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一些区域岩石物理性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一奇,何忱,姚池,杨建华,周创兵[1](2021)在《超临界CO2在高温裂隙岩体中的热交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超临界CO2(Supercritical CO2,简称scCO2)额外的地质封存效益,将scCO2替代水,作为深部地热开采的工作流体的设想,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开展高温裂隙岩体中流体运动和热交换过程的模拟研究,对于理解深部地热开采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充分考虑scCO2热物理性质随压力和温度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三维裂隙网络显式描述的复杂高温裂隙岩体scCO2热-流耦合模型。通过与热流耦合作用下的二维单裂隙模型的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对scCO2在复杂三维随机裂隙岩体的渗流和热交换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贯通的裂隙网络通道是scCO2的主要流动路径,在贯通的裂隙簇中会出现明显的优势流,突破现象最早在贯通裂隙簇中产生,scCO2流体对压力非常敏感,选择合适的注入压力能显着增加热交换效率和降低流动难度。模拟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很好地展现裂隙岩体换热过程的非均质特性和结构面控制特性,可作为评价scCO2采热过程的有效工具。
石宇,宋先知,李根生,许富强,崔启亮[2](2021)在《多分支井地热系统CO2与水的取热效果对比》文中认为多分支井地热系统是开采地热资源的新方法,具有单井注采循环、井眼与储层接触面积大、井眼与裂缝沟通能力强等优势,其中取热工质的采热能力与稳定性是决定地热系统取热效果的关键因素。为了深入分析CO2与水两种常见工质的取热效果,建立了多分支井地热系统井筒—储层耦合的流动传热模型,数值模拟了中、高温热储条件下,CO2与水在多分支井地热系统储层和井筒中的流动传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 CO2在中心保温管上返过程中会降压膨胀做功,产生显着温降效应,温度降低超过60℃;(2) CO2在中心保温管和环空内密度差异大,产生的浮力作用可实现自主循环取热;(3)在150~200℃的中温储层中,当CO2的注入质量流量为水的2.6倍时,CO2和水从储层中采出的热量相当,但CO2的浮力作用优势明显,具有更好的取热效果;(4)在超过200℃的高温储层中,水的黏度降低、热容升高、密度差异增大,其取热功率显着高于CO2,并且水的循环压力损耗明显降低,减弱了CO2的浮力作用优势,因此水具有更好的取热效果。结论认为,流动传热模型和数值模拟证实不同温度地热地区应选用不同工质类型取热,为下一步地热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林鹏,许广璐,许振浩,余腾飞,邵瑞琦[3](2021)在《基于岩石矿物光谱原位测试的隧道内蚀变带快速识别方法》文中认为隧道施工遭遇蚀变带时容易发生塌方、大变形、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蚀变带原位快速判识对隧道施工风险控制与灾害防控等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基于岩石矿物光谱测试技术提出了一种隧道内蚀变带原位快速判识方法:基于宏观地质特征分析,建立隧址区光谱库;在隧道内进行原位光谱数据采集,采用包络线去除法进行预处理;采用光谱角匹配法(SAM)识别蚀变矿物成分,采用全约束最小二乘法(FCLS)提取蚀变矿物含量信息,并利用所提取的蚀变矿物信息判识蚀变带类型和蚀变程度.方法成功应用于新疆YE工程,有效判识了隧道内绿帘石化和浊沸石化蚀变带.
