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造概念 把握时机 优化管理——H股上市的案例与经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文婷[1](2021)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期,为了深化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在政策驱动下风险投资业获得较大的鼓舞,资本市场建设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风险投资金额为7630.94亿元,风险投资案例数为8234起。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风险投资市场。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我国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提升新三板、设立科创板、完善创业板。其中,提升新三板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推进“双创战略”实施有更为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为,新三板是专门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孵化平台。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是真正的中小微企业,它们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达不到上市条件,但自身又具有融资需求和发展愿望。这部分企业的数量较大,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量最多的时候为2017年末达到11630家。本文认为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都属于“双创战略”框架中的重要支撑内容。它们具备共同的政策目标,即促进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的发展。然而,学界对“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主题并未积累较多的研究成果。前期学者较多地关注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而对风险投资与场外市场企业的探讨较少。前期学者较多的关注风险投资对微观企业的影响结果,而忽略风险投资的影响机制和宏观溢出效果。针对以上现实背景和研究不足,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为研究对象,从微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价值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考虑到风险投资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受资企业,它可能对整个产业或区域都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从宏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和溢出机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获得政策启示,为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和充分释放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提供有益的借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全球疫情尚未得到缓解,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的常态化时期。中国要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创业能否在更大范围普及和更高层次推进。而创新创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资本,还需要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平台作为纽带将资本与中小企业的发展连接起来。毋庸置疑,新三板便是这个重要的连接纽带。因此,以中小企业为切入点,探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探讨了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法、数理模型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系统全面地探讨了该主题。全文的逻辑思路为“提出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分析+机制分析→实证检验→结论”。就具体章节而言,本文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共分4个章。其中,第1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与研究设计;第2章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3章对本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相关理论;第4章描述了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是本文的核心,包括3个章。其中,第5章为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第6章从微观视角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7章从宏观视角验证了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和溢出效应。根据前两部分研究,第三部分重在“解决问题”。第8章总结研究结论,并引申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和提出研究展望。通过研究获得以下几点结论:(1)机制分析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治理作用机制、认证作用机制、支持作用机制对被投新三板企业发挥积极作用。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创业企业有信任风险投资的企业文化,风险投资人的声誉资本昂贵且失难复得,风险投资和创业企业能建立建设性的互动关系。(2)风险资本投于新三板企业通过资源配置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其中,竞争合作机制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协作链接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当前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投入金额较小。因此,风险投资通过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的效果可能会被削弱。风险投资溢出机制有效运作也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政府有适当的引导政策,市场环境存在适度的竞争,中小微企业具备吸收能力,资本市场体系健全完善。(2)微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且这种正向作用并非风险投资自选择效应的结果。(2)风险投资通过改善新三板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股票流动性、外部融资能力实现公司价值增值,即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存在治理作用、认证作用和支持作用的中介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个中介效应中,股票流动性(认证作用)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说明信息效率的改善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功能。(3)进一步,还发现风险资本投资于不同特征的企业对价值增值的影响存在差异。新三板挂牌企业在收入增长能力、无形资产占比、治理规范性、股票流动性、股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债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负向影响。(3)宏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微观企业主体将影响放大到宏观层面而产生溢出效应。即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是存在的(竞争合作机制存在)。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路径也是存在的(协作链接机制存在)。(2)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显着,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不显着。(3)考虑空间因素也获得相同的结论。新三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超过了直接效应。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4)以上结论说明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支持,确实促进了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主导产业的演变,有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但对产业整合方面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这是因为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投入金额较小。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发现功能受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企业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的实现。因此,风险投资较难引导产业进行整合、关联、聚集,即现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较难发挥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鉴于此,应进一步培育和规范风险投资事业及新三板市场,形成规模的同时要具备质量,使风险投资支持新三板企业的同时,不仅更好地发挥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还能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释放出来。使风险投资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基于以上结论获得如下政策启示:(1)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以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价值增值作用和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2)风险投资机构要提升专业运作水平,积极参与被投新三板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新三板企业要摒弃只想获得资金支持,不愿接受风险投资人管理的家族企业文化观念。