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汉称呼语中折射出的文化内涵(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斐[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分为四个时期,采用历时语用学的研究方法,从这四个时期的当代文学作品中共搜集社交招呼语语料2156条,以此作为语料来源,将静态描写与历时梳理相结合,探讨社交招呼语的历时演变。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主要从选题缘起、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语料来源方面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其中,研究现状部分,主要对国外研究现状和国内研究现状分别作出介绍。国内研究现状又是主体,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对招呼语的研究状况作出梳理,指出不足。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一章,社交招呼语概述。该部分首先对社交招呼语的相关概念作出说明,包括招呼语、问候语和寒暄语概念的区分与社交招呼语的界定两个方面的内容。另外,对社交招呼语的基本类型、社交招呼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历史分期也作了介绍。这一部分是全文研究的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二、三、四、五章,各个时期的研究主要包括使用情况与使用特点两个部分。使用情况主要从社交招呼语的类型、在作品中的分布以及使用频率三个方面作出分析,并归纳出各个时期的总体使用情况。使用特点是从使用情况中提取出来的相对特殊、相对普遍的部分,也即主要的使用特点,这一部分将从“语场”和“语旨”角度探究情景语境对社交招呼语使用的影响,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分析社会特征以及原因,对呈现出的使用特点进行解释。此部分是对各个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作共时的静态描写。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六章,在前文各个时期研究的基础上,作历时梳理。该部分主要从社交招呼语的消亡与出现、变更以及沿用三个方面对演变情况进行归纳。“消亡与出现”主要表现在使用类型上,“变更”主要表现在从使用情况的归纳中提取出来的各个时期的主要使用特点上,而“沿用”则是纵观各个时期使用情况中除归属于变更之外的这部分进而得出的结论,归纳之后也对不变的原因作出解释。这一部分是立足于四个时期的使用作历时的归纳。第五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邓亚平[2](2020)在《面向柬埔寨学生的汉语称呼语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语言作为交际的重要手段,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称呼语作为语言中的活跃因素,更是在交际的展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着交际能不能顺利进行。称呼语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多,但是作为一个被宗法等级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统治了几千年的国家,中国的称呼语体系是极其复杂的。中国和柬埔寨建交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两国无论是在经济还是人文方面都有着友好密切的交流,不仅越来越多的柬埔寨留学生去往中国进修,柬埔寨的中企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柬埔寨学生如果能够正确掌握汉语称呼语的使用规则,不但可以在日常交际中拉近彼此的距离,还可以在职场中展示出较高的汉语水平与文化素养,对促进中柬交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希望通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研究,为柬埔寨汉语称呼语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本文内容大致分为以下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以及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简述了学者们对称呼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以及汉外称呼语对比研究的现状,说明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了汉语称呼语的定义、分类及特征。本文对称呼语的定义是在梳理了前人学者们的文献之后,参照多位学者的观点得出的。目前学术界对称呼语的分类尚未统一,笔者参照曹炜教授的分类方法,将称呼语分为亲属称呼语、社会称呼语及姓名称呼语三类,然后再根据这三类称呼语来归纳总结汉语称呼语的特点。第三章是汉语和柬语称呼语的本体比较,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比较分析了汉语和柬语称呼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四章调查了柬埔寨常用汉语教材中的称呼语编排情况、柬埔寨学生的称呼语学习情况以及柬埔寨教师的称呼语教学情况。学生和老师的调查以问卷的方式进行,后续进行了数据分析,总结了学生使用汉语称呼语的偏误类型及偏误成因,整理了教师在教学及教材编写方面的反馈。第五章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并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对柬汉语称呼语在教学及教材编写方面的建议,并对三类称呼语进行了教学设计。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概括,并指出不足之处。