赵泽霖,李俊建,张鹏鹏[4](2021)在《蒙古东部道尔脑德矿集区成矿作用及找矿标志》文中提出蒙古国东部省道尔脑德地区于侏罗纪—早白垩世火山活动频繁,形成道尔脑德火山机构,发育基性-酸性双峰式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夹有陆源碎屑岩。同期该区域由挤压到伸展的构造体制转变,构造-岩浆热作用强烈,发生大规模成矿作用,形成与火山热液有关的铀-贱金属-金-萤石矿床成矿系列。文章在分析不同矿床成因类型、成矿时代及成矿温度基础上,系统总结该矿集区铀-贱金属-金-萤石矿床系列成矿作用。综合分析矿床产出背景、岩矿关系及各类控矿要素基础上,提出围岩、蚀变、构造、地球化学及岩石物理等方面的找矿标志。
张岚峰[5](2021)在《鄂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后土壤性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漠化是西南喀斯特地区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大规模“退耕还林”等生态政策的实施背景下,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取得了良好成效。然而,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性质的演变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晰,相关研究对喀斯特地区政策生态环境、水土防止及政策实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鄂西南喀斯特不同植被类型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岩性及环境因子影响下土壤性质的控制性因素,解析植被恢复背景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喀斯特地区土壤性质演变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碳酸盐岩发育的土壤具有富钙镁和易风化溶蚀的特性,导致喀斯特地区表层(0~15cm)土壤养分有机碳、总氮和砂粒含量高于非喀斯特地区,粘粒则相反。浅薄的土壤层使喀斯特地区单位土体养分总量有限且有效性低。耕作活动会显着(p<0.05)加剧土壤养分的流失,非喀斯特地区则还会导致粘粒增加和砂粒的减小,进一步增加了极端气候下(特别是暴雨引发的洪水)粘粒流失的风险。岩性差异导致土壤性质变化的主控因子不一致,喀斯特地区裸岩率解释了土壤性质63.6%的变异,与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呈显着(p<0.05)正相关关系。非喀斯特地区除了土地利用类型外(43.8%),海拔(27.5%)梯度上温度的差异也对土壤性质变化产生重要影响,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温度减少了凋落物的产生和有机物的分解速率,导致有机碳和总氮积累量增加。因此,对区域尺度土壤性质的预测需要关注岩性等环境因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2)相对于耕地,经过15年左右的植被恢复后,人工林和撂荒两种恢复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得到了显着提升,但与次生林土壤养分仍存在较大差异。人工林和撂荒地之间土壤养分含量无显着性差异,意味着短期的恢复方式无法判定哪种方式更有利。海拔是影响植被恢复背景下土壤养分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耕地所有土壤养分指标与海拔均无相关性,意味着人为因素可能是主要驱动因子。人工林和撂荒地土壤养分整体上表现出随海拔增加养分含量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海拔梯度植被恢复导致的生物量差异(即低海拔地区植被恢复效果优于高海拔地区)是可能的影响因素。综上所述,植被恢复有利于养分的提升,且受到海拔的影响。(3)相较于其他三种土地利用类型,次生林表层土壤孔隙性质(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土壤质地(砂粒和粉粒)及容重与其他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均存在显着差异。植被恢复过程中环境因子对土壤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人工林和撂荒地中海拔和温度对土壤性质尤其是质地影响显着(p<0.05),随海拔的升高粘粒含量减小而砂粒含量增加。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较小,人工林和撂荒地土壤物理性质指标与耕地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序列的监测。
张霖洲[6](2021)在《平顶山八矿异常地热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文中研究表明
何明[7](2021)在《高温裂隙岩体力学及剪切渗流特性研究》文中指出
冯上鑫[8](2021)在《基于钻孔过程机-岩相互作用机制的岩体力学参数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钻孔作业作为岩土工程中最早与岩体接触的施工工序,在钻具与岩体的相互作用下,钻具响应信息能综合反映岩体力学特征,可为定量评价地层岩体力学参数提供新的原位测试方法。而如何揭示钻孔过程中岩石破碎特征和隐藏的机-岩信息互馈机制是评估地层岩体力学参数的关键。本文采用室内钻孔破碎试验和理论分析开展了室内岩石破碎特征和机-岩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原位钻孔试验提出了地层岩体力学参数识别方法,并通过德厚水库工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室内岩石压痕试验,揭示了岩石贯入破碎程度动态划分和裂纹扩展规律,建立了考虑岩石贯入破碎特征的三维岩石贯入破碎模型,获得了最大贯入压力与岩石贯入破碎程度的复杂幂函数关系;确定了不同加载条件下的(锥形压头、球形压头以及贯入速率)下的岩石贯入破碎特征(破碎表面积、最大压痕深度、最大贯入压力)变化。