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图书馆藏书采购工作的误区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丁鑫[1](2019)在《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探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的由来、特点与发展现状,介绍了大数据与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结合的作用,研究了大数据在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构建方法。
司莉,何依[2](2017)在《2011年以来我国图书馆开放采购研究进展及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放采购作为一种全新的采购模式,颠覆了传统文献采购流程。文章在全面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开放采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对开放采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开放采购概念与推广、开放采购要素及实施对策、国内开放采购模式、国外开放采购模式、基于图书馆联盟的开放采购模式、开放采购相关技术研究6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图书馆的"彩云服务"、铜陵市图书馆的"馆店合一"、宁波市新华书店与图书馆的深入介入型合作3种模式的建设案例进行了分析。笔者提出了选用开放采购模式的建议,包括外文图书电子书可选用开放采购模式、图书馆宜选用具有本馆特色的开放采购模式、多馆可联合实施开放采购模式、图书馆可绘制读者触点旅程地图优化开放采购服务。
申雪倩[3](2015)在《唐山学院学生学习风气问题研究 ——基于图书馆图书流转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高校的责任就是对学生施行优质教育,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资料中心,肩负着为教学及科研提供文献支持的重任,无疑是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属于一篇自拟课题的案例研究型论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比较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唐山学院的图书借阅数据进行汇总,并结合相关资料研究,归纳出本校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参考了部分其他高校的数据后发现,学生对图书类别的选择喜好有一定的相似性,借阅量最大的前几种书均包括工业技术、语言文字和文学这几类。同时随着所在院校性质及办学特色的不同,其他借阅量比较大的图书类别又会体现出各自的特点,例如,理工科院校学生借阅数理科学和化学类图书的比较多,财经院校学生借阅经济类图书的比较多,而综合性院校学生对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及哲学类图书的需要则高出其他院校。除去这些以外,各高校图书馆均有部分图书借阅率比较低,甚至出现了“零借阅”现象,比如农业科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等种类的图书,大部分非涉及此专业的院校借阅率都比较低,有的书甚至几年都没有学生借阅。这反映出大学生在图书借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过于关注专业课成绩;第二,功利化倾向影响学生阅读;第三,部分学生存在不良阅读习惯;第四,任课教师推荐书目未能发挥作用;第五,图书馆流通工作本身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第一,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第二,推进阅读去功利化;第三,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第四,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系;第五,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为了保证上述措施的顺利实施,还需要相应的有力的保障措施:第一,以学校为主体,改进学生评价方式;第二,坚持教育去功利化;第三,对图书馆给与各方面支持;第四,加强对任课教师要求;第五,加强图书馆员培训工作。在全文最后进行了总结,简要叙述论文内容,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指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
丛全滋,王学军,耿晓宁[4](2014)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每年用于数字资源建设的经费也在迅速增加。与此同时,有关数字资源的重复建设、停订改订、重建轻用、经费短缺等问题日趋突显,严重制约着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网页和问卷调查,并结合已有文献研究,提出了建规立制、整合OA资源、按需付费和共建共享等应对之策。
殷丹丹[5](2014)在《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一些方面仍然存在问题,这其中以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表现得最为明显,相比于发达国家的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我国在这方面的管理明显落后,如果任其长此发展,势必将影响到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良性发展,本文从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当前为其对策进行了积极探究。
胡红亮[6](2013)在《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学术着作在研究和学术交流过程中承担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学术着作进行评价的需求。然而相对于学术论文,无论是理论基础、模型搭建还是评价数据采集都处于较初级的阶段。本论文拟从学术着作的基础特性——可信度的评价研究入手,探讨对学术着作进行综合评价的思路和具体方法。论文首先分析和定义了学术着作及其可信度的基本含义。为简化研究过程、精确研究日标,在对比不同学术出版物之间差异和特点的基础上,得出了学术着作的含义,强调了学术着作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以及作为特殊的信息产品所具有的标准化、市场化特征。在定义学术着作可信度概念时充分考虑了可信度历史由来和发展的现实状况,明确了可信度是既包含本身特质又体现自身与受众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这一定义为后续的研究限定了方向。