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工程掘进循环通风防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宋红飞[1](2020)在《金属矿山通风系统优化及深井制冷系统经济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黄金生产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国对黄金的需求量不断提高,随着浅层黄金资源开采殆尽,深井采矿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压增大、岩温增高,矿山提升、排水、支护、通风等方面面临的技术困难也随之增大。其中,热害问题是制约深井开采的关键,其直接影响矿井生产效率和人员设备安全。本文以对山东某金矿的实地调研与测试为基础,首先对矿井开采的最小单位独头采场内空气的流动与降温特性进行模拟分析,提出并验证了新的评价标准:PMV(Predicted Mean Vote,预测平均评价)、PPD(Predicted Percentage Dissatisfied,预计不满意百分率)和空气龄在独头采场环境评价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充填回风井、风管截面大小以及双风管通风结构的通风效果。其次,简化并建立了多独头采场串联通风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实际采用的无充填回风井通风模式和充填回风井单独回风模式进行流动和降温特性的比较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充填回风井辅助回风模式并应用矿用空气幕对其进行通风效果优化。最后,纯通风模式下深井新风温度会出现高于环境设定温度的情况,导致通风无法达到要求的降温效果,因此必须建立深井冷却系统冷却新风以保障井下通风降温效果,于是本文针对所调研矿山的实际井下开采与通风结构,以中段为单位对井下热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计算,并对冷却水输送系统、冷冻水输送系统及冰输送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定量的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MV和空气龄准则可以有效反应独头采场内环境热舒适性和空气流动特性,常见的独头采场单侧通风会在风管侧形成严重涡流区,导致该侧PMV值分布和空气龄明显高于另一侧,即风管侧的热舒适性和空气品质均较差,双风管异侧通风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对于独头采场串联通风系统,无充填回风井通风模式降温效果最差,充填回风井单独回风模式系统阻力最高,充填回风井辅助回风模式介于两者之间,并且通过增设矿用空气幕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充填回风井回风量,通过调节空气幕风压可以实现系统回风量和阻力的调节,在所研究模型下,空气幕风压从0增加至500Pa,充填回风井回风量变为原先的3.31倍,同时系统阻力增大至原来的3.08倍。在所研究的三种深井制冷系统中,开式冷却水系统设备初投资最低,冷冻水输送系统在系统功率上有较大的优势,若系统全天运行则只需要283天即可弥补与开式冷却水系统初投资的差距,而冰输送系统由于井上设备复杂且制冰机COP太低导致单位制冷量功率过大,在给定的计算条件下无论是系统投资或系统功率都没有优势。
孟繁华,石长岩[2](2017)在《金属矿山深部开采若干问题及思考》文中提出随着金属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我国的浅部可开采资源量逐渐减少,深部资源开采成为必然趋势。如何处理深井开采所带来的危害已是刻不容缓课题,本文综述深井开采所面临的若干安全问题,结合实例加以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见解。
王汉元[3](2017)在《白乃庙铜矿区域可控循环风技术及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白乃庙铜矿改扩建采深度不断增加,640中段工作面通风线路变长、通风阻力大、井下地热、温度高、粉尘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大和通风能耗亦日趋增大等问题。通过矿井可控循环风相关理论分析,网络解算,现场数据测试等方法对640中段工作面开展区域可控循环风技术及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研究,对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身体健康都具有实际意义,并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分析白乃庙铜矿基本概况,综合国内外学者在矿井可控循环通风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白乃庙铜矿循环通风系统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基于可控循环通风理论,从降温除尘、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构建、节能技术以及工程实践应用与效果分析方面开展现场应用研究。同时,对在可控循环过程中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可控循环通风理论应用于白乃庙铜矿,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可知:可控循环风系统可有效降低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尤其是对CO的稀释效果比较显着。从节能角度分析,当循环率为40%,将用风点风量由28m3/s提高到46.67m3/s时,采用可控循环风系统消耗的功率是常规通风方式消耗功率的35.4%。可见采用可控循环风节能效果显着,可给矿井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曹正卯[4](2016)在《长大隧道与复杂地下工程施工通风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长大隧道与复杂地下洞室群施工期通风是影响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尤其在诸如高温高湿、高海拔地区、瓦斯隧道、陡坡斜井多工作面等复杂条件下更为重要。施工通风技术的优化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需要先进的理论方法对通风过程进行计算分析,以达到制定合理进行通风设计的目的。本文融合隧道及地下工程、系统工程、计算流体力学、网络图论学、软件工程等多个交叉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对长大隧道及复杂地下洞室群开挖施工期通风特性和关键参数进行研究,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手段对实际工程的施工通风技术进行优化。