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级俄语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郑素钰[1](2021)在《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的学习效果对比研究 ——以《玩转越南语》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慕课在全球迅速升温,高等教育领域有关在线学习的改革也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在线学习虽以开放、灵活的特点进入校园并崭露头角,但传统的线下教学仍更符合师生的思维惯性和思想预期。同时在线学习还存在着缺少师生互动、学习支持有限和学术诚信等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有关其学习质量和效果的讨论,一直存在。在线学习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现代化产物,终将成为常态化的教育模式,而其发展方向必然是与传统线下授课方式相结合的混合学习。因此,探究两种学习方式下的学习效果很有必要。首批国家级一流在线课程中非通用语课程仅有7门。一流外语类在线课程数最多是中国大学MOOC,该平台非通用语课程仅占外语课程总数的9.09%。综合课程开设情况和研究现状来看,当前对非通用语学习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选取参与学堂在线《玩转越南语》课程的混合学习者和在线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问卷调查法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访谈结果和在线学习平台的后台数据,探究不同学习方式下学习者认知、情感、技能三个方面学习效果的差异与联系,深挖差异背后的原因并将原因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提炼,进一步提出提高学习效果的策略与建议。研究发现,在线学习者在知识掌握层面仅能做到知识的浅层记忆,混合学习者能做到理解核心知识;认知态度方面,在线学习者态度积极,对课程期望较高,而混合学习者期望一般;在线学习者只能做到简单的行为投入,混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使用元认知技能;在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来自于内部动机,混合学习者大多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属外部动机;在线学习者不能灵活应用知识,而混合学习者能够将知识应用于问题解决。基于上述结果,研究将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学习者学习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归结为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缺少在线交互,围绕这两点问题针对平台开发者、资源建设者和课程学习者提出了优化学习效果的建议。本研究首次将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学习效果的对比研究聚焦在非通用语学习上,希望能通过策略与建议帮助课程学习者提高学习效果,为后期资源建设和平台功能开发提供参考。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嘉玮[3](2020)在《基于心理词库理论的量词教学设计 ——以华东政法大学俄语预科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量词是汉语中极富特色的语言现象之一。由于俄语中量词系统的缺失,导致以俄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这一词类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以至于其在书写或者交际中使用量词会出现较多偏误。在此次研究中,笔者将从心理词库相关理论出发,配合语言输入理论与语言临摹性相关理论对量词教学进行设计。笔者运用调查法、偏误分析法在前期对学生以及教师对量词的态度以及学习与教学情况进行考察。而后运用实验法将教学设计投入实践,检验其效果。同时运用统计分析法分别对前期调查与后期实验所得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总结。研究共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运用问卷、访谈以及课堂观察的形式对华东政法大学的教师与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他们的心理需求与在量词学习方面的态度;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以及作业中量词运用的情况,对其使用量词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第二步一方面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以及教学环境的分析,总结归纳出该量词教学设计实施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通过汉俄中量化形式的对比,对针对俄语学生的量词教学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而后,基于已获得的信息与心理词库组织模型相关理论、语言输入相关理论与“认知——动机”模型中五大成分的相关理论的指导,提出指导量词教学的教学策略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六个教学原则:经济原则、实用原则、趣味性原则、引导原则、正反结合原则以及激励原则。第三步,基于心理词库与语言输入等相关理论与以上收集到的相关信息,以《博雅·初级汉语口语1》第四课为例,对AB两个俄语预科班进行教学设计,并将设计内容详细、清晰地呈现出来。第四步,对学生进行量词小测,并将实验班以及对照班学生的量词测试与期末考试的总体成绩进行对比与分析。同时通过访谈获得学生的语言反馈,检验此教学设计实施的效果与学生对此教学设计的态度以及接受度。最后,基于该教学设计在实践中的实施情况,证明了该教学设计对量词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在领域内长期推广。同时对此次量词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总结其优势与不足。并为未来心理词库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提供进一步参考。
付荣文[4](2019)在《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研究 ——以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是新时代多元文化背景下语言教育政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世界各国及地区“国际行走”的重要语言战略规划,其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不少国家外语战略研究的核心命题。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传播文化和宣传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外语教育的“外向型”价值取向属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体现国家软实力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外语教育政策在区域性、地域性方面的相关规划还比较欠缺,“一刀切”式的政策模式难免会引起外语教育发展不均衡,甚至有可能造成因为外语问题导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在政策规划的主体方面,目前大多从政府决策或专家论证的视角进行,而从公众参与的视角对教育政策进行规划的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究。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属于语言政策与规划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关涉三语教育问题,需要观照民族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认知和文化发展方面的现实困境,以及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教育政策规划中的能动作用(educator acting as policy maker)。本论文基于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新时代”背景以及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现实困境,采用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及政策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公众参与(即教师、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考察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问题:贵州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在政策内容规划、政策过程规划及政策价值规划方面具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与国家基础阶段的教育政策对应衔接情况如何?从公众参与的视角如何规划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论文参考教育政策研究的内容、过程及价值模型,把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政策研究视为一个“动静结合”的系统,既有静态的政策文本及背景分析,也有关于政策制定、执行及评价的动态发展过程考察,从发展的角度规划基础外语教育政策。通过实证研究,主要发现包括:政策内容方面,绝大多数外语教师都认为有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会更有利于自己教学工作的开展,当前民族地区的外语教材中民族文化的内容比较缺乏,民族外语教师大多表示希望能有机会参加高级别的外语教育培训以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应该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部分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根据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政策过程方面,工作年限在11-20年之间的外语教师表现出了在政策制定中积极参与的意愿。当前国家的外语教育政策在民族地区基础阶段的教育实践中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如教育理念及教学内容与考试导向的矛盾和冲突。