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员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振彤[1](2020)在《中职教师学历提升对专业素质提高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0年国家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以来,职教硕士的规模日益壮大,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样为职教教师素质能力提升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学历提升作为促进中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产生了多大的效果?当一线教师再次以学生的身份重新回到校园进行学习,他们有着什么样的感受与收获?给他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哪些影响?这就需要我们从教师自身主体出发,探究中职教师硕士学习最真实的想法与感受。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人的主观感受为基础,以故事的呈现为主线,笔者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对故事进行分析探究,使问题得到活生生地凸现,为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笔者认为,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或许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加符合人的实际需要。本研究选取两位已经完成硕士学习的中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次的深入访谈获取大量的原始资料,运用情境分析与类属分析对原始资料进行多次的整理与归纳,最后呈现文本。首先,从“专业学习”、“人际交往”、“校园设施与管理”三方面对他们的学习体验进行了叙事的呈现。接着,立足于叙事资料,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念与师德三个维度分析了学历提升对两位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提高的效果。然后,从内在动因、外部因素及二者的内部联动性这三方面具体探究了影响中职教师学历提升对专业素质提高效果的因素。最后,为了使中职教师学历提升对自身专业素质提高的效果达到最优化,本研究从教师自身和外部因素两个角度提出了建议,使中职教师的主体力量与外部因素形成强大合力促进专业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从教师主体出发,笔者关注到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觉个体,要强化自身的自主发展意识。一要提高自我辨识与反思能力,明晰专业发展现状;二要增强职业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三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唤醒自主发展意识。另一方面,从外部因素出发,首先要完善学校治理制度,发挥外部条件的最大作用;第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培养质量。第三,发挥教师在硕士学习共同体中的支撑作用。
张孝丽[2](2019)在《PBL教学法在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以及时代教育背景下,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改变以前强调死记硬背、接受学习、机械式的训练,主张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形成个人能力,发挥个人潜能,为当代学校教育所倡导。PBL教学法与当下倡导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所涵盖的概念一脉相承。PBL教学法作为在高等教育中较为流行的教学方式,在医学生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较为高效的学习手段,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关注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为高等教育不同专业领域的学习注入新的活力。高校为解决在职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在职研究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2015年伊始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对PBL教学法的实践应用展开了探索。经过2015-2018三年多的时间,对在职攻读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的六批学生进行了教学实践,通过选取较为符合PBL课程学习的三门专业课程,运用PBL教学法将专业课程作用于在职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探讨其实践的效果。通过教学实践的成效进行分析,PBL课程在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中,有一定的效果,八成以上的在职研究生认可此种教学方法,持较为肯定的态度,但是由于在尝试和初创阶段,部分学生处于困惑或迷茫之中,对此种教学法理解不深刻。主要提升体现在基础能力和科研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上,而对于人际关系的交往和处理、心理适应上学习效果不显着,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中,应对不同基础和不同层次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多样的功能性案例进行探讨,增加学生对人际交往案例处理的讨论,以及工作生活压力调适的真实情境的模拟等,为不断完善后续的PBL教学在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应用夯实基础。
李铁绳[3](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吴海栋[4](2018)在《“U-G-S”视域下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研究 ——基于上海S大学的实践》文中提出活跃在教学现场承担教书育人的中小学教师是教育质量好坏的关键,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发展依赖于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职教育硕士培养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但是以往单一培养主体和单一培养现场下的模式造成教育理论与教育活动的分立,学习者不仅面临着诸多外界干扰,同时与教学经验脱离的理论学习难以直接同教学工作对接,不利于教师问题解决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的养成。政府和中小学在培养过程中的角色缺失使得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不佳,沦为对培养成果百般挑剔的“旁观者”。本研究通过对现阶段在职教育硕士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上海S大学在职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实践探索,对“U-G-S”视域下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的模式进行总结,并提出培养效果改进的建议。