徐瑶[3](2020)在《泰国职业院校学生称谓语教学研究 ——以泰国南奔技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称谓语作为开口交际的第一关,恰当使用称谓语是顺利交际的重要前提。因此,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称谓语不可忽视。汉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称谓语的分类和形式,也要掌握其交际功能和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泰国南奔技术学院很有代表性,既有来中国学习的交换生,也有很多要和中国游客交流,服务专业的汉语学习者,还有要去中国企业工作,技术专业的学生,所以为了使汉语学习者在日后工作学习中更好地交流,称谓语教学是重中之重。由于汉语称谓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易使学生在社交场合使用不当。称谓语的学习不仅和学生息息相关,更离不开教材的合理编写和教师的教授.希望通过本文对《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中称谓语的研究和分析,使称谓语在泰国教学更有效的进行,对今后的教材编写和称谓语教学有一定的价值。本文由绪论和四个章节组成,具体如下:绪论主要从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成果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这三个方面论述。对汉语称谓语系统进行梳理。第一章汉语称谓语是一个繁杂的系统,首先要认清称谓语的定义,分清其与称呼语的关系。专业学者大概有三种说法,一是,称谓语和称呼语是紧密联系的,二是,称谓语就是称呼语,三是,称谓语包括称呼语。对称谓语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大类,并做了详细的划分。第二章对《体验汉语基础教程》(泰语版)中的称谓语对比分析,分别从出现频率、教材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对比、生词释义三个方面,对亲属和社会称谓语统计分析。利用对比法、图表法、数据统计法科学真实的对数据统计和分析。第三章以泰国南奔技术学院的汉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做了关于汉语称谓语的调查问卷。并且对学生掌握情况和习得途径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以第二章和第三章研究结论为基础,对对外汉语教材在称谓语词汇的选择和编排提出了一些改进之处。称谓语词汇的选择上提出了“四性”,即全民常用性、科学系统性、与时俱进性、接受融合性,词汇编排上给出了“三原则”的建议,即分阶段性原则、对比学习原则、归纳总结原则。还提出教师在教授称谓语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首先教师要重视称谓语,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注意分层教学,最后要用到文化来辅助教学得高效开展。
阿卜杜热伊木·阿卜杜拉(Abdureyim Abdulla)[4](2020)在《维吾尔族绰号研究 ——以墨玉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悠久的绰号民俗文化,绰号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民俗现象。中华民族民间起绰号的习俗在各历史阶段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关系当中都有其特有的表现形式,有深刻的民俗内涵。绰号是墨玉县维吾尔人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包括墨玉县人民的性格和外貌特征,还有深刻的体现墨玉县人民的民俗文化。而且墨玉县维吾尔人绰号中许多绰号几乎与民俗文化密切相关。尽管如此,研究墨玉维吾尔人的绰号是对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本文以民俗学的研究方法为主导,兼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民俗论、民俗学特征论、民俗学原理等相互交叉关联的学科理论,通过田野调查法、分类法、访谈法对墨玉县人绰号内涵的民俗现象、社会功能、特点以及绰号构成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结语,正文为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引言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理论依据、选题目的及意义、相关研究状况、绰号文化的溯源等内容。第一章主要阐述,墨玉县维吾尔人的概况及墨玉县维吾尔人的绰号和绰号的概念。第二章主要阐述,墨玉县维吾尔人绰号的构成和社会功能等内容。第三章主要阐述,绰号与工匠民俗、绰号与饮食民俗、绰号与服饰民俗、绰号与民间文艺、竞技人物和动物等墨玉县维吾尔人绰号所内涵民俗现象。第四章主要阐述,墨玉县维吾尔人绰号的创造性和分类性、专用型和通用性、传承性和传播性、稳定性和变异性等特点内容。结论部分总结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等研究成果方面的内容。本文的创新之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民俗学视角下比较全面的分析墨玉县维吾尔族绰号所内涵的民俗现象以及墨玉县维吾尔人绰号所具备的特点。
彭琳[5](2020)在《英汉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称谓语具有系统性和民族性,它不仅仅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与文化现象。作为标记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人际关系的语言现象,亲属称谓语在世界语言中普遍存在,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界上各民族语言的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的亲属称谓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称谓系统中对于直系与旁系、父系与母系、血亲与姻亲、男性与女性、年长与年幼等所有亲属关系都精确描述,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如此细密,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称谓系统无法比拟的。英语亲属称谓系统不仅称谓词数量少,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除区分性别与辈分外,内外、长幼、亲疏都不区分。英汉亲属称谓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英汉亲属称谓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不同语言的称谓语是不同民族文化的折射,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亲属称谓的系统梳理,并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汉民族文化,为今后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并为语言学习与教学,语际的翻译研究提供帮助。