(3)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4)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新三板企业要注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及长期竞争力的培养。(5)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进一步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结构合理化溢出效应的发挥。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拓展了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边界。首先,以往学者大多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挂牌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次,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关注风险资本的异质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则探讨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异质性对风险投资作用效果的影响。此外,风险投资的影响可能不局限于接受投资的公司,基于风险资本对新三板企业的投资,进一步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问题,并尝试性地分析空间溢出效应。补充和拓展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成果。(2)丰富了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目前尚未有学者从中介效应模型角度探讨风险投资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本文把治理作用、认证作用、支持作用同时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从定量角度解释风险投资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基于新三板市场的独特情景,分析了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更客观地评价风险投资的作用,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3)揭示了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工作原理。溢出机制好似一个“黑箱”,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驱动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力量或规则。现有研究成果对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探讨较少。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组成产业的细胞。从企业角度切入,探讨风险投资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的溢出机制。并借鉴经典生物数学Lotka-Volterra模型对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进行刻画。这种尝试性的探索丰富了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
李有为[2](2021)在《企业分拆上市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中国铁建为例》文中认为近年随着经济发展势头积极向好,公司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借助分拆独立上市谋求发展的意图愈加明显,借助分拆上市以期改善盲目扩张造成的产业间负协同效应,助力于公司的战略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的案例公司中国铁建作为首家在A股和H股分拆上市的央企,在证监会2019年底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若干规定》新规后积极响应,率先发布了分拆的预案公告,力争成为首家分拆子公司于境内上市的A股,引起社会巨大反响。本文基于案例研究法,结合目前国内外分拆上市相关理论研究和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及现状,通过对选取的案例公司深入探讨,分析分拆动因及后续影响。首先介绍了此次研究的背景,针对境内相关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分拆上市的定义概念等进行阐述,结合相关的动因理论:信息不对称假说、筹资策略假说、业务聚焦核心化假说以及管理激励假说,介绍分拆上市对母子公司发展的影响;从中国铁建选择分拆上市的环境和背景出发,结合案例公司与分拆主体的基本情况进行对比比较,并针对两次分拆前后子公司的上市时机条件、未来战略发展方向、IPO政策等不同进行整理,得到中国铁建实施分拆上市的四点动因,分别为摆脱现金困境,缓解融资压力的同时获取投资收益,发展各自专业板块的核心业务以提高公司市值与影响力,增强公司管理层的生产积极性;针对上述动因对比分析了分拆上市为母子公司带来的经济影响效应并进行验证,并基于公司当前组织架构站在企业集团的角度,选取了相应的公司财务指标进行量化,结合分拆后具体的市场反馈、对母子公司以及对中小股东产生的变动影响,深层次探究了前后利润、市值的变动情况得到此次结果:对母公司来说,有累计超额收益的实现,同时市值的提高、股东价值的创造都有利于母公司未来发展;对子公司来说,有利于子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增强核心竞争力。根据结果探究分析其背后的影响机制来得出本文结论。最后总结出论文的研究结论并为后续拟分拆企业针对性提出建议:在充分了解企业当前发展状况及未来战略规划的情形下,再选择是否进行分拆上市,同时注重分拆子公司的日后发展能力与前景。当前,符合条件的A股上市公司将集团内部前景好、潜力大、关联度低的业务板块分拆至市场独立发展以扩充壮大企业整体实力,有望成为境内上市主流模式。冀望通过此次案例探究中国铁建分拆上市的动因以及相应的经济后果影响,对后续企业转型升级以及其他拟分拆企业提供经验借鉴,为基建建筑行业的日后发展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企业可通过选择合适的上市方式立足自身战略、提升自身条件与创新研发水平,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组织架构与激励机制、及时进行信息披露等措施来降低分拆风险,最大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此为日后企业拟分拆上市提供一些借鉴。
辛怡萱[3](2021)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银行业中,城市商业银行是其中比较特殊而且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城市商业银行是由城市信用社演变而来的,在解决社会就业、服务小微企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背负很多不良资产,积累了很多风险特别是信用风险。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时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本就容易传染,不同国家信用风险监管制度的差异更是加剧了信用风险的产生和传播。我国城商行由于受其不同的经营历史和演变过程、业务定位、经营区域等因素影响,与我国其他大型商业银行以及国际上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在体制机制、风险文化、数据处理能力等诸多方面上还存在很多薄弱之处,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也就相对较弱,迫切需要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本文界定相关概念后,对国内外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综述国内外学者相关成果后,剖析了我国城商行信用风险现状及特点,并从纵向、横向相结合,对比分析近年来我国和不同国家的城商行信用风险。本文按照金融学和统计学建模方法,以29家上市城商行的数据为基础,采用KMV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获得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的相关结论,提出违约概率与DD呈负相关关系,与利润率呈负相关关系,即银行利润率越高,代表其经营状况越好,从而违约距离越远,预期违约概率也相应越低,并且对我国城商行如何有效加强信用风险防范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另外,笔者以备受关注的包商银行被收购事件为例进行分析,提出包商银行存在的同业负债占比偏高、资本充足率不足且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等内部问题,并对包商银行基于KMV模型进行随机模拟实验以探究其信用风险变化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完善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内部股权结构、使用更加科学的风险监测手段等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来提高风险防范水平,这对我国其他城商行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于规避城市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提出了有效建议。从宏观方面来讲,提出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开展多层次合作、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微观方面主要从城商行内部提出完善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紧密结合金融科技提高智能化、强化信贷政策执行管控、坚持高质量推动业务转型的建议。