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论文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方案、方法、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等情况。本研究采用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和文本分析等方法进行资料和信息的搜集。论文第二章介绍了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的背景和问题,由宏观到微观的角度从政策背景、专业背景和学习者背景三个方面展开。然后通过对国内代表性师范院校的在职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比较,指出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的问题表现:理论与实践的割裂,供给与需求的割裂。第三章对上海S大学近年来在职教育硕士培养实践进行剖析,从思路与目标、课程与教学、培养形式与过程三个方面展开,总结出其四大特点:对成人学习特殊性的尊重;与教师非学历培训结合;学习内容综合化;培养主体多元化。第四章在上海S大学经验的基础上,对“U-G-S”视域下在职教育硕士培养进行总结,明确了这一模式的三大特征:指向实践的课程设置;与非学历培训的结合;开放共赢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该模式下的在职教育硕士培养中要明确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培养指向;注意培养主体间的协同;注意国际交流与合作。
宋军[5](2016)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文中指出针对职教硕士招生与管理工作的相关情况,阐述了职教硕士培养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建立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思路及措施,即:确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制定特色培养方案;注重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规划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导师职责;把握过程监控,提高培养质量;借助学位评估,建立培养质量标准等。
高文财[6](2016)在《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是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简称,是教育硕士的另一种类型,是国家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在研究生层次上的延伸与发展,是国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系统设计。因此,研究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既是顺应国家教育改革与实现政策意图的需要,同时也是解决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现存问题的重要途径,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研究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系统梳理了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现状与问题,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实证研究与学理分析。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改进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具体建议。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价;对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免费师范生教育和教育硕士的产生与发展历程,阐述了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产生背景、教育目的,比较了在职教育硕士、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学硕士与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异同,分析了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知识与能力构成。第三部分为第二章及第三章,基于六所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文本和六所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现实考察,分析了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现状。并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了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发展需求,总结了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外部、学校内部、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为第四章,从理论视角对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改进的具体建议。
陈磊,刘亚楼,张淑卿,孙中魁,葛凤丽[7](2016)在《地方院校在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指标评价与质量控制——基于已授学位人员及其工作单位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近期国家对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新要求阐述,以地方院校中人员基数大、平均占比58.79%的在职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先回顾了国家对在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和权重以及部分地方院校详细的一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从已授学位在职工程硕士及其工作单位领导二个视角,对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撰写、创新性成果、学员素质和能力培养以及需要改进的方法或措施调查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统计数据显示二者有较大的一致性。最后,提出强化实践环节教学训练、加强论文过程监控管理和细化各类成果核查登记政策等学位论文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地方院校硕士学位论文整体质量的稳步提高。