以压入式通风为主,多种通风方式结合的思路,对斜井多工作面条件下隔板风道式通风关键技术、TBM超长距离条件下多阶段联合通风关键技术、大型复杂地下洞室群条件下网络通风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现场测试,得到独头压入式通风条件下初始风量对风管漏风率影响系数KQ与初始风量Q0关系。(2)根据模型试验对不同风速大小及不同风管弯曲角度情况下风管局部压力损失及风管百米漏风率测试结果,得到风管弯曲角度对风管漏风率影响系数的计算公式。(3)对高海拔地区实测气象资料的计算分析,在进行相关通风计算时,湿度对空气密度的计算结果影响误差在0.3%左右,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不同海拔地区的隧道,有害物质浓度分布特性有差异,随着海拔的增加,有害气体浓度分布大致呈指数分布。得到不同海拔高度h处的控制有害气体海拔修正系数Kh、粉尘浓度修正系数Kd的计算公式。(4)建立能量方程模型对隧道内温度分布进行模拟,得到隧道内温度随风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规律,进一步得到供风量Q与隧道内温度t分布呈负幂函数规律变化关系,并得到供风温度ti与隧道内温度t的计算公式。(5)对长洪岭隧道1号斜井及关角隧道7号斜井隔板通风现场实测,隔板风道内漏风率在4%以内,隔板风道平均摩擦阻力系数约为0.02。不同风仓结构形式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风仓长度对隔板风道联合风仓式通风的通风效果影响较大,得到风仓长度影响系数Ka、风仓宽度影响系数Kb、风仓高度影响系数Kc的计算公式。长洪岭隧道1号斜井施工区通风方案优化前后对风量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使用风仓式通风技术,进口方向各测点风量增加平均值为29.2%,出口方向各测点风量增加平均值为19.9%。(6)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现场测试等手段,建立TBM超长距离通风模型,包括分阶段联合通风方案、污风回流控制方法、风机控制策略等,对中天山隧道TBM通风方案进行优化。对多阶段巷道式超长距离施工通风长度与能耗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掘进距离的增加,隧道内通风阻抗力升高,需提供的风机功率越大,两者大致呈线性关系,且双线供风情况下的功率远大于单线供风情况下的功率。(7)依托烟台万华工业园地下洞库对大型复杂地下洞室群网络施工通风技术进行优化,利用网络通风软件对分支风压、风量进行调节,从而调节整个通风网络。并利用自动控制调节系统实时对工作面各项指标进行监测,通过变频系统自动控制调节风机转速,进而通过风量闭环控制调节风机风量,在通风网络平衡被打破后,网络通风计算程序自动对各分支计算进行风量重分配,从而形成新的通风网络平衡,使各工作面满足风量需求,并达到节能的效果。
王时彬[5](2014)在《老厂锡矿新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矿井通风系统作为矿井生产的一部分,其优良性决定着矿井能否正常有序地生产。在老厂锡矿新区通风系统中,现有的通风系统有两个回风系统,而其中期北山回风井巷回风风量大而断面面积较小,按金属矿非金属矿安全规程中专用回风井的风速限定,矿井的最大通风量远小于为满足现矿井生产所需的风量,故需要对老厂锡矿新区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后,结合老厂锡矿新区通风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两大通风系统改造方向:一是将制约通风能力的期北山回风井巷进行扩刷,二是在合适的地表位置新建一条回风井连接原矿井。而两类通风系统改造都涉及到井巷的最优断面问题,为尽量减少对矿井现有生产的影响和考虑到影响通风压力损失的主要部分,在本矿井通风系统中仅对风量集中的回风井巷部分进行改造。在两大通风系统改造方向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矿井通风系统特点,分别建立多风机多级机站通风系统,在3Dvent通风解算软件的分析帮助下提出多个合理、可行的矿井通风系统方案,在不同的通风系统方案中已用3Dvent通风解算软件的风机库对其主要通风机工况点进行优化,并对每种方案进行了通风网络解算。最后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本矿井特点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全面的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法给各评价指标赋权值,再运用计分法选出最优通风系统方案。本文通过对老厂锡矿新区矿井通风系统的现状分析和大量相关文献的研究,提出了通风系统改造方向,在给出的多个通风方案中选择出最优通风系统方案,指导矿井实际工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其它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工作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孟祥允[6](2014)在《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通风系统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罗茨铁矿地采前期工程(13a以前)开采近10个中段,致使通风巷道分布错综复杂、通风线路过长、漏风较大等,从而使用风地点供风越来越困难,原有的通风系统不能满足现在技改工程生产区的生产需要。因此,十分有必要对罗茨铁矿技改工程进行通风优化研究。根据矿方所提供的必要的基础性资料,本文深入了解了技改工程采矿方法,并对技改工程开拓系统、生产任务和布局等进行研究,从而利用3Dvent绘制技改工程通风系统网络图;确定技改工程需风量和总风量后,本文对其风量集中的通风巷道进行断面优化,并结合该矿的开拓系统和采矿方法,拟定了三对六个通风可行性方案,并运用3Dvent对各方案进行网络解算。本文建立了一个相对合理简练并适合该矿通风系统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传统的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提出模糊层次分析法,并选用基于梯形模糊数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本文利用隶属度法和相对二元比较法分别对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属性赋值,并对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改进,引进灰色系统理论理念,求出各方案的综合评价值,进而确定方案三~扩刷为最优方案;本文运用Markov过程、冷储备可修复系统等理论对方案三~扩刷的以主要通风机DK40-8-No25-35/30为核心的主要通风机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并给出相应建议。