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腔严重感染时使用不同抗生素对内毒素释放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高瑞娟[1](2021)在《蒙药“巴布-7”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屏障保护机制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肠杆菌性腹泻是致死率较高的一种传染病,造成严重畜牧业经济损失。蒙药巴布-7(Babu seven compound,BBS)对腹泻有较强的临床疗效。但BBS对大肠杆菌性腹泻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较少。为研究BBS对大肠杆菌性腹泻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开展如下实验:实验1:为建立大肠杆菌性腹泻模型,将9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VG,口腔灌服生理盐水,n=10),模型Ⅰ组(MGⅠ,腹腔注射1.0×109CFU/m L E.coli O1,n=20),模型Ⅱ组,(MGⅡ,口腔灌服1.0×109CFU/m L E.coli O1,n=20),模型Ⅲ组,(MGⅢ,单次口腔灌服2%Na HCO3和1.0×109CFU/m L E.coli O1,n=20),模型Ⅳ组,(MGⅣ连续1次/3 d口腔灌服2%Na HCO3和1.0×109CFU/m L E.coli O1,n=20),攻毒后连续观察7 d,观察小鼠腹泻率、死亡率、DAI评分、肠道病变并检测炎性因子。结果表明,MGⅠ小鼠出现腹泻症状,死亡率达75%。MGⅡ小鼠未见异常;MGⅢ小鼠腹泻率达60%,死亡率达15%,腹泻症状于攻毒24 h后自愈。MGⅣ小鼠腹泻率达65%,死亡率达15%,存活小鼠腹泻、精神萎靡、厌食等症状可以持续72 h以上,且肠道病理变化和炎性因子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结果显示,连续3 d(1次/d)灌服2%碳酸氢钠溶液和1.0×109CFU/m L的致病性E.coli O1可以成功建立小鼠腹泻模型。实验2:为研究蒙药BB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生物屏障的影响。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小鼠盲肠微生物进行测序。通过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来综合分析BBS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结果显示,E.coli O1入侵会降低Chao1、Ace、Shannon指数(P<0.05),升高Simpson指数(P<0.05),而BBS和EM治疗会升高Chao1、Ace、Shannon指数,降低Simpson指数(P<0.05)。E.coli O1的入侵会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及拟杆菌门、拟杆菌目、拟杆菌属、疣微菌门、疣微菌目、乳杆菌目、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升高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菌属、梭菌目、肠杆菌目、肠球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而BBS-H和Em-H治疗可以可以恢复菌群结构并增加有益菌丰度,降低有害菌丰度。说明,蒙药BBS-H和Em-H可以修复致病性E.coli O1造成的肠生物屏障损伤。实验3:为研究BBS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机械屏障影响。将125只小鼠分为9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VG,n=10)、模型组(MG,n=10)、阳性对照组(CG,n=15)、蒙药巴布-7高、中、低剂量组(BBS-H,BBS-M,BBS-L,n=15)、大黄素高、中、低剂量组(Em-H,Em-M,Em-L,n=15)。灌胃治疗7 d,于第8 d杀死小鼠,采集样本。光镜观察小鼠肠道病理损伤并计算绒腺比(Villus height/Crypt depth,V/C);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肠道超微结构;RT-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Claudin-1、Occludin、ZO-1、MLCK、JAMA的基因及蛋白表达量;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DAO、D-LA、ET含量。结果显示:MG各肠段肠绒毛断裂,炎性细胞浸润、V/C比值降低(P<0.05),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MLCK、JAMA表达下降(P<0.05),血清中DAO、D-LA、ET含量显着升高(P<0.05)。而蒙药BBS-H组和Em-H组可以缓解肠道损伤(P<0.05),提高V/C值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量(P<0.05),降低血清中DAO、D-LA、ET含量。表明,蒙药BBS-H和Em-H可以通过提高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来降低肠黏膜通透性,从而来修复致病性E.coli O1造成的肠道机械屏障损伤(P<0.05)。实验4:为研究BBS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CD4+T、CD8+T、CD19+B细胞和TH1、TH2细胞百分含量并计算CD4+/CD8+比值;ELISA法检测小鼠十二指肠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6、IL-8、TNF-α、IL-2、IL-4、IL-10、IFN-γ、TGF-β、IL-17、IL-23、SIg A含量,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 M、Ig G、lg A含量。结果显示,MG中CD3+T、CD4+T、CD19+B的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显着降低(P<0.05),IL-1β、IL-6、IL-8、NO、TNF-α、IL-17、IL-23显着升高(P<0.05),IL-2、IL-4、IL-10、IFN-γ、TGF-β、SIg A、Ig M、Ig G、lg A显着降低(P<0.05)。蒙药BBS-H和Em-H治疗可提高CD3+T、CD4+T、CD19+B的百分比及CD4+/CD8+的比值(P<0.05),降低IL-1β、IL-6、IL-8、NO、TNF-α、IL-17、IL-23含量(P<0.05),提高IL-2、IL-4、IL-10、IFN-γ、TGF-β、SIg A、Ig M、Ig G、lg A含量(P<0.05)。表明,蒙药BBS-H和Em-H可以修复大肠杆菌造成的免疫屏障损伤。实验5:为研究BBS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化学屏障影响。PAS染色观察肠上皮杯状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十二指肠中MUC-2含量;ELISA法检测小鼠十二指肠中肠三叶因子、溶菌酶、二糖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力。结果显示,致病性E.coli O1降低杯状细胞数量及MUC-2、TFF3含量,减弱溶菌酶、二糖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力(P<0.05),蒙药BBS-H和Em-H治疗可以显着提高杯状细胞数量及MUC-2、TFF3含量,提高溶菌酶、二糖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力(P<0.05)。表明,蒙药BBS-H和Em-H可以修复致病性E.coli O1造成的肠化学屏障损伤。
王晶[2](2020)在《针刺联合大承气汤对脓毒症毒热内盛证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针刺联合大承气汤对脓毒症毒热内盛证患者进行临床干预,研究其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治疗脓毒症——毒热内盛证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选取的40例临床观察病例,随机分为试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脓毒症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以此为基础加用针刺联合大承气汤鼻饲,疗程7天,观察纳入时和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菌群计数、胃肠功能指标、APACHEⅡ评分、炎症相关指标、中医症状积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疗结束后,两组粪便肠道菌群的检测中,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增多,肠杆菌、肠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致病菌数量减少,B/E值升高,肠道菌群失调得到纠正;胃排空时间、腹内压均降低;APACHEⅡ评分、白细胞总数、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中医症状积分均存在不同程度下降。且试验组各项结果较对照组更优。结论:针刺联合大承气汤可以增加脓毒症患者肠道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条件致病菌及致病菌的数量,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维持肠道微生态稳定;增强胃肠动力,减轻胃肠功能障碍;减少炎症反应,改善脓毒症临床症状,降低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对比单纯西医治疗,更具优势。
甘晓文[3](2020)在《人胎盘合成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1(SAA1)在分娩中的作用》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早产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防治早产仍是产科面临的严峻考验。早产的原因复杂,其高危因素包括全身或局部感染、患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双胎妊娠、前次早产史、宫颈子宫手术史等,但仍有30%左右的早产病因尚未明确,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分娩启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阐明人类分娩启动的具体机制可以为预测及治疗早产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发现妊娠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不仅存在于无明显诱因和无感染证据的早产,同时还是正常分娩启动机制中的重要一环。血清淀粉样蛋白A1(SAA1)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参与调节炎症反应。近年来发现许多肝外组织也具有合成分泌SAA1的能力,我们既往的研究发现,胎膜合成的SAA1可以在胎膜局部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参与分娩,但胎盘是否能够表达和分泌SAA1并参与分娩过程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主要目的为明确孕晚期胎盘是否表达和分泌SAA1及其在早产及正常分娩启动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人胎盘组织和原代培养人胎盘滋养细胞作为研究模型,利用RNA测序、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印迹杂交、ELISA、受体及信号通路抑制剂和小鼠腹腔注射等技术,研究了人胎盘和原代人胎盘滋养细胞SAA1的表达、分泌及调控;研究了SAA1对胎盘滋养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和前列腺素合成关键酶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调控及机制;研究了主要促分娩因子对胎盘滋养细胞SAA1的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并利用小鼠模型,研究了小鼠胎盘SAA1表达及注射SAA1是否能引起早产。研究结果1.