于士博[8](2016)在《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在职教育硕士还在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基于对近些年有关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文件、培养方案的解读,构建与其相符的理论培养模式;再结合对XX师范大学在职教育硕士培养中体现出的优势与不足,借助严谨细致的研究、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操作性较强的培养策略。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该部分包括选题背景与意义,该议题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等等,并对本文整体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做了必要概述。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分析。重点对“在职教育硕士”这个核心概念做了解释,同时对在职教育硕士的分类以及在职教育硕士培养注重的属性做了重要分析。第三部分是培养模式的理论建构。依据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的相关文件、政策,提出了“天平式”的培养模式,强调“一核二能三面”的理念。在对培养模式图进行解读的同时,对培养模式的价值指向也做了说明。第四部分为实践研究。对某重点师范大学的在职教育硕士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出在职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突出的不足,并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优化其发展。第五部分主要是策略研究。本部分主要针对前面所体现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策略。目的重在优化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主要包含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在校课程形式、合理协调校际关系及健全评估制度等几个方面,贴合实际,可操作性强。为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参考性的服务和借鉴指导。
陈磊,石立平,粘山坡,葛凤丽[9](2016)在《地方院校在职工程硕士课程教学调查与评价——基于已授学位人员及其工作单位的视角》文中指出从已授学位在职工程硕士学员和工作单位领导二个视角,对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统计。研究发现,目前在职工程硕士教育较好的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作单位的需要,二者在课程教学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提出三个方面需要改进的措施,即完善培养方案中技术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导师的责任心培养和职业能力培训,以提升指导能力;规范在职工硕学员服务意识和水平管理,以提高自学和规划能力。
李密密[10](2016)在《在职化学教育硕士培养过程的调查研究 ——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是为基础教育教学培养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自1997开办以来,发展的速度很快,发展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通过文献梳理法,发现对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培养现状等方面的研究,无论是研究人员的数量上还是研究成果的数量上都比较多,但是对于在职教育硕士培养过程的研究人员却很少,研究的成果也不多,因此对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由于本人的学科背景为化学,所以选择在职攻读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的教育硕士,对他们的培养过程进行了调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对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职化学教育硕士三个专业名词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和教育学硕士学位进行了辨析。第二,在河南师范大学随机选取了2012级、2013级和2014级共40名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抽取几名学员进行了半结构式的访谈调查,关于培养过程的状况,如生源情况、求学动机、课程设置、师生之间的指导与交流、参与科研的希望度、撰写学位论文的情况和学员们在读研前后的变化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跟踪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虽然提高了学员的科研、写作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增强了培养单位的办学影响力,但是也显露出了不少问题,如新生学员的生源差异性大、学员的求学动机不纯、社会和学员所在单位对他们读研的支持力度不够大和课程设置与学员需求不相吻合等四方面的问题。最后针对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贯穿于培养环节的四个对策,一是提高招生门槛;二是端正学员的求学动机;三是健全支持系统;四是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等。
二、对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员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员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职教师学历提升对专业素质提高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中职教师学历提升的研究综述 |
1.3.2 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综述 |
1.3.3 职教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综述 |
1.3.4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中职教师 |
1.4.2 学历提升 |
1.4.3 专业素质 |
1.4.4 效果 |
1.5 理论基础 |
1.5.1 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 |
1.5.2 终身学习理论 |
第2章 研究方案设计 |
2.1 方法论的选择--质性研究方法 |
2.2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3 收集资料的方式--访谈法 |
2.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2.5 研究的效度与推广度 |
2.5.1 研究的效度问题 |
2.5.2 研究的推广度问题 |
2.6 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
第3章 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叙事探究 |
3.1 C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叙事故事 |
3.1.1 C教师的基本情况介绍 |
3.1.2 回顾:C教师硕士学习的“心路”历程 |
3.1.3 C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对自身专业素质提高效果的叙事分析 |
3.2 H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叙事故事 |
