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00MW机组中速磨煤机选型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赵鹏,寇震[1](2021)在《高水分褐煤的磨型选择适应性分析》文中指出结合锅炉制粉系统的特点,分析了中速磨不能适应过高水分褐煤的根本原因,通过技术经济性对比,对高水分褐煤机组制粉系统选型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陈刚,刘进峰,李大正,程华[2](2021)在《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优化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为了满足发电机组对制粉系统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制粉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中速磨煤机和煤粉管道的详细分析和研究,找到症结所在并提出了磨煤机优化措施和煤粉管道动态调平方法。磨煤机优化研究引入磨内流场的理念,通过对磨内结构的改进,最终实现对磨内流场的整体优化,使中速磨煤机的性能得到全面本质性提升。管道动态调平是在实现风粉磨内均化的前提下,采用压差法实时对管道之间风粉流量偏差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利用管道上的阻力调节装置,实时调平管道之间的阻力,实现管道之间一次风流量均衡控制,最终实现制粉系统风粉均衡控制。该技术能有效提高制粉系统对煤种适应能力,并实现风粉动态均衡控制。
刘志华,吴寅[3](2019)在《HP磨煤机磨制高水分印尼煤选型》文中研究指明根据高水分印尼煤的煤质特点,分析了HP磨煤机磨制高水分印尼煤时的技术特点,从研磨出力和干燥出力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HP磨煤机的选型方法。通过实际工程HP磨煤机选型实践,得出HP磨煤机可以磨制收到基水分高达40%的印尼煤,研磨出力和干燥出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郝牛群[4](2018)在《试析褐煤锅炉磨煤机选型和煤粉水分选取》文中认为围绕褐煤锅炉磨煤机的选型以及煤粉水分的选取方法展开研究,在探讨磨煤机设备选型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多种煤粉水分选取的方法,并重点介绍按DL/T5145-2002标准为依据的两种选取方法。经试验证明,以煤粉水分Mpe、设备出口介质温度t2和全水分Mt三方的关系为依据进行计算,才能有效确保磨制粉系统的合理设计,最终采用MPS225-HI-II和HP1103两种中速磨煤机。
张瑞祥[5](2017)在《神华胜利发电厂磨煤机选型及其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煤炭大国,随着自动化技术和电力技术的发展,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设备选型成为发电厂科研工作者需要攻克的重要课题。磨煤机又是制粉系统中的最核心辅机,而各种磨煤机的结构、出力、煤种适应性等均不同,故对其选型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以神华胜利发电厂磨煤机选型及其控制系统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方法和仿真实验得出温度改进和出力改进的方法。为了解决磨煤机选型和验证所选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本文通过对比HP和MPS类型磨煤机工作原理、规格参数、运动特性、性能参数计算和结构特性,并结合对出口、入口的温度和煤量仿真验证最安全和最稳定的磨煤机,并给出了提升性能的建议和方法。通过对煤和煤粉系统特性的分析确定了磨煤机的选型及其外部设备的选择。使用数据资源对比法解决了针对当地煤种的高效利用问题。本文确定了制粉系统和磨煤机的选择之后,从理论上提出了一套基于PLC的系统控制方案,确定了MPS-HP-II型磨煤机控制系统的PLC硬件和软件系统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基于工程参数整定的磨煤机PID控制参数整定进行了讨论,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王小芬[6](2014)在《火电厂磨煤机的选型原则及方法》文中认为对火电厂磨煤机的选型原则及方法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磨煤机的出力及其影响参数,并对常见磨煤机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得到不同磨煤机适应的煤种;然后分析了磨煤机的选型原则、应注意的问题、不同煤质适宜的磨煤机类型;最后通过实例对火电厂磨煤机的选型方法进行了分析。