本文以既有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视角为指导,结合笔者收集的英语和汉语的称谓语资料,详细比较了英汉亲属称谓系统、英汉亲属称谓的构词和词义、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面称和背称、英汉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性别差异以及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文化差异。汉语亲属称谓语的面称和背称以及泛化是汉语称谓语的独具特色的现象,当今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特别突出。本文通过对比考察英汉亲属称谓的面称和背称以及泛化现象,充分展示英汉文化的差异,民族价值观的不同。着眼语言和社会的共变,探索隐藏于亲属称谓语背后的深层文化,这是本文的特色创新之处。本文尽可能全面地展示英汉两种语言的亲属称谓语系统各层面的异同,希望本项研究能对英汉文化与语言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实践等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周斐芳[6](2019)在《从文化视角解读汉英“妻子”称呼语的异同本源》文中研究表明从文化视角探究汉英"妻子"称呼语的异同本源,通过汉英古今妻子称呼语实例细化对比分析;从文化多元视角深究其背后跨越语言基本义的文化取向及其产生原由,解读了汉英"妻子"称呼语同质性,差异性及形成的动因;发现妻子称呼语具有显明的社会性、时代性、文化性、民族性;尤其是隐喻性称呼词语的认知同质性,发现潜含汉英不同的哲学思想源流,揭示了文化因素、哲学思想在语言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BOYA BOLUWATIFE MAUYAN(波罗)[7](2019)在《汉语与约鲁巴语的称呼语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称呼语在语言交际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几乎任何言语交际都是从称呼开始的,称呼语与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等学科都密切相关,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领域。称呼语是言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日常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称呼语选择上必须遵循一定的礼貌原则。称呼语系统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称呼语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特色。熟悉文化差异,是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条件。为了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说话者不仅要掌握基础语言知识,还要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要注意当时语言环境,而称呼语则在语言和文化中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从语言学的角度讨论汉语与约鲁巴语称呼语的差异,从而对其中折射出的不同文化的深层次差异进行讨论,是本文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研究工作的背景,称呼语的定义、起源,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等,特别是解释了称呼语和称谓语的区别,因为目前学界对这两个概念有不同看法,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第二章首先明确了两种语言的称呼形式、家庭称呼、社会称呼等的分类,并阐述了称呼语的特点,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并使用汉、约语称呼语。第三章是研究的核心,对汉、约两种语言称呼语的相同、差异进行了归类整理,从多方面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最后还就主要称呼语从语用上进行了比较。
杨立云[8](2019)在《汉俄称呼语对比与翻译》文中提出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称呼语具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作为一种交际手段,称呼语的使用深受社会规范的制约,能反映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交际关系、情感关系等。另一方面,称呼语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思维方式、社会价值观等。以汉俄称呼语对比与翻译为研究对象的意义在于,揭示汉俄称呼语异同和翻译规律,减少交际礼貌等方面的失误,促进汉俄对比与翻译研究和教学的发展。本研究还将有益于语用学、对比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研究。论文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称呼语的研究得失,将称呼语分为亲属称呼语、阶层称呼语(含官职、爵位、社会通用性尊称、宗法类称呼语)、拟亲属称呼语及描述性称呼语。亲属称呼语又可分为祖父辈称呼语、父母称呼语、父辈称呼语、同辈称呼语、夫妻称呼语、子女称呼语。描述性称呼语可描述年龄、外貌、品行、情感四个方面。官爵名称呼语主要传达的是官职本身代表的权力与身份,社会通用性尊称主要传达尊敬与客气,宗法类称呼语传达的是被称呼者的地位与身份,拟亲属称呼语主要传达的是礼貌、亲近及客气,描述性称呼语传达的是人的特征及情感,这是翻译中应该予以表达的焦点信息。汉俄称呼语的相同点表现为:1)具有丰富的指称功能,可以指称形形色色的人;2)具备传达语用及情感的能力。汉俄称呼语的差异表现为以下几点:1)指称方面,汉语亲属词指称明确,俄语亲属词多指称模糊,一词多指现象十分丰富;2)使用规则方面,汉语中“老/小+姓氏”的称呼方式在俄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3)情感及语用方面,同一个称呼语在不同语言中表达不同的情感。俄语中рыбка是对心爱姑娘的爱称,汉语中“鱼”无此种情感表达。论文的主要内容在于:第一,将称呼语分为若干种类型,分别对其展开对比。特别是描述性称呼语,又细分为描述称呼对象的年龄、外在形象、品行以及描述交际主体的情感四个方面。第二,根据称呼语不同的分类,提出并论证分别应采用何种翻译方法。汉语亲属称呼语体系复杂、语义明确,俄语亲属称呼语多指称笼统、语义模糊。汉译俄时多采用概括化翻译,俄译汉多采用具体化翻译。阶层称呼语称呼机制是社会阶层及身份,因此翻译应时侧重对“身份”与“阶层”的还原。汉俄拟亲属称呼语的翻译应以译语的语言惯用法为基准,使译文与原文称呼语功能对等。描述性称呼语的主要功能在于描述,其称呼机制较为灵活,通常表达一定的情感意义,翻译时侧重传达源语称呼语真实的指称意义及情感意义。