超过半数的外语教师会在自己的外语教学活动中融入本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但限于外语课时安排及教师考核等条件,这项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从政策价值的维度来看,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的公共价值属性得到了普遍认同,多数教师认为需要关注民族学生的不同特点及个体差异,外语教育是传承传播本民族文化的方式和途径,应该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通过自下而上的实地调研来收集研究数据。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与教育部门的主管领导、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师和学生都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接触和交流,批判性的听取了相关行政领导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相对客观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措施。在研究视角上,立足于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新时代背景及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现实困境,从公众参与的视角,结合教育学、公共政策学等学科理论来研究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问题,从政策内容规划、政策过程规划及政策价值规划三个维度,考察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中的课程实施方案、教师教育、政策制定、公共价值追求等,为新时代民族地区基础阶段学生的外语教育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在研究选题上,关注民族地区基础阶段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问题,与现有研究形成互补。本研究建议,在政策过程规划中主张多元政策规划主体共同参与。将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的政策规划模式对应衔接,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政策主体在政策规划中的能动作用。在政策内容规划中凸显地方性与校本层面的特色,在政策价值规划方面观照教育公平与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研究的样本来源涵盖了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所有学段,但初、高中部的样本较多,小学部分较少,样本不够均衡是本研究的局限之一。此外,本研究的文本分析均是通过人工归并分析的方式来完成的,在资料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技术方面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今后的研究可尝试借助一些质性分析软件如Nvivo来帮助质性数据的分析,确保研究材料分析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邓玉婷[5](2019)在《普通高中外语小语种教学个案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三中学为例》文中认为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已然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一带一路”战略呼吁小语种人才的形势下,探索高中小语种教学现状十分必要。本文以地处西南的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焦点,以教育国际化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支撑,围绕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数据进行分析。试图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对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面临的困境提出解决办法。首先,通过参观六盘水市第三中学校史馆了解该校小语种教学的历史沿革和总体状态。其次,通过学生调查问卷,了解小语种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小语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现状。为使调查全面,访谈该校小语种毕业生了解其对小语种教学的体会和看法,通过访谈教师,对教师的基本情况,小语种课程设置、课时、教材、教学方法、教研活动等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日语教学和学生特殊需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再次,针对小语种教学在各调查维度反映出的问题,结合二语习得理论和该校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对小语种教学的本质进行反思,希望外语教学能回归教育本真,不断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调查结果显示:1.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具有发展潜力该校以示范性高中为依托、本土教育国际化取得成效、开展卫星远程课堂、新课改推动小语种教学发展,使小语种教学具有坚实基础,发展潜力巨大。2.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强,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不高,缺乏教师培训及教科研活动,缺乏教材教辅,学生课堂活动少,课时量少、教学评价方式不完善。除日语外,其他语种发展缓慢。
曹阳[6](2019)在《中学俄语课堂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迅速扩大,各国间多层面、多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对不同领域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由此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也进入全面改革的新阶段,基础教育阶段俄语课程的改革也不例外。十几年来,中学俄语课程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无论是本世纪初《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提出,还是《普通高中俄语课程标准》(修订稿)的修订,对中学俄语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具体的俄语知识、技能、学习策略、文化素养等子目标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主张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素养五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俄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应该说,这对传统俄语教学只重视理解语言知识的教学理念,只关注语言本身结构体系的教学内容,以及只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等问题提出了强烈的挑战。随着俄语《新课标》的逐步实施,中学俄语教师在经历过多次培训之后,逐渐在接受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教学建议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然而,当我们再一次走进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地区部分中学俄语课堂的时候,现实与我们所期待的还有较大的差距。很多教师还在遵循传统的方式,更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受制于应试教育留下的根深蒂固的做法,这就使中学俄语教学改革有可能止步于此而不能完成国家俄语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可见,理论上的接受和现实中的实施还有较远的路要走,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基于此,本文将中学俄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题目,旨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使更多中学俄语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跟上教育改革开放步伐,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俄语人才打好基础。俄语作为中学的一门学科,它不仅要与其他学科一样,承担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它更要与时代发展同行,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合格人才,为未来高素质俄语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这既是基础教育的课程性质,也是基础教育各学科应为所处历史时代做出的贡献。大量事实证明,俄语教学确实不能以单纯的语言知识学习为目的,而应该站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角度,把握未来俄语人才的综合素质,把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即目标语国家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俄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将目标语国家文化知识的讲练贯穿于俄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合在课堂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俄语知识,形成俄语技能,掌握学习策略的过程中体验俄罗斯文化,感悟俄罗斯这一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体系,从而完成中学阶段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本论文在教学实践观察与反思的基础上,确定以文化素养为研究目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研究的具体目标,依据《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及其子目标的内容要求,将中学俄语课堂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对现行俄语教材中目标语国家文化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分布、栏目的设计等找出目标语国家文化在教材中的体现,然后再回到俄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去,运用课堂观察和课堂实录等实证研究方法,对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状况等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目前中学俄语课堂教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到更有效的培养方法。