在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的前提下,论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描述了有关可信度、图书评价、信息资源评价等方面的进展和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两方面的案例和基础理论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一是对图书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从图书馆资源采购和馆藏评价的角度、从出版机构学术选题的角度、从科研评价的角度和国家资助或引导类图书评选活动的角度具体分析影响学术图书可信度及其影响力的因素和指标。二是对信息可信度评价的案例进行分析,主要借鉴了对网络信息资源可信度的评价指标建立和评价方法。在了解和总结上述几类案例的基础上,论文在第3章具体分析了学术着作的参与方(包括着作者、编辑加工者、传播者、评价者和受众等)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学术着作的产生、加工、传播和应用的流程,以初步了解学术着作的可信度所涉及到的因素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初选了建立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的指标体系,按照信息源、信息加工、信息传播和信息应用等几个方面用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建立了学术着作可信度的基本评价模型。在综合模型的基础上,论文将学术着作可信度的评价模型具体分为信源可信度、编辑制作可信度、传播可信度和应用可信度四个子模型,并分别建立其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采集与整理方法。为验证本文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和模型的有效性,论文第5章特选择了部分基础医学中超声医学学术着作进行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对模型进行了简化并对数据采集进行了简化处理,最后的结果基本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论文第6章主要分析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模型的具体应用,提出在出版前利用模型进行核心作者的评价及科研诚信档案的建立以提高信源和内容可信度、在出版中引入核心出版社的概念并加强对出版社学术编辑能力和传播能力的建设、在出版后增强对学术着作学术影响力的建设。为全面提高学术着作的可信度,论文还提出建立学术着作出版、传播和评价“三位一体”的模型设想,以全面解决学术着作出版难、发行难和评价难的状况。论文最后对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可以包括对学术着作进行综合评价和网络环境下对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付正芳[7](2012)在《医学类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图书馆采购工作直接影响图书馆馆藏质量。针对馆藏的不同种类的图书,在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所不同,应分别采取不同的采访策略。
邓珊妮[8](2011)在《走出图书招标采购“低价中标”误区》文中提出当前,高校图书馆在图书招标采购中,由于对这一新型的图书采购方法的实际运作经验不足,往往容易陷入"低价中标"误区。高校图书馆应该通过制定规范的采购合同和合理的评分标准,严格考察书商的实力,严把图书验收质量关等有效措施,走出"低价中标"误区,提高图书招标采购质量。
金胜勇[9](2010)在《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的发展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研究提供了迫切的要求。该研究旨在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概括,分析相关理论研究的主要范畴,梳理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形成以目标为逻辑起点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框架,并对其具体内容进行论证。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该研究提供了理论契机,实践的发展为该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已有的研究现状对该研究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论文共分九章,第三章到第八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三章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进行构建,第四章至第八章则主要论述目标导向型理论体系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概念和目标、相关理论、原则和机制、模式以及实现共建共享目标的保障等。该研究属理论研究,遵循演绎推理的一般逻辑对目标导向型理论体系进行构建,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表达。具体而言,主要使用文献法收集资料,使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资料。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除了采用文献法之外,“相关理论”部分计划使用德尔菲法做专家调查,“共建共享模式”部分使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做典型调查;在分析资料过程中,“理论体系类型”研究内容会使用比较法,“共建共享模式”特别是其中的““布局模式”、“共建模式”研究内容计划使用功能—结构分析法。研究表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包括的具体理论内容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概念、历史、目标等基本问题,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理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政策、法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机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方法、技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图书馆作为收藏和保存丰富文献信息资源、公开向公众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的社会机制,对信息资源所进行的共同选择、共同建设、共同组织、共同利用的社会活动,其目标是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合力建设并自由共享完整而不重复的信息资源体系,即“完整的学科拼图”。从理论发展来看,包括图书馆学五定律、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以及系统论、拥有与存取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相关理论,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起着重要的支撑、引导或借鉴作用。