体内存在四种SAA基因,分别为SAA1、SAA2、SAA3、SAA4,其中SAA1和2表达蛋白为急性期反应蛋白,SAA3为假基因,而SAA4为细胞固有型表达基因。足月胎盘滋养细胞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SAA4在胎盘滋养滋养细胞表达量极低,SAA1和SAA2在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均有表达,但以SAA1表达量最高。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足月胎盘绒毛组织可以检测到SAA1 mRNA及蛋白,并主要分布于合体滋养细胞层。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测定发现,体外培养的人原代胎盘滋养细胞可以表达SAA1 m RNA和分泌SAA1,并随滋养细胞的合体化而显着增加;2.SAA1可以诱导人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8、TNF-α和前列腺素合成关键酶COX-2的表达,并促进IL-8、TNF-α、PGF2α的分泌,但不影响人胎盘滋养细胞CRH及芳香化酶的表达;3.TLR4受体阻断剂(CLI095)、NFκB阻断剂(JSH-23)、p38阻断剂(SB203580)、ERK1/2阻断剂(PD98059)和JNK阻断剂(SP600125)均可不同程度地阻断SAA1对IL-8、TNF-α和COX-2表达的诱导作用。4.皮质醇、脂多糖(LPS)及TNF-α均可以诱导人胎盘合体滋养细胞SAA1表达和分泌;5.经过产程的胎盘组织SAA1 m 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未经过产程的胎盘组织,并伴有血清SAA1水平的升高;绒毛膜羊膜炎导致的早产血清SAA1水平进一步升高。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孕晚期小鼠胎盘及卵黄囊膜组织均可表达SAA1;腹腔注射LPS可以引起早产,并伴有胎盘及胎膜SAA水平升高;腹腔注射SAA1也可以引起早产,并增加胎盘组织的IL-1β、TNF-α和COX-2蛋白的表达。结论本课题首次证明足月人胎盘组织可以表达和分泌SAA1,而且其表达随着滋养细胞的合体化而显着增加,促分娩因子如皮质醇、LPS和促炎性细胞因子均可以诱导人胎盘滋养细胞SAA1的表达,分娩时胎盘组织和母体血浆SAA1水平显着增加。SAA1可以通过结合TLR4受体并激活NFκB及MAPK信号通路诱导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促炎性因子IL-8、TNF-α和COX-2的表达,提示SAA1可能通过诱导胎盘促炎性因子的表达和前列腺素的合成参与分娩。小鼠腹腔注射SAA1可以促进胎盘促炎性因子的表达并诱导早产发生,动物实验为SAA1参与分娩过程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尉浩斌[4](2020)在《肿瘤患者肠屏障功能临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肠屏障功能临床影响因素,为肿瘤临床防治肠屏障功能障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162例在院肿瘤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诊断、营养不良分级、5年内腹盆腔放疗史、化疗史(氟尿嘧啶类、伊立替康、长春碱类)、大便习惯改变、合并肠梗阻及合并感染情况等临床特征资料,选择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为肠屏障状态的评估依据,分析肿瘤患者肠屏障功能的临床影响因素。结果162例患者中,74例患者(45.68%)的血浆DAO值在正常范围内,88例升高(54.32%);89例患者(54.94%)的血浆D-乳酸值在正常范围内,73例升高(45.06%);145例患者(89.51%)的血浆细菌内毒素值在正常范围内,17例升高(10.4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营养不良分级C级、有大便习惯改变、合并肠梗阻、合并感染患者的血浆DAO、细菌内毒素水平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大便习惯改变、合并肠梗阻、合并感染患者的血浆D-乳酸水平显着升高,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便习惯改变是导致肿瘤患者血浆D-乳酸水平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感染是导致肿瘤患者血浆细菌内毒素水平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大便习惯改变、感染分别为影响肿瘤患者血浆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中应关注以上因素对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同时加强对肿瘤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指标检测。
林尖兵[5](2020)在《江苏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病学及灭活疫苗的初步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liusparasuis,HPs)属于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成员,主要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HPs为猪的共生菌,健康猪只中也存在。当猪只受到环境刺激、饲养管理条件差或者感染免疫抑制性病原后,会引起猪只的免疫力低下,从而造成HPs病的继发感染。当前暴发该疾病的猪场主要依赖抗生素来控制该病,长期使用抗生素,往往会产生细菌的耐药性。因此,开发切实有效的HPs疫苗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江苏是我国的养殖大省,HPs病流行情况比较复杂。到目前为止,江苏省HPs病流行情况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部分地区的规模化养猪场和散养猪场的病死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筛选流行菌株作为疫苗候选株,并制备灭活疫苗进行免疫保护效力的研究。将为江苏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提供流行病学数据,同时为HPs病的控制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具体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江苏省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2013年~2015年间,江苏的盐城、泰州、连云港、徐州、宿迁、扬州、苏州、南通、淮安等地区,发生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规模化猪场13个,散户猪场97个。从这些猪场共采集317份病料,发病猪只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消瘦、被毛杂乱、精神沉郁,关节肿胀、跛行、颤抖、共济失调、咳嗽、声哑、呼吸困难、高烧不退等;剖检典型特征:关节炎,关节腔内积黄色浊液;心包炎,心脏有纤维蛋白渗出物呈绒毛心;胸膜可见纤维蛋白渗出物、胸腔积液、胸腹腔心包积黄色浊液;腹膜炎、心、肝、肺、肠表面可见黄色纤维素覆盖;脑部血管扩张充血、猪死后尸体不僵硬。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317份病料进行了检测,副猪嗜血杆菌病感染率为11.54%~27.55%,平均感染率为20.50%,说明江苏各地存在HPs病不同程度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在猪的各个年龄段均有感染:断奶猪感染率为16.05%、保育猪为23.56%,育肥猪的感染率为10.53%,其它猪为11.11%,感染最严重的是断奶猪与保育猪,不同生长阶段猪的感染率存在显着差异。对患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阳性病猪进行常规病毒的检测,结果显示,在江苏受检地区存在HPs病与猪圆环病毒(PCV2)、猪伪狂犬病毒(PRV)混合感染现象,混合感染率高达30.77%:尤其是与猪圆环病毒(PCV2)混合感染情况严重,混合感染率为26.15%,为江苏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制提供了流行病学数据。2.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为了解江苏地区猪场的HPs血清型,对来自江苏地区的13个规模化养猪场、97个散户猪场及扬州大学动物医院门诊病死猪采集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除此之外,还从扬州某屠宰场采集健康猪的鼻拭子进行细菌分离。将收集样品接种巧克力培养基培养,通过PCR对HPs的16 sRNA进行鉴定。并将阳性菌株进行纯化保存。对所有分离株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的血清学分型显示:江苏地区流行的HPs主要是血清4型、血清5型和血清12型,所占比例分别为14.29%、12.98%、和36.36%;另外,未定型菌株18株,占总分离菌株的23.38%,分型菌株占所有菌株的76.62%。表明目前江苏地区广泛流行的HPs血清型为4型、5型、12型,为该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及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我们对部分发病严重的猪场病料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了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恩诺沙星、先锋霉素V、复方新诺明、阿奇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将敏感药物应用于患病猪场,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3.副猪嗜血杆菌三价灭活疫苗的制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江苏地区HPs优势血清型为4型、5型及12型。分别以当地分离的血清4型、血清5型及血清12型菌株作为候选疫苗菌株。通过体外大量培养,收获后使用浓度为0.3%甲醛于37℃灭活18h。三种菌按1:1:1的比例混合后制备成三价灭活疫苗,其中每种菌的终浓度为2.0×109CFU/mL。三价苗制备完成后,经灭活检测、质量检验(包括性状检验,内毒素检测以及甲醛残留量检测)确定细菌的灭活效果和安全性。最后,将灭活的HPs与高压灭菌的206佐剂按1:1的比例混合后进行乳化,制成三价灭活苗。4.副猪嗜血杆菌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对制备的三价灭活苗进行免疫效力评价。50头健康易感仔猪进行如下处理:HPs三价灭活疫苗免疫组(15头仔猪);HPs商品灭活疫苗免疫组(15头仔猪);攻毒对照组(15头仔猪);健康对照组5头仔猪。免疫组通过颈部皮下注射进行免疫,并于首免1个月后加强免疫;二次免疫后2周攻毒,攻毒后持续观察14天。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二免后仔猪血清中抗体效价平均在1:16以上,4型菌株的免疫保护率,三价灭活疫苗免疫组与商品疫苗免疫组相当为40%:对5型和12型菌株的免疫保护率,三价灭活疫苗免疫组均为60%;而商品疫苗对5型菌株的保护率为40%,对12型菌株的保护率仅为20%。本研究初步研制的HPs三价灭活疫苗的保护效果优于商品疫苗,对HPs的血清4型、血清5型及血清12型均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能力,对江苏地区相关猪场防制副猪嗜血杆菌病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对江苏地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猪场进行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HPs病在江苏省内广泛存在,其优势流行菌株的血清型分别为4型,5型和12型。应用血清4型、血清5型和血清12型菌株成功制备了三价灭活疫苗。