3.2.1 H教师的基本情况介绍 |
3.2.2 回顾:H教师硕士学习的“心路”历程 |
3.2.3 H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对自身专业素质提高效果的叙事分析 |
第4章 中职教师学历提升对专业素质提高的效果分析 |
4.1 学历提升之于专业知识的提高 |
4.1.1 教育知识的储备量显着提升 |
4.1.2 课程教学知识得以丰富与拓展 |
4.2 学历提升之于专业能力的提高 |
4.2.1 思维逻辑能力得到锻炼 |
4.2.2 研究与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
4.2.3 自主学习能力持续增强 |
4.2.4 沟通与合作能力得到培养 |
4.2.5 反思能力得到进步 |
4.3 学历提升之于专业理念与师德的提高 |
第5章 影响中职教师学历提升对专业素质提高效果的因素 |
5.1 内在动因 |
5.1.1 学习动机的倾向性 |
5.1.2 自主学习意识的强弱程度 |
5.2 外部环境 |
5.2.1 学校设施与管理制度 |
5.2.2 课程的设置与安排 |
5.2.3 以教师为主导的硕士学习共同体 |
5.3 内在动因与外部环境的交互影响 |
第6章 优化中职教师学历提升对专业素质提高效果的思考 |
6.1 强化教师自主发展意识 |
6.1.1 提高自我辨识与反思能力,明晰专业发展现状 |
6.1.2 增强职业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
6.1.3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唤醒自主发展意识 |
6.2 完善学校治理制度,发挥外部条件的最大作用 |
6.3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培养质量 |
6.3.1 打破学科框架,开设交叉课程 |
6.3.2 增强课程学习灵活性,强化理论与实践融合 |
6.4 发挥教师在硕士学习共同体中的支撑作用 |
6.4.1 倡导对话合作,重建生机的课堂情境 |
6.4.2 加强导师指导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内容 |
(2)PBL教学法在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和核心概念界定 |
1.1.1 选题缘由 |
1.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相关研究综述 |
1.2.2 PBL教学法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重难点 |
1.4.1 创新之处 |
1.4.2 重难点 |
第2章 探究式学习下PBL教学法的产生和发展 |
2.1 探究式学习下PBL教学法的理论来源 |
2.1.1 古代PBL教学理论的奠基 |
2.1.2 现代PBL教学理论的发展 |
2.1.3 当代PBL教学理论的完善 |
2.2 PBL教学法的发展 |
2.2.1 初创阶段 |
2.2.2 探索阶段 |
2.2.3 推广阶段 |
2.2.4 全面应用阶段 |
2.2.5 在国内的发展与应用 |
2.3 PBL教学法的基本要素和特征介绍 |
2.3.1 PBL教学法的基本要素 |
2.3.2 PBL教学法的特征 |
第3章 PBL教学法在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介绍 |
3.1 PBL教学法在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可行性 |
3.1.1 符合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内在需求 |
3.1.2 PBL课程具备的实施基础 |
3.1.3 PBL课程在本研究中的实施对象分析 |
3.2 PBL教学法在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情况介绍 |
3.2.1 相关课程介绍 |
3.2.2 课程目标分析 |
3.2.3 PBL教学法在本研究中的具体流程介绍 |
3.3 功能性案例的呈现 |
3.4 PBL教学法在管理心理学中的应用—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
3.4.1 初入宝殿—组织第一次讨论,提交第一次作业 |
3.4.2 刨根问底—组织第二次讨论,提交第二次作业 |
3.4.3 乘胜追击—组织第三次讨论,提交第三次作业 |
3.5 PBL教学法在教育政策学中的应用—“择校”问题 |
3.5.1 梳理案例问题—组织第一次讨论,完成第一次作业 |
3.5.2 制定解决方案—组织第二次讨论,提交第二次作 |
3.5.3 优化解决方案—组织第三次讨论,完成第三次作业 |
3.6 PBL教学法在学校管理学中的应用片段—教师绩效工资 |
3.7 学习反馈 |
第4章 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PBL教学法课程学习的成效分析 |
4.1 评价指标的构建 |
4.2 学习成效分析 |
4.2.1 课程成绩分析 |
4.2.2 学生态度分析 |
4.2.3 职业关键能力分析 |
4.2.4 关键能力指标分析 |
第5章 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PBL教学法课程运用的教学管理建议 |
5.1 PBL教学法课程教师教学的管理 |
5.1.1 强化案例的功用 |
5.1.2 加强教学课程与PBL精神的结合 |
5.1.3 课程时间的规划要明确 |
5.1.4 增加教师的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
5.1.5 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两结合的学习方式 |
5.2 PBL教学法课程学生学习管理 |
5.2.1 养成对课程学习的准备和反思的习惯 |
5.2.2 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应急预案 |
5.2.3 学生学习合作的管理 |
5.3 PBL教学法课程的管理 |
5.3.1 课程内容的管理 |
5.3.2 课程结果的管理 |
5.3.3 高校教育和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管理 |
第6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
三、文献综述 |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
一、启蒙到专业 |
二、探索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
一、综合化 |
二、开放化 |
三、高端化 |
四、一体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
一、师范专业设置 |
二、师范专业认证 |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U-G-S”视域下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研究 ——基于上海S大学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案 |
三、研究方法 |
四、理论基础 |
五、文献综述 |
(一) “U-G-S”教师教育模式 |
(二) 我国教师联合培养的实践探索 |
第二章 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的背景与问题 |
一、在职教育硕士培养背景分析 |
(一) 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的政策背景 |
(二) 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的专业背景 |
(三) 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的学习者背景 |
二、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的问题表现 |
(一) 理论与实践的割裂 |
(二) 供给与需求的割裂 |
第三章 案例研究——上海S大学的实践 |
