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参展成本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谢惠卿[2](2021)在《东莞市茶山镇食品产业特色小镇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城市品质、增加村民收入、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更是解决镇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建设特色小镇正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工业,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一镇一品牌”项目,拥有最多食品生产制造商和食品产业链的茶山镇,理所当然成为东莞市打造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镇。茶山镇自2008年镇获得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的“中国食品名镇”称号,“茶山食品”在全国食品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实力和地位,东莞市全力推进茶山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中国食品名镇”升级版、“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镇”目标,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整合茶山镇优势资源,深化生产——流通—一消费产业链服务改革创新,加快推动茶山镇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将茶山镇打造成为部门镇街联动、职能产业协同的试验田和示范区,推动茶山镇从“食品名镇”向“食品强镇”的转变。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与食品产业、特色小镇建设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对茶山镇食品产业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打造茶山镇食品产业小镇建设问题、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打造茶山镇食品产业特色小镇主要存在主导产业发展后劲不强、城镇发展特色不明显、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高素质和高技能食品专业人才较为缺等问题,食品产业发展面临新挑战,特色小镇核心要素认识不够,城乡融合发展不足、食品人才队伍建设薄弱等原因。据此,应从全局着眼,抓住科学规划、城乡融合、突出特色、完善设施、建设生态等几方面推动特色小镇核心要素建设,重点抓住食品产业发展升级的主要矛盾,在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政策保障,注重科技创新,建立行业标准,优化营商环境以及拓展产业发展平台等方面予以落实。论文的可能在于首次对东莞茶山食品产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进行较为详细地调研和梳理。在研究视角上,就食品产业与茶山城镇化发展相融合进行探讨,可能对以往多单独以产业发展或单独以特色小镇建设为主题的研究是一个尝试性拓展。
石磊[3](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认为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张静[4](2021)在《基于媒体舆情分析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重大事件作为对外展示形象和推动经贸往来的重要平台,能够促进举办国、举办地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重大事件与媒体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重大事件因其涉及的对象广泛、意义深远,往往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媒体的传播效应也能帮助重大事件提升影响力、扩大影响圈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等大型会展活动在北京、广州、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进博会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自2018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是典型的重大事件。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具有溢出效应,对上海城市发展、国内产业升级乃至全球的贸易合作都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并且这些影响是长期的。同时,进博会的召开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各国主流媒体对进博会进行了大量报道,研究进博会的媒体舆情,及时掌握国内外舆情态度、明确进博会所带来的影响,不仅能为举办地充分发挥重大事件后续影响以及确保该重大事件的可持续举办提供决策依据,而且对未来其他重大事件举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现阶段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相关理论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基于国内外的媒体舆情研究分析了进博会的国内外影响。本文媒体数据的检索时间区间限定为2017年5月14日(进博会第一次被提出的日期)至2020年8月29日(最后检索日期),以中国期刊网所属的“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CCND)以及谷歌提供的GDELT全球新闻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中文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or“进博会”为关键词,英文以“CIIE”or“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和数据挖掘,获取了有关进博会的国内新闻全文数据和来自6大洲143个国家的1206家国外媒体的新闻全文数据,引入主题模型,结合无监督方法LDA主题模型挖掘数据中蕴含的主题,对媒体内容进行聚类分析,利用主题、时间、空间等指标测度进博会的综合影响。