程学远[7](2014)在《煤粉分离器动叶最优弯扭角及安装角的数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MPS型中速磨煤机旋转煤粉分离器被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中,作为制粉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其出口煤粉细度、综合分离效率及内部通风阻力等性能指标都直接影响着制粉系统以及整个锅炉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是一种有效分析复杂流动的技术,将该技术用来研究煤粉分离器内部煤粉颗粒运动轨迹、分离特性以及内部通风阻力特性,可以更好的了解分离器的运行特性,对其内部结构优化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学者对MPS型中速磨煤机煤粉分离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改造,本文就是对煤粉分离器动叶片进行了变截面弯扭设计。对煤粉分离器动叶片进行变截面设计可以减小气流进入时的阻力损失和流出时的涡流损失,降低制粉系统耗电量;对动叶片进行弯扭设计可以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较强的鼓风作用,并且叶形结构的改进可以增大煤粉颗粒与旋转叶片的碰撞机率,提高分离器工作性能。动叶片的弯扭角度和安装角度的不同对煤粉分离器的工作性能的影响有所不同。考虑到不同机组所用旋转煤粉分离器动叶片最优弯扭角与安装角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分别对某电厂350MW机组和600MW机组所用煤粉分离器进行数值研究。通过对不同弯扭叶片结构下旋转煤粉分离器的内部流场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各自出口煤粉细度、综合分离效率以及内部通风阻力等多项性能指标随弯扭叶片结构改变的变化规律,进而分别分析得到两台煤粉分离器动叶片各自的最优弯扭角及安装角。通过对比两台机组旋转煤粉分离器的最优动叶结构,得到主要区别在于安装角的不同,前者最佳安装角为10°,后者为15°,而最佳弯角和扭角则相同,分别为15°和25°。它们最佳动叶结构的变化对其他机组所用的旋转煤粉分离器动叶片的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王立芳[8](2013)在《新型MPS中速磨煤机的理论计算及结构有限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磨煤机是火力发电厂相当重要的辅助设备,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老式MPS中速磨煤机可以磨制无烟煤、烟煤,但磨制高水分褐煤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新型MPS中速磨煤机磨制无烟煤、烟煤特别是高水分褐煤具有较好的碾磨性和控制性。因此新型MPS中速磨煤机广泛应用在各大型的火力发电厂。我国褐煤资源比较丰富,被作为燃料在各个火力发电站中大量的使用。但已探明使用的褐煤资源中,高水分褐煤居多。因此各个电力设计院和用户都希望采用中速磨煤机来磨制上述褐煤,由此带来了需要解决的中速磨煤机对褐煤的磨制和干燥问题。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新型MPS中速磨煤机技术被引进国内市场,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各个电力设计院及用户的需求。但引进磨煤机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课题力求在新型MPS磨煤机的选型计算、结构计算、结构改进及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根据煤质煤量的变化将新型MPS磨煤机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优化设计,进而实现减小振动、降低电耗、减小磨损、降低成本等,使磨煤机的出力和经济性达到最佳。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1)简要的描述了MPS型中速磨煤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2)简单介绍了新型MPS型中速磨煤机的结构、性能及工作原理等。(3)对新型MPS型中速磨煤机的选型计算、热平衡计算及各个参数的计算。(4)探索研究新型MPS中速磨煤机密封结构设计改进。(5)根据有限元分析对新型MPS型中速磨煤机的主要部件进行了力学分析。本论文通过对磨煤机的计算及分析使其结构更合理,生产工艺更简化,安装、检修更方便,提高了MPS中速磨煤机的使用性能与经济性。
王小芬[9](2013)在《电站锅炉中速磨煤机的选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磨煤机作为电站锅炉重要的制粉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着电站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磨煤机选型结果决定着今后磨煤机的运行状况,磨煤机选型是否合适是影响锅炉运行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介绍中速磨煤机的主要类型基础上,对MPS型磨煤机和HP型磨煤机做了性能对比,根据磨煤机稳态下的能量平衡,由集总参数法建立MPS型中速磨煤机的数学模型,根据仿真结果讨论分析了各主要因素对磨煤机出口温度的影响。本文根据磨煤机的选型原则,分别说明了MPS型和HP型两种主要类型的中速磨煤机性能参数的确定方法。并且以某电厂2×660MW国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为例,详细论述了电厂磨煤机的选型方法。本文较好地完成了火电厂MPS型中速磨煤机的数学建模和中速磨煤机的选型研究等工作,为以后做相似的课题研究打下了铺垫。