对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评价结果表明,本实验研制的三价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明显高于市售商品疫苗,能为免疫猪只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为江苏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病学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为该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的研发和疫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王翠芳[6](2019)在《沙葱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葱黄酮类化合物是沙葱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沙葱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促进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改善羊肉风味等功能,但是有关其抗炎活性的研究报道较少,所以本论文应用体内和体外炎症模型,系统研究了沙葱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及其分子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沙葱总黄酮不同洗脱组分抗炎活性的初步评价本试验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CCK8法检测沙葱总黄酮水洗组分、35%、55%、75%乙醇洗脱组分(简称 AMFⅠ、AMFⅡ、AMFⅢ、AMFⅣ 组分)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筛选出沙葱总黄酮4种洗脱组分应用于后续试验的最佳添加浓度;应用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检测沙葱总黄酮4种洗脱组分对炎症模型中NO、TNF-α、IL-1β、IL-6、IL-10的影响,评价并比较沙葱总黄酮4种洗脱组分的抗炎活性,筛选最佳抗炎活性组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MF 1在50~800μg/mL添加浓度范围内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无毒性作用(P>0.05),A.MFⅡ、AMFⅢ、AMFⅣ 在 25~100μg/mL 添加浓度范围内可极显着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P<0.01),所以在后续试验的添加浓度选择时 AMFⅠ 组为 100、200、400 μg/mL;AMFⅡ、AMFⅢ 与 AMFⅣ 3 个组均为25、50、100 μg/mL。沙葱总黄酮4种洗脱组分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炎症模型中NO、TNF-α、IL-1β、IL-6等促炎因子的过度分泌,提高抑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且AMFⅢ组的抗炎活性优于其它3种洗脱组分,表明沙葱总黄酮4种不同洗脱组分通过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促炎症介质的分泌体现其抗炎和免疫抑制的特性。2.AMFⅢ组分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本试验探究了抗炎活性最强的AMFⅢ组分对炎症模型中iNOS、TNTF-α、IL-1β、IL-6、IL-10等炎症介质mRNA的表达量及MyD88介导的下游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期揭示AMFⅢ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AMFⅢ呈剂量依赖的方式极显着的抑制由LPS诱导的促炎介质相关基因的过度表达(P<0.001),缓解LPS引发的炎症反应,其机制为AMFⅢ可显着或极显着的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MyD88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或P<0.01).有效抑制IκB-α的磷酸化(P<0.01),减少NF-κB/IκB-α复合物的解离,进而抑制p65的磷酸化及核移位,同时AMFⅢ还可显着抑制由LPS诱导的MAPK家族蛋白ERKI/2、JNK、p38的磷酸化水平。3.AMFⅢ对LPS引起的小鼠内毒素血症的保护作用本试验选用6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组、AMFⅢ低剂量组、AMFⅢ高剂量组。AMFⅢ低、高剂量组分别以60、120mg/kg体重剂量的AMFⅢ对小鼠灌胃7d,腹腔注射LPS(10 rmg/kg)建立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检测各试验组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血清或肝脏组织中iNOS、NO、TNF-α、IL-1β、IL-6、IL-10等炎症介质的分泌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测肝脏组织的变化,探讨AMFⅢ对LPS诱导的内毒素血症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灌胃120 mg/kg体重剂量的AMFⅢ可极显着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P0.001),显着抑制促炎症介质(iNOS、NO、TNF-α、IL-1β、IL-6)的过度分泌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IL-10的含量及基因表达量(P<0.05),并可明显改善LPS对小鼠肝脏的损伤。4.TLR4-MyD88-NF-κB/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AMFⅢ保护内毒素血症小鼠中的作用本试验以内毒素血症小鼠为模型,通过研究AMFⅢ对模型小鼠肝脏中MyD88-NF-κB/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揭示了 AMFⅢ对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AMFⅢ可显着抑制由LPS诱导的内毒素血症小鼠肝脏组织中MyD88的表达量(P<0.05),呈剂量依赖性抑制IκB-α p65的磷酸化水平(P<0.05),不同剂量的AMFⅢ保护组可呈剂量依赖性显着或极显着的抑制信号分子 p-ERK1/2、p-JNK、p-p38 的水平(P<0.05 或 P<0.01)。综上所述,沙葱总黄酮4种洗脱组分均具有抗炎活性,且AMFⅢ的抗炎效果优于其它3种洗脱组分,并且AMFⅢ可以抑制由LPS诱导引起的促炎介质iNOS、NO、TNF-α、IL-6、IL-1β含量的升高,降低ALT、AST的活性、提高IL-10的分泌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改善LPS对小鼠肝脏的损伤,同时发现该过程是通过抑制TLR4调控的MyD88-NF-κB/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而实现。
马洁[7](2018)在《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MDRPA的抑菌作用及免疫损伤的部分干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及其含药血清联合抗生素对MDRPA的体外抑制作用和该方对MDRPA感染所致老年肺炎大鼠的体内保护作用与免疫炎性损伤的影响,揭示该方抗MDRP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K-B纸片法观察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及其含药血清联合抗生素对MDRPA的体外抑制作用,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该方对MDRPA形态学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法制备MDRPA肺炎模型,观察该方及其联合抗生素对老年肺炎大鼠的体内保护作用以及感染不同时相相关炎症指标、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肺组织病理损伤的影响。结果:1测定实验菌株MDRPA生长曲线,试管稀释法中,中药提取物的MIC为0.14 g/ml。空白血清没有明显抑菌作用,不同剂量的中药含药血清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亚胺培南、亚胺培南联合空白血清的MIC均为16 μg/ml,亚胺培南联合小剂量、中剂量含药血清MIC均为8 μg/ml,亚胺培南联合大剂量含药血清的MIC为4μg/ml。头孢他啶、头孢他啶联合空白血清MIC为128μg/ml,头孢他啶联合小剂量含药血清MIC为64 μg/ml;头孢他啶联合中剂量、大剂量含药血清MIC为32 μg/ml。K-B纸片法中,抗生素联合含药血清各组抑菌作用较抗生素、抗生素联合空白血清强。抗生素联合不同剂量含药血清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2透射电镜下观察,正常的MDRPA呈现出典型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形态,经过不同剂量的含药血清联合亚胺培南干预后,细菌的外膜、胞质、内部结构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3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法建立MDRPA肺炎模型,接种后1 d、3d,实验组大鼠肺组织匀浆均培养出MDRPA,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匀浆未培养出MDRPA(P<0.05)。观察期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大鼠肺组织细菌负荷量呈下降趋势。接种后5 d、7d,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匀浆均未培养出MDRPA(P>0.05)。肺组织病理为肺炎的病理表现。MDRPA 对老年大鼠的 LD50 为 3.251 × 108 CFU/ml,LD50的 95%可信区间为 1.340×108 CFU/ml-5.161 X 108 CFU/ml。4筛选最佳有效剂量,空白组分别与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的死亡率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空白组与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小剂量组的平均生活日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空白组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平均生活日没有显着差异(P>0.05)。中药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的死亡保护率分别为 22.22%、22.22%、11.11%,生命延长率分别为 45.00%、60.00%、30.00%。体内保护作用,空白组分别与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比较,死亡率有显着差异(P<0.05);与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比较,死亡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空白组分别与模型组、中药组的平均生活日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与西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比较没有显着差异(P>0.05)。药物干预治疗各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各组的死亡保护率为33.33%、22.22%、55.56%、44.44%,生命延长率为 56.00%,24.00%,88.00%,72.00%。5 WBC比较:每个时间点内,各个组间比较,空白组、模型组以及各药物干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的时间点,空白组、模型组以及各个药物干预组,每个处理组不同时间节点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E%比较:每个时间点内的各组进行纵向比较,NE%在每个时间节点内不同处理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NE%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各感染组在感染后2h、1d均出现NE%的上升,3d、5d、7d出现下降趋势。模型组NE%在1d时分别与3d、5 d、7 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在3 d、5 d、7 d时呈下降趋势。