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时间序列来看,国外报道集中在进博会举办期间,其余时间段报道量均处于低值,而国内报道呈现“进博会举办前的准备工作——进博会举办期间的全方位报道——进博会举办后的成果展示”的时间轴特点;从报道峰值来看,国外报纸媒体的关注度呈现明显降幅,国外媒体更加关注首届进博会的举办情况,且聚焦举办期间的展会盛况,而国内报纸媒体对第二届进博会的关注度明显高于第一届。(2)从空间分布来看,国际报道呈现以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为报道主力,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度最高、媒体数量最多,但西方国家的报道量最大;国内报道则呈现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为响应热点,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几个圈层中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圈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圈层,以广东省为中心的珠三角圈层的响应特征。(3)从国内外关注主题来看,国际媒体关注的主题有四大类:在贸易摩擦背景下解读进博会、中国威胁与中国机遇、“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发展贡献者的形象、市场探索与贸易合作;国内媒体关注的主题有五大类:主旨演讲与相关会议精神、跨境贸易合作、供需对接与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4)从国内外媒体关注主题来看进博会的影响,国际舆情视角下进博会的整体影响效应呈现出政治影响、经济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三大层次:政治影响包括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带来“中国威胁论”等国际舆论压力;经济影响包括扩大中国在全球经济贸易体系中的影响力、提供国际经济交流合作新平台;社会文化影响包括促进国家间文化和旅游交流、树立中国开放共享的大国形象、树立进博会品牌形象。国内新闻报道显示媒体报道的关注点与国家对于进博会举办的原本期望基本一致,整体影响同样呈现出三大层次:政治影响、经济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其中,政治影响包括推进国家战略的实现以及推动对外开放的持续升级;经济影响包括促进世界经济贸易交流以及优化国内营商环境;社会文化影响包括提升国家和城市形象、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促进文化交流。
马岳东[5](2020)在《青岛养老产业博览会营销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文中提出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国际贸易增速放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原本已经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带来更大的下行压力。会展行业在信息沟通、人才技术交流、企业推广、贸易洽谈的纽带平台作用日益凸显。青岛养老产业博览会在本文撰写时仅举办四届,创办时间短,是比较新兴的会展项目,尚未进入稳定的发展中期,营销策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优化和完善。本文针对青岛“老博会”的营销现状进行研究,力求将发现的问题在实践工作中能切实得以解决。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二章对文中涉及7PS、STP等理论基础和相关文献研究进行了归纳和分类;第三章对青岛“老博会”的营销环境进行分析,通过运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分别对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现状、同类展会竞争对比等;通过swot分析,归纳青岛“老博会”营销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第四章关于青岛“老博会”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以7PS理论为指导核心,分别从产品、价格、渠道、宣传、人员、过程、有形展示七个维度进行分析所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主要为青岛“老博会”目标市场的细分和定位,以及结合前文的外部、内部环境等分析,运用7PS理论以改进劣势、打造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对现有营销策略提出优化和改进建议;第六章针对上文系列营销策略而制定的保障措施;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展望。本文通过对青岛“老博会”诸多营销环境和因素的分析,总结出青岛“老博会”欲将在低迷的经济环境和复杂的竞争环境下标新立异,打造成为我国会展行业中的标杆,争取市场保有量,提高经济收益,需要会展企业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全面综合的对营销策略进行整合,完善产品、差异化定价、多元化渠道,不断加大高新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办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人才培养,组件优秀营销团队,加强硬件展示的品牌宣传,密切关注竞争对手和市场动向,不断自我完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行业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商业转变进程,打造差异化的核心竞争优势。这对青岛“老博会”在国内乃至全球会展市场中,面对竞争日趋激烈且办展同质化严重的严峻形势,跑赢竞争对手、对现有营销工作开拓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对我国会展企业结合营销环境、自身禀赋资源,加强营销战略和策略进行优化和完善提供较为具体、实践性强的方法作为参考和讨论。