(2)基于自主研发的室内岩石旋切破碎装置研究了不同加载压力和钻头角度下的岩石旋切破碎特性和机-岩相互作用机制,揭示了岩石旋切破碎过程中钻头扭矩线性变化规律,推导了切割扭矩与岩体固有属性(摩擦系数和岩石切割比能)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了钻进过程中钻头三维螺旋运动轨迹方程;确定了岩石旋切破碎重量和尺寸分布的控制因素分别为岩石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3)研发了适用于复杂施工环境的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复杂施工环境下钻具数据(加载压力、旋转速度、旋转扭矩以及钻进速度等)的实时监测、远程传输、智能预处理(数据降噪、无效数据剔除等)以及可视化展示,建立了基于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地层岩体参数的表征方法,可实时显示地层岩体信息分布。(4)提出了不随钻进过程中钻具参数变化的钻进贯入指数,通过机岩相互作用机理推导了该指数与岩体力学参数(摩擦系数和岩石切割比能)的正相关关系,提出了基于钻进贯入指数和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地层岩体力学参数识别方法。基于原位钻孔试验,系统性研究了钻具参数(加载压力、旋转速度及钻进速度)与钻进比能的相关关系,构建了钻进比能修正模型,发现最优钻进速率出现在钻进比能第二次降低的最低点。(5)提出了一种以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为主,跨孔电阻率CT等为辅的岩溶分布综合探测方法,成功探测了德厚水库溶洞分布和沿钻孔分布的岩体信息。基于深度置信网络定性分析了地层结构信息(钻进速率、电阻率、声波以及透水率)与灌浆量的相关关系,验证了基于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地层岩体力学参数识别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有效性。
邓力濠[9](2021)在《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一直是森林生态功能研究的热点。流域尺度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价多采用水文模型或者基于林地实测定量结果的外推。但水文模拟涉及复杂的生态水文过程,数据需求量大,模拟调参费时,并伴有模型不确定性问题。目前基于林地实测定量结果的外推多根据流域不同植被类型面积进行简单的外推计算。由于水文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具有高度的时空异质性,简单地将林地尺度水源涵养功能定量结果上推至流域尺度会造成严重偏差,无法反映流域真实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针对林地到流域尺度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的难题,本研究以岷江上游杂谷脑流域为例,构建基于环境因子的林地-流域水源涵养功能转换模型,实现流域尺度水源涵养功能的快速评价和预测。首先通过建立30个标准样地,采集地被物和土壤样本,采用浸水法和环刀法实验测量地被物和土壤水源涵养参数,定量林地尺度森林地被物及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其次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手段筛选与地被物和土壤层水源涵养相关的环境因子;最后建立基于环境因子的森林地被物和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模型,预测流域尺度森林水地被物和土壤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布。本研究将为岷江上游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森林恢复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流域植被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不同植被类型恢复演替阶段不同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林内植被组成和林下植被特征有明显差异。天然针叶林优势树种为岷江冷杉,平均林龄在90年以上,其树高、胸径和冠幅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森林;人工天然针阔混交林优势树种为云杉、白桦等,主要分布于海拔2700m-3200m区域,林地郁闭度降低、质量和功能下降、植被组成相对退化。(2)在流域尺度上,混交林分布最广,占流域面积比例为25.43%,主要分布于2500m-4500m海拔范围,以阳坡分布为主;其次为高山草甸和常绿针叶林,分别占流域植被面积的16%和13.42%。其中高山草甸95%以上分布于海拔3500m-4500m区域,常绿针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2500m-3500m区域,以阴坡和半阴坡分布为主。(3)不同植被类型地被物蓄积量存在显着差异,使其最大持水量也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天然针叶林地被物蓄积量最大,其最大持水量也最高。天然林与人工林相比,天然林地被物的有效拦蓄量平均值高于人工林,约为人工林的1.24倍,整体天然林地被物水源涵养能力更强。在5种天然林中,天然针叶林地被物持水性能最强,其次为天然针阔混交林,而天然常绿阔叶林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都最低,这主要与它较低的蓄积量有关。在4种人工林间,地被物有效拦蓄量和最大持水量存在显着性差异,高郁闭度人工林的林分结构较其他类型人工林更加完整,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明显高于其他人工林。有效拦蓄率与最大持水量和自然含水率相关,不受蓄积量的影响,所有植被类型间无显着差异。