西药组NE%在2 h、1 d时分别与3 d、5 d、7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在西药干预3d、5d、7d时降低;中药提前给药组NE%在2h、1d时分别与5d、7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提前给药组在治疗5d、7d时降低;中西结合组NE%在2 h、1 d时分别与5 d、7 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在治疗5 d、7 d时NE%下降明显。LY%比较:各个时间点内的各组进行纵向比较,LY%在每个时间节点内不同处理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大鼠LY%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各感染组在感染后3d、5d、7d,LY%出现上升趋势。模型组LY%在感染后3 d、5 d、7 d与2 h、1 d比较,有上升趋势,经统计,此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LY%在2 h、1 d时分别与3 d、5 d、7 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西药治疗3 d、5 d、7 d时LY%升高明显;中药提前给药组的LY%在2 h、1 d时分别与5 d、7 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药提前给药组在治疗5 d、7 d时LY%明显升高;中西结合治疗组的LY%在2 h时分别与5 d、7 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在1 d时与5 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5 d、7d时LY%明显升高。6 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测定:西药组、中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药提前给药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空白组降低(P<0.05);中西医结合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结合治疗组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趋于正常。模型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模型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最强(P<0.05);西药组分别与中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比较,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没有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分别与西药组、中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比较,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不相同(P<0.05),中西医结合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其他各组强。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测定:中药组、模型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中药组、模型组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空白组强(P<0.05);西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没有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分别与其他各组比较,模型组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其他各组都升高(P<0.05);西药组分别与中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比较,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没有明显差异(P>0.05);中药提前给药组与中药组比较,中药提前给药组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中药组低(P<0.05)。7肺病理:空白组老年大鼠肺组织有轻度慢性炎性,造模后2 h有肺炎表现,6 h炎症逐渐加重,1d、3d炎症最明显,呈斑片状实质性浸润,5 d、7 d炎症逐渐稳定。各药物干预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炎症较轻,其次是中药提前给药组,其次是西药组和中药组。结论:1试管稀释法和K-B纸片法中,含药血清联合抗生素具有协同抑菌作用,并且透射电镜下观察,抗生素联合的含药血清浓度越高,MDRPA超微结构的破坏程度也越严重。2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法成功建立了 MDRPA肺炎模型,确定了 LD50。中药提前给药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可以降低大鼠死亡率,延长存活日期,具有保护作用。3大鼠血常规WBC在各个时间点、不同处理组之间WBC没有明显变化。模型组、西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E%在治疗5 d时呈下降趋势,LY%呈升高趋势。4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能降低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纠正感染早期大鼠机体的免疫紊乱状态,使免疫状态趋于正常。5肺组织病理变化:各药物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最好,肺部炎症程度较轻,实质性浸润较少,肺泡结构破坏程度较轻。
钱民怡[8](2017)在《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机制研究及其复方制剂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危害到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金黄色葡萄球(金葡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针对其感染,抗生素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PR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严重威胁到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AMO)的药效。我国具有丰富的中药资源,本研究拟从中药中筛选可增强PRSA和MRSA对AMO敏感性的中药单体/提取物并研究其协同抗菌机制,中西复配研制复方制剂,以期为耐药金葡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治疗提供一个有效新制剂。本研究借助联合药敏试验(棋盘法)从21种中药中筛选得到黄芩素(BAI):≥2 μg/mL可使AMO对MRSA标准菌株ATCC33591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由64 μg/mL降低至≤4 μg/mL,即AMO+BAI逆转了 ATCC33591对AMO的耐药性,两者联合对MRSA和PRSA临床分离菌株均呈现协同抗菌作用。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表明16μg/mLBAI可使AMO对ATCC33591的MBC值由64μg/mL降至16μg/mL;时间杀菌曲线测定表明32μg/mL AMO与64 μg/mL BAI联合作用至24 h细菌全部死亡,比单药降低了约1011CFU/mL和109 CFU/mL;BAI可增强AMO的抗菌后效应(PAE),使其对ATCC33591的PAE由1h延长至3h;防突变浓度(MPC)测定结果表明,BAI可减小AMO对金葡菌的MPC及MPC/MIC值而减少其耐药突变选择窗,提示两者联合应用可减缓金葡菌耐药性的发生。通过构建粒细胞减少小鼠大腿肌肉感染模型研究了AMO+BAI对小鼠MRSA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两者联合用药在小鼠体内杀菌效果要优于单药。对AMO+BAI的协同抗菌机制进行了初探。用碘量法测定BAI对青霉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AI可通过抑制青霉素酶活性对AMO起保护作用,但其抑制效果弱于β-内酰胺抑制剂—克拉维酸钾。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成功构建了 MRSA重组菌株(RN4220+pAM401-mecA),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BAI同样可增强RN4220+pAM401-mecA对AMO的敏感性。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到BAI对RN4220+pAM401-mecA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表达量并无显着影响。通过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和荧光成像法分析了 BAI对PBP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AI能明显抑制青霉素敏感蛋白PBP3的活性,而对PBP2a的活性则无影响。综上结果表明BAI通过抑制青霉素酶和PBP3的活性来发挥其与AMO的协同抗菌作用。通过单因素筛选分散媒等辅料后,以沉降体积比和重分散性为考察指标,借助正交设计对制剂的处方与工艺进行优化,并于中试车间进行工艺放大,成功研制出3批样品——阿莫西林黄芩素混悬乳房注入剂。建立了制剂中AMO和BAI含量检测的HPLC法,经方法学验证两种药物方法的回收率高(>99%)、线性良好、专属性强、精密度、重复性和耐用性良好,测得3批中试样品中两药的含量均大于97%。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制剂符合质量要求,在避光、室温下保存,至少保持18个月稳定。进行了阿莫西林黄芩素混悬乳房注入剂对临床泌乳期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研究。选择38头患有临床型乳房炎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50个患病乳区),以每个乳区作为单个病例,根据给药前细菌分离结果将病例平均分为受试药物组和对照药物(速诺LC)组。结果表明,对于金葡菌感染的乳房炎,受试药物的治愈率为50.00%,与对照药相当(45.00%);而对MRSA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受试药物组的治愈率要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0%和20.0%;对于总的细菌学治愈率,受试药物组与对照药物分别为68.42%和69.09%,结果表明受试制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具有较好的疗效。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得到AMO+BAI对耐药金葡菌具有协同抗菌效应,BAI可降低AMO的MPC而减缓金葡菌耐药性的发生;BAI与AMO的协同抗菌机制与BAI抑制青霉素酶和PBP3的活性有关;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了阿莫西林黄芩素混悬乳房注入剂,该制剂质量可控,对金葡菌引起的泌乳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本研究“中西合用”制剂的研制为兽用新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新型奶牛乳房炎复方制剂的研制与新药注册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支撑。