余梦婷[9](2019)在《跨文化视角下菲律宾称谓语禁忌及对外汉语教学 ——以菲律宾光启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称谓语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包含年龄、职业、身份、地位等标明社交关系的诸多信息。植根于不同文化土壤的称谓语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诸多限制,这些使用受到限制的称谓语即称谓语禁忌反映出特定国家的习俗和价值观念,所以称谓语禁忌文化在不同国家之间均会表现出一定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有一定影响。对对外汉语教学来说文化教学不可少,而交际过程中高频出现的称谓语禁忌中所隐藏的文化现象则更需要引起教师和学习者的注意,如菲律宾语中的“dalaga”“moor”和汉语中的“小姐”“同志”,因为触犯禁忌轻者造成误解,重者会导致交际冲突。有鉴于此,本文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来考察菲律宾称谓语禁忌,并以菲律宾光启学校为例探究称谓语禁忌文化教学,本文主要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要点做具体阐述,其次对前人在跨文化交际、禁忌文化、称谓语及其对外汉语教学上的研究进行反思探讨,从中获得重要启示。第二部分主要对菲律宾称谓语禁忌及其文化特征进行考察。经认证发现,菲律宾称谓语禁忌主要包括亲属称谓语禁忌和社交称谓语禁忌,前者包括长幼顺序、姓氏、昵称、阴讳以及泛化使用这五个方面上的称谓语禁忌,后者包括社交专称和社交泛称禁忌,社交专称禁忌涉及到职业类、职务类、生理缺陷类、民族蔑称类、詈骂类称谓语禁忌,而社交泛称禁忌具体指牵涉对象较为普遍的一类称谓语禁忌。此外,本节针对上述菲律宾称谓语禁忌文化总结其规律特征,为下文进一步探究其形成原因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主要通过中菲交际失误案例来探讨称谓语禁忌的形成原因以及了解此类禁忌的文化内涵的重要性。首先展示典型的因触犯称谓语禁忌文化而造成的中菲交际失误案例,从而说明称谓语禁忌文化对交际产生的重要影响。其次,结合案例分别从心理、文化、时空因素三个方面来探究菲律宾称谓语禁忌的形成原因,同时兼顾中菲异同点,为下文展开面向菲律宾汉语学习者的称谓语禁忌文化教学实践探究的必要性提供了事实依据。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中之重,这一部分主要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面向菲律宾汉语学习者的称谓语禁忌文化教学。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对菲律宾称谓语禁忌进行认定。其次,以菲律宾光启学校为例分别从教材和课堂教学情况重点分析称谓语禁忌文化教学现状。最后,基于体演文化教学法进一步探讨适用于菲律宾汉语课堂的称谓语禁忌文化教案设计,并针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和可行对策。第五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包括研究成果、创新和不足之处。
刘晓强[10](2018)在《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称呼语习得研究及教学策略》文中提出现如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而英语又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来华的留学生有很多都是母语为英语。即使母语为非英语,但多都能够用英语来进行交流。因此,对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称呼语的习得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且有意义。称呼语是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看作是言语交际的先锋官,所以在言语交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称呼语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英称呼语有很大的差异。并且汉语中的称呼语与英语称呼相比,复杂且又丰富的多,这些都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称呼的难点所在。所以本文主要是把中英称呼进行了对比,以及针对留学生的偏误进行归类和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可以帮助留学生解决称呼语使用中的困难,提高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本论文一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现有研究综述,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从亲属称呼语、社会称呼语和谦称和敬称三个方面进行中英称呼语的对比分析。第三部分是以问卷的方式对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的汉语称呼语的掌握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留学生产生的偏误进行了归类和分析。第四部分主要针对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从教材、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三个方面提出的一些建议。
二、英汉称呼语中折射出的文化内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称呼语中折射出的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六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社交招呼语概述 |
第一节 社交招呼语的相关概念说明 |
一、招呼语、问候语和寒暄语的区分 |
二、社交招呼语的界定 |
第二节 社交招呼语的基本类型 |
第三节 社交招呼语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四节 社交招呼语的历史分期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旧式招呼的遗留与使用 |
二、平等性质招呼的使用 |
第三章 文革时期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文革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同志”在不同场合的慎用 |