本文通过对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通风系统的优化,对技改工程通风系统前期运转提供依据,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在优化过程中,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通风系统方案优选模型,对通风系统优化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姚金蕊[7](2013)在《深部磷矿非爆连续开采理论与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矿产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是矿山企业竭力追求的。随着机械设备、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开采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尤其对地下开采矿山来说,机械装备水平直接决定了采矿效率。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信息技术等实现矿山连续开采进而提高采矿效率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焦点。尤其在深部资源的开采环境中,如果能研制成功的落矿机械设备,利用深部高应力状态,采取较小的机械扰动致使破岩,然后与先进的装载、运输设备配套使用,实现全机械化非爆连续开采,这样不仅可以实现高效连续开采,而且能降低生产事故率,实现安全生产。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高应力硬岩的致裂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深部开采中高应力硬岩的动力学问题以及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的机械破岩原理。对深部岩体开挖后围岩在卸载状况下的破坏模式及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为深部诱导巷道存在条件下非爆连续开采提供理论支撑。针对开磷马路坪矿体特征及悬臂式掘进机的相关参数,探讨适用于悬臂式掘进机开采的开拓方案,分析悬臂式掘进机开采的回采特性,确定了回采进路断面和合理的开挖方向,设计适用于悬臂式掘进机开采的采矿方法。对开挖诱导巷道后高帮矿体在卸载作用下的破碎范围进行监测和质量评价,为后续掘进机开采及卸载后围岩破碎的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分别开展悬臂式掘进机独头掘进现场工业试验和诱导巷道高帮矿体切割现场工业试验,比较两种情况下掘进效率及截齿损耗情况,找出诱导巷道对掘进机开挖的辅助作用。同时,找出悬臂式掘进机开挖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测定工作面粉尘浓度并提出可行的防尘措施及通风方法。
唐政军,许航[8](2013)在《山西引黄工程2#隧洞施工通风设计》文中提出文章以山西引黄工程5标2#隧洞为对象,根据施工现场条件,抓住施工通风中的风量计算、通风机选型、阻力计算的要点、难点,以大量的公式计算和施工经验为基础,详细分析,逐一解决施工通风中难点,并详细说明了通风机并串联运行,为施工通风计算模板的建立提供了清晰、完整的思路。
蒋敏[9](2012)在《瓦斯隧道施工过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基础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瓦斯隧道工程不断涌现,而瓦斯灾害是威胁瓦斯隧道建设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表现为瓦斯窒息、瓦斯燃烧与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三种灾害类型。在国内外隧道建设史上,曾发生过许多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如何实现隧道瓦斯灾害风险“早期识别”和事故“事先预防”、提高瓦斯隧道施工本质安全化水平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瓦斯隧道施工过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在理论上还不完善,在工程实践中仍处于探索中的现实情况,本文运用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现代应用数学等理论,展开对瓦斯隧道施工过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首先,通过事故致因理论和“人-机-环-管理”安全分析模型,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管理四个方面探寻导致瓦斯灾害事故的原因,对影响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瓦斯灾害发生的危险因素逐一进行分析,建立了由5个一级指标37个二级指标的构成的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了目前安全评价方法优劣的基础上,根据瓦斯隧道施工瓦斯灾害事故不确定性、模糊性、随机性等特点,将层次分析法和可拓评价法两两集成,构建了瓦斯隧道施工过程瓦斯灾害危险性的非线性多层次可拓综合评价模型,对危险性评价步骤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运用简单关联函数法确定权重的方法,并结合观音山隧道工程给出了评价实例,得到了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针对得出的评价结果及分析,根据“3E”法则原理,制定了瓦斯监控方案和事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有效保证了该隧道施工的安全性。研究和探索瓦斯隧道施工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理论与方法,可推动危险性评价在这一工程领域的发展,对建立瓦斯隧道安全机制,改善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状况,提高瓦斯隧道施工单位提高预防和抵御瓦斯灾害能力及促进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经济、有序地进行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理论和应用研究,在评价方法选取和评价模型建立上有一定新颖性,并提出了一些对瓦斯隧道建设工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和措施。