彭亮[9](2014)在《卵黄抗体对感染败血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败血症是指病原菌通过各种途径侵入血液,并在血液内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目前败血症主要通过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由于抗生素滥用和抗生素残留带来的耐药性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卵黄抗体(Egg Yolk Immunoglobulin, IgY)有高效、安全、不产生耐药性、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防控。卵黄抗体被视为一种最具应用前景的抗生素替代品。但卵黄抗体对于非肠道疾病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建立小鼠败血症模型,探讨特异性卵黄抗体对小鼠败血症的防治效果。为卵黄抗体对全身性感染疾病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为卵黄抗体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动物模型。本研究以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蛋鸡制备特异性卵黄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卵黄抗体效价,结果显示抗体最高效价达到1:18000,抗体高效价(>1:14000)可持续5周。采用水稀释-两次盐析-超滤-冷冻干燥技术分离纯化卵黄抗体,最终获得抗体纯度达83.4%。体外抑菌实验表明,特异性卵黄抗体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在卵黄抗体浓度为5mg/ml时就能起到显着抑菌效果。免疫荧光结果表明特异性卵黄抗体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结合。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尾静脉注射建立小鼠败血症模型,通过口服或腹腔注射特异性卵黄抗体对败血症小鼠进行防治,观察小鼠健康状体及死亡率。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尾静脉注射4×107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致小鼠患败血症且死亡率为100%,该剂量为小鼠败血症最小致死量。对小鼠攻毒前采用口服灌胃特异性卵黄抗体进行保护,攻毒后持续3天。小鼠出现寒颤、聚堆、竖毛、行动迟缓、眼角有脓状物,不进食、不饮水等不良现象,且与对照组相比小鼠死亡率无显着性变化。而对小鼠攻毒前通过腹腔注射特异性卵黄抗体进行保护,攻毒后持续3天,实验组小鼠死亡率为0%,与对照组死亡率100%相比防治效果极显着(P<0.01),采用腹腔注射对小鼠进行保护后小鼠血液中菌数有显着降低,小鼠体重减少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P<0.01),实验结果说明腹腔注射特异性卵黄抗体可对败血症小鼠起到显着的防治效果,但是口服特异性卵黄抗体对败血症小鼠无明显保护作用。本研究为卵黄抗体应用于全身性感染的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岳超[10](2014)在《严重腹腔感染时肠道微生态改变及DGGE对脓毒症早期诊断的研究》文中认为腹腔感染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日益增加的腹部交通事故伤、刀伤、创伤以及复杂的手术方式使得其伴随的腹腔感染更为严重。腹腔感染可导致肠上皮屏障破坏,肠道微生态紊乱,肠道免疫功能失衡,这三种改变构成肠源性细菌易位的三要素,进而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脓毒症(sepsi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目前,腹腔感染以及其所致脓毒症等的诊治仍然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因此,对腹腔感染时这三要素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和干预因细菌易位导致的感染,对腹腔感染所致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以及提高腹腔感染的救治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肠道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它们不仅参与机体的营养代谢,还具有免疫调节、阻止病原体粘附等功能,从而组成机体的肠粘膜生物屏障。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肠道微生态变化对于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关于肠道微生态紊乱与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比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高通量测序等也为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本课题使用DGGE观察大鼠严重腹腔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回肠和结肠菌群变化的特征,发现显着改变功能的细菌;通过观察腹腔感染后肠粘膜屏障功能改变,阐述菌群改变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相互关系。同时,我们应用DGGE方法检测感染后腹水、肝脏以及血液中细菌阳性率,并与细菌培养的方法比较,初步评估DGGE对脓毒症早期诊断的价值,为DGGE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第一部分腹腔感染后大鼠肠道微生态变化特征研究研究一严重腹腔感染模型建立及感染后回肠菌群变化特征目的:建立严重腹腔感染动物模型,研究大鼠腹腔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回肠菌群结构改变规律,找到显着改变的功能细菌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选取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一组为假手术对照组(0小时组),其余为感染后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组。采用升结肠置管术(colon ascendens stent peritonitits,CASP)建立严重腹腔感染模型,观察各个时间点大鼠生存率,每个时间点选取6只存活大鼠,麻醉观察腹腔内感染情况。各组大鼠处死后分别取远端回肠粪便,提取总细菌DNA,扩增后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动态观察菌群结构变化,并使用Quantity One软件对凝胶条带进行相似性,多样性和主成分分析(PCA)分析,对显着改变的条带割胶测序,鉴定其细菌种属。结果:假手术对照组大鼠全部存活,造模后3h大鼠生存率为100%,麻醉开腹后腹腔内无明显病理改变;造模后6h大鼠生存率为87%,腹腔内有少量腹水产生,肠管无明显炎症改变;12h大鼠生存率为65%,肉眼可见腹腔内存在广泛炎症,肠管轻度水肿、出血;24h大鼠生存率为43%,腹腔感染严重,肠管存在轻度粘连,水肿出血更加严重;48h存活率为12%,腹腔广泛感染,肠管广泛水肿、粘连。对各组回肠粪便菌群DGGE分析显示,严重腹腔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回肠菌群组成不同。感染后6-48小时菌群结构与正常组菌群相比,差异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48小时达到最大。菌种变化特征为:变形菌门细菌丰度持续升高:螺杆菌(Helicobacter cetorum)、巴氏杆菌(Pasteurella sp)、大肠杆菌(Escherichia sp)、未培养菌(Uncultured bacterium)、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硬壁菌门细菌感染后丰度持续降低:乳酸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Lactobacillus sp)、未培养硬壁菌(Uncultured Firmicutes bacterium);拟杆菌门细菌丰度先增多后减少:溃疡拟杆菌(Bacteroides helcogenes)、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dentalis)。菌群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菌种数在感染24小时及以后与正常组相比显着增加(p<0.05)。结论:CASP可成功建立严重腹腔感染模型。腹腔感染以后,远端回肠菌群随感染时间延长,与正常菌群结构差异增大,感染48小时差异最大,菌群多样性明显增加。其中最特征性的改变是变形菌门细菌持续增多,硬壁菌门细菌持续减少。而拟杆菌门细菌在感染中期增多,感染晚期减少。研究二腹腔感染后结肠菌群变化特征目的:研究大鼠腹腔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结肠菌群结构改变规律,找到显着改变的功能细菌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各组大鼠处死后分别取近端结肠粪便,提取总细菌DNA,扩增后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动态观察菌群结构变化,并使用Quantity One软件对凝胶条带进行相似性,多样性和主成分分析(PCA)分析,对显着改变的条带割胶测序,使用NCBI的BLAST工具与Nucleotide collection(nr/nt)数据库内基因比对,鉴定其细菌种属。结果:对各组结肠粪便菌群DGGE分析显示,严重腹腔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结肠菌群组成不同。感染后6小时菌群结构开始出现变化,至24和48小时菌群结构与正常组菌群相比差异最大。菌种变化特征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sp、Escherichia coli)和拟杆菌(Bacteroides coprosuis)感染后相对丰度持续增多;硬壁菌门细菌感染后丰度持续降低,主要有:乳酸菌(Lactobacillus gasseri、Lactobacillus gallinarum、Lactobacillus vaginalis)和未培养硬壁菌(Uncultured Firmicutes bacterium);普雷沃氏菌属细菌丰度先增多后减少,分别为:Prevotella dentalis、Prevotella sp。菌群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菌种数在感染24小时及以后与正常组相比显着增加(p<0.05)。结论:腹腔感染以后,近端结肠菌群随感染时间延长,与正常菌群结构差异增大,感染24和48小时差异最大,菌群多样性明显增加。其中最特征性的改变是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持续增多,硬壁菌门细菌持续减少。而普雷沃氏菌属细菌在感染中期增多,感染晚期减少。研究三腹腔感染对肠粘膜屏障功能影响目的:研究腹腔感染损伤后,肠道菌群紊乱,上皮屏障破坏二者发生的先后关系及严重程度,探讨肠道菌群紊乱对上皮屏障的影响。方法:上述时间点取远端回肠和近端结肠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电镜观察回结肠紧密连接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查回结肠上皮ZO-1蛋白表达。取血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IL-10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结果:腹腔感染6小时候回肠粘膜有轻微病理损伤,但Chiu’s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随着感染时间延长,回肠粘膜损伤愈发严重。感染24小时回肠粘膜损伤明显加重,Chiu’s评分与正常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48h回肠粘膜损伤最为明显,Chiu’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肠粘膜直至感染24小时才出现损伤,至48小时损伤最重,损伤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电镜观察回肠间紧密连接,发现感染后3h紧密连接已开始损伤,48h损伤最重,可见微绒毛消失,线粒体肿胀;结肠上皮感染24h出现损伤,48h损伤加重。激光共聚焦检测ZO-1蛋白可得到与电镜观察相似的结果;血清IL-1、TNF-α水平感染3h开始升高,24小时升高最为明显(p<0.001);血清IL-10水平感染12h开始上升,24h升至最高(p<0.001),然后开始下降。结论:腹腔感染3小时可出现回肠上皮屏障损伤,感染24小时结肠上皮屏障损伤。回肠粘膜上皮屏障功能的损伤早于菌群紊乱的发生,而结肠粘膜上皮屏障的损伤时刻则晚于菌群紊乱发生的时刻。