张栋[10](2012)在《辊式中速磨磨制高磨损性无烟煤的可行性分析》文中提出根据有关设计规范,中速磨不适宜磨制高磨损性即Ke值大于5的煤,而无烟煤大多属于磨损性极强的煤种,目前大多数燃用无烟煤的工程均采用钢球磨。本文即是根据国内各大磨煤机生产厂家的最新磨煤机防磨技术发展,以及对国内几个中速磨磨制较高磨损性无烟煤的工程应用实例的调研结果,分析和总结中速磨磨制Ke值大于10的无烟煤的可行性。
二、600MW机组中速磨煤机选型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00MW机组中速磨煤机选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高水分褐煤的磨型选择适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褐煤制粉系统选择分析 |
1.1 原煤水分对制粉系统拟定的影响 |
1.2 原煤水分限制中速磨制粉系统的原因分析 |
1.3 典型褐煤电厂制粉系统选择 |
2 中速磨和风扇磨制粉系统经济比较 |
3 结论和建议 |
(2)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优化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速磨煤机的结构及原理 |
2 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存在的问题 |
2.1 出力不足 |
2.2 石子煤量大 |
2.3 磨辊磨损不均匀 |
2.4 风粉严重不均衡 |
3 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问题分析 |
3.1 2种磨煤机结构比较 |
3.2 HP磨煤机流场分析 |
3.2.1 上部流场分析 |
3.2.2 中部流场分析 |
3.2.3 下部流场分析 |
3.3 MPS(ZGM)磨煤机流场分析 |
3.3.1 MPS(ZGM)磨煤机磨内流场 |
3.3.2 上部流场分析 |
3.3.3 中部流场分析 |
3.3.4 下部流场分析 |
3.4 风粉不均衡的原因 |
3.4.1 一次风入磨不均匀 |
3.4.2 原煤从磨碗(磨盘)上溢出不均匀 |
3.4.3 上部流场对煤粉的均化效果不好 |
3.4.4 煤粉管道内阻力调节手段存在不足 |
4 优化措施 |
4.1 HP磨煤机优化 |
4.1.1 上部流场优化 |
4.1.2 中部流场优化 |
4.1.3 下部流场优化 |
4.1.4 对磨内风粉均化的作用 |
4.2 MPS(ZGM)磨煤机优化 |
4.3 煤粉管道动态调平 |
5 优化技术应用及效果 |
6 结论 |
(3)HP磨煤机磨制高水分印尼煤选型(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工程简要情况 |
2 高水分褐煤对磨煤机选型的影响 |
3 磨煤机选型计算 |
3.1 制粉系统技术条件 |
3.2 碾磨出力确定 |
3.3 干燥出力校核 |
4 结论及建议 |
(4)试析褐煤锅炉磨煤机选型和煤粉水分选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褐煤锅炉磨煤机测定水分的方法及设备型号选择 |
1.1 测定外在水分 |
1.1.1 方法一 |
1.1.2 方法二 |
1.2 褐煤锅炉磨煤机设备选型 |
1.2.1 设备选型的依据 |
1.2.2 确定测量外在水分的方法 |
1.2.3 相关参数的选取 |
2 常见的煤粉水分选取方法 |
2.1 以DL/T5145-2002标准为依据 |
2.2 以DL/T 5145-2002—3.6.2选取 |
3 以煤粉水分Mpe、设备温度t2、全水分Mt三方关系为依据的计算 |
4 结语 |
(5)神华胜利发电厂磨煤机选型及其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课题介绍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发电厂磨煤机原理及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磨煤机分类及其特性 |
2.3 MPS型磨煤机 |
2.3.1 MPS型磨煤机结构特性 |
2.3.2 MPS型磨煤机运动特性 |
2.3.3 MPS型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 |
2.4 HP型磨煤机 |
2.4.1 HP型磨煤机结构特性 |
2.4.2 HP型磨煤机运动特性 |
2.4.3 HP型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 |
2.5 MPS型磨煤机和HP型磨煤机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MPS中速磨煤机数学模型仿真控制实验以及改进建议 |
3.1 引言 |
3.2 MPS中速磨煤机数学模型建立 |
3.2.1 磨煤机出力数学模型 |
3.2.2 磨煤机进出口压差数学模型 |
3.2.3 磨煤机出口温度数学模型 |
3.3 MPS中速磨煤机仿真实验 |
3.3.1 MPS中速磨煤机阶跃仿真实验 |
3.3.2 提升出口温度的方法 |
3.3.3 提升出力的改进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神华胜利发电厂磨煤机选型和控制系统设计具体方案实施 |
4.1 引言 |
4.2 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选型设计 |
4.2.1 660MW中速磨煤机选型原则 |
4.2.2 660MW中速磨煤机选型方法 |
4.3 煤和煤粉及制粉系统特性 |
4.3.1 煤质特性 |
4.3.2 煤粉细度选择 |
4.3.3 制粉系统选择 |
4.4 磨煤机选型分析 |
4.4.1 磨煤机选型 |
4.4.2 中速磨煤机台数的确定 |
4.4.3 磨煤机设备选择 |
4.5 磨煤机选型与控制系统分析 |
4.5.1 基于PLC的PID控制原理 |