林春秋[6](2020)在《展览会对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继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后的第四个生产要素,逐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外部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构建有效的外部知识转移渠道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保障。传统的产业集群,凭着相互依赖、相互信任和相互合作的关系网络以及地理邻近的优势,为集群内企业建立外部知识联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传统的产业集群由于内部的沟通模式过于僵化和内向,阻碍了跨区域的知识流动以及对外部市场和技术变化的适应,从而面临着区域锁定的困境。有学者认为,在基于知识观点的永久性集群的基础上,可以将展览会视为支持互动学习、知识创造和全球网络形成过程的临时性集群。展览会将生产相似和互补产品的企业聚集一起,集群内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知识易于被获取,并可以通过计划和非计划的交流不断进行更新。这种“本地蜂鸣”融入了本地化的学习过程,并为专业市场进一步集聚和发展提供了动力,从而促进了知识的迅速转移。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展览会知识转移的研究较少有涉猎,已有相关研究也多在理论层面探讨展览会的知识平台功能以及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缺乏一个完整的要素框架以及经验验证。因此,本文主要借助知识转移要素模型,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尝试构建全面的展览会知识转移影响要素框架,具体如下:通过将转移媒介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知识内隐性、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吸收能力、知识距离、关系距离六个因素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理论模型。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构建理论模型,然后设计量表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经验数据,最后通过统计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实证分析法,得出以下结论:对于聚集时间短暂、地理上高度邻近的展览会而言,(1)被转移的知识的内隐性对知识转移效果并未产生显着的直接影响,而是对知识主体的意愿和能力有显着影响;(2)知识主体的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和吸收能力均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显着影响;(3)直接交流和间接观察两大转移媒介不仅对知识转移的效果有显着的直接影响,还在发送能力和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4)知识转移的不同情境对转移的效果影响不一,其中关系距离对转移效果产生显着影响,并对知识主体的意愿和能力产生显着影响;但知识距离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仅有相关关系,并且只对知识接收者的吸收能力有显着影响。
崔颖虹[7](2020)在《广交会展馆经营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展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简称“广交会展馆”)是国内特大型会展场馆之一,地处广州琶洲,依傍珠江,专为“中国第一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建筑而成。广交会展馆见证了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快速变迁与迅猛发展,是改革开放重要的经济交流与贸易承载平台。广交会展馆一直是国内会展产业探索和发展的引领者和领先者。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各项利好政策出台、科学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全国会展产业进入了新常态,会展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更大型、更先进的展馆纷纷建起。全国各地会展场馆(简称“展馆”)建设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已建成的展馆则加大力度不断升级改造,展馆与展馆之间展开了市场争夺大战,广交会展馆无疑也受到了行业竞争者的巨大冲击。按国际会展业盈利标准-展馆利用率来看,广交会展馆的利用率未能达到盈利标准,展馆经营方应如何在激烈的竞争情况下改善和提升目前欠佳的展馆使用率,将是本论文研究和解决的最重要核心问题。因此,本论文将明确以广交会展馆为研究对象,以展馆未来五年发展经营战略为研究核心内容,通过利用PEST分析、行业竞争结构分析、SWOT分析、基本战略定位等理论工具,采取案例分析法对广交会展馆进行内外部环境深入分析,总结得出广交会展馆的优势与劣势和目前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找出广交会展馆的差异化特点,制定一套确实可行的战略计划和具体战略措施方案,旨在全方面提升展馆综合实力,实现优化展馆利用率的最终目的,为未来发展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国内外会展场馆在经营管理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宋玲[8](2020)在《体验经济下艺术介入会展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会展业作为一种新型服务业,对社会的影响日渐扩大,在行业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周边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展设计是会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会展设计较其他发达国家而言,相对落后。