面向“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该坚持共建与共享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政府平衡为主、社会平衡和市场平衡为辅的动力机制,并坚持以科学的评估方法保证上述机制的实现。面向“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所应采取的管理模式是:在国务院下设一个全国信息资源建设委员会(或全国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直接负责各系统。各行业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所应采取的布局与共建模式应该是一个三级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即在在全国建立几个一级信息资源单位,按照学科构成来分工建设信息资源,目标是保证各学科的一次信息资源达到完整级、数字化。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以课题招标的形式建立若干二级信息资源单位,主要任务是建设二次、三次信息资源,开发各种专题数据库。,而其余众多的三级信息资源单位将不再承担信息资源的建设任务。其服务模式即共享模式应该是:一级单位和二级单位主要承担信息资源共建任务,而三级单位的信息服务将主要集中于检索服务、专题服务、推送服务等更深层次的服务形式,同时要负责收集用户的信息需求,反馈给一、二级单位以促进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为实现“完整学科拼图”的共建共享目标,要求深入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宏观环境和影响因素,加大共建共享的人文保障、法律与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论文的研究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构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第二,提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第三,确定了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李记旭[10](2009)在《我国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的研究动态与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我国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我国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的研究展望。
二、论图书馆藏书采购工作的误区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图书馆藏书采购工作的误区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2011年以来我国图书馆开放采购研究进展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我国开放采购研究成果的数量分布 |
3 我国开放采购研究的主题分析 |
3.1 开放采购概念与推广的讨论 |
3.1.1 开放采购相关概念辨析 |
3.1.2 开放采购的推广态度 |
3.2 开放采购要素及实施对策的研究 |
3.3 国内开放采购模式的研究 |
3.3.1 国内图书馆实践经验的总结 |
3.3.2 开放采购模式的对比分析 |
3.4 国外开放采购模式的研究 |
3.4.1 纸质图书开放采购模式 |
3.4.2 电子资源开放采购模式 |
3.5 基于图书馆联盟的开放采购模式研究 |
3.6 开放采购相关技术的研究 |
3.6.1 平台建设 |
3.6.2 大数据思维的结合 |
3.6.3 其他技术 |
4 我国图书馆开放采购案例分析 |
4.1 内蒙古图书馆“彩云服务”的借、采、藏一体化 |
4.1.1 借购流程 |
4.1.2 用户信用等级制度 |
4.1.3 模式特点 |
4.2 铜陵市图书馆的“馆店合一”模式 |
4.2.1 借购流程及制度保障 |
4.2.2 模式特点 |
4.3 宁波市新华书店与图书馆的深入介入型合作模式 |
4.3.1 借购流程及额度 |
4.3.2 模式特点 |
5 选用开放采购模式的建议 |
5.1 外文图书与电子书可选用开放采购模式 |
5.2 图书馆宜选用具有本馆特色的开放采购模式 |
5.3 多馆可联合实施开放采购模式 |
5.4 图书馆可绘制读者触点旅程地图, 优化开放采购服务 |
6 结语 |
(3)唐山学院学生学习风气问题研究 ——基于图书馆图书流转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统计分析法 |
1.3.3 比较法 |
1.3.4 访谈法 |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馆藏图书的流转现状 |
2.1 图书馆简介 |
2.1.1 各校区及图书馆设置 |
2.1.2 馆藏图书概况 |
2.1.3 流通部工作情况 |
2.2 馆藏图书的学生借阅情况统计 |
2.2.1 按学生个人图书借阅次数不同进行的数据统计 |
2.2.2 按总体借阅量不同进行的大类图书数据统计 |
2.2.3 按单册重复借阅率不同进行的图书数据统计 |
2.2.4 零借阅率图书数据统计 |
第三章 图书流转反映出的问题及原因 |
3.1 学生过于关注专业图书阅读 |
3.2 功利化倾向影响学生阅读 |
3.3 部分学生存在不良阅读习惯 |
3.4 任课教师推荐书目未能发挥作用 |
3.5 图书馆流通工作存在问题 |
第四章 改进学风的对策建议 |
4.1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
4.1.1 设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4.1.2 重视选修课程建设 |
4.1.3 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 |
4.2 推进阅读去功利化 |
4.2.1 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及校园文化 |
4.2.2 加强价值观教育 |
4.2.3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
4.3 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
4.3.1 加强馆藏建设 |
4.3.2 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关注度 |
4.3.3 落实图书借阅培训工作 |
4.4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系 |
4.4.1 馆藏图书应适合教学内容 |
4.4.2 任课教师提高对学生的阅读要求 |
4.4.3 帮助学生进行图书挑选 |
4.5 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
4.5.1 改善阅读环境 |
4.5.2 做好读者导读工作 |
4.5.3 提高馆员个人素质 |
4.6 可能出现的阻力及保障措施 |
4.6.1 可能出现的阻力 |
4.6.2 保障措施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字资源建设的问题 |
2.1 重复建设 |
2.2 停订改订 |
2.3 重建轻用 |
2.3.1 盲目立项, 追求数量 |
2.3.2 虎头蛇尾, 后劲不足 |
2.3.3 宣传不够, 利用率低 |
2.3.4 访问限制, 难以共享 |
2.4 经费短缺 |
3 数字资源建设的对策 |
3.1 建规立制 |