黄丹[10](2012)在《浅埋、大跨隧道的控制爆破技术和控制爆破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铁路和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大跨断面隧道工程也日益增加。大跨断面开挖时,爆破振动对周边临近建筑物以及隧道周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成为关注热点。需根据实际现场施工条件,拟定合理的爆破方案、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并保证其爆破效果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兰渝线关子岭隧道为背景,通过理论和数值模拟手段,系统研究了浅埋、大跨隧道的控制爆破技术和控制爆破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①总结了岩石爆破模型的优缺点,分析了岩石破坏机理,进而探讨了不耦合装药和不同起爆方式的破岩机理。②比较工点大跨断面施工技术方案,提出了应对措施。③研究减跨减震、掏槽位置及形式、爆破器材、装药结构和最大装药量、爆破时差、掘进进尺等控制爆破技术参数,根据体积公式,提出了关子岭大跨断面隧道的常规导爆管爆破方案和新型光电“隆芯1号”数码电子雷管爆破方案。④运用ANSYS/LSDYNA程序建立有限元实体模型,并运用经验公式简化周边眼爆破荷载,对常规爆破和新型光电爆破进行了数值模拟。⑤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得出爆破施工中隧道围岩最不利的部位为迎爆侧,建议关子岭大跨断面车站隧道采用新型光电电子雷管爆破方案,并验证了减少单段起爆药量能降低振速。⑥分析了爆破测试仪器的参数和采集原理,归纳了测点布置原则,拟定了爆破振动监控方案,提供了测点数据分析方法。
二、地下工程掘进循环通风防尘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下工程掘进循环通风防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矿山通风系统优化及深井制冷系统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矿井热环境控制研究现状 |
1.3 深井冷却系统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独头采场数值建模与环境评价指标 |
2.1 独头采场数值模型 |
2.1.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2.1.2 数学模型 |
2.1.3 边界条件 |
2.1.4 求解方法 |
2.2 独头采场环境评价指标 |
2.2.1 预测平均评价(PMV) |
2.2.2 预测不满意百分值(PPD) |
2.2.3 空气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独头采场通风优化与分析 |
3.1 独头采场数值模拟结果验证 |
3.1.1 网格独立性验证 |
3.1.2 计算模型验证 |
3.2 独头采场压入式通风环境分析与评价指标比较 |
3.2.2 模型参数数值设定 |
3.2.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3.3 独头采场压入式通风效果优化分析 |
3.3.1 充填回风井对压入式通风影响 |
3.3.2 风管截面大小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
3.3.3 双风管通风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独头采场串联通风模式数值模拟研究 |
4.1 采场串联通风数值模型 |
4.1.1 几何模型 |
4.1.2 数学模型 |
4.1.3 边界条件 |
4.1.4 网格划分与独立性验证 |
4.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1 无充填回风井通风模式 |
4.2.2 充填回风井单独回风模式 |
4.2.3 充填回风井辅助回风模式 |
4.2.4 不同通风模式比较分析 |
4.3 空气幕对采场串联通风效果的影响 |
4.3.1 条件设置 |
4.3.2 模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井制冷系统及经济性分析 |
5.1 深井热源分析与冷负荷计算 |
5.1.1 深井热源分析 |
5.1.2 放热量计算 |
5.1.3 湿负荷计算 |
5.1.4 参数设定与计算结果 |
5.2 深井制冷系统经济性分析 |
5.2.1 数学模型 |
5.2.2 参数设定 |
5.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金属矿山深部开采若干问题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深部开采面临的一般共性问题 |
1.1 岩体力学性质变化显着 |
1.2 地压显现突出 |
1.3 地温持续升高 |
1.4 通风复杂性增加 |
2 典型矿山实例———红透山铜锌矿部分深部开采特征分析 |
2.1 采矿深度最大 |
2.2 岩爆现象典型 |
2.3 通风系统问题及技术突破 |
2.4 地热问题尚不突出 |
2.5 充填系统具有典型性 |
2.6 采矿方法不断优化 |
3 未来发展趋势及若干研究重点 |
3.1 地压监测技术将获得更普遍应用 |
3.2“循环通风”将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
3.3 充填采矿方法将占主导地位 |
3.4 地温热害和解决措施研究 |
4 结语 |
(3)白乃庙铜矿区域可控循环风技术及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可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可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矿井概况 |
2.1 白乃庙铜矿系统概述 |
2.1.1 地理概况 |
2.1.2 地形、地貌及气候 |
2.1.3 区域地质 |
2.2 矿区资源储量概述 |
2.3 矿井生产系统概况 |
2.4 矿山通风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3 可控循环风通风理论 |
3.1 可控循环风通风系统分析 |
3.1.1 可控循环风通风系统及其特性 |
3.1.2 循环风通风方式及其参数 |
3.1.3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风机布置及其特性 |
3.2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可行性论证研究 |
3.2.1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巷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变化 |
3.2.2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巷道粉尘浓度变化 |
