |
3.2 JDBC 与ODBC |
3.3 RMI 工作原理简介 |
3.4 利用RMI 实现Web 环境下分布式异构数据库集成 |
3.5 总体分析 |
第四章 CORBA 规范 |
4.1 CORBA 规范的产生的背景 |
4.2 基本规范 |
4.3 CORBA 体系结构 |
4.4 GIOP/IIOP 的概念 |
4.5 CORBA 产品 |
4.6 CORBA 应用基本开发过程 |
第五章 基于CORBA 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模型 |
5.1 结构模型 |
5.2 模型的实现 |
5.3 模型的特点 |
第六章 基于CORBA 的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异构数据库集成涉及问题 |
6.2 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 |
6.3 集成系统关键技术 |
6.4 集成系统特色 |
第七章 异构数据库集成的发展趋势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GIS动态集成框架及其UIB核心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 |
§1.2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演化 |
1.2.1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概述 |
1.2.2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 GUIB概念的提出 |
§1.4 GUIB相关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1 研究的目标 |
1.5.2 主要研究的方法 |
1.5.3 研究的内容 |
§1.6 小结 |
第2章 软件体系结构理论与方法概述 |
§2.1 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 |
§2.2 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
2.2.1 领域驱动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
2.2.2 模式驱动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
§2.3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DL) |
§2.4 DSSA的设计方法 |
§2.5 小结 |
第3章 GUIB软件体系结构 |
§3.1 GIS应用环境模型分析 |
§3.2 GIS需求模型分析 |
3.2.1 OpenGIS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框架 |
3.2.2 GIS领域公共设施(GIS Common Facilities GCF) |
3.2.3 GUIB服务层次结构 |
§3.3 GIS的系统模型分析 |
3.3.1 GIS体系结构分析 |
3.3.2 共性构件抽取 |
§3.4 GUIB体系结构的建立与表达 |
§3.5 小结 |
第4章 GUIB核心技术探讨 |
§4.1 GUIB核心支持技术 |
4.1.1 GIS互操作与信息交换模型 |
4.1.2 对服务元数据模型的扩展 |
4.1.3 构件的描述 |
4.1.4 构件容器与工具集 |
4.1.5 遗留系统的包装与适配 |
§4.2 GUIB的设计演化与求精实现 |
4.2.1 GUIB体系结构的层次性演化特点 |
4.2.2 求精过程 |
§4.3 小结 |
第5章 基于GUIB的动态框架技术研究 |
§5.1 框架技术概述 |
5.1.1 框架概念 |
5.1.2 框架分类 |
5.1.3 GUIB实例化框架的组织形式 |
§5.2 支撑技术分析 |
5.2.1 中间件(Middleware)技术 |
5.2.2 三类主流分布式对象技术简介 |
5.2.3 Web Service技术 |
§5.3 Agent技术的引入 |
5.3.1 Agent概念与特点 |
5.3.2 Agent技术在GUIB实例化框架中的作用 |
§5.4 GUIB实例化框架结构 |
5.4.1 基于消息中间件的GUIB实例化框架 |
5.4.2 基于ORB的实例化框架 |
5.4.3 两种机制的融合应用 |
§5.5 GUIB的通讯框架 |
§5.6 基于GUIB的分布式GIS动态框架 |
5.6.1 动态框架技术 |
§5.7 小结 |
第6章 GUIB的事务处理系统 |
§6.1 事物处理的基本概念 |
6.1.1 事务 |
6.1.2 事务的特性 |
§6.2 分布式事务 |
6.2.1 分布式事务概念 |
6.2.2 分布式事务的2PC协议 |
6.2.3 CORBA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模型 |
§6.3 GIS事务类型及特征分析 |
§6.4 GUIB的事务并发模型研究 |
6.4.1 典型ORB并发模型分析 |
6.4.2 适合GIS事务特点的并发模型研究 |
6.4.3 长事务处理模型的优化 |
§6.5 GUIB的事务并发控制方法 |
6.5.1 并行控制方法简述 |
6.5.2 并行控制方法选择与优化 |
§6.6 面向R树的并行控制方法研究 |
6.6.1 R树 |
6.6.2 面向R树并行控制方法 |
6.6.3 基于R-link树的并行控制方法 |
6.6.4 分布式事务R-link树并行控制方法的实施 |
§6.7 小结 |
第7章 基于GUIB的分布式GIS集成与验证 |
§7.1 设计目标 |
§7.2 实现环境概述 |
7.2.1 硬件环境 |
7.2.2 软件环境 |
7.2.3 ORB产品VisiBroker简介[189] |
7.2.4 Trolltect Qt简介 |
§7.3 GUIB服务框架的建立 |
7.3.1 GUIB服务端程序部署 |
7.3.2 GUIB客户端程序部署 |
7.3.3 VisiBroker的部署 |
7.3.4 基于VisiBroker的GUIB服务框架 |