4.5.2 基于PLC的磨煤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5.3 基于PLC的磨煤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火电厂磨煤机的选型原则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磨煤机性能分析与对比 |
1.1 磨煤机出力性能分析 |
1.2 磨煤机的性能比较 |
2 磨煤机选型原则及注意点 |
2.1 选型原则 |
2.2 不同煤质下宜选用的磨煤机 |
2.2.1 无烟煤(挥发分Vdaf=6.5%~10%) |
2.2.2贫煤(挥发分Vdaf=10%~20%) |
2.2.3 烟煤(挥发分Vdaf=20%~37%) |
37%)'>2.2.4 褐煤(挥发分Vdaf>37%) |
3 实例分析 |
4 结论 |
(7)煤粉分离器动叶最优弯扭角及安装角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旋转煤粉分离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分离器中气相流数学模型 |
2.1.1 k-ε双方程模型 |
2.1.2 ASM 代数应力模型 |
2.1.3 RSM 雷诺应力模型 |
2.2 分离器中气固两相流数学模型 |
2.3 气固两相流场中煤粉颗粒受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旋转煤粉分离器弯扭动叶结构设计 |
3.1 旋转煤粉分离器分离原理 |
3.2 弯扭叶片旋转煤粉分离器结构设计 |
3.2.1 弯扭叶片的设计思想 |
3.2.2 弯扭叶片的结构 |
3.2.3 弯扭叶片弯转角度和扭转角度的确定 |
3.2.4 弯扭叶片安装角度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350MW 机组弯扭叶片旋转煤粉分离器数值模拟 |
4.1 350MW 机组弯扭叶片旋转煤粉分离器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的设定 |
4.1.1 物理模型 |
4.1.2 边界条件的设定 |
4.2 350MW 机组弯扭叶片旋转煤粉分离器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分析 |
4.2.1 煤粉颗粒运动轨迹分析 |
4.2.2 分离器分离特性分析 |
4.2.3 分离器阻力特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600MW 机组弯扭叶片旋转煤粉分离器数值模拟 |
5.1 600MW 机组弯扭叶片旋转煤粉分离器网格模型 |
5.2 600MW 机组弯扭叶片旋转煤粉分离器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分析 |
5.2.1 分离器分离特性分析 |
5.2.2 分离器阻力特性分析 |
5.3 两台机组弯扭叶片旋转煤粉分离器最优结构参数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新型MPS中速磨煤机的理论计算及结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MPS 型磨煤机发展概述 |
1.3.1 国外 MPS 型中速磨煤机发展现状 |
1.3.2 国内 MPS 型中速磨煤机发展现状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MPS 型中速磨煤机的介绍 |
2.1 磨煤机的分类 |
2.2 MPS 型中速磨煤机及制粉系统的选型原则 |
2.2.1 选型原则 |
2.2.2 中速磨正压冷一次风机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特点 |
2.3 MPS 中速磨煤机工作原理 |
2.4 新型 MPS 中速磨煤机技术和性能介绍 |
2.4.1 新型 MPS 中速磨煤机技术特点 |
2.4.2 新型 MPS 中速磨煤机的技术应用 |
2.5 新型 MPS 中速磨煤机的结构 |
2.6 新型 MPS 中速磨煤机防振动的技术措施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 MPS 中速磨煤机的理论计算 |
3.1 工程概况 |
3.2 新型 MPS 中速磨煤机选型计算 |
3.3 新老式 MPS 中速磨煤机选型对比 |
3.4 新型 MPS 中速磨煤机出口温度 tM2计算: |
3.5 新型 MPS 中速磨煤机热平衡计算 |
3.6 锅炉一次风率的计算 |
3.7 新型 MPS 中速磨机电动机的选型 |
3.8 新型 MPS 中速磨机分离器的选型 |
3.9 新型 MPS 中速磨机的磨辊尺寸计算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 MPS 中速磨煤机密封结构设计改进 |
4.1 管道阻力 |
4.2 密封风量计算 |
4.3 风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 MPS 中速磨煤机的结构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分析简介 |
5.1.1 有限元分析的概况 |
5.1.2 有限元分析的作用 |
5.1.3 有限元分析的目的及概念 |
5.2 新型中速磨煤机优化后壳体的有限元分析 |
5.2.1 设备参数 |
5.2.2 计算分析的要求 |
5.2.3 计算依据及计算说明 |
5.2.4 结构载荷及工况分析 |
5.2.5 Pro/Engineer 三维建模 |
5.2.6 有限元建模 |
5.2.7 分析结果 |
5.3 新型中速磨煤机耐磨元件的有限元分析 |
5.3.1 加载架有限元分析 |