3.2.3 可控循环通风控制及其利用 |
3.3 可控循环风通风过程 |
3.3.1 闭路循环通风降尘过程分析 |
3.3.2 开路循环通风降尘过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可控循环通风理论的应用 |
4.1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降温研究 |
4.1.1 井下热源来源分析 |
4.1.2 井下热源的危害 |
4.1.3 井下降温循环风量计算 |
4.2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除尘研究 |
4.2.1 粉尘危害及防治技术 |
4.2.2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高压喷雾降尘系统 |
4.3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研究 |
4.3.1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建设要求 |
4.3.2 矿井可控循环风安全评价 |
4.4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通风节能原理研究 |
4.4.1 通风节能原理 |
4.4.2 循环风量确定基本原则 |
4.4.3 循环风量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可控循环通风技术工程实践应用及效果分析 |
5.1 区域可控循环风通风系统的构建 |
5.1.1 区域可控循环风参数确定及风机选择 |
5.1.2 区域可控循环风系统高压喷雾装置 |
5.1.3 区域可控循环风通风安全监测监控 |
5.2 区域可控循环风应用效果分析及评价 |
5.2.1 区域可控循环风系统风流质量分析 |
5.2.2 区域可控循环风系统节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长大隧道与复杂地下工程施工通风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下工程施工通风特点及计算模型 |
2.1 地下工程施工通风分类 |
2.2 地下工程施工通风影响参数分析 |
2.3 地下工程施工通风卫生控制标准研究 |
2.3.1 国内标准 |
2.3.2 国外标准 |
2.3.3 各标准之间比较 |
2.3.4 地下工程环境控制标准 |
2.4 流体动力学计算数学模型 |
2.4.1 地下工程温度场计算数学模型 |
2.4.2 地下工程有害气体扩散计算数学模型 |
2.4.3 地下工程粉尘运移计算模型 |
2.5 网络通风计算模型 |
2.5.1 通风网络基本规律 |
2.5.2 通风网络中风流参数关系 |
2.5.3 复杂地下洞室群通风网络数学模型 |
2.5.4 复杂地下洞室群通风网络解算方法 |
第3章 地下工程施工通风设备关键参数研究 |
3.1 柔性风管百米漏风率计算公式 |
3.1.1 柔性风管特点 |
3.1.2 现有风管漏风率计算公式 |
3.1.3 现场测试分析 |
3.1.4 模型试验分析 |
3.1.5 百米漏风率影响参数 |
3.2 隔板风道关键参数研究 |
3.2.1 隔板参数分析 |
3.2.2 隔板风道摩擦阻力系数 |
3.2.3 隔板风道漏风率 |
3.3 风仓关键参数研究 |
3.3.1 风仓长度影响系数K_a |
3.3.2 风仓宽度影响系数k_b |
3.3.3 风仓高度影响系数K_c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工程施工环境控制关键参数研究 |
4.1 控制施工环境温度需风量计算方法 |
4.1.1 施工环境温度影响种类 |
4.1.2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4.1.3 不同施工环境温度下通风量分析 |
4.1.4 控制施工环境温度需风量计算公式 |
4.2 控制有害气体需风量海拔高度系数 |
4.2.1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4.2.2 隧道内流场特性 |
4.2.3 隧道内CO运移特性 |
4.2.4 海拔高度对CO浓度分布的影响 |
4.2.5 控制有害气体需风量海拔高度系数 |
4.3 施工通风粉尘浓度海拔高度系数 |
4.3.1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4.3.2 地下工程爆破产生粉尘基本运动特性 |
4.3.3 不同风速条件下粉尘分布特性 |
4.3.4 不同海拔条件下粉尘分布特性 |
4.3.5 施工通风粉尘海拔高度系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杂地下工程施工通风优化 |
5.1 隔板风道式通风关键技术优化研究 |
5.1.1 依托工程 |
5.1.2 既有通风方案 |
5.1.3 施工通风技术优化 |
5.1.4 风机布置形式分析 |
5.1.5 隔板风道内射流风机参数研究 |
5.1.6 改进效果测试分析 |
5.2 TBM超长距离多阶段联合通风关键技术优化研究 |
5.2.1 TBM通风方式适用长度研究 |
5.2.2 TBM掘进环境测试及分析 |
5.2.3 TBM多阶段联合式通风方式优化 |
5.2.4 TBM多阶段联合通风风机功率与掘进距离关系 |
5.3 复杂地下洞室群网络施工通风关键技术优化研究 |
5.3.1 复杂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特性 |
5.3.2 依托工程概况 |
5.3.3 既有施工通风方案 |
5.3.4 施工通风现场测试及分析 |
5.3.5 网络施工通风技术优化 |
5.3.6 网络通风自动控制调节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发表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
(5)老厂锡矿新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1.1 矿井通风系统 |
1.2 国内外通风技术发展状况 |
1.3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化设计 |
1.3.1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的原则 |
1.3.2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特点 |
1.3.3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
1.4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选优工作 |
1.4.1 通风阻力研究 |
1.4.2 通风网络解算与优化 |
1.4.2.1 通风网络解算 |
1.4.2.2 通风网络优化 |
1.4.3 多级机站 |
1.4.4 矿井通风系统优选评判指标 |
1.4.5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选优 |
1.4.5.1 指标权值确定方法 |
1.4.5.2 选优方法 |