二、语录式社交招呼语的特有使用 |
第四章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反映经济发展的招呼语的使用 |
二、反映文化交流的招呼语的使用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网络用语生活化 |
二、西式招呼语在中国的使用 |
第六章 社交招呼语的历时演变 |
第一节 社交招呼语的消亡与出现 |
一、社交招呼语的消亡 |
二、社交招呼语的出现 |
第二节 社交招呼语的变更 |
一、使用特点及影响因素 |
二、“性别”“年龄”在使用特点中的凸显 |
第三节 社交招呼语的沿用 |
一、代表社会平等的招呼语的使用 |
二、代表基本礼仪的招呼语的使用 |
三、代表“官本位”思想的招呼语的使用 |
四、以“事件”为核心的招呼语的使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面向柬埔寨学生的汉语称呼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称呼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1.3.2 汉外称呼语对比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检索法 |
1.4.2 对比分析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偏误分析法 |
第二章 称呼语介绍 |
2.1 称呼语的定义 |
2.2 称呼语的分类 |
2.2.1 亲属称呼语 |
2.2.2 社会称呼语 |
2.2.3 姓名称呼语 |
2.3 称呼语的特征 |
2.3.1 突出的时代性 |
2.3.2 浓厚的民族色彩 |
2.3.3 鲜明的地区特色和个人特色 |
第三章 汉柬称呼语的本体比较 |
3.1 汉柬称呼语的句法比较 |
3.1.1 汉柬称呼语的句法相似之处 |
3.1.2 汉柬称呼语的句法不同之处 |
3.2 汉柬称呼语的语义比较 |
3.2.1 汉柬称呼语的语义相似之处 |
3.2.2 汉柬称呼语的语义不同之处 |
3.3 汉柬称呼语的语用比较 |
3.3.1 汉柬称呼语的语用相似之处 |
3.3.2 汉柬称呼语的语用不同之处 |
第四章 面向柬埔寨学生的汉语称呼语教学情况调查 |
4.1 柬埔寨常用汉语教材中的称呼语编排情况调查 |
4.1.1 柬埔寨常用汉语教材中的称呼语编排现状 |
4.1.2 柬埔寨常用汉语教材中称呼语编排的优点 |
4.1.3 柬埔寨常用汉语教材中称呼语编排的不足 |
4.2 柬埔寨学生汉语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 |
4.2.1 调查目的 |
4.2.2 调查对象 |
4.2.3 调查内容 |
4.2.4 调查实施 |
4.2.5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 柬埔寨教师汉语称呼语教学情况调查 |
4.3.1 问卷设计及内容 |
4.3.2 调查对象及实施 |
4.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4 柬埔寨学生汉语称呼语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 |
4.4.1 汉语称呼语系统庞杂 |
4.4.2 教材中对称呼语的翻译不够地道 |
4.4.3 语言学习环境的影响 |
4.4.4 教师对称呼语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
4.4.5 柬埔寨学生自身性格和心理的影响 |
第五章 面向柬埔寨学生的汉语称呼语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
5.1 面向柬埔寨学生的汉语教材称呼语编写建议 |
5.1.1 教材中称呼语的选用建议 |
5.1.2 教材中称呼语的编排建议 |
5.1.3 教材中称呼语的注释建议 |
5.2 面向柬埔寨学生的汉语称呼语教学建议 |
5.2.1 由易到难、分章节地介绍和讲授 |
5.2.2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际需求创设教学情境 |
5.2.3 重视称呼语的语义、语用及文化教学 |
5.2.4 注意汉柬对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5.3 面向柬埔寨学生的汉语称呼语教学设计 |
5.3.1 亲属称呼语的教学设计 |
5.3.2 社会称呼语的教学设计 |
5.3.3 姓名称呼语的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柬埔寨学生汉语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柬埔寨汉语教师称呼语教学情况调查 |
附录3 :教材中的称呼语统计 |
致谢 |
(3)泰国职业院校学生称谓语教学研究 ——以泰国南奔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成果综述 |
(一)汉语称谓语本体研究 |
(二)汉语称谓语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成果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语称谓语系统 |
第一节 汉语称谓语的界定 |
一、称谓语和称呼语“和而不同” |
二、称谓语包括称呼语 |
三、称谓语即称呼语 |
第二节 汉语称谓语的分类 |
一、亲属称谓语 |
二、社会称谓语 |
第二章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系列教材称谓语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一节 亲属称谓语称谓语的分布及量化统计 |
一、出现频率分析 |
二、《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亲属称谓语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对比 |
三、生词释义分析 |
第二节 社会称谓语的分布及量化统计 |
一、出现频率分析 |
二、《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社会称谓语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对比 |
三、生词释义分析 |
第三章 泰国学生汉语称谓语掌握情况调查 |
第一节 泰国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内容 |
三、调查程序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和分析 |
一、学习汉语称谓语的学习途径 |
二、汉语水平对交际产生的影响 |
三、常用称谓语的掌握情况 |
第三节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对外汉语称谓语教学的相关问题及处理建议 |
第一节 教材中称谓语编写建议 |
一、称谓语词汇的选择 |
二、称谓语词汇的编排 |