目前,是体验经济的时代,人们的消费需求发生了一定改变,开始越来越注重精神的享受。传统的会展服务意识相对薄弱,无法适应消费者新的消费需求,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不足,即将面临滞后问题。体验经济视角下,会展空间中“人与人”“人与展品”“人与会展空间”三者的交互理念是现阶段会展设计发展方向的关键设计点。互动体验正在不断的推动着现代会展设计与科学、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文章从体验经济的角度出发以参展者体验感为核心,分析传统会展设计中现存的普遍问题,整理分析现代大众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从而提出将“艺术介入”作为设计手段融入会展设计中,对会展空间进行设计,以此解决传统会展存在的因文化缺失而滞后的问题,改善传统会展模式的不足。通过调研分析体验效果较佳的优秀会展案例,归纳总结出艺术介入会展的策略。整理出符合会展发展的新理念、新方法,以解决目前会展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期为今后会展设计的提升提供参考,促进会展的质量提升,实现会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拉近大众与艺术的距离,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将归纳总结出的设计策略与原则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将艺术介入作为设计手法融入会展设计以探究艺术介入的可实现性。
刘润泽[9](2020)在《场域视角下当代华语艺术电影参展传播模式研究 ——以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2017-2019为时间范围对华语艺术电影在参展传播做出系统分析。首先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近三年华语艺术电影的参展情况做出阐述,归纳出国际电影节在注重艺术品质的基础上更偏向普适性的主流价值观文本表达,本土电影节在注重发挥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更偏向对本国特色文化进行包容。而华语艺术电影因其文本的特殊性在市场效应方面受当地观众的解码能力影响较大。其次,用场域理论的分析方法剖析了以上海国际电影节为案例的节展传播模式,将华语艺术电影参展传播这一动态过程解构为权力关系、资本关系和惯习关系。三种关系的有机互动组成电影节场,同时该场域有独特的动力逻辑和特点,在参展传播模式中,社会场、艺术场和媒介场都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当代华语艺术电影参展传播面临的困境不是简单的、链条式的、孤立的困境。在参展传播过程中,权力关系方面,电影节单元设置发挥主要作用,而在其中存在权威水准不高、更迭推动不足和政策导向局限的问题;资本关系问题方面,电影节依然存在参与热度虚高和资本比例失衡的问题;惯习关系方面,艺术电影本身品质的优劣影响了公众的观影决策,而电影节也面临对公众惯习的塑形问题。因此,电影节需要在提升权威水准、优化展映策略和注重文化匹配方面做出努力,同时增设扶持环节,调节效益比率,并且需要协调议程设置,聚焦影展的艺术形象。最后,当代华语艺术电影在普及地域文化和包容实验风格方面需要进一步扩展力量。
金雨荔[10](2020)在《我国政府主导型会展品牌塑造与提升研究 ——以“敦煌文博会”为例》文中指出会展产业因其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可持续的特性被称为绿色的“城市面包”。当前,我国会展业处在蓬勃发展时期,但与发达国家高达1:10的投入与产出比相比较,我们仍然是相对落后的。要使会展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就必然要规范我国文化会展业品牌塑造的步骤、提升品牌塑造的能力。本文以政府主导型的会展品牌----甘肃敦煌文化博览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品牌资产、网络人际传播、意见领袖等理论,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对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敦煌文博会品牌建构的策略和建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会展主办方与大众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品牌塑造的渠道拓宽、互动渠道增多,对会展主办方来说是趁机扩大会展影响力的机遇。但是从另一面来说,政府主导的会展品牌建构的主体单一、与市场结合不充分、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使会展品牌的塑造进入恶性循环,最终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为此,我们可以从多元主体共同建构会展品牌、以整合营销传播与跨界营销的视野强化会展品牌推广、以互联网+会展的关系构造品牌以及会展品牌关系的社会化建构等四个方面,对敦煌文博会品牌进行塑造与提升。
二、浙江参展成本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参展成本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2)东莞市茶山镇食品产业特色小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 选题来源 |
2.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食品产业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2. 特色小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 可能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1. 可能创新之处 |
2. 存在不足 |
(四)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社会调查法 |