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理论视角和研究内容,陈述了对研究方法的设想,以及本论文的研究起点和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确定对中学教材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提出评价建议。再通过深入中学俄语教学一线,运用大量实证研究对中学俄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结论,最终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教学建议。第一章回顾了中西方学界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对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领域、研究问题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新课标》文化素养中的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等内容中,提炼并确定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概括分析目前我国中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情况,并系统描述了《新课标》中对学生文化素养的目标要求和教学建议,为本论文提供前期研究基础。第二章基于不同时期国内外学者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文化学中提出的理论,重点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等进行分析,提炼了语言的社会现实性,文化的民族传承性,交际过程中目标语国家文化的适应性等观点,以期为本论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第三章依据语言学、语言文化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和前期国内外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观点,从语言文化学的发展历程分析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的演进过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知识基础——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文化理解进行了界定,为后续对教材分析和课堂教学的观察提供分析的依循标准。第四章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现行中学俄语教材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文化知识的呈现与技能训练的栏目设计分析目标语国家文化知识在教材中的体现状况,看其是否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新课标》中各年级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标准和目标要求分析目标语国家文化知识内容及其在教材中的展开顺序。最终得出,俄罗斯国家文化知识在教材中较好体现,足以支撑中学俄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五章为得到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第一手资料,本文在《英语课堂教学观察系统》(NENU-2008-001)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内容,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试测,制定出适于本文所用的课堂观察量表,集中对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地区6所学校21位教师的40节课进行课堂观察和录音,并对录音进行了转写。在此基础上依据论文的研究理据,对现行中学俄语课堂教学践行《新课标》的培养目标提出本论文的分析结果。最终得出,中学俄语课堂教学忽视对学生进行目标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提炼和训练,难以完成《新课标》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第六章为使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又做了课堂实录分析。通过对二位教师课堂教学实录的个案分析,我们认为,中学俄语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教学状况难以完成《新课标》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七章在对教材文本和中学俄语课堂的实际观察和录音转写的基础上,对中学俄语课堂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课堂教学建议。
孙莹,王吉利[7](2019)在《新媒体视角下俄语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实现了突飞猛进的飞跃,新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另外我国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倡议,这极大地扩大了其沿线国家对俄语人才的需求。本篇文章从俄语本科生自主学习现状及新媒体技术发展为出发点,对迅猛发展的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如何将俄语本科生自主学习与新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进行了更深入研究。
索兴梅[8](2018)在《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文中认为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冲击和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认知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方式。这种发展趋势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还应具备信息素养。可以说,信息素养是今后人们应对全球信息化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信息社会中每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信息素养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前途,也影响着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低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团结、稳定、繁荣和发展。民族院校是国家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具有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环境,各民族文化在这里发生碰撞和交织。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潮流,引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推动各民族文化的深入交融,也对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出了高要求。为此,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当前民族院校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论文通过对Z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结合个体深度访谈,运用文化适应理论,叙事探究方法,人类学主位和客位分析方法,从家庭、教育经历、社会环境、文化适应、人格特征等方面理解并诠释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跨文化学习中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因素,指出了文化适应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基于文化适应理论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思路和建议。本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的缘起,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及其社会、理论和实践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研究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研究设计。主要包括:本论文研究的理论视角,田野调查点的选择,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内容介绍。本研究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单纯与大学信息技术教育有关。作为社会中一员,他们的信息素养构建和发展同其文化发展一样具有连续性。