第二节 教师教授称谓语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
一、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
二、教师解决称谓语教学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维吾尔族绰号研究 ——以墨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理论依据 |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相关研究状况 |
(一)关于绰号研究的专着类 |
(二)关于博士硕士论文的绰号研究成果 |
(三)关于期刊论文的绰号研究成果 |
五、绰号文化的溯源 |
第一章 墨玉县维吾尔人概况及绰号的阐述 |
一、墨玉县及墨玉县维吾尔人的概况 |
(一)墨玉县的概况 |
(二)墨玉县维吾尔人的概况 |
二、维吾尔语中绰号(?)的阐述 |
三、墨玉县维吾尔人的绰号 |
第二章 墨玉县维吾尔人绰号的构成和社会功能 |
一、墨玉县维吾尔人绰号的构成 |
(一)个人(人物)绰号 |
(二)家乡(地名)绰号 |
(三)家族绰号 |
二、墨玉县维吾尔人绰号的社会功能 |
(一)绰号的调节功能 |
(二)人际关系指示功能 |
(三)评价描述功能 |
第三章 墨玉县维吾尔人绰号内涵的民俗现象分析 |
一、绰号与工匠民俗 |
二、绰号与饮食民俗 |
三、绰号与服饰民俗 |
四、绰号与民间文艺、竞技民俗 |
第四章 墨玉县维吾尔人绰号的特点分析 |
一、历史性和地方性 |
二、创造性和类型性 |
三、专用性和通用性 |
四、传承性和传播性 |
五、稳定性和变异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研究过程中所搜集到的绰号表 |
附录2 .攻读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英汉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考察范围与研究现状 |
1.2.1 考察范围 |
1.2.2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特色与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称谓语的性质和类型 |
第一节 称谓语的性质 |
2.1.1 称谓的概念 |
2.1.2 称谓语与文化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类型 |
2.2.1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类型 |
2.2.2 英语亲属称谓语的类型 |
2.2.3 英汉亲属称谓语分类的异同 |
第三章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 |
第一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概观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比较 |
3.2.1 英汉基本亲属称谓系统 |
3.2.2 英汉直系血亲称谓系统 |
3.2.3 英汉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
3.2.4 英汉父系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
3.2.5 英汉母系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
3.2.6 英汉祖父之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
3.2.7 英汉祖母之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
3.2.8 英汉丈夫及其直系血亲称谓系统 |
3.2.9 英汉妻子及其直系血亲称谓系统 |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差异 |
3.3.1 血亲和姻亲的差异 |
3.3.2 宗族内外的差异 |
3.3.3 长幼和辈分的差异 |
第四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差异的原因 |
3.4.1 社会性质的不同 |
3.4.2 宗族观念的不同 |
3.4.3 等级观念的不同 |
3.4.4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
第四章 英汉亲属称谓的构词和词义 |
第一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构词特征 |
4.1.1 汉语亲属称谓的构词特征 |
4.1.2 英语亲属称谓的构词特征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词义比较 |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构词词义的异同 |
4.3.1 相同点 |
4.3.2 不同点 |
第五章 英汉亲属称谓的面称和背称 |
第一节 面称与背称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面称系统 |
5.2.1 直系血亲称谓(同姓) |
5.2.2 旁系血亲称谓(同姓) |
5.2.3 外亲称谓语(异姓) |
5.2.4 姻亲称谓语(异姓) |
5.2.5 夫妻系称谓 |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背称系统 |
5.3.1 直系血亲称谓(同姓) |
5.3.2 旁系血亲称谓(同姓) |
5.3.3 外亲称谓语(异姓) |
5.3.4 姻亲称谓语(异姓) |
5.3.5 夫妻系称谓(异姓) |
第四节 英汉亲属称谓语面称背称的异同 |
5.4.1 相同点 |
5.4.2 不同点 |
第六章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泛化 |
第一节 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 |
第二节 汉语亲属称谓泛化 |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比较 |
6.3.1 英汉亲属称谓语泛化的表现 |
6.3.2 英汉拟亲属称谓语的应用 |
第四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特点 |
第五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语义语法特征 |
6.5.1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语义特征 |
6.5.2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语法特征 |
第六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异同 |
6.6.1 相同点 |
6.6.2 不同点 |
第七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成因 |