3. 比较分析法 |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厘定 |
1. 食品产业 |
2. 特色小镇 |
(二) 主要基础理论 |
1. 产业生态位理论 |
2. 产业集群效应理论 |
3. 习近平新型城镇化发展思想 |
二、当前东莞市茶山食品产业特色小镇建设主要措施与成就 |
(一) 东莞市茶山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
1. 东莞市食品产业现状 |
2. 茶山食品产业发展概况 |
(二) 茶山食品产业特色小镇发展主要成就 |
1. 食品工业发展迅猛 |
2.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
3.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 |
三、东莞市茶山食品产业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与原因 |
(一) 东莞茶山食品产业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 |
1. 主导产业发展后劲不强 |
2. 城镇发展特色不够突出 |
3. 基础设施服务建设有待提升 |
4. 高素质和高技能食品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二) 东莞市茶山食品产业特色小镇建设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1. 食品产业发展面临新挑战,主导产业升级日益迫切 |
2. 特色小镇核心要素认识不够,制约特色小镇建设规划 |
3. 城乡融合发展不足,制约基础设施服务升级 |
4. 食品人才队伍建设薄弱,阻碍食品产业创新发展 |
四、东莞市茶山食品产业特色小镇建设对策建议 |
(一) 着眼全局,打造特色小镇的核心要素 |
1. 做好科学规划,强化城乡融合发展 |
2. 挖掘本地资源,突出产业、文化特色 |
3. 完善基础设施,强化配套服务建设 |
4. 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
(二) 理清思路,加快推动茶山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
1. 加强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一流载体 |
2. 强化政策激励,促进扶持措施融合 |
3. 推动科技创新,打造新型产业平台 |
4. 推进食品安全战略实施,建立食品行业质量标准联盟 |
5. 注重多方联动,优化产业营商模式 |
6. 强化食品产业品牌建设,精心培育壮大食品企业 |
7. 拓展食品交易平台,完善食品交易市场销售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食品企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含数据) |
附录二: 政府部门单门、协会访谈情况记录 |
致谢 |
(3)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
(一)时空范围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六、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
一、基层性 |
二、指导性 |
三、实用性 |
四、多样性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
结论 |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基于媒体舆情分析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重大事件给举办地和举办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日益显现 |
1.1.2 中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与进博会的连续成功举办 |
1.1.3 重大事件的全球媒体曝光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理论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对象具有独特性 |
1.4.2 研究手段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事件(Event)与重大事件(Mega-event)概念辨析 |
2.2 重大事件影响研究分析 |
2.2.1 物质影响效应 |
2.2.2 经济影响效应 |
2.2.3 社会文化影响效应 |
2.2.4 旅游影响效应 |
2.2.5 空间影响效应 |
2.3 重大事件中的媒体舆情 |
2.3.1 重大事件中的媒体舆情传播效应 |
2.3.2 媒体舆情信息流的空间特征 |
2.3.3 世界媒体中的中国形象 |
2.4 研究述评 |
2.4.1 重大事件影响研究的交叉学科理论与方法较少 |
2.4.2 重大事件影响评估研究较少 |
2.4.3 在时空分异上的影响研究以历时性研究为主 |
2.4.4 从地理学视角分析重大事件中媒体舆情的研究较少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案例选择 |
3.2 数据获取 |
3.2.1 国内媒体舆情数据收集 |
3.2.2 国外媒体数据收集 |
3.3 数据处理 |
3.3.1 LDA模型 |
3.3.2 LDA计算结果 |
第4章 基于国际媒体舆情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影响研究 |
4.1 进博会国际媒体舆情时空特征分析 |
4.1.1 时间序列分析 |
4.1.2 空间差异分析 |
4.2 进博会国际媒体舆情的主题聚类分析 |
4.3 国际媒体舆情视角下进博会影响分析 |
4.3.1 政治影响效应 |
4.3.2 经济影响效应 |
4.3.3 社会文化影响效应 |
第5章 基于国内媒体舆情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影响研究 |
5.1 进博会国内媒体舆情时空特征分析 |
5.1.1 时间序列分析 |
5.1.2 空间差异分析 |
5.2 国内媒体舆情的主题聚类分析 |
5.3 国内媒体舆情视角下进博会影响分析 |
5.3.1 政治影响效应 |
5.3.2 经济影响效应 |
5.3.3 社会文化影响效应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青岛养老产业博览会营销现状及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综述 |