5.3.2 磨盘有限元分析 |
5.3.3 磨辊支架 |
5.4 计算结论 |
5.4.1 静应力及静刚度 |
5.4.2 强度应力 |
5.4.3 动刚度 |
5.4.4 有限元计算分析及最终优化方案 |
5.5 有限元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与探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电站锅炉中速磨煤机的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
1.2 选题意义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中速磨煤机类型及性能比较 |
2.1 引言 |
2.2 HP 型磨煤机 |
2.2.1 HP 型磨煤机工作原理 |
2.2.2 HP 型磨煤机运行特性 |
2.3 MPS 型磨煤机 |
2.3.1 MPS 型磨煤机工作原理 |
2.3.2 MPS 型磨煤机运行特性 |
2.4 MPS 型磨煤机和 HP 型磨煤机性能比较 |
第3章 MPS 型磨煤机建模与仿真实验 |
3.1 MPS 磨煤机的出力 |
3.2 MPS 磨煤机的存煤量 |
3.3 MPS 磨煤机的进出口压差 |
3.4 MPS 磨煤机的出口温度 |
3.5 磨煤机仿真实验 |
3.5.1 磨煤机给煤量扰动实验 |
3.5.2 磨煤机入口温度扰动实验 |
3.5.3 事故着火扰动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磨煤机选型原则及方法 |
4.1 概述 |
4.2 磨煤机选择原则 |
4.3 不同煤质下宜选用磨煤机的类型 |
4.3.1 无烟煤(Vdaf=6.5%~10%) |
4.3.2 贫煤(Vdaf=10%~20%) |
4.3.3 烟煤(Vdaf=20%~37%) |
4.3.4 褐煤(Vdaf>37%) |
4.4 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 |
4.4.1 MPS 型中速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 |
4.4.2 碗式磨煤机(RP、HP 型)性能参数计算 |
4.5 磨煤机台数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例分析 |
5.1 概述 |
5.2 煤和煤粉特性 |
5.2.1 煤质资料 |
5.2.2 油质资料 |
5.2.3 锅炉燃料消耗量 |
5.3 制粉系统的选择 |
5.3.1 煤粉细度 |
5.3.2 煤的磨损冲刷指数 |
5.3.3 煤的爆炸性 |
5.3.4 制粉系统 |
5.4 磨煤机的选型 |
5.5 磨煤机的选则 |
5.6 选型结果分析 |
5.7 磨煤机数量的确定 |
5.8 磨煤机型号及煤仓间尺寸的确定 |
5.9 磨煤机选型结论 |
5.10 密封风机 |
5.11 燃烧、制粉系统设备规格 |
5.12 结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辊式中速磨磨制高磨损性无烟煤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速磨与钢球磨的综合技术性能比较 |
2 三个典型工程磨煤机的出力与细度对比 |
3 初始投资及运行维护成本分析 |
3.1 磨煤机本体 (不含电机) 费用 |
3.2 磨煤机电机费用 |
3.3 土建费用 |
3.4 给煤机费用 |
3.5 一次风机费用 |
3.6 煤斗及附属设备费用 |
3.7 运行费用 |
3.8 检修费用 |
3.9 综合比较 |
4 易损件的使用寿命及更换 |
5 七台河电厂磨煤机选型情况 |
5.1 七台河电厂、甘肃靖远电厂和某项目煤质主要数据对比 |
5.2 七台河电厂制粉系统介绍 |
6 国内各大磨煤机制造商对高磨损性煤采用中速磨的意见 |
6.1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 |
6.2 沈阳重型机械厂 |
6.3 上海重型机械厂 |
7 结语 |
四、600MW机组中速磨煤机选型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水分褐煤的磨型选择适应性分析[J]. 赵鹏,寇震. 能源与环境, 2021(05)
- [2]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优化技术研究及应用[J]. 陈刚,刘进峰,李大正,程华. 发电技术, 2021(03)
- [3]HP磨煤机磨制高水分印尼煤选型[J]. 刘志华,吴寅. 水泥工程, 2019(06)
- [4]试析褐煤锅炉磨煤机选型和煤粉水分选取[J]. 郝牛群. 机械管理开发, 2018(10)
- [5]神华胜利发电厂磨煤机选型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 张瑞祥.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6]火电厂磨煤机的选型原则及方法[J]. 王小芬.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4(02)
- [7]煤粉分离器动叶最优弯扭角及安装角的数值研究[D]. 程学远.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3)
- [8]新型MPS中速磨煤机的理论计算及结构有限元分析[D]. 王立芳. 吉林大学, 2013(04)
- [9]电站锅炉中速磨煤机的选型研究[D]. 王小芬. 华北电力大学, 2013(S2)
- [10]辊式中速磨磨制高磨损性无烟煤的可行性分析[J]. 张栋. 科技资讯,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