闫盼盼[4](2021)在《海归背景董事对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跨境并购不仅是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获取战略性资源、加强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与推进,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本土企业进行跨境并购,跨境并购交易的数量和金额持续增长。据Wind数据显示,我国企业跨境并购近十年的年度交易金额均在300亿美元以上,跨境并购活动保持活跃状态。然而,在如火如荼的跨境并购热情下,高溢价率和经营亏损引起了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利用跨境并购“走出去”的同时,如何提高跨境并购质量以实现“走得远、走得顺、立得住”,促进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成为跨境并购研究领域的实践焦点与理论热点。围绕着“如何提高跨境并购质量”这一议题,现有研究主要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及企业层面三个角度进行解答。学者们更多关注宏观层面及微观层面的客观因素,虽然制度、政治关系、文化差异、地理距离、行业特征等因素会对企业跨境并购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对企业来说都是“既定”的约束,企业更多地是被动接受,而微观层面因素的探讨则更有助于找出企业在面临相同并购环境时所呈现出差异化行为的症结所在。在微观企业层面,影响企业跨境并购的因素众多,但企业管理层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管理者在企业跨境并购前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跨境并购决策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治理行为。而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和企业权利结构的重要实体,是企业并购战略的决策和实施控制部门,其特征和行为与企业跨境并购息息相关,其能否有效发挥职能将对企业跨境并购产生直接影响。而董事的个人特质和能力决定了其能否高效率地履行职责。我国各级政府在加速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陆续出台并提供了一系列引智引才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越来越多的具有海归背景的国际化人才进入董事会。海归背景人才的海外求学或工作经历往往使其拥有广泛的境外关系网络、合理的知识结构及丰富的跨国跨文化的管理技能等资源与能力优势,这些优势都已促使海归背景人才逐步成长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具体到微观层面,上述优势作为一项弥足珍贵的资源将会对企业的行为产生影响。现有研究已证实董事的海归背景能够促进董事会有效发挥职能,会对企业的绩效、创新、审计、战略等方面产生影响。而董事会作为企业跨境并购的决策和实施监督部门,海归背景董事的存在能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的跨境并购,目前尚未有文献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海归背景董事这一视角对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跨境并购的问题进行探讨:在跨境并购交易的不同阶段,海归背景董事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的跨境并购?海归背景董事对企业跨境并购影响作用的强弱是否受制于具体的决策情境?尽管前期探讨海归背景董事与企业国际化决策关系的研究已经辨识了一系列情境因素(Laufs等,2016;李竞等,2017),但这些多是以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司为研究对象,目前从中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治理实践出发,对何种情况下海归背景董事将对企业跨境并购产生较强、较弱乃至无影响进行的研究不足。此外,不同的海外经历及董事会职位赋予董事不同的“发声”能力和影响力,拥有直接经验和实质性话语权才有能力和动力做出更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决策。那么,海归背景董事对企业跨境并购的影响是否因其海外经历的类型及职位的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呢?本文以2009-2017年发生并购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考察了海归背景董事对企业并购交易前的跨境并购发起、并购交易中的跨境并购溢价及跨境并购交易后取得的并购绩效的影响,明确了海归背景董事影响企业跨境并购的作用机理。本文研究发现:(1)海归背景董事的存在促使企业更倾向于发起跨境并购。海归背景董事可以凭借其自身积累的独特资源与能力优势,提升企业进行跨境并购的能力,降低企业与跨境并购相关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帮助企业以较小的成本识别出不同国家或地区中所存在的并购机会,增强企业发起跨境并购获取潜在收益的动机。而且,海归背景董事还能够有效监督管理层,实质性地减少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对企业跨境并购发起的不利影响。从而当企业意图并购时,海归背景董事促使企业更倾向于发起跨境并购。(2)海归背景董事有助于降低企业跨境并购溢价。在企业跨境并购定价过程中,海归背景董事可以帮助主并企业更好地开展尽职调查,提高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准确性,降低跨境并购定价过程中的风险,优化跨境并购定价谈判策略,从而提高企业跨境并购定价效率,降低跨境并购溢价的支付。(3)海归背景董事可以促进企业跨境并购绩效的提升。海归背景董事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企业跨境并购整合提供额外信息渠道和解决问题新视角的同时,还能够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实质性地减少管理层在跨境并购整合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低效率行为,以此促进企业跨境并购完成后的整合,最终带来跨境并购绩效的提升。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海归背景董事对企业跨境并购绩效的提升效应存在部分的整合能力路径。(4)主并企业所处地域差异、市场竞争程度以及股权性质可以调节海归背景董事与企业跨境并购(跨境并购的发起、跨境并购溢价及跨境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不同决策情境的检验发现,沿海地区企业、面临激烈竞争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海归背景董事对企业跨境并购发起的促进作用更显着;海归背景董事对企业跨境并购溢价的抑制效应在沿海地区企业、面临更大的国内市场竞争的企业及国有企业中更明显;海归背景董事对企业跨境并购绩效提升的增量贡献在沿海地区企业、面临更大的国内市场竞争的企业及国有企业中更大。(5)海归背景董事对企业跨境并购(跨境并购发起、跨境并购溢价及跨境并购绩效)的影响因其海外经历类型及职位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海归背景董事的分类检验发现,相较于海外学习经历,海归背景董事的海外工作经历对企业跨境并购的影响更显着;相较于普通职位的海归背景董事,关键职位的海归背景董事对企业跨境并购发起和跨境并购绩效的边际效用更大;相较于具有海归背景的执行董事,具有海归背景的非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对企业跨境并购溢价的抑制效应更显着。综上分析,基于海归背景董事对企业跨境并购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议为:首先,从宏观政策制定者角度,政策制定者应重视海归人才的社会资本积累;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的优化与实施;完善外派留学人员的现行培养体系建设;加强我国不同区域的制度建设;完善有关董事会的制度。其次,从企业角度,企业不仅应引入海归背景董事,加强对董事会的建设,健全现行董事会治理机制;还要加强风险评估和防范,进一步优化跨境并购。最后,针对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其在考虑投资对象时可以将主并企业董事会中是否存在海归背景董事作为考量标准之一,以便做出更为合理的投资决策。
李艺文[5](2021)在《完美世界回归A股的动因、路径及绩效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部分中国企业开始赴海外上市,这些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后被称为中国概念股(以下简称为“中概股”)。中概股企业上市的交易所包括纽交所、纳斯达克、新加坡证交所等。其中,大部分中概股企业选择在美国资本市场进行上市。截止2019年12月,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已经达到了227家。但由于海外与国内资本市场的政策、监管等方面存在差别,导致中概股企业遇到了被浑水公司做空、企业价值被低估等挑战。而且近年来,美国经济发展放缓,国内经济增长质量得到提升,并且内地A股注册制的改革和香港资本市场修改了上市条例也吸引了许多中概股的回归。其中大多中概股企业的回归路径主要为IPO上市、分拆上市和借壳上市三种方式,不同的路径会付出不一样的成本。因此,本文为想要回归A股的中概股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本文选取完美世界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完美世界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影游综合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首先对于完美世界的基本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基于估值理论、协同效应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完美世界回归A股的动因进行分析,对完美世界回归的整个过程进行阐述。其次,对于完美世界回归后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进行分析。第一,市场绩效的分析是通过市场对于完美世界回归做出的反应来展开,市场的反应是通过事件研究法计算出超额收益率和累计收益率来分析市场做出的反应。第二,财务绩效的分析是通过2015年-2019年的财务数据从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四方面进行纵向的对比分析,以及在这四个能力中分别选取了一到两个指标与行业均值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另外,通过经济增加值法对上述四个能力的分析进行补充,计算企业回归前后的经济增加值来进行纵向的对比分析。经过分析得出,完美世界在回归后除了发展能力略微欠佳,其余均有所提升,但与行业均值对比来看,企业在行业中还是有较强的竞争力。最终得出结论:完美世界回归方式的选择值得借鉴,回归后的经营情况总体向好,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较大,股价和企业价值均有提升,但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于其他想回归中概股企业给出建议:企业应理性看待回归动机,选择合适的回归路径,企业要权衡成本收益和风险,企业要加强回归后的管理。
赵斯彤[6](2021)在《中国股票市场的ESG责任投资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ESG责任投资已成为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前沿课题之一。ESG责任投资是一种考量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因素(ESG指标)并长期产生有竞争力的财务回报和积极社会效应的投资行为。相比较已发展近半个世纪的欧美资本市场ESG责任投资,国内ESG责任投资起步相对较晚。为适应国际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和吸收成熟资本市场ESG责任投资的先进经验,本文系统、全面地研究中国股票市场ESG责任投资。全文的理论意义在于社会责任投资并非仅靠投资者理念倡导和宗教信仰推动,而是从作用机理上证明社会责任投资能够创造价值,存在发展的内生动力;实践意义在于全面深入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中的ESG责任投资理论和实践,不仅为价值型机构投资者指明建立和发展ESG责任投资的实践路径,还为监管者提供有力的监管依据,从而引导ESG责任投资资金在国内市场占比逐步提高,助力金融投资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共同目标。论文分别对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实践研究三方面进行重点探讨。并围绕如下四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ESG责任投资的理论基础和投资逻辑。第二,建立基于ESG信息条件下的资产价格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模型,拓展并完善资产定价理论模型。