第二节 相关分析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三章 青岛养老产业博览会营销环境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青岛养老产业博览会简介 |
第二节 青岛养老产业博览会宏观环境分析 |
第三节 青岛养老产业博览会竞争者分析 |
第四节 青岛养老产业博览会SWOT分析 |
第四章 青岛养老产业博览会营销现存问题 |
第一节 产品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价格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渠道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促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人员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六节 过程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七节 有形展示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青岛养老产业博览会营销策略制定 |
第一节 青岛“老博会”战略目标 |
第二节 青岛“老博会”STP战略 |
第三节 青岛“老博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第六章 青岛养老产业博览会营销策略运行保障措施 |
第一节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二节 加强营销团队建设 |
第三节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第四节 加强科技创新应用 |
第五节 加快商业转变进程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展览会对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转移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发挥重要作用 |
1.1.2 展览会在全球知识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
1.1.3 展览会对知识转移影响的研究较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因子分析法 |
1.4.4 结构方程模型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展览会的研究综述 |
2.1.1 展览会的概念 |
2.1.2 展览会研究主要内容 |
2.2 知识转移的研究综述 |
2.2.1 知识转移的概念 |
2.2.2 知识转移研究主要内容 |
2.2.3 展览会中的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关系经济地理学 |
3.1.2 展览会知识转移的要素模型 |
3.2 研究假设 |
3.2.1 知识内隐性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2 发送意愿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3 发送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4 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5 知识距离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6 关系距离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7 转移媒介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8 知识内隐性与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吸收能力 |
3.2.9 知识距离与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吸收能力 |
3.2.10 关系距离与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吸收能力 |
3.2.11 转移媒介的中介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4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 问卷的设计 |
4.1.1 问卷设计过程 |
4.1.2 变量的操作与测量 |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4.2.2 样本量的确定 |
4.2.3 问卷收发情况 |
4.2.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 |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5.1.1 样本特征信息 |
5.1.2 正态分布检验 |
5.2 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
5.2.1 信度检验 |
5.2.2 效度检验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1 初始模型 |
5.3.2 路径分析 |
5.3.3 中介效应检验 |
5.3.4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和讨论 |
6.1.1 知识内隐性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不显着,而对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和吸收能力有显着负向影响 |
6.1.2 发送意愿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显着正向影响 |
6.1.3 发送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有显着正向影响 |
6.1.4 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有显着正向影响 |
6.1.5 知识距离对知识转移效果、发送意愿和发送能力的影响不显着,而对吸收能力有显着负向影响 |