3.1.1 用户评价 |
3.1.2 馆员评价 |
3.1.3 试用评价 |
3.1.4 统计评价 |
3.2 开放存取 |
3.3 按需定价 |
3.4 联盟采购 |
3.5 共建共享 |
(5)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 |
(一) 传统服务观念的影响 |
(二) 缺乏规范的管理手段 |
(三) 自动化、网络化水平低 |
二、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改革对策 |
(一) 走出传统化误区, 开创新型管理 |
(二) 关注馆员素质, 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
(三) 抓好藏书建设, 发挥文献资源效益 |
(四) 进行馆际合作, 组建地区性中小学图书馆网 |
(五) 健全网络体系, 完善管理机制 |
三、结束语 |
(6)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辨析 |
1.1 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的研究背景 |
1.1.1 对信息资源的选择和评价需求日益增强 |
1.1.2 信息资源尤其是学术资源的可信度辨别需求强烈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学术着作的概念 |
1.2.2 学术着作可信度的概念 |
1.3 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有关可信度研究的历史进程和研究演变 |
1.4.2 有关可信度研究的相关概念研究 |
1.4.3 有关可信度研究内容 |
1.4.4 有关可信度研究方法 |
1.4.5 可信度研究的重要人物、着作和成果 |
1.4.6 可信度国内外研究的对比 |
1.4.7 对图书评价和学术着作评价的相关研究 |
1.4.8 网络条件下可信度评价及学术信任行为研究 |
1.4.9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相关总结 |
1.5 本论文研究范围 |
1.6 本论文研究方法 |
1.7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2 可信度评价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 网络信息资源可信度评价标准分析 |
2.2 基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学术着作评价标准分析 |
2.2.1 基于图书馆文献采购的评价标准研究 |
2.2.2 基于馆藏资源合理使用和馆藏质量提高的评价标准分析 |
2.3 基于科研评价的影响力计量学标准分析 |
2.3.1 引文分析法的数据来源和评价对象 |
2.3.2 引文分析法的期刊评价标准分析 |
2.3.3 单一指标的科学计量学标准:被引频次标准分析 |
2.3.4 H指数标准分析 |
2.4 基于出版机构选题的学术着作评价标准分析 |
2.4.1 选题策划的基本概念和做法 |
2.4.2 学术着作选题策划的基本要求和特性 |
2.4.3 学术着作选题策划标准和案例分析 |
2.5 基于经济资助或引导类的学术着作评价标准分析 |
2.5.1 学术着作的资助出版和引民类出版标准研究 |
2.5.2 学术类图书出版后评奖 |
3 学术着作可信度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指标选择 |
3.1 学术着作的参与方、传播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学术着作的参与方分析 |
3.1.2 学术着作的传播过程-学术交流与研究过程 |
3.1.3 学术着作可信度的构成和影响因素 |
3.2 建立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原则 |
3.3 建立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体系的步骤和方法 |
3.3.1 初步分析各备选指标 |
3.3.2 通过德尔菲弦专家调查法获得指标选择和权重分析 |
3.3.3 调查表的设计 |
3.3.4 专家的选择 |
3.3.5 实施程序 |
3.4 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指标权爪确定 |
4 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模型构建 |
4.1 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模型设计 |
4.1.1 信源可信度子模型 |
4.1.2 编辑制作可信度子模型 |
4.1.3 传播可信度子模型 |
4.1.4 应用可信度子模型 |
4.2 数据采集、处理和计算 |
4.2.1 有关各模型中的主观性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
4.2.2 有关各模型中的客观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
5 模型验证和实证评价研究 |
5.1 验证方案 |
5.2 验证过程 |
5.3 实证评价案例研究 |
6 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模型应用研究 |
6.1 出版前应用——核心作者确定、评价和可信度技术手段使用 |
6.1.1 核心作者评价及学术信用档案建设 |
6.1.2 有关对可信度评价中技术手段的使用 |
6.2 出版中应用——核心出版社建设和基于可信度辅助出版系统 |
6.2.1 建设核心出版社以推动学术着作可信度提高 |
6.2.2 具有可信度的辅助出版系统建设 |
6.3 出版后应用——增强学术着作学术的推广和传播能力 |
6.4 以可信度为指导建立学术着作的写作规范和案例 |
6.5 建立学术着作的出版、传播、评价“三位一体”的平台 |
6.5.1 学术着作存在出版难、发行难、评价难“三难”状况 |
6.5.2 构建“三位一体”的学术着作出版平台 |
7 研究展望和结论 |
7.1 未来研究展望 |
7.1.1 数字出版环境下学术着作的可信度评价研究展望 |
7.1.2 以可信度研究为基础的学术着作综合评价研究 |
7.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和成果 |
致谢 |
(8)走出图书招标采购“低价中标”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一 图书招标采购“低价中标”的原因 |
二 走出“低价中标”误区, 提高图书招标采购质量的对策 |
1. 严格考察书商的实力。 |
2. 制定规范的采购合同。 |
3. 合理制定评分标准。 |
4. 严把图书验收质量关。 |
5. 建立科学的馆藏质量评价体系。 |
(9)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标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1 主要内容与观点 |
1.2.2 重点和难点 |
1.2.3 论文基本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总体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回顾 |
第一节 相关文献检索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构建 |
第一节 理论体系构成 |
3.1.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1.2 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 |
3.1.3 构成要素分析 |
第二节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理论体系表达 |