1.5 选题的意义 |
1.6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2 老厂锡矿新区矿井通风系统概况 |
2.1 老厂锡矿新区概述 |
2.1.1 矿区概述 |
2.1.2 矿井采矿方法及生产能力 |
2.1.3 通风系统简述 |
2.2 矿井需风量的计算 |
2.2.1 按照供氧要求计算 |
2.2.2 按照排尘风速计算工作面风量 |
2.2.3 按柴油设备排放的废气计算风量 |
2.3 通风系统现状及问题 |
2.3.1 主要巷道参数 |
2.3.2 通风系统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通风系统方案设计 |
3.1 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分析 |
3.2 巷道断面优化理论概述 |
3.3 回风井巷扩刷优化 |
3.4 新建回风竖井 |
3.5 优化方案的提出 |
3.5.1 方案一 |
3.5.2 方案二 |
3.5.3 方案三 |
3.6 通风系统方案分析 |
3.6.1 通风系统中风速分析 |
3.6.2 通风系统中压力分布 |
3.6.3 主要通风机稳定性分析 |
3.6.4 通风方式及管理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指标 |
4.1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化指标的选择 |
4.2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化指标的意义及计算 |
4.2.1 定量指标的意义及计算 |
4.2.2 定性指标的意义及计算 |
4.2.3 所有指标计算过程 |
4.3 优化指标的权值 |
4.3.1 层次分析法 |
4.3.2 熵技术法 |
4.4 本章小结 |
5 通风系统方案选优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6)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通风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的意义 |
1.3 矿井通风技术的研究概况 |
1.4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化的研究现状 |
1.4.1 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1.4.2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的优化方法研究 |
1.5 模糊层次分析法 |
1.5.1 层次分析法 |
1.5.2 模糊层次分析法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罗茨铁矿通风系统概述 |
2.1 罗茨铁矿简述 |
2.1.1 矿区地理交通位置 |
2.1.2 矿区气象条件 |
2.1.3 矿区地质概况 |
2.2 罗茨铁矿开采简述 |
2.2.1 矿床开拓方案及采矿方法 |
2.2.2 罗茨铁矿矿井通风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
3.1 矿井通风网络分析软件简介 |
3.2 矿井总风量计算 |
3.2.1 按供氧要求计算 |
3.2.2 按排尘风速计算矿井需风量 |
3.2.3 按排尘风量计算矿井需风量 |
3.2.4 按照万吨风量比估算矿井总风量 |
3.2.5 风量备用系数 |
3.3 矿井通风井巷断面优化 |
3.3.1 井巷费用 |
3.3.2 井巷断面优化 |
3.3.3 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风道最优断面 |
3.4 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研究 |
3.4.1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
3.4.2 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罗茨铁矿通风优化指标体系和权重的构建 |
4.1 通风优化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通风优化指标体系构建 |
4.1.3 矿井通风优化指标的意义及计算 |
4.2 矿井通风方案优化指标的权重 |
4.2.1 基于梯形模糊数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2.2 应用基于梯形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确定矿井通风方案优化指标权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通风系统方案优化 |
5.1 概述 |
5.2 相对二元比较法 |
5.2.1 二元比较矩阵构造 |
5.2.2 有序二元比较矩阵检验 |
5.2.3 有序二元比较矩阵定性排序 |
5.2.4 隶属度求解 |
5.3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决策 |
5.3.1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决策特点 |
5.3.2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决策评价过程 |
5.4 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通风系统方案优化 |
5.4.1 通风方案指标值计算 |
5.4.2 通风方案优选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Markov过程的主要通风机系统可靠性分析 |
6.1 Markov 理论 |
6.1.1 Markov 过程 |
6.1.2 齐次Markov过程 |
6.1.3 Markov过程的基本假设 |
6.2 基于Markov过程的冷储备可修复系统 |
6.2.1 冷储备可修复系统的验证 |
6.2.2 基于Markov过程的冷储备可修复系统模型 |
6.3 基于Markov过程的主要通风机系统可靠性分析 |
6.3.1 风机故障率λ和修复率μ |
6.3.2 冷储备可修复系统模型适用验证 |
6.3.3 主要通风机系统可靠性模型 |
6.4 基于Markov过程的罗茨铁矿主要通风机系统可靠度分析 |
6.4.1 基于Markov过程的罗茨铁矿主要通风机系统可靠度求解 |
6.4.2 主要通风机系统可靠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7)深部磷矿非爆连续开采理论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深部岩体致裂机理研究现状 |
1.2.2 硬岩矿山非爆开采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深部开采中高应力硬岩致裂机理研究 |
2.1 深部硬岩开采的动力学现象 |
2.1.1 深部金属矿岩的高地应力赋存条件 |
2.1.2 深部金属矿山的硬岩岩性和储能特征 |