第三,ESG责任投资财务绩效实证研究,对国内已开展ESG责任投资的公募基金展开研究,分析基金风险收益的潜在特征和规律;通过构建实证模型,验证加入ESG信息因子后资产定价模型的有效性,这也是论证研究假说的实证核心。并且,通过正向筛选策略建立高分值股票组合的方式,进一步验证实践策略的有效性。第四,分析海外机构投资者的ESG投资实践策略和国际监管比较,构建符合中国机构投资者特征的ESG责任投资体系,以及借鉴国际监管先进经验。关于ESG责任投资的理论基础和投资逻辑。本文以投资主体的微观企业为出发点,深入剖析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社会责任投资理论基础的必要性,并基于工具性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目标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阐释了社会责任投资与企业经营绩效相互作用的机理。关于基于ESG信息条件下的资产价格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模型。本文将ESG因素内生地纳入至现代金融理论体系之中,依据资产价格的时间特征,建立基于ESG信息条件下的DDM模型;同时结合资产价格的横截面特征,阐述了ESG-SR有效前沿和ESG-CAPM模型的应用价值。研究发现,两类模型对ESG信息对股票收益率r的影响存在分异。由此,本文提出两条递进待后文检验的研究假说,即ESG信息对投资收益率有显着影响;高分值ESG评级信息与投资收益率显着正相关,且对基金组合产生超额收益率。关于ESG责任投资财务绩效实证研究。第一,本文采取对国内公募ESG责任投资基金展开描述统计,分析证明了研究假说的一般规律,还发现ESG责任投资基金具有低风险波动特征。第二,本文构建了FF5+ESG面板实证模型,选取了基于Bloomberg 2010至2020年的A股上市公司股票ESG评级数据构建全样本股票组合,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价具有显着的规模效应、账面市值比效应、盈利能力效应、投资风格效应和ESG信息效应。FF5+ESG模型检验的实际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的差异更小,表明市场更趋有效,可作为ESG责任投资最有效的资产定价模型,进一步严谨地验证了研究假说。第三,为了消除ESG责任投资基金产生的多重异质性特征影响,本文通过正向筛选策略建立高分值股票组合方式再次证明了研究假说,并发现了筛选强度与超额收益率呈现正向关系等推论。关于机构投资者的ESG责任投资实践和监管国际比较。本文梳理和借鉴了海外机构投资者应用的ESG整合策略,即将ESG因素和传统财务因素同时嵌入至传统投资研究各个流程环节。特别地,具体到股票分析应用层面,本文从基本面分析策略和量化策略展开分析。由此,明确了ESG责任投资原则和投资框架,为中国机构投资者构建ESG责任投资体系。此外,本文还通过国内外监管比较,归纳总结了国际监管趋势和国内监管特点,指出了监管政策补短板和改进的方向。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结论,分别对中国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市场监管者提出了实践建议和监管建议,具有较高的可参考借鉴的路径指引意义。
黄睿[7](2020)在《科技型企业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研究 ——基于分时权变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型企业(本文指: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新生力量,近年来获得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这类企业中科技方以技术研发入股、投资方以投资金额入股,在股东双方的有效合作下使企业快速成长。然而,关于科技型企业中股东股权比例如何设计并形成合作机制的研究尚还缺乏。现有关于股东股权比例的研究大多以成熟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其主要探索不同股权结构下股东股权比例对公司发展的影响。由于成熟上市公司的股东股权结构较为复杂,关于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的研究较为松散。本研究首先以合作机制的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发现学术界关于合作机制的研究对象已聚焦到股东上。然后对股东股权比例的变化原理展开进一步讨论,发现成熟上市公司较为复杂的股东股权比例对合作机制的影响归根结底是由不同股权结构引起的。而科技型企业的股东股权比例对合作机制的影响与成熟上市公司存在较大差异。现有的股权激励理论、治理理论等均难以很好地解释科技型企业股东股权比例对合作机制作用这一问题。在科技型企业的实践经营中股东因股权比例的变化带来权利的变化,权利的变化为股东实现定向合作、可调合作提供了可能,股东在这样的有效合作作用下对风险共担、收益共赢产生重新认识,形成合作机制。因此,结合科技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引入分时权变探讨其对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的影响十分必要。为了进一步探索分时权变的特征,按照扎根理论的研究规范,本文以重庆两江新区中典型科技型企业、风投机构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基于6家样本企业的55条原始资料就“控制权与收益权切换→定向合作、可调合作”的经营情况展开三级编码。根据三级编码提取分时权变的特征:控制权、收益权变化(权变)的边界;控制权、收益权变化(权变)的频率;控制权、收益权变化(权变)的精准度;控制权、收益权变化(权变)的振幅。进一步分析特征析出的原因,梳理特征析出的逻辑,获得了衡量分时权变初始量表的题项。最后,对题项展开检查、预调研、信效度分析,从而开发了衡量分时权变的量表。接下来,探索科技型企业中分时权变对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的运行作用。首先,根据文献分析梳理出股权比例、分时权变、合作机制之间的逻辑关系,即科技方股东(投资方股东)持股情况受分时权变影响,权利的变化将刺激股东股权比例发生变化,创新刺激股东实现定向合作(可调合作),双方股东在有效合作中对风险共担、收益共赢产生重新认识,优化股东决策效率,形成合作机制。根据以上逻辑本部分提出13个假设,构建了拟求证的概念模型。然后,对成渝国家高新区中的近百家科技型企业进行调研、问卷调查与收集数据,利用多种数理统计工具对数据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挖掘分时权变、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三者中两两之间的关系并按照模型中的假设一步步验证。最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将概念模型进行拟合。本部分探索了在科技型企业中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之间分时权变存在中介效应。所提出的13个假设中,权变频率在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间的发挥完全中介效应,权变精准度、权变振幅在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间的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揭示了分时权变对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影响的作用机理。遵照“理论→实践→理论”的科学研究逻辑。本研究再次回到理论层面,通过对企业组织理论“两分法→三分法”的分析,确定了“分时权变论”。然后,对不同持股合作情况(静态“一元控制”结构、静态“二元制衡”结构)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知,科技型企业中“分时权变论”将作为一种理论指导股东动态持股合作,即“分时权变论”是股东动态持股方案设计的理论源。最后,运用管理哲学观的思维逻辑,从适于“时”、取于“变”、合于“道”分析了“分时权变论”根性差异。本研究基于分时权变视角创新探索了科技型企业中其对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的影响,弥补了对科技型企业治理领域的研究空白。“分时权变论”的提出对企业治理理论、权变理论、两权分离理论进行了补充。权变的设计为科技型企业股东动态持股合作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魏傲博[8](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北宣工收购四联香港的动因及绩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政府为中国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创造了从未有过的机遇。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内开展境外并购的数量迅猛增加。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中国政府在并购目标的选择、商谈、融资、审批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有针对性的设立了境外投资信息服务平台,帮助中国企业顺利完成境外收购。因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境外并购、提高境外并购的效果是一个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研究领域。本文以河北宣工收购四联香港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基于协同效应理论、实现多元化的经营战略理论、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等理论,研究分析河北宣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开展此次境外收购的动机,认为此次收购的主要动机为:河北宣工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之下,从国家利益出发,顺应时代发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在国家各项措施的强力配合下,其并购的难度大大降低,其境外并购的相关成本大幅降低,河北宣工抓住机遇及时收购境外优质资产成为可能,促使河北宣工抓住时机果断收购境外优质资产,提高未来的盈利能力,扩大经营范围,完成多元化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收购优质的境外矿业资产,从根本上使得公司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形成一定的互补和协同效应。并从此次并购动机的角度结合主要的财务指标、综合使用因子分析法和经济增加值分析法、辅以其他非财务指标分析,研究分析了此次境外收购的绩效。本文有助于丰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境外并购领域的研究,帮助中国企业在国家“一带一路”背景下,抓住良好的机遇,及时果断的采取恰当的方式收购境外的优质资产,有助于即将开展境外并购的中国企业明确其并购的动因、采取科学合理的收购方针以获取良好的结果。