6.7.1 传统社会结构及民族价值观念的影响 |
6.7.2 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
6.7.3 社会发展的需要 |
6.7.4 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
第七章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性别差异 |
第一节 亲属称谓语与社会语言学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性别差异的表现 |
7.2.1 英汉核心亲属称谓的性别差异 |
7.2.2 英汉父系母系称谓的性别差异 |
7.2.3 英汉夫妻之间称谓的性别差异 |
7.2.4 英汉从他亲属称谓的性别差异 |
7.2.5 英汉亲属称谓排序的性别歧视 |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性别差异的原因 |
7.3.1 宗法观念与家庭结构 |
7.3.2 儒家思想与基督教义的影响 |
第八章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
第一节 英汉亲属称谓与文化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文化差异的表现 |
8.2.1 中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 |
8.2.2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 |
8.2.3 中西方经济制度的不同 |
8.2.4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 |
第九章 结语 |
9.1 基本认识 |
9.2 本文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中的图与表 |
致谢 |
(6)从文化视角解读汉英“妻子”称呼语的异同本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英妻子称呼语表现形式的异同 |
(一)词汇异同 |
(二)隐喻性称呼词语异同 |
二、妻子称呼语的文化解读 |
(一)社会文化影响 |
(二)物质文化影响 |
(三)宗教文化影响 |
(四)生态文化影响 |
三、汉英妻子称呼语文化的哲学思想源流及表现 |
四、结论 |
(7)汉语与约鲁巴语的称呼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称呼语的定义 |
三、称呼语的起源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称呼语的语言学研究 |
第一节 称呼语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称呼语的功能 |
四、称呼语和称谓语的区别 |
第三节 称呼语的主要特征 |
一、偶然性和必然性共存 |
二、礼貌性 |
三、语用功能的针对性 |
四、依附于环境的变化性 |
第二章 汉语和约鲁巴语称呼语的基础研究 |
第一节 汉、约称呼语的定义 |
第二节 人与人之间的称呼语 |
一、汉语中人与人之间的称呼语 |
二、约鲁巴语中人与人之间的称呼语 |
第三节 社会称呼语 |
一、汉语通用称呼语 |
二、约语通用称呼语 |
第四节 汉语、约鲁巴称呼语的特性 |
一、亲属与家族称谓语丰富 |
二、姓氏、职务、职业称呼语 |
三、人称代词称呼语 |
第五节 其他/零称呼语 |
第六节 汉、约称呼语系统 |
第三章 汉、约称呼语比较 |
第一节 汉、约称呼语的相同点和差异 |
一、汉、约称呼语的相同点 |
二、汉、约称呼语差异 |
第二节 汉、约称呼语的差异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主要称呼语的语用比较 |
一、称呼语的影响因素 |
二、称呼语的使用规则 |
三、称呼语的文化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汉俄称呼语对比与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第一章 称呼语研究综述 |
1.1 俄罗斯学界同类课题研究概述 |
1.1.1 传统语法视角 |
1.1.2 交际功能-语用视角 |
1.1.3 对比与翻译视角 |
1.1.4 称呼语研究的其他视角 |
1.2 国内学界同类课题研究概述 |
1.2.1 国内汉语学界的研究 |
1.2.2 国内俄语学界的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汉俄亲属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
2.1 称呼语的分类 |
2.1.1 亲属称呼语 |
2.1.2 社交称呼语 |
2.1.3 描述性称呼语 |
2.2 汉俄亲属称呼语共性文化特征 |
2.2.1 共同的亲属成员组成 |
2.2.2 宗法制 |
2.2.3 男尊女卑 |
2.2.4 从小称呼 |
2.3 汉俄亲属称呼语异性文化特征 |
2.3.1 汉俄亲属称呼语本质差异 |
2.3.2 宗法观念差异 |
2.3.3 社会伦理及价值观差异 |
2.4 汉俄亲属称呼语语言异同分析 |
2.4.1 汉俄亲属称呼语构成分析 |
2.4.2 汉俄亲属称呼语语义场分析 |
2.5 汉俄亲属称呼语翻译 |
2.5.1 汉俄亲属称呼语单一对应关系及其翻译 |
2.5.2 汉俄亲属称呼语多向对应关系及其翻译 |
2.5.3 无对应关系称呼语及其翻译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俄社交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
3.1 汉俄阶层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
3.1.1 社会阶层与尊称和敬称 |
3.1.2 汉俄皇室成员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
3.1.3 汉俄官爵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
3.1.4 汉语宗法类称呼语的翻译 |
3.1.5 汉俄其他阶层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
3.2 汉俄拟亲属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
3.2.1 汉俄拟亲属称呼语概述 |
3.2.2 有对应关系的拟亲属称呼语的翻译 |
3.2.3 无对应关系的拟亲属称呼语的翻译 |
3.2.4 翻译中拟亲属称呼语的转换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俄描述性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
4.1 汉俄描述性称呼语概述 |
4.1.1 描述交际对方的年龄及地位 |
4.1.2 描述交际对方的外在形象 |
4.1.3 描述交际对方的品行 |
4.1.4 描述交际主体情感 |
4.2 汉俄描述性称呼语翻译难点 |
4.2.1 汉俄语宏观层面的差异 |
4.2.2 称呼语的特点 |