(4)天然林土壤最大持水量和吸持贮水量明显高于人工林,而滞留贮水量无显着性差异。天然针叶林持水能力最强,人工林中人工天然针阔混交林的滞留贮水量最大。鉴于林地水源涵养的主体为土壤层,在人工造林时采用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种植方式,将有利于改善林分结构,增加人工林下植物的多度和丰富度,提高人工林拦蓄降水的能力。(5)基于流域环境因子建立的森林水源涵养尺度上推模型中,地被物蓄积量模型R2最高达到0.91(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6.5%-7.4%;地被物自然含水率模型R2最高达到0.909(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5.69%-8.35%;地被物最大持水率模型R2最高达到0.877(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4.67%-7.22%;地被物有效拦蓄量模型R2最高达到0.852(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5.62%-6.56%;0-30cm土壤最大持水量模型R2最高达到0.888(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5.14%-5.72%;0-30cm土壤吸持储水量模型R2最高为0.846(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5.13%-6.22%;0-30cm土壤滞留储水量模型R2最高为0.915(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3.51%-10.19%。该类模型的建立,为实现林地-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尺度转换以及无水源涵养功能实测数据的区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预测提供了有效的评价工具。
邵帅[10](2021)在《原状黄土复杂应力条件的震陷机理与动力响应特性》文中指出黄土高原地处南北地震带,地震曾造成大量滑坡、震陷等地质灾害。黄土的动力响应特性、震陷机理与破坏特征研究是当前岩土工程的难点与焦点。本文综合利用复杂应力条件下原状黄土动扭剪试验和离心机振动台原状黄土模型试验等方法,分析了原状黄土的动力响应加速度、剪切变形、震陷变形、土体内裂隙发育、动力剪切破坏以及离心振动模型浅层黄土破坏变形规律、震陷变形特性和潜在裂缝滑移破坏模式。研究成果取得如下认识:(1)通过复杂应力条件下均压固结和偏压固结原状黄土动扭剪试验,测试分析了不同中主应力比情况下动模量、阻尼比的变化规律及动强度曲线。建立了最大动剪切模量、构度和固结围压三者的关系表达式。揭示了复杂应力条件下扭转剪切作用下黄土试样产生了两组相交剪切破坏面,且破坏状态与原黄土裂隙裂缝密切相关,破坏面之间的土单元保持了原状结构。(2)建立了黄土震陷与动应力、振次、固结围压、构度的关系,分析了三向主应力固结下黄土三维应变特征,得到了复杂应力条件下原状黄土动力特性变化规律。不同中主应力比条件下黄土的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对动剪应变的变化规律相似,且在破坏标准条件下趋于一致。揭示了动剪切模量随动剪应变的衰减变化关系和动弹性剪切屈服强度与固结平均球应力之间的关系(3)系统研究复杂应力条件下原状黄土动扭剪特性,揭示不同中主应力比条件下黄土的动剪切屈服与破坏强度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中主应力比固结条件下黄土的动剪切破坏强度与固结平均球应力关系。动力剪切作用下黄土剪切变形屈服状态和破坏状态在应力空间存在屈服面和破坏面且动力剪切破坏面位于静力剪切破坏面内。(4)原状黄土边坡模型试验揭示了黄土震陷和剪切的变形发展。相同激震作用下,不同含水率与坡比对黄土边坡不同土层的动力变形与动力放大系数影响不同。不断发育的张拉裂隙与裂缝形成了渗水通道和潜在滑移面。表明历史上强震作用下,裂缝发展为天然黄土边坡滑坡产生提供了滑动面条件。(5)揭示了原状黄土地基的地震动响应规律以及震陷特性。相同激震作用下,地基含水率越低,放大效应越明显;不同激震作用下地基模型均产生震陷变形累积发展。地震烈度、地层厚度、含水率是导致黄土地基产生震陷变形的主要原因。地震作用下剪切变形和震陷沉降相互作用引起土体裂缝动力响应发育,地基浅层剪切破坏严重,从内到外土结构破坏塌陷,内部贯通式裂缝扩展发育。
二、中国一些区域岩石物理性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一些区域岩石物理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超临界CO2在高温裂隙岩体中的热交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学模型 |
1.1 基本假设 |
1.2 控制方程 |
1.2.1 渗流场控制方程 |
(1)基质渗流方程 |
(2)裂隙渗流方程 |
1.2.2 温度场控制方程 |
(1)基质能量守恒方程 |
(2)裂隙能量守恒方程 |
1.3 耦合关系 |
(1)密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关系: |
(2)热容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关系: |
(3)动力黏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
1.4 模型验证 |
2 scCO2在三维复杂高温裂隙岩体中的渗流和热交换过程模拟 |
2.1 计算网格的建立 |
2.2 计算条件和参数 |
2.2.1 模型参数 |
2.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1)渗流场: |
(2)温度场: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渗流场 |
3.2 温度场 |
3.3 注入压力的影响 |
3.3.1 出口平均温度Tout |
3.3.2 出口流量(Qout)和流动阻抗(Fi) |
4 结语 |
(2)多分支井地热系统CO2与水的取热效果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井筒—储层耦合流动传热模型建立 |
1.1 流动传热数学模型 |