因此,不能忽视个体在进入高校之前原有的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不能脱离现今日益飞速发展的网络大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前后,其成长的家庭、民族文化、民族认同、基础教育经历、大学教育经历、周围社会环境、互联网环境、人格特征等因素都会对其信息素养的构建和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本研究基于文化适应理论,运用量性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层次分析和阐释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第三章: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本章运用量性研究方法,通过对Z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整体上得知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对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量性的分析和描述,为后续个体访谈研究的内容、深度、方向提供参考和依据。第四章: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的成长经历与故事及其解读分析。本章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即将大学毕业的四位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和一位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在Z大学零基础学习哈萨克语言文学的汉族大学生,运用叙事探究法,从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家庭、基础教育经历、大学教育经历、社会环境、信息素养、未来目标、人格特征等七个方面来文本呈现他们的成长经历与故事;然后再从家庭、基础教育、大学教育、人格特征等四个方面深入探析和阐释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和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第五章: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的主客位分析。本章运用人类学的主客位分析方法,从家庭、基础教育经历、大学学习经历、社会环境、人格特征等五方面再理解和诠释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并分析阐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与其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主位研究基于上一章中大学生个体访谈的文本故事呈现,客位研究则基于文化适应理论视角,即运用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Ward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和Danckwortt的“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对主位呈现的内容加以客位分析。第六章:基于文化适应理论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路和建议。通过对前文进行理论归纳和提炼,分别阐述了“跨文化适应模型”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的态度倾向,“文化适应过程模型”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和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基于“文化适应学习模式”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路和建议。第七章:理论反思与感悟。主要包括:西方跨文化适应理论应用反思,研究者感悟以及本论文研究的创新和局限。本论文以教育人类学视角,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尝试探寻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人类学田野研究报告,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当前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研究的视域,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蒋平[9](2016)在《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自20世纪末发展至今,已经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当时是受到了网络市场利润的驱使,还是信息技术力量的推动,又或是面临传统课程发展的制度瓶颈,但一路走来可谓是历经艰辛。直到最近几年,MOOC的兴起将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推向一个全新的高潮期。学术界和舆论媒体同时以铺天盖地广告营销的方式,对网络课程引发的高等教育数字化革命进行广泛宣传,重点介绍网络课程如何激发了在线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赢得了怎样的良好社会声誉,甚至提出网络课程构筑的虚拟大学将会主宰未来大学的发展方向,传统实体大学正在走向衰亡。中美两国政府积极响应MOOC带来的影响力,不仅大规模地发展网络课程,为网络课程开发搭建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合作平台,而且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将高等教育信息化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地位。如果继续按照惯常的技术逻辑去考察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那么注定在研究思路上很难有所突破和创新。因为技术已经成熟到网络课程的在线教学与在线学习可以无限时空,“随心所欲”。从麻省理工学院倡导“知识共享”的理念,提出“公开线上课程”计划,到M0OC平台仍然继续坚守“免费”、“开放”与“共享”原则,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主流价值取向好像不曾改变,但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却越发复杂而多元。其中,“知识转型”理论无可厚非地成为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深刻动力。以知识转型为研究视角来分析比较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既源自于教育改革本身与知识转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关系,又是由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植根于知识转型的社会背景,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基本特征反映了知识转型的内在要求。但是,要为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比较研究寻求知识转型理论支撑的有力证据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不仅要从已有研究的文献资料中系统性、分类化的概括归纳,找寻出知识转型与网络课程相互作用的初步证据,而且还要辩证地分析技术力量与知识转型哪个要素对考察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更大。按照“研究基础→事实呈现→理论探索”的研究思路,利用历史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既对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及技术影响进行了历史阶段划分,又对知识转型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和提升,建构出新的知识转型理论分析框架。从中分析得出技术逻辑用于解释和指导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具有不适合性,经过一番“理论探索”,最终寻求到知识转型理论支撑的充分证据。以“事实呈现”的方式描述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演变历程及概况不仅是要说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如何走向融合,成为“竞相争艳”的对手和伙伴,而且更是为后续知识转型理论的实践推进提供事实依据。那么,如何对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进行具体化比较研究呢?依据“实践考察→问题反思→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从知识转型衍生的制度逻辑中考察了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同性和差异性。趋同性特征中出现了由计算机网络构筑的虚拟世界,知识生产数字化明显:推行“项目驱动”式发展路径,以知识协议为重要原则;发生着“现代知识”向“后现代知识”性质的转变,“无形学院”的团队合作十分普遍。这种趋同性特征符合知识转型内在制度的要求。差异性特征中受到知识转型外在制度的影响,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在政策导向、基本路径、运行机制和价值立场上存在显着区别。这种宏观意义上的“趋同存异”现象及其制度逻辑也同样发生在中美两国较为典型和颇具代表性的在线学习平台发展过程中。以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edX和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爱课程”和“学堂在线”为个案,进行对比考察分析发现: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在知识权力控制、知识形态转变、知识协议制定以及组织合作形态等方面存在“趋同性”,而在发展路径、运行机制、权力地位和角色功能上具有显着“差异性”。知识转型理论在实践推进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是新旧“知识生产模式”的交替,还是“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的转变,都一致地表明两种不同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的“共存现象”和“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新旧“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在转型过渡时期,同时共存于同一社会,到底选择以哪种科学规范或知识规范为标准可能难以抉择,必然引起知识世界的混乱状态。另一方面,原有“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建构的社会不可能对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逐渐确立的科学规范或知识规范表示接受和改变,更有可能遭到原有“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的抵制和反抗,从而试图夺回知识控制的主导权,由此导致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过程中诸多矛盾和冲突的出现。只有当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完全取代原有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并为人们所接受时,这种知识王国的混乱状态和矛盾冲突才会自然消失。为此,知识转型的“共存现象”与“相互作用”造成的混乱状态和矛盾冲突必然渗入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开发、建设和运营过程,以连锁反应的形式导致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面临共同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学习效果不佳,知识市场化引发学术危机,教师难以做出选择以及学分互认和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那么,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如何应对知识转型的变革引发的挑战呢?注重课程平台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实现大学与政府、市场三方利益共赢,培养知识、能力与技术相融合的数字化教师和试点推行SPOC课程平台及教学模式将是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未来方向。