4.3 汉俄描述性称呼语的翻译方法探索 |
4.3.1 语境与称呼语意义传达 |
4.3.2 直译 |
4.3.3 直译加注 |
4.3.4 释义法 |
4.3.5 增译法 |
4.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9)跨文化视角下菲律宾称谓语禁忌及对外汉语教学 ——以菲律宾光启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跨文化交际研究综述 |
1.4.2 禁忌文化研究综述 |
1.4.3 称谓语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对比分析法 |
1.5.3 调查分析法 |
2. 菲律宾称谓语禁忌分析 |
2.1 菲律宾称谓语禁忌的具体实例分析 |
2.1.1 菲律宾亲属称谓语禁忌实例分析 |
2.1.2 菲律宾社交称谓语禁忌实例分析 |
2.2 菲律宾称谓语禁忌的文化特征分析 |
2.2.1 地域色彩浓厚 |
2.2.2 禁忌范围广泛 |
2.2.3 语境依赖明显 |
2.2.4 动态变化不定 |
3. 中菲跨文化交际中称谓语禁忌案例及原因分析 |
3.1 案例一展示及原因分析 |
3.2 案例二展示及原因分析 |
3.3 案例三展示及原因分析 |
3.4 案例四展示及原因分析 |
3.5 案例五展示及原因分析 |
4. 称谓语禁忌在光启学校的文化教学实践运用 |
4.1 称谓语禁忌认定调查 |
4.1.1 调查对象 |
4.1.2 调查目的 |
4.1.3 调查设计与实施 |
4.1.4 调查结果分析 |
4.2 菲律宾光启学校称谓语禁忌文化教学现状 |
4.2.1 教材选用情况分析 |
4.2.2 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
4.3 菲律宾光启学校称谓语禁忌文化体演教学 |
4.3.1 称谓语禁忌文化体演教学可行性分析 |
4.3.2 称谓语禁忌文化体演教学的教案设计 |
4.3.3 称谓语禁忌文化体演教学的优劣势 |
4.4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
4.4.1 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启示 |
4.4.2 对学习者的启示 |
4.4.3 对教材编写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称呼语习得研究及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1.1 研究目的 |
0.1.2 研究意义 |
0.2 现有研究综述 |
0.2.1 称呼语的对比研究 |
0.2.2 称呼语的教学研究 |
0.3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1 汉英称呼语对比分析 |
1.1 亲属称呼语 |
1.1.1 汉英亲属称呼语的概念及特点 |
1.1.2 汉英亲属称呼语的比较 |
1.1.3 汉英亲属称呼语差异的原因 |
1.2 社会称呼语 |
1.2.1 汉英社会称呼语的概念及特点 |
1.2.2 汉英社会称呼语的比较 |
1.2.3 汉英社会称呼语差异的原因 |
1.3 谦称和敬称 |
1.3.1 谦称和敬城的概念和特点 |
1.3.2 汉英谦称和敬称的比较 |
1.3.3 汉英谦称和敬称差异的原因 |
2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称呼语习得问卷调查与偏误分析 |
2.1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称呼语习得问卷调查。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对象 |
2.1.3 调查问卷的内容 |
2.1.4 调查实施 |
2.2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2.2.1 亲属称呼语调查数据分析 |
2.2.2 社会称呼语调查数据分析 |
2.2.3 谦称和敬称调查数据分析 |
2.3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使用称呼语的偏误类型 |
2.3.1 语用失误 |
2.3.2 学习策略的干扰 |
2.4 母语为英语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 |
2.4.1 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
2.4.2 称呼语文化的不同 |
2.4.3 汉语称呼系统的复杂性和不完善性 |
2.4.4 目的语的干扰 |
2.4.5 教材的不完善 |
3 对外汉语称呼语的教学建议 |
3.1 对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建议 |
3.2 对于教师的教学建议 |
3.2.1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阶段教学 |
3.2.2 找出中英称呼的差异,进行对比教学 |
3.2.3 重视文化的作用 |
3.2.4 创造真实的交际情景 |
3.3 对于学习者的建议 |
3.3.1 改变思维定式 |
3.3.2 克服畏难情绪 |
3.3.3 走出课堂,参与社会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英汉称呼语中折射出的文化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D]. 王丽斐.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面向柬埔寨学生的汉语称呼语教学研究[D]. 邓亚平. 苏州大学, 2020(03)
- [3]泰国职业院校学生称谓语教学研究 ——以泰国南奔技术学院为例[D]. 徐瑶.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维吾尔族绰号研究 ——以墨玉县为例[D]. 阿卜杜热伊木·阿卜杜拉(Abdureyim Abdulla).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5]英汉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D]. 彭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从文化视角解读汉英“妻子”称呼语的异同本源[J]. 周斐芳. 宜春学院学报, 2019(11)
- [7]汉语与约鲁巴语的称呼语比较研究[D]. BOYA BOLUWATIFE MAUYAN(波罗).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8]汉俄称呼语对比与翻译[D]. 杨立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跨文化视角下菲律宾称谓语禁忌及对外汉语教学 ——以菲律宾光启学校为例[D]. 余梦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称呼语习得研究及教学策略[D]. 刘晓强. 辽宁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