1.1.1 地热储层热流固耦合模型 |
1.1.2 井筒流动传热模型 |
1.2 CO2与水的物性方程 |
1.3 数值模拟几何模型 |
1.4 有限元网格划分 |
1.5 边界条件设置 |
2 CO2与水的对比 |
2.1 物理性质对比 |
2.2 流动性能对比 |
3 中温储层CO2与水的取热效果对比 |
3.1 温度分布规律 |
3.2 压力变化规律 |
3.3 取热功率对比 |
3.4 物理性质对比 |
4 高温储层CO2与水的取热效果对比 |
4.1 温度变化与取热功率对比 |
4.2 压力变化规律 |
4.3 物理性质对比 |
5 结论 |
符号说明 |
(3)基于岩石矿物光谱原位测试的隧道内蚀变带快速识别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隧道内蚀变带原位快速识别方法 |
1.1 宏观地质特征分析 |
1.2 隧址区光谱库构建 |
1.3 光谱预处理 |
1.4 岩石矿物定性分析 |
1.5 岩石矿物定量分析 |
2 工程应用与方法验证 |
2.1 宏观地质特征分析及光谱库构建 |
2.2 岩石矿物定性与定量分析 |
2.3 方法验证 |
2.4 讨论 |
3 结论 |
(4)蒙古东部道尔脑德矿集区成矿作用及找矿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成矿地质背景 |
2 矿床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
2.1 铀矿化 |
2.2 贱金属矿化 |
2.3 金矿化 |
2.4 萤石矿化 |
3 道尔脑德矿集区成矿作用分析 |
4 找矿标志 |
4.1 地质标志 |
4.2 地球化学标志 |
4.3 岩石物理标志 |
5 结语 |
(5)鄂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后土壤性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西南喀斯特环境系统特征 |
1.2.2 石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3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及研究现状 |
1.2.4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目标和内容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 |
2.2.2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
2.2.3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
2.2.4 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 |
第3章 不同岩性背景下土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1 主要环境因子差异 |
3.2 不同岩性次生林和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比 |
3.3 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主控因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植被恢复后喀斯特地区土壤养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4.1 主要环境因子 |
4.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差异 |
4.3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养分变化影响因素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植被恢复后喀斯特地区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5.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物理性质 |
5.2 主要影响因素 |
5.3 土壤理化性质相互关系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钻孔过程机-岩相互作用机制的岩体力学参数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地质钻头类型分析 |
1.2.2 随钻监测装置统计及分析 |
1.2.3 钻进过程中机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1.2.4 钻孔岩石破碎模型统计及分析 |
1.2.5 钻孔岩石破碎在工程应用分析 |
1.2.6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4 主要创新点 |
2 基于压痕试验的岩石贯入破碎机理研究 |
2.1 岩石压痕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1 岩石物理性质 |
2.1.2 试验设备和方法 |
2.2 岩石贯入过程中破碎阶段 |
2.2.1 压缩破碎阶段 |
2.2.2 裂纹扩展阶段 |
2.2.3 岩石贯入破碎阶段 |
2.3 岩石贯入参数对岩石贯入破碎的影响 |
2.4 三维岩石贯入破碎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旋转切割试验的岩石旋切破碎机理研究 |
3.1 岩石切割破碎试验材料及方法 |
3.1.1 岩石物理性质 |
3.1.2 试验设备和方法 |
3.2 岩石切割破碎过程中加载压力与扭矩相关性研究 |
3.3 岩石切割破碎过程中机岩相互作用 |
3.4 岩石切割参数对岩石切割破碎效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原位钻孔试验的岩体力学参数识别研究 |
4.1 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 |
4.1.1 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功能 |