一、上海S大学实践案例 |
(一) 思路与目标 |
(二) 课程与教学 |
(三) 培养形式与过程 |
二、案例的解释性理解 |
(一) 与成人学习特殊性融合 |
(二) 与教师非学历培训结合 |
(三) 学习内容综合化 |
(四) 培养主体多元化 |
第四章 “U-G-S”视域下的在职教育硕士培养 |
一、上海S大学实践总结 |
(一) 多主体参与 |
(二) 分阶段培养 |
(三) 学习现场与教学现场的融合 |
(四) 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 |
二、“U-G-S”视域下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特征 |
(一) 指向实践的课程设置 |
(二) 与非学历培训的结合 |
(三) 开放共赢的价值取向 |
三、“U-G-S”视域下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的建议 |
(一) 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培养指向 |
(二) 注意培养主体间的协同 |
(三) 注意国际交流与合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人物访谈提纲 |
附录B 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职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改革 |
2 职校教师在职攻读培养中的矛盾与问题 |
2.1 职业教育发展与职教师资水平之间的矛盾 |
2.2 工学矛盾 |
2.3 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3 建立专业学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必要性 |
4 措施 |
4.1 确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制定特色培养方案 |
4.2 注重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 |
4.3 规划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 |
4.4 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导师职责 |
4.5 把握过程监控,提高培养质量 |
4.6 借助学位评估,建立质量标准 |
5 结束语 |
(6)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相关研究 |
(二) 国外相关研究 |
(三) 现有研究评价 |
四、核心概念界定与论文结构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论文结构 |
五、研究方法 |
(一) 问卷法 |
(二) 访谈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 |
(二) 不足 |
第一章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兴起 |
一、免费师范生与教育硕士的产生与发展 |
(一) 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
(二) 教育硕士的发展历程 |
二、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产生 |
(一)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产生背景 |
(二)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教育的目的 |
三、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与其他类型教育硕士及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比较 |
(一)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与其他类型教育硕士的比较 |
(二)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比较 |
四、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知识与能力构成 |
(一) 知识构成 |
(二) 能力构成 |
(三)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知识与能力发展状况分析 |
第二章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现状与问题 |
一、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现状考察 |
(一) 基于培养方案文本的培养模式现状呈现 |
(二) 基于现实调查的培养模式现状呈现 |
二、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发展动机与需求分析 |
(一)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的动机分析 |
(二)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发展需求分析 |
三、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 招生政策不完善 |
(二) 课程设置偏离培养目标 |
(三) 导师队伍现状堪忧 |
(四) 过程管理重视不够 |
(五) 论文撰写不规范 |
第三章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问题归因 |
一、学校内部原因: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边缘化 |
(一) 政策认识不到位 |
(二) 课程研究不充分 |
(三) 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
(四) 教师教育队伍建设不够重视 |
二、学校外部原因:协同培养机制尚未建立 |
(一) 政策不完善,配套政策缺位 |
(二) 合力培养教育硕士运行机制没有形成 |
(三) 社会认同度不够 |
三、学生自身原因:现实压力与能力不足并存 |
(一) 学习动力不足 |
(二) 初任教师压力大 |
(三) 工学矛盾较大 |
(四) 研究能力偏弱 |
第四章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改进 |
一、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改进的理论思考 |
(一) 治理理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启迪 |
(二) 系统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启迪 |
(三) 教师专业化理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启迪 |
二、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改进的具体策略 |
(一) 调整招生方式 |
(二) 改进课程教学 |
(三)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
(四) 加强过程管理与服务 |
(五) 强化条件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3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教师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地方院校在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指标评价与质量控制——基于已授学位人员及其工作单位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在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 |