§7.4 基于构件的环境构造与动态集成 |
7.4.1 构件的注册与检索 |
7.4.2 构件容器 |
7.4.3 集成测试 |
7.4.4 协作支持 |
7.4.5 本节总结 |
§7.5 空间事务服务的实验研究 |
7.5.1 空间事务服务的实现方法 |
7.5.2 并发模型测试 |
7.5.3 基于R-link树的并行控制方法的实施 |
§7.6 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8)基于CORBA的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目 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异构数据库 |
2.1 引言 |
2.2 异构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
2.3 异构数据库的具体划分 |
2.4 异构数据库的功能需求 |
2.5 异构数据库的集成方法 |
2.6 异构数据库的应用领域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ORBA |
3.1 引言 |
3.2 分布式对象 |
3.2.1 分布式对象的产生背景 |
3.2.2 分布式对象的基本特点 |
3.2.3 分布式对象的主流技术 |
3.2.4 分布式对象的性能比较 |
3.3 CORBA的结构 |
3.3.1 OMA参考模型 |
3.3.2 ORB体系结构 |
3.4 CORBA的服务 |
3.4.1 CORBA的命名服务 |
3.4.2 CORBA的事件服务 |
3.4.3 CORBA的交易服务 |
3.5 CORBA的应用 |
3.5.1 CORBA的技术特点 |
3.5.2 CORBA的研发动态 |
3.5.3 CORBA的应用前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异构数据库的集成系统 |
4.1 引言 |
4.2 集成系统的分析 |
4.2.1 维护局部自治性 |
4.2.2 消解异构模式 |
4.2.3 处理全局查询 |
4.2.4 维护全局完整性 |
4.3 集成系统的设计 |
4.3.1 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 |
4.3.2 基于CORBA应用的开发过程 |
4.4 集成系统的实现 |
4.4.1 集成系统的开发环境 |
4.4.2 集成系统的数据库 |
4.4.3 集成系统的查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将来工作展望 |
参 考 文 献 |
致 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网络化制造环境下ERP系统的过程集成与重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对制造环境的影响 |
1.1.2 制造的全球化、敏捷化和网络化发展趋势 |
1.1.3 网络化制造系统的技术体系 |
1.2 ERP 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ERP 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
1.2.2 传统ERP 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3 ERP 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及意义 |
1.3.1 课题的来源 |
1.3.2 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3.3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ERP 系统及其体系结构 |
2.1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ERP 系统的需求分析 |
2.1.1 企业集成需求 |
2.1.2 经营过程重组与过程持续改善需求 |
2.1.3 业务过程协同需求 |
2.1.4 业务过程管理与控制需求 |
2.2 NMERP 系统的组成原理及特点 |
2.2.1 系统的组成原理与总体结构 |
2.2.2 系统的控制模型 |
2.2.3 与ERP 系统的比较 |
2.3 NMERP 系统的体系结构 |
2.3.1 系统的逻辑结构 |
2.3.2 系统的软件层次结构 |
2.3.3 系统的计算体系结构 |
2.3.4 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
2.4 NMERP 系统的关键技术 |
2.4.1 NMERP 系统的技术体系 |
2.4.2 过程集成建模技术 |
2.4.3 过程集成与重构的平台技术 |
2.4.4 工作流管理技术 |
2.5 小结 |
第三章 NMERP 系统过程集成与重构的支撑平台技术 |
3.1 过程集成与重构层次分析 |
3.2 过程控制模型 |
3.2.1 过程定义及描述 |
3.2.2 系统的过程控制模型 |
3.3 系统过程集成与重构的支撑平台框架 |
3.3.1 系统集成与重构方案 |
3.3.2 过程集成与重构的支撑平台框架 |
3.4 系统的分布式计算结构框架 |
3.5 基于CORBA 构件的系统实现方法 |
3.5.1 构件与基于构件的系统设计 |
3.5.2 系统分层结构中的构件 |
3.5.3 基于CORBA 的构件实现 |
3.6 小结 |
第四章 NMERP 系统的过程建模方法 |
4.1 网络化动态联盟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过程特点 |
4.2 NMERP 系统的过程建模需求 |
4.2.1 现有过程建模方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2 过程建模需求 |
4.3 NMERP 系统过程集成建模方法 |
4.3.1 基于UML/PETRI 网的集成建模原理 |
4.3.2 NMERP 系统的过程建模体系结构 |