王佳[10](2014)在《初中俄语语法教学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中俄关系也随之得以推进,索契冬奥会的举办,更加让俄罗斯成为世杰瞩目的焦点。有关俄语的学习,特别是有关俄语基础教育方面的情况,更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本论文主要从初中俄语语法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两方面来进行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和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运用科学严谨的理论知识来指导俄语语法的教学实践,为俄语语法教学提出了宝贵意见。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初中俄语语法教学策略的相关理论研究,本章对语法、教学方法、俄语语法教学进行了阐述,并且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对语法教学进行了研究,为俄语语法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对俄语语法教学策略实施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第二部分,初中俄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本章对俄语语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归类阐述,并且本章还列举了俄语语法教学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师可通过语法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相应的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第三部分,《新课标》及初中俄语教材对语法的要求。本章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确定了“隐形语法”等新的俄语语法教学理念。对现行的改革后俄语教材(人教版)进行了分析,这套俄语教材,得到了各方的认可,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第四部分,初中俄语语法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本章为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通过对个案的研究来描述俄语语法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运用SPSS19.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和EXCEL2003程序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教师访谈做了归类整理;总体阐述了初中俄语语法教学策略的实施状况。第五部分,初中俄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本章首先阐述了俄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列的改进方法,从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描述,为基础教育提出了建议,为今后的俄语语法教学策略方面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二、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级俄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级俄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的学习效果对比研究 ——以《玩转越南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在线学习效果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在线学习效果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在线学习效果的研究现状 |
三、分析讨论 |
第二节 混合学习效果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混合学习效果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混合学习效果的研究现状 |
三、分析讨论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
三、联通主义理论 |
四、混合学习理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在线学习 |
二、混合学习 |
三、学习效果 |
第四章 课程与平台介绍 |
第一节 课程概况 |
一、课程的开设背景 |
二、课程的建设理念 |
三、课程的目标设置 |
四、课程的内容结构 |
第二节 平台概况 |
一、平台功能介绍 |
二、平台数据库分析 |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过程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变量 |
一、自变量 |
二、因变量 |
三、控制变量 |
四、研究的概念结构 |
第三节 研究假设 |
第四节 研究工具 |
一、问卷的编制 |
二、试测问卷的发放与修订 |
三、正式问卷的发放 |
第六章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论 |
第一节 学习者认知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 |
一、知识掌握的对比分析 |
二、认知态度的对比分析 |
三、认知参与的对比分析 |
四、相关分析 |
第二节 学习者情感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 |
一、学习投入的对比分析 |
二、学习动机的对比分析 |
三、学习情感的对比分析 |
四、相关分析 |
第三节 学习者技能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 |
一、语言应用技能的对比分析 |
二、网络学习技能的对比分析 |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 |
一、认知学习效果总结与原因分析 |
二、情感学习效果总结与原因分析 |
三、技能学习效果总结与原因分析 |
四、小结 |
第七章 优化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的策略与建议 |
第一节 平台开发者 |
一、利用大数据实现个性推送服务 |
二、多种方式结合加强步调监控 |
三、加强交互考核设计 |
四、完善交互系统设计 |
第二节 资源建设者 |
一、建设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资源 |
二、提供学习进度安排建议 |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交互活动 |
四、激发论坛的活力 |
第三节 课程学习者 |
一、建立自主学习意识 |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三、关注并努力成为意见领袖 |
四、主动在交互中共享资源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研究成果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越南语在线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 B 越南语在线学习效果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心理词库理论的量词教学设计 ——以华东政法大学俄语预科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选题背景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背景——华东政法大学对外汉语学习项目介绍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创新性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心理词库理论 |
1.4.2 语言输入假说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研究 |
1.5.2 国内研究 |
第二章 调查与分析 |
2.1 调查目的与调查意义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意义 |
2.2 调查思路与调查方式 |
2.1.1 调查思路 |
2.1.2 调查方式 |
2.3 调查设计 |
2.3.1 调查问卷 |
2.3.2 课堂观察与偏误分析 |
2.3.3 访谈 |
2.4 调查实施及结果分析 |
2.4.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2.4.2 课堂观察情况 |
2.4.3 学生偏误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教学设计与实施 |
3.1 设计理念与思路 |
3.2 词库量词教学设计可行性分析 |
3.2.1 学生需求 |
3.2.2 教师 |
3.2.3 教材 |
3.2.4 教学条件 |
3.3 基于心理词库量词教学设计教学大纲 |
3.3.1 教学对象 |
3.3.2 教材与教学目标 |
3.3.3 教学内容分析 |
3.4 教学原则 |
3.4.1 经济原则 |
3.4.2 实用原则 |
3.4.3 趣味性原则 |