三、对已授学位在职工程硕士学员及其工作单位的调查和研究 |
(一)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撰写 |
(二)创新性成果 |
(三)学员素质和能力培养 |
(四)需要改进的方法或措施调查 |
四、学位论文质量控制的措施或方法 |
(一)强化实践环节教学训练,进一步提高在职工硕实践技能 |
(二)加强论文过程监控管理,稳步提升写作水平和论文质量 |
(三)细化各类成果核查登记,逐步完善效果评价和跟踪体系 |
(8)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问题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研究的现状 |
(二)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与基本理论分析 |
一、在职教育硕士的概念界定 |
二、基本理论分析 |
(一)在职教育硕士的分类解析 |
(二)在职教育硕士的属性分析 |
第三章 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分析 |
一、在职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理论建构 |
(一)“天平式”培养模式图 |
(二)“天平式”模式说明 |
二、“天平式”培养模式的维度分析 |
(一)以专业实践为依托积淀教学底蕴 |
(二)以研究能力为宗旨凝练课程品质 |
(三)以多元评价为视角优化成长氛围 |
第四章 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的实践研究—以XX师范大学为例 |
一、研究总体设计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施测 |
二、问卷的结果 |
(一)自然情况的调查结果 |
(二)培养过程的调查结果 |
(三)培养效果的调查结果 |
三、在职教育硕士的调查结果 |
(一)定位实施的偏离性——实践性与学术性的倒置 |
(二)培养过程的表面性——规模扩大与质量的矛盾 |
(三)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实施过程与目标的脱节 |
四、对在职教育硕士的访谈研究 |
第五章 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策略 |
一、丰富课程形式 提高课程内容的实践性 |
二、协调校际关系 提升专业研究的实效性 |
三、健全评估制度 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9)地方院校在职工程硕士课程教学调查与评价——基于已授学位人员及其工作单位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在职工程硕士课程教育教学调查情况与分析 |
(一)整体认知情况 |
(二)课程教育教学 |
(三)校内(企业)导师交流和管理 |
(四)教育教学效果评价 |
三、结语 |
(一)完善培养方案中技术实践类课程的设置, 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 |
(二)加强导师的责任心培养和职业能力培训, 稳步提升其指导能力 |
(三)规范在职工硕学员服务意识和水平管理, 提高自学和规划能力 |
(10)在职化学教育硕士培养过程的调查研究 ——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缘于时代背景的考虑 |
1.1.2 缘于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 |
1.1.3 缘于在职教育硕士的一次面试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教育硕士相关研究 |
1.3.2 国内教育硕士相关研究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专业学位 |
2.2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
2.3 在职化学教育硕士 |
2.4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教育学硕士学位 |
第三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调查对象及主要内容 |
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3.2.1 生源基本情况 |
3.2.2 学员求学动机 |
3.2.3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
3.2.4 师生指导与交流 |
3.2.5 参与科研的希望度 |
3.2.6 撰写学位论文情况 |
3.2.7 学员读研前后的变化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问题 |
4.1 研究结论 |
4.2 存在问题 |
4.2.1 生源差异性大 |
4.2.2 学员的求学动机不纯 |
4.2.3 支持系统欠缺 |
4.2.4 课程设置与学员需求不相吻合 |
4.3 建议 |
4.3.1 对国家主管部门的建议 |
4.3.2 对河南师范大学的建议 |
4.3.3 对教育硕士学员的建议 |
4.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在职化学教育硕士培养过程调查问卷(入学篇) |
附录B 在职化学教育硕士培养过程调查问卷(开题篇) |
附录C 在职化学教育硕士培养过程调查问卷(毕业篇) |
致谢 |
四、对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员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教师学历提升对专业素质提高的效果研究[D]. 赵振彤.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2]PBL教学法在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 张孝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U-G-S”视域下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研究 ——基于上海S大学的实践[D]. 吴海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1)
- [5]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J]. 宋军.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6(04)
- [6]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 高文财.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7]地方院校在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指标评价与质量控制——基于已授学位人员及其工作单位的视角[J]. 陈磊,刘亚楼,张淑卿,孙中魁,葛凤丽.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8]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D]. 于士博. 吉林师范大学, 2016(04)
- [9]地方院校在职工程硕士课程教学调查与评价——基于已授学位人员及其工作单位的视角[J]. 陈磊,石立平,粘山坡,葛凤丽.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10]在职化学教育硕士培养过程的调查研究 ——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D]. 李密密. 河南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