6.1.6 关系距离对知识转移效果、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和吸收能力有显着负向影响 |
6.1.7 转移媒介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显着正向影响 |
6.1.8 转移媒介在发送能力、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 |
6.2 对企业的建议 |
6.2.1 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和需求,加强隐性知识的管理 |
6.2.2 善于运用展览会的转移媒介,拓宽知识获取渠道 |
6.2.3 采取相关措施,提升知识的发送能力和吸收能力 |
6.2.4 降低企业知识保护的惯性,增强知识的发送意愿 |
6.2.5 加强企业间交流与合作,增进彼此间的信任 |
6.3 研究创新和不足 |
6.3.1 研究创新 |
6.3.2 研究不足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7)广交会展馆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定义说明 |
1.3 文献综述 |
1.3.1 理论基础 |
1.3.2 国外会展场馆经营的相关研究 |
1.3.3 国内会展场馆经营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路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径 |
第二章 内部环境分析 |
2.1 广交会展馆情况介绍 |
2.1.1 概况 |
2.1.2 发展历程 |
2.1.3 经营现状 |
2.2 广交会展馆资源分析 |
2.2.1 人力资源 |
2.2.2 有形资源 |
2.2.3 无形资源 |
2.3 广交会展馆能力分析 |
2.4 广交会展馆核心专长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PEST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3.2.1 潜在竞争者威胁 |
3.2.2 行业竞争情况 |
3.2.3 替代品威胁 |
3.2.4 客户讨价还价情况 |
3.2.5 供应商讨价还价情况 |
3.3 竞争对手分析 |
3.3.1 国内外展馆情况 |
3.3.2 展馆具体情况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战略选择 |
4.1 SWOT分析 |
4.1.1 展馆优势分析 |
4.1.2 展馆劣势分析 |
4.1.3 展馆机会分析 |
4.1.4 展馆威胁分析 |
4.1.5 SWOT分析矩阵 |
4.2 基本战略选择 |
4.3 差异化战略 |
4.3.1 会展组合模式经营(自办展+引入展) |
4.3.2 智慧展馆建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略实施 |
5.1 目标细化和分解 |
5.1.1 明确展馆定位和制定阶段发展计划 |
5.1.2 革新经营思维和提升展馆利用率 |
5.1.3 打造“线上线下+对内对外”展会 |
5.2 资源调动配置 |
5.2.1 优化机构职能和健全各管理制度 |
5.2.2 注重展馆营销和促销战略 |
5.2.3 建设展馆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 |
5.2.4 改善及优化展馆服务软件和设施硬件 |
5.2.5 加强人才培养和探索产学研合作 |
5.2.6 丰富增值服务和打造展馆平台功能 |
5.3 评价管理体系建设 |
5.3.1 评价调查体系 |
5.3.2 展馆标准体系 |
5.3.3 财务管理体系 |
5.3.4 企业管理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广交会展馆A区各展厅参数 |
附件2 :广交会展馆B区各展厅参数 |
附录3 :广交会展馆C区各展厅参数 |
附录4 :展览现场服务质量调查问卷(主办单位) |
附录5 :展览现场服务质量调查问卷(参展商)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体验经济下艺术介入会展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关于艺术介入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3.2 关于会展空间设计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实地调查法 |
1.4.2 文献研究法 |
1.4.3 多案例研究法 |
1.4.4 归纳总结法 |
1.4.5 跨学科研究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析与基础理论研究 |
2.1 体验经济 |
2.1.1 体验经济概念 |
2.1.2 体验经济下的消费行为 |
2.2 会展空间及其设计 |
2.2.1 会展发展历史 |
2.2.2 会展设计演变 |
2.3 会展设计现状 |
2.3.1 国外会展设计现状 |
2.3.2 国内会展设计现状 |
2.4 艺术介入相关概念 |
2.5 审美泛化 |
2.6 体验经济与艺术介入 |
2.7 艺术与会展 |
2.8 艺术介入与会展设计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艺术介入会展空间案例调研与分析 |
3.1 2019亚洲设计管理论坛暨生活创新展(ADM展) |
3.1.1 会展基本情况介绍 |
3.1.2 艺术装置 |
3.1.3 艺术装置分布位置 |
3.1.4 艺术与会展空间环境 |
3.1.5 会展活动 |
3.2 2019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 |
3.2.1 会展基本情况 |
3.2.2 艺术空间 |
3.2.3 艺术活动 |
3.2.4 艺术空间分布位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艺术介入会展空间分析 |
4.1 艺术介入会展空间形式类型 |
4.1.1 物质性展示 |
4.1.2 艺术活动 |
4.1.3 艺术改造空间环境 |
4.2 艺术介入会展空间影响因素 |
4.2.1 空间因素 |
4.2.2 活动人群因素 |
4.3 艺术介入会展空间特性 |
4.3.1 商业性 |
4.3.2 互动性 |
4.4 会展的总体艺术规划设计 |
4.4.1 强调空间的设计 |
4.4.2 新颖的艺术形式 |
4.4.3 统一的整体形象 |
4.5 单元会展的艺术规划设计 |
4.6 会展各功能空间的艺术规划设计 |
4.6.1 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 |