3.4.4 引导原则 |
3.4.5 正反结合原则 |
3.4.6 激励原则 |
3.5 基于心理词库的量词教学策略 |
3.5.1 注意词汇的层级性与关联性,建立词汇网络 |
3.5.2 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结合 |
3.5.3 语言输入注意量词使用,提高学生语言接触度 |
3.5.4 注重词汇知识的全面性讲解 |
3.5.5 鼓励学生进行语言产出,减少“石化”现象 |
3.6 教学方法 |
3.6.1 认知法 |
3.6.2 直接法 |
3.6.3 全身反应法 |
3.7《博雅·初级汉语口语 1》第四课为例的教学设计 |
第四章 教学实验实施与结果 |
4.1 基于心理词库理论的教学实验 |
4.1.1 实验对象 |
4.1.2 实验目的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实验实施情况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4.2.1 学生成绩 |
4.2.2 学生访谈 |
4.3 小结 |
第五章 心理词库教学思考与启示 |
5.1 基于心理词库的量词教学思考 |
5.1.1 基于心理词库的量词教学优势 |
5.1.2 基于心理词库的量词教学的局限 |
5.2 基于心理词库的量词教学启示 |
5.2.1 注重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
5.2.2 从教学具体情况出发,做合理安排 |
5.2.3 深化理论实践认识,提高自身素质与教学能力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华东政法大学预科班课堂情况观察表 |
附录三 学生量词小测试卷 |
附录四 教学课件(部分) |
附录五 华东政法大学期末考试试卷(部分) |
附录六 学生与教师访谈转录(部分) |
致谢 |
(4)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研究 ——以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新时代”背景 |
1.1.2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现实困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论文体系架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政策规划主体的视角 |
2.1.1 政府决策层面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2.1.2 专家论证层面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2.1.3 公众参与层面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2.2 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政策规划的理论视角 |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多元文化理论 |
2.2.3 语言政策与规划理论 |
2.2.4 公共政策学理论 |
2.3 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路径 |
2.3.1 政策内容规划 |
2.3.2 政策过程规划 |
2.3.3 政策价值规划 |
2.4 本研究核心概念界定 |
2.4.1 公众参与 |
2.4.2 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2.4.3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 |
2.5 本论文的研究分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贵州地区基础教育的基本概况 |
3.1 贵州地区的基本概况 |
3.1.1 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基本情况 |
3.1.2 基础教育学校发展概况 |
3.1.3 基础教育相关政策法规 |
3.2 贵州民族地区的基本概况 |
3.2.1 民族地区的基本分布 |
3.2.2 民族地区学校发展概况 |
3.2.3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费投入 |
3.2.4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相关政策法规 |
3.2.5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及数据收集 |
4.1 先导研究 |
4.1.1 先导研究设计 |
4.1.2 先导研究开放式访谈结果 |
4.1.3 先导研究问卷的编制及修改 |
4.1.4 先导问卷结果及问卷修正 |
4.2 正式研究 |
4.2.1 研究问题 |
4.2.2 研究变量 |
4.2.3 研究对象 |
4.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3.1 量化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4.3.2 开放式问题的收集与整理 |
4.4 研究方法 |
4.4.1 内容分析法 |
4.4.2 问卷调查法 |
4.4.3 访谈法 |
4.5 研究伦理考量 |
4.5.1 事先告知 |
4.5.2 公开身份 |
4.5.3 保护隐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量化数据分析与讨论 |
5.1 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 |
5.1.1 信度检验 |
5.1.2 效度检验 |
5.2 问卷背景信息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研究样本背景信息统计 |
5.2.2 研究样本背景信息小结 |
5.3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内容研究 |
5.3.1 英语课程实施方案 |
5.3.2 教师教育培训 |
5.3.3 外语考试测评 |
5.3.4 外语教研工作计划 |
5.4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过程研究 |
5.4.1 外语教育政策制定 |
5.4.2 外语教育政策实施 |
5.4.3 外语教育政策评价 |
5.5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价值研究 |
5.5.1 教育政策公共价值追求 |
5.5.2 政策主体的价值倡导 |
5.5.3 利益群体的价值协调 |
5.6 开放式问题统计分析 |
5.6.1 开放式问题1统计分析 |
5.6.2 开放式问题2统计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质性数据分析与讨论 |
6.1 国家宏观层面教育政策 |
6.1.1 课程育人 |
6.1.2 外语语种规划 |
6.1.3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
6.2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内容考察 |
6.2.1《英语课标2011版》修订依据、理念及原则 |
6.2.2《英语课标2011版》价值考察 |
6.2.3《英语课标2011版》修订对教学方面的建议 |
6.2.4《英语课标2017版》修订依据 |
6.2.5《英语课标2017版》修订对教学方面的建议 |
6.3 访谈数据收集与分析 |
6.3.1 半结构式访谈设计 |
6.3.2 访谈数据的整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7.1 民族地区外语教育政策过程规划的多元参与模式 |
7.1.1 政府决策主体与公众参与的对应衔接 |
7.1.2 民族外语教师作为政策主体在政策规划中的能动性 |
7.1.3 专家论证与公众参与在政策规划中的协调 |
7.2 政策内容规划中凸显地方性与校本层面的特色 |
7.2.1 资源观视角下弥合外语课程中的民族文化缺位 |
7.2.2 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7.2.3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
7.3 政策价值规划观照教育公平与学生全面发展 |
7.3.1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与国内同步 |
7.3.2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与国际接轨 |
7.3.3 民族地区学生的外语学习与个人成长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3 研究创新点 |
8.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贵州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研究调查问卷-中小学教师版 |
附录 2: 贵州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3: 贵州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4: A校的外语教研组集体备课方案 |
附录 5: B校的英语组教研活动方案 |
附录 6: B校7年级英语组计划 |
附录 7: 本人田野调查的微信记录 |
(5)普通高中外语小语种教学个案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三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外语小语种教学 |
二、普通高中 |
三、教育国际化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教育国际化理论 |
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的历史沿革与总体状态 |
第一节 小语种教学的历史沿革 |
一、小语种教学的创立 |
二、小语种教学的发展 |
第二节 小语种教学的总体状态 |
一、以示范性高中为依托 |
二、本土教育国际化取得成效 |
三、小语种教学十年积累沉淀 |
四、开展卫星远程教学 |
五、新课改推动小语种教学发展 |
第三章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问卷及访谈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设计与实施 |
三、访谈设计与实施 |
四、问卷信效度分析 |
五、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小语种教学影响因素分析 |
一、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差异分析 |
二、不同成绩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差异分析 |
三、不同年级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差异分析 |
四、小语种学生学习策略差异分析 |
五、不同性别小语种学生学习策略差异分析 |
六、不同成绩小语种学生学习策略差异分析 |
七、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所学语种成绩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