第二部分DGGE对大鼠腹腔感染所致脓毒症的早期诊断研究一 应用DGGE对腹腔中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目的:通过常规培养与DGGE两种方法检测腹腔中细菌,探讨CASP后腹腔中细菌感染率,并比较两种方法对细菌感染检测的优劣。方法:各组大鼠相应时间点取腹水5ml,无腹水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收集冲洗液种于哥伦比亚血平板上,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如果有细菌生长则记为阳性;另各组取腹水200μl,提取细菌总DNA,行DGGE检测细菌阳性率。结果:造模成功3h腹水后可见细菌感染,培养阳性率为16.7%,DGGE检测阳性率为5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6h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3%,DGGE检测阳性率为83%,两者无统计学差异;12h腹水培养阳性率为50%,DGGE阳性率为100%,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8h腹水培养阳性率和DGGE 阳性率都为100%;多重细菌感染阳性率:3h培养阳性率为16%,DGGE为33%;6h培养阳性率为33%,DGGE为83%,虽高于培养组,但无统计学差异;12小时培养阳性率为50%,DGGE为100%,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24h、48h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3%、100%,而DGGE都为100%。结论:造模后3小时腹腔中即可发现多重细菌感染,随病程延长,感染阳性率逐渐升高。DGGE检测腹腔中细菌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传统细菌培养。研究二 应用DGGE对肝脏中细菌感染的诊断目的:通过常规培养与DGGE两种方法检测肝脏中细菌,明确腹腔感染后肝脏中细菌感染阳性率,进一步明确DGGE检测的优越性。方法:各组大鼠相应时间点无菌取肝脏组织200mg,使用生理盐水稀释,种于哥伦比亚血平板上,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如果有细菌生长则记为阳性。另各组取肝脏200mg,提取细菌总DNA,行DGGE检测细菌阳性率。结果:造模成功3h肝脏组织培养无细菌感染,而DGGE阳性率为33%;6h肝脏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3%,与DGGE检测阳性率持平;12h肝脏培养阳性率为33.3%,DGGE阳性率为5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24h肝脏培养阳性率为50%,DGGE阳性率为67%,两者无统计学差异;48h肝脏培养阳性率为50%,DGGE阳性率为100%,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重细菌感染率:感染3小时和6小时肝脏中培养及DGGE检测都没发现多重细菌污染,阳性率为0;12小时培养阳性率为0,DGGE为33%;感染24h培养阳性率为33%,而DGGE为50%;48h培养阳性率为33%,DGGE阳性率为100%,明显高于培养组(p<0.05)。结论:造模后3小时DGGE即可发现肝脏中细菌感染,随病程延长,肝脏感染阳性率逐渐升高,而且可出现多重细菌感染。DGGE检测肝脏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传统细菌培养。研究三 应用DGGE对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目的:通过常规培养与DGGE两种方法检测血液中细菌感染,明确腹腔感染后血流感染阳性率,并比较血培养与DGGE两种检测方法的不同。方法:各组大鼠相应时间点无菌取血5ml,取100μ1种于哥伦比亚血平板上,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如果有细菌生长则记为阳性。另各组取血液200μ 1,提取细菌总DNA,行DGGE检测细菌阳性率。结果:造模成功3h血液中无细菌感染,培养阳性率和DGGE阳性率都为0;6h血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DGGE检测阳性率为16%;12h血液细菌培养和DGGE阳性率都为16%;24h培养阳性率为16%,DGGE阳性率为5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48h血液培养阳性率为33%,DGGE阳性率为100%,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重细菌感染率:感染3、6、12h血液中培养及DGGE检测都没发现多重细菌污染,阳性率为0;24小时培养阳性率为0,DGGE为50%,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8h培养阳性率为16%,DGGE阳性率为50%,虽高于培养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感染后6小时血液中即可发现细菌存在,随病程延长,血流感染阳性率逐渐升高,而且可出现多重细菌感染。DGGE检测血流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传统细菌培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腹腔严重感染时使用不同抗生素对内毒素释放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腹腔严重感染时使用不同抗生素对内毒素释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蒙药“巴布-7”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屏障保护机制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大肠杆菌及大肠杆菌性腹泻的相关概述 |
1.1.1 大肠杆菌的概述 |
1.1.2 大肠杆菌性腹泻病的概述 |
1.2 蒙医药及蒙药“巴布-7”研究进展 |
1.2.1 蒙医药研究进展 |
1.2.2 蒙药“巴布-7”研究进展 |
1.3 大黄素研究进展 |
1.4 肠道屏障的概述 |
1.4.1 肠道屏障功能的概述 |
1.4.2 肠黏膜机械屏障 |
1.4.3 肠黏膜免疫屏障 |
1.4.4 肠黏膜化学屏障 |
1.4.5 肠黏膜生物屏障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大肠杆菌性腹泻模型的建立 |
2.1 实验材料 |
2.1.1 试剂与耗材 |
2.1.2 实验用菌 |
2.1.3 实验动物 |
2.1.4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受试菌培养及菌悬液制备 |
2.2.2 腹泻模型建立方法 |
2.2.3 模型评价标准 |
2.3 数据处理 |
2.4 实验结果 |
2.4.1 小鼠临床症状 |
2.4.2 DAI评分、腹泻率及死亡率 |
2.4.3 小鼠肠道病理学观察及炎性因子的检测 |
2.5 讨论 |
2.6 结论 |
3 蒙药BBS复方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生物屏障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用菌 |
3.1.2 实验动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药物制备 |
3.2.2 受试菌培养 |
3.2.3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案 |
3.2.4 DNA提取 |
3.2.5 16S rRNA基因扩增 |
3.2.6 文库构建和测序 |
3.2.7 测序数据处理 |
3.2.8 OTU聚类和物种注释 |
3.2.9 样本复杂度分析(Alpha Diversity) |
3.2.10 多样本比较分析(Beta Diversity) |
3.3 数据统计 |
3.4 实验结果 |
3.4.1 物种多样性曲线及物种累积箱形图结果 |
3.4.2 Alpha Diversity指数分析结果 |
3.4.3 多样本比较分析结果(Beta Diversity) |
3.4.4 门水平分析结果 |
3.4.5 目水平分析结果 |
3.4.6 属水平分析结果 |
3.4.7 LEf Se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蒙药BBS复方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机械屏障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试剂与耗材 |
4.1.2 实验菌株 |
4.1.3 实验动物 |
4.1.4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药物制备 |
4.2.2 受试菌培养 |
4.2.3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案 |
4.2.4 实验流程及样品采集 |
4.2.5 HE染色 |
4.2.6 透射电镜检测 |
4.2.7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4.2.8 RT-PCR |
4.2.9 Western bolt |
4.2.10 ELISA法 |
4.3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道病理损伤的影响 |
4.4.2 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及其比值的影响 |
4.4.3 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道超微结构的影响 |
4.4.4 Occludin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4.4.5 Claudin-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4.4.6 Zo-1 蛋白及基因检测结果 |
4.4.7 JAMA检测结果 |
4.4.8 MLCK检测结果 |
4.4.9 DAO、D-LA、ET检测结果 |
4.5 讨论 |
4.5.1 对小肠形态的影响 |
4.5.2 对小肠超微结构的影响 |
4.5.3 对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影响 |
4.5.4 对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
4.6 结论 |
5 蒙药BBS复方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 |
5.1.1 试剂与耗材 |
5.1.2 实验菌种 |
5.1.3 实验动物 |
5.1.4 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蒙药BBS传统复方的制备 |
5.2.2 受试菌培养 |
5.2.3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案 |
5.2.4 实验流程及样品采集 |
5.2.5 流式细胞术 |
5.2.6 流式细胞术(TH1、TH2) |
5.2.7 ELISA |
5.3 数据处理 |
5.4 实验结果 |
5.4.1 CD3~+T、CD19~+B细胞百分比检测结果 |
5.4.2 CD4~+T、CD8~+T细胞百分比检测结果 |
5.4.3 Th_1、Th_2细胞检测结果 |
5.4.4 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
5.4.5 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 |
5.4.6 sIgA检测结果 |
5.5 讨论 |
5.5.1 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 |
5.5.2 对B淋巴细胞及抗体的影响 |
5.5.3 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5.6 小结 |
6 蒙药BBS复方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化学屏障的影响 |
6.1 实验材料 |
6.1.1 试验与耗材 |
6.1.2 菌种 |
6.1.3 实验动物 |
6.1.4 主要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蒙药BBS传统复方的制备 |
6.2.2 受试菌培养 |
6.2.3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案 |
6.2.4 PAS染色 |
6.2.5 免疫荧光 |
6.2.6 ELISA |
6.3 数据处理 |
6.4 实验结果 |
6.4.1 肠组织杯状细胞检测结果 |
6.4.2 MUC-2 的检测结果 |
6.4.3 溶菌酶及ITF的检测结果 |
6.4.4 二糖酶活力的检测结果 |
6.5 讨论 |
6.6 小结 |
总体讨论 |