2.1.3 硬岩深部开采工艺的发展趋势 |
2.1.4 硬岩深部开采的动静组合受力特征及其力学解释 |
2.2 深部硬岩开采的动力学问题及分析 |
2.2.1 硬岩深部开采中的岩爆与开采系统扰动 |
2.2.2 深部开采中爆破引发的矿震及巷道失稳现象 |
2.2.3 高应力硬岩开挖中的能量释放与有序调控 |
2.3 机械破岩方法及机理 |
2.3.1 机械破岩方法 |
2.3.2 机械破岩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开挖卸载下岩体的能量演化与应力分布研究 |
3.1 开挖卸载强度准则 |
3.1.1 莫尔-库仑(Mohr-Coulomb)准则 |
3.1.2 霍克-布朗(Hoek-Brown)准则 |
3.1.3 格里菲斯(Griffith)准则 |
3.2 开挖扰动下高应力岩体的波动机理 |
3.2.1 卸载的波动作用机理 |
3.2.2 卸载路径下产生的卸载波形 |
3.3 开挖扰动岩体能量演化与应力重分布 |
3.3.1 颗粒流基本原理 |
3.3.2 模型建立 |
3.3.3 开挖扰动能量演化规律 |
3.3.4 开挖扰动应力重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4 臂式掘进机连续开采工艺与技术研究 |
4.1 研究区工程背景 |
4.2 悬臂式掘进机采矿矿床开拓方式 |
4.2.1 斜井开拓 |
4.2.2 斜坡道开拓 |
4.3 基于悬臂式掘进机切割采矿的回采特性 |
4.3.1 悬臂式掘进机回采的特点 |
4.3.2 回采进路断面的选择 |
4.3.3 矿体倾角与矿石人为损失贫化间的关系 |
4.4 基于数值模拟的开挖方向研究 |
4.4.1 矿体的赋存参数 |
4.4.2 开挖方案 |
4.5 基于马路坪悬臂式掘进机试验矿体的采矿方法设计 |
4.5.1 回采方案 |
4.5.2 采准方案 |
4.5.3 采矿方法 |
4.5.4 回采通风及出矿 |
4.5.5 采场支护方法 |
4.6 小结 |
5 导巷道高帮矿体破碎监测及质量评价 |
5.1 诱导巷道高帮矿体松动圈监测 |
5.1.1 悬臂式掘进机试验矿段地质条件及地应力状况 |
5.1.2 监测方案 |
5.1.3 诱导巷道高帮矿体松动圈监测 |
5.2 诱导巷道顶板沉降监测 |
5.3 诱导巷道地应力变化测试 |
5.4 诱导巷道高帮矿体节理裂隙调查 |
5.4.1 节理裂隙的描述 |
5.4.2 节理裂隙调查 |
5.5 本章小结 |
6 臂式掘进机现场工业试验 |
6.1 悬臂式掘进机的性能及作业方式 |
6.1.1 悬臂式掘进机的性能 |
6.1.2 EBZ160TY悬臂式掘进机的常规作业步骤 |
6.2 悬臂式掘进机独头巷道掘进试验 |
6.2.1 试验方案设计 |
6.2.2 切割情况及试验分析 |
6.3 悬臂式掘进机切割诱导巷道高帮矿体试验 |
6.3.1 试验方案设计 |
6.3.2 切割情况及试验分析 |
6.4 两种掘进方式对比分析 |
6.4.1 掘进效率对比分析 |
6.4.2 截齿损耗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悬臂式掘进机开采的通风防尘措施 |
7.1 机掘巷道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 |
7.2 悬臂式掘进机工作面粉尘实测及防尘技术 |
7.2.1 工作面粉尘测定 |
7.2.2 防尘技术 |
7.3 通风方法的选择 |
7.4 本章小结 |
8 全文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加的科研项目、获得奖励 |
(8)山西引黄工程2#隧洞施工通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通风计算 |
1.1工程概况 |
1.2通风方式 |
1.2.1压入式 |
1.2.2吸出式 |
1.2.3混合式 |
1.3风量计算 |
1.3.1风量计算基本参数 |
1.3.2风量计算 |
(1) 爆破散烟计算风量。 |
(1) 压入式通风风量。 |
(2) 吸出式通风风量。 |
(3) 混合式通风风量。 |
(2) 按排除粉尘计算风量。 |
(3) 按隧洞内最多人数计算风量。 |
(4) 按最低允许风速计算风量。 |
(5) 按稀释和排除内燃机废气计算风量。 |
(6) 通风风量计算。 |
1.4通风方式选择 |
2通风机选型 |
3通风阻力计算 |
3.1沿程阻力计算 |
3.1.1沿程阻力计算公式变形 |
3.1.2基本参数计算 |
(1) 风管管道达西系数计算。 |
(2) 隧洞达西系数计算。 |
(3) 空气密度计算。 |
3.1.3沿程阻力计算表 |
3.2局部阻力计算 |
4通风机运行 |
5结语 |
(9)瓦斯隧道施工过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隧道建设发展概况 |
1.1.2 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及分析 |
1.1.3 瓦斯隧道建设状况 |
1.1.4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隧道施工风险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3 目前我国瓦斯隧道危险评价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瓦斯隧道施工过程瓦斯灾害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2.1 瓦斯隧道 |
2.1.1 瓦斯隧道及其分类 |
2.1.2 煤层瓦斯的成因与赋存 |
2.1.3 隧道工程施工方法及选择 |
2.1.4 瓦斯隧道工程与煤层巷道的主要区别 |
2.2 瓦斯隧道施工过程瓦斯灾害事故分析 |
2.2.1 事故致因理论 |
2.2.2 事故致因理论的启示 |
2.2.3 隧道瓦斯灾害类型及特点 |
2.3 瓦斯隧道施工过程瓦斯灾害事故基本要素分析 |
2.3.1 瓦斯积聚 |
2.3.2 隧道火源 |
2.3.3 隧道揭煤过程煤与瓦斯突出 |
2.4 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人-机-环-管理系统分析模型 |
2.4.1 人的因素 |
2.4.2 物的因素 |
2.4.3 环境因素 |
2.4.4 管理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瓦斯隧道施工过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3.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 |
3.1.2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与建立的原则 |
3.2 瓦斯隧道施工过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2.1 评价指标体建立的步骤 |
3.2.2 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的构建 |
3.3 指标体系数据处理 |
3.3.1 指标体系数据量化处理 |
3.3.2 指标体系数据归一化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瓦斯隧道施工过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 |