刘青青[9](2020)在《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研究 ——基于心脉医疗的案例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等相关规定的发布,打开了A股境内分拆上市的政策通道。而分拆上市所具有的实现主业聚焦、拓阔融资渠道等作用使得境内多家上市公司直接公告或间接表达了分拆上市的意愿。由此来看,分拆上市将逐渐发展为一股潮流,那么分拆上市真的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吗?本文首先使用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其次,通过结合多种动因理论、上市板块理论以及价值创造理论和最新的资本市场政策,选取H股上市公司微创医疗分拆心脉医疗上市科创板为研究对象,以核心研究问题“心脉医疗分拆上市是否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为导向,细分为三个具体问题,即按照逻辑层次进行分拆上市动因、分拆上市方案设计和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研究,最后结合案例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探究该案例具备的一般性借鉴价值。本研究获得以下结论,一是融资需求和长期价值最大化是分拆上市的主要驱动力,同时宏观环境利好具有推动作用。二是严密的方案设计助力分拆上市。控股型的横向分拆,不仅有助于母公司保持控制权,而且有利于母子公司的独立专业化经营,心脉医疗在高速发展期和产品面向市场选择国内上市、而科创板的选择契合心脉医疗的定位并提供了便利的融资平台,心脉医疗的优质业务有利于长期在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三是分拆上市创造了正向的市场价值和企业价值。创造市场价值的表现包括母子公司在短期内获得了明显的超额异常收益率、子公司托宾Q值大幅度提高、市盈率的比较凸显出市场对于母子公司发展的乐观期待。创造企业价值的途径是母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强、减轻了投融资压力并且主营业务持续优化,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增强、筹资规模大幅度改善、研发投入不断持续、EVA始终为正,并且存在上升的趋势。相比于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一是研究视角独特。结合最新资本市场环境,案例的选择具有时效性和典型性,并且对分拆上市方案的设计深入剖析,以探求分拆边界及上市时机和上市板块的选择。二是研究方法全面。在使用事件研究法、杜邦分析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市盈率、托宾Q值、EVA等方法,能够从短期和长期、资本市场和企业内部等多重角度全面评价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基于此本文的研究意义,一是理论层面,能够丰富目前国内分拆上市科创板的相关研究;二是实践层面,能够为类似计划分拆上市科创板的公司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凌云[10](2020)在《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分析及期货对冲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燃煤发电项目是指以煤炭为燃料,正在规划、建设或已经投产运营的火力发电单元。由于煤炭燃料约占到火力发电生产运营成本的70%,我国煤炭产量70%以上用于发电,燃煤火力发电量又占到我国各类发电总量的70%以上,这“三个70%”的根本问题是煤炭。所以,从宏观层面上讲,国家以什么方式有效配置煤炭资源,如何高效利用煤炭资源,怎样调整能源结构,是摆在政府决策者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从微观层面上讲,我国煤炭价格购销市场化所引起的价格波动频次增加和波动幅度不断加大,给我国燃煤火力发电厂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构成不容忽视的经营风险。认真研究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规律及如何规避煤炭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是燃煤火力发电项目的规划、建设与运营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纲领指导下,火电项目建设面临着硬约束。相反,新能源发电装机呈高速发展态势,水力发电对火力发电影响显着。但水力发电出功不稳定性,给燃煤火力发电项目功率稳定输出产生不可忽视的风险。本论文将煤炭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替代及不稳定性对燃煤火力发电造成的冲击定义为双因素风险。本研究主要从如何利用动力煤期货工具视角深入研究化解双因素风险的对策与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度探究煤炭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变化与燃煤火力发电出功之间的经济理论关系和数量关系。在理论方面,采用价格波动理论较先进的状态空间模型理论,分析煤炭价格与燃煤火力发电之间、新能源发电与燃煤火力发电、煤炭价格与煤炭社会库存之间的关系特征,选择合适的状态空间模型类型,构建了完善分析模型:实证方面,通过收集了十年以上的煤炭价格指数、煤炭社会库存、新能源发电及燃煤火力发电量的历史数据基础上,经过严谨的经济计量分析,构建了四大计量经济理论模型,检验了双因素风险分析及期货对冲策略诸经济模型的正确性。本论文根据状态空间模型理论和金融期货理论,构建了燃煤火力发电项目煤炭现货和期货库存最优比例模型、双因素风险期货对冲模型。这些模型,为燃煤发电项目运营有效利用煤炭期货对冲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状态空间模型理论,量化分析我国煤炭价格、新能源发电与煤炭社会库存及火力发电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以此研判煤炭价格走势、煤炭社会库存变化、煤炭火力发电变化情况,合理安排煤炭库存,以及煤炭实际库存与虚拟库存比例关系,并在煤炭期货市场上开展套期保值交易,达到规避煤炭价格波动风险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目的。基于上述思想及思路,研究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五个主要部分:(1)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的成因。本研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生产实际,深入分析了燃煤发电项目建设与运营中面临的经营管理问题,认为我国煤炭购销市场化而加剧了煤炭价格的波动,给煤炭消费和生产者带来了很大的经营风险,随后分析了引起煤炭价格波动的诸多因素及深层次的原因;同时研究了新能源发电替代及出功不稳定性对燃煤火力发电产生的冲击及原因分析,准确定义为“双因素”及“双因素风险”,为论文展开研究奠定了逻辑基础。(2)对本研究起到支撑作用的相关基础理论综述。把经济波动理论及价格波动理论引入到煤炭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分析中;根据经济滤波理论,对经济变量进行滤波整理,为得到构建模型所需要的数据提供了处理分析方法;运用协整理论实证分析了模型的正确性;期货套期保值理论,为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期货对冲策略模型提供理论支持;状态空间模型理论是本论文主要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3)双因素风险识别及影响要素研究。应对风险必须准确分析风险源问题,本论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风险分析,在供给方面,煤炭价格波动是主要因素,影响很大;在需求方面,对煤炭火力发电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中,就波动性而言,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是主要因素。本论文将煤炭价格波动和新能源发电不稳定性这两个变量风险定义为煤炭火力发电项目运营中的“双因素风险”。(4)构建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期货对冲模型。依据模型构建的总体思路,运用状况空间模型理论,针对煤炭价格与燃煤火力发电之间的关系特征、新能源发电与燃煤火力发电之间关系特征,构建了煤炭价格对火力发电量影响的理论模型及煤炭价格对库存影响模型,新能源发电量变化对燃煤发电量影响的理论模型,建立了煤炭现货实际库存与虚拟库存理论模型,得到了双因素风险期货对冲模策略模型。(5)模型实证研究和燃煤火力发电项目案例应用分析。建立“煤炭价格波动与火力发电量变动”、“新能源发电不稳定与火力发电量变动”、“煤炭价格波动和新能源发电不稳定与火力发电量”、“煤炭价格波动与煤炭社会库存量”的实证模型。最后选取了江苏某火电项目案例,验证了本论文分析方法及模型应用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为我国燃煤火力发电项目运营中开展类似业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操指导。
二、构造概念 把握时机 优化管理——H股上市的案例与经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造概念 把握时机 优化管理——H股上市的案例与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影响 |
2.1.1 风险投资与企业价值 |
2.1.2 风险投资与公司治理 |
2.1.3 风险投资与信息认证 |
2.1.4 风险投资与网络支持 |
2.2 风险投资对产业的影响 |
2.2.1 风险投资影响战略新兴产业 |
2.2.2 风险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
2.2.3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 |
2.2.4 产业结构升级与融资制度 |
2.3 风险投资与溢出 |
2.3.1 关于溢出效应的综述 |
2.3.2 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 |
2.3.3 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 |
2.3.4 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的溢出效应 |
2.4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 |
2.4.1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 |
2.4.2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治理水平的影响 |
2.4.3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信息认证作用的影响 |
2.4.4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网络支持作用的影响 |
2.5 简要评述 |
3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风险投资 |
3.1.2 新三板 |
3.1.3 企业价值 |
3.1.4 机制 |
3.1.5 溢出效应 |
3.2 相关基础理论 |
3.2.1 风险投资理论 |
3.2.2 中小企业存在理论 |
3.2.3 企业创新成长理论 |
3.2.4 溢出效应理论 |
3.2.5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 |
4.1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进程 |
4.1.1 萌芽期(1986-1997):政策鼓励下风险投资起步且发展缓慢 |
4.1.2 探索期(1998-2008):外部环境不确定下风险投资曲折前行 |
4.1.3 成长期(2009-2014):金融危机之后风险投资复苏与成长 |
4.1.4 发展期(2015 至今):第四次创业浪潮给风险投资新的机会 |
4.2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
4.2.1 募资层面:强监管下募资缩减,早期风投基金募集堪忧 |
4.2.2 投资层面:风险投资避险情绪强烈,偏向后期成熟市场 |
4.2.3 退出层面:退出案例增加且IPO为主,境外上市减少 |
4.3 新三板市场的演变进程 |
4.3.1 “两网系统”盛衰更迭,整顿之后被取缔(1992-2000) |
4.3.2 三板市场应时而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2001-2005) |
4.3.3 新三板试点开启,市场逐渐扩大(2006-2012) |
4.3.4 股转系统成立,市场活力显现(2013-今) |
4.4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 |
4.4.1 新三板发展趋势放缓,市场强调质量且回归理性 |