第三节 小语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相关分析 |
一、教学内容相关分析 |
二、教学方法相关分析 |
三、教学评价相关分析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
一、日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
二、小语种学生特殊需求的案例分析 |
第五节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
一、小语种优质生源少 |
二、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较强 |
三、小语种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不强 |
四、小语种教师缺乏教学经验 |
五、小语种教材教辅缺乏 |
六、小语种课堂活动较少 |
七、小语种教学评价方式不完善 |
第四章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发展的路径探析 |
一、提升小语种生源质量 |
二、小语种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
三、小语种学生要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 |
四、加强小语种教师队伍建设 |
五、完善普通高中小语种教材教辅 |
六、提升小语种教学水平 |
七、完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
第五章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反思 |
一、外语教学本质 |
二、回归外语教学本真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在校生) |
附录2: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师访谈提纲及部分访谈记录 |
附录3: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毕业生访谈提纲及部分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学俄语课堂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际交往背景下俄语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 |
(二)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人才发展需要 |
(三)素质教育理念下俄语课程的发展要求 |
(四)中学俄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与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观察法 |
(三)分析法 |
五、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综观 |
一、国外的研究 |
(一)美国对跨文化交际及其能力的培养研究 |
(二)俄罗斯对跨文化交际及其能力的培养研究 |
(三)俄罗斯中学外语课程标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 |
二、国内的研究 |
(一)国内英语界对跨文化交际及其能力的培养研究 |
(二)国内俄语界对跨文化交际及其能力的培养研究 |
(三)我国中学俄语课程标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
(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 |
(三)马斯洛的理论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
三、文化适应理论 |
(一)文化适应理论的内涵 |
(二)文化适应理论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化素养 |
二、跨文化交际 |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文化交际知识在教材中的呈现分析 |
一、《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中对文化知识掌握的基本标准 |
(一)《新课标》中俄罗斯文化知识内容的选择 |
(二)《新课标》中俄罗斯文化知识的教学要求 |
(三)《新课标》中俄罗斯文化知识在教材中的编写要求 |
二、中学俄语教材俄罗斯文化知识编排的分析 |
(一)教材主题(话题)的设定 |
(二)教材话题栏目中文化内容的设定 |
(三)教材纵向结构中文化知识的呈现 |
三、对俄语教材俄罗斯文化知识编排的总体评价 |
(一)主题(话题)选择符合《新课标》要求 |
(二)话题栏目中对文化知识的设定有利于文化理解 |
(三)纵向结构中文化知识的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学俄语教学的课堂观察分析 |
一、研究方法与设计 |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三、研究结论 |
(一)文化素养目标在现时教材中的落实情况 |
(二)文化素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学俄语教学的课堂实录与分析 |
一、研究方法与设计 |
二、课堂实录样例分析 |
(一)样例一:某初中教师讲解初二教材第十一课会话 |
(二)样例二:某高中教师讲解高二第二册教材第八课第一部分 |
(三)样例三:某高中教师讲解高二第二册教材第八课第二部分 |
三、研究结论 |
第七章 俄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建议 |
一、课堂教学建议的总体设计 |
(一)以词的文化意义为载体 |
(二)以语篇的文化情境为载体 |
(三)以语言国情的文化知识为载体 |
二、词汇概念意义中文化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
(一)俄语词汇的概念意义结构 |
(二)儿童母语词汇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 |
(三)学生外语词汇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 |
(四)俄语词汇概念中文化知识培养的教学建议 |
三、课堂活动中文化知识的综合运用 |
(一)俄语课堂活动设计的理据 |
(二)俄语课堂教学应始终体现实践性 |
(三)俄语课堂教学应最大限度创设接近真实的情境 |
四、社会背景下文化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
(一)理解社会背景下文化知识依循的理据——“先行组织者” |
(二)课文内容中背景知识的“先行组织者” |
(三)课文内容中概念知识的“先行组织者” |
五、中俄文化知识的对比与运用 |
(一)中俄语言之间的词义对比 |
(二)中俄国情文化知识的对比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新媒体视角下俄语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为俄语自主学习带来的优势 |
(一) 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 |
(二) 新媒体技术本身的巨大优势 |
(三) 俄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现状 |
二、新媒体技术与俄语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的主要方式 |
(一) 扩大新媒体平台关于俄语自主学习的辐射范围 |
(二) 进一步提高俄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三) 依托新媒体手段使自主学习方式呈现多元化 |
1. 微信在俄语自主学习中的应用案例 |
2. 俄语学习软件在俄语自主学习中的应用案例 |
三、当前新媒体技术与俄语自主学习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一) 俄语自主学习的新媒体平台资源冗杂且重复率较高 |
(二) 线上教学与线下活动的紧密性欠缺 |
(三) 俄语学习资源缺乏有力监管, 质量鱼龙混杂。 |
四、俄语专业学生应转变学习思维以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
(一) 科学设计学习资源, 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
(二) 实现线上教育和线下活动的有效结合 |
(三) 加强高校教师与新媒体平台的深入合作 |
五、结语 |
(8)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信息素养 |
二、民族院校 |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 |
第四节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相关研究状况 |
二、国内民族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相关研究状况 |
三、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
第二节 文化适应理论 |
一、文化与文化适应 |
二、文化适应理论模型 |
第三节 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一、田野点选择的原则 |
二、田野点的背景介绍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主要框架内容 |
第三章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概述 |
第二节 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
第三节 问卷调查数据整体分析 |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情况 |
二、Z大学信息素养教育情况 |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文化适应情况 |
第四节 问卷调查数据单因素分析 |
一、单因素分析方法设计 |
二、单因素对比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的成长经历与故事及其解读分析 |
第一节 叙事探究法在本研究的选择和应用 |
一、叙事探究方法的选择 |
二、叙事探究方法的运用 |
第二节 哈萨克族大学生玛依拉的故事及解读 |
一、玛依拉的故事 |
二、玛依拉的故事解读 |
第三节 藏族大学生扎西的故事及解读 |
一、扎西的故事 |
二、扎西的故事解读 |
第四节 维吾尔族大学生古丽的故事 |
一、古丽的故事 |
二、古丽的故事解读 |
第五节 藏族大学生卓玛的故事及解读 |
一、卓玛的故事 |
二、卓玛的故事解读 |
第六节 汉族大学生小静的故事及解读 |
一、小静的故事 |
二、小静的故事解读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的主客位分析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家庭 |
二、基础教育经历 |
三、大学学习经历 |
四、社会环境 |
五、人格特征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家庭 |