4.1 安全评价方法综述与选择 |
4.2 多层次可拓综合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模型的基本结构 |
4.2.2 多层次可拓评价模型 |
4.3 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
4.3.1 选取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简单关联函数法确定权重的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层次可拓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1.1 工程背景 |
5.1.2 观音山隧道概况 |
5.2 观音山隧道施工过程瓦斯灾害危险性多层次可拓综合评价 |
5.2.1 评价依据与数据处理 |
5.2.2 确定经典域、节域和待评物元 |
5.2.3 确定指标权重 |
5.2.4 一级可拓评价 |
5.2.5 二级可拓评价 |
5.2.6 评价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观音山隧道施工过程瓦斯灾害防治措施研究 |
6.1 通风措施 |
6.1.1 通风方式 |
6.1.2 通风管理 |
6.2 观音山隧道瓦斯监测技术措施 |
6.2.1 瓦斯监控方案的主要内容 |
6.2.2 瓦斯监控系统主要组成以及系统设计 |
6.2.3 隧道瓦斯监控系统实现的功能目标 |
6.3 隧道揭煤施工过程防突安全技术措施 |
6.4 观音山隧道施工瓦斯事故应急预案 |
6.4.1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
6.4.2 观音山隧道施工过程瓦斯事故应急预案研究 |
6.4.3 观音山隧道瓦斯事故应急救援具体方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C:各评价指标原始数据采集表 |
附录 D:各评价指标相对评价等级的数据取值范围表 |
附录 E:观音山隧道工程瓦斯检测动态牌 |
(10)浅埋、大跨隧道的控制爆破技术和控制爆破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隧道爆破技术分类及研究现状 |
1.2.1 隧道掏槽爆破技术 |
1.2.2 隧道光面爆破技术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的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岩石爆破力学原理和机理 |
2.1 几种典型理论阶段下岩石爆破的模型 |
2.1.1 弹性理论阶段 |
2.1.2 断裂理论阶段 |
2.1.3 损伤理论阶段 |
2.2 爆破荷载作用下岩石破坏机理 |
2.2.1 应力波作用理论 |
2.2.2 爆轰气体压力破坏理论 |
2.2.3 两种理论的共同作用 |
2.2.4 现代爆破理论的基本观点 |
2.3 炮眼不同装药结构的破岩机理 |
2.3.1 耦合装药的破岩机理 |
2.3.2 不耦合装药的破岩机理 |
2.3.3 不同起爆方向爆破机理分析 |
2.3.4 空气柱的作用 |
第三章 工点大断面隧道爆破技术研究 |
3.1 地质条件和施工技术方案以及措施 |
3.1.1 隧道地质水文条件 |
3.1.2 隧道设计简介 |
3.1.3 工点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 |
3.2 隧道常规爆破施工技术分析研究 |
3.2.1 工业炸药的特点及分类 |
3.2.2 减跨减震技术 |
3.2.3 起爆器材和起爆技术 |
3.2.4 钻眼爆破参数 |
3.2.5 装药结构 |
3.2.6 爆破时差 |
3.3 隧道新型光电爆破施工技术分析研究 |
3.3.1 新型光电起爆器材 |
3.3.2 数码电子雷管与传统雷管的比较 |
3.3.3 数码电子雷管微差干扰降震的主要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点大断面隧道爆破方案分析研究 |
4.1 工点大断面隧道爆破设计方案 |
4.1.1 爆破参数 |
4.1.2 循环进尺装药量 Q 的计算及炮眼装药量的分配 |
4.2 数值模拟和参数选择 |
4.2.1 炸药冲击荷载模型 |
4.2.2 模型建立和参数选择 |
4.3 常规雷管爆破数值模拟 |
4.4 光电电子雷管爆破方案数值模拟 |
4.5 数值结果对比分析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测试方案和测试分析 |
5.1 测试仪器原理和参数 |
5.1.1 测试仪器 |
5.1.2 爆破振动测试仪采集原理 |
5.1.3 振动参数 |
5.2 测点布置原则方案 |
5.2.1 测点一般布置原则 |
5.2.2 测点布置注意事项 |
5.2.3 测点布置方案 |
5.3 测点数据分析与处理 |
5.3.1 数据回归分析 |
5.3.2 隧道围岩爆破效果判断依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地下工程掘进循环通风防尘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矿山通风系统优化及深井制冷系统经济性分析[D]. 宋红飞. 山东大学, 2020(11)
- [2]金属矿山深部开采若干问题及思考[J]. 孟繁华,石长岩. 有色矿冶, 2017(05)
- [3]白乃庙铜矿区域可控循环风技术及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研究[D]. 王汉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3)
- [4]长大隧道与复杂地下工程施工通风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D]. 曹正卯.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4)
- [5]老厂锡矿新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D]. 王时彬.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4)
- [6]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通风系统优化研究[D]. 孟祥允.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5)
- [7]深部磷矿非爆连续开采理论与工艺研究[D]. 姚金蕊. 中南大学, 2013(12)
- [8]山西引黄工程2#隧洞施工通风设计[J]. 唐政军,许航. 湖南水利水电, 2013(01)
- [9]瓦斯隧道施工过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 蒋敏. 湖南科技大学, 2012(05)
- [10]浅埋、大跨隧道的控制爆破技术和控制爆破方案研究[D]. 黄丹. 重庆交通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