4.6.2 展览空间的艺术介入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艺术艺术介入会展空间设计策略与设计原则 |
5.1 艺术介入会展空间设计策略 |
5.1.1 紧扣会展主题 |
5.1.2 “动”“静”结合——多形式艺术介入协调搭配 |
5.1.3 各功能空间均衡 |
5.1.4 把控“质”与“量” |
5.2 设计原则 |
5.2.1 以人为本 |
5.2.2 统一性 |
5.2.3 经济实用与美观相统一 |
5.2.4 绿色会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艺术介入会展空间设计实践——2019年第五届中东欧博览会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背景 |
6.1.2 项目解读 |
6.2 设计前期 |
6.2.1 前期准备 |
6.2.2 设计思路 |
6.2.3 艺术介入概念策划 |
6.3 艺术介入规划设计 |
6.3.1 艺术主题设定 |
6.3.2 艺术介入详细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场域视角下当代华语艺术电影参展传播模式研究 ——以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艺术电影概念 |
1.3.2 华语艺术电影的文本研究 |
1.3.3 华语艺术电影的发行研究 |
1.3.4 华语艺术电影的放映研究 |
1.3.5 华语艺术电影海外传播研究 |
1.3.6 电影节展研究 |
1.3.7 布尔迪厄场域相关理论阐述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5.4 经验总结法 |
2 华语艺术电影历史沿革 |
3 当代华语艺术电影参展现状分析 |
3.1 节展现状分析 |
3.1.1 节展具体分类 |
3.1.2 节展作用分析 |
3.1.3 节展影响分析 |
3.2 参展比较分析 |
3.2.1 文本类型比较 |
3.2.2 市场效应比较 |
4 场域理论下电影节传播模式分析 |
4.1 场域-秩序规则 |
4.1.1 评奖-权力结构 |
4.1.2 展映-新旧更迭 |
4.1.3 论坛-文化中介 |
4.2 资本-市场流通 |
4.2.1 市场-资本变现 |
4.2.2 创投-价值升级 |
4.3 惯习-受众分析 |
4.3.1 参与-互动社交 |
4.3.2 典礼-仪式推广 |
5 当代华语艺术电影参展传播问题 |
5.1 权力关系问题 |
5.1.1 权威水准不高 |
5.1.2 更迭推动不足 |
5.1.3 政策导向局限 |
5.2 资本关系问题 |
5.2.1 参与热度虚高 |
5.2.2 资本比例失衡 |
5.3 惯习关系问题 |
5.3.1 艺术品质问题 |
5.3.2 形象塑造问题 |
6 当代华语艺术电影参展传播策略 |
6.1 权力关系策略 |
6.1.1 提升权威水准 |
6.1.2 优化展映策略 |
6.1.3 注重文化匹配 |
6.2 资本关系策略 |
6.2.1 增设扶持环节 |
6.2.2 调节效益比率 |
6.3 惯习关系策略 |
6.3.1 艺术品质策略 |
6.3.2 形象塑造策略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10)我国政府主导型会展品牌塑造与提升研究 ——以“敦煌文博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
六、理论依据 |
第一章 会展业的发展及品牌塑造 |
第一节 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概述 |
第二节 会展及会展品牌塑造的内在逻辑 |
第三节 会展品牌塑造与提升的意义 |
第二章 敦煌文博会品牌诉求与推广 |
第一节 敦煌文博会会展品牌概况 |
第二节 敦煌文博会客流量分析 |
第三节 敦煌文博会的组织与运营机构 |
第四节 敦煌文博会与杭州文博会品牌传播效果对比分析 |
第五节 敦煌文博会品牌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
第三章 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过程与传播效果分析 |
第一节 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问卷设计及样本采集 |
第三节 数据分析 |
第四节 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存在的问题与提升策略 |
第一节 多元主体:共同建构会展品牌 |
第二节 以整合营销传播与跨界营销的视野强化会展品牌推广 |
第三节 互联网+会展的关系构造 |
第四节 会展品牌关系的社会化建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编号 |
四、浙江参展成本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东莞市茶山镇食品产业特色小镇建设研究[D]. 谢惠卿.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基于媒体舆情分析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影响研究[D]. 张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青岛养老产业博览会营销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 马岳东.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6]展览会对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D]. 林春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0(08)
- [7]广交会展馆经营战略研究[D]. 崔颖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体验经济下艺术介入会展空间设计研究[D]. 宋玲.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9]场域视角下当代华语艺术电影参展传播模式研究 ——以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例[D]. 刘润泽.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10]我国政府主导型会展品牌塑造与提升研究 ——以“敦煌文博会”为例[D]. 金雨荔.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