二、基础教育经历 |
三、大学学习经历 |
四、社会环境 |
五、人格特征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与其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阐述 |
一、家庭 |
二、基础教育经历 |
三、大学学习经历 |
四、社会环境 |
五、人格特征 |
第六章 基于文化适应理论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路和建议 |
第一节 “跨文化适应模型”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的态度倾向 |
第二节 “文化适应过程模型”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基于“文化适应的学习模式”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路和建议 |
第七章 理论反思与感悟 |
第一节 理论反思 |
第二节 研究感悟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践价值 |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在知识转型中的演变 |
第一节 开放课件运动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一、开放课件运动下美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二、开放课件运动下中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第二节 MOOC时代背景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一、MOOC时代背景下美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二、MOOC时代背景下中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第三章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不可忽视的技术力量 |
第一节 开放课件运动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技术牵引 |
一、开放课件运动下技术对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
二、开放课件运动下技术对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MOOC时代背景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技术牵引 |
一、MOOC时代背景下技术对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
二、MOOC时代背景下技术对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知识转型理论支撑 |
第一节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两种不同模式之间的变迁 |
一、“小科学”与“大科学”之间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二、“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三、“知识生产模式1”向“知识生产模式2”的转型 |
第二节 知识转型理论界说: 时代背景抑或是思想基础 |
一、“知识型”与“知识转型”内在逻辑理路分析 |
二、“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演变历程 |
三、第三次知识转型引发现代教育领域严重危机 |
四、后现代知识性质转变对教育改革的促进功能 |
第三节 知识转型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相互关系 |
一、“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知识转型”理论关系之辩 |
二、“知识转型”时期的到来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 |
三、“知识转型”理论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内在关系 |
第五章 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同存异 |
第一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同性: 知识转型内在制度指引 |
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虚拟的知识形态存在 |
二、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知识协议为重要原则 |
三、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后现代知识观为基础 |
四、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无形学院为合作平台 |
第二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差异性: 知识转型外在制度设计 |
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政策导向: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
二、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基本路径: 局部探索与全面实施 |
三、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运行机制: 市场调节与政府主导 |
四、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价值立场: 知识霸权与本土开发 |
第三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案例比较: 知识转型的制度化存在 |
一、美国高校网络课程两大在线学习平台分析 |
二、中国高校网络课程两大在线学习平台考察 |
三、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比较研究 |
第六章 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未来方向 |
第一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面临的挑战: 知识转型引发的冲突 |
一、令人堪忧的通过率: 学习效果不佳背后的“证据” |
二、当课程成为一种商品: 知识市场化引发的学术危机 |
三、积极的参与者或懈怠的旁观者: 教师如何选择 |
四、学分互认与质量评价: 一个漫长的完善过程 |
第二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未来方向: 迎接知识转型的变革 |
一、知识共享的新型组织化图景: 课程平台的多元化与包容性 |
二、知识市场化的矛盾化解: 三重螺旋模式中的利益共谋 |
三、数字化大学教师: 知识、能力与技术的合成者 |
四、MOOC发展中对SPOC的探索: 为提升质量的一种尝试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演变在知识转型中走向融合 |
二、知识转型衍生的制度逻辑构成趋同性与差异性的存在 |
三、知识转型引发的冲突制约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初中俄语语法教学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一、 初中俄语语法教学研究概述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国外语法教学相关研究 |
(三) 国内语法教学相关研究 |
二、 俄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
(一) 初中俄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
(二) 初中俄语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 |
三、 《新课标》及初中俄语教材对语法的要求 |
(一) 《新课标》对俄语语法教学策略的基本要求 |
(二) 义务教育初中俄语教材(人教版)的分析 |
四、 初中俄语语法教学现状调查 |
(一) 个案学校的选择 |
(二) 研究设计与过程 |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五、 初中俄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
(一) 俄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二) 产生教学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 改善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级俄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的学习效果对比研究 ——以《玩转越南语》为例[D]. 郑素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基于心理词库理论的量词教学设计 ——以华东政法大学俄语预科班为例[D]. 李嘉玮. 上海大学, 2020(03)
- [4]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研究 ——以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例[D]. 付荣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5]普通高中外语小语种教学个案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三中学为例[D]. 邓玉婷. 云南大学, 2019(03)
- [6]中学俄语课堂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D]. 曹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7]新媒体视角下俄语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J]. 孙莹,王吉利. 智库时代, 2019(10)
- [8]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D]. 索兴梅.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9]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比较研究[D]. 蒋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10]初中俄语语法教学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D]. 王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