4.4.2 分层制度改善市场结构,公司治理与监管逐渐提升 |
4.4.3 新三板市场交易低迷,多重因素导致流动性不足 |
4.4.4 挂牌企业定位“双创一成长”,市场沟通能力有待提升 |
4.5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互动关系 |
4.5.1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契合之处 |
4.5.2 新三板为风险资本筛选优质项目提供平台与便利 |
4.5.3 新三板增加了风险投资实现资本退出的渠道 |
4.5.4 风险投资作为机构投资者利于新三板市场成熟发展 |
4.6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存在的问题 |
4.6.1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的投资规模较小 |
4.6.2 风险投资以新三板为退出渠道的案例数量较少 |
4.7 本章小结 |
5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 |
5.1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 |
5.1.1 基于监督治理理论视角的分析 |
5.1.2 基于信息认证理论视角的分析 |
5.1.3 基于增值服务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
5.2.1 基于风险投资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2 基于中小企业存在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3 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4 基于企业成长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3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分析 |
5.3.1 治理作用机制 |
5.3.2 认证作用机制 |
5.3.3 支持作用机制 |
5.3.4 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
5.4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分析 |
5.4.1 资源配置机制 |
5.4.2 竞争合作机制 |
5.4.3 协作链接机制 |
5.4.4 溢出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
5.4.5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溢出机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说明及基本统计分析 |
6.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
6.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6.2 研究假设与计量模型设定 |
6.2.1 研究假设回顾 |
6.2.2 计量模型设定 |
6.3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6.3.1 治理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3.2 认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3.3 支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4 内生性分析 |
6.4.1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
6.4.2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稳健性检验Ⅰ:每股净资产(BPS) |
6.5.2 稳健性检验Ⅱ:总市值(Mvalue) |
6.5.3 稳健性检验Ⅲ:每股价值(p_value) |
6.5.4 稳健性检验Ⅳ:东部地区 |
6.6 进一步探讨:考虑异质性因素 |
6.7 本章小结 |
7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1 变量与研究假设 |
7.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
7.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7.1.3 研究假设回顾 |
7.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机制的验证 |
7.2.1 计量模型设定 |
7.2.2 实证分析与结果 |
7.2.3 稳健性检验 |
7.3 基于面板模型: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3.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7.3.2 实证分析与结果 |
7.3.3 稳健性检验 |
7.3.4 内生性分析 |
7.4 考虑空间因素: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4.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 |
7.4.2 空间自相关检验 |
7.4.3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与效应的测算 |
7.4.4 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7.4.5 稳健性检验 |
7.4.6 内生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 |
8.2.2 风险投资方提升自身实力,新三板企业接纳风险投资介入 |
8.2.3 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
8.2.4 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
8.2.5 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企业分拆上市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中国铁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分拆上市动因研究 |
二、分拆上市经济后果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分拆上市概念 |
一、分拆上市的定义 |
二、分拆上市的类型 |
三、分拆上市的模式 |
第二节 分拆上市的理论基础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筹资策略理论 |
三、业务集中理论 |
四、管理层激励理论 |
第三章 分拆上市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一节 分拆上市发展历程 |
一、境外分拆上市 |
二、创业板分拆上市 |
三、科创板分拆上市 |
第二节 我国分拆上市的特点 |
一、政策门槛逐渐宽松 |
二、分拆上市方式多样化 |
三、审核通过数日益增加 |
第四章 中国铁建分拆上市案例介绍 |
第一节 公司基本情况 |
一、中国铁建的基本情况 |
二、铁建装备的基本情况 |
三、铁建重工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中国铁建分拆上市过程 |
一、分拆铁建装备于港交所上市 |
二、分拆铁建重工于科创板上市 |
第三节 铁建装备与铁建重工分拆上市的不同 |
一、面临的上市条件与时机不同 |
二、分拆的战略方向不同 |
三、上市平台IPO政策不同 |
第四节 分拆上市的动因分析 |
一、摆脱现金流短缺、资金周转受困局面 |
二、获取投资收益,提升公司市值 |
三、突出公司核心业务,提高资源利用率 |
四、激发管理层积极性 |
第五章 分拆上市经济后果研究 |
第一节 母公司市场表现 |
一、母公司资本市场发展情况 |
二、中国铁建同行对比分析 |
第二节 分拆上市经济后果分析 |
一、分拆前后财务指标研究 |
二、分拆前后的市场反应 |
三、分拆后的企业价值影响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企业动因层面 |
二、价值创造层面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企业治理层面 |
二、监管与制度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基础理论方面 |
1.2.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因素 |
1.2.3 信用风险模型定量方面 |
1.2.4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度量模型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商业银行 |
2.1.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
2.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
2.2.1 传统度量方法 |
2.2.2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
第3章 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 |
3.1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 |
3.2 历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
3.3 不同国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
第4章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 |
4.1 KMV模型的理论基础及应用分析 |
4.1.1 KMV的模型概述 |
4.1.2 KMV模型的应用效果分析 |
4.2 基于KMV模型的中国29 家上市城商行信用风险测度 |
4.2.1 数据选取及处理 |
4.2.2 KMV模型对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测度 |
4.3 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部因素 |
4.3.2 内部因素 |
第5章 包商银行信用风险案例分析 |
5.1 包商银行概况及收购事件介绍 |
5.2 包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
5.3 对包商银行进行的KMV模型模拟实验 |
5.4 启示 |
第6章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
6.1 宏观层面 |
6.2 微观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海归背景董事对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海归背景董事相关文献回顾 |
2.3 跨境并购相关文献回顾 |
2.4 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高阶理论 |
3.2 资源依赖理论 |