总体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针刺联合大承气汤对脓毒症毒热内盛证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 临床试验设计类型 |
(二) 随机化方法 |
(三) 样本量估算 |
(四) 病例来源 |
(五) 诊断标准 |
(六)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
(七)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八) 治疗方案 |
(九) 疗效判定指标 |
(十) 观察指标 |
(十一) 统计分析方法 |
(十二) 试验结果 |
讨论 |
一、方案设计讨论 |
(一) 脓毒症的中医研究评述 |
(二) 脓毒症的西医研究 |
(三) 脓毒症与胃肠功能研究 |
(四) 肠黏膜屏障与肠道菌群 |
(五) 大承气汤选择依据 |
(六) 针刺治疗选择依据 |
二、研究结果讨论 |
(一) 针刺联合大承气汤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 |
(二) 针刺联合大承气汤对脓毒症肠道菌群的作用 |
三、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 |
(二) 不足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3)人胎盘合成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1(SAA1)在分娩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主要实验仪器 |
2.常用试剂与耗材 |
3.实验试剂配制 |
3.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试剂 |
3.2 胎盘滋养细胞分离及原代培养试剂 |
3.3 蛋白提取试剂 |
3.4 蛋白定量试剂 |
3.5 Western blot实验试剂 |
3.6 组织免疫荧光染色试剂 |
3.7 原位杂交试剂 |
3.8 药物配制方法 |
3.9 实验所用激动剂和拮抗剂 |
3.10 实验所用抗体 |
4.实验材料 |
5.实验方法 |
5.1 人胎盘绒毛组织SAA1 的原位杂交染色 |
5.2 人胎盘绒毛组织SAA1 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5.3 胎盘绒毛组织免疫荧光染色 |
5.4 人胎盘绒毛组织蛋白的提取 |
5.5 人胎盘绒毛组织总RNA的提取 |
5.6 人晚孕胎盘滋养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加药处理 |
5.7 滋养细胞总RNA提取 |
5.8 人胎盘滋养细胞的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
5.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5.10 提取细胞总蛋白 |
5.11 BCA法测定样本蛋白浓度 |
5.12 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 |
5.13 ELISA测定孕妇血清、胎盘组织及滋养细胞培养液SAA1、IL-1β、IL-8、TNF-α、PGE_2和PGF_2α含量 |
5.14 动物实验 |
5.15 统计分析 |
结果 |
1.人胎盘滋养细胞合体化前后转录组学测序结果 |
2.SAA1 在人胎盘绒毛组织的分布与表达 |
3.SAA1 诱导人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促炎因子和前列腺素合成及其机制 |
3.1 SAA1 促进人胎盘合体滋养细胞IL-1β、IL-8、TNF-α的表达 |
3.2 SAA1 促进人胎盘合体滋养细胞COX-2 的表达和前列腺素的合成 |
3.3 SAA1 不影响人胎盘合体滋养细胞CRH及芳香化酶的表达 |
3.4 TLR4 介导了SAA1对人胎盘合体滋养细胞IL-8、TNF-α和COX-2 的诱导作用 |
3.5 NFκB参与SAA1对人胎盘合体滋养细胞IL-8、TNF-α和COX-2 的诱导作用 |
3.6 MAPK信号通路参与SAA1对人胎盘合体滋养细胞IL-8、TNF-α和COX-2 的诱导作用 |
4.人胎盘滋养细胞SAA1 表达受LPS、皮质醇及TNF-α的调控 |
4.1 LPS对人胎盘合体滋养细胞SAA1 表达的影响 |
4.2 糖皮质激素对人胎盘合体滋养细胞SAA1 表达的影响 |
4.3 TNF-α和 IL-8 对人胎盘合体滋养细胞SAA1的表达的影响 |
5.SAA1 水平在正常分娩及感染性早产中的变化 |
5.1 血清及胎盘组织SAA1 含量与足月正常分娩过程相关 |
5.2 血清SAA1 水平与感染性早产的关系 |
6.动物实验 |
6.1 SAA1 在孕晚期小鼠胎盘及胎膜组织的分布与表达 |
6.2 孕晚期小鼠胎盘及胎膜组织中SAA1 蛋白表达量的变化 |
6.3 腹腔注射常规剂量LPS诱导胎膜及胎盘的SAA1 |
6.4 腹腔注射SAA1 引起早产 |
6.5 孕鼠腹腔注射SAA1 引起胎盘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增加 |
6.6 腹腔注射SAA1 引起小鼠胎盘COX-2 蛋白增加 |
小结 |
讨论 |
1.SAA1 在胎盘的表达及其意义 |
2.SAA1 诱导人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促炎基因的表达及机制 |
3.糖皮质激素和促炎性因子对人胎盘合体滋养细胞SAA1 的诱导作用 |
结论 |
综述-急性期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肿瘤患者肠屏障功能临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肠屏障功能障碍临床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江苏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病学及灭活疫苗的初步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副猪嗜血杆菌病研究进展 |
1.1.1 病原学 |
1.1.2 血清型及毒力研究 |
1.1.3 流行病学 |
1.1.4 致病机理 |
1.1.5 临床症状 |
1.1.6 病理变化 |
1.1.7 治疗与防治 |
1.2 副猪嗜血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
1.2.1 副猪嗜血杆菌灭活疫苗 |
1.2.2 副猪嗜血杆菌菌影疫苗 |
1.2.3 减毒副猪嗜血杆菌基因工程疫苗 |
1.2.4 亚单位疫苗 |
1.3 小结 |
第2章 江苏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2.1 材料 |
2.1.1 试剂与器材 |
2.1.2 病料的来源 |
2.1.3 分子生物学软件 |
2.2 方法 |
2.2.1 普通流行病学调查 |
2.2.2 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 |
2.2.3 混合感染的调查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2.3.2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2.3.3 混合感染调查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
3.1 材料 |
3.1.1 仪器设备 |
3.1.2 主要培养基和试剂 |
3.1.3 细菌菌种的参考菌株 |
3.1.4 培养基及各种溶液的配制 |
3.1.5 病料的来源 |
3.2 方法 |
3.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3.2.2 细菌生长特性的分析 |
3.2.3 细菌16 sRNA的PCR扩增 |
3.2.4 细菌血清型的鉴定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病原菌的分离结果 |
3.3.2 病原菌的体外生长特性 |
3.3.3 16 sRNA基因的鉴定与分离 |
3.3.4 病原菌的血清型 |
3.3.5 分离菌的药敏实验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副猪嗜血杆菌三价灭活疫苗的制备 |
4.1 材料 |
4.1.1 仪器设备 |
4.1.2 试剂与培养基 |
4.1.3 菌株的来源 |
4.1.4 培养基及各种溶液的配制 |
4.1.5 HPs菌株的培养条件的优化 |
4.2 方法 |
4.2.1 HPs菌液的制备、灭活条件的优化和洗涤 |
4.2.2 206佐剂的使用 |
4.2.3 HPs三价灭活疫苗的制备 |
4.2.4 HPs三价灭活苗的质量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适宜培养基 |
4.3.2 适宜血清 |
4.3.3 适宜血清浓度 |
4.3.4 适宜NAD浓度 |
4.3.5 细菌计数及纯度 |
4.3.6 灭活剂适宜浓度和最佳灭活时间 |
4.3.7 副猪嗜血杆菌抗原液的制备 |
4.3.8 半成品检验 |
4.3.9 疫苗的制备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副猪嗜血杆菌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1.1 实验动物 |
5.1.2 试验用灭活疫苗 |
5.2 试验方法 |
5.2.1 副猪嗜血杆菌对仔猪的致病性试验 |
5.2.2 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对猪的免疫保护试验 |
5.2.3 免疫后仔猪间接血凝测定抗体效价 |
5.2.4 免疫仔猪的攻毒 |
5.2.5 病理切片的制备 |
5.2.6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副猪嗜血杆菌对仔猪的致病性试验结果 |
5.3.2 免疫保护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3 免疫仔猪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
5.3.4 实验猪病理切片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规模化猪场病料的详细背景资料 |
附录二 散户猪场病料的详细背景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沙葱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沙葱的研究进展 |
1.1.1 沙葱的化学成分 |
1.1.2 沙葱的生物学功能 |
1.2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2.1 黄酮类化合物简介 |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
1.3 炎症相关研究背景概述 |
1.3.1 炎症简介 |
1.3.2 LPS对炎症反应的过度诱导 |
1.3.3 LPS诱导内毒素血症 |
1.3.4 LPS通过TLR4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
1.3.5 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
1.4 黄酮类化合物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
1.4.1 对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1.4.2 对转录因子、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
1.4.3 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的影响 |
1.4.4 对iNOS、NO含量的影响 |
1.4.5 对炎症相关细胞功能的调节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试验研究 |
2.1 沙葱总黄酮不同洗脱组分抗炎活性的初步评价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3 讨论 |
2.1.4 小结 |
2.2 AMF Ⅲ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2.3 AMF Ⅲ对LPS致小鼠内毒素血症的保护作用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3.3 讨论 |
2.3.4 小结 |
2.4 TLR4-MyD88-NF-κB/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AMF Ⅲ保护内毒素血症小鼠中的作用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结果与分析 |
2.4.3 讨论 |
2.4.4 小结 |
3 总体讨论与结论 |
3.1 总体讨论 |
3.2 总体结论 |
3.3 创新点 |
3.4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MDRPA的抑菌作用及免疫损伤的部分干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药抗菌和逆转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1 中药的抗菌作用 |