4.1.2 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数据处理流程 |
4.1.3 钻进过程实时监测系统显示界面 |
4.2 基于原位钻孔试验的机-岩参数相关性研究 |
4.2.1 现场原位钻孔试验 |
4.2.2 原位钻孔机岩参数相关性分析 |
4.3 基于机岩参数映射关系的地层岩体力学参数评价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5 地层岩体参数识别方法的工程应用与验证 |
5.1 德厚水库工程概况 |
5.1.1 工程地质 |
5.1.2 工程问题 |
5.2 基于地层岩体参数识别方法的岩溶分布探测 |
5.2.1 德厚水库岩溶分布探测方法 |
5.2.2 德厚水库岩溶分布探测方法步骤 |
5.2.3 基于地层岩体参数识别方法的岩溶分布探测分析 |
5.3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地层岩体参数识别方法有效性验证 |
5.3.1 深度置信网络模型构建 |
5.3.2 地层岩体参数识别方法有效性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
二、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9)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内外研究 |
1.2.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进展 |
1.2.3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多尺度内涵 |
1.2.4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计量方法 |
1.2.5 森林水源涵养影响因子及尺度转换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流域地形地貌特征 |
2.2.1 海拔空间分布特征 |
2.2.2 坡度坡向空间分布特征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2.5 植被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3.1.1 地形数据 |
3.1.2 气象数据 |
3.1.3 土壤数据 |
3.1.4 植被数据 |
3.1.5 土地覆盖数据 |
3.1.6 小结 |
3.2 流域植被调查与采样 |
3.2.1 样地设置 |
3.2.2 样地植被调查 |
3.2.3 地被物及土壤样本的采集 |
3.3 实验室测量 |
3.3.1 地被物生态水文指标测定 |
3.3.2 土壤层生态水文指标测定 |
3.4 森林水源涵养影响因子分析 |
3.4.1 森林水源涵养影响因子的确定 |
3.4.2 回归分析与相关性分析 |
3.4.3 因子分析 |
3.5 森林水源涵养尺度上推模型建立 |
第四章 流域森林特征分析 |
4.1 林地尺度森林特征分析 |
4.2 流域尺度森林特征分析 |
4.2.1 植被的垂直分异 |
4.2.2 植被的坡向分异 |
4.2.3 植被的坡度分异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地尺度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定量分析 |
5.1 地被物水源涵养定量分析 |
5.1.1 不同植被类型地被物蓄积量差异 |
5.1.2 不同植被类型地被物持水能力 |
5.2 土壤水源涵养定量分析 |
5.2.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容重 |
5.2.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孔隙度 |
5.2.3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持水能力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尺度上推及空间分布 |
6.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影响因子计算 |
6.1.1 气候因子 |
6.1.2 地形因子 |
6.1.3 植被因子 |
6.1.4 土壤因子 |
6.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影响因子分析 |
6.2.1 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
6.2.2 因子分析 |
6.3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尺度上推预测模型及验证 |
6.3.1 地被物水源涵养功能预测模型及验证 |
6.3.2 土壤水源涵养功能预测模型及验证 |
6.4 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空间分布 |
6.4.1 地被物水源涵养空间分布 |
6.4.2 土壤水源涵养空间分布 |
6.5 讨论 |
6.5.1 地被物水源涵养指标尺度上推模型 |
6.5.2 土壤水源涵养指标尺度上推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特色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原状黄土复杂应力条件的震陷机理与动力响应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黄土震陷破坏研究现状 |
1.2.2 黄土动剪切特性研究现状 |
1.2.3 动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
1.2.4 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2.5 土体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问题 |
2 原状结构性黄土动力特性分析 |
2.1 概述 |
2.2 试验简介 |
2.2.1 设备简介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样制备 |
2.2.5 试验方案及步骤 |
2.3 结构性黄土的动应力应变特性 |