3.3 委托代理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归背景董事对企业跨境并购发起的影响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3 研究设计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进一步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归背景董事对企业跨境并购溢价的影响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3 研究设计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进一步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海归背景董事对企业跨境并购绩效的影响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3 研究设计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进一步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创新点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完美世界回归A股的动因、路径及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0 研究背景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中概股回归动因研究 |
1.2.2 关于中概股回归路径研究 |
1.2.3 关于中概股回归效果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中概股 |
2.1.2 私有化退市 |
2.1.3 借壳上市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估值理论 |
2.2.2 协同效应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完美世界回归A股的案例介绍 |
3.1 完美世界公司介绍 |
3.2 完美世界回归A股的动因 |
3.2.1 国内影视传媒及游戏行业前景看好 |
3.2.2 有利于实现影游联动的效益 |
3.2.3 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 |
3.3 完美世界回归A股的路径 |
3.3.1 完美世界完成私有化 |
3.3.2 完美世界拆除VIE架构 |
3.3.3 完美世界注入完美环球,完成A股上市 |
4 完美世界回归A股的绩效分析 |
4.1 完美世界回归A股的市场绩效分析 |
4.2 完美世界回归A股的财务绩效分析 |
4.2.1 营运能力分析 |
4.2.2 偿债能力分析 |
4.2.3 盈利能力分析 |
4.2.4 发展能力分析 |
4.2.5 经济增加值分析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启示 |
5.2.1 企业应理性看待回归动机 |
5.2.2 企业应选择适合的回归路径 |
5.2.3 企业回归前需要权衡收益和风险 |
5.2.4 企业要加强回归后的管理 |
5.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6)中国股票市场的ESG责任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一节 社会责任投资与ESG责任投资的涵义 |
一、历史沿革 |
二、概念厘清 |
第二节 国外文献综述 |
一、投资者行为 |
二、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演变 |
三、社会责任投资基金的财务绩效 |
第三节 国内文献综述 |
一、ESG责任投资学术研究综述 |
二、ESG责任投资市场研究综述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ESG责任投资:全球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全球ESG责任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
一、全球ESG责任投资发展概览 |
二、美国股票市场ESGETF发展现状 |
三、欧洲ESG责任投资的现状 |
四、全球ESG责任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国内ESG责任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
一、上市公司ESG披露现状 |
二、泛ESG股票指数的发展 |
三、ESG公募基金产品情况 |
四、商业银行ESG理财产品情况 |
五、国内ESG责任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ESG责任投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ESG责任投资者动机 |
一、道德和宗教动机 |
二、鼓励企业维护利益相关人关系动机 |
三、经济利益动机 |
四、影响企业经营方式动机 |
五、监管动机 |
第二节 社会责任投资的理论基础 |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 |
二、社会责任投资与利益相关者 |
三、传统金融投资与社会责任投资的联系和区别 |
第三节 ESG责任投资的数理模型 |
一、ESG信息条件下的DDM模型推导 |
二、ESG投资资产价格横截面模型 |
第四节 本章节小结 |
第五章 ESG责任投资:指标体系分析 |
第一节 ESG指引学理分析:来自香港联交所的案例 |
第二节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指标的经济学解读 |
一、环境(E)因素指标内容 |
二、社会(S)因素指标内容 |
三、公司治理(G)因素指标内容 |
第三节 MSCI ESG指标体系的经济学分析 |
一、MSCI ESG评级方法论 |
二、关键问题评估 |
三、构筑评级 |
四、ESG评级流程概述 |
第四节 Bloomberg ESG评级体系的经济学分析 |
一、ES Scores产品开发流程 |
二、评分框架和问题优先级 |
三、评分方法 |
第五节 国内外ESG评级体系的综合解析 |
第六章 ESG责任投资:财务绩效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国内ESG责任投资基金的描述统计 |
第二节 实证模型和研究假设 |
一、实证模型的文献梳理 |
二、实证模型的构建 |
三、本文实证模型的思路 |
第三节 实证数据采集和构造 |
一、投资组合的划分 |
二、因子定义 |
三、样本数据选取与处理 |
第四节 FF5+ESG因子模型实证结果 |
一、各因子收益率的描述性统计 |
二、各因子的市场风格检验1 |
三、各因子的市场风格检验2 |
四、5x5 因变量分组检验结果 |
五、FF5+ESG与其他模型表现的比较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一、各因子的市场风格检验1 |
二、各因子的市场风格检验2 |
三、5x5 因变量分组检验结果 |
四、FF5+ESG与其他模型表现的比较 |
第六节 通过筛选策略建立股票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 |
一、Bloomberg EQBT股票回测方法 |
二、10%正向筛选强度构建组合情况 |
三、5%正向筛选强度构建组合情况 |
四、1%正向筛选强度构建组合情况 |
五、正向筛选ESG投资组合的回测结果 |
第七节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ESG责任投资:机构投资者的实践和监管国际比较 |
第一节 ESG责任投资的单一实践方式 |
一、筛选(Screening)策略 |
二、股东积极主义(Shareholder Activism)策略 |
三、社区投资(Community Investment)实践方式 |
第二节 海外机构投资者的ESG责任投资管理 |
一、ESG整合策略整体框架 |
二、ESG整合策略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应用 |
三、股票分析的具体应用 |
第三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ESG责任投资体系的建设 |
一、ESG责任投资原则 |
二、ESG责任投资框架 |
三、ESG事件在投资流程中的影响——案例分析 |
第四节 监管政策国际比较 |
一、全球监管整体现状 |
二、ESG责任投资监管政策的学理分析 |
三、国际监管政策前沿动态和趋势 |
四、中国监管政策的进展和不足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结论 |
一、利益相关人理论是ESG责任投资的理论基础 |
二、ESG信息对股票收益率的理论影响 |
三、财务绩效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
四、国内ESG责任投资基金和正向筛选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 |
第二节 实践和政策建议 |
一、对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实践建议 |
二、对中国股票市场监管者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科技型企业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研究 ——基于分时权变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结构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结构 |
1.6.2 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 |
2.1.1 自我实现人性假设理论 |
2.1.2 合作机制与自我实现人性假设理论 |
2.1.3 合作机制的内涵 |
2.2 股东股权比例的理论基础 |
2.2.1 股权激励相关理论 |
2.2.2 股权激励与股东股权比例 |
2.2.3 股东股权比例的内涵 |
2.3 分时权变的理论基础 |
2.3.1 未重视“时间”的组织理论 |
2.3.2 引入“时间+权变”的组织理论 |
2.3.3 分时权变的出现 |
2.3.4 分时权变的内涵 |
3 股东股权比例对合作机制影响的理论研究 |
3.1 合作机制的基础性解析 |
3.1.1 关于合作机制研究的演变 |
3.1.2 股东持股结构对合作机制的研究 |
3.2 股东股权比例变化的原理解析 |
3.2.1 股东股权比例变化的相关研究 |
3.2.2 持股增持的动因分析 |
3.2.3 持股减持的动因分析 |
3.3 股东股权比例对合作机制的影响:基于分时权变的新探索 |
3.3.1 科技型企业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的分析 |
3.3.2 科技型企业中分时权变的分析 |
4 分时权变的量表开发 |
4.1 问题提出 |
4.2 扎根分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理论抽样 |
4.2.3 资料收集 |
4.2.4 编码分析 |
4.2.5 研究结论 |
4.3 量表检查与数理检验 |
4.3.1 量表题项检查 |
4.3.2 预调研 |
4.3.3 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 小结 |
5 分时权变中介效应: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1 科技型企业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的假设提出 |
5.1.2 科技型企业股东股权比例与分时权变的假设提出 |
5.1.3 科技型企业分时权变与合作机制的假设提出 |
5.1.4 科技型企业分时权变中介效应的假设提出 |
5.2 股东股权比例、分时权变与合作机制的测量标准 |
5.2.1 股东股权比例(自变量、解释变量)的测量 |
5.2.2 分时权变(中介变量)的测量 |
5.2.3 合作机制(因变量、被解释变量)的测量 |
5.2.4 控制变量的测量 |
5.3 调研过程与数据分析 |
5.3.1 调研过程与数据收集 |
5.3.2 研究工具与实证过程 |
5.3.3 数据分析 |
5.4 小结 |
6 “分时权变论”与现有股权理论的根性差异 |
6.1 “分时权变论”的分析 |
6.1.1 “两分法→多分法”的企业组织发展 |
6.1.2 “分时权变论”的出现 |
6.2 不同持股合作的比较分析 |
6.2.1 静态“一元控制”的持股合作 |
6.2.2 静态“二元制衡”的持股合作 |
6.2.3 “控制与制衡”动态持股合作 |
6.3 “分时权变论”的管理哲学分析 |
6.3.1 适于“时” |
6.3.2 取于“变” |
6.3.3 合于“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相关管理启示 |
7.3 研究局限 |
7.4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北宣工收购四联香港的动因及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并购动因的研究 |
1.2.2 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 |