1.1 单味中药和单体成分对耐药菌的抑制作用 |
1.2 中药复方的抗耐药菌作用 |
1.3 中药复方联合抗菌药物的抗耐药菌作用 |
2 中药逆转细菌耐药机制研究 |
2.1 对细菌质粒的消除作用 |
2.2 抑制菌体内酶的活性 |
2.3 抑制细菌外排泵系统 |
2.4 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
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老年耐药菌肺炎免疫损伤机制研究 |
1 耐药菌肺炎 |
1.1 定义 |
1.2 常见耐药菌种类 |
1.3 耐药菌流行病学介绍 |
1.4 耐药菌肺炎的感染途径和危险因素 |
1.5 定植与条件致病菌 |
1.6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 |
1.7 多重耐药菌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
2 衰老与免疫 |
2.1 衰老对固有免疫细胞的影响 |
2.2 衰老对胸腺的影响 |
2.3 衰老对适应性免疫的影响 |
3 老年肺炎与免疫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含药血清联合抗生素对MDRPA的体外抑制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MDRPA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MDRPA肺炎大鼠免疫炎性损伤的部分干预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机制研究及其复方制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奶牛乳房炎现状 |
1.3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1.3.1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
1.3.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 |
1.3.3 抗耐药金葡菌的药物研发概况 |
1.4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的研究进展 |
1.4.1 理化性质 |
1.4.2 药效学与临床疗效 |
1.4.3 药代学 |
1.4.4 毒理学 |
1.4.5 制剂学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联合抗菌作用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抗MRSA的中药筛选结果 |
2.3.2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葡菌的联合药敏试验结果 |
2.3.3 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结果 |
2.3.4 体外杀菌曲线的绘制结果 |
2.3.5 防突变浓度(MPC)的测定结果 |
2.3.6 抗菌后效应(PAE)的测定结果 |
2.3.7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在MRSA感染小鼠的药效学结果 |
2.4 讨论 |
2.4.1 关于与阿莫西林联用对MRSA具有协同作用的中药筛选 |
2.4.2 关于黄芩素对阿莫西林抗MRSA的增敏作用与其结构的关系 |
2.4.3 关于对小鼠金葡菌感染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
2.4.4 关于防突变浓度和耐药突变选择窗 |
2.5 小结 |
第三章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联合抗菌机制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黄芩素与多种抗生素对MRSA的联合作用 |
3.3.2 黄芩素与青霉素酶联用对阿莫西林/青霉素G抗菌活性的影响 |
3.3.3 黄芩素对青霉素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
3.3.4 重组菌RN4220+pAM401-mecA的构建结果 |
3.3.5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MRSA重组菌的联合抗菌效果 |
3.3.6 黄芩素对MRSA重组菌PBP2a表达量的影响 |
3.3.7 黄芩素对PBP2a、PBP3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 |
3.4 讨论 |
3.4.1 关于黄芩素对青霉素酶活性的影响 |
3.4.2 关于黄芩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协同作用 |
3.4.3 关于黄芩素对mec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4 关于黄芩素对青霉素结合蛋白活性的影响 |
3.4.5 黄芩素与阿莫西林协同抗MRSA作用其他可能机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阿莫西林黄芩素混悬乳房注入剂的研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确定 |
4.4.2 质量考察结果 |
4.4.3 制剂中药物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测定结果 |
4.4.4 制剂的稳定性 |
4.5 讨论 |
4.5.1 关于剂型的选择和剂量的确定 |
4.5.2 关于制剂处方筛选和制备工艺 |
4.5.3 关于制剂中药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
4.5.4 关于制剂中有关物质的研究 |
4.5.5 关于制剂的稳定性 |
4.6 小结 |
第五章 阿莫西林黄芩素混悬乳房注入剂对泌乳期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临床观察结果 |
5.3.2 细菌学检查结果 |
5.4 讨论 |
5.4.1 关于病例的选择 |
5.4.2 关于疗效的判定 |
5.4.3 关于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
5.4.4 关于细菌的分离情况 |
5.4.5 关于给药剂量和治疗效果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卵黄抗体对感染败血症小鼠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卵黄抗体研究进展 |
1.1.1 卵黄抗体的形成 |
1.1.2 卵黄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
1.1.3 卵黄抗体的理化性质 |
1.2 卵黄抗体的分离纯化 |
1.3 卵黄抗体的应用 |
1.3.1 对禽类疾病的防治 |
1.3.2 对家畜疾病的防治 |
1.3.3 在水产上的应用 |
1.3.4 人类病毒性疾病上的防治 |
1.4 败血症的研究进展 |
1.4.1 败血症的分类 |
1.4.2 败血症相关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败血症中的作用 |
1.4.3 败血症的治疗方法 |
2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分离纯化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1 实验动物 |
2.2.2 实验菌种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实验仪器 |
2.2.5 实验溶液配置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及生长曲线的测定 |
2.3.2 免疫原的制备 |
2.3.3 蛋鸡的免疫 |
2.3.4 卵黄抗体水溶性组分的提取 |
2.3.5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特异性卵黄抗体效价 |
2.3.6 卵黄抗体的分离纯化 |
2.3.7 卵黄抗体液蛋白质含量测定 |
2.3.8 卵黄抗体纯度检测 |
2.3.9 卵黄抗体体外抑菌研究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抗原最适包被浓度的确定 |
2.4.2 卵黄抗体效价 |
2.4.3 卵黄抗体液蛋白浓度 |
2.4.4 SDS-PAGE |
2.4.5 免疫电镜 |
2.4.6 特异性卵黄抗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
2.5 讨论 |
2.6 小结 |
3 特异性卵黄抗体对败血症的防治作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菌种 |
3.2.3 实验试剂 |
3.2.4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败血症小鼠模型的建立 |
3.3.2 口服特异性卵黄抗体对小鼠败血症的保护作用 |
3.3.3 特异性卵黄抗体对小鼠败血症的保护作用 |
3.3.4 小鼠体重变化及死亡率 |
3.3.5 小鼠血液中菌数变化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小鼠败血症最小致死量 |
3.4.2 口服特异性IgY对小鼠败血症的保护作用 |
3.4.3 腹腔注射特异性IgY对小鼠败血症的保护作用 |
3.4.5 小鼠体重的变化 |
3.4.6 讨论 |
3.4.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严重腹腔感染时肠道微生态改变及DGGE对脓毒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严重腹腔感染后大鼠肠道微生态变化特征研究 |
研究一 严重腹腔感染模型建立及感染后回肠菌群变化特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腹腔感染后结肠菌群变化特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腹腔感染对肠粘膜屏障功能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DGGE对大鼠腹腔感染所致脓毒症的早期诊断 |
研究一 DGGE对腹腔中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DGGE对肝脏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DGGE对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腹腔严重感染时使用不同抗生素对内毒素释放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蒙药“巴布-7”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屏障保护机制的相关研究[D]. 高瑞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针刺联合大承气汤对脓毒症毒热内盛证肠道菌群的影响[D]. 王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人胎盘合成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1(SAA1)在分娩中的作用[D]. 甘晓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肿瘤患者肠屏障功能临床影响因素分析[D]. 尉浩斌.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5]江苏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病学及灭活疫苗的初步研制[D]. 林尖兵. 扬州大学, 2020
- [6]沙葱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王翠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 [7]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MDRPA的抑菌作用及免疫损伤的部分干预机制研究[D]. 马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机制研究及其复方制剂的研制[D]. 钱民怡.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5)
- [9]卵黄抗体对感染败血症小鼠的保护作用[D]. 彭亮.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10]严重腹腔感染时肠道微生态改变及DGGE对脓毒症早期诊断的研究[D]. 岳超. 南京大学, 2014(05)