4.3.3 NMERP 系统的过程建模方法 |
4.3.3.1 NMERP 系统的过程建模思想 |
4.3.3.2 建立网络联盟交互过程模型,并确定公共接口 |
4.3.3.3 基于UML 的节点过程模型描述 |
4.3.3.4 过程模型的正确性校验和性能分析 |
4.4 基于UML 的系统过程模型多视图描述 |
4.4.1 功能视图描述 |
4.4.2 资源视图描述 |
4.4.3 组织视图描述 |
4.4.3.1 组织结构中对象类的抽象 |
4.4.3.2 组织视图的UML 类图描述 |
4.4.4 信息视图描述 |
4.4.5 过程视图描述 |
4.5 小结 |
第五章 NMERP 系统的过程管理与控制技术 |
5.1 NMERP 系统的过程管理与控制需求 |
5.2 NMERP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
5.2.1 WFMC 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参考模型 |
5.2.2 NMERP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
5.2.2.1 NMERP 系统的工作流模型分析 |
5.2.2.2 NMERP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
5.3 工作流模型正确性验证与性能分析 |
5.3.1 广义随机PETRI 网与马尔可夫链 |
5.3.2 UML 模型向GSPN 模型的转化 |
5.3.2.1 UML 交互过程模型向GSPN 的转化 |
5.3.2.2 UML 节点模型向GSPN 模型的转化 |
5.3.3 模型正确性验证 |
5.3.3.1 模型结构的正确性条件 |
5.3.3.2 模型结构的正确性验证 |
5.3.4 模型性能分析 |
5.3.4.1 GSPN 模型可达图的构造 |
5.3.4.2 状态稳定概率的求解方法与性能分析指标 |
5.3.5 性能分析方法的应用 |
5.4 小结 |
第六章 NMERP 原型系统的开发研究 |
6.1 NMERP 原型系统的设计 |
6.1.1 网络联盟经营过程的辩识与分解 |
6.1.2 过程建模实例 |
6.1.3 NMERP 原型系统的组成 |
6.2 NMERP 原型系统的实施 |
6.2.1 NMERP 原型系统的实施图 |
6.2.2 NMERP 原型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 |
6.3 NMERP 原型系统的主要功能 |
6.3.1 工作流管理与执行服务 |
6.3.2 构件管理与配置 |
6.3.3 网络协同商务 |
6.3.4 系统维护和基础数据维护 |
6.4 系统工作流实例的执行过程 |
6.4.1 工作流模型模型的实例化 |
6.4.2 工作流模型实例的属性定义 |
6.4.3 工作流模型实例的执行过程 |
6.5 分布式过程集成与重构的应用实例 |
6.5.1 分布式过程集成的实现 |
6.5.2 过程重构的实现 |
6.6 NMERP 原型系统的特点 |
6.7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
一、主要参研科研项目 |
二、已发表的第一作者论文 |
(10)基于CORBA的分布式异构数据模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CORBA的分布式体系结构模型 |
1.1 CORBA技术慨述 |
1.2 基于CORBA中间件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共享模型 |
2 CORBA技术的异构数据库访问优化策略 |
2.1 数据操纵处理策略 |
(1) 采用值传递对象方法 |
(2) 采用Java对象序列化技术[5] |
2.2 数据库的连接接口集成 |
3 结束语 |
四、基于CORBA/Java技术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应用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异构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D]. 王站立. 大连交通大学, 2010(08)
- [2]基于CORBA和Web Services技术的异构数据源集成研究及应用[D]. 江峰. 中南大学, 2007(05)
- [3]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通信平台研究[D]. 孙冬梅. 重庆大学, 2006(01)
- [4]基于MC-Web的虚拟企业信息安全原型研究[D]. 王茂盛. 燕山大学, 2006(08)
- [5]基于CORBA的数据库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D]. 张心凯. 天津工业大学, 2006(08)
- [6]异构数据库集成在WEB下的实现[D]. 吴昊.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7)
- [7]GIS动态集成框架及其UIB核心相关问题研究[D]. 李建华. 武汉大学, 2005(05)
- [8]基于CORBA的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研究[D]. 张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5(03)
- [9]网络化制造环境下ERP系统的过程集成与重构技术研究[D]. 唐维俊. 东南大学, 2005(01)
- [10]基于CORBA的分布式异构数据模型优化研究[J]. 吕晓华,段江娇,薛永生,翁伟,徐勋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5)
标签:异构数据库论文; 数据库应用系统论文;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论文; 软件体系结构论文; 中间件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