3.2.1 数据收集 |
3.2.2 关键词预处理 |
3.2.3 关键词整体网络分析 |
第三节 理论体系类型划分 |
3.3.1 事业导向型 |
3.3.2 服务导向型 |
3.3.3 模式导向型 |
3.3.4 技术导向型 |
3.3.5 目标导向型 |
第四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确定 |
第一节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概念 |
4.1.1 研究主题的语词确定 |
4.1.2 共建共享主体 |
4.1.3 共建共享客体 |
4.1.4 共建共享过程 |
第二节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价值观 |
4.2.1 信息共享是信息的增值 |
4.2.2 信息共享是知本的置换 |
4.2.3 信息共享是价值的共享 |
第三节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
4.3.1 5A目标及肖氏目标 |
4.3.2 完整的学科拼图 |
第五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各相关理论基本内容阐述 |
5.1.1 图书馆学五定律 |
5.1.2 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理论 |
5.1.3 存取与拥有理论 |
5.1.4 资源配置理论 |
5.1.5 系统论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的关联性分析 |
5.2.1 图书馆学五定律与共建共享目标 |
5.2.2 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
5.2.3 存取与拥有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
5.2.4 资源配置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
5.2.5 系统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对共建共享的要求 |
5.3.1 "以用户为中心"为宗旨 |
5.3.2 信息资源"有机生长" |
5.3.3 自建与共建相结合 |
5.3.4 追求整体效率 |
5.3.5 成员馆协调发展 |
第六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
第一节 共建共享原则 |
6.1.1 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原则分析 |
6.1.2 共建共享目标对传统建设原则的影响 |
6.1.3 以目标为导向的共建共享原则制定 |
第二节 共建共享机制 |
6.2.1 共建共享机制的功能 |
6.2.2 共建共享机制的类型分析 |
6.2.3 以目标为导向的共建共享机制选择 |
第三节 共建共享评估 |
6.3.1 共建共享评估的价值 |
6.3.2 共建共享评估方法 |
6.3.3 以目标为导向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
第一节 共建共享的管理模式 |
7.1.1 国内管理模式分析 |
7.1.2 国外管理模式分析 |
7.1.3 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模式的提出 |
第二节 共建共享的布局与共建模式 |
7.2.1 国内布局与共建模式分析 |
7.2.2 国外布局与共建模式分析 |
7.2.3 以目标为导向的布局与共建模式的提出 |
第三节 共建共享的服务模式 |
7.3.1 国内服务模式分析 |
7.3.2 国外服务模式分析 |
7.3.3 以目标为导向的服务模式的提出 |
第八章 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保障 |
第一节 共建共享的思想观念保障 |
8.1.1 打破观念中的条块分割 |
8.1.2 明确共建共享目标 |
8.1.3 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第二节 共建共享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
8.2.1 图书馆法 |
8.2.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8.2.3 相关信息法规 |
8.2.4 标准规范制度 |
第三节 共建共享的技术保障 |
8.3.1 共建共享对存储技术的要求 |
8.3.2 共建共享对资源组织技术的要求 |
8.3.3 共建共享对访问技术的要求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主要贡献 |
9.1.1 研究结论 |
9.1.2 主要贡献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我国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的研究动态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的研究进展 |
2 我国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研究的主要内容 |
2.1 图书招标采购的背景及其发展动态 |
2.2 图书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2.3 高校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的研究 |
2.4 案例研究 |
2.5 其他研究 |
3 我国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的研究展望 |
四、论图书馆藏书采购工作的误区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探究[J]. 丁鑫. 新世纪图书馆, 2019(01)
- [2]2011年以来我国图书馆开放采购研究进展及建议[J]. 司莉,何依.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7(10)
- [3]唐山学院学生学习风气问题研究 ——基于图书馆图书流转视角[D]. 申雪倩.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8)
- [4]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丛全滋,王学军,耿晓宁. 图书馆学刊, 2014(11)
- [5]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殷丹丹. 黑龙江史志, 2014(23)
- [6]学术着作可信度评价研究[D]. 胡红亮. 武汉大学, 2013(10)
- [7]医学类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 付正芳.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2(06)
- [8]走出图书招标采购“低价中标”误区[J]. 邓珊妮.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9]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D]. 金胜勇. 南开大学, 2010(08)
- [10]我国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的研究动态与趋势[J]. 李记旭. 情报探索,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