2.3.1 骨干曲线 |
2.3.2 动剪切模量 |
2.3.3 阻尼比 |
2.3.4 黄土循环动扭剪强度与破坏模式 |
2.5 结构性黄土动强度特性 |
2.5.1 概述 |
2.5.2 循环扭剪作用下黄土的动强度特性 |
2.5.3 黄土的动强度指标分析 |
2.6 结构性黄土动扭剪震陷特性 |
2.6.1 震陷特性 |
2.6.2 动扭剪试验条件下原状黄土震陷特性 |
2.6.3 循环振次对黄土震陷变形的影响 |
2.6.4 含水率对黄土震陷变形的影响 |
2.6.5 固结围压对黄土震陷变形的影响 |
2.7 结构性黄土震陷系数经验公式 |
2.7.1 黄土震陷系数经验公式的推导 |
2.7.2 黄土震陷系数经验公式的验证 |
2.8 本章小结 |
3 复杂应力条件下原状黄土的动剪切屈服和破坏强度研究 |
3.1 概述 |
3.2 复杂静应力条件下黄土的动剪切特性 |
3.2.1 试样的应力状态 |
3.2.2 试验介绍 |
3.3 不同中主应力比黄土的动剪切特性 |
3.3.1 动剪应力与动剪应变骨干曲线 |
3.3.2 动剪切模量变化规律 |
3.3.3 动阻尼比变化规律 |
3.3.4 动强度变化规律 |
3.3.5 动屈服条件变化规律 |
3.4 固结应力条件、含水率对黄土动力特性的影响 |
3.4.1 不同固结围压黄土的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 |
3.4.2 固结应力对动模量、阻尼比的影响 |
3.4.3 不同含水率下黄土的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 |
3.4.4 含水率对动模量、阻尼比的影响 |
3.5 应力空间中黄土的强度变化规律与动剪切的破坏模式 |
3.5.1 应力空间中黄土的强度变化规律 |
3.5.2 循环动剪切的破坏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4 原状黄土离心模型试验动力响应分析 |
4.1 黄土动力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 |
4.1.1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原理 |
4.1.2 模型试验材料 |
4.1.3 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相似关系设计 |
4.1.4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模型制作 |
4.1.5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模型箱的选择 |
4.1.6 试验步骤 |
4.2 离心模型试验黄土边坡动力响应特征 |
4.2.1 加速度响应特征 |
4.2.2 动力响应高程效应与趋表效应 |
4.2.3 模型加速度反应谱 |
4.3 数值模拟黄土边坡动力响应特征 |
4.3.1 计算原理 |
4.3.2 黄土边坡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
4.4 黄土边坡的震陷变形破坏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原状黄土地基动力离心模型震陷变形研究 |
5.1 试验概况介绍 |
5.2 黄土地基离心动力响应特征 |
5.2.1 黄土地基加速度响应 |
5.2.2 黄土地基的加速度放大效应 |
5.2.3 输入峰值加速度对模型动力响应的影响 |
5.2.4 离心加速度对模型动力响应的影响 |
5.2.5 含水率对模型动力响应的影响 |
5.2.6 黄土地基模型加速度反应谱 |
5.3 地基离心动力数值模型研究 |
5.3.1 黄土地基数值建模及计算参数 |
5.3.2 黄土地基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
5.3.3 黄土震陷系数经验公式与黄土地基震陷量计算方法 |
5.3.4 黄土地基震陷变形分布特征 |
5.4 黄土地基的震陷变形破坏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中国一些区域岩石物理性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超临界CO2在高温裂隙岩体中的热交换研究[J]. 杨一奇,何忱,姚池,杨建华,周创兵.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1(06)
- [2]多分支井地热系统CO2与水的取热效果对比[J]. 石宇,宋先知,李根生,许富强,崔启亮. 天然气工业, 2021(11)
- [3]基于岩石矿物光谱原位测试的隧道内蚀变带快速识别方法[J]. 林鹏,许广璐,许振浩,余腾飞,邵瑞琦.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21(05)
- [4]蒙古东部道尔脑德矿集区成矿作用及找矿标志[J]. 赵泽霖,李俊建,张鹏鹏. 地质找矿论丛, 2021(03)
- [5]鄂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后土壤性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岚峰.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6]平顶山八矿异常地热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D]. 张霖洲.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7]高温裂隙岩体力学及剪切渗流特性研究[D]. 何明.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8]基于钻孔过程机-岩相互作用机制的岩体力学参数识别研究[D]. 冯上鑫.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9]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的研究[D]. 邓力濠.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原状黄土复杂应力条件的震陷机理与动力响应特性[D]. 邵帅.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