1.2.3 关于境外并购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创新 |
1.4.2 实践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并购的相关概念 |
2.1.1 企业并购的含义 |
2.1.2 并购绩效的内涵 |
2.2 并购的类型 |
2.3 并购动因理论 |
2.3.1 协同效应理论 |
2.3.2 市场势力理论 |
2.3.3 价值低估理论 |
2.3.4 实现多元化经营战略 |
2.3.5 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
2.4 评价并购绩效的方法 |
2.4.1 事件研究法 |
2.4.2 财务指标法 |
2.4.3 因子分析法 |
2.4.4 EVA经济增加值法 |
第3章 河北宣工并购四联香港的简介 |
3.1 并购背景 |
3.1.1 行业需求疲软且公司盈利能力低迷 |
3.1.2 并购矿产资源的良机 |
3.1.3 “一带一路”鼓励企业并购 |
3.1.4 投资环境良好且风险较低 |
3.1.5 所在国家地域情况良好 |
3.2 并购双方简介 |
3.2.1 河北宣工简介 |
3.2.2 四联香港简介 |
3.3 并购的过程 |
3.4 股权结构变化 |
第4章 并购的动因分析 |
4.1 响应倡议,维护国家利益 |
4.2 “一带一路”降低并购难度和成本 |
4.3 提升公司整体实力 |
4.4 收购优质资产,改善经营状况 |
4.5 形成互补和协同效应 |
第5章 并购的绩效分析 |
5.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绩效分析 |
5.1.1 事件研究法简介 |
5.1.2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 |
5.2 基于财务分析法的绩效分析 |
5.2.1 盈利能力分析 |
5.2.2 偿债能力分析 |
5.2.3 营运能力分析 |
5.2.4 发展能力分析 |
5.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长期绩效分析 |
5.3.1 选取原始变量 |
5.3.2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
5.3.3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
5.3.4 提取公因子 |
5.3.5 因子旋转 |
5.3.6 计算因子得分 |
5.3.7 因子得分分析 |
5.3.8 长期绩效分析 |
5.4 基于EVA的长期绩效分析 |
5.4.1 EVA经济增加值法简介 |
5.4.2 EVA经济增加值的优点 |
5.4.3 EVA经济增加值的计算 |
5.4.4 长期绩效分析 |
5.5 其他非财务指标分析 |
5.5.1 多元化发展水平 |
5.5.2 发展潜力 |
5.5.3 业务协同能力 |
5.5.4 利润的新增长点 |
5.5.5 境外市场占有率 |
5.5.6 客户资源 |
5.5.7 经营管理能力 |
5.5.8 长期发展能力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启示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研究 ——基于心脉医疗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 |
1.4 本文研究的应用价值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2 分拆上市的文献回顾 |
2.1 分拆上市的定义内涵 |
2.2 分拆上市的驱动因素 |
2.3 分拆上市的影响后果 |
2.4 概括性评论 |
3 分拆上市的相关理论 |
3.1 内外部动机理论 |
3.2 价值创造的理论 |
4 分拆上市的背景与案例概况 |
4.1 分拆上市的发展背景 |
4.2 心脉医疗的案例选择 |
5 心脉医疗的分拆上市分析 |
5.1 分拆上市的驱动因素 |
5.1.1 外部环境PEST分析 |
5.1.2 内部因素SWOT阐述 |
5.2 分拆上市的方案设计 |
5.2.1 控股型横向分拆独立 |
5.2.2 把握良好的上市时机 |
5.2.3 对比与选择国内上市 |
5.2.4 科创上市的探讨分析 |
5.2.5 母子公司的股价反应 |
5.3 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 |
5.3.1 短期市场反应积极 |
5.3.2 市场价值迅速提高 |
5.3.3 横纵比较市盈突出 |
5.3.4 经济活动效率增强 |
5.3.5 长期绩效发展良好 |
5.3.6 主营业务持续优化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案例总结与归纳 |
6.2 研究的启示借鉴 |
6.3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心脉医疗的财务报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分析及期货对冲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径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波动理论 |
2.1.1 经济波动理论 |
2.1.2 价格波动理论 |
2.1.3 宏观经济变量波动周期基本分析法 |
2.1.4 经济变量波动周期分析的滤波法 |
2.2 期货市场相关理论 |
2.2.1 动力煤价格指数 |
2.2.2 期货价格理论 |
2.2.3 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关系 |
2.2.4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理论 |
2.3 协整理论 |
2.4 状态空间模型基本理论 |
2.4.1 状态空间模型概念及构成 |
2.4.2 状态空间模型的类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分析 |
3.1 我国煤炭及燃煤发电现状分析 |
3.1.1 煤炭供给状况分析 |
3.1.2 燃煤发电行业现状分析 |
3.2 影响燃煤火力发电量因素分析 |
3.2.1 影响火力发电量的一般因素分析 |
3.2.2 火力发电量影响双因素分析 |
3.2.3 煤炭价格、火力发电量、煤炭库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3.3 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定义及风险因素分析 |
3.3.1 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定义 |
3.3.2 煤炭价格波动对火电项目经营风险因素分析 |
3.3.3 新能源替代波动因素及风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策略研究 |
4.1 煤炭现货市场 |
4.1.1 煤炭国际现货市场 |
4.1.2 煤炭国内现货市场的特点 |
4.2 煤炭期货市场 |
4.2.1 国际煤炭期货市场 |
4.2.2 国内煤炭期货市场 |
4.3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利益分析及操作步骤 |
4.3.1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参与者利益分析 |
4.3.2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操作策略 |
4.4 基差及煤炭期货风险对冲 |
4.4.1 基差概念 |
4.4.2 期货风险对冲 |
4.5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管理 |
4.5.1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 |
4.5.2 煤炭期货套保操作的风险管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双因素风险的期货对冲模型构建 |
5.1 模型构建总体设计 |
5.2 燃煤火电项目双因素关联性模型研究 |
5.2.1 煤炭价格对火力发电量影响的理论模型 |
5.2.2 煤炭价格对煤炭库存量影响的理论模型 |
5.2.3 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量波动对火力发电量影响的理论模型 |
5.2.4 煤炭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联动关系理论模型 |
5.3 煤炭最优库存与期货套期保值对冲策略模型 |
5.3.1 煤炭实际库存与虚拟库存模型的思想基础 |
5.3.2 煤炭实际与虚拟库存模型的建立 |
5.3.3 煤炭实际库存与虚拟库存模型的应用 |
5.3.4 煤炭期货对冲模型 |
5.4 模型特点介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燃煤发电双因素风险及期货对冲模型实证与应用 |
6.1 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及期货对冲模型实证分析 |
6.1.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6.1.2 煤炭价格对火力发电量影响模型的实证分析 |
6.1.3 煤炭价格对库存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4 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不稳定对火力发电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5 煤炭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联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6.2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对冲策略案例应用分析 |
6.2.1 燃煤火电项目案例简介 |
6.2.2 煤炭现货库存和与期货虚拟库存安排 |
6.2.3 煤炭现货期货对冲交易 |
6.2.4 煤炭现货期货对冲交易收益分析 |
6.2.5 煤炭期货等量对冲策略算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构造概念 把握时机 优化管理——H股上市的案例与经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D]. 曹文婷. 四川大学, 2021(12)
- [2]企业分拆上市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中国铁建为例[D]. 李有为.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研究[D]. 辛怡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4]海归背景董事对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影响的研究[D]. 闫盼盼. 吉林大学, 2021(01)
- [5]完美世界回归A股的动因、路径及绩效研究[D]. 李艺文.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6]中国股票市场的ESG责任投资研究[D]. 赵斯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7]科技型企业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研究 ——基于分时权变视角[D]. 黄睿. 东北财经大学, 2020
- [8]“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北宣工收购四联香港的动因及绩效分析[D]. 魏傲博. 阜阳师范大学, 2020(06)
- [9]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研究 ——基于心脉医疗的案例分析[D]. 刘青青.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10]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分